农民工卫生知识和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

2022-05-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调查概况

1.1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法随机抽取浙江省宁波地区343名农民工。纳入标准:(1)浙江宁波地区的在职农民工;(2)无阅读障碍和精神障碍;(3)自愿参加本调查者。排除标准:不符合以上纳入标准者。

1.2研究方法

1.2.1研究工具(1)一般资料调查表。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子女状况、工作稳定情况、平均月收入、从事的行业、在浙江沿海地区工作年限、每天工作时间、每周工作天数。(2)浙江宁波地区农民工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调查问卷。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包括农民工对普通感冒、腹泻、便秘、骨折、高血压、癌症、冠心病、高血糖、流行性感冒、乙肝、艾滋病、狂犬病、沙眼、肺结核这些常见疾病的症状、病因、预防、应对、传染途径的知晓情况。采用两分法“,知道”计1分,“不知道”计0分,总分0~62分,得分越高,对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越好。(3)浙江宁波地区农民工健康知识需求调查问卷。由研究者自行设计,主要包括您获得健康知识的途径主要有哪些?您最希望获得的医疗保健服务是什么?您希望得到的健康知识包括什么?您希望通过何种方式进行健康宣教?均用打钩的形式完成。(4)浙江宁波地区农民工健康行为调查问卷。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包括饮食习惯、运动锻炼、吸烟情况。

1.2.2预试验在正式发放调查问卷之前进行一次预调查,以了解调查问卷填写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测定调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首先将设计好的健康知识调查问卷发给20位农民工,收回后应用SPSS18.O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经计算得出调查问卷的Cronbach’sα值为0.854。

1.2.3问卷发放向调查对象发放问卷343份,回收有效问卷33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6.2%。

1.2.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软件对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一般资料

参与调查的343名农民工中,年龄最小的16岁,最大的78岁,平均年龄(33.84±9.19)岁;男性174人(占50.7%),女性169人(占49.3%);文化程度:小学20人(占5.8%),初中132人(占38.5%),高中161人(占46.9%),大学30人(占8.7%);婚姻状况:已婚260人(占75.8%),其他包括未婚、离异、丧偶83人(占24.2%);258人有孩子(占75.2%),85人没有孩子(占24.8%);工作稳定的260人(占75.8%),不稳定83人(占24.2%);平均月收入≤1000元的为8人(占2.3%),1001~2000元的为76人(占22.2%),2001~3000元的为204人(占59.5%),>3000元的为55人(占16.0%);从事的行业:餐饮业23人(占6.7%),工业184人(占53.6%),服务业37人(占10.8%),其他99人

(占28.9%);在浙江沿海地区工作年限最短为1年,最长为45年,平均(7.70±7.78)年;每天工作时间最短6小时,最长12小时,平均(8.37±1.01)小时;每周工作最少4天,最长7天,平均(5.89±0.74)天。

2.2浙江宁波地区农民工健康知识知晓情况

浙江宁波地区农民工对普通感冒、腹泻、便秘、流行性感冒的症状、病因、预防、应对的知晓率较高,对高血压、高血糖、癌症、肺结核、艾滋病的症状、病因、预防、应对的知晓率较低,见表1。

2.3浙江宁波地区农民工健康行为情况农民工的吸烟率(每天吸1支以上,连续半年以上者为吸烟者)为25.15%(83/330),其中重度吸烟者(吸烟量>20支/日)占13.17%。男性吸烟率为46.15%,低于全国男性(50.2%);女性吸烟率为3.11%,高于全国女性(2.8%)。从不参加运动锻炼的农民工占43.03%,饮食习惯不规律的男性占59.17%,女性占24.84%。具体见表2。

表2浙江宁波地区农民工健康行为情况[n(%)]

晓率最高的是普通感冒,这与普通感冒的发病率较高,病因、预防及应对相对简单有关。而对一些慢性病、传染病的症状、病因、预防、应对及传染途径知晓率较低。表2显示,从不运动锻炼或有不规律饮食习惯的农民工均在40%左右,女性吸烟率高于全国女性的吸烟水平。由于农民工中青年较多,慢性病发病率较低,未引起个人的注意,且健康知识缺乏,长期不参加体育锻炼,拥有不健康行为,整体卫生意识淡薄,不良的生活方式、预防保健和卫生服务的匮乏、生活条件恶劣等因素使很多慢性病威胁着农民工的健康。为消除隐患,保障农民工的健康,必须加强对农民工有效的健康教育,增强其卫生意识,加强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尤其针对其文化水平低、防病意识淡漠等特点,健康教育尽量采用形象化、简单易懂的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采取多种形式,运用各种渠道,对农民工进行健康宣教工作,以逐步提高其卫生保健意识,增强自我保健能力。对于女性农民工由于收入低、经济困难、家乡风俗习惯的影响而导致住院分娩率较低的情况,政府或社会团体应发挥社会救助作用,同时大力进行妇幼保健知识、安全分娩的宣传。

3.2制定和有效实施有利于农民工健康的相关公共政策

表3显示,浙江省宁波市农民工获得健康知识的途径主要

2.4浙江宁波地区农民工健康知识获得途径及未能获得原因

浙江宁波地区农民工获得健康知识的途径主要为电视、广播。而导致他们不能有效获得健康知识的主要原因一个是工作太累,没有精力去关注健康知识;另一个是农民工对健康知识没兴趣,认为去医院就可以,见表3。大多数农民工由于工作环境和经济条件限制而趋向于选择日常生活中便捷的渠道获取所需的医疗信息。因此,政府通过电视和报刊大力宣传医疗卫生保健知识显得更为必要。

表3浙江宁波地区农民工健康知识获得途径及未能获得原因[n(%)]浙江宁波地区农民工健康知识及宣教方式需求情况

浙江宁波地区农民工对健康知识中“常见病预防知识”(54.85%)和“家庭保健常识”(40.91%)的需求较高;最希望获得

的健康宣教方式是参加免费培训(54.85%),见表4。

表4浙江宁波地区农民工健康知识及宣教方式需求情况[n(%)]为电视、广播(47.27%),这与电视节目科普性强又通俗易懂、老少皆宜有关,与各地研究结果一致。农民工由于“工作太累,没精力”(67.27%)是不能及时获得健康知识的首要原因;其次为“没兴趣,去医院就可以”(40.91%),提示农民工卫生保健意识淡薄。从访谈中发现,由于农民工工作时间的问题,电视中健康知识节目偏少,想看的健康知识较少,政府给农民工提供的健康知识和健康指导不到位,同时农民工最希望获得的健康宣教途径是参加免费培训(54.85%),最希望宣教的健康知识内容是常见病预防知识(54.85%),说明政府有针对性的健康服务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本次调查中也显示,宁波市针对农民工的“服务企业,关爱健康”工程试点工作的10大行动,非常符合农民工的实际情况,但还需要在实施中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如在送医送药对口服务中,一年中一个单位有1~2次,时间仅1~2天,达不到对症治病的目的。这些结果也启示今后的医疗卫生服务工作者应在充分考虑农民工需求的基础上,有效落实和实施相关农民工健康促进的相关政策。我国从1994年开始实施“全国九亿农民健康教育行动”,至今已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新一轮的健康教育规划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但是也应该看到,城市的农民工正处于城市健康教育活动和农村健康教育行动的交叉点,教育的盲区,仅仅依靠几次宣传教育、讲座并不能从根本上促使农民工健康行为的改变,还需要各部门长期努力。因此,政府应制定一些有利于保障农民工健康和社会保障政策,如将外来务工人员纳入社区或居住村管理;将外来务工人员纳入社区或村卫生服务体系,发挥社区或行政村的职能作用,实现外来务工人员的属地化管理,保证各项政策的实施。

参考文献:

[1]魏永利.2018年浙江省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J].浙江经济,2019(5):33-35.

[2]卢海阳,邱航帆,杨龙,等.农民工健康研究:述评与分析框架[J].农业经济问题,2018(1):110-119.蒉

上一篇:畜禽养殖污染的现状分析及对策下一篇:基于根植理论的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