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式翻译入门课程设计的思考

2022-05-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翻译概论”是翻译专业本科的核心课程,也是最重要的知识/理论课程。本文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翻译专业教学指南》,从课程定位的调节性、课程内容的适切性、教学活动的延展性和教学评价的综合性四方面论述“翻译概论”课程设计,认为课程设计是完成课程教学目标,进而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指南》;“翻译概论”;课程设计

1.引言

2020年5月,教育部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编著出版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这是在国标基础上对各个专业教学的细化,翻译专业也在其中。《指南》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计划、教学要求、教学评价、教师队伍、教学条件、质量管理等方面对翻译专业的教学过程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具有鲜明的特点(肖维青,冯庆华,2019),对于规范翻译专业教学、推进专业发展意义重大。

《指南》从宏观角度对翻译专业的教学进行了阐述,是教学的指导性文件,而要完成培养目标,必须依靠各门课程,而各门课程要达成课程目标,首先需要可靠的课程设计。何谓“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指拟定一门课程的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它取决于两种不同层次的课程编制的决策:广义的层次包括基本的价值选择,具体的层次包括技术上的安排和课程要素的实施。(江山野,1991:1)从广义的层次看,它包括课程设计受设计者对材料依据的选择或设计者选择作为重点材料的影响:有组织的学科内容作为材料依据、以学生作为材料依据、以社会作为材料依据。这类决策对翻译课程都有影响,如“翻译概论”等课主要以学科内容为主,“英汉翻译”“汉英翻译”等以学生为主,而“商务翻译”“法律翻译”等则以社会行业作为主要的材料依据。当然,这只是一种粗略的分法,实际上几种材料常常结合使用。从具体层次看,课程设计的要素包括:目标、内容、学习活动、评价程序;学习材料、时间、空间环境、分组情况和教学策略。这九大要素是我们课程设计时都要考虑的要素,但不同的课程需突显的要素又各有侧重。(江山野,1991:2-11)结合两个层次,我们设计“翻译导论”课程时,需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2.课程定位的调节性

所谓课程定位的调节性,主要针对下面两个问题:“翻译概论”在本校课程体系中如何定位?它与其他课程有什么关系?

调节性是要在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确认本课程的特性:本课是知识课、理论课、技能课、实践课还是其他?从《指南》的参考“教学计划”可以看出,“专业核心课程”和“口笔译类”分类课程中,除英语等基础课,大都是技能课,如英汉笔译、汉英笔译、应用翻译、文学翻译、商务翻译、新闻翻译等,与翻译知识/理论相关的课程只有四门:翻译概论、英汉名译赏析、英汉对比与翻译、中西翻译理论概论。其中,“翻译概论”是惟一的核心课程。换句话讲,“翻译概论”是翻译专业课程体系中地位最为突出的知识/理论课。

我们曾对翻译专业本科教学内容做过论述,提出了调适性原则(孙三军,文军,2017),从课程体系和具体课程层次讨论了调适的原则与方法。就“翻译概论”而言,从课程体系的层次,需重点突出区分性与衔接性。

课程体系内部的区分性,指开设某一课程时要考虑该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考虑其他相关课程的开设情况。如上述翻译知识/理论课程中,与“翻译概论”高度相关的是“中西翻译理论概论”,后者是选修课,若开设此课,两者的区别何在,如何区别?若不开设,“翻译概论”应该如何设计?这实际上涉及到知识与理论在课程中的分布问题,需相关的教师或教学团队协商协同,既关注知识与理论的全面性,同时也关照授课内容,尽量避免重复。

衔接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除知识/理论课外的其他课程的差异与联系,如“英汉笔译”“汉英笔译”“应用翻译”等对翻译技巧方面的知识与技巧讲解及练习已有不少,如英汉笔译通常都会讲“转换法”“增补法”“省略法”“引申法”“换序法”“分译与合译”“正反译法”等(文军,2020),“翻译概论”在这些方面略论即可;此外,翻译专业本科的“翻译概论”没有先修课程,后续的研究生层次则有同类课程,如“翻译学导论”(也有学校称名为“翻译学”“翻译理论”等),它也主要涉及翻译理论,那么本科教授的翻译理论与研究生层次的理论如何衔接,也需有明确的认识。也就是说,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需将“翻译概论”的深度控制在适度的范围,既保证其全面性,也保证其合理性,既不抢占本科其他课程的内容,也不抢先教授研究生层次的内容。

3.课程内容的适切性

课程内容的适切性主要解决以下问题:如何保证课程内容的全面性与合理性?知识与理论如何兼顾?

这里的适切性指选择呈现学科内容、契合学生水平的教学内容,同时也要切合教学时间。先谈教学时间,本课程通常为一学期,32学时,课程内容的选择需以此为边界,课程内容不是越多越好,不能无限扩展。

再谈教学内容。正因为课时的限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根据课程目标及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课程内容。那么,什么是“恰当的课程内容”?通常而言,对某一课程内容的选择主要依据学术共同体对该学科的认识。具体讲,《指南》的课程描述可以作为课程选择的依据之一。《指南》对“翻译概论”的描述如下:

翻译概论英语名称:IntroductiontoTranslation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能够了解翻译理论的发生和发展脉络,了解各种翻译理论流派的基本理论,具备一定理论分析和批判能力,能够独立撰写小型课题研究报告及论文。

教学内容:本课程通过介绍各种翻译理论,使学生对翻译的本质、翻译的过程、翻译的对象、翻译的主体、影响翻译的因素、翻译的功能、对翻译的评价,以及多元文化语境下翻译的任务和使命产生更为全面、系统、深刻的认识。《指南》(2020:40)

How:翻译的标准、翻译策略、翻译技巧、翻译批评(howtoevaluate)、翻译教学(howtoteachandlearn)。

总体而言,上述内容属于翻译知识范畴的居多,因此从本质上讲,“翻译概论”是一门知识性课程,如2012年的翻译专业《教学要求》对“翻译概论”一课的描述就有:“翻译概论是一门翻译专业知识性必修课程。”(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2012:13)在进行材料选择时,应尽量保证所选内容的全面性与系统性,而在组织具体材料时,需参照教育部对一流本科课程的要求,突显其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

在上述内容中,还有两个问题需要考虑:一是“翻译理论”“翻译理论史”相关内容的处理(《指南》中的表述是“了解各种翻译理论流派的基本理论”,“通过介绍各种翻译理论”),二是“翻译标准、翻译策略、翻译技巧”等与翻译实践联系紧密的知识的呈现。

对第一个问题,我们认为理论的阐述在教学内容中必不可少,但有没有必要或有没有可能在本课中对“各种翻译理论流派”“各种翻译理论”均予涉及,尚需认真论证。对理论的介绍,可随各主题展开,例如“翻译的本质”,我们可以在本章中从语言媒介、艺术属性和文化视野几个角度展开,并分别涉及语言学派、艺术学派和文化学派对翻译的观点。(刘敬国,何刚强:20-28)此外,涉及翻译史的内容如何处理?此部分内容有必要收入(即《指南》中表述的“学生应能够了解翻译理论的发生和发展脉络”),由于本科的课程体系中没有“翻译史”这门课程,如何选择恰当的内容来简明扼要地说明中外翻译简史,并将之作为教学内容之一收入“翻译概论”课程中,确需斟酌考虑。

第二个问题,如上所述,由于“翻译标准、翻译策略、翻译技巧”等在翻译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其他许多课程都可能涉及,“翻译概论”可以略讲略写。

4.教学活动的延展性

教学活动的延展性涉及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组织教学以及如何安排教学活动?

上面谈到了“翻译概论”课程的定位和内容的选择,材料选定进入教学后,采用什么教学方法以及如何安排学生活动就是必须考虑的因素。(王树槐,2013:252)这里的“教学活动”,既涉及到“教”,也涉及到“学”,是一种“教”与“学”互动的方式。总体而言,由于“翻译概论”属于知识/理论性课程,教学方法以阐释为主没有异议,但这绝不是说只能采用教师满堂灌的传统方法。实际上,“翻译概论”也可以拓展,安排学生活动,以更大量地扩展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我们将这种方法称为“延展性教学模式”。这里的“延展”,指时间从课内延展到课外,从空间上从课堂拓展到网络。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可以归结为以下模式:

图1“翻译概论”教学的延展性模式从全学期看,第一讲是教师关于翻译现状的讲座,其后进入下一单元的学习,其程序是:在每次课程结束时,布置两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准备:一是教材中下一部分内容的summary,二是与之相关的课外文献查询,一般要求在CNKI上查找和阅读2篇学术论文,要求写summary及comments(也可要求学生适量选择国外期刊或专著中的内容做summary及comments)。Comments的内容强调批评性,指出论文不足并提出建议。在下一次讲授前,会随机抽一位同学陈述教材内容,另抽两位同学用PPT简要介绍课外文献的内容及所做的评论,教师进行点评。所有学生的上述两部分内容都要求课后提交,并汇总后在全班分享。论文写作是指在学期中期时,要求学生思考和选择论文题目,在15周左右用e-mail发给教师,到课程最后一周学生做选题陈述,教师点评,其后学生完成期末论文并提交。

这一模式的使用,有效地延展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从学习时间上,对教材内容的总结、对资料的收集、对相关论文的评价等都需要学生在课后进行,学生可以充分运用晚上、周末及课余的时间进行相关学习与研究;从学习空间上,学生除采用传统的方法,可以去图书馆、资料室查阅纸质书刊,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源,如国内中国知网的期刊网、国外的BenjaminTranslationStudiesBibliography,甚至还可以在网上查找相关的视频等多模态支撑材料,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此外,教材内容以学生预习并提问为主,教师只进行重点讲解,有效利用了课堂时间;每位同学每学期除教材内容外,还需另外寻找和阅读20余篇相关文献(以CNKI中文文献为主,国外英语文献为辅),扩大了阅读面,同时学生还需对所选论文进行评价,提高了学生的批评能力。此外,期末的论文写作,由于其过程持续了近半个学期,指导学生经历了选题、材料收集、论文写作与修改的全过程,学生得到了基本的学术训练。

上述做法可在一定程度上视为一种“翻转课堂”,是一种探究式、研究型的教学模式。其成效因学生而异,但学习广度和深度的拓展效果明显。任何课堂都存在延展,如何延展、延展的度如何把握,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

当然,上述课堂组织和活动只涉及到ppt和课后学生使用网络查找文献,其他教育技术是否可以在本课程上使用、如何使用,也值得进一步探讨。

5.教学评价的综合性

教学评价的综合性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采用恰当的评价方式来评估学生的进步?

《指南》(2020:33)在“教学评价”部分有明确要求:“评价应以促进学生学习为目的,根据培养方案确定评价内容和标准,选择科学的评价方式、方法,合理使用评价结果,及时提供反馈信息,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评价应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是目前主流的评价方法,但具体到某一课程,其使用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就“翻译概论”而言,由于“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能够独立撰写小型课题研究报告及论文”,其终结性评价(期末考试)宜采用论文写作的方式,要求学生自主选题,按学术论文规范写作一篇5千字左右与翻译相关的小论文。选题要求针对具体的翻译现象和翻译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不硬性要求使用理论,重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形成性评价方式,除考察出勤情况、课外作业完成情况外,还可设计比较有特色的得分点,如在对课外文献评述中分析深刻、视角独特的可加分,期末论文选题新颖、写作出色的可加分,其总值可限定在10%。这种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性能力。

6.课程设计值得注意的问题

在设计上述内容时,还有几个因素需要注意:课程要素的一致性、课程内容的变化性和教学安排的平衡性。

一致性是指课程的各种课程要素应当具备该课程的特色,如“翻译概论”作为知识/理论课,其实践性特征相对较弱,因此所有设计需要突出这一特点。当然这绝不是说此课不能涉及翻译实践,实际上对任何理论与知识的讲解,辅以翻译实例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变化性是指课程内容的“时效性”。“时效”是指“课程内容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及时吸收新的知识成就,改革旧的内容”(靳玉乐,1995:202)。这种时效性与理论/知识课程和实践课程都有关系。在理论/知识课程板块中,如何将译学研究最新成果的精髓融入课程内容、如何将翻译行业的最新进展在课程内容中体现出来,这是我们随时需要面对的课题。如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近年翻译界一直在讨论的翻译的重新定义问题(谢天振,2016),就可在“翻译的本质”一课中加以介绍。

教学安排的平衡性是指教学内容的安排,尤其是课外阅读的量不应只考虑本课程,还要考虑到具体这一学期学生的开课情况,避免学生负担过重,难以完成,也就是教育学中常说的“量力原则”(靳玉乐,1995:285)。比如在“翻译概论”开课的第四学期,按照《指南》的教学计划,本学期的专业核心课程和口笔译类课程就有7门,若加上学生选修的其他方向课,则数量更多,我们在课程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7.结语

上面我们从课程定位、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对“翻译概论”的课程设计做了简要的阐述,但总体看,这些思考有的属于计划范畴,有的属于实施范畴,课程的实际实施中因校而异、因师而异,其具体的教学形态应该是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多年来,高等教育各种专业饱受诟病的“千校一面”“千课一面”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相信在推行《指南》的过程中,各种翻译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能得到重视,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并产出更多具备“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一流课程。

参考文献:

[1]江山野主编译.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2]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上)———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20.

4靳玉乐.现代课程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5刘敬国,何刚强.翻译通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6]孙三军,文军.论翻译专业本科课程内容的调适性原则与方法J].上海翻译,2017(4):39-42.

[7]王树槐.翻译教学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

上一篇:高中学生政治课堂问题行为研究下一篇:从融合创新的角度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理论框架和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