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和控制非洲猪瘟的措施

2022-05-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非洲猪瘟虽然不是一类人畜共患传染病,但是对于畜牧养殖户来讲,非洲猪瘟的传染性强、发病率比较高,同时病毒有一定的潜伏期,患病后的生猪容易出现出血热的情况,严重者会直接导致死亡,因此非洲猪瘟这一传染病急需引起畜牧养殖户和防疫工作者的重视。自我国出现首个非洲猪瘟的疫情之后,相关工作人员就将防控非洲猪瘟作为了重点,力求在防控过程中做到尽早诊断、严格防控。因此,就非洲猪瘟的诊断和防控措施做了简述。

关键词:非洲猪瘟;畜牧养殖户;诊断依据;防控措施

0引言

关于非洲猪瘟(ASF)的流行,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这是一类由于生猪感染了非洲猪瘟病毒(ASFV)而出现的传染病。该类病毒是一类DNA病毒,耐受低温环境,同时耐碱性较强。非洲猪瘟病毒的灭活方式有:在55℃的条件下持续加热30min,或在60℃的条件下加热10min。除此之外,由于对脂溶剂较为敏感,可使用脂溶剂将其进行灭活处理。非洲猪瘟的传染性较强,发病速度较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是一类急性传染病。因此,非洲猪瘟对于我国养猪业有很大的影响,要想尽快地在我国消灭非洲猪瘟,科学了解非洲猪瘟的诊断方法和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

1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研究

要想有效地防控非洲猪瘟在我国境内的流行,首先需要了解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特征。

1.1非洲猪瘟病毒

首先,该类病毒是是一种以虫媒传播的DNA病毒,这在DNA病毒中具有特殊性。其次,非洲猪瘟病毒仅以猪作为唯一的自然宿主,对人类以及其他的动物没有感染性。

1.2非洲猪瘟的传染源

非洲猪瘟的传染源主要有野猪、病死猪、病猪、康复猪等带毒猪,以及带毒的钝缘软蜱。

1.3主要传染方式

非洲猪瘟的传染方式主要有:直接接触带毒猪及其血液、排泄物等,主要通过口鼻传播;带毒钝缘软蜱叮咬;通过泔水传播;猪肉制品传播;野猪传播。

2非洲猪瘟的鉴别诊断

非洲猪瘟作为一类急性的高接触性的传染病,感染方式较多,通过猪肉制品及泔水均可造成病毒传染,同时这也是非洲猪瘟能够广泛传播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非洲猪瘟感染初期就对非洲猪瘟做出准确的鉴别诊断,并且对染病猪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对于防控非洲猪瘟疫情有很重要的意义。

2.1主要临床表现

生猪感染非洲猪瘟病毒之后,通常病毒会存在一定时间的潜伏期后才会使生猪发病,并且生猪发病的临床症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将非洲猪瘟的发病症状按照严重程度大致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这几类。其中,最急性不显示临床症状,发病之后直接死亡,而其余类型,在发病之后主要症状表现为体温异常,其中急性表现为体温升高,而亚急性则表现为体温波动,慢性也通常会有体温波动。其次,非洲猪瘟的典型症状为出血热,通常表现为肾、淋巴结等器官的出血。同时伴有行动困难,以及消化道症状如厌食、腹泻、便秘、血便等,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呼吸困难等[1]。

2.2诊断方式

在养殖的生猪出现上述一系列的非洲猪瘟典型症状之后,通过解剖基本确定是非洲猪瘟病毒致病之后,即可通过对死猪的淋巴结、肾等器官样品和抗凝血样品进行实验室检验,培养分离病毒进行鉴定来确定病毒种类。

3对非洲猪瘟的防控措施

3.1加强对非洲猪瘟知识的基层宣传

要想做到对非洲猪瘟的有效预防和控制,首先需要对畜牧养殖业人员以及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者普及有关非洲猪瘟的知识,通过加大对非洲猪瘟相关知识的宣传和学习,才能够帮助养殖人员和动物防疫工作者对非洲猪瘟进行及时有效和准确的识别。同时,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非洲猪瘟基础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也能够指导畜牧养殖户在遇到疑似非洲猪瘟的疫情时及时上报给相关地区的动物防疫站,避免由于对非洲猪瘟的不了解而加大了疫情的传播,造成更大的损失。而对于动物防疫工作者来说,加强对于非洲猪瘟相关知识的学习,能够提高专业性,有助于提前开展处理非洲猪瘟有效措施的培训,定期进行对非洲猪瘟防疫技术的学习,形成处理非洲猪瘟的正确有效的规范。尽量在非洲猪瘟发生之后,避免传播,尽早预防,及时处理。尽最大可能减少畜牧养殖户的损失,避免大规模、远距离的疫情传播。

3.2严格处置

对于已经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的生猪,应该做到根据规章制度严格进行处理,及时对出现非洲猪瘟疫情的地区进行封锁,对病死猪采取扑杀、无害化处理等,同时严格进行消毒,管控生猪的流通,及时对相关地区进行排查和检测。通过以上措施,尽早控制疫情,减少损失。

3.3养殖过程中提早预防

目前来看,要想有效避免生猪感染非洲猪瘟,在养殖生猪过程中,要以科学、卫生为基本养殖原则。首先需要畜牧养殖户在非洲猪瘟疫情出现之后,根据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特征来及时地调整养殖措施,改善养殖生猪的环境,避免让生猪接触到传染源,如钝缘软蜱和野猪等。合理地控制养殖的数量,防止疫情出现之后立刻造成大规模的传播,同时也要注意,在养殖过程中做到定期消毒,保证做到定期通风。除此之外,还需要在养殖生猪过程中,改善投喂饲料的质量,提高养殖生猪的个体免疫力,降低感染的可能性。

3.4严格监管,及时上报

对于非洲猪瘟传播的防控措施,除了需要畜牧养殖户提早预防之外,还需要防疫站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检测和监管[2]。首先,对于养猪场而言,防疫站的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做到定时的检测,对养猪场的卫生环境和生猪的健康状况做到定期记录,保证在非洲猪瘟发生的第一时间能够快速地找到疫情源头,进行隔离和消毒,防止非洲猪瘟疫情的传播和扩散。其次,动物防疫站的相关人员需要注意监管运输过程中的非洲猪瘟感染风险。动物防疫站的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意识到,运输过程是造成非洲猪瘟远距离传播的重要原因之一,非洲猪瘟病毒具有耐低温等特性,可以长期存在于生猪及猪肉产品中,如果运输环节监管不力,很有可能引发疫情传播。因此,防疫站的相关人员应该严格管控进出养猪场的车辆和人员,确保运输车辆符合相关规章制度,以及确保进出养猪场的生猪的健康状况,做到及时消毒和无害化处理,防止病猪死猪的流通。除此之外,还需要畜牧养殖户详细地记录所养殖生猪的健康状况、死亡时间等,在遇到有疑似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导致死亡的情况时,及时上报给相关地区的动物防疫站,并且积极配合防疫人员的工作,立刻进行消毒和隔离。

4提高非洲猪瘟防控的质量与效率

4.1建立严格的日常监测制度

对于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而言,重点应该放在对畜牧养殖户所养殖的生猪做好日常的监测上。在生猪养殖方面,首先需要畜牧养殖户建立一个详细的资料库,对进出养猪场的种猪进行登记,同时确保种猪的健康状况,保证其不携带非洲猪瘟病毒;而对于自家养猪场的生猪,要严格记录其出栏、死亡的时间,尽量避免与传染源接触。这样做能够有效地帮助动物防疫站的工作人员对疫情来源进行定位[3]。其次,在生猪运输过程中,也要实行严格的登记制度,做到运输车辆与养殖户相对应,并且及时地进行消毒处理,确保每辆运输车都登记在册。还有,对于屠宰企业的监管也不能放松,为防止携带非洲猪瘟的猪肉制品进入市场,需要严格管控屠宰场的生猪来源,做到每一步骤都进行严格的消毒和检测,并且形成一份清晰的记录。

4.2运用互联网技术

采用传统的监管手段,不仅会浪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同时由于人工处理的效率有限,不能够快速地对大量信息进行处理。因此,在对非洲猪瘟防控监测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做到信息互通,通过建立生猪饲养流通网络,实现一切环节可监测、可追溯。同时也通过在养殖场、屠宰场等地加装视频监控,运输车辆加装定位系统明确主体责任,提高对非洲猪瘟疫情的防控和相关人员的处罚效率。

4.3加大处罚力度

目前来看,由于监管环节松懈、处罚力度不够,还是会出现一些投机分子存在侥幸心理,为了利益贩卖带病的生猪及死猪[4]。面对这种情况,首先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加强管理,力求通过严格的监管让违法分子没有机会。其次,需要加大对此类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罚力度,做到对违法行为零容忍。

5结语

要想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非洲猪瘟疫情,需要畜牧养殖户、屠宰场以及动物防疫站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各环节做到对非洲猪瘟病毒的严格把控,相关人员了解并熟悉非洲猪瘟诊断及防控措施。在非洲猪瘟发生源头就快速控制非洲猪瘟的进一步流行和传播。

参考文献:

[1]徐利平.解析非洲猪瘟的诊断及防控措施[J].畜牧业环境,2020,17(1):79.

[2]刘志江,赵井光,马建辉.生猪饲养场对非洲猪瘟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0,519(3):28-29.

[3]黄孝强.规模养猪场非洲猪瘟防控措施浅谈[J].湖北畜牧兽医,2020(2):21-22.

[4]武水珍.屠宰检疫中非洲猪瘟防控要点[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0,76(16):140-141.

上一篇: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成本精细化管理策略下一篇:印刷电路板生产废水综合治理及回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