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熄焦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提升措施

2022-05-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干熄焦技术进入中国以来,在干熄焦领域中甚少有涉及干熄焦工程建设阶段项目管理的研究内容。建设期工程质量是影响干熄焦运营后效益的重要因素,值得业界予以高度重视。文章以干熄焦建设期为研究阶段,重点讨论此阶段工程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干熄焦;项目管理;工程质量;

20世纪80年代初,宝钢一期工程从日本引进干熄焦技术,标志着我国研究干熄焦技术的起步。干熄工艺是指采用惰性气体将红焦降温冷却的一种熄焦方式,由于该工艺在余热回收、环保和改善焦炭质量等方面优于传统的湿焦工艺,因此成为当前主要的熄焦方式[1,2]。进入21世纪后,干熄焦技术在国内得到了迅速发展。此外,自2015年以来,国家对钢铁和煤炭行业去产能政策的实施,使得干熄焦成为目前国内外焦化行业应用较为广泛的一项节能增效技术。在中国知网的官方网站以“干熄”为搜索主题,在全类别菜单中可搜索到5 833条相关研究成果(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3月中旬),其中:工程与项目管理类的成果仅有10篇,且全部以干熄焦投产运行阶段的项目管理为主要研究内容。因此,说明在干熄焦领域中少有涉及干熄焦工程建设阶段项目管理的研究内容。本论文是以干熄焦建设期为研究阶段,讨论此阶段工程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提高干熄焦总承包项目建设质量提供更多的思路。

1 干熄焦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特点

(1)干熄焦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的专业面较广,主要包括:土建、钢结构、设备安装、工业炉窑、热力、水工、能源、电气、仪表、消防、防腐保温等多个专业。因此,管控施工质量的难度较大,对质量负责人也提出了较高的业务要求。

(2)目前,国内干熄焦建设项目大多采用以设计院作为投标主体的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模式(EPC)。设计院中标后再将建安施工部分分包给具有施工资质的承包方。设计院作为工程总承包方外派设计代表常驻项目,并作为工程质量的直接负责人向业主方负责。

(3)业主方、施工承包方多为民企,多追求时间效益、对质量控制方面的认识度不高。

(4)干熄焦系统设备以设计院甲供、承包方乙安为主,承包方乙购乙安为辅,关键设备制造及主体钢结构在厂家制造完成,其余由承包方在施工现场预制。

(5)目前国内干熄焦工程存在施工场地小,建设工期短,安装精度要求高的情况。而改扩建的干熄焦项目为了适应既有现场条件,还会存在施工布置不合理的情况。

(6)干熄焦工程属于工业建筑,结构形式复杂多变,质量隐患较多。

2 干熄焦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设计院作为总承包方多缺乏项目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没有自己的施工队伍,只能依靠于分包单位的施工能力和水平,因此选择施工承包方时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在施工承包单位质量管理上难度较大。

(2)现场不通过设计变更、设计澄清、设计院同意,不按原设计施工。片面追求项目进度、轻视项目质量的问题较为严重。

(3)项目现场缺乏行之有效且标准化的质量管理流程。

(4)施工过程记录及报告不能随项目进度一起归档,普遍存在先施工后资料及资料造假的现象。

(5)承包方乙供乙安的设备缺少有效的质量监管措施。若因干熄焦建设工程施工期间质量管控缺位,通常会产生以下几类质量问题:(1)设备安装定位精度超差。此类问题会使设备在运行期间表现为平稳度降低、震动幅度大、噪音大、关键零部件磨损严重等问题,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2)结构钢框架失稳。干熄焦工程存在大量的钢结构构件,而且通常为顶标高超过20 m的高大钢结构。这些钢结构通常作为设备、系统的支撑或组成部分,譬如提升机导向装置。若因质量控制缺位常会引发钢框架的整体失稳,进而无法保证设备运行的精密度和指令的有效性。(3)焊缝质量不符合设计等级要求。常见质量问题包括承压管道对接焊口错边、无损探伤报告造假、焊缝质量缺陷、违规返修等。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容易产生焊缝裂纹,进而出现气体、液体的渗漏,甚至引发爆炸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4)砌筑、浇筑工程质量缺陷。由于砌筑、浇筑和绝热层施工的质量不合格,易引起炉墙漏风、开裂、甚至脱落等现象,严重的还会影响炉膛的热效率和污染环境。(5)自控仪表安装质量问题。质量管控缺位直接影响自控仪表的精确度、稳定性和灵敏度。(6)土建质量缺陷。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质量缺陷,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局部墙体开裂、设备基础轴线位移、建筑物及构筑物倾斜或倒塌,还会产生极大的安全风险。

3 提升干熄焦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鉴于作者具有多年核电建设期项目管理经验,通过与干熄焦建设项目的对比,认为虽然核电项目质量管理要求远远高于工业干熄焦项目,但质量管理方面的经验仍然可以借鉴到干熄焦项目中。本论文借鉴核电项目质量流转卡的实施,供同行参考是否可以应用到工业项目干熄焦建设质量管理方面。首先建立质量流转卡,可参考如下模板,如图1所示。

3.1 简述质量流转卡的使用方法

质量流转卡由承包方技术人员根据主要工艺顺序和质量控制点进行编制,编制完成后转交给承包方质检部门设点,内部设点完成后由质检员呈递给总承包方质量负责人设点。A、B双方质检人员设点完成后,由承包方技术人员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质量流转卡即交由施工负责人保存。施工负责人根据质量流转卡设点情况,每道工序通知承包方质检人员进行见证。承包方内部检测完成后,通知总承包方质量负责人检验确认。质量计划关闭点全部确认签字后,质量流转卡最终由施工负责人转交承包方质量部门归档保存。

3.2 质量控制点说明

H点(hold point):停工待检点,指对产品安全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检验项目,该道工序未经检验合格,下道工序不得开展。总承包方质检人员必须到现场进行见证,并在承包方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确认,然后在质量流转卡、试验报告、检测记录表等见证文件上签字。只有在总承包方质检人员在场的情况下,承包方才可以进行该项检验。

W点(witness point):见证点,指影响产品质量的重点检验项目,总承包方质检人员一般应到现场进行检验,并在承包方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确认,然后在相应的见证文件上签字确认。如果通知总承包方质检人员一定时间内未到或总承包方质检人员确认不去现场检验,则承包方可自行检测,事后总承包质检人员应对承包方提供的见证文件进行审查确认并签字。

R点(report point):资料审查点,指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检验项目,总承包方质检人员不到现场见证,通过承包方提交的检验报告、原始凭证等资料进行审查,确认检验合格后签字认可。资料的真实性由承包方负责。

3.3 主要栏目的讲解

先决条件:人、机、料、法、环,即:人员资质、工器具设备、原材料质量合格证/试验报告、施工方案、作业环境五个方面。

人员资质的检查涉及本项分部分项工程全部特种人员从业资格证的检查;材料方面的检查主要涉及工程材料、设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方案应检查重大、危大或存在较大安全/质量风险作业的施工方案,且应查看承包方面向全员的安全技术交底资料;施工环境主要检查施工作业环境是否满足施工安全及质量控制的要求。质量流转卡工序可根据干熄焦建设项目特点进行编制,可在高压焊接、无损检测、气密性试验、设备安装精度等需主要控制的质量工序上设置H点,对次要质量控制要求如:防腐、保温、普通焊接等工序上设置W点或R点。

最后质量计划关闭工序通常设置为R点,目的就是为了控制施工过程资料的归档和整理。总承包方只有在检查完资料的完整性后方可签字确认,这样可以杜绝承包方资料造假和延迟整理的问题。

4 结语

众所周知,核电建设质量关系到核安全,所以国家核安全局对核电建设项目提出了较高的管理要求。也正因为此,核电项目在质量管理方面具有较为成熟的经验,我们可以从中汲取考虑应用到干熄焦项目中。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结合项目实际做出简化。利用质量流转卡的形式无疑会提升干熄焦建设项目质量管理水平,不仅有利于总承包方对施工承包方的质量管控,也对施工承包方加强质量内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终有利于总承包方树立专业的项目管理形象,而业主方则获得质量更有保障的产品服务。

参考文献

[1]任全军,郑海兰,张军,等.熄焦工艺对焦炭质量的影响[J].河北冶金,2013(6):20-22.

[2]张力,李帆.熄焦工艺评价[J].煤化工,1996, 24(2):25-32.

上一篇:初中化学教学中互动教学的应用下一篇:高中数学教学中师生合作互动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