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类别分类研究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企业资产处置动因及其经济后果研究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资本市场复杂化和企业经营多元化的背景下,企业资产处置作为经常发生的非经营性活动,其活动之频繁,涉及金额之大,已经成为企业日常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资产处置产生的损益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程度日趋增强。企业资产处置动因及其经济后果的研究有利于完善资产处置损益的会计处理和披露制度,拓宽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空间,丰富资产处置的经济后果理论,为市场监管者、准则制定部门和注册会计师审计提供参考证据,为财务报表使用者做出更加准确的决策提供帮助,故本文选题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采用规范与实证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前景理论、企业资源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等为支撑,根据中国证监会、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对资产处置披露的制度规定,对与资产处置相关的基本问题进行分析和概括。文中贯穿资产处置动因和经济后果这一主线,从管理层意图出发,主要研究以下三个问题:(1)基于非机会主义动因(加快资产周转速度,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或取得资产处置损益,改变盈利状况;或增加现金流量,缓解资金压力等),管理层会通过处置资产改变经营困境,在处置资产的过程中,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研究视角,综合分析宏观经济、行业特征以及企业内部因素对资产处置行为的影响,采用中介效应检验资产处置影响资产配置效率的路径和作用机制;(2)基于机会主义动因(扭亏为盈或平滑利润),管理层会通过资产处置损益调节利润,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实施,对未来经营业绩和企业价值产生较大影响;(3)无论何种动机,资产处置行为的发生,资产处置损益信息的披露,会影响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判断,引起股票价格和收益率的波动。因资产类别和持有目的不同,在研究过程中,均区分了经营类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和金融资产。资产处置动因及其经济后果的研究,为企业科学披露资产处置损益,合理配置企业资产,抑制盈余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和建议。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系统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基于前景理论和企业资源理论,从管理层意图出发,探究企业资产处置的动因。基于非机会主义动因(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改变盈利状况或缓解资金压力等),持有资产类别不同,处置动因存在较大差异;管理层在处置资产的过程中,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研究视角,综合分析宏观、行业和企业财务状况等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内外部环境对企业资产处置行为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在衰退期的影响程度尤为显著;基于机会主义动因,管理层有选择资产处置时机的自主权,会实施扭亏为盈和平滑利润的真实盈余管理,无论是处置经营类资产,或是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和金融资产都有可能成为真实盈余管理的工具。(2)采用中介变量效应的检验方法,研究了处置资产影响企业资产配置效率的路径与作用机制,得出如下结论:以经营类资产为例,基于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动因,由于资产处置导致资产数量的增减变动,通过影响资产营运能力,进而影响企业资产配置效率,资产的营运能力发挥了中介效应;基于缓解资金压力动因,资产处置有可能引现金流量的变动,进而影响现金持有水平,最终影响资产配置效率,现金持有水平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基于改变盈利状况动因,资产处置产生的处置损益能直接影响资产配置效率,也会影响盈余的持续性,但并不通过盈余持续性作用于资产配置效率,盈余持续性发挥了遮掩效应。因此,处置经营类资产主要通过影响资产营运能力和现金持有水平,最终影响资产配置效率。处置长期股权投资主要通过盈余持续性从而影响资产配置效率,处置金融资产主要通过营运能力和盈余持续性从而影响资产配置效率;因处置资产类别不同,影响资产配置效率的路径存在较大差异。(3)为了实现扭亏为盈,上市公司会利用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美化财务报表;为避免盈余大幅度波动或规避税收风险,上市公司可能处置资产获取处置损失,实现向下平滑利润。基于扭亏为盈动机的盈余管理,处置经营类资产对未来经营业绩和企业价值都有负面影响,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对未来经营业绩有负面影响,对企业价值并无显著影响,处置金融资产对短期经营业绩有负面影响,对企业价值并无显著影响;基于向下平滑利润动机的盈余管理,处置经营类资产对未来经营业绩有正向影响,而对企业价值存在负向的影响,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和金融资产对未来经营业绩和企业价值并无显著影响。从内外部治理机制的调节效应的实证检验结果来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高管持股比例在抑制真实盈余管理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外部产品市场竞争以及分析师的跟踪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总体而言,内外部治理机制抑制扭亏动机都发挥了监督作用,但是外部治理对平滑利润动机的盈余管理抑制作用更为明显。(4)无论基于何种动因,资产处置损益总额及其具体构成项目与股票价格及股票收益率之间存在显著的价值相关性,资产处置损益因披露方式不同,具有不同的价值相关性;在进一步分析中,盈亏状况对资产处置损益的价值相关性具有调节效应,在盈利上市公司中,每股净资产更具价值相关性,而在亏损上市公司中,投资者会更多地关注资产处置损益的信息,因行业特征和产权性质的差异,资产处置损益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也存在较大差异。本文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创新:(1)采用大样本数据研究了资产处置影响企业资产配置效率的路径与作用机制。之前的文献中,多采用事件研究的方法,以发生重大资产处置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资产出售或剥离后的经济后果,重大事件的界定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且研究对象中的“资产”仅指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为克服以往研究的缺陷,本文将发生了资产处置损益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中介效应检验的研究方法,得出处置不同类别的资产,影响资产配置效率的路径各不相同。(2)构建估计异常资产处置损益的模型。检验在中国特定准则制度下,是否存在以资产处置为手段的真实盈余管理,并检验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对真实盈余管理的遏制作用。进一步研究了基于盈余管理动机的资产处置的经济后果,分资产类别检验其对未来经营业绩和企业价值的影响。(3)分类研究了资产处置各项明细及其披露方式的价值相关性问题。资产处置项目及其披露方式具有价值相关性,本文的研究结果并为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的改进提供有用的证据;非经常性损益中包括经常发生的资产处置损益项目,该研究有助于提高“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信息质量。

关键词:资产处置;资产配置效率;真实盈余管理;价值相关性;经济后果;中介效应

学科专业:财务管理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四、研究范围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企业资源理论

二、前景理论

三、委托代理理论

四、信息不对称理论

第二节 企业处置资产的动因

一、非机会主义动因

二、机会主义动因

第三节 企业资产处置的经济后果

一、企业资产处置对资产配置效率的影响

二、企业资产处置对未来经营业绩和企业价值的影响

三、资产处置损益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第四节 研究成果评价与启示

一、非机会主义动因的经济后果——资产配置效率

二、机会主义动因的经济后果——未来经营业绩和企业价值

三、资产处置损益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企业资产处置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企业资产处置的会计问题

一、资产的相关概念

二、资产处置损益的确认

三、资产处置损益的计量

四、资产处置损益的报告

第二节 现行企业资产处置会计处理面临的挑战

一、监管部门的信息审核

二、企业自身的信息披露

三、利益相关者的信息甄别

第三节 企业资产处置损益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一、企业资产处置损益——总体分析

二、企业资产处置损益——分项目统计

三、企业资产处置损益——分行业统计

四、企业资产处置损益——分产权性质统计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企业资产处置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企业资产处置动因的理论分析

一、非机会主义动因

二、机会主义动因

第二节 企业资产处置经济后果的理论分析

一、企业资产处置与资产配置效率

二、企业资产处置与真实盈余管理

三、企业资产处置损益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第三节 企业资产处置动因及经济后果的分析框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企业资产处置与资产配置效率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假设

一、基于非机会主义的动因分析

二、基于非机会主义的经济后果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二、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

三、中介效应检验流程

第四节 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二、相关性分析

三、回归结果

四、进一步回归分析

五、稳健性检验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企业资产处置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基于机会主义的动因分析

二、基于机会主义动因的经济后果

三、内部治理机制的调节效应

四、外部治理机制的调节效应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二、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

第四节 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二、相关性分析

三、回归结果

四、稳健性检验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企业资产处置损益的价值相关性分析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基于信息使用者的视角

二、盈亏状况的调节效应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二、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

第四节 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二、相关性分析

三、回归结果

四、稳健性检验

本章小结

研究总结

一、研究结论

二、政策建议

三、研究创新

四、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上一篇:无线通信系统设计论文提纲下一篇:企业管理税务风险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