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论文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文学作品论文(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与文学作品的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如何,决定着他能否深入挖掘出文学作品中的文学性内涵;另一方面,文学作品的教学状况是检验语文教师文学素养高下的标尺。因此,要真正落实文学教育,必须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篇:文学作品论文

文学翻译:文学作品艺术特性的再现

【摘 要】所谓文学翻译,顾名思义,主要指对于文学作品的翻译。作为翻译中的一类,相比与其他类型的翻译,被冠以文学二字的它则蒙上了一层艺术色彩。本文将分别从其文学性和翻译性对文学翻译进行界定,并根据相关资料中提及的理论对其原则加以研究,最终给以结论:文学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对文学作品中的艺术特性进行表达。

【关键词】文学翻译;文学;翻译

一、引言

作为文学与翻译科学间的交集,文学翻译既包含二者各自的特点,又有其自身独特的性质与特征。由此,这必然决定了文学翻译这门学科的复杂性与独特性。相关资料表明,关于文学翻译的起始时间,学术界至今没有定论。此外,笔者在一些权威词典上也没有找到文学翻译的相关定义。由此可以看出文学翻译研究的复杂性与困难性。在本文中,作者将尝试分别从文学角度和翻译角度对其进行界定,并根据所查找的相关资料对其原则加以探讨。最后给出结论:文学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对文学作品中的艺术特性进行表达。

二、文学翻译的界定

文学翻译,始于文学作品,通过翻译行为,得以翻译成果。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最终所取得的翻译成果,一方面它是译者的译文作品,另一方面它应仍具备一定的文学特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文学翻译这门学科中文学与翻译学二者间的紧密结合和相互融合。

(一)文学翻译的文学特性

1.文学的定义与特点。根据卡勒,文学应被视为一个历史概念,它是不断前进且变化的。一八00年以前,literature这一词语主要指“著作”或是“书本知识”。而今,随文化的发展文学的内涵与外延已略显庞杂。在此,我们引用《文学理论教程》中的概念:“文学是一门艺术,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文类。”引用这一定义的主要原因在于,从这个定义中,文学与宗教、哲学、历史、政治等其他文化形态的区别可以被分辨。而这样一门语言艺术,它的特点在于,与哲学、社会科学不同,文学以生动具体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反映客观世界。具体来讲,文学是作家运用形象思维,通过具体的生动的形象构成一幅完整的生活图画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因此,文学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文学用形象来反映生活。

2.文学翻译的文学特性。如上文中所提,既然文学的概念及内涵如此丰富,那么文学翻译的文学特性也并不简单。总体来讲,作者认为文学翻译的文学特性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文学翻译所针对的翻译对象,即原文应为文学作品,且具备文学特征。由此观之,可能被纳入文学翻译范畴的主要有小说翻译,诗歌翻译,散文翻译,剧本翻译等。而对于科技文,商务用语的翻译则无法被归属其中;另一方面,文学翻译的“产品”,即译文也应为文学作品,且同样具备文学特性。这样说来,如果原文是文学作品,但因译者本身素质及水平等原因,所得译文并不具备文学特征的话,也不能称得上是文学翻译了。

(二)文学翻译的翻译特性

文学翻译所得“产品”,归根结底是译者通过翻译行为所作出的译文。由此,文学翻译与翻译这一学科间本身便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作者将从翻译本身及文学翻译的翻译特性这两方面进行进一步地探讨。

1.翻译的定义及特征。从广义上讲,翻译可以用来指翻译研究领域,译文,翻译过程及行为。在这里,作者取其最后一种含义。具体来说,它指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其中,“翻”是指对交谈中的两种语言进行即时的、一句对一句的转换,即先把一句甲语转换为一句乙语,然后再把一句乙语转换为甲语。这是一种轮流的、交替的语言或信息转换。译”是指单向陈述,即说者只说不问,听者只听不答,中间为双语人士,只为说者作语言转换。对于翻译的特点而言,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来说,根据不同的原文本类型,翻译自身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包括翻译过程的及最终译本的不同。

2.文学翻译的翻译特性。就文学翻译的翻译特性而言,作者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探讨,第一方面主要讲文学翻译所具有的翻译的基本特点,即与非文学翻译共有的翻译特性;第二方面講谈及文学翻译本身在翻译方面独具的特点。一般来讲,翻译的过程主要包含三个步奏,即理解,表达与校对。针对这一点,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相同的是,二者在翻译过程中都需要首先对原文进行准确深入且全面的理解,并且最后将所作译文与原文进行校对。但与非文学翻译不同的是,文学翻译在翻译的过程也是文学作品的创造过程,而这就是所谓的“文学翻译的艺术再创造”。具体来说,文学翻译不仅仅是将原文的信息进行传递,它还需要将原文带给读者的审美感受,包括形、音等个方面,在译文中传递给译文读者。

3.总结。基于对文学翻译文学性和翻译性的分析,作者可以得出,文学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对文学作品中的艺术特性进行表达。此次所提到的艺术特性,包括原文的信息,语言,音律等各方面。

三、文学翻译的原则

原则,指言行所依据的准则。在这里作者探讨文学翻译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于文学作品来说,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我们很难将其原则用到文学翻译中;再者,若将翻译中的原则全部用于文学作品的翻译中,在某些程度上,它可能会影响到文学翻译的文学特性。因此,在这里作者将从文学和翻译两方面来探讨文学翻译的原则。

(一)文学层面

在上文中已经提到,文学现指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在这里我们可以得出对于衡量文学作品的两个重要原则,具有人类审美属性及是一种语言艺术。因此,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应注意所作译文应紧紧围绕这两条原则。如若背离,则是失败的翻译,甚至不可以称为文学翻译。

(二)翻译层面

在翻译这一研究领域中,古往今来已经多位学者提到过翻译的原则,如严复的“信”、“达”、“雅”,奈达的“功能对等”。在此,我们将其主要概况为忠实,通顺。由此,应用到文学翻译中,我们应也以其为原则。但值得注意的是,有时为了烘托出某种审美效果,原文本身不通顺,这是译者应小心处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通。另外,有时为了制造与原文相同的审美效果,译者有时会放弃这些原则,这样的做法也未尝不可。而这,也是文学翻译的特殊性所在。

(三)总结

基于文学和翻译两个层面,文学翻译的准则应忠实,通顺,具有审美属性且为一类语言艺术。但就其特殊性,在具体的运用中,我们的原则也可适当变通。

四、结语

通过从文学角度和翻译角度的分析,并根据所查找的相关资料对其原则的探讨,最后给出结论:文学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对文学作品中的艺术特性进行表达。

【参考文献】

[1]邓海建.中国职业教育的一次理性回归[J].西北职业,2010(2).

[2]胡水.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得与失[J].黑龙江教育,2006(3).

[3]郑海凌.文学翻译学[M].文心出版,2000.

[4]张今,张宁.文学翻译原理[M].清华大学出版,2005.

[5]韩子满.文学翻译杂合研究[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6]何远强.文学翻译本质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

[7]郑海凌.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J].中国翻译,1998(6).

[8]夏仲翼.文学批评与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1998(1).

作者:李欣

第二篇:文学研究与文学作品

【摘 要】文学研究与文学作品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人们对于这两者的认识也存在种种的混淆跟误解。尤其当文学走向边缘,失去其原本的艺术意义与价值之时,我们更应清晰把握这两者的关系。并为其找到一个新的发展途径。这是一个尚需探讨很久的话题,而本文只是抛砖引玉。

【关键词】文学研究;文学作品;文化研究

自文学诞生之时起,有关文学研究与文学作品的话题就一直争论不休。时至今日,当文学研究已经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改变了其原本的味道,当文学作品逐渐变得边缘甚至无意义,我们需要重新看待这两者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本文拟从文学研究与文学作品的概念界定入手,通过探讨两者的关系以及存在的误区,并结合现在的热点文化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通过分析,希望借此找到正确对待文学研究以及文学作品的方法,及其前途与出路。

一、文学研究与文学作品的概念界定

关于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很轻易就说出成百上千种解释,但若要从中找到一个能让所有人都信服的却非常困难。包括一直以来人们普遍默认的文学作品所应具有的审美艺术性,也在后现代以及后结构主义的许多基本已经失去了文学性的文学作品中,被质疑,甚至被否定。

我们似乎只能略微给文学作品划归出一个模糊的范畴:它是作者通过文学创作活动所获得的最终产物,是在一定程度上将作家内心情感反映给外界的媒介。它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作者在生活中通过各种形式所积累的材料经过雕琢、变形,从而令其具有独特魅力的结果。

而文学研究的范围,相对而言则更为广泛。它不仅包含了对文学作品本身及其延展性的研究,还包括对文学理论的研究。当然,这里我们主要探讨的是前者,至于文学研究中作品与理论的结合,是我们希望借本文得以明晰的问题,这点将在后面提到。

我们在这里想解释的文学研究,简单说来就是对文学作品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剖析,通过将作品与理论结合,发掘出隐藏在作品中或许连作者本人都未注意到的精妙之处。包括对于作品中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等分析并解释说明,或通过分析作者创作时的写作背景,经历,了解作者在创作作品时所达到和所想表达的心境,并进一步阐明等多项工作。

需要提前声明的是,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稍有所不同,理解这一点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本文写作意图具有很大的帮助,因此特别将此提出并且稍作区分。

简言之,文学研究需要尽量保持客观性,因为通常是作为学术性的参考资料,因此文章中应尽可能不夹杂作者个人的主观意愿。从而使文章具有较强的逻辑跟较严密的结构。而文学批评主要是针对文学作品发出具有个人意味的评论,因此一般会附带较强烈的作者个人主观色彩,情感好恶较为分明,偶尔也会因评论者个人而导致批评的偏颇。

了解以上这些概念,接下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进一步分析文学研究与文学作品,这两者之间究竟有何联系,以及怎样产生这种联系。

二、文学研究与文学作品的关系

用一个比喻来概括文学研究与文学作品之间的联系,可以将其看作一对双生子,两者之间相辅相成无法分割。文学研究不能脱离文学作品而独立存在,因为文学作品可以说是文学研究的基石,也是文学研究的基本对象,脱离了文学作品的文学研究,只能是夸夸其谈毫无实质可言的空中楼阁;而文学作品缺少了文学研究的存在,也会变得暗淡无光,甚至失去它本身所应具有的艺术魅力。

我们常说文学作品是具有审美意蕴的艺术作品,虽然这个结论在现今社会还能否通用尚需商榷,但毫无疑问,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审美意蕴,除了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所赋予它的那一小部分外,更多的是通过众多学者与评论家对于它的学术性研究而散发出来的光芒。莎士比亚的著作之所以被人奉为巨著,从其诞生直至今天依然不失其经典价值,正是因为有一批又一批学者专家对其进行研究分析,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见解,就仿佛是在不断的打磨钻石,通过层层解剖挖掘,使其隐藏于文字之下的本质得以展现,从而反映出与表象不一样的真实。文学作品正是由于文学研究才具有如此长久并且独特的艺术魅力,因为这些文学研究,许多作者与作品才不至于被人遗忘,迷失在时间与历史的长河之中。

我们已经说过,文学研究需要客观准确真实,研究者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将作者希望通过作品传达给外界的意思尽量忠实的予以再现,甚至是将作者并没有意识到而无意表现在作品中的某些东西揭露出来。但同时我们也应当注意到,一个学者在进行文学研究之前也是一个读者,当他接触到一部文学作品的时候,无论是否从研究者的角度去看待,他都是在阅读这部作品。既然是阅读,就难免会有自己的主观判断,而这种判断,也会多多少少在他的研究成果中体现出来。我们虽然力求文学研究的客观,但也不能否认,有的时候,研究者自己略主观的思想感受,也会给文学研究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文学毕竟不是科学,它是富有情感而又不失理性的复杂产物,是具有相当多的不确定和矛盾性的混合体,因为文学本身是这样一种情况,使得文学研究必定也跟一般纯理性的科学实验有极大的不同,这种差异并非错误,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文学研究中所存在的种种不确定和复合多义性,才使其研究对象乃至于研究本身,具有了极大的意义与价值。

在承认文学研究所具有的意义与价值的同时,我们也深刻的认识到,文学研究,尤其是现代的文学研究中,仍存在着一些顽疾和误区,文学研究面临着重重危机,而作为其研究对象的文学作品,也在这些误区之下,被埋没了其本身所应有的艺术价值。

三、文学研究的误区

文学并非科学,文学作品并非科学实验,它是一个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体。因此对于文学作品的研究自然也应有一定的文学性,虽然学术性论文对于审美意蕴没有要求,但个人感觉还是应当讲求少许的艺术性。然而我们很遗憾的看到,现在的学术论文虽然如同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所引用的理论也是五花八门各有特色,但不知是否是因为国内文学界至今仍未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学理论研究方法的原因,当今的许多文学研究大多陷入了某些共同的误区,且这种现象在学界相当普遍,以下一一予以说明。

其一,从深度上来看,现今的文学研究或浮于作品表面而未加深入,或钻入牛角尖。致使文学作品的分析与研究丧失了自己的独创性与个性,也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可读的价值。对于文学作品研究的不够深入我们大致可以将其归类于对作品研读不够细致或者知识面不够宽泛等原因。但若是研究的太过深入,则又会走入另一个误区,对于作品中的某些语句字词太过纠结,使得研究结果看似高深实则意义全无,因为作品始终是一个整体,当你将其拆分成一个个碎片进行分析的时候,或许是能通过深入解析得出某些结论,但作品的整体性却丧失了,而文学作品的价值,正是通过文学作品这个整体体现出来的。这种分崩离析式的文学研究,实质上是背离了文学研究应具有的方向,我们呼吁现在的文学研究应当不求广而求精,但这种“精”也是有限度的,一旦超出限度,文学研究的意义与价值也就同时失去了。

其二,从内容上看,当今文学研究的另一个误区就是渐渐走向了对于文学理论的研究而非文学作品。我们固然承认,文学理论研究也是文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如果过于重视理论乃至将文学作品看做文学理论的附加品,就会使得文学理论陷入一种纸上谈兵的模式,空洞乏味。文学作品使得文学理论得到极大丰富并赋予它更为具体的内涵,因此文学研究绝对不能脱离文学作品而只研究理论,某种角度上来说那已经是进入了哲学的范畴,丧失了文学本身所具有的审美性与艺术性。文学研究是对于艺术的研究而非科学实验报告,研究者所需要的资料肯定也绝不会是那些干巴巴的理论条例,那只是一个框架。而填补其中,使理论凸显其雏形并进一步完善甚至提出质疑的,是文学作品,或许它的表现形式有时过于模糊甚至隐晦,但正是因为这样,文学研究才具有更大的意义。然而现在的许多学术论文,却只是将西方的文学理论奉为圣经,不分文学作品种类以及内容时代,统统用一个单调的文学理论生硬的套用,变得千篇一律人云亦云,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极大的遗憾,因为在这些生搬套用的论文中,文学本身的价值已经出于种种的理由被抛之脑后了。

其三,从用语上看,极大部分的研究论文在文章用语上过度追求晦涩难解,甚至是采取自拼自凑自造术语的办法,或者是模仿西方传入国内的某些术语,生拼硬凑出一些不知所云的词汇来充斥自己的论文,这样表面上是能造成一种虽不明但觉历的效果,可实质与内涵却少得可怜。西方的文学理论,尤其是在进入结构主义之后的文学理论与文学著作中,出现了一些民众感到极其陌生的词语,但这些词语之所以能够被人所理解,是因为那是属于他们自己国家的语言,而这些著作被译介到国内,由于汉语与英语在表音与表意上的区别,以及英语具备的某些多义性,使得这些自造的术语在被翻译为汉语时,多多少少存在了一些误读,而阅读到这些著作的学者们,实际上并未深刻的了解这些术语的含义,就拿来使用,甚至是不顾原术语的适用范围也没有多加揣摩,便生硬的造出同类的词语并应用于自己的论文中。一味的追求学术性的结果就是使文学研究变成了某种形式上的文学游戏,太过注重形式通常会造成研究内容的空洞乃至匮乏,从而降低研究论文的可读性。

文学研究在某种程度上是包含着理论的研究,但文学作品本身绝对不是一种理论,作者想要借文学作品所表达的也肯定不是理论,当人们过度关心文学的理性与逻辑的时候,却往往忘记了,文学作品首先,应当是一种作者情感的表达与抒发。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的主体性进一步丧失,使得现在的文学作品中的文学性与主体性也进一步丧失,当文学作品变得更趋向用形式上的冲击而非内容来博取读者的眼球时,当面对着这个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时,传统的文学研究是否还能占据一席之地,而新的文学研究形式又应如何转变与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相当流行的讨论话题。

四、文学研究的发展与未来

我们一再强调文学作品在文学研究中的重要性,然而我们也应面对一个现实,文学作品的主体性在后现代主义的浪潮下几乎变得支离破碎,而后现代与后结构主义所倡导的一切均无意义价值的观念更是将文学的边缘性发展的更为具体,现在的文学研究越来越多的研究的是文学作品的形式架构语言而非作品本身,不得不说跟后现代主义的流行有着莫大的关系,当后结构主义认定一切都是无意义边缘性时,文学作品的研究在他们的理论下显然就成为了无稽之谈,因此,一扇新的大门逐渐向文学研究敞开,即文化研究。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文学的国界渐渐被打破,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变得越发频繁和深入,后殖民主义文学的兴起也证明文化的交融与汇合是当今文学界的一大主流趋势。而文化研究这个词汇在近几年更是成为了热点中的热点。文学由文学作品转到文本,再转到文化,经历了一个视野由宽到窄再在另一种层面上变得更宽的过程,而文学人类学,文学历史学等较为新兴的学科的诞生,也进一步说明文学研究转变为文化研究已经是大势所趋。

然而我们并不能因此就抛弃文学,抛弃作品,而是要更加全面而非深入的去看待文学作品,如果说以前文学研究做的是深入挖掘,那么现在就是要广泛的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人文民俗等多方面,视文学作品为对社会人生的一个浓缩与加工,并非再现,而是提炼出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通过比较与对比的方式加以扩展与延伸,从而给我们的文学乃至人生产生某种启示与引导,真正做到“文学是人学”。

我们相信,尽管现在文学研究已经由于社会形势的变化而发生了某种转变,但其文学性却永远不会消亡,无论经过多少时间,人们始终是需要文学,需要文学的审美性与艺术性的,我们相信,社会在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轮回,以往被我们遗忘与抛弃的,总有一天,必将被我们重新捡拾,赞美并传扬。

五、文学研究的一些疑惑

以上我们已经探讨了许多,但关于文学研究与文学作品仍存在很多疑惑,例如之前所提到的,如何将文学作品与文学研究连结的更为紧密并有所升华,如何将文学研究的理论与实际充分有效的结合,这些相信已经有不少人做过论证。而有关我们去研究那些时代久远的文学经典名著有何现实意义,在文学研究的客观性与准确性的双重要求下,研究者是否会丧失自我而沦为文学作品的傀儡,两者平衡该如何把握等问题,仍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与思考。对于文学研究与文学作品的探索并未就此止步,我们还将继续走下去。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朱寿桐.文学研究:批判与学术的乖谬[J].探索与争鸣,2009,(02).

[3]余艳.文学研究:路在何方[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03).

[4]南帆.关于文学性以及文学研究问题[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

[5](美)J·希利斯·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J].文学评论,2001,(01).

[6]王宁.文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天津社会科学,2000,(03).

[7]王宁.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J].国外文学,1996,(02).

[8]陶东风.西方文化研究的新近发展[J].当代文坛,2007,(01).

【作者简介】

王雪乔(1987— )女,陕西西安人,西北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作者:王雪乔

第三篇: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与文学作品教学

【摘 要】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与文学作品的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如何,决定着他能否深入挖掘出文学作品中的文学性内涵;另一方面,文学作品的教学状况是检验语文教师文学素养高下的标尺。因此,要真正落实文学教育,必须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语文教师;文学素养;文学作品;教学

传统语文教学以应试为目的,追求所谓的知识点,无论何种体裁的课文教学,都以相同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师对于文学体裁只需了解相关的常识而无需具备文体意识,这导致文学作品教学的非文学化成为一种普遍倾向。《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从素质教育的视野出发,特别强调文学教育,并将其定位于培养人文精神的主渠道使其倍受关注,教师的文学素养问题以及教师文学素养与文学作品教学的关系问题就自然地摆到了我们面前。一方面,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的文学素养是文学教育获得成效的保证;另一方面,发挥文学作品在文学教学中的价值,则是有效实施文学教育的关键。二者在进行文学教育中都具有不容置疑的价值和作用,而二者的有机统一,则是发挥其价值和作用的基础和前提。

一、文学素养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素养

语文课程是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特点的,它有两项内容,一是语言,一是文学。语言主要体现工具性特点,文学则更多负载人文性的内涵。作为语文课程的实施者,教师如果不具备文学素养,就无法全面贯彻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1. 新课程对文学教育的极力提倡

文学教育无论是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还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全日制義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四个学段都涉及中外文学名著、名篇的阅读目标及相关要求,到了高中阶段,文学鉴赏教学是教学的主旋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由基础教育到高中教育,文学教育贯穿始终,而且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由此可见,文学教育在语文课程实施中的地位是极为重要的。

2. 文学作品在语文教材中的地位

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实施的基本依据,具体体裁文章入选教材的比例,显示着这一体裁在整个语文课程中的地位。下面以初中阶段不同版本教材中文学作品单元进行统计比较,从而厘清其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人教版”总计36个单元,文学单元23个,占总数的63.9%;“苏教版”总计35个单元,文学单元23个,占总数的65.7%;“语文版”总计42个单元,文学单元20个,占总数的47.6%。上述数据表明不同版本中文学作品的主体地位是非常鲜明的,这既是对文学教育理念的落实,又是进行文学教育的规范。

3. 具备文学素养是对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

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实施的基本依据,文学教育成为语文教育的主体,而进行有效的文学教育,教师必须把握文学的内涵,形成文学意识,以文学的技巧、教授文学作品,以文学的手段透视文学作品的内涵,以文学的方式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化和拓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肩负起进行文学教育的责任。由于文学教育是语文教育教学的主体,而没有或缺少文学素养的人,是无法承担或无法充分承担起文学教育的责任的,因此,具备文学素养是对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

二、教师的文学素养及文学作品教学现状

文学教育在语文课程实施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文学教育要求实施者具有充分的文学素养,对于文学作品应切实抓住其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实施,而文学教育的具体实施状况却不如人意。

1. 应试制度下,文学教育的被漠视

虽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已经10年,但是由于传统语文教育教学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应试制度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于是在语文课程实施中就产生了制度与政策之间的矛盾。由于应试制度始终占据着主宰地位,所以作为政策的课程标准始终处于十分尴尬的地位,作为语文新课程重要理念的文学教育,也就停留在轰轰烈烈的理论倡导中,无法真正有所作为,文学教育仍然是一个让人心动的童话。

2. 语文教师文学素养缺乏的普遍性

不少教师文学知识陈旧,对于文学现象和文学思潮表现冷漠,甚至与文学处于隔绝状态。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文学的关注远不如学生,这种状况怎么能承担起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的责任?对于文学作品的教学,多数教师总是以教参为依据教学,照本宣科讲教参,学生不知所云,造成云里雾里一片混沌。

3. 文学作品教学的非文学化

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比例大幅度增加是一种进行文学教育的硬性规范,但这种规范在实际教学中却发生了异变。走进语文教学的课堂,会惊奇地发现文学作品的教学与非文学作品并无二致,其教学内容基本是整体把握——重点解读——语言精华——归纳拓展。将文学作品的教学与其他体裁作品的教学纳入同样的模式中,文学语言的优美,内涵的丰富,形象的生动,细节的典型等都被无形地取消,语文教学尊重教材、尊重文本的要求成为空谈。这种状况既是应试教育制度的结果,也是教师缺乏文学素养的必然。

三、加强语文教师的素养,突出文学作品教学的文学性

文学教育的真正实施,加强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在文学作品教学中突出文学性是必不可少的。

1. 多渠道加强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

文学素养是一种综合性的素养,它既包含着对各种不同文学因素的吸收,也包含着对不同层次文学因素的整合,提升;既包含着文学理念的学习和吸收,也包含着文学的具体实践。教师尤其要养成读书和写作的习惯,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通过阅读让文学艺术滋润自己的性情,涵养自己的人格,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艺术魅力的人。同时,进行写作训练,养成写作习惯,通过这种方式更深刻、更直接的理解和体验文学的内涵。在不断地阅读和写作中,改变观念,更新知识,提高素养,使自己成为具有充分的文学积淀的人,从而承担起文学教育的责任。

2. 关注文体的差异性,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

教师具备了文学素养,为充分实施文学作品的教学奠定了基础,当然,对于文学作品也不应同样对待,在共同的理念和指导思想的指导之下,要紧紧抓住各种文学文体的特点进行有差异的实施。如对于诗歌教学,要抓住其内容高度凝炼性、表现方式的意象性、音韵的节奏感及内容联系上的跳跃性。散文教学则应关注其语言、构思及主题的表达;小说教学则要关注环境、人物、细节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等,使不同的文学文体在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性情方面发挥不同的作用和价值,而这些不同的作用和价值合起来又构成了完整的文学教育。

3. 注重体验和感受,提高学生的悟性

体验和感受是文学作品教学的基本方式,也是文学作品发挥其作用的基本途径,因此,在文学作品教学中体验和感受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对于文学作品必须有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否则就无法引领学生走进作品,同时教师的体验和感受又是一种示范,在学生走进作品之后,运用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获得富有个性的重构。另一方面,积累体验和感受,形成悟性。对学生而言,体验和感受对于文学作品解读是不可少的,但体验和感受参与文学作品的解读还有另一个目的——发展悟性。有时这是一个自然的发展过程,通过大量长期的体验和感受的积累,水到渠成地形成悟性;有时则需要有意识有目的的强调,使由体验、感受到悟性形成的过程更为直接,更为明了。从体验、感受到悟性培养是进行文学教育的基本途径,也是文学教育的目标所在。因此,在文学作品教学的实施中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与文学作品的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语文教师文学素养如何,决定着文学作品的教学中能否深入挖掘出其文学性内涵;另一方面,文学作品的教学状况是检验语文教师文学素养高下的标尺。因此,要真正落实文学教育,必须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张伟,杨斌,李笑非.论创新型教师课堂素养内涵及养成[J].中国教育学刊,2014,(1).

[2] 乐毅,王霞.简论生命教育的迫切性及实施模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0).

[3] 李杰,陈凤英.课程实施取向选择的影响因素探析[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4,(2).

[4] 趙群筠.提升语文教师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能力的探索[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2013,(9).

(编辑:赵 悦)

作者:杨泉良

第四篇:文学体与文学作品分析在汉语言文学研究中的作用

摘要:文学本体论是研究汉语言文学的一个重大内容,而对文学作品的分析,也常常能够让我们从研究的过程以及研究的结果中有更多深刻的感悟。就现状而言,在汉语言文学的研究中卻常常没有意识到文学本体论与文学作品分析中话语分析以及价值观念分析的功能与作用。本文试图进一步通过对文学体与文学作品分析在汉语言文学研究中的作用,拓展其相关属性,让更多读者能够通过对文学体以及文学作品的分析大大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能够对汉语言文学有更多的了解。

关键词:文学体;文学作品;分析;汉语言文学研究;作用

一、前言

在研究中,研究的方式以及研究的内容对于研究而言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汉语言文学研究中,文学本体论是衡量文学作品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整个文学作品的分析中,需要把握好最基础的功能,让功能的准确性帮助研究有更多的收获。汉语言文学属于中国文学中的精华,整个汉语言文学体系中所囊括的优秀作品数不胜数,但是在鉴赏研究的过程中往往缺乏正确的打开方式,接下来本文将以简单易懂的语言阐述在整个汉语言文学研究中的文学体与文学作品分析在汉语言文学研究中的相关内容,能够大大提高汉语言文学研究的效率。

二、文学体与文学作品分析在汉语言文学研究中的作用

在对于汉语言文学研究的过程中,文学本体论以及文学作品分析中对于文学话语的分析都是十分重视的,文学本体论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在90年代属于一度繁荣的状态;而重视与在对文学作品分析时更加倚重于对其文学话语进行分析也同样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只是对于文学话语的分析经过了好几个阶段,从文学-文字——文学-语言——文学-话语三个阶段,研究不断深入,也不断收获更多更好的结果。接下来将从六个方面来阐述两者在汉语言文学研究中的作用。

(一)文学体有本质功能

文学体本论对于文学体的研究内容是显而易见的,在过去,对汉语言文学的研究中不仅仅存在文学本体论,还存在另一种研究方式,那种研究方式就是文学目的论,也称文学功能论。在文学本体论中重视就是文学体的相关研究,文学体具有一定的本质功能。在整个对汉语言文学的研究中,通过对文学的体裁进行一定的研究,就能够发现整个文学体在所有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文学体所包括的就是在汉语言文学研究过程中的文学作品体裁的研究,这样才能够发现汉语言文学的本质。汉语言的研究主要是为了能够发现文学的更多作用,对于文学体裁的研究,更是在进一步上体现出汉语言文学的本质。就目前的文学体裁来看,通过不同体裁的表达,以书信体裁为例,书信的倒叙能够让我们对作品的中心有一个本质上的认识。

(二)文学体有文化功能

在对汉语言文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文学体还具备一定的文化功能。也就是说,通过应用不同的文学体裁,能够表现出不同的文化,能够在文学体中感受到不同的文化。汉语言文学就能够体现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以诗经与宋词这些经典篇目为例,能够从体裁上了解到这是中国独特的相关体裁,也能够了解到更多的古代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古代汉语以及现代汉语的区别有更加深度的了解,在对文学体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对比中国的古代文学以及现代文学的区别,若是有更进一步的研究,那么还可以在汉语言文学的研究中将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进行一定的文学系对比,更加能够明白整个文学体系的语言发展方向。

(三)文学体有审美功能

掌握汉语言文学研究中文学体所能够发挥的第三个功能就是审美功能,文学是一门艺术,鉴赏艺术对艺术进行研究也就是提高文学素养以及提高审美情操的一种途径之一。不同的文学体裁篇幅不同,在文学作品的表达中也能够通过体裁的格式来体会不同的审美表达,文学是一种审美形态的表达,在文学体的审美作用智商,能够通过观察、体验、分析以及研究,能够体会到汉语言文学作品中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中的相似之处,能够找到相关连接的点,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认识整个世界的美,能够认识文学体这种因素对于汉语言文学研究的重要性。可从《诗经》的相应表达形式来看,单单是这种文学体裁,从视觉上就能够给予人美感,诵读起来更加别有千秋,能够大大提高审美的水平,拥有更多的美的享受,在研究中对文学体的研究,就是在应用审美的功能不断提高审美的体验。

(四)文学作品文学话语的实践功能

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就能够大大提高对于汉语言文学的相关研究,就目前对于文学作品的分析情况来看,更加重视的对于文学话语的研究,通过文学话语的实践功能,能够很好地掌握和了解汉语言文学的相应历史,也能够发现更多属于汉语言文学本该感到骄傲的东西。首先是明白文学话语的实践功能体现在将传统的汉语言文学的表达方式从简单的表达变成一种更具人际交往的特点,文学作品中对于语言的分析,需要从当时的生产力情境出发,了解更多关于文学作品从一开始的文学-文字模式到文学-语言模式最后才到文学-话语模式,这种文字到语言的变化再到话语的变化,能够帮助整个系统更好地了解汉语言文学功能实践的演化,能够发现更加的核心要素。

(五)文学作品文学话语的价值功能

其次还需要通过应用文学话语的价值功能来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地对汉语言文学进行研究。文学作品常常以不同形式的文字进行相应的表达,不同的文学作品通过不同的方式向读者以及研究人员传达不同的价值观。在现代教育中,我们更加提倡培育学生正确的三观,那么就可以通过鼓励学生们阅读一定的文学作品达到这种目的。在文学作品中,通过对文学话不同的使用,能够传递不同的价值观,通过语言的核心表达让更多的人掌握相应的表达,价值的阐明能够让文学变得更加文学,同时也能够让文学研究者通过对价值的研究而得出更深的体会,继而影响更多的人。

(六)文学作品文学话语的定义功能

在文学作品的分析中通过应用文学话语的定义功能,通过定异分析的方式来使得汉语言文学的研究更上一层楼。文学作品的表达所使用的语言是整体的精粹,通过对文学作品进行定义,能够解释诸多差异与不同。从汉语言文学研究角度来看,对于文学作品分析时分析其话语,那么对文学作品进行一定的定义与分类,可分为社会文学、历史文学等诸多板块,对于文学作品中的话语分析,能够让文学研究更加系统化和规范化,也能够做好相应的总结分类工作,在应用定异分析的方式来深化定义功能的同时,也会使得不同的汉语言文学作品体现其身后的语言功底,在整个分析的过程中也不会是大而无当的方式,而是能够汉语言文学作品在汉语言文学研究的过程中更加凸显其内涵。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整个汉语言文学研究的过程中,也应该通过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式以及步伐来探索出更多优秀的内容,重视文学本体论,从其本质功能、文化功能与审美功能来掌握更多的文学观念,在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时,就应该重视文学作品的主题以及情感抒发,从文学作品中所使用的文学话语进行深度地分析,能够把握文学作品文学话语的实践功能、价值功能以及定义功能,这样才能够产生更多新的思考,在思考中获得更多的感悟。在整个汉语言文学研究的过程中,走在前沿不仅仅指代研究的结论以及研究的方式,更重要的是能够将自己重新置身于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过程中,将过去与现在整合提升。

参考文献:

[1]杜爱玲.语料库文体学视域下的文学作品分析范式[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36(05):95-98.

[2]姜书良,马双.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能力培养[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02):106-109.

[3]卢艳凤.文体学在文学作品分析中的重要作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01):121-122.

[4]娄小燕.全球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发展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0(08):196.

[5]曹萌.略论中国历代宫廷文学体派价值[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03):43-50.

作者:舒旭

第五篇:英语文学作品中的西方典故文学研究

摘 要:在英语文学作品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典故,这些典故是文化语言的精髓,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通过对文学作品中西方典故文学进行研究,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英语文化作品的精髓,能够提高读者的人文素养,拓宽他们的眼界。该文主要围绕英语文学作品中的西方典故文学进行研究。

关键词:英语文学作品 西方典故 文学研究

典故是对具有一定历史底蕴词语的再次使用,与其他文学语言相比而言,典故较为特殊,其文化特征非常鲜明。在阅读英语文學作品时,对其中的西方典故文学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也能够使我们对西方人的世界观有所认识。在英语文学作品中,其中的典故主要形成于《圣经》以及古希腊神话事件,这些典故是英语文学作品中的精髓,只有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索,才能够了解典故中的故事内容,了解其内在含义。

1 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的来源

1.1 古希腊神话

在各国文化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中,古希腊神话都是他们的重要素材,其中更是有着许多优秀的典故。如,在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一些作品就受到了古希腊神话的影响。爱伦·坡,美国非常著名的文艺批判家,它在《失窃的信》中就这样说到:“Acertain set of highly …his de-sigh.”其中,“Procrustean bed”这个词就是一个典故,源自于古希腊神话,意在说明一种强求一致的政策。这个故事主要是讲在某个小城中的一家旅店的事情,这个店主是一名强盗,他对进驻的客商进行杀害。在他的旅店中,专门有一张为杀人而制作的床,他将往来客商骗到这里,然后将旅客按到床上……最后这名强盗的凶残行径被人发现,英雄忒休斯挺身而出,抓住了这名强盗。至此“Rrocrustean bed”一词被经常引用,而且被延伸为一种强硬非正常的手段[1]。

又比如在《唐·璜》这篇叙事诗中,“Place me on Sunium,s marbled steep……Dash down you cup of Samian wine!”在诗中,就有这样一段话,即“There,swan-like,let me sing and die”,意为我愿似天鹅,哀歌而死亡。这句话其实源自于希腊神话传说,天鹅在垂死后做哀鸣状。诗人只是借助这个来表示自己宁愿死也不愿意做亡国奴的决心,通过这句话来烘托自己悲壮的气质。如果读者对这个典故不够了解,那么就难以理解该首诗的真正含义。

1.2 圣经的典故

在《圣经》中,有着许多的典故,这些典故为人们所流传。例如,“诺亚方舟”“替罪羊”等。莎士比亚,英国非常著名的剧作家,他的许多作品就引用了《圣经》中的故事。特别是他所写的《威尼斯商人》,就体现了博爱的精神。在这篇著作中,主人公安东尼无论是生活细节上,还是言行举止上,都体现了基督教徒的博爱之心以及宽恕之心。主人翁安东尼坚持着正义仁爱的思想,本着为众人承受苦难而牺牲,这就是对基督徒形象的借用,所以才塑造了这样一个坚守正义的人物。此外,不管是海明威还是歌德,他们的作品中都引用了《圣经》中的典故[2]。故此,要想更好地阅读这些文学作品,就需要对圣经知识典故有所了解,才能够理解这些文学作品的深意。

1.3 历史事件

历史上所发生的著名事件,或者说历史上发生的人物故事,也会被人用一句简短的语言来阐述,然后经过不断传播,这些短句也就成为人尽皆知的用语,就如同中国文学中的成语故事一般。如“Sword of Damocle”,这个词的意思是达摩克里斯的宝剑,这个词来源于西塞罗的《图斯库拉的谈话》。该文章主要内容是说在公元前4世纪,在一个小岛上住着一个非常名叫达摩克里斯,这个人是狄奥尼修斯的亲信(西西里岛的统治者),他日夜跟随狄奥尼修斯。由于狄奥尼修斯的生活非常奢华,每天过着帝王般的生活,这使得达摩克里斯非常羡慕,他觉得过着这种生活的帝王才是世界上最为幸福的人。而他的这种想法刚好被狄奥尼修斯知道了,狄奥尼修斯为了教训他,就在宴会上让达摩克里斯坐在专属于帝王的座位上。达摩克里斯不明所以,喜滋滋地坐在帝王的座位上。但是,当他坐上去才发现,头顶上悬挂着一把宝剑,这个宝剑乃是被头发丝悬吊着的,似乎随时都会掉下来,进而刺到座位上的人。这使得达摩克里斯在整个宴会期间都非常忐忑,他担心这把宝剑随时都会掉下来伤害自己。因此,他再也没有当初的那般想法,自此之后,该词语便表示当前面临的危机或者危险的时机,有点类似于我国词语中的千钧一发的时刻。

1.4 寓言故事

寓言指的是运用比喻的方式来阐述某种道理。其具有短小、精练的特点,但是其中所蕴含的意义却非常深刻,在西方文学作品中,寓言的应用非常广泛。在西方文化中,《伊索寓言》的影响力非常大,是对人们生活经验的总结,其中的故事情节非常生动,寓意也较为深刻,所以被广泛应用于英语文化之中。其中,《狼和小羊》《狐狸和葡萄》等为人们所熟知,影响较为深刻。如,“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这个词语翻译为披着羊皮的狼,顾名思义就是表示那些伪装善良的人。又比如“sour grapes”,这个词语翻译为酸葡萄,其来源于《狐狸和葡萄》这篇语言,主要是讽刺那些自己吃不到葡萄,却反而说葡萄酸的人。在伊索寓言中,其中的故事都非常平实而且精练,有些寓言对当时的社会现象进行了反映,而有的则揭露了人性。所以在文学创作中,创作大师们都非常喜欢引用这些寓言故事。

1.5 文学中的作品

在一些经典文学作品中,因为创造了非常深刻的故事情节,或者是塑造了一些非常典型的人物形象,所以这些作品被广为流传,继而成为后世文学创作中的典故来源。如,在19世纪奥古斯丁的书函《致维尔曼》中,就对当时法国作家维尼的作品进行了批判。因为维尼的作品中有着较强的悲观消极情绪,在这个书函中呼吁作家应当进入一种纯粹的艺术天地——lvory tower,也就是象牙之塔的意思。随后,“象牙塔”这个典故就被广为流传,意为与世隔绝的梦幻境地[3]。又比如,在《年轻的公爵》这本小说中,借用赛马场的俚语来将那些外表不起眼但是却能够夺魁的马匹比喻为“黑马”,随后,这个词在许多文学作品中被广泛使用。

2 文学作品中典故的翻译方法分析

2.1 直译法

所谓直译法,其实就是在保证语言规范的前提条件之下,将英语典故直接翻译过来,在这个翻译过程中尽量减少修饰,从而提高翻译的直观效果。在中外文化的一些耳熟能详的典故中,这种翻译方法的应用较为常见。如滑铁卢、象牙塔等。如此一来,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只要有一些常识的读者,就能对直译背后的典故来源有所了解。如,“Early communes were founded under the Utopian socialists.”在这句话之中,“Utopian”这个词其实是来自于空想社会主义者所描绘的一个理想世界,在我国汉语言文学中,“乌托邦”一词的应用也非常广泛,所以直接进行翻译不会对读者的理解造成过多的阻碍。

2.2 意译法

在英汉互译中,很难做到字、词、句的一一对应,此时,翻译者就需要另辟蹊径,对翻译的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便在保证原义不变的基础下,对表达的结果进行适当的调整。在英语翻译过程中,直译与意译一般是相互辅助的,翻译者需要以英语作品为依据,根据作品中的实际含义,然后结合自己的文学素养,去深入地分析典故,以加深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2.3 借用法

在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翻译者可以借用一些人们熟知的英语典故来辅助翻译,这样就能够让原先非常复杂的英语表达变得更加的形象生动,继而加深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如,“All the tickets have been sold for the singer,s performance in London this week,and the public believed that this will be her swan song. ”在《伊索寓言》中,存在著这样一种说法,那就是天鹅临死才唱歌。故此,在许多英语文学作品之中,swan song被翻译成绝唱。在这段话中,翻译者就可以借用这个典故来体现翻译中的文学情感。

2.4 释义法

在文学作品中,有许多的典故有着非常浓厚的民族色彩。故此,在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需要对技巧进行灵活的应用,要尽可能根据原文的语用目的,将典故中所蕴含的内涵表达出来。如,“She sowed the apple of discord between the countrise.”其中,“the apple of discord”这个词源自于希腊故事,我们可以摒弃典故背后的复杂故事背景,可以将其直接翻译成祸根。这样一来,就能够对其含义有所更加清晰的了解。

3 结语

综上,在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是一种非常常用的表达方式,也能够将文化中的精髓部分更好地体现出来。一般而言,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典故来源于古希腊圣湖、圣经、历史故事以及寓言等,在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之时,我们需要从英语文化着手,从典故的来源进行探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典故背后的深意。如此一来,就能够借助典故线索来了解英语文化,继而更好地理解英语文学作品。

参考文献

[1] 陈莹.英语文学作品中西方典故文学的探究[J].考试周刊,2019(26):119-120.

[2] 王庆萍.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的翻译技巧分析[J].校园英语,2018(41):238-239.

[3] 李智勇.浅谈《圣经》典故对英语语言文学产生的影响[J].考试周刊,2018(43):115.

作者:许庆庆

上一篇:文学论文下一篇:土木类工程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