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环境问题论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本文简要阐述当前中国农村面临的环境问题,分析其原因,并从环境规划角度提出建议,希望能为缓解并最终解决农村环境问题提供一些建议。关键词:农村环境问题特殊性原因建议1.引言在环境问题已经引起社会极大关注的今天,人们开始把视野从城市转向更为广阔的农村。

第一篇:环境问题论文

环境正义与中国农村环境问题

[摘要]环境正义是首先在西方兴起的一场在环境领域里追求社会正义的运动。文章从环境正义的视角分析了中国农村环境问题,指出城乡的不平等是产生农村环境问题的深层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城镇化建设、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民主机制等解决措施。

[关键词]环境正义;中国农村环境问题;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生存之本,而农村环境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重要内涵。十七大的召开,更让我们认识到解决好农村环境问题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步骤,是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必然要求。本文尝试运用西方环境正义理论来分析中国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所谓“环境正义”,是指人类不分国籍、种族、文化、性别、经济状况或社会地位,都同等地享有安全、健康以及可持续性环境的权利,而且任何人都无权破坏或妨碍这种环境权利。这一概念首先出现在美国,它的出现是美国民权运动的一部分。1982年,美国中部北卡罗来纳州华伦县的居民举行游行示威,抗议在阿夫顿社区附近建造多氯聯苯废物填埋场。美国之所以选择这个地方作为有毒垃圾的处理场,是与这个地区主要生活着有色人种以及低收入人群相关,人们开始注意到,环境问题并没有真正地解决,而只是将它转移到这些人居住的社区中来了。之后的各种官方、非官方的研究也一再印证了这一现象:种族、民族以及经济地位总是与社区的环境质量密切相关,有色人种、少数民族和低收入阶层遭受各种现代物质文明的有害废弃物的机会要比白人和富人大得多,他们承受着不成比例的环境风险。

1991年10月在华盛顿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有色人种环境领导高峰会”,将美国环境正义运动推到了高潮。在这次会议上,人们达成了有关环境正义的十七项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将个人、群体、地区、国家以及国家的环境议题都作为关注对象,把环境问题与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学联系起来,已经明确地认识到,环境问题如果不与社会正义问题联系起来是不会得到解决的。

面对全球化的浪潮,在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中占据不利地位的第三世界也提出了在环境领域追求正义的要求。印度生态主义者古哈于1994年在一篇题为《激进的美国环境保护主义和荒野保护——来自第三世界的评论》的文章中,表达了第三世界要求实现“环境正义”的呼声,他尖锐地指出,在印度,忍受环境退化带来的各种问题的最严重社会群体是穷人、无地的农民、妇女和部落,他们面临的是生存问题,不是生活质量的高低问题,因此,印度的环境保护运动所要求的是从国家和工业部门那里夺回对自然的使用权,把它交回到真正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却正在日益被排挤在自然之外的农村社区。

到目前为止,环境正义依然是西方环境伦理学、环境法学、政治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它不再强调抽象的人类或者抽象的自然,因为人们已经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但有多个世界,我们共处一个国家,但有不同的族群、阶级与区域。环境正义是社会正义概念的延伸,它所处理的并不直接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是在自然的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因此,在理论层面,环境正义包含了三个正义维度:国内环境正义、国际环境正义和代际环境正义。国内环境正义强调族群、性别、阶级和地域的正义,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弱势族群、下层社会的人们以及女性通常会成为环境污染的直接受害者;地域间的不正义,最为明显的是城市人的大量物质要求都来自于对农村生态资源的索取,而由此所产生的环境后果大多由生活在农村的农民来承担。国际环境正义强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环境问题上的正义,因为一方面,占全球少数的发达国家人民消耗、浪费过多的自然资源,并制造了大量废弃物,另一方面,由于发达国家的资源剥夺与危机转嫁,占全球多数的落后国家的人民不得不承受更多的环境危害。代际环境正义探讨了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差异性,后代的生存与发展必须有赖于生态财富的维持,如果当代人只看重眼前的物质财富而忽略了生态财富,没有考虑到后代人的生态利益,那么他们是不会生活得幸福的。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的发展步伐日益加快,但环境问题却随之越发严重,关于中国农村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其成因的探讨一直是理论界的热点问题。农村面临着多重污染,如水污染、空气污染、白色污染、农药污染、乡镇企业造成的工业污染,可以说污染已经侵入到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与产量、耕地质量以及农村生活环境。当前理论界在分析中国农村的这些环境问题的成因时,通常把它们归结为人口压力过大、农民环保意识薄弱、执法力度不强、粗放式农业生产等因素,但我们认为,这并不是根本的。实际上,人们更应该从正义论的角度来审视农村环境问题,正视在环境问题上农村承受着更多不正义的现实。

从国内环境正义的角度来看,我国现存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是造成农村环境问题的最根本的原因。所谓“二元社会结构”,是指在整个社会结构体系里,明显并存着比较现代化的和相对非现代化的两种社会形态,这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一般特征。在中国,由于长期存在的分割城乡的户籍制度以及重工抑农的经济发展战略,二元社会结构的表现更为突出,在这种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下,农村的环境保护长期受到忽视,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首先,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使得城市与农村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无疑促发了农民采取一些以环境破坏换取生活改善的短视行为。就当前来说,农村弱势地位强化了农民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收入提高的动机,但由于缺少人力资本和适当的发展途径,大多数农村走了资源消耗型的发展道路,掠夺式地开采和利用资源,直接造成土地退化、森林破坏、缺水以及其他环境问题。特别是有些生活在边远地区的农民,他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无其他产业可依,所以,在维持温饱以及想进一步提升生活水平的前提下,也只能依赖于无限制地掠夺自然,根本无力顾及生态环境污染控制。在第二届中美民间环境组织合作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锡文同志做了《环境问题与中国农村发展》的主题报告,他在报告中明确指出:“无端的指责农民没有环保意识,我觉得是不公道的。非常重要的一条是,城乡差距如果不断扩大,农民要生存要发展,他有他的选择。这是一个很实在的问题。200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80元,而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仅2253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率约2.8:1。特别严重的是,农民的2253元收入,还仅仅是全国的一个平均数。要看到,按省为单位计算,人均收入最低的,除了西藏之外,就是甘肃和贵州。甘肃和贵州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目前就是

1400多元。它与一些大城市之间的收入差距确实非常大。正是因为他们的收入太低,为了维持自己的生活,往往不得不去破坏环境。所以我们真想改变中国农村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就必须想办法缩小城乡差距,必须想办法尽快提高农民的收入。”

其次,城市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建立在侵害农村环境的基础上。我国长期以来实施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的政策,将大量农业剩余转化为工业原始积累,牺牲农村生态环境以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众所周知,农村是城市的“米袋子”和“菜篮子”,城市的大量需要使得农民必须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并且实行长期单一耕种,这加速了耕地地力的衰竭以及农村生态的退化,近20年来我国化肥使用量以每年157万吨的速度递增,化肥使用量由1984年的1482万吨增加到了2005年的4766万吨,居世界第一位;而且每年施用的农药超过120万吨,更突出的是,其中70%以上是除草剂,而这70%的除草剂中,又有70%含有机磷,因此导致土壤的有害物质残留非常严重。

再次,与农村相比,城市在国家环保政策上享受更大的便利。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使得国家在环境问题上对城市和农村采取截然不同的两套政策,国家把大部分的财力、物力投入到城市建设和重大工程项目上,对广大农村的投入很少,这导致农村的环境保护长期被忽视,环保政策、机构缺失,环保人员、基礎设施供给不足。(1)我国对环境保护的投资支持力度本来就较为不足,“九五”期间,治理生态环境污染的投资占GDP的比例不足1%;即使在加大投资力度的“十五”期间,预计比例约为1.2%左右,更严重的是,长期以来,中国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2)在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上,目前我国虽然有不少较为规范的环境保护法律及相关条例,但这也是主要针对城市国有大中型企业,与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政策、标准和法规很不健全。(3)在环境治理的基础设施方面,农村也远远落后于城市,很难遏制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城市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生活污水排放管网已经建成并日趋完善,而广大农村的规划严重不足,处于无管理或半管理状态,公共卫生设施极端缺乏,导致农村的排水沟是露天明沟,河流成自由的排污沟,垃圾沿河、沿湖、沿路边随意堆放。随着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和废物排放量迅速增长,有害垃圾的种类和数量也在攀升。落后的基础设施与日益加大的生态污染负荷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最后,城市向农村转嫁了不少环境污染。伴随着工业企业的发展和城镇规模的扩大,工业废弃物和城镇建筑生活垃圾大量产生,对于这些废弃物、特别是不易被大自然消化的物质如何处置呢?人们通常会依照两种最常见的原则来处置:第一种是“方便原则”,即废弃物制造者(个人、企业、工厂、农牧场甚至政府机构)将废弃物任意地排放、丢弃,让这些废弃物的生态后果由地区甚至全球的不特定对象来承担,这是一种典型的“眼不见为净”的做法。第二种是“最小抵抗路径”原则,即废弃物的制造者将废弃物丢弃在特定的地点及特定人群的生活领域,这些最小抵抗的特定地点,一般而言便是偏远地区,包括地理的以及文化意义上的偏远地区;而特定人群,指各弱势族群与贫穷小区。我们看到,城市向农村转嫁环境污染正是通过这两种方式进行的。

城市一方面依照“方便原则”,将未经任何处理的废弃物堆放到城镇周边的农村原野,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有调查显示,我国因固体废物堆存而被占用和毁损的农田面积已达13.3万公顷以上,533.3万公顷以上的耕地遭受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全国80%以上的城市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水体,已造成三分之一以上的河段受到污染进而引起农灌水水质恶化;工业“三废”污染农田已达0.1亿公顷,比1983年增加了2.5倍,约有15%的农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另一方面,城市依照“最小抵抗路径”原则,将那些在城市难以立足的企业和新技术开发产业迁移和新建到农村,特别是那些耗能高、污染重、难以治理的企业,这种企业建立在农村比在城市所遇到的抵抗要小得多,因为农村环境管理力量薄弱,各项环保指标低下甚至没有,所以我们总是会看到,乡村企业多为电镀、印染、造纸、化工、炼焦、炼磺和制苯等重污染行业,这些企业往往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给农村环境带来严重污染。目前,我国乡镇企业污染占整个工业污染的比重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11%增加到45%,一些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已接近或超过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量的一半以上。

由此可见,在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中,农村在环境问题上要承受着更多的负担与不正义,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主要提出以下解决策略。

第一,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农村城镇化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有力措施,它包含着农村社区的居民住宅、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等客观条件日益完善,农村居民的思想观念、人生观和世界观等主观因素日益现代化,在这些前提下,农村社区与城镇社区的本质差别逐步缩小甚至消失,致使住在农村社区的居民也能够享受到现代城镇文明,农村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逐步实现了城镇化。就当前来说,农村有利于环保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上还非常欠缺,农村生活污水任意排放,“白色”污染漫天遍野,都是因为农村没有集中的污水处理系统和垃圾回收处理设施,如果国家能够在加强这方面的基础和公共设施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就能控制污染源。农村的传统农业主要依赖土地,而农村区域生态环境空间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从而导致农村环境超载,加重了生态环境问题,农村城镇化的建设要求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需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发展非农产业,引导农村人口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从而减轻对土地资源的依赖性。

第二。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补偿正义。在华盛顿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有色人种环境领导高峰会”达成了环境正义“十七项基本原则”,其中第九条就强调:环境正义保障环境不正义的受害者收到完全的赔偿,伤害的修缮以及好的医疗服务。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也告诉我们,将社会整体作为对象时,应该遵循差异原则,经济增长不能以牺牲弱者的利益为代价,社会不平等只能建立在弱势群体获得最大利益的基础上,否则社会体制就是不正义的。

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中,农村无疑处于非常弱势的地位,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对农村实施补偿是实现社会正义与和谐的一个重要步骤。熊易寒先生在《市场“脱嵌”与环境冲突》一文提到,他在湖南老家进行调研时,发现了当地农民与水泥厂和化肥厂发生冲突的案例,事情的起因是这些工厂的排污口直接通向水塘和稻田,村民的房间里铺满厚厚的粉尘,水井也开始干涸。但作者发现,这些工厂早就存在,但冲突到现在才发起,根本原因在于

企业改制之后,企业摆脱了对地方社会的义务,而并非是农民环保意识的觉醒。其实,这里就涉及到补偿正义的问题,因为企业“在原有的集体或国有的产权安排下,形成了互惠型的厂民关系,污染带给人们的损失往往以问接的方式得到补偿,企业污染的外部性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从而弥补了农村环保立法立法和执法的不足;而在企业改制之后,互惠关系解体,企业不再承担社会责任,让村民独自承担环境污染的全部后果,同时却拒绝按照市场方式给予补偿,导致双方的激烈对抗”。因此,为了实现社会和谐和正义,改善农村和农民的弱势地位,有必要对他们进行补偿。

同时,建立补偿机制有利于农民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运动。陈锡文副主任提到一个例子就是退耕还林需要有配套的补偿政策,退耕还林是我国改善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如果不给农民补贴,而强制他们退耕还林是非常不现实的,甚至会引起冲突,因为许多农民世代就是依靠这些耕地生存,在这件事情上,农民的真实想法是:“你补贴,我肯定做这件事情,因为这比我种粮食还省事,而且收益还高;但是你要停了,那我得吃饭,如果你不解决我的问题,那种植的树、种植的草,可能都会拔了重新种粮。”要求农民退耕还林,对农民而言,他们是会蒙受一定经济损失,这些损失国家必须予以补偿,甚至要让他们的生活比以前更为改善,只有这样环保运动才能真正地开展起来。

第三。加强民主机制,在环境问题上给予农民更多的知情权与参与权。环境正义的“十七项基本原则”的第七条规定:环境正义要求在所有决策过程的平等参与权利,包括需求评估、计划、付诸实行与评估。也就是說,每个国家、地区、个人在涉及与自己相关的环境事务时,都应当拥有知情权和参与权。农民与农村环境问题是最为紧密相关的,他们最有发言权,同时,农民的平等参与才有可能带来更加有效的环境政策,增强环境决策的合法性。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决策和执行体系中,农民缺乏话语权和参与权,处于弱势地位,正是因为农民的失语,才使得一些不利于农村的政策出台。企业一味以营利为目的,很大程度上缺乏环保的激情,地方政府为了自己的政绩往往成了环境破坏的帮凶,只有确保农民的参与,发挥知情权、参与权,监督企业与政府的行为,才能真正有效地控制和治理生态环境恶化。鉴于此,我们提倡民主精神,培养农民的公民意识,使农民在信息公开透明的条件下,依据一定的程序,自由而平等地对影响到自己的环境政策进行公开且充分的讨论,通过公共协商来赋予决策以合法性,从而为参与环境决策提供支持。

总之,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产生是国内环境不正义的具体体现,是城乡发展不公平的产物,对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多层面的协调与配合,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环境问题,还给农村一片洁净的天空。

责任编辑:青 山

作者:郭 琰

第二篇:环境问题与环境合作

摘 要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倍受关注的焦点,越来越严峻的环境现状使得各国加强了在这一领域的合作。国际环境合作对全球环境危机的化解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是国际社会解决国际环境问题的唯一出路。国际环境合作作为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早已被学界认可国际环境合作有冲突,有障碍,但面对前景,我们仍然充满信心。

关键词 环境问题 国际环境合作 基础 障碍

一、国际环境问题

(一)国际环境问题的概念。

国际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因不当利用自然资源,向环境大量排放污染物而造成的越境污染损害,全球性自然资源与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从而导致地球环境发生不利于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改变的现象。

(二)国际环境问题的成因。

国际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与历史背景。在环境问题的演进中,自然环境极其自身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导致环境状况的恶化,但是人类发展的事实证明,大多数环境问题是人类自身原因引起的。这类原因主要有:

1、各国的工业化进程与人口增加是地球环境破坏的直接原因。

世界人口在工业革命后呈高度增长趋势,造成对地球环境的极大压力。据统计,世界人口在罗马帝国灭亡时期只有四亿,到了1600年开始超过10亿,到了九十年代初,世界人口已经达到了52亿 。另外,据联合国的推算,世界人口在1994年已经达到了56亿6千万人,到了1999年已经达到了60亿。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人类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依赖程度也大幅度提高。

2、人类传统的发展观念是地球环境问题不断恶化的思想根源。

经济学家的研究认为,当决定使用资源的人忽视或者低估环境破坏给社会造成的价值时,就会出现环境退化。其原因可以分为市场失灵和政策失误两大类。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不能正确分析和估计环境资源,从而导致商品和劳务的价值不能反映它们的成本。 导致资源存在的不能够出售的那部分用途常被忽视,从而导致环境资源的过度利用。对环境资源的开放式管理使得它们可被任何人利用,而资源的环境效应不能被使用者认识,从而导致环境的破坏。

政策失误是指当政府的干预政策不能纠正甚至反而造成获知加剧了市场失灵时,就会发生政策干预失灵。例如,对农业的能源投入个对伐木和开发牧场实行补贴、公共部门排污不承担责任以及公共土地和森林的低效能管理等。

二、国际环境合作的基础

国际合作原则是现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最初由《联合国宪章》第74条予以确认,在国际环境法中奉行这一原则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世界范围内实行环境保护的协同与合作,是随着环境问题的全球化过程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出现的国际环境管理形式,并且这种合作越来越紧迫。国际环境合作的基础可以归纳为以下原因:

(一)全球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和复杂性。

环境问题的危害性在于它不仅仅阻碍了人类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它危及着人类的生存。目前全人类正面临着“自作自受”的全球环境危机,形势非常严峻。例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生物物种锐减、土地沙漠化、海洋环境污染等许多问题并不只是某一个国家的内部严重的环境问题,而且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公害,成为了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威胁;再加上环境问题本身带有客观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全球环境危机的化解,并非哪一个国家之能力所及的,唯有国际社会各个成员,尤其是主权国家的同舟共济、通力合作。国际环境合作,是解决国际环境问题的唯一出路。

(二)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与增强。

随着人类环境意识的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全球化,认识到全球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认识到在共同危机面前的各国能力的有限性,认识到国际环境问题的解决对整个国际社会和全人类的发展的有益性,进而使得环境合作的意识和愿望才深入人心,使得国际环境合作成为国际社会的一种共识,这为国际环境合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这种认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并逐步转化为各个国家具体实践。

(三)国际政治与经济的发展状况。

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为国际环境合作提供了实践平台,使得国际环境合作更具可行性。国际和平稳定的政治秩序为国际社会共同面对全球环境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氛围,可想而知,如果没有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国际环境合作的开展就会更加艰难。环境资源是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最为根本的物质条件和基础,但另一方面世界经济的发展又为国际环境合作创造了条件,环境问题的解决最终要依靠一定的物质力量。

(四)环境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国际环境合作有赖于科学上的共识,要求对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发生机制、危害特点及方式、变化规律、发展趋势、防治对策等形成较为一致的科学认识,否则必然会丧失国际环境合作的科技基础。环境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将为国际环境合作提供越来越坚实的科技基础。

三、国际环境合作的发展及其障碍

自1972 年联合国召开的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并通过《人类环境宣言和行动计划》以来,到1992 年的“环境与发展会议”,国际环境合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为代表的国际环境组织纷纷成立,设立环境管理机构的国家也越来越多,目前设置环境管理机构的国家已达到150 多个。环保投资不断增多,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国际会议频繁召开,国际环境合作领域的谈判也日益增多,上世纪90 年代以来平均每月就有一次。国际环境法得到迅速发展,国际组织决议、政府间宣言、双边协定、地区性公约和全球性公约等国际法律文件数量不断增加,内容广泛,涉及到环境问题的各个领域。“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共同的发展战略,“绿色文明”成为各国共同的发展目标。但是,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模式、政治体制、地理环境、资源状况、历史传统和风俗习惯的差异,当前世界各国在国际环境合作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同甚至对立的利益和主张,再加上国际环境问题本身的复杂性,这些都构成国际环境合作发展的障碍,主要体现在客观现实、思想观念、行动实践三个方面。

(一)客观现实。

国际环境问题具有普遍性、整体性、共同性、科学技术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它的解决不是任何一个国家单枪匹马能够胜任的,而且环境问题涉及一系列自然、经济、政治以及法律等各种复杂问题和利益关系,这些往往会造成有关国际环境公约和协定制定的不完善,使得制定的各项具体措施在操作上存在很大困难,从而阻碍国际环境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二)思想观念。

全球环境意识虽然日益深入人心,但在国际环境合作的过程中,狭隘的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至上观念往往左右着合作的方方面面。每个国家的环境利益都不是孤立的,局部会影响到全球环境的恶化,最终损害的是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因此,为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全球环境意识有待进一步转化为各国的实际行动,各个国家不应该着力强调各自的局部利益,而应着眼于整个国际社会利益,当然,这有赖于现代主权观由以国家利益为主向兼顾国家利益与全人类共同利益之间的平衡转化,有赖于全球环境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和国际环境合作实践的进一步推动,尤其是大国的现实推动。

(三)行动实践。

当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围绕环境恶化的责任与义务公平分配问题、关于资金援助和技术转让问题、国际贸易的环境标准等问题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大阵营。在这一对尖锐的矛盾中,发达国家居高临下、处于攻势,政治经济上的霸权主义使得发达国家在所有国际环境问题谈判中占据统治地位,并且国际环境组织大多在发达国家的操纵下,而发展中国家,既缺资金又缺技术,也缺乏谈判的影响力,在国际环境合作问题上往往处于很被动的境地。可以说,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存在着很多不完善和不合理的因素,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国际环境合作公平性的实现。

四、我国与国际环境合作

(一)全球环境合作。

参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开展的重大环境活动。中国重视环境保护领域里的国际合作,还体现在积极参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开展的各项重大环境活动。从1972年6 月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到2002 年南非的约翰内斯堡,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历次会议,中国均派出高级代表团参与,并积极进行会议前期的系列筹备工作。中国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荒漠化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臭氧层保护、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环境教育和培训、长江中上游洪水防治、区域海行动计划和防止陆源污染,保护海洋全球行动计划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中国还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建立了有效的合作机制。

(二)区域环境合作。

在区域合作方面,中国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框架下的各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活动,出席历次亚太经合组织环境部长会议。中国加强和推动与周边国家或相关地区的合作,积极参与区域合作机制化建设。取得的成果有:(1)建立中日韩三国环境部长会议机制,定期进行政策交流,讨论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2)启动大湄公河次区域环境合作机制,并于2005年成功举办第一届大湄公河次区域环境部长会议,提出了次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廊计划等合作项目。(3)积极参与东盟与中国(10 + 1)和东盟与中日韩(10 + 3)机制下的环境合作。(4)在中国政府的倡议下,2002年召开了第一届亚欧环境部长会议,通过了《亚欧环境部长会议主席声明》,就开展亚欧环境合作的基础、潜力及合作原则等方面达成基本共识,确定了亚欧环境合作的关键领域和重点。(5)建立了中欧环境政策部长级对话机制和中欧环境联络员会议机制。(6)2006 年2 月召开了中国——阿拉伯国家首次环境合作会议。

(三)双边环境合作。

在双边合作领域,我国先后与美国、日本、加拿大、俄罗斯等42个国家签署双边环境保护合作协议,与11个国家签署核安全合作双边协定或谅解备忘录。在环境政策法规、污染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可持续生产与消费、能力建设、示范工程、环境技术和环保产业等方面广泛进行交流与合作,取得一批重要成果。我国还与欧盟、日本、德国、加拿大等1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了多项环保领域的合作。在与发达国家进行环境合作的同时,我国还积极开展与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合作与交流。为配合中非合作论坛的后续行动,中国举办“面向非洲的中国环保”主题活动,推动中非在环保领域的交流与合作。2005年中国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举办了中非环保合作会议。我国政府还举办了“非洲国家水污染和水资源管理研修班”,帮助非洲国家开展环境培训。

五、结论

国际环境合作,任重而道远。只有世界各国增加责任观念,共同协作,才能切实改善国际环境,谋求人类的共同繁荣。国际环境合作,有冲突,有障碍,有挑战,更有机遇。国际合作不仅是国际环境法的基石,而且表现为国际环境法一些具体措施和制度,是我们在处理国际环境问题应当坚守的基本原则。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法学院本科生09级8班)

注释:

参见[日]木宫高彦著.公害概论.有斐阁(日文)1974年版,第250页.另参见宋健主编.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84页.

参见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编,丁德宇等译.贸易的环境影响.中国环境出版社1996年版,第三页.

黄辉.国际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参考文献:

[1]邵津.国际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白桂梅.国际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3]杨世英.关于国际环境合作基本问题的探讨.当代论坛.2007年.

[4]杨清.国际环境合作的发展和特点.环球视野.2004年.

[5]赵敏.论国际环境问题与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变化.新疆职业大学学报.第16卷第1期.

作者:翟明哲

第三篇:浅论农村环境问题与农村环境规划

摘 要: 本文简要阐述当前中国农村面临的环境问题,分析其原因,并从环境规划角度提出建议,希望能为缓解并最终解决农村环境问题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 农村环境问题 特殊性 原因 建议

1.引言

在环境问题已经引起社会极大关注的今天,人们开始把视野从城市转向更为广阔的农村。在中国,农村人口高达9亿,且分布地域广阔而分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脱贫致富与保护环境的矛盾日益凸显,已经暴露的各种环境问题也亟待解决。因农村环境问题特有的重要性与特殊性,目前已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针及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国家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都已明确了解决并改善农村环境问题的目标。

2.农村环境问题概述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农业生产及畜禽养殖废弃物排放量增大,农村环境日益恶化,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与身体健康,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污染转移及乡镇企业排污造成的环境污染。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耗能高、污染重、难治理的企业迁往农村,而农村为图眼前快速的经济增长大多欣然接受。这些迁入的企业和当地自身发展的乡镇企业一样,大多规模小,资金技术力量有限,污水处置设备不完善,布局分散不利监管,加之地方保护主义情况存在,使得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排、偷排河流及农业灌水渠道难以根除。由此造成的水体污染,不仅会影响农作物生长,还会危害到农民及畜禽的健康。此外,约90%以上的城市垃圾在郊外农村填埋或堆放,这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污染当地的土壤、水体和空气,影响到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

(2)由化肥、农药和地膜等不合理使用造成的农业污染。据统计,我国化肥年使用量达4637万吨,按播种面积计算,化肥使用量达40吨每平方千米,远超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22.5吨每平方千米的安全上限。不仅如此,化肥利用率仅为30%—40%,其余60%—70%进入生态环境,导致土壤有机质降低、理化性质恶化、肥力下降,还会加剧湖泊、海洋的富营养化。我国地膜年使用量超过60万吨,多为价廉的一次性产品,不利回收,据调查,平均残留量为3.78吨每平方千米,因此,造成的减产损失可达产值的20%。

(3)农民生活污染及由农村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带来的环境问题。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农村生活垃圾逐渐集中化,且其中多为难分解的塑料制品等。农村每年产生的约1.2亿吨生活垃圾和2500万吨生活污水,在无处理堆放及随意排放的情况下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荀彦平、张有贤,2006)不仅如此,规模化养殖业的兴起带来了一种新的污染方式:养殖业的粪便直排。据统计,我国每年养殖畜禽排放的粪便粪水总量已逾17亿吨。据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23个省市的调查显示,90%的规模化养殖场未经过环境影响评价,60%的养殖场缺乏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由于点多面广是这类新型污染的特点,对于该类污染的治理难度较大,效率偏低。在一定程度上,由此导致的水体污染与工业污染的总和相当。

(4)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在广大农村地区,地处偏远及开发度不足限制了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很多地区被迫选择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这种掠夺式的开采会破坏当地的局部生态环境,进而提高自然灾害发生的几率。该类环境问题有:水土流失问题,土地沙化和石漠化问题;局部地区土壤盐渍化问题;草地面积的减少;河流断流及湖泊绿洲的萎缩,地下水位的下降;矿产资源开发造成大面积土地破坏。(荀彦平、张有贤,2006)

3.农村环境问题的特殊性及其原因

为区别于城市中的各种环境问题,总结农村环境问题特点有:污染源分布点多、面广且分散;缺少必要的污水、固体废弃物集中处置设备、场所;影响地域广、人口多、时间长,且潜在危害性大。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经分析总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民生存困境。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相对于城市的日趋繁荣,农村的经济发展迟滞,已是不争的事实。对于部分自然条件较差地区的农民而言,迫于生计,常以开山修路、毁林种田、过度放牧、开采矿藏等方式改善生活。随之而来的,如水土流失、草场退化、沙漠化、盐碱化等环境问题也因此加剧。较之城市生活,农村的工作机会偏少,农耕生产回报较慢,因此,陷入生存困境的农民们倾向于通过发展工业致富。在资本引进方面,因农村地区投资环境偏差,多以土地及矿产资源吸引资本。以此模式进入农村的各式企业,常常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牺牲了当地生态环境,加剧了农村环境问题。(荀彦平、张有贤,2006)

(2)环境意识薄弱。环境意识尚未在农村地区深入人心,而政府管理层环境意识的缺失造成的危害则更大。基层政府常关注传统职能,偏重短期经济收入,对环境问题则相对忽视。农民群众对环境权认识不深,在切身利益未受损时多轻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时则对自身权益的法律救济不甚了了。

(3)环境投入不够,法制不够健全。由于农村经济欠发达的状况一时难以改变,当地政府可能尚无力组建全面的环境保护体系。中国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完全由国家财政补贴环保支出显然不现实。我国现有的农村污染防治法律体系亟待完善,在部分环保领域依然存在立法空白。目前,立法上对于各个不同类型企业的环境保护规定,普遍缺乏针对性,导致实际操作中的执法难度较大。(张浩,2007)

4.从农村环境规划角度提出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建议

环境规划是为使环境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而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空间和时间上的合理安排。此类规划于城市中的应用已初见规模,但由于农村环境问题关注度不够,因此,农村环境规划尚处于起步阶段。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村已有环境保护意识,自觉采取一些环保措施,然而因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必要的引导,往往加大了环保投入却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对广大农村地区实施环境规划,是近几年我国环保事业亟待采取的措施。

农村环境规划应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农村居民提供让他们长期发展和逐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环境保障。良好的农村环境规划方案将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彻底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其中,笔者认为以下几点需予以重视。

(1)从宏观上规划整个区域的农业生产结构,并注意整体与局部的协调关系,避免过度重复影响其经济性,大力提倡发展生态农业与循环经济。在生态农业中,以生态学和环境经济学原理为指导,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把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和社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规划设计和组织开展农业,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使农村环境问题的恶化得到有效的遏止。

(2)规划要保证经济性并尽量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避免过多的管理成本与税赋压力,必要时可采取政策倾斜、财政扶持。由于农民最为关注的是增收致富,因此,规划的可操作性要求农村环境规划建立在经济性的基础上。应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给予农民关于环境规划的各类指导意见,改善现有制度以激励环保新技术的开发、农业技术推广,并辅以政策资金扶持、合理的生态补偿、有效的环境质量监控管理。(叶安珊,2006)

(3)注重节水节能,从源头控制污染,加强产前预防,弱化产后治理。水资源规划应开源、节流、治污并重,在西北缺水地区尽量回用中水,实行错峰调蓄补充河湖水源;农业上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切实加强乡镇企业污水排放监管,避免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饮用水、灌溉水取水河道。同时,加强农业环保技术推广,建立农业污染监测网络与控制体系。对化肥、农药、农膜使用者加强教育和培训,减少施肥盲目性,推广高效、低残留农药和可降解地膜的使用,提高化肥、农药、地膜利用率。

(4)对农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注重基层干部素质培养,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保护。相关职能部门应统一协调农业资源的配置,对各企业布局合理化统筹,同时因地制宜地开展地方生态旅游。在干部素质问题上,应将环境保护的相关目标纳入干部选拔与考核指标中,加强基层干部的环保意识。在立法完善问题上,应推动环境保护立法,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推动环保法制进程的同时,也应加强环保意识宣传、教育。(郑环,2006)

5.结语

农村环境保护乃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百年大计,虽因短期效益较低一度被忽视,所幸现已得到政府及公众的关注。相信在全民关注与良好的环境规划之下,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荀彦平,张有贤.对当前农村环境问题的深入研究.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年第4期.

[2]李世元.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环境问题研究.农业环境与发展,2007年第2期.

[3]叶安珊.论中国新农村战略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选择.桂海论丛,2006年11月第22卷第6期.

[4]郑环.我国新农村环境规划研究.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第21期.

[5]张浩.农村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其对策.甘肃农业,2007年第8期.

作者:陶 演

第四篇:环境会计中的企业环境成本计量问题研究

摘要:在当今经济文明的时代,现代工业给人们带来了不可小觑的时代飞跃,同时也带来了对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潜在威胁。绩效与会计在企业中是不可分割的,它不仅仅肩负着经济绩效重任,同时也肩负着环境绩效的重任。环境会计是可以综合评估环境绩效、环境活动对企业经济活动影响的一个新学科。本文主要是探讨企业在面临各种不同环境成本时正确的作出界定并确认,根据正确的方法计量,将日常核算纳入企业核算,加强企业成本核算的细化,让企业的管理阶层能够根据更加详尽的报表作出正确的决策。

关键词:环境成本;环境成本计量;综合绩效

一、 简述

环境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且以资源、环境、生态以及会计审计等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过程中,资金的支出收益以及成本费用之间的关联,并且对于一个企业经济活动的影响,综合的评估、合理的计量,总结出环境绩效活动对于企业内部经济活动的一个影响力大小。

现如今,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都需要面对的大问题,因此很多国家与地区开始注重企业的环境保护情况,并且要求企业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将环境绩效活动纳入企业核算范围。例如在挪威,要求企业在年度报表中必须揭示企业当年的经济活动过程中对于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提出的解决方案与措施。世界其他国家地区也在制定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出台了许多环保法规,例如环境污染严重超标的企业不仅仅需要支付大量的罚金、赔偿金意外,还必须承担国家法规带来的限产限期治理抑或停产的危险。不仅如此,国家制定的法规还将企业的责任环节从产供销环节扩展到后期的废弃物处理以及废弃物再利用环节,加强企业对自身生产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所应肩负的责任,因此环境问题对企业内成本核算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

二、环境成本的内容

研究环境成本是一门新兴的领域,这一领域,国外的一些学者对此做了一定的研究,对于环境成本这块,基本上都有了自己的想法,但是还没有实现统一、明确的定论。

1、环境成本内容在我国的研究概况

南京大学的教授罗国民认为,环境成本是企业的经营活动所消耗的价值与为了恢复生态环境而发生的费用支付。这个定义的出发点是维护生态环境质量。把企业进行生产而造成的环境污染作为了企业环境成本的立足点。这是保护环境的一种定义。但是这种把环境成本的产生仅仅局限于企业经营过程而造成的成本,没有把由于后续使用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成本计算在内,这就造成了环境成本的定义不完整。

四川大学的教授徐玖平认为,环境成本的造成是某一个会计主体进行经营活动、可持续发展记忆其他活动过程中造成的生态资源成本、资源资源的消耗造成的成本以及企业的的相关的管理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相关防范措施产生的成本。例如,提高和保持空气的质量、处置废物、除去建筑材料与建筑物中的石棉、排除泄露的一些油料、开展环境检查环境审查、开发新的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品等各方面的成本。环境成本的内容的涵盖主体被这一提法完整准确的表述了出来。它把企业由于进行防范错吃而造成的环境成本也归入了这个概念,同时,会计的主体地位也强调了,这样一来,环境成本的范围既可以缩小到一些小的法律主体,也可以扩大到大的企业层面。

2、美国对环境成本内容及分类的研究

1995年美国环境保护数把环境成本分为了4类:(a):传统成本,(b)潜在的隐藏成本,(c)或有成本,(d)形象关联成本

①传统成本:大多是指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所有费用,如:原材料消耗费,人工费,折旧费,(这些消耗大多不好把他纳入环境成本中)

②潜在的隐藏成本:把成本按时间分为事前、事中、事后

③或有成本:是指企业在未来有可能消耗的生产成本和服务成本等

④形象关联成本:是指企业为了提高在客户心中的形象,做的一些宣传、发布的信息、通报的情况以及和以公司有关联群体的沟通所消耗的成本 还包括了企业组织活动的所花费的成本。

美国的的这种成本分类的有几个特点:(1)将未来为企业的生产或服务所消耗的成本不划分在环境成本之中(2)把企业为了提高公众形象所消耗的成本包含在内(3)美国的成本划分细 全面的归纳了企业所需消耗的成本 不过在计量的时候有一定的困难,想或有成本、潜在的消耗不好计量,还有就是企业的传统成本是不是要包含在环境成本核算里面 也是需要探讨的。

三、环境成本的计量方法与会计处理

(一)企业环境成本的计量

公司的环境成本的目标是预防、恢复或赔偿环境损害或活动可能引起的高价值货物或消费,结果的核证。环境成本衡量无障碍,主要分为两类。一个是日常生活实际支出的企业环境费用支出费用的“内部环境这种成本问题更清晰测量是相对容易,很难在某种根据不同特点的事务的区分,采纳了分别在测定方法。另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环境、社会、立法、不存在,在实践中,实际支出环境成本,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社会成本。这样一种环境中目前费用的若干困难。计量方法建议选择以下几种:

(1)全额计量法。该方针对环境问题专门支付金额的费用都统计入环境成本的方法。主要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用C2来表示,是展开环境研究费用研究、环境管理系统的支出。第二部分用C1来表示,为环境保护、环境风险培训费用、保留、保险、环境、对环境负责的图像的公共关系认证费用、许可证、废水收集系统、环境污染就是一个良好的直接费用。全额计量法计量的环境成本可表示为:Cf =Σ C1+Σ C2。

(2)差额计量法。差额计量法一般用在两种情况下:一是投资环保资产,二是采购环保材料。通过差额计量法,计算方法可以是支出总金额减去没有环保功能的同类投资支出的差额,差额部分会每年都计入到环境成本中,采取折旧或者摊销的方式。例如,企业订购一台拥有环保性能的生产设备,价值1800万元,正因为这种设备有常规的生产和环保两种性能,如果将1800万元统统作为环境的投资来计算的话,分期摊销计入环境成本就非常不妥。如果没有价值1300万元的环保性能的设备市场,就能将前后两者之前的差额500万元看做是订购这种设备所产生的环境成本。差额计量法计量环境成本的计算公式是:Cd = Σ(Cn – Co)。其中,Cn是订购环保设备的支出,Co是没有环保性能的最先价值,其中的差额就是订购这种设备所产生的环境成本,每项环境成本的总和就是Cd。差额计量法非常利于企业环境成本计算的准确和合理性的发展。

(3)比例计量法。这层含义是将企业生产经营中大量与环境相关的支出以一定比例进行计量,生产车间的废弃物治理成本、从事环保工作人员的工资等可算在这类支出当中,有计算公式Cp=Σ Ci×Ri。其中,Ci是环境相关的项目的总成本,Ri是环境成本的比例系数,两者相乘就是这个项目所产生的环境成本。那么各项环境成本的总和就是Cp。这种方法的主要计量过程是:一测算企业内部所有物质和资源的环境负荷,测算的进行重点根据工程的设施,各个部门间产品流程和环境数据,制作流程图。之后,收集整理环境费用的不同类别,分直接费用、部门费用及共同费用。最后就是在此基础上,把整理好的环境费用划给成本部门,最后定为各产品的制作成本。

(二)环境的成本会计核算

为了保障环境的成本核算实际可行,可以使用设置相对应的会计栏目。比如可以设置一个这样的栏目,同时设置它的明细栏目。也可以根据日本对环境成本分类在设置二级栏目,直接减少环境成本的负荷、保全其他环境成本。降低负荷研究的开发成本等,这样可以很好的反映企业环境成本的分配、结转、发生,从而保障企业管理的控制,让使用者清晰的了解环境的支出状况。

“环境成本”栏目是归于损益类会计栏目,环境成本的借方登记本期企业发生成本支出和分配都要计入当期的环境成本中。期末,可以直接将某个产品的成本计算到这个产品中,但是不能把某个特定的产品产生出的成本计算,可以把这部分的成本以一定的数量分配到企业的每个产品中去。在进行处理的时候,可以分为几个类型:

(1)本期发生和本期相对应的支出

环境的成本在发生的时候会借助相对应的栏目,贷记“银行存款”、“原材料”、“工资”等相对应的栏目。

例如:某个纸厂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灰尘、杂质全部都要进行处理,每个月所产生出的费用是1000元,那么该公司的业务财务处理为:

借款:环境成本所降低的负荷成本 1000

贷款:银行存款 1000

(2)本期发生和本期不相关的支出

①假如企业一旦出现某个污染还已经对旁边的环境带来了相关的危害,以后可能还会带来发生的赔偿和治理的责任时,企业可以根据以前的例子或者律师的建议合理预算出环境的费用。准确来说和一般的会计的预算费用处理方法是一样的,每当企业要出现预提成本的时候,借记“环境成本”栏目,贷记“预提费用”栏目,等待实际付款或者结算清楚“预提费用”,贷记“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

例子:某个造纸厂在经营中,产生出了非常严重的水污染,还严重影响了周围的环境质量,估计还会发生治理的责任,该厂家根据有关专家、律师的意见,在产生污染的时候每月预算6000元用于治理环境,该企业每月对此项业务的账务处理为:

借款: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的环境成本 6000

贷款:预算提出的费用 6000

当该家公司实际治理水污染的费用是5000时候,则财务为:

借款: 预算提出费用环境支出 5000

贷款:银行存款 5000

②政府机关在企业实施环保生产运作的过程中起到监督作用或者企业出资由政府联合相关部门共同治理,但是首先应要求企业在污染没有发生前做好防范治理,在联合治理过程中,一般先根据政府环保机关相关部门拟定治理预算及支付方案。如果待摊期在一个会计年度以内,发生时会计账目应为借记“待摊费用一环境支出”,贷记“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摊销时借记“环境成本”科目,贷记“待摊费用一环境支出”。

当下,理论界对我国环境会计发展缓慢进行了讨论,从研究中总结出了阻碍我们环境会计发展的种种因素。这些因素包括:会计准则制定、会计模式、目标和计量、人才及环境保护意识、成本分配、主体选择、环保立法等八个方面,所以环境会计的发展还任重而道远。(作者单位: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谢诗芬. 公允价值计量:中国引入绿色GDP 理念和环境会计审计的重要前提[J].财经理论与实 践,2004 :72-76.

[2] 幻李玲.环境成本的分类及会计核算试探[J].财会月刊,2004,05.

[3] 肖序.建立环境会计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3,11.

[4] 王贤斌.绿色会计中环境负债会计处理探析[J].财会月刊(综合),2005;5.

[5] 郭晓梅. 环境管理会计研究——将环境因素纳入管理决策中[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6] 张彦,关民.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外部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

[7] 许家林,孟凡利.环境会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8] 陈煦江,杨萍. 环境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探讨[J]. 财会月刊(综合版) ,2005 (3) :08 - 09.

作者:汪晓芬

第五篇: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应摒弃“环境想象”

摘 要:在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时,人们极易陷入“环境想象”的认识误区:一方面,否认古代社会的环境问题,或是无视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在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上偏离了环境历史和环境现实;另一方面,对环境问题作简单化分析,或是以理想化的对策来解决环境问题,在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时忽略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脱离环境治理的实际。“环境想象”会导致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仅停留在理论思辨、道德批判和文化幻想的层面上,不能依据社会发展实际和现实状况对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未能很好地把握环境问题的复杂现实关联和多种客观原因;“环境想象”也会导致人们把时间和精力都浪费在搭建空中楼阁上,提出一些不切实际、不具有可行性、目前难以实现的思路和对策,从而在解决环境问题上错失良机。因此,我们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应摒弃“环境想象”:首先,不能过于美化古代社会的生态环境状况,要认识到古代社会并非生态环境的“黄金期”,同样也存在着环境问题;其次,对生态环境形势应保持清醒、客观的认识,不能过于乐观;再次,要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多样性,对环境问题所作的分析不能过于简单化;最后,解决环境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不能过于理想化,要依据环境问题的客观实际提出有现实价值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环境问题;环境想象;生态环境形势;环境治理

环境问题(包括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是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不仅存在于发达国家,也困扰着发展中国家。今天,环境问题不但是人们共同关注和激烈争论的“热点”问题,而且是各国急于解决又难于解决的“难点”问题。在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时,人们极易陷入“环境想象”的认识误区:一方面,否认古代社会的环境问题,或是无视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在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上偏离了环境历史和环境现实;另一方面,对环境问题作简单化分析,或是以理想化的对策来解决环境问题,在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时忽略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脱离环境治理的实际。“环境想象”使人们沉湎于理论思辨、道德批判和文化幻想之中,难于发现环境问题的真正症结,从而不能“对症医治”现实的环境问题,以有效的举措来推进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本文将对“环境想象”的认识误区进行分析和批判,明确指出我们在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上应摒弃“环境想象”。

一、不能过于美化古代社会的生态环境状况

今天,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形势,有些人将环境问题看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恶果,看作是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产物。他们认为古代社会是生态环境的“黄金期”,并且想象出田园牧歌式的美好景象。由于有了这样的“环境想象”,他们认为解决环境问题的出路就在于“停滞发展”,主张保留“荒野”或“回归自然”,甚至幻想退回到18世纪前农牧时代的状态,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拯救生态环境危机。有些人虽然认为人类社会不能停止发展,但仍主张沿用古代社会的发展方式,如以古代传统农业取代现代集约农业。这种主张其实是一种变相的“停滞发展论”,仍是对古代社会抱有美好、浪漫的“环境想象”。我们应摒弃这种“环境想象”,认识到古代社会的生态环境状况并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美好。

农业革命以前,人类不仅人口规模很小,而且活动范围有限,因而对自然的影响和破坏还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农业革命以后,由于人口增长、生产规模扩大和生产能力提高,农业文明的不当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越来越严重,不但造成了一些古文明的衰落,甚至造成了一些古文明的崩溃。“生态的发展帮助塑造了人类的历史进程,而人类也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他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他们必须要适应他们所造成的改变,为此他们不得不改变其社会结构,或者面临衰退甚至消亡的命运。这一事实适用于历史发展的每个时期,人类居住的每个角落。”1雅典没有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其衰落的原因之一,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破坏是导致罗马帝国经济和社会衰落的重要原因,中世纪欧洲的森林破坏相当严重,环境破坏导致了资源匮乏、增长受阻、粮食减产、饥荒爆发、瘟疫蔓延、人口大量死亡等严重后果。越来越多的环境史研究表明,古代农业社会并非是生态环境的“黄金期”,随着农耕文明在世界的不同地方独立地发展起来,与之相伴的是大量的森林滥伐、草原退化、水土流失、土地的沙漠化和盐碱化、物种灭绝、城市污染、水资源短缺、洪水泛滥、粮食减产、瘟疫蔓延、战争破坏等生态环境恶化及其相关问题。

中国古代社会也并非生态环境的“黄金期”,同样存在着因农业过度垦殖所造成的环境问题,远至春秋,近至明清。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在历史上一直深受人口和环境问题的困扰。先秦时代,虽然总体上生态环境良好,但在局部地区也存在一些小的环境问题。秦朝以后,由于人口的急剧膨胀、粮食需求的增长而广泛开垦,以及大兴土木等原因,经常出现森林面积锐减、湖泊面积缩小、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速度加快、黄河频繁决堤改道等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据史料记载,周代时,黄土高原森林覆盖率达到53%,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但是,自秦汉开始,黄河流域的森林不断遭到大面积砍伐,使水土流失日益加剧,黄河泥沙量不断增加。据史料记载,宋代黄河泥沙含量就已达到50%,明朝增加到60%,清代进一步达到70%。这就使黄河的河床日趋增高,有些河段竟高出地面很多,形成‘悬河’,遇到暴雨时节,河水便冲决堤坝,泛滥成灾,黄河因此而成为名副其实的‘害河’。与此同时,这一带的沙漠面积日复一日地扩大,生态环境急剧恶化。”1在中国古代社会,由于接连不断的战争和在人口急剧增加下的不适当开发,森林的滥伐、草原的滥垦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问题一直在不断发展,到了明清時期,森林破坏、水土流失等生态破坏问题已经相当严重了。

虽然现代社会比古代社会有更广泛、更复杂的环境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古代社会真实存在的环境问题,不能幻想古代社会是人与自然达到完全和谐、比现代社会更适合人类生活的理想状态,更不能幻想退回到古代社会去。原国家环保局局长曲格平曾到过非洲并看到了一些比较原始的人类生活方式,他指出:“那里虽有清洁的空气和宁静的环境,但是,居住条件恶劣,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疾病丛生,寿命短促,绝不是一个理想的人类环境。那里的人民并不满意那种环境,而是努力去改造那种环境。”2因此,我们要摒弃对古代社会的美好“环境想象”,拒绝“停滞发展论”,坚持“边发展边治理”,在发展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二、对生态环境形势的认识不能过于乐观

在环境保护领域内一直存在着“环境乐观主义”。受“环境乐观主义”的影响,一些人坚信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力量会使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对于人类能最终解决环境问题充满信心,他們期望通过有效举措一蹴而就地解决环境问题,或是一劳永逸地彻底根治环境问题。这种对生态环境形势过于乐观的“环境想象”,实质上是无视环境保护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会使我们在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上作出错误的判断,从而付出巨大的代价。我们必须抛弃对生态环境形势过于乐观的“环境想象”,保持清醒、客观的认识。

我们应认识到,环境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地得到解决。首先,解决环境问题受到人类认识水平的限制。“环境问题之所以伴随着人类活动不断产生,主要是因为受到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水平的限制。在人类活动中,特别是在经济开发活动中,我们对环境影响的后果往往难以充分估计到,特别是在新开拓的领域尤为明显”3。其次,解决环境问题受到技术手段的限制。对于一些已经产生的环境问题,即使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我们也不能找到彻底解决的办法。比如,煤炭替代木材用作燃料后,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虽然人们一直寻求煤炭引起的大气污染问题的防治途径,采用了一些新技术,但并没有找到彻底的解决办法。即使把煤炭变成气体燃烧,还是有许多有害物质排放出来;即使是减少了有害物质的排放,也还是有许多温室气体排放出来。1再次,解决环境问题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许多环境问题,人们已经认识到其危害,并且也有了解决的办法,但是,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还是难以解决。这种情形不但在发展中国家存在,在发达国家也同样存在”2。最后,解决环境问题还受到个体利益的限制。无论是企业、公民个人,还是国家、地区,大都是从个体利益出发来考虑环境治理,更多时候将个体利益置于公共利益之上,这就带来了“环境成本外化”“公有地悲剧”、国际气候争论等问题,这是解决环境问题必须要克服的障碍。

环境问题不可能一劳永逸地得到根治。环境问题自古有之并将长期存在。环境问题是在人类活动中产生的,“自从人类起源开始,环境问题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发展”3。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总要去改造和利用自然界,这就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地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和破坏。只要人类进行生产和消费活动,就不可避免地造成环境问题。可以说,环境问题伴随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也在不断产生和发展。老的环境问题被控制或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不断产生出来,这是环境问题的发展规律。那种企图一劳永逸地解决环境问题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可以说,环境保护将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主题。”4现在,尽管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态环境状况有了很大改善,昔日那些烟雾弥漫、污水横流的污染状况确实少了。但是,大气、水体污染和固体废弃物、噪声、农药等旧的环境污染危害并未完全解决,新的环境问题不断产生。一些老的环境问题又以新的形式出现了,有的则是全新的环境问题。总之,环境问题像经济和社会问题一样,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只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断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将环境问题减小到最低程度或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世界的生态环境形势是“总体仍在恶化”的。“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是伴随人类的出现和发展同步进行的。尤其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也同时在发展升级。”5自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以后,环境保护运动在全球逐步展开。世界各国为环境保护作出了自己的努力,但是这些努力在一定程度上被快速的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新的环境问题抵消。所以,“从全球范围来看,尽管局部环境有所改善,但总体仍在恶化”6。“局部环境有所改善”是指发达国家的环境治理取得了重要进展,“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和繁荣不仅依赖第三世界的资源、市场、廉价劳动力,而且还依赖全球范围内的生态恶化。……发达国家把污染严重的行业转移到第三世界。……发达国家把有毒垃圾转移到第三世界。”1“总体仍在恶化”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来,环境污染事故增多,生态灾害严重,全球环境问题不断发展升级,某些环境问题已从局部范围扩大到地区范围甚至是全球范围,造成了更广泛的影响,如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等,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总之,我们要对生态环境形势保持清醒、客观的认识,不应为暂时取得的一点点环保成绩而沾沾自喜,也不应对生态环境形势的乐观估计而掉以轻心。要时刻关注和高度重视环境问题,采取有力措施解决环境问题并且常抓不懈,环境保护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三、对环境问题所作的分析不能过于简单化

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发展,人们从不同的视角对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在日益深化。但是,有些人总是在笼而统之、大而化之地谈论环境问题,将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环境问题想象为相同的问题,将环境问题的多种复杂成因想象为一种主要原因。这种“环境想象”会使我们无法全面、准确把握环境问题的多种复杂的客观原因,也就无法找到环境问题的真正症结,从而不能“对症医治”复杂、多样的环境问题。因此,我们应摒弃这种对环境问题进行简单化分析的“环境想象”,要认识到环境问题是复杂、多样的。

农业文明时代与工业文明时代的环境问题表现有所不同。环境问题是在人类活动中产生的。世界上存在的环境问题尽管有多种表现形式,但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在农业革命以前,由于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力还很低并且影响范围较小,环境基本上是按照自然规律运动变化的,人类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附于自然环境。农业革命以后,人类社会进入到农业文明阶段,情况发生很大变化,由于人口的爆炸性增长,以及为了保障日益增多的人口的食物供应,人们主要通过刀耕火种不断开垦土地和草原,扩大耕种面积来增加粮食收成,由此导致了水土流失加剧、土地的荒漠化和盐碱化等问题,大片肥沃的土地变成不毛之地,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总的来说,农业文明时代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仅在农业文明后期的一些人口集中的大城市中比较突出。在工业文明时代,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都有了加速发展。特别是环境污染,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入,急剧蔓延,最终形成了大面积乃至全球性“公害”。农业文明时代的生态破坏主要是与农业生产的扩张和人口的增加相关,工业文明时代的环境污染主要与大量使用和消耗化石能源、大规模开发和生产矿产资源、“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城市的蔓延式发展等原因相关。与农业文明时代不同,工业文明时代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环境污染,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生态破坏。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有诸多不同之处。环境问题不是个别国家和地区的现象,而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这两类环境问题。在工业化发展早期,发达國家更多的是环境污染,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是生态破坏。目前,发达国家的生态环境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形势却十分严峻,既有失控的生态破坏又有严重的环境污染。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的主要根源是“发展不当”,即只注意经济发展,不顾环境保护,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谋求经济发展,当污染形成公害时才被迫去治理,由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的主要根源是“发展不足”。“贫困是所有环境问题中最严重的问题,也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1,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口过度增长,人均资源少和经济实力薄弱。为了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在不平等的国际格局中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只能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来换取发展,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沦为少数发达国家的廉价原料供应地。同时,为了追赶发达国家和实现强国富民的目标,许多发展中国家采取高投入、高污染、高排放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来迅速发展工业,延续工业发达国家的“先污染后治理”的不当发展道路,结果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一些发展中国家甚至成为发达国家的污染严重产业和有毒、有害废弃物的接收地。

中国环境问题与其他国家的环境问题有很大的不同。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环境问题,不同国家的环境问题有不同的特点及原因。20世纪80年代,我国环境问题的基本特点是:人口众多,对环境压力很大,环境极易受污染破坏;中国工业企业的构成,中小型居多,特别是乡镇工业、街道工业的发展,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中国能源以煤为主,对环境污染严重;由于经济落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国家不可能拿出很多钱来治理环境污染;在全民中受过中等和高等教育的人比例很低,科学技术人才缺乏,科技提供的保护环境能力很低2。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我国目前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无论在类型、规模、结构和性质上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更加严峻了。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环境问题出现了一些新趋向:由于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在很大程度上继续沿用原来的发展模式,使得环境压力依然很大;中国高速发展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复合效应日趋明显,环境治理难度加大;由于中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在客观上创造了环境压力在区域间转移的可能,并且诱发了新问题;由于中国资源环境天然条件并不是很好,加上日积月累的环境破坏,环境衰退正在逼近环境容量的极限;中国发展过程中长期累积的各种环境问题,对公众生命财产的直接威胁正在显现,等等1。因此,认识和解决中国环境问题,必须从分析中国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出发,研究中国环境问题的特点及原因,并依此制定出相应的环境治理对策。

四、解决环境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不能过于理想化

针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和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专家学者们依据中国的国情,在总结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适时提出了很多解决环境问题的思路和对策。虽然他们对于解决中国环境问题充满了信心和激情,但有些人在解决环境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上陷入了过于理想化的“环境想象”:有的思路和对策是不切实际的,离开人类社会发展来谈“环境保护”;有的不具有可行性,过分夸大思想道德变革对于拯救生态环境危机的作用;有的则忽略环境治理这个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路径和核心任务,过分夸大生态文明建设其他路径和内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们在解决环境问题时一定要摒弃这种过于理想化的“环境想象”。

首先,环境保护不能无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环境问题并不仅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它们始终要同“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问题联系在一起。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上,深生态学、生物中心论、生态中心论等非人类中心的环境伦理学理论都有不少洞见,但这些理论并未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社会维度加以审视。例如,中国过去几十年中建立起很多林区,当初的目的是尽量砍伐木材以支持国家的建设,但今天我们已意识到了这样做会引起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从而导致一些自然灾害与局部气候变化。如果简单地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我们会认为林区人应该立刻放下电锯和斧头,停止砍伐,而当砍伐仍在继续时,我们可能会指责林区人“自私”或“愚昧”。但如果我们了解到很多林区的经济发展面临困境、社区的功能极不健全,人们一些基本的生活需要缺乏足够的保障时,我们便会意识到这种指责是不公平的,而且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裨益,认识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应该是设法帮助林区人振兴他们的社区,复兴他们的经济,使他们不需要依赖进一步的砍伐来维持基本的生存所需。2所以说,如果我们在环境问题的社会维度上缺乏认识,无视人类主体的利益和需要,就不可能看到环境问题真正的症结,从而无法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境治理对策。

其次,拯救生态环境危机不能夸大思想道德变革的作用。面对日益严重的全球生态危机的挑战,一些人正在呼吁展开一场“将生态价值与文化融为一体的道德革命”,把拯救地球、消除生态危机寄托于思想道德的变革。但是,美国的生态马克思主义者J.B.福斯特一针见血地指出,造成生态危机的是我们社会现行的核心体制,而不是什么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素养,但某些道德改革的呼吁者却无视我们社会现行的核心体制,而把目光仅仅盯着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素养;实际上,撇开了我们社会现行核心体制的变革,仅仅停留在道德领域这一区区“方寸之地”进行改革,是绝不可能实现消除生态危机之目的的1。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虽然需要人们在思想道德上实现“生态化”变革,比如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和培育生态道德,但是,完全寄希望于思想道德变革来拯救生态环境危机的想法是“幼稚的”。例如,中国古老的“天人合一”观为世界环境运动所称道,甚至被簇拥为一面环保旗帜。事实上,支持中国传统农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人口、耕地和农耕技术的大致平衡。“天人合一”在形式上(或字面上)或可作保护环境的理解,但实质上(或实践上)并未能阻止中国古代环境状况恶化的趋势,因而指望这样一种观念来拯救工业化造成的环境危机是不可靠的。2

再次,生态文明建设千万不能丢失环境治理这个主阵地。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反思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所作的自主、合理的选择,可以说,它汲取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总结了中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经验和教训,着眼于人类未来的可持续福利,代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3。但是,生态文明建设毕竟是拯救生态环境危机的一种“理想化”路径和实践过程,一方面它需要社会系统全方位转型,从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生产生活方式到政治经济体制等都需要彻底的改变,这使其难于操作和达到目标;另一方面它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建设过程,这使其难以“立竿见影”地解决环境问题,从而不能及时、有效地遏制近在眼前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形势。所以说,生态文明建设一定要以环境治理作为其主阵地和核心任务。对于我国来说,目前还是要实实在在地从治理污染和保护生态这一迫切任务和基础工作抓起,首先要把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形势控制住,把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治理好。我们强调“经济转型”“环境法治”“制度建设”“环境美德”“生态文化”“公众参与”“科技创新”等方面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但不能忘却环境治理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核心这一基本事实。因此,无论怎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都不能丢掉环境治理这个主阵地,都不能偏离环境治理这个核心。我们只有紧紧抓住环境治理这个核心和根本并强有力地推进环境治理,在环境治理上取得相当大的成效,才能更有成效、更全面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五、结语

“环境想象”会导致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仅停留在理论思辨、道德批判和文化幻想的层面上,而不能依据社会发展实际和现实状况对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未能很好地把握环境问题的复杂现实关联和多种客观原因;同时,“环境想象”也会导致人们把时间和精力都浪费在搭建“空中楼阁”上,提出一些不切实际、不具有可行性、目前难以实现的思路和对策,从而在解决环境问题上错失良机。“环境想象”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有巨大的负面作用,它极易使人们失去“环境行动”的动力和时机。因此,我们在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上应摒弃“环境想象”。为此,环境哲学、生态文明等方面的理论研究要实现“实践转向”:要面向我国的现实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寻找和研究“真正”的环境问题、“实际”的环境问题、“中国”的环境问题;要更多借鉴和利用环境社会学、环境政治学、环境经济学、环境史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从多种视角对复杂、多样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要积极开展关于环境现状和环境治理实践的调查研究,依据环境问题的客观实际提出有现实价值的治理对策。

[作者简介:郭兆红,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古 东)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problem; environmental imagination; eco?environment situatio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作者:郭兆红

上一篇:环境保护论文下一篇:护士职业道德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