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税立法问题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我国环境税立法研究

摘要:自古以来,自然资源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一直将自然资源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系统。由于环境的过度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受到严重的破坏。人们往往注重经济增长而忽略了环境问题,经常出现的雾霾天气,沙尘暴天气,足以说明近年来我国的环境破坏程度。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问题,提高居民居住环境的品质成为了我们考虑问题的关键。因此,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征收环境税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与国外的相关情况的对比表明:目前我国仍然没有开征专门的环境税,而只是在一些税制中涉及到环保的因素,而西方国家已经建立了完善环境税法律制度,并且通过环境税的征收达到了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显著效果。目前世界各国环境税的模式归纳起来主要分为三类:融入型环境税、独立型环境税以及税费并存模式,笔者认为我国目前采取独立型环境税较为妥当,尽管就我国的国情来看直接建立独立型环境税模式较为困难,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比较复杂,需要分步骤、分阶段的完成,不可以急于求成,否则人们的可接受程度也会较低。进行环境税立法对我国的意义重大,不仅可以使税收集中起来用于反哺环境,修复自然,也可以用税收所得让企业革新技术,改进生产设备,还可以引导人们选择绿色消费,以此来保护环境。目前西方国家建立了完备的环境税体系,我们在学习美国、瑞典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的同时,还要了解其存在哪些不足之处,并且结合我国的国情,引入环境税制度。这一过程是比较困难的,早在十年前,环境税立法问题便已经提议并争议过,但由于各种原因,环境税法始终没有出台。我们需要找出环境税立法进程缓慢的原因,并且解决这些障碍,积极推进环境税立法的进程,对提高国民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觉悟,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正因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环境税立法民心所向,迫在眉睫,2015年6月向社会公众发布的《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无疑大大推动了环境税立法的进程。我国环境税立法已经指日可待。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方法,梳理和分析国内外环境税方面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成果,通过对环境税基本理论的分析,阐述我国目前环境税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存在问题的原因,最终提出我国环境税立法的基本思路和模式选择以及立法的具体设想。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的主要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正文,第一章通过分析环境税的概念入手,分析环境税的基础理论,环境税的基本原则等等,通过该章的描述使得我们对环境税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第二章,通过分析我国目前与环境保护相关税收的情况,并从中找到了不足之处,以及我国需要如何完善相关制度。第三章,通过研究美国、瑞典等西方国家环境税立法的现状,探究其立法的过程,以及是如何一步步推进的。并分析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第四章,立足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提出环境税立法的相关设想,并且简要的分析了我国环境税立法模式的选择,认为我国实行独立型环境税较为妥当。最后部分是结语,对整个论文研究进行一个总结。提出开征独立的环境税,有利于促进社会以及企业之间公平竞争,有利于保护环境,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环境保护;环境税立法;构建

学科专业: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研究的背景

2. 研究的意义

(二) 国内外的主要研究现状

1. 国外的研究现状

2. 国内的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环境税的基本理论

(一) 环境税的概念

(二) 环境税的功能

(三) 环境税的基本原则

1. 税收法定原则

2. 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受益者纳税原则

3. 税收公平原则

4. 税收效率原则

5. 专款专用原则

(四) 环境税的理论基础

二、环境税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环境税立法的现状

1. 排污费

2. 相关税种

(二) 我国目前环境税立法存在的问题

(三) 环境税立法存在问题的原因

三、国外环境税的立法考察与借鉴

(一) 国外环境税的立法考察

1. 美国环境税的立法实践

2. 瑞典环境税的立法实践

3. 德国生态税的立法实践

(二) 国外环境税立法的经验以及借鉴

四、我国环境税立法的基本思路和模式选择

(一) 我国环境税立法的基本思路

(二) 环境税立法的模式选择

1. 国外环境税立法的主要模式

2. 我国环境税立法模式需要考虑的相关因素

3. 我国环境税立法的模式选择

五、我国环境税立法具体设想

(一) 征收独立型环境税

1. 征税对象

2. 应税税额

3. 征管体制

(二) 相关税种的完善

(三) 环境税收优惠政策的完善

(四) 完善《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的相关建议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教学研讨论文提纲下一篇:质量管理土木工程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