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票据立法完善探究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票据无因性及我国票据立法完善

摘要:票据无因性理论是现代票据法律制度的基础,为各国票据立法所公认,旨在促进票据流通,维护票据当事人合法权益。本文采用历史、比较、理论分析的方法,通过理论概述对票据无因性理论作了详尽的论述,通过票据无因性的比较法考察对国内外的票据立法现状作出了介绍与分析从而对我国票据立法提出完善建议。 票据无因性理论是在市场竞争迫切要求促进信用经济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出现的,由德国法学家萨维尼(Savigny)提出,并逐步为世界各国所接受。票据无因性是指票据如果具备了票据法上所规定的条件,票据权利即可成立,至于票据行为赖以产生的原因在所不问。票据无因性体现为票据关系与基础关系相分离,票据抗辩的限制是其制度保障,主要学说包括绝对无因说与相对无因说。 票据无因性立法是国际通例,无因性原则的确立为保障票据的流通提供了最坚实的基础。而我国现行票据立法在对待票据无因性的问题上态度模糊,理论与实践也常常出现相矛盾的情形,这无疑会对票据在我国的使用和流通形成阻碍,最终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快速向前推进,票据的使用不可避免地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问题。我国原有的票据制度使票据的流通受到了限制,对经济造成了不利影响。为保障票据持有人的合法权益和票据在国际间的自由流通,我国在票据立法上就必须遵循国际贸易的一般规则,从根本上确立无因性的立法宗旨,修改现行票据法中与无因性相矛盾的规定,借鉴别国先进经验,从而完善我国的票据制度,促进我国经济的繁荣。

关键词:票据;无因性;内容;抗辩;完善建议

学科专业:经济法学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票据无因性理论概述

1.1 票据无因性理论的起源

1.2 票据无因性的涵义

1.3 票据无因性的主要学说

1.3.1 绝对无因说

1.3.2 相对无因说

1.4 票据无因性理论的基本内容

1.4.1 票据无因性的具体体现——票据关系与基础关系相分离

1.4.2 票据无因性的例外情况——票据关系与基础关系相牵连

1.4.3 票据无因性的制度保障——票据抗辩的限制

第2章 票据无因性立法的比较法考察

2.1 国外票据无因性立法

2.1.1 大陆法系

2.1.2 英美法系

2.2 我国票据无因性的立法现状

2.2.1 《票据法》对于票据无因性的规定相互冲突

2.2.2 行政规章否定了票据无因性原则

2.2.3 司法解释对票据无因性持肯定态度

2.3 国外相关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第3章 票据无因性视角下我国票据立法的完善

3.1 修改《票据法》相关条文,确立无因性立法宗旨

3.1.1 删除《票据法》第 10 条第 1 款之规定

3.1.2 修改《票据法》第 21、74、82 条之规定

3.2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完善票据无因性制度

3.2.1 引入正当持票人制度

3.2.2 将空白票据合法化

3.3 调整票据行政规章,贯彻无因性立法原则

3.3.1 明确商业银行的法律地位,赋予其适当的审查义务

3.3.2 坚持无因性原则,充分发挥票据的融资功能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文化与传播论文提纲下一篇:中等职业学校电子专业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