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管理库存对牛鞭效应的抑制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供应链管理是指对供应链上的各个目标主体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优化, 使企业能够以最低的成本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将合适的产品送到顾客手中。由于供应链成员在信息交换和共享上的不足, 供应链中的信息在传递时经常发生扭曲进而产生了牛鞭效应。因此, 如何针对这些弊端进行有效的预防非常重要。

一、供应链及牛鞭效应

(一) 供应链的定义

迄今为止, 对供应链尚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在不同的领域, 由于着眼的重点不同给它的定义也各不相同。万杰在文献中给出了它的几种来源。供应链协会 (SCC) 的对此给出的官方定义为:供应链是一个逐渐被后勤学专家应用的专用术语, 它的内容包括产成品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消费者的消费者过程中所有的全部生产和分配活动。计划、采购、生产、销售这四个基本过程广泛的定义了这些活动。主要内容包括管理供应和市需求、采购原材料和半成品、制造和装配、管理库存、跟踪和管理订单、建立分销渠道以及配送货物等。

(二) 牛鞭效应的定义

20世纪90年代初, 宝洁公司从其“尿不湿”牌纸尿裤的客户的需求量和销售商的订货量之间较大的偏差, 发现了这一现象。为此, 宝洁公司使用“牛鞭效应”这一名称来形容供应链中顾客的需求信息在向上游传递的过程中发生的被扭曲和放大的现象。该现象之所以被称为“牛鞭效应”, 是由于这种现象类似于养牛人挥鞭的情形, 因此称为牛鞭效应。

(三) 牛鞭效应的削弱

鉴于供应链本身的结构以及存在的时间延迟等问题, 牛鞭效应无法彻底消除。然而, 经过前人的论证证明在深入分析牛鞭效应产生的各种原因的基础上, 通过一些策略可以削弱这种需求不正常波动现象, 降低供应链各个节点企业的库存量, 提高企业客户对企业的满意度。

二、牛鞭效应的仿真分析

(一) 安全库存订货策略模型

1.假设条件

在仿真进行之前, 我们必须要对该仿真模型进行相应条件的假设。设置如下:

(1) 供应链是一个简单的链式结构, 由1 个零售商, 1 个批发商和1个制造商构成。

(2) 零售商直接满足最终顾客需求, 货物瞬时到货, 无延迟时间。

(3) 零售商企业不准缺货, 制造商的产能无限, 可以满足所有需求。

(4) 零售商、批发商企业之间均有1周的订单周期以及1周的运输延迟时间, 上游制造商生产周期为2周。

(5) 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均采用安全库存订货策略, 各个企业的初始库存量均为为100件。

(6) 模型仿真模拟周期为50周。

(7) 仿真期间, 各个企业向上游企业订货量以及向下游发货量大于或等于0。

(8) 单位库存以及订货费用均为1 元, 单位缺货费用为2元。

2.相关变量说明

(1) 市场需求:用EXCEL种子产生的一组0-100的随机数。

(2) 市场销售:MIN (市场需求, 本周到货量+上周库存量) 。

(3) 订货量:MAX (0, (设定安全库存量-现有库存量) /库存调整时间+本周需求) , 设定订货量初始值为0。

(4) 制造商生产需求量:MAX (0, (设定安全库存量-现有库存量) /库存调整时间+本周需求量) , 设定初始值为0。

(5) 本周需求=下游企业订货需求量, 此处下游企业需求量为运输延迟时间以前的。

(6) 库存量:本周到货量-本周发货量+上周库存量, 设定各企业库存初始值都为100件。

(7) 本周到货:上游企业发货量, 此处发货量为运输延迟时间以前。

(8) 发货量:MAX[MIN (上周库存+本周到货, 本周需求+上周缺货) , 0]。

(9) 缺货量=本周需求-本周发货量。

(10) 生产需求= (设定安全库存量-现有库存量) /库存调整时间+本周需求。

(二) 供应商管理库存订货模型

1.假设条件

该模型下批发商以及制造商采用的是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订货策略, 其他的假设条件与上一节相同。

2.相关变量说明

批发商订货需求量=MAX (市场销售量+ (批发商期望库存·2一零售商库存一批发商库存) /库存调整时间, 0)

制造商生产需求量=MAX (市场销售量+ (制造商期望库存·3一零售商库存一批发商库存一制造商库存) /4, 0)

说明:批发商的订货量计算公式表示批发商的订货量不再仅仅是由零售商的订货量以及自己的库存情况来预测的, 而是由批发商和零售商共同分享市场需求信息并制定订货计划的。这种情况下无论是批发商还是零售商, 它们库存实际控制者都是批发商。

3.仿真结果分析

从仿真结果我们可以看到, 实行供应商管理库存方式后, 相比安全库存管理策略, 需求变异以及库存波动的幅度明显减小。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情况下制造商生产需求的极值从143 减小到117, 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下零售商、批发商以及制造商之间需求变动基本保持一致的步伐, 曲线之间互相紧紧的贴近, 而且它们之间的需求差异也明显减小。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情况下库存的波动情况明显减小, 波动振幅也从安全库存策略下250下降到165, 并且大部分时间零售商、批发商以及制造商的库存都稳定在100 上下, 库存量明显减小了。

总结

利用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 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共享需求信息, 上游企业代替下游企业进行库存管理, 有效解决了企业间各自为政, 独立的对需求进行预测的现象, 避免了需求在供应链上从下游到上游传递的过程中扭曲和不正常的放大。通过共享需求和库存信息, 供应链企业各自的库存明显降低, 库存的周转率加快, 进而库存成本也得到了降低, 订单的响应速度明显加快, 整个供应链的效率明显提高。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竞争己不仅仅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 也不仅仅是面临国内同行的竞争, 竞争已经扩大到系统供应链之间全球性的竞争。由于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 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其进行研究。供应链由于其结构的特点, 牛鞭效应的存在不可完全避免, 它极大地降低了供应链管理的效率。因此对如何抑制供应链牛鞭效应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关键词:牛鞭效应,仿真,供应商管理库存

参考文献

[1] 万杰.供应链中牛鞭效应现象产生原因与控制措施研究.天津:天津大学, 2002 (05)

[2] 达庆利, 张钦, 沈厚才.供应链中牛鞭效应问题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 2003, 6 (3) :86-93.

上一篇:体育教学中实施“激励性评价”策略探究下一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晚期血糖水平与新生儿体重的关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