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中供应商管理系统设计与优化

2022-12-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引言

由于21世纪全球性市场的强烈竞争, 供应链管理被认为是通过各种中介公司有效地将供应商的产品流或物资流、服务流、信息流、资金流输送到用户的渠道, 或是联结卖方和最终用户的物流网络系统。于是, 供应链管理就成为企业决策者关注的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新模式。供应商管理的目标是在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 在一定时期内建立信息共享、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协议关系。与传统的采购管理不同, 供应商管理的重点在于供应战略的决策、供应商的评估和控制。

二、供应链中供应商管理的评价方法

近些年供应商评价选择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评价选择方面, 且向着多种方法融合的趋势发展, 本部分主要探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研究中常用的一些方法。

1.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定性问题定量化的多目标评价选择方法。

2. 成本法。

成本法是目前供应商评价选择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新的成本计算方法。

3. 多目标数学规划法。

多目标数学规划方法可以协调解决供应商选择过程中相互冲突的目标问题, 它可以是用多目标采购优化模型进行供应商选择, 建立了以成本、质量、交货及供应链循环时间为目标, 供应商能力、需求、政策和采购预算为约束的数学模型。

4. 数据包络分析法。

数据包络分析法是在相对效率评价概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非参数的新的系统分析方法, 适用于具有多输入特别是多输出相同类型单位的有效性评价。

5. 人工智能方法。

人工智能方法是由采购专家操作、基于计算机辅助的系统模型。

三、供应商管理系统的设计实现与优化

供应链管理中供应商管理系统是针对供应商管理的特点, 并与企业供应战略相结合, 提供对供应商评价方法, 对不同模式的供应商关系提供相应管理和控制的系统支持。下面我们将介绍供应商管理系统结构, 并对系统中主要功能环节进行初步探索, 给出相关实现方法, 最后针对此系统进行简单优化。

1. 供应商管理系统结构

供应商管理中采购管理仍是支持采购人员高效、准确完成日常事务的基础, 与传统采购管理相比, 供应商管理系统扩充了与企业其他部门信息的交互能力, 提供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的工具。

如图2所示, 企业消息平台实现供应商管理系统与其他系统通信, 能够及时获得企业销售任务、生产情况和库存状况相关信息, 使采购部门能够与企业其他部门协同工作, 根据销售订单制.定采购计划。

2. 应用JMS实现企业消息平台

实现供应链管理的关键是企业信息流畅通, 需要在企业原有的采购、财务、生产管理、库存和销售管理等系统间建立信息交互平台。在AAASMS中应用JMS构建消息中间件实现企业消息系统, 为多个耦合结构的并行系统建立异步通信平台。如图3所示, 各个系统设置有不同的消息目的, 发送者向消息目的发送消息, 接收者通过消息目的获得特定的消息。

3.实现订单驱动采购

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 物资采购是以订单驱动力式进行的, 制造订单的产生是在用户需求订单的驱动下产生的, 然后, 制造订单驱动采购订单, 采购订单再驱动供应商、这种准时化的订单驱动模式, 使供应链系统得以准时响应用户的需求, 从而降低了库存成本, 提高了物流的速度和库存周转率。

如图4流程中所示, 签订销售订单后系统能够自动生成相应的采购清单, 通过采购部门与生产部门的协调, 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能够并行执行。通过和供应商合作,

由供应商保证所采购零部件质量, 库存系统可以省略检验过程, 只需简单登记便可直接将采购物资送入生产部门, 有效地提高物流速度和库存周转率。订单驱动的采购方式能够准时响应客户需求, 降低产品总成本。同时, 对企业与供应商合作关系, 企业内部信息传递, 各部门间协同能力都提出更高的要求, 使采购管理由面向库存转变为面向企业生产过程, 采购部门的主要作用转变为沟通供应与生产间的联系。

4. 供应商选择和评价

供应商管理的核心是把供应商纳入客户关系管理的范畴, 将企业管理流程延展到对上游供应商企业的统筹安排, 与供应商建立一种能不断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供应商选择和评价具体实施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1) 分析市场环境, 对供应商进行分类; (2) 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企业要求筛选供应商; (3) 供应商参与, 确定合作关系; (4) 适时跟踪、评价和调整供应商。在AAASMS中对供应商选择和评价提供相应的数学模型, 应用相关分析方法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决策参考。

1) 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 (AHP) 选择供应商

在AAASMS中, 根据企业特点建立的综合评价指集包括供应商的业绩、信誉、质量价格、送货服务、技术水平等几方面, 力求尽可能符合企业供应链要求。并考虑实际可操作性大体分为二级, 主要内容如图5所示

由于多数指标无法精确量化, 因此采用模糊层次法比较供应商。算法通过将不同供应商按照层次化指标进行对比获得指标因素集, 配合归一化的权重集v计算出供应商标量化评价值, 以此反映供应商间相互对比的优劣程度。评价值高的供应商相对其他供应商有较好的综合能力, 决策者应当优先考虑。

基本数学模型为:已知评论指标因素集X为{x1, x2, ……xn};权重集W为{w1, w2, ……, wn) ;三者之间存在:

其中x1, x2......xn, 是n个评价因素如成本、交货期、质量等信息, Y是供应商的评价值, wi为指标集xiX中因素所对应的权。

2) 应用作业成本法 (AHP) 评价供应商

在AAASMS中应用作业成本法评价供应商对产品成本的影响, 包括:超出最低价格部分、与购买相关的基本作业成本 (订购、检查、接收、搬运、储存等) 以及由于供应商缺陷而引起的客户企业的额外作业成本。供应商作业成本对于企业来说是额外成本, 企业应当将供应商作业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对超出的供应商进行适当调整。作业成本法数学模型如下:

其中:Si表示第i个供应商所引起总成本;Pi为第i个供应商的单价;Pmin为最低单价;q为购买的数量;Cjb, 为基本作业成本动因率;Dijb, 为基本作业的成本动因数量;Cje为额外作业的作业成本动因率;Dije为额外作业的成本动因数量。

5. 供应商管理优化

1) 供应商分类管理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 可以依照采购物资金额大小和采购物料重要性将供应商分成战略型供应商, 伙伴型供应商和合作型供应商三大类。对供应商分类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企业采购部门应根据战略、伙伴和合作供应商不同层次, 管理的重点应有所侧重。。表1是三类供应商的对比。

2) 供应商管理制度

为保证供应商提供的产品都是质量高、价格合理、合同履行好、售后服务及时, 并具备一定规模的生产厂家和经销公司。必要的供应商管理制度必须制定并实施, 如供应商准入管理、供应商考核管理、供应商质量控制管理、供应商年审管理。

四、结束语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 为适应市场需求, 对供应商的管理, 要结合企业供应链管理情况, 不断完善企业的供应商管理系统, 为企业提供实现产购销一体化的系统支持, 协助企业管理者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和选择。在未来几年内, 供应链中供应商的管理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良好的企业运用完善的供应商管理系统可以实现供应链利益的最大化。

摘要:企业供应链中供应商最为重要, 与制造企业的产品设计和生产密切相关。按照现代供应链管理模式, 制造企业应当和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注重对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价, 建立完善的供应商管理系统并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特点对供应商管理系统进行合理的优化。

关键词:供应链,供应商管理,评价,订单驱动,层次法,成本法,系统优化

参考文献

[1] 林勇, 马士华.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供应商的综合评价选择研究[J]物流技术, 2000, (5) :30-33.

[2] 曲盛恩.基于模糊层次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的供应商评价选择研究[J].商业研究, 2005, 24:7-10.

[3] 裴葆青等.EJB2.0种的JMS异步消息机制的实现及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2: (8) :45-48

[4] 李步峰, 江勇, 白庆华.作业成本法在评价供应商中的应用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 2002: (1) :59-52

[5] 王家顺等.一种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供应商评价模型的研究[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1; (2) :59-64

[6] 孙妓, 曾丹婷.层次分析法AHP在供应商评价选择中的应用[J].物流技术, 2004 (9) ;44-46.

[7] 郗蒙浩, 于夕, 论供应链下对供应商的管理[J]物流管理, 2008 (7) :48

上一篇:档案行政管理工作探究下一篇:腹腔镜微创手术在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