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易错知识点

2023-06-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考物理易错知识点

中考物理易错知识点归纳

---(针对20个选择题80个选择项判断题)

声学

1、()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2、()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生的音调会不同

3、()“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4、()根据音色可以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5、()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途径上减弱噪声

6、()物体振动停止了,声音也停止了

7、()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的大

8、()调节用手指按压二胡的不同琴弦,目的是为了改变响度

9、()能用超声测出到月球的距离

10、()探究声音的传播条件时用的是实验加推理法,即是逐渐逼近法

光学

11、()人看到物体成的虚像时,并没有光线射入眼睛

12、()阳光透过树叶缝隙在地面形成的圆形光斑是太阳的像

13、()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14、()在岸上看到水里的鱼比它的实际位置浅一些

15、()在发射和折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漫反射中入射角也等于反射角

16、()反射角、折射角、入射角等都是它们与法线(虚线)的夹角

1

17、()一束绿光照到红色的花上,被照到花成绿色

18、()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的后面,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19、()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时用到的可折转的光屏是为了探究“三线”是否在一平面上

20、()黑板反光导致一些同学看不到字是由于黑板发生了漫反射

热学

21.()炎热的夏天,雪糕周围出现的“白气”是雪糕冒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22.()在房间抽烟时,整个房间都油烟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3.()打扫卫生时房间内尘土飞扬,这种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4.()糖放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甜了,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5.()长时间压在一起的铅板和金板互相渗入,这种现象是扩散现象 26.()扩散现象说明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7.()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

28.()塑料吸盘能牢牢地吸附在玻璃上,主要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29.()铁块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30.()0℃的冰没有内能,分子不运动 31.()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2 32.()物体温度降低,一定是物体放出了热量 33.()物体温度不变,它的内能一定不变 34.()热值大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 35.()摩托车上的热机工作时提供动力的是做功冲程 36.()在“摩擦生热”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7.() 同种物质的比热容随物态变化而发生改变

38.()用水作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剂,其原因之一是水的比热容较大 39.()水壶里的水沸腾时,水蒸气把壶盖顶起,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40.()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锯条从木板吸收了热量

力学

41.()做功快的机械,其械效率一定大

42.()蹦床运动员在比赛中从蹦床弹向空中,在下落到最低点时运动员的动能最小

43.()跳伞运动员从空中匀速下落过程中,他的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44.()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受到的合力一定为零 45.()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46.()特技演员驾车冲向空中,在空中减速上升时,演员和车的惯性小于重力

47.()热机在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49.()用桨向后划水船会前行,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 50.()踢向空中的足球,不考虑空气阻力,球只受重力作用 51.()在空中下落的排球,运动得越来越快,是因为排球具有惯性 52.()将锤柄在石墩上撞击几下,松动的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这是利用了锤柄的惯性

53.()人用水平方向的力推桌子,桌子没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54.()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球,考虑空气阻力,则上升时受到的合力大于下降时受到的合力

55.()鸡蛋掉到地板上摔破了,地板对鸡蛋的作用力大于鸡蛋对地板的作用力

56.()人躺在“死海”水面上看报,海水给人的浮力大于重力

57.()做引体向上静止不动时,人对单杠的拉力和单杠对人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58.()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该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59.()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60.()有用功一定时,额外功少的滑轮组机械效率一定高

电学

61.()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方向与其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反

62.()电炉子工作时,电炉丝热得发红,而连接电炉子的导线并不太热,是因为导线的电阻比电炉丝的电阻小

63.()在家庭电路中,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越多,总电阻越小,消耗的总功率越大

4 64.()家庭电路中总电流过大,一定是由于电路中用电器的实际功率过大引起的

65.() 不可以靠近落在地上的高压线

66.()更换灯泡时,先断开开关

67.()发现有人触电,要立即用手把人拉开 68.()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69.()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70.()磁体具有磁性,磁极是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

71.()看不见的磁场是客观存在的

72.()磁场是由疏密不同的磁感线组成的 73.()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74.() 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是由放在该点的小磁针决定的

75.()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静止时其N极指上 地理的南极 76.()在磁场中,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77.() 奥斯特实验说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78.() 放在磁场中的导体一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

79.() 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一定会有感应电流通过 80.()电磁波传播的速度是3×108m/s

5 初中物理60个重要知识点总结:

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是一个定值,与路程、时间不成正比。 2.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3.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4.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

5.受力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阻力,电磁吸引力等其它力。

6.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7.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受力也包含受平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8.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

9.惯性是属性不是力,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能说受到惯性,只能说具有惯性。

10.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即合力为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非平衡力(即合力不为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11.电动机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或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外电路有电源,例如,电动机、动圈式扬声器等。发电机原理:电磁感应,把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外电路无电源,例如,发电

6 机、动圈式话筒,变压器等。

12.月球上弹簧测力计、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状态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弹簧测力计还可以用,例如用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13.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拉力多大摩擦力多大。

14.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还要看有没有挤压,相对运动等条件。

15.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强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16.画力臂的方法:一找支点(杠杆上固定不动的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二画力的作用线(把力延长或反向延长),三连距离(过支点,做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四标字母。

17.求作最小动力,力臂应该最大。力臂最大作法:支点到力的动力作用点的长度就是最大力臂。

18.液体压强跟液柱的粗细和形状无关,只跟液体的深度有关。深度是被研究的点液体的自由表面(与空气的接触面)的竖直距离,不是高度。 (1)固体压强先找到压力,再运用p=F/S计算压强;

(2)液体压强先运用p=ρgh计算压强,再运用F=pS计算压力。 (3)特殊固体可用p=ρgh计算,特殊液体可用p=F/S算。

19.托里拆利实验水银柱的高度差和管子的粗细、倾斜等因素无关,只跟当时的大气压有关。

20.浮力和深度无关,只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求浮力

7 (1)要首先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

(2)若漂浮或悬浮则直接根据F浮=G物计算

(3)若有弹簧测力计测可以根据F浮=G物—F拉来测。

21.有力不一定做功。有力有距离,并且力、距离要对应才能做功。 22.机械效率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不是越省力的效率越高,效率越高的功率不一定大。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除了跟动滑轮的重力有关外还跟所提升物体的重力有关,物体越重,拉力也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2)不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如果所提升物体的重力相同,机械越重,效率越低。在不变中寻找变化的量的影响是关键。

23.物体匀速水平运动时,动能和势能不一定不变。此时还要考虑物体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例如洒水车,投救灾物资的飞机,他们的机械能在减小。 24.机械能守恒时(机械能没有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其他的能也没转化为机械能),动能最大,势能最小。可以由容易分析的高度和形变大小先判断势能,再判断动能的变化。

25.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同时增大和减小。只是在不同的变化过程中,引力和斥力的变化快慢不一样,导致最后引力和斥力的大小不一样,最终表现为引力或斥力。

26.分子间引力和大气压力的区别:分子力凡是相互吸引的都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但如果伴随着空气被排出或大气压强的变化则说明是大气压力。例:两块玻璃沾水后合在一起分不开是大气压力,水面上提起玻璃弹簧测

8 力计示数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

27.物体吸热内能增大时,温度不一定升高(晶体熔化、凝固,液化沸腾);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是热传递(还可以是做功)。改变物体能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28.内能和温度有关,机械能和物体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物体一定有内能,但不一定有机械能。

29.热量只存在于热传递过程中的,离开热传递说热量是没有意义的。热量对应的动词是:吸收或放出。不能说物体具有、或含有热量。

30.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是固定不变的。比热容越大:吸收相同热量,温度变化量小(用人工湖调节气温);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热量多(用水做冷却剂)。比热容大的升温或降温都难。

31.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曲轴转动二周,对外做功一次,有两次能量转化,1:4:1:2:2:2 32.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不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3.核能属于一次能源,不可再生能源,当前人们利用的主要是可控核裂变(核反应堆)。太阳内部不断发生着核聚变。

34.音调一般指声音的高低,和频率有关,和发声体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

响度一般指声音的大小和强弱,和振幅有关,和用力的大小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音色是用为区别不同的发声体的,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生活中也有些用高低来描述声音的响度的,要特别注意,如:不敢高声语,高指的

9 是响度。小沈阳:“起高了”高指音调)。 35.回声测距要注意除以2. 36.光线要注意加箭头,要注意实线与虚线的区别。实像的光线是实线。法线、虚像光线的延长线是虚线。

37.反射和折射总是同时发生的,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因为都是反射。

38.平面镜成像:一虚像,要画成虚线,二等大的像。人远离镜,像大小不变,只是视角变小,感觉像变小。

39.(1)照像机的物距: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像距:底片到镜关的距离或暗箱的长度,底片是不能动的,所以调整相距是通过伸缩镜头完成的。 (2)投影仪的物距: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像距:屏幕到投影仪的距离。 40.照相机原理: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原理: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41.(1)透明体的颜色由透过的色光决定,和物体顔色相同的光可以透过,不同的色光则被吸收。

(2)不透明物体只反射与它相同的色光,其他不同的色光则被吸收。 42一定要区分开:

(1)液化:雾、露、雨、“白气”。 (2)凝华:雪、霜、雾淞。

(3) 凝固:冰雹,房顶的冰柱。都是放热。

43.(1)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任何温度下进行)和沸腾(一定温度下进行)。

10 (2)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高温的水蒸气遇冷温度降低液化,不是遇热液化)

和压缩体积(气体打火机,液化石油气)。

44.(1)沸腾时,气泡上升变大(变浅液体压强减小,体积变大), (2)沸腾前,气泡越往上越小(温度降低,遇冷液化)。 45(1)晶体有熔点(海波,冰,石英,水晶和各种金属)。 (2)非晶体没有熔点,(蜡、松香、沥青、玻璃)。

46.六种物态变化。由硬变软要吸热(固→液→气),反之要放热。 47.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的两条件: (1)达到一定的温度(熔点和沸点); (2)继续吸热。

48.金属导电靠自由电子,自由电子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 49.串联和并联是针对用电器与电源的关系。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没有分流点,并联电路电流多条路径,有分流点。

50.判断电压表测谁的电压可用圈法:把要分析的电压表当作电源,从一端到另一端看圈住谁就测谁的电压。

51.连电路时,(1)开关要断开,(2)滑片放在接入阻值最大的位置,(3)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选择要合理,(4)滑动变阻器要一上一下,并且要看题目给定的条件确定,(5)电压表一定要放在最后再并在所测用电器的两端。(6)电流表相当于导线,电压表相当于开路。

52.电路中有电流一定有电压,但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电路还得闭合)。

53.电阻是导体的属性,一般是不变的(尤其是定值电阻),但它和温度有

11 关,温度越高电阻越大,灯丝电阻与温度的关系表现最为明显。

54.(1)串联分压:电压与电阻成正比,也就是电阻大,分得电压大,电阻大的功率也大。

(2)并联分流:电流和电阻成反比,也就是电阻大,电流小,电功率也小。

55.测电阻和测功率的电路图一样,实验器材也一样,但实验原理不一样(分别是R=U/I和P=UI)。(1)测电阻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2)测功率时功率是变化的,求平均值没有意义。

56.电能表读数是两次读数之差,最后一位是小数。可用电能表与钟表测用电器实际电功率。

57.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是固定不变的,但实际电压和实际功率是变化的。但在变化时,电阻可以认为是不变的。可根据R=U2/P计算电阻,建立联系,公式用的非常多。

58.家庭电路中开关必须和灯串联,开关必须连在火线御用电器之间,灯口螺旋要接零线上,保险丝只在火线上接一根就可以了,插座是左零、右火、上接地。

59.磁体上S极指南(地理南级是地磁北极,平常说的是地理的两极)N极指北。

60.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制成了通电螺线管(安培定则)→电磁铁。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制成了发电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制成了电动机。沈括发现了磁偏角。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卢瑟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贝尔发明了电话。

12 初中物理常用探究思维方法:

一、考试中高频内容

1、控制变量法。

2、转换法(放大现象法)。

3、等效替代法(并联电阻、合力)。

4、类比法(电流类比水流)。

5、图像法。

6、实验推理法。

7、模型法(光线,磁感线,力的示意图,杠杆,原子核式结构)。

8、累积法 (测一张纸的厚度)

二、其他的:

归纳法、比较法(汽油机和柴油机,电流表和电压表)、分类法(晶体和非晶体)、观察法(马德堡半球试验)、比值定义法(密度、压强等)、多因式乘积法、逆向思维法、极端思维法等

第2篇:2018年2018中考物理易错知识点

(三)

?21.液体压强跟液柱的粗细和形状无关,只跟液体的深度有关。深度是指液面到液体内某一点的距离,不是高度。

固体压强先运用F=G计算压力,再运用P=F/S计算压强,液体压强先运用P=ρg h计算压强,再运用F=PS计算压力(注意单位,对于柱体则两种方法可以通用)

22.托里拆利实验水银柱的高度差和管子的粗细倾斜等因素无关,只跟当时的大气压有关。

23.浮力和深度无关,只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浸没时V排=V物,没有浸没时V排

求浮力要首先看物体的状态:若漂浮或悬浮则直接根据F浮 = G计算,若有弹簧测力计测可以根据F浮 = G-F拉计算,若知道密度和体积则根据 F浮=ρg v计算。

24.有力不一定做功。有力有距离,并且力距离要对应才做功。 25.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不是固定不变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除了跟动滑轮的重力有关外还跟所提升物体的重力有关,物体越重,拉力也越大,机械效率越高,但动滑轮的重力不变。

26.物体匀速水平运动时,动能和势能不一定不变。此时还要考虑物体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例如洒水车,投救灾物资的飞机。

27.机械能守恒时,动能最大,势能最小。可以由容易分析的高度和形变大小先判断势能,再判断动能的变化。

28.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同时增大和减小。只是在不同的变化过程中,引力和斥力的变化快慢不一样,导致最后引力和斥力的大小不一样,最终表现为引力或斥力。

29.分子间引力和大气压力的区别:分子力凡是相互吸引的都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但如果伴随着空气被排出或大气压强的变化则说明是大气压力。例:两块玻璃沾水后合在一起分不开是大气压力,水面上提起玻璃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 30.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晶体熔化,液化沸腾);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是热传递(还可以是做功);物体吸热,内能一定增加;物体吸 热温度不一定升高(晶体熔化,液体沸腾);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升高(还和物体的质量等因素有关);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是热传递(还可以是做功)

第3篇:中考物理易错基础题总结

基础题的准确率是考试成功的保证。不过,试题越是简单,有些学生往往“大意失荆州”。分析近两年中考理化合卷中物理部分的基础题错误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类:

一、忽视基本常识,造成知识盲点例1(2006年)人体的正常体温为()A、35℃B、37℃C、39℃D、42℃分析:人体的正常体温是常识性知识,为37℃。但是部分学生由于对《温度》一节教学内容的不重视,同时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不够,形成了知识的空白,因而出现了基本题目的失分。

二、审题不仔细,缺漏关键词例2(2006年)下列物体中,属于导体的是(

)A、白金项链B、塑料瓶子C、玻璃茶杯D、橡胶手套分析:导体与绝缘体是学生基本掌握的一个简单的知识,很容易可以得出答案为选项A。但是部分学生审题时,误读成选“绝缘体”,导致失分。读题和审题是解题的基础,读题不能匆匆而过,应该字字落实。

三、公式运用不熟练,计算能力不过关例3(2005年)将质量为0.2千克的牛奶加热,牛奶的温度升高了20℃。求牛奶吸收的热量Q。

分析:这道热量计算题目在每年中考的计算题均会出现,也是一道基础的保证题。该题的正确解答为Q=cmΔt=2.5×103焦/(千克·℃)×0.2千克×20℃=1×104焦。但是部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不应该的错误,比如计算时2.5×103焦/(千克·℃)中的103漏乘、比热的单位写错、纯粹计算错误等等。

四、物理概念的本质不清晰,受题目条件干扰

例4(2006年)物体在大小为10牛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前进2米,若物体重50牛,则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为_____焦。

分析:本题重力对物体做功为0,因为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距离。这些题目就是考查同学对物理概念本质的理解。

五、不注重实验过程,形成知识或技能的弱点

例5(2006年)在图1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光屏应在光具座的____厘米刻度范围内移动(选填“60—70”或“大于70”)。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放置在“45厘米”刻度处时,移动光屏,________在光屏上成像(选填“能”或“不能”)。

分析:本题是一道典型的对“方法与过程”考查的例题。学生在复习实验时,要弄清实验步骤和相关的操作要领及其目的等,不能只记实验结论。

第4篇:2018年中考数学易错知识点汇总

考查简单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函数中自变量取值范围,易出错。

考查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易将其判定相混,或不审题误把圆直径当半径。

考查简单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失分点在于对括号中给出精确度忽略而错选。视图时,考生由于缺乏空间想象力而易失分。

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特别是均变速运动有关问题是难点。

以图表形式提供信息考查统计知识,由于信息量及阅读量大,线索多,要求小伙伴们冷静、细心审题,否则易失分。

考查几何变换中点的坐标及点或线段在变换中经过的路线,考生容易在三个方面失分,旋转中的旋转方向,坐标与线段转化过程中忽略点所在位置或者是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相混。 考查概率在实际问题中应用,用频率估分概率时考生容易出错。

策略:从往年的试卷可以看出,小伙伴们卷面上一般会出现大量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现象。

小伙伴们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解题速度慢,导致后面的解答题没有时间做,连看题都没有时间了。解题速度缓慢原因就是不熟练,基础知识不熟练,基本方法不熟练,这是平时训练不够所致,所以我们经常说回归课本,目的就是要让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吃透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

运算错误多。答卷的时候,经常会犯一些低级的错误,这是运算能力的问题,不能简单的说是粗心大意,这方面要加强运算能力的训练,避免基础性失分。

答题不规范。一道题做完了,自己以为是对的,其实大打折扣,主要是因为答题不规范,丢三落四。例如解应用题没有作答,求函数解析式没有写出定义域(自变量取值范围),乱用数学符号、乱造数学符号等。

因此小伙伴们在最后几天,要注意回归教材,认真通读课本,结合考试说明的能力要点,及时查漏补缺,把知识方法系统化,针对调考后训练中出现的错误,失分点,进一步总结错因,杜绝隐患。调整心态及作息时间,以适应数学中考安排。

第5篇:中考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

一、“基本”类

1.人的基本情形有四种:喜怒哀惧。

2.我们在竞争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道德和法律。

3.诚信的基本要求: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4.我国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8.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9.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10.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11.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12.实现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立法)、有法必依(守法)、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法)。

二、“基础”、“基石”类

1.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民主平等。

2.我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四项基本原则。

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

4.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和科学。

5.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教育。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6.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宪法。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宪法。

三、“根本”类

1.国家的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3.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依据: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4.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

6.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发展科技、教育。

7.从根本上巩固合法按照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8.提升广大人民综合素质的根本: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9.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10.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宪法。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

11.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12.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3.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根本要求: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

1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四、“本质”、“实质”、“性质”类

1.犯罪的本质特征: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质: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3.我国改革的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4.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义社会。

5.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6.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发展问题。

五、“最”类

1.调节情绪的最根本方法:理智控制法(借助自己理智的力量,去控制不良情绪)。

2.人类的生命最具有:智慧。

3.自然界最珍贵的财富:生命。

4.应对挫折最积极的态度:精神升华。

5.学会尊重最重要:维护人格。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

6.培养自立能力最基本:立足于自己的当前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

7.法律最基本的特征:强制性(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8.避免违法犯罪的最重要的主观条件: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9.竞争最理想的结果:“双赢”。

10.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人身权利。

11.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生命健康权。

12.作为人应当受到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人格尊严权。

13.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国家处在为难时刻。

14.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的最高表现: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15.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6.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效力、最具权威:宪法。

17.当代中国最基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8.克服考试焦虑最重要:增强自身实力。

19.为了最广泛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党和国家提出的方针: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20.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最有效、最根本的办法:依法治国。

21.人类的最高理想:共产主义。

22.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六、“主体”、“主要”、“主角”、“主导力量”类

1.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公有制。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按劳分配。

2.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我国经济大舞台上的主角:公有制经济。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国有经济。

七、“集中”、“集中体现”类

1.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直接体现共同富裕原则的经济成分:集体经济。

4.艰苦奋斗的集中表现:创业精神。

八、“决定”类

1.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

2.决定一个国家民族未来的事业:教育。决定人们一生命运的事业:教育。

3.我国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决定因素: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九、“制度”类

1.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我国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十、“核心”、“中心”类

1.美好道德的核心:诚实。

2.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3.我国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的中心:经济建设。“一个中心”指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中国特殊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5.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

6.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

7.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十一、“关键”类

1.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成功起着关键作用:优良的意志品质。

2.挫折和逆境对人生造成怎样的影响,关键看: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应对。

3.自强的关键:战胜自我。

4.我们与父母沟通的关键:尊重理解。

5.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发展,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6.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十二、“目的”、“目标”类

1.党的基本路线确定的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根本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关键的奋斗目标:力争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4.2020年我国要实现的目标:全面小康社会。

5.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十三、“原则”类

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2.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3.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四、“前提类”

1.交往的前提:尊重。

2.我们与父母沟通的前提:彼此了解。

3.获得信任的前提:诚实。

4.改革和发展的前提:稳定。

5.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可依。

十五、“保证”、“保障”类

1.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的制度规则:正义的制度规则。

2.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党的基本路线。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四项基本原则。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六、“重要”、“重点”类

1.告别依赖,一个重要的表现:独立生活。

2.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

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增强诚信意识。

七、“不是”、“不能”、“不等于”、“不意味”类

1.人应该诚实,但不等于无所顾忌地、不适当地说出一切,有时需要保持必要的沉默。

2.宽容并不意味着是非不分、爱憎不明,也不是曲直不辨、麻木不仁。宽容是有原则的,不是盲目的。

3.自立不是拒绝帮助,依靠不是依赖。

4.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诚实的道德。

5.珍惜文化遗产不等于盲目崇拜,继承传统文化不是回到过去。

6.不能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也不能只承担义务而不享有权利。

八、带“一”的知识点

1.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以及对公婆或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丧偶女婿。

2.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毫不动摇地坚持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十九、带“二/两”的知识点

1.挫折对人的影响具有两重性: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

2.我国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两部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财产继承的两种方式: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

4.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

5.精神文明建设的两个方面: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

十、带“三”的知识点

1.交友三原则:善交益友、不交损友、乐交诤友。

2.法律的三个显著特征: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最显著特征);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3.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的性质,诉讼可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4.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犯罪的法律标志)、刑罚当罚性。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6.基本国情的三个方面: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

7.“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8.发展先进文化的“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9.公有制经济的三种成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10.维护民族团结的“三个尊重”: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

第6篇:中考化学易错易漏知识强化记忆小结

一、常见物质的俗称、名称、化学式

干冰

二氧化碳

CO2

沼气 天然气

甲烷

CH4 盐酸

氢氯酸

HCl

大理石 石灰石

碳酸钙

CaCO3 纯碱 苏打

碳酸钠

Na2CO3

小苏打

碳酸氢钠

NaHCO3 食盐

氯化钠

NaCl

生石灰

氧化钙

CaO 澄清石灰水

氢氧化钙溶液

Ca(OH)2

熟石灰 消石灰

氢氧化钙

Ca(OH)2 火碱 烧碱 苛性钠

氢氧化钠 NaOH

水银

Hg

二、酸、碱、盐易漏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可溶性碱反应。------为什么可溶性碱易变质的原因

2、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酸。------烧煤为什么造成降酸雨的原因

3、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钡、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可溶性碱。----把水转化为氢氧根的方法

4、干冰不是冰,纯碱不是碱,是盐,但微弱的碱性-------否定只有碱液才显碱性

5、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酸碱盐的水溶液能导电------判断方法)

6、能使指示剂变色的物质不一定是酸或碱,可能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的水溶液或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钡,氧化钙的水溶液,或纯碱的水溶液)

7、能溶于水的金属氧化物有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钡、氧化钙

三、推断题中的一些特别知识(方法:找出特别的地方,看其左右的内容)

1、黑色固体有:氧化铜、炭粉、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2、浅黄色粉末是:硫

3、红色(或紫红色)固体是金属铜

4、紫黑色固体是高锰酸钾 ,紫红色固体是红磷

5、能使澄清石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6、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

7、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有:氢气、一氧化碳、木炭

8、人体中最多,地壳中最多,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9、红褐色沉淀(或红褐色絮状沉淀)肯定是:Fe(OH)3

注:浅绿色沉淀是:Fe(OH)

210、蓝色沉淀(或蓝色絮状沉淀)是Cu(OH)2

11、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有AgCl或BaSO4

注:微溶于水的是Ca(OH)2 或CaSO4

12、白色沉淀可溶于酸,但有气泡放出的可能是不溶性碳酸盐(_______CO3) 白色沉淀可溶于酸,但没有气泡放出的可能是不溶性碱(________OH)

13、固体和酸混合有气泡放出的物质可能是:碳酸盐+酸 或 活泼金属+酸

14、产物有三种的化学变化有两种:①高锰酸钾加热分解②碳酸盐和酸反应

15、燃烧同时有两种产物生成的物质是甲烷燃烧。

16、碱和盐中,除了三价铁(红褐色----Fe(OH)3或黄色)、二价铁(浅绿色)、二价铜(蓝色)外其余物质固体是白色,溶液是无色,

17、金属氧化物的性质主要有:①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 ②还原剂和金属氧化物反应。

四、一些重要实验的注意事项

1、空气中氧气的测定:

①选用试剂燃烧后的产物必须是固态,能在空气中燃烧-------故选用红磷 ②最后所测结果偏小的原因有四:ⅰ、红磷不足,部分氧气没反应 ;ⅱ、装置气密性不好; ⅲ、最后所剩的气体没有完全冷却至室温; ⅳ、导气管中还剩余小部分的水。

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①导气管应只引入少许;②应根据酒精灯火焰来调节试管的高度; ③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④高锰酸钾制氧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⑤氯酸钾制氧气时,不能混有可燃物,否则会发生爆炸;⑥收排水集气法时,应待气泡均匀冐出时才收集;⑦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导气管应伸到集气瓶的底部;⑧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最后先把导气管从水槽移出,后熄灭酒精灯。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①所选试剂是大理石和稀盐酸,不能说是碳酸钙和稀盐酸,酸不选用稀硫酸和浓盐酸-----想想为什么②长颈漏斗的使用:下端口应伸到液面以下③不能选用排水法来收集二氧化碳 ④简易装置的优点是:装置简单;节约药品;操作简便⑤带长颈漏斗的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一氧化碳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和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①实验前,一氧化碳和氢气都要先检验纯度-------知识点:可(可燃性气体)+助(助燃性气体)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 ②加热前都要选通一会儿一氧化碳或氢气------赶出试管内的空气③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断续通入一氧化碳或氢气至冷却-----为什么?防止铜又被氧化 ④不同点,一氧化碳装置还有一个尾气处理装置----为什么?一氧化碳有毒,要防止污染环境,防止中毒,处理方法----燃烧掉

5、电解水实验:①通入直流电②生成物的体积比为氢气:氧气==2:1 ③生成物的质量比为氢气:氧气==1:8 ④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6、白磷的保存:浸在水中-----为什么?着火点低(40℃),易在空气中被氧化

7、称量氢氧化钠的质量:放到小烧杯中再称量-----为什么?有强烈的腐蚀性,易潮解

8、浓硫酸的稀:把浓硫酸注入水中,要不断地搅拌

五、几个重要的活动探究:

1、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镁条燃烧时质量比原来估计的值低的原因有:①有部分产物变成白烟流失到空气中②有部分物质粘在坩埚夹上

2、粗盐的提纯:步聚:①溶解②过滤③蒸发 注意事项:⑴过滤的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口紧靠玻璃棒上端;玻璃棒下端紧靠三层滤低;漏斗下端口紧靠烧杯内壁)⑵蒸发的注意事项:蒸到出现较多固体析出时就要停止加热⑶三步中都要用到玻璃棒但作用不同:溶解时搅拌加快溶解;过滤时引流液体;蒸发时使受热均匀.

中考化学方程式及其相关知识点总结 1.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复分解反应)

Ca(OH)2+CO2=CaCO3↓+H2O

现象:石灰水由澄清变浑浊。

相关知识点:这个反应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2Mg+O2=2MgO

相关知识点: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热,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3.水通电分解(分解反应)

2H2O=2H2↑+O2↑

现象: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气体体积比约为1:2

相关知识点:(1)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2)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3)电解水时,在水中预先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增强水的导电性 4.生石灰和水反应(化合反应)

CaO+H2O=Ca(OH)2

现象:白色粉末溶解

相关知识点:(1)最终所获得的溶液名称为氢氧化钙溶液,俗称澄清石灰水;(2)在其中滴入无色酚酞,酚酞会变成红色;(3)生石灰是氧化钙,熟石灰是氢氧化钙。(4)发出大量的热 5.实验室制取氧气

①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分解反应)

2KClO3=MnO2(作催化剂)=2KCl+3O2↑

相关知识点:(1)二氧化锰在其中作为催化剂,加快反应速度;(2)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3)反应完全后,试管中的残余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②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分解反应)

2KMnO4=K2MnO4+MnO2+O2↑

相关知识点:在试管口要堵上棉花,避免高锰酸钾粉末滑落堵塞导管。

③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分解反应)

2H2O2=MnO2(作催化剂)=2H2O+O2↑

共同知识点:(1)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导管要伸到集气瓶下方,收集好后要正放在桌面上;(2)实验结束要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避免水槽中水倒流炸裂试管;(3)加热时试管要略向下倾斜,避免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4)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再收集;(5)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满,伸入瓶中检验是否是氧气。 6.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充分燃烧:C+O2=CO

2 不充分燃烧:2C+O2=2CO

现象:在空气中发出红光;在氧气中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相关知识点:反应后的产物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进行检验。 7.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S+O2=SO2

现象:在空气中是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是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体。

相关知识点:(1)应后的产物可用紫色的石蕊来检验(紫色变成红色);(2)在集气瓶底部事先放少量水或碱溶液(NaOH)以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8.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3Fe+2O2=Fe3O4

现象: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相关知识点:(1)铁丝盘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2)在铁丝下方挂一根点燃的火柴是为了引燃铁丝;(3)等火柴快燃尽在伸入集气瓶中,太早,火柴消耗氧气,铁丝不能完全燃烧;太晚,不能引燃;(4)事先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细沙,避免灼热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9.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4P+5O2=2P2O5

现象:产生大量白烟并放热

相关知识点:可用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10.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2H2+O2=2H2O

现象: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放热,有水珠生成

相关知识点:(1)氢气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11.木炭还原氧化铜(置换反应)

C+2CuO=2Cu+CO2↑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放热

相关知识点:(1)把木炭粉和氧化铜铺放进试管,使受热面积大,反应快;(2)导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为了检验是否产生CO2;(3)在酒精灯上加网罩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4)先撤出导气管防止石灰水倒流炸裂试管;(5)试管冷却后在把粉末倒出,防止灼热的铜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CuO;(6)C是还原剂,CuO是氧化剂 12.氢气还原氧化铜(置换反应)

H2+CuO=Cu+H2O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同时试管口有水滴生成

相关知识点:(1)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一段时间氢气,目的是赶走试管内的空气;(2)实验结束后,应先拿走酒精灯,后撤走氢气导管,目的是防止新生成的铜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又生成氧化铜。 1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复分解反应)

大理石(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

现象:白色固体溶解,同时有大量气泡产生。

相关知识点:(1)碳酸钙是一种白色难溶的固体,利用它能溶解在盐酸中的特性,可以用盐酸来除去某物质中混有的碳酸钙;(2)不能用浓盐酸是因为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HCl气体混入CO2中。使CO2不纯;(3)不能用稀硫酸是因为碳酸钙和硫酸反映,产生CaSO4微溶于水,覆盖在固体表面,使反应停止;(4)不能用碳酸钙粉末是因为反应物接触面积大,反应速度太快。

14.工业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分解反应)

高温煅烧石灰石

CaCO3=CaO+CO2↑

相关知识点:CaO俗名为生石灰 15.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2CO+O2=2CO2

现象:产生蓝色火焰

相关知识点:(1)一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16.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CO+CuO=Cu+CO2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粉末,生成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

相关知识点:一氧化碳是还原剂,氧化铜是氧化剂 17.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CH4+2O2=CO2+2H2O

现象:火焰明亮呈浅蓝色

相关知识点:甲烷是天然气(或沼气)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很好的燃料。 18.工业制造盐酸(化合反应)

H2+Cl2=2HCl

相关知识点:该反应说明了在特殊条件下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19.实验室制取氢气(置换反应)

Zn+H2SO4=ZnSO4+H2↑

相关知识点:(1)氢气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20.木炭和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化合反应)

C+CO2=2CO

相关知识点:(1)一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21.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化合反应)

CO2+H2O=H2CO3

现象:生成了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碳酸。 22.碳酸不稳定分解(分解反应)

H2CO3=H2O+CO2↑

相关知识点:(1)碳酸是一种不稳定的酸,受热易分解;(2)分解时,二氧化碳从溶液中逸出,使红色石蕊溶液变成紫色。

23.灭火器的反应原理

Al2(SO4)3+6NaHCO3==3Na2SO4+2Al(OH)3↓+6CO2↑

灭火原理:灭火时,能喷射出大量二氧化碳及泡沫,它们能粘附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 24.金属和水的反应(置换反应)

①2K+2H2O=KOH+H2↑

②3Fe+4H2O=Fe3O4+4H2↑

25.水与非金属的反应(置换反应)

C+H2O=CO+H2↑

26.水与氧化物的反应(化合反应)

①SO3+H2O=H2SO

4 ②Na2O+H2O=2NaOH 27.碳酸氢铵受热分解(分解反应)

NH4HCO3=NH3↑+H2O+CO2↑

28.用盐酸来清除铁锈(复分解反应)

Fe2O3+6HCl=2FeCl3+3H2O 29.铁丝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反应)

Fe+CuSO4=FeSO4+Cu

现象: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铁表面有红色固体产生 30.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复分解反应)

CuSO4+2NaOH=Cu(OH)2↓+Na2SO4

现象:产生蓝色沉淀 31.二氧化硫与烧碱溶液反应

SO2+2NaOH=Na2SO3+H2O 32.点燃酒精

C2H5OH+2O2=2CO2+3H2O 33.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性沉淀(复分解反应)

NaCl+AgNO3=NaNO3+AgCl↓

34.稀硫酸溶液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不溶性沉淀

H2SO4+Ba(NO3)2=BaSO4↓+2HNO3

35.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复分解反应)

2NH4Cl+Ca(OH)2=2NH3↑+2H2O+CaCl2 36.碳酸纳与盐酸反应(复分解反应)

Na2CO3+HCl=NaCl+CO2+H2O

现象:固体溶解,产生气泡

相关知识点:碳酸钠俗名为纯碱

常考知识:

一、物质的溶解性

1、盐的溶解性

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

4 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

3 的物质只有K2CO

3、Na2CO

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2、碱的溶解性

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难溶性碱中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难溶性碱为白色。(包括Fe(OH)2)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于稀硝酸,

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 、 CaCO3 、BaCO3 、Ag2 CO3 等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

二、规律

1、实验中的重点规律:

①凡用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都选用高锰酸钾制O2装置(固固加热型);

凡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制气体的都选用双氧水制O2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②凡是给试管固体加热,都要先预热,试管口都应略向下倾斜。

③凡是生成的气体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都可用排水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的,都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④凡是制气体实验时,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导管应露出橡皮塞1-2ml,铁夹应夹在距管口1/3处。

⑤凡是用长颈漏斗制气体实验时,长颈漏斗的末端管口应插入液面下。

⑥凡是点燃可燃性气体时,一定先要检验它的纯度。

⑦凡是使用有毒气体做实验时,最后一定要处理尾气。

⑧凡是使用还原性气体还原金属氧化物时,一定是“一通、二点、三灭、四停”

2、反应规律: 置换反应:

(1)金属单质 + 酸 →盐 + 氢气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金属氧化物+木炭或氢气→金属+二氧化碳或水

复分解反应:

①碱性氧化物+酸→盐+H2O ②碱+酸→盐+H2O ③酸+盐→新盐+新酸 ④盐1+盐2→新盐1+新盐2 ⑤盐+碱→新盐+新碱

3、用洗气瓶除杂的连接:长进短出

用洗气瓶排水收集气体的连接:短进长出

用洗气瓶排空气收集气体的连接:密小则短进长出,密大则长进短出

4、实验除杂原则:先除其它,后除水蒸气 实验检验原则:先验水,后验其它

5.氢氧化钙(俗名:消石灰、熟石灰化学式Ca(OH)2 )白色固体,微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用生石灰跟水反应制得。用途:与硫酸铜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可用来降低土壤酸性,制建筑业的三合土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不同点:氢氧化钙跟二氧化碳、碳酸钠、碳酸钾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氢氧化钠则无沉淀生成。 CO2+ Ca(OH)2=CaCO3↓+ H2O

Na2CO3 +Ca(OH)2 =CaCO3↓ +2NaOH 。

写出下列转变的化学方程式:CaCO3→CaO→Ca(OH)2→CaC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常看见的盐:a.氯化钠(NaCl食盐的主要成分) NaCl+AgNO3 =NaNO3 +AgCl↓

。粗盐提纯的步骤:1.溶解2.过滤3.蒸发4.结晶 。实验仪器:药匙、烧杯、玻璃棒、蒸发皿、漏斗、量筒、酒精灯。 b.碳酸钠(俗名:纯碱,Na2 CO3类别:盐,不是碱)碳酸钠+酸→盐+H2 O + CO2 ↑ 例: Na2 CO3 +2HNO3 =2NaNO3 +H2 O+CO2 ↑ 、2AgNO3 +Na2 CO3 =2NaNO3 +Ag2 CO3 ↓ 、CaCl2 +Na2 CO3 =2NaCl+CaCO3 ↓ 、BaCl2 +Na2 CO3 =2NaCl+ BaCO3 ↓ ③ Ca(OH)2 +Na2 CO3 =2NaOH+CaCO3 ↓ 。c.硫酸铜(硫酸铜晶体俗名:蓝矾、胆矾) ①加热蓝色硫酸铜晶变为白色无水硫酸铜是白色固体,遇水变蓝色CuSO4·5H2O=CuSO4 +5H2O 、 CuSO4 +5H2O= CuSO4·5H2O 。硫酸铜溶液跟可溶性碱反应有蓝色沉淀生成物: CuSO4+2NaOH=Cu(OH)2↓+Na2 SO4 。置换反应Fe+CuSO4 =FeSO4 +Cu 、Zn + CuSO4 =ZnSO4 + Cu。

初中化学方程式汇总

一、 氧气的性质: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

4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

3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4P + 5O2 点燃 2P2O

5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

2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氧气的来源:

13.玻义耳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 2HgO 加热 Hg+ O2 ↑

14.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

1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 H2O2

MnO2 2H2O+ O2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

二、自然界中的水:

16.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组成实验):2H2O 通电 2H2↑+ O2 ↑ 17.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

218.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H2CO

3三、质量守恒定律:

19.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1.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2. 镁还原氧化铜:Mg + CuO 加热 Cu + MgO

四、碳和碳的氧化物:

(1)碳的化学性质

23.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5.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2)煤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几个化合反应)

26.煤炉的底层:C + O2 点燃 CO2 27.煤炉的中层:CO2 + C 高温 2CO

28.煤炉的上部蓝色火焰的产生:2CO + O2 点燃 2CO

2(3)二氧化碳的制法与性质:

2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0.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31.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 H2CO

332.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CaCO3 高温 CaO + CO2↑ 33.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

Ca(OH)2 + CO2 === CaCO3 ↓+ H2O (4)一氧化碳的性质:

3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35.一氧化碳的可燃性:2CO + O2 点燃 2CO2

其它反应:

36.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五、燃料及其利用:

37.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38.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9.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六、金属

(1)金属与氧气反应:

40.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41.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

442.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3. 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4Al + 3O2 = 2Al2O3

(2)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44.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45.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46. 47. 48. 49.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 H2↑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50.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51.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 H2↑ (3)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新金属 + 新盐

52.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53.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ZnSO4 + Cu 54.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3)金属铁的治炼原理:

55.3CO+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七、酸、碱、盐

1、酸的化学性质

(1)酸 + 金属 -------- 盐 + 氢气(见上)

(2)酸 + 金属氧化物-------- 盐 + 水

56.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2FeCl3 + 3H2O

57.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58.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 H2O 59.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3)酸 + 碱 -------- 盐 + 水(中和反应) 60.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6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62. 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63. 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4)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6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6.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67. 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2、碱的化学性质

(1) 碱 + 非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68.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69.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70.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71.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72.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2)碱 + 酸-------- 盐 + 水(中和反应,方程式见上)

(3)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73.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3、盐的化学性质

(1)盐(溶液) + 金属单质-------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7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盐 + 酸--------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7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3)盐 + 碱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76.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4)盐 + 盐 ----- 两种新盐

77.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8.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上一篇:主持人比赛活动总结下一篇:受援单位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