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易错点

2022-08-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考物理易错点汇总

2014中考备考:初中物理中的69个易错点

2014中考备考:初中物理中的69个易错点 2014中考已悄悄临近,各个中学都已进入了第一轮复习中,学生会遇到不小的问题,以下总结了69个中考物理学习中的易错点。

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2.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3.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4.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

5.受力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6.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7.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变运动状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8.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性越大。

9.惯性是属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只能说具有,由于。

10.物体受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这两个可以相互推导。物体受非平衡力:若合力和运动方向一致,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

11.1Kg≠9.8N。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进行变换。

12.月球上弹簧测力计、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状态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弹簧测力计还可以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13.压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跟压力无关,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

14.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还要看有没有挤压,相对运动等条件。

15.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强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16.杠杆调平:左高左调;天平调平:指针偏左右调。两侧的平衡螺母调节方向一样。

17.动滑轮一定省一半力。只有沿竖直或水平方向拉,才能省一半力。

18.画力臂的方法:一找支点(杠杆上固定不动的点),二画力的作用线(把力延长或反向延长),三连距离(过支点,做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四标字母。

19.动力最小,力臂应该最大。力臂最大做法: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一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

20.压强的受力面积是接触面积,单位是m2。注意接触面积是一个还是多个,更要注意单位换算:1cm2=10-4m2

21.液体压强跟液柱的粗细和形状无关,只跟液体的深度有关。深度是指液面到液体内某一点的距离,不是高

度。

固体压强先运用F=G计算压力,再运用P=F/S计算压强,液体压强先运用P=ρgh计算压强,再运用F=PS计算压力(注意单位,对于柱体则两种方法可以通用)

22.托里拆利实验水银柱的高度差和管子的粗细倾斜等因素无关,只跟当时的大气压有关。

23.浮力和深度无关,只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浸没时V排=V物,没有浸没时V排

求浮力要首先看物体的状态:若漂浮或悬浮则直接根据F浮=G计算,若有弹簧测力计测可以根据F浮=G-F拉计算,若知道密度和体积则根据F浮=ρgv计算。

24.有力不一定做功。有力有距离,并且力距离要对应才做功。

25.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不是固定不变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除了跟动滑轮的重力有关外还跟所提升物体的重力有关,物体越重,拉力也越大,机械效率越高,但动滑轮的重力不变。

26.物体匀速水平运动时,动能和势能不一定不变。此时还要考虑物体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例如洒水车,投救灾物资的飞机。

27.机械能守恒时,动能最大,势能最小。可以由容易分析的高度和形变大小先判断势能,再判断动能的变化。

28.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同时增大和减小。只是在不同的变化过程中,引力和斥力的变化快慢不一样,导致最后引力和斥力的大小不一样,最终表现为引力或斥力。

29.分子间引力和大气压力的区别:分子力凡是相互吸引的都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但如果伴随着空气被排出或大气压强的变化则说明是大气压力。例:两块玻璃沾水后合在一起分不开是大气压力,水面上提起玻璃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

30.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晶体熔化,液化沸腾);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是热传递(还可以是做功);物体吸热,内能一定增加;物体吸 热温度 不一定升高(晶体熔化,液体沸腾);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升高(还和物体的质量等因素有关);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是热传递(还可以是做功)

31.内能和温度有关,机械能和物体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物体一定有内能,但不一定有机械能。

32.热量只存在于热传递过程中,离开热传递说热量是没有意义的。热量对应的动词是:吸收或放出。

3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是固定不变的。比热容越大:吸收相同热量,温度变化量小(用人工湖调节气温);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热量多(用水做冷却剂)。

34.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曲轴转动二周,对个做功一次,有两次能量转化。

35.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不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6.核能属于一次能源,不可再生能源。

37.当前人们利用的主要是可控核裂变(核反应堆)。太阳内部不断发生着核聚变。

38.音调一般指声音的高低,和频率有关,和发声体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

响度一般指声音的大小,和振幅有关,和用力的大小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音色是用为区别不同的发声体的,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生活中的有些用高低来描述声音的响度)

39.回声测距要注意除以2

40.光线要注意加箭头,要注意实线与虚线的区别:实像,光线是实线;法线、虚像、光线的延长线是虚线。

41.反射和拆射总是同时发生的,

42.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43.平面镜成像:一虚像,要画成虚线,二等大的像,人远离镜,像大小不变,只是视角变小,感觉像变小,实际不变。

44.照像机的物距:物体到相机的距离,像距:底片到镜关的距离或暗箱的长度。投影仪的物距: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像距:屏幕到投影仪的距离。

45.照相机的原理: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的原理: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的原理:u

46.透明体的颜色由透过和色光决定,和物体顔色相同的光可以透过,不同的色光则被吸收。

47.液化:雾、露、雨、白气。凝华:雪、霜、雾淞。凝固:冰雹,房顶的冰柱。

48.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任何温度下进行)和沸腾(一定温度下进行)。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49.沸腾时气泡越往上越大,沸腾前气泡越往上越小。

50.晶体有熔点,常见的有:海波,冰,石英,水晶和各种金属;非晶体没有熔点,常见的有:蜡、松香、沥青、玻璃。

51.六种物态变化:

52.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的条件:一达到一定的温度(熔点和沸点)二继续吸热。

53.金属导电靠自由电子,自由电子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

54.串联和并联只是针对用电器,不包括开关和电表。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没有分流点,并联电路电流多条路径,有分流点。

55.判断电压表测谁的电压可用圈法:先去掉电源和其它电压表,把要分析的电压表当作电源,从一端到另一端,看圈住谁就测谁的电压。

56.连电路时,开头要断开;滑片放在阻值最大的位置;电流表一般用小量程;电压表的量程要看电源电压和所测用电器的额定电压;滑动变阻器要一上一下,并且要看题目给定的条件先择连左下或右下;电压表一定要放在最后再并在所测用电器的两端。

57.电路中有电流一定有电压,但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电路还得闭合)。

58.电阻是导体的属性,一般是不变的(尤其是定值电阻),但它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电阻越大,灯丝电阻表现最为明显。

59.串联电路是等流分压,电压和电阻成正比,也就是电阻越大,分得电压越大。

并联电路是等压分流,电流和电阻成反比,也就是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60.测电阻和测功率的电路图一样,实验器材也一样,但实验原理不一样。(分别是R=U/I和P=UI)测电阻需要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但测功率时功率是变化的,所以求平均值没有意义。

61.电能表读数是两次读数之差,最后一位是小数。

62.计算电能可以用KW和h计算,最后再用1KWh=3.6×106J换算。

63.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是固定不变的,但实际电压和实际功率是变化的。但在变化时,电阻是不变的。可根据R=U2/P计算电阻。

64.家庭电路中开关必须和灯串联,开关必须连在火线上,灯口螺旋要接零线上,保险丝只在火线上接一根就可以了,插座是左零右火上接地。

65.磁体上S极指南(地理南级,地磁北极,平常说的是地理的两极)N极指北。

66.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制成了电动机,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制成了发电机。沈括发现了磁偏角。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卢萨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贝尔发明了电话。

67.磁盘、硬盘应用了磁性材料,光盘没有应用磁性材料。

68.电磁波的速度都等于光速,波长和频率成反比。

69.电动机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外电路有电源。

发电机原理:电磁感应,把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外电路无电源。

第2篇:2018高考物理备考:高中物理易错点整理

(一)

2017高考物理备考:高中物理易错点汇总,更多2017高考报名时间、2017高考模拟试题、2017高考辅导资料、2017高考经验技巧等信息,请及时关注查字典物理网高考网或关注“566高考”微信获取相关信息。 (一)

1.大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小的物体不一定能看成质点。

2.平动的物体不一定能看成质点,转动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

3.参考系不一定是不动的,只是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4.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物体运动情况可能不同,但也可能相同。

5.在时间轴上n秒时指的是n秒末。第n秒指的是一段时间,是第n个1秒。第n秒末和第n+1秒初是同一时刻。

6.忽视位移的矢量性,只强调大小而忽视方向。

7.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路程。

8.位移也具有相对性,必须选一个参考系,选不同的参考系时,物体的位移可能不同。

9.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应打出轻重合适的小圆点,如遇到打出的是短横线,应调整一下振针距复写纸的高度,使之增大一点。

10.使用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稳定后,再释放纸带。

11.释放物体前,应使物体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

12.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把两条白纸带正确穿好,墨粉纸盘夹在两纸带间;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应让纸带通过限位孔,压在复写纸下面。

13.“速度”一词是比较含糊的统称,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不同,一般指瞬时速率、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率四个概念中的一个,要学会根据上、下文辨明“速度”的含义。平常所说的“速度”多指瞬时速度,列式计算时常用的是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14.着重理解速度的矢量性。有的同学受初中所理解的速度概念的影响,很难接受速度的方向,其实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而初中所学的“速度”就是现在所学的平均速率。

(二)

15.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

16.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17.物体的速度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

18.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19.物体的速度变化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

20.加速度的正、负仅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 21.物体的加速度为负值,物体不一定做减速运动。

22.物体的加速度减小时,速度可能增大;加速度增大时,速度可能减小。

23.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24.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不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同,也不一定在同一直线上。

25.位移图象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

26.解题前先搞清两坐标轴各代表什么物理量,不要把位移图象与速度图象混淆。

27.图象是曲线的不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28.由图象读取某个物理量时,应搞清这个量的大小和方向,特别要注意方向。

第3篇:中考政治易错点归纳

?

?人民当家作主

1.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 人民

1.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大代表。×

人民

1.全国人大代表? 有立法权、人事任免权和重大事项决定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人民代表大会? 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人民代表大会?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 根本政治制度

1.我国公民有直接 参加国家管理的民主权利。×

“直接”删去

1.社会主义本质? 是人民当家作主。×

社会主义民主本质

(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

?我国的经济成分

1.国有经济? 是我国经济的主体。×

公有制经济

1.公有制经济? 是我国经济的主导。×

国有经济

1.非公有制经济? 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公有制经济

1.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 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非公有制经济? 控制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

国有经济

?

?中国走向世界

1.改革开放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对处开放

1.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决定力量(领导力量、主宰力量、控制力量)。×

? 重要力量(、坚定力量、中坚力量)

3、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决定力量(领导力量、主宰力量、控制力量)。×

? 重要力量(、坚定力量、中坚力量)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人口多、底子薄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 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

? 四项基本原则

3、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活力源泉、不竭动力。×

?? 改革开放

4、党和国家始终把民生问题、人民的切身利益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首要工作、中心工作、工作中心、工作重心、工作重点)。×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1.我国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共同富裕。×

??? 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原则,不是根本任务)

?

1.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共同富裕。×

??? 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

?共同富裕、公平正义、科技成就、人与自然

1.党和国家的各种措施有利于实现各族人民的同步富裕(同等富裕、同时富裕)。× 共同富裕

1.党和国家致力于维护社会的绝对公平与正义。×

“绝对”删去( 公平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公平)

1.我国的科技实力不断增强,已经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 部分(某些)领域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4、我们要战胜自然、改造自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

?治治的国家

?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国策。×

基本方略(治国方略)

2、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全体公民)。×

?? ?广大人民群众

3、最有效、最可靠最重要的规则是道德。×

?? 法律

4、依法治国和以德国(法律和道德),依法治国(法律)更重要,更有效。×

两者相辅相成,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5、食品安全违法行为都要 承担刑事责任,受刑罚处罚。×

只有严重违法行为才是犯罪,才要承担刑事责任,受刑罚处罚;一般违法行为不是犯罪,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受刑罚处罚,但要承担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

6、违法一定? 犯罪,但犯罪不一定? 违法。×

?? 不一定 一定

7、我国法律的本质是全体公民? 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 广大人民

?

?

8、法律由全体人代表(人民、公民)制定或认可。×

? 国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9、法律靠强制力 保证实施,是法律的本质特征(最重要的特征)×

国家强制力(如:法庭、监狱、公安机关、军队等)

10、法律对全体人民(公民)具有普遍约束力。×

?? 全体社员成员

11、名人、官员知法犯法,要从重处罚。×

? 依法处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

?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

1.我国各民族血脉相连,逐渐融合成为统一的中华民族,各民族和文化趋向同一,各民族的差异正在消失(各民族和文化逐渐融为一体)。×

各民族文化各具特色

2、我国形成了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的新型民族关系。×

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 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4、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5、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我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核心利益、根本利益)√ ?

6、“一国两制”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 实现国家统一的基本方针和最佳方式

7、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的前提、原则、立场和基础是“一国两制”。× ???一个中国

8、两岸和平统一已经没有障碍。×

? 还有台独分子和外国势力干涉的障碍;

1.两岸和平往来交流频繁,我国国家的完全统一将指日可待。×

?? 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

10、我国在有少数民族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少数民族人民高度自治? 。× ? 少数民族的聚居区? 管理本民族事务,享有自治权。

11、考点区别:

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香港、澳门、台湾:维护国家统

一、“一国两制”(高度自治) ???深圳等经济特区:改革开放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12、实行“一国两制”,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统一香港、奥门和台湾。×

?? “社会主义”删去

13、香港、奥门和台湾实行“一国两制”,享有高度自治权。√

14、海峡两岸人民的互相来往有利于增强两岸互信,实现台湾早日回归祖国。× ??? 两岸的和平统一

15、我国是一个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6、我国是一个56个民族组成的完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完全”删去

八、精神文明、文化建设

1、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工程是思想道德建设。×

发展教育与科学

2、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是发展教育和科学。×

思想道德建设

3、精神文明 是基础,为其它文明提供物质条件(保障)。×

物质文明

4、物质文明 是魂魄,为其它文明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精神文明

5、弘扬民族精神为其它文明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 发展科学和教育(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6、精神文明 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制度保障。×

依法治国

7、民族精神产生 民族文化,构成了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产生于

8、民族文化是民族的灵魂。×

民族精神

9、艰苦奋斗(奉献精神、井冈山精神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

10、爱国主义精神(雷锋精神、井冈山精神等)就是民族精神。×

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具体表现)。

?

九、展望祖国未来

1、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公平正义

2、民主法治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

?

3、我国已经实现全面小康。×

总体上的小康

4、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5、到2050年即21世纪中叶,我国将实现全面小康。×

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民族复兴。

6、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实现全面小康(共产主义)。×

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民族复兴

7、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实现共产主义

十、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

1、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指: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让中国人民站起来)

2、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指: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富起来)

3、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只有发展才能解决中国所有的问题,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6、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4、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公民 的根本利益。×

人民

第4篇:高考物理最后三天复习:常见的易错点

常见的易错点提示

1、判断两个矢量是否相等时或回答所求的矢量时不注意方向;

2、求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时不注意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进行说明;

3、不管题目要求g值习惯取10m/s2,在计算某星球上的平抛、落体等问题时,很容易出现把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9.8m/s2当做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处理情况;

4、受力分析时不完整,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题时合外力漏掉重力;

5、字母不用习惯写法或结果用未知量表示,大小写不分(如L和l),求得物理量不带单位(对字母表示的结果做完后可用单位制检验其是否正确);

6、不按题目要求答题,画图不规范;

7、求功时不注意回答正负功;

8、不注意区分整体动量守恒和某方向动量守恒;

9、碰撞时不注意是否有能量损失,两物体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时,动能(机械能)损失最多,损失的动能在碰撞瞬间转变成内能;

10、运用能量守恒解题时能量找不全;

11、求电路中电流时找不齐电阻,区分不清谁是电源谁是外电阻,求通过谁的电流;

12、求热量时区分不清是某一电阻的还是整个回路的;

13、实验器材读数时不注意有效数字的位数;

14、过程分析不全面,只注意到开始阶段,而忽视对全过程的讨论;

15分析题意时,不注意是水平平面还是竖直平面,是记重力还是不计重力,计算数值错误等引起分析题意出现差错,无法求解。

16、审题不当,读题不细,列式盲目,应弄清对谁在哪个过程或状态由什么规律列式,注意,结论要什么,就求什么。如:求对地压力是否漏牛顿第三定律及矢量的方向;答案中出现体重没有的符号B、

E、q、e等;只看题不看图或只看图不看题;不注意括号内的文字有效数字小数点位数等。

17、区别圆周运动和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圆周运动用F提=F需。而不能用分解运动的方法。如: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类平抛运动(恒力);在匀强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变力)。

18、分析受力:按程序分析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利用左手定则时注意电流方向或电荷正负)、弹力、摩擦力。注意根据题意判断在电磁中是否需要考虑重力,圆周运动一般需要计重力。 19动能定理中的位移s、速度v均是对地而言,而对相互摩擦生热的系统损失机械能的计算Q=fL中L是相对位移,与参考系无关。

20、卫星的运行速度是对地心,而非对地面;弄清轨道半径与离地高度的区别,公式中应为轨道半径。

21、记准写清物理公式,理解公式成立条件,注意写原始表达式,公式中的字母要与题设和已知物理量一致。

22、与安培力有关的方向判断用左手定则,电子(负电荷)运动产生的电流方向与负电荷运动方向相反。

23、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用于判断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右手定则判断电磁感应中的动生电流方向,愣次定律判断电磁感应中的感生电流方向。

24、静电平衡问题中求要弄清是哪个场产生的电场(外电场、感应场还是合场)。

25、注意功能关系:重力势能——重力做功

弹性势能——弹力做功

电势能——电场力做功 动能——合力做功

机械能——重力、弹力外的其他力做功

安培力做功——电能和其它能转化

26、洛仑兹力永不做功。

27、圆周运动注意绳与杆的区别。

第5篇:驾驶员考试科目一易错点汇总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第四十五条 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线标明的速度。在没有限速标志、标线的道路上,机动车不得超过下列最高行驶速度:

(一)没有道路中心线的道路,城市道路为每小时30公里,公路为每小时40公里;

(二)同方向只有1条机动车道的道路,城市道路为每小时50公里,公路为每小时70公里。

机动车行驶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最高行驶速度不得超过每小时30公里,其中拖拉机、电瓶车、轮式专用机械车不得超过每小时15公里:

(一)进出非机动车道,通过铁路道口、急弯路、窄路、窄桥时;

(二)掉头、转弯、下陡坡时;

(三)遇雾、雨、雪、沙尘、冰雹,能见度在50米以内时;

(四)在冰雪、泥泞的道路上行驶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三条 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后车应当与前车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距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超车:

(一)前车正在左转弯、掉头、超车的;

(二)与对面来车有会车可能的;

(三)前车为执行紧急任务的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的;

(四)行经铁路道口、交叉路口、窄桥、弯道、陡坡、隧道、人行横道、市区交通流量大的路段等没有超车条件的。

公共汽车站、急救站、加油站、消防栓或者消防队(站)门前以及距离上述地点30米以内的路段,除使用上述设施的以外,不得停车. 交叉路口、铁路道口、急弯路、宽度不足4米的窄路、桥梁、陡坡、隧道以及距离上述地点50米以内的路段,不得停车。

高速公路车速

1、同方向有2条车道的行驶,所有机动车在行车道上行驶,左侧车道的最低车速为100km/h。

2、同方向有3条车道的行驶

(1)车速高于110km/h的汽车在最左侧车道上行驶。

(2)车速高于90km/h的汽车在中间车道行驶。

(3)右侧车道车速不得低于60km/h。

3、同方向有4条以上车道的行驶

(1)车速高于110km/h的汽车在最左侧车道上行驶。

(2)车速高于90km/h的汽车在中间车道(第2条)上行驶。

(3)右侧车道车速不得低于60km/h。

在高速公路上,能见度低于200的,速度不能超过60;能见度低于100的,速度不恩能够超过40;能见度低于50的,速度不能超过20,且要尽快驶离高速公路!

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别逃,一逃就是3年以上了,如果因为你的逃导致人死亡了,7年以上(逃逸致死亡的才是7年以上,致人死亡且逃逸的是3年以上7年以下)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扣留车辆:

(一)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未悬挂机动车号牌,未放置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或者未随车携带机动车行驶证、驾驶证的; 2:对未按照国家规定投保交强险的车辆,交通警察可依法予以扣留。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扣留驾驶证: (一)饮酒、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 (二)机动车驾驶人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驾驶证或者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三)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 (四)驾驶拼装的机动车或者已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的; (五)在一个记分周期内累积记分达到12分的; (六)使用他人驾驶证的; (七)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

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都有什么情况

驾驶证记载的驾驶人信息发生变化的应当在30日内到驾驶证核发地车管所申请换证。

驾驶人在驾驶证有效期满前90天申请换证 小型汽车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承担同等以上责任未被吊销驾驶证的,应当在记分周期结束后30日内接受审验。

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驾驶人每一年提交一次身体条件证明

一、机动车驾驶人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一次记12分:

(一)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的;

(二)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

(三)驾驶营运客车(不包括公共汽车)、校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20%以上的;

(四)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五)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未悬挂机动车号牌的,或者故意遮挡、污损、不按规定安装机动车号牌的;

(六)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号牌、行驶证、驾驶证、校车标牌或者使用其他机动车号牌、行驶证的;

(七)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倒车、逆行、穿越中央分隔带掉头的;

(八)驾驶营运客车在高速公路车道内停车的;

(九)驾驶中型以上载客载货汽车、校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20%以上或者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50%以上,以及驾驶其他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50%以上的;

(十)连续驾驶中型以上载客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的;

(十一)未取得校车驾驶资格驾驶校车的。

二、机动车驾驶人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一次记6分:

(一)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二)驾驶机动车违反道路交通信号灯通行的;

(三)驾驶营运客车(不包括公共汽车)、校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未达20%的,或者驾驶其他载客汽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20%以上的;

(四)驾驶中型以上载客载货汽车、校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未达20%的;

(五)驾驶中型以上载客载货汽车、校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行驶或者驾驶其他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20%以上未达到50%的;

(六)驾驶货车载物超过核定载质量30%以上或者违反规定载客的;

(七)驾驶营运客车以外的机动车在高速公路车道内停车的;

(八)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或者城市快速路上违法占用应急车道行驶的;

(九)低能见度气象条件下,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不按规定行驶的;

(十)驾驶机动车运载超限的不可解体的物品,未按指定的时间、路线、速度行驶或者未悬挂明显标志的;

(十一)驾驶机动车载运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以及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未按指定的时间、路线、速度行驶或者未悬挂警示标志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

(十二)以隐瞒、欺骗手段补领机动车驾驶证的;

(十三)连续驾驶中型以上载客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以外的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的;

(十四)驾驶机动车不按照规定避让校车的。

机动车达到国家规定的强制报废标准的不能办理注册登记

初次申领的驾驶证有效期是6年 驾驶技巧准考证明的有效期是三年

C1驾驶证

准驾车型:小型汽车

准驾的车辆:小型、微型载客汽车以及轻型、微型载货汽车、轻、小、微型专项作业车

准予驾驶的其他车型:C

2、C3/低速载货汽车、C4/三轮车

C2驾驶证

准驾车型:小型自动档汽车

准驾的车辆:小型、微型自动挡载客汽车以及轻型、微型自动挡载货汽车

瞒一吊二撤三醉五逃终身。

第七十八条 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领机动车驾驶证的,申请人在一年内不得再次申领机动车驾驶证。

申请人在考试过程中有贿赂、舞弊行为的,取消考试资格,已经通过考试的其他科目成绩无效;申请人在一年内不得再次申领机动车驾驶证。

申请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收缴机动车驾驶证,撤销机动车驾驶许可;申请人在三年内不得再次申领机动车驾驶证。

机动车驾驶证遗失、损毁无法辨认时,机动车驾驶人应当向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车辆管理所申请补发

第6篇: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易错点汇总

恒威学校制作,不得翻印(含金量20%)五年级数学导学案总第期制作人:刘雅莉审核人:签批人: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易错点汇总

一、倍数与因数的关系

【知识点1】倍数与因数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不能单独存在。 例如:6是倍数、3和2是因数。(×)改正:6是3和2的倍数,3和2是6的因数。 练习:

(1)8×5=40,()和()是()的因数,()是()和()的倍数。 (2)因为36÷9=4,所以()是()和()的倍数,()和()是()的因数。

(3)在18÷6=3中,18是6的(),3和6是()的()。 (4)在14÷7=2中,()能被()整除,()能整除(),()是()的倍数,()是()的因数。

(5)若A÷B=C(A、B、C都是非零自然数),则A是B的()数,B是A的()数。 (6)如果A、B是两个整数(B≠0),且A÷B=2,那么A是B的,B是A的。 (7)判断:因为7×6=42,所以42是倍数,7是因数。 ()

因为15÷5=3,所以15和5是3的因数,5和3是15的倍数。()5是因数,15是倍数。()

甲数除以乙数,商是15,那么甲数一定是乙数的倍数。() (8)甲数×3=乙数,乙数是甲数的()。A、倍数B、因数C、自然数

【知识点2】倍数因数只考虑正数,小数、分数等不讨论倍数、因数的问题。

例如:0.6×5=3,虽然可以表示0.6的5倍是3但是,0.6是小数是不讨论倍数因数问题。 因此类似的:因为0.6×5=3,所以3是0.6和5的倍数。是错误的说法。 练习:

(1)有5÷2=2.5可知()

A、5能被2除尽B、2能被5整除C、5能被2整除D、2是5的因数,5是2的倍数 (2)36÷5=7……1可知()

A、5和7是36的因数B、5能整除36C、36能被5除尽D、36是5的倍数 (3)属于因数和倍数关系的等式是()

A、2×0.25=0.5B、2×25=50C、2×0=0 【知识点3】没有前提条件确定倍数与因数

例如:36的因数有()。

确定一个数的所有因数,我们应该从1的乘法口诀一次找出。如:1×36=

36、2×18=

36、3×12=

36、4×9=

36、6×6=36因此36的所有因数为:

1、

2、

3、

4、

6、

9、

12、

18、36重复的和相同的只算一个因数。

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他本身。 例如:7的倍数()。

确定一个数的倍数,同样依据乘法口诀,如:1×7=

7、2×7=

14、3×7=

21、4×7=

28、5×7=35……还有很多。

因此7的倍数有:

7、

14、

21、

28、

35、42……

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他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练习:

(1)20的因数有:(2)45的因数有:(3)24的倍数有:(4)17的倍数有:(5)下面的数,因数个数最多的是()。A、18B、 36C、40

(6)判断并改正:14比12大,所以14的因数比12的因数多()1是1,2,3,4,5… 的因数()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

12是4的倍数,8是4的倍数,12与8的和也是4的倍数。()凡是8的倍数也一定是2的倍数。() (7)幼儿园里有一些小朋友,王老师拿了32颗糖平均分给他们,正好分完。小朋友的人数可能是多少?

【知识点4】有前提条件的情况下确定倍数与因数 例如:25以内5的倍数有(

5、

10、

15、20、25 )。特别注意前提条件是25以内! 例如:

5、

1、20、

35、40、

10、140、2 以上各数中,是20的因数的数有();是20的倍数的数有();既是20的倍数又是20的因数的数有()。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20的因数有哪些,然后在上面的数中一次找出,特别注意没有在以上数字中出现的因数是不能填入括号的! 练习:

(1)100以内19的倍数有:(2)在4,6,8,10,12,16,18,20,22,24,28,32,36中4的倍数:36的因数:

(3)一个数既是6的倍数,又是60的因数,这个数可能是(4)用

1、

5、

6、

8、9组成的数中,是3的倍数的数有是2的倍数的数有

。 【知识点3】关于倍数因数的一些概念性问题

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他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他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上一篇:六年级数学学情分析表下一篇:417jlzyc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