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职业学校青年教师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民办职业大学青年教师工作满意度问题研究 ——以南昌职业大学为例

摘要:截止到2019年,据统计全国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高职院校有1388所,招生数量高达350.74万人,毕业生总人数已经接近351.64万人,在校生总人数已经突破1100万人,占高等教育总招生人数的40%以上;与此同时,高职院校每年为各类社会从业人员提供的技术培训人数超2000万人次。青年教师是民办职业大学前沿的主力军,青年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培养质量、民办职业大学的教学质量和民办职业大学的发展前景。本文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结合了相关理论及数据分析结果,对南昌职业大学青年教师工作满意度进行研究。青年教师是民办职业大学教学前沿的主力军,是接触学生最多的教育从业者,他们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三观。就当前情况而言,青年教师学历普遍较高,并且他们对自身发展期望较高,也有较强的成长意愿。其在工作期间普遍注重自身学习和能力提升,但是由于他们工作经验不足、涉世不深等因素,导致青年教师在进修、培训、奖项评选、职称评定等方面较为落后。与此同时,青年教师对教师角色的理解仍然需要逐渐完善和自我认同。据统计调查,在入职初阶段,青年教师对教师角色还未形成认同,则离职的可能性偏大。有研究者对我国西南地区某市13所高校进行调查,发现在1995—1999年期间,青年教师离职达1218人,占这13所高校年轻教师总数的79%。同时,在调查的13所高校中,有37%的高校青年教师在校外从事其他职业,51%的高校青年教师在此前有过离职打算。因此,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的监测应当用作高校师资队伍的预警指针,这可成为良好预防青年教师流失的方针。笔者通过查阅工作满意度的相关著作和论文,且借鉴国内外研究者对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民办职业大学青年教师的特征,对民办职业大学青年教师有关工作满意度的框架进行探讨,确定了评价民办职业大学青年教师工作满意度的标准及影响因素,提出提高民办职业大学青年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具体措施。从整体上来讲,民办职业大学青年教师工作满意度较高。其工作满意度的评估指标可归纳为六个维度,分别为领导与管理、社会地位与认可、工作收入及工作福利、教育体制与社会环境、人际关系、自我实现。通过对南昌职业大学青年教师问卷调查得到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发现,青年教师对人际关系、教育体制与社会环境满意度较高,其中对工作环境与学院环境满意度最高;对工作收入及工作福利、工作任务和社会地位与认可满意度较低,对工作收入及工作福利满意度最低。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人际关系、教龄、职务和专业学科等因素对青年教师工作满意度有一定影响。根据对南昌职业大学的研究结果,笔者在第五章对影响青年教师工作满意度问题原因进行了分析,分别从个人和学校层面的不足做了详细分析。同时,从外界与内在两个角度,提出对于民办职业大学青年教师工作满意度提升措施,包括:完善领导与管理制度、建立多元化的薪酬激励、构建青年教师培养机制、为青年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对青年教师提出合理调节工作压力、有效疏导工作情绪的建议。

关键词:民办职业大学;工作满意度;青年教师

学科专业:公共管理(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技术路线

四、研究创新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民办职业大学

二、青年教师

三、工作满意度

四、教师工作满意度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二、双因素理论

三、期望理论

四、李克特量表

第三章 南昌职业大学青年教师特性及满意度调查

第一节 南昌职业大学概况

第二节 南昌职业大学青年教师概况

一、思想特性

二、心理特性

三、行为特性

第三节 问卷设计、发放与回收

一、调查问卷设计

二、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

第四章 南昌职业大学青年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分析

第一节 人口统计学分析

第二节 青年教师工作满意度问题分析

一、领导与管理满意度分析

二、社会地位与认可满意度分析

三、工作收入及工作福利满意度分析

四、教育体制与社会环境满意度分析

五、人际关系满意度分析

六、自我实现满意度分析

第三节 青年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小结

第五章 青年教师工作满意度问题产生原因分析及提升措施

第一节 青年教师工作满意度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一、学校方面存在的不足

二、青年教师自身存在的不足

第二节 青年教师工作满意度提升措施

一、完善领导与管理制度

二、建立多元化的薪酬激励机制

三、构建青年教师培养机制

四、为青年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五、合理调节工作压力

六、有效疏导工作情绪

七、转变视角与心态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主要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南昌职业大学青年教师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表

致谢

上一篇:校企合作交互设计论文提纲下一篇:金融数学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