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想

2022-03-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学思想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摘 要: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课程。从培养学生分析性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理论实践三个方面,对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思维能力;理论实践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中学生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思维能力培养愈发受起重视,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分析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培养学生分析性思维

分析性思维是思维能力的一项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思想政治教学在中学阶段变得更加理论化、难懂化,教师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性思维,才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

1.概念形象法

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有很多复杂的概念要求学生去理解。由于这些概念本身具有抽象性、概况性,单从字面意思来看,对于学生来说很难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将这些概念形象化地展示出来,同时也能让学生学到这种形象化的分析思维方法。例如,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针对“团结”这个名词进行解释。“团结”是什么意思?“团结”的“团”字很直接地表达了其中的意思,从“团”字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个有口才的人在用激昂的语音和切实的行动,领导众人围绕在一起,众人围绕这个有口才的人团结一致地朝着目标奋斗。这种有趣形象的概念解释,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加强学生对概念知识更深的理解。

2.比较分析法

例如,针对社会主义体制的讲解时,教师不仅要详解社会主义体制的内容、特征等,还要提到与社会主义共存的资本主义体制,将社会主义体制与资本主义体制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综合归纳,找出两者的相同点以及不同点。除此之外,还可以将我国的社会主义体制与朝鲜、越南、古巴等社会主义国家的体制进行对比,找出社会主义体制间的共性与特性,切实掌握具有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体制。

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创新是一个国家与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学生是国家与民族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创造性思维包含着活力、开放,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让教学氛围显得更有活力,更轻松,而不是枯燥、紧张的气氛。教师需要与学生保持真正的师生关系,即“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教师需要运用教学手段,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散。比如,在课堂上,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对知识进行设问,鼓励学生积极地提问,提倡标新立异,加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探讨。比如,在讲到我国“一党制”的执政体制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为什么我国不能像西方国家那样实行“多党制”的执政方式,我国实行“多党制”的执政体制又会怎样,“多党制”的执政方式好还是“一党制”的执政方式好……通过课堂上的循序提问,学生老师之间的互动探讨,思维观点的不同碰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潜在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理论实践

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不能够一味地针对书本知识进行灌输式的教育,教师应该将理论课程与实践相结合。比如,在讲到消费者权益的时候,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别扮演消费者、超市营业员、商品生产企业、工商执法部门、社会群众等角色,开展一次消费者的维权活动。这样更能将理论知识联系到实践,扩展学生的思维活动。

中学生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朝阳,中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强弱对国家与民族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作为学生思维的启蒙老师,需要在教学环节能动性地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学生也应该明白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自觉地训练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姚小珍.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下,2013(05):27.

[2]賈向林.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甘肃教育,2012(21):82.

编辑 谢尾合

作者:文/杨浩

第2篇:中学教学数学思想方法研究

摘要:数学思想方法是在数学科学的发展中慢慢形成的。它是伴随着数学知识体系的建立而确立的,是数学知识体系的灵魂。它是对数学事实、数学概念、数学原理与数学方法的本质认识。中学教学数学思想方法是指渗透在中学数学知识与方法中具有普遍性与适应性的本质思想,其中应用的最广泛的数学思想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符号思想、模型思想、辩证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分解组合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并且对这些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中学教学;数学思想方法;普遍性;适应性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中学教育工作者,都早已明白了单纯的“灌输式”教学的弊端已越来越明显,对在中学教育教学中融入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也愈来愈迫切[1]。数学思想方法是一种指导思想和普遍使用的方法。学会用数学思想方法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将极大地提高数学素养,不再是单纯的掌握书本知识,而是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考能力[2]。但是,在当前中学数学教学中还普遍存在过分强调知识与技能,对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严重不足,等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数学教育的质量。[3]

一、符号思想

在中学数学的教学与学习中,已经不仅仅是与单纯的数字进行交流了,在学习与教学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都是用字母来代替数字的,从而来进行相关的代数式的学习与教学,这使得中学数学的学习与教学变得更加简洁明了。字母的使用是非常广泛的,字母既可以表示一个数,也可以表示一个代数式,有时还可以表示更为广泛的内容。在中学数学中可以用字母简洁地表示出数字运算的规律,例如中学数学常用到的乘法分配率,采用字母可以简洁地表示为:a(b+c)=ab+ac,平方差公式同样可以简洁地表示为:a2-b2=(a+b)(a-b)。可以看出,采用字母来表示中学数学的一些内容简单明了,这给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都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同时也体现了引入字母的抽象性及严谨性。将数字采用字母来进行替代与采用符号的形式来表示各个量之间的关系与运算方式,这样形成的一系列形式化的表达式,称之为数学语言。常见的这种数学语言有许许多多,例如点M的平面坐标,我们可以通过M(x,y)的表示形式来对物体的位置进行表示,x表示点M的横坐标,y表示其纵坐标。在中学数学中字母符号的广泛使用使得许多问题的描述与推理运算变得更加简洁。

二、模型思想

在中学数学的教学与学习过程中,模型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利用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的一般数学方法我们就称之为数学模型方法。根据数学问题的原型来构造具体的数学模型的过程称为数学建模。数学建模就是灵活、综合地运用数学知识来处理和解决相关问题,数学建模的一般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问题分析。对问题进行分析,了解问题的具体情况并查找相关资料。(2)假设化简。根据对问题的分析,抓住问题的主要特征对问题进行简化,用简练的数学语言或者公式来表示。(3)数学模型的建立。在对问题分析与简化的基础上,采用合适的数学方法与知识来刻画变量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它们之间相对应的数学模型关系。(4)数学模型的求解。对建立的模型进行求解。(5)数学模型的检验。将建立的模型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实际情形进行比较,以此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

三、辩证思想

解题其实就是解决矛盾,即分析矛盾的双方分别是什么,然后再找出相应的转化条件,在运用辩证的思想方法来获得问题的解决。在中学数学教学与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学会采用辩证的思想方法来探讨、研究和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常见的情况有:(1)采用具体与抽象的辩证关系来解决问题。把数学中遇到的抽象问题与对应的感性经验材料结合起来得到具体的数学模型,最后通过对这些模型的研究与分析,实现解决最终问题。(2)采用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来解决问题。问题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只要先得出特殊问题的答案,普遍性的问题解决方法就有了相应的切入点,可以更加高效地解决问题。(3)采用静止与运动的辩证关系来解决问题。由辩证法可以知道,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并且它们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在数学的教学与学习过程中,要善于采用动与静之间的辩证关系来指导数学问题的解决。(4)采用整体与局部的辩证关系来解决问题。在遇到的一部分数学问题中,如果只局限在整体或局部中不断循环,很容易使解题思维变得杂乱无章,不能够得到正确的求解方法。此时,如果可以从整体开始深入到局部或者把局部问题拓展为整体,解题思路就会豁然开朗了。(5)采用等式与不等式的辩证关系来解决问题。在中学数学中遇到的等式与不等式是两个不一样的概念,它们之間既有一定的区别又有一定的联系,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四、函数与方程思想

在中学数学教学与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变量与变量之间的一种对应关系就是函数思想。函数思想也可以采用集合中的映射关系来表示其具体概念。函数思想与方程思想虽然是两个不相同的概念,但是二者是相互交融的。为了说明函数与图像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例子来说明,对于函数y=f(x),函数图像与x轴上所有交点的横坐标正好对应于方程f(x)=0的解。这说明了函数与方程思想是互相渗透、相辅相成的,用来处理中学阶段的变量与变量的关系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在中学数学阶段,函数与方程思想的应用非常普遍,几乎包含了中学数学问题的所有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问题中:(1)函数与不等式的相互转化问题,对于函数y=f(x),当y≥0时,就化为不等式f(x)≥0,可以借助于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来进行求解。(2)数列的相关问题,用函数的思想去处理则十分简便。(3)解析几何问题,需要通过解方程组才能进行求解,而方程组涉及函数与方程的相关思想。(4)立体几何中遇到的有关角、面积和体积的问题,同样要采用列方程或建立有关函数表达式的方法来进行求解。

五、分解组合思想

在中学数学的教学与学习中,有些不能以同一的形式或方法来进行求解的数学题目,则需要根据其已知条件,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子集,再分别对这若干个子集进行局部的求解,最后将各个局部的求解进行组合,从而得到原问题的解,这种解决问题的思想就是分解组合思想。通过采用分解组合数学思想方法去思考分析解决比较棘手复杂的问题,有助于形成认真严谨的态度和清晰透彻的思路。分解与组合二者之间的关系既是对立又是统一的。面对一个数学问题,确定采用分解法来进行求解还是采用组合法来进行求解,或者是同时采用分解法与组合法,这就需要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在中学数学教学与学习阶段,含未知数的绝对值问题、方程求解问题、二次函数曲线与坐标轴交点问题、排列组合问题、不等式的证明与求解问题与函数单调性的判断与证明问题等,采用分解组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思想方法。

六、数形结合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非常经典的数学思想,常应用于数学的学习与教学中。该思想把对数量关系的研究与数学图形性质的研究进行了相互转化。在中学数学的教学与学习中大量的数学问题的后面都隐藏着图形的信息,同样图形的特征信息也体现着数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李秋霞.初中数学思想的教学研究[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2,(7):288.

[2]张奠宙.数学思想是自然而平和的[J].人民教育,2006,(10):28-29.

[3]殷堰工.数学思想方法及其教学[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8,(4):118

作者:王林玲

第3篇:树立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对加强新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加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探究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人才培养的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思想品德素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符合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中學政治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关键,而思想教育又是政治教育的关键。所以,中学政治教育应把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特别是重点中学更应如此,更应对思想品德教育常抓不懈。

一、新时期的中学生思想道德概况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给新时期中学生的成长环境带来了深刻的变化。高中生思想品德培养过程中,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的培养要齐头并进,不可偏废。道德行为是在道德认识的指导、道德情感的推动和道德意志的调节下,通过反复练习形成的;道德行为反过来又可巩固发展道德认识、加深丰富道德情感,促进道德意志的锻炼。

二、中学生思想品德状况形成的原因

(一)学校方面的因素:

学校教育培养的目标应是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教书育人,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品德被列为个才能之首。我们要教育学生什么是集体主义,教育他们怎样去做人,怎样去处事。可见,德育失衡危害之深,影响之大。若不改德育失衡之顽疾,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从何推行。

1、转变观念 建立机制。

要切实落实素质教育,引导中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充分认识到开展德育工作对培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肩负起教书育人的责任,从而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要加强对教职工履行育人职责进行考核,也要把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纳入评价指标体系之中。

2、加强教育 规范管理

要抓好下面几个方面的教育:一是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二是加强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三是进行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四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五是加强集体主义教育。人的个性发展必须反映社会的需要,但人的个性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所以必须提倡“我为人人”的崇高风尚。

3、环境熏陶 实践感悟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增强环境育人功能。使青少年学生一走进校园就能感受到优美环境的熏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探索班级文化、走廊文化、板报文化建设的新形式、新思路,使校园的每一面墙都能激励人向上,每一个角落都能发挥育人的功能。

(二)社会方面的因素

审美错位 监管不力,一部不健康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可以把中学生引向善恶颠倒、美丑不分、意志消沉。中学生上网人数越来越多。一些青少年沉溺网络,浏览不良信息,热衷网络游戏等,影响了正常学习和生活, 学生品德的养成,无论是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锻炼,还是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各种社会的实践活动。

1、高度重视 建立机制

高度重视,建立机制,加强领导,落实措施。具体是:(1)工作机制。把加强和改进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2)保障机制。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确保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等场所免费或优惠向中学生开放,并鼓励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中学生文化设施的建设。(3)督导机制。按照党中央要求,成立督导机构,对各级组织部门以及学校的德育工作进行督促和检查,并对督导结果及时进行通报。

2、正面宣传 营造氛围

各种大众传媒、广播节目和电影产品,要创作、编辑、出版更多更好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多办一些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文娱、体育、科技活动,为中学生提供最好精神食粮,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和道德氛围。

3、清理整顿 净化环境

坚决取缔非法出版物市场,一是查封传播淫秽、凶杀、暴力、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出版物,坚决打击各种无证经营和及盗版行为等。二是深入开展“网吧”专项整治。三是清理整顿校园周边环境,(开设歌舞厅、游戏厅等)努力净化中学生的成长环境。加强和改进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互动,形成合力,才能更好促进中学生健康茁壮成长!

(三)家庭方面的因素:

在教育子女方法上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是过分溺爱。比如有些父母为了孩子集中精力搞好学习,全部的家务劳动都由父母代劳,对孩子一味迁就,有求必应。另一种是动辄打骂。一旦发现家长与孩子要求的目标过大,则动武力,这样往往使孩子产生严重的逆反抵触心理。由于一些家庭的不幸,父母的离异、再婚、外出打工等,这样不健全的家庭给孩子的关心与爱护也是不健全的。没有时间关注子女的学习、生活,对孩子的学习、精神世界不闻不问,放任自流。一些父母由于自身素质的原因,行为不检点,夫妻之间常在孩子面前争吵打骂……,形象不佳,这些对孩子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这样的家庭环境往往容易使孩子效仿大人,沾染不良的行为习惯。教育相互为用、相辅相承、灵活运用、坚持不懈,能够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学生思想品质的素质质量,有效地服务于培养全面的高素质人才。

三、 学生品德培养的方法

(一) 教育说服法

在思想品德培养的实践中,我经常采取“集体讲解法”、“个别谈话法”以及“集体讨论法”。结合具体事例,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谈话”。在谈话的过程中,我尽量以诚恳、耐心和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努力创设良好的谈话气氛,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前提下,针对一定的中心内容,或表扬,或批评,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

(二) 情感陶冶法

高中生学习和活动所处的主要是在学校和班级中,其道德认识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学校和班级的环境中形成的。每个学生具有某种威慑作用。在这种健康舆论的陶冶下,可以使学生的道德行为不断扩展与发扬光大。适时的组织学生欣赏具有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的影视片、诗歌朗诵会等,使学生受到艺术的陶冶。

(三) 实践锻炼法

学生的优良品德不仅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形成,也要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完善和提高。 在中学生思想品德培养中,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贯彻“教育说服法”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就能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内化学生的道德意志,形成学生稳定的道德行为。

(四) 榜样模仿法

要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一方面对学生传授道德规范,另一方面努力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既重言教,又重身传,努力做学生修养品德的表率。

四、如何加强新时期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措施

针对上述原因,我们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认真研究新形势下中学生工作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适应新时期中学生成长的特点和规律,探索和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网络,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环境,为促进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总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只有我们每位教师引起重视,端正思想、改进教法,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才能搞好思想政治课教学,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培养并达到新教育理念下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作者:周 杰

第4篇: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浅见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对加强新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加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探究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人才培养的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思想品德素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符合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中学政治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关键,而思想教育又是政治教育的关键。所以,中学政治教育应把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

一、新时期的中学生思想道德概况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给新时期中学生的成长环境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中学生思想品德培养过程中,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的培养要齐头并进,不可偏废。道德行为是在道德认识的指导、道德情感的推动和道德意志的调节下,通过反复练习形成的;道德行为反过来又可巩固发展道德认识、加深丰富道德情感,促进道德意志的锻炼。

二、中学生思想品德状况形成的原因

(一)学校方面的因素:

学校教育培养的目标应是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教书育人,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品德被列为个才能之首。我们要教育学生什么是集体主义,教育他们怎样去做人,怎样去处事。可见,德育失衡危害之深,影响之大。若不改德育失衡之顽疾,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从何推行。

1、转变观念建立机制。

要切实落实素质教育,引导中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充分认识到开展德育工作对培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肩负起教书育人的责任,从而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要加强对教职工履行育人职责进行考核,也要把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纳入评价指标体系之中。

2、加强教育规范管理

要抓好下面几个方面的教育:一是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二是加强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三是进行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四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五是加强集体主义教育。人的个性发展必须反映社会的需要,但人的个性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所以必须提倡我为人人的崇高风尚。

3、环境熏陶实践感悟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增强环境育人功能。使青少年学生一走进校园就能感受到优美环境的熏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探索班级文化、走廊文化、板报文化建设的新形式、新思路,使校园的每一面墙都能激励人向上,每一个角落都能发挥育人的功能

(二)社会方面的因素

审美错位、监管不力,一部不健康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可以把中学生引向善恶颠倒、美丑不分、意志消沉。中学生上网人数越来越多。一些青少年沉溺网络,浏览不良信息,热衷网络游戏等,影响了正常学习和生活,学生品德的养成,无论是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锻炼,还是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各种社会的实践活动。

(三)家庭方面的因素:

在教育子女方法上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是过分溺爱。比如有些父母为了孩子集中精力搞好学习,全部的家务劳动都由父母代劳,对孩子一味迁就,有求必应。另一种是动辄打骂。一旦发现家长与孩子要求的目标过大,则动武力,这样往往使孩子产生严重的逆反抵触心理。由于一些家庭的不幸,父母的离异、再婚、外出打工等,这样不健全的家庭给孩子的关心与爱护也是不健全的。没有时间关注子女的学习、生活,对孩子的学习、精神世界不闻不问,放任自流。

一些父母由于自身素质的原因,行为不检点,夫妻之间常在孩子面前争吵打骂,形象不佳,这些对孩子产生极大的螽面影响,这样的家庭环境往往容易使孩子效仿大人,沾染不良的行为习惯。教育相互为用、相辅相承、灵活运用、坚持不懈,能够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学生思想品质的素质质量,有效地服务于培养全面的高素质人才。

三、学生品德培养的方法

(一) 教育说服法

在思想品德培养的实践中,我经常采取集体讲解法、个别谈话法以及集体讨论法。结合具体事例,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谈话。在谈话的过程中,我尽量以诚恳、耐心和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努力创设良好的谈话气氛,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前提下,针对一定的中心内容,或表扬,.或比评,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

(二) 情感陶冶法

中学生学习和活动所处的主要是在学校和班级中,其道德认识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学校和班级的环境中形成的。每个学生具有某种威慑作用。在这种健康舆论的陶冶下,可以使学生的道德行为不断扩展与发扬光大。适时的组织学生欣赏具有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的影视片、诗歌朗诵会等,使学生受到艺术的陶冶。

(三) 实践锻炼法

学生的优良品德不仅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形成,也要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完善和提高。在中学生思想品德培养中,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贯彻教育说服法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就能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内化学生的道德意志,形成学生稳定的道德行为。

(四) 榜样模仿法

要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一方面对学生传授道德规范,另一方面努力加強自己的品德修养,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既重言教,又重身传,努力做学生修养品德的表率。

四、如何加强新时期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措施

针对上述原因,我们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认真研究新形势下中学生工作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适应新时期中学生成长的特点和规律,探索和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网络,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环境,为促进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总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只有我们每位教师引起重视,端正思想、改进教法,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才能搞好思想政治课教学,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培养并达到新教育理念下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作者:闫波

第5篇:分类讨论思想与中学数学

我国的教育改革在不断地进行之中,新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如下:(1)素材的选取努力体现数学的本质,联系实际适应学生的特点;(2)展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自主探索;(3)教材重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理性思维习惯和创新精神;(4)让学生接受数学的美,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5)反映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结合.由此可见,新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体现了一种教学理念,即教师应该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是一门思维的学科,思维能力是数学学科能力的核心,而数学的思想方法就是数学中所蕴涵的一般的思维规律,是数学的灵魂.作为数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分类讨论思想在数学知识的联络上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应用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历年来高考的重点之一.

分类讨论思想和中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点有着紧密的联系,比如,(1)数的分类;(2)圆锥曲线中离心率e的取值与椭圆、抛物线、双曲线的对应关系;(3)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与根的情况;(4)中学函数等.我们通过上面几个知识点的研究说明数学的分类讨论思想在中学数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学习知识巩固知识,发展严谨与理性的思维,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沟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

一、数与分类讨论思想

我们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学习了不同的数,有自然数、整数、正整数、零、负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虚数、复数,各种各样,形形色色,但是我们有了分类的思想,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可以理清的.这就是分类讨论思想,它将看起来有些混乱的对象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使我们可以把握全局.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正是有了这样的思想才使学习变得简单起来.同样,分类讨论思想在学习知识巩固知识上的重要作用还可以体现在离心率e与圆锥曲线的关系上.

二、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与分类讨论思想知识点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是:Δ=b2-4ac,当Δ>0时;Δ=0;Δ<0时方程分别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没有实数根.我们研究一个根的判别式问题,从中可以看出分类讨论思想在发展严谨与理性思维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三、圆锥曲线与分类讨论思想

在学习圆锥曲线的时候,分类讨论思想把看起来陌生的几种曲线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我们利用离心率e将圆锥曲线进行

分类.

第一种情况:0

椭圆的另一定义是:曲线上一点到定点的距离和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一定值e,0

第二种情况:e>1

双曲线的另一定义是:曲线上一点到定点的距离和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一定值e,e>1,这种曲线叫做双曲线,双曲线的离心率在圆锥曲线中较大.

第三种情况:e=1

抛物线的定义是:曲线上一点到定点的距离与到定直线的距离比是e,e=1,这种曲线叫做抛物线.

这样,几种圆锥曲线在我们的印象中便成为一个整体.这充分体现了分类讨论思想在知识的构建上所起的重要作用.学习者并不是把外界的知识搬到记忆中,而是在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构建新的理解.数学的概念是从那里来的?冯诺依曼答曰:“数学来源于经验.”可知数学的源是经验与自然科学,但必须经过数学家的严格的精细的加工.分类讨论思想在这里就是这样的经验,在它的基础上,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数学知识.中学数学教学应当注意知识和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知识促进思想,思想反过来增长知识.数学思想方法产生于数学认知活动,又反过来对数学认知活动起重要指导作用,它是数学知识的精髓和灵魂,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分类讨论思想在知识的结构化方面的应用使数学知识的学习变得轻松,也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将来的教学中,我们能够贯彻这种思想促进知识学习的理念.下边进一步研究分类讨论思想在知识的结构化方面和解决问题时的重要作用.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将事物进行分类,然后对划分的每一类分别进行研究和求解的方法叫做分类讨论的方法.分类是自然界中的基本逻辑方法之一,数学中的分类讨论思想是:按照数学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数学对象分为不同种类的思想方法,分类以比较为基础,通过比较,识别出数学对象的异同点,然后根据共同点将数学对象划分为较大的类,根据差异点将数学对象划分为较小的类,从而将数学对象区分为有一定从属关系的等级系统.通过分类讨论思想,知识结构清晰而准确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许多教育工作者注重数学知识的灌输,却忽视了数学思想的培养,而数学思想作为数学的灵魂,对于数学的学习与应用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此,从一道数学竞赛题出发研究分类讨论思想在中学数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张宏斌.现代数学思想与中学数学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05.

编辑 王团兰

作者:温洪

第6篇:中学快乐体育教学思想研究

摘 要 现在中学的体育思想是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所以我们在体育工作中就要创造良好的学校体育环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新教学方法。本文着重介绍了快乐体育教学思路,希望对体育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 中学 体育教学 思想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社会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种形势下要培养出不仅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还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很多的体育教师开始运用、完善快乐体育的教学方法,下面笔者结合自身运用快乐体育教学理念的教学经验,谈一下如何在中学体育建设中积极有效地实施快乐体育思想。

一、创造良好的学校体育环境

学校良好的体育环境是保证体育活动顺利开展的根本保证,其中学的体育环境主要指的是物质环境和学生的心理环境,其中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学校体育设施的完善;学生的心理环境作为一种抽象的体育环境,主要是指学校积极营造一种体育氛围,通过学校、班级的生活所体现出来,把体育意识、健康风气以及体育的管理制度灌输到学生们的思想中,让他们对于体育建设从各方面加以深化理解。学校的体育环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体育态度,如果学校的体育设施不完善,就会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的心理环境也对学生的体育思想存在暗示,所谓的快乐体育指的是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体育,享受体育。因此,学校应结合自身的能力,完善体育设施,努力营造一种和谐健康的体育氛围。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体育活动的主要组织者是体育教师,作为教育者,就必须具备良好的情感意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教学任务完成,不仅是一种单纯的说教,而是一种情感的交流,这种交流可以影响学生的情绪和认知性,所以说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是一门高深的艺术。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热爱程度,直接关系到课程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素质提高。所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就要不断、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真正地关爱学生,努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断提高自己的情感交流引导意识,这样一来,学生在情感的引导下,就会自觉地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真正喜欢上体育课程。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活跃体育活动气氛,培养学生浓厚的体育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体育教师懂得灵活运用教学手段,不断革新教学方法,寻求更加适应学生心理的教学方法经行教学,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们要注意,不仅要符合教材的特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还要有深度、有情趣、富有变化,使得教学气氛愉悦轻松,使得学生有兴趣的参与其中。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化,游泳、体育舞蹈以及健美操等课程在体育课堂中广泛的开展,也可以注重一下游戏的因素。结果很受学生的欢迎,游戏教学的实施,使得学生对于体育这门课程的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四、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

体育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运动水平和对于体育兴趣的差别。他们所追求的目标,学习的方式也存在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分层递进。体育教学中,只有老师最大限度地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真实感受,才能更加有效地开展教学,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传统意义上的整体教学,不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容易造成素质好的学生活动不足,但是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吃不消的现象。因此,在教学中就要区别对待,分层递进,了解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经常分组教学,让每个学生都在自己的基础上得到适度的提高,活动量不同。通过这样的分组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自身范围以内的练习内容,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五、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提高运动技能

每一个人都是这样,对于陌生的,没有接触过的事物就存在好奇感,存在求知欲。同样,在我们的体育教学中,也要运用这种常理。当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感到新颖时,就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对符合自身运动水平的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这种兴趣的保持时间相对较长。同样的一个教学活动任务,经常因为学生身体素质上的差异而出现不同的结果,致使他们对于体育活动的学习兴趣也存在差异。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符合他们年龄段特征、富有新意的、有竞赛性的活动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反,对于那些违背学生年龄特征、缺乏新意和创造力的教学活动就会极大地降低他们的积极参与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活动内容的选择应加以重视。

六、结语

在目前中学体育教育中,快乐体育教学思想确实是一种比较先进有效的指导思想,也是在当前体育改革教学中应当合理应用的教学思想。它的运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热情,极大调动了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还培养了他们的健康运动意识,使得教学活动气氛和谐愉快。

参考文献:

[1] 吴红胤.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思考[J].浙江体育科学.2008.30(1):2-4.

[2] 汪焱.中学体育文化发展创新的方向[J].体育科学研究.2009.6(1):34-35.

[3] 孙忠祥.中学实施快乐体育教学探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8.4(2):23-25.

作者:徐全胜 王秀艳 关连仲

第7篇:红旗中学办学思想

1、办学目标:将学校办成高质量、有特色、全国有影响的农村综合初中。

2、办学理念:以人为本,打牢基础,普教、职教、成教并进,让每个学生都成才。

3、办学宗旨:因材施教,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学有所长的优秀人才。

4、校训:勤学、守纪、文明、健美。

5、校风:自律、勤奋、进取、奉献。

6、班子作风:团结、务实、高效、创新。

7、教风:敬业、爱生、严谨、求精。

8、学风:刻苦、乐思、求实、博学。

第8篇:中学生 思想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

论文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培养人们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分析教育对象的思想特点并根据对象的思想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这在当前环境下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0引言

正确认识教育对象,了解和掌握教育对象的客观实际状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前提。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效的组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范围很广,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将其分为不同的类的类型。本文主要根据文化程度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中学生的思想特点,并探究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对策。

1中学生的思想特点

中学阶段也就是一个人的青春期阶段,这是人从幼稚顽童向成熟个体的过渡时期,随着生理发展尤其是性的成熟,此时他们的心理发展也渐次成熟,认识水平、情感体验和自我调控能力都在这一时期有了飞速的发展,他们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慢慢地形成和定型,这为他们走向社会、步入人生定下了基调 。

1.1 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落,正处于特定的发展阶段,思想上有其独特而鲜明的特点,调查发现:中学生思想品德的整体情况是好的,主流是健康的。

1.1.1 较强烈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91%以上的学生认为“每周一学校升旗仪式”有必要,愿意参加。“假如现在有外敌入侵或有人分裂国家,使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受到威胁,需要大批青年应征入伍”,有83.14%的学生表示积极主动应征。”但这种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在不同的地域表现也不同,农村相对于城市就稍差一点。

1.1.2 比较关注社会。调查显示,中学生对社会问题较为关注。在“我国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中做出选择最多的前三项依次是下岗职工再就业(47%)、腐败现象严重(37%)、农民工问题(31%)。高等学校扩招、家庭收入等也是学生十分关心的问题。说明中学生对于自己和家庭密切相关的大事比较关注,所关注的社会问题有一定的层次和水平。

1.1.3 高度认同传统道德。大部分学生都反对“助人为乐已经过时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了”等典型错误观点。这也反映出我们传统的道德教育是成功的、有效的。

1.2 调查发现:中学生身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1.2.1 对道德判断存在偏颇。有40%的中学生认为目前社会的道德生活是假恶丑多于真善美,而认为真善美多于丑恶的仅占12%。有52%的中学生赞同“现在很多事情使人说不清楚是好是坏,不知道如何才好”这一说法。中学生的社会道德观需要积极的引导。

1.2.2 自我中心较为突出,行为选择更趋实际。如在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中,65%的中学生选择“两方面兼顾,既利己又不损人”。 主张奉献与索取并重,提出“等价交换合情合理”等主张。还有一小部分学生自私自利行为普遍,不善合作,对他人的痛苦和不幸视而不见;在学习的目的中,以自我发展为目的的选择竟占了50%左右!

上一篇:组织管理创新下一篇:预算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