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发展战略

2022-10-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国产业发展战略

论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

摘要: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一种特色经济,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其内生的集群经济效益。然而,目前中国的产业集群还主要依赖于低要素成本优势,发展层次低,缺乏持续竞争力。因此,要防范产业集群风险,避免产业集群走向衰退,关键是依靠自主创新和集群升级来提高其持续竞争力。从区域视角看,需要实施基于集群的区域竞争力提升战略,依靠培育产业集群来提升区域竞争力。

关键词:产业集群;准集群;区域竞争力;集群战略

收稿日期:2008-11—10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提升战略研究”(03AJL007)

作者简介:魏后凯(1963-),男,湖南衡南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产业集群是当前国内外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现已发表的有关产业集群的学术论著不计其数。从国内情况看,这些研究大都集中在对国外理论和案例的总结以及根据中国的个案经验探讨产业集群的发展条件、主要特征、发展模式、形成机理等方面。最近,有关中国产业集群的案例研究开始大量涌现。同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产业集群的创新系统、技术学习、网络组织和支持系统等问题日益引起广泛的注意,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日益增多。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目前学术界还没有找到一种衡量产业集群的公认的较好方法,现有的研究大多采用社会学和工商管理学方法,即假定所研究的对象为产业集群,然后通过调查研究进行归纳总结。这无疑会影响到其结论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即使假定我们所研究的对象为典型的产业集群,目前通过案例研究得出的各种结论至今也还没有得到有力的实证检验。也就是说,通过个别案例研究得出的结论并非一定具有普遍性。事实上,目前学术界提出的不少有关产业集群的观点还只是一种假说,大部分都没有得到实证检验。

产业集群战略和政策问题是当前集群研究的前沿之一。在美国、欧洲以及其他许多国家,政府纷纷采用产业集群的方法,并通过加强规划和干预,来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力。在中国,各级地方政府开始越来越重视产业集群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一些学者也纷纷提出要加强产业集群战略和公共政策问题的研究。但总的来说,各级政府如何有效推进产业集群的发展,仍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目前,国内有关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研究仍十分薄弱。

最早在2002年,我在参与撰写《竞争力经济学》时开始关注产业集群问题。后来,我在此基础上发表了《对产业集群与竞争力关系的理论考察》一文。2003年,我申请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提升战略研究”获得批准。本来,我们准备采用经济计量的方法,分析产业集群对区域竞争力如生产率、增长等的影响,以考察产业集群是否比非集群更具有竞争力这样一个假说。然而,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产业集群的识别难度较大,至今国际上仍缺乏一种较好的公认方法;即使能够设计出一种较好的识别方法,微观层面的全国数据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缺乏微观层面数据的情况下,我们将研究视角转移到了产业集聚以及集群发展战略和政策方面。同时,我们对中国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能力也进行了考察。本文是在该课题最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的,着重从全国角度考察中国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和集群发展战略问题。

一、当前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状况

产业集群是大量的相关企业按照一定的经济联系集中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形成一个类似生物有机体的产业群落。它具有四方面含义:一是在产业集群中集聚着大量的相关企业以及中间组织和支撑机构;二是集群内各企业和机构之间形成紧密的有机经济联系;三是这些企业和机构集中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一般多为市域内某个区、县,甚至乡镇;四是通过有机联系、合作互动和社会化网络,形成了一个类似生物有机体的产业群落。这四个方面既是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也是我们界定产业集群的重要依据。

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形式,产业集群是高度的产业集聚、紧密的产业关联(产业链的本地化)、社会化的分工(包括部门内分工和产业链分工的新型分工)、发达的网络组织(中间组织)、适宜的创新环境以及合作竞争和互动机制等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从某种程度上讲,产业集群也是一种特色经济,其核心是可以获取集群经济效益。这种集群经济效益是集聚经济、专业化经济、产业关联经济和学习经济的有机整体。正是由于这种集群经济效益的存在,才使得产业集群具有持续的竞争力和创新力。因此,可以认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并非是建立在低要素成本和政策优惠基础上的,而是主要来源于其内生的集群经济效益。

目前,中国处于成熟阶段的典型产业集群尚很少。但许多地区在产业集聚的基础上,都出现了类似产业集群的现象,如广东的专业镇、浙江的块状经济等。这种具有集群某些特征的产业集聚现象,我把它称之为“准集群”(quasi-cluster)。所以这么说,主要有三方面理由:一是这些集群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发展水平和档次都较低,至今尚缺乏持续的竞争力和创新力,而持续的竞争力和创新力是产业集群成熟的重要标志;二是绝大部分只具有集群的某些方面特征,有不少还只是单纯的“地理扎堆”;三是集群增长还主要依赖于低要素成本优势,从长远发展看,这种发展模式将是不可持续的。

从地理分布上看,这些“准集群”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山东、河北等沿海地区,而且大多位于城市边缘的农村地区。这是因为,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有市场经济的土壤和良好开放的创业氛围,它是在市场力量自发作用下,大量相互关联、精细分工的中小企业高度集聚的结果。而沿海城市周边的农村地区,具有经商创业的历史传统,商业氛围浓厚,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少,加上开放的环境以及资金、人才和经验的积累,为大量中小企业的产生和集聚、进而形成集群创造了有利条件。据初步统计,截至2005年,全国共有各类“产业集群”748个,其中广东130个,浙江118个,江苏110个,山东79个,河北60个,河南45个,6省合计542个,占全国总数的72.5%。显然,这里所指的“产业集群”都是一些具有集群特征的“准集群”。

从行业构成看,目前中国这种具有集群某些特征的“准集群”主要集中在化纤纺织、丝绸纺织、制衣、制鞋、电子、信息、医药、塑料、汽摩配件、精细化工、五金制品等行业。其中,传统的轻纺和电子信息产业是分布最为集中的。例如,在纺织行业,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已经确定了六批纺织产业基地市(县)和特色城(镇),作为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到2007年底,已有133个市(县)和城(镇)进入产业集群试

点行列,这些试点地区拥有纺织企业16万多户,经济总量占到全国纺织经济总量的40%左右。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目前中国还缺乏统一的集群统计标准,所以各地对集群的统计差别较大,标准不一,缺乏可比性,有的甚至有较大水分,存在一定的虚假成分。各地在统计调查的过程中,往往把特定产业的地理“扎堆”或者规模较大的地区主导产业都统计为产业集群,而不管这些产业是否形成了有机的联系和专业化分工,是否具有发达的网络组织和本地化的产业链。其结果,各地产业集群统计中往往存在着较大的水分。目前学术界在研究产业集群的过程中,也通常是采取案例研究的方法,一般先假定其为产业集群,然后再进行归纳总结。因此,加强对产业集群的识别和统计标准的研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就难以对目前学术界提出的各种理论假说进行实证检验。

二、中国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中国产业集群的发展还主要依赖于低要素成本优势,发展层次低,缺乏持续竞争力。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过度依赖低成本。一般说来,集群的竞争优势并非取决于其低要素成本优势。但目前中国的情况恰好相反。工业用地低价格,劳动力低工资,加上政府的各种政策优惠,使中国产业集群产品的竞争优势主要建立在低价格的基础上,而这种低价格又主要取决于较低的要素成本。随着大规模产业集聚造成的要素成本上升,如土地价格和劳动力工资的上涨以及各种优惠政策的到期,很容易促使现有集群内企业大规模向外迁移。

(2)产业发展层次低。无论是东部沿海还是中西部地区,目前中国的产业集群大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领域,产品附加值不高,技术含量低,价格低廉,集群规模增长主要靠价低量大取胜。相反,在意大利等欧洲国家,集群产品大多为名优产品,价格不菲。因此,如何加快集群产业升级,这是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

(3)企业根植性较差。中国有不少产业集群都是依靠政府招商引资逐步发展起来的,尤其是在珠三角地区。在这些依靠外力驱动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中,外来企业最初大多看中当地的低要素成本和政策优惠,游弋性产业(1oose—foot industries)较多。这种产业通常投资量不大,以追逐低成本为目的,一旦投资环境发生变化,很容易转移到其他地方。这样,就需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使外来企业尽快在当地“落地生根”,实现外来企业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发展。

(4)利润日益摊薄。从产品价值链的角度看,目前中国产业集群大多呈现出一种“中间大、两头小”的菱形组织结构,即赢利较少的生产制造环节能力较强,而利润丰厚的研发、设计以及市场营销、品牌等环节较弱。这说明,目前中国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还局限于中低档生产制造环节,仍处于产品价值链的低端部分。由于众多的中小企业在生产制造环节过度竞争,靠产品数量多和价格低取胜,由此导致利润摊薄,大量企业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的边缘。随着大规模产业集聚造成的要素成本上升,如土地价格和劳动力工资的上涨以及各种优惠政策的到期,很容易促使现有集群内企业大规模向外迁移。

(5)自主品牌缺失。目前,在产业集群内,大量的企业都采取贴牌的方式进行生产,不少企业缺乏自主品牌。比如,广东钟表生产量占世界市场的绝大部分,但很少有自己的著名品牌,不少企业都在忙于为跨国公司“贴牌”生产。广东生产的钟表综合成本平均每块只有7元钱,出厂价格大约为10元钱,跨国公司贴上自己的牌子后,却卖到好几百元钱。这说明,在“贴牌”的情况下,集群内企业大多在为跨国公司“打工”。虽然我们投入了大量的劳动和资金,消耗了大量的土地、能源和资源,排放了大量的“三废”,但仅仅获取了少量的加工费,绝大部分利润都被跨国公司攫取了。

(6)自主创新不足。在产业集群内,不少企业创新意识淡薄,跟风仿效之风盛行,模仿产品多于创新产品,创新人才高度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过去,我们曾把模仿看成是产业集群的一个重要特征。这种模仿虽然有利于知识扩散和传播,有利于积累经验,但它会损害先行创新者的利益,挫伤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从而不利于整个集群的长远发展和持续竞争力的提高。如果集群内大量中小企业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低水平重复和无序竞争,由此形成过度竞争的局面,那么将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柠檬市场”效应,使集群最终走向衰退。

三、要重视防范产业集群的风险和衰退

同任何其他事物一样,产业集群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蔡宁等认为,产业集群风险主要包括结构风险、周期性风险和网络风险。但我以为,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产业集群的风险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一是结构性风险。由于产业集群是围绕某一产业甚至产品发展起来的,其产业结构往往比较单一。国内外经验表明,单一的产业结构容易受市场波动、消费形式变化和政府政策的影响,由此造成地区经济增长的不稳定性。二是周期性风险。无论是产品、产业还是产业集群,都具有其生命周期性。当集群核心产业和产品处于成熟阶段,或者当集群处于成熟和调整阶段,此时如果不及时进行结构调整和升级,就很可能导致整个集群的衰退。三是环境的变迁。随着生产要素和产业集聚的增加,将导致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不断上涨,而周边成本更低的新竞争者的出现,将构成一股推力和拉力因素,促使集群内企业向其他地区转移。四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中国的产业集群大多集中在传统产业领域,产品档次和技术含量低,销售价格低,其出口量往往占世界市场的很大份额。这样很容易激发国际贸易摩擦,使西方贸易保护主义有机可乘,如通过技术性壁垒和反倾销条款限制中国产品的出口等。

除了集群风险之外,产业集群的衰退问题也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由于外部环境和竞争优势的变化以及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生命周期,产业集群发展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升级和创新;否则,将有可能会出现集群衰退,原有集群将逐步被新的集群所取代。一般地讲,导致集群衰退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随着要素和相关产业的不断集聚,导致资源竞争加剧,生产成本增加,发展空间受限,生活质量下降。一旦这种集聚不经济达到一定的临界点,并超过集聚经济所带来的好处,就会促使要素和企业向其他地区大规模迁移。二是由于过度竞争产生的“柠檬市场”效应,即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在产业集群内,大量中小企业的相互集中或地理l临近,将有利于新思想和创新的扩散,但同时也有利于企业之问相互模仿和学习,由此导致集群内模仿之风盛行,尤其是在集群发展的初级阶段。显然,如果这种模仿不能及时向创新方向转化,甚至发展成为仿冒、造假,将会产生类似“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由此导致整个产业集群出现衰退,严重时甚至会走向毁灭。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浙江永康保温杯集群在出现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迅速衰亡就是这方

面的典型案例。三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丧失。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如果集群内核心企业丧失了竞争优势,或者缺乏核心竞争力,也有可能因核心企业的衰退而导致整个集群的衰退。四是环境变化导致企业大规模迁出。要素成本的上涨、优惠政策的到期、软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恶化等,都有可能导致集群内企业向外迁移。当集群内现有企业大规模迁出,而新进入企业很少时,集群最终将走向衰退。

因此,要积极防范产业集群风险,避免产业集群走向衰退,对地方政府而言,应该采取多方面的综合治理措施。如不断改善和优化环境,健全配套服务和支撑体系;延伸产业链,提高本地生产配套能力;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提高集群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外来企业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解决外来企业的“落地生根”问题;发展虚拟产业集群等等。然而,从长远发展来看,要保持产业集群的持续竞争优势,防止集群走向衰退,关键还是提升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自主品牌建设,促进集群不断升级。显然,一个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的产业集群,不会形成持久的核心竞争能力,也难以实现集群的持续发展。只有真正具备了较强的创新能力,中国现有的产业集群才有可能摆脱目前依靠低成本、低价格求生存的状况。可以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产业集群保持持续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四、基于集群的区域竞争力提升战略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加快和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一个区域能否迅速发展起来,将取决于其综合竞争力的大小。这种区域综合竞争力主要包括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国民素质竞争力、城市竞争力等方面,其核心是产业竞争力。当然,要提升区域的产业竞争力,主要有两条不同的路径:一条是走产业集群化的道路,即依靠产业集群形成的集群竞争力和创新力,来获取区域产业的竞争优势;另一条是走传统的非集群化道路,即依靠区域资源禀赋优势和单个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获得区域产业的竞争优势。非集群化战略是过去大多数区域所采取的战略,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受区域资源禀赋和单个企业竞争力的影响,难以获得集聚经济和集群经济效应。正因为如此,近年来许多国家都开始重视集群化战略,并把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作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所谓产业集群化,就是在产业集聚的基础上,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和政府规划与政策的积极引导,促进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方向发展的过程(见下页图1)。过去我们建立的各种工业园区,只是一种产业集聚过程或者说园区化,而并非是一种集群化。当然,从理论上讲,并非是所有的产业集聚都能发展或培育成为产业集群。从产业集聚走向产业集群需要一系列的前提条件,如紧密的产业关联、社会化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发达的中间组织和网络、完善的产业配套、合作竞争和互动机制、适宜的创新环境等。也就是说,政府实施集群化战略,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依靠规划和政策引导,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促进有条件的产业集聚和工业园区向集群化方向发展,而不是在那些没有条件的地方刻意地创造产业集群。国内外经验表明,产业集群并非是可以在任何地方随意打造的,它需要具备相应的条件。政府不应该也不可能在那些缺乏基础和条件的地方刻意“制造”集群。

虽然产业集群大都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自发形成的,但是,在引导产业集群合理有序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良好外部环境以及防止产业集群退化甚至走向衰退等方面,政府政策的作用都是十分重要的。也就是说,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可以引导和调控的。因此,各级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集群发展战略和政策,加强集群管治,优化外部环境,促进和引导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也就是说,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实施集群化战略,在那些有条件的地区或者已经形成一定产业集聚的地区,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积极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由此来提升整个区域的综合竞争力。这种依靠培育产业集群来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战略思路,我们把它称之为基于集群的区域竞争力提升战略。这种新的战略思路,是以引导和促进产业集群健康发展为手段,以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为目标。其核心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基于集群的区域产业发展战略。一个区域的产业是否具有竞争力,关键取决于其优势产业的竞争能力大小。而这种优势产业的竞争力是由宏观层次的地区比较优势和微观层次的企业竞争优势共同决定的。对一个地区来说,要提升其产业竞争力,就必须以整合地区比较优势和企业竞争优势为重点,积极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在此基础上,要以主导优势产业为核心,延长产业链条,逐步打造一批主导优势产业链。也就是说,要把地区主导优势产业的规模做大,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做强,发展层次和技术水平做高,产业链条要拉长。这样,通过产业链招商引资和相关环节的本地化,完善地方产业配套体系,促使地区主导优势产业逐步向集群化方向发展,并最终形成具有持续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由于产业集群要求在地理上相互接近,因此这种战略思路比较适合于市县级水平。

(2)基于集群的工业园区发展战略。各类工业园区的发展,也可以借鉴产业集群发展的理念。首先,各园区应该突出特色和专业化分工,积极培育优势产业链,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工业园区向特色化、专业化和集群化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各园区在招商引资方面相互恶性竞争,使园区产业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和持续竞争力,由此改变过去那种园区招商引资主要依靠土地、税收等政策优惠的不合理状况。当然,集群化作为工业园区发展的高级阶段,并非是所有园区都能达到这一阶段。一般地讲,只有那些条件较好的园区,才有可能在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下,逐步形成一个具有持续竞争力的典型产业集群。但无论如何,任何一个园区都可以在优势产业链构建方面有所作为,由此推动园区不断向特色化和专业化方向迈进。而这种优势产业链的构建是形成一个典型产业集群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可以说,优势产业链的构建是促进园区产业集群化的重要内容。

从这一战略思路出发,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有关政策也应进行相应的调整。从中央层面看,有关部门应该着手制定全国性的产业集群发展战略,调整现行的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实行新的基于集群的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以提升中国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促进外资企业“落地生根”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例如,在国家产业政策中,要把鼓励产业集群发展提高到重要的战略高度;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战略中,要高度重视产业集群的培育,依靠发展产业集群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从地方层面看,各级地方政府尤其是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要在现有产业集聚和园区化的基础上,制定实施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实行产业链招商引资,鼓励和引导产业集群健康发展,促使区域经济逐步走上特色化、专业化、集群化的道路。

五、促进产业集群健康发展的战略举措

为促进中国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提高产业集群的持续竞争力,今后应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战略措施:

(1)制定国家产业集群战略与政策。制定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与政策,这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的发展趋势。为促进和引导产业集群的发展,中央有关部门应制订并实施全国性的产业集群发展战略规划,设计产业集群的识别及分类指标体系,确定今后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集群领域(如服装、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和重点区域,并在技术创新、金融信贷、土地、信息服务等方面给予相应支持。当前,要组织有关方面的力量,制定有关产业集群的识别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建议由商务部和国家统计局出面,开展一次对中国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发展状况的摸底调查,以摸清全国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鉴别和挑选出那些已处于萌芽状态但很有发展潜力的产业集群。

(2)培育和完善地方产业配套体系。产业集群是一种新生的产业组织形式,它的核心是建立在社会化(外部化)和网络化基础上的竞争合作机制和新型专业化分工体系。为此,应该加强企业间的前向和后向联系,鼓励企业采取多种形式,按照产业链的不同环节进行专业化分工协作,大力提倡发展产业链经济,并围绕主导产业链培育和完善地方产业配套体系;要加强快速交通网络建设,并根据各地的条件,建设半小时、一小时或两小时可到达的产业协作配套圈。这样,通过培育产业链经济和完善地方产业配套体系,将可以降低地区综合商务成本,提高整个产业的抗外部干扰能力,由此促进外资企业在集群内“落地生根”,推动区域经济走向融合发展,避免区域产业发展因环境变迁而出现大规模的迁移,甚至走向衰退。

(3)加强社会网络和中间组织建设。建立在市场化或外部化基础上的发达的社会网络,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为此,要支持和鼓励产业集群内的信息服务组织和网络的建设,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减少企业由于独自搜集信息造成的成本浪费和信息的不完全性。同时,要加强有利于生产者和市场互动的公共机构和交流手段的建设,鼓励企业和大学或者科研院所的合作,支持建立为生产者提供技术培训、技术支持和市场信息的本地公共机构。此外,要加快信息咨询服务建设,建立多层次的公共信息平台,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重要作用,积极培育各种社会化的中间组织,特别是那些具有监督职能的公证机构、仲裁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组织。

(4)推动工业园区向集群化方向发展。目前,中国各地建有大量的经开区、高新区以及各类工业区,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园区化进程推进较快,基本上产生了获取集聚经济的效果。但是,这些园区大多产业门类混杂,缺乏专业化分工协作和密切的经济联系,更没有形成一个建立在合作竞争基础上的互动机制和完善的社会化市场组织网络,离真正的产业集群的要求还具有很大差距。为此,需要在继续推进园区化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产业集群化的步伐,鼓励有条件的园区逐步向集群化方向发展,由此提高园区的整体竞争力,解决外来企业的“落地生根”问题。

(5)积极鼓励中小企业的集群式创新。集群式创新(clustering innovation)是近年来出现的建立在企业间互动合作和社会化网络基础上的一种新型创新组织形式,它可以实现不同规模企业创新方式的完美结合,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促进和鼓励集群式创新,当前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对集群内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在土地、资金、人才引进、税收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企业引进外来人才尤其是归国人员,促进企业与相关科研机构和大学的合作,推动多个企业共同合作研发。此外,还应该为集群内企业搭建公用技术平台,建立科技成果转让交易市场,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进程。

参考文献:

[1]陈佳贵,王钦,中国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与公共政策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5,(9).

[2]毛艳华,我国实施中小企业集群战略的研究[J],经济学家,2004,(5).

[3]钱平凡,实施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思考[J],宏观经济管理,2003,(11).

[4]王缉慈,地方产业群战略[J],中国工业经济,2002,(3).

[5]魏守华,企业集群中的公共政策问题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01,(6).

[6]金碚,等,竞争力经济学[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7]魏后凯,对产业集群与竞争力关系的理论考察[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3,(6).

[8]魏后凯,等,中国产业集聚与集群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9]魏后凯,论我国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J],中州学刊,2006,(3).

[10]魏后凯,提高我国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M]//顾强,主编,中国产业集群(第4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11]顾强,等,产业集群与品牌互动发展实证研究[M]//顾强,主编,中国产业集群(第3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12]蔡宁,杨闩柱,吴结兵,企业集群风险的研究:一个基于网络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3,(4).

[13]仇保兴,发展小企业集群要避免的陷阱:过度竞争所致的“柠檬市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14]魏后凯,吴利学,中国工业竞争力评价[J],中国工业经济,2002,(11).

[15]魏后凯,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区域发展战略[J],福建论坛,2004,(9),

[责任编辑韩顺友]

作者:魏后凯

第2篇:浅析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战略

摘要:战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在当今的企业环境因素中,战略管理作为高层管理人员的活动内容,越来越重要。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战略管理概论。第二部分探讨了中国汽车行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分析了中国汽车产业可执行的战略思想探究。目前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还有待完善,希望通过研究企业管理战略,可以给中国汽车企业的生存发展以启示。

关键词:汽车产业;中国;战略管理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企业竞争日趋激烈,汽车产业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产业,汽车产业结构却发展的并不完善。而战略管理理论被认为是当今的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一個企业的高度往往取决于这个企业的战略是否成功。本文试图以战略管理视角分析中国汽车产业存在的问题,并对汽车产业的发展战略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战略管理概论

战略管理就是企业确立其使命,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

战略管理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本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制定决策和实施这些决策的动态管理过程。企业要想有规范全面的战略管理过程就必须经过三大阶段:战略分析、战略选择及评价和战略实施及控制:首先,我们在确立企业战略时有个前提就是要明确企业使命。其次,根据分析结果对战略进行探索、制定以及选择。最后,通过具体化的实际行动实现战略及战略目标实施战略并控制。

二、战略管理思想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启示

汽车产业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几年的中国汽车产业还是呈一个增长的态势。目前,中国汽车产品形成了涵盖轿车、货车和客车等多品种、多车型的比较齐全的汽车产品体系。中国是世界上第三大汽车生产国,汽车产业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但汽车产业却有两点问题:(1)虽然中国汽车企业积极与国外著名的汽车企业集团展开合作,但中国主要的技术却要依赖于合资方,自主创新能力缺失;(2)世界主要的汽车企业集团已经在中国市场开始了全面争夺,而中国汽车企业由于规模小、生产集中程度低、效率低、未充分发挥规模效应、重复建设、产业组织过于分散等弱点很难与国际抗衡。针对现代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作者总结以下几点建议,作为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启示:

1.确立创新发展,坚持自主品牌战略。自主品牌是改革创新的载体,扶持自主品牌可以使企业通过市场规模的扩大获得可再发展,使企业进入良性循环:首先立足中国国情,做大众心目中名牌;其次应对国际竞争形势,做世界知名品牌。采取有效的营销手段的同时也制定社会责任规划,从根本上加强品牌形象的巩固,增强社会对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信任和认同。中国汽车产业要加强产品创新投入。注重研发和人才,提高国际竞争力。中国已经进入了大众汽车消费,一定要保证汽车消费者能健康、持久享受汽车文明,所以产品创新的方向还要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2.升级汽车产业结构,提高整体竞争力。汽车工业发展的基本都是走集团化、大批量生产道路。进入21世纪,国际汽车市场竞争加剧。针对中国企业目前情况,我们应该有目的性地推进汽车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重组,整合发展,扩大企业规模效益,提高竞争力。资源合理配置,避免重复建设,企业可以采取纵向一体化战略,建立相关后备支持产业部门,也可以加强与零部件企业间的合作,形成技术联盟,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3.加快制定支持汽车产业的信贷业务。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汽车必然是下一个消费热点,因此我们也应在确保信贷安全的前提下,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设立专业服务于汽车销售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比如,开展汽车消费信贷、租赁等业务。通过汽车金融业务来引导消费,扩大市场占有率。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采取对中国汽车消费信贷持续、健康发展的有益建议。

参考文献:

[1]杨锡怀,冷克平,王江.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14.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贾永轩.汽车企业竞争地图[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唐杰,杨沿平,周文杰.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战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责任编辑 吴迪]

作者:陈姝羽

第3篇:中国文化产业的区域发展战略

基金项目: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增强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研究”(项目编号:13&ZD038)的研究成果。花建(1953),男,上海人,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①2Thinknow Consulting Company,Innovation Cities Top 100 Index 2011: City Rankings, web. Oct. 2011, 〈www.innovationcities.com〉.〖=〗〖=BT1(〗中国文化产业的区域发展战略花建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上海200235实施中国文化产业的区域发展战略,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我们要针对中国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吸取各国的有益经验,研究和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区域发展战略,包括总体理念、阶段目标和创新路径。在宏观上,要加强顶层设计,探索区域文化产业的多样化发展模式;在微观上,要鼓励创新创业,促进产业要素集聚,加快培育产业主体,完善公共服务平台体系,把对内对外两个大局结合起来。中国文化产业;区域性发展;战略和路径G124A003910〖=〗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战略,而研究和实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正是贯彻文化强国战略的必要内容和重要路径。中国既是一个国土辽阔、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周边邻国众多的东方大国,又是一个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加强创新驱动的世界大国,必须通过有中国特色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才能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全面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一、 时代潮流:区域发展与文化竞争力

1. 区域的内涵和协作的重要性

区域是一个具有明确边界的地理空间,也是各种资源、产业和人类活动的承载空间。从空间划分的意义上,区域战略、国家战略、地缘战略是具有层次性和连续性的。一个具有明确边界和内在联系的城市和城市群,或者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和稳定框架的经济和社会协作区,都可以被视为一个独立的区域。没有边界就没有区域,没有区域就没有稳定的发展框架。一个人类活动系统的固定边界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起到保护系统稳定的作用。

从全球范围看,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背景下,国家的权力经历了一个逐步向区域、城市和社会转移的过程,中央政府不再是掌握经济、社会和文化资源的唯一权力机构,各种区域成为制订合适的发展战略、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对于世界性的大国来说,辽阔的疆域、大量的人群、多样的地理、多层次的经济和社会形态,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区域空间,而振兴区域的发展活力,成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动力之一。如美国旧金山湾区及硅谷,被视为最富有创新活力的区域之一。硅谷面积为4700平方公里,人口300万,2013年贡献的GDP高达2580亿美元。硅谷排名前10位的公司,每一家都富可敌国。著名的澳大利亚咨询公司2Thinknow从2007年开始发布的《全球创新城市指数》,对全球331个城市进行了创新能力分析。其中波士顿、旧金山湾区名列全球的第一和第二名,被称为第一等级的创新核心城市(Nexus)①。

而在其他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中,把原来具有高度自治性的多个中小城镇组合起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战略,并且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区域发展重点,也成为一个具有时代特色的潮流。如丹麦中部大区,为全国五大区域之一,它的面积约13,142平方公里,人口约120万,组合了30多个高度自治的中小城(镇),形成了统一的区域发展委员会Regional Council和区域发展指导局Board of Directors,以再生性新能源、建筑与设计、电子和信息、创意产业为五大重点产业。这一区域发展战略,引起了联合国贸发会议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视,正在和亚欧其他地区的区域发展结构,形成更加广泛的联系和交流。正如该委员会的专家尼尔斯•埃里克所指出的:“富有前瞻性的区域发展战略,是国家竞争力的基础;源于智慧和知识的区域创意产业,是经济活力的引擎。拥有这样的活力区域,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基础。”Nisls Erik Andersen: MIDTregionmdtjylland: Central Denmark Region, 2008年3月,丹麦中部大区和上海正式建立了友好市区关系。

〖=BW(〗花建:中国文化产业的区域发展战略〖=〗2. 区域的资源和整体发展战略

从经济的意义上说,区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定的地理空间。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状况、人口分布状况、交通状况、教育水平、技术水平、工农业发展水平、消费水平、政治制度等等,对于该区域的社会经济活动和生产过程,特别是对文化产业的影响极大。

而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提供了新的人类地理关系和新的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视野,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空间形成了空间事物和人地关系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出现了所谓虚拟化的信息地理空间,这种区域经济系统的界线除了自然资源、基础设施、运输条件、成本等经济因素影响外,大大地跨越了物理空间和自然边界,以“在场、在地、在线”三种形态,表现为价值观念、产业结构、人才资源、文化活动和全球化联系与合作的有机整合。

而“区域软实力资源”也日益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有关研究者认为:区域软实力是指一个地区对外具有吸引资金、人才、技术及消费者的能力,对内具有发挥区内各种资源、人才的作用,推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区域软实力的构成要素包括:政府能力与公共服务;区域文化;人力素质;基础设施与相关产业;国际联系等。其中一个区域的基础设施与相关产业、国际联系是区域软实力的外部条件,政府能力和公共服务是区域软实力的运作框架,而区域文化通过塑造、发挥人力素质构成了区域软实力的基本资源。“区域文化是生活在特定区域的人群在从事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文心态、民族艺术、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的总和。”严新明、刘金源:《地方性知识:区域软实力的内核》,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7月5日。

这种区域文化资源,尽管是一种无形的要素,但是它一旦在基础设施与相关产业的背景上被激发起来,在政府能力和公共服务的框架内被动员起来,在发展战略的引导下被发挥出来,形成产业基础、市场体系、政策引导、人力资源的耦合效果,就会如阳光通过透镜形成燃烧点一样,激发广大国民的巨大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一种内在的强大驱动力。

比如:闻名世界的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就与义乌区域文化的演进和更新密切相关。这个位于浙西地区的小城镇,自明清以来,就形成了三大文化支柱:“尚文好学”的学术传衍、“尚武勇为”的义乌兵精神、“尚利进取”的商业文化传统。义乌人素有“鸡毛换糖”的商业传统,而从事敲糖生意的义乌人,在善进取、急图利的同时,注重以义取利;而且非常讲究诚信。正是在义利并举和诚信理念的孕育下,义乌的商业文化在整体上呈现出迥异于唯利是图者的进取型精神风貌,为义乌小商品经济的兴盛奠定了深厚的根基,并且发展起中国第一个以大规模文化交易和文化外贸为特色、辐射海内外的中国文化产品交易会。二、 前沿视角:区域文化产业的研究框架

1. 全球关注的研究和探索

跨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产业和城市的转型,诸多的研究者对区域条件和文化竞争力、区域发展模式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研究视角,虽然他们比较多地集中在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而且高度关注科技、工商、人文发达程度领先,国际化联系广泛的大中城市,希望把握好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转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乡村地区研究较少(这与发达国家已经实现的高度城市化有密切关系),但是总体上说,为我们研究以特色资源、规模集群、空间布局为重点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提供了可以参照的重要思想素材。

其中如英国学者Charles Landry提出的7要素理论,指出一座城市在发展文化创意经济方面的关键在于:人员的素质;意志和领导者的能力;人才的多样性;组织形态、强有力的地方认同;城市空间设施以及网络联系、组织结构。美国学者佛罗里达Florida提出3T理论,指出一座创意城市必须具备发达的科技基础、丰富的人才资源、多元的包容度。英国学者Glaser提出了3S理论,强调一个富有文化和创意活力的城市,必须满足技能(科学基础)、阳光(良好生态)、城市外拓(城乡相结合的开阔布局)这三个要求。欧洲学者Carta提出3C理论,而香港学者许焯权提出了5C理论,指出城市的创意经济,必须有4种基本的资本供应,即结构/制度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等。

这些研究的共同趋势是越来越重视区域和城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多种资源要素,不仅仅包括资金、基础设施、科技条件等,而且包括人员的素质;意志和领导者的能力;人才的多样性;不仅仅包括单项的有利条件,如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城市设施以及网络联系,而且更加强调在动态发展中,各种要素的有效配合,在一个富有前瞻性的战略框架内整合起来。

2. 4+3的区域文化产业研究框架

环顾世界,放眼未来,从中国作为一个崛起中的世界大国的实际情况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出发,我们应该在广泛借鉴国际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涵盖面更加广阔、适应迅速变动的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框架,即4+3框架,用以指导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实施。

图1中国区域文化产业战略的研究框架

这4+3框架包括要素:(1)资源培养力。文化产业的发展倚重具有比较优势的独特资源,而这种资源绝不会凭空产生,也不能仅依靠历史传承,而必须通过投资、教育、孵化、引进等多种方式进行培养,如具有创造能力的人力资源、科技基础设施、技术服务条件、积极进取的文化观念。(2)创新驱动力。21世纪文化产业正在经历着深刻的转型和升级,越来越强调集约型、效益型、国际化的发展,越来越强调各类创新主体的作用以及创新成果的转化能力。(3)市场拉动力。既包括针对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市场,也包括针对相关产业的文化服务市场;文化产业对相关产业的倚重。有些区域拥有发达的制造业,有的以农业而见长,另一些则形成繁荣的商贸业。为寻求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会推动不同产业和市场之间的融合。(4)国际合作力。指区域的对外开放程度,包括投资结构、进出口贸易、文化包容性等,一个区域的国际化程度比较高,说明它可以更多地吸收国际上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也可以更有效地融入全球文化生产的价值链、文化资源的供应链、文化品牌的服务链。

而更重要的是,要把上述四大要素放在产业成长性、多元开放度、区域契合度这三大变量的背景下来思考,使得各种文化产业要素与区域的总体发展战略形成良好的契合,通过体制、政策和观念的聚焦作用,形成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活力。三、 挑战和机遇:中国区域文化产业的提升

提出中国区域文化产业研究框架,目的是为了针对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面对的挑战和问题,把握各种区域文化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弱项,抓住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为推动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从全局看,中国既是一个人口众多、国土辽阔、发展不平衡、周边邻国众多、国际环境异常复杂的发展中大国,又是一个通过国家意志和战略实施而推进和谐发展、综合国力不断上升的世界性大国。中国既有丰富悠久的文化传统和遗产,又在努力吸收全球各国文化建设的经验,迅速地缩短与主要发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差距。经过了2008年以来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国逐步进入到经济中高速平稳增长的发展阶段。中国领导人清醒地告诉全世界:“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 李克强:《在博鳌亚洲论坛2012年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web. 3Apr.2012, 〈ww.news.cn〉.

②赢森:《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分布图(20132014)》(第4版), 〈www.ccitimes.com〉. 这也反映在中国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区域发展领域中,面对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BT4(〗1. 从文化主体的集聚度来看,文化基础设施、大型产业项目、文化领军企业分布很不平衡〖=〗

文化产业的主体是文化企业,一个地区文化软实力的核心优势在于拥有文化企业的规模和能级。从目前情况看,中国三大城市群即京津塘城市圈、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及东部沿海地区占有绝对优势。如《光明日报》等评选的2013年第五届全国文化前沿30强中,东部地区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塘等三大城市群,拥有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上海东方传媒、杭州宋城等23家文化企业,中部地区拥有湖南电广传媒等6家,西部地区仅有四川新华1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东部地区有94家,中部地区为33家,西部地区为56家,东北地区为24家;国家级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仅有上海外高桥、北京天竺、深圳三家。从全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分布看,也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参看图2)。这与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大格局很不相称,缺乏良好的功能布局和辐射空间。

〖=BT4(〗2. 从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和开发来看,缺乏对遗产价值的深刻认识和综合利用〖=〗

人类的文化遗产,凝聚了人类在历史上应对各种挑战所积淀的智慧密码,并且形成了在自然、历史、生态、民俗等各种因素作用下的形态,大致分为历史文化遗址(遗迹)、历史文化建筑(群)、历史文化纪念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大类。一个区域所特有的历史建筑、纪念物、道路、村落、街区等是文化形态之形,而技艺、歌唱、节庆、民俗、传说等是文化形态之神。中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各种文化遗产数量惊人。仅仅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就公布了三批,共157项,上海郊区的嘉定区、浦东新区、青浦区和松江区,其代表性历史文化建筑和纪念物存量就分别有48项、47项、45项和42项,而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必须重视和遏制文化遗产的非自然消亡。有关调查研究表明:各种文化遗产流失的速度不尽相同,建筑遗产与传统戏曲、技艺等门类消失损坏的速度较快。近年来我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获得很大成就,但是许多地方还存在对有形遗产重视多,对无形遗产重视少;对开发利用投入多,对整体传承投入少的问题。

〖=BT4(〗3. 从文化产业对地方协调发展的契合度看,缺乏因地制宜的多样化发展模式〖=〗

近年来,全国多个区域开创了依托当地资源、激发创新活力、探索可行性路径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使得文化生产力获得了快速的增长,与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国际化就形成了相互融合的发展关系。如依托张江高科技园区建立的以文化科技和金融的结合作为动力的张江文化产业园;依托影视产业服务和影视文化旅游开发形成的全国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浙江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依托悠久文化遗产结合新型城市化而建立的曲江新区文化产业园区;依托边疆民族风情所建立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项目——印象刘三姐歌墟等。但是在大部分地区,特别是中西部的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着模式单一、缺乏创意、效率低下、照搬套路的弊端。

〖=BT4(〗4. 从文化管理和运作的体制来看,突出存在条线分割与区域协调发展不匹配的情况〖=〗

从区域发展的大趋势来看,全国呈现出从“带状”到“块状”、从“点状”和“带状”向“块状”、以行政区划分向以城市群为核心、从追求GDP增长到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导向。但是,在文化产业管理的现状来看,普遍存在条块分割、各个部门之间缺乏衔接的情况。比如国家鼓励民营资本投入大型基础文化设施建设,但是相关土地管理文件规定,这类土地只能出让给国有事业单位,限制了民营资本投入的积极性。又如各种文化主体的比例,也缺乏合理的结构。截至2011年11月全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达到50.8万个。其中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经营性单位有42万个左右,执行事业、社团及其他单位会计制度的公益性单位有6.5万个,其他单位2万多个《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情况》,Web. 30Dec. 2011, 〈www.ccizone.com〉.。而截至2012年底,各类全国性社会组织共有1600家,其中全国性的民办非企39家,基金会127家,学术性社团600多家。其中主业为文化类的社会组织不到1/4。文化类基金会不到30家,后者数量太少,大大限制了社会资金通过文化类基金会等渠道的筹集和运作效率。

〖=BT4(〗5. 从区域文化产业对国家的国际战略之贡献来看,缺乏自觉的配合〖=〗

从2008年以来,国家先后颁布了长三角、珠三角、环北部湾、中原经济区等30多个区域发展战略,近期又颁布了《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2014年3月5日,文化部、财政部联合颁布《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层面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该《规划》涉及川、黔、滇、藏、陕、甘、青等七省区,核心区域内藏、羌、彝等少数民族人口超过760万,覆盖面积超过68万平方公里。它目的是在尊重当地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基础上,以优秀地方和民族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和合理开发利用为核心,促进西部地区、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建设具备引领示范效应的特色文化产业带,推动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突破了原有的行政区划,强调了传承文化遗产和整体协调开发的新思路,勾画出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和面向2020年的中国新地缘战略。这些区域发展战略又与中国国际战略相结合,以区域崛起、内外结合,推动一国两制,促进祖国统一;以地缘优势、梯度辐射,推动对外开放。但是目前各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与这一态势很不协调,在面向东北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台海地区方向上,还没有形成代表国家文化实力的主要功能区域,亟待形成各有特色的区域文化发展战略。四、 总体战略:基本目标和要求

为了增强中国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要依托中国区域发展大格局,实施以创新驱动、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多元包容、内外结合为特色的区域文化竞争力发展战略。并且在2021年和2049年分两个阶段,从构建区域文化竞争力的总体框架,到全面实现中国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主要内容是:

1. 适应区域发展战略

从2008年以来,国家批准颁布的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经济区、成渝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等近30个区域发展规划,在规划和目标方面,体现了21世纪中国和平崛起的宏伟战略,总体特点是:(1)从跨省区到次区域,突出地缘优势,培育不同层次增长极,不受现有行政区划的限制,有跨省区的如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也有次区域的如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等。(2)突出因地制宜,鼓励多样化发展模式,如长三角规划突出了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和世界级的大都市群建设,江苏沿海发展规划突出了面向海洋的蓝色经济区特色。如珠三角规划突出了推动一国两制、促进粤港澳三地的分工合作等。(3)区域发展战略与中国国际战略相结合:以区域崛起、内外结合,推动一国两制,促进祖国统一;以地缘优势、梯度辐射,比如海峡西岸集聚区的规划,对推动祖国统一具有重大的意义;而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将大大增强中国西南部沿海地区的综合实力。

有鉴于此,中国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应该与上述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结合起来,把文化产业的主导方向和重点集群建设与国家区域发展的大局相适应,突出因地制宜,利用各区域资源包括科研基地、产业集群、特色市场、历史遗产、民族风情、贸易大港等,加强各个区域的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引领作用,发展因地制宜的不同文化发展路径,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和特色文化区域,创建多样化的文化生产力集聚发展模式。

图3国务院批准的部分区域发展规划示意图

2. 加强中心城市带动

以大城市群为核心,推动文化产业不断升级,实施以文化科技创新为核心、多级带动的产业空间发展新格局,建设文化科技相结合的“智核”,集聚区域创新资源和增长动力,建设一批人才集中、科技繁荣、文化包容性大、产业和市场配套好的产业基地和公共服务平台,避免重复建设和低水平投资。

3. 促进产业之间联动

加强产业联动,突出融合发展,发挥文化产业对于一、二、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发挥文化建设对于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生态化建设的贡献,加强与金融、科技、贸易、工业、建筑、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包括产品融合、技术融合、产业融合、市场融合,突出文化建设推动产业和城市双转型的促进和融合作用,普惠广大民生,通过总体契合、适度超前,提升该区域五位一体的协调发展水平。

4. 推动遗产传承创新

突出文化建设对当地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创新,把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竞争力与保护和倡导文化多样性结合起来,让各地区、各民族的人民都能够通过参与文化建设,延续和弘扬本地区的特色文化。同时也要适应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大量人口流动和从农村向城镇迁徙的特点,不但关注本土的传统文化资源,而且关注文化的流动性,把源自外地和境外、具有很强“移民”特色的文化资源,通过发展文化产业,使得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文化资本的开发结合起来,体现文化惠民和文化富民的效益。

5. 结合国内外两个大局

中国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与开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新格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国对外文化开放的“升级版”,必然以强大的区域文化软实力作为后盾,中国区域的文化产业战略,为推动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的大格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中国不断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包括提出中国和中亚国家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临海港口城市串起来,通过海上互联互通、港口城市合作机制以及海洋经济合作等途径,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等。

这就要求中国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把对内和对外两个大局结合起来,形成文化竞争力的国内战略与国际战略的结合,把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竞争力模式,与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大格局相结合,形成面向亚太地区、东南亚、东北亚、南亚和中亚等战略方面的文化功能区域,形成引领区域文化实力的“增长极”、面向国际市场的“辐射极”和普惠文化民生的“服务极”。五、 宏观推动:顶层设计与区域模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这为研究和实施中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指导之下,要结合国家颁布的30多个区域发展规划和各地的实际情况,针对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的区域多样性和发展不平衡性,综合利用生态、文脉、科技、经济、政策等多样资源,探索和实施多种区域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模式和路径。

1. 国际化大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以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唐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五大城市群为代表,成为我国文化产业资源最集中、主体最为强大、国际化联系较高的集聚中心。此类国际化大城市要利用科技产业化速度快、人才集聚程度高、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高的优势,顺应大城市向集约型、紧凑型、智慧型发展的大趋势,顺应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趋势。

特别要指出:随着产业和城市进入了双转型的新阶段,以智能化生产、绿色型开发、生态型文明为特点,以紧凑型、集约化、智慧型的城市增长

图4文化创意主体聚焦的空间特点

作为模式。包括了从农业向制造业转型(工业化),从制造业主导向服务业转型(服务业化),从传统服务业主导向现代服务业主导转型(服务业高端化)三大形态和阶段,成为以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为核心,体现高端掌控和网络节点的核心区域。虽然文化产业链在平面分工的意义上,不一定要集聚在大城市群,而是可以分布在广阔的城乡,但是在价值链的要素集聚的意义上,却越来越依赖金融保险、科技研发、人才培养、口岸通关、国际交流等有利条件,形成平面分散和垂直集聚的有机统一。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深圳华侨城、广州科学城等地发展文化产业集群的经验,生动地显示了大城市建设文化产业集群,推动规模化、效益型、国际化发展的广阔前景。

〖=BT4(〗2. 工商业强市和专业镇街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我国浙江、广东、江苏、山东、福建等省市,在“县域经济”、“镇域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形成了一大批工商业强市(县)和专业镇街,包括长三角的昆山、江阴、无锡、萧山、诸暨、平湖等,珠三角的顺德、南海、东莞、宝安等,福建的石狮等,出现了一批GDP超千亿元的产业强市(县),它们下属的容桂、乐从、龙江、花桥、大唐等专业集镇也形成了GDP超百亿和双百亿元的产业强镇。近年来,广东省专业镇GDP总量占全省GDP比重超过28%。廖兆龙、王淑莲:《广东省专业镇发展情况及对策》,见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编:《广东发展蓝皮书2011》,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1年。它们构成了中国区域经济逐步升级的重要引擎,也面临着土地资源过度消耗、产业能级低、城镇布局不合理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类地区要推动文化产业通过“渗透、包容、引领、联动”的方法,带动文化产业与工商业的联动,使得改革开放以来蓬勃兴起的工商业和专业集镇通过文化产业的带动,形成新的产业能级和发展活力,特别是要适应县域和镇域经济推动产业升级、拉动内需、扩大市场的需求,打造以创意设计、文化体验、品牌经营、消费服务等为拉动的新型产业链,带动当地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不断升级,使得中国从世界级的制造业大国和时尚消费大国,走向世界级的文化时尚和品牌开发、研发、生产和营销大国。

〖=BT4(〗3. 工业资源型和资源枯竭型地区的文化竞争力发展模式〖=〗

我国目前有煤炭、森林工业、石油、矿业等工业资源型城市118个,包括煤炭城市63个,有色金属城市12个,黑色冶金城市8个,石油城市9个。这些工业资源型城市由于多年来依赖开采资源发展重工业,造成经济发展模式单一,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不高,而发展文化产业成为该类地区寻求替代性产业的重要选择之一。此类区域要针对工业资源型和资源枯竭转型城市亟待产业转型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当地替代性的新兴产业,推动城市在后工业化时代的可持续发展,体现文化惠民的效果和有效路径。

4. 生态功能型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跨入21世纪以来,国家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一项长远的战略。中国国土辽阔,生态类型多样,但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森林、湿地、草原、荒漠、海洋等生态系统均有分布,但生态脆弱区域面积广大。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全国陆地国土空间的55%,其中极度脆弱区域占9.7%,重度脆弱区域占19.8%,中度脆弱区域占25.5%。此类地区要适应生态功能性地区包括脆弱型生态环境的资源特点,把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文化产业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演艺旅游、工艺美术等项目。

〖=BT4(〗5. 民族文化资源和历史遗产型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联合国贸发会议等的报告特别提到:应该把“文化遗产”作为创意经济四大组别之一,即文化遗产、艺术、媒体与功能创意 :“文化遗产被认为是所有艺术形式的来源、文化与创意产业的灵魂”UNDP & UNCTAD, Creative Economy Report, 2010.。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大量文化资源和历史遗产富集型区域往往是民族文脉最集中、最深厚的地区。针对这类地区的特点,要深入探索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源相结合的路径,推动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国家近期正式启动的《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强调:一是根据长期形成的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的文化资源特点以及各地的文化生产力布局,以文化资源为“点”,以交通枢纽为“线”,以中心城市为“面”,建设“廊道型”文化产业经济带;二是在空间布局上采取差异化和梯度发展策略,将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确定为核心区域、辐射区域、城市枢纽,达到既突出中心又辐射周边的目的。《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国家财政部官方网站,2014年3月5日。这给了民族文化资源和历史遗产型地区发展文化产业以重要的启迪,鼓励这些地区以点带面,发展创意美食型、旅游演艺型、艺术家集合村型、影视制作服务型等文化产业集聚模式。

6. 农林牧副渔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此类区域要适应农林牧副渔功能区域的特色,结合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结合中国走向现代农业的大趋势,开发创意农业、花卉园林、创意旅游、岛屿文化、水域体验、文化遗产体验等特色化的产业集聚区,利用现代农业经济的生产、生活、生态资源,发挥创意和创新,研发出具有较高创意含量农产品或活动,以提升现代农业的价值与产值,创造出创意美食、创意旅游、创意生活等新兴市场。浙江宁波滕头村形成的“全国绿色指数第一村”、东阳花园村探索的把创意农业、木雕红木家具业、影视制作业等相结合的“花园村”路径、成都锦江区等提出的“五朵金花”等模式,以创造性的实践,为农林牧副渔主体功能地区把区域的丰富资源转化为文化生产力的优势,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思路。

7. 对外开放前沿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此类区域包括多个沿海、沿边地区,处在国家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是保护国家安全、推动对外贸易、开展国际合作的前进基地。此类区域发展文化生产力,要立足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体系、迈向21世纪负责任世界大国的趋势,整合国际上不同区域的市场和资源,建立多种形态的产业合资与合作模式,成为体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前进基地。此类地区要适应沿海、沿边地区的特点,结合边境口岸和港口的优势,开发多种适应国际文化市场的产品和服务,开展跨境文化贸易和跨境文化合作项目,成为体现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前进基地。六、 重要举措:创新重点与实践路径

〖=BT4(〗1. 因地制宜,制订具有针对性的文化竞争力政策〖=〗

要针对中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制订和实施各有重点的文化竞争力扶持政策。比如:针对产业和城市的双转型,上海在全国率先试点征收增值税,文化创意产业中广告服务、会展服务、商标著作权转让服务、设计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部分门类纳入本市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而杭州市针对当地民营资本活跃、积极参与文化建设的具体情况,率先出台关于鼓励和扶持文化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繁荣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鼓励在杭州市民政部门注册的民办博物馆、民办书画院、民办图书馆、民办艺术院团、民办纪念馆、民办美术馆、民办收藏馆、民办陈列馆以及文化创意类社会组织等,有效地激发了各种社会主体和社会资源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对实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源相结合”提供了良好的启发。

2. 前瞻理念,打造创意和创新的社会共识

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埃德加•沙因指出:企业和组织文化是在成员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为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并且用来教育新成员的一套价值体系。它不但包括了一个组织要追求的核心目标,而且反映了关于真理、时空、人性和理想的更深层次观念。由此,具有优良的企业文化和组织文化的群体,将随着竞争的展开和困难的磨砺,越来越显示出长远的活力。

这正是中国推动区域文化竞争力战略最需要培育和最值得珍惜的文化品质和区域共识——尊重市场、鼓励创业、挑战权威、勇于冒险、培育强者,是代表最强大战斗力的“文化DNA”。为了应对未来的挑战,中国许多区域格外需要培养适应未来知识型、创新型社会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认同,形成全社会的普遍文化共识,鼓励“敢于超越,王者归来”。不在意成功带来的财富,而更在乎成功带来的成就感。推动更多的国民特别是青年人从“生存型创业”走向“机会型创业”与“创新型创业”,形成澎湃的文化创意经济活力。

〖=BT4(〗3. 适应双转型,推动文化产业集群和园区的升级版〖=〗

从现代产业竞争的意义上说,产业集聚区以集聚推动创新、共享降低成本、叠加提升品牌、服务提升地租的特色,而成为许多产业推动集约化、规模化的重要载体。在全球化和数字化的时代,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仍然有强大的生命力,更重要的是:它们正在不断超越工业园区和科技基地的传统模式,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向更高的阶段升级,成为文化产业走向集约化、专业化、国际化的重要载体。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1.0版的特点是: 企业集聚,扩大规模,注重产能,注重以产业组合而形成竞争的优势;那么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2.0版的特点是:打造平台,快速成长,注重效益,注重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效益提升;而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3.0版的特点是:跨界融合,鼓励创业,虚实结合,创意社区,注重以知识型创业者为核心的长程发展,进一步采取“软硬”兼施,通过融资、税收、项目、优惠、租赁等渠道进行制度性的激励,发挥时效性长、引导性强的优点。

〖=BT4(〗4. 跨业合作,发挥文化产业对一、二、三产业的促进作用〖=〗

跨界融合已成为全球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潮流。文化与工业、商贸、旅游、房地产等行业的“越界、渗透、提升、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随着全球以发达国家为先导,逐渐进入到后工业化时代,人们在获得大量物质产品和常规服务之后,越来越重视获得丰富的生活体验,这就是 “体验经济”。比如:新款设计的精美包装巧克力,让年轻人作为赠送情人的礼物,从包装、香味、标签中,传达恋人的含情脉脉,尽管巧克力的质量和工艺没有变,但是赋予的情感内容更加丰富了。大量案例证明: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跨业融合,需要更为丰富的集成创新。它突出文化创意成果与一、二、三产业成果在技术、包装、品质、风格、广告、象征意义等方面的融合,把文化创意的能量播撒到城市人生活的每一个空间。大力发展产业联动,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创意密集型的新兴领域和新兴业态,从注重产品技术更新的“硬创新”,走向关注情趣和审美的“软创新”,从而走向更高水平的综合型“巧创新”。

〖=BT4(〗5. 平台体系,发挥新兴文化经济领域的平台作用〖=〗

发挥“平台经济”的作用,提高园区服务效益。大量实践证明:在新兴文化经济领域,建立提供技术研发、设备共享、内容配送、投资融资、产权保护等产业公共服务平台,而且形成良好的体系,将会有利于降低企业发展的成本,形成良好的要素流通和集聚效应,这就是所谓的“平台经济”。大量研究说明:一个地区率先建立了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将会对集聚优质资源、培育产业主体、激发创造活力发挥重要作用。

〖=BT4(〗6. 生态服务,推动文化建设对和谐发展的推动力〖=〗

休闲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结合成为当今区域发展的一大潮流。它突出了产业的生态化、消费的循环化、享受的绿色化。区域的文化竞争力建设在生态化、新型城市化、工业化和经济转型增长的时代背景下展开。文化产业要发挥对生态休闲新城等的贡献,要与经济、社会、生态、社区服务等相结合。文化产业不但要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要构造具有优良文化创造力、优质文化消费、优雅休闲活动的城市空间。大量实践证明: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城市的创新活力主要来自知识型和创新型的人才。他们乐意集聚在鼓励创新和创业、科技和教育发达、能够包容文化多样性、具有广泛国际联系的城市中。

7. 新型城镇化,展示文化产业多方面贡献力

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将成为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的强大引擎和重要内容之一,也将给中国发展文化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文化产业对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贡献,必须突出四个重点:发挥文化引领和提升作用,推动产业和城镇双转型;壮大文化产业主体,培育新型企业家群体;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推动产业要素的流通和各种财富的涌流;再造城镇空间形态,从产业园区走向文化城区。全国诸多城镇在这些重要领域做了大量的探索,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觉和创造活力,也将为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以下“英文摘要”转第68页)〖=1(〗

2014040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动画产业国际化经营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12BGL13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花建

第4篇:中国煤炭产业发展战略

中国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重重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煤炭的国家,但煤炭产业真正的发展还起自新中国成立之后。除1997-2000年期间出现递减以外,我国煤炭产量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但这种增长并不能掩盖中国煤炭产业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遇到的多重问题。

主要问题之一是产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企业市场占有率低。

到2002年底,我国煤炭企业数约25000个,但全国煤炭企业平均产煤量仅为6.33万吨左右。2002年,我国年产原煤达到4000万吨的企业只有神华、兖矿、大同与西焦煤集团公司共4家,超过5000万吨的只有神华一家,但神华集团公司的市场份额不到5%。

问题之二是劳动生产率低,安全事故高居不下。

我国煤矿的生产效率较低,国有重点煤矿的工效为3.057吨/工,是世界上最低的,但在百万吨死亡率方面高出先进产煤国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问题之三是采出率低,煤炭资源浪费严重。

我国国有重点煤矿的资源采出率一般在50%左右,而国有地方煤矿和乡镇煤矿不到30%,有的仅为15%,丢弃的资源无法复采。据保守推算,我国每年平均损耗煤炭资源50亿吨,20年累计浪费煤炭资源1000多亿吨;而据有关人士测算,实际上我国煤炭资源的浪费总量可能要达到2000亿吨以上。另外,在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煤伴共生品,但利用率非常低,形成了另一种资源的浪费。

问题之四是污染控制不力,煤炭的负外部性过强。

我国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形成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占用、对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极为严重。

在煤炭加工过程形成的环境问题,主要来自于对原煤的筛分、洗选、动力配煤和土法炼焦。据调查,因洗煤全国每年排出洗矸4500万吨,洗煤废水4000万吨,煤泥200万立方米。

我国85%的煤炭是通过直接燃烧使用的,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的74%;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85%;氧化氮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60%;总悬浮颗粒(TSP)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70%。

问题之五是国有煤炭企业普遍包袱沉重,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这些包袱主要包括:因国家投入资本金不足,国有煤炭企业基本上是负债经营,本息负担沉重;1994年全国实施新税制后,煤炭业按加工制造业征税,煤矿企业税费大幅增加;企业办社会的包袱沉重;铁路建设基金的额外负担;资源枯竭矿井不断增多,煤炭企业后续开采资源日趋紧张等等。

问题之六是煤炭产业链短,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小。

我国绝大部分煤炭企业的产品结构单一,尽管绝大多数国有重点煤矿企业都发展了一些非煤业务,但企业利润的90%都来源于煤炭。

此外,国有重点煤炭企业还普遍存在着观念陈旧、机制转换较慢、管理方式粗放、科技进步缓慢、职工整体素质偏低等问题。

中国煤炭产业发展之痛

煤炭资源管理体制的不合理性是导致目前我国煤炭产业发展之痛的根本原因,而这种不合理性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以资源地理分布为依据的企业组建方式导致了我国煤炭企业众多、规模不大、包袱过重、跨区域扩张困难。

建国初期我国煤炭产业制定了矿井基本建设“大中小并举”的方针,因地制宜,能大则大,能小则小。这种以资源地理分布为唯一依据的企业组建方式明显地具有“项目公司”的特点,其直接后果就是:企业只能根据所划定的资源进行开采,规模有限,跨区域扩张困难;矿区远离城市,因地而建的矿区不得承担起各种社会职能,形成沉重的包袱;随着煤炭资源开采时间的推移,开采成本逐步加大,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逐步降低;随着一些矿区资源的日趋减少甚至枯竭,这些矿区中“关闭破产”压力不断加大。

二是煤炭资源长期的无偿与低价的有偿开采导致了煤炭产业进入壁垒过低、小煤矿丛生,煤炭采出率过低、资源浪费严重。

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的煤炭资源基本上是无偿开采。尽管目前根据新修定的《矿产资源法》要求煤炭资源实行采矿权转让,但实际转让费都很低。资源的无偿或低价获得直接导致了煤炭产业进入壁垒过低,一些小煤窑只需要不多的投资即可打井采煤,这为小煤矿“遍地开花”打开了方便之门。它们为了更多地获利,粗放式开采成本最低的、经济效益最好的那部分资源,结果煤炭的采出率很低,浪费了大量 1

的煤炭资源,而对于那些煤炭共伴生品更是视为垃圾随地乱堆;近些年来,国有重点煤矿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采出率也有所降低。

三是资本金投入不足与长期偏低的煤炭价格导致国有重点煤炭企业财务负担过重、自我积累能力较差、可持续发展困难。

长期以来,我国国有重点煤炭企业无偿开采行政授予的煤炭资源,但资本金投入的不足也使企业普遍背着沉重的财务负担。与此同时,我国煤炭长期执行国家规定的低价格,国有重点煤炭企业长期只能以较低的价格出售,乃至长期全行业亏损。开采资金投入不足与产品销售的低价格导致我国国有重点煤炭企业自我积累能力较差,主要生产设备老化,技术更新资金缺乏,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是煤炭生产与消费的体制性分离导致煤炭企业难以获得较高的煤炭附加值,发展受制于铁路运输,并被指责为环境的污染源。

目前我国每年电力用煤占煤炭总产量的40%,是煤炭的第一大用户。由于煤炭业不允许发电,而电力业也不能采煤,煤炭企业无法获得因煤炭就地转化为电而形成的高附加值。由于我国电力企业消费的基本上是原煤,导致了我国煤炭的入洗率仅为25%(发达国家的煤炭入洗率为90%以上),且主要是供应炼钢用的焦煤入洗,而我国现有煤炭洗选设备空置率达到65%。

虽然我国煤炭资源比较丰富,但分布极不平衡,在长期煤电分离的体制下形成了西煤东运,北煤南调的格局。目前我国煤炭产量的70%需要通过铁路运输,运量占铁路货运总量的40%左右。由于铁路货运发展滞后,运力有限,我国绝大多数国有重点煤炭企业都受制于铁路运力而难以提高产量。

此外,由于燃煤单位的设备普遍没有脱硫装置,直接燃烧原煤造成了大量的环境污染,一些媒体于是将煤炭归为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而呼吁煤炭企业提供洁净煤,而实际上煤炭消费过程中是否形成污染,主要在于煤炭燃烧的设备。

五是以产量为中心的政策导向与安全事故处罚不力导致我国煤炭产业安全事故率过高。

增加煤炭产量长期是我国煤炭产业的基本政策,在增产的压力与动力驱动下,我国煤炭企业普遍存在着片面追求产量而对安全重视不够、安全系统投入不足。尤其是小煤矿生产方法极为原始,只求产量不顾安全,而且在安全事故发生后一般只有为数不多的经济补偿而很少受到相关法规的严厉处罚,结果导致我国煤炭安全事故率长期高居不下。

此外,我国煤炭勘探单位长期被定位为事业单位,通过中央财政拨付的有限的事业经费而进行无偿勘探,由于勘探经费的严重不足,我国煤炭已发现的资源勘探程度低,可供建井的精查储量不足,直接影响到我国煤炭的可持续开采。

美国经验对中国煤炭产业的借鉴

经验之一:煤炭是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和不可再生的矿物资源,必须有偿合理且可持续性地开采。在美国,国家资源委员会负责控制煤炭资源的使用,内政部土地管理局负责煤炭资源的租借。美国资源管理实施办法规定,对联邦公有土地煤炭资源实施租借方式,对煤炭资源已勘探清楚并进行了资源评价的矿区,采用招标方式确定开采者;对煤炭资源尚未探明及未进行资源评价的矿区,实行勘探和开采优先的办法。

煤炭资源价格确定是在资源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的。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煤炭资源储量、煤质、最大的经济回收率、煤炭开采难易程度和开采成本,以及地产价值、银行利率等。由于对煤炭资源实行有偿使用,并加强了对煤炭资源的系统管理,美国煤炭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总采出率达到80%以上。

经验之二:煤炭在其开采、运输与消费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负外部性,政府需要综合控制。

美国政府在控制煤炭开采与加工过程中负外部性的主要措施有:严格审批煤炭建设项目,对凡是没有达到法规要求编制复田设计的矿区不准开采;通过建立废弃矿山土地复田基金帮助采后煤矿的复田。

对于煤炭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负外部性,美国主要是通过环保立法来控制,对排放气体各种污染物含量的严格规定,限制燃煤锅炉的二氧化硫、氧化氮及烟尘的排量,各用煤单位基本上都采用了新型脱硫集灰等设备,许多煤矿只得停采含硫量高的煤层,改为开采低硫低灰的优质煤层。

美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措施有:建立矿业局,并在各煤矿区建立安全监督机构,派驻检查人员加强检查;颁布煤矿安全保健法,授权全国各地250名安全监察人员在紧急危险情况下有权停工撤人;要求矿主事先交纳足够的事故处理保证金,每死亡1人要赔付数十万美元,使得煤矿死不起人。

经验之三:煤炭产品是一种中间投入品,煤炭资源的有效利用标准在于根据市场需求而提供效益最大化的终极品。

目前在我国还有煤炭总产量13%的煤炭为居民直接消费,而美国99.5%的煤炭都是作为工业中间品。煤炭产品并非是煤炭资源开采的唯一目标,美国不少煤炭企业建立坑口电厂将产煤改为输电、建立煤炭气化厂和焦油提炼厂直接生产煤气与焦油。

经验之四:煤炭产业是一个竞争性产业,充分竞争导致煤炭产业全员效率不断提高,煤炭资源获得更为集中且高效地开发。

在美国,1991年独立的专业煤炭公司所属煤矿产量仅占美国煤炭总产量的17.3%,而美国以外的国际财团和外国公司控股煤炭企业已经日益加快进入步伐。因竞争较为充分,美国煤矿的全员效率而一直保持着世界最高水平,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通过收购与兼并不断地占有更多的资源,最终使煤炭资源获得更为集中且高效的开发。

经验之五:煤炭企业的战略目标在于有效地获得与运营煤炭资源,创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不断提升煤炭资源的附加值,实现企业绩效的最大化。

在美国,由于煤炭可采诸量的55%为联邦政府所有,而45%为私人所有,因此美国各大煤炭公司一方面通过投标从联邦政府获得煤炭资源,另一方面则通过收购兼并国内外煤矿而控制大量的优势资源。如美国皮保迪公司到2002年底其煤矿已分布在美国的九个州和墨西哥与澳大利亚,共占有91亿吨可采储量的优质煤炭资源。

美国煤炭企业在交易与运输方式方面也不断创新。长期供煤合同已成为美国煤炭产业的主要销售方式,皮保迪公司还与铁路公司合作创造了万吨长大单元列车,美国固本煤炭公司在俄州修建全美第一条年运煤量120万吨的水煤浆输煤管道。即便如此美国煤炭运输的费用仍然较高,煤炭企业又开始发展坑口电站,目前它已成为美国能源基地建设的常规模式。

中国煤炭产业战略发展思路

为实现我国煤炭资源合理高效的可持续发展,并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煤炭产业长期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改革现有的煤炭资源管理体制,实施基于资源运营的煤炭资源管理与煤炭产业发展战略。在煤炭资源的价值链创造过程中,由于各利益相关者战略目标的不同,它们基于资源运营的战略思路并不一样。

对于煤炭资源的所有者而言,基于资源运营的政府部门战略思路是通过招标、拍卖与挂牌等方式有偿转让煤炭资源的探矿权与采矿权,获得因煤炭资源矿业权的转让而形成的收益,并期望这种收益尽可能的合理与最大化。

对于国家行政管理职能的履行者而言,这种思路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制定符合客观现实的环境保护法规,并通过严格地执法,从而有效解决煤炭资源开发、消费过程中的负外部性,尤其是大力降低煤炭安全事故率;另外还要根据国家经济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出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规划,并按规划投放煤炭资源,确保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的充足性。

对于国有重点煤炭企业与国有地方煤炭企业的出资者而言,这种思路是通过对以往行政授予的煤炭资源的有效利用而获得较高的收益。但考虑到我国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目标是国有经济逐步退出竞争性行业,因此政府部门的战略思路是在对这些行政授予的煤炭资源价值的合理评估,通过矿业权的逐步流转而获得煤炭资源的收益。

对于煤炭资源的开发者而言,基于资源运营的煤炭企业的战略思路是通过煤炭资源矿业权投标拍卖挂牌与收购兼并等方式多渠道获得丰富的优势煤炭资源,通过对煤炭资源合理地开采、加工、销售与运输而不断地提高全员劳动效率与煤炭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尤其通过对煤炭资源的经济合理开发而获得最大化的经济绩效。

战略方式多样化

在不同的战略思路下,各利益相关者实施基于煤炭资源运营战略的方式也不相同。

作为资源所有者,政府实施的战略方式类似“三部曲”。一是建立垂直集中的煤炭资源管理体制。具体来说,重要的或规模较大的煤炭资源矿业权的转让需要由国土资源部直接处置,规模较小的煤炭资源的矿业权转让则由国土资源部授权省级国土部门处置而在国土资源部备案。二是认真制定煤炭资源的长期开采规划。三是全面实施煤炭资源的有偿开采,为我国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目前我国的煤炭资源并未真正做到有偿开采,因此政府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如对全国的煤炭资源进行全面评估,确定各地煤炭资源矿业权的指导价格;对于行政授予的国有重点与地方国有煤炭企业的煤炭资源进行矿业权评估与转让,并将其转入国有资本金;对于乡镇与私营煤炭企业所占有的煤炭资源的矿业权进行评估与转让,并将其上收;对于准备新开的煤炭资源的矿业权可执行国土资源部于2003年6月11日颁布的《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管理办法试行》,向各类投资主体公开转让。

作为国有煤炭企业出资者,政府实施的战略方式包括:客观评估煤炭资源的价值并转为国有资本金;尽可能转让国有股份,逐步将国有资本退出煤炭行业;解决煤炭企业中遗留的历史问题。

作为行政管理者,政府实施战略方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依法控制煤炭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矿区环境保护,认真贯彻执行《煤炭法》,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可以借鉴美国的一些经验;二是依法控制煤炭消费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强制煤炭消费者采用洁净煤技术,从煤炭价值链的终端实施控制,促进煤炭产品的升级。

作为煤炭企业,其实施的战略方式有:一是通过多种方式获得丰富的优质煤炭资源。如参加政府部门的招标、拍卖与挂牌,从政府部门获得煤炭资源;通过收购、兼并与联合开发,获得其他煤炭企业的优势煤炭资源;还可以走出国门占有国外的优势煤炭资源等等。

二是价值最大化地发挥煤炭资源的效用。若条件许可且效益可观,可以通过煤电联营的方式将产煤直接变为发电,同样可以变为产气或产油;在只能生产煤炭的情况下,也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尽可能地提高洗精煤比重;另外,还要不断提高煤炭的采出率,减少煤炭资源的浪费;再有,通过多种方式提高煤炭共伴生品的综合利用率,从而变废为宝。

三是提高产量规模,形成较强的市场势力。要不断提高产量规模,通过收购、兼并与联合等方式,在较短时间内产生几家年产量过亿吨原煤的企业集团,形成较强的市场势力,减少市场价格的波动性,确保煤炭资源的收益。

四是不断地提高生产技术、强化管理,提高全员原煤劳动效率,降低产品成本。

五是降低交易与运输费用,提高煤炭产品的竞争力。可以变输煤为输电,完全消除交易与运输;就近寻找客户,减少运输费用;以长期合同的方式与重要的客户建立伙伴关系;根据效益原则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如采用管道运输、与铁路部门合作发展大马力机车。

六是注重安全生产,减少安全事故。

七项战略发展建议

建议之一:构建煤炭资源管理体系,规范煤炭资源有偿开采制度。我国煤炭产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点在于建立有效的煤炭资源管理体制,因此建议国土资源部代表国家对煤炭资源实行集中管理,制定全部煤炭资源的有偿开采制度,并出台全部煤炭资源矿业权转让的实施方案。

建议之二:明确煤炭资源矿业权评估主体,准确评估煤炭资源价值。现行一些煤炭上市公司的煤炭资源矿业权评估的委托者是企业本身,它们为了自身利益往往严重低估煤炭资源的价值,建议在煤炭资源矿业权转让过程中,必须由政府部门委托评估,从而客观准确地评估出煤炭资源的真正价值。

建议之三:深化国有煤炭企业改革,塑造煤炭产业的健康主体。现有国有重点煤炭企业绝大多数改制并不彻底,依然关心的是煤炭产量,而不是煤炭资源价值的充分挖掘,必须深化国有煤炭企业的改革,通过股份制改造,逐步减少国有股比重,建立多元投资主体,规范法人治理结构。

建议之四:改革煤炭资源勘查体制,提高煤炭资源的勘查能力。尽管我国煤炭资源的普查率较高,但精查率却很低,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煤炭勘查仍然实施事业单位体制而进行无偿勘查,勘查经费严重短缺,勘查的内在动力也不足。建议深化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将煤炭勘查单位转变为公司,进行商业性运作,实施有偿勘探。

建议之五:分离煤炭企业办社会职能,减轻国有重点煤炭企业的负担。由于绝大多数国有重点煤炭企业所在的地方政府接受能力有限,导致这一改革至今难以真正实施。建议政府将煤炭资源矿业权转让的一部分收益帮助地方政府接受煤炭企业所分离的社会职能。

建议之六:加快发展铁路大马力机车,提高铁路煤炭运输能力。我国铁路运输能力不足长期制约着煤炭企业的发展,加快铁路建设步伐固然是一个重要的方向,但短时间内即可实现的方法则是大力发展大马力机车,提高单列货车的货运能力。

建议之七:降低煤炭产品税赋,减轻煤炭企业的税收负担。1994年国家税制改革后,煤炭企业纳税总额大幅度增加,1994~2000年与1993年相比,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年平均纳税额增长了189%。建议根据国际上通行的煤炭企业税收方法与我国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降低煤炭产品税赋,减轻煤炭企业的税收负担。

第5篇:中国流通产业地位历史机遇与发展战略

——"转型升级与组织变革:流通产业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综述

傅胜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流通在促进经济增长、引导居民消费、调整产业结构和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的作用愈加明显。但是,当前我国流通产业理论落后于流通实践,流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流通产业转型升级和组织变革面临多重困难,流通产业的战略地位尚未受到宏观管理层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作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流通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先导产业和基础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和中国新经济增长阶段的背景下贯彻落实流通科学发展观、发挥流通产业的先导作用、实现流通产业转型升级与组织变革、推动流通产业战略地位的确立,不仅是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摆在中国流通理论界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此,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于2009年11月21日在杭州举办了"转型升级与组织变革:流通产业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大学与浙江工商大学等从事流通领域研究的20多名国内知名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会议围绕"中国流通产业地位与转型升级面临的历史机遇"和"中国经济成长新阶段下流通产业发展战略与政策选择"两大主题,就分析流通产业面临发展机遇、确立流通产业发展战略、推进流通产业转型升级与组织变革、引入主流经济学分析范式、构建流通理论框架,拉动国内消费需求、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加速流通体系现代化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本次研讨会主要内容作一综述。

二、中国流通产业地位

与转型升级面临的历史机遇

流通产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桥梁和纽带,它已经由社会再生产的末端产业变为先导产业,成为引导生产、消费和经济运行的先导性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管理层更多地关注制造业发展,而对流通产业发展、流通秩序规制等问题不够重视,使之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由于没有系统的基础理论作支撑,国内流通研究方向分散、研究力量弱、理论的系统性和方法的科学性较差,流通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于工业制造业理论研究。近年来,一些国内研究西方经济学的学者断言,在现代经济学中没有流通概念,流通不应进入经济学的视野。学术界对于是否存在真正的专门以流通为研究对象,并主要以经济学为分析工具的流通

理论,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对此,浙江工商大学郑勇军教授认为,尽管在理论界,学者已经提出了流通产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先导产业和战略产业的"三论",但从中央角度来看,并未从国家发展战略角度来认识流通产业的重要性,其中既有政治体制的原因,也有中国目前所处发展阶段的现实原因。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推进阶段,地方政府关注地更多的是工业产值、工业税收、财政收入等政绩指标,相对地忽略了流通。郑勇军教授指出,中国当前已初步具备把流通提升到国家战略的角度和实现流通产业转型升级与组织变革的机遇:一是从出口产品竞争优势来看,由于土地价格、劳动力成本、环保成本等硬性成本快速上升,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竞争力变得越来越弱,要想继续保持中国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只有通过流通成本、商务成本降低这唯一的出路。过去传统理论认为,生产决定流通,因此是"重生产轻流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流通决定生产,流通引导生产。当前中国经济运行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生产成本较低,但交易(流通)成本很高,因此,发展现代流通业,提高企业竞争力,降低流通成本,不仅关系到中国流通业本身的转型升级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而且关系到中国经济整体发展的重大问题。当前物流成本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我国为16.7%,而日本仅为6%-7%,因此,发展以流通产业为先导的现代服务业,提升流通效率,降低经济运行中的流通成本,实现流通产业的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中国提升出口产品价格竞争优势的主攻方向。二是从产业升级的角度看,产业升级的实质在于功能的升级,不能只停留在制造加工阶段,必须在功能设计环节、流通和销售环节升级。虽然我国已是制造大国,但流通在国际上仍很落后,缺乏竞争力,如果流通渠道和品牌的话语权让给境外的公司,我国的发展将陷入一种"拉美陷阱",因而流通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三是从国家宏观调控方面来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如果没有流通的支撑,都将只是一句空话,流通产业只有实现转型升级,才能在战略的实施中发挥重要作用。四是从世界经济中心转移来看,中国面临发达国家经济衰退和世界经济重心逐渐转移至亚太尤其是东亚地区的双重机遇,有望助推中国流通业国际化、现代化进程,推动中国流通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速发展和提升国际竞争力。

对于流通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历史机遇,中国市场学会理事长高铁生教授认为,流通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加快了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的进程。因此,当二战后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袭来时,中国流通产业也不可避免地经受着沉重打击。但是,流通与市场并不是经济危机纯粹消极的投影,中国经济的复兴离不开市场体系的健全和完善,离不开流通产业的创新与发展。当前,中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防止经济增长滑坡的治本之策是扩大内需。而扩大内需除了要依靠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外,还要重视活跃市场、促进流通、扩大营销,更有效地实现产销对接。流通在扩大内需、消费升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高铁生教授认为,当前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内需的撬动、信息技术革命、资本输出、人民币国际化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等都将给流通产业转型升级带来重大机遇,未来5-10年内流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进一步上升。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研究所研究员宋则从制造业角度阐述了流通产业的地位和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思维下,政府目光始终聚焦在能源和制造业,流通从来就不在视野之内。实际上,在新世纪"经济节奏较量"的新动向面前,在全球化竞争的新情况面前,流通业及其网络状流通渠道已经成为国家的战略产业和战略资源,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是国家国际政治地位的坚实基础。从"惊险的跳跃"角度观察,市场经济也是"渠道经济"。"影响力滥用"的垄断性跨国集团通过超低价大额订单机制和巨额采购,已经掌控了国内产品的流通渠道。外资进入中国流通业的真正目的,是运用网状采购--销售渠道"影响力滥用"的垄断优势,以极低的采购价格倒逼中国制造业,使之屈从其构建的全球供应链,纳入其苛刻的产业控制体系,最终牟取高额垄断利润。轻视流通的传统以及缺乏流通渠道,已经使中国的许多制造业企业沦为一无知名品牌、二无核心技术、三无销售渠道、四无商业信誉、五无有效信息、六无盈利潜质的被边缘化的一个个车间孤岛。因此,在市场经济新环境下,具有高效率和强大竞争力的商品采购和分销渠道的流通同样是稀缺资源,同样是国民经济的命脉,甚至是更重要的命脉,绝不可掉以轻心。

广东商学院王先庆教授通过区域竞争力的影响要素分析指出,未来中西部区域竞争力将取决于流通。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我国中西部地区大多数省区已经相继进入了工业化中期,即人均GDP大多处于2000-3000美元阶段。区域内的生产制造业处于加速扩张状态,工业化进程开始向重化阶段升级转型;同时,区域内的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业开始进入起步和初期发育阶段,即商贸流通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和基础性产业必须在这一时期开始得到培育、扶持和发展。只有它及时得到发育成长,才能为工业化中后期形成的巨大生产能力建立起强大的市场体系和流通体系,使工业化进程不会因为"流通瓶颈"而受阻,甚至出现"生产过剩"的危机。一个区域内现代商贸流通业的发育成长有两条路径:一是内部生长;二是外部移入。前者更有利于本土经济的发展,但后者则更有利于行业的快速发展。由于中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还正处于如火如荼的状态,原始积累没有完成,资本和资源大多投入到了生产制造业,本土现代商贸流通业的培育成长相对来说比较缓慢,因此,"内生型道路"必须和"外部移入"结合起来,通过引进外部发达地区的商业资本、流通技术、先进的流通业态管理理念和经营模式,再和沿海发达地区商贸流通企业已经建立起来的流通渠道体系和销售网络进行"嫁接"。只有这样,才能使本土商贸流通业更加快速地成长。王先庆教授认为,五至十年内,中西部区域竞争力取决于制造业的话,那么,十年之后,将主要取决于流通领域的竞争力。

会议代表普遍认为,发展流通产业,首先需要正确认识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转型升级面临的机遇。现在我国的工业化发展已经到了相当程度,绝大多数商品已从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现在的"买方市场",经济由生产约束型转变为市场约束型、由供给约束型转变为需求约束型。此时,流通业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启动市场、满足需求、带动生产的关键。因此,要充分认识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地

位,克服"重生产轻流通"的片面观点,树立"工商并举"、"大流通"的观念,真正把流通业摆在先导性支柱产业、战略产业的位置上,给流通业的发展以充分的空间,实现流通业的转型升级,提高发展现代化大流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中国经济成长新阶段背景下流通产业发展战略与政策选择

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动摇了世界经济的格局,推动了世界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特别是东亚地区转移,虽然也对中国造成了不利影响,但同时给中国带来调整产业结构的机遇。产业结构通常用三次产业的GDP构成来说明,这既可直观表现产业之间的结构特征,又可表现工业化进程的发展阶段特征。通过对三次产业结构分析,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和城市化加速期,内需将在拉动经济增长中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进入到一个经济增长新阶段。在此背景下,流通产业如何选择发展战略实现转型升级、政府如何选择产业政策来推动流通发展也变得日益重要。中国人民大学马龙龙教授指出,今后五年或者更长时间内政府应从以下方面关注流通产业:一是要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正确认识流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科学认识流通在有效配置资源、完善市场体系和经济体系、促进商品价值实现、引导居民消费、推动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战略性调整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应科学构建各主要类别商品产业链和供应链,进一步扶持专业化、规模化的大型流通企业和流通中介组织,构筑现代流通体系的微观基础,同时依托优势资源实现区域专业化,完善流通基础设施和主导产业的空间布局,形成流通体系的"成本收敛-流量扩张"效应;二是要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30年以来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生产资料供应体系、商品价格管理体制、产品质量与消费安全等方面流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无论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应从发展实践中总结出经验,作为制定流通政策的依据;三是要在大国经济和大国流通新背景下研究如何参与国际分工、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组织变革、技术创新、装备升级、资本运作等方面下大工夫,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中国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四是要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机制,健全流通法制建设。整饬流通法律体系的时空差异,整合不同时间、不同部门、不同地方针对具体流通问题制定的不同法律,并根据流通发展形势的变化对流通实践层面的市场失灵提出新的法律规制要求。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荆林波通过对宏观经济关注指标分析,指出应把消费作为流通产业发展和研究的主攻方向。当前,主流经济学关注的指标主要有GDP增长、进出口、就业和物价指数(CPI)等,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是GDP的四个构成要素。在金融危机导致外需减少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背景下,中国出口急剧萎缩,长期以来支持我国经济增长 "两架马车"的投资和出口拉动模式将难以为继,中国经济增长将由过去的出口和投资拉动转变为消费、投资和出口协同拉动,消费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对GDP增长和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的作用也最大。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暂时困难,中央及时作出 "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搞活流通、促进消费"和振兴现代物流产业等重大决策,对商贸物流服务业寄予的厚望前所未有,如国家启动的"家电下乡","汽车补贴"等经济刺激政策。而在这些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流通在其中

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与消费密切相关的流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也将越来越明显,这就对我国流通产业政策,尤其是消费政策的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郑勇军教授认为,流通产业要振兴、要实现转型升级,关键在于打造微观基础,实现功能升级、产业集群转型与新型产业组织生成。在这方面中国可以借鉴日本扶持流通企业发展的经验,促进流通产业重组与融合、培育流通大集团与世界级企业生成。中国流通产业发展同样需要威廉·鲍莫尔好的资本主义模式。如浙江省物产集团公司作为一个国有企业,既经营物流,同时又是供应链,通过整合功能,形成了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优势,大大地提升公司运行的效率,目前在流通领域按销售收入已经全国排名第一位。郑勇军教授认为,中国不仅需要培养一大批像浙江物产集团这样具有竞争力的流通产业大集团,也需要像阿里巴巴这样的无形市场里面涌现高科技流通业态。如果能在微观基础上做强,那么中国流通产业的振兴也就具备了基础条件。同时,郑勇军教授认为,流通产业理论的研究必须与主流经济学并轨,加入主流经济学分析范式,将流通理论的研究与"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等战略相结合研究,只能引起主流经济学家关注,才能唤起中央政府对流通理论的重视,进而使流通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地位。流通界学者的一个重要职能是把流通最基本的概念、内涵、发展功能等一般规律形成标准的教科书和通俗易懂的简易读本,让政府官员看懂、让企业家读懂。

在金融危机和中国经济增长新阶段背景下,高铁生教授认为,中国流通产业转型升级应当采取如下对策:一是要鼓励各种所有制、各种业态的多样化发展,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采取多样化的零售业态,鼓励流通资本输出,推动中国从商品输出向商业资本输出的转变,从输出商品向输出自主流通渠道的转变,使利润能留住而不再流失。大力发展由流通企业牵头的商社式的跨国公司,提高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中国需要更多的像香港利丰集团之类的流通大企业。二是要改进和完善政府对流通产业的宏观调控机制,完善流通法律制度,充分重视流通产业的地位和作用,加大对流通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改善流通基础设施。三是要创新理论研究,建立中国特色的流通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的国情和发展需要有中国特色的流通理论来支撑。四是要用先进技术改造和创新流通业,推进流通现代化,以先进的信息与网络技术,推进电子商务在流通产业中的广泛应用,改造和提升传统交易方式,借助现代物流配送技术,为用户提供小批量、多品种、个性化、全天候的销售服务。高铁生教授认为,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和蔓延全球的经济衰退,中国流通产业必须勇敢地迎接挑战,沉稳地把握机遇实现转型升级,才能能够为中国经济的振兴和复苏做出新的历史贡献。

针对目前制造业与流通业不和谐的现实,从优化价值链的角度考虑,暨南大学陈海权教授提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转变:一是要对"重生产轻流通"的文化观念反思和改造。长期以来,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下,"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在我国地方政府中根深蒂固。因此,首先要解放思想,没有发达的流通业做支持,再先进的制造业技术也难以提升地区产业层次,难以改变沦为"加工组装型"经济体的命运。

为切实促成发展思路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将主要注意力从以往侧重于制造业转向现代流通业,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二是要通过制度创新创造产业和谐发展的"软"环境。需要以更加开放、务实的姿态,牢牢把握并用好经济成长新阶段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产业创新体系,尤其是运行机制和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不断通过制度的创新去构建产业创新体系,优化产业发展的"软"环境。三是鼓励国内企业联合构建自己主导的网状流通渠道。制造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制造业与流通业是一种利益联盟,是唇齿相依的关系,要充分利用本土流通企业的资源,携手合建立战略联盟关系,最终形成制造业和流通业互惠双赢的格局。

本次学术研讨会集思广益,讨论热烈,碰撞出大量思想火花,取得了良好效果。与会代表普遍认为,中国流通产业在新经济成长阶段下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流通业应大力推进制度创新、经营方式创新和业态创新,大力推进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增强竞争力;流通学者应抓住机遇,做好理论研究工作,在转变陈旧的"传统制造业思维"、将流通产业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浙江工商大学产业经济学流通产业研究生)

第6篇:中国高铁发展战略

1,高速铁路的概念

根据国际铁道联盟的定义,高速铁路,简称高铁,是运营速度超过250km/h(新建线)或200km/h(既有线改造)的铁路系统。高铁除了在列车营运速度达到一定标准外,车辆、路轨、操作都需要配合提升。

不同的国家,对高铁的速度要求不同,但要求都较高,截止到2012年,世界上主要运行高铁的国家最高时速大约为300公里(中国、德国、日本、意大利、英国),310公里(西班牙)和320公里(法国),上海磁浮示范运营线则最高可达431公里的时速。 2.高铁发展的历史背景

铁路是人类发明的首项公共交通工具,在十九世纪初期便在英国出现。直至二十世纪初发明汽车,铁路一向是陆上运输的主力。二次大战以后,汽车技术得到改进,高速公路亦大量建成,加上民航的普及,使铁路运输慢慢走向下坡。特别在美国,政府的投资主要放在公路的建设上,不少城市内的公共交通曾一度被遗弃。

早在20世纪初前期,当时火车“最高速率”超过时速200公里者寥寥无几。直到1964年日本的新干线系统开通,是史上第一个实现“营运速率”高于时速200公里的高速铁路系统。

世界上首条出现的高速铁路是日本的新干线,于1964年正式营运。日系新干线列车由川崎重工建造,行驶在东京-名古屋-京都-大阪的东海道新干线,营运速度每小时271公里,营运最高时速300公里。

从日本建立起第一条高速铁路以后,高速铁路的发展就再也没有停过,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建设高速铁路的热潮。主要体现在:一是修建高速铁路得到了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一般都有了全国性的整体修建规划,并按照规划逐步实施;二是修建高速铁路的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更广层面的共识,特别是修建高速铁路能够节约能源、减少土地使用面积、减少环境污染、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社会效益显著,以及能够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等等。不仅如此,高速铁路还具有载客量大、运输能力大、速度快、安全性好、正点率高、能源消耗低、环境影响小、经济效益好等优点,在当今社会发展中极具竞争力。 3.中国高铁的发展现状

2008年8月1日,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列车开通运营,经过短短5年发展,中国高铁总里程已接近1万公里,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铁体系,搭建了世界最先进的高速铁路动车组技术平台。

中国

多年来,中国不断吸收、消化、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的高铁技术,并且把这些技术通过自主创新形成了中国自己的技术。

中国高铁自开通运营以来,客流需求旺盛,运量持续增长。2007年动车组投入运营至2012年,全路动车组列车累计发送旅客15.7亿人次。动车组旅客发送量占全路比重由2007年的4.3%增长到目前的26.7%以上。与2007年相比,2012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增加5.4亿人,增长39.6%。

中国高铁的盈利能力随着2013年初铁道部实行铁路政企分开后不断提高。中国铁路总公司于6月正式实施货运组织改革,提出全面参与现代物流业竞争,借助高铁网络优势,试水高铁快运。三季度全路货物发送量日均完成865万吨,同比增长4.8%,环比增长3.3%,扭转了上半年同比持续下滑的局面。 4.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规划

目前,持续高速发展的国民经济对交通运输的巨大需求得不到满足,铁路运输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巨大制约。针对这种情况,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规划发展如下:

第一,对选定的既有线进行改造,以较少的投资、较短的时间建成旅客列车时速达l60公里的准高速铁路,并在其中设置供高速列车运行的试验段,在积累经验的同时,为我国大量的既有线进一步提高速度提供技术储备; 另一方面加快速度建设新铁路,以适应将来的需求。

,根据我国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需要,国务院对《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进行了调整,确定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建设高速铁路1.6万公里以上。由高速铁路的修建与运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第三,中国国务院2012年通过的《“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提出,中国将在2015年贯通“四横四横”的高铁网络,并建设相关辅助线、延伸线和联络线,届时中国高铁总里程将达到1.8万公里。所谓“四纵”是:京沪高铁;京广深(香港)高铁;京沈(阳)-哈(尔滨)大(连)高铁;东南沿海高铁。“四横”是:徐州-郑州-兰州高铁;上海-杭州-南昌-长沙-昆明高铁;青岛-太原高铁;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高铁。

第四,以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以及辽中南、山东半岛、中原地区、江汉平原、湘东地区、关中地区、成渝地区、海峡西岸等经济发达和人口稠密地区为重点,建设城际高速铁路,覆盖区域内主要城镇。

5. 高速铁路发展的战略意义

5.1铁路在经济发展中纽带和动脉作用

21世纪以来,世界总体的经济趋势总体呈现出调节、休整、攀升阶段,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已经使得世界化产业分工加剧,各大世界经济团体的相互渗入越来越多,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发展依存度越来越高。生产物资的大范围运输,长距离转运的物流格局已经形成。 人类的社会活动的基础是从事各种生产活动。生产过程中,运输是人类社会一种不能缺少的需求,现今社会,交通运输已经成为社会经济重要的基础结构之一,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和先觉条件。可以说,交通运输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条件。发展高铁等先进的运输工具,对国民经济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5.2铁路运输发展在中国的优势

铁路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与独特作用我国是人均资源严重不足的国家,许多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人均耕地仅相当于世界水平的4 2% 。铁路具有运力大、占地省、能耗低、污染少、全天候、适应性强的技术经济比较优势。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要求建立以铁路为骨干的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的现代化交通体系。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必将带动全社会人员、物资加快流动,使全社会运输需求总量持续增长。随着人民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旅客、货主对运输快捷舒适、经济便利、安全正点等方面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运输市场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铁路安全度高、舒适性强,为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必须全面提高运输质量。铁路具有长距离、大能力、低成本的技术经济优势,随着我国第一条高速铁路的运营,已经看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高速铁路这一种安全、快捷、方便的交通运输方式,正在成为交通运输的主流方式。对工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也将会越来越大。发挥的作用也将远远大于发达国家。

5.3高速铁路发展对就业与工业的影响

高速铁路对于就业和工业发展的带动和促进作用高速铁路的兴建和正常运行需要大批的修建人员,铁路建成后将在沿线形成大批的中、小城市,这将促进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带动沿线区与外界商品、技术、人员.物资的交流和流通,吸引资本的投入,形成新的经济发展产业群,为我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建设提供新的发展契机。高速铁路的兴建和正常运行将创造许多新的就业机会,这将加快我国目前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企业整合合并.产业链的升级优化产生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分流渠道,缓解了当前企业和单位的人事改革难题。同时,高速铁路作为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将推动和诱发相关产业的配套发展。 5.4高速铁路发展对国防的作用

铁路在国家安全中的战略与安全作用东亚是世界上最具经济活力的区域,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与投资市场之一。我国是东亚地区、也是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铁路建设就是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火车头”。历史发展的轨迹表明,亚欧大陆始终是国际政治的中心舞台,亚欧大陆板块的腹地,历来也是各种政治力量竞相角逐的战略要地。一方面,我国已有和正在规划、建设的国际铁路运输通道对于资源、物资的输入输出,具有重要的经济、政治、军事意义;另一方面,国际经验表明:作为交通运输的铁路是强化控制和保护领土的最有效的工具。作为亚洲最大的陆权国家,必须从全球发展定位和国家经济角度、领土完整及国防安全的战略高度认识中国铁路具有的重大现实和战略意义。在国际市场经济一体化进程和国内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发展理念的战略层面上,铁路发展的地缘政治战略和安全作用毋庸置疑。 4结语

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促进国际产业大分工,能源、资源以及人员的流动,为现代交通运输提出新的挑战和难题。为了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破除阻碍经济发展的障碍,大力推进高速铁路的发展和建设,符合国际和国内发展的要求。汲取别人的经验和教训,消化吸收再创新,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高速铁路交通网,对于我国新时期的区域发展、城乡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发展理念具有深远的现实和战略意义。

第7篇:论中国农业发展战略

书…

写…

写……………………………………………装…… 论中国农业发展战略摘要: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传统和基础产业。随着我国农业的基础条件、投入程度、科技程度等的不断改良和进步,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使农民各方面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良。但是,我国在农业发展中仍然面临着许多的问题与挑战。因此,增进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实行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农业是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关键词:中国农业 现状 发展战略自1978年中国率先在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后,中国的农业和农村的经济、社会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主要农产品的供给已基本摆脱了短缺状况。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5亿吨增加到了目前的5亿吨以上,已经实现了总量大体平衡,丰年略有节余。(2)农村废除了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人民公社制度,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指的社会体制。(3)基本上废除了由政府统一定价、实行国家计划收购、配给性

销售的农产品流通体制,除粮食外,其余的农产品目前都已实行由市场定价、自主流通的体制。(4)农村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

二、三产业发展迅速,农村已有1.2亿劳动者在乡镇企业中就业,乡镇企业的生产总值已占农村社会生产总值的65%以上。(5)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978年仅为134元,到1999年已提高到2210元。绝大多数农民摆脱贫困。50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和物质投入的增加,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结束了主要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历史,用世界上7%的土地养活了22%的人口,而且使农民生活从温饱迈向了小康,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农业的国际地位。

但是我国目前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土地特别是耕地资源不断减少。目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2亩,同世界各国相比,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及世界人均耕地的32%、美国的10%、法国的28.5%、加拿大的4.8%、澳大利亚的3%。今后15年,我国的耕地还要继续减少。耕地不断减少将把我国粮食生产推到越来越狭窄的空间中,这给农业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2)耕地质量退化。耕地质量退化是影响粮食产出率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据调查,我国水土流失面积492万平方千米,其中水蚀面积178万平方千米,年损失粮食18亿千克一33亿千克;全国沙化土地153万平方千米,沙害

第8篇:中国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化发展战略研讨会名单

2007年6月9日·北京钓鱼台

姓名

机构/公司

职位 姓名 机构/公司

职位

全球总裁李十中清华大学教授

农业部规划设计院能源环境

李斯格

诺维信

国家能源办公室副主任,

徐锭明

发改委能源局局长

石元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 黄其励中国工程院 熊必琳国家发改委工业司 曾晓安国家财政部经济建设司 Dr.Arvizu美国能源部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中国资源

李俊峰

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孟伟国家环境科研究院 HumphreyLau诺维信中国 陈新华BP中国 岳国君中粮集团PoulRubenAndersen

诺维信集团

赵立欣

首席执行

BernhardHartmann汪燮卿 副主任

尹伟伦 两院院士

马小军院士

李洁

副司长

副司长

陈洪章主任

刘德华 谭天伟 副所长

赵晓 秘书长

覃伟中院长

孙树祯总裁

李建 副总裁

高蕴健

总裁助理

工业乙醇

市场总监

科尔尼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院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 戴姆勒-克莱斯勒(中国)

投资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所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石化新能源研究室吉林燃料乙醇公司BBCA生化业务发展部

所长

中国区总裁

院士

院士

博士生导师

副总裁

研究员

教授

教授

教授

主任

总经理

总经理

总经理

中化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姓名 机构/公司 姓名 机构/公司 姓名 机构/公司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

霍心一

司 赵乐嘉中国中化集团战略部 柳永茂诺维信中国 佟明友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陈红诺维信中国

谭品斌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蒋福康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庄伟栋诺维信中国 池田达彦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郭卫军中石化新能源研究室 周鹏诺维信中国 王振海

叶汝求

郑虎

田宗祥

任纪良

夏胜枝

翟明普

黄全胜

陈伟立

秦伯鲲

杜风光

中国工程院 庄毅中石化新能源研究室 LarryPeckous诺维信中国国家环保总局 周利红中石化新能源研究室 张京洪诺维信中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刘洪斌中石化新能源研究室 高于诺维信中国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新能源 CarsthenLauridsen诺维信中国 梅永刚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 开发办公室 韩明光诺维信中国 司 于占春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司 曾维诺维信中国 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刘霄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司 李红梅诺维信中国 任 曾静清华大学 崔军诺维信中国公司 田宜水农业部规划设计院能源环境所 王群诺维信中国北京林业大学 傅强新智囊 金炜诺维信中国中共中央党校 万德雷诺维信中国中国石化报BP中国 河南天冠企业集团公司

第9篇: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2014)发布

第十五届高交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会在深圳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3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保持年均15%以上增长,正逐渐成为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的重要力量。

报告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共同主办,国家信息中心、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经济导报社共同承办。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晓强、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市长许勤、副市长陈彪、国家信息协会会长卢时彻出席会议。

周济、张晓强、张来武、杨学山分别在报告会上致辞。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司副司长张卫华介绍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工作的进展情况。李国杰、卢秉恒等9位院士专家分别就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的发展情况做了专题报告。会上,还进行了《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2014)》发布仪式和《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杂志2014年首发式。

张晓强表示,要进一步营造产业创新发展的更好环境,激励各类企业投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信息惠民、生物育种、新材料升级换代等重大工程,聚焦优势产业方向,加快构建具有创新发展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 张来武介绍,科技部在生物、信息、海洋等基础性、前沿性领域超前部署了一大批科技项目,突破了一大批核心关键技术,发挥了科技创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杨学山指出,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发布了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重点领域专项规划,实施了“宽带中国”、碳纤维、传感器及智能仪器仪表等专项行动,发布了电动汽车、IPTV等一批行业标准,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发展。

周济在讲话中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是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制高点的关键,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据张卫华介绍,国家统计局正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抓紧研究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监测体系,发布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2)(试行)》,目前正在抓紧开展试统计,争取尽快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数据。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认为,“十二五”后期和“十三五”期间,我国需要加强大数据、智慧城市、新兴网络、智能人机交互、新兴软件、认识计算等领域的科技布局,并提出“并联式”发展的思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玉介绍了先进钢铁、高端轻质合金、高性能复合材料等先进结构材料的发展现状、趋势、重点、存在问题。彭苏萍院士系统介绍了煤炭、页岩气、智能电网、核电、光伏等能源新技术的发展情况,并提出了多能源体系平衡的思考。

据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会今后将每年举办。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