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发展战略

2023-01-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国城市发展战略

中国城市发展创新模式:直面城市建设发展之惑

在城市建设中,如何用系统论的思维改变规划无法持久、非集成化、难以落地的局面,如何破解资金瓶颈难题?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这两个问题一直存在并困扰着许多城市的发展,正所谓是成长的烦恼。

近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了《关于印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9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的通知》,下达了2009年经过审批立项后准予开展研究实施的课题计划清单。泛华建设集团于今年年初申报的“城市建设咨询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创新研究”课题通过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立项审查,获准列入了该计划,并将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领导下,开展深入的、理论联系实践的课题研究工作,以推动城市规划和城市投融资瓶颈的破题。

泛华建设集团为什么会开展这样的课题?当前的城市建设发展存在哪些问题?泛华建设集团在城市建设实践中,又采取了哪些与众不同的创新理念和模式呢?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走进了泛华建设集团。

专访 泛华转身的开创性意义

杨天举先生,泛华建设集团总裁、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兼任国家发改委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专家组组长、中国建筑协会经营管理委员会副会长、清华大学特聘教授。

创立泛华建设集团前曾就职于国家计委及国家建设部,负责大型建设项目审批和产业政策研究管理。

杨天举先生自创建泛华建设集团历经了17年的磨练和累积,打造了建设领域独树一帜的“泛华建设”品牌,从城市经营及建设产业角度系统总结了独具特色的泛华经营模式,创造了“城市发展系统服务商”和“建设领域系统服务商”的建设品牌,引领泛华建设集团成为建设行业中具备相当规模和比较优势,且不断提升、持续发展的大型投资建设集团。

对于传统建筑企业而言,大多是在做产品,是站在乙方的角度去竞争。面对竞争激烈的红海如何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寻找自身的蓝海呢?怎样从建筑企业做产品上升到做产业,怎样从单纯的产业链末端的产品竞争过渡到积极参与产业价值链的打造完善并开展竞争呢?从这方面来讲,泛华大胆地进行了试水并已开始飞跃。

泛华转型是市场的需要

泛华建设集团是建设部原直属企业,是为探索城市建设和建筑业改革,并为实践城市建设、工程总承包和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而设立的现代化企业。

泛华在成立之初,作为国家建设行业设计施工改革的总承包试点企业,积极探索设计施工一体化。在不断的实践与摸索中,泛华发现,单一的设计施工,只能是站在乙方角度,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去竞争。实际上,一个企业要发展,必须站在市场的角度,站在客户的角度,去思考如何为客户创造价值。客户的需求是系统服务综合的结果,而非单一的设计、施工等建设环节所能满足的。因而,泛华建设集团在城市建设领域率先提出了系统服务商的概念。从这个角度上讲,泛华完善了一次价值链的整合。其实,泛华在成立伊始,就树立了目标,即怎样在建设产业里参与、打造并推动完整的价值链形成,从产品竞争上升到产业价值链竞争,再升华到产融结合,提升传统建设产业。

目前,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往往存在N个节点,但是,这N个节点又是由不同单位来完成的,城市的系统规划、土地资源利用、投融资、招商、基础设施建设、资产管理及运营等环节,都处于分散割裂的状态,缺乏对城市资源禀赋的有效整合,缺乏以产业发展为核心来推动城市化,缺乏以真正意义上的规划先行和基础设施建设先行来推动城市发展,缺乏以金融作为主线来引领城市发展,这既浪费资源,又使得城市的发展缺乏可持续性。

在目前,有些城市尚未认识到这些节点的存在,而有些城市虽然认识到了城市建设流程多个节点的存在,但是,也没有用科学的系统集成的办法把这些节点进行系统地有机结合。实际上,城市应该站在世界一体化发展潮流中,站在区域协同的高度,把战略规划、产业规划、空间规划、土地规划、专项规划等多个规划有机结合,以系统的规划展示城市未来并发现、创造城市需求,引领城市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拉动金融创新,最终促进城市价值提升,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以前,泛华是把单个项目当成一个系统,而现在则是把城市发展当成一个系统,这是泛华的又一次转型和提升。泛华的这次整合,是站在城市发展的系统服务商的角度,对城市发展,按照城市科学定位、产业发展为核心、金融为主线、变偶然招商为必然招商、持续招商等创新经营理念,按照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理论,提供包括策划、咨询、规划、设计、投资、开发、建设及运营等在内的全过程或阶段性服务,践行“为城市创造价值”的企业价值观。

这种整合是对于传统业务的提升,也是市场的需求。

理论创新是核心的突破

在理论体系上,泛华通过理念创新、理论创新,不断向组织创新、流程创新、制度创新延伸,与实践相结合。

在充分认知城市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泛华不断探索如何为城市创造价值,如何充分有效配置城市的资源禀赋,将政府的战略意图、城市的发展诉求,通过专业的技术集成和产融结合的方式,进行思想的统一、理念的提升、行动的协调、模式的创新,使得大家同唱一首歌,一张蓝图画到底,打造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实现城市跨越式发展。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干城一面、面子工程等局面,或是一届领导班子一个城市规划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原来的规划对战略、产业、空间的研究不系统,规划未能充分反映出政府的战略意图和发展构思。另外,资金不落实、产业不落实等现象也屡见不鲜,使得规划不具备真正的实操性或者说规划的执行将是资源的浪费,规划没有“动”起来,没有变成城市发展的真正行动纲领和“作战图”。而泛华所提倡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则是根据自然的秉赋、产业的优势、资源要素的整合、城市人口的聚集、区位的优势、差异性和后发优势等,充分研究和确定战略定位,进行正确的产业选择,并以金融进行引导,再体现在空间蓝图以及空间功能布局上,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也具有很好的执行稳定性,将成为指导城市建设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而关于城市投融资体系的完善,泛华提出了完善城市投融资平台、产融结合、金融工具创新、打造城市造血机能的创新理念,以系统规划为先导,以金融为主线来引领城市建设发展。

反思 城市建设发展之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进入发展的快车道。进入21世纪,中国城市化的速度和规模,更是史无前例。

据资料显示,1978年到2003年,中国1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从13个增加到49个,50万至100万人的大城市从27个增加到78个。目前,中国的城市化率已接近45%。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仍将加快,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中国百万人口以

上的城市将达到125个左右。到2025年,中国城市化率将接近66%,城市人口达到9.15亿,人口超过1000万的巨型城市将达到20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武汉、重庆、成都首先进入巨型城市行列。未来30年,是中国城市的加速发展期和成长关键期。

在这场快速扩张发展的城市建设洪流中,不仅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就连许多地级城市也都在纷纷寻找、挖掘城市的增长极,积极加快城市建设。然而,在城市化与工业化、城市化与城乡统筹、城市如何精准定位、城市形态如何把握、城市造血机能如何打造、城市名片如何形成等方面的机遇与挑战面前,如今的城市建设所面对的来自增长、民生、生态等多层次的发展诉求和世界范围内的需求、产业发展及分工等因素都在发生变化,我国城市建设的一系列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曾几何时,在日新月异的城市中穿行,不难发现,在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的同时,一处处我们曾经熟悉的地方在不经意间悄然改变。当城市建设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雷同的城市规划却让不少城市出现了“千城一面”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城市规划体系受行政体制条块分割的影响,但更主要是因为这些城市缺乏对城市资源禀赋的研究,缺乏对产业的研究,缺乏用系统、集成、前瞻的视角去制订城市规划并以此来指导城市建设发展,从而影响了城市健康发展。比如,城市之间抄袭、模仿、复制现象十分普遍,导致“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千城一面”的现象日趋严重。另外,城市的规划往往易变,缺乏必要的稳定性,伴随着政府领导换届和大客户招商进程而变化,造成规划不能很好地落地,不能指导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有专家指出,城市建设首先要有一个系统规划。这也是这么多年来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前不久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刚刚出版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这一观点。一个没有系统规划的城市是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发展的,这就像一篇文章没有主题一样,试想这样的城市怎么能有好的前途。我们需要打造宜居、绿色、特色、人文、和谐城市,提升城市发展的品质,使我国城市发展出现由量到质的飞跃。

诚然,有了科学的、系统的规划就奠定了建设一个美好城市的基础。然而,有了好的规划,城市建设还需要有资金的支撑,这样城市建设就面临一个投融资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30年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融资主体、投融资渠道、投融资工具逐渐实现多元化。但同时,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方面依然面临诸多的问题与困难。比如,尽管中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相对于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要求,投资总量仍然不足。目前,在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来源中,主要以财政拨款和国内银行贷款为主的局面没有根本的转变。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单靠政府的财政力量显然是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的。另外,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虽然正在进行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但是目前市场竞争仍不充分,利益激励机制不完善。同时,我国在基础设施投融资方面还存在融资方式相对匮乏、投资结构不合理、相关制度滞后等问题,因此,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期待改革与创新。

城市规划体系的问题和城市建设投融资问题是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必须面对并加快解决的待破之题。城市发展缺乏“规划先行”的有效指导,则会造成实际建设目标往往与城市需求目标相错位,城市投融资目标不清晰,不能真正体现城市的需求,并缺乏对城市需求的创造力。同时,城市自身造血机能不足将导致城市开发建设的资金瓶颈未能打破,而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则会限制城市的开发建设,最终造成城市定位不清晰、城市发展目标短期化、城市投融资机制缺失、城市开发建设不力、城市基础环境发展滞后、产业发展不畅、城市土地价值低迷、城市税源培育不畅、城市价值提升缓慢、城市定位混乱的循环怪圈。

探索 城市发展的可持续之路

我国的城市正处于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中,正面对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调整等多项转型重任。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是由一个个城市引擎来推动的,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城市建设发展模式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泛华城市发展创新模式喜获部级立项

作为国内城市建设发展运营行业的大型专业化、集团化企业,泛华建设集团在多年的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创新,在国内打造了多个城市精品,并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同时,泛华建设集团也高度重视理论体系的梳理、总结和创新,经过不断地摸索、实践,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城市建设发展及建设运营理论体系。他们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的城市建设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用系统论的思维去推动城市发展建设工作,需要站在区域甚至全国、全世界的背景下通过城市战略定位、城市发展系统规划来重新审视自己,探索“我是谁”、“我要去哪”、“我如何去”等诸多问题。

泛华城市发展创新模式得到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领导的认可与重视。为了更好地系统研究、推广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今年年初对泛华建设集团申报的“城市建设咨询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创新研究”课题,颁布了《关于印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9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的通知》,泛华建设集团的中国城市发展创新模式获准立项。

该课题项目主要分为两个研究层次:一是以城市建设发展规划整合研究及创新研究为核心的城市系统规划体系研究,包括城市战略规划、产业规划、空间规划、土地规划研究和城市系统总结及城市建设发展理论、制度、模式创新。二是城市投融资体制完善及创新研究。包括研究如何以系统的规划引导城市投融资,促进城市资源、产业资源和金融资源的整合,推动资金落地和项目落地。其中,城市系统规划为城市投融资提供城市定位、城市需求、发展方向、空间资源配置以及创新机制,城市投融资是对城市定位、产业选择、空间规划等城市系统规划成果的落实、变现,两个层次互联互动。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几年来,泛华建设集团逐渐完成了针对目前国内城市发展模式的创新,把战略规划、产业规划、空间规划、土地规划与重大项目孵化、城市投融资相互融合,帮助地方政府分析、整合、集约、优化城市资源,从而形成由项目策划到项目规划、孕育、孵化成功的完整过程,受到地方政府的欢迎和好评。

在实践与探索中,泛华建设集团深深地体会到,不少城市在城市系统规划上,忽略了从系统、中观的角度对城市发展的基础环境进行必要的研究、探索,忽略了从自然禀赋、差异竞争、区域协同与空间布局有机结合的角度系统研究城市定位和城市价值的创造路径。根据国内外城市建设发展的问题、趋势、模式,结合自

身的实践经验,泛华建设集团创造性的提出了城市系统规划与城市投融资模式创新思路,即通过系统的城市战略规划、城市产业规划、城市空间规划、重大项目策划与投融资策划以及结构金融工程创新,以此破解城市化进程中规划和金融两大瓶颈,推动城市化进程中三类问题的解决,即系统整合城市资源禀赋以形成高效的建设运营机制、打造城市产业集群以建立形成城市发展和价值提升的动力、注重人口数量的聚集及质量的提高以形成多维的、稳定的社会供求关系。

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真正把城市建设好,让城市成为一个宜居宜业的地方,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城市建设不是单纯哪一方就可以独自做好的,不是一个人的独舞,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应该是一个集体舞,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学术研究机构、老百姓都应在其中。

中国城市发展创新模式

正是基于对城市价值链的充分认识,泛华建设集团对自身进行了重新定位,经营思路逐步由传统的建筑企业向城市投资建设集团过渡,由对具体项目的系统研究向对城市的系统研究过渡,并秉承为城市创造价值的理念,通过理论探索和实践,逐步总结出了切合城市化进程需求和城市建设行业创新趋势,并具有自身特色的城市发展创新模式。

城市发展系统服务商,是站在城市发展的角度,依托建设领域系统服务优势,注重充分组合城市资源、产业资源和金融资源,有效降低资金、政策风险,推动城市资源优化,实现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及资本证券化,开展相关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等服务,并按照城市建设全寿命周期理论,系统整合城市建设参与各方资源,利用科学的管理工具,为城市从项目的前期策划规划到项目的建成运营提供策划、规划、设计、招标代理、勘察、施工、采购、项目管理及监理、代建服务、建成运营等全过程的菜单式服务。

具体而言,泛华建设集团是站在城市发展的角度为城市提供系统的策划规划,通过对城市资源禀赋的研究和区域、国际城市竞争态势的研究,系统解决城市发展战略定位、产业发展及选择、城市资源利用的问题,并将研究成果通过重大项目孵化和投融资策划,反映在城市空间布局上,实现城市空间规划与城市资源、城市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实现“规划先行”、“订单规划”的理念,并为下一步城市项目招商及落地、资金落地做好铺垫。

泛华建设集团对城市的投融资平台进行系统的打造,帮助政府做大做强投融资平台,帮助完善投融资组织管理体系,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和业务经营体系,强化现金流管理,并利用城市系统规划的成果,展示出城市即期的建设发展需求和远期的蓝图愿景,通过多种金融工具的综合运用,利用系统金融工程理论,改变单一的财政投入或银行贷款资金渠道,实现城市建设自我造血机能,最终实现资金落地和项目落地。

泛华建设集团针对城市开发建设进行系统的开发建设时序管理,把建设项目纳入城市发展体系并进行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开发、建设、运营。同时,以系统科学的城市产业发展思维来指导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招商以及未来形成城市税收的产业项目形成有力的托盘效应。

泛华的模式可以通下图来描述。

泛华的三大发展阶段

回顾泛华的发展历程,泛华建设集团关于城市发展理念的形成与自身的发展息息相关,历经了三个阶段。

在创业初期,作为原国家建设部的改革试点公司,泛华建设集团在实践中不断地探讨设计体制改革、工程总承包体制改革、管理体制、业务发展模式,提出了“设计养家、工程树家、房地产发家”的战略发展思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泛华建设集团解决了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在迈进发展阶段之后,泛华建设集团认识到传统的建筑产业应该用“筷子理论”整合。在此基础上,泛华开始了三大体系的有机结合:工程咨询及项目管理体系、工程承包体系、项目开发体系。这三大体系的结合形成了面向整个建设产业,着力于企业内外部价值链的整合,开创了泛华建设集团作为建设类企业业务系统集成的新天地,形成了建设领域的系统服务商。

在经过建设产业的价值链整合,成为城市建设领域系统服务商之后,泛华建设集团的经营理念逐步提升到城市发展商的高度,着力打造城市发展系统服务商,并与建设领域系统服务商融合,针对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以城市资源禀赋研究及定位为基石,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金融创新为主线,从规划、投融资、投资建设等角度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案,并已在国内运作了多个城市。同时,响应国家“走出去”发展战略,2008年在安哥拉,泛华建设集团运用城市建设经营理念,打造人居、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新城,以城市建设EPC模式总承包了47亿美元的城市建设项目,并采用中国的设计和施工规范运营,锁定对我方有利的汇率等创新模式。凭借这一成功经验,泛华建设集团正进一步探索城市建设换资源的发展模式,加大海外市场的开拓力度。

在认知中完善

在泛华的不断探索与完善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首先,取决于地方政府的客观认识程度。也就是说,大家是否认同城市发展的系统论思维。

其次,受限于政府的执行能力。对于泛华所做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政府在执行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发展速度与效益之间的关系。

再次,泛华的模式体现了一个大的城市发展价值链的整合过程,这一整合过程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金融等社会资源和城市要素的整合,需要各个学科的有机结合,是跨学科、跨领域、跨专业的城市建设发展中学科体系的系统集成,因而需要理论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

泛华的模式实际上可以说是三个题目的破题,即城市科学规划体系的集成、城市投融资体系的完善和城市建设体系的可持续性。三个题目的破题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关键,彼此相互制约,需要地方政府的理解和认知,需要妥善处理好速度和发展、效益之间的关系,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更新、完善理念模式。

一直以来,泛华都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积极探索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及路径,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能够将泛华所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经验列为部级课题,正是对泛华做法的肯定。

案例 助海林插上腾飞的翅膀

《林海雪原》、《智取威虎山》……相信你一定不陌生。那么,你是否知道这两个故事的发生地——海林呢?

海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素有“林海雪原”、“中国雪乡”之称,是“中国东北虎之乡”、“中国猴头菇之乡”。海林资源丰富,树种富集,盛产柞木、桦木、杨木、椴木、曲柳、楸木、红松、白松等。主要农副产品20余种,年产量55万吨。中草药材200多种,年蕴藏量12.5万吨。森林有机食品100多种,年采集量3万多吨。2007年通过全国绿色食品基地验收。境内有大小河流144条,水资源总量78亿立方米,

第2篇:中国城市经济科学发展(耒阳)论坛暨2009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年会综述

由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共衡阳市委、衡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城市经济杂志社、中共耒阳市委、耒阳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城市经济科学发展(耒阳)论坛暨2009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年会”于2009年12月22日-24日在湖南耒阳隆重召开。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蒋正华,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会长、国家证监会原主席周道炯,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第一副会长、十届全国人大常委、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茂林,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龙永枢,中国城市经济学会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刘国光,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原建设部副部长周干峙,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山西省委原常委、秘书长万良适,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罗海藩,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孟立正,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杨重光,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秘书长张巨功,中共衡阳市委书记张文雄,衡阳市人民政府市长张自银,中共衡阳市委常委、耒阳市委书记袁延文,耒阳市人民政府市长李辉以及国家相关部委领导、地方政府领导和企业家代表等约200人出席了论坛。

此次论坛以耒阳城市经济发展为实例,邀请各位代表共同关注、探讨、总结中部地区城市经济发展,推动中国城市新跨越的宝贵经验。

论坛分别由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罗海藩和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万良适主持。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蒋正华、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会长周道炯分别致开幕词和宣布开幕。

蒋正华在致辞中指出,在当前世界形势下,研究中国经济要站在世界的高度、历史的深度,目光要放到后危机时期,甚至更远一些。要保持中国经济的良好发展态势,内应固本强体,外要积极参与推动经济全球化。对于中国城市发展而言应该把经济建设(增强城市力量)、社会建设(形成城市内在素质)、市政建设(显示城市形象)、文化建设(塑造城市灵魂)“四位一体”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建设出有实力、有魅力、有潜力的现代城市。对于未来十二五规划中城市经济发展问题,蒋正华提出四点意见:统一规划,协调发展;综合发展,突出重点;不忘国情,关注民生;城市统筹,共同富裕。

周道炯强调,在国家中部崛起的战略引导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国际国内城市的发展面临重大选择的时机,耒阳积极开展转型发展规划,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城市转型的具体实践中来,对耒阳乃至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指出,当前中部地区正面临加快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创造辉煌历史的中部地区人民,一定会在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指引下,进一步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利用好中部地区的综合优势,坚持科学发展,努力开拓创新,再写中部崛起的新篇章。

王茂林作了题为《创新城市经济发展思路,科学推进中部城市崛起》的主旨报告,着重就当前推进城市经济发展的意义和创新城市发展思路是当前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作了论述。他强调在研究中部经济时,要注意几个方面的内容:我国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在中部城市的崛起;中部城市的城市化是我国进一步提高城市化水平的关键;中部城市组团式发展是我国城市发展战略形态突破的重点;中部城市的产业转型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节点。作为湖南省原省委书记,王茂林仍十分关注湖南的发展,对湖南近年来发展取得的新成就和新变化表示赞赏。他还结合耒阳实际,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他认为,耒阳作为一个资源枯竭城市,应科学规划转型道路,精心培育继续产业,有序推进城市发展。当务之急一是应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二是加快发展附加值高的农业;三是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他殷切寄语:耒阳前景很有希望,应在2040年前完成整体转型,成为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双文明建设领先、新型工业化领跑、城市化水平提高的现代化示范城市。

衡阳市委书记张文雄围绕“衡阳文化的影响力值得自豪,衡阳经济的影响力正在提升,衡阳交通的影响力地位凸显,衡阳创新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等角度作了精彩的讲话。衡阳市委常委、耒阳市委书记袁延文致热情洋溢的欢迎词,对莅临耒阳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欢迎,并从耒阳的文化、历史、经济等方面作了介绍。他表示,耒阳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汲取先进城市经济发展经验,结合耒阳实际,进一步拓展“黑色”资源,即做大做强以煤炭为代表的矿业经济;挖掘“白色”资源,即挖掘以蔡伦造纸为代表的古代历史文化资源,打响“蔡伦造纸”这一世界名片;同时,整合“红色”资源,开发“绿色”资源,打造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更加坚定有力地推进经济转型,加快实现富民强市。

与会专家还分别进行了演讲和城市交流,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研究员陈栋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巡视员岳颂东,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杨重光,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董志凯等分别做了专题演讲。

陈栋生认为,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贯彻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以来,我国的区域城市经济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积极的变化,并在一年多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平稳的发展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将这些变化概括为五个方面:1.区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产业布局优化;3.要素产业空间转移加快;4.发展新空间的拓展;5.城市群成为引领区域发展的强大引擎,新一轮城市化高潮及其特点。

岳颂东围绕如何打造宜居城市,阐明了“宜居城市的概念、内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等问题。他认为,宜居城市广义理解就是指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生态能协调发展。人均环境良好,城市的生态平衡,能够满足广大城市居民的物质、文化、精神生活的需求,适宜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狭义理解则是指地理、气候条件宜人,生态平衡,适合人类居住,强调城市建设和环境对居民的影响。而要实现宜居城市目标,需要有若干条件,如经济要繁荣,要达到充分就业,市民收入能够稳步提高;政局稳定、治安良好、民族团结、阶层融合、社区亲和;历史的文化遗产丰厚;生活舒适便捷的城市;景观优美宜人等。

杨重光结合耒阳市的转型发展实际,探讨了如何构建新型城市化。他认为,新型城市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工业为产业基础,以现代交通、通讯网络为物质基础,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布局合理的经济结构和空间体系,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和功能,并以城乡和谐发展为目的,城市带领农村发展,从而形成国民经济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城市化道路。其核心是城乡的和谐发展、共同富裕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内容分为六个方面:1.新型城市化是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2.新型城市化是综合全面的城市化;3.新型城市化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4.新型城市化以城乡和谐发展为核心;5.新型城市化具有多目标和多模式;6.新型城市化是高度和谐和广泛包容的城市化。针对耒阳实际,他认为,耒阳可以在促进新型城市化当中打造产业集群,并促进城镇的发展,使城镇的发展和中小城市的发展密切的结合起来,这是实现新型城市化的一个有效途径。

董志凯介绍了建国以来,城市建设方针演变的六个阶段。她认为,建国初期从1949-1952年强调“把消费城市变成生产城市”;1953-1978年间主要是围绕工业化建设城市的方针;1978-1990’s 前半叶间着重推行弥补欠账,投资市政住宅,发展第三产业的建设方针;1990’s-21世纪初着力于提高城市竞争力,树立经营城市观念的方针;21世纪以来,我们开始了走城乡协调发展,以城镇化启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道路;2009年以来,国家开始了将城镇化的眼前目标与终极目标有机结合的方针,即将扩大国内需求和调整经济结构等的短期目标与增进全民福利的最终目标结合起来。

会议还举行了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专家委员会聘书颁发仪式和《中国城市经济》杂志创刊十周年优秀论文颁奖仪式等。

参加论坛的代表们认为,搞好中部城市新发展,推动城市新跨越,必须认真贯彻中央出台的相关政策,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根据新形势,新情况,要更加注重提高城市经济增长质量的效益,要更加注重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从而加快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加快中部城市的跨越发展和科学崛起。

论坛会议上,中国城市经济学会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刘国光,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原建设部副部长、两院院士周干峙还分别作了专题演讲。

(编辑整理 史晓燕)

第3篇: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生态建构

摘要:随着新一轮改革的启动,城镇化已成为中国组织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此情形下,城市的发展与文化生态的建构就成为城市发展内涵建设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与这个时代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课题。文化作为社会发展的一种软的指标,应与一座城市的经济、军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文化的最高表征是精神,任何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禀赋与文化气质,也有自己的文化生态。城市文化生态建设,将会使其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充实,更加系统完善。一座城市的发展,最终以其文化生态的建设及其繁盛为重要标志。城市是一个有机的生态构建,所以从生命系统论的角度理解,城市是有其自身生长的功能、规律与发展阶段的生命体,对内而言,它应该是一个自足、自生而又充满活力,具有造血功能的生命系统;对外而言,它又是开放、包容、有机的完整系统。因此城市文化生态的建构可以从纵向、横向、活态和模态等四个坐标中寻求自身的定位。

关键词:当代中国;城市;文化;城市发展;城市文化生态;文化建设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与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文化已成为21世纪国家或城市最重要的标识之一,未来世界的竞争也将是文化或文化生产力的竞争。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文化政策促进发展”政府间会议上,提出了一份《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的文件供大会讨论通过。这份《计划》指出:“发展可以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文化的创造性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对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文化政策是发展政策的基本组成部分”,由此可见,未来世界的竞争,将是文化或文化生产力的竞争。十八大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同等重要的方面,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城乡发展一体化也成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成为从下至上的共同诉求。在此情形下,城市的发展与文化生态的建构就成为城市发展内涵建设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与这个时代摆在我们面前迫切课题。

一、城市、文化与城市文化生态

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独特创造,广义上包含人类物质创造与精神创造的总和(恩格斯),狭义上是与经济相对应的人类文明形态。文化可以超越政治、经济、军事而成为一种更容易被人们接受的方式,也是城市竞争中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在全球化、国际化所带来的“地球村”中,城市景观日益趋同,城市交往日益密切,城市市民衣食住行日益失却个性,城市气质禀赋日益模糊,在此背景下,唯有文化差异,成为了一座城市区别于另一座城市的重要标识;唯有文化生态,不仅成为一座城市是否具有魅力、活力、吸引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一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永恒动力。,

文化作为社会发展的一种软的指标,应与一座城市的经济、军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文化艺术也是一种实力,一座城市或国家的强盛,不仅是经济的,更是文化的。在现代社会,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体现在经济方面,更体现在文化方面。一座城市的创新活力、形象魅力、个性张力、长久影响力等都与该城市的文化生态直接相关。

文化的最高表征是精神,任何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禀赋与文化气质,也有自己的文化生态。但所谓城市文化生态建设,将会使其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充实,更加表征化、系统化。

所谓生态(Ecology),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所谓文化生态、源于1955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J.H.斯图尔德首次提出的“文化生态学”(cultural ecology)的概念,主要指不同环境的适应中具有地域性差异的特殊文化特征及文化类型或模式。在斯图尔德看来,人是归化了的动物,在体质上完全受文化活动的影响;人的进化与文化的出现是密切相关的,人种形成的文化因素要超过体质的因素,因此,解释人类文化行为与解释人的生物进化不同,不能从遗传上推导某种文化模式,必须从文化适应上做出结论。作为城市文化生态学的主体内容,城市文化生态的建构既应具有环境文化生态意识与文化生态思考,在决策层面又需要具有对于环境文化生态理解与建构价值的认识。中国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既压缩了城市文化生态的发展空间、破坏了城市文化生态的多元性呈现,又忽略了城市文化生态的内在价值。城市文化生态的建设是反映一座城市精神面貌与地域文化整体意识的象征,特别是处于隐蔽环境下的文化生态的忽视,为城市文化生态的建构带来了负面影响。

城市文化生态的建设,不仅可以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更可以聚集精神,增强亲和力,促进精神的融合与交流,因此城市整体文化生态的规划和布局,不仅是一座城市发展的新的要求,更应将其放在城市发展的战略高度进行统合与协调。一座城市文化生态的建设,不仅应该重视其基本要素、特质、内涵等的建设,更应该重视其建设策略与可实施路径的探究。一座城市文化生态的建设,应该是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系统工程。对城市文化生态的塑造与维护,应进行整体规划和立体布局。

在现代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必须以文化生态建设及其繁盛为其主要标志,这主要体现为:其一,不是以经济、政治而是以文化为该城市的本质内涵或特征;其二,以经济建设为其基础,或者不必与经济基础发生必然联系(马克思所谓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其三,文化生态城市不仅应具有相当的文化资源传承、文化历史积淀与文化禀赋显现,更应具备其独特的文化理念;其四,文化生态城市首先是人类的一种文化认同,这种认同固然与政治、经济的认同有着密切关系,但又不形成一种必然关系;其五,具有文化自创新机制与功能;其六,形态上应该是多样与多元的,更多体现现代社会的各种文化形态与中西交融的多元文化特色。

二、城市文化生态的建构语境

关于城市,无论从词源上还是功能上,古代人们早有论述:“城,盛也,盛受国都也。”“城,以盛民也。”“城,所以守也。”“市,买卖所也。”“城邑也,都邑之守,筑此以资保障也。”“中日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可见从历史起源的角度来看,城市的功能无非两种,或围墙以为城,或聚货以为市,无论中外,城市都起源于一种军事防御和物资交汇的目的,有相互矛盾的双重功能:一面是汇聚与沟通,一面是封闭与排斥。对内是汇聚与沟通,对外是封闭与排斥。而城市生态的概念则超越了这些概念及其功能,对内而言,它应该是一个自足、自生而又充满活力,具有造血功能的生命系统;对外而言,它又是开放、包容、有机完整系统。

在具体的形态上,西方多是依山建堡,一道山门,成就城堡的吐纳功能;中国古代多为平原起城,四面设门,成就了城市四方沟通功能。建构于中国城市这一基本功能的中国城市的特点,表达的是全面的开放性与沟通的愿望,体现的是一种全面吸纳与全面辐射的理念。水至清则无鱼,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同理。一座城市的活力就在于与外界不断的交流、沟通与传播,这是城市生态文化的建构之本。这种沟通与交流,应该是良性的一种生态机制,也就是说不但要请进来,以开放的心态广招博引,更应该走出去,以自身的特色实现对等交流,而正是这一点,就连上海这样的国家化城市也很难做到。其余城市可想而知。

与西方城市发展形态不同,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处处体现着其宇宙论的基本原则:或按自然山水位置配置城市规格,或按星象配置宫室关系,这种理念至少在很早时就已逐渐成型。由此可见,《周易》中所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于天,俯则法于地”,其中自然也包含了城市规划的需要。正是这样的传统,使得中国古代的宇宙观本质上体现出中国人对天、地、人三者关系的思考,因此中国古代的城市理念,可以看作是包含了建筑、人与环境的文化生态理念。在此理念指导下,中国城市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生态,这被一些学者概括为以下三种代表性风格:一为宇宙之城,“天人合一”的行政都会,主要体现为工整、对称的形制与格局,表明上天只需在人间的具象呈现;二为生态之城,道法自然的山水小城。依山傍水,山水城市合为一体,背后蕴藏着道家哲学顺从自然安排的意志;三为人文之城,儒商精神的江南小镇,小桥流水、宁静致远,一种对文化的尊重。这三种城市形态,典型体现着中国城市的文化生态观。

同时由于城墙的具体存在,城市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大容器,在中国古人的观念中,“城,盛也”,城市是用来容纳的一只大型器皿,主要为聚居人口,以便进一步支撑国家的军事与生产之需,故城市的主要功能为居住以及对居民实施必要的管理。

中国古训曰“有容乃大”,因此城市的存在和发展需要包容和扩容;而城市生态的概念,则完全推倒了可见的与不可见的城墙,使城内城外融为一体,使内在小宇宙与外界大宇宙完全融合,使城市成为整体的一个大生态系统。要满足生活需要,首先就需要广纳博容,精英与大众、老板与民工、老幼与青壮、白领与乞丐、强势与弱势各色人等,都应该能够获得自由的生存空间;造导弹的与卖茶叶蛋的、开宝马的与骑自行车的、亿万富翁与贩夫走卒、高富帅与矮穷黑、纸醉金迷与引车卖浆等都应该具有各自的职业存在空间。

从城市概念分析的角度理解,城市是人类生存的现实处境,是人类生活的既存事实与实然状态。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指标,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城市的出现不仅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便利,也为文化的繁荣发展与文脉的承续绵延带来了新的契机。思考城市及其文化,就是思考人类的现实处境,就是思考人类的未来命运。关注城市文化发展,是一个具有人类视野和终极关怀意义的重大课题。

既然城市是一个有机的生态构建,所以从生命系统论的角度理解,城市有其自身的功能与规律。第一,城市是一个有其生长规律、发展阶段的生命体,它起初来自自然,不断人化,而区别于自然,但其最终将回归于自然,成为自然和谐统一的一部分,在这种分化与回归的过程中,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二,作为生命体,城市要进行自身的生命运作,新陈代谢,要与外界进行物质的交换和精神的交流,它不是一个封闭的、孤立的空间,同时它也不可以肆意地自我膨胀和掠夺。正是在精神的交流中,凸显出了其文化的功能;第三,城市的内宇宙、内空间,是其文化精神的本质体现,有自己的存在体系与运作规律,这种体系与规律需要人们去不断探索、掌握,协调规划,统筹处理;第四,城市有其个体差异,这种个体差异主要取决于该城市所独有的文化生态,或者说本质上取决于该城市文化生态的差异。在千城一面、千城一态的今天,独特城市文化生态的营建显得尤为重要。

城市是人的城市,所以从城市现实生活层面来看,城市也有其自在生态。《辞源》中把“生活”释为“人的各种活动”,因此城市生活指的是人类在城市中的各种活动,包括工作、学习、休闲、交际等。作为城市文化生态,作为文化创造主体的人们的现实生活至少应当有以下几个标志:其一,和谐自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其二,便利高效:人的工作、交流等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应当更有效率、更便利;其三,丰富多元: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形态都必须是丰富多彩的多元并存的;其四,休闲放松:城市生活应该是张弛有致的。通过休闲,人的肉体和精神世界都能够彻底放松,才有精力投入新的工作;通过休闲,人的灵感会更加丰富,创造力会更加旺盛;其五,传承发展:城市生活是文明的源头,既是文明发展演变的鲜活过程,也是文明的结晶,承担着创造与传播新的文明的功能。因此,文化城市的现实生活应当是和谐有致、工作愉悦、生活便利、身体健康、精神放松、物质丰富、不断创新、休闲多彩的高质量的生活。

而所有这一切,最终将落实于具体的公共文化设施。上海作为率先将国际化文化大都市建设列为城市建设重要目标的城市,除了标志性建筑,更应该具有具备各种不同规模、覆盖不同空间地域、满足不同城市居民文化需要的硬件建设。并且要能够做到让市民进得去、用得起、回得来,不断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文化需求。

虽然中外文化城市形态各异,但一般而言,总要具有以下特质:当代社会,在城市景观、经济、功能、信息日益趋同化的今天,文化不仅成为城市唯一可以识别的面孔,同时城市文明发展程度的高低,最终取决于文化的发展,否则城市发展将会跛足而行。因此文化城市要有文化理念,因为文化城市首先是人类的一种文化认同,这种认同固然与政治、经济以及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有着密切关系,但又不形成一种必然关系。文化城市必须是经济与文化共同发展、共建共赢的形态。文化城市注重局部功效,更注重长远目标;注重硬件建设,更注重软件与活件配套;注重外在景观与规模,更注重局部细节,注重形式,更注重内涵;力图避免同质化,更承续与坚守传统底蕴;注重经济效益,更注重社会效益;注重表面文章,更注重制度改良……。

既然要注重城市文化生态的建构,当然也需要对城市从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的角度理解。目前所倡导的城市文化生态建设,虽然面对的是当下,但其必须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其核心内核,因外在城市景观日益趋同的今天,文化成为城市的重要区别。而对传统文化观念的承续与否,则是中国城市与西方城市的根本区别。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天人合一”思想作为统摄,包含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源头及核心理念,如和谐共处、阴阳协调、五行互动、家庭仁爱等,这些理念反映到城市文化生态建设及其未来发展目标,应体现为以下几个特点:其一,生:生命、生息、生机、生气;其二,动:互动、律动、能动、灵动;其三,通:沟通、流通、融通、畅通;其四,和:汇和、协和、整和、亲和;其五,容:包容、兼容、宽容、从容;其六,乐:乐居、乐业、欢乐、喜乐。我们认为,只有体现了上述理念的城市生活才是美好幸福的生活;只有包含了以上要素的城市,才可以真正称得上是文化生态城市。

三、城市文化生态建构的定位

,文化生态是城市发展建设中的“软件”。换言之,文化也就是城市的“魂”。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当代城市建设实质上就是城市文化之“魂”的建设。因此城市的发展规划必须能充分体现这个“魂”或紧紧抓住这个“魂”,不能脱离文化这个“魂”去搞城市的规划和发展。文化的本义就是“人文教化”,也就是“以人为本”,它最大限度地体现城市所折射出的人的价值。文化是感性的、温暖的,没有或缺少文化的地方,我们称之为“文化沙漠”,因为沙漠对于人来说是冷酷无情的、缺乏人性的地方。对于城市来说,一片片的楼宇大厦沉默不语,那是缺乏人性的表现,我们可以称之为城市中的“文化沙漠”。举例来说。上海陆家嘴金融中心的高楼不可谓不壮观,但在这里却感受不到那种温暖的可以让人亲近、让人驻足、让人流连往复于期间的文化氛围。这里除了永是高峰的车流和隐身于这些楼宇并只在早晚上下班时间匆匆来往道路上的白领人潮之外,不时浮散出一种空旷,身处其间,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空虚与孤寂。所以,上海的陆家嘴只能隔江而望,只能远距离地观赏,身临其间会令人产生一种精神的失落,那是一种类似于如临沙漠的感觉。关键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恐怕在于,我们在规划陆家嘴金融中心这个区域的时候,将“金融”这个概念绝对化、纯粹化或唯一化了。而排斥了许多其他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排除或忽视了文化。俗语说:“水至清则无鱼”,文化的生成也这样——“物相杂而成文”。当我们在陆家嘴的楼宇中从上到下布满无数的各类金融机构的时候,一个活的金融中心并没有凸显出来,因为它远离人们的生活,如盆景般脱离了生态,人们似乎依然感觉它只不过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或一种冷漠的形式。金融中心的建设不是几幢楼字或几十幢楼宇的建造就能兑现的。金融中心建设的关键是金融生态,金融生态也就是一种文化。所以,我们认为陆家嘴的进一步发展有赖于文化的介入。通过具有个性和魅力的文化使之变得更加亲和、生动与温暖,让那一幢幢参天的楼宇活跃起来,不再沉默无语,开始做梦,开始与行人对话,开始不断地讲述关于自己的引人入胜的各种传奇和故事。

文化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可以说已经自不待言。那么,作为城市文化生态建设,需要把握哪些具体要素呢?我们认为主要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文化观念与观念文化;与文化观念相吻合的人、物、事;将文化制度化的必要方式;塑造文化的最重要手段,也是文化的最重要载体;文化传递、传播与输出、输入的工具;文化导向;文化城市的外在形式;城市创意的发展流变;体现文化的经济价值;文化城市的生态环境与细胞,我们将其分别概括为观念、表征、节庆、故事、传媒、政策、设施、时尚、产业和社区等十大要素。

城市文化生态建构,可以从以下四个坐标中寻求自身的定位。

第一是纵向坐标。,

回溯历史,寻求城市文化生态赖以建构的传统资源。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积累了武术的文化资源,同时也形成了各自的文化生态,因此如何对其进行梳理、开掘、整合运用,既是城市弘扬历史、传承文化、保护传统的固有使命,又是寻求当代城市新的发展模式探求、新的生态体系建构的新使命。

第二是横向坐标。

回顾环境,寻求城市文化生态赖以建构的地域资源(或自然生态资源)。人们很早就发现了文化与地理环境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南北文化相异的说法,典型的如将禅宗区分为南宗北宗,将学问区分为南学北学;不仅绘画有南宗北宗之别,而且人的性格也有南柔北刚的区分。其他诸如:南甜北咸、南船北马、南拳北腿等,都是对南北文化差异的一种具体描述或简略概括。近代学者刘师培在其《南北文学不同论》中指出:“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间,多尚虚无。民崇实际,故所著之文,不外记事、析理二端;民尚虚无,故所作之文,或为肓志、抒情之体。”在目前的城市文化生态规划建设中,自然生态环境成为必须参照的一个重要文化坐标。如浙江省的小县城开化,作为钱江源的城市,地理环境位处南方,故而其文化自具有南方文化的总体特点。开化县又地处徽文化与江南文化中的吴越文化交错相杂的文化土壤,在此生态下,以木为主要原材料的文化生态及其衍生出来的竹文化、水文化、稻作文化、雕刻文化、印刷文化等,与北方的土文化、石文化、农耕文化等因鲜明的对比,成为其文化的重要表征。不便的交通,使外地人来之不易,但因此也为人们较长时间停留提供了可能,如何将劣势化为优势,如何让人们走进来并停下来,有许多文章可做。因此如何发掘与规划,值得深思。

第三为活态坐标。

城市是有机的生命体,因此可以在衣食住行中寻求城市文化传承的鲜活生态形式。所有文化创造,莫不以衣食住行为其初始动力;所有文化生态,莫不以衣食住行文化形态最为生动、绵长、恒远,所以一座城市文化生态的传承与建构,莫不与该座城市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开化围绕衣食住行的独特文化,如饮食、服饰、婚丧、祭祀、舟船、节庆、传说等,需要科学定位、系统规划、分步实施。

第四为模态坐标。

城市特有文化生态模式的寻求与建构。正如我们前文所述,城市的差异,在于文化,而文化的发展,在于独特文化生态模式的建构。在文化生态建构中,既需要整合与理顺现实与历史、时间与空间、观念与实践、物质与精神、应然与必然的关系,更需要与该城市独特文化相适应的文化机制的建构、文化管理的革新、文化产业链的打造等。因此如何在具体的一座城市中进行文化生态链的建构,并进而进行复制或推广,应当成为城市文化生态建构的衡量标志之一。

总之,随着信息的日益发达,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城市应该旗帜鲜明地营构与维护自己的文化生态;在国内文化交往与经济发展中,城市应率先建构和保持与自身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生态。因为城市生态的建构,不仅可以为保护与发扬民族文化、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精神、彰显民族精神与智慧、树立全新的城市形象提供策略性参照,更可以提炼出城市文化包含的独特的创造力、亲和力,展示当代中国现代城市建设富有民族智慧、充满创造活力与激情的全新形象。而一座座富有特色、富有个性、鲜活生动的城市文化形象的展示,又会成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更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者:林少雄

第4篇:中国城市规模发展战略的讨论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究竟走何种道路一直存在着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大城市规模要不要控制,发展小城市(镇)是不是中国城镇化的唯一道路。在此,本研究将对中国城镇化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见解。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规模大城市

城市规模发展战略的道路问题,多年来一直存在着争论。主要有:⑴小城市重点论;⑵城乡一体化论或城乡融合论;⑶大城市重点论;⑷中等城市重点论;⑸大、中、小合理结构论等多种观点。中国的城镇化究竟应该采取何种模式?借鉴世界各国的有益经验,总结我国的经验教训,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力向,最终形成合理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和多元化城镇体系应是我国的理性选择。

一、关于城市规模发展战略的讨论

在对我国应该选择的城市化道路模式上,学术界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张发展小城镇。

这种观点出现较早,至今仍占主导地位。持这种观点的人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国情出发,反对集中型城市化道路。认为在体制方面,由于城乡二元结构没有从根本上破除,城乡之间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还面临着许多障碍,而消除这些障碍也需要有一个过程。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高达2亿人,靠大城市解决不了这样多的人口失业压力。解决的办法应该是发展小城镇,使广大农民由农村迁移到附近的集镇,小城镇是解决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在现有的大中城市方面,主要的制约是:其一,现有的城市无法承受农民进城的冲击,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城市的失业问题正变得日益突出。大量的人口涌入,势必加剧就业压力,并可能产生严重的社会矛盾。其二,现有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和公用事业的供给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缺陷,在这种条件下扩张现有的城市,将造成城市生存环境的恶化。其三,发展中国家大城市的盲目扩张,形成了“城市病”,导致城市贫民窟蔓延,城市环境恶化,社会犯罪率上升等严重的社会问题。中国应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因而,在现阶段,大中城市还不能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依托,发展小城镇才是更为现实的选择。与大中城市相比,小城镇有三个明显的发展优势:其一,近年来小城镇数量扩张明显,在小城镇的建设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教训,因势利导发展小城镇应当说有一定的基础;其二,由于地缘关系紧密,农民进入小城镇比进入大中城市付出的心理成本要低一些;其三,小城镇的发展可以把城乡两个市场较好、较快地连接起来,迅速地促进农村

二、三产业的发展,由此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进而促进农业规模效益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同时又可以缓解大中城市人口膨胀的压力。

(二)主张发展大城市。

有些专家认为我国的城市化应走大城市扩容为主的道路。原因是大城市的规模效益最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潜力还很大。因各方选择的工作不同,农民进城并不与下岗职工争饭碗,而且城市经济繁荣发展、充分就业的时期正是“民工潮”的高峰期,农民工大量进城既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又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因此,不仅大城市发展仍有相当潜力,而且小城镇发展存在着制约因素。

反对以小城镇建设为主的观点认为,小城镇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在城乡分割体制下产生的。就像分散的乡镇企业一样,也是分散的小城镇,而不是人口相对集中的大城市,因而小城镇难以担当转移几亿农民的重任。发展小城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问题,而且过度发展小城镇会得“农村病”,比“城市病”的问题更为严重。

(三)主张发展中等城市。

持这种观点的人的理论依据是小城镇的集聚效应极差,绝大多数人20万以下的县城规模不经济十分明显;大城市综合效益优势十分明显,但多面临着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环境污染等“城市病”的困扰;中等城市兼具小城镇和大城市的优点,又能相对地避免它们的缺点中等城市,其人口大约在50万至100万,它既可发挥工业生产与城市社区的聚集效应,又可避免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人口高度密集的弊端。

(四)多元模式的城市化。

持此观点的人认为,上述“大小之争”根本没有必要。我国人多地广,地域差异性大,工业化水平低,不可能采取单一战略模式去解决城市化问题。而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向多元化目标逐步推进。因为我国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条件差异较大,面临的主要矛盾也不相同。具体建议是东部地区的城市发展要与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再上台阶结合起来,从调整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入手,以提高城市化质量为目标,发展大都市带,以此作为接近和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中部致力于扩大吸纳农村人口,要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积极引导、鼓励大中城市的规模适度扩大,大力发展小城镇,使中部地区成为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主战场。西部的中期目标定位于“大城市、小城镇”,通过人口和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大调整,形成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城市布局模式。要依托现有的大中城市,在少数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形成较大的人口集聚核心。

二、中国城市规模发展战略的主要模式

1.以现有大城市为基础带动相关城市群发展。

我国城镇化的关键是以现有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基础和龙头,发挥其强大的辐射功能,带动周边次中心城市、卫星城镇的快速发展,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交通运输成本低、专业分工相对明确、人口分布合理的城市群格局。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个体形态,逐步形成以沿海及京哈线为纵轴,长江及陇海线为横轴,若干城市群为主体,其他城市和小城镇点状分布,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已形成城市群发展格局的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区域,要继续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

2.积极鼓励中等城市的发展。

中等城市主要是指20万人到50万人之间的地区性中心城市。在这些地区,这种城市积聚了相当的经济能量,人气、市气、辐射力都已开始显现,但由于它们尚处于从小到大的转换阶段,上述“两气一力”积聚得比较缓慢,城市扩容能力低,吸纳能力不强。因此,帮助中等城市加速扩容,对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推动城镇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要采取多种措施和办法,优先加速中等城市的扩容,为特大城市设置保护带,以减轻特大城市的托力,并培育其逐步成长为大城市。

3.稳妥发展小城市和小城镇。

在离大城市较近的周边地区,小城市和小城镇应确立依托大城市加快自身发

展的战略。要注意对大城市辐射的承接,避免在专业分布上与大城市的趋同,走特色发展之路,与大城市形成优势互补的良性互动关系,最终融入大都市。在宏观层面上,要通过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的对口支援、国家的财政和政策扶持等手段,帮助偏远落后地区人口分散、资源条件较差的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增强其综合功能,使其成为本地区集聚经济、人口和提供公共服务的中心。应把县域中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镇作为发展重点,并通过相邻建制镇的组团发展,增强其集聚辐射功能。建设景区旅游、绿色农业旅游、专业加布、农业产业化、物资集散等专业化和特色化小城镇是今后一个时期内小城镇发展的主要方向。

三、中国城市规模发展战略之我论——中国应大力发展大城市

第一, 我国的大城市是国家的经济重心所在, 是我国经济最发达、最具实力、结构最先进和合理的地区。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 城市规模与经济效益成正比例的关系。1984年, 京、津、沪三大城市的产值占全国300多个城市总产值的21%。90年代以来, 中国沿海地区的大城市通过设置各类开发区, 进一步扩大城市用地规模, 有的新城区的用地面积甚至超过了老城区。如浦东开发区、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天津滨海新区、大连新区等。其规模的扩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提高, 有目共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 1996年中国大城市市区非农人口占全国的89%, 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1%, 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40.4%,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占全国的40%, 工业利税占全国的34.3%。“大城市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的29.3%, 其中特大城市占21.12%。”“1996年大城市实际利用外资达237.2亿美元, 占全国利用外资总量的43.28%。”大城市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还表现在它们是区域性社会, 是经济、文化中心, 其中一些是全国性中心, 既是组织区域专业化分工和经济联合的强大的生产中心, 也是组织物资集散和商品流通的中心,又是为自身及周围地区甚至全国提供各种服务的中心。大城市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目前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就必须发展城市经济, 尤其要发挥大城市的经济效益。实施优先发展大城市战略, 以大带小, 以城带乡, 早日实现城市化。

第二, 我国大城市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当代国际化城市一般都拥有发达的第三产业, 比重可达GNP 总量的60-80%”第三产业本质上是城市经济, 城市规模越大, 意味着用户越多, 服务的商机越大。从整体上看, 我国城市的产业结构仍然以第二产业为主, 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不同规模等级城市的产业结构有所不同, 主要表现为城市规模等级越高, 第三产业越发达。发达国家大城市的劳动力主要从事第三产业, 现代城市第三产业的比重远远大于第二产业, 在后工业社会, 第三产业是推动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为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提升城市的服务水平, 中国必须把城市做大。

第三, 大城市的发展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要求。我国正在走工业化带动信息化, 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的路子。工业有着强烈的大城市区位指向, 它需要城市功能的服务, 需要大规模的工业基础设施支持, 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需要产业集聚的效益, 需要靠近大城市市场。目前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尚未完成, 向城市集中是不可避免的。同时, 大城市在信息交流和信息产业发展上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百万人口、几万家企事业单位聚集在一个大城市里, 加上现代化的交通、通讯设施提供的便利, 人们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导致大量信息的涌现, 创新潜力不断迸发。实践表明, 大城市在信息经济时代具有明显的优势。

第四, 发展大城市是缓解我国人口与土地承载力过小之间矛盾的要求。根据

专家的测算, 按照城市建成区面积来统计, “1995年, 我国200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 人均建成区占地面积63.23平方米; 20-50万人口中等城市, 人均建成区占地面积105.05平方米; 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 人均建成区占地面积

151.69平方米。”小城市用地是大城市的2.5倍, 可见大城市的发展是可以节约用地的, 是节约型的。发展大城市, 不仅能够大量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而且会提高人口素质、市场需求和生活水平。“如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 近几年来吸收农村务工人口均在300万人以上, 相当于建立了1000个小城镇。”上海是我国目前最有效率的城市, 因为上海用最小的空间承载了中国最多的人。

四、小结

世界城市化规律显示, 城市化中大中城市的发展是必须的, 而小城镇的繁荣则往往在完成城市化之后。大城市是现代工业的载体, 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城市超先发展”是许多国家走的一条共同道路。作为一个地域广裹、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我国城市化道路应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国情重新抉择。

参考文献:

[1] 杨重光.当前我国大城市发展的新特点[J].城市.2006年6月,9-11;

[2] 孟月玲.关于大城市发展问题的探讨[J]. 山西建筑. 2008年10月, 34(30),39-40;

[3] 刘艺书.关于我国城市发展模式的争论. 城市问题.1999年.90:12-15;

[4] 赵庆海,费利群.面向全球化的中国大城市发展. 西华大学学报. 2006年10月.5:69-72;

[5] 李朝智.我国城市化发展模式的选择.云南社会科学.2000年.141-143;

[6] 严正.小城镇还是大城市_论中国城市化战略的选择.东南学术,2004年. 1:60-66;

[7] 张蕊.中国城市化道路模式探讨.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9月.15

(3):40-44;

[8] 朱波.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模式选择研究.管理参考。

第5篇:中国当代城市空间发展战略问题思考

伍江 同济大学副校长

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中国城市化进程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在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到2009年底,我国的城市化率已达46.6%,接近全球50%的平均水平。按国际通用标准,一旦城市化率超过50%便意味着全面进入城市化时代。城市化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重要的主题词之一。大规模快速城市化必然带来社会、经济的巨大变革,并对环境、资源产生巨大冲击。因此,城市化的问题也自然成为当代中国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之一。1 、土地集约利用和城市高密度战略

面对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大规模快速城市化的挑战,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由于我国人多地少这一特定国情,如何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就成了我国城市发展战略中第一重要的要素。而土地集约利用的首要手段就是提高土地的建设密度。那种贪大求洋,一味追求空间宽舒、宏大气派的城市建设理念不符合我国国情。对于中国而言,比起土地资源危机,其他一切资源危机都远没有如此严峻。城市发展的高密度战略是我们无奈的不二选择。更何况,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完全依赖于汽车的低密度城市已被证明是对人类前途和地球资源的极不负责。在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所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宜居性,为市民提供更宜人的自然环境的努力都必须在足够高的密度下实现。在目前的国际语境下,气候变化、资源匮乏、环境恶化是人类发展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但对于中国来说,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问题具有更大的挑战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的城市发展的高密度模式必须成为国家战略。

2、 大、中、小城市并进的城市发展战略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平衡是当代中国的又一特定国情。在过去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一直采取积极发展中小城市、限制发展大城市的发展策略。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20年来,各大城市特别是各区域中心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优势作用得到充分体现。于是城市发展的中心又更多地转向大城市。“国际化大都市”成为越来越多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的人口集聚效应和经济能级优势凸显,为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提供了巨大引擎。但是,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我们不可能像一些中小国家或地区那样将经济社会的全部发展效应都集聚在少数城市。对于中国而言,一个大—中—小城市同步发展的战略才是真正符合国情的发展战略。在目前形势下,更应花大精力研究中小城市的发展模式,使数目巨大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经济能级、基础设施水平、公共服务能力和生活水平得到真正改善和提高。

3、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战略

合理高效的城市空间布局会给城市发展带来长远的利益,而不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给城市带来致命的危害。任何一种既有的空间结构模式都不应直接照搬到任何城市。不同规模、不同地域、不同自然环境、不同产业结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城市应具有不同的空间结构战略。但无论哪个城市,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城市总体空间结构战略。在市场经济特别是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的土地利用和空间格局很容易被眼前的短期经济利益所左右。而城市的空间大格局一旦形成就再也难以扭转。

总体而言,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应坚决避免无限制的“摊大饼”现象,将中心城区限制在一个合理的尺度。同时,为适应城市人口的扩张和产业的发展,在中心城的外围发展新城和新市镇,形成以母城为中心的多个不同规模新城和新市镇共同组成的簇形城市群。这样的空间结构既可保证区域整体产业结构的完整和经济能级的提升,又能保证城市的合理尺度,也在各城市化地区之间留出必要的生态空间,从而为城市带来高效的运转效率,并提供更好的宜居环境。对于中小型城市,其空间结构则应更多地与自然地理特征相适应。 4 、地域文化特色保护战略

我国当代的快速城市化的一个明显问题是地方文化特色逐渐丧失。而城市文化特色是城市竞争力的根本所在。各城市在千百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丰富的地方文化,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城市风貌。这些历史文化特色是城市文化竞争力也是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这些历史文化特色,就是保护并提升城市竞争力,就是保护人类文明。人类文明需要不断发展,城市文化需要不断创新,但创新不应以破旧为前提,创新往往更需要历史沉淀的支撑。历史沉淀越厚重创新的内在动力才更强大。只有尊重既有的历史文化,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才有可能创造出新的文化特色。我们要推陈出新而不要破旧立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必须成为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规划建设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5、 基础设施优先战略

城市建设发展,基础设施先行。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高效运转的前提,也是为市民提供宜居、便利生活条件的保证。在城市建设投入中必须基础设施优先而非面子工程优先。因基础设施需要政府投入,在城市决策中往往会因政府财力限制而将基础设施建设后置或降低基础设施标准。这样或是造成将来永远难以整体实现理想的基础设施体系,或是不断改造基础设施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在政府建设决策中,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被置于最为优先的位置。无论眼前经济现实条件如何,都必须有一个具有足够远见的基础设施规划,并一步步逐步实现。

基础设施优先的另一层含义是按照规划为将来逐步实施的基础设施预留足够空间。基础设施的巨大投入需要经济发展的实力为基础。不能等到经济实力具备后再重新寻找实施规划

基础设施的空间。这样将会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或者形成极大的动迁困难,甚至永远无法实施。城市建设百年大计,这句话主要体现在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上。

6 、公共交通优先战略

西方特别是美国近一个世纪以来推行的私人交通方式,使私人汽车成为理想化现代生活方式的标志。这极大地刺激了汽车工业和石油工业,也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及地球环境的维护带来了无穷隐患。今天,发达国家的人们已无法离开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却又为驱动这一生活方式所需的燃料而困惑不已,甚至不惜以流血战争为代价。而中国似乎也不甘心于看热闹,在各种利益的驱动下,不顾国际竞争的残酷现实,积极推动私人汽车产业,并似乎可以通过寻找新的替代能源来解决这一世纪难题。人们似乎忘掉了一个严峻的事实:地球土地资源的危机远大于能量资源的危机。如果全世界都推行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如果全人类都过上某些发达国家城市那种完全依赖于私人汽车的极低密度的“花园式”生活,那么对于地球来说将会是一场灾难!

毫无疑问,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私人交通方式不应成为主要的交通方式,更不应成为理想生活方式的象征。我们必须大力提倡更为有效、便利并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公共交通方式。发展公共交通绝不仅仅是为了照顾城市底层的民生工程,发展全民的公共交通是我们的唯一选择。在城市规划决策层面,必须将公共交通置于完全优先的位置并使之成为城市最重要的发展战略。

7、 区域统筹、城乡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统筹战略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已使今天的城市越来越难以孤立生存。城市越来越从属于世界经济网络至少是区域经济网络。城市群概念已不再是一个学术概念而是一个事实上的客观存在。不论是欧洲、美国还是日本,一些重要城市群在世界经济中的能级都已显现无疑。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先是珠三角,继而长三角,进而京津塘、环渤海,城市群的能量在全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已是举世瞩目。但城市间的统筹协调、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仍难以实现。我国的行政体制又加剧了这种困难。现在亟需建立一种强有力的区域统筹机制,比如成立跨行政区划的统一的区域规划协调机构。在城市自身层面,至少应将区域统筹放在总体战略的层面来对待。

我国当代城市化所面临的一个特殊现象是城乡二元分离。城市化从其本质来说不仅是城市问题,更是农村问题。离开农村发展城市化问题便无从谈起。目前我国农村基本建设和城市建设的二元分离现象突出,城乡管理体制相互隔离,城乡差别明显。在城市发展战略中,农村不应成为城市化过程的资源提供者,更应成为城市化过程的受益者。

在我国当代城市发展中还必须更加强调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同步。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不仅要强调“硬”的基础设施,更要强调“软”的基础设施建设,即各类文化、教育、体育、医疗、公共服务等设施的统一规划配置,并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配置标准。 8 、规划引导发展战略

规划是城市长远利益的体现,规划应引导城市的发展并成为控制城市发展的依据。近年来城市规划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但“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现象仍十分常见,规划的严肃性和法定性必须加强。另一方面,长官意志也时常强烈干扰着规划,换一任领导改一轮规划的现象也相当普遍。在规划决策和规划实施中既要体现规划的严肃性和法定性,不容任何个人意志甚至个人喜好随意决定或改变规划;也要重视规划的科学性和动态性,那种过于简单地认为“规划一经决定就不能改变”也是违背规划本质规律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认识水平的提高,以及新的变化都使得规划是一个动态的科学系统。关键是规划的决策改变都应经过充分的民主参与和法定程序,不能草率随意改变,更不能由个别领导的长官意志来决定。

在近30年的城市化历程中,我国的城市建设和建设管理基本是一种适应于快速发展的“粗放化模式”。在城市化进程的下一阶段,更需要建立一种“精细化模式”。应大力提倡并推动城市规划决策过程中的城市研究和城市设计,规划建设中更多关注城市中人的活动,体现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城市空间战略中应全面体现城市的经济生产和人民生活、运转效率和生态环境等关系问题。城市规划应塑造城市合理尺度、街坊生活尺度、街道宜人尺度;应重新认识城市功能分区与功能混合问题,创造城市活力;应重新认识城市开发尺度,改变大尺度开发,缩小城市特色单元的尺度;应重新认识“城市美化”,适度宽容城市的自组织行为;应重新评价“单位”与“新村”,再塑城市“活体细胞”;应重新评价“旧城”价值,尊重城市原有结构肌理,结束“旧城改造”;应高度关注并推动城市公共艺术,以丰富城市文化。通过城市的精细化规划设计重建城市理想生活空间,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以人为本理念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理想居住模式、工作模式、交通模式、交往模式、休闲模式。

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

第6篇:《世界世界城市发展历程与中国城市发展展望》听后感

为了开拓我们的视野,促进我们进步,我院今天下午邀请了罗致刚先生为我们讲解《世界世界城市发展历程与中国城市发展展望》,我有幸参加了这个讲座,从中受益匪浅,也获得了许多启发。

罗致刚先生妙语生辉,用许多有趣鲜明的例子给我们讲解了世界城市发展的历程,列出了世界城市发展的几个过程: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以及城市发展的过程:城市化→集中化→全球化。纵观世界城市的发展历程,让我联想到当今中国城市的发展的一些问题。

改革开发以来,中国城市发展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变化,我国也再大力提高城市化水平,但是中国的城市化,似乎有点扭曲,可以理解为城镇化。现在的政策就是大力发展中小城镇,限制大城市的发展。这有悖于世界城市发展的规律。中国的大城市集中了全国的优势资源,吸引了大批人员涌进。应该加之以正确引导,扩展规模,从而形成城市集中化现象。而不是现在的发展小城镇,限制大城市。村村点火的局面。这样浪费了许多资源,没有做到资源整合,聚集起来发挥最大作用。

从讲座中也了解到,中国现在正在开始走城市集中化,形成京津城市带,沪宁杭城市带以及珠三角城市带。我想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建制也阻碍了中国城市集中化的发展。但我仍相信中国正在好的方面走,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谷孟杰2011 11 03

第7篇:中国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会

中城会字 [2008] 128号关于组织2008年赴美国商务考察的通知

主办单位:中国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会 承办单位:北京欧美商侨国际会议服务中心

美国是世界上资本最发达国家,其工商业、文化、公共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经验和生产技术等方面在国际上具有领先地位。为促进中美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和发展,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及社会公益事业的良性发展,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效果,增进中美两国人民间的友谊,积极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实现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中国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会将组织我国相关单位赴美国考察活动;围绕国际同行的先进管理模式、经营理念、创新机制、市场导向、教育文化等方面进行参访学习,旨在帮助相关机构、经济组织和政府各企、事业单位更多地了解经济形势和世界经济发展现状,在相关政策的指引下找到更适合自己发展的经验和对策。 ※考察和交流内容:

★考察美国东西海岸发达城市,了解当地经济贸易状况、产业特色等 ★参观旧金山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环境治理,深入学习供水、节水及城镇污水处理部门发展积累的丰富经验

★与美中文化交流协会及相关业内专家进行座谈交流,探讨美国各界在中美贸易、文化交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领域内的交流 ★与纽约相关负责人座谈,并为相关单位招商引资及在美国投资提供咨询 ★与旧金山市政府领导和农业经济发展协会负责人座谈交流 ★美国经济体系、产业政策、市场需求与我国强大生产力的结合点 ★邀请当地政府官员和代表团;就中美城建基础建设机构合作前景进行座谈

一、出访计划:

1、出访人员:各企事业单位相关领导、专家学者、行业协会负责人

2、出访日期:2008年8月中旬, 共计15天,北京统一集中报到

3、所到城市:夏威夷、洛杉矶、纽约、华盛顿、旧金山、拉斯维加斯等

二、报名办法:

凡要求参团的代表即日起开始报名,并向组委会索取申请签证资料表和具体事务办理须知,报名回执表填好后,请将护照原件等签证所需资料通过特快专递一并寄至组委会,组委会据此办理签证手续。

三、参团费用:

1、报名签证费5000元/RMB/人,在填写报名表后通过邮局或电汇至组委会指定账号,并将汇款凭证传真至组委会。

2、境外考察费用23800元/RMB/人,含往返国际机票、卫生检疫费用(黄皮书)、全程三星级或三星级以上酒店、全程一日三餐、全程领队及外文翻中文专业导游服务、考察意外保险(每人最高赔付人民币30万元)、机场税、培训讲座费用。

四、汇款方式:

户名:北京欧美商侨国际会议服务中心

开 户 行:北京农商行宋庄支行疃里分理处

账号:0703020 1030200 01075

五、组委会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堡综合楼321室邮编:100025 电话:010—6654807166548072传真:010—66548072 联 系 人: 刘霞136935263

51二、报名办法:

第8篇: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政策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

一是平静的起步发展阶段(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建国初期,新中国对城市进行了新的建设和改造,原有破烂不堪的道路得到了整治,城市开始建立起较为合理的道路骨架系统,在一些重点城市中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条件明显改善。到1957年底,全国城市道路长度和面积分别比1949年增加64%和71%。这一时期,自行车作为城市居民的代步工具得到了迅速发展。而同期,汽车增长比较缓慢,道路容量大于交通量,因而城市交通比较畅通,车速稳定。至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长期实行严格限制农业人口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的政策,限制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交通的发展总体处于一个沉寂时期。

二是充满活力、矛盾初显的交替发展阶段(改革开放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末)。1978年至1995年期间,我国城市化水平约为改革开放以前的3倍,成为新一轮城市道路建设的推动力,而城市交通的发展也为城市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进入80年代后,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足,造成严重的供需失调,各大中城市普遍产生交通问题。求改变交通面貌,不少大城市开始建设环路、大型立交、高架道路、地铁,由于交通需求同样增长迅猛,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仅仅局部、短时间地改善了城市交通。这一时期,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开始显现,且日益严重,主流交通政策力图通过不断加大交通供给满足交通需求的快速增长,拥堵-修路-再次拥堵-再修路的循环使整个城市陷入了“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被动局面。

三是矛盾凸显的小汽车交通蓬勃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针对快速发展的小汽车,出于拉动经济发展的目的,大部分城市没有采取严格的限制措施,基本政策导向是鼓励拥有。国家有针对性的取消了各地对小排量汽车的限制措施,通过了汽车购买税收优惠措施等。这些政策没有认识到国内机动车高拥有、高使用的特点,忽视了国内城市进入机动化的前提条件和面临的具体实际,即城镇化和机动化在短时间内的集中发生以及两化的相互强化作用。修建道路、完善设施、严格执法、宣传教育、智能管理等等各种手段纷纷登场,但是,看不到明显的效果,交通拥堵还是如期而至,迫使城市的节奏放慢,大气污染、噪声污染、视觉污染、空间侵占,市民的工作生活开始受到严重影响。当逐渐认识到交通供给永远无法满足交通需求,交通需求总是倾向于大于交通供给的事实后,国内各大城市开始重新认识城市交通发展政策。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大城市纷纷确立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战略。在公交优先发展的政策指引下,各大城市先后制定了大规模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其他公共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公共交通发展目标日渐明晰。这一阶段,除公交优先政策之外,很多管理者和学者也提出应综合运用结构合理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系统、结合土地利用的交通引导型城市发展模式,以及多样的交通需求管理等措施。

第9篇: 中国城市低碳发展专业委员会

中国城市低碳发展专业委员会在国务院参事等领导的关怀下成立的全国性社团组织,已与山东德州、湖北大冶市等地方政府达成良好的合作伙伴致力于推动低碳产业的节能、降耗、减排;致力于推动行业的法律法规建设,推动行业自律,协助政府对低碳产业发展实行监督和管理,向政府反映行业分会的意愿和要求。提出促进行业发展的建设性意见,为政府制定相关行业政策提供依据,支持行业分会及行业分会成员的发展,打造中国节能产品推广财政补贴资政府、企业、专家、研究机构、资本、媒体多赢的品牌产业平台。

为了贯彻和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加大对绿色环保产业的扶持力度。由原国家部委等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社团和行业组织、知名企业、媒体人员组成的促进低碳产业发展的非盈利组织机构,以倡导低碳生活,发展低碳经济为宗旨,以“共建中国低碳”为目标,打造中国官、产、学、研、资多赢的品牌产业平台。 主要任务与职责

1、协助理事会企业单位政府高层公关;国家项目资金及专项资金审批,例如家电下乡、企业信用评级、纳入商务部重点推荐名牌出口企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申请报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申请报批、中国驰名商标申请报批(国家工商总局)、科技部财政部科技富民强县审批(政企联合项目)、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审批、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审批、环保部民用核设备安全许可认证、节能惠民工程、高效节能产品推广财政补贴资金、中国低碳品牌申请报批、中国节能环保品牌报批、中国低碳企业、低碳环保产品、低碳节能建筑报批、太阳能光电应用财政补助资金、节能项目审查评估、重点推荐行业出口品牌、重点推荐行业出口名牌、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优化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结构资金报批、环保部中国环境标志(十环标志)认证、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资金、风险投资、创业投资、上市运作、法律援助、择机安排国家及部委领导莅临企业视察等

2、组织理事会企业单位开展“碳交易”--CDM或PCDM项目,开展合同能源管理,维护会员企业的利益,协助联盟理事会企业单位危机公关

3、定期邀请欧盟25个成员国、美国、日本、东南亚、非洲等国驻华使馆商务参赞及国外采购商举办行业进出口洽谈交流会

4、每年评审编制《重点推荐行业出口品牌》、《重点推荐行业出口名牌》向联合国采购司、欧盟25个成员国、美国、日本、东南亚、非洲等国驻华使馆商务参赞、国外采购商以及欧盟商业联盟、印度商会、非洲中华总商会、英国商会、日本商会、美国商会、韩国中华总商会、俄罗斯中国总商会、马来西亚中华工商联盟、加拿大中华总商会、新加坡中华总商会、菲律宾华商总商会、坦桑尼亚农工商会 、埃及亚历克山大商会 、开罗工商会 、埃及出口促进中心 、埃及商会联盟 、埃及贸易发展中心 、苏丹商会、利比亚班加西工农商会 、利比亚的黎波里工农业商会等欧盟、美国、日本、东南亚、非洲商会组织团体及其会员企业推荐

5、进出口:每月从驻国外205个商务参赞处(亚洲地区39个、西亚非洲地区66个、美洲大洋洲地区48个、欧洲地区46个、国际组织4个、港澳2个)、联合国采购司、开发计划署,我会汇总国外各行业进口采购信息、项目招标信息、项目投资信息进行发布

6、城市投资考察:每月举办1~2次城市投资考察活动,促进企业家与城市主要领导面对面交流,共享城市发展商机。优先推荐理事会企业单位负责人陪同国家领导人出国考察作为随团企业代表成员

7、外交官联谊会:每年4月份,邀请各国驻华大使(每次100位左右)、我国前驻外大使(每个国家1位)与相关会员企业家在人民大会堂欢聚一堂,共谋合作

8、投资全球行:每年举办2~3次财富全球行活动,带领会员企业家走出去开展系列经贸合作活动,届时将邀请所经考察国家政要出席

9、企业融资:整合各类投资家,为会员提供更多直接融资机会,常年进行会员资本与项目对接,以及上市咨询促进工作

10、高端沙龙:每月将举办1~2次国内外政要名流小范围高端聚会活动,为相关会员企业家提供小范围合作对接机会

11、慈善环保公益:开展慈善环保公益事业,整合各界慈善家进行慈善环保公益行

12、咨询平台:协助企业进行土地、矿产等项目评估、竞标,卫星城市(卫星都市)开发建设

13、加强行业自律,组织政府代表团进行行业调研,优先考虑理事会企业单位作为政府代表团调研考察企业;编写调研报告并提供给相关政府部门,部分内容免费提供给会员单位

13、沟通政府及有关部门与企业的联系,针对行业政策制定调研,协助政府制定行业政策

14、组织大型公益活动、组织展览会、招商会、产品推广会、研讨会、论坛等各种形式的会议,搭建政府、专家、企业、媒体之间的沟通交流高端平台

15、组织与同类型组织的国际交往,安排会员对外经贸考察,提供项目投、融资机会,优先考虑副理事长以上级别单位

16、推动和建设绿色的创新型集约低碳工业园区,实现土地资源集约化、生产集约化、清洁燃料供应集约化、三废治理集约化,促进联合会成员互惠互利的资源共享,促进行业与相关产业的和谐发展,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17、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门支持,建立中国低碳产业发展基金。

18、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同世界各国政府的有关部门和相关组织签订双边或多边合作协议,联系、组织与国外进行技术交流。

19、加强成员的对外宣传,建立联合会成员与消费者的良好关系。

20、为成员提供信息、法律援助、咨询、培训等服务;围绕产业的发展开展咨询,举办研讨会、论证会、推介会、展览会;创办《低碳产业》会刊;组建俱乐部和沙龙;组团参加国内国际行业展览会和博览会。

21、开展宗旨所允许的其它活动。

咨询电话:010-62819750 邮箱:ditanyjy@126.com

上一篇:工作经费管理办法下一篇:高空作业承包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