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教学反思

2022-12-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数学广角教学反思

县域小学数学中段数学广角教学有效性差异研究

摘要:数学作为小学教学的基本学科,通过学习数学可以锻炼、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根据研究发现县域小学之间的数学教学存在差异,降低了教学有效性,学生如何获取有效知识,教师如何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达到最好的教学质量,缩短城乡小学数学教学差距,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以桐梓县娄山关街道小学数学教学为例,对小学数学中段数学广角教学有效性差异进行研究,希望能够给老师们提供一些借鉴,提升小学数学教育水平。

关键词:县域小学数学;中段数学广角教学;有效性差异;研究

引言

教育一直是社会发展的重点,社会各界的资源持续向教育倾斜,目的就是为了提升教育质量,培育出更加适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小学是学生们系统接受教育的初始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以及思维意识的关键时期。但是部分地区因为资源等种种原因,导致教学质量不一,出现较大的差异性,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专业知识就数学广角教学的有效性差异进行研究,以发挥广角更大的教育价值。

1县域小学数学中段数学广角教学有效性差异的原因

1.1教学活动形式化严重

数学广角教学作为新课标教学材料中新增设的一个单元,其主要目的就是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利用浸入式教学使得学生潜移默化的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但是通过调查发现,桐梓县娄山关街道小学部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重视广角教学,只是单一的照搬照抄教学活动,整体的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使得教学流于形式。

1.2教育配套设施差异

教育配套设施差异也是影响广角教学的重要原因,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并不健全,但恰巧数学要求学生们具备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这就需要老师通过教具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深入问题,进而协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思维能力。但实际上桐梓县娄山关街道小学的教育配套设施与城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

1.3师资问题

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也会影响学生们的学习,当前很多的数学专业学生不愿意回到县城从事教育职业。考教师证的人越来越多,部分地区对专业要求不高,这就造成老师的专业能力欠缺。学校方面,因为教师资源短缺,部分学校要求老师只要有教师证就可以上岗。专业能力不强的老师可能对广角教学的认识不到位,导致教育质量下降。

1.4学生自身问题

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也会导致教学有效性出现差异,个人之间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但是大部分老师在授课时采用同一标准,这就可能导致一部分学生理解不到了,赶不上老师的进度,再加上,学生们课下缺少专业的指导,久而久之,学生们就会感到学习吃力,进而失去学习积极性。

2缩短小学数学中段数学广角教学有效性差异的方法

2.1提高教学针对性

老师在教育时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体现广角教学的针对性。学生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长期采用同一教学标准,学困生会失去学习积极性,所以就必须通过针对性教学。桐梓县娄山关街道小学的教师在课堂上安排不同难度的问题,使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课堂,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2更新老师的教育理念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数学老师在教育时一般教会学生解题方法后采取题海战术,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只会适得其反。所以桐梓县娄山关街道小学老师要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在小学广角知识教学上,一定要教会学生解题方法,不能单一教学生解题思路,否则学生只会解答一种类型题,做不到举一反三。

2.3提升老师的教育水平

要想发挥广角教学的最大教育价值,必须要提升老师的教育能力,桐梓县娄山关街道小学除了引进专业的老师外,原有的老师也要不断进行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教育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善于反思,探究、研究更好的教育方法。

2.4完善教学配套设施

县域教育局要加强对学校的资金支持,帮助他们购入更多的教学配套设施,配合老师们的教学需求。学校要定期检查教学配套设施,例如多媒体设备的功能,以免老师在老师应用中出现故障,影响教学进行。

结束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育方法已经不再适应当前教学的要求,对于教师们来说,既是一次教育教学结构的比较完整的一次结构更新,又是一次新旧“教”与“学”的变革。如何让新的教育理念深入城乡数学教学课堂是教育工作者着重研究的问题。城乡之间的教学差异性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为了讓孩子们都享有同等质量的教育,必须要探究合理方法缩小有效性教学的差异。本文对县域小学数学中段数学广角教学有效性差异研究还存在很大的不足,日后还会继续进行研究、分析。

参考文献

[1]韩新丽. 有关小学高年级“数学广角”课堂学习有效性的思考[J].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5,(31期):49-49.

[2]陈祥彬. 开展优质课研究与交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重庆市第五届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综述[J]. 小学数学教育,2012,000(010):P.61-62.

[3]张学杰. 优化教学 提高质量——对“数学广角”教学的认识和思考[J]. 课程.教材.教法,2010:169-169.

作者:张小丽

第2篇:数学广角教学反思

通过简单最优化的问题向学生渗透优化思想,让学生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来感受数学的魅力。首先运用教材,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设计了先为客人沏茶再为客人吃烙饼的生活情境。当画面上呈现妈妈让小明帮着给李阿姨沏茶这一数学信息时,没有急于想去解决如何让李阿姨尽快喝上茶,而是让学生想想平时是怎么做的?特意激活学生已有经验,学生处于主动思考积极动脑的最佳状态,有效地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以一个个具体事例让学生观察、操作、讨论和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中体会数学的方法及应用价值,学会优化思想。从日常的沏茶的问题入手到探索烙饼的过程及最佳方法,再到解决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问题,都是学生在思考、探索是学生在操作实验,使学生交流比较,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第3篇:数学广角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排列组合》教学反思

“数学广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从二年级上册开始新增设的一个单元,是新教材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的尝试。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教材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和探索,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

教材的例1通过2个卡片的排列顺序不同,表示不同的两位数,属于排列知识,例1给出了一幅学生用数字卡片摆两位数的情境图,学生可以进行同桌合作学习,然后同桌或小组交流摆卡片的体会:怎样摆才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教材以学生熟悉而又感兴趣的生活场景为依托,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将学习活动置于模拟情景中,给学生提供操作和活动的机会,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为学生今后学习组合数学和学习概率统计奠定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用排列组合来解决的知识。如体育中足球、乒乓球的比赛场次衣服搭配的排列数等等,作为二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数学学习中注意安排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来进行学习,经历简单的排列组合规律的数学知识探索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知,发现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使学生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初步经历简单的排列和组合规律的探索过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学会排列组合的简单方法,锻炼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注重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通过课件演示、动手操作、游戏闯关活动等方式组织教学。

1、关注合作促进交流

以同桌或小组合作的形式贯穿全课,充分应用同桌,分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模式,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与同伴交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了知识,体验了学习的乐趣,思维活动也更加活跃。

2、练习题的设计力求游戏化,使学生在快乐愉悦的氛围中愉快的学习知识,如衣服搭配、握手游戏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课后我发现还存在以下问题:

1、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指导不够,有个别学生还不能有效参与。

2、对教材的理解不够透彻,对学生的指导不够细致,不够具体。

3、教师语言不够精练,放手不够到位。如排列教学中,没有留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己找出不同摆法。

4、今后应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第4篇:数学广角教学反思

《数学广角——推理》的教学反思 三灶中心小学

郭思敏

一、深入学习教材

“数学广角——推理”这一课简单介绍了简单的逻辑推理方法,本节课学习通过尝试、推理等活动解决简单的逻辑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及推进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二、准确把握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第一,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第二,能借助连线、列表等方式整理信息,并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第三,在简单推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第四,使学生感受推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精心组织教学素材,严谨课堂结构

(一)激趣引入

良好的教学导入是高效课堂的引擎,就像一部精彩的影视作品,开场的前几分钟,就得抓入观众的心。有人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本节课开始通过猜一猜,导入新课,这一环节能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了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由此导入新课有趣自然而合理。

(二)新知探究

本节课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通过呈现问题、理解题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环节,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让学生通过连线、画表格两种方法解答问题。让学生通过体会、经历、分析推理的这一学习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推理时先找到最关键的条件,由这个条件往往能直接得到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可以帮助我们进行下一步推理,直到得出最后的结论,以此让学生体会:推理首先抓住关键的信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最终推导出结论,设计这一环节,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推理的含义,体验推理的过程,同时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及培养学生进行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

(三)运用提升

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时,首先通过闯三关中做一做、猜一猜、连一连的练习,对学生所学知识加以巩固,再接着设计“神探出击”和“神秘暗号”这两道题来训练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体会推理的含义和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让学生回归生活,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最后通过读儿歌,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的步骤和关键所在,让学生更加深刻牢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效果会再次提升。

总之,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不管是教法还是学法,都没有离开学生生活,这样的教学能让学生从生活中感悟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让学生感悟数学就在身边,从而让学生自然而然的重视数学,知道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自觉学习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当然本节课也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如:中下层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理解不够,教师教学语言也还不够精炼,都需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大胆创新,让自己的教学课堂更加精彩。

第5篇:人教版数学统计与广角教学反思《统计与广角》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

六、七单元《统计与广角》的教学,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注意以下四点,收效甚佳。

一、注意统计图的合理选择

1.厦门2012年12月上旬10天的气温变化情况。用( )统计图

2.一天当中图书馆,《小说》、《儿童文学》、《科技教育》、《语文学习》借阅情况。用( )统计图

3. 岳海一个学期6个单元的成绩变化情况。用( )统计图

4.蔬菜基地,白菜、花菜、萝卜、四季豆占总数的百分比。用( )统计图

二、注意扇形统计图与百分数应用题的结合P107(扇形统计图)

兴趣小组,参加足球的人数比参加乒乓球的人数少8人。

(1)这个兴趣小组有多少人?

(2)参加跳绳的人数有多少?

三、注意鸡兔同笼的三种解法(教学重点)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数,有8头,从下数有26脚,问鸡兔各有几只?

▲法一:列表法(从中数切入)

43兔

45脚

24

26

▲法二:假设法

假设全是鸡

脚共有:2×8=16(只) 脚少了:26-16=10(只)鸡脚比兔脚少:4-2=2(只)

兔只数:10÷2=

5▲法三:方程解(用大数假设)

解设:兔有x只,则鸡有(8-x)只

4x+2×(8-x)=26

四、注意突破学习难点P116第4题

智力竞赛,答对一题加10分,答一题扣6分,一号选手抢答10题,最后得36分,他答对多少题?(注意:学生往往会错在相差数)

第6篇:六下数学广角教学反思

《数学广角—抽屉原理》教学反思

数学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一堂好的数学课,我认为应该是原生态,充满“数学味”的课;应该立足课堂,立足知识点。

“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是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本节课运用这一模式,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从探究具体问题到类推得出一般结论,初步了解“抽屉原理”,再到实际生活中加以应用,找到实际问题和“抽屉原理”之间的联系,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学会思考数学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本课着眼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注重让学生充分体验猜测验证的推理过程,努力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操作、假设推理等活动,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体验运用“抽屉原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逻辑推理以及语言表达等能力。让学生在应用“抽屉原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求数学知识的欲望。

1、采用枚举法,让学生把3个苹果放入2个抽屉里的所有情况都列举出来,初步感知抽屉原理,再通过把4枝铅笔放入3个文具盒里,让学生通过放一放、想一想、议一议的过程,把抽象的说理用具体的实物演示出来,化抽象为具体,发现并描述、理解了最简单的“抽屉原理”。

2、让学生理解抽屉原理的一般化模型。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联系实际问题,学生经历探究得出至少数=商+1。

3、注重引导提升,深化操练。 联系生活实际,,学生自主探讨商大于1的情况。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运用一般性的数学方法来思考问题;在学生解决问题后,继续思考,类推,得出抽屉原理的一般性的结论。

4、巩固探究,注重引导提升。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假设推理等活动后,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体验运用“抽屉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逻辑推理以及语言表达等能力。让学生在应用“抽屉原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求数学知识的欲望。这样设计,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5、游戏中深化知识。课前的游戏简短有效,在结束新课前,用“抽屉原理”来解释,会有一种前后呼应的的整体性。学了“抽屉原理”有什么用?能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随后我设计了一个学生非常熟悉的抽取扑克牌游戏,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这些现象,有效的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延伸到课外,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还原于生活”的理念。

6.注重“说理“活动,培养学生逻辑能力。在这节课中,由于我提供的数据比较小,为学生自主探究和自主发现“抽屉原理”提供了很大的空间。特别是通过学生归纳总结的规律:到底是“商+余数”还是“商+1”,引发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并通过讨论和说理活动,使学生经历了一个初步的“数学证明”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初步的逻辑能力。让学生在应用“抽屉原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求数学知识的欲望。这样设计,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第7篇:数学广角集合——教学反思

数学广角——集合

——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设计从学生的认知经验出发,恰当的确定教学目标。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让学生感受到用集合图来解决问题的价值,又能让学生掌握使用集合图解决重叠问题的方法。尤其是最后的巩固、拓展题的呈现,结合了学生的实际,顺其自然,把学生思维的触角引向深入。

2、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注重图形、算式和文本的有效结合。本节课的设计意在充分发挥集合图的作用,但同时加强学生对文字信息的理解。通过站一站,贴一贴、圈一圈、做一做等方式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韦恩图的表象,从而真正达到图形、文本和算式的有效结合,既沟通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间的联系,又让学生体会到图形、算式之间的联系,为建立数学模型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3、本节课是在找准了学生的认知起点和困惑点的基础上,寻找了一条符合学生学习的有效教学途径。首先从学生喜爱的生活情境出发导入新课,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识服务。教师只有课前知学,然后才能知教。然而怎样去知学?又怎样去知教?是需要课前花足时间去思考的事。

上一篇:初中作文有效教学途径下一篇:党务办公室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