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教育小学化

2022-07-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浅析幼儿教育小学化

浅析幼儿教育小学化超前化的弊端

摘 要: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源动力,透过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式,我们不难发现各种改革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纵观各项改革,教育方面实施的改革让人印象深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发展,幼儿教育改革也在逐步的实施之中,这对于当前的幼儿教育来讲无疑是一个较好的发展契机,但是我们不仅要看到当前幼儿教育良好的发展形式,同时也应当对于当前的幼儿教育进行自省与改进。本文就当前幼儿教育中的小学化与超前化进行一个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幼儿教育 小学化 超前化 弊端

幼儿是祖国未来的希望,这些今日的幼苗会成长成为明日的参天大树,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会成长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但是这些幼苗是否能够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其所收到的教育,尤其是其收到的幼儿教育,正是因为如此,近几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于幼儿教育的改革力度,就是为了使得幼儿收到良好的学前教育。虽然进入小学前的幼儿教育只占据了所有教育的一小部分,甚至可以说是极小的一部分,但正是这极少的一部分,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小孩的未来发展方向。所以说,我们坚决不能够忽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而且要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与缺陷,并不断给予完善。

1 学前教育小学化超前化的原因

1.1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缩小了我国与发展国家之间的差距,同时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提供了较多的工作岗位,解决了部分农村人口的工作问题,提高了农村人口的家庭经济收入,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导致了农村的留守儿童不断增加。这些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的农村儿童一般由家里的留守老人看护,但是由于留守老人自身身体以及知识方面存在的局限性,使得老人很难能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由于青年人士的流动,留守儿童很难接触到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农村教育的闭塞使得幼儿很难接受到正规的幼儿教育,以至于过早的进入到了仿小学教育阶段,使得幼儿教育呈现出小学化超前化的发展趋势。

1.2 应试教育的压力

国人有言,有压力就有动力,正是在应试教育这巨大的压力下,催生了幼儿教育不断趋近于小学教育的局面。应试教育这一教育理念的存在是由中国的教育体制决定的,无论是何种学校,何种科目,都会有各种名目纷繁的考试,考试的结果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命运,因此,在中国,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对于考试都有这一种特殊的情节。同时一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让无数的家长对于幼儿教育给予了过高的期望,关心小孩在幼儿园今天学了几个字,背了几首诗,而疏忽了幼儿教育的本质目的,这也使得众多的幼儿园在这种畸形期望中不断远离幼儿教育的本质,不断的向着小学化教育前进。

2 幼儿教育小学化超前化的弊端

2.1 幼儿教育小学化超前化不利于幼儿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

幼儿每一时期的心理发展水平都是不同的,對于知识的理解与认知能力也是具有较大的差异的,幼儿教育时期的孩子还不具备较为完善的学习能力,过早的对于其进行小学教育,会使得幼儿面临巨大的学习压力,过多的课业练习以及学习压力会使得幼儿对于学习产生一种抵触情绪,这种抵触情绪会严重的影响幼儿在进入小学阶段时的学习兴趣,厌学、畏惧等情绪的出现会大大打击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其后期的学习成长,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幼儿教育的小学化超前化与揠苗助长具有同样的性质,是一种错误的发展理念。

2.2 幼儿教育小学化超前化抑制了儿童的天性发展

幼儿在进入幼儿教育之前来自与不同的家庭,家庭环境与家庭教育的不同导致不同的孩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发展差异,需要在进入幼儿教育时期以后通过教师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得到改善,但是幼儿教育的小学化超前化过多的强调了学业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对于幼儿性格的培养,幼儿具有一定的儿童特性,所以教师要在游戏中与孩子进行交流与互动,小学化的教育方式缺乏新意,不符合幼儿学习发展规律,标准化的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发展,不利于儿童个性的发展与完善。

2.3 幼儿教育小学化超期化不利于幼儿小学阶段学习

由于在幼儿教育阶段过早的普及小学教育,使得幼儿在进入小学教育尤其是一年级的教学中对于知识较为熟悉,这种熟悉感催生了幼儿的骄傲情绪,以至于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容易集中注意力,好动,养成了部分学习的恶习,严重影响后期的学习生活。

3 幼儿教育小学化超前化的解决对策

3.1 普及幼儿教育知识,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

当前许多家长对于幼儿教育的教育目标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小孩在幼儿园也必须进行知识的学习,这种理解是比较片面的,因为幼儿教育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所以要不断加强幼儿教育知识的普及,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有助于推动幼儿教育的科学发展。

3.2 全面推荐素质教育改革

应试教育是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超前化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部分小学在幼儿入学前组织入学考试,迫于考试的压力,部分幼儿园提前进入小学化教育。要想使得这种局面得到缓解,就必须全面禁止小学入学考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提高小学教育水平,做好小初衔接,减少中小学之间的教育差距,学业压力减小的情况下,幼儿教育就会朝着健康的轨道前进。

3.3 优化干部队伍,提高师资水平

幼儿园的管理者对于幼儿园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要想使得幼儿教育小学化超前化的局面得到缓解,就必须不断优化干部队伍,提高师资水平,国家要不断加大对于师范学园幼教专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以及教学水平,制定正确的幼儿发展目标,指导幼儿教育活动的健康发展,促进幼儿教育的良好变革。

幼儿教育是为了孩子后期的发展而做准备的,是对其心理以及性格的教育与完善,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获得知识,收获习惯,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对于儿童的教育是一种成人教育,而非成材教育,所以在未来的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正视幼儿教育小学化超前化的问题,并提出与之相应的解决措施,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陈艳荣.浅析“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1).

[2] 卢巧真.幼儿教育“小学化”刍议[J].考试周刊,2010(39).

[3] 彭晓玲.浅议幼儿教育小学化对小学教育的负面影响[J].新课程:教师版,2007(1).

作者:杨秀梅

第2篇:浅析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

【摘 要】让孩子拥有旺盛的学习兴趣、健康的学习心态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孩子在漫长的教育长跑中,拥有长久的精神动力。而当前的幼儿教育小学化正在一点一点抹杀孩子的学习兴趣。文章从幼儿教育的小学化给孩子发展带来的影响入手,分析幼儿教育小学的产生原因及解决策略。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概念

幼儿教育小学化,就是把幼儿当小学生来教育。在实践中具有不同程度的表示:一是课程内容的小学化,如开设各种各样的技能特色班、兴趣班,要求幼儿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学习读写算。二是行为要求及教育形式的小学化,如把小学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往幼儿身上套,即要求幼儿要听话,不许插嘴,要坐得端端正正,手脚有一定的放法,不许离开座位,不经允许不能上厕所,不能随意喝水等;教学的形式则是知识的满堂灌,缺少教具,缺少图案、色彩,没有游戏。对于幼儿教育的小学化的看法,社会上存在两种声音,一种人认为提前让孩子接受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喜欢是必要的;另一种人认为幼儿教育的知识不能超过幼儿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即便是当下有一些好的效果,也会导致幼儿进入小学后对知识没有新奇感,不认真听讲而导致学习习惯不好,不利于幼小衔接。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一)违背幼儿天性,损害幼儿健康

幼儿教育小学化从根本上忽视了幼儿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剥夺了幼儿的童真童趣和游戏玩耍的权利,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心理的正常发展。首先,要求3-5岁的孩子规规矩矩上课,显然是违反孩子天性的。人的注意力时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3岁幼儿注意力时间约为9分钟,4岁幼儿注意力时间约为12分钟,5岁幼儿注意力时间约为14分钟。有研究表明:如果违背认知发展贵了的长时间注意力集中,会促使大脑产生疲劳,给神经系统产生伤害,而且这种伤害有些是终生不可逆转的。即常见的“神童”,“失语、、自闭、孤僻”等症状,让其望子成龙的家长后悔莫及。其次,幼儿园“小学化”教育阻碍了幼儿智力的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大脑是在使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早期教育可促进智力的发展,相反,错误的早期教育,就会使幼儿智力发展受到阻碍。因为学习某种能力的关键期对幼儿智力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错过这一关键期,再去学习相应的知识、经验就要花很大的精力和很多的时间,甚至仍达不到理想水平

(二)对小学教育产生负面影响

幼儿教育小学化将本该小学生学习的知识,强制灌输给幼儿,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往往后取得相反地效果。第一,3-5岁幼儿的智力水平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幼儿园通过知识强化理论,强行灌输和反复重复的手段要求幼儿学习枯燥的小学知识,淡化了幼儿学习的兴趣,抹杀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第二,幼儿园教师知识的不专业给学生学习新知识带来困难。幼儿在进入小学学习时常常会因为幼儿所学知识的印象先入为主,很难纠正,特别是英语口语,研究表明:教会发音不准与不会发音的学生相比,不会发音的更容易一些。如果过早强制灌输,会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会抹杀孩子的想象力。

三、遏制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措施

(一)家长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加强家长的理论学习,社会或幼儿园定期开展家庭教育培训,讲授专业的学前教育思想,解疑答惑,使先进的幼教理念深入家长教育思想,促使家长认识幼儿教育不同于小学教育的内在本质。教育家长孩子的教育要懂得顺其自然,发展个性,要遵循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明确幼儿身心和谐健康成长的基本原则。教育家长要从幼儿全面发展的角度考察和认识幼儿园办学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园长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端正办园理念

园长要主动学习了解国内外先进的幼教动态,规范办园机制,选拔专业学前教育人才。开办幼儿教育规律施教,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民需要的幼儿园。公办园要起到带头作用,欢迎高等院校的专家教授和幼儿园结对,定期光临指导,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

(三)管理部门加强监督力度

学前教育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其发展需要政府的投入和管理。长期以来,政府这方面投入和管理的缺位直接导致了幼儿园错误的办学倾向。因此,在后续的工作中政府管理部门应明确自身责任,加强对幼儿园的管理,使学前教育具备有效的领导和管理保障。首先,根据当地的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出台关于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文件,对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方法、作息时间和班额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其次,对违反规定的任何形式的考试予以处罚,保证幼儿在园游戏与活动的时间,坚决禁止幼儿园强迫幼儿参加兴趣班。再次,政府要增加投入,提高幼儿教师培养和培训的质量,确保教师素质不断提升,进而使幼儿园杜绝小学化倾向的努力从外部强制行为变为教师有意识的自觉抵制行为,进而促进幼儿教育的科学健康发展。

总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决不能急功近利。家长必须明白漫长的终身教育中,让孩子在起跑之前学到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孩子在学习之初能意识到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李大维,刘秀丽.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J].东北师大学报,2006(06):164-167.

[2]李兵.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08):46-47.

[3]韩文静,谢俊霞.小学入学适应情况的调查及对策[J].科技资讯,2007(30):110.

[4]李艳贞.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08):147.

[5]金日勋.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1(03):41-43.

[6]黄绍文.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辨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5(09):10-11.

[7]罗物强.600名小学一年级学生智力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校医,2004(02):139-140.

[8]刘艳梅,孙琳,肖兰英.学前班背后的隐忧——菏泽市小学附设学前班现状调查与原因分析[J].学理论,2009(11):168-170.

[9]王光华.将“亲子阅读”引入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辅导的构想[J].理论观察,2009(02):118-119.

[10]陈北燕.幼儿园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浅谈学前教育小学倾向化及相关对策[J].科技信息,2010(03):

307-308.

[11]柴占学.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不容忽视——学前幼儿教育现状调查分析报告[J].中国农村教育,2010(07):32-33.

[12]郭丽亚,袁凤芝.试谈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中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05):67-68.

[13]关粤华,刘少霞.婴幼儿科学汉字教育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的追踪调查报告[J].汉字文化,1999(02):2-5.

[14]王星宣,邹大荣.幼儿语言教学与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衔接刍议[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0(09):22-23.

作者:邹雪琴

第3篇:浅析幼儿教育去小学化策略

摘要:幼儿教育是个体教育成长和发展的伊始阶段,囿于利益博弈和功利主义的导引,幼儿教育内部问题很多。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愈发严重,幼儿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出现了“非线性偏移”,偏离了教育预设目标。本文立足于幼儿教育教学角度,分析了幼儿教育去小学化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幼儿教育;去小学化;课堂教学

引言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幼儿教育的“异化口号”,在实践逻辑中“起跑线”变成了“抢跑线”抑或“偷跑线”。幼儿教育“小学化”是错综复杂的教育现象,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为凸显幼儿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实践智慧,幼儿教育去“小学化”成为当务之急,审慎与重构势在必行。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幼儿教育去小学化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幼儿教育现状

(一)教育目标功利化

幼儿阶段的教育本应该是让儿童能够接触世界、认识世界,利用儿童对世界的好奇心激发儿童对学习的兴趣。蒙台梭利认为,幼儿教育要以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为目标,使人成为人,不仅要使人成为生物层面的人,还要成为受过教育、有教养、人格健全的人。然而,现在家长的教育目标变成了“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显然也与蒙台梭利的教育目标相脱离。这种所谓的“起跑线”将幼儿提前拉上跑道,也必然引起后劲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我国幼儿教育目标是保育和教育结合,使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教育的现状

显然与这种教育目标相悖。

(二)教育内容单一化

德国的教育家福禄培尔开发的幼儿阶段的教育内容主要以游戏与歌谣、恩物、手工作业、运动游戏和表演、讲故事等构成了一套课程体系。目的是使儿童在一种自然的环境下、在平常的生活中获得一种感性的认识,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幼儿正在觉醒的心灵的发展,还可以为幼儿进入小学和未来生活做准备,打下坚实基础。幼儿的教育内容应该是启蒙的,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并且是丰富的。当今幼儿园教育片面强调发展智力,越来越忽视德、体、美、劳等方面的教育。教育内容以读、写、算为主,超前背诵单词、古诗,超出了幼儿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将小学部分课程内容直接搬到幼儿教育中来,忽视了幼儿的主体性,背离了幼儿教育的本义。

二、幼儿教育去小学化策略

1.加强对教材的监管,严把教学内容关

教师用书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蓝本,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指南。在选择幼儿园教学用书时,我们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查,涉及拼音、识字、计算等小学内容的,一律不能列入班级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之中。我们一方面要摆脱小学化内容,另一方面还要挖掘幼儿教育内容的内涵,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活动的深度。对于大班幼儿,我们也会有意识地将幼小衔接内容列入教学内容之中,如开展《整理小书包》《课间十分钟》《我要上小学了》等教育教学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实施,让孩子们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养成有计划做事的好习惯。

2.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严把教学形式关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3 至 6 岁幼儿活泼好动,具有极强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因此,应避免以集体授课为主要形式的小学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区域活动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种自主化学习形式。我们在活动室开辟了 5 至 7 个区域角,每天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自主参与游戏。如语言区创设讲讲说说区,投放《故事小讲台》《我做你猜》等游戏材料,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大胆表达,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在数学区投放《纸牌配对》《飞行棋》,益智区投放《种花》《按规律排序》等操作材料,让孩子们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还有班级大型主题建构游戏、表演游戏的开展,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掌握知识,习得经验,促进成长。

3.优化家园沟通途径,转变家长观念

孩子进入大班,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方面的担心,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不学拼音,不识字,上小学后能不能跟上班?孩子会不会输在起跑线上?为了让家长转变观念,消除心里的顾虑,我们会在微信、QQ 群里推送有关幼儿园去小学化的文章,如《科学做好入学准备》《幼儿园到底学什么》。我们还通过开放日活动、大型庆祝活动向家长展示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与生活,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具体活动、学习内容等。另外,我们聘请专家定期举行幼小衔接讲座,如邀请小学名师来幼儿园开展《陪孩子一起成长》的专题讲座,从小学教师的角度阐述幼儿园教育为什么要去“小学化”,为家長解答心中疑惑,帮助家长消除顾虑。这一系列的活动有助于家长转变观念,形成正确的育儿观,从而摒弃“小学化”倾向观念。

结论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社会功利化的话语诉求,昭示了一种隐匿“迂回抵制”的规避策略。幼儿教育“小学化”其实是用“物”逻辑代“人”的逻辑,是社会功利、升学诉求的功能折射与内容异化。幼儿教育去“小学化”就是回归幼儿本真的教育生成图式,聚焦幼儿教育的“本域问题”。幼儿教育去“小学化”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扭转社会对教育利益追逐的“风向标”,以发挥幼儿教育适切的价值取向与实践关怀,构建起弥合幼儿成长和发展的“理想教育王国”。

参考文献

[1]孔超.刍议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成因及去小学化的策略[J].中华少年,2019(22):1.

[2]王春梅. 利用莫言生态文化,防治幼儿教育小学化[N]. 发展导报,2019-07-09(019).

[3]邓朦星.幼儿教育出现小学化问题的原因及解决路径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19(19):49.

[4]张雪颖,瞿晓菁,张晨光.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分析[J].学苑教育,2019(13):21.

作者:马改新

第4篇:浅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

【摘要】:在知识经济浪潮的推动下,幼儿早期教育逐渐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幼儿园作为儿童进入社会后接触的第一个正式的教育机构,它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日后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已是当代基础教育中的一大疾患,这种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模式,只会阻碍幼儿的发展。本文就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现状、原因、危害和应对措施进行论述,以期幼儿园教育能够走上正轨。

【作者单位】: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第二幼儿园

吴艳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 危害 应对措施

在知识经济浪潮的推动下,幼儿早期教育逐渐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从幼儿的入园率和幼教机构的数量便可得知,我国幼儿教育正向前不断迈进。幼儿园作为基础教育的根基部分,是儿童迈出家庭生活,进入社会后接触的第一个正式的教育机构,它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日后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近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为了幼儿的身心健康,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了相关的文件和采取了一系列的行政手段明令禁止。虽然在行政手段上明令禁止,但由于多方面的影响和比较复杂的原因,实际上却禁而不止,如何改变学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状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对策,尚未探索出从根本上控制和扭转这种现象的有效对策。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和预计的研究突破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在国外不存在,据好孩子育儿网转载的人民日报记者调查文章,天津、贵州、哈尔滨、珠海等地均出现学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目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程度存在,幼儿教育小学化、拔苗助长式的“填鸭”教育、各种名目繁多的专项技能训练受到家长追捧,家长的一些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的要求,驱动一些幼儿园以所谓专项、特长教育,代替幼儿园的全人教育,严重危害幼儿的游戏权、发展权,危害幼儿的身心健康,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害无益。这种有悖于学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现象已引起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也有人士深入调查分析了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产生的不良后果,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 孩子还未上学,就已厌学;2. 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3. 不利于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危害了幼儿的身体健康;4. 不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5. 遏制幼儿智力的全面发展,错过了幼儿教育的“关键期”;6. 忽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7. 拔苗助长,对幼儿入小学后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中央民族大学的张云蕾以吉林省地区部分幼儿园为个案做了调查研究,写成论文《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的研究》。

1.学前幼儿:系指在课题研究基地中学习的四周岁至七周岁之间的学龄前幼儿。

2.幼儿教育:系指狭义的幼儿教育,特指幼儿园和其他专门开设的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

3.小学化倾向:包括三种现象:一是指一些幼儿园为了适应部分家长的错误需要,提前对幼儿进行小学教育的不良倾向;二是指教师不了解学前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采取小学化的教学模式对幼儿施加教育的行为;三是指并非以游戏为基本教学方式寓教育于一日生活中,而是以所谓的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方式的教育模式。

4.解决对策:系指为了解决某一特定的问题,所采取的一系列手段、方法、途径、方式、策略等的总和。

研究中重点关注教师和幼儿,以人为本,关注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教育过程,关注教师教育活动设计和组织及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要处理好教师、幼儿和教育的关系。研究中还需关注教育策略,即教师为实施的教育方案而发生在幼儿园的一系列行为。研究中也要关注评估策略,它主要是对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的教育过程与结果做出的一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制定出完善的幼儿园评估策略与方案,主要涉及对幼儿的评估和对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评估。

(二)研究思路: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带动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转变家长、校园长教育观念,树立正确育人观、儿童观;改变幼儿的学习方式,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减轻幼儿学习负担,还幼儿快乐童年,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三)研究的目标:我们选择该研究课题的意图,在于通过研究找出不同的学前教育机构存在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的各自不同的原因和共性的原因。针对具体问题,探索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在研究实践中对教师的教育行为予以指导、帮助和协调,在研究实践中促使校(园)长教育理念转变,对家长的成材观念和育子观念加以引导,对社会大环境施以积极有效的影响,从而削弱本地区学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危害,逐步使幼儿教育步入适合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游戏化轨道。

(四)研究的重点:

通过课题研究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转变家长的育子观念和成才观念,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勤于动手动脑,快乐有效学习,改变幼儿的学习方式,变小学化教学模式为游戏化教学模式,使教育情况发生变化,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

(五)研究的价值:

本课题试图通过研究,探索出一条适合惠农区实际的师资培训的新路子,解决各研究基地存在的实际问题,为教师提供一个专业提升发展的平台,减轻学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扭转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对社会大环境施以积极有效的影响。一旦研究成功可以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为转变幼儿教育小学化提供可贵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为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路子。可以用几个有利于对本课题的研究价值给予概括。

1.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专业教师队伍的成长;

2.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3.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促进幼儿的和谐全面发展;

4.有利于转变校长、教师和家长观念,还幼儿快乐的童年;

5.有利于幼儿教育的科学发展。

(六)课题选题的意义

旨在通过开展该课题的研究,呼吁社会和家长重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通过研究找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对策来扭转育英私立幼儿园这一禁而不止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选择该研究课题,对于找出我地区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根源并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还幼儿教育一片健康发展的蓝天意义重大。时下时髦的一句话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是对学前幼儿不当的教育方法和超出其年龄的超负荷的小学化教育却恰恰与这个初衷相违背,其结果将会导致“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此,从学前教育现状和实际出发,从基层做起,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切实找出改变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有效方法和最佳、最便捷的方法与策略。

三、研究的方法。

在研究中课题组将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实地考察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记录分析法、实践探索法、观摩交流学习法、经验介绍法等展开对课题的研究。

1.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与专家合作,将问题发展成研究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在行动中研究行动,要求各课题研究成员有明确的目的,有具体的计划,控制研究过程,收集相关信息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加工、提炼,形成研究成果。

2.文献研究法:通过在网上、书刊上查阅相关文献,提高理论认识,吸取有效经验方法,促进研究。

3.观察研究法: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研究对象(幼儿、教师)进行观察,典型群体与个案研究相结合,多种感官参与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从而收集真实、准确、有代表性的信息。

4.合作研究:强调组员之间的合作学习、合作研究,通过共同参与,彼此沟通,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

……

一,学前教育小学化超前化的起因

随着儿童观和教育观的改进,学前教育的小学化超前化已成为幼儿教育改革中不可不去的刺。可要剔出这颗已入骨的剌却是件不容易的事。特别是对于处在农村的幼儿园,因留守老人及儿童过多,而他们对于新知识,新方法的接受力较弱,面对着那些先进的理念和经验却难以运用。如,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幼儿教育应该是游戏为主的教育活动,可家长们每天放学都会不厌其烦的问教师“我的孩子在学校为什么没写字?”“你们什么时候才会教他(她)写字?”“我们送他是来读书的,不是来玩的!”“孩子完不成作业别让他回家!”,我曾在手工课上教幼儿折一件玩具风车,为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就请幼儿折好后拿回家给家长看,并告诉他们说父母一定会因为这件什物是你折的而感到高兴,也请家长对你动手力及模仿做评价,或是提建议,也便于让我们以后做得更好;第二天早上,我找了个小朋友,请他说说昨天把作品拿给家长看后家长的反映,及自己听到家长评价后的感受,那个孩子跟我说:“老师,我奶奶和妈妈当时就把风车扔在垃圾桶里了,说我在学校不好好的读书写字,却去做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我想孩子听了这句话后不光否定了孩子劳动成果,就连作为老师的我都很无语。作为家长,特别是那些留守的爷爷奶奶们,他们不认为与人交往交流是幼儿该学的,不认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是该幼儿养成的,不认为孩子有好奇心及探究欲望是好的,不认为发展幼儿的认识能力是不可缺的,不认为孩子建康的生活态度和心理健康起关键性作用;更不知道培养孩子主动学,快乐学的优势。他们只关注孩子今天在学校里写了什么字,做了些如1+2=3的数学题,只知道他家的小孩因参加某活动污了一身衣;只知道他的小孩跟人有点摩擦我必须出头,只知道他又因调皮把什么弄坏了等等。当下,随着外出人口的增多,农村人口不断的流失,为了仅有的生源,作为农村的幼儿教师不得不做出以家长的观念为主的观念转变。这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幼儿教育的小学化,超前化。

二,学前教育小学化超前化的弊端

作为教师的我们都知道。因为孩子出生家庭因素及幼儿成长社会环境不统一,导致了我们孩子入园前期幼儿的身心发展不统一,这就使我们必须要允许孩子的个体差异。同时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有他们自己的独特喜好,我们更不能用一把尺子的同一尺度去衡量他们,要因人施教,引导他们全面发展的同时并富有个性的发展。作为教师的我们更知道学前教育小学化,超前化,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的影响,及幼儿升入小学一年级后因为自我满足心态将不利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将来的成长。你想,如果孩子在学前教育阶段就硬性的学了小学时的知识,到升小一年级后,他将会因为老师所说所讲的知识他都知道而不以为然,就会出现教师与学生各做各事(老师在上面讲,他在下面玩)的这种状况,使他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可是在学前期所储备的知识毕竟有限 ,等他的这些储备知识一用完,而他却并未获得良的学习习惯,那这个孩子将来的如何去面对那更深一层的知识?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没有了学习兴趣,他在别人学习的时间会干些什么?在父母忙着生计,爷爷奶奶只管温饱时候,又有谁又来关心他们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我们都知识催熟的水果外表鲜艳,可时间一久就会腐烂。而催熟的孩子有多少后劲?有没有同时滋生出其他被忽略的隐患?急功近利地提前灌输知识和训练技能会有哪些问题?首先,违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训练,孩子被迫付出的努力太大,使孩子牺牲了个性多方面发展的机会;再说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和所运用的强制性方法对孩子的影响,孩子被压抑的兴趣和紧张焦虑的心情,久而久之将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健康;所以,请我们的家长朋友们给孩子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能自由的并富有个性的发展,别让孩子在学前教育时期就背上那沉重的识文写字的担子。而这样一种以断送孩子以后为代价的提前发展是不值得的。

三,正确认识儿童观,教育观

孩子在学前期时,作为成人的我们对待幼儿教育时,只要多开展寓教于乐的幼儿教育活动,多创设有利于幼儿主动学习和发展的环境;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倾听、激发幼儿学习的动机。并对他们在活动中的需要及时适当地做出反应;找机会参与到儿童活动之中,形成合作探究式的互动;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对儿童的每一次发展和进步都做出积极的反映,看到他们的闪光点,不吝啬表扬,努力使每个幼儿获得满足与成功,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并对儿童的学习活动提出合理的要求和适当的干预,让他们在活动中了解社会规则,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重视活活动的过程,让幼儿能够活动中获取社会经验,而不是活动的结果。更要善于发现教育机会,做积极的正面引导。作为成人的我们只需做好幼儿教育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与引导者。而不是每天要求学生去写几个字,让孩子只知道机械的重复或者模仿,而不是学习探索与创新。我们教育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是否调动了儿童活动的积极性;再找时间与小学教师多联系,做到不超前教育,但也不滞后教育,真正做好幼小衔接,让孩子上小学后既不茫然也不会因超前而产生自我满足的心理。只要我们的教育“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就是好的学前教育。可怎么样才能让广大的家长朋友知道这新的教育观?又如何能转变这种观念呢?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做起:

第一,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要坚持新的儿童观及教育观。并多做学前儿童观与学前教育观的宣传。一切为了孩子的将来,不再让家长做幼儿教育观念的主导者。

第二,请家长也与小学部教师多联系,明确幼儿园与小教部的目标差异,让孩子知道孩子在上小学时我们孩子所学的知识不会超前也不会滞后。

第三,争取让更多的家长,特别是农村家长了解现代幼儿教育的观念,了解学前教育小学化,超前化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危害。

万丈高楼平地起,平地还需好基石。请各位老师及家长为了孩子的将来,正确对待学前教育,坚决抵制学前教育的小学化超前化。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第二幼儿园

吴艳

电话:15248802944

15548312755

第5篇:浅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

摘 要:良好的幼儿教育是幼儿健康成长发育的必要基础。但如今,逐渐出现了幼儿教育“小学化”这一现象,我们有必要做好对幼儿的保育教育工作,探寻其原因,分析其影响,从而提出有效的改善对策。 关键词:

近几年,幼儿教育成为了国家和社会高度关注的一项工作。国家做出了一系列的相关规定和政策,力求通过改革教育,以达到更好的保育和教育幼儿的目的。然而社会上出现一些与之相背离的幼儿园“小学化”现象,人们迫于现实,使得这种“小学化”趋势愈演愈烈,使得幼儿在还没有进入小学之前,每天的活动就是识字、背诗、做加减法等,有的幼儿园分学科学习小学内容,开设写字、拼音、算术、英语等课程。面对这一现象,我们必须要对产生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做出彻底的剖析。

一、 产生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原因与影响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对于教育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强。尤其是如今独生子女家庭也越来越多,导致人们对幼儿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这也正是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重要原因,同时也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

(一)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带给幼儿的压力和负担

在长期的教育中,考试一直作为教师与家长检测学生学习成绩好坏与否的主要标准,无论是在小学还是中学,都会进行定期的测试,以此来检测学生学习成绩。甚至有的地方在幼儿从幼儿园升入小学过程中也采取了这种方式来择取符合自己入园标准的成绩较优异的幼儿,这种做法无疑是在给幼儿增添本不属于那个年龄段应有的压力,并且这种现象也使得家长变得忙碌起来,更加对幼儿的基础教育高度紧张。使得家长极其重视幼儿的学习情况多过于关注生活健康发展情况。只要这种考试制度一天没有得到完善和发展,幼儿从小接受的教育就不得不要和考试挂钩,就不得不承受学习各种学科和接受各种技能的压力和负担。幼儿的学习应该是快乐的学习,然而当孩子面对的是种种压力时,会在自动的封闭自我的同时,也会减少与外界的联系,主要表现为在学校时沉默寡言,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有些孩子甚至排斥与父母、老师的沟通,不愿意与父母呆在一块,对孩子社会性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幼儿长期的学习,导致身体机能和神经系统变弱,另外,长时间缺少运动的学习会使孩子发育不良。

(二) 幼儿专业教师的缺失使得教学模式得不到改善

如今,幼儿园的教师大多数都是经过非专业性学习和培训出来的,没有经过正规的学习和锻炼,如今的幼儿教师缺少教学理念和自己独特的教学视角,更加在教学方法上只是遵循按照小学教师的标准,准时给幼儿上下课,而在教学内容上,只是一味的注重灌输,注重幼儿掌握知识的程度,但是从未将教育和幼儿自身心理发生发展特点和规律相结合统一起来。大都是迫于无奈,也就造成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不足。没有能够把准确的完善的幼儿教学理念带到实践教学中去,使幼儿的教育失去了丰富的课程内容和鲜明的教学结构,使幼儿一直禁锢在陈旧的教学形式中。

(三)多数幼儿园脱离办园宗旨和原则只为迎合家长

对于幼儿园来说,更加关注和重视的应是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结合多种现代因素以培育出更适合社会的多元化人才,给予幼儿更多地机会去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但是,如今的幼儿园大多数都脱离了最初的办园宗旨,违背了办园原则。为了迎合家长对教育的超前需求,满足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也为了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多数幼儿园偏离了办园初衷,过早的将小学一年级的课程内容融入到幼儿园课程中去,而不去考虑幼儿的接受程度、热爱程度、年龄特征等因素。忽视了幼儿在幼儿园课程的学习,主要是采用游戏的方式来进行的这一标志性原则,而遵循“教师问,学生答,教师不问,学生不答”的上课模式,填鸭式和灌输式教学手段,严重的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二、消除幼儿教育“ 小学化”的对策及要点

那么幼儿园如何去“小学化”?要解决幼儿园小学化的问题,逐渐改变到彻底杜绝这种现状,这就要从幼儿园小学化产生原因入手,需要家长、幼儿园和社会的共同的努力。

(一)家长需要调整教育幼儿的教育观念,要从幼儿成长的长远发展考虑。

科学的幼儿教育建立在科学的儿童观的基础上。儿童是社会的人,是与成人平等的、独立的、发展中的个体,成人应当尊重他们的能力和个性。作为家长,要提高对幼儿教育的认识水平,通过网络、书籍、幼教专家讲座等方式,学习幼儿教育的科学知识,从而淡化“望子成龙需尽早”的功利心态。与此同时,父母应和孩子多沟通交流,了解孩子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才能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使家长和社会、幼儿园达成幼儿教育的共识,使幼儿园小学化的状况得以改观。

(二)幼儿园应该根据儿童发展的规律,制定并实施儿童发展计划。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都应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等。根据这一内容及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幼儿园的教学计划,要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要避免只重知识技能的掌握,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同时加强对教师的业务管理和培训,加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的紧密联系。通过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从观念和实践上,克服幼儿小学化。

(三)社会要从政策、制度上进行改革,加强宣传,使幼儿园教育健康化发展。

国家要建立健全关于幼儿教育的监督机制,确保幼儿教育健康发展。教育行政部门每年对幼儿园教学内容、教育形式、幼儿发展状况进行抽查。全面提高办园质量,严格办园标准,提高个体幼儿园的整体水平,防止因个别园不规范的“小学化”教育而导致的生源方面的恶性竞争。要加强宣传,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转变家长传统教育观念中追求功利性、忽视幼儿自身发展要求的错误思想,逐渐淡化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思想基础。还要推动中小学教育改革,做好“幼小衔接”,为幼儿园树立积极导向。减轻幼儿教育来自教育系统内部的压力,防止“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向幼儿教育渗透,使幼儿教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黎安林. 走近幼教实践[J],学前教育研究?

[2] 冯晓霞. 新《纲要》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A] .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解读[C]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2,12.

[3] 朱家雄. 幼儿园课程管理转型过程中存在问题辨析 [J] .幼儿教育,2002.

第6篇:浅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

林倍艳

内容摘要:当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势必对幼儿的成长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表现,如教育教学内容小学化、教育教学方法小学化等,根据这些表现本文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危害,其中原因包括应试教育的影响、幼儿教育自身存在的弊端等,产生的危害是: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害、对幼儿的身体发展有害等。最后本文建议从改革应试教育的考试模式、家长教育观念的改变等角度采取措施,以克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倾向。

关键词:幼儿园;小学化;对策

在西方,幼儿园被称为“幼稚园”,这充分说明了幼儿园的本质功能就是幼儿玩耍的地方,充分释放幼儿天性的地方。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主张:“解放小孩的头脑,解放小孩的双手,解放小孩的嘴,解放小孩的空间,解放小孩的时间。”遗憾的是随着我国民众对教育的重视,大家“提前教育”意识的加重,目前幼儿园也变得日益小学化了。天真无邪的幼儿园也开始不得不面对本来在小学才有的课业负担。近几年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形势愈演愈烈。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表现

(一)教育教学内容小学化

学前班搬用小学一年级教材,而且数学、语文比例很重,音、体、美比例小,游戏活动只作点缀,仅有一节课。在语文、算术安排上甚至超过小学一年级上半学期水平,用大量时间进行读写算等教学活动,对幼儿的成长十分不利。学前班的教育内容主要是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行为习惯、卫生习惯,语言、数学、科学启蒙知识及简单的音乐、美术活动等,应是生动形象的画面、范例,让幼儿动手操作,在游戏中学习,使幼儿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使兴趣、能力得到培养,整体素质得到发展,而不应是说教式的灌输。

(二)教育教学方法小学化

学前班与小学的教学方法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又有根本的区别。学前班的教育活动应以游戏活动为主,采取集体活动、个人活动、小组活动相结合的形式。但很多学前班教育活动以老师为中心,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幼儿的观察、操作游戏活动很少。在活动中,幼儿的主动行为更少,多数教学活动表现为老师讲,小朋友听;老师问,小朋友答;老师演示,小朋友看。课堂上只知道被动地说“好”、“是”、“对”的情况较多,完全是一种机械的、灌输模式的教学,与当前的创造性教育要求相去甚远。

(三)课程设置小学化

学前班上午,节课,下午,节课。其中三分之二的内容是语文、算术,剩下三分之一的时间是美工、音乐、游戏,对幼儿提前进行小学的训练。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及危害分析

(一)原因

1.应试教育的影响

所谓应试教育,指的是为了考试而开展的教育。这个概念,是与为了学生发展而开展的素质教育相对立的。只要是教育,只要是学校,都必然会有考试。考什么和如何考,决定了教什么和如何教,考试制度决定着教学制度,教学制度则决定着学生受教育的命运。在中国的应试教育中以分数来体现教育,而分数是评价学生好坏的标准。教育只是灌输统一的知识结论,训练特定的技能技巧,让人死记硬背,被动掌握。应试教育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广,已经延伸到幼儿教育,导致单纯的孩子过早地进入应试的围圈。

2.幼儿教育自身存在的弊端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幼儿园的管理体制和经费来源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幼儿园被推向市场实行自收自支,幼儿园经费问题成为幼儿园发展的一大问题。特别是目前私立和民办幼儿园进行市场化运作,自负盈亏,成本包括前期装修和购买设备,房租、教师工资、奖金、宣传费用等大量成本,这些都需要赢利来维持。非义务教育过多地强调“经济性”,逼迫教育机构不得不与金钱捆绑在一起,不得不变着法“赚钱”。同时由于当前很多地方政府不再投入办幼儿园,公办幼儿园数量越来越少,公办幼儿园的示范和引导作用难以发挥,民办幼儿园便失去了制约。这类高收费的幼儿园,全有自己的特色课,办园者认为只有专业者所办的“高度专业化”的幼儿园,才更能吸引孩子喜欢幼儿园,课程设置几乎是“各自为政”,幼儿从小就开始受不公平的教育。

(二)危害

1. 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害

过早地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幼儿期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如果此时强迫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学习和做许多功课,他们的智力水平是跟不上的,如果学习过于吃力,幼儿会对学习产生厌倦、畏惧情绪,从而会扼杀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科学家研究发现,儿童的许多能力是在成长中的某一段时间才会出现的,过早地将儿童还不具备该能力的知识强加于孩子,只能引起孩子更多的困惑和恐慌,特别是当他们面对想方设法要求他们完成任务的大人时,他们会为自己完成不了任务而感到害怕,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这种不自信带来的后果将影响孩子一生。

2. 对幼儿的身体发展有害

幼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幼儿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并引起心理的上变化,如表情呆板等。过早、过多的规范性学习还能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产生。好多孩子写字“双姿”正确率不高,据不完全统计其错误率达70%以上,主要原因是孩子手骨骼没有成熟,偏早用笔。

3. 对小学教育造成负面影响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对小学教育造成不少的负面影响。由于幼儿教师缺乏小学专业知识的素养,在教授小学课程时难免有失偏颇。幼儿接受到了错误的信息后就很难改过来,同时到了小学阶段更容易凭借在幼儿园学到的错误信息先

2 入为主,严重影响了对小学课程的学习。这样的幼儿教育只能是误人子弟。尤其是像英语等外语的学习,如果一开始的发音就教得不准,那么对学生以后的语言学习产生很不利的影响。

三、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对策性思考

(一)改革应试教育的考试模式

开创自然教育方法的美国教育家,美国著名天才儿童小威尼佛里德的母亲斯托娜主张“尊重孩子天性的自然,让每个孩子自由自主发展。”出现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主要催化剂还是当下应试教育的盛行。大部分家长都是为了让孩子提早学习知识以应对以后那不可忽视的升学考试。许多孩子在幼儿时期体现出“知识丰富”的特点,大多不是因为自身聪慧,而是课堂灌输所起的作用。让孩子在体验中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只有初步淡化中考、高考中书本知识的考试,引入多样的考试方式,把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公益道德、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考察也纳入到升学的参考依据中来,才能彻底把孩子们从繁重、过早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没有把“学科知识”作为升学考试的唯一内容甚至是决定性方面时家长们才能做到对孩子“放手”,把精力放在发展孩子的综合素质上来。不断地吸引他注意一种新的生活,用新生活自身的魅力去征服他,而不是强加于他。

(二)家长教育观念的改变

家长的教育观念的构成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既包括家长自身的教育观念,也包括社会的诸多方面的影响。一般来说,只要各方面影响适当,家长还是很容易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

1. 树立科学的儿童观

家长应首先建立符合时代需要的科学的、现代化的儿童观。其主要体现在:首先,家长应尊重儿童。儿童不是家长的附属物、私有财产,儿童是独立的人,家长不能把孩子当作自己沽名钓誉的工具。其次,家长应正确认识到每个儿童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个别性,家长应让儿童在达到基本的发展外,还能按其自身的特点和可能去发展。最后,家长应注重儿童的今天。儿童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与其拿遥远的明天来激励孩子,还不如用实实在在的效果来激励孩子。

2. 科学的发展观

科学的发展观对家长提出要求。家长既应促进儿童身体的、智力的发展,也应重视儿童健康的心理、人格、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因此,家长不仅要重视儿童对一定知识技能的掌握,以为其日后能力的提高和自我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家长应重视对儿童良好身体素质的培养。儿童正处于身体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其身体的抵抗力、免疫力与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等都正在逐渐形成过程中,因此,此时期对身体素质的培养尤为重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与教育中应做到保教结合,以为其将来能拥有健康的体魄打下坚实的基础。

3. 科学的父母观

家长树立科学的父母观是极为重要的,它影响着家长的教养动机和教养方式。科学的父母观要求家长应认识到孩子虽经你而来,但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家长和孩子之间不仅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更有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家长才能够平等地对待孩子、尊重孩子,理智地因材施教。

3

(三)政府应加强对幼教事业的管理

幼儿教育不单纯是幼儿园教育,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政府应加强对幼教事业的管理,切实发挥监管与扶持职能,这是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根本。

政府一方面要继续加大管理力度,建立科学评估体系,为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教师水平提供必要的基础;一方面要给改制幼儿园提供政策援助,使幼儿教育在进行成本核算后顺利进入市场化运作阶段。让幼儿园走出带着镣铐跳舞的窘迫现实,把精力放在教育研究和提高幼儿教育水平上,彻底改变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状。

总之,给孩子准备独立的空间。“教是为了不教”,叶圣陶先生的这一至理名言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儿童的成长过程,就是从一个无助的生物体成长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的过程。孩子需要独立,包括独立的意识和独立的能力。给幼儿自己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幼儿从中学习行为的规则,从而使幼儿参与到做出决定的过程之中。学习不是学前儿童的主要任务,然而学习恰恰是我们成人的任务。只有热爱学习的成人才有资格教育儿童,才有资格从事幼儿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 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 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 王喜海,袁爱玲.《对幼儿教育的反思》[J].研究与探索,2003 【4】 赵福杰.《民办幼儿园教育存在的三个误区》[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5】 秦宁.《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J].科技资讯,2006.29. 【6】 牟映雪. 《论新时期幼儿教育改革的新观念》[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7】

第7篇:浅析卧龙小班化教育

甘肃省庄浪县卧龙学区 余世国

一、小班化教育的定义

小班化教育是指以促进学生既全面又有个性的发展为目的,班级学生规模在30人以下的基础上,通过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等改革而形成的一种班级教学活动形式。小班化教育让学生充分享受各种教育资源,有更多的时间与教师交往、沟通,得到个别化的教育,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通过对教学形式中量的强化,来实现“小课堂,大收益”。

二、实施小班化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卧龙乡位于庄浪县西部,地形属黄土高塬丘岭沟壑区,乡级中心小学1所,村级学校15所。而正是这15所农村小学,由于受到农村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使许多小学生存在着“不善于袒露自己,不善于人际交往,不善于与人合作”等现象,胆小怕事、不够自信,造成动脑、动口、动手等方面能力的低下,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我国的人口政策在上世纪90年代已初见成效,人口的出生率逐年下降,同时,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往城镇学校大量流动等原因,直接导致了卧龙乡农村小学在校生人数逐年减少,造成60%的农村小学全部出现了全校在校生不足50人,每班不足10人的小班,最小的班级仅为2人,人均占有的教育资源量明显提高;再次,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持续增加,农村教育的硬件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这为小班化教育提供了物质上的保证条件;第四,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期待孩子接受更加具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实施小班教学。”基于上述实际情况,实施小班化教育能满足学生的发展要求,改变山里娃胆怯、怕人的封闭心理,让农村学生健康茁壮成长。

三、卧龙实施小班化教育的进程

初始阶段:2010年以来,随着学生数量的逐渐减少,部分学校的个别班级学生不足10人,对这些班级的授课方式和作业的批改已做了变革。 “五个一”的目标教学法应用于每个课堂中,无声无息地进入了“小班化教育”。

第二阶段:2014年7月,教育局审时度势,提出了“农村小学小班化教育”的新课题,在全县各学区确定试点学校,我学区张山小学被确定试点学校,为此,在学区领导的大力倡导下,学校召开了全校教师动员大会,号召教师通过网络学习小班化的一些知识,让“小班化”这个概念进入每个教师的思想中, 小班化教育从无声到有声,开始注重小班化课堂教学的内涵研究。

第三阶段:庄浪县2014年11月19日义务教育阶段质量

2 研讨会之后, 小班化教育在我学区张山小学正式实施。

四、小班化教育实施的自然条件

1.自然小班化。卧龙农村小学的小班是由于人口出生率的逐年下降和人口流动形成的,所以,卧龙农村小学的小班化,呈现自然小班化,这样一来,我们不需要分班,再不需要大量的硬件投资和加强师资力量等,这是小班化教育新的发展机遇。

2.充足的硬件设施。近几年,我县紧紧抓住校舍安全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等项目机遇,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了卧龙的办学条件。截止目前,小学生均建筑面积达到4.74平方米,并全面消除了D级危房;小学生均图书达到了15.2册,教学仪器和音体美器材达标率均达到100%,大部分农村小学接通网络。

3.年轻的师资队伍。近几年,卧龙分配来各项目人员,加大了农村小学师资力量的配备力度,卧龙各小学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为100%,教师平均年龄34岁,年轻的教师队伍是我们开展小班化教育教学的有利条件和最大优势。

4.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借教育局“课改推进年”和“课改提升年”之东风,卧龙学区又借鉴河南永伟学校和临近县及县内兄弟学校先进教学经验,经过实践总结出了自己的教学模式---“五个一”的目标教学法。

5.充足的教学资源。香港苗莆行动赠送的图书,音乐器材,“普九”验收时配发的图书、自然科学仪器、美术教具,爱心人

3 士捐赠的图书,担当行动捐赠的图书角等,充足的资源为小班化教育做后盾。

如此等等,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小班化教学的实践中,我们能做最好的自己!

五、“五个一”的小班化教育课堂

卧龙农村小学小班化教育追求的是“让普通老百姓的子女在家门口能够享受优质的教育”的办学目标,让每一个农村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小班化教学,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此,卧龙农村小学小班化教育从教学方法与手段入手,围绕“五个一”目标教学法,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小班化教育中“五个一”的目标教学法是以学习目标为核心实施课堂教学,以教师制定的学习提示为引领指导学生学习,以学生的多感官(听、读、说、写、做)多方式(自主、合作、探究)为方法进行学习,以课堂练习为手段检测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一般分为展示目标、实施目标、检测目标、矫正深化、达成目标五个阶段。在不同的学科中有不同的应用。

在小班化教学中,针对语文学科以语言文字训练为核心,以字词句篇为主要内容,以听、说、读、写能力提高为重点的学科特点,在教学中针对每个目标的完成,采用“听一听、读一读、

4 说一说、讲一讲、写一写”的目标教学法。教学的过程为:①教师用简短、新颖、有趣的方式导入新课 ,并板书课题。②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通过口述或小黑板的方式展示,让学生仔细认真地听一听,明确学习目标和方向。③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和课时内容设计好学习指导,通过口述或小黑板的方式展示,学生根据自学指导,读一读读文章及相关语句,做好批注或相关问题解答,完成自主学习。④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同桌交流、小组讨论、集体研讨、师生互动等方式,让学生说一说感受、体会,交流学习成果。古代有句名言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三有行,必有我师焉”, “说一说”这一环节在小班化教学中极为重要,为教师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提供了有利条件,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机会大大增加,教学效果明显提高。⑤启发学生讲一讲自己对问题的理解,针对课堂中存在的焦点问题或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共性问题,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总结。孔子有一句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则不复也。”⑥。当堂检测。在第一课时,写一写重点字词及句子的书写应用;第二课时写一写感受、体会,例文等拓展训练,教师对每个学生巡回指导,针对不同的问题,及时解决。⑦布臵作业。小班化教学中,精心设计学生的作业,必做题可面向A、B、C三类学生,重在学习巩固基本知识,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选做题面向A类学生和部分B类学生,重在培养运用与创新能力,

5 达到教学目标的较高要求,课堂练习的时候,教师要心中有底,有的放矢地进行巡视,指导A类学生自己落实双基要求,点拨B类学生发挥活潜能,进行练习,帮助C类学生完成练习。教师在课堂上有机会对每个孩子面对面进行引导评价,学习任务当堂就能完成。

在小班化教学中,针对数学学科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重点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特点,采用“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议一议、练一练”的目标教学法。

教学过程为:首先导入。教师用简短、新颖、有趣的方式导入新课 ,并板书课题。其次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通过口述或小黑板的方式展示,让学生仔细认真地听,明确学习目标和方向。第三,“看一看”。教师根据学习目标设计好自学指导,根据例题中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设计循序渐进的考查题目让学生自学,并指导学生自主学例题,边看边思考边勾画边演算。要通过口述或小黑板的方式展示让学生明确,完成自主学习。第四,“说一说”。学生把自学提示中设计的问题的学习效果,通过同桌交流、小组讨论、集体研讨、师生互动等方式进行交流,归纳总结。林格伦有句名言“如果学校不能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更多成功的体验,他们就会以既在学校内也在学校外都完全拒绝学而告终”。第五,“做一做”。让学生做课后“做一做”中的练习题,并让部分学生板演,让每一位学生亲自感受、体验,教师随

6 时指导检查学生做的情况。第六,“议一议”。是对板演的习题让学生进行改正、纠错,说出做题的思路和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通过议一议让学生明白知识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小班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兴趣。第七,“练一练”为当堂训练,个别指导,一般设计课后练习题、拓展题或检测题,低年级完成当堂作业,检测教学效果。第八,布臵作业,作业量适中,要有梯度,教师面批面改,遇到问题及时当面解决。

在小班化教学中,针对其他学科可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按照目标教学法进行五官体验教学和动手操作教学: 让学生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尝一尝,摸一摸和说一说等,调动学生的五官来体验,从而产生欲望,培养经验。凡是学生能动手操作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去体验更多的喜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特征。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

六、教师在小班化教学中的追求

在小班化条件下,教师奉行“机会均等”、“阳光普照”、“不让一个人掉队”、“少一倍学生,多一倍关爱”的观念。小班化教学就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融为一体的过程,也是一个课内课外充分互动,形成合力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让每一个受教育对象都有平等参与各种教学

7 活动和平等共享各种教育资源的权利。原国家教委提出“要办好每一所学校,学校要教育好每一个学生。”以教育均等观为基础,赋予学生均等的教育机会与发展权利。小班化教育为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为他们在课堂上动脑、动口、动手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使“教育好每一个学生”目标的实施得到更有力的保证。

追求“以人为本”,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强调:应当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接受教育不再只是为了升学和谋生,更是为了个人能力的发挥和个人终身学习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建立在现代质量观基础上的小班化教育正是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让学生在小组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思考、学会生活等终生发展能力。充分体现人的个性、充分性与主体性,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实现学生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小班化教育的目标是创设和谐、生动、愉快的“小班化教育”环境,尊重教师、学生的个性发挥,崇尚人文关怀,让小班成为提升师生自信和成就的天地。小班化教育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益,教师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师生观要更新。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学的设计不仅要备教材,更要把备课重点放在备学生和教学具的准备上。在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作业力求面批以及分层作业和测验。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师注意运用互动教学策略、合作策略、反馈教学策略,确保每个

8 学生接受教师单独辅导的机会。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发展方向作出科学地判断、准确地选择,从而使自己的潜力得到发挥和张扬。

总之,小班化教育体现了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关注个体差异,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的基础上,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根据学生发展水平与需要,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享受高质量的教学。教育为了一切学生,教育为了学生一切 。教师所有的教育教学的行为思想都应以学生为本。让教育适合学生个性发展,润入学生行为,这是素质教育的行为准则。确立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主体地位,只有使所有学生充分主体性参与,才能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的兴奋感、体验成功所带来的快乐,从而实现让每一位学生更有效的学习,更充分地发挥潜能和发展个性,使得每一位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更全面、更和谐的发展。这也正是我们在进行“小班化教学”时追求的最终目标。

七、小班化教育的困惑

小班化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模式,每个学生都应得到应有的发展。只评价学习成绩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智慧是多元的,学生的发展也不仅仅体现在学习成绩的提高,教师应随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小班化教育更重视教育的个性化,使每一个学生获得充分的教育关注,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模式的优化和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小班化教育已经成 9 为小学阶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这为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在小班,教师走下讲台和学生融为一体,同时改变课桌原来的排列,学生每四至五人的小课桌围在一起。由于是小班额,教室内便有了

五、六个学习小组。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因为小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总有个别学生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不肯自己动脑筋,但凡遇到一点小问题就去找组里的好学生询问。长此以往,容易形成思维的依赖性,也不利于独立学习习惯的养成。由于组员的学习能力不同,有的甚至存在较大的差异,故而有时有限的小组合作时间成了好学生的“一言堂”,中、差生只能当听众、当陪衬,失去了锻炼的机会。在奖、罚制度上为了当优胜组,他们会耍一些小聪明,失去比赛的意义。同时座位的编排也给那些爱说话、爱做小动作的学生提供了方便。课堂上只要是小组讨论,学生个个嘴巴都在动,看似场面非常热闹,好像在合作讨论,但仔细观察,有的学生趁机还做其它的事,根本没有耐心倾听别人的发言,那如何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之中?这些是我在小班化教学遇到的困惑,望各位老师共同探讨。

第8篇:浅析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摘要】由于当下农村小学的学生数量逐渐减少,呈现小班化的特点,所以,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也应该以新的教学理念应对新的教学形势。如何根据地方化特色因地制宜地选择教学方法,是当下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探索发展的课题。老师应该改变课堂中学生以静为主的课堂原则,加入促进学生自主化学习的教学理念,使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得以提高。本文讨论了四项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班化;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一、生本互动,将教材内容生动化

学生数量的减少,增加了老师对学生给予更多关注的机会,无论是时间还是精力,都使得老师能够较好地对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学习进行关注,更充分地掌握学生所展现出的特性,从而更加有利于老师对学生的教导与培养,使孩子的个性化发展环境得到保障。以往的课堂教学都是注重“老师怎么教”,现在应该转为“学生怎么学”,老师在课堂中把更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对课本进行自主化研读,老师在进行辅导的同时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掌握,有利于老师及时调整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对课文知识的认知与掌握。

例如在讲解《故乡的河》一文时,文中有很多主人公对于童年趣事的描写,这些描写生动、活泼,学生在诵读的时候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老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理解力与想象力的拓展,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孩子们对课文中的场景进行模拟与想象,并将想象后的场景进行描述,比如主人公在“叉鱼”的时候会不会摔倒、叉到的小鱼会不会把主人公的衣服弄湿等等,使学生感受到课文中所描写的充满活力与童趣的画面,从而加深对课文的认识与感悟。老师要在孩子们进行想象的时候,在一旁对孩子的表现进行点评,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二、打破班级限制,加强班级之间的互动交流

班级中较少的学生数量有利于学生的个体化成长与学习,学生的学习机会与空间都更加充足,受到老师单独指导的机会也比较多。但是,班级规模的缩小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也会对学生的多样化成长环境造成限制。为了改善小班化教学不利于学生构建主体意识的情况,应该加强班级与班级之间的联动,将各个班级视为一个整体进行活动交流,更加利用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与交流活动的拓展。

通过加强班级之间的联动来提高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使班级与班级的成员之间更加互通与流动。比如,学校在举办图书交流的时候,会要求学生将各自心爱的读物进行汇集整理,再挑选较好的书籍作为班级阅读的范本推荐给学生。一般教室里都会设一架展示柜来展示这些书籍,老师可以把书柜的位置由教室一角转移到教室门口,使各个班级的学生都能对这些书籍进行观摩与借读,打破传统教学中班级的独立性,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交流范围的增加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提高他们的选择、交流、思考、阅读等方面的独立选择能力,这也是加强班级与班级之间联动性的意义所在。

三、小组合作,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育的本职不仅体现在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上,还应该包括学生学习能力与合作意识的培养,因为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老师的教学方法将会决定学生在面对学习时的态度,对学生一生的成长与学习都要重要影响。在课堂上,老师应该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从平等的角度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组织与引导。例如引导学生进行课前自行预习与阅读、课中自主思考与练习、课余自我总结与检测等,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态度与习惯,重视自我学习的表现,并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与技巧。

由于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能力存在差异,老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方分组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通过对学生展现的层次差异进行合理搭配,加强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以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搭配原则。在进行课堂活动的时候,老师要注意明确小?M成员之间的分工,使小组成员都能参与到活动中,并且拥有适合自身学习水平的活动任务,使学生的差异资源得到平衡,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组内竞争与组间竞争,从而使课堂教学活动展现最佳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活动中强化合作精神,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与水平,在倾诉、交流、讲述、提问、回答的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认知与掌握,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水平的目的。

四、因材施教,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班化教学理念具有先进、高效的特点,对于当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内容及过程都有较好的改进作用,使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发生转变,老师成为教学中的辅导者与指引者,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学生个性化成长与发展都极为有利。

小班化教学更加有利于老师进行因材施教,老师将学习主动权更多地分配给学生以后,便可以有时间及精力给予学生更全面与细致的关注,对学生特性的了解与掌握也更加充分,从而利于老师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与辅导。师生关系也会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成长与进步能够得到老师的认可与肯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信心可以得到激发与加强。老师也可以通过针对性地布置作业来强化学生的学习弱项,深化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要点与难点。小班化教学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学生的个性得到良好的发展环境,对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有着积极作用。

五、结语

面对当前农村小学所呈现的学生数量少等特点,小班教学是比较适宜的教学方法,可以优化小班化的课堂环境与组织形式,对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同时,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的能力,老师可以更全面地因材施教,通过课堂教学的分层处理与课中练习反馈,构建高效、科学的小班教学模式,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武桂香,赵金秀,向保秀.浅析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上),2014(8).

(编辑:张晓婧)

第9篇:幼儿教育小学化

幼儿教育小学化,影响的是幼儿身心健康,也因此屡遭社会诟病。月初召开的省教育工作会议上,再次提出要防止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并发了配套文件,要求各幼儿园不能教授拼音、书写汉字、学做笔算算术题等。然而,仅仅以行政手段规定幼儿园不得教小学化课程,就能遏止幼教的小学化倾向吗?

家长对“幼儿园去小学化”态度很复杂,很多父母扮演了“推手”

一直以来,虽然许多家长对幼儿教育小学化深恶痛绝,但记者采访中发现,很多80后父母却恰恰扮演了“推手”角色。新区的林女士说,她家孩子在附近幼儿园上中班,已经会说“请坐下”、“要喝水”之类的英语对话了。她觉得,如果孩子有兴趣,提前学点东西是好事。记者在市中心某民办幼儿园随机问了几位家长,都称孩子在幼儿园里算术什么的都学的。有的家长还反问:什么叫小学化?上大班了肯定要教点小学的东西,不然孩子跟不上反而会自卑。

一些作为过来人的小学生家长,也倾向6岁前要学点基本的识字、拼音等。一位小学二年级孩子的妈妈说,她的孩子读幼儿园大班时,特意到培训机构上了拼音等课程,上一年级时才跟得上趟,而同班没学过的小孩,则连拼音字母都不认识,考试卷都不会做。一位一年级孩子的妈妈就说,她孩子的幼儿园啥文化课都没教,今年上小学明显感觉吃力,不得不花大量时间辅导。

的确,许多家长对“幼儿园去小学化”态度很复杂,一方面他们赞同“快乐教育”的理念,不忍心孩子从小背负学业负担;另一方面,当幼儿园真的回归纯玩乐游戏后,家长又不满,觉得交的学费光让孩子玩了,等“幼升小”后孩子要加倍补回来。于是,就算幼儿园不教,家长还是会在外面报早教课程。崇宁路上一家专门针对3—12岁孩子的英语培训机构说,起码有两百多名学员是幼儿园的孩子。

防止幼教小学化倾向,一要转变观念,二要大力促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

五爱小学的华校长长期分管一二年级教学,她非常反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她认为,就教育规律而言,学前教育应着重培养孩子行为习惯,而不是超前学习知识。五爱小学对每年入学的新生摸底发现,许多新生已经提前学了小学课程,甚至有的幼儿园大班黑板上,有两位数加减法和连加、连减,而小学一年级上半学期才涉及到10以内加减。从教学实践来看,提前学的孩子不见得比没学的有优势,一是有的孩子提前学了,反而不爱听了,难以养成好的听讲习惯;二是有些提前学写字的孩子,过早地看书握笔,加上姿势欠妥就会影响眼球发育。

上一篇:国企政治思想工作下一篇:工学交替工作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