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课后反思

2022-05-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孔乙己课后反思

关于幼儿园的课后反思

摘 要: 写课后反思是一种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好方法。那么如何写课后反思?本文提出教师应从内容的选择、目标的定位、教育策略的运用、幼儿学习状况、教育理念的体现等方面对自己在备、教、学等过程进行内省和剖析。

关键词: 幼儿园 幼儿教育 课后反思

所谓的课后反思就是我们平常写的课后教学小结,即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对自己在教育理念、教材选择、目标的设定、教学策略的运用、幼儿学习上的问题和信息反馈等,认真进行反思,把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教学中的失误、教训,以及幼儿在课上出现的独到的见解和困惑,教师从中受到的启示和今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改进的想法,等等,一一记录下来。以此经验总结,作为今后教学改革的借鉴,从而达到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古代至理名言,用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也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一般来讲,教师对于教学前的准备和课堂上的教学比较重视,而往往忽略了“课后小结”这一环节。课后小结是回顾、总结这一节课是否成功、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的教学环节。通过反思能及时地对教学中的“得”与“失”进行认真而全面地分析、总结、判别优劣,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这样既可以作为备忘录,又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一、对选材的反思

对教材的选用,幼儿园教师有较大的自由度,所以对教材选用是否适宜,是课后反思的第一步。反思选材的适宜与否,首先要反思活动内容的安排是否根据幼儿实际情况选用,与目前幼儿的兴趣点相吻合吗?幼儿只有在感兴趣的基础上,才有参与活动的热情。除了兴趣以外,教师还必须考虑幼儿的经验基础。如在主题活动《好吃的食物》中,可以选用的题材有《蔬果娃娃》、《甜甜的饼干》、《过桥米线》等,其中《过桥米线》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又具有地方特色。这样孩子在活动中就不至于无话可说。

其次要反思活动对幼儿是否有教育价值,也就是说通过这个活动,会使幼儿有什么收获,能否提升幼儿的学习经验。在幼儿的兴趣和教育价值之间有时会产生矛盾,幼儿感兴趣的题材可能没有多大教育价值,有教育价值的题材幼儿不感兴趣,所以必须要考虑两者的平衡。

二、对目标定位的反思

反思目标定位是否贴切、准确,首先要看目标定位是否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再根据幼儿的学习效果来确定活动目标是定得高了、还是低了、还是刚好,不管活动的目标是重结果还是重过程,但目标必须是清晰的,是可达成的,而且是具有可操作性,能即时检测的。在反思目标定位的过程中,有一个现象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就是一堂课里,目标不能定得太多,重点的只要一两条能做好就行了,很难达成也很难检测的目标,特别像提高什么能力这样的大目标要慎用,这样的目标在一个活动里是看不出明显效果的。如中班科学活动《十二生肖》,活动目标有(1)知道自己和亲人的属相,培养幼儿和家人之间的情感。(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培养幼儿简单的推理能力。(3)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4)感知十二生肖所包括的12种动物、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感知了解十二生肖一年一种属相,12年一个轮回的规律。我们在引导执教教师反思自己的目标定位有什么问题时,指出重点目标是哪一个,应放到第一位,目标(1)是本课时完成的吗?目标(2)和目标(3)提得是否太大了。这位教师在反思时就明显地感到,自己的目标定位有问题,太多太宽,其实真正可用的是目标(4)。

三、对教学策略的反思

在整个反思过程中,教学策略的反思是关键,教学策略的运用是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它包括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活动呈现的方式,教师的过程指导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反思教学大环节的设计和进程。

反思教学环节的设计,主要回想预设的步骤是否科学,哪一个环节出现的形式时间上有问题,环节之间是否紧紧相连,步步递进,在教的过程中,条理清晰吗,与预设的有没有出入,根据幼儿的表现,临时哪些地方进行了改变,我在自己的课后反思中就常觉得很多时候不能按预设的方案进行,有时甚至加上一两个大环节,有时要删掉一些环节,对这些改动就值得反思,多问一个为什么。

2.反思教学细节的设计和处理。

在幼儿园工作中很多都是细节上的工作,却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也许你只是遗漏一个小小的常规问题,但是你说了与没有说,都会出现很大的不同,也许因为你一个不恰当的提问,课堂就会乱成一团,细节虽小却很重要。所以在反思时,要从细节出发,从小的开始。

(1)反思课的引题,是否马上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有没有为了引题而引题,引题所花的时间也要注意,有些引题虽好,但如果花费了十几分钟,还没切入主题,那就本末倒置了,肯定会影响后面的活动。

(2)反思提问的艺术,恰当的提问能引发幼儿积极的思维,把活动层层推入,一堂课哪些问题提得好,哪些问题提得不恰当,而使得问题抛出后还要不断地修正启发,课后都应该好好地理一理。如故事《狮王拔牙》里有这样的一段问答:

师:“狮王的牙齿是谁弄掉的?”

幼:“是石头。”

师:“除了石头还有谁?”

幼:“没有了。”

教师的本意是希望幼儿能明白是狮王自己糖吃得太多了,引起蛀牙才丢的,幼儿当然不会想到这一层,教师课后反思这个问题提得很失败,要是换成狮王的牙齿是怎么丢的?那幼儿回答时思维就展开了,不会盯着石头了。值得注意的是一个课时里问题的数量也有讲究,问题过少,幼儿回答的机会相对就少,问题过多,容易造成重點把握不住,一般来说重要的问题五六个就够了。

(3)反思教师的教学机智和临场应变能力,课堂中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譬如准备好的实验材料突然变化了,幼儿的回答出乎意料,让自己下不了台,这时自己是怎么应付的,怎样处理更为恰当?

3.反思教学具的准备和使用。

在幼儿园的教学中,教学具的使用是主要的教育手段之一,对整个教学过程来说是关键而必不可少的。反思教学具的准备和使用,首先要审视所准备的教具都用到了吗,使用频率高吗,教具对教学活动是有帮助,还是作用不大,有没有哪件教具因制作的问题,引起了幼儿的误解或给幼儿的操作带来不便。还有教具出现的时间是否恰当,迟一点或早一点可能都会有不同的效果。特别是讲故事时,教具出现的先后很重要,一开始,把用来吸引幼儿注意力的教具都呈现了,那后半部分的招儿就少了。考虑得更周到一些,一次制作的教具最好能多次、广泛使用,让教具发挥它最大的价值。

4.反思师幼互动中教师的回应策略。

教学过程是师生对话、互动的过程。互动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反馈,对师生双向的表现与活动的质量作辨证的分析,以帮助教师在日后备课、上课时能对“师”与“生”的情况做更全面的把握。课堂中的师幼互动可能是这么一些情况:幼儿对活动内容很喜欢,非常投入,教师在关键时刻进行适当的引导,活动的进行是有序而积极的,教师既照顾到全体,又没有忽略个别,这可能是一种最佳的互动状态。也有可能是老师高控状态下的一言堂,一言堂也有两种不同情况,有时是孩子跟着老师的思路有反应的安静倾听,这也算是一种良性的师幼互动,但有时是孩子不感兴趣、无精打采,跟老师的思路不在同一条线上的无互动的状态。但真正的课堂上,都不会这么一致的,有的教学环节师幼互动程度高,有的低。那我们所要思考的是,在课堂上自己注意到孩子的反应了吗,对孩子的表现所给予的回应是否恰当?如讲故事时,开讲前,突然有个孩子洋洋得意地说:“老师,这个故事我听过了。”多嘴的可能还会滔滔不绝地讲下去,那就要看教师的处理了,马上呵斥阻止,无疑会伤害这个孩子,但也不能让这个孩子牵着自己走,既要调动他的学习积极性,又要使活动顺利进行下去,可以采取请他做评判员,如果这个孩子语言表述能力很强,还可请他当录音机复述故事。不管课堂上幼儿的反应如何,教师都没有权利怨孩子不配合,要学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求对策。

四、对幼儿学习状况的反思

对幼儿的学习状况的反思,主要看幼儿学习过程中是否出现困难,是怎样解决这些困难的,幼儿学到了什么,预期的目标达成比率有多高。如很多美术活动中,有些幼儿眼高手低,想画的内容很多,但他却难以表现,他到底是采取什么办法解决这个困难的,是请求别人帮忙,还是自己勉强画上不太像样的物品,还是留下空白,教师往往关注的是画的最后结果,或者是忙于辅导个别幼儿的学习,对大多数幼儿在学习、操作的过程所使用的方法关注不够,这一点值得我们好好反思。

另外,对教育理念的反思也是教师课后反思的一部分,教师对自己在某一具体活动中体现出的教育理念进行反思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他必须对自己的课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能够敏锐地觉察出自己在选材、目标定位、教与学的过程中,能体现教学新理念新思想。

明白了课后反思的内容,就可动筆写了。先要阐述自己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最大的亮点或存在的问题,接着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再总结自己的体会,经验和感受,提出自己觉得困惑的地方,并设想自己的改进措施或解决的策略。

但在做课后反思时,有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

1.要有针对性。在平时的教学反思中,我们可以选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有重点的反思,每一次都是面面俱到的反思也是不太现实的。

2.反思的内容不要局限。在反思的时候不要太片面,要从整体思考。

3.贵在及时。刚上完一节课后,总会有一些课后感受,但时间一久,记忆就会淡薄,因此,在课后要及时反思,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教学。

4.贵在坚持。写课后反思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贵在坚持,日积月累。

5.不求数量,但求质量。课后反思不必要求多少字数,有感则长,无感则短,但要切中要点,避免形式上的反思。

6.反思后要深思。有了反思,那我们不该只是反思了就结束了,要让它有价值。对这些反思进行深思,好的方面要思考怎样继续发扬,不足的要思考怎样改进它们。如此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所以每次反思了还要继续再反思,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发现和启示,要充分利用反思的价值。

教学活动,尤其是集体教学没有永远的成功,也没有完全的失败,每一次都会有新情况,因而老师要有不怕失败的勇气,要善于反思自己的行为,学会改正一个个错误,那你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参考文献:

[1]庄春梅.教师如何写教学反思.学前教育研究,2006,(7-8).

[2]袁振国.教育新理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作者:周玲

第2篇:浅谈中学语文教师课后如何写好教学反思

【摘要】教师作为教学主体,不仅应该思考如何带给学生更好的教学质量,在课后也要做好教学反思工作。教学反思是多方面的,不仅需要从教师自身出发,也要从学生上课的反应出发,全面总结出教学过程中优秀与不足的地方,才能不断完善上课方式,提升上课质量。本文将从这些角度简要探究中学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后写好教学反思的问题。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反思;语文课堂

教学反思是每个教师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能让教师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出色的地方与不够完善的地方,从而在出色的地方继续保持,在不够完善的地方积极改善。教学反思也是教师自身的思考,审视自己某一段时间内的教学情况与状态。做好教学反思,才能不断给学生带来更好的教学体验,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本文将以中学语文教师为例,为如何写好教学反思提供一些思路。

一、从语文教师自身反思

1.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之处

可以写教师在进行教学当中的一些亮点,以及带来学生良好反应的教学方式。一些亮点包括教师对文章进行的创新型教学,不仅吸引了学生的上课兴趣,也帮助了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比如,《桃花源记》这篇古文的传统教学方式是教师首先带着学生逐句翻译古文,了解课文大概涵义,再解释一些重难点字词与句式,当作普通古文学习。但如今课堂教学开始逐步依赖多媒体的形式,利用多媒体可以向学生展示更多内容,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并加深印象。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的过程中,可以指出自己在对一些古文进行教学的时候,根据古文自身特点对传统上课形式做出的一些改变。《桃花源记》这篇古文的特点在于有大量的景色描写,将古文中桃花源这个地方描绘的生动优美,在上课的时候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体会到桃花源的“美”,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也稍微放松了原本较为沉闷的古文学习的课堂。古文学习在语文学习中是很多学生的薄弱环节,因为古文学习有大量需要记背的基础内容,并且上课方式也较为固定。教师若能对这些方面进行思考,适量对课堂进行创新,就能更好的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之处。

2.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之处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自身也会有一些需要及时改善的问题,比如,一个非常常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占据了过多的主导地位,导致学生的任务基本全是听与记,并没有真正参与进课堂当中,这样“填鸭式”的教学效果不好,课堂氛围也会较为枯燥。在语文课堂中这样的情形较为常见,因为语文是一门文科学科,需要学生运用逻辑思考的内容很少,更多的是锻炼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这些能力也是需要教师积极建立与学生的互动来体现的。缺少互动的课堂会让教师也不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学生也不能及时指出教师在讲解当中一些不够明晰的问题。如果教师发现了这些问题,在教学反思过程中需要积极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让学生更多的参与进课堂,如何建立一些有意义的课堂互动,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另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就是对于课文缺少创新意识,用陈旧的教学思想千篇一律的对学生进行教学。创新是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不断创新才能适应如今的教育节奏,带给学生更好的教学体验。教师在这方面也需要多加思考,如何让课堂变得更加新颖,在吸引学生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学习到更好的学习内容。

二、从学生的反应反思

1.学生的一些积极反应

学生的积极反应一般从两个方面体现:上课的活跃性以及课后高质量的作业与考试,这些也是每个教师的最终目标。而教师可以从这两个表现总结出许多内容。首先是学生上课的活跃性,一般与教师教学的内容与方式有关。从教学内容来看,学生更偏向于现代记叙文,这类文章通俗易懂,学生可以更好地与文章产生共鸣,在学习这样的课文当中学生就会表现的更有积极性。而对于一些散文、古文等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下降,因为这些课文本身就带有一定的难度,并且非常考验教师的教学能力。但这也为教师改善课堂提供了一些思路,了解到学生更愿意学习哪一类的文章,教师可以把另一类文章的学习方式向学生喜欢的文章学习方式靠拢,尽量带动学生更多的积极性。从教师的教学方式来看,学生更偏向于轻松活跃的课堂,加入多媒体、增加课堂互动的方式都可以建造一个学生较为喜欢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对学生的积极反应进行一定的总结。

2.学生表现出的一些问题

学生表现出的问题一般为一些知识上的难点,学生难以掌握,在这些难点就会很容易出错。教师在教学反思中需要充分记录这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制定新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进行记忆与理解。在每一次的反思的过程中教师都应该记录下学生新的问题,便于发现学生是否有一些反復犯错的地方,教师也可以阶段性的再对学生以前有问题的一些地方进行再次复习测验,帮助学生进行巩固。另一方面,学生在课堂中的一些问题也集中在上课不够专注,对上课缺乏积极性。而这些方面就需要教师从自身思考是否存在一定的教学方面的问题。可以结合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之处与学生的一些积极反应入手去改变学生的这些问题。

三、从课堂方面反思

这个课堂主要指某一阶段的学习过程。教学反思可以是每节课后的,也可以是每一阶段性的总结。每节课后的总结能反应的内容不够全面,只能记录学生在当下的一些反应,但是通过一些阶段性的反思总结,教师更能发现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的变化,比如,从每节课后总结出一些可以坚持的优势改变了学生的状态,让学生更积极的参与进课堂当中并获得更高质量的学习成果,从阶段性的反思总结当中更能体现出来。阶段性的反思总结也是对自身教学状态的一个反思总结,可以看出教师在这个阶段的变化,并积极思考其中的原因。每节课后的反思总结与阶段性的反思总结同样重要,都可以帮助教师不断地完善课堂,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

四、结束语

教学反思是每个科目教师都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能帮助教师放大在教学过程当中的亮点,也能提醒教师及时改善一些问题,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内容。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认真积极地对待教学反思,如何写好教学反思的问题上也应该多多参考更好的例子,而不是像完成打卡一样写一些格式化的内容。不断思考是对学生与教师共同的要求,教师自身需要做好榜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受到鼓励,在学习当中也更加积极主动。要不断吸取现有的经验,在反思的过程中更准确的找出问题与优势,才能营造一个优质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李细平.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提升——浅谈初中语文教学反思[J],新课程(中学),2018(1).

[2]孟凡琦.初中语文反思性教学理论及课堂模式探究[J],学苑教育,2017(2).

[3]路琴.教师需在实践中反思[J],新课程(中学),2016(12).

作者:杨耀金

第3篇:课后反思与研究:英语教学中被遗忘的角落

摘要:课后反思与研究是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能促使教师在教学艺术上“常教常新”,教学水平逐步提高,又能使课堂结构得到优化,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本文通过介绍课后反思与研究的功能、内容、要求及形式,试图说明课后反思与研究具有它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课后反思与研究;遗忘;英语教学

当前,为了应对新课程改革,各地正进行着一场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在初中英语教学方面,许多教师把大量时间用于研究备课、课堂教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测验考试等,却不愿花点时间用在课后反思与研究上。从表面上看,书写课后反思与研究与学生不产生直接联系,也不在学校教学工作之列,但其不知这一步是教师对自己教学的一种反省,一种自我监督、检查和提高,是对备课的再认识和再创造,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随着人们对素质教育的重视,课后反思与研究在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课后反思与研究的功能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相互提高的一个过程。陶行知曾明确地说“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先生先学好,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课后反思与研究就是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之后,对课堂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的反馈。它有以下几项功能:①课后反思与研究是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且也是教师自己不断提高与自我完善的过程。通过写课后反思与研究,透过学生的“学情”,教师既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更看到自己在教学上存在的不足。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迅速克服缺点,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使自己走向成熟与完善。面对需要我们鉴别、纠正、补充和不断完善的教材内容、教学手段,只有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才能使自己在不懈的钻研求索中步入“常教常新”的境地。②课后反思与研究可以实事求是地评价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③课后反思与研究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接受情况。

二、课后反思与研究的内容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统一,任何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听课效果的相关内容都是值得记录的。①记得失。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写成的教案,不管怎样精心设计,毕竟是用文字绘写的教学蓝图,拿到课堂上付诸实施必然会出现许多课前估计不到的情况。是“得”是“失”,还是“得”“失”兼而有之,都记下来,作为改进今后教学工作的总结。②记机智。所谓机智,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灵感。这些灵感往往是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并非备课所能备出的,具有瞬间性。这就要求我们及时做好记录。③记学生的问题和见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应及时纠正和总结。对学生在回答问题或解题时所提出的新见解,比如:对同一问题能做出不同解法,对同一现象给予不同解释,对同一原理的不同运用,我们都应该认真总结。

三、课后反思与研究的要求

教学如同做学问一样,必须老老实实、容不得半点虚假。教师对待课后反思与研究应持务实严谨的态度。①要及时总结,忌敷衍了事。课后反思与研究是对一堂课的客观评价。我们不仅要做到优点讲够,缺点讲透,而且还应做到及时。长期以来受“应试教学”的影响,许多教师整天沉浸在题海中,热衷于“填鸭式”教学,很少静下来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重备内容,轻备教法;重备课前,轻备课后;对教案后面的课后反思与研究,往往是敷衍了事或干脆不写。②要归纳总结,忌就事论事。对每堂课课后的课后反思与研究,我们不仅要及时吸收、更正,还要从宏观上进行归纳总结。这样不仅能给我们提供宝贵的教学经验,还能准确地把握学生所存在的共性问题。

四、课后反思与研究的形式

①记录课堂效果,给本堂课打个总体印象。教师本人,从心态、仪态、教态、思路、方法、语言等方面,评价本堂课的效果。②记录课堂时间分布。每堂课45分钟,一般10分钟的复习检查必不可少,复习的效果如何;然后25分钟~30分钟的新课教学效果怎样,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形式等等入笔。③记录学生情况。学生的迟到现象、缺课,以及对缺课同学准备怎样给予补教;对整堂课同学们的反应、评价,某个同学表现好,某个同学表现不够,什么原因,准备采取什么方法补救;某个别同学违犯纪律,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及准备怎样解决此事,解决结果及经验教训。④记录书本知识贯彻情况。从板书、贯彻手段到方法,有何优点与不足,最终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如何。⑤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有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⑥记录学生的成绩,包括背书、听写、测试、考试等等。

参考文献:

[1]魏书生.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

[2]刘以林.教师管理操作规范[M].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

2002.

(乐清市乐成镇第三中学)

作者:张伟志

第4篇:孔乙己教案及课后反思

《孔乙己》公开课教案

执教教师:溧阳市光华初级中学俞琴级别:溧阳市级 班级:八(2)班时间:2013.4.28

教学目标

1梳理小说情节, 整理人物活动的几个场景,初步感受人物。 ○

2通过对小说其他人物的言行分析来触摸人物的灵魂,感受人物生存环境的悲剧性.。 ○

○3理解作者“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淡,不慌不忙的描写出来”的深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通过对小说其他人物的言行分析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

能以制止看客现象为己任,拒绝做冷漠的看客。创设情境,导入本课文

同学们,有人说“笑”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表情,是传达快乐和善意的最美妙的语言。可是,社会中有一种笑声会变成锐利的刀,冰冷的雪,寒冷的风,它可以冷漠这个充满温馨的社会,可以扭曲一颗纯真的心灵,可以让一个人变得不伦不类,变得疯疯癫癫,你相信吗?今天请同学们走进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里,去感悟去寻找答案吧。”

整体感知,试读孔乙己

导入语:通过检测预习,可以感知大家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明确要求: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孔乙己的几件事。

明确:(1)、孔乙己偷东西被酒客揭短、取笑。(2)、孔乙己没有考取秀才被众人讥笑。

(3)、孔乙己教“我”写“回”字。(4)、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小孩子吃。(5)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折了腿。(6)、孔乙己拖着残腿来到酒店喝酒,再次遭到众人取笑。

探究思考,聚焦众看客

(一)阅读活动一:创设情境,感受看客之表现

1、找出文中描写酒客、掌柜等人物的词句,品析酒客、掌柜与孔乙己的对话? 明确:酒客:处于社会下层,一方面被人欺压,另一方面又欺压更弱的人,冷漠而又麻木。

掌柜的:惟利是图,冷酷无情的一个势利奸商。

2、看客形象之分析:

补充材料: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娜拉走后怎样》 凡捕食雀鼠,总不肯一口咬死,定要尽情玩弄,放走,又捉住,捉住,又放走,直待自己玩厌了,这才吃下去,颇与人们的幸灾乐祸,慢慢地折磨弱者的坏脾气相同。

选自《朝花夕拾》——狗·猫·鼠》

暴君的臣民,只愿保证在他人的头上,他却看着高兴,拿‘残酷’做娱乐,拿‘他人的 1

苦’做赏玩,做安慰。

选自《暴君的臣民》

(二)阅读活动二:思考分析,探究看客之危害

1、过渡:回望课文,看客们的所作所为对文中的哪些人造成了伤害或影响呢?

2、学生交流、讨论。

3、补充材料:

鲁迅先生在弃医从文后写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很出名“救救孩子!”他认为,孩子可塑性强,教育得当,中国的未来就有希望;教育不当,他们成年后,依旧是麻木的看客。

(三)阅读活动三:交流表达,反思看客之根源

1、过渡:跳出课文,还有谁在看着这群人呢?

明确:作者——鲁迅。

2、思考:作者通过对众人物的描写给我们反映了当时一个怎样的社会现实?理解作者“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淡,不慌不忙的描写出来”的深意。

(学生交流讨论,指名回答)

明确主题:小说通过对孔乙己的悲惨遭遇的描写,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摧残,有力地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更主要的是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民众的冷漠麻木、思想愚钝的精神状态。文章在“笑”声揭示了民众的精神麻木、思想愚钝的精神状态,小说正是为了揭示社会的这一病态,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3、补充材料: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的健全,如何的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呐喊自序》

肃然不笑的看客们,将来会是中国未来的脊梁。

《华盖集·这个与那个》。

穿越时空,延伸现实性

1、过渡:孔乙己如果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他的命运会怎样?

2、思考:这样的现象在我们的周围有吗?在我们校园有吗?看客现象在当下是否有死灰复燃的迹象,在下面的视频中,请你问问自己在那样的情景中是一个冷酷的看客还是以个肃然不笑的人。

补充材料:(1)一则关于冷漠的看客的新闻。(学生交流讨论)

(2)一段公益广告的视频。

3、小结本课:但愿那些看客的冷漠能够将我们震醒,让我们时刻拷问自己的内心,让我们感同身受,让如刀的冷漠远离自己让人间更多一些欢笑,更有一份真情。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有希望,中华民族才有希望!

【教后反思】

从《孔乙己》浅谈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溧阳市光华初级中学俞琴

孔乙己是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一篇文章,单元提示语如是说:“小说的内容最为丰富,讴歌美好、神圣、庄严,鞭挞丑陋、污秽、邪恶——小说的表现力极强,三言两语,便能写活一个人物,短短几百字,便能折射一个时代。”

鲁迅的小说是“平庸的灵魂的写实主义”,借小人物为道具,解剖国家、时代的国民性,他创作的小说让人笑中带泪。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我一直在思考,对于这样一篇经典文章,我究竟要将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放在何处?寻找一个好的切入口显得十分重要,后来,经过反复研读课文和相关资料,其中据孙伏园说,他曾聆听过鲁迅自己讲述创作《孔乙己》的动机,“作者的主要用意,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读此句,如甘露入心;品此语,似醍醐灌顶。循此入口,便可登堂入室,将整篇的精髓一一览尽。所以我列出了以下三条教学内容:

1、梳理小说情节,整理人物活动的几个场景,初步感受人物。

2、通过对小说其他人物的言行分析来触摸人物的灵魂,感受人物生存环境的悲剧性。

3、理解作者“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淡,不慌不忙的描写出来”的深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至此教学目标的设定即“教什么”已经完成。接下来便是教学方法的选择即“怎样教”。下面我就执教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谈一点思考:

一、紧抓难点,逐层递进分析

首先,让学生找到酒客、掌柜与孔乙己的三次对话描写。通过学生的一读,产生初步印象,再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指导学生潜心揣摩“叫到”“嚷道”“捞”“还”“又”等字词,分析看客所做之事以及各自的心态,深入理解“看客之表现”。然后,通读全文,思考分析,探究看客之危害,这个过程重点引导学生分析看客之行为对小伙计和孩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此为二读。最后跳出课文,理解作者、读者作为看客是何感情态度,而攻破了这个重点之后,理解作者“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淡,不慌不忙的描写出来”的深意便迎刃而解了。

二、有境入境,美化教学手段

下午的教学易让人产生疲倦,所以我用微笑的图片导入新课;再用孔乙己在众人的嘲笑中用手走出酒店的图片引发同学对孔乙己悲剧命运的感受;最后通过一则新闻的视觉冲击,让学生直观、感性的感受到看客的冷漠;那个公益广告的播放更是渲染了课堂诚与爱的氛围。另外在场景再现环节通过互动交流,让学生在品读中从情感上由“笑”转为“不笑”,课堂氛围上由“快活的空气”转为“肃穆的气氛”。多种形式的使用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之,一篇长文通常要实现短教,给学生一个抓手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通过以点带面的方法才能使得课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自然也就能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纵观整节课,学生掌握了方法,懂得了道理,提高了认识,师生之间建立了很好的互动交流,教学目标得到了较好的实现。

以上是我的一些粗浅的认识,我的教学与众多优秀教师的驾轻就熟相比起来,有许多欠缺,正如在点评课的时候,老师们提出的一些建议,我会如鲁迅先生一样学会自省和反思,我会更加努力的加强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充实自己。

第5篇:《孔乙己》教学反思

《孔乙己》教学反思

今天学习经典小说《孔乙己》的第二课时,学生们第一课时已经在自我朗读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和概括。 本课时在教学设计上采用了一贯主张的自主探究式学习。教学设计,

一、播放课文情景剧朗诵,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布置自学任务.二、布置自学:

1、“我”是小说中的什么人物?小说主人公是?小说的线索是?

2、分析小说中我、酒客们、小孩子、掌柜笑的不同含义?

3、这是一个可笑(可悲)的故事,因为 ________

4、这种写法叫做以什么写 什么?好处是?5小说悲剧的根源是什么?小说主题思想是什么?6赏析“排、摸、捞、笼、大约、的确”等词语的妙处。

三、自学指导:

1、静静地默读课文思考十分钟,组织答案五分钟,尽量让语言规范有条理,并说出你为什么这样做?

2、学生展示交流。

3、教师点拨归纳。

学生在整体上表现还不错,用了十二分钟看完情景剧.静心思考十分钟问题,交流展示.学生们回答最好的是几种笑的不同含义,如“我”同情鄙夷的笑,小孩子们天真无邪地笑,洒客们冷朝热讽地笑,掌柜冷酷无情地笑,而且能根据课文中有关语句来点评,比自己备课时想的还完备。

在展示这是一个可悲的故事时,周X轻松点出了因为孔乙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很冷酷;赵X点出尽管孔乙己生活在笑声中,但是他生活在人们的冷朝热讽中;王X答出这是个可笑的,故事因为孔乙己尽管生活穷苦潦到,但他给孩子们茴香豆体现了其性格善良可赞美的一方面;同时孔乙已的出场一定程度上确实给人们带来了欢乐。这一点超出了自己的课堂预设,预设时更多考虑的是其悲剧性。可见学生们在课堂上确实读出了自己的东西。 在展示字词赏析时,张X赏析的“大约”“的确”二词十分到位.她说:“因为没有亲眼见到孔乙己的死亡,对他的结果只能用表猜测估计的词大约;结合孔乙己最后离场时的残状和当时人们对他的麻木,可知他一定活不长久死是必然的,故又用了的确一词。刘X赏析,点出了“排”写出孔乙己故摆阔气死爱面子,“摸”准确刻画了孔乙己的穷困潦到,等一系列内容赏析都很到位。可见学生们的理解感悟力是永远无法估量的,关键要靠教师为其提供舞台创设情景。

第6篇:《孔乙己》教学反思

富川三中过渡学校 任善精

《孔乙己》是一篇经典之作,从教以来,也已经教过好几遍,每次教都有新的感悟。它让我深深地领会到,在教材的钻研和教法的探讨上没有止境。在新授中,由‚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入手,引发学生的争论:它究竟属于哪一类主顾?在争论中认识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地位。

本课最成功之处是学生根据所提供的探究话题展开讨论这个环节。

备课中,我发现孔乙己这个人物可讲的东西太多了,一节课里如何能面面俱到呢?面对稿纸上‚涂鸦‛的几个话题:‚从外貌看孔乙己‛、‚孔乙己与酒‛、‚说说孔乙己的‘偷’‛、‚孔乙己为何总被打‛、‚孔乙己与读书‛……我‚灵机一动‛,不如把这些话题交给学生,由学生来讨论。考虑到学生的情况,为了取得更好的讨论效果和理解效果,上课的前一天,我布置了一项作业:出示以上话题,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其中之一,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小作文‛。

讨论开始了,写作同一话题的学生相对集中,组成了一个个讨论小组,交流、讨论、互为补充,每组形成统一的意见后推举一位代表发言。行间巡视,看着学生们一个个拿出准备的‚小作文‛,字数还不少,不错。再看,呀,居然辩得头头是道,我心头窃喜,忍不住加入其中……一节课就这样在讨论、交流、发言中不知不觉地过去了。

这节课让我重新认识了我的学生: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可以那样的深入;他们探寻问题也可以找到那么多的资料;他们的合作讨论也能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成果;他们也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这是他们的课堂,这是他们的舞台。学生是主体,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原来真正做到了是这样的精彩,原来真正做到是这样的容易,只要你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大胆地给学生机会!

‚新课标‛实施后,也听过不少‚新‛模式的课,为了体现新课标的精神,为了体现学生的探究、合作精神、课堂讨论似乎成了必备的形式之一。其实,对于动辄‚讨论三分钟‛的做法,表面上热

第 1 页 共 2 页 闹非凡,实际上以‚讨论‛替代‚思考‛;对于这种没有效果的‚讨论‛,我向来是颇有非议,不敢苟同的。不过,这一次我居然也‚讨论‛了一把,但在课前考虑、课上实施时,注意了以下几个细节,我想,这也许是成功的因素吧。

1、‚打有准备的仗‛。如果课堂上提出个问题就由学生去讨论,因为学生没有准备,讨论当然就无从谈起。事实上,这样的讨论要不成为几个口才好的学生的‚一言堂‛,要不你一言我一语,谈得热闹,没有收获。所以这次我是课前将话题交给学生,由学生事先备好,讨论时拿出来,有理有据,而且事先声明,推举代表的发言必须是讨论组的统一意见。这样讨论的方向就不是辩论谁对谁错,在细枝末节上纠缠不清(这也是很多讨论常犯的错误),而是虚心地取长补短,形成统一的认识,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讨论组共同受益的过程。

2、‚做有兴趣的事‛。在课前布置作业时,我特别强调,出示的几个话题,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也就是选择你最喜欢的、最有话可说的一个去写。记得当时话音一落,学生们居然有欣喜的神情。现在想来,其实也不足为奇,学生们每天面对那么多的作业,难道都是自己喜欢的?这次作业竟然有选择,岂不快哉?选择了自己喜欢的,那当然是乐意去钻研、去思考,‚文思泉涌‛也就顺理成章了。所以,我们在设计讨论话题时是不是也应该从学生实际入手、从学生爱好入手,去铺设一些学生们都愿意去尝试的台阶呢?

3、‚有充足的时间‛。这节课学生讨论的时间长达十三分钟,不是事先设计好的,而是课后总结时知道的。讨论的结束也不是教师宣布结束的,而是自然地小下来、静下来。其实,我向来觉得,讨论的话题倒不宜过多,一节课上动辄讨论一下显然是流于形式,但一讨论就得‚尽兴‛,就不必有时间的限制。否则,讨论还没开始,先规定‚三分钟‛、‚五分钟‛,谁还有心思尽情地把话讲清、说完呢?讨论的时间即使长一点,哪怕影响到以下环节的施行,也不必遗憾,因为课堂教学的设计本来就应该围绕学生进行,学生们能通过自己的活动‚有所得‛,这就是一节课最大的成功。

说起遗憾,我想,如果这些话题不是我给学生的,而是学生们自己根据课文内容找出来的,那该多好啊!我甚至还想,学生们说不定还能‚挖掘‛出更精彩的话题呢。

第 2 页 共 2 页

第7篇:认识钟表的课后反思认识钟表的课后反思认识钟表的课后反思认识钟表的课后反思

《认识钟表》的课后反思

江口中心校

沈荣端

本次教学的内容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91—92页的《认识钟表》的第一课时。这一课时,要求学生认识钟面,会看整时,并初步建立时间的观念。

本节课的教学,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听一段美妙的音乐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在听、猜中营造学习氛围。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情境中引导、探究新知,情境延续、巩固新知,为了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大胆发言,我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教师表扬,奖小帖纸、同学互相鼓励等,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一堂课下来,学生学得比较轻松,学会了认识整时,并使学生在情境中受到思想的启迪,懂得要遵守时间以及从小要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最终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钟表各部分名称比较简单,我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去观察,去发现钟表上的各个部分名称及特点。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数学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机会,使学生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会倾听别人的想法,学会交流,增强合作意识。在“认识钟面”这一环节中,主要通过同桌合作的形式,学生拿出学具钟,拨一拨、比一比、说一说,然后向全班同学汇报。学生在合作中分享着互助与竞争,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实际教学中看出,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彼此的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你在哪里见过钟表和你在哪里见过用电子表示法来表示时间的?”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生活数学”。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中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交流,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理解并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些环节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比如练习的设计还应更加有层次,关注学生的差异应该更到位些,时间安排不是很合理,今后在这方面要注意。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认识钟表》的课后反思

江口中心校

沈荣端

第8篇:古典概型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高中数学必修三 古典概型课后反思

一、 设计意图:根据古典概型在高考中的地位及考试要求,本节课的设计意图很明确,就是在降低难度的同时,规范学生的解题步骤。

二、 优点:,在导学案的设计上有意识的设计“有顺序和无顺序”之间的比较,把学习的主动性还给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小组的讨论,解决古典概型中比较棘手的问题;再通过学生观察类比推导出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这一过程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缺点:这节课还是“讲”的比较多,在学生讨论时指导得不够到位,应该赋予学生更多的时间,给他们更多的自主权。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在学生合作等方面加强指导,注意平时的培养与提高。

四、

总结:古典概型是一种特殊的数学模型,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概率模型,在概率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学好古典概型可以为其它概率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有利于理解概率的概念,有利于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有利于解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第9篇:《池上》课后反思

《池上》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喜欢经典文章,能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课文,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上一篇:员工考勤及请销假制度下一篇:入学前给孩子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