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学总结

2023-02-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总结是在项目、工作、时期后,对整个过程进行反思,以分析出有参考作用的报告,用于为以后工作的实施,提供明确的参考。所以,编写一份总结十分重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证券投资学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证券投资学总结

总结中国经验 创新发展中国政治科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状况的巨大变化为普通民众和学界所公认且多有褒奖。但对当代中国政治领域的发展变化,则是众说纷纭,如在政治体制改革的“有无”和“程度”等基本问题上,学界至今争论不休,更别提涉及意识形态和价值标准的评判等问题。如何理解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变化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更是一项紧迫的现实问题。《理解中国政治》一书,从特定的视角提炼并梳理了当代中国政治的发展变化及其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用中层概念梳理的方法对其进行学术化的解释,这对于当代中国政治研究而言,无疑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它的出版可谓正逢其时。

中国政治学研究将迎来一个 “经验主义”阶段

长期以来中国政治学研究偏重政治哲学研究,而政治科学研究不足。由此导致的后果是既影响了政治科学研究的发展,也不利于政治哲学研究水平的真正提高。一方面,面对当代中国快速的社会发展和政治建设的伟大的、丰富的实践,置身其间的中国政治学者未能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并给出富有解释力的理论解读,尚未做出全面系统的经验总结;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必要的经验支撑,或囿于固定的习惯的认识范式,中国政治哲学方面的研究也未见有长足发展,徘徊于传统话题和论域之中。

无论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对政治学术的呼唤,抑或政治学术发展自身的规律,乃至参考国外政治学发展的历史经验,我以为中国的政治学会有一个“经验主义”的阶段,即以实证研究、经验性研究为主,系统研究总结本土社会实践和总结经验的发展时期。也就是说,从学理上,中国的政治科学会与政治哲学适度的分家,形成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平行发展的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产生了极其丰富的政治实践经验,为中国政治学研究者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素材。从认识论角度讲,“实践-经验-理论”是科学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过程,政治学也不例外。中国政治学必须以实践为基础,进行经验总结概括和理论提炼升华。如果不对当代中国的政治实践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和系统研究,就不可能对中国政治和中国社会有全面精准的理解和认识,更不可能针对其中的问题提出有价值的对策性建议。在此基础上的政治哲学便会逐渐地变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发展的现实基础,有沦为象牙塔中的空泛之论之虞。

如何从经验层面推进中国的政治科学研究,我的体会是要注重“两个层次”和“一个视野”。“两个层次”即国家层面的政治实践和基层的政治实践;“一个视野”是指政治研究的国际比较。对于普通治研究者,研究国家层面的政治具有难以避免的障碍。在无法“到场”的情况下,我们研究国家层面的政治研究主要是通过对重大政治事件的观察分析和对重要政治文献的文本解读、语言分析,以帮助理解和认识中国政治的宏观发展。相比国家层面的政治,基层政治研究比较容易“到场”、容易入手。政治学者可以通过现场观察、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某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基层政治实践进行全景式的扫描和分析,这对于我们了解某一政治实践的具体发生机制、运行过程十分有益。同时,由于在中国政治场景中,基层政治也在很大程度上映射出国家层面政治问题,做好基层政治研究,反过来又有助于认识和了解国家层面的政治问题。此外,中国的发展需要参考和借鉴世界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比较政治研究可以为更好理解中国政治提供有益启示。

政治科学研究也要“三贴近”

就科学研究而言,政治学研究需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引领性,但过于强调政治学研究的顶层设计功能和理论指导作用,则有可能导致不切实际的“终极理论”或 者“宏大命题”的徘徊,绝非科学研究者所愿,更无益于政治学术的发展。与自然科学乃至一些社会科学学科相比,政治学研究具有其特殊性。首先,政治问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关联性。政治问题涉及面广、关联因素多,尤其是在面对政治体制改革这类重大问题时,需要的是对相关问题进行穷尽式的研究与认识,而这往往超出政治研究者的能力范围之外。其次,从研究对象角度看,作为政治学研究对象的政治问题的重复性差。科学研究需要研究对象具有稳定性和重复性特征,而这恰是社会政治现象所缺乏的。自然科学可以通过重复的实验认识研究对象,社会科学就没有那样幸运了。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往往不会重复出现或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再现。研究对象的单一性、易逝性,导致政治学研究实际上往往缺乏明确、稳定的研究对象,因此其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势必大打折扣。

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角度看,政治科学研究的基础工作,抑或说,政治科学研究者的基本功是还原生活、“复制现场”,在通过大量的经验性研究、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在观念中重建政治实践、政治发展的“现场”,“再现”政治实践和发展过程,一如刑事侦查中的“重构现场”。而政治学者要具备这样的能力,则需要深厚的社会经验和经历,而深厚经验与经历的获得则需要长期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需要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理解与感悟。而这又有赖于政治学者长期艰苦的政治科学研究的实践磨练,需要政治学者贴近社会、贴近实践、贴近群众。

当代中国政治的发展历程是一项前无古人、旁无摹本的创新过程,其重要特征或者说成功之处在于它是“摸着石头过河”实践探索。与之相对应的是,当代中国政治科学研究的一个主要课题就是对这一摸索过程进行准确的描述并加以解释,因此相关的知识积累和理论发展必然也是一个渐进的探索过程。中国的现代化是干出来的,政治学的学问是“看出来”的。食洋不化的照抄照搬、天马行空式的思辨、屠龙之术的臆想,不仅无益于政治学,无益于政治学者,甚至会损害我们的声誉。我们哪怕是沙滩拾贝,哪怕只有点点滴滴,但却是建立严谨的科学研究基础的理论认识、学术积累,都是在进步,非此则有浪费资源、浪费生命之嫌。

中国的政治实践需要规范的学术语言加以描述和表达

总结当代中国政治的实践经验,推动中国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还必须以遵守严格的学术规范。政治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有其特定的研究范畴、研究方法和概念体系。当代中国政治研究,虽然是以中国政治为特定研究对象,但既然是研究政治现象,就必须遵守政治学的通行范式,符合政治学的学科特点和学科规范,参与世界政治学的对话与交流。

这就涉及学术发现和理论成果的表述问题,科学严谨的表述不仅有助于深化对研究对象的了解,还有利于国内外同行之间沟通和理解的达成。在此问题上,中国政治学者面临的首要挑战就是要处理好“政治语言”和“学术语言”两者间的关系。我们既不能完全套用西方政治学的分析工具和概念体系,来描述和解释当代中国政治的发展变化,也不能以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路径的“特殊性”和夺取政治理论的话语权为由,空泛地论说叫“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作为专业的政治学研究者,我们的主要任务应是秉持科学理性的原则,运用符合政治学规范的学术语言和方法,对来源于政治实践和政治文本的信息进行相应的解读和转换,以达到认识和理解政治现实,揭示政治发展规律的目的。因此,中国政治理论体系的特色应该自然地体现在运用规范学术语言所概括出来的中国政治发展条件和实践内容的特点上,而不是理论和语言本身的标新立异和独树一帜。否则,徒有构建中国话语的美好愿望和理论想象。此外,我们也应认真学习和研究国外政治科学,从中吸取有益的营养。中国的发展不能离开世界,中国的发展也没有离开世界。中国的政治发展既有个性、特殊性,也有共性和普遍性,我们不能满足于自说自话,更没有自我陶醉的理由。吸收国外政治科学的有益营养,掌握和借鉴国外政治科学的观念工具,不仅有益于中国政治科学的发展,也有利于与国外同行的交流和对话,促进国际学术界对中国政治的了解。

近代以来特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为中国政治学研究者提供了广袤而肥沃的研究土壤和极具挑战的研究课题。同时过于广阔的研究空间也不免使人有眼花缭乱之感。对此,我以为,我们不妨从政治学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做起,从全面观察和厘清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事实入手,进而探索其中的经验与规律,逐步深化对中国政治的认识和理解,增进相关的知识积累,促进学科的发展。这既是当代中国政治学发展的要求,也是当代中国政治学学者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文编辑 谢宁)

作者:房宁

第2篇: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总结与改革思考

摘要:公共政策学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性、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并重的崭新研究领域。由于在我国起步较晚,公共政策学学科的理论体系、学科规范以及教学都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何通过教学改革普及公共政策学知识是每一公共政策学理论工作者尤其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关键词:公共政策学;教学方法;教学总结;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宁有才(1973-),男,安徽霍山人,济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山东 济南 250022)

基金项目:本文系济南大学2011年教改项目“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改革与发展:焦点、态势与走向”(项目编号:JZC1141)的研究成果之一。

公共政策学是济南大学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自2005年开设该课程以来,公共政策课程组(以下简称课程组)老师通力合作,认真备课,潜心研究,精心制作教学计划、大纲、课件和教案,使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水平逐年提高,学生教学评价反馈一直保持优秀。课程教学中有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在教学中也面临和存在很多问题。为此,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梳理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不断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力求进一步提高本课程教学水平,促进学科建设。

一、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总结

多年来,课程组成员针对公共政策学学科的复杂性、多样性特征,加强理论研究和探讨,尽可能参加公共政策学学术研讨会,有针对、有目的地调整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传统讲授法

公共政策学尽管实践性比较强,但是其理论的系统性也很明显。按照传统的讲授法,梳理其基本理论成为必要。在讲授中,首先介绍了公共政策学的历史起源,对公共政策的概念、学科对象、性质、范围等进行了整理,讨论了公共政策的特征、类型、功能。其次,对公共政策所研究的理论体系进行了介绍,包括政策主客体、环境、公共决策体制,其中重点是分析了政策的过程,包括政策的制订、执行、评估、终结等。再次,介绍公共政策分析方法的应用,讲述几种具体的公共政策分析方法。通过讲授让学生熟悉公共政策学的基本概念,初步了解公共政策的主要理论规范和一般研究方法。

2.专题讲座法

国家每次召开重要会议出台的重要文件都是公共政策,都是行政管理活动的行动指南。另外,在教学中发现,大学生对社会满腔热情、忧国忧民,非常关注时政,但是,由于知识和经历的限制,导致学生对某些问题一知半解,急需老师给予解答。因此,为了让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把握时政动态,课程组根据国家重大和主要会议精神,专门制作专题讲座课件,让学生了解最新最前沿的政策。多年来,课程组制作了两会报告解读(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十六届六中全会、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报告解读、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改革开放以来的三次思想解放等专题讲座课件。专题讲座讲授时,穿插公共政策基本理论知识,用理论解释现时政策,用现时政策来检验理论。课堂与教学效果良好,很受学生欢迎。

3.案例教学法

怎么样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是行政管理专业教师必须解决的根本任务,在公共政策学课堂教学中更应如此。解决的途径就是采取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最大的益处就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通过实践案例,用所学理论指导与分析实践,在实践分析中总结鲜活理论,提高实践模拟的能力,提升学科理论水平。案例教学也是公共政策学发源地美国的MPA、MPP教育的基本工具和方法,是传家宝。教师深知它的重要性,在备课时搜集了大量的案例,整理形成案例库,每堂课基本上可以穿插一个案例。一般在上一次课结尾让学生们了解素材,然后分组、分班级或指定几个人准备,重点讲解,其他人可以发表意见。下一次课讲解时,准备的同学都能充分搜集整理相关资料,阐述逻辑清晰,观点鲜明。其他同学积极踊跃参与,各抒己见,课堂气氛活跃,效果良好。

4.互动教学法

在教学中充分遵循教师主导性地位与学生主体性地位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互动教学法,改变传统千篇一律的“教师讲解、学生记笔记”的课堂格局。为了创造能够采用互动教学的条件,一方面,在学期开始前,课程组就准备好课程讲义,在第一堂课时就发给学生,让学生从记笔记中解放出来,使学生参与教学的时间有了保障。另一方面,采用了一定的激励机制,就是对平时主动积极参与互动的学生都作个记号,在期末的平时成绩中酌情加分。通过这些措施,在教学中实现了互动。学生们对教师的讲解或学生回答问题等有不同意见,或者说有新的补充,都可以及时给予说明。这种方法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也活跃调节了课堂气氛。

二、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中面临或存在的问题

1.学科基本范畴不清,权威教材缺乏

基本范畴是一门学科存在与建设的基础。尽管我国公共政策学在产生、发展过程中对学科的基本范畴作了一些探讨,但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概念不明、范畴不清的问题。就学科名称而言,就有公共政策学、政策科学、政策分析、政策研究、公共政策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等不同称谓。就学科研究对象而言,对公共政策内涵和外延的界定也存在不同的解释。这些争议的存在严重影响教学的统一性,增加了学生理解学科知识的难度。另外,教材建设是推动一门学科发展的重要条件和要求。我国公共政策学教材建设的总体特征是:一方面表现为繁荣,另一方面又表现出贫乏。繁荣表现在教材很多。当前全国有几十本教材,几乎稍有影响的学校都出版公共政策学教材。贫乏表现在教材质量不高,问题不少,权威性不强,知识体系不统,造成以次充好、混乱不堪的局面,教学中教材的选择以及学生学习难度的增大。

2.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的脱节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也是严重的问题之一。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中的理论有余,实践不足。尽管采用了专题讲授和案例教学,但是,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的根本格局没有变。全部呆在教室学公共政策学,这是很难学好公共政策学的,因为没有把握公共政策学的核心特征——实践应用性。二是理论与现实的差距。讲解理论基本上是从科学性角度来阐述,所以标准化、系统化、理想化是常规思维。但是现实、实践又是零散、复杂、多样,甚至丑陋的。因此,学生们经常反复地问:老师,你说的这些理论怎么跟现实差距这么大,有用吗?理想的理论与残酷的现实的心理差距时刻困扰着老师和学生。

3.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尽管课程组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了上述四种教学方法,也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与公共政策学学科特征的要求还是不相符,感觉比较单一。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与国内公共政策学的整体研究方法有很大的关联。公共政策研究领域比较普遍地存在着重规范分析、轻实证研究、重定性分析、轻定量研究的不良倾向,特别是缺乏对公共政策研究所必要的跨学科研究、比较研究和系统分析、统计分析和历史分析等方法的运用。这种研究方法使得我国公共政策学的教学大多仍然采用与普通社会科学类似的方式,偏重于灌输理论知识,把一门本来活生生的学科教得简单呆板。

4.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

在教学中,明显感觉学科结构不合理,知识结构单一。课程组教师全是具有社会科学专业背景,主要以政治学、哲学以及行政管理学等学科为主,缺乏自然科学学科背景,尤其是数学、运筹学、系统分析等学科知识不足,导致教学中很多需要定量分析方法和技术的内容没有办法深入展开。部分教学内容的分析和讲解显得证据不足,说服力不够,也严重影响知识的严谨性和学科的科学性。

三、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结合公共政策学的学科特点,把握公共政策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全面分析和评估公共政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在总结以往公共政策学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课程组试图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改革与创新公共政策学教学体系与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1.优化教学体系和内容

针对目前国内教材和学科基本范畴较为混乱、不规范的现状,课程组准备多方面参加公共政策学、公共行政学或公共管理学的学术研讨会,了解最前沿的公共政策学的发展与动态,然后课程组教师集体备课,反复研究和讨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教案等的制订,优化教学体系和内容,使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体系具有完整性、内容具有新颖性、计划具有合理性、辅助素材具有代表性。

2.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教学方法

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教学方法是课程组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着眼点。主要思路:一是进一步完善讲授法,使其更具生动性。二是扩大和补充专题讲座法,不再局限于国家重要会议、出台根本性的纲领性文件上,扩大到国家出台的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面的具有重大影响的法律、规章制度和具体政策,宏观和微观政策共同关注,增强教学素材的时政性,让学生适时、全方位关注现实,关注生活。三是加大典型案例的搜集力度,正面案例和反面案例都需要搜集,集体研究讨论案例问题的设计、思考与论证的角度,增强分析的有效性。同时,改进课堂案例教学的方法、手段和规则,使案例教学的效果更显著。四是改进互动教学,促进互动教学的健康良性发展,学生可以广泛参与。

3.强化多学科知识渗透教学

公共政策学是一门具有跨学科、边缘性的新的研究领域,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公共管理学、法学、系统分析与运筹学等学科与其关联性很强。因此,交叉、综合、多学科渗透就显得非常必要。所谓公共政策学多学科渗透法,是指在公共政策学教学中引入或应用其他学科相关知识,使两类学科相关知识相互渗透、相互弥补,以扩大知识面、拓宽学生视野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公共政策学多学科知识渗透法的显著特点就是打破学科界限,在教学中不但要进行本学科知识教育,还要加强与相关学科更大范围内的相互交流。因此,通过多学科知识渗透法来进行公共政策的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政策的基础理论,把握政策问题和对象,更能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4.增加社会实践教学环节

走出课堂,进入社会,参与实践,一直是公共政策学老师的殷切期盼和努力的方向。准备从以下三个方面突破:一是增强师资的实践性。因为公共政策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具有丰富的政策实践经验是搞好教学的重要条件。所以,要创造条件选派适当的教师参与实践锻炼,提高感性认识,丰富课堂教学。二是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可以通过参加暑期实践调研、参与某专项政策的社会调查,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三是动用各种资源邀请一些实际部门的同志或领导干部通过专题政策形势报告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认识。

5.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

单一的社会科学知识结构在公共政策学教学中的弊端突出。准备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解决:一方面是上课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完善和优化。目前普遍面临公共政策学教学中定量分析的知识不足问题,要求任课教师通过自身努力来解决短板。另一方面是补充新鲜血液,优化课程组教师的知识结构,尤其是增加经济学、法学以及数学等知识背景的教师承担临时或某些章节的授课任务,弥补现有教师知识结构的不足。这也是推进多学科知识渗透法在公共政策学教学中运用的客观需要。

(责任编辑:王祝萍)

作者:宁有才

第3篇:课后总结中导入“角色扮演”在助产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评价角色扮演法在助产学中的教学效果,探讨高职高专助产学教学的改革方法。 方法:在助产学理论教学中,以大专助产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组采用角色扮演法课后总结,对照组采用知识导图课后总结。以课堂纪律、理论考核、见习表现,评价角色扮演法在助产学教学中的效果。结果:研究组学生课堂纪律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习中研究组沟通能力高于对照组。 结论:课后总结中导入“角色扮演法”优于传统教学法,值得在助产学教学中推广。

【关键词】课后总结 角色扮演法 教学效果 沟通能力

角色扮演法(Role Playing Teaching,RPT)是美国精神病学家于1960 年创建的一种社会心理技术,使人暂置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角色的理解,从而学会更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角色。这一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育、管理、医疗行业等领域[1]。采用角色扮演法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笔者曾尝试在临床医学专业中的《妇产科学》课堂教学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现在助产专业《助产学》教学中将角色扮演法导入到课后总结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我校 2017级助产专业1-4班的学生。1、2班87人为研究组,3、4班86人为对照组,两组均在入学后第三学期学习《助产学》,两组学生均为女生,入学成绩及第一二学期的各科成绩均无显著差异。均使用同一教材,由同一教师授课。

1.2方法

研究组:在授课教师讲完理论课后,留出15分钟进行课堂总结。总结根据教材中的“故事点睛”或者教师收集临床病例,根据需要随机选择2-3名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一名扮演“护士或者助产士”,一名扮演“医生”,一名扮演“患者”,“医生”和“护士”根据故事或病例情节向“患者”询问病史,“患者”根据所学内容提供病史,再由“医生”做出诊断、提出治疗措施,“护士”写出护理诊断、提出护理措施。

對照组:课后总结采用常规的思维导图,由授课教师总结当堂课所授内容及难点、重点。

1.3评价方法

1.3.1平时成绩

每堂课课前均对前次课学习内容进行提问,根据花名册点名,每次提10个问题,两组学生中问题相同,回答情况记入平时成绩。两组平均平时成绩进行比较。

1.3.2阶段性考核成绩

每两周发50个题目给两组学习委员,用“雨课堂”形式进行考核。两组平均考核成绩进行比较。

1.3.3课堂纪律比较

课后授课教师入监控室调取监控录相,统计上课睡觉、玩手机、看小说、交谈情况。

1.3.4见习表现

两组同学均安排一次去附属医院产科见习,询问病史、查询病历,然后写出完整护理文书,带教老师从学生想询问病史时的逻辑性、流畅性以及所获取信息多少进行沟通能力打分,通过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等的正确性对护理文书评分。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结果

2.1 两组学生成绩比较(见表1)

表1显示两组学生平时成绩及考核成绩,课堂答问每同学有两次,取平均成绩,阶段性考核成绩共三次,取平均成绩。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学生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2.2 课堂纪律比较

授课老师对两组学生的课堂表现分别进行了3次监控调查,研究组上课无睡觉、玩手机、交头接耳等现象。对照组分别有3人睡觉,1人玩手机,两组学生课堂纪律无统计学差别,但研究组纪律稍好于对照组。

2.3见习表现比较

两组同学在沟通能力上比较,研究组明显强于对照组,在护理文书书写方面,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3.讨论

3.1课后总结中导入角色扮演法能使学生课堂中注意力更集中

学生要扮演好角色,必须要掌握课堂中的所学知识,比如要扮好“患者”,必须知道该疾病的护理评估,要扮好“护士”,提出正确的护理措施,必须要掌握护理措施。角色是随机抽取,所以每位同学都会认真学习,为可能扮演的角色做准备[3]。传统的教学课后总结主要由教师讲解,学生未主动参与其中,课堂的最后十多分钟是学生最困、最不容易集中的时候,很难抓住教师讲的重点。而角色扮演时学生参与入角色中,更能集中精神,未扮演角色的同学也对自己同学的表现感兴趣,能集中精神观看和思考。因此对所学知识点也有更深的印象,在考试中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3.2角色扮演法能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沟通能力是医护人员临床实践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是教学中绝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4]。在角色扮演中,“医师”“护士”怎样去提问了解病史,怎样向“患者”交代治疗方案和注意事项,怎样进行心理护理等等,都能锻炼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在课堂中,教师发现角色中的缺陷,也能及时发现并改正。经过反复的模拟训练,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就能自然地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

3.3课后总结中导入角色扮演法能保持课堂的完整性

许多参与式教学方法完全由学生主导,很难驾驭好课堂走向,最后可能冷场、争执,甚至变为聊天室[5-6];学生参与过多,而教师讲解太少,对于一些难点知识无法讲深讲透。而课后总结中导入角色扮演法不会影响整堂课的完整性,甚至在学生表演时,教师依然可以板书出整堂课的知识脉络。

总之,角色扮演法是值得肯定的教学手段,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郑修霞.护理教育导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0.

[2]文金莲,王香花.角色扮演法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07):4069-4070.

[3]陈烨,郑晓妮,刘丽波,李鹏.参与式教学法对专科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7(10):1244-1246.

[4]李锦平,赵奇煌.培养本科学生神经外科临床思维能力的体会,中国病案,2010年第11卷第7期52

[5]黄翠,王革,宋光泰,等.PBL 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作用[J].口腔医学研究,2006(5):568-570.

[6]韦杏雨.基于问题的学习(PBL)实践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3):58-62.

作者:文金莲

第4篇:证券投资学个人总结

从一个门外汉到对证券投资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这一个学期下来,我的收获不止一点点。

在学习证券投资学这门课之前,对股票投资的兴趣早已有之。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财富梦”,每个人都自信能有独到眼光看穿股市,有一番作为。纵使“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也不乏勇敢者前赴后继。

当关于股票的消息总是出现在腾讯、新浪、搜狐等网页的显眼位置,当股票投资专家迅速走红,当电视里股票分析的节目越来越多,当书店里股票投资书籍开始铺天盖地,你不得不感叹,原来全民都在炒股,炒股已是一个大潮流。

股票,有人因之一夜暴富,有人因之倾家荡产;有人因之成了精神病有人为之跳楼。股票,中国的股民为之神魂颠倒。股票到底奥妙何在?是怎样一只无形的大手左右着无数股民的命运?股票并没有直接生产出社会价值,它对社会到底有没有益处和贡献?社会经济发展到底需不需要它?还有投资股票就是投机取巧吗?通过学习,慢慢解开了这重重疑惑的一部分。

(一)正确的认识

一、 什么是证券投资?

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对证券投资的概念很模糊,但之后在陈志武的《金融的逻辑》一书看到一些很合适的定义,结合自己的理解,我想证券投资可以说是一种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比如投资股票,今天买下云南白药的股票,就等于把今天的价值委托给了云南白药(和市场),今后再得到回报。对于云南白药来说,它先用上你投资的钱,今后再给你回报。这是跨时间的意义。但是这种跨时间的交换又跟未来事件连在一起(云南白药的盈亏),这里的跨空间是指未来不同赢利或亏损状态,未来不同的情况。

二、证券投资对社会到底有没有贡献?

以前总认为股票债券等等投资是类似赌博的行为,并不会产生什么效益,通过看一些书籍和网上相关知识了解到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证券投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并且反过来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商品经济社会中,投资是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投资于证券的资金通过金融资产的发行转移到实体部门,满足实体部门对货币的资金的需要,而且促使社会资金流向经济效益好的部门和企业,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和社会生产力水平。

(二)亲身实践

对证券投资有了一个全新的正确的认识后,我开始与团队一起参加实践。具体就是在叩富网进行模拟炒股。虽说是模拟炒股,但我们兴趣很足,认真对待,并且随着股票的走势涨跌而喜怒哀乐,股票牵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因为之前对股票不怎么了解,也由于时间和精力的有限,在实践中还只是浅尝表面,收获的知识和技能可能还是些很简单的东西,但还都是我们曾经小小的努力获得的,愿意与老师分享如下。

一、首先是对股票相关知识有了一些最基本的认识。最主要的是了解了一些图形分析。

1,K线,结构分为实体、上影线和下影线组成。K线的应用有:分析实体的长短,分析上影和下影的长短,两根、三根K线的相互关系,分析K线是否组成某一形态。

2. 反转形态:有头肩顶,复合头肩顶和复合头肩底,双重顶和双重底。

3. 了解短中长期移动平均线的分析,指数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MACD)的分析。

4. 大环境分析:( 1)利率(2)税收(3)汇率( 4)银根松紧(5)经济周期。

5. 小环境的分析 :( 1)营业收入: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公司,其营业收入必须有快速发展的势头。(2)盈利:有些公司做很多生意,就是不赚钱。公司经营的好坏主要以盈利作为衡量的标准, 盈利增加,股价自然上涨。(3)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就是公司现有所有的“不动”的资产。(4)类似公司的情况:大家都生产类似产品,如电视机,其它公司的绩效和这家公司比怎么样? 同类公司通常有类似的经济周期,股价的波动也类似。( 5)品牌的价值,这可能对股价有深远的影响。

二、然后是对炒股的一些技巧的了解。因为我们主要是做的短期的股票操作,所以了解了一些短期操作技巧。.1. 短线要抓领头羊。领头羊往西跑你不要往东,领头羊上山,你不要跳崖,逮二头养也不错。地产领头羊万科涨停了,买进绿景地产收益可能也不菲

2. 大幅下跌的股票都可抢反弹。这好像我们坐过山车,从山顶落到山谷,由于惯性都要上冲一段距离。遭遇重大利空被腰斩的股票,不管基本面多差,都会有20%的反弹。铁律是:不能热恋,反弹到阻力平台或填补了一两个跳空缺口后要果断下车。

3. 牛市中不要小视冷门股。这就像体育竞技中的足球赛,强队不一定能胜弱队,冷时常发生。牛市中的大黑马哪一只不是从冷门股跑出来的?铁律是不要相中红牌冷门股,这样有可能被罚下场。

4. 高位三连阴时卖出,低位红三兵时买进。这如同每天必看的天气预报,阴线乌云弥漫,暴雨将至,阳线三养开泰艳阳高照。铁律是庄家将用此骗技洗盘,应结合个股基本情况甄别。

5. 快进快出。这有点像我们用微波炉热菜,放进去加热后要快点端出,如果时间长了,不仅要热糊菜,弄不好还要烧坏盛菜的器皿。原本快进短抄结果长期被套是败招,因此,即使被套也要遵循铁律而快出。

三 、最后是对投资炒股的一些心得感受。

1. 要把握大势。国家政策分析,行业发展分析,新科技的关注,这些宏观的东西要心中有底。比如农业的发展,某些高科技的发展就很值得关注。

2. 不能光看图。以我自己的经验,如果只靠走势图来炒股,不知公司到底是干什么的和干得怎么样,心里虚的很。

3. 不能盲目跟风。要冷静分析,有时候要坚定相信自己。

4. 专注某几支股票。虽说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但到处放也不好,势必会分散精力而无暇顾及所有。踏踏实实专注几支股票,操作也不要太频繁。

5. 跟着高手走。跟着高手走一般是不会错的。

6. 心理素质要好。涨了不要太高兴,跌了也别太沮丧,有时静观其变才是最好的对策,着急是没有用的。

(三)结语

因为这学期课程比较多,学习任务较为繁重,所以时间和精力的有限,对股票投资的了解还不是很专业很深入,以上也是整理的一些零散的所学知识和心得感受,可能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但我们曾经认真学习过,并且收获了很多快乐。这种教学方式让提高了我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我们快乐地学习主动地学习。我们以后会继续学习证券投资这门学问,有机会也会去实战。还有最重要的是我们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乐趣和力量。“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最后感谢老师的教导和和关爱。我们会继续努力研究学习加实践,以不负老师的期望。我想这不是结束,这是深入学习的另一个开始!共同加油!

第5篇:证券投资学课程总结

《证券投资基础与实训》课程教学总结 2012年3月至6月,本人承担蚌埠经济技术职业学院财经系10级金融证券班的《证券投资基础与实训》课程的教学工作,经过一个学期的教与学,对《证券投资基础与实训》课程教学进行了自查自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课程简介

教学组织形式: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

学时:课程总学时共7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8学时,上机实训24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面授教学和上机模拟实训交易教学相结合。 本课程的教学严格按照新世纪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及学校教学大纲进行。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该课程是金融类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本课程首先介绍了证券投资的理论知识,主要研究对象是证券市场、证券投资工具、证券投资分析理论及证券市场监管及证券实盘操作等内容;其次联系所学知识,介绍了如何通过上机模拟买卖证券来了解证券投资的基本情况,了解证券买卖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并初步训练学生自己的证券交易理念和证券买卖技巧。为本专业学生以后股票投资、基金等理论和实务而提供理论基础。学习本课程也可以使学生毕业后从事证券公司、投资咨询公司、基金公司、投资公司的分析师等工作,对于熟悉证券业的基本情况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证券发行市场、证券流通市场;股票、债券、基金及金融衍生品等金融工具;证券投资基本分析、技术分析;证券投资策略与技巧、盘面操作技巧;证券市场监管等内容,使学生对证券行业有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证券投资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掌握证券投资的基本原理,学会运用证券投资的分析方法与技巧等的相关知识分析股票、基金、债券及金融衍生工具的价格走势及未来方向等。

(三)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风险管理学。

后续课程:《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银行学》等。

二、教学手段和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以理论讲授与实践上机模拟实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理论讲授48学时,实践上机模拟实训24学时。理论讲授采用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来进行,实践上机模拟实训采用教师指导与学生自我评判相结合来进行。在讲授课程本身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室上网,通过具体的操作,为学生展示各种证券投资工具、基本面分析的信息来源、技术分析的方法与注意事项等,通过活生生的实际例子,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与此同时,在课堂上多于学生互动沟通,及时解决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疑问,为他们及时解惑,并要求他们主动提出疑问;在讲授知识本身的基础上,加强了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使所学内容能够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思考的武器。引导思考、活学活用、不断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教学的最大特点。

其一,根据《证券投资基础与实训》的特点和金融学教育的目标制定教学提纲,建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知识,确定教学方法。教学不拘一格,实事求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状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追求最佳的教学效果。

其二,更新教学理念,拓宽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讲课的艺术。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导的地位。教学质量的好坏,往往取决于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教师讲课的艺术。因此,我经常研究启发式教学模式、模拟式教学、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各种现代教学模式,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优化与创新,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

其三,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是要落实在学生身上。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也处于很重要的地位。如果忽视了这种情况,让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对教学实际上是很不利的。基于这种认识,我对《证券投资基础与实训》的教学坚持启发式与讨论式教学相结合的原则,主要讲解各部分

内容和理论的研究思路和运行机制等,提倡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理念,在证券分析课上从来不设立唯一的答案,鼓励学生自由讨论,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其四,把传授知识和传授方法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证券投资基础与实训》的内容丰富,要使学生在短暂的课堂里有较多的收获,教师不仅要向他们传授知识,还要向他们传授学习和研究证券投资学的方法。我在教学中一开始就向学生介绍学习《证券投资基础与实训》的方法,鼓励学生在课下收集证券投资的相关资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证券投资模拟操作,鼓励学生按照自己设立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方法进行模拟投资实践。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参与证券投资买卖技巧的研究,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条件

硬件条件:多媒体教室,金融证券模拟交易实验室等。

软件条件:相应的教学教辅和训练教材,相应的金融证券模拟软件等。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条件:图书馆证券投资与风险管理等的相关藏书,证券投资领域的各种学术和实践类的期刊,网络上证券投资的相关学习信息,校内关于证券投资方面的技能大赛等。

总之,《证券投资基础与实训》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金融证券类核心课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加强实践教学,更新证券投资学的知识和内容,增加最新的教学案例,尝试使用新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由讨论,努力把教学工作做好。

第6篇:证券投资学课程总结

证卷投资学概论课程总结

——12131219谢文凯

在评价之前,我想说一下自己对这门课程的理解,证券投资是一定的投资主体为了获取预期的不确定的收益购买资本证券以形成金融资产的经济活动。当初选择这门课程的时候,主要是出于自己对金融经济这一类学科的喜爱,更准确的说是对这些课程的向往,总以为那些懂得经济规律,能够把握市场脉搏的人是很了不起的人,所以便选择了这门课程,想去窥探一下其中的奥秘。

第一节课,老是一开口,我便被老师的幽默与风趣所吸引。课程中,最吸引我的还是那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分析,老师收集的案例也都很经典,与课程贴近,通过这一个个案例和老师风趣的讲解,我对那些抽象的投资学概念能有一些具体的了解与体会。

课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我想便是老师鼓励学生准备ppt上台为大家讲解,这样的互动讲学方式,让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对自己收集的材料有了一个消化与吸收的过程,而上台讲解也能让学生对材料有更深的体会。所以我觉得本课程最重要的环节便在于此。

至于需要增加或删除的部分,说真心话,在北航能听到这样的课程,见到这样的老师,确实很不容易,我对这样的课程,只能说现在的样式就已经很完善了,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故而我觉得本课程没有什么需要增加或删除的地方。

第7篇:证券投资学课后习题答案总结

一.名词解释

1.证券: 经济权益的凭证,证明凭证持有人有权按期以其凭证取得收益

2.证券投资分析:指人们通过各种专业性的投资方法对影响证券价值和价格进行综合分析,以判断证券价值及价格变动的行为 3.权证:

是一种有价凭证,投资者付出权利金购买后有权利而非义务,在某一特定时间或某一特定期间按约定价格向发行人购买或出售标的证券 4.金融非衍生工具: 以杠杆或信用为特征,以货币、证券、股票等传统金融工具为基础而衍生的金融工具 5.初始保证金:

买卖双方在交易之前都必须在经济公司开立专门的保证金账户,并存入一定金额的保证金 6.维持保证金:它是初始保证金的75%,当保证金账户余额低于交易所规定的维持保证金的水平时,经济公司就会通知交易者补交到初始保证金水平,否则就会强制平仓

7.远期:

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一确定时间按确定价格买卖某种数量的标的资产的合约

8.保荐人:

保荐人是一个机构,由保荐人负责对发行人的上市推荐和辅导,合适公司发行的文件和上市的文件中所载的资料是否真实、完整,协助发行人建立严格的信息纰漏制并承担风险防范责任

9.宏观经济政策:政府有意识的运用一定的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运行以达到政策目标

10资本化利息:指公司自有资金不足,通过外部借款自建自用固定资产或生产生产期间超过一年的大型的设备机器过程中外部借款产生的利息

11证券市场:是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金融衍生工具等各种有价证券发行和买卖的场所

第一章 股票

1、什么是股份制度?它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答:股份制度亦称股份公司制度,它是指以集资入股、共享收益、共担风险为特点的企业组织制度。股份公司一般以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股本,股票投资者依据他们所提供的生产要素份额参与公司收益分配。在股份公司中,各个股东享有的权利和义务与他们所提供的生产要素份额相对应。 功能:

一、筹集社会资金;

二、改善和强化企业的经营管理。

2、什么是股票?它的主要特性是什么?

答: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表示其股东按其持有的股份享受权益和承担义务的可转让的书面凭证。股票作为股份公司的股份证明,表示其持有者在公司的地位与权利,股票持有者为公司股东. 特性:1 、不可返还性

2、决策性

3、风险性

4、流动性

5、价格波动性

6、投机性

3、普通股和优先股的区别?

答:普通股是构成股份有限公司资本基础股份,是股份公司最先发行、必须发行的股票,是公司最常见、最重要的股票,也是最常见的股票。其权利为:

1、投票表决权

2、收益分配权

3、资产分配权

4、优先认股权。对公司优先股在股份公司中对公司利润、公司清理剩余资产享有的优先分配权的股份。第一是领取股息优先。第二是分配剩余财产优先。优先股不利一面:股息率事先确定;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无对公司决策表决权;在发放新股时,无优先认股权。

有利一面:投资者角度:收益固定,风险小于普通股,股息高于债券收益;筹资公司发行角度:股息固定不影响公司利润分配,发行优先股可以广泛的吸收资金,不影响普通股东经营管理权。

4、我国现行的股票类型有哪些?

答:我国现行的股票按投资主体不同有国有股、法人股、公众股和外资股。

国有股是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部门或机构以国有资产向公司投资形成的股份,包括公司现有的国有资产折算的股份。

法人股是指企业法人或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其依法可支配的资产向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流通股权部分投资所形成的股份。

公众股即个人股,指社会个人或股份公司内部职工以个人合法财产投入公司形成的股份。 外资股指股份公司向外国和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投资者发行的股票。

第二章 债券

1、什么是债券?它必须具备哪三个条件?

答:债券是发行者依法定程序发行,并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是表明投资者与筹资者之间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债务凭证。 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必须可以按照同一权益和同一票面记载事项,同时向众多投资者发行;

2、必须在一定期限内偿还本金,并定期支付利息;

3、在国家金融政策允许条件下,必须能按照持券人的需要自由转让。

2、债券的基本特性?

答:

1、权利性:利息请求权、偿还本金请求权、财产索取权、其他权利。

2、有期性

3、灵活性

4、稳定性

3、债券与股票的区别?

答:(1)性质上,债券表示债券持有人对公司的债权,无参加经营管理的权利;股票表示对公司所有权,有参加经营管理的权利

(2)发行目的上,股票是为了筹集公司资本的需要,追加资金列入资本;债券是追加资金的需要,追加资金列入负债。

(3)获得报酬时间,债券获得报酬优先于股票。 (4)投资风险上看,股票大于债券。

(5)投机角度上,债券投机性小,而股票投机性比债券要大。 (6)发行单位上看,债券发行单位多余股票发行单位。 (7)流通性上看,债券因为有期限,流通性要低于股票

4、债券按发行主体分类有几种?

答:政府公债券——政府或政府代理机构为弥补预算赤字,筹集建设资金及归还旧债本息而发行的债券。 金融债券——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为筹措中长期信用资金而发行的债券 企业债券——企业为筹集投资资金而发行的债券。

国际债券——各主权国家政府、信誉好的大公司以及国际机构等,在本国以外的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的债券。(欧洲债券——国外筹资人在欧洲金融市场上发行的,不以发行所在国货币,而是以另一种货币计值并还本付息的债券。)

第三章 投资基金

1、什么是投资基金?它有哪些特点?

答:投资基金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证券投资方式,即通过发行投资基金单位,集中投资者的资金,由投资基金托管人托管,由投资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用的资金,从事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投资,并将投资收益按基金投资者的投资比例进行分配的一种间接投资方式。

特点:

1、小额投资,分散风险。

2、专业性投资管理

3、成本较低,进退方便

4、收益可观

5、有利于机构投资者的内部管理。

2、投资基金同股票、债券投资工具的关系?

答:性质上看,股票反映的是对公司的所有权;债券只是一种债权;契约型基金反映的是一种信托关系。 发行目的上看,股票是股份公司筹集自己资本的需要,债券是为了追加资金的需要;投资基金是为了形成一个以分散组合投资为特色,以降低风险从而达到资产增值为目的的投资基金组织。

发行者看,股票发行者是股份公司,债券发行者是政府、金融机构、公司企业等,而投资基金的发行者是一个比较松散的组织。

从期限上看,债券的性质决定了债券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股票是对公司所有权的代表,无到期日;投资基金较灵活,可有期,可无期。

从风险上看,股票风险最大,投资基金次之,债券风险最低。收益与之相同。

从返还型上看,债券到期必须返本付息;股票具有不可返还性,但可在股票市场上转让;投资基金,封闭式不能赎回,但可转让;开放式可自由赎回。

投机性,债券投机性很小,股票投机性最大,投资基金介于二者之间。

3、封闭式投资基金与开放式投资基金的区别?

答:封闭式投资基金是指投资基金资本总额及发行份数在未发行之前就已经确定下来,在发行期满后,投资基金就封闭起来,总量不在增减的投资基金,因此也称固定型投资基金。封闭性投资基金受益凭证在封闭期间内不能追加认购或赎回,但投资者可以在证券交易所市场上交易。

开放式投资基金是指投资基金的发行总额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随时根据市场供求状况发行新的份额或被投资人赎回的投资基金。投资基金的单位总数变动,但追加购买或赎回的价格已投资基金的当时的净资产价值为基础加以确定。

区别: (1)封闭式投资基金的份额数量是固定的,其投资基金份额买卖和交换按标准费率执行;开放式投资基金的份额是不固定的,卖出或买进按净资产价值执行。

(2)封闭式投资基金在存续期内不得要求赎回,故信托资产稳定,便于投资基金管理人管理运作;开放式投资基金的单位总数是变动的,给投资基金管理人带来挑战。 (3)封闭式投资基金风险大于开放式投资基金风险。

4、契约型投资基金和公司型投资基金有何区别?

答:契约型投资基金又称信托投资基金,是根据信托法组建的,也就是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三方订立信托投资契约,有投资基金经理公司根据契约运用信托资产,有托管人负责保管信托资产,而投资成果则由投资者享有的一种投资基金。

公司型投资基金是按照《公司法》组建而成的投资基金,投资者购买公司股份成为股东,由股东大会选出董事、监事,再由董事、监事投票委任某一投资管理公司来管理投资公司资产。这种投资基金股份的出售一般都委任专门的承销公司进行。

区别:(1)公司型 必须由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机构发起并发行投资基金股份;契约型无需单独组成具有法人资格的机构发起投资基金,由现有的金融机构发起即可。

(2)公司型投资基金管理依据是公司章程,契约型依据是信托契约。

(3)公司型投资基金发行股票,投资者为公司股东,具有投票表决权;而契约型发行收益证券,购买收益证券持有者,只享有受益权,不具有股东资格。

第四章 衍生投资工具

1、认股权证:股票认购售权证,由上市公司发行,表明持有人具有在指定时间内以事先确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该公司股票的权利凭证。包括有效期限、换股比率、换股价。

2、认股权证与股票认股权的区别

普通股认股权只是认股权证的低级形式,首先单就认股权来看,它存在两个缺点:一是认股权与原有普通股股票连在一起,未分离,因此就不能在市场上流通;二是公司发行新股时一般希望在较短时间迅速筹集资金,所以认股权期限较短。而认股权证克服了上述缺点,它可以在市场上流通,并且期限长,甚至数年之久。其次优先认股权产生于公司筹集资金而向现有股东发行新股时,是对普通股的优惠权;而优先认股权证产生于公司发行优先股和债券时,是对优先股股东和债权人的优惠。再次,优先认股权的价格低于市场价格,而权证的价格高于当时的市场价格。

3、可转换按证券:指发行人以法定程序发行,持有人在一定时间内依据约定的条件可以转换成一定数量的另一类证券的证券。实际上是一种普通股票的看涨期权。

4、证券期货:是指买卖双方支付一定数量的保证金,通过证券交易所进行的以将来特定的日期作为交割日期,按照约定的价格卖出或买入一定数量的证券的交易方式。 特点:(1)交易对象是有价证券的标准化合约。 (2)对冲交易多,实物交易少,投机性强。

(3)采用有形市场的形式,实行保证金制度,交易安全可靠。

(4)交易者众多,交易活跃,流动性好。

5、证券期权交易又称选择权交易,相对于现货交易而言,它是一种远期交易。它指证券投资者实现支付一定费用取得一种可按既定价格买卖某种证券的权利。

与期货交易的区别:(1)期权交易对象是一种权利而非证券本身,期货交易对象是证券,只是把订约时间和履约时间隔;(2)期权的时效自动性。期权有期限,超过期限未行使权利,期权自动失效,而期货交易在时间上要求双方必须履约。 (3)期权持有人可以在合同期限内任何一天执行合同,而期货交易往往规定执行的合同时间,提前延期均不可。(4)期权属于单项合同,期权买方只有权利,无义务,而卖方有义务无权利;期货合约是双向合同,双方均有权利义务。

6、证券期权的两种类型:

一、看涨期权(买入期权)指依据买卖双方签订的契约,买者在协定期内有权按照双方协定的价格向买者买进一定数量的指定证券。

二、看跌期权(卖出期权);指依据买卖双方签订的契约,买者在协定期内有权按照双方协定的价格向卖者卖出应数量的指定证券。

7、股票指数期货:只证券交易所同期货买卖者签订买卖股票价格指数的合约,并在未来指定日期用现金办理交割的一种期货交易方式。

第五章 证券市场概述

1、什么是证券市场?其作用? 答:证券市场是有价证券发行与流通场所及其相联系的组织与管理体系的总称。证券市场包括证券发行市场和证券流通市场。作用:

第一、是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第

二、是推动企业加强经营管理的重要动力;第

三、是商业银行安全经营的重要保证;第

四、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桥梁;第

五、是传道经济信息的重要媒介;第

六、是进行过紧资金融通的重要工具。

第六章 证券发行市场

1、什么是证券发行市场?

答:又称“初级市场”或“一级市场”,指各发行主体及其中介机构发售各种证券所形成的市场,一般是无形的。

2、股票的发行目的?

答:(1)新公司首次发行股票——设立发行;(2)老公司发行增资股票——增资发行;(3)为改善企业财务结构而发行股票;(4)为特定某种目的发行股票(转化证券;股份的分割和合并;公司兼并;公司缩股;证券交易所提高股票上市的基准)

3、影响股票发行价格的因素?

答:净资产;经营业绩;发展潜力;发行数量;行业特点;股市状态。

4、什么是债券的信用评级?

答:指债券评级机构对债券的发行者的信誉及其所发行的特定债券的质量进行评估的综合表述。本质上,信用评级评估和计量了信用风险,即发生不利于债权事件的可能性。

第七章 证券交易所

1、如何理解证券交易市场与发行市场的关系?

答:证券交易市场是对已发行的证券进行转让、买卖的场所,因此也称为证券流通市场、二级市场和次级市场。 证券发行市场和证券流通市场的关系:

证券发行市场体现了证券由发行主体流向投资者的市场关系,它通过一种纵向关系将证券发行者和投资者联系起来。流通市场则通过一种横向关系将同是证券投资者证券买卖双方联系起来。

从证券交易结果看,证券发行市场交易的结果是社会长期资金的增加,形成股票和债券的绝对数量的上升,众多资金通过证券买卖投入生产经营等领域。证券流通市场买卖的结果只是资金所有权和证券所有权的易位,社会长期资金的总数不会因此增加,股票、债券等虚拟资本也不能膨胀。

因此发行市场是证券市场的基础环节,没有发行市场,筹资者就无法筹集到资金,投资者也无法通过证券进行投资,也就没有交易市场。可见证券发行市场的存在是交易市场存在的前提。交易市场又是发行市场的保证。因为如果无交易市场,证券投资者的资金就无法及时变现,也不追随经济效益调整投资目标,投资者无法灵活运用资金,也就导致了人们不愿购买或持有证券,从而影响发行市场的正常运行。证券交易市场对发行市场也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二者需相互配合,协调的高效的运转,才能形成一个具有活力和稳定运转的证券市场。

2、证券交易市场的类型有哪些? 答:证券交易所和场外交易所

证券交易所是证券交易市场中有组织、有固定地点,并能使证券集中、公开、规范交易的场所,是证券流通市场的主体和核心。特点:

1、不持有证券,不买卖证券,不能决定证券的市场价格

2、证券买卖完全公开

3、具有严格的组织性。

场外交易市场简称OTC,是证券交易所以外的证券交易市场的总称,是分散的、非组织化的市场。包括店头市场、第三市场、第四市场。

3、柜台交易市场有何特点?

答:柜台交易市场即店头市场,指证券经纪人或证券自营商不通过证券交易所把未上市的证券,有时也包括一部分已上市的证券直接同顾客进行买卖的市场。特点:

(1)设施上,没有大型证券交易所的中央市场,但个别的也有不小的规模和场面。

(2)价格形成方式上,不像证券交易所那样通过充分竞价的方式得出证券行市,店头市场只提供协议价格,即证券自营商买卖双方或客户与证券自营商之间的协商价格。

(3)价格水平上,一般按净价基础进行交易。净价支部包括佣金的价格。

4、证券上市的利与弊。 答:利:(1)有利于公司扩大资金来源,筹集巨额资金,满足生产经营发展需要;(2)有利于提高股票债券的流动性,增加对投资正的吸引力,从而有利于上市公司继续向公众集资;(3)有利于提高公司的信誉和知名度;(4)形成对企业的压力,促进企业不断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弊:(1)公司的约束与压力加大(2)不利于保守公司经营秘密(3)公司证券可能成为投机对象(4)股权因此更加分散(5)加大公司成本开支。

第八章 股票价格指数

股票价格指数:是用来表示多种股票的平均价格水平及其变动情况以衡量股市行情的指标,简称股价指数。

第九章 证券投资价值分析

1、影响债券价格的因素。

答:(1)利率,反方向;(2)经济发展境况,经济发展呈上升趋势,资金需求量大,利率上升,债券价格下降;(3)物价,物价上涨过快,处于保值目的投资于保值产品,债券供过于求,价格下跌;(4)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抛售债券,债券价格下跌;(5)新发债券的发行量,发行超过一定数量,会导致债券价格下跌;(6)投机操纵,价格变动剧烈(7)汇率,外汇升值,吸引投资者购买该种外汇的债券,引起价格上涨。

2、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

答:(1)基本因素: a.经济因素(宏观、中观、微观)b.政治因素c.其他(自然灾害,经济复兴)(2)技术因素:技术因素指市场操作的因素,主要来自投机活动的结果,包括a.人为的投资操作;b.买空卖空及大户购买。(3)信用交易因素。信用交易使投机者可以通过大规模借入资金来购买股票或者借入股票作大宗卖出,从而使股价波动。(4)证券管理部门的限制规定。

第十三章 证券投资组合分析

1、证券组合的含义

答:证券组合是指个人或机构投资者同时所持有的各种有价证券的总称,它反映了投资者的意愿和所受到的约束,即投资者对投资收益的权衡、投资比例的分配、投资风险的偏好等的限制。

2、效用期望无差异曲线(风险收益无差异曲线)

答:在E(R) , σ的坐标系中的一条曲线,在该曲线上任意一点所对应的证券组合都能产生相等的效用期望值,即对具有相应偏好的投资者而言,这条曲线上任意一点所代表的证券组合都是无差异的,因为他们都能产生相等的效用期望值。(画图)

3、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答:证券投资风险指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的差异性。

证券的风险可划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性风险指因各种因素影响整个市场发生波动而造成的风险,政治的、经济的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是系统风险的来源。这类风险与所有证券都存在系统性联系,利率风险、市场风险和购买力风险就属于系统性风险。

非系统性风险指因个别证券发行公司和特殊状况造成的风险,这类风险通常与整个股市状况不发生系统性联系,企业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违约风险属于非系统性风险。由于非系统性风险强调对某一种证券的影响,说明该风险具有相互抵消可能,所以这类风险可以通过证券组合的方法消除。

4、有效组合:构建证券时,投资者谋求的是在他们愿意接受的风险水平既定的条件下是投资预期收益最大化,满足这一要求的证券组合极为有效组合。

5、马柯维茨对投资者的资产选择行为的基本假设

(1)投资者都规避风险;(2)投资者追求效用最大化;(3)投资者仅根据均值、方差、协方差选择最佳投资组合;(4)投资期为一年;(5)资金全部用于投资,答不允许卖空;(6)证券见相关系数都不是-1,不存在无风险证券,而且至少有两个证券的预期收益不同。

6、马柯维茨的有效边界。

在多个证券构成的可行集是标准差—期望收益率坐标系中一个弹头型平面区域,根据偏好收益与厌恶风险的假设,集合左边界BERF为最小方差边界,即在相同期望收益条件下,投资风险的最低资产的组合组成的曲线,而BE段为无效边界,因为在这一段,期望收益越高,风险越低,投资者只会选择E点。而ERF为效率边界,它包括全部有效资产组合,即相同风险情况下期望收益最大,或者相同期望收益相同情况下风险最低。

7、给定若干个有效组合供投资者选择,投资者最乐意选择的证券组合即为最优组合。

第十四章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1、CAMP(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假设条件。 答:除马柯维茨证券组合模型假设之外,还有:

假设1:所有的投资者都依据期望收益率评价证券组合收益水平,依据方差评价证券组合的风险水平,并采用期望效用无差异曲线和有效组合边界来选择最优证券组合。

假设2:所有投资者对证券的期望收益率、标准差及证券间的相关性具有完全相同的预期。 假设3:证券是完美无缺的,无摩擦。摩擦即对整个市场上的资本和信息自由流通的阻碍。

2、资本市场线

由无风险证券Rf出发向右上方引出一条与原有风险证券组合可行区域相切的一条射线RfMT,是新的效率边界变成一条直线—RfMT,在这条直线上,风险既定的条件下,期望收益最大,或者期望收益一定,风险最小,这条直线称之为资本市场线,它是无风险资产与市场证券组合的有效组合。

资本市场线方程:E(Rp)=Rf+(Rm-Rf)* σp/σm

E(Ri)有效组合p的期望收益率,σp有效组合p的标准差,Rm市场组合M的期望收益率,σm市场组合M的标准差,Rf无风险证券收益率

市场组合:市场组合是每一个愿意承担风险的投资者必须持有的唯一的风险资产,是独立于投资者效用函数的最佳组合,它包括市场中每一种风险证券每种证券在市场组合中的比例就是该证券的市场价值占全部证券市场价值的比例。

3、分离定理(分割定理)

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包括两个相互独立的决策:

(1)对风险资产进行选择:估计每一项风险资产的期望、方差以及相互作用程度(协方差),确定风险资产组合及其效率边界。随后,投资者由无风险证券Rf引出一条与效率边界相切的射线,切点即为投资者应当持有市场组合。

(2)最终资产的选择。由于引出之射线为新的有效边界,投资者可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在该射线上选择市场组合与无风险证券的组合,即安排市场组合和无风险证券各自的比例。

4、证券市场线。

无论是单个证券还是证券组合,均可将其β系数作为风险的合理测定,其期望收益与β系数测定的系统风险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这个关系在以E(Rp)为纵坐标、β作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代表一条直线,这条直线被称为证券市场线。

证券市场线方程(CAPM):E(Rp)=Rf+(Rm-Rf)*βp

βp为证券组合p或证券p的β系数。

5、资本市场线与证券市场线的关系。

答:第

一、资本市场线便是无风险资产与有效率的风险资产在组合后的有效资产组合期望收益与总风险之间的关系,因此在资本市场线上的点就是有效组合;而证券市场线表明的是任何一种单个资产或组合的期望收益与其系统风险β之间的关系,因此在证券市场线上的点未必在资本市场线上。 第

二、在均衡条件下,所有证券都落在证券市场线上。

第三、资本市场线是证券市场线的一个特例,当一个证券或一个证券组合是有效率的时候,该证券或证券组合与市场组合的相关系数等于1,此时二者相同。

6、证券特征线

答:公式E(Rp)=Rf+(Rm-Rf)*βp改写成E(Rp)—Rf =(Rm-Rf)*βp 此式被称为特征线,以(Rm-Rf)为横坐标,E(Rp)—Rf为纵坐标,表示某一证券的超额收益与市场组合的超额收益与该证券的系统风险存在严格的函数关系。

第十五章 证券市场效率与绩效评价

1、证券市场效率指一个证券市场如果在确定资产价格中能够使用所获得的全部信息,它(从信息上)就是有效率的。即,能够有效地利用金融信息的证券市场被称为有效性市场。

2、内在效率:指证券市场的交易营运效率,即证券市场能否在最短的时间最低的交易费用为交易者完成一笔交易,它反映证券市场的组织功能和服务功能的效率。

外在效率:指证券市场的资金配置效率,及市场上证券的价格是否能够根据有关的信息作出及时、快速的反应,它反映了证券市场调节和分配资金的效率。

3、弱型效率市场:股价变动的历史不包括任何对预测股价未来变动有用的信息。在此情况下,证券的现行价格反映的是有关过去价格和过去收益的一切信息。

半强型效率市场:证券市场上,价格会迅速、准确的根据可获得的所有公开信息进行调整,因此以往的价格和成交量等技术信息及公布的基本信息无助于分析家挑选价格被高估或低估的股票。

强型效率市场:不仅已公布的信息,而且是可能获得的所有有关信息都以反映在股价中,因此任何信息包括“内幕信息”对专业分析毫无用处。通常情况下,任何投资者都无法凭借其地位和某种信息渠道来获得超额收益。

第8篇:证券投资学知识点总结

证券特征:

1、法律特征。

2、书面特征。

证券基本分类:

1、无价证券(1)证据证券(2)凭证证券

2、有价证券(1)商品证券(2)货币证券(3)资本证券

有价证券的类型:按上市与否分;按体现内容分(1)资本证券(2)商品证券(3)货币证券;按发行主体分(1)公司证券(2)金融证券(3)政府证券

有价证券的特征:产权性;期限性;收益性;流动性;风险性

证券投资的特点:高收益;高风险;可流通性 社会性和广泛性

股票的特征:风险性;稳定性;流通性;收益性;价格的波动性;经营决策的参与性

股票的类型:按票面金额表示分(有无) 按是否记名分(记 不记) 按股东享有权利分(普通 优先)

普通股票的功能:构成股份制企业的资本;为股份制企业利润分配提供依据;为投资者提供了投资工具;为证券市场发展提供了基础

普通股特征:最普通最重要发行量最大的股票种类。是标准股票。是风险最大的股票。 优先股的特征:在发行时已约定股息率;优先分派股息和清偿剩余资产;表决权受到一定限制;股票可由公司赎回

我国目前的股权结构:国家股;法人股(非、企业法人股);公众股(社会公众股、公司职工股);外资股(境内、外上市外资股)

债券的类型:按发行主体分(政府、国际、金融公司债券);按计息方式分(单利、复习、贴现、累进利率债券);按利率浮动与否分(固定、浮动利率债券);按债券形态分(实物式、凭证式债券、记账式凭证)

债券的基本特征:偿还性;流动性;风险性;收益性

国债的特点:自愿性;安全性;流动性;免税待遇;收益稳定

公司债券的特征:风险性较大;收益性较高;债券比股票有优先权

可转换债券的基本要素:基准股票;票面利率;转换比率和转换价格;转换期;赎回条款;回售条款

可转换债券的特点:(1)有未上市公司发行的,没有具体上市时间表和转股时间表,其能否上市、转股时间、转股价格等均有很大的不确定性。(2)票面利率低于银行存款利率,并且采取浮动的利率方式。(3)该转债有强制性转股条款。

金融债券的特征:与公司债券全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银行贷款相比,盈利性较高。发行和管理不同与企业债券的特殊规定。

国际债券的特点:资金来源比较广泛。市场潜力大。期限长数额大。负债机构的多样化。资金的安全性较高。

基金与股票、债券的区别:反映的关系不同。股票反映的是产权关系,债券反映的是债权债务关系,契约型基金反映的是信托关系。他们所筹资金的投向不同。股票和债券是融资工具,筹集的资金主要是投向实业,而基金主要是投向其他有价证券等投资工具。风险水平也不同。股票有较大的风险。债券的直接受益取决有债券的利息率,投资风险较小。基金主要投资于有价证券,收益有可能高于债券,资金风险有可能小于股票。

证券投资基金的特点:专业管理、专家操作。组合投资、分散风险。小额投资、费用低廉。流动性强,变现性高。品种繁多,选择性强。

证券投资基金的类型:组织形态不同;变现方式不同;投资标的不同 ;投资目标分类不同 契约型基金与公司型基金的不同点:资金的性质不同。投资者的地位不同。基金的运营依据不同。

封闭资金与开放式资金的区别:(1)期限不同(2)发行的规模限制不同(3)基金单位交易方式不同(4)基金单位的交易价格计算标准不同(5)投资策略不同

证券投资基金的经济影响:

一、正面功能。

1、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丰富了投资品种。

2、改善了证券市场的所有者结构,起到稳定证券市场的作用。

3、有助于市场效率的提高。4可以推动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

5、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形成和推动国有产权制度的该。

二、负面功能。

1、投资基金将增加投资者的投资成本,从而影响投资回报率。

2、投资基金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引起证券市场的波动。

3、投资基金正加了金融市场的管理难度。

金融衍生工具的特征:

1、跨期交易

2、杠杆效应

3、不确定性的高风险

4、套期保值和投机套利共存

金融衍生工具的功能:

(一)套期保值

(二)价格发现

证券市场特征:交易对象为股票、债券。购买目的为获取股息利息和资本的增值。流动性强。定价依据。购买后的风险性。资源配置。

证券市场的功能:筹资功能。资本定价。资本配置。

交易原则:价格优先,时间有线。

竞价方式:集合竞价、连续竞价。

不同阶段的通货膨胀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早期通货膨胀导致证券市场价格上扬。中期价格下跌。晚期价格低迷。

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对证券市场的影响:稳定、温和的通货膨胀导致证券市场价格上扬。严重的通货膨胀导致价格下跌。

经济周期四阶段:衰退、低谷、复苏、高峰。

财政政策的目标:资源的合理配置。收入的公平分配。

政策手段:国家预算、税收、国债、财政补贴、财政管理体制、转移支出。

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紧的财政政策将使过热的经济受到控制,证券市场也将走弱,而送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发展,证券市场走强。

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扩大货币供给量,会促使证券价格上扬。反之,实行紧缩货币政策,会促使证券价格下跌。利率的变动与证券的价格呈反方向波动。

其他影响证券市场的影响:

1、政治因素

2、战争因素

3、灾害因素

行业的生命周期分析:

1、初创期。新技术,市场垄断、高风险高收益。

2、成长期。稳步增长,竞争较激烈,较高的利润,高于整体经济的发展速度。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3、成熟期与整体经济发展速度同步,稳定的现金流收入。新企业进入难度较慢。

4、衰退期发展速度已经慢于经济中的其他行业,货已经慢慢萎缩。新产品替代品出现,原行业需求下降。 影响行业兴衰的主要因素:

1、技术进步

2、政府的产业政策

3、社会习惯的改变

公司资本素质分析:

(一)公司竞争地位分析

(二)公司的盈利能力及增长性分析

(三)公司经营管理能力分析。

构建证券投资组合的原因:

(一)降低风险

(二)实现收益最大化

证券证券组合风险:

一、系统性风险

1、市场风险

2、利率风险

3、购买率风险

4、社会风险

二、非系统行风险

1、行业风险

2、企业经营风险

3、企业违约风险

投资组合理论的假设条件:

1、假设证券市场是有效的

2、假设投资者都是风险厌恶者

3、风险以预期收益率的方差或标准差表示

4、假定在风险一定的情况下,投资者利益率最高。或者利益率在一定的情况下,希望风险最小

5、假定多种证券之间的手意识相关的。可以选择最低的风险证券组合。

优势法则:

1、在给定的各种风险条件下,提供最大预期收益率。2在给定的各种预期受利率的水平条件下,提供最小的风险。同时成立时,投资者可以选择其最优的投资组合。 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向右上方倾斜。风险厌恶者的无差异曲线凸向横轴。无差异曲线是密集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可能相交,越往左上方的无差异曲线其效用期值越大。

投资这的共同偏好准则:

1、如果两种证券组合具有相同的收益率标准差,和不同的预期收益率,投资者肯定选择预期收益率高的那种组合。

2、如两种组合与其受利率相等,则选择风险小的那种组合。

3、若以组合比另一组合有较小的风险和较高的预期收益率,则肯定选在这一组。

影响债券价格的因素:信用等级。期限。市场利率。

到期收益率与到期期限之间关系:

一、市场预期理论:取决于对未来利率的市场预期。

二、流动性偏好理论:由未来利率的预期和流动性溢价共同决定。

三、市场分割理论:有短期和长期资金市场供求状况的对比。

影响股票几个变动的主要因素:

1、经济因素

2、政治因素

3、自然因素

4、行业因素

5、公司因素

6、市场因素

7、心理因素

影响封闭式基金价格的因素:基金净值;宏观经济状况;政府的有关基金的政策;市场供求关系。

认股权与优先认股权比较:优先认股权:增资配股,发行普通股。普通老股东的优惠权。期限短。认股价低于发行是普通股市价。认股权证:发行债券、优先股。债权人、优先股东的优惠权。期限长。认股价高于普通股市价。

第9篇:国际投资学 期末重点总结

投资:经济主体为获得经济效益而垫付货币或其他资源用于某项事业的经济活动。 国际投资:是国际货币资本及国际产业资本跨过流动的一种形式,是将资本从一个国家或地区投向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

国际投资与国内投资的区别: 1.国际投资目的的多样性

2.国际投资领域的市场分割及不完全竞争性 3.国际投资中货币单位及货币制度的差异性 4.投资环境的国际差异性 直接投资:

指投资者到国外直接开办工矿企业或经营其他企业,即将其资本直接投放到生产经营中的经济活动。 间接投资:

指国际证券投资以及以提供国际中长期信贷、经济开发援助等形式进行的资本外投活动,间接投资可分为股权类证券投资和债券类投资。

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区别:

1“有效控制”方面的区别:直接投资需要有直接控制权,各个国家对有效控制权定义不太相同,国际惯例超过企业10%股权的外资即被认为是国际直接投资。

2持久利益的特点:直接投资一般指投资者在其他国家直接开办企业或者通过兼并、收购掌握控股权,从而获得长期利益。间接投资不能够获得持久利益。

3投资的具体表现:国际直接投资是生产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或转移,更多的是无形资产的输出,国际间接投资是国际货币资本的流动或转移,过程比较简单。

国际资本:国际投资资金的本源形式是国际资本。国际资本有三种形态:国际商品资本、国际货币资本、国际生产资本。

国际投资理论

垄断优势论:主要是回答一家外国企业的分支机构为什么能够与当地企业进行有效的竞争,并长期发展下去。一个企业之所以要对外直接投资,是因为它有比东道国同类企业有利的垄断优势,从而在国外进行生产可以赚取更多的利润。优势分为:知识资产优势;规模经济优势。 垄断优势论解释了知识密集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象和发达国家之间“双向投资”现象。 国际生产折中论:主要回答了企业利用国外资源和国外市场的方式为什么在不同的国家会有所不同。这一理论抽象出三个最基本的决定跨国公司行为和外国直接投资的因素: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市场内部化优势。

所有权优势:指一国企业拥有或能够得到的别国企业没有或难以得到的生产要素禀赋、产品的生产工艺、发明创造能力、专利、商标、管理技能等。

内部化优势:指企业为避免不完全市场带来的影响而把企业的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

区位优势:东道国能为外国厂商在本国投资设厂提供的有利条件,这些有利条件是东道国特有的,对所有的跨国企业一视同仁。

比较优势论:特点:

1.对外投资企业与东道国的技术差距越小越好 2.中小企业投资于制造业比大企业更具有优势

3.无论是投资国还是东道国,都不需要有垄断市场。

国际资本市场:是指营运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资金融通活动,其职能是促进资金在全球的流通,满足各国资金需求者对长期资金的需求。主要包括:全球化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投资基金市场。

国际股票市场:是以世界各国的股票市场为基础,通过信息通讯技术将他们互联,形成一个在世界范围内信息共享、互通交易的全球化股票交易网络。

国际股票:是指股票的发行和交易过程,不是只发生在一国内,通常是跨国进行的,即股票的发行者和交易者、发行地和交易地、发行币种和发行者所属本币等有至少一种和其他的不属于同一国度内。 国际股票的种类:

1.在外国发行的直接以当地货币为面值并在当地上市交易的股票

2.以外国货币为面值发行的,却在国内上市流通的,以供境内外投资者以外币交易买卖的股票 3.存托凭证:是指在一国证券市场流通的代表外国公司有价证券的可转让凭证 4.欧洲股票:是指在股票面值货币所在国以外的国家发行上市交易的股票 国际股票的市场

国际股票的发行市场(一级市场):是指进行证券募集以筹集资金的市场。无形市场。 国际股票的交易市场(二级市场):是指将股票在股票交易所登记注册,并有权在交易所挂牌买卖,是买卖、转让已发行股票的市场。可分为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 场内市场:是指各国的股票交易所。

场外市场:包括柜台交易市场、第三市场和第四市场,是场内市场的有效补充,无形市场。

1.柜台交易:非挂牌交易。是指证券公司、经济公司、经纪人、投资者等直接在交易柜台上进行面对面的交易,其中不涉及交易所,买卖股票的种类、数量、价格等等均由交易双方协商决定。

2.第三市场:是指已获得在证券交易所上市资格的股票,由非交易所会员的证券商进行场外交易。场内市场向场外的一种特殊延伸。

3.第四市场:是指交易双方不通过证券商而直接进行股票交易。场内市场向场外的另一种特殊延伸。 国际股票市场的功能:

1.筹集资金:是国际股票市场的首要功能。

2.转换经营机构:对于发展中的新兴国家,可以帮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优化资源配置:通过一级市场筹资、二级市场股票的流动来实现此功能。

4.分散风险:给投资者和融资者提供了投融资渠道的同时,也提供了分散风险的途径。

国际债券:借款人为筹措和融通资金,在外国金融市场上发行的,以外国投资者为发行对象,并以外国货币为面值的债券。

国际债券的特征:

1.发行者和投资者属于不同的国家 2.期限结构的多样性 3.具有较强的流动性 4.风险多样化 5.融资目的多样性 国际债券的种类: 1.外国债券:是指借款人在本国以外的某一个或多个国家的债券市场发行的,以发行地的货币为债券面值的债券,它的发行必须事先得到发行地所在国的证券监管机构的批准,并接受改过相关证券法律法规的管辖。

2.欧洲债券:是指借款人在本国以外的某一个或多个国家的外国债券市场发行的,但债券并不以发行地货币为面值,而以发行地之外的其他货币为面值的债券。特征:欧洲债券的发行人、发行地以及面值货币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国家。属于境外市场,不受任何国家的监管,也没有任何国家的法律的约束。 欧洲债券市场的好处:

1.是一个完全自由的市场,没有官方机构的监督,债券发行较为自由灵活 2.发行时间、条件、地点可以根据发行者的需要决定

3.发行欧洲债券筹集的资金数额大、期限长,方便筹资者筹集大额资金 4.通常由几家大的跨国银团、包销团负责,发行面广,费用低 5.利息收入通常免交所得税

6.不记名,并可以保存在国外,投资者资料保密 7.安全性较高,信誉高。

国际债券市场:是指由国际债券的发行者和投资者所形成的金融市场。 债券市场的功能:

1.融资功能。使资金从资金剩余者流向资金需求者,为资金不足者筹集资金。

2.资金流动导向的功能。效益好的企业发行的债券因为信用等级高、偿还能力强、风险小,通常受投资者欢迎,反之,效益差的风险高,不受欢迎。

3.防范金融风险。一个较为完备的债券市场可以有效地降低一国金融系统的风险。

离岸资本市场:离岸金融市场(境外金融市场)采取与国内金融市场隔离的形态,使得非居民在筹集资金和运用资金方面不受所在国税收、外汇管制及有关金融法规的影响,是可以进行自由金融交易的市场。 离岸资本市场类型: 1.内外混合型(先有市场后有政府,中国香港、伦敦)

2.内外分离型(先有政府后有市场,纽约、新加坡、东京)3避税型(巴哈马、开曼、巴拿马) 离岸资本市场优点:

1.有利于规避资本管制。资金转移不受任何限制,对于实行资本管制的国家的企业具有很大吸引力。

2.有利于融资公司规避贸易壁垒,尤其是关税限制。如果企业拥有海外离岸公司,向离岸公司出口产品,再由离岸公司出口到发到国家,就有可能规避关税壁垒和出口配额限制。

3.有利于企业保持商业秘密。宽松的法律环境和对公司业务的保密,使离岸公司自身安全得到保障,极大减少各种风险。

4.有利于避税且可以避免双重征税。

5.有利于公司注册。注册便利,维持成本低,离岸公司注册程序非常简单,可由专业注册代理机构完成。 6.有利于公司经营管理。离岸公司无需每年召开股东大会及董事会,自由度大。 国际信贷

信贷:是货币持有者将约定数额的资金按约定的利率暂时借出,借款者在约定期限内,按约定的条件还本付息的信用活动。

国际信贷的类型:(按来源和性质分)

1政府贷款:一国政府利用财政资金以优惠的方式向另一国政府提供的贷款,一般具有援助性。 2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是指从事国际金融业务的机构向借款过提供的贷款。

3国际银行贷款:是一国借款人向国际资金市场的外国贷款银行介入的贷款资金,包括短期商业银行贷款。银团贷款和项目贷款等。

政府贷款:是由一国政府向另一国提供财政资金的优惠性有偿借款。

政府贷款的性质:政府贷款是属于经济援助类型的贷款,利率低,期限长,条件较优惠。 政府贷款的作用:对租金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利于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发展中国家通过合理利用发达国家的贷款,开发本国资源,发展生产,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并提高出口能力。发展中国家之间相互提供政府贷款,开展经济合作,对促进各自民族经济独立稳定世界经济也有重要意义。 政府贷款的特点:

1.一般是以两国外交关系良好、有合作诚意为前提,为一定的政治外交关系服务。 2.必须经过各自国家会议批准并履行法定程序。

3.发达国家发放援助性贷款必须规定一些附加条件以便得到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4.数量要收到贷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国家财政及国际收支状况的限制,金额一般不大。 5.属于中、长期贷款,期限一般为10-30年,宽限期较长,利率为1%-3%的低息或无息。

世界银行:即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他和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组成世界银行集团。主要是对成员国的战后复兴和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开发提供较长期的资金。

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一国的投资者以控制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投入资金、机器设备、工业产权等有形或无形资产,并在另一国设立公司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国际直接投资特点: 1.投资周期长、风险性大

2.可以带动技术出口和管理经验的国际传播

3.对于投资接受国,直接投资形式便于管理和控制,可以逐步改善出口商品结构。 国际直接投资的类型:

1.从投资者是否投资创办新企业的角度,可分为创办新企业和控制外国企业股权两种形式。

2.从子公司与母公司的生产经营方向是否一致看,可分为三种类型:横向型国际直接投资、纵向型国际直接投资和混合型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的股权参与方式:独资经营、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和合作开发等形式。 非股权参与:是指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国际投资者并不持有在东道国的企业的股份,而只是通过与东道国的企业建立某些业务关系来取得某种程度的实际控股权,实现公司的经营目标。

非股权参与的主要形式:国际工程承包、国际租赁、补偿贸易、国际加工装配贸易、许可证合同、管理合同、技术援助或技术咨询协议、销售协议、特许营销等。

项目评估:就是在国际直接投资活动中,在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从企业整体的角度对拟投资建设项目的计划、设计、实施方案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论证和评价,从而确定投资项目未来发展的前景。 基本原则:

1.客观、科学、公正的原则 2.综合评价、比较择优的原则 3.项目之间的可比性原则

4.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5.技术分析和经济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6.微观效益分析与宏观效益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项目评估的主要内容: 1.投资必要性的评估 2.建设条件评估 3.技术评估

4.项目经济数据的评估 5.投资项目财务评价 6.国民经济效益评价 7.不确定性分析 8.总体评估

项目管理:是在国际直接投资中,跨国公司等投资主体为实现其投资目标,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科学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投资项目设计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即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投资项目的预定目标。

项目管理的内容:

1、投资项目决策阶段的管理

2、投资项目实施阶段管理

3、后评价阶段管理

跨国公司:指大型企业或集团,依赖其雄厚的资本和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等方式,在国外设立分公司或控制东道国当地企业,使之成为其子公司,并从事国际化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以获取高额利润为目的的国际型企业。 跨国公司的特点:

1.生产经营活动的跨国化。是跨国公司经营方式最基本的特征。

2.实行全球性战略。跨国公司的全球性战略目标在于使整个公司取得最大限度的利润和长远的利益。因此在制定经营决策时,不是孤立地考虑某一子公司所在国的市场、资源等情况和某一子公司的局部得失,而是从多国或者全球角度考虑整个公司的发展。

3.公司内部一体化原则,要求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即以母公司为中心,把遍布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和子公司统一为一个整体,是跨国公司实现其全球战略的关键。

4.利用先进技术保持竞争优势。跨国公司在世界市场上若要保持优势,或从一种优势转向另一种优势,必须在研究与开发新技术、新工艺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5.综合性多种经营发展。综合性多种经营是指母公司和子公司各自生产不同种类的产品,甚至经营彼此毫不相干的行业,根据生产、销售过程内在的需要,将有关联的生产联系起来进而向其他行业渗透,形成生产多种产品的综合体系。跨国公司通过多种经营发展,将全球战略目标、产品多样化战略和技术转让战略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获得最大经济利益。

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战略:

1.公司增长战略。分为三种类型:①密集型增长战略:当公司的生产和销售尚有发展潜力时,采取积极措施,开辟新领域,增加新品种,使企业经营多样化,从而全面扩大生产和销售。 ②一体化增长战略:公司在产供销三方面实现一体化,扩大生产销售的产品链,有三种具体形式:1)向前一体化战略2)向后一体化战略3)水平一体化战略③多样化增长战略 2.进入新市场战略 3.市场选择战略 4.产品战略 5.所有权战略 6.技术转让战略

7.转移定价战略:是跨国公司独有的一种经营策略,特点是随意性和机密性 国际股票市场

在美国,全国性的股票市场主要包括纽约证券交易所,全美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证券交易市场等。 影响股票投资价值的主要因素:

1.经济因素:宏观经济走向和相关政策是影响股票价值的重要因素。经济周期、国家的财政、金融环境和国际收支状况等都会对股票的投资价值产生影响。

2.政治因素:泛指会对股票价格产生一定影响力的国际政治活动、政府的法令、政府措施等,例如国家领导人更迭、国际**、在国际舞台上扮演较为重要的国家政权转移、战事、劳资纠纷或罢工风潮等。

3公司自身因素:是决定股价的最基本因素,而这主要取决于发行公司的经营业绩、资信水平以及连带而来的股息红利派发状况、发展前景、股票预期收益水平等。

4.行业因素:相关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行业发展前景和发展潜力以及上市公司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等都会影响相关股票的价格。

5.市场因素:投资者的动向、大户的意向和操纵、公司间的合作和相互持股、投机者的套利行为等,均可能对股价形成较大影响。

6.心理因素:证券市场上投资者对股票走势的心理预期会对股票价格走势产生重要影响。市场中的散户投资者往往有从众心理,对股市也会产生助涨助跌的作用。

主要股价指数:道琼斯股票价格指数、标准普尔股票价格指数、纽约股票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指数、纳斯达克股票价格指数、《金融时报》股票价格指数、日经股票价格指数、香港恒生股票价格指数、上海证券交易所指数系列、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指数。

存托凭证:又称存股凭证、预托凭证、存券收据等,是某国企业在外国证券市场发行股票时,为了避免发行股票所在国证券管理机构的管制,而把股票寄存在发行股票所在国的某保管银行手中,然后由保管银行通知外国的存托银行以发行人的股票作抵押,在外国发行代表该股份的一种有价证券。

欧洲股权:是指在面值货币所属国以外的国家或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并流通的股票。

跨国并购:一国企业为了某种目的,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收购另一国企业的全部或者部分股份或资产,从而对后者的经营管理拥有实际的或完全的控制权。 兼并与收购的区别:

1.兼并是兼并企业获得被兼并企业的全部业务和资产,并承担全部债务和责任,被兼并企业作为经济实体已不复存在;而收购企业则是通过购买被收购企业的股票达到控股,对被收购企业的原有债务不附带连带责任,只以控股出资的股金为限承担风险,被收购企业的经济实体依然存在。

2.兼并是以现金购买、债务转移为主要交易条件的;而收购则是以所占有企业股份份额达到控股为依据,来实现对被收购企业的产权占有的。

3.兼并范围较广,任何企业都可以自愿进入兼并交易市场;而收购一般只发生在股票市场中,被收购企业的目标一般是上市公司。

4.兼并发生后,其资产一般需要重新组合、调整;而收购则是以股票市场为中介的,收购后,企业变化形式比较平和。

外国债券:是指某一国的发行人(包括政府、企业、银行等法人)在另一国债券市场上发行的、以市场所在国的货币标明面值的债券。

欧洲债券:是指国外借款人在欧洲金融市场上发行的,不是以发行所在国货币,而是以另一种货币计值并还本付息的债券。

国际债券的评级:所谓债券评级是指测定发行人履行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的可靠性,其目的在于把测定债券还本付息的清偿力可靠程度公诸于投资者。目前国际公认的资信评定机构主要有:穆迪投资服务公司,标准普尔公司,丹佛-费尔普斯公司,菲奇投资公司和麦库尼公司。

货币互换:是指以一种货币标价的债务或资产与以另一种货币标价的债务或资产进行交换。 利率互换:是指固定利率债务或资产与浮动利率或资产的交换(或浮动利率与固定利率的交换)

货币互换的类型:

1、长期远期合同:实质上是易物交易,一家公司或机构寻找可以与它安排在将来某个时候交换两种货币的合同的一方,交易是以今天双方同意的价格进行的。

2、直接货币互换:是以现行货币汇率交换两种货币,并带有协议,在将来某个规定日期以同样的汇率反换回货币

3、背对背贷款和平行贷款。背对背贷款是不同国家中两个公司间的贷款,每个公司都以本币向对方发放贷款。平行贷款包括不同国家中的两个公司,每个公司都在对方国家有子公司,每个公司都向对方公司的子公司发放贷款。

4、债券支付的互换:即每个公司(或另一方)以适用货币发行固定利率债券,然后这两个公司互换债券发行的金额,并承担另一方支付利息和本金的义务。184页

投资基金: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即通过发行基金单位,集中投资者的资金,由基金托管人托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用资金,从事股票、债券、外汇、货币等金融工具投资,以获得投资收益和资本增值。

投资基金的分类:1.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2.契约型基金和公司型基金3.股票基金、债券基金及其他4.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5.成长型基金、收入型基金和平衡型基金

投资基金与股票、债券的区别:

1、发行的主体不同,体现的权力关系不同

2、运行机制不同。委托管理人运营。

3、风险程度不同

4、收益情况不同:基金股票不确定,债券确定

5、投资回收方式不同

6、存续的时间不同。机制特点(作用):投资组合、分散风险、专家理财、规模经济。196页

对冲基金:也称避险基金或套利基金,只指由金融期货和金融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与金融组织结合后以高风险投机为手段并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基金。它是投资基金的一种形式,属于免责市场产品。 对冲基金的种类:

1.根据不同的投资风格和方式分类:宏观基金、全球基金、买空基金、卖空基金、市场中性基金、行业对冲基金、重组驱动基金、基金中基金。

2.根据交易手段分类:主要可分为低风险对冲基金、高风险对冲基金和疯狂对冲基金。

宏观基金:这类对冲基金根据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利用股票、货币和利率等投资工具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交易。 对冲基金的基本特征:1.投资活动的复杂性2.投资效应的高杠杆性3.投资方式的私募性4.操作的隐蔽性和灵活性 国际投资的主要风险

通常将国际投资风险分为两大类:国家风险、商业风险。

国家风险:指国际经济往来活动中,与参与国家主权行为密切相关的风险,以及由于政治因素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主要包括主权风险和政治风险。

主权风险:是指国家经济往来活动中与参与国国家主权行为密切相关的特殊风险。

政治风险:可细分为四个方面:国有化风险、东道国政策与法律所产生的风险、转移风险、战争风险。

商业风险:是指由于经营环境、企业经营策略、经营决策等变化导致投资的经济损失的可能性。一般包括:自然风险、外汇风险、利率风险、经营风险。

自然风险:是指意外的自然灾害、自然环境的突变等引起的投资者经济损失的变化。 利率风险:是指一定时期内由于利率的变化而导致的国际投资的资产价值发生变化。

经营风险:是指企业在进行跨国经营时,由于市场条件和生产条件的变化而给企业可能带来损失的风险。一般包括:价格风险、产品风险。 国际投资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指通过各种技术、经济手段将风险减小、分散和转移。风险管理是识别和评估风险的最终目的。 国际投资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

1.风险回避:指实现预料风险产生的可能性的程度,判断导致其实现的条件和因素,在国际投资活动中尽可能地避免它或改变投资的流向。

2.风险抑制:指采取各种措施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及经济损失的程度。

3.风险自留:指对一些无法避免和转移的风险采取现实的态度,在不影响国际投资者根本或大局利益的前提下承担下来。 4.风险集合:指在大量同类风险发生的环境下,投资者联合行动以分散风险损失,从而降低防范风险发生的成本。 5.风险转移:指风险承担者通过若干技术和经济手段将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 投资者的风险自我管理措施: 1.建立风险自我管理体系 2.投资与经营政策调整 3.撤退战略

金融衍生工具:亦称“金融衍生产品”。其词义源于“衍生”一义,是指其价值取决于其所依附的资产的价值高低,被依附的资产称为原生性资产。 根据交易形式分类:

1.远期合约:是指由交易双方自行协议在某一特定日,买方(卖方)可以特定价格买进(卖出)某资产的契约。 2.期货合约:是由契约双方在有组织的交易所内以公开竞价的形式达成的,约定在未来特定时点以约定价格来买卖特定金融工具的契约。

3.期权:是一种“选择的权利”,即合约买方付出期权费后,可以在特定时期内向合约卖方,依合约规定的执行价格买入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标的物的权利。

4.互换:是两个及以上的当事人按共同商定的条件,在约定时间内,交换一系列款项支付的金融交易。互换主要有货币互换和利率互换。

根据原生性资产分类:一般可分为四类:即股票(股指)、利率、汇率和商品。 国际投资争议的种类:

1.外国投资者与东道国政府间的争议: 1)因东道国的行政行为引起的争议 2)因东道国政府立法行为引起的争议 3)因特许协议引起的争议 4)因特殊原因引起的争议

2.外国投资企业与东道国国内其他企业间的争议:

此类争议是企业间的争议,适用于东道国国内法律,一般较易解决。 3.外国投资者与东道国投资者间的争议:

主要体现在合资或合作企业中双方的利益分配与权力之争,应依投资契约解决。 国际争议的政治解决:

1.谈判或磋商:当争议双方的立场相差不大时,为了共同的利益,及时解决问题,抓住投资机会,争议双方比较倾向于采用谈判或磋商解决问题。不拘泥于形式和程序,能快速解决分歧。

2.斡旋和调停:若争议双方的意见分歧较大,通过谈判或磋商难以达成协议,可通过第三方进行斡旋和调停。调停人的建议和解决方法是非正式的。斡旋和调停都只有劝告的性质,对当事人没有约束力。

3.调解:调解解决国际投资争议是指以争议性质设立常设或临时委员会,以公平原则审查争议问题,并做出可能为相关各方接受的解决方法,或向各方提供解决争议的支持。在进行详细审查后,调解人或调解委员会向争议各方提出其认为合理的解决条件、办法以及其认为接受条件的最后期限。

4.外交保护:是指本国公民在外国遭受损害,依东道国法律得不到解决时,本国可通过外交手段寻求解决。一旦行使了外交保护,投资者与东道国的问题升级为国与国间的争议问题。行使外交保护需满足“国籍持续原则”和“用尽当地救济原则”。 国际争议的仲裁解决:

1.仲裁解决投资争议的法律依据与原则:意思自治原则、最密切联系原则、非国内法的适用不具有可行性。 2.ICSID仲裁

国际争议的司法救济途径: 1.东道国法院诉讼 2.外国法院诉讼 3.国际法院诉讼 国际投资环境:一项投资的预期收益会受到许多外部条件与因素的影响,我们把这些因素的总和称为投资环境或投资气候、商业环境。它受到东道国的政治、经济、法律、自然和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共同决定。 分类:自然因素、人为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 主要内容:

1.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是指自然或历史上长期形成的与投资有关的自然、人口及地理等条件,它由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与人口等子因素组成。特点:1)不可控制性 2)相对稳定性 3)行业差异性 2.经济环境因素:经济环境是指一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如国民收入水平、年增长率等)、经济发展前景以及影响进一步投资的各种基础设施状况等。该因素的影响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最直接的。一般包括:1)一般经济状况2)基础设施 3)经济政策

3.政治因素:政治因素是与政府的作用与行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他对任何企业的经营都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从政治制度、政局稳定性及政策连续性、政府的行政效率与廉洁程度、政府及公众对外资的态度、东道国对外政治关系这几个方面来考察。

4.法律环境因素:法律环境因素起着调整投资关系、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和安全、调节投资行为的作用。它在国际投资环境的分析中是不可或缺的。

5.社会文化环境因素:是企业跨国经营所涉及的国家或地区的居民的语言、文字、教育水平、宗教信仰、消费习惯、工作态度、价值观念等因素的综合。 投资环境的评价方法: 1.冷热比较分析法 2.等级尺度法

3.多因素和关键因素评估法 4.投资障碍分析法 5.抽样评估法

6.投资环境动态分析法(道氏评估法)

上一篇:校园电视台管理制度下一篇:企业开发项目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