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有趣的科学实验课

2022-07-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一堂有趣的科学实验课

科学课有趣实验教学研究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科学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而科学课作为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动手实验。要使科学课程充分发挥作用,我们就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强烈好奇心。因此,科学课堂中的趣味实验就显得尤为重要。相比传统教学方式,趣味实验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本文结合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探究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趣味实验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坚持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而实验教学是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规定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能够激发学生无限的学习动力。在小学科学课堂中,趣味实验教学的开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在传统的科学课堂上,很多教师却过于死板地教学,主要以知识灌输的方式进行教学,或者简单地带领学生完成实验任务,学生大多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长此以往,科学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很多学生会丧失学习兴趣。在科学课堂上,教师适当地引入趣味实验教学,能保持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乐趣,从而达到在“做中学”在“学中思”的目的,让学生充分地享受课堂乐趣,享受主动探究的乐趣。

一、科学课实验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实验是科学课堂的基础,目前我们的科学课堂实验教学主要面临这些问题:

(一)实验设备缺乏

小学科学作为一个探究性的基础学科,其在学生、家长心目中,以及学校教学中的地位,自始至终都无法与语数外相提并论,科学课堂普遍不受重视。表现在什么人都可以承担科学课的教学,课时得不到保证,常常被其他学科教师占用。从社会到学校,科学课程都得不到重视,因而导致教学设备缺乏,很多学校没有配备专业的科学实验教室和配套的实验器材;同时器材缺乏专人保管,导致使用时常常出现问题。因此学生要通过实验探究完成科学学习困难重重。

(二)应试教育凸显

近年来,学科课堂虽然受到了相应的重视,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从不间断的考试。现在小学科学教育缺乏的是什么?让学生感到困惑厌烦的不是课本上的科学知识,而是枯燥乏味的应试教育课堂,缺少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欲望的学习氛围,学生整日面对的是做不完的作业,背不完的知识点。为了应对检测,教师不得不缩短学生动手实验的时间,不停地赶进度,做练习。科学失去它本身的特色,学生从之前的喜爱科学、期待科学课堂,变为厌倦和乏味。

(三)师资匮乏

许多学校专职科学教师缺乏,很多科学课程都是语数教师兼职代课,部分教师对目前的科学知识并没有深入了解,缺乏专业训练。

二、提高有趣实验的有效策略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着力解决的是提高学生面对复杂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能力。因此,只有在日常课堂中引导学生通过动手主动探究实验,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潜移默化地形成一种能力。这足以说明实验探究对于科学课堂的重要性,作为科学教师,应积极探索开发新奇有趣的科学实验,将科学知识与趣味实验有机融合。

(一)设计真实有趣的实验情境

小学科学中的趣味实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够以有趣的实验和科学活动取代以往枯燥乏味的书面作业,让学生能够在家里和父母一起参与新奇有趣的科学实验,从而培养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同时解决学生在家难以获得专业实验器材做实验的问题。例如: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塑料袋,再加上一盆水和一个打火机,就能完成一个简单的科学小魔术“烧不坏的塑料袋”;家里常用的杯子勺子筷子,再加上食盐、白糖和食用油,就能够探究溶解的神奇现象。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通过这些简单而有趣的小实验,让学生一点一滴地积累对科学学习的热情,培养起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和自身的科学素养,为以后的物理化学等学科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合理安排实验环节

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力保持集中的时间有限,特别是面对毫无波澜的课堂,他们很容易就会失去兴趣、注意力不集中。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实验环节,环环相扣紧密连接,时刻抓住学生的兴奋点,保持学生实验探究的热度。例如,在教学《研究透镜》一课中,课本内容要求学生了解透镜的基本结构、对光的作用特点以及成像特点。学生实验课上如果简单地设计让学生触摸透镜、体验透镜的聚光散光、用透镜观察物体成像,学生会很快完成所有实验内容;而且以学生的生活认知,很多学生已经了解透镜的特点。这样的课堂实验就会毫无新意、平淡无奇,学生很难保持兴奋。而如果将实验进行拆分,作为三个递进式的探究实验,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第一,了解透镜的形状特点(通过简单的触摸、观察进行);第二,对光的作用特点(可以用类似凸透镜、凹透镜的截面镜片结合激光笔让学生亲眼看到激光穿过镜片以后光线发生会聚、发散;第三,根据第二点,学生在了解透镜对光的作用基础上进行延伸,将透镜拆分为两个三角形,让学生用同样的激光笔照射三角形镜片,体会光会向镜片厚的一端偏折,从而真正意义地理解透镜对光的作用。几个不同环节,层层深入,这样学生会一直保持探究的兴趣。

(三)借助多媒体设备

多媒体技术,能为学生提供仿真的实验情境,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取。运用多媒体教学,学生既能看得见、听得见,还能动手操作,真实感极强,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执教《研究磁铁》中,要通过实验探究磁铁的性质。我们可以通过希沃白板中仿真实验功能进行模拟实验,其演示过程能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六年级科学《看星座》一课中,笔者尝试使用希沃白板传屏功能将手机软件“星空”同步在多媒体投影上,将天空中的星座实时显示出来,同时可以用非常真实的星座画面进行教学。

(四)适當引入游戏实验教学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而游戏是强调人的参与性和互动性的活动。学生参与了游戏事件的全过程,并能在游戏中留下自己行为的深深印记;游戏中精美逼真的画面、不断变化的场景、富有奇幻色彩的人物形象,这些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这些确实让学生着迷。在这里,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图形、文字、动画,而是可以通过操作人物去实现某个动作,更具有形象性。例如,在进行《研究磁铁》的实验教学中,笔者就以制作身边常见玩具为目标导向,结合当节课相关知识点,让学生设计制作出不同的磁铁玩具,然后进行评比,选出最具吸引力、创新点的磁铁玩具。在设计制作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再如,在教学《降落伞》一课时,笔者引入竞赛小游戏“让你的鸡蛋从更高的地方落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不同的降落伞,或者结合其他的科学知识,来达到目标。学生在整节课的学习中,都保持了极强的兴奋度和参与度,课堂效果良好。

总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种手段和途径进行教学,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科学课堂教学质量,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作者:张如旭

第2篇:一堂有趣的实验课

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 梁宏

2004年广东省全面推开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新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高屋建瓴,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明确的指导意见和更高的要求,高中历史教学应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进一步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改变过去以结果为基础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以及学习方法的掌握,同时重视历史教学对于学生情感价值与价值观的培养,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①

我校开始了积极大胆的改革与探索。在教学过程中,我校高中部高一学科组在教学中非常重视落实新课标的精神,这里笔者来谈一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节实验课。

我校的历史教材选用了岳麓书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本学期的历史教学内容为历史必修二,主要围绕经济发展的专题展开。第二单元第十三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文内容主要围绕鸦片战争后人们日常生活的变化以及探索这些变化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展开。进入十九世纪中期,中国近代工业起步,中西文化碰撞交汇,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冲击着中国的社会生活,而衣食住行是最能直观地反映这些变化的,他们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展现时代特有的精神风貌。文章分为六个小节:‚竞尚洋装‛‚‘断发’与不缠足运动‛‚异味争尝‛‚洋房与里弄‛‚读报刊与看电影‛‚礼仪的革新‛,内容丰富,文字浅显流畅,相关的内容学生较为熟悉,能够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通过预习即能够多视角、多层次的了解这段历史,并且能够掌握得很好。如果教师再利用课堂时间讲述课文内容,恐有咀嚼甘蔗渣的嫌疑,也许适得其反,倒使得学生提不起上课的兴趣来。

针对本课的教学内容,我们高一历史教研组的老师共同协商,共同制定教学设计,我们主要从创设‚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②入手。首先布臵学生预习课文,并按照历史组统一的要求要求学生作要点摘录,这样使学生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并要求学生在预习中找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和特别感兴趣的地方,做好标识。教师课前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是剪辑录像带,我们使用的影像资料主要是由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出版发行的大型系列纪录片《百年中国》,其中采用了第五集《共和之梦》、第四十九集《时尚》当中与课文有关的录像资料,比如‚剪辫运动‛‚报界先声‛‚文明新装‛‚旗袍春秋‛等内容,时间大约十分钟。使用录像带的目的主要是创设历史情境,为其后的

教学环节打好基础。十分钟的录像时间之后,布臵学生完成一篇课堂小作文,要求:以一个生活在19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人的口吻写一篇对于当时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的感想,题目自拟,体裁不限,300字左右,当堂完成,课上交流。然后教师针对学生的文章做出评点,纠正谬误,嘉奖优秀。

同学们积极参与,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的诸多奇思妙想都令教师不住击节称赞。有的学生以巴金的名作《家.春.秋》中淑贞的身份描述了自己悲惨的境遇,细致入微的展示了一个身处与腐朽的旧制度压迫下的可怜的少女的内心世界:

外面的阳光真好,可我却不得不坐在窗前,睁着哭得像核桃似的眼睛缝着绣花鞋。二姐、三姐来叫我:‚五妹,出去玩吧,今天琴姐要来哟!‛可是我又没有办法!妈妈刚才又数落我了,说我是个不给她争气的女娃,连个绣花鞋都不会缝。她总是受爹的气,然后我也会跟着倒霉。唉,谁叫我不是男的!

风吹进来,我仿佛已听到了大哥他们的笑声了。他们一定很开心罢!二哥和琴姐一定是在一起的,他们可是不用什么媒人的‚自由恋爱‛呢。三哥一定又在说他的杂志社的事了,但是我总听不大懂,好象写的是救国的文章吧。为什么要救国,外面很乱吗?我从来没有走出这个平静的高府,真想出去看看。三哥每回都讲得特别激动,几乎所有人都安静地、微笑地听着。看着他兴奋的通红的脸,我心理的苦闷都一扫而光了。三哥还劝说过我不要再裹脚了,可他不知道他每次说我都要难过好久,我也不想作一个‚三寸金莲‛啊!走一步,痛一步,没走多久就酸得不行。但我偷偷拆开一下裹脚布,妈妈都会打我一顿的!看着兄弟姐妹们都是自然生长的大脚,我只能自卑地低下头。

三哥甚至劝过二姐她们剪头发呢!吓,那多难看啊!不都成尼姑了吗?我求她们别剪,但她们都只是一笑。三姐还立刻跳起来说要去找剪刀呢。后来二哥拉住她,不知道和她说了些什么,三姐骄傲地昂着头:‚我才不怕他们,什么家规不家规的,我打破又怎么样!‛二哥、三哥便笑了,赞许地点点头。只有大哥轻轻地说:‚那妈就被连累了。‛但是没有人回应他,也没有人反驳他。三哥曾说过,礼教是吃人的。我想,在这么一个大家庭,最可怕的还是人了,人言可畏啊。当初二姐学英文,不知遭了多少非议,连妈都叫我以后离她远点。

想到这里,我突然鼻子酸了,和他们在一起,我发现自己与他们的差别太大了,永远赶不上!为什么我要生在这么一个家里,我多想冲破束缚啊!

又比如一个学生巧妙地将时下青少年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笨小孩》的歌词做了改写,既达到了教师的要求,对20世纪初中国新生事物作了具体的描述,又充分体现了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

笨小孩(20世纪版本)

哦...宁静的小村外有一个笨小孩出生在10年代 十来岁到城市不怕那太阳晒努力在20年代

发现呀城市里男人们辫子都断开

缠足被视为虐待

哦...转眼间那么快这一个笨小孩又到了30年代 三十岁到头来不算好也不坏经过了40年代

最无奈他自己的帽子总不合SIZE

没洋元在那口袋

哎哟往着西装拍一拍呀灰尘抖下来不用心情太坏 哎哟向着耶稣拜一拜呀别想不开老天自有安排 哎哟往着西装拍一拍呀勇敢站起来管它上天下海

哎哟向著耶稣拜一拜呀别想不开

老天自有安排 老天爱笨小孩

孩子的想象力是瑰奇的,一个孩子以亡灵的身份描述了看到自己的新式葬礼的失望心情: 《最终的遗憾》

1926年10月27日,我已经83岁,身体躺在棺材里,灵魂却已经飞了出去。看着我的孩子哭天喊地,想想自己在人世那么久,有这么多人送我也不枉此生。可是到了葬礼上,却没有我在小时候看到那么隆重,仅仅有一些花圈,挽联,没有了呢缎,轴幛,银钱,洋圆,在场的人也不下跪,而是鞠躬,场面那么简洁,一点也不气派,真是令人气馁。这时,上帝之手已向我伸来,要接我去天堂了,我最后看了一眼人间,终于抱憾离去。……

(本故事纯属虚构。)

学生们以各种各样的角色出现:被剪了辫子的男人复杂的心理变化、码头的搬运工人看人世变迁、欲挣脱封建束缚的官宦人家的小姐、闹恋爱革命、争取自由恋爱的的年轻人、没落的爱新觉罗皇族子弟心理的巨大落差、第一次穿上中山装的年轻人、新潮冲击下的小夫妻的家庭生活……

此次教学设计实施的效果是非常理想的,可以说真正实践了新课标‚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③

通过本课的实践,使我们的同学能够更贴近历史,增进对历史的了解,更主要的是激发

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参与性,提高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对这段历史有研究兴趣的同学组成小组,分工合作,进行研究性课题,教师对其进行指导,并纳入学分管理。 陈寅恪先生常说对于历史需‚了解之同情‛,④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的扉页上也曾写过几句话,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说一个国家的公民对于本国以往的历史需保持‚温情和敬意‛,⑤他们虽然说的是中国的古代历史,但是对于中国的现代史,也应当以这样的态度对待。这也就是我们此次教学实践的宗旨。

2005年4月7日

注释:

① 《历史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版,第2页

②《历史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版,第2页 ③《历史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版,第2页 ④《对历史要有‚了解之同情‛》李怀宇,南方都市报

2004年9月20日 ⑤ 《国史大纲》,钱穆,商务印书馆1996年6月

参考书目: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二》,曹大为、赵世瑜主编,岳麓书社出版,2004年6月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

《对历史要有‚了解之同情‛》李怀宇,南方都市报

2004年9月20日 《国史大纲》,钱穆,商务印书馆1996年6月

第3篇:《一堂有趣的实验课》习作教学设计

盘州市实验小学

甘茂翠

教学目标:

让学生学会观察, 通过仔细观察实验的过程,帮助学生摄取习作素材,获得快乐体验,轻松习作。 教学方法:

让学生通过“看、想、说、写”的方法,说一说实验过程中的感受,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降低作文难度。 教学重难点:

把实验过程写清楚 教学准备:

小金鱼

铁架台 酒精灯 烧瓶 火柴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要送给同学们一件礼物,你们想要吗?(想) 老师的这件礼物仅供同学们参观,同学们喜欢吗?(喜欢)。

二、新知探究

1、今天,老师送给你们小金鱼,是有任务要完成的,敢接招吗?(敢)

2、请复习一遍我们的写作诀窍,这节课我们完成一次写作 写作并不难,其实是说话,先想后说有条理;你说我来听,我说你来评;你评我来写,我写你来改;咱们共同来把作文写!

3、那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谁能把这可爱的小精灵描写的栩栩

1 如生。

4、学生观察后汇报

大大的眼睛,胖乎乎的身体,身上的鳞片金灿灿的,尾巴上的白色还带着透明呢!好看极了。

它非常可爱,嘴巴一张一闭,特别有灵性,游的时候,嘴里还会吐出一串珍珠,闪闪发光,可漂亮了。

„„

5、小金鱼可爱吧!这么可爱的小金鱼老师也非常喜欢,不过,老师今天要拿它来“煮汤”给你们吃,同学们舍得吗?说说看。

舍得:说明原因 不舍得:说明原因

同学们都是特别有爱心的孩子,真好!不过老师今天心意已决,一定要拿它做一道“鲜鱼汤”请同学们品尝!

6、请跟老师一起认识这些“餐具”:铁架台、酒精灯、烧瓶、火柴,老师马上就要点火了,此刻,你的心情怎么样?

学生自由说:为小金鱼担心、心情紧张„„

7、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待会儿要把老师“煮汤”的过程说清楚。

8、实验,学生观察,上台摸摸瓶底、瓶口

汇报:水开始冒泡、有热气冒出瓶口、水沸腾了,小金鱼还在安然无恙地游来游去„„

三、拓展

此刻,你想到了什么?

原来,老师是从瓶口放火,瓶口的水烧开了,但瓶底依然是冷水,

2 这说明水的导热性能差,传热主要是靠对流,如果把酒精灯放在瓶底,那就不一样了。

四、写作指导

1、接下来,我们要把这节课的内容写成一篇作文,你觉得今天这堂课怎样?(有趣,好玩,有意思,还懂得了一个道理……),那今天的作文你准备拟定一个什么样的题目:《一堂有趣的实验课》《小金鱼历险记》„„

2、这节课我们主要观察了小金鱼的外形和实验过程,你觉得哪个部分详写?哪个部分略写? (“煮鲜鱼汤”的过程详写,小金鱼的外形略写。)

3、在写实验过程时,我们怎样突出同学们焦虑的心情? 从大家的语言、动作、教室气氛、同学们的表现来写,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把同学们的语言、动作、神态写贴切。

4、谁能把它完整的说一遍?指名学生口述作文,其余学生倾听评价,相机指导学生写出开头和结尾。

五、小结:写作文并不难,只要你留心观察生活,生活中处处有作文。

六、学生写作

板书:习作《一堂有趣的实验课》

开头:外形

实验过程

结尾:这节课明白的道理

3

第4篇:一堂有趣的科学课

有的课使我记在脑海中,有的课也使我难以忘怀。最让我难忘的是一次有趣的科学课。

那是一个炎热的下午,老师那了一个水瓶和一个笔盖,一个圆形的橡皮泥,老师先把一个黑色笔盖上捏上橡皮泥就成了一个“潜水艇”。把水装入瓶子里就成了一条“小河”。把沾在笔盖上的橡皮泥和笔盖一同放入水中,它当然会沉下去,要让它浮上来你信吗?当然不会信。因为它也有一定的重量。谁知老师用力一捏,它就浮了上来,一松开手它又马上沉了下去。我没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老师真的做了一个真正的“潜水艇”。

老师见我们非常惊讶、好奇,就带我们去了二楼实验室去做一次试验。到了实验室我们看见了一只只可爱、生机勃勃的兔子,英勇凶狠的蛇,也看见了一些贝壳、鱼等昆虫标本,走进倾听,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

后来老师分了小组后,我们就开始了一次小组实验我们去接水,一不小心,我们把水弄得满身都是的,像一只落汤鸡。我们装完水后就学着老师的样把“潜水艇”放入水瓶中,用力捏瓶子可我们力气太小“潜水艇”并没有浮上来,我们就叫来了老师,老师一用力,“潜水艇”好像很听老师的话似的,乖乖的浮上来了。但我们怎么用力,它怎么也不愿意上来。没办法,我们只好输在它的脚下了。

这次试验虽然没成功,但我们看见了许许多多的标本,我们也学到了许多知识。我们仍旧很开心。

站前小学五年级:王雨琴

第5篇:有趣的科学实验

我们小学生在学校里肯定做过许许多多的实验,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孙老师给我们做过的关于摆的实验。

老师进屋后,把绳子拴在了门上面的柄上,然后又在绳子上拴了一个铁环,老师这是要干什么呢?我们脑子里都写满了问号。老师走上讲台,对我们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做一个有趣的实验——摆。”说着,老师拿起了绳子那头,让武祥悦用秒表计时,让我们记录荡了几次,计时十秒开始了,老师放下绳子和铁环,绳子摆了起来。“停!”武祥悦喊了一声。摆了七次;第二次加了一个铁环,还是荡了七次|;第三次,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讲摆绳缩短了一半,看摆了几次,结果摆了6次;第四次再在不改变其他条件下,将摆绳再缩短一半,看摆了几次,结果是5次。我们发现摆摆动的快慢与重量无过,与拜线长短有关。

通过这次实验,我明白了摆的秘密,同时对科学知识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第6篇:有趣的科学实验

平日,我有各种各样的爱好,其中我最大的爱好是做科学实验了。

一天,我在津津有味地看着作文书。突然,一篇作文映入了我的眼帘,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去抱着试一试的心情做起“纸杯烧开水”的实验。

我按照书上的内容做了起来。我向妈妈拿了一个纸杯,盛了半杯水,然后用酒精灯烧了起来。我耐心地等着。当火苗在美味的舔着纸杯时,我心急了。想:怪了,怎么没有反应呢?过了一会儿,用铁架盛起的纸杯竟然冒烟了————原来那是水蒸气。后来,水蒸气越来越多,杯子里的水居然冒起了水泡,水真的烧起来了。真的是太神奇了!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带着疑问,有着好奇心的我怀着急切的心情,翻开了《十万个为什么》。原来我们用来喝水的纸杯,水成了纸杯的保护神,所以纸杯烧不着,水不断地把热量带走,纸杯达不到燃点,就烧不着了。还有一次,我在阳台上看见六一朵花儿,我的头脑又产生了一个新计划:把花儿放在彩色的水里。

说干就干,我找来两杯水,把花茎用锋利的刀子切成两半,放在两杯分别是红色墨水和白色清水里。5分钟、10分钟„„我坐在椅子上静静地观察着,连眼睛眨也不眨,生怕错过变化的时候。

“呀!花变色了。”我惊讶地叫道。花瓣一半是白,一般是红的。原来,花冠所需要的水分、营养全靠花茎输送上去的。所以,花茎的一半吸收了红色,就变红了。

从两个有趣的实验可以看出:生活处处有科学。只要留心观察生活上的任何事物,就会有新的发现。以后我一定要留心观察生活中每一个细节。

科学实验带给我快乐和有趣!我热爱做科学实验!

第7篇:关于一次科学实验作文:有趣的科学实验

江苏溧阳市平陵小学江蕾

今天,我在家里闲着没什么事情可做,便随手拿起一本科学书来翻了一翻,书本里有一个小实验令我很感兴趣。当即之下,就约来了几个伙伴,陪我一起来做实验。

首先,我们各自从冰箱中取出一只鸡蛋,拿起一把小剪刀,把鸡蛋横倒下来,在蛋壳的中央小心翼翼地扎了一个小孔,把鸡蛋中的蛋清和蛋黄掏出来,再把蛋壳放在水龙头下冲洗干净,擦干等待备用。接着再把彩色硬卡纸对折一下,画上鸭头、鸭翅膀、鸭尾,再剪下来,每一种都是双份的,等一下再用。

等这一切准备就绪时,我便开始武装起我心爱的“小鸭子”。首先把蛋壳拿过来,在内层的底部涂上木胶,把小石子和细沙放进去,等上5-10分钟,木胶就会自动干掉,把小石子牢牢地固定在蛋壳底部。接着把剪下来的鸭头粘在蛋壳的小头,把鸭翅膀分别粘在小孔的两侧,最后再把鸭尾巴固定在蛋壳大头,这样一只活泼可爱的“小鸭子”就大功告成啦!

听书上所说,如果把小鸭子放入水中的话,对准“鸭子”的尾巴吹,它会在水中前行。我迫不及待地打来一盆水,把自己亲手做的“小鸭子”放入水中,也想试一试。大家觉得很有趣,就来了一场“鸭子游泳比赛”。我们把各自做的“小鸭子”都放入水盆中,用嘴对着鸭子吹,看谁的鸭子游得比较快。比赛一开始,大家便使出自己吃奶的力气吹自己的“鸭子”,这不吹的话还不要紧,一吹,可不得了喽!大家做的鸭子的鸭头、鸭翅膀和鸭尾巴由于木胶没有固定牢,一到水中,大家的“鸭子”不是缺胳膊,就是少腿,剩下的都是一些“残鸭子”。瞧,那只鸭子多神气,鸭翅膀、鸭尾巴都掉了,只剩下一个光光的鸭子头,还挺得老高老高,好像正在引吭高歌呢。大家见了,都笑得前仰后合,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通过这个实验我明白了:在生活中,只要乐于观察,善于思考,勤于动手,你就会获得无穷的乐趣。

上一篇:因为有爱下一篇:走出备考的心理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