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亲子读书活动方案

2022-12-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方案在我们工作与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我们进一步开展工作与学习,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那么一份科学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公益亲子读书活动方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1篇:公益亲子读书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2~2.5岁亲子活动方案

问候时光:点名游戏(10分钟)

活动过程:

1.问早: 家长和宝宝一起跟着老师唱问早歌。

2.点名:和老师抱抱。

家长指导:家长要耐心地引导宝宝,家长自己要投入到活动中,用积极愉快的情绪感染幼儿参加活动。

家庭延伸:平时可以在家里给宝宝唱唱问早歌,使宝宝在下次的活动中更好地参与。

动感时光:亲子健身操(5~10分钟)

活动目标:愿意和爸爸妈妈一起看老师做操,并愿意模仿一些简单的动作。

家长指导:做操时,家长可以引导宝宝看老师做操,也可以手把手地教宝宝模仿。

家庭延伸:在家里玩时,可以有意识地教宝宝做几个动作,让他在下次活动中能自信地模仿。

聪明时光:(25分钟)

一、一只小乌龟

教师边念儿歌,边做动作,让幼儿模仿。可重复几次,刚开始时,教师的动作要慢,便于幼儿掌握。

附《一只小乌龟》:有只小乌龟,它在龟壳里。饿了把头伸出来,困了把头缩进去。

二、搭拱桥

活动目标:

1.让孩子尝试用身体来搭拱桥,探索和体验身体的功用。

2.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钻爬,体验和爸爸妈妈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单人拱桥

1.爸爸俯卧,然后双手和双脚着地,腰弓起,头低下,使手、头、背和脚面形成一座弯曲的“拱桥”,幼儿设法从拱桥下穿过。

2.爸爸坐在地上,双脚并拢着地,膝盖朝上弯曲,使弯曲的腿面形成一座“拱桥”,幼儿设法从拱桥下穿过。

(二)双人拱桥

1.两人相对而站,间隔一定距离,上身前倾,双手搭在对方的肩上,头碰头低下。这样,两人的身体形成一座大的“拱桥”。

2.两人间隔一定距离,相对而坐,上身向后仰,用肘部支撑着地,双脚并拢前伸,与对方的双脚合拢。这样,两人的下肢形成一座低矮的“拱桥”。

家长指导:在玩这个游戏时,成人应在旁边加以指导和保护。

家庭延伸:在家可播放活泼欢快的乐曲,以增添游戏的趣味性。

三、美丽的书本花

活动目标:学习一页一页翻书。

活动准备:每个宝宝一本婴儿用图画书。

活动过程:

1.教师提问:怎样才能让孩子爱读书,喜欢看书?(家长回答,教师解答。)

2.教师示范游戏:用图画书折出一朵花,激发宝宝的兴趣。

3.家长和宝宝一起用书本折成一朵花。

4.教师示范一页一页翻书,宝宝练习。

家长指导:在活动中一定要耐心地引导宝宝学习一页一页翻书。

家庭延伸:宝宝在家阅读时,可以和宝宝做类似的小游戏,激发宝宝对书本的喜爱。

休闲时光:(5分钟)

家长辅助宝宝喝水,盥洗,教师借此机会与家长交流。

快乐时光:高尔夫球杆(10~15分钟)

活动目标:

1.在家长的帮助下自制高尔夫球杆。

2.用自制高尔夫球杆打球。

活动准备:饮料瓶,挂历纸,透明胶。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高尔夫球杆引起家长和幼儿的兴趣,讲解示范制作高尔夫球杆的方法。

2.教师介绍准备用具并讲解示范制作方法。

3.家长和幼儿一起制作球杆,教师给予指导。

4.家长与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5.教师示范用自制高尔夫球杆进行家庭高尔夫比赛的游戏方法。

6.请家长引导幼儿自由练习。

7.分组进行活动。

家长指导:制作过程中,家长可向宝宝介绍材料,让宝宝了解废旧材料可制作玩具;幼儿制作遇到困难时,家长要适当给予帮助;游戏时,家长注意幼儿安全。

家庭延伸:家长在家可多与孩子玩此游戏,并自创游戏玩法;常使用废旧材料自制玩具。

再见时光:(5分钟)

活动过程:一起唱再见歌,和同伴老师说再见。

家长指导:活动结束时,引导孩子帮助爸爸妈妈和老师一起把垃圾捡起来放到垃圾箱。

(浙江省宁波市宝韵早教园楼宏霞设计供稿)

原方案的设计比较完整,在有限的时间里整合了语言、社会、健康等诸多领域的内容,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是该方案的优点。但是,该方案忽视了对幼儿原有经验的了解和一些行为习惯的培养,同时也缺乏必要的提升。主要表现如下:

1.个别环节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在《美丽的书本花》中,教师示范游戏:用图画书折出一朵花,激发宝宝的兴趣。这一细节对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会有不好的影响。教师为了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试着把图画书折成花的模样,以期收到好的效果,忽略了这个过程给孩子带来的负面认识:书是可以用来折的。这样的结果不是老师想看到的,有违我们一贯坚持的“爱护图书”的教育目标。要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建议采取其他方法,比如:选择色彩比较鲜艳的、图案形象且富有童趣的图书,或者选择一些立体的婴幼儿图书和画册。这些图书给孩子带来的视觉冲击,足以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

2.教育内容未能较好地体现生活教育的原则

在《高尔夫球杆》的安排上,教师缺乏对幼儿生活经验的了解和分析。高尔夫球对幼儿来说比较陌生,根据生活教育的原则,我们提倡教育活动内容贴近幼儿生活,这样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活动中开心地探索,自由地发展。而且,用制作好的球棒打高尔夫球对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来说也有难度,他们手部肌肉的发展程度还不适宜进行这一活动,不能达到预期的锻炼目的。

要开展类似的教育活动,建议老师开展“玩纸球”的学习内容,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废旧的报纸制作纸球,尝试纸球的不同玩法。在活动中,家长和孩子能够慢慢体会到变废为宝的魅力。而尝试纸球的不同玩法能帮助家长发现生活中的教育资源,逐步了解和掌握生活教育的内涵和意义,从而密切关注日常随时发生在孩子身边的事和物,不断去挖掘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契机。

3.缺乏音乐的渗透和培养

法国大文豪雨果曾说过一句名言:“开启人类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所以婴幼儿的音乐教育,不仅可以在特定的音乐活动中进行,也可以把音乐渗透于各个教育活动之中,使教育活动变得轻松,让孩子们精神愉悦。但是在这一活动中,老师设计的内容和环节缺少音乐元素的渗入。我们建议在孩子喝水或手工制作时适当播放一些优美抒情的曲子,帮助孩子们放松身心,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什么是活动目标?用直白的语言来说,活动目标就是通过活动促使受教育者在某些方面发生教育者预期的变化。对照这一概念,我们来衡量一下本活动目标的表述:

1.目标主语要统一

从活动目标表述的主语出发,我们有两个维度可以选择,其一是以幼儿为主语,如:“能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快速找到自己的站位”;其二是以教师为主语,如:“让幼儿知道并记住几个特殊的电话号码,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但无论选择哪个维度,我们必须保证活动中一条目标的前后主语或者几条目标主语的统一性,比如,本案例中“搭拱桥”活动的目标“让孩子尝试用人的身体来搭拱桥,探索和体验身体的功用”,前半部分的主语是成人,后半部分又是幼儿;再看目标“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钻爬,体验和爸爸妈妈一起游戏的快乐”,其主语又是幼儿。由此可见,本案例在活动目标的表述上需要更规范。

2.目标不是活动内容或环节的呈现

活动目标是活动的起点和归宿,而活动内容是实现目标的载体,活动环节则是达成目标的分解过程,由此可见,目标和内容、环节之间是统领与细化的关系,是骨骼和血肉的关系,二者之间不能画等号。立足于此,我们来看本案例中“高尔夫球杆”部分的活动目标:“1.在家长的帮助下自制高尔夫球杆。2.用自制高尔夫球杆打球。”其表述更像活动内容和活动环节,而非活动目标。

3.可以更加凸显亲子活动目标指向的双重性

众所周知,婴幼儿亲子活动不可能解决孩子所有的发展问题,也不可能替代家庭教育的全部。所以,教师能做的,就是指导家长更科学地开展家庭教育,更好地做好家园配合。

透过本案例中每个活动后面的“家长指导”和“家庭延伸”,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特别注重活动中和活动后对家长的指导、鼓励和发散,这是值得肯定和学习的。然而,笔者认为,在此基础上,可以更进一步强化活动前目标指向的双重性,即在突出幼儿发展目标的同时,注重家长成长目标的确立,并在活动前,用浅显通俗的语言让家长明确活动的意义和要求。如此,亲子活动对家长的指导才更具系统性,婴幼儿通过活动也能更好地发展。

这是一篇完整的活动方案,对此,本人有些见解,现分环节来点评一下:

1.问候时光:点名游戏

让每位宝宝有一个好心情是各种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教师在点名环节中设计了“和老师抱抱”的内容,宝宝在家长的鼓励下跑到老师面前抱抱老师,体会到了来自老师的爱,与老师不再那么陌生,气氛也跟着活跃起来。

2.动感时光:亲子健身操

宝宝有极强的模仿能力,爱动是他们的天性。在此环节中,让宝宝和家长一起观看老师做操,宝宝有时也会随着音乐的节奏欢快地动起来,此时不要强求宝宝做得和老师一样标准,只要他能动起来,就要及时给予口头表扬,让宝宝在家长的陪伴下放松心情,感受快乐。

3.聪明时光

亲子健身操后,宝宝就要开始“聪明时光”的活动了,这是“动”与“静”的交替环节。教师设计了手指谣“一只小乌龟”,让宝宝的注意力从欢快的音乐转移到手指游戏上,这样的游戏能让宝宝及时“收心”,很不错。我们在正常的教学活动开场中也会用类似的游戏吸引宝宝的注意力,效果很好。

在活动“搭拱桥”中,“单人拱桥”是由一位家长完成的。家长用自己身体构造好“拱桥”,宝宝在桥下钻来钻去,这样的游戏宝宝最喜欢玩了。在通过桥时,宝宝会有成功感:“我钻过来了。”因此会乐此不疲,一次一次地钻来钻去。“单人拱桥”后又安排了“双人拱桥”,活动量和时间长度都有些不适宜,会达不到预期的活动效果。建议将“双人拱桥”安排在下次活动中,待宝宝进行了“单人拱桥”有了“钻”的体验后,再让其和同伴集体体验“双人拱桥”会比较好。老师在组织“双人拱桥”前,要考虑到男女家长合作搭桥的问题(要求两人双手搭在对方的肩上,头碰头低下),可以邀请宝宝父母一起参加,以减少家长之间的尴尬。

我认为“美丽的书本花”活动中让宝宝“折书花”的安排不合理,建议采用其他方法吸引宝宝的注意力。

4.休闲时光

家长在此时间内辅助宝宝喝水、盥洗,不适宜和教师进行交流。教师在所有活动未结束之前,要关注的是全体宝宝,要时刻留意每位宝宝的情绪状态,为下一个活动做准备。如果每一位宝宝家长都要和教师交流,围着教师问这问那,教师将无法应对。因此,交流最好放在活动结束之后。

5.快乐时光:高尔夫球杆

宝宝在2~2.5岁时,动手能力还不是很强,实现活动目标“在家长帮助下自制高尔夫球杆”有难度。据我的工作经验来看,宝宝不能完成在饮料瓶上剪洞的工作,也完成不了用挂历纸卷成纸棍的动作,那么,如何让宝宝参与制作呢?建议教师给每位宝宝发一张漂亮的贴画,让宝宝装饰家长制作好的高尔夫球杆,这样的操作还可以发展宝宝小手的灵活性。

6.再见时光

活动结束了,让宝宝和周围的小伙伴道别,大家相互抱抱、拉拉小手,这是对宝宝进行礼貌教育的好机会,可以促使宝宝主动地与他人交往。

教师在结束环节让宝宝帮助爸爸、妈妈和老师一起把垃圾捡起来放到垃圾箱,培养其环保意识,会让宝宝明白这样做不仅自己方便,也为保护环境做了小小的贡献。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这样要求自己和宝宝。

宝宝的成长离不开鼓励。如果教师能以奖励的方式来吸引宝宝参加下次活动,效果会好一些。可以在活动结束时给每个宝宝发一张小贴画,为宝宝参加下一次活动埋下伏笔。

该活动的整个过程都体现了成人与孩子的互动,给孩子和成人双方都带来了乐趣,让孩子在游戏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让家长体会到亲子交流的幸福,值得肯定。活动设计能考虑到动静交替,大肌肉运动与小肌肉运动交替,孩子通过说、唱、跳、游戏、阅读等一系列活动体验了成功,发展了身体的灵活性和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父母真挚的关爱,使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更为亲近。

此外,我对本活动也有一些个别见解:

1.对2岁的孩子来说,与成人之间建立安全感是很重要的,这样可以有效地消除孩子的交往焦虑。教师与孩子抱一抱,可以让孩子得到教师传递来的信息:老师爱你,老师喜欢你,从而拉近孩子与老师的距离,让孩子愿意亲近老师。建议在点名游戏“抱一抱”活动之后增加一个提问环节,教师提问幼儿:“你是谁呀?你叫什么名字?”鼓励孩子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名字,帮助幼儿明白“我”与名字的关系,知道名字就代表了“我”,也锻炼了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了孩子的自信。

2.建议家长在和孩子玩“搭拱桥”游戏时,将游戏设置得由易到难。先进行双人拱桥游戏,从父母二人用身体搭拱桥让孩子钻爬,到父母用下肢搭拱桥让孩子钻爬。再进行单人拱桥,由爸爸俯卧做拱桥到爸爸用并拢的双腿做拱桥,拱桥的桥洞由大到小,游戏的难度逐步增加,孩子一步一步地完成挑战,提高了身体的灵活性,增强了对游戏的兴趣。

3. “美丽的书本花”游戏中,用图书折出一朵花的做法不可取,会误导孩子:图书可以随便地撕、折。这样,孩子会不爱惜图书,甚至故意去破坏图书。建议通过变魔术、玩游戏、选用适合婴幼儿的立体书、拉拉书,或者讲故事等方式,引导幼儿爱上图书。

4.在制作高尔夫球玩具环节,幼儿手部小肌肉群发育尚不够成熟,无论是搓球杆还是安装,难度都较大。建议制作环节由家长完成,幼儿参与简单的装饰工作。在制作的过程中,家长要让幼儿明白只要合理利用,废旧物也可以变为宝贝的道理。

2~3岁的幼儿拥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内涵,这个时期幼儿的学习更多地是通过与环境中的材料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主动探索和感知,并积累经验、形成技能。让家长认识和理解幼儿的特点和需求,并帮其将这些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教养方式,才是对2~3岁幼儿家长最好的教养指导。基于此,本次活动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稍作修改:

1. 将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幼儿,减少教师的讲解和示范,适当增加幼儿或家长的演示和展示,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 活动设计可适当增加幼儿自由活动和交流的时间,减少活动过程中老师的全程指导。

3. 让家长献计献策制定活动内容,让家长更多地参与。

4. 增加项目的竞赛性,提高幼儿的活动兴趣和竞赛意识。

有价值的亲子指导活动应该基于观察幼儿、观察家长、了解家长的真正需求来开展,要将理念和需求结合起来,设计出符合实际情况的亲子指导活动,从而让其发挥更大的意义和价值,使每个2~3岁婴幼儿都能在合适、合理的环境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高尔夫球杆”活动的开始部分,教师只是出示了高尔夫球杆引起家长和幼儿的兴趣,然后就开始讲解示范制作高尔夫球杆的方法,没能真正发挥家长和幼儿的主动性。我认为应稍作调整:

1.出示高尔夫球杆,让幼儿观察高尔夫球杆的外形特征,鼓励幼儿和家长大胆猜测:高尔夫球杆是用什么做成的?

2.出示制作高尔夫球杆的材料。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说了许多做高尔夫球杆的材料。那,高尔夫球杆究竟是用什么做成的呢?现在咱们就来看一看。(教师展示所用材料,并要求幼儿和家长说出材料名称。)

3.教师向家长和幼儿示范制作方法。

4.家长和幼儿共同利用废旧材料制作高尔夫球杆。

2岁多的孩子运动功能发达,喜欢做模仿动作,《动感时光:亲子健身操》让孩子与父母一起模仿做动作,适合幼儿的学习特点,让孩子有积极的情绪进行下面的活动。

在《聪明时光》环节,教师设计了三个活动,分别是手指谣、钻爬能力训练和动手翻书练习,时间为25分钟。根据2岁孩子动作发展和注意力发展的特点,我认为,搭拱桥的目标性不明确,放在这里不太合适;并且,2岁是跳跃敏感期,爬的动作对于2岁孩子来说有点简单。

《休闲时光》是家长引导孩子喝水、盥洗的环节。我认为,这个环节的时间可以延长到5~10分钟。一方面是家长帮助孩子喝水、盥洗,另一方面是根据2岁孩子社会交往需要,让家长引导孩子们相互认识,成为朋友。但是,如果此时家长顾着与教师交流,就有可能会忽视孩子。

亲子活动的过程应借助游戏的特性安排尽可能多的肌肤接触。亲子活动不能停留在知识和技能上。从某种意义上讲,幼儿需要的是爱而不是知识和技能的灌输。活动中注意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安排身体触摸类的内容就很重要。经常拍拍幼儿、搂搂幼儿、抱抱幼儿,不仅能满足幼儿肌肤的渴望, 又能增加亲子间的感情交流,还能为幼儿提供语言刺激, 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游戏:“切、切、切、切白菜,揉、揉、揉,揉面团,炒、炒、炒、炒鸡蛋,捏、捏、捏,捏饺子,咕噜,咕噜煮饺子。”家长在幼儿身上切一切、捏一捏、揉一揉,从幼儿发出的咯咯的笑声中, 可以想象嬉戏型游戏对幼儿来说是多么重要。

活动由来:

入园半年后,大部分托班幼儿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喜欢和老师、小朋友在一起。但是,小朋友还不知道应该怎样友好地和别人交往,甚至会用拉、拽、强行搂抱等方式表示想和别人在一起玩儿,常被同伴误认为是不友好的行为,而引发冲突。因此,教会托班幼儿友好的交往方式十分有必要。

活动目标:

1.理解课件内容,学习用友好的方式(微笑、点头、拉手、拥抱等)表达对同伴的喜爱之情。

2.体验大家在一起游戏的快乐。

重点:在欣赏课件时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难点:在游戏中能尝试运用一些友好的交往方式。

物质准备:课件《伤心的小鱼》。

经验准备:大家一起随音乐游戏。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小鱼做客》,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有一个小客人到咱们班来做客了,你们看它是谁呀?

二、课件欣赏《伤心的小鱼》,学习友好的交往方式。

1. 出示课件一

师:有一条小鱼每天自己在水里游来游去,没有朋友,很孤单,也很伤心。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鱼伤心的样子。

师:宝宝们能想个好办法让小鱼高兴起来吗?

2. 出示课件二

师:又来了一条小鱼,现在几条小鱼了?两条小鱼在一起怎么玩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鱼在一起玩的样子。(重点引导幼儿用微笑、点头、拉手等肢体语言表达对同伴的喜爱之情。)

师:小鱼有了一个好朋友,不那么伤心了,但它还是觉得不太高兴。宝宝们能不能再想一个好办法,让小鱼更高兴呢?

3. 出示课件三

师:又来了一条小鱼,现在有几条鱼了?三条小鱼在一起是怎么玩的?我们一起学一学小鱼在一起玩的样子。(继续引导幼儿用微笑、点头、拉手等肢体语言表达对同伴的喜爱之情。)

三、音乐游戏《小鱼游》,感受大家在一起的快乐。

师:三条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好高兴啊!可是,小鱼说,如果有更多的小鱼和它一起在水里游来游去,它会更高兴。我来做鱼妈妈,你们做鱼宝宝,我们一起唱歌跳舞,和小鱼一起游来游去吧!

在游戏中自然结束。

点评要求:“活动点评”栏目是《保育与教育》杂志为促进读者的交流,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而开设的。我们每期会预先公布一篇由教师设计的方案供读者点评。这些方案有的是经过多次验证的优秀活动,有的则刚刚设计出来,还有待改善,需要读者出谋划策。希望各位读者能根据每篇方案的风格,结合自己的经验对方案进行点评。点评的内容可包括方案的特色、优点、不足及有待改进之处,对于方案的不足之处,读者可在点评后重新加以设计。在点评中,读者也许会有不同意见,我们会尽量将这些意见都发表出来,以期激起读者在杂志外的讨论,最终达成共识,共同成长。

对本活动的点评,请附作者详细通信地址、邮编、电话、邮箱,于2011年6月28日前发到编辑部邮箱:349128415@qq.com,主题注明:“8期活动点评”。读者如果有方案希望和大家一起交流,也可作为点评方案投稿到本邮箱,主题注明“活动点评方案投稿”,期待您的参与。

作者:楼宏霞

第2篇:公益亲子读书活动方案

活动时间:间周一次,周五晚。每次90分钟,19:00——20:30。

活动地点:会议室两间,目前活动场地由奥沃斯国际教育学校提供。

活动项目:

1、绘本、注音版书籍,适合一二年级及幼儿园的孩子

2、经典名著,适合三——五年级的孩子

3、家长心理成长课堂。

活动目的:

1、向全社会倡导读书,以培养孩子们读书兴趣为己任,推荐好书,引导孩子们读书,掌握自我阅读方法。

2、家长与蒲公英公益心理讲师、志愿者互动交流,内容涉及家校交流方法、家教方法、心理咨询等等,传递正能量,为加入的家长及孩子提供帮助。

人员准备:

1、喜爱阅读并达到一定鉴赏水平的志愿老师8-10名。

2、心理咨询师4名。

活动方法:

1、群内或电话报名,以控制人数,预设活动形式。

2、提前布置活动主要推荐的书目,让孩子对书的内容有所了解,以免活动时影响效果。

3、鼓励读书效率高的小孩说主要内容,或者读后感,提高孩子参与度,达到乐学的目的。

4、以霍格沃兹魔法学校的管理方式管理参加沙龙的孩子,与家长达成一致,提高参与率。

5、家长心理成长课堂这部分由心理咨询师确定主题,也可以让读书指导老师指导一下作文等家长头疼或者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好计划,定好内容,扎扎实实把每一节课上出特色。

6、以上所有蒲公英公益志愿者必须备好课,最好准备ppT,保证课堂质量。

第3篇:庆六一亲子趣味嘉年华公益活动方案

“将快乐传递”庆六一亲子趣味嘉年华公益活动方案

一、 活动简介

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为让孩子们欢度自己的节日,同时也为灾区的孩子们早日重返校园奉献一份爱心,重庆凯美健体育计划在2014年5月22-23日举办“快乐六一”亲子游园嘉年华公益活动。此次活动不仅为活动中心5000多名学员及其家长搭建快乐的亲子互动平台,同时也将对灾区孩子的关爱送去,把快乐传递。

二、 活动日期:2014年5月22日-23日(周

六、日),共两天。

三、 活动时间:上午9:00-11:30 下午15:00-17:30

四、 参与对象:重庆市主城区

五、 活动地点:未定

六、 主办单位:(招商中)

七、 活动说明:

1、 活动以自愿方式参与,参加游戏前需购买套票一张(含一名学员及两位家长),费用10元。一张套票可通玩七项游戏,每项限参与一次,每玩一项工作人员需盖章确定。如需继续体验需再次购票。

2、 活动门票将统一印制编号,售票所得金额将全部捐助灾区,用于重建校园或帮助灾区的孩子购买学习用品。

3、 每项游戏分别设置了一种颜色及图案来表示的“快乐币”,共七项游戏(七种色彩代表着七彩童年),每参加一项游戏都可获得一定数量的“快乐币”,“快乐币”的赢取方式详见游戏规则。

4、 参与者可凭赢取的“快乐币”到“我淘宝 我快乐”易货区内按指定规则(凭快乐币的颜色及数量)换取指定小礼物。

5、 易货区的物品均由中心学员及参加活动的小朋友自行捐出,在参加活动当天带到指定服务台,由工作人员统一收取及分类展示。

八、 游戏项目

1、套壶(亲子类)

2、找座位(亲子类)

3、五子棋

4、两人三足(亲子类)

5、跳绳(亲子类)

6、滚铁环(亲子类)

7、画龙点睛(亲子类)

(具体游戏玩法见各游戏区说明,或听从工作人员指导) 特别说明: 易货区的物品均由中心学员及参加活动的小朋友自行捐出,请在22日、23日当天携带来现场并交与工作人员。捐出物品包括:书籍、文具、玩具等青少年用品。

第4篇: “亲子读书”活动方案

一、活动意义及目的

为确保“ 亲子读书”活动顺利实施,培养家长和儿童良好的读书行为习惯,营造有益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文化环境,拟从现在开始在全省家长和儿童中开展亲子读书活动。通过组织家长与子女共同读书,扩大家长与儿童的阅读视野,增长知识储备,形成阅读行为习惯,达到提高家长与儿童两个素养的目的。

二、阅读内容

中外史书、世界文学名著、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儿童科普读物、中外著名诗歌、散文、家庭教育科学知识等(后附推荐的主要书目)。

二、亲子读书活动的方式方法 (一)家庭亲子读书引导

1.制定家庭读书计划。每个家庭根据自身实际,制定读书计划。结合家庭家长及儿童特点和实际需求,自行确定阅读内容和具体书目。倡导家长与子女共同制定读书计划,并互相督促实施。

2.确定读书时间。确保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内坚持阅读议定量的优秀书籍,一般每天阅读应不少于20分钟,多者不限。节假、休息日可自行增减。

(二)活动推进方式

1.开展主题读书征文活动。通过组织读书征文活动,引导家长与儿童爱读书、会读书的良好行为习惯,激发家长与儿童的读书主动性自觉性。

2.开展读书演讲比赛。使读书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有效激发家长与孩子的读书热情,努力推进家庭教育建设,并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真正成为全民提高文化的方法之一。

3.开展读书经验交流活动。通过总结经验,推广典型,推动亲自读书活动广泛开展,并收到实际效果。

4.开展评比表彰活动。各部门每季度末召开读书活动总结交流会,要求每个家庭对这段时期来的读书活动进行全面总结,通过交流与评比活动,树立典型,推广先进。

附:家庭教育进社区——“亲子读书”推荐书目:

一、外国文学名著类

1.《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英]路易斯〃卡罗尔 2.《安娜〃卡列宁娜》 [俄]列夫〃托尔斯泰 3.《鲁滨逊漂流记》 [英]笛福 4.《麦琪的礼物》 欧•亨利 5.《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瑞典]拉盖洛夫 6.《基督山伯爵》、《蒙梭罗夫人》、《三剑客》

[法国]大仲马

7.《茶花女》 [法国]小仲马

2 8.《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 雨果 9.《父与子》 屠格涅夫 10.《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11.《穆斯林的葬礼》 霍达 12.《卡门》 梅里美 13.《格列佛游记》 [14.《童年》 [15.《哈姆雷特》 16.《唐吉诃德》 [17.《歌德谈话录》 [18.《欧也妮〃葛朗台》19.《复活》 20.《普希金诗选》 21.《泰戈尔诗选》

二、中国文学名著类 22.四大名著

23.《三字经》 [24.《论语》 英]乔纳森〃斯威夫特 前苏联]高尔基 莎士比亚 西班牙]塞万提斯 德] 艾克曼 巴尔扎克 托尔斯泰 普希金 泰戈尔 吴承恩 罗贯中 曹雪芹 施耐庵 南宋]王应麟 孔子

《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 25.《史记》 [西汉]司马迁 26.《聊斋志异》 [清]蒲松龄 27.《封神演义》 [明]许仲琳28.《朝花夕拾》 鲁迅 29.《骆驼祥子》 老舍 30.《繁星〃春水》 冰心 31.《呐喊》 鲁迅 32.《女神》 郭沫若 33.《子夜》 茅盾 34.《家》 巴金 35.《雷雨》 曹禺 36.《围城》 钱钟书 37.《活着》、《许三观卖血记》 余华 38.《我的精神家园》 王小波 39.《情人的血特别红》 余光中 40.《野草》 鲁迅 41.《中国哲学史》 冯友兰 42.《人间词话》 王国维 43.《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

三、人物传记类 44.《毛泽东传》 45.《周恩来传》

46.《我的父亲邓小平》 47.《拿破仑传》 48.《林肯传》 49.《甘地自传》 50.《丘吉尔传》 51.《罗斯福传》 52.《牛顿传》 53.《达尔文》 54.《爱迪生传》 55.《居里夫人传》 56.《爱因斯坦传》

57.《斯蒂芬〃霍金的科学生涯》 58.《华罗庚》 59.《杨振宁传》 60.《贝多芬传》 61.《肖邦传》 62.《梵高传》 63.《卓别林传》 64.《比尔〃盖茨传》 65.《永远的乔丹》

四、科普读物 66.《奥秘》

5 67.《发明与创新》 68.《环球科学》 69.《新知客》 70.《十万个为什么》 71.《恐龙世界历险记》

72.《法布尔昆虫记》 [韩]金春玉 73.《动物成长也烦恼》 周京宁 74.《小灵通漫游未来〃最新版》 叶永烈 75.《小朋友最爱问的经典科学谜题》

[德]伊莎贝拉〃奥尔巴赫

76.《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 77.《科学的历程》 78.《魔鬼出没的世界》 79.《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80.《华罗庚科普著作选》 81.《宇宙》 82.《趣味数学》 83.《元素的故事》 84.《昆虫记》 85.《森林报》 86.《基因的故事》 87.《克隆的世界》

6 88.《人类的故事》 89.《数字化生存》 90.《未来时速》 91.《寂静的春天》

五、儿童文学、童话故事

92.《伊索寓言》 93.《安徒生童话》

94.《格林童话》

95.《杨〃比比杨历险记》 96.《一千零一夜》 97.《希腊神话故事》 98.《郑渊洁童话故事全集》 99.《儿童圣经故事》 100.《普希金童话诗集》

101.《克雷洛夫寓言》 102.《吹牛大王历险记》

103.《草房子》 《青铜葵花》 曹文轩 104.《男生贾里全传》、《宝贝当家》、《孤女俱乐部》 秦文君 105. 长篇童话《傻鸭子欧巴儿》 张之路 106.《女儿的故事》、《戴小桥和他的哥们儿》梅子涵

7 107.《窗下的树皮小屋》、《蓝鲸的眼睛》、《毒蜘蛛之死》、《冰波童话》、《长颈鹿拉拉》、《红晴蜓,红晴蜓》 长篇童话《圣蛋之谜》、《狼蝙蝠》、《阿笨猫全传》

赵冰波

六、家长读物

108.《谈人生》 季羡林 109.《妈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毕淑敏 110.《杨澜给女人的24堂幸福课》 李文静 111.《宋美龄传》 杨树标等 112.《感谢折磨你的人》 李娜 113.《人生就是奋斗》 潘益大 114.《好好活着,珍惜生活》 何清源 115.《庄子心得》 于丹

七、文化教育

116.《爱的教育》 117.《做人的故事》 118.《上下五千年》 119.《世界五千年》 120.《做人与做事 》 121.《百家姓 声律启蒙 》 122.《千家诗》

123.《写给中国小学生》

8 124.《100个中国孩子的梦》 125.《名人的小学时代》 126.《中华经典诵读本》 127.《大地的儿子》 128.《儿童圣经故事》 129.《国际知识问答》130.《童诗三百首》 131.《父与子》 132.《蔡志忠漫画集》9

第5篇:公益读书活动实施方案

读书活动方案草稿

一 指导思想:

“在校中小学生阅读运动”是新世纪以来引人瞩目的社会文化现象,这一运动从民间起步,官方给力,全社会参与,已成为方兴未艾的全民阅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受益于全民阅读、服从于全民阅读,又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与差异性。“在校中小学生阅读运动”不但可以深化全民阅读,还对提升民族未来一代的精气神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与文化价值。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而“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这项由“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主办、“**基金”承办的“教育部《新课标》必读书目公益读书活动”(以下简称:公益悦读),是紧紧围绕“传承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这一宗旨,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以“点燃青春梦想,营造书香童年”为主题的大型公益活动。

本活动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发动学校全员参与;以学校为指导,发动家长鼎力相助”的活动方针,大力促进学校开展“家校共育”读书工作,为优化家校文化环境铺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氛围搭桥,为国家培养高品质、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为建构学习型社会做贡献。

二.活动目的:

1.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2. 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3. 促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引导他们善于汲取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

5. 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6. 培养学生的耐心、爱心与善心,激发他们珍惜、感恩和重回馈的美好情感。在引导学生学会自我保护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学会关爱家人、关爱社会,发自内心地愿意做自己力所能力的事情。

7. 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并学习运用多种方法进行阅读,使学生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发展他们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8. 初步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以引导学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9. 培养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的能力。引导学生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以发展书面语言运用的能力。

10. 培养学生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引导学生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三、活动原则

自愿参加、集体报名,结合实际、育人为先

四、活动主题:

点燃青春梦想,营造书香童年

五、活动内容

1、营造书香班级:依照学生的性格类型,在班级范围内分组开展个性化阅读。

《新课标》提出了“发展个性”的要求,我们就依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类型把班级内的同学分成小组,组建小组读书会(小组读书会的冠名由小组成员自己商讨),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阅读能够满足他们性格特点的书籍,再通过教师指导轮值会长以布置、检查、讨论和总结等方式引领小组成员有效进行校外阅读、校内讨论的形式展开,以给到每个学生足够的熏陶和锻炼。未来每个学生在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总结能力、文学鉴赏能力、语言表述能力以及书面写作能力等方面都会有较快速的提升。以此引导学生师生同建书香班级。

2、进行班际交流:从同级各班的交流,到校内大规模活动。全校各班的书香班

级营建完毕之后,各班以组为单位请学生举荐班际交流的选手,然后在同年级内举办同性格类型学生的交流活动。此期间,倡导学校教师全员参与,各学科教师以学生阅读的类型以及展现形式的指导方式参与到阅读活动中;还可以邀请家长志愿者参与班级交流过程中得付出(摄影、摄像以及后期制作等老师和学生做不来的事情)。

3、超越班际的交流:在同年级班际交流的基础上选拔参加校内大规模活动的参

与者,邀请家长志愿者一起展开全校范围内的相关活动。在此基础上,选拔出优秀者邀请家长志愿者一起参加市级、省级,乃至全国的交流活动。此期间,会邀请国内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在各省会城市进行巡回演讲或者参与全员阅读运动的具体活动中。

4、全国范围内交流活动:所有活动一一举办之后,将进行全国范围内交流活动。

届时,所有参与者将会与主办方、承办方一起到贫困地区进行捐助活动,并以演讲、示范等相关内容帮助贫困地区的学子学习和成长。

六、实施办法

第一阶段:营造书香校园

1、让校园处处充满书香

 布置良好的书香环境

用师生作品、名人名言、经典诗文等内容布置校园的长廊、过道、宣传栏等;用富有人文气息的宣传标语布置花园草地。使学生时时处处处于人文环境的熏陶之中。

 创建书香班级

宣传和发动全校教师创建书香班级,并拟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然后根据学生性格特征为学生分组,引导学生举荐第一轮的轮值会长并为本组读书会冠名,之后待学生撰写“致家长函”带回家,第二天为愿意参加活动的学生推荐书目,并请轮值会长组织团购的具体事宜。图书购买回来之后,开始进行“班级图书角”和教室布置,设计“书香班级”。比如:在教室里设置“读书台”,在墙壁上张贴每一阶段的读书活动内容和读书感言、书法以及绘画作品等,使它成为学生展示读书成果的一个平台。

2、让家庭也充满书香

 建立书香家庭

因为本活动的主要阅读形式是:校外阅读,校内讨论。所以,要先引导学生在家中建个人小书柜。学生可以在家中与父母共读,也可以邀约小伙伴共读。在班际交流阶段,会有很多家长志愿者参与其中,届时,书香家庭的读书气氛会越来越浓,效果会越来越好。

第二阶段 开展班内各种活动

1、读。

 此阶段,明确具体要求,使读书活动有的放矢。

对学生读书活动的具体要求:

(1) 背诵优秀诗文。

一二年级:较简单、易理解的诗文40-50篇(段);

三四年级:背诵经典诗词、优秀诗文40-50篇(段);

五六年级:背诵优秀诗文50-60篇(段);

七八九年级: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

(2) 阅读必读书目。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确定出推荐书目(在橱窗张贴),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读书会的“悦读”活动。

一二年级:每生每学期必读学校推荐书目2-4本;

三四五六年级:每生每学期必读学校推荐书目4-6本;

七八九年级:每生每学期必读学校推荐书目6-9本。

2、说。

指导轮值会长布置校外阅读的量,制定校内讨论的时间。在小组讨论时间内,引导小组成员围成一个圈圈,每名学生逐个逐次“说”自己读了多少,这几页讲的是什么,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以提升学生的总结、分析能力。  此阶段,注重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分析、总结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乐

于表达与交流,并培养学生当众口头表述的勇气。

期间,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

第一阶段:重点不是谁说的有多好,而是谁读了、谁说了。

第二阶段:重点是大家说了什么。

第三阶段:重点是大家学到了什么。

第四阶段:重点是大家的感想是什么。

3、讲。

在整本书籍阅读完毕,引导小组举荐说的最好的、最感人的或者收获最多的读书会成员进行班上的演讲活动。

 此阶段,注重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自信心的培养。无论学

生的演讲水平有多么蹩脚,永远都是鼓励和赞美。

4、演。

以小组读书会为单位进行角色表演和续编创作表演。因为是按性格特征进行的分组,且每组同时读一本书,所以以组为单位进行表演是最能发挥学生的优势与积极性的。自“演”阶段开始,即可邀约家长参与。

 此阶段,注重提升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团队意识,同时培养和历练

学生的自信心、创造力与想象力。

5、绘。

引导学生将自己看过的书绘制成绘本,然后进行绘本展示并邀请家长参观、指导。

 此阶段,注重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动手能力和组织策划能力。

6、写。

“写”的活动,可以贯穿整个书香班级、书香家庭、书香校园的始终。可以引导学生设立“书海拾贝”类的摘抄本,用以在家抄写,在校阅读来积累好词美文;可以在班级设立“读书专栏”,以展示学生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和内心最深的感悟等;可以引导学生随时发挥文采,撰写自己想表达的内容,然后教师定期将学生优秀作品搜集整理,参加各级各类征文比赛,

或向报刊推荐发表;可以设立“小记者站”,引导学生采访学校领导、教师、社会人士后发表采访录、报道等;„„

第三阶段:开展班际、校际等交流活动

各班积极、顺利开展各项活动以后,就可以进行班际交流活动了。

 此阶段,着力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思维观念能力以及友爱、善心、珍

惜、感恩等美好道德情感。同时,邀约家长参与并请家长志愿者进行相关支援,并及时搜集和整理家长志愿者们的好建议,以用到后续的校内活动、校际交流活动中。

第四阶段:开展全国交流与慈善活动

最后阶段是整个活动最集中的阶段,各省市举荐的学生(除对应的优秀辅导员外,还须家长陪同)将会云集在风景秀丽的城市,进行为期3天2夜的交流活动。届时,不但会请到有关专家对学生及家长进行“心灵成长”“人生规划”等方面的训练,以培养学生珍惜、感恩、承担和回馈的良好道德情感以及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还会以各种形式的活动给予学生更多的展示与锻炼,更会请到当代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到现场演讲。交流活动结束后,与会所有成员将与主办方和承办方一起去到贫困地区进行捐助活动。届时,主办方和承办方会请到与会成员针对贫困校进行“书香社会”的示范和辅导活动,还会请与会成员自愿与各贫困学校结对子,进行一对一辅导和示范。

进行到这个阶段,基本上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书香社会”“书香家园”的社会环境与氛围。在整个活动中,始终贯穿着“热爱祖国”“热爱家园”的良好爱国情感,使学生在实际活动和生活中,体味和感受“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的民族大团结情感。

七、奖项设置

(一) 奖项设置

基于活动需要老师和学校的大力配合,此活动设置如下奖项:

1. 学生奖项:各省(市、自治区)各举荐3名“作文标兵”“演讲标兵”“道德情感标兵”,参与全国性交流性交流。

2.教师个人奖项:对应每名参与全国性交流的学生,设“优秀辅导员”1名。

3.集体组织奖:设“组织单位特别奖”、“组织单位优胜奖”集体奖项每区(县)各1名,市(地)各2名,每省(市、自治区)各3名,由本次“公益悦读”读书活动组委会评选确定。条件为:领导重视、部门配合、精心实施、扎实推进,所在地区的“公益悦读”读书活动规模大、辅导得力,青少年读书效果佳,社会影响好。

(二) 颁奖

1. “全国性交流与公益活动”由活动由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联合举办。

2. “组织奖”奖项分别由各市(地)、省(市、自治区)“公益悦读”读书活动的主办单位在各地的分支机构颁发奖牌、荣誉证书、获奖证书和奖金。

第6篇:亲子公益活动

社区亲子公益系列活动方案

活动内容:我爱我们共同的家

活动目的:1.关注周边的生活激发幼儿讲文明讲卫生的社会情感。

2.培养幼儿爱护家园,维护公共环境清洁的积极的社会行为。

活动准备:1.前期工作:联系居委会,沟通活动意义及活动计划,协商几名社区环保工作人员进幼儿园为孩子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并在活动当天进行现场指导。

2.活动场地:江头小区 3.制作江头小区环境保护课件。

4.材料准备:塑料袋、扫把、畚斗等收集垃圾的工具。 活动一:我们共同的家 活动类型:班级活动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自己的家,而住在江头小区里的小朋友还有一个共同的家就是——江头小区,我 们都爱自己的家,同样我们也要爱护我们共同的家。

二、观看江头小区环境保护的课件,同时老师结合课件讲解。

三、讨论:你看到的小区漂亮、干净吗?我们要怎么维护我们小区的公共卫生吗?

四、活动结束:老师小结。 活动二:小小讲座:争当环保小卫士 活动类型:集体活动

活动准备:1.邀请一名江头小区环保工作人员

2.场地安排:各班生活老师按照各班早操的方阵摆好凳子 3.材料准备:垃圾袋、畚斗、扫把等捡垃圾工具。 活动流程:

一、 各班按照早操队列有序入场。

二、 讲座:

1. 社区环保工作人员分析我们小区的现状,激发小朋友爱护公共环境情感。 2. 社区环保工作人员示范垃圾袋、畚斗、扫把等捡垃圾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3. 活动小结。

活动三:亲子社区公共卫生维护 活动类型:亲子活动

活动准备:1.家长自带扫把、畚斗、塑料袋、一次性手套等清理垃圾的工具。

居委会提供:垃圾钳

2.居委会提供四名工作人员做向导。 3.小区场地划分为四块 活动流程:

一、 各班老师召集好家长做好活动前的注意事项交代。 1. 提醒家长时时关注自己孩子的安全。 2. 跟随班级老师的安排进行活动。

3. 随机教育孩子爱护环境,并带头示范,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二、 各班级老师带领家长和孩子有秩序的到达指定的地点,有组织的开展活动。

三、 班级老师针对活动进行小结。

四、 老师和家长带领有秩序的孩子回幼儿园。

五、 活动结束:老师将各班活动情况进行展示。 2012-3-9

第7篇:亲子读书活动感悟(范文)

五大连池市第一小学校 三年班吕婉芸 亲子读书感悟

——我和女儿共成长

女儿是个听话的孩子,只要是老师吩咐的事情,她都会认真的去做。自从亲子读书活动开展以来,女儿读书的兴趣比以前更加高涨,每天写完作业都乐颠颠儿地拉着我陪她一起在书海中翱翔。

每次看着女儿单纯向上的样子,我暗下决心,一定实实在在地陪着女儿阅读,培养和孩子共同读书的良好习惯,和孩子共同来享受读书的快乐,让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东西,体会到更多的乐趣,把亲自读书活动进行到底。

我们阅读的范围很广,基本上都是女儿想看什么就拿什么来读,我也并不去要求她,毕竟开卷有益嘛。多读课外书能够让她开阔视野,增长一些社会知识,不同类型的书籍,也帮助她更广阔地接触到了世间万象,让孩子体会一下生活的艰辛,还有就是怎样做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女儿真的像白纸一般单纯,书籍里的很多事情都令她不解,有的时候确实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悲哀,我却无法跟女儿如实的说,只能用引导的方式,让她明白其中的道理。每当她读到一些有趣故事的时候,她都特别认真,像给我讲故事一般娓娓道来。碰到她不懂的词,不知道的内容,我都会认真地给她讲解,引经据典,查找出处,没想到这个过程对自己也是个提高。

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有意义的事情,有可说的东西,我都让女儿讲述一下感受,或者写一篇感悟,也可以摘抄一些精美的句子和词语,这些对作文的提高都有所帮助。我发现这样的学习过程更容易令

五大连池市第一小学校 三年班吕婉芸 女儿接受,平时看电视的时候女儿也能点评上几句,看着女儿健康快乐的成长和进步,我心里已经乐开了花。

有一句教育格言说的好:“我们教孩子去热爱与渴望,远比我们教孩子去做重要得多!”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无不或深或浅的影响着孩子。作为父母,我们首先要当好榜样,好读书,读好书,把握好“亲子共读”的美好时光,让孩子在健康快乐中茁壮成长。

五大连池市第一小学校

三年班吕婉芸家长

2011年11月24日

上一篇:平面设计师定位下一篇:小学音乐教研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