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论文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小学德育论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上世纪末,中小学德育一度误入歧途,为此,日本政府持续进行了多次教育改革,其德育价值的心灵回归、个性眷顾、生命意识和生存能力的培育,取得了较完满的成功。日本的经验,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有着深刻的启示。

第一篇:中小学德育论文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将成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遵循

编者按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全文请关注教育部官方网站),引起了教育一线普遍热切的关注。作为一线德育工作的实操性指导性文件,《指南》是基于什么考虑研究起草的?《指南》是如何指导中小学构建德育工作体系的?中小学如何根据《指南》把德育工作落到细微之处?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为您进行最精准的解读。

为了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日前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德育T作指南》(教基[2017]8号)文件(以下简称《指南》)。下面我就有关情况向大家做一个介绍。

《指南》起草的背景和过程

研究制定这个《指南》主要基于三方面考虑:

第一,落实党和国家对德育工作的新要求。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中小学德育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对加强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对中小学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指明了方向。特别是2016年l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对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引导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之中,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第二,适应德育工作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中小学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中小学生思想道德表现积极健康向上,同时我们也看到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重知识传授轻实践养成,德育工作各学段之间还没有形成有效衔接,德育工作的方法途径单一,德育工作的体系不够完善,德育工作还缺乏常态有效的开展机制,等等。因此,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迫切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着力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T作格局。

第三,回应基层教育部门的期盼。一些基层教育部门和学校反映德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还涉及家庭、社会,希望教育部能出台一个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的德育工作指南,明确中小学德育工作“做什么”和“怎么做”,将德育工作落细、落小、落实。出台《指南》就是为中小学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一个基本遵循,也作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督导、评价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依据。

《指南》的研制分三个阶段:一是深入调研。2016年6月,教育部专门组建了课题组,开展《指南》的研制工作,邀请高校德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地方中小学德育干部、学校德育工作者参与,在全面梳理政策文件、调研摸底地方情况、分析归纳各地德育工作有益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提出《指南》基本框架。

二是研究论证。2016年下半年,教育部将文稿向高等院校的学者、中小学校长、党组织书记、班主任及品德课教师征求意见,对《指南》的基本结构、呈现方式、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实施途径、保障条件等进行认真研究和论证,形成《指南》征求意见稿。

三是修订完善。2017年上半年,教育部就文稿先后征求了中央宣传部、团中央等相关部门、专家学者、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长教师、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的意见。在多次修改完善的基础上,《指南》经教育部党组会审议通过后于8月17日正式印发。

《指南》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关键在于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全面发展,为中小学生的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指南》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实施途径和要求、组织实施六个方面的内容。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指南》,可以用“—二三四五六”来概括:

构建德育工作的“一个体系”。着力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不断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大力促进德育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全面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

深化德育工作的“两个结合”。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特点,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形成德育工作的合力。

抓好德育工作的“三个关键点”。从中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出发,中小学德育工作要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以落实《中小学生守则》为抓手。

坚持德育工作的“四个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正确方向。加强党对中小学校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的主导权,保障中小学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二是坚持遵循规律。要符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注重学段衔接和知行统一,强化道德实践、情感培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努力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三是坚持协同配合。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引导家庭、社会增强育人责任意识,提高对学生道德发展、成长成人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调一致的育人合力。四是坚持常态开展。推进德育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创新途径和载体,将中小学德育工作要求贯穿融入学校各项日常工作当中,努力形成一以贯之、久久为功的德育工作长效机制。

明确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五项主要内容”。《指南》着眼为学生一生的成长打好思想基础,着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明确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同时根据中小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和教育规律,按照小学低年级、小学中高年级、初中学段、高中学段四个阶段,《指南》提出了分层次的德育目标,既强调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又突出德育工作的有机衔接和逐级递进。

按照这样的目标设计,《指南》明确将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指南》对各方面内容都作了具体的描述。

创新德育工作的“六大实施途径”。德育工作重在落实,要把德育目标内容通过多种途径落实到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的各方面和各环节中,在总结提炼各地德育工作的主要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突出了可操作性。

一是课程育人。从严格落实德育课程、发挥其他课程德育功能、用好地方和学校课程等方面,强调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

二是文化育人。从优化校园环境、营造文化氛围、建设网络文化等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校园处处成为育人的场所,发挥校园文化育人的作用。

三是活动育人。利用节庆纪念日、仪式教育活动、校园节(会)、跚队活动等,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

四是实践育人。通过开展各类主题实践、劳动实践、研学旅行、志愿服务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是管理育人。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从完善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细化学生行为规范、关爱特殊群体等方面,将中小学德育工作贯穿落实到学校管理的细节之中。

六是协同育人。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构建社会共育机制,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的德育工作。

《指南》为德育有效实施明确五大保障

《指南》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如何保障中小学德育工作有效实施提出五项明确要求: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党组织主导、校长负责、群团组织参与、家庭社会联动的德育工作机制。二是加强条件保障。将德育工作经费纳入学校的经费年度预算,提供德育工作必需的场所、设施、图书、仪器设备,等等。三是加強队伍建设。重视德育队伍人员的选拔、培养,优化德育队伍结构,建立激励和保障机制。四是加强督导评价。将学校德育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对学校督导的重要内容,建立区域、学校德育工作评价体系。五是加强科学研究。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创新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

《指南》是基础教育领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文件,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各地开展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遵循,对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将发挥重要作用。下一步我们将狠抓工作落实,着力推动《指南》在各地各校落细、落小、落实,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

一是召开一次部署会议。今年教育部将召开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验交流暨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对《指南》的贯彻落实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二是制定实施手册。组织编写《指南》的实施手册,汇集各地的典型案例,给大家提供一种更加具体的操作参考,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三是加强宣传解读。邀请一批中小学德育领域的专家和校长撰写解读文章,在网站和相关媒体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范围。四是纳入校长教师培训。将《指南》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提高校长教师开展德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五是开展督导考核。将《指南》作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进行管理、督导、评价的重要依据,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

作者:吕玉刚

第二篇:从体验式德育审视中小学德育困境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德育普遍奉行知性德育观,但其存在德育内容知识化、德育教学灌输化、德育主体边缘化、德育过程简单化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迫切呼唤体验式德育。体验式德育的内容以丰富的生活为源泉、教学以多样的实践为形式、彰显平等的主体间性关系、过程以交融的知情意行为表征。体验式德育德育可通过自然体验、生产劳动体验、磨难体验、志愿者活动体验、传统活动体验等类型进行操作,创设情境、唤醒体验、平等对话、反思内化等是体验式德育实施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德育问题;体验式德育;体验类型;操作路径

一、体验式德育的重要性:知性德育观下中小学德育现存问题

1.德育内容知识化:

当前多数中小学把德育等同于道德知识的传授,片面强调道德理论的灌输,认为只要学生记忆充分的道德知识,掌握一定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能力,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高尚的道德。知性德育观下的德育内容注重浅层道德符号的机械性记忆,而缺乏对蕴藏于道德知识表层结构之下的内部意义的眷注,欠缺对蕴含在道德生活世界的内在价值的重视,缺少对与所授道德知识息息相关的学生生活的关注。学校德育内容过于理想化,脱离学生生活、社会生活,脱节于学生成长规律。德育内容通常显现为深奥的理论、抽象的内容、单一的准则,严重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德育内容的编排以应试为指向,“唯智主义”倾向导致重智轻德、以智代德现象泛滥,教师只是不断地向学生讲授道德知识,然后凭借笔试评价学生是否掌握所授的“道德”。

2.德育教学灌输化:

目前中小学德育课堂教学形式单一,主要通过直接德育课程展开;教学方法单调,道德教学主要依靠课堂中的讲授法;德育教学以单向灌输为主,重理论说教而不重活动养成。德育教学往往忽视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内心体验,仅仅注重道德规范的逻辑体系;片面强调道德规范的外部灌输,而不重视学生的内在道德需要;往往通过说教传授道德规范,通过学习间接经验获取对德育内容的认识。致使学生在学习中只重视对道德知识的识记与背诵,而不去践行所学的道德准则。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不得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1]德育教学形式化倾向严重,教学内容并未紧贴学生的实际思想,德育活动不注重学生知情意行的实际体验而流于形式。当前德育教学以教师向学生单向度的信息输入为主,单纯的理论讲授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对道德的有效判断和情感认同。

3.德育主体边缘化:

知性德育观下的德育教学简化为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一言堂”式的知识传递,教师与学生被禁锢在预设的道德规范框架中,缺少道德主體的参与,缺乏对道德主体生活的关注,导致德育主体边缘化,使得道德学习成为抽象掉个人生命的异化过程。教师仅成为德育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变成盛装德育知识的容器,德育异化为对道德知识体系的背诵,学生难以体会道德知识的内在价值,更难以将其应用于复杂多变的道德生活中。在知性德育观指导下培育出来的学生容易产生知行脱节、知易行难、知而不行等现象。在日常德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蜕变为纯粹的主客体关系,甚至更多是权威与服从关系,教师作为思想道德知识的权威凌驾学生之上,表现为掌握丰富道德知识的教师教导蒙昧无知的学生,学生在接受枯燥的道德教条时处于一种服从地位,成为被动的接受者与旁观者,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互主体性缺失。

4.德育过程简单化:

知性德育观指导下的德育过程被简化成为教师通过课堂语言讲授、教学逻辑分析将道德理论传递与灌输给学生,德育过程异化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单纯记忆与背诵。当前德育过程忽视了道德生成过程的实践性、生成性和情境性,学校为达教学方便把知识德育编排成课程,形成专门的德育理论教学,将德育简化成知识德育,知识德育又演化成课堂灌输。纯粹的知识德育是从社会生活中抽取出来的,不联系社会生活就变成了僵硬抽象的教条,与学生生活的世界相隔离,学生很难将德育信息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并外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导致学生仅成为拥有道德知识的人、而非具有完整道德精神的人。目前学校德育过程更多的简化为以管代教,多数教师认为德育就是管住学生,让学生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规规矩矩不违规违纪,再添加些许奖惩手段,就会达到德育教学的目的,而忽视了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道德意志塑造、道德行为养成。

二、体验式德育的可能性:体验德育的优势

道德体验是一种含有价值判断的关系融通性体验[2]。体验式德育是主体处于某道德情境中,在原有道德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想象、移情、感悟等多种心理活动,产生含有价值判断的新道德观念、情感、态度、行动的体悟过程。“体验作为情感教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既有认识论的意义,即用体验的方式达到认知理解;又有本体论和价值论的意义,即体验是人的生存方式,也是人追求生命意义的方式。”[3]体验式德育具有亲历性、平等性、情境性、反思性等特征。

1.体验式德育内容重视活动体验:以丰富的生活内容为源泉

体验式德育内容以学生日常生活为着力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以活动体验为感悟载体,实现德育内容生活化。生活世界是德育的源头,德育应来源生活并回归生活且指导生活实践。正如杜威所言:“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成为真正的教育,品德教育同样也要而且必须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品德教育。”[4]体验式德育把德育知识的讲述寓于社会生活之中,有机结合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不再仅仅灌输道德理论,将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相融通,重视蕴藏于道德知识表层结构之下的生活意义,关注与所授道德知识息息相关的学生生活。体验式德育内容具有生成性、情景性、拓展性,紧扣学生的日常生活,不为学生预设好应形成哪些良好品质,而让学生在体验、对话中自己感悟。真正具有“道德”意义的道德教育,不是把社会现存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灌输给学生(虽然这是必要的),使学生成为一个个“美德的集合体”,而是启发和唤醒学生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良心,在对道德范畴进行深刻的内心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树立道德理想,领悟人生真义。[5]

2.体验式德育教学注重实践体验:以多样的体验实践为形式

体验式德育教学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是“做中学”与“思中学”的结合,主张教学不仅要传授道德知识,更要在体验中把认知、情感与行动统一起来。体验式德育教学形式多样化,包涵情感体验、实践体验、角色体验、自然体验、交往体验等多种形式;教学方法种类繁多,道德教学课选用体验法、谈话法、讨论法、陶冶法、探究法等方法;教学摈弃单向灌输为主导的教学,重活动中体验、感悟、养成。体验式学习既是认知过程也是实践过程,在体验教学中,教师可依据学生实际的道德生活经验和社会现实的道德背景,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的道德体验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道德选择与判断,成为一个自主的道德学习者。体验式教学重视生活世界与书本世界的联系,引导学生在与人际交往、模拟环境中体验生活,自主建构道德能力,从道德服从走向道德自主。体验式德育教学强调体验者的内心体验,注重主体在多种生活情景中的情感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道德世界,体验的最终目的是使体验者以内化的道德指导自己的行动,进行道德实践。

3.体验式德育彰显民主师生关系:以平等的主体间性关系为呈现

将道德教育过程由传统的主体与客体间的权威服从的关系转化为新型的主体与主体间的民主交往关系。[6]在体验式德育中,主体与客体在体验中互为主体,主体融入客体,客体趋向主体,彰显被遮蔽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都是体验的亲历者和意义的建构者,教师不能作为道德知识的权威凌驾于学生之上,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处于交互主体的关系中。学生不是简单装载德育知识的容器,不是旁观者而是亲历者,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意义的建构者,是拥有自我意识的独立主体,是学习共同体的重要体验者,是在信念、情感导引下谋求自我发展的生命个体;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德育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学习共同体中的引导者、活动的参与者,在平等的氛围里与学生共同体验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每个教师和学生都是德育教学的创造者。师生之间的关系正在趋向于超越主客体,即彰显主体间性关系,师生两个主体在交谈、对话中完成教育任务,道德体验中的对话是人格平等的对话,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不再是主从关系、正误关系,双方都是平等的体验者,只是双方承担的角色和责任有些许差异。

4.体验式德育过程关注内化:以交融的知情意行为表征

体验式德育过程是体验者的认知活动、体验活动与践行活动的结合,实现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的统一,既要把教育者所传递的道德信息内化为学生的道德信念,又要将学生的道德信念外化为其道德行为。德育过程的本质是学生主体德性与外界的不断矛盾和冲突中不断自我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主体不断选择道德信息、进行道德体验、影响主体道德行为的过程。正如瓦西留克所说:“人,永远是自己也只能是自己才能体验所发生的事情以及产生危机的那些生活环境和变化。谁也不可能代替他这样做,就像最有经验的老师也不可能代替自己的学生去理解所讲的内容一样。”[7]体验作为道德认知内化的催化剂、主体情感的生长剂和道德信念的稳定剂,把道德过程中的知、情、意、行各个环节有机地统一起来,通过诱发和唤醒学生丰富的道德体验,加速道德知识向道德行为的转化,使道德行为由单一的意志行为变成意志行为和习惯行为的统一体。德育体验模式的构建重在组织有效的道德实践活动,创设富有感染力的德育情境,引导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或内心感受,提升学生道德认知,引导道德情感,磨炼道德意志,深化对道德的理解,进而转化为道德行为,真正实现知情意行的整合,促进德育内化过程顺利运行。

三、体验式德育的操作性:德育体验的类型与步骤

1.德育体验的类型:

中小学德育要重视学生的实践体验,实践是学生道德认识的基础,也是学生道德形成、发展的源泉,德育体验活动应在学校、家庭、社区、乡村、大自然中广泛推行,德育体验包括自然体验、生产劳动体验、磨难体验、志愿者活动体验、传统活动体验等类型。

自然体验:随着都市化的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生活环境变化,学生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渐少,体验德育应当加深学生对大自然、对农村生活的体验,提高道德实践能力,为学生体验自然创设机会,鼓励学生到农村、大自然体验学习,如定期让学生去森林、田野、山村、动植物园观察探索。生产劳动体验:劳动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之一。体验德育可以指导学生开展农作物种植、集体做饭、捕鱼打猎、养蚕养鸡、采茶制陶等体验活动,在体验劳动的过程中感悟生活。磨难体验:当今中小学生的忍耐磨难能力匮乏,学校、家长、社会应联合组织学生到困苦的环境中去体验艰苦生活,培养吃苦耐劳、生存能力、坚忍意志,树立克服困难、积极生活的决心,如体验古老农村生活(挑水、生火、推磨、砍柴)、开设家政课(洗衣、做饭、扫地)、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开展“吃苦夏令营”、举办“军事夏令营”等活动。志愿者活动体验:通过志愿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重视公益、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观念,形成集体意识、关爱意识,实现自我价值。志愿者行动包括維护交通秩序、维护消费者利益、维护社会治安、扶贫帮困、环境保护、助残送暖、咨询服务、防火防灾宣传等社会公益活动。传统活动体验:通过建设具有传统特色的校园文化来优化德育环境,使学生在校园内接受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开展书法、茶艺、雕刻、国画、戏剧、古典音乐等古典文化课程,参加当地民俗中的传统活动,加深学生对历史与传统文化的理解,使学生尊重古典文化的历史与传统。

2.德育体验的步骤

创设情境、唤醒体验、平等对话、反思内化等是体验式德育实施的有效路径。

创设情境,触发学习欲望:体验从获得感受开始,所以体验式德育首先要创设情境,为受教育者提供感受的场域,以触发其感受,引导其产生道德情感。在德育过程中,依据学生真实的生活场景,营造富有感染力的真实的道德关系,选择、创设具体的德育体验情境。通过故事叙述、环境模拟、图片再现、视频呈现、音乐烘托等方式,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情境,使学生置身其中,激发他们的情感。

唤醒体验,引发情感共鸣:“人对道德价值的学习以情感——体验型为重要的学习方式。”[8]导入已创设的情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引导学生自主体验道德情境,利用已有的条件驱动其道德情感,捕捉多样的诱发唤醒线索,实现德育的情感共鸣与环境共鸣,唤醒内心情感体验,在个体亲身经历和同伴合作的基础上共同感悟。

平等对话,交流道德理解:引导者与体验者共同融入某道德氛围,双方在平等的氛围中敞开心扉,创设民主、平等、合作的对话氛围,进行开放式对话,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感,诱发道德体验,在讨论互动中获得体悟。正如米德所指“真正的交流应该是一种对话”。[9]在对话中,师生及生生之间可以真实地表述自己的感想,自由地交流自己的情感体验,通过对话激发其他人的思维,唤醒关于生活的回忆,使学生对道德规范产生切己的理解和领悟。

反思内化,提升道德境界:体验者和导引者在体验与对话后,进行理性思考与内察反思,最终生成自身的生态德性,以求道德境界的不断提升。通过道德反思、切身体验获得的东西,才会真正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其自身品德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而不断提升道德境界。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315.

[2]刘惊铎.道德体验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71.

[3]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任钟印,吴志宏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5]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6]张华.论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25-31.[7]戚万学,杜时忠.现代德育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8]瓦西留克.体验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9][美]玛格丽特·米德.代沟[M].曾胡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88.

基金项目: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一级学科基地研究生创新课题研究项目

作者:余晓芬 倪素娟

第三篇:日本中小学德育的价值转向及对我国德育的启示

摘 要:上世纪末,中小学德育一度误入歧途,为此,日本政府持续进行了多次教育改革,其德育价值的心灵回归、个性眷顾、生命意识和生存能力的培育,取得了较完满的成功。日本的经验,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有着深刻的启示。

关 键 词:日本;价值转向;心灵教育;体验教育;启示

文献编码:A

工业化历程中的日本,在道德教育的地位与价值选择上一度陷入困厄与迷惘,致使20世纪中后期的日本教育被称为“荒废的教育”、造就“荒芜心灵”的教育。随着日本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三次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日本教育逐渐走向健康和谐且充满人性的轨道。德育在这三次教育改革中一直居于核心地位,其价值择取与引领直接关系到教育改革的实际效果。那么,日本在三次基础教育改革中道德教育进行了怎样的价值创建,对中国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又有哪些启迪呢?

一、迷惘与困境:20世纪中后期日本中小学德育遭遇的价值挑战

受工业化与经济腾飞核心价值导向的影响,日本战后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小学教育出现了本体性的价值危机。道德教育的价值择取随之异化:道德教育不再观照人的心灵,而是隐没人的个性,缺失了对生命意识和生存能力的关注与引导。

1.背离心灵的道德教育陷入难以遏制的“教育荒废”

战后日本工业高速发展、经济突飞猛进,在给社会带来庞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导致了日本人心灵的无序、精神的贫瘠、信仰的空洞以及敬畏心、感恩心、同情心与宗教心的严重颓废与沦丧。这些社会上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深刻地影响到日本的中小学教育。日本中小学教育在经济偏执、学历偏执、工具理性偏执、功利主义偏执的长期浸淫下,道德教育处于边缘化地位。道德教育的持续乏力与滞后,酿成了不少问题,有些已经成为顽疾,集中表现在:第一,校内暴力增加。例如,1998年日本公立中小学校内暴力事件共发生29,685起,比1997年上升26%,其中初中生占77.5%[1];第二,犯罪率提高。日本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据相关部门统计,青少年刑事犯罪,尤其是以杀人抢劫为代表的恶性刑事犯罪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第三,自杀率居高不下。据官方统计,日本1998年公立中小学中自杀身亡的学生达到198人。第四,退学现象严重[2]。为扭转基础教育颓势而成立的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在《关于教育改革的第二次咨询报告》中指出,“‘教育荒废’表现为阴险的欺侮、儿童自杀、拒绝上学、青少年行为不良,校内暴力、家庭内暴力、偏重偏差值的激烈考试竞争、偏重学历、所谓的教师问题、体罚等”[3]。

不难看出,所谓的“教育荒废”,其实质在于“心灵的荒废”。彼时的日本教育主要为工业化服务、为经济腾飞服务,而在人的灵魂塑造、人的精神世界丰富上缺乏必要的观照。道德教育在功利主义浪潮中被边缘化,甚至道德教育本身也陷入功利主义的泥淖而难以自拔。忽视了道德教育力量与价值的教育必然会走向与人性相悖的歧路,也必然会导致教育缺失对儿童心灵的关切和对人性的引领。

2.隐没个性的道德教育远离了其价值本真

上个世纪中后期的日本德育不仅存在本体性危机,还存在隐没个性的教育价值误导。主要表现为对人的漠视、对人的完满个性的漠视。道德教育的尴尬地位以及价值异化,导致儿童的个性被整齐划一的教育方式一天天剥离与剪除。正如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的报告所指出的,“问题的本质是儿童在现在的家庭、学校、社会中,感到作为人的尊严、价值、个性和自主性没有受到尊重,感到被置于了种种心理的重压之下”[4]。由于儿童个性与尊严未得到应有的礼遇和尊重,不能在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中获得应有的观照和提领,导致儿童心理上的压抑、恐惧乃至抵触和不满与日俱增。

教育的价值本真、道德教育的价值本真必然是对人的生命的高度负责与引领、对人的完满个性的高度负责与眷顾。当道德教育被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当道德教育远离人性关怀的时候,儿童的完满个性就必然受到戕害。这样的教育不仅严重抑制了儿童生命的健康、个性的丰富成长,还必然会对社会的和谐发展造成釜底抽薪式的危害。

3.生命意识和生存能力缺场的道德教育造成不会关心和尊重他人的儿童

在长期主体性缺失的教育范式下,道德教育对儿童生存能力的观照十分欠缺。首先,道德教育缺乏对儿童进行关心他者、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关心人类的教育引导和道德实践能力养成。日本战后一直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儿童的心灵孤独、性格偏执、人际冷漠、人文稀缺等与此缺失不无关系。其次,道德教育缺乏对儿童敬畏生命、热爱自然、礼遇他者、包容多元的教育,造成他们的尊重意识极其淡漠,不仅伤害其他生命个体、暴力侵害同族同类,也伤害着自己的身体甚至终结自己的生命。他们不仅厌恶自然、掠夺自然,而且恐惧自然、远离自然。

道德教育既要关注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完整与敞亮,也要关注人的道德意志的培育和道德实践能力的造就。道德教育一旦缺乏了对儿童的生命意识教育和生存能力教育,就极易导致儿童对生命缺乏理解、对生存缺乏理性、对自然缺乏体验。

二、坚定而执着的抉择:20世纪末以来日本中小学德育的价值择取

面对日益严重的教育价值观迷惘与困顿,尤其是道德教育的价值偏离,日本政府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展开了系列施救措施和积极应对策略。

1.心灵的教育——直抵儿童的内心世界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政府进行的三次基础教育改革中,道德教育始终是其核心主题。为了重塑日本儿童的心灵世界,构建具有新时代适应性与超越性的道德意识,日本文部省明确提出对儿童进行心灵教育的主张。在德育目标上,注重儿童对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心,对生命的敬畏心,强调对儿童丰富内心世界的关注和坚忍不拔精神的培育,突出儿童的主体性和独特性,为此,“文部省斥资7亿日元编制《心灵教育指导》等辅导材料,在小学的‘道德’课、初中的‘人性’课、高中的‘人生’课中,灵活运用各种社会体验活动,推动和促进道德教育的全面展开”[5]。日本政府和文部省多次下发敕令,要求各地方教育委员会认真贯彻道德教育首位的精神,坚决履行道德教育对儿童心灵教育的具体要求,扎扎实实推进道德教育范畴下的心灵教育。

这种以救赎儿童心灵、丰富儿童内心世界、完善儿童性格为价值旨归的道德教育的持续展开,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儿童完整人格的健康养成和道德情感的有效培育。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日本基础教育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改观,青少年儿童的精神面貌都有了明显且良性的变化。

2.个性与人性的教育——造就儿童完满的个性品质

针对长期漠视儿童个性教育的积弊,日本政府提出了丰富儿童个性与培养儿童人性的道德教育主张,并在落实上下足了功夫。首先,日本教育改革行政部门对个性和人性进行了解读。在个性解读上,认为个性的内涵是每个人不可代替的基本素质,每个人的素质关系到其生存能力和其在家庭、学校、社区中的位置。同时,个性还要走出狭隘自我,时刻关注到他人的个性,学会与他人共生共在,关注到以家庭、学校、社区、社会、国家等为代表的社群意义上的个性。关于人性内涵,认为完满丰富且具有日本人特性的人性内涵应该是具有高度的自律性、同情心、敬畏之念,有对传统文化与社会规范的高度自觉,有国家意识和民族精神,也要有适应社会生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教养。

为此,日本基础教育掀起了培养个性与人性丰富的日本人运动,这完成了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基本价值转向。日本政府明确要求各都道府县必须认真领会中央教育审议会的教育指导,认真落实贯彻到日常教育之中。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专门负责相关教育改革的设计、调研分析、督促实施,其通过咨询报告、行政敕令等方式,多次明确而坚定地强调,在基础教育中对儿童进行“培养个性与人性丰富的日本人”的道德教育,有力保障了相关教育价值的实现。

3.体验教育——培育儿童的生命意识和生存能力

上世纪末,日本政府专门研讨了在中小学开展以体验方式为途径和载体的德育方式。1997年,日本文部省实施了“青少年野外教育推进事业”[6],1999年,日本终身学习审议会在发表咨询报告时,特别强调在“生活体验、自然体验”之中培养儿童。自此,体验式德育便在日本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并得到实实在在的贯彻落实。

体验教育不仅意在塑造儿童的生存能力,还注重培育他们的生命意识和生命伦理。在生存能力塑造方面,要求通过自然体验、生产劳动体验、磨难体验、志愿者活动体验、传统体育与艺术活动体验等,历练儿童道德意志、坚毅品质,增强其对自然的理解与探险兴趣和本领,拓展其宽广和复杂的社会适应性。正如有论者指出的,“日本中小学特别重视德育的体验教育,强调通过实践体验活动培养锻炼学生,让学生认识自然,体验社会生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7]。在生命意识的培育方面,体验教育特别强调儿童在社会生活中体验,学会尊重人、敬畏生命、理解生命的价值、学会节制和克制、学会善待和保护生命。

2008年,日本文部省更是在总结以往德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道德教育的一般方针——“道德教育,应该以教育基本法以及学校教育法中规定的教育的根本精神为基础,把对人的尊重和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充分体现出来。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尊重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和故乡,致力于创造有丰富个性文化的同时,遵守公共精神,为了构建民主的社会和国家不断努力。与此同时,要尊重别国,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爱护环境、开拓进取,为了培养有这些精神的日本人,首先就要把培养他的道德性作为最基础的目标”[8]。

三、“他者镜像”:日本中小学德育对我国德育价值的启示

我们有必要对日本面对教育危机所作的努力进行梳理,并以之为鉴镜,审视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的德育及其价值择取,以期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道德教育的价值遴选有所启迪。

1.道德教育价值不能陷入“唯经济化”陷阱

无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依然是我国当前社会的重心。但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不能成为经济建设的纯粹附庸。教育决策者和全体教育工作者要以战略的眼光、发展的思维、站在当下指向未来的精神气魄,厘定道德教育的价值择取。道德教育可以为经济建设塑造一批批具有优良品德的公民,可以促进人的内在心理秩序建构,可以为社会提供最原初的精神动力,可以为社会文明赋予人性高尚的内在素养支撑。所以,道德教育的价值应当得到全方位的立体性解读,应当获得彻底的理解和尊重,道德教育本身也应当坚持自己的价值守望,尽力规避功利主义的浸淫而迷失方向。

2.中小学德育最根本的价值在于“立人”

从日本教育改革的设计、实施、效果来看,中小学德育的价值必须在儿童人格完满养成上得到切实体现,德育有责任和使命关注儿童的心灵和谐、个性丰满、生命意识康健、生存能力完备。道德教育最本质的特征是人文性,只有切实从人的完整性出发并将人的完整性发展视为己任,才能匡正并守望自身的价值本真。中小学道德教育的价值实现需要有一个当下性与未来性规划,也就是说,既它要有工具性价值,也要有终极性价值;既赋予儿童正确的道德价值判断、选择与行为,也赋予儿童内在的道德坚守、道德信仰、价值理想和精神气质。总之,将儿童完满人格养成作为本体使命、坚持树德立人才是中小学德育最核心的价值诉求和导向。

有必要指出的是,关注儿童人格健康养成过程中,道德教育不仅要在儿童生活世界中获取教育资源,还要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日本的教育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对传统文化的开掘与传承,正如英国著名教育家汤因比博士指出的:“日本民族虽然完全掌握并可以任意使用欧洲的现代技术,但是并没有丧失自己固有的传统,这种传统正是适合于治疗污染自然,使人的精神丧失人情味的现代技术的精神解毒剂。”[9]所以,为了儿童完满人格的养成,中小学德育可以开发多种资源,凝聚多种智慧,以实现其“立人”的基本教育价值。

3.设计多元的德育途径,实现德育“立人”的价值

要实现中小学德育“立人”的本真价值,学校的德育就有必要不断反思并修正德育实施过程、方法、途径、形式。首先,要注重德育的多学科渗透,不仅道德课要进行德育,各学科及课外活动都必须按照各自的特点进行恰当的指导;其次,要重视道德实践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日本中小学德育就十分重视“德育说教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即注重道德实践,增加学生社会实践,增加学生道德体验,提高学生道德判断能力”[10]。日本的体验教育,就是偏重于多渠道道德实践的德育模式;再次,要分阶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比如,日本规定每年7月为全国“防止不良行为加强月”,11月为“健康培养加强月”,各都道府县设立了“道德教育振兴会议”“夜间电话教育咨询研究推进会议”“欺侮弱小同学问题的对策本部”“儿童健全育成综合中心”等,以推进与振兴学校道德教育事业[11]。这对我国中小学德育改革与重建,都是很有价值的教育启示。

参考文献

[1][2]朱炜.经济大国的教育阴影——当今日本教育问题透视[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2(6).

[3][4]临时教育审议会.关于教育改革的第二次咨询报告[R].1986-06-23.[日].文部时报,1987,(8)临时增刊号.

[5]易红郡.日本中小学德育:问题、对策及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3(2).

[6]吴忠魁.日本文化立国战略与基础教育改革的新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1(4).

[7]付兵儿.日本中小学德育的体验教育及其启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4(6).

[8][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初等中等教育局.道徳教育について(R),2008(3):2.

[9]汤因比,池田大作.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299.

[10]孙入学.战后日本德育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9(4).

[11]梁忠义.战后日本教育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432-433.

责任编辑 徐向阳

作者:李晓红

第四篇:中小学德育创新思考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中小学德育工作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本文针对新的历史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在现有条件下如何创造性地展开工作做了一些思考与论述。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创新;层次化;德育体系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小学德育工作不仅要继承传统的德育的工作方法,更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加大改革力度,促进教学与德育的和谐发展。以下是笔者就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创新的着力点,针对实际工作的现状提出的几点思考。

1.更新德育观念,实现德育方式的积极转变

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应把封闭式德育工作变为开放式德育工作,把中小学德育“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除学校常规教学外,还要通过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军民共建、跨学校跨地区互助活动等渠道,让学生进行道德体验,用贴近生活的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创造精神、平等竞争思想以及适应社会需要的良好心理素质。在共性中发展个性,在个性完善中促进共性,进而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联系起来,成为真正具有传统与现代道德的新人。在实施开放式德育时,中小学德育工作还应有主动精神,而是以超越市场意识的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去培养学生,以主动的姿态承担学生素质发展的先导责任。同时,坚决克服“片追”观念,在思想上把德育和智育的关系摆正,切实开展“双成”教育,不但使学生成才,更要使学生成人。

2.明确德育目标,实现过程与目标的双向协调

改革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体系,将过去大而无当的德育目标落到实处。在中小学阶段,当前德育工作的基本目标是:为国家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合格公民。在这一目标下,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接受能力进一步落实德育目标。同时还要使德育工作目标不断细致、便于操作。中小学德育工作还要与中小学生的实际相互结合,是作为一个人向社会化转变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初步常识和必备的行为规范。在进行了一写列的规范以后,更容易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完善,从而使德育工作更加具有动力。

3.拓宽德育内容,构德育新体系

中小学德育工作内容在将原有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以及传统道德教育生动化、生活化、删除空泛的道理后,应适当增加一系列符合时代精神的新规范。如:独立自主的品质教育、创新意识教育、法制观念教育等,使中小学德育在新环境下既能适应于社会公德的需要,还要服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要满足学生心理素质完善的需要,使德育工作内容更加全面。德育内容在安排上,也要将原来的“倒置”状态理顺。采用由个人推及家庭、进而推及社会,由行为教育推及到理论教育的方法,使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形成正确、稳定的知——行结构。由具体到抽象是构建中小学德育工作内容新体系的一个原则。因而,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之初,加入基本的行为习惯教育和爱的教育,并以此入手,向深层次的心理品质教育延伸,向高层次的人生观、世界观扩展,将养成教育、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和理论教育结合起来,成为道德品格完善的新人。

4.改进德育方法,增强实效性

新时期的德育方法应与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德育内容的丰富性、德育观念的开放性相吻合。将传统的家长式、命令式改为朋友式,将自上而下的注入式改为双向交流式,将包办代替式改为自治、自理、自教式,以多样化、现代化的方法促进德育效果的达成。教师的启发诱导、耐心交流是激励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最佳方法。通过教师科学地安排各种活动,依据学生生理、心理、思维发展的特点进行有效地指导,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情理结合,会促进学生不断地进步。中小学生思想单纯,但波动较大,教育工作者可将德育方法心理学化,进行心理咨询,使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树立生活的勇气。面对社会性的大系统,教师利用多元指导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训练、社会实践、多项思维,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并将德育效果延伸至课外,使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方法对于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改革也具有积极意义。方法转变了,德育工作才更有吸引力、说服力和生命力。

5.提高教师素质,强化德育力度

教师,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体,其知识素质、能力素质、思想素质都会直接影响学生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各科教师要通过多种渠道不断提高自身素养,齐抓共管,把德育工作落实到位。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德育基本理论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才能根据学科实际、学生实际有效地挖掘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顺畅结合起来。同时,各中小学校要组织观摩学习、优秀教师讲座评等活动,提高教师的能力,让教师的智、德、才、情在教学中充分表达,使德育渗透工作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生动自然、深入人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此外,学校还要定期开展教师教育工作,端正教师的思想认识;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德、智融合的工作积极性,把德育工作全面而深入地开展起来。

6.优化德育效果,构建和谐德育

学校要发挥主渠道作用,坚持育人方向,根据学生实际来制订计划、开展活动。各班级、各年级、学校总体都要积极宣传新人新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好德育基地,配合教学,强化德育效果,学校应建立健全学校、家庭长期联系制度。一方面帮助家庭了解学生品德发展情况,并根据学校工作重点确立家庭教育任务,互相弥补不足;另一方面根据家庭教育是互动教育的特点,通过子女成长影响家庭的价值观,实现学校德育对家庭环境的辐射。学校还要开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切切实实形成家庭、学校教育合力。整顿社会大环境,创造正确的育人氛围;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使学生受到积极的熏陶。用学校小环境改善社会大环境,形成学校、社会的教育合力。总之,充分发挥各渠道优势,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效果,实现德育与环境,教学,管理等因素的相互和谐。

中小学德育工作更需要掌握德育的规律,做到切实可行的创造性工作,以此来丰富德育新的体系,真正做到与时俱乐进,为培养社会主义人才贡献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尚鹤睿.试论德育概念泛化与德育实效现代教育科学.2002.

[2]杨德广《现代教育理念专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赵海鹰.开放班级管理,培养创新型的班集体小学德育.2001.

(作者简介:石淳江,男,教师,政工师。1987年毕业于天津师范专科学校,中文专业,后进修汉语言文学专业,取得学士学位。从教期间担任共青团工作,学校德育工作。曾发表《农村地区少先队的思想品德建设》,《加强师德建设,做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教师》等多篇政工论文。)

作者:石淳江

第五篇:全面实施《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构建德育工作新格局

编者按: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2017年9月,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简称《指南》)。为此本刊选登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就相关问题的答记者问,以及专家对《指南》的解读,以便基础教育工作者参考。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1.中小学德育工作社会关注度很高,请介绍一下出台《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背景是什么?

一是落实党和国家对德育工作的要求。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中小学德育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对加强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对中小学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指明了方向。特别是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对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引导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二是适应德育工作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中小学德育工作成效显著,中小学生思想道德行为表现积极健康向上。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重知识传授轻实践养成,德育工作各学段之间未形成有效衔接,德育的方法途径单一,德育工作体系不够完善,德育工作缺乏常态有效开展机制等。因此,中小学德育工作迫切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着力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

三是回应基层教育部门的期盼。一些基层教育部门和学校反映,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校工作方方面面,还涉及家庭、社会,希望教育部能够出台一个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的德育工作指南,明确中小学德育工作“做什么”和“怎么做”,将德育工作落细落小落实。因此,这次出台《指南》就是为中小学校开展德育工作提供基本遵循,也作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督导、评价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依据。

2.《指南》是如何制定出来的,请介绍一下《指南》的研制过程?

《指南》的研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深入调研。2016年6月,我部专门组建了课题组,开展《指南》的研制工作,邀请高校德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地方中小学德育干部、学校德育工作者参与,在全面梳理政策文件,调研摸底地方情况,分析归纳各地德育工作有益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提出《指南》基本框架。

二是研究论证。2016年下半年,我部将文稿征求了高等院校的学者、中小学校长、党组织书记、班主任及品德课教师的意见,对《指南》的基本结构、呈现方式、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实施途径、保障条件等进行论证,形成《指南》征求意见稿。

三是修订完善。今年上半年,我部就文稿先后征求了中央宣传部、团中央等相关部门、专家学者、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长教师、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的意见。在多次修改完善的基础上,《指南》经教育部党组会审议通过后正式印发。

3.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应该遵循怎样的指导思想?

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关键在于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构建德育工作的“一个体系”,不断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长效机制,着力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全面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深化德育工作的“两个结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形成德育工作合力。要抓好德育工作的“三个关键点”,要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以落实《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为抓手,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4.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要把握好哪些基本原则?

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要把握“四个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正确方向。加强党对中小学校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中小学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主导权,保证中小学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二是坚持遵循规律。符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注重学段衔接和知行统一,强化道德实践、情感培育和行为习惯养成,努力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三是坚持协同配合。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引导家庭、社会增强育人责任意识,提高对学生道德发展、成长成人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调一致的育人合力。四是坚持常态开展。推进德育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创新途径和载体,将中小学德育工作要求贯穿融入到学校各项日常工作中,努力形成一以贯之、久久为功的德育工作长效机制。

5.请介绍一下中小学德育目标是什么?

《指南》明确提出中小学德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強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学生理解、认同和拥护国家政治制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为突出分类指导,根据中小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和教育规律,按照小学低年级、小学中高年级、初中学段、高中学段四个阶段,《指南》提出了分层次的德育目标,明确不同阶段具体目标要求,既强调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又突出德育的有机衔接和逐级递进。

6.请问中小学德育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围绕德育目标,《指南》提出中小学德育的“五项主要内容”: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一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开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教育,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领会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加强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教育、革命文化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时事政策教育,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深刻领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培养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二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法治教育、诚信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引导学生牢牢把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深刻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觉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精神内涵,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四是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加强节约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开展大气、土地、水、粮食等资源的基本国情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地理地貌,开展节粮节水节电教育活动,推动实行垃圾分类,倡导绿色消费,引导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自觉劳动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五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认识自我、尊重生命、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人生规划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等方面教育,引导学生增强调控心理、自主自助、应对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7.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有哪些,如何利用好这些途径?

德育工作重在落实,要把德育的目标和内容通过多种途径落实到学校日常管理的各方面和各环节中,在总结提炼各地德育工作的主要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可操作性,《指南》提出了“六大实施途径”。一是课程育人,从严格落实德育课程、发挥其他课程德育功能、用好地方和学校课程等方面,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二是文化育人,从优化校园环境、营造文化氛围、建设网络文化等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校园处处成为育人场所;三是活动育人,利用节庆纪念日、仪式教育活动、校园节(会)、团队活动等,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四是实践育人,通过开展各类主题实践、劳动实践、研学旅行、志愿服务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五是管理育人,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从完善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细化学生行为规范、关爱特殊群体等方面,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要求贯穿于学校管理的细节之中;六是协同育人,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构建社会共育机制,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

8.如何确保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

《指南》对保障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提出了五项明确要求。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中小学德育工作作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校要建立党组织主导、校长负责、群团组织参与、家庭社会联动的德育工作机制。学校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切实加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校长要亲自抓德育工作,规划、部署、推动学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学校要完善党建带团建机制。

二是加强条件保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进一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将德育工作经费纳入经费年度预算,提供德育工作必需的场所、设施,订阅必备的参考书、报刊杂志,配齐相应的教学仪器设备等。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重视德育队伍人员培养选拔,优化德育队伍结构,建立激励和保障机制。要有计划地培训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德育干部、班主任、各科教师和少先队辅导员、中学团干部,组织他们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德育理论。

四是加强督导评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学校德育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对学校督导的重要内容,建立区域、学校德育工作评价体系,适时开展专项督导评估工作。学校要认真开展学生的品德评价,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五是加强科学研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机构和学校要组织力量开展中小学德育工作研究,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特点和规律,创新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

(责任编辑 郭向和)

上一篇:中小学职称论文下一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