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个性化教学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以云南少数民族为例

摘要:乡土历史是某地区、某民族的历史文化,在地区文化塑造以及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我国地域广大,幅员辽阔,少数民族众多,造就了纷繁复杂的乡土历史。乡土历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还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2001年开始,我国开始进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时,已有提及乡土历史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相比于丰富的旅游资源,云南的经济、教育依然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一些多元的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常常被忽视。因此,少数民族乡土历史亟需受到重视。本文以云南省为例,分析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挖掘方式和运用情况。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的挖掘原则应遵循地理文化亲近原则、筛选目标性原则和资源获取便利性原则。但是,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更好地运用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除了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知道如何去挖掘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在挖掘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的时候,除了运用常规的文献查阅法、参观访问法,还应该善用网络搜索,让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的内容多元化、呈现丰富化、解读个性化。在运用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时,教师需遵循以下原则:针对性原则、真实性原则、教育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和适量性原则。同时,教师需注意,一方面,在挖掘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的过程中应保证所选材料的有用和有效;另一方面,教师应将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及时转化为易于被初中生汲取的内容,以此保证让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能。在具体运用中,教师应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结合起来,让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的学习有机贯穿于学生的学习。在具体运用策略方面,教师要遵循“转变思维-优化素材-以学生为主”的运用路径,逐步进行调整改善,从以教师为主的“转变教材观念”到以学生为主的“自主性学习”。在本文的研究分析中,加入了大量的教学案例,基本以(部编)人教版七、八年级历史教科书的教学案例为主,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和实践性;总结出初中历史教学中关于云南历史课程资源挖掘与运用的原则和策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批判性反思。期望本文能够引起历史教育工作者对于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的重视,对乡土历史资源进行积极的挖掘和运用,从而发挥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的重要价值,并对云南省的初中历史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云南

学科专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概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乡土、乡土历史与乡土历史资源

二、课程资源、历史课程资源与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课程资源

第二节 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分类

一、历史文物

二、历史文献

三、口述历史

四、信息化资源

第三节 云南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的特色

一、历史悠久性

二、种类多样性

三、文化独特性

四、生活参与性

五、生动形象性

第四节 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意义

一、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是教科书的有力补充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第二章 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的挖掘

第一节 挖掘原则

一、地理文化亲近原则

二、筛选目标性原则

三、资源获取便利原则

第二节 挖掘途径

一、查阅文献

二、参观访问

三、网络搜索

第三章 初中历史教学中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的运用

第一节 运用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二、真实性原则

三、教育性原则

四、趣味性原则

五、启发性原则

六、适量性原则

第二节 运用途径

一、第一课堂

二、第二课堂

第三节 运用策略

一、转变教材观念:熟悉与创新

二、讲授历史故事:导入、质疑与强化

三、挖掘历史素材:多途径与宽领域

四、培养学生主体性:从引导到主导

第四章 初中历史教学中挖掘运用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的反思与展望

第一节 反思:初中历史教学中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挖掘与运用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过于依赖历史教材且运用不灵活

二、教学评价体系不足导致学生对历史教学的不重视

三、社会对于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认识不足

第二节 展望:初中历史教学中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的运用设想

一、教师应理论实践相结合并提升综合能力

二、教学评价体系应契合时代发展趋势

三、立足本地区乡土历史,增进历史学习前瞻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vr技术论文提纲下一篇:大学生创业素质教育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