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和耐心感化孩子

2022-09-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用爱心和耐心感化孩子

用爱心、耐心、感化孩子心灵 教育教学案例

用爱心、耐心感化孩子的心灵

从教十几年的我,是一位农村小学教师,而且一直担任中年级班主任工作。在这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最大的感受是充实和欣慰。对待每个孩子不仅需要有爱心、细心,更需要的是有耐心,因为你面对的是一个个充满活力的孩子,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了。作为老师适时把爱心、耐心撒进需要关心、关爱的孩子的心灵。用爱心、耐心去感化孩子的心灵。

一、案例的具体表现:

在一年级(1)班有一位叫朱钰涵的男同学,在班里不捣乱、就是小动作多,上课经常走神、不专心,眼睛虽然看着黑板或看着课本,但如果你问刚才讲的什么他肯定是一问三不知;辅导课、练习课上也是经常装模作样,主动性差,不想动脑、也不想动手,练习和作业总是拖拖拉拉,或者是照抄照搬。学习习惯差得不得了,东西乱扔乱放上什么课都找不到书,座位更是脏的不忍去看,也不知从哪来的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真让老师头疼.跟他家长交流总是引不起他妈妈的重视,在学校好好的,回家过个周末就又不行了.有时真的想放弃呢?

二、原因分析:

后来通过和他交流,得知他在家里什么事都是父母包办,他扔着家人跟着收拾.从来爸爸妈妈也没说过他.找到问题之后,我反复做他妈妈的工作,他妈妈总是不以为然的说孩子还小,以后慢慢改.我接连几周见他妈妈就说这件事,并告诉他孩子上课的表现,他妈妈终于重视了并且配合学校的工作.有的时候孩子身上反射的大多数就是家长的影子.真的就像他妈妈说的那样.有时候家长也说他,就是说说算一遍的那种,没有真的狠下心让他自己去整理.孩子没有成功的体验,时间长了就放弃了。上课了没有书,他肯定走神,因为他从小养成了什么事都依赖别人的习惯,总觉得自己不会了还有妈妈帮他.因此他总感觉自己太差,非常自卑,缺乏成功和自信,所以学习成绩一直处于班中的末尾位置。这样恶性循环,学习也越来越吃力。

三、帮扶措施:

基于这学生的特殊情况,我经常鼓励他,表现好时还当着全班的面表扬他;(他妈妈后来也反馈说孩子缺乏自信.)我还让他自己选了小老师,有问题时可以随时去问他的小老师,由于同学之间容易交流,他们也乐于接受,让他慢慢地投入到学习中,不断地增加自信心。自信是成功的前提,就这样,在他妈妈和老师以及同学们的共同帮助下他的书桌也越来越干净了,上课时很快就能拿出书学习.也不走神了.自信和老师的鼓励改变了朱鈺涵.在这次月考中,我给他发了进步奖,孩子很高兴.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四、教育效果:

根据学生性格特点及背景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使学生在一种平和、无压力的心理状态下敞开心扉,与教师进行思想交流,帮助他分析期原因,排除困扰其学习的情绪。教师以平等的朋友口吻提出建议和鼓励,进行寓理于情的教育,并且要有足够的耐心,尽量让学生容易接受并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的欲望。才能够逐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引出的思考:

学习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除了外部因素外,与学生自身的心理、能力等也有很大关系,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甚至出现厌学的现象,作为一名教师,就要做一个有心人,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发现并抓住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契机,帮助学生走出误区。用爱心、耐心感化孩子的心灵

学困生帮扶成功案例

2010—2011学

会发小学 徐忠忱

近年来,学习困难学生是社会、家庭、学校教育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据调查,父母亲长期不在家的儿童,他们身上存在的学习困难问题尤为严重。我校由于地理位置原因,学校70%的学生是渔民的子女,学困生尤为突出。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全体发展,转化学困生,是我校每一个教师面临的挑战。这些父母文化不高又忙于做点小生意的农民工子女中的学困生也等待我们老师用爱去感化、去帮助。 学困生基本情况: 学生情况: 班级:三年二班 姓名:张圣莲 性别:女 年龄: 13 学困的成因:该生为转学生,家庭条件差,靠父亲打临工维持一家人生计,家中还有一弟弟,妈妈爱打麻将,父母有重男轻女思想,她能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热爱劳动,但不爱和人交流,学习习惯非常不理想,上课不知道听讲,一个人就在下面摸摸的玩,学习用具经常是要用什么就没有什么,由于父母和自己都不重视学习,所以基础知识相当薄弱,经常不做功课。 转化过程及所采取的措施:

1、与家长经常保持联系,教给家长“赏识”及“期望”等教育方法,并请家长关注其学习情况。

2、课堂上及时关注其学习状态,多给予发言的机会,集中其注意力,树立其学习自信心;平时重点培养其预习、复习、按时完成作业等习惯。

3、指定她的同桌为帮助她的“小老师”。

4、老师和她进行牵手活动,定期进行相关知识的辅导。

5、以礼相送,“

六、一”送上一些书籍,平时给她一些作业本,钢笔、零食。

6、优先让她参加运动会项目,培养其自信。 转化效果:

刚开始,该生还是不听讲,上课仍自己玩自己的,作业能动笔但相当潦草,而且从不做完,一,二单元的测验成绩分别只有18分和22分,在测试卷上,出现大量放弃做题的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转化,感化,,上课有时能集中注意力了,课堂练习居然能对一半了,第五单元测验还得了68分,也能自己主动做练习了,在复习阶段还能给同学答疑解惑了。

转化中出现的反复及对策:

“后进生”有动荡的心理特征,任何一个后进生,都会在反复中前进,在前进中反复,这也是“后进生”的转化规律。一旦出现反复,就下了“屡教不改”、“无可救药”的诊断,显然是急于求成。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只有反复地进行教育,才无愧于教育,无愧于社会。反复地教育,就是要求我们对于“后进生”的进步不能自我陶醉,对于他们的旧病复发不能灰心丧气。当遭遇挫折时,不要气急败坏、暴跳如雷,要具有教育者的胸襟和怀抱。要更多的给予他们温暖的感化,让他们多一份真诚的感动,唤醒、激活人与人之间心中潜藏着的对于美好生活与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他们前进的内在动力。 转化反思: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苏霍姆林斯基也强调,对于那些“异样”的学生,要以“朋友和志同道合者那样”的态度和方式对他,因为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 让我们摒弃对学困生的偏见,多给学困生一些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学困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学困生的学习和成长,积极探索新方法和技巧,努力加强对学困生的转化教育工作,或许另一个伟大的人物就在您的手中诞生!

学困生帮扶成功案例

2009—2010学

会发小学 徐忠忱

汤鑫宇同学是二年二班学生,上课他最捣蛋,一会儿大喊大叫,一会儿东窜西跳,一会儿挑衅闹事,完全没有把课堂当课堂,把学校当学校。原先班级的班科任老师拿他没办法,学校领导也无可奈何。

有一天,我刚迈进教室,忽的教室像炸开的锅,举起了一双双小手,这个说汤鑫宇,刚才打人,那个说汤鑫宇拿他的东西。再看看,汤鑫宇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在教室里大摇大摆地走动,完全没有把老师的存在当一回事。不治治他,这课怎么能上得下去呢?

虽是生气,但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告诉我:要沉得住气。这时,我用严肃的目光扫视台下的每一个座位,同学们知道这是我作“重要讲话”前的习惯。然后,我把目光停留在汤鑫宇同学身上,顿时教室,鸦雀无声。我先让大家说说这时老师最讨厌什么?孩子们可机灵了,尽说汤鑫宇的种种不是。这下,汤鑫宇火了,手握拳头,吹胡瞪眼,冲着说他不是的同学直叫嚷。真没有把老师放在眼里,“来,接着说没关系。”我提着嗓门说。这时我仔细大量着这个孩子,只见他涨红了脸,放松拳头,眼光不时地扫视大家,显然,有些慌张。“好,老师知道,同学们和老师一样讨厌的是汤鑫宇身上的缺点,对不对?”“对。”大家异口同声说。“好,说了这么多,我想汤鑫宇同学肯定也知道自己身上的缺点。其实,过去他也是好学生,对学习充满了兴趣,助人为乐,热爱劳动。记得有位同学在作文中还夸奖过他。可现在他已误入迷途,作为他的同学,我们应该伸出温暖的手拉他一把,决不让他掉队。”在附和和肯定的话音中,我偷偷地看到汤鑫宇眼睛里流露出一种诧异和不安的神色。最后,我提议每人给小明写封信,信的内容要情真意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给自己的同学写信,同学们都感到十分新鲜,他们沉思片刻,便埋头疾书起来。那天,汤鑫宇同学收到整整38封信,那是38颗火热的心,一双双期待的眼睛!第二天,我在办公桌上意外发现了一张“检讨书”,小明同学在检讨书上说:“老师,我错了,今后我„„”看完检讨书,我疾步来到教室,偷偷地“窥视”这个孩子,他把头压得低低的,眼睛红红的,我敢肯定,他昨天晚上哭了。

从那以后,我详细了解他的家境。家贫如洗,没有母亲,父亲没有什么文化,教育子女的方式极其粗暴。从小,只要他一做错了,父亲便对他一顿毒打。在这种没有欢乐的家庭中长大,小明充满了暴力倾向。

面对这孩子我深表同情,决心用自己爱的力量来感化他。上课时,我把他调到第一桌,多给他发言机会,不断鼓励他的自信心。课后,经常和他促膝谈心,嘘寒问暖,给他讲做人的道理。一发现有不好的苗头,马上给予引导。渐渐地,我欣喜地发现他进步了,不仅能尊师守纪,友爱同学,还是个爱看书,爱学习的好孩子。 每每想起这事,兴奋与思考,总是在心中萦绕。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农村学校像小明这样的特殊的孩子,屡见不鲜。作为老师,不能歧视他们,冷落他们,疏远他们。而要善待他们,把师爱偏向他们。 作为班集体的领头羊——班主任,应当努力构建一种平等、自由、宽松的班级体,让孩子们理解集体生活必须有基本规范,个人必须遵守、服从集体这个规范。

写到这儿,我想强调的是,作为老师应该用真诚的爱来感化他们,因为他们现在是调皮的学生,将来可能是为社会做出你意想不到的贡献。

一年后,他又凭借每当想起这些,我的内心就有无限的感慨: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爱学生,就要爱每一个学生,爱学生的一切,绝不能放弃任何一名学生!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影响的不仅是一个班级、一个年段,将来影响的可能就是一个家庭,一个社会;相反,不舍弃任何一名学生,挽救的不仅仅是一个个体,更是一个家庭的幸福,一个民族的希望。同时,也让我更深的体会到了德育工作的深刻内涵,爱字当头的重要意义。

第2篇:用爱心和耐心去教育学生

教师的爱心和耐心

党的“十三大”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教育学生不仅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要有爱心和耐心。只要我们用爱心和耐心去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就一定会弹奏出一首首绚丽的教育之歌。

一、教师要有爱心

记得在一本书上看过这样的话:“爱的魅力是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改变一切,使颓废变为振奋,使丑陋变为美丽,使渺小变为伟大,它能给学生向上的动力,有了动力,学生才能学习自信、纪律自觉、生活自立,使平凡变为神奇。”

教师的爱心是学生形成积极人生观的良好保障。学生拥有教师的爱,就像沐浴着温暖的阳光,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门艺术,我们不仅要能爱,而且要会爱。爱要一视同仁,因为学生没有贵贱贫富之分。优秀生有被爱的权利,差生也一样拥有被爱的权利。我们要用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爱心打开每个学生的心门。爱是公正无私的,绝不能存在丝毫的偏见。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绝不能以个人的好恶而偏爱优等生,歧视学困生,甚至要给差生更多一些关爱。因为在学困生身上也有“闪光点”,我们要学会欣赏他们的“闪光点”,并且不失时机地加以鼓励,抓住教育的契机,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

爱的形式是多样的,学习上的关注,生活上的关心,精神上的呵护,哪怕是一个温柔的眼光,一次轻轻地抚摸,这都是对学生的爱,甚至可以延伸为对祖国未来的爱。没有爱,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也会黯然失色。我们要让所有学生时刻感受到:我就是你的阳光,能照亮你的世界。让他们在自己爱心雨露的浇灌下茁壮成长。 总之,教师要赢得孩子的心,不仅要以课堂教学吸引孩子,还要敞开母亲的胸怀来呵护孩子。作为一名教师,如果心中装着每一个学生,智慧地爱着他们每一个人,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一定会成功。

二、教师要有耐心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是农业,农作物的生长就要遵循它的自然规律,要经历播种、发芽、抽苗、开花、结果等一系列的自然过程,切不可拔苗助长,更不能一蹴而就。 学生就像农作物一样,他们的成长也要经历一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会遇到挫折,也可能会犯错误,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耐心地正确引导,为他们铺开一条宽阔平坦的光明之路。由此可见,教师的耐心多么重要。耐心是教师的基本素养,有耐心的教师才能博得学生们的爱戴。

教师,每天面对着千差万别、性格各异的学生,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对学生有没有耐心或具有的耐心程度怎样,能如实反映出一个教师自我修养的程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师要特别有耐心。对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切不可简单粗

暴,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

“教育是慢的艺术。”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因为他们还小,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需要有耐心,需要有对学生成长的期待。耐心是教育教学成功的保障。在学生的心目中,好老师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能耐心引导并懂得教育学生”。爱迪生的老师不就是因为没有耐心才失去了对这位天才的科学家的教育吗?恰恰相反,也正是因为爱迪生的妈妈的耐心,才成就了这位世界闻名的大发明家。假如我们教师能多一分耐心,多一点关爱的话,也会成就很多平凡的学生。

请相信:只要我们有耐心,就一定会赢得孩子们的尊重。让我们共同记住高尔基的名言“凡事皆有终结”。是的,耐心同样是赢得教育成功的一把金钥匙。

总而言之,作为教师,除了具有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育技术之外,爱心和耐心也是你头顶上两道耀眼的光环,拥有了这两道光环,你的教育事业就会成功,你就会培养出大批优秀的人才。那么,就让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培养自己的耐心和奉献自己的爱心吧!

第3篇:用爱心、耐心和关心转化后进生

用“爱心”、“耐心”和“关心”转化后进生

内江市东兴区杨家镇中心校 付娇

后进生是每个班级中避免不了的角色,也是班主任必须面对的角色。后进生所关系的不仅是他个人的前途,而且会影响到周围同学,甚至对整个班级的班风学风都会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我们不能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只能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因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好转化后进生的工作显得十分迫切而又重要,是每个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特殊、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在此,我结合做学生几年来所接触到和感受到的班主任工作实际,以及学习班主任工作的相关理论知识,认为后进生的转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加强工作。

(一)教师要有慈母般的爱心

对待后进生,要有一颗爱心。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是教育成功的关键,育人不爱人,无以谈育人,当然教师的爱是理智的爱,是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在工作中,我注意到了这一点,在学习上、生活上主动去帮助他们,接近他们,与他们平等相处,要让学生把自己当作一位朋友,有什么话、什么时都愿意告诉你。得到了学生的信任,工作起来就如鱼得水。同时,也能为了解后进生后进的原因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我认为,我们不能因为后进生后进,经常惹祸就冷淡、疏远、甚至厌恶他们,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多给他们一些关心、同情、信任、理解和帮助,以热情关怀作为打开后进生心扉的钥匙。

爱心可以通过语言与非语言信息去表达:亲切的口吻,关切的眼神,友善的态度,甜美的微笑,轻轻拍一下他们的肩膀,握握他们的手,都可以使他们感到老师的温暖,缓解他们紧张的情绪,消除他们的防卫心理。爱心可以缩短师生见得心理距离,是他们愿意在老师面前敞开心扉,因此,老师应当要有慈母般的耐心去对待后进生。

(二)教师要有严父的耐心和恒心

对后进生,仅有爱心还不够,它还需要有耐心和恒心,才能取的成效。因为后进生有上进的愿望,但往往缺乏毅力和自制力,在进步过程中经受不了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出现反复,而班主任要以最大的耐心去帮助他们,要有“允许别人 1 犯错误,又允许别人改正错误”的宽大胸怀,认真与其总结成绩,了解反复的原因,给他们注入新的活力。

而且,后进生的一些不良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改正好,也并非通过

一、两次谈话就能立竿见影。后进生的转化需要有一个过程。中间可能还会出现一些反复现象。因此,作为班主任要有耐心、不能急躁。“欲速而不达”,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这是做好后进生转化的重要关键。对他们热情关注,注意捕捉其闪光点,尊重他们的人格,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多方帮助,大胆任用,以全面的眼光看待他们,因势利导,鼓励其树立自信心,对那些后进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把他们转变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例如我班陈雄同学,他美术较好,担任班上的文艺委员,但他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作业有时不能完成,上课爱讲话,有时和同学吵架。我就经常找他谈话,循循善诱,耐心教育,使他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然后加以改正。

(三)教师要有朋友间的“关心”

多些关心,少点责难。后进生因为屡教屡犯,常常导致老师的恼怒,父母的责怪,同学的嘲笑,可能自己都不信任自己了。老师就要积极寻找其身上的“闪光点”,因势利导,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赞美。不要用挖苦、讽刺、刻薄的语言来刺伤他们的自尊心,而应从内心里去尊重他们。多一些关怀,少一点责难,将更容易赢得学生对老师的感情。要注意观察,做到对学生情况了然于心,以便在他们退缩时,推一把,跌倒时,扶一把,遇到困难时,帮一下,失去信心时,鼓励一下;以便一有变化预兆,就能及时捕捉,并打好“预防针”,阻止其继续下滑。还要经常来到他们中间,听一听他们的想法、要求、希望以及内心的“小秘密”。“亲其师”就会“信其道”,他们会感到老师是爱他的,真心帮助他的,是为了他好,自己不能让老师失望。一旦意识到这一点,他们自然会认真完成老师提出的各项要求。

实际上,后进生并不是一无长处、各方面都差的“坏孩子”,更不是智商低下、不可教育的“低能儿”;相反,在一定意义上,“淘气、调皮的孩子聪明”。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对后进生有所“偏爱”:课堂上能够举手发言就加以鼓励;学习上有所进步就给予赞许;品德上做点好事就进行表扬,让后进生品尝到受赞 2 许、表扬的欢乐,而千万别让他们在课堂上成为被冷落被“遗忘”的对象,认为“老师只看到我的缺点和短处,看不到我的优点和进步”。

(四)注意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帮助其树立信心

后进生虽然缺点多,但他们同时希望受到老师的表扬。因此,班主任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 的“闪光点”,在他们取得进步时,都必须及时肯定、表扬。以此增强自尊心,确定其自信心,强化其正确的行为,促其将这种优势或进步转移到其它方面。对后进生的转化,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一步步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其每前进一步都能产生成功后的情绪体验,在精神上得到满足,从而使他们更加满怀信心去实现老师提出的更高要求。如此不断深化,将逐步变后进生为先进。我所带的班里有个胆小而羞怯的女孩。她的学习方法不对头,每次考试,她的成绩都排在最后;她的自卑感很重,因为成绩差,她以为老师和同学都看不起她,班里组织什么活动她都采取逃避态度,对人很冷漠。我找她谈心,了解到她的手工做得相当好。我发挥她的特长,安排她辅导和帮助手工较差的同学完成任务,她做得很好,脸上放出了前所未有的光彩,趁此时机,我在班级工作总结时表扬了她。过后找她谈心,手工作品那么复杂,你都能做好,证明你很聪明,相信你在其它方面也一样能做得出色。她看着我点头。接着,我再指出她学习方法不正确,平时听课不专心,课后又胆小不敢请教老师和同学,造成不懂的内容越积越多才出现学习成绩差。于是,我安排了一个学习成绩最好的同学为她补课,当她取得初步进步时,我及时鼓励她,在课堂上,我也有意识地向她提些问题,由浅入深,以锻炼她的胆量,坚定她的自信。经过努力,她的学习有了显著提高,胆子大了,开始表现出自信。后来的一次班级演讲赛上,她以镇定的神态、流利的表达获得了同学们鼓励的掌声。她的转变也再一次说明了后进生身上也有闪光点,关键是教师如何去发现、去把握,并以此为契机,鼓舞其志气树立其信心,帮助他们跨越自卑,走向成功。

总之,转化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转化后进生需要一个过程,要抱着满腔热忱,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反复、耐心地教育;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共同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转化后进生的经验千条万条,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用“爱心”去滋润每一位后进生,用“耐心”去迎接反复的挑战,用“细心”去捕捉他们的闪光点。

第4篇:案例_用爱心感化学生

用爱心感化学生

城南庄八一希望小学 张彦爱

案例:

学生乔佳乐,性格倔强,自尊心强,不爱学习,逆反心理严重。经常和我班的一些学生尤其是一个女同学发生冲突,常常很闲得无聊的去惹是生非。对于老师的批评教育,爱显出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甚至还和老师顶嘴。

本学期十月份的一天晚课,他居然把这个女生给打了。说他他还不服。校长给他进行了严肃认真的谈话,有了明显的好转。

案例分析:

该生的叛逆行为特别严重。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敌对倾向。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家庭教育方式不当。该生的母亲忙于工作,和孩子的交流很少,主要关心孩子的营养状况和学习成绩,忽视孩子的思想教育,同时认为孩子大了,不好管。对于孩子的错误不是耐心的说服教育,而是指责。在学习上对自己的要求不高,上课总喜欢讲话,做小动作。少年儿童特有的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使他看问题容易产生偏见,以为与老师、家长对他的批评不对,因而盲目反抗,拒绝一切批评。

方法:

1、首先和家长取得联系,了解该生的家庭情况和表现,与家长沟通思想,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以便对症下药。

2、创造良好、民主的家庭环境,和孩子交朋友,多鼓励、表扬,少批评、责骂,合理对待孩子的需求,不挫伤他的自尊心,尊重他,信任他,利用亲情来感化他,慢慢地消除他的对立情绪。

3、教师要正确对待这类学生,避免直接批评,不要与他发生正面冲突,要注意保护他的自尊心,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当他犯错误时,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点他的名字,而是在与他个别交谈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他分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主动地去改正。逐渐缓解紧张的师生关系。

4、老师要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其作用。利用该生爱管事的特点,让其参与班级管理工作,使他把大部分心思转移到他爱好、感兴趣的事情上。并让他在管理别人的同时认识到自身存在的让老师头疼的问题。老师的信赖、同学的支持使他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5、给他讲解一些伟人、科学家成功事迹,使他明白只有胸怀宽广,能接受他人意见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把注意力引到学习上,启发、诱导他走出错误的心理误区。

6、该生这种顽固的逆反心理不是

一、两次说服教育就可消除的,要反复抓,抓反复,平时多留意观察他的情绪变化,经常与他交流、沟通,深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帮助他解决青春期的烦恼。

效果:

通过辅导,该生的逆反心理已逐渐消除,和同学、老师的紧张关系也得到了缓解,最大的一个变化是工作、学习的责任心增强了,做错了事能主动承认,学习比以往认真,上课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学习竞争意识强,为班级工作积极。与同学之间的矛盾逐渐消除,同学们一致反映他的进步很大,表现良好。

反思:

找出原因,具体分析,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正面的引导,用真心对待学生,让他感受到关爱,所谓的“问题学生”,都不成问题。

第5篇:用心灵培育心灵,用人格感化人格,用爱心唤起爱心

听了赖老师“抹去灰尘 点亮心灯”的师德报告会,受益匪浅,我对教师的师德以及教师心理健康方面又有了新的认识。

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教师的职业道德问题,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把公正、仁慈、义务感作为教师人格的基本范畴,因为在影响学生教育过程的众多因素中,教师是相当积极、颇为活跃的一个因素,那么基于这个原因,教师的健康心理因素及自身的道德因素不但影响自己个人的发展,同时还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为此,一个教师应当从塑造自身健康心理入手,塑造一个良好的教师的形象。

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品德。教师职业的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培养、塑造一代,自己的道德情操优劣与否也将会直接影响下一代健康正常成长与否。在漫长的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以自己的优秀的品质来潜移默化地影响、感化自己的学生们。因此,教师确实是要具备高尚的思想境界、纯净美好的心灵。在职业操守中,要甘于安贫乐道,必须如老僧悟道般耐得住寂寞,受得了挫折,将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一如那知名的教育家陶知行的一生: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教师的健康心理还可以体现在怀有一颗“慈母”般的心。而这颗对学生的的慈母般的心纯粹来自于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与热爱,来源于强烈的一以贯之的责任心。不可否认,教师的母爱精神真正的具有不可估量的感召作用与才华力量,学生的所有的逆反心理与对抗情绪,往往都会在这颗慈母般的心的抚爱之下土崩瓦解,消弥于无形,这样,也就最大的限度地激发与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教师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与帮助,对差优生一视同仁、无分等级,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使其在学习中有无穷地动力。寸草春晖,教师母爱,良性循环。这种神奇的母爱力量之作用,也被很多的有着成功经验的教师所佐证了。

掩卷长思,我再次地认识到一个优秀的教师除了要有高尚的品质与健康的心理之外,还得要不断地充实自己的学识。毕竟这是一个知识更新速度快如闪电迅雷的时代,博学多才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成为重要,因为教师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可能提出来,而且是往往出人意料地“打破沙锅问到底”,如果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可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但知识却不是静止不动的,它也在不断地更新、发展和丰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量与质的变化。因而,为师者也得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学习再学习,尽量让自己的知识也不断地处于更新与变化之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更新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唯其如此,教师的知识才会"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而不会走向陈腐与朽化。

“抹去灰尘 点亮心灯”,让我深知作为幼小心灵的雕塑者之一,必须具备三点:一,道德品质之高尚;二,慈母爱心之坚持;三,更新知识之不懈。三点具备,才有为“师”者格,为“人”者格,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这副教书育人的重担。 “抹去灰尘 点亮心灯”,让我悟出了为师之道,更可贵的是提及了当前倍受人关注的话题——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我认为教师健康的心理除了拥有慈母般的心外,更为重要的是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上,教师如何保持内心的从容与淡定,也唯有如此,教师才会把教育视为事业,而不是职业。达到这样的境界,需要我们修身养性。

“抹去灰尘 点亮心灯”,对于教师而言,修德尤为重要。教育是用心灵培育心灵,用人格感化人格,用爱心唤起爱心的事业。可以这样说,高尚的师德可以生成教师职业诸多的幸福与美好。

第6篇:用爱心播撒种子,用耐心等待花开

—— 2012——2013学上期期末班主任工作总结

这学期,我担任一年级二班的班主任,成功实现了从高年级班主任到低年级班主任的角色转变,现对本期班级工作小结:

一、班级特色

1、班级纪律严明:

由于是七个班当中唯一一位男班主任,刚开学家长心里就犯嘀咕:年轻男老师来带一年级,会不会带不下来哦?不过随着各项工作慢慢展开,我并没有像大家想象当中的那么急躁,而是耐心教育孩子。由于我班男生较多,男女生比例不平衡,班级管理工作难度比较大。男生多,孩子们就比较调皮,比较喜欢惹事。刚开始感慨管理难度大,逐渐接受了现实,努力向年级组的其他老师们请教方法,也努力思考应对方法。在整队的时候,无意中发现男生的表现欲望比较强,喜欢“显摆”自己。于是我在训练队列的时候加入了体育训练的要求,训练向左转、向右转、跨立、蹲下等项目,原本枯燥的训练竟然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乐于把训练当游戏,在游戏当中逐渐形成了班级凝聚力和纪律意识。在入队仪式、运动会等重大集体活动当中,孩子们表现出来的较好的纪律性让我有了一些安慰。在各学科教师的教学当中,我班学生也赢得了老师们的表扬。严明的纪律是学习和活动正常展开的前提,当然并不是时时、事事都要求纪律好。在体育活动课上,我可以带着孩子们一起跑步;大课间休息时,我跟孩子们一起跳绳,一起运动;课堂上鼓励孩子们大胆踊跃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激发孩子

们的学习兴趣和活力;下课时孩子们也跟我一起玩耍、开玩笑,亲切地叫着“吴爸爸”。严格的纪律要求并没有让学生远离我,反而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2、睡前阅读的开展

开学以后孩子们由原来的陌生到逐渐适应了学校的住校生活,有原来的哭闹变为了与同学玩闹。尤其是在男生寝室,有个别男生喜欢打闹、站在床上玩耍。这些行为存在安全隐患,给生活老师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我和副班主任杨艳老师就商定在寝室里开展睡前阅读活动,给孩子们找点事情做,不要求孩子们通过睡前阅读认识多少生字,先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于是我和杨艳老师每天轮流去寝室看孩子们,去检查睡前阅读情况,去了解孩子们在生活区的表现。发现问题马上纠正,发现在安静阅读的孩子就马上表扬,第二天当着全班表扬睡前阅读做得好的孩子和寝室,让六个寝室形成竞争。每周我平均花三到四天去检查寝室,发现孩子坐姿不正确,或者衣服穿得单薄都会立即提醒、纠正。有的孩子速度比较慢,别的同学已经开始阅读了,有的孩子还在洗漱,这个时候就需要有榜样的示范作用。我不会直接批评速度慢的孩子,而是告诉他其他的孩子已经在看书了,看得很认真,值得表扬。听了这话,速度慢的孩子会马上加快速度,洗漱完回到床上开始阅读。

通过两个多月时间的努力,全班住读的36名孩子有32名孩子已经养成良好的睡前阅读习惯,能够自觉开展睡前阅读,并能长期坚持。拼音得到了巩固,识字量明显提高。

3、班级活动开展

这学期我们开展了家长课堂活动,进行了以“安全记心间”、“好习惯伴我成长”、“讲文明懂礼貌”为主题的班队会教育,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运动会。10月18日,范一凡同学的妈妈张玉华女士,为孩子们带来了精彩的家长课堂,为孩子们讲解了出入境检查和生物入侵的相关知识。丰富的动植物图片,有趣的动植物知识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家长课堂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欢迎,活动过后又有家长表示想来上家长课堂。家长课堂有效地加强了家校之间的联系,让家长也能零距离走进课堂,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在运动会当中,倪华毅同学的爸爸在参加接力跑的时候,摔倒在地,膝盖摔伤、裤子摔破。当天下午,我马上对孩子们进行了以“勇敢、坚强”为主题的教育,引导孩子们明白:摔倒了没关系,要勇敢地爬起来继续跑。在运动会当中,孩子们积极团结,最终获得了两项团体奖项,三个个人奖项。

二、班级文化建设成果及荣誉

1、本期获得“优秀班级”4次。

2、本期班级网页信息上传40条。

3、本期担任班级服务4次。

4、利用班级QQ、班级QQ群、微信群、家校通等形式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在校情况,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在QQ群里上传学生在校上课、活动的照片,分享家庭教育方法的文章,讨论教育方法 。

5、班级学生没有出现重大安全事故。

6、运动会获年级团体总分二等奖,。

7、组织学生参加了第十三届希望杯书法比赛,9名同学获得一等奖。

8、个别儿童教育情况和成效:班上男生多,平时比较浮躁。尤其是有一个男生,正义感很强,喜欢为同学打抱不平,常常忍不住对同学发火,骂人。弄得老师头疼、家长气愤、学生反感,经过多次谈心、教育都没有起到明显效果,过两天又犯。家长也很烦恼。后来通过家长了解到,家里属于特殊家庭,父子之间严重缺乏沟通,爸爸平时脾气就比较暴躁,常常为小事发火、打孩子。开学前,孩子还把“给孩子多一些爱”改为“给孩子多一些打”。由此看出孩子性格的根源出在爸爸身上,通过多次的面谈、电话交流,和家长一起商量出解决办法。回到家以后,家长主动跟孩子交流,孩子说出了自己脾气暴躁的原因就是因为家长平时很急躁、容易发火,所以自己也跟着发火。家长耐心听完以后,向孩子保证再也不乱发脾气、打孩子,孩子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也向家长做了保证。从此以后,最爱惹事的“霸王龙”没有了,跟同学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友好。老师也省心不少。

上一篇: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题下一篇:红十字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