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和智慧促成长

2023-02-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用爱心和智慧促成长

用爱心和智慧点亮特殊儿童的人生梦想

坚持德育为先,以美育人 河南省盲人学校 郑州市盲聋哑学校 孙建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

我们学校紧紧围绕“1+1+4+1+1”模式做好德育工作,即以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以养成教育为抓手,培养学生自信、自立、自强、自尊的优良品质,以活动为载体,以安全和心理健康为底线。用课程的力量教育人,用文化的力量感染人,用制度的力量规范人。

学校重视开展美育,以文化人、以美育人,使之言善、事善和行善,从而更好地营造文明和谐的学校氛围。

彰显生命之美。学生刚到校的时候,语言、情绪、心理、行为习惯和同龄孩子天壤之别,但是经过老师们的辛勤努力,一天天、一年年,孩子们逐渐长大,慢慢变得自信阳光。这就是学生的成长之美、生命之美。

彰显精神之美。我们强调教师要充满爱心、耐心和信心,学生之间要互帮互助,师生之间要互相关爱和尊重,让学校成为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学生在学校里感到安全、放松,敢于释放自己、表达情感,这就是我校的精神之美。

彰显语言之美。我校学生来自于全省各地,手语也是五花八门,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特殊孩子要根据国家通用手语来学习,盲童则需要学习盲文,通过几年的学习,他们一样可以正常学习生活,甚至可以参加高考。所以,手语、盲文就是最美的语言,让沟通无障碍、交流无极限。

彰显艺术之美。特殊儿童有很多艺术潜能,我校专门设置了工艺美术、律动、言语康复课程,为盲生设置定向行走、手工、声乐器乐、朗诵合唱等社团活动,通过活动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生活品位。

做好德育工作,需要我们心存大爱,具有教育情怀,从细节入手、规律入手、人文入手,成为一个顺势而为、守护花开的教育人。

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守护者 开封市特殊教育学校 樊清分

开封市特殊教育学校秉承“永不放弃”的校训,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标准,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素养,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引导全校教师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点滴感动,凝心聚力。六年来,我校坚持举行“汇集点滴感动,凝聚强大力量”活动,发现平凡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挖掘身边的点滴感动,展现师生间至深的情感和老师们爱校如家的情怀。每年,学校还会评选出“年度感动特校人物”,以一种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把特教人的心紧紧地凝聚在一起。

教師培训,提升素养。为加快特教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我校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为核心,积极组织开展一系列教师培训工作。多年扎实有效的教师培训,促使特校教师专业能力快速成长。

师爱无边,大爱无言。在我校,每一名教师都能脱口而出全校学生的姓名,甚至喜好和习惯。“如果你爱我,请喊出我的名字”师生互动活动在我校已经举办了五届。活动中,老师们为每名学生精心准备了礼物,一个个有力的拥抱温暖了孩子们的整个冬天。

一项项充满人文关怀的管理措施,一个个别出心裁的教师活动,一年年扎实有效的教师培训,让教师更加坚定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操守以及爱生如子、倾心特教的大爱情怀。

加强职业教育,成就孩子未来 洛阳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 彭宏涛

让残疾学生具有独立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尽可能使他们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是特殊教育学校进行职业教育培训的一个重要目标。

为此,我校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职业教育,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劳动技能和职业技能,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并服务于社会。

优化课程设置,奠基职业教育。在我校聋生部、盲生部的低年级,我们把语文、数学、自然常识、劳动课和相关活动课程作为渗透职业教育的对象,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简单的劳动技能。学校以社团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为依托,开设了舞蹈、书画、茶艺、陶艺等课程,根据学生年龄的不同分阶段进行较为系统的劳动职业教育。在学习时间安排上,每周二、周四下午,采取走课制的形式,开展社团活动;每周三下午安排一小时的综合实践活动。

尝试校企合作,发展职业教育。为拓宽职业教育渠道,我校尝试与安德莉亚食品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战略协议书》,搭建校企合作办学新平台。学校通过让学生到企业内部实习的方式进行职业培训,提升职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

利用外校资源,助力职业教育。我们与洛阳市第一职业中专联合办学,让学生“走出去”学习,解决因职业教育场地和设备不足带来的实习难题。同时,把社会上有技术的专业人员“请进来”,传授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

送教上门 关爱到家 荥阳市特殊教育学校 赵瑞峰

荥阳市特殊教育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要求,本着“对学生今天负责,为学生明天着想”的理念,在落实好学校日常教学“规定动作”外,积极创新送教上门模式,形成了一套符合学校和家庭实际的送教机制。

送教上门服务的对象为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的6~16周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我们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户、免费教育”的原则,侧重残疾学生身体、心理康复,注重家长的康复知识培训和残疾学生的潜能发展,提高残疾学生少年认知能力、语言能力、运动协调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每学期初、学期末我们各召开一次送教上门专项会议,制订计划、精选师资、总结工作、交流经验。送教前,先详细了解送教学生的相关情况,依据《残疾儿童发展评估表》,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个性特点制订个别化教育教学计划,明确康复训练的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送教中,结合计划的开展情况和实效,教研组进行讨论、调整方案。送教后,注意教学反思、结果考量、后续优化。原则上每月送教不少于4次,每次不少于6课时。

送教上门服务内容以知识传授、康复训练、精神抚慰为主,充分考虑残疾学生的需求和特点,着眼于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智力技能,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基本需求。当孩子在送教老师耐心的教导下一点点进步,家长露出久违的笑容时,那一声声发自内心的“谢谢”胜过千言万语。

送教上门,不仅要把知识送给学生,更要送给学生家长。我们还会关注学生家庭的需求,每次送教都会给这些家庭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送教上门是一项长期的特殊教育工作,平凡而艰辛,任重而道远!“关注于心,关爱于行”,我们要用实际行动为特殊儿童插上一双隐形的翅膀,为他们的自由成长撑起一片天,提升他们的生命质量。

让特殊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 湖南省安化县特殊教育学校罗鹏飞

研学实践活动是学生亲近自然、了解社会的主要途径。为了弥补当前教育的不足,丰富学生的实践活动,我们从2013年开始,历时8年引领学生先后完成了园林绿化、斑斓蝴蝶、安化黑茶文化、风雨廊桥、生态农业及万里茶道等8个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真正做到了“读萬卷书,行万里路”。

相比普通学校学生而言,特殊儿童更需要接触社会、融入生活的契机,从而为今后的生活奠基。组织研学实践活动最关键的是安全因素。我们带领特殊学生进行研学实践活动时,要做到“一带一”甚至“二带一”。这时,就必然要寻求家庭与社会的支援。以2019年秋季举行的柘溪电站研学实践活动为例,参与学生47人,同行的教师、家长与志愿者共计80人,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活动的安全开展。

在研学实践活动中,要进行有效的引导。行前,要对学生讲明考察目的地、行程、时间是怎样安排的,考察过程中要指导他们怎么做,比如教会孩子简单的观察方法与记录方法、怎么聆听讲解、怎样抓取拍摄角度等。

考察活动结束,并不意味着研学活动的结束。对于特殊儿童,我们可以把时间放宽一点,耐心多一点,“看得怎么样”仍然是可以用文字、图画等方式来呈现的。对表达能力欠缺一点的孩子,也可以以师生问答形式来进行,采取录音方式记录,再以文字形式保留下来。教师可以把特殊儿童参与研学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用图片记录下来,然后多视角地进行呈现,并整理成册。

研学实践活动,为特殊儿童提供了接触社会、了解自然的途径与方法,为学生与家长所喜爱。从笔者的观察来看,特殊儿童参加研学实践活动时的表现一般优于在校表现,同时,研学实践活动也为特殊儿童适应社会、融入正常环境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值得推广。

(责 编 帕 拉)

作者:孙建国

第2篇:用导入架桥梁以反思促成长

(西藏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陕西 咸阳 712082)

摘 要: 课堂导入作为一节课的起始环点,不仅在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吸引學生注意力等方面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还能促进学生的质疑和反思,从而增强教学效果,达成课堂的高效和有效。但是一节课的导入设计如何,不仅要看课堂实施,更要看课后反思,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才能提高自我导课能力和专业素养。

关键词: 课堂导入 课后反思 导入优化 反思成长

良好的课堂导入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尤其在思想品德课重视度不高的状态下,优秀的导课设计能为师生进入最佳教学情境做好心理准备,为实现教学目标铺平道路。高超巧妙的教学课堂导入还能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生思维,从而提高听课效率。因此,笔者确立以课堂导入反思为切入点的研究,希望能够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提高思想品德课程吸引力和促进课程改革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教学是一个过程,课后反思更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特指教师对自我课堂的一种分析诊断和再思考,这种过程一般发生在课后。反思是教师自我检查和进步的阶梯,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才能提高自我导课能力和专业素养。一节课堂导入设计得如何,实施得如何,有没有达成自己想要的结果?这些都是我们必须反思的问题,优化课堂导入,必须从反思做起。

1.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反思

所谓的导课预设,就是指课前在学习和熟知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所要进行的导课活动进行预先设计,对导课过程中的师生活动、教学流程、素材选取、方式方法等内容做出的系统性的规划和合理安排,最终以文本方式形成导课方案,这就是预设。良好的导课预设是开展教学活动的提前和基础,是课堂导入的灵魂所在。而导课生成则是指根据课堂学情不断变化,对课堂预设采取的灵活性调整,及时准确地更改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流程等,以此营造更融洽的课堂氛围,创设更密切的师生关系,使课堂更具有生机活力,从而迸发出思想火花的过程。

导课预设与生成是密不可分的,两者既彼此对立,又相互统一,它们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良好的导课需要预设,而优秀的预设必须通过课堂生成实现其价值。预设是课堂的生命基础,生成是课堂的生命活力,预设是为了更好地生成,而生成又丰盈了预设。所以,优秀的教师在课后都会反思,分析导入预设是否与思品教育水乳交融,反思教学目标是否与品德养成紧密结合;教学生成是否比预设更好,它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产生的,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是否有消极影响等。反思是进步的基础,希望我们能够在不断地反思中前行,汲取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从而使导课活动更丰富多彩,对教学预设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2.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反思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的一种情感态度反应,主要表现为对某种事物的喜欢或者不喜欢,从而持决绝或者接受的态度。由此可见,想要聚焦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新课的关注,就必须以兴趣为切入点,精选学生感兴趣的教学素材,创设学生喜欢的教学情境,从而寓教于乐,满足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从而最大限度地聚焦学生吸引力,引导其主动探究和学习。

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起始环节,是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激起其探究欲望的最佳时期,而能否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则成为导课成功与否的核心判断标准。例如有的老师费尽心思,精心设计和选材,可是实施课堂导入时,根本吸引不了学生对有关思品问题的注意力。那么怎样的导课设计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我想必须从两个方面展开:第一,在内容选材上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思品实际,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使他们有话可说,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主动参与;第二,在方式方法上要丰富多彩,学生毕竟年纪还小,贪玩心理较强,所以我们要能把握住这种心理,以绚丽的手段和时尚的语言说服学生,以新鲜的思品素材和情景感染学生,以亲和的态度和优雅的举止俘获学生,这样就会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关注,从而建立更好的师生关系,对课堂教学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

如何判断导课设计是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需要我们深入反思,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第一,通过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判断。若是你的课堂导入刺激了学生的探究欲,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聚精会神,定然会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课堂中,认真倾听和思考,时不时会回应你一下,表现出聚精会神的美好场景。反之,若学生关注度不高的话,则表现为东张西望,交头接耳,小动作不断,且很容易受到外界的打扰,回答问题也是草草了事的态度。第二,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判断。课堂是一个探究未知的窗口,良好的课堂导入必然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吸引其注意力,表现出一种热烈讨论、积极参与的热闹场面。反之,若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则表现出一种态度冷漠、无精打采和被动消极的应付状态。

3.前后知识衔接性的反思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典型的显性德育课程,但是这种德育课程的最大矛盾就是课堂内容的有形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无形之间的矛盾,而要化解这种矛盾冲突,优秀的导课设计是不可或缺的。课堂导入的目的是让学生从未学习状态转化到准学习的状态,这个过程不能太拘泥于形式,应当与新课内容浑然天成,不着痕迹,完美衔接。

课堂导入其实就是为新课学习做铺垫,因此,前后知识一定要衔接好,既不能过于注重形式,为了导课而导课,更不能一味地平铺直叙,从而失去导课活力。因此,在新授课后,教师必须对整个导课过程进行再反思,重新梳理思路和流程,看看是否真正意义上做到了承上启下,新旧过渡是否自然流畅,前后知识是否符合思维逻辑,与其他教学环节是否同步一致等。同时,我们还要反思,导入材料的选择是否贴近学生的思品“最近发展区”,在学生有限的知识范畴内能否引起学生反思,对本课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是否准确把握。

教学目的在于探求新知,而学习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课堂导入设计一定要遵循此规律,必须注重前后知识的衔接性,关注导课材料与新课内容之间自然的、科学的、必然的联系。老师在课后反思时,要以此为评价标准,深思自己的课堂导入是否真正做到前后思品知识的衔接,起到开启新知和激发学生探究的作用。

4.学生参与和互动的反思

根据新课改的指示,要求把课堂归还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真正意义上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这就要求课堂导入必须重视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课堂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思品教育的参与和实施者。新课改突出了“双主体”的地位,即老师是课堂主导者,学生是学习主体者,两者互为主体,相互参与和促进教学活动的实施。

在课后反思环节,我们必须把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情况作为一个重要指标反思。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第一,有没有参与和互动。这是我们评价的基础,那些由老师主导的“一言堂”很明显不符合我们的要求;第二,参与面的广度如何。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差异,因此导课设计一定要面向大多数学生,鼓励大多数人都能参与,那些只有好学生参与的课堂很明显不能作为我们的衡量标准;第三,互动参与是否与学习新课有着密切联系。在实际导课环节中,有些老师为了导课而导课,为了互动而互动,为了“热闹”而热闹,结果花费了时间和精力设计导入,引导学生参与互动,最后却发现导课和上课两张皮,互相没有联系,那些所谓的“热闹”只是流于形式,而那些参与和互动只是为了“表演”。

参考文献:

[1]胡田庚,主编.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2]吴松年,著.有效教学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刘玉峰.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导入环节的设计初探[J].学周刊,2012(19).

[4]谷涛.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导入技巧的思考[J].新课程学习(中),2013(10).

作者:马军宁

第3篇:课外访万家爱心促成长

——万和镇直小学教师朱红霞家访先进事迹

根据随县教育局 “课外访万家”活动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取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与理解,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万和镇直小学大力开展了“课外访万家”活动。长期的教学工作使朱红霞老师认识到家访的重要性。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班主任经常性的工作。家访的目的在于与家长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家庭是学生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的身体发育﹑知识的获得﹑个性的形成,都有重要的影响。学校教育一定要和家长联系,只有双方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育的目的。学生长期生活在家长的身边,在情感等各方面都受到家长的重要影响。家长的言谈举止、气质、情感等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教师能得到家长的理解,甚至在家长的心目中产生了好感,必然也影响到学生对教师的情感。教师拉近了与学生家庭的距离,也必然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容易搞好与学生的关系,这就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教师与家长有了更多的语言,就会与学生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就能更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和学生亲近,赢得他们的信任,从而增加对学生的影响力。家访活动之前, 朱老师同全校所有教师按要求参加了学校的培训。本着为优生送喜讯,给差生送信心,为贫困生送爱心的原则。清楚自己在家访中必须做到不告状,不指责家长和学生,真心诚意为家长释疑解惑,帮助家长解决一些家庭教育问题。通过家访,真正了解学生,切实帮助学生,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激发起家长培养孩子的信心和热情,赢得对教育的理解和支持。

作为农村学校的学生大多数生活困难,学习困难,留守或单亲,思想、学业上有重大变化的学生较多。为确保家访活动实效,在坚持以实地走访家长或监护人为主要形式的基础上,创新家访形式。做到人人上门家访,随时电话家访,还积极与少数家长电子邮件访和QQ访,从而及时、快捷地与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在访万家的过程中,她与家长们探讨了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走进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这一路走来,有欢喜,有忧愁,有酸楚,更有感动。

一、情真意切,播撒爱 新学期一开始,朱老师班有一个女生,性格很孤僻,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坐在教室的角落里,要么痴痴地发呆,要么默默地流泪,让人既不解又心疼。作为班主任,她也很着急,想问问原因,谁知,孩子一句话也不说,只是流泪。见此情形,朱老师马上进行家访。这样才得知,孩子的爸爸在不久前,因车祸去世了。家里还有一个弟弟妹妹,十分的困难。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妈妈一个人身上,苦不堪言。妈妈也是整天以泪洗面,精神恍惚,整个人几乎崩溃,更不要说一个十岁的孩子。朱老师首先做通了她妈妈的思想工作,告诉她要坚强,要振作,要给孩子们信心和力量。回到学校后,朱老师又情真意切地与孩子进行了沟通。要求班级其他学生要主动的、真诚地接近她,和她交朋友,主动请教她问题(该生成绩很优异),让她变得忙起来。组织了学生进行爱心捐助,减免了学生的生活费用,从根本上解决她的家庭困难。一天,两天„„许多天过去了,当看到孩子的脸上渐渐露出笑容,朱老师也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并感到欣慰。

二、出谋划策,凝聚爱

小志,一个瘦瘦弱弱的小男孩,每天干什么事总是拖拖拉拉,从不按时完成作业,写字十分潦草,多次与家长电话交涉未果,平时考试总是三四十分。她想,孩子做事的习惯不解决,孩子的成绩就不可能有起色。星期六,朱老师乘车来到离校十几里路的尖峰村,几经打听,终于找到小志的家。走进家里,整个屋子里真可以说是家徒四壁,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当朱老师问到家长在不在家时,小志告诉她父母到外地打工去了,过年才会回来,家中只有六十多岁的爷爷。当朱老师要求见一见爷爷时,小志将她带到后房。这是一个满头白发如雪,饱经风霜的老人,脸上刻满了皱纹。爷爷听完朱老师的介绍忙不迭地说:“老师这么好,这么看得起我们,还亲自来看我孙儿,好!„„好!好啊!教育好!„„我孙儿在您班上读书,我放心,相信他也会学好。”从小生活在农村的朱老师被老人朴实的话语触动了,看到眼前这般情景她的内心不禁感到一阵酸楚。是啊!家访的目的不就是尽力拉近与孩子和家长的心理距离吗?触摸孩子的心灵,使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爱护,使家长更加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吗?

朱老师在与爷爷聊天的过程中,尽量把孩子的不足描述的简短些,侧重表扬了孩子在性格上比较宽容,不和同学产生矛盾,爱帮助人等。针对孩子目前的现状,朱老师和爷爷一起制定了孩子短期的学习计划,教师和家长共同监督,并明确规定了完成学习任务的时间,并把时间逐步加紧。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效果十分明显。家长十分开心,孩子也显得信心十足。是啊,有付出一定会有收获。

三、坚持不懈,全因爱

小雨,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待人热情,聪明灵活,讨人喜欢,却十有八九不做家庭作业。朱老师十分不解,当一天放学后,朱老师出现在他家的门口时,她便惊呆了,整个客厅变成了一个热闹非凡的赌博室,一桌人正在搓麻将。周围还站了一圈看热闹的人。瞬间,她便明白了小雨学习态度差的原因了。孩子连喊了几声,才把正在酣战的爸爸叫下桌来。朱老师告诉孩子爸爸:孩子很聪明,也非常的懂礼貌,老师们也很喜欢他。孩子爸爸一副满不在乎的神情对老师说:“朱老师,你就不要再夸了,他呀,只知道玩,哪会把学习放在心上?哎,由他去吧!”朱老师严肃地说,“您这样做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家长经常在家打麻将,肯定会影响孩子。再说,忙于打麻将,哪还有精神去照管孩子?”孩子的爸爸没再说什么,埋头抽起了烟。朱老师又转身看着孩子,说:“实际这孩子真的很聪明,如果家长能够在孩子的教育上多花一点功夫,我坚信,孩子将来一定会很有出息的!”临走的时候,孩子的爸爸并没有向朱老师表露什么心迹。看着孩子盛满感激的眼睛,朱老师的心却是沉甸甸的。

接下来的日子,朱老师常常通过孩子了解家长的情况,家访后的一段时间孩子的作业能够按时完成,但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孩子不做作业的事又时有发生。她想,无论再忙,这家访还得去。她又一次来到孩子家,奇怪的是,这一次,客厅只有孩子正守在电视机前起劲地看着动画片。当她问到家长时,孩子嗫嚅着告诉她:“爸爸妈妈都在邻居家打麻将”。听到这,朱老师突然间就有一种心灰意冷的感觉。她挨着孩子坐了下来。冷静以后,对孩子说:“去把爸爸妈妈叫回来,就说老师在家里等他们。”孩子去了,大概十分钟后,孩子才和父母一起回来,见到老师,家长的脸上有一丝愧意,她单刀直入:“孩子又经常不做作业,当家长的就不知道啊!”孩子的爸爸终于把头抬了起来,小声对朱老师说“老师,我知道你是为孩子好。可我和他妈都只有小学文化,根本没有那个能耐辅导孩子。”见家长态度有了转变。朱老师忙趁热打铁说:“你们两个人只要有一个人放学后挤出一些时间来督促孩子学习。我相信善解人意,乖巧的孩子一定会有进步的。”接着她又转身对小雨说:“孩子,学习上有什么困难尽量来找老师,老师愿意与你做最好的朋友。”听了朱老师的话,小雨使劲儿地点了点。

从孩子家里出来,她在想:无论家长有多顽固,为了孩子,她会有足够的的耐心坚持下去。

“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教师应该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热每一位学生,让我们用慈爱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冀放飞理想,朱老师将用自己的双手和大家一道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在“课外访万家”之路上,她会用爱心播撒崇高师德,传递人间真情

第4篇:古城镇文峰小学开展“塑心灵长智慧,书香促成长”读书交流活动

古城镇文峰小学开展

“塑心灵长智慧,书香促成长”读书交流活动

为了开阔学生知识视野,提高文化素养,检验和巩固阅读效果,养成 “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阅读习惯,5月15日下午,古城镇文峰小学开展了“塑心灵长智慧,书香促成长”读书交流活动。

同学们围绕读过的书籍,和全班同学一起展示、交流、讨论和分享。交流会涉及有文学、哲理、道德涵养、经典品味等丰富内容。同学们在老师的组织指引下,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拘一格,畅谈交流,收获知识和成长。有的概述故事梗概,有的描述精彩片段,有的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同学们激情洋溢、畅所欲言,分享见解,互通有无。

此次读书活动对于引导学生乐于读书,勤于和善于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营造书香校园文化创设了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古城教委

第5篇: 用爱心和智慧点亮教育人生

——2012年工作总结

摘要:通过一年的工作经历,我将教师德育和实际工作相结合,探索出适合小学施教的模式,从而能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思路。

关键词:德育,小学,教学

通过一点一滴的小事,将关爱播撒到每一位学生的心间,这是我一年来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宗旨与核心。殷殷师爱犹如春风化雨,让学生能认清自身价值,挖掘自身潜能,激发向上的力量。 在从事班主任工作的这些年中,我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和精力,更多的是爱心与真情;我不仅仅用知识为学生搭建通往成功的阶梯,更用博爱温暖学生落寞无助的心灵,用赏识激发学生不断进取的信心与勇气。在接近、关心和帮助学生的同时,我收获了真诚、感动与幸福,体味到了做教师的责任、价值与崇高。

一、 用强烈的事业心,夯实班级工作坚实的基础

教育是爱的事业,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有爱才有教育”。我深知只有把职业当作事业来干,才能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热爱,而有了这份热爱,工作中才能产生巨大的动力。今年是我工作的第一年,在一所民办的寄宿制小学工作。学校安排我教二年级语文并担任二(3)班的班主任。要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必须有足够的知识储备。“默默成长,不言放弃”的信念,让我能够

吃别人没吃过的苦,花别人没花过的时间,下别人没下过的苦功。每天,朝与晨露同起,备课、上课、批改、辅导;暮与星月为伴,学习优秀教师的经验,阅读各种教育理论„„慢慢地,专业成长了,方法灵活了,教育工作有声有色了,对教育也产生了浓厚兴趣,我惊喜地发现自已深深爱上了教师这一职业,并把它作为实现价值的一生追求。

二、 用真诚的爱心打造坚如磐石的和谐班集体

学校以“在乎学生,从‘心’做起”、“在大同的教育中创造大不同”为教育主张,以“会生活、会学习、会探究,有素养、有特长、有创见”为学生成长目标,追求植根于心灵的教育,充分关注好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好每一个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关爱学生,用心呵护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担任班主任工作后,我始终坚持“爱心教育”,把对学生的爱,始终放在班级工作的第一位。

每一个班级都各有不同的特点,每一个学生都有与众不同的个性。班主任只有细心地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才能产生情感的碰撞与交融。

洋是位男生,平日沉默寡言,总是独来独往,几乎没有谈得来的朋友。对他这种性格,我十分担心,一时又不知该怎样与他交流。通过一番静心思考后,我没有直接找他指出问题,而是悄悄递给他一张小纸条:我在小学读书时,最喜欢与朋友们在一起, 2

敞开心扉,海阔天空地畅谈。纸条末尾,我诚恳地写道:“我愿意和你做朋友”。

我惊喜地发现,他不像以前那样封闭自己,也开始尝试着和我做更多的交流。而我对他更是付出加倍的关爱,并时常询问他近日的生活与学习情况,鼓励、引导他大胆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与别人分享他的进步与提升。我也慢慢发现,他逐渐变得开朗起来,尝试着和同学、老师做更多的交流。我也经常通过纸条、聊天的方式,和他沟通、谈心„„“每一次愉快的交流、真诚的激励都对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慢慢地放开自己,把自己更多地融入了集体。我趁热打铁帮他制定学习目标,而一个个具体目标的实现,让他对学习与生活逐渐有了更多的信心与热情,他的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朋友也多了起来。

我坚信,这一张张既方便又省时的小小的纸条,胜过无数次的说教与批评。因为,只有平等、坦诚的沟通与交流,才是直达学生心灵的唯一途径。

三、用方法探索和细节关注搭建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

在一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一直坚持“育才先育人”的理念,面对每一个学生,我都会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我知道,单纯的说教并不能起到理想的效果,还可能引起学生的厌烦。而言传身教或许会更有影响力。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一定先做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雷厉风行的好习惯。在班级管理中我很注重细节,教育

学生从小事做起,从为人处事做起,让学生懂得该如何做人做事。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坚持从打扫卫生,饮食起居等日常行为抓起,每天的卫生和自习我都坚持不定时地抽查,通过狠抓落实、不断强化,耐心细致地关注着学生的一举一动,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帮助和教育。从小事做起,教会孩子们明辨是非。

伟是班里一名男生,在一周时间内晚自习经常吵闹,严重违反了校规校纪。当我找到他时,他竟轻描淡写地说:“上网只是想陪朋友聊聊天而已„„”。对他这种若无其事的态度,我十分恼火,当时真想狠狠教训他一番。但理智告诉我,越是这样的孩子,越需要爱的呵护与尊重,在他的成长过程中,肯定不缺少处分和批评,而是缺少贴心的提醒、平等的帮助与热切的鼓励。因此,我对他没有进行过多的责备,更没有弃他不管,而是耐心地与之交谈,帮助他分析这些行为产生的根源——学习基础较差,课业跟不上,进而导致厌学以及行为散漫„„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之后,我又与他进行了一次又一次平等的交谈,对他的不良心态进行耐心的疏导。慢慢地,我们由师生变为了朋友,还彼此约定,他每天进步一点点,或者每天改正一个小缺点,我便以邀请其他任课教师单独帮他辅导功课作为奖励„„这位学生逐渐改掉了不良习惯,在学习上奋起努力、各科成绩突飞猛进。是的,师爱就应该是教育的“润滑剂”,只有满怀耐心与智慧地对学生施与关爱,平等对待每一位有过失的学生,才能唤醒每一位“问题学 4

生”的情感,才能激发他们的潜能,温暖他们的心扉,甚至改变他们的命运。

每一个班级都各有不同的特点,每一个学生都有与众不同的个性。班主任只有细心地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才能产生情感的碰撞与交融。

四、用家校联系提高社会群众满意度

做班主任以来,我非常注重于与家长的联系,通过走访,电话家访,家长网校等多种方法更多的了解学生,因为我深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思想状况,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教育,就能使每名学生都能找到自信,都能得到最大化、最优化的发展。

当然,教育工作只靠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我和各位任课老师同心协力,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总是倾注比较多的关注,对他们的学习情况都十分关心。无论上课提问、作业抓促、 课后谈话都比较多。学生成长在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里,在老师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下,迸发出对学习无比的激情,学习的自觉性大大提高。

五、用求实的态度把教育视为科学

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实事求是,无论对待班主任工作还是教学工作,我都做到了这一点。在班主任工作中始终坚持“知-情-意-行”的教育规律,让学生在浓厚的情感氛围中明白做人的道理,改变着个人的行为方式。我一直非常注重细节,从

备课,到批改,到反馈,到反思,我都要求自已一丝不苟,细致到位。课堂上;我注重教学改革,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把教学过程作为课题的研究过程,以提升课堂效率为核心,注重从教师、教材、教法、教境等方面,多纬度构建“灵活、开放”的教学体系,总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六注重”教学法,即注重启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注重为学生创设丰富情境、注重为学生开拓思维空间、注重提供合作交流气氛、习题设计注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六、用创新的智慧诠释教育的艺术性

教育就像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就在于不断的创新,这样才能让教育焕发出生命的光彩。这是时代的要求,这是学生的需求,家长的愿望。

我通过“师生交流热线”“个别谈话”“主题活动”和推行“五三卡”等形式及时给予解决。让每个学生的情绪都能得到长期的稳定,彻底摒弃了自卑、烦躁、抑郁等消极情绪。从而走向宁静、走向阳光。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紧张、充实的学习中。

三尺讲台是我此生不渝的选择!在教育这块富饶的土地上,虽有耕耘的艰辛,但更有收获的喜悦。在平凡中我履行着教育的职责,在创新中我演绎着教育的精彩。我将用智慧点亮教育的人生,我将用爱心点亮孩子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夏小玲. 试论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青春岁月. 2011(10)

[2] 舒文. 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 使语文阅读教学更精彩[J]. 小学科学(教师). 2010(03)

[3] 倪建军.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2011(04)

[4] 毛瑞雪,何笑秋. 让写作课精彩起来——浅谈多媒体在小学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导报. 2010(22)

[5] 王红飞. 善用多媒体 演绎精彩阅读教学[J]. 浙江现代教育技术. 2009(02)

[6] 王小燕.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 新课程学习(上). 2011(07)

[7] 管玮. 浅议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24)

[8] 徐丽华. 试析古诗教学当中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0(11)

[9] 闫喜满. 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20)

[10] 邓丽萍. 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黄石教育学院学报. 2006(01)

第6篇:用智慧和爱心转化“学困生”

【摘 要】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通过几年的工作体会,着重从教师尊重学生、感化学生,释放爱的光芒,以此来找回学生的自信,以真诚换取学困生的进步等方面来进行详细论述。

【关键词】学困生;尊重;真诚;信任;爱心;感化;闪光点

教育是科学,是艺术。对挽救、教育那些看似没有希望的学生,关键就是不要放弃对他们哪怕是一丝一毫的希望。“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的,每一位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高尚的。尊重学生是爱的前提。在尊重学生、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去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过失,才能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也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

教学的艺术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犹如一条船,他的求知欲就是船上扬起的帆,而老师的要求就是不断地给学生送去适合于方向的风,让他们充满理想的风帆涨满,学困生欠缺的就是让他们能扬帆的风。不少教师对学困生丧失信心,不予以关心和尊重,甚至对他们采取简单的粗暴方式。其实,学困生心里更深藏着对平等和被尊重的渴望。因此,对学困生必须从感情上尊重和信任他们,从学习上帮助、辅导他们,从生活上关心、爱护他们,这样,他们才会真正感受到老师的温暖。

一、以真诚和信任动其心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要想改变学困生,必须想方设法接近他们,多关心他们,使他们逐步消除对学习的恐惧和与老师、同学之间的隔阂,激发他们进行自我竞争的动机。为了更好地走进他们的世界,我也尝试过一些方法。例如,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和他们呆在一起,首先谈一些他们比较感性趣的话题:电脑、体育、游戏等等。有时我会跟他们在一起上网。当然,利用课外活动和他们一起打球、做游戏也是拉进彼此距离,进入他们感情世界的好方法。当取得信任,再加上适当的引导,学生都会很主动地谈到他们在学习上遇到的困惑,有时显得特别无助,往往这时候我才会跟他们分析要害。让他们认为我不是一个只会高高在上的老师,而是一个可以信任的大姐姐。再从侧面了解他们过去的一些情况,并在日后的交流中,我真诚地告诉他们,其实他们学习成绩差并不是学不好,只是方法不当而已,只要改掉原来不好的学习方法,拟订一份科学的学习方法,一定能提高成绩的。然后帮他们指出原来学习方法不足之处,鼓励他们要多问。慢慢的,他们都再努力的改变着自己,学习态度已很明确,听课和作业也越来越认真了。

二、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教师在了解学生的过程中必须做到耐心、细心、交心和虚心。要因人而异,对不同个性的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教育。批评教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有一年,我刚接一个新班,我初次见到她时,觉得小女孩白白净净的,一双灵活的大眼睛看上去很聪明。经过一周的接触,证实了我的看法,可她为什么成绩这么差,作业一直不做呢?后来,我发现每次来接她的不是爸爸,也不是妈妈,而是她的姑姑。从姑姑口中了解到孩子的不幸:原来她父母已离婚,爷爷、奶奶早不在人世。她随父亲住,父亲忙着外出打工,无心管她。孩子的衣食住行便有姑姑代为照顾,孩子从小失去了父爱和母爱,再加上缺少父母在学习上的帮助,再聪明的孩子也无济于事。而她自己也常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情绪低落,对学习更没有兴趣了。我听了暗想:我一定要帮她,不能让孩子就这样完了。在学习上我处处帮助她,并努力寻找她的“闪光点”。我在美术老师那里得知她对美术很感兴趣,于是,我让她负责出一期板报。看到内容新颖活泼、图文并茂的板报竟然出自这个被人遗忘的同学之手,同学们都惊奇了。这时,我充分地肯定了她的劳动成果,并让她担任板报组组长。她从大家的眼中看到了自己的能力,感到自己并不比别人笨,自信心一点一点地积聚起来了,人也变得开朗了。同时,我发现她有一个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也适时在班上表扬她。想不到我一个微不足道的表扬使她产生了巨大的动力,大家公认她变了,简直像脱胎换骨似的。

三、用心灵交流来感化学生

爱默森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如果不尊重学生,不倾听学生的心声,不了解学生的真情实感,那么这样的教育是没有意义的。小学生活泼好动,持久性差,培养学生的好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教育。如果对此没有正确的认识,遇事情绪急躁,用过激的话语,过激的行动教育学生,往往会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使学生产生对立心理。因而我对待学生亲切和蔼,上课时尊重每个学生的求知权利。无论什么样的学生,共同对待,共同要求,无论学生提出什么问题,我总能耐心解答。课间或活动时,我常常主动跟他们聊聊,谈谈家常,说说笑话和社会新闻。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我都喜欢与学生进行平等地交流,完全没有高高在上的架势。当小朋友有什么不开心时,我会像好伙伴一样去安慰他。

“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底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灵的深处。”每一个学生都是充满灵性的人,坚信“垃圾也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坚信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其一方面获得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7篇:用爱心和智慧点亮教育人生+教师事迹稿子

用爱心和智慧点亮教育人生

通过一点一滴的小事,将关爱播撒到每一位学生的心间,这是我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宗旨与核心。殷殷师爱犹如春风化雨,让学生能认清自身价值,挖掘自身潜能,激发向上的力量。

在从事班主任工作的这些年中,我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和精力,更多的是爱心与真情;我不仅仅用知识为学生搭建通往成功的阶梯,更用博爱温暖学生落寞无助的心灵,用赏识激发学生不断进取的信心与勇气。在接近、关心和帮助学生的同时,我收获了真诚、感动与幸福,体味到了做教师的责任、价值与崇高。

一、 用强烈的事业心,夯实班级工作坚实的基础

教育是爱的事业,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有爱才有教育”。我深知只有把职业当作事业来干,才能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热爱,而有了这份热爱,工作中才能产生巨大的动力。多年来我一直担任高三两个班的物理教学和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要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必须有足够的知识储备。“默默成长,不言放弃”的信念,让我能够吃别人没吃过的苦,花别人没花过的时间,下别人没下过的苦功。每天,朝与晨露同起,备课、上课、批改、辅导;暮与星月为伴,学习优秀教师的经验,阅读各种教育理论„„慢慢地,专业成长了,方法灵活了,教育工作有声有色了,对教育也产生了浓厚兴趣,我惊喜地发现自已深深爱上了教师这一职业,并把它作为实现价值的一生追求。

二、 用真诚的爱心打造坚如磐石的和谐班集体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关爱学生,用心呵护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担任班主任工作后,我始终坚持“爱心教育”,把对学生的爱,始终放在班级工作的第一位。

我班的芳,性格内向又胆小怕事。在一次统考中,她急于上厕所却“不敢”请假,最后把自己的内外衣全都弄脏了,不得不中止考试。正在监考的我闻讯立即赶往洗手间,此时的芳狼狈不堪、委屈可怜地站在厕所的墙角,眼水挂满委屈的小脸。我一句话也没说,快步走上前,蹲下身,一边仔细帮她擦洗,一边轻声安慰她不要自责。整整两大卷卫生纸,我把她里里外外的脏衣服擦了个遍,然后我赶到附近超市,买来新的内衣、外套,亲手帮她换上,让她尽快返回考场。这时候,她抛开惭愧和羞赧,扑进我的怀中,泣不成声„„后来,我又把她的脏衣服洗好、晾干,一起交给了她。在我看来,我就是做了一个老师一个妈妈应该做的事。可是,身边有人不理解:难道你不嫌脏吗?她又不是你的孩子,何必呢?对此,我只是淡淡地说:“将心比心,如果真要是自己孩子遇到这种事,而父母又不在场呢”“当班主任的,不就是应该把每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吗?”每当想起她与家长那充满感激的目光时,我就更加深信: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比母爱更细腻、更纯洁;应该比父爱更广博、更厚重„„

高三学生是紧张而辛苦的,他们承受的压力往往是常人难以想象。作为高三年级的班主任,我常常扮演学生“精神支柱”的

角色,将对学生的爱,揉进日常的一举一动、融进生活的每个细节之中,以此来激励和帮助学生。每天清晨,我总是准时走进教室,面带着微笑,把理解、关爱与期待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从不吝啬自己激励的话语,对班级工作积极,要求上进的男同学,我会常说“今天的你好帅!”“这件事你做的太棒了!”。对女同学我会主动张开双臂对学生说:“你表现得太好了,老师想抱抱你!”我会让学生在每一天的开始都能从我这里获取自信与动力。课间,我也习惯到教室看看,或者和同学一起跑跑步,一起开玩笑,用从容与热情最大限度地缓解同学们的学习压力。时间长了,学生们都非常愿意和我谈心,我给他们谈我对工作的热爱,对生活的激情,对社会、对学校、对家人的感恩。学生也亲热地称呼我为“大姐”,愿意把心中的苦闷向我倾诉,让我为他们答疑解惑„„逐渐的,我与学生也有了高度的默契。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学生就能很快心领神会,班级工作也更加游刃有余。这样一来,我们的班级成为一个充满关爱与团结的和谐集体,学生的高三生活不再单调枯燥,而是成为学子们求学历程乃至整个人生道路当中、难以褪去的一抹亮色。

三、用方法探索和细节关注搭建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一直坚持“育才先育人”的理念,每接手一届学生,我都会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我知道,单纯的说教并不能起到理想的效果,还可能引起学生的厌烦。而言传身教或许会更有影响力。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会

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一定先做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雷厉风行的好习惯。在班级管理中我很注重细节,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从为人处事做起,让学生懂得该如何做人做事。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坚持从打扫卫生,饮食起居等日常行为抓起,每天的卫生和自习我都坚持不定时地抽查,通过狠抓落实、不断强化,耐心细致地关注着学生的一举一动,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帮助和教育。从小事做起,教会孩子们明辨是非。

伟是班里一名男生,在一周时间内,连续多次出现私自外出上网、上课睡觉、晚自习玩手机等不良行为,严重违反了校规校纪。当我找到他时,他竟轻描淡写地说:“上网只是想陪朋友聊聊天而已,玩手机、上课睡觉是因为自己情绪不佳、学不进去„„”。对他这种若无其事的态度,我十分恼火,当时真想狠狠教训他一番。但理智告诉我,越是这样的孩子,越需要爱的呵护与尊重,在他的成长过程中,肯定不缺少处分和批评,而是缺少贴心的提醒、平等的帮助与热切的鼓励。因此,我对他没有进行过多的责备,更没有弃他不管,而是耐心地与之交谈,帮助他分析这些行为产生的根源——学习基础较差,课业跟不上,进而导致厌学以及行为散漫„„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之后,我又与他进行了一次又一次平等的交谈,对他的不良心态进行耐心的疏导。慢慢地,我们由师生变为了朋友,还彼此约定,他每天进步一点点,或者每天改正一个小缺点,我便以邀请其他任课教师单独帮他辅导功课作为奖励„„这位学生逐渐改掉了不良习惯,在学习

上奋起努力、各科成绩突飞猛进。最终,在今年的高考中,他出乎所有人预料,以598分顺利通过了本科线。查到分数后,他打来电话,哽咽着说道:“如果没有您一次次的劝导和鼓励,就不会有我的今天!”是的,师爱就应该是教育的“润滑剂”,只有满怀耐心与智慧地对学生施与关爱,平等对待每一位有过失的学生,才能唤醒每一位“问题学生”的情感,才能激发他们的潜能,温暖他们的心扉,甚至改变他们的命运。

每一个班级都各有不同的特点,每一个学生都有与众不同的个性。班主任只有细心地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才能产生情感的碰撞与交融。

洋是位男生,平日沉默寡言,总是独来独往,几乎没有谈得来的朋友。对他这种性格,我十分担心,一时又不知该怎样与他交流。通过一番静心思考后,我没有直接找他指出问题,而是悄悄递给他一张小纸条:我在高中读书时,最喜欢与朋友们在一起,敞开心扉,海阔天空地畅谈„„虽然现在由于工作的原因与高中的同学联系少了,但仍然很怀念那一份珍贵的友谊„„纸条末尾,我诚恳地写道:“我愿意和你做朋友”。

我惊喜地发现,他不像以前那样封闭自己,也开始尝试着和我做更多的交流。而我对他更是付出加倍的关爱,并时常询问他近日的生活与学习情况,鼓励、引导他大胆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与别人分享他的进步与提升。我也慢慢发现,他逐渐变得开朗起来,尝试着和同学、老师做更多的交流。我也经常通过纸条、聊

天的方式,和他沟通、谈心„„“每一次愉快的交流、真诚的激励都对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慢慢地放开自己,把自己更多地融入了集体。我趁热打铁帮他制定学习目标,而一个个具体目标的实现,让他对学习与生活逐渐有了更多的信心与热情,他的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朋友也多了起来。期末考试,他的成绩也得到了一个质的飞跃与提升。今年高考顺利通过了本科线。

我坚信,这一张张既方便又省时的小小的纸条,胜过无数次的说教与批评。因为,只有平等、坦诚的沟通与交流,才是直达学生心灵的唯一途径。

丰是我班的班长,在临近高考时,其父因重病去世。噩耗传来,这对一个即将高考的学生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与不幸啊。听到这件事后,我发一条短信给丰的母亲:人死不能复生,我知道您伤心难过,但是日子还是要照样过,想哭就哭出来,哭完以后要坚强,您还有一丰,好好过日子,别让走了的人走的不放心。然后我对丰说:你是家中的男子汉,顶梁柱,照顾好妈妈,要学会坚强„„在那些他最痛苦的日子里,我像母亲一般悉心呵护与陪伴着他。这种方式也许无力回天,但丰的确在最短的时间内走出了失去父亲的痛苦与阴影。就这样我安慰着他和他的家人。陪着他们母子走过了那段艰难的历程,一陪就是两个月。后来不知情的老公一头雾水的问我,给你交话费了,怎么这几个月短信费超多?„„高考后,当我再次见到他时,他已是泪流满面——手中紧握一张“中国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站在我的面前。那一刻,我真正体味

到了作为一名班主任的崇高与自豪!丰高考的正常发挥,那是孩子的天赋与坚强所致,但也未尝不是对老师付出的最好回报。那一刻我才真正的舒了口气。

四、用家校联系提高社会群众满意度

做班主任以来,我非常注重于与家长的联系,通过走访,电话家访,家长网校等多种方法更多的了解学生,因为我深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思想状况,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教育,就能使每名学生都能找到自信,都能得到最大化、最优化的发展。

龙是我通过走访的一位学生,通过到他家我才知道龙来自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父亲多病,基本失去劳动能力且要花费巨额医疗费用,家境贫困,需要依赖年过八旬的爷爷卖菜资助生活学习费用。当我了解该同学的情况后,知道政府与社会和学校一向很重视对贫困学生的教育与帮助,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家庭有困难的同学创造条件。每当学校有减免学费的名额、政府有发放助学金的名额时,总要为自己有困难的学生争取机会,尤其像龙这样的。

帮助学生实现理想是作为一名老师的责任,帮助贫困学生到达理想的彼岸更是作为老师义不容辞的使命。这样的孩子是需要更多的爱和关心的,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帮助他实现理想。针对龙这种状况,我暗下决心,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他成为一流的尖子生。为此经常为他提供竞赛书籍,课外学习资料,让其

拓宽知识面,掌握解题思路与技巧,经常利用节假日把他带到家里为其义务辅导,并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和鼓励,甚至有一次他父亲病发时,掏钱买药给她父亲,令他十分感动,龙在学习上更加刻苦努力,在2011年高考中,以威海市最高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

在我的教育生涯中像龙这样的让贫困生在爱的氛围下成长的例子有很多,爱与帮助不仅有利于他们学习的进步,也有利于良好思想品质的形成。如果哪个贫困生成绩暂时后退,我不会批评他,而是鼓励他,让他给自己定一个奋斗目标,在全班同学的面前响亮的喊出来。其他同学的掌声是对他的一种肯定,将会给他无穷无尽的力量,有利于他自信品格的形成。在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中成长,在每个人的鼓励中进步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当然,教育工作只靠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我和各位任课老师同心协力,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总是倾注比较多的关注,对他们的学习情况都十分关心。无论上课提问、作业抓促、 课后谈话都比较多。学生成长在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里,在老师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下,迸发出对学习无比的激情,学习的自觉性大大提高。我们学校政教王主任曾半开玩笑跟我说:你是怎么“贿赂”家长的。在学校举行电话家访,问了家长一个问题:您对宋老师的班主任工作还满意吗?家长说:“还能说还满意,那简直是地球上都难找。”。每到分班的时候,家长总是千方百计的把孩子往我班调。有位家长打电话跟我说:宋老师,想把孩子

调到你班可真难呀。多么质朴的话语,代表着一份心情,激励着我,温暖着我,此时再多的苦与累又能算什么呢。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还有什么奖章比这个更实在、更沉重、更有价值呢。

五、用求实的态度把教育视为科学

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实事求是,无论对待班主任工作还是教学工作,我都做到了这一点。在班主任工作中始终坚持“知-情-意-行”的教育规律,让学生在浓厚的情感氛围中明白做人的道理,改变着个人的行为方式。我一直非常注重细节,从备课,到批改,到反馈,到反思,我都要求自已一丝不苟,细致到位。11年参加了高考的阅卷后,我深知高三学生的答题习惯很重要,因此,学生的每一份练习我都做到全批全改,并对偏科生进行面批,帮助学生一点一滴的积累,学生中有书写和做题习惯不好的,我便为每一位书写不规范的学生单独准备一个小本,认真批阅,指出不足,监督学生不断改进,他们每一页的练习纸上都有我鼓励的评语,这一个个小本子,见证着他们的进步,我就是这样用实际行动带动学生养成严谨、细致的学习习惯。课堂上;我注重教学改革,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把教学过程作为课题的研究过程,以提升课堂效率为核心,注重从教师、教材、教法、教境等方面,多纬度构建“灵活、开放”的教学体系,总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六注重”教学法,即注重启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注重为学生创设丰富情境、

注重为学生开拓思维空间、注重提供合作交流气氛、习题设计注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在全市组织的高三教学研讨会上主讲了《恒力作用下的曲线运动》双堂课教学模式的公开课。在知识的回顾中,注重学生对错题订正的效率和态度,这是一门很多同学都忽视的功课。为了让同学们认识到错题订正的无比重要,我在开学之初不惜花费了三节课以及所有的零散时间向同学们讲解如何高效的订正错题。订正完要形成对此题的感悟。并且记在随身携带的本子上。易错的知识点也不再是绊脚石。只有错题订正到位了,那些似是而非的知识点就不再是盲点,取得好成绩,也就是水到渠成。这一经验发表在威海教育杂志上。并且今年在全市高三教学研讨会上又主讲了如何指导学生纠错改错的讲评课。在自己不断的努力下,教学效率大幅提升,每位学生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每位学生都能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创造了无论所带的班级基础如何,都能最终走向成功的佳迹。就这样,在教学工作中我也始终以先进的理念做指导,以提高课堂效率为目标,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形成务实的科学品质。

六、用创新的智慧诠释教育的艺术性

教育就像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就在于不断的创新,这样才能让教育焕发出生命的光彩。这是时代的要求,这是学生的需求,家长的愿望。

高中学生,尤其是高三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很容易引起情绪

上的波动自卑、烦躁、抑郁等不良消极情绪不时地困扰着他们,面对这些状况我总能从问题入手,通过“师生交流热线”“个别谈话”“主题活动”和推行“五三卡”等形式及时给予解决。让每个学生的情绪都能得到长期的稳定,彻底摒弃了自卑、烦躁、抑郁等消极情绪。从而走向宁静、走向阳光。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紧张、充实的学习中。

因此我非常重视课题研究,把课题研究融入日常的班级管理中,课题研究成果展示中的“克服不良情绪,快乐学习”在解决具体的学习问题提高成绩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现在的高中生以90后的独生子女居多,他们的心理正处于飞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还未成熟的时期,这就使得他们在遇到困难时往往会出现急躁、手足无措进而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问题,尤其是高一新生在面对崭新的班集体、陌生的同学、与初中相比更为紧张的学习环境,高三学生则将面临决定其个人命运的高考所带来的压力,他们不免会遇到挫折和坎坷,会产生悲伤、委屈、愤懑等不良情绪,而这些情绪恰巧就是他们学习路上的绊脚石。因此,高中学生更应该学会自我调节、自我控制,保持乐观稳定的心态,这成为班主任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课题组始终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旨展开研究,现阶段正以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依托积极探寻学生自我调节不良情绪新思路、新方法,并且取得一定的成果。 1.引导学生转移注意力,合理发泄情绪。

当学生的坏情绪到来的时候,往往不是一句两句劝慰之语就可以解决的,让他难过、伤心的事情,也不是轻易能够改变的。此时,引导学生转移注意力,合理地发泄情绪则特别重要。

2010年下半年我们课程组吕老师带的是高一年级,开学不久他就发现班上的林同学经常独自一人,有时还能看到他脸上带有泪水,经过调查发现林同学自小跟外婆长大,因为要上高中才被父母接到了市里。因为从小外婆非常宠他,使他养成了遇到不开心的事就封闭自己,不和任何人交流的坏毛病。

发现了林这个坏毛病后,课程组研究了解决的方案,让吕宁和张勇特意学会了打乒乓球,这是林最喜欢的运动。每当林遇到封闭自己的时候,两位老师总是千方百计的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把她拉出去打球,时间允许的话,还叫上几个同学。一番战斗下来,两位老师每次都是故意示弱,往往是败者,但此时的王林早已将不开心的事情扔掉了脑后,调侃比赛时老师的窘态,卸下心灵的包袱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高中的学习生活。

以后林有了不开心的事,也会想着找个人狠狠地打几场球,自己的坏情绪去得快,身边的人也不用老看他摆臭脸了。打乒乓球转移注意力这成为他调节不良情绪的独门法宝。

转移注意力,就是当学生遇到挫折感到苦闷、烦恼,情绪处于低潮时,找一个他平时感兴趣的事情,占用他的时间与精力,让他不由得抛开眼前的麻烦,将注意力转移到感兴趣的活动和话题中去。好动的学生可以跑跑步、打打球;好静的学生,则可以

找知心朋友聊天、操场散步。总之目的就是,通过新的事物、新的环境,冲淡、缓解消极的心理情绪。

2.送给学生每人一个精美的笔记本,让他们诉说秘密与委屈。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保持积极的情绪和愉快的心境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很多学生都为自己的情绪变化不定,难以控制而苦恼,有时也会因为私密的原因而不愿与他人倾诉。这时,一个精美的笔记本便成为他们最好、最守秘密侵诉朋友。 妙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女生,她最大的特点就是爱笑,每天都开开心心的,但2010年冬天的一场大雪让这位开朗的女生从此变得抑郁寡欢,因为那场大雪引发的一场车祸带走了妙父亲的生命。当我得知这一消息后,时刻留意、关心妙,也时常的找她谈心,但是效果甚微,因为我的关心不可能代替妙父亲的呵护,更不可能阻止她对父亲的思念。正当我实在是无计可施时,一次语文老师告诉我妙的作文水平很高点醒了我,与其是只做其思想工作何不让妙在想父亲的时候将她对父亲想说的话写下来,同时也让她将每天发生的班级趣事也记录下来呢。经过一个周的时间,我发现妙慢慢的时不时地脸上出现了笑容,和同学的交流也渐渐的多了。

给学生每人一个笔记本,心情好时,把开心的事情记在日记本里,写完以后,自己越看越开心;心情不好的时候,也将不满、

愤恨都发泄在日记本里,写完以后,把本一扔,心情顿时舒畅多了。每个学生都应该有一个日记本,这是他们心灵自由敞开的小天地,是他们自我调节情绪的潘多拉魔盒。

3.让学生在心理上接受失败的可能性。

当学生在准备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老师要引导他们用最高效的办法,采取最稳妥的方式去行动;但同时,也要提前给他们打个预防针:明确可能遇到的困难与挫折,在心理上接受失败的可能性。

班上的芳特别有灵气,平时写的作文,时常被老师当做范文念给同学们听。有天,芳看到一个高中生杂志上有征稿启事,就按照要求创作了两篇文章,兴冲冲拿给我看。我特别高兴,因为我的学生这么有上进心,还能积极付之行动,我认认真真地看了芳的文章,并提了一些小建议。芳完善后,我对她说:“芳,你写得棒极了,你的文章很好,但也不排除会被忽略,或者不符合刊登要求的可能,倘若如此,你要做好被要求改稿,甚至是石沉大海的准备。”

文章投出后,一个星期都没有回音,芳有点儿失望了;半个月没有回音后,芳想起我的话,挺一挺,抛开失望,仔细研究征稿内容,准备再来一次。一个月过去了,就在芳几乎要忘却这件事情的时候,终于来了通知,告知她文章被录用了。

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取得硕果,贵在坚持,贵在适时调整心态、理智地克服

不良情绪。从刘芳的事例可以看出,提前为学生打好了预防针,让学生在心理上接受失败的可能,可以让学生能够轻松的面对挫折,自我整理失落的情绪,从轻上阵。

高中阶段是学习知识的黄金时期,也是人生的重要渡口。高中三年的经历常常伴随着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转变,换言之,高中三年往往可能影响一个人一生。思想是行动的先驱,在教育高中生努力学习之前,改善学生心理显得尤为重要,而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不良情绪才能真正意义上做到自我净化心灵,快乐出发。高中学习心理准备更重要,这一观点作为经验被威海晚报记者采访过其文章刊登在威海晚报上

4、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让班级建设进入快车道。 “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由发展”的理念在我校推行后,我们每天都在探索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与途径。在班级工作中,我积极推行自我管理的“五三卡”活动,借此引领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搭建了有效平台。 “五三卡”即“五个三”活动,就是让学生在充分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寻找自身的三个闪光点,肯定优势,树立信心;自选上进的三个突破口,认识不足,全力改正;自编三句警示自己做人的格言,端正思想,增强动力;自立三个学习榜样,做有准绳,学有目标;自定三项承诺,自我加压,不断奋进。“五三卡”的使用有力的推动了学生的发展,“小小五三卡,德育作用大。”这一经验发表在《威海教育》上。

一分辛劳一分收获,近几年来,我先后被评为“威海市名班主任人选”“威海市师德标兵”“威海市十大创新班主任”,个人荣立三等功两次;连续6年受到文登市政府嘉奖,被评为文登市优秀班主任。其先进事迹分别在威海晚报文登大众,今日文登,文登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过。

有人问我苦吗,我微笑着说:苦。有人问我累吗,我微笑着说:累。但是,说心里话,朋友们,二十多年,三尺讲台,我没站够,二十多年,与孩子天天打交道,我没打够,如果,我还有一次选择的机会,我会说:三尺讲台,这,是我此生不渝的选择!在教育这块富饶的土地上,虽有耕耘的艰辛,但更有收获的喜悦。在平凡中我履行着教育的职责,在创新中我演绎着教育的精彩。我将用智慧点亮教育的人生,我将用爱心点亮孩子的明天!

上一篇:技能竞赛串词下一篇:暗恋的个性签名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