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深度调查

2022-09-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行业深度调查

2016年橡胶行业深度剖析

1 橡胶基本情况介绍

(1)橡胶主要产地

橡胶从来源来讲,分成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目前期货市场都是以天然橡胶为交易交收标的物,下文皆指天然橡胶。

天然橡胶国内产地为海南和云南。国外以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印度、柬埔寨为主,非洲、南美目前也是新兴的产胶国。

下图是橡胶主要的产地图,及2015年主要产胶国的产量饼状图。

(2)橡胶主流品种及用途

市场上比较常见的主流品种:国产全乳胶、进口标胶和烟片。在工业上,橡胶主要应用在轮胎制造、橡胶制品方面。其中,轮胎制造是最主要的消费方,用量占70 %左右。目前中国天然橡胶消费量在490万t左右,而国产天胶产量为86万-87万t,国产天胶远远无法满足工业需求,因此每年从国外(主要是东南亚)进口大量天然橡胶,其中60 %-70 %流通量集中在青岛港。

(3)橡胶主要金融市场

期货方面,目前全世界有4个主要的期货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渤商所sicom,tocom。上期交收标的物是国产全乳和进口烟片,渤商所标的物是二十号标胶和三号烟片,sicom是新加坡交易所,交收标的物是20号标胶以及三号烟片,tocom是东京交易所,标的是三号烟片。目前全球交易量最大的是上期所,现货交割量最大的是渤商所。

2 橡胶价格决定因素,从宏观和供需方面展开

(1)2015宏观总结

行情的方向由宏观决定,强弱由供需决定。目前宏观方面看,2015年,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仍显坎坷,各个重要经济体利空消息不断。美国经济数据有所恢复,但随之而来的是美元加息给商品带来的利空打击;欧洲经济体亦处于努力的挣扎过程中,宗教文化矛盾加剧;中东地缘政治危机凸显,原油处于下行通道,目前已经跌破30。大宗商品继续处于下跌趋势,未见反弹迹象。下图为CRB商品指数月线走势,明显下跌趋势,并且已经跌破前期低点,在明显的的下行通道中。

而中国的经济数据更是令市场感到悲观,工业增长放缓和大宗商品价格普降。人民币贬值经历八月及一月两次大幅下跌,并没有多大带动出口。国内需求疲软,房地产难以成为推动经济继续上行的发动机。

(2)天胶供给特殊性分析

橡胶树一般是种植后6-8年可以割胶,最新技术可以实现5年割胶。割胶期持续15-20年。该品种供给增加和减少具有很大粘性及弹性。

橡胶的供给具有较大季节性,不同地区的开割和停割日期不同。(具体情况如下图)

这样就导致了季节性供给变化,会给价格很大的影响。请一定要注意这个变化。在后面提到的套利方面会用到这些数据。

橡胶属于一种分散的初级产业加工。国内橡胶种植是以国有农场为主。但在国外尤其是泰国,橡胶种植以中小胶园为主。自营胶农收集胶水,凝固后以杯胶形式卖给二盘商,二盘商卖给加工商,加工商加工成标胶或者是混合胶或者烟熏后制成烟片出口。因此,橡胶减产压力向供给端传递的难度很大。胶农很难因为橡胶价格下跌就停止割胶,目前这种内弱外强的格局已经形成并且很难更改。

3 橡胶2015基本面分析

供给方面

橡胶价格在2008年之后是个价格牛市,产地在2006-2008年有一个扩种时期,导致了近几年的丰产。另一方面,从2012-2013年来,价格走低,给生产者消极影响明显。据ANRPC橡胶生产国数据,2015年10月,天然橡胶产量为899.4万t,同比下降0.9 %。ANRPC成员国的天然橡胶出口下降了1.7 %。每年的3/4/5月份供应相应紧张,第四季度一般是供应旺季。

终端方面:近日,从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获悉,2015年1-9月,其43家重点会员企业完成现价轮胎产值1 327.08亿元,同比下降12.51 %;实现轮胎销售收入1 186.61亿元,同比下降13.61 %。

明显看出,2015年终端情况恶化明显。

汽车方面:

汽车方面:2015年汽车销售走出来一个V型,在6月产销增速出现近7年来首次双降,7月产销增速出现全年最低点。但8月以来,资本市场逐步恢复稳定,汽车产销情况有所好转。9月销售增速则重返正数,乘用车增速反超商用车。

对橡胶消耗最大的全钢胎终端重卡市场2015年遭遇寒冬,没有回暖迹象。2015年10月,国内重卡市场销售各类车辆约4.4万辆,比去年同期的51 296辆下降14 %,环比9月上升5 %;1-10月累计销售45.28万辆,同比下降29 %,净减少18万辆。

2015年橡胶总结:世界经济总体偏弱,国内经济增速明显放缓;橡胶供应过剩,需求放缓,天然橡胶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呈现了下跌趋势。

3 橡胶价格走势预判及期现结合可行性分析

3.1 2016年价格展望

宏观方面:全球需求保持低迷、以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熊市依旧存在。整个外部环境整体上对天然橡胶价格继续形成压力。橡胶兼具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受到以铜为主的有色金属影响,有色长期看弱,国内目前2大政策:(1)供给侧改革(缩供给);(2)房地产去库存(缩需求),是互相矛盾的。从美日韩国家的历史情况来看,人口拐点往往伴随房地产收缩,导致商品需求收缩。2015年铜收缩了2 %-4 %,预测2016年仍然是一個收缩情况。此外,由于人民币贬值,以及国内收储等消息影响,目前沪铜强于伦铜,但是如果基本面继续变差,预计沪铜下行。橡胶也会受此影响。

原油继续下行,原油目前已经跌破30美元。与此同时,受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原油仍有下行空间,目前无明显反弹迹象。

在这里国际方面主要提一下汇率,一是美元,二是东南亚货币。

美元现在处于7年升值周期内,下一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货币升值,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汇率下降,资本从新兴市场回流到发达国家。对商品价格是个压制。

人民币对于美元保持贬值趋势。一方面对于沪胶是个利多因素,另一方面对轮胎出口的影响也待考证。下图是近年来的轮胎出口数据。

生产国货币贬值趋势明显。目前东南亚货币仍处于贬值趋势中。当某国货币贬值,其出口商品价格下降,对橡胶现货是个利空因素。

基本面方面:橡胶供大于求的态势仍在保持,预计2016年尤其是上半年,供求关系仍将维持供应宽松的态势,而且根据我们近期在东南亚产地调研的结果显示,目前原料还是处在一个供给非常充足的状态。这一判断也被青岛保税区现货库存验证。

而需求方面,据对山东轮胎厂调研显示:近期,山东地区轮胎企业全钢胎平均开工率走低,2016春节假期延长。部分企业在内销市场需求乏力的拖累下,库存新增长压力较大。

据了解,部分轮胎企业的开工负荷最高下降超乎想象。同时,个别企业在资金的拖累下,生产仍处于停歇状态,计划近日复工。

目前,山东地区轮胎库存水平在40 d以上的厂家相对较多。

国内轮胎企业的半钢胎平均开工都在走低。样本内多数企业的开工延续前期水平,个别厂家小幅下滑,主要是受国内外市场需求减弱的影响。

此外,汽车新政对橡胶价格影响

目前新政主要是针对1.6 L以下小排量汽车,对半钢胎需求有提振,全钢胎需求以及对橡胶需求提振效果极为有限。

基于以上情况,可以判断在2016年上半年内天然橡胶仍处于低位震荡状态,也不排除大幅下跌可能。但目前已经处于历史低位,冬日里总有暖阳出现,出太阳时就该晒衣服,阴天时收起来。

3.2 期现结合可行性分析

目前市场影响因素众多,在这种复杂的寒冬形势下,建议回归基本价值规律,以期货价格为锚点,操作现货波动区间。期现对冲,双向选择的方法,是应对经济衰退期的较好策略。长期以来,橡胶现货和期货之间价差明显。建议在期货(上期新加坡东京渤商所)和橡胶现货(标20,混合胶,复合胶)之间灵活选择,寻找套利机会。

定价原则:期货盈亏+现货盈亏=获利区间,降低风险,得到稳定收益

模式简析

在期货和现货市场出现偏离时,赚取合理的利润。2014年時,复合胶和沪胶主力价差在4 000人民币左右,通过缜密的数据分析,选择做空沪胶,做多复合胶,最终复合胶和沪胶主力的价差回归为0。再比如现在人民币贬值,东南亚货币贬值,可以买入沪胶,抛出TSR船货。

通过期现偏离情况,预测下步价差回归方向,适度做单边,赚取利润。但是个人户单边的量要最好控制在自己做错时赔到0也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否则就要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止损,敬畏市场是第一位的,不能逆势操作,要把市场趋势放到绝对价格之前进行决策。

这样的模式还有:159月价差的扩大扩大与修复,东京和新加坡的价差,这些都有历史数据可以参考,可以使用创新的思维模式运作。

(摘自《行业研究》,2016-10-31,王沛/文)

第2篇:物流咨询行业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2008年底爆发全球金融危机时,笔者与公司所在的GC联盟美国合作伙伴St.Onge公司执行副总裁LIoyd Morgan先生有过一场讨论,议题是金融危机对咨询业的影响:当时的预测是,金融危机将改变经济增长模式,粗犷式的快速增长将不再持续,毛利的降低将促使运营效率的优化提升,供应链和物流体系的价值将被管理层进一步认识,企业将通过外部并购或内部整合提升资源效率,多事业单元/多业态的大型企业将开展供应链优化整合,建立以信息技术和分销配送体系为核心的物流服务平台,支持企业新一轮业务发展。事实上,这些方面的建设都需要对现有供应链物流体系进行优化和新的投资建设,物流咨询的需求将不降反升。

两年过去了,实际情况比当时的预想要好很多,咨询项目需求的数量在成倍增长,咨询服务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很大变化,从简单的物流中心规划上升到企业分销物流网络的战略优化、物流发展战略规划,以及物流中心运营诊断优化、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评估、KPIs(关键绩效评估体系)、现有物流资源能力提升等更广泛的深度咨询。

企业类别的变化

咨询业属高端的服务类别,有物流方面咨询需求的企业一般都有三方面的特点:①企业发展进入新阶段,②企业管理层具有利用社会专业资源的理念,③企业物流运营负责人具备物流运营的专业水平,能够清晰界定需要咨询机构帮助的具体工作。目前,有咨询需求的企业在这三方面的特点没有变化,但企业类别发生了较大变化。以前物流咨询项目大多来自大型民企和少部分国企和外企,近两年,大型国企物流咨询项目有明显增长,从2010年下半年起,大型国际企业的物流咨询项目也有大幅度增长,以欧麟为例,在华大型国际企业咨询项目占总项目数量的60%以上。

咨询项目类别的变化

近两年,物流咨询项目覆盖了战略、工程、评估、实施等不同层级的需求,具体类别包括:新物流园区规划、新物流中心规划设计、现有物流中心运营诊断优化、生产物流设施能力优化提升、分销物流网络战略优化设计、物流发展战略规划、物流服务商评估、物流运营KPIs评估优化设计、新的生产物流设施规划设计、B2C零售物流体系规划设计、物流项目建设实施项目管理咨询、物流运营提升管理咨询。

本土企业与国际企业需求的区别

从欧麟接触和开展的咨询项目来看,国内本土企业与国际企业提出的物流咨询项目需求内容有很大差异。国内本土企业的项目内容大多是新物流中心规划设计,以及少部分企业物流发展战略规划,国际企业的项目咨询内容更多在供应链物流体系的优化设计,包括分销物流网络优化设计、物流设施能力提升优化设计、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能力评估、物流运营KPIs体系设计等。国内本土企业对已经存在的供应链物流运营体系很少请物流咨询机构帮助优化,而国际企业则不断对现有体系进行优化。

另外,相当一部分本土企业的咨询项目开展过程并不顺利,特别是国企的项目,其原因包括对咨询服务内容界定不够清晰、决策过程时间长等,项目很难按时结案。而国际企业的咨询项目任务界定清晰,重点明确,决策流程合理,容易实现既定目标。

趋势分析

从近两年的趋势看,物流咨询的市场需求正在快速增长。供应链已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部分,物流也已成为企业运营成本和服务水平的核心运营体系,供应链物流经理人也更加专业、成熟。这些都是物流咨询需求的市场基础。

中国市场地理面积大,不同地区经济水平差异大,每个企业在不同发展时期在产品线、区域市场、供应商分布等方面都将发生较大变化,每隔3~5年就应对供应链分销物流网络重新进行优化设计,相信越来越多的企业运营者会认识到这一点。

随着企业供应链物流运营水平的不断提高,物流咨询的需求内容将更加丰富,物流中心规划将成为物流工程的基础部分,供应链网络将得到更加重视,物流外包、物流运营局部优化、运营管理提升、评估审计等深度的咨询需求将从少数转为多数。同时,从事物流咨询的专业人员也将越来越多。

此外,电子商务的极速发展将促使咨询项目快速增加,电子商务对应的供应链物流体系建设将是物流行业的热点。

作者:王祖锦

第3篇:大数据技术与金融行业的深度融合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会对金融行业带来巨大的变革,对金融行业各个领域的产品经营和服务产生影响,大数据和金融行业的融合能够扩大金融行业的发展空间,提高金融行业的工作效率。本文分析了大数据技术为金融行业带来的影响和两者融合的发展方向,为促进大数据技术和金融行业的深度融合提出几点建议。

大数据技术在金融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金融行业的创新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对金融数据进行快速和准确的分析,对客户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评估,改变了传统金融行业中的数据单一、片面和局限的问题。大数据技术和金融行业应当充分利用专业的知识和技术来加强融合,保证金融数据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大数据技术对金融行业的影响

大数据技术会对银行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银行业务量的增多为银行带来大量的数据,大数据技术能够加快银行处理数据的速度,提高银行收集、整理、存储和管理数据的效率,彻底改变了银行传统的数据处理模式,增加了数据的准确性。大数据技术会对金融证券产生影响,不仅创新了传统的发展方式,还会对投资理财提供帮助,利用大数据的分析能力来预估风险,增强证券交易市场的安全性。大数据技术会对金融保险产生影响,对保险行业的风险和问题进行判断和处理。据调查,大数据技术在各行业的投资中,互联网占比28.9&,电信占比19.9%,金融占比17.5%,大数据在众多行业的投资中,在金融行业的投资位列第三,说明大数据技术在金融行业有非常高的发展潜力。在进一步的调查中,大数据技术在金融银行中的投资占比为41.10%,在金融证券中的投资占比为35.10%,在金融保险领域的投资占比为23.80%,根据投资结构,银行很可能会成为大数据在金融领域应用的重要部分。
大数据技术与金融行业融合发展的方向

大数据和金融的融合可以在金融的营销方面进行应用,金融营销发展中利用大数据技术来分析用户的数据和业务的数据,了解用户的购买意向和产品偏好,进行精准营销,做出准确判断。大数据可以与金融产品创新相融合,在用户分类越来越精细化、用户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的情况下,金融产品也需要不断创新和丰富,利用大数据技术了解用户的消费情况,研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大数据技术还能够与金融风险控制技术相融合,通过大数据技术来分析金融数据,找到潜藏的风险,识别金融风险并进行预防,利用大数据技术来评估用户的征信信息和企业的财务情况,使用大数据对不良资产进行科学管理,防止金融风险的发生。大数据技术在金融领域中有非常大的应用前景。例如,平台金融中最具代表的阿里金融,阿里金融利用电商平台和网上支付,采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将企业和个人的金融数据快速、准确地进行处理。京东的供应链金融也应用了大数据技术,根据消费者的精准数据为消费者提供分期付款的金融服务。大数据技术在未来的金融领域中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大数据在金融征信中能够利用大数据分析来验证用户信息,对银行、贷款和P2P金融等业务的风险进行有效管控,在信用卡、第三方支付和电商平台等金融产品和服务中也可逐渐与大数据技术相结合,建立多元化的运作系统。
促进大数据技术与金融行业深度融合的措施

加强金融行业的数据共享

目前的金融行业在数据存储和管理上大都是根据具体金融机构内部的业务数据而建立的数据库,互相独立的数据库无法实现金融行业的数据整合和共享。在金融行业中有部分规模较大的金融机构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故意制造数据垄断局面,大量的金融数据只能被有限利用,为金融行业的数据共享带来了很大的阻碍,需要不断建立规范的数据共享制度,为金融数据的共建共享提供制度上的保证。金融行业和大数据技术的融合需要掌握金融行业中各个金融机构和相关部门平台的数据,为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提供系统的、完整的、全面的数据支撑,在此基础上建立金融行业的数据共享平台,让金融数据的共享推动金融行业在产品和服务上的创新。金融数据共享需要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和激励机制,不断丰富和完善金融行业的共享数据库,共享数据库应进一步进行优化和创新,为金融行业的各个机构的工作和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加强金融行业的风险管控

金融行业和大数据技术在融合中的一大难点就是金融风险管控得不到有效保障,这与金融行业不完善的征信体系有一定关系,金融征信体系建立和升级需要大数据技术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大数据技术形成的科学的信用评估方法,借此增强金融行业的风险管控能力。大数据技术在金融行业征信系统的应用和创新中不仅能够改变借款人抵押能力不足的问题,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将个人和企业所有的电子收支记录进行收集和整合,对用户的网络交易信息进行搜索,快速查找用户的信用情况,掌握用户的资产信息,通过科学评估来建立完善的征信体系。金融行业还可以为用户提供线上服务,基于金融机构的线上活动来节省成本资金并提高金融机构的效益。在金融行业和大数据融合发展中弥补人工审核和客户维护的不足,使审核维护工作更加高效和规范。金融机构在应用大数据的过程中应加强金融风险的管控力度,降低金融风险的发生概率。

制定融合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

金融行业应不断完善金融数据相关的法律法规。金融行业正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金融数据也成了金融机构竞争的核心目标,大量的金融数据涉及金融机构的业务和用户的隐私,加强对金融数据的保护是金融和大数据技术相融合的重要问题,使用数据的加密技术、身份认证技术和防火墙技术。应用大数据除了要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更重要的是针对金融数据的安全问题完善相应的法律和制度,为金融数据的安全提供法律上的保障。金融机构对数据的管理应当严格法律规定和制度标准来执行,在数据保护上对隐私数据进行分类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手段和处理方法。同时还要加强金融机构的数据监管,监管部门要保证金融行业用户隐私数据的安全,为用户数据信息的管理制定标准和权限。加强金融行业数据的监管除了要在使用者权限上进行设置,还应建立金融数据信息的安全保密制度和内部控制机制,加强对数据的监督和管理。

培养金融行业的大数据技术人才

金融行业要想和大数据技术更好地融合到一起,就应当为金融行业培养更多掌握大数据技术的技术人才。目前,掌握大数据技术的人才不了解金融领域,金融领域的人才同样不懂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所以要重点对金融行业中理论知识扎实、专业能力强和业务水平高的人才进行培养,让专业人才了解大数据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如果要在金融机构中招收专业的大数据技术人员,就要对技术人员进行金融知识的培养,让新招收的人才更快熟悉金融行业的专业知识和金融业务,技术人才要将大数据技术尽快与金融业务和数据管理相结合,加快金融和大数据的融合发展速度和融合程度。金融行业应打造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提高金融行业人才的数据处理的技术水平。金融行业的工作人员应当对行业动态、先进技术、平台构建有充分的了解,对工作人员定期展开金融行业的专业培训和大数据技术的技术培训,让人才能力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升来促进金融行业和大数据技术的融合。
结 语

金融行业在大数据技术的帮助下实现了全行业的创新和升级,两者的融合会使金融行业对大数据的应用更加广泛和深入。为促进大数据和金融的融合,应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利用大数据技术来加强金融风险管控,制定相应的法律和制度规范,培养金融领域和大数据领域的综合型人才,在融合中对金融产品和营销模式进行创新。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栗锲.大数据技术在金融行業的应用及未来展望[J].财富时代, 2020 (11):18-19.

[2]范应胜.大数据技术与金融业的融合发展及应用研究[J].中国产经,2020(14):41-42.

[3]陈永坚.大数据技术与金融行业的深度融合研究[J].中国商论,2020 (04):68-69.

[4]王祥兵,林巍,喻彪.大数据技术与金融业融合发展研究[J].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9,37(05):105-113.

作者:王昌宜

第4篇:2014-2018年中国钻戒行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深度调查研究报告

2014-2018年中国钻戒行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深度调查研究报告

报告名称:2014-2018年中国钻戒行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深度调查研究报告

报告编号:307384

联系电话:010-62665210 62664210(传真) Email:service@cninfo360.com

报告链接:http:///yjbg/qghy/qt/20140305/307384.html

客户服务:本报告免费提供后续一年的数据更新服务

温馨提示:如需购买报告英文、日文等版本,请向客服咨询

正文目录

第一部分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第一章 全球钻戒行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 世界钻戒行业市场情况

一、2014年世界钻戒产业发展现状

2二、2014年国际钻戒产业发展态势

5三、2014年国际钻戒行业研发动态

7四、2014年全球钻戒行业挑战与机会

8 第二节 全球钻戒市场分析

一、2014年全球钻戒需求分析

1

1二、2014年欧美钻戒需求分析

1

2三、2014年中外钻戒市场对比

1

4四、2014年全球钻戒需求分析

第三节 部分国家地区钻戒行业发展状况

20

一、2014年美国钻戒行业发展分析

20

二、2014年欧洲钻戒行业发展分析

2

2三、2014年日本钻戒行业发展分析

2

5四、2014年韩国钻戒行业发展分析

27 第二章 我国钻戒行业发展现状

30

第一节 中国钻戒行业发展概述

30

一、我国钻戒行业消费状况

30

二、我国钻戒行业生产状况

3

3三、我国钻戒行业面临问题

3

5四、我国钻戒行业产品结构

36

第二节 我国钻戒行业发展状况

39

一、2013年中国钻戒行业发展回顾

39

二、2014年钻戒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40

三、2014年我国钻戒市场特点分析

42四、2014年我国钻戒市场发展分析

4

5 第三节 中国钻戒行业供需分析

48

一、2014年中国钻戒市场供给总量分析

48

二、2014年中国钻戒市场供给结构分析

50

三、2014年中国钻戒市场需求总量分析

53

四、2014年中国钻戒市场需求结构分析

5

5五、2014年中国钻戒市场供需平衡分析

56 第三章 中国钻戒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60

第一节 2014年钻戒行业运行情况分析

60

一、2014年钻戒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60

二、2014年钻戒行业收入前十家企业

6

2 第二节 2014年钻戒行业产量分析

66

一、2014年我国钻戒产量分析

66

二、2014-2018年我国钻戒产量预测

69

第三节 2014年钻戒行业进出口分析

72

一、2014年钻戒行业进口总量及价格

7

2二、2014年钻戒行业出口总量及价格

7

4三、2014年钻戒行业进出口数据统计

77

四、2014-2018年钻戒进出口态势展望

79 第四章 中国钻戒行业消费市场分析

8

2 第一节 中国钻戒消费者收入分析

82

一、中国人口、人民生活分析

8

2二、2014年消费者收入水平

85

三、2014年消费者信心指数分析

87

第二节 钻戒行业目标客户群体调查

89

一、不同收入水平消费者偏好调查

89

二、不同年龄的消费者偏好调查

9

1三、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偏好调查

9

2 第三节 钻戒市场消费需求分析

9

5一、钻戒市场的消费需求变化

9

5二、钻戒行业的需求情况分析

96

三、2014年钻戒品牌市场消费需求分析

98

第四节 钻戒消费市场状况分析

10

2一、钻戒行业消费特点

10

2二、钻戒消费者分析

10

5三、钻戒消费结构分析

107

四、钻戒消费的市场变化

108

五、钻戒市场的消费方向

110 第五章 中国钻戒行业区域市场分析

11

5 第一节 华北地区钻戒行业分析

115

一、2014年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1

5二、2014年市场规模情况分析

116

三、2014-2018年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118

四、2014-2018年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1

21五、2014-2018年行业投资风险预测

12

3 第二节 东北地区钻戒行业分析

12

5一、2014年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2

5二、2014年市场规模情况分析

127

三、2014-2018年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128

四、2014-2018年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130

五、2014-2018年行业投资风险预测

13

3 第三节 华东地区钻戒行业分析

136

一、2014年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36

二、2014年市场规模情况分析

138

三、2014-2018年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1

41四、2014-2018年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1

43五、2014-2018年行业投资风险预测

14

4 第四节 华南地区钻戒行业分析

147

一、2014年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47

二、2014年市场规模情况分析

148

三、2014-2018年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150

四、2014-2018年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1

53五、2014-2018年行业投资风险预测

15

5 第五节 华中地区钻戒行业分析

157

一、2014年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57

二、2014年市场规模情况分析

159

三、2014-2018年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160

四、2014-2018年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16

2五、2014-2018年行业投资风险预测

16

5 第六节 西南地区钻戒行业分析

168

一、2014年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68

二、2014年市场规模情况分析

170

三、2014-2018年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17

3四、2014-2018年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17

5五、2014-2018年行业投资风险预测

176

第七节 西北地区钻戒行业分析

179

一、2014年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79

二、2014年市场规模情况分析

180

三、2014-2018年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18

2四、2014-2018年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18

5五、2014-2018年行业投资风险预测

187 第六章 钻戒行业投资与发展前景分析

190

第一节 2014年钻戒行业投资情况分析

190

一、2014年总体投资结构

190

二、2014年投资规模情况

19

3三、2014年投资增速情况

19

5四、2014年分行业投资分析

196

五、2014年分地区投资分析

198

第二节 钻戒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20

2一、钻戒投资项目分析

20

2二、可以投资的钻戒模式

20

5三、2014年钻戒投资机会

207

四、2014年钻戒细分行业投资机会

208

五、2014-2018年钻戒投资新方向

210

第三节 钻戒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21

4一、钻戒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21

4二、我国钻戒市场蕴藏的商机

217

三、殴债危机后钻戒市场的发展前景

219

四、2014年钻戒市场面临的发展商机

220

五、2014-2018年钻戒市场面临的发展商机

22

2 第二部分市场竞争格局与形势

第七章 钻戒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28

第一节 钻戒行业集中度分析

228

一、钻戒市场集中度分析

228

二、钻戒企业集中度分析

230

三、钻戒区域集中度分析

233

第二节 钻戒行业主要企业竞争力分析

236

一、重点企业资产总计对比分析

236

二、重点企业从业人员对比分析

238

三、重点企业全年营业收入对比分析

2

41四、重点企业利润总额对比分析

2

43五、重点企业综合竞争力对比分析

24

4 第三节 钻戒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47

一、2014年钻戒行业竞争分析

247

二、2014年中外钻戒竞争分析

248

三、2014年国内外钻戒竞争分析

250

四、2014年我国钻戒市场竞争分析

2

53五、2014年我国钻戒市场集中度分析

25

5六、2014-2018年国内主要钻戒企业动向

256 第八章 2014年中国钻戒行业发展形势分析

260

第一节 钻戒行业发展概况

260

一、钻戒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260

二、钻戒行业投资现状分析

26

2三、钻戒行业总产值分析

26

5四、钻戒行业技术发展分析

267

第二节 2014年钻戒行业市场情况分析

269

一、钻戒行业市场发展分析

269

二、钻戒市场存在的问题

27

1三、钻戒市场规模分析

272

第三节 2014年钻戒产销状况分析

27

5一、钻戒产量分析

27

5二、钻戒产能分析

276

三、钻戒市场需求状况分析

278

第四节 产品发展趋势预测

28

2一、产品发展新动态

28

2二、技术新动态

285

三、产品发展趋势预测

287

第三部分赢利水平与企业分析

第九章 中国钻戒行业整体运行指标分析

291

第一节 2014年中国钻戒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29

1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29

1二、行业生产规模分析

292

第二节 2014年中国钻戒行业产销分析

29

5一、行业产成品情况总体分析

29

5二、行业产品销售收入总体分析

296

第三节 2014年中国钻戒行业财务指标总体分析

299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299

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300

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30

2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305 第十章 钻戒行业赢利水平分析

309

第一节 成本分析

309

一、2014年钻戒原材料价格走势

309

二、2014年钻戒行业人工成本分析

31

1 第二节 产销运存分析

313

一、2014年钻戒行业产销情况

31

3二、2014年钻戒行业库存情况

315

三、2014年钻戒行业资金周转情况

316

第三节 盈利水平分析

319

一、2014年钻戒行业价格走势

319

二、2014年钻戒行业营业收入情况

320

三、2014年钻戒行业毛利率情况

32

2四、2014年钻戒行业赢利能力

32

5五、2014年钻戒行业赢利水平

327

六、2014-2018年钻戒行业赢利预测

328 第十一章 钻戒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332

第一节 2014年中国钻戒行业利润总额分析

3

32一、利润总额分析

332

二、不同规模企业利润总额比较分析

33

4三、不同所有制企业利润总额比较分析

337

第二节 2014年中国钻戒行业销售利润率

340

一、销售利润率分析

340

二、不同规模企业销售利润率比较分析

3

42三、不同所有制企业销售利润率比较分析

34

5 第三节 2014年中国钻戒行业总资产利润率分析

348

一、总资产利润率分析

348

二、不同规模企业总资产利润率比较分析

350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总资产利润率比较分析

3

53 第四节 2014年中国钻戒行业产值利税率分析

356

一、产值利税率分析

356

二、不同规模企业产值利税率比较分析

358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产值利税率比较分析

361 第十二章 钻戒重点企业发展分析

365

第一节 卡地亚(中国驰名商标)

36

5一、企业概况

365

二、2014年经营状况

367

三、2014-2018年盈利能力分析

368

四、2014-2018年投资风险

370

第二节 周大福(中国驰名商标)

37

4一、企业概况

374

二、2014年经营状况

377

三、2014-2018年盈利能力分析

379

四、2014-2018年投资风险

380

第三节 金伯利(中国驰名商标) 38

3一、企业概况

383

二、2014年经营状况

384

三、2014-2018年盈利能力分析

386

四、2014-2018年投资风险

389

第四节 周生生(中国驰名商标)

39

2一、企业概况

392

二、2014年经营状况

394

三、2014-2018年盈利能力分析

397

四、2014-2018年投资风险

399

第五节 蒂芬尼(一线品牌)

40

1一、企业概况

401

二、2014年经营状况

403

三、2014-2018年盈利能力分析

40

4四、2014-2018年投资风险

406

第六节 谢瑞麟(中国驰名商标)

410

一、企业概况

410

二、2014年经营状况

413

三、2014-2018年盈利能力分析

41

5四、2014-2018年投资风险

416

第七节 戴梦得(中国驰名商标)

419

一、企业概况

419

二、2014年经营状况

420

三、2014-2018年盈利能力分析

42

2四、2014-2018年投资风险

42

5 第八节 明牌(中国驰名商标)

428

一、企业概况

428

二、2014年经营状况

430

三、2014-2018年盈利能力分析

43

3四、2014-2018年投资风险

43

5 第九节 老凤祥(中国驰名商标)

437

一、企业概况

437

二、2014年经营状况

439

三、2014-2018年盈利能力分析

440

四、2014-2018年投资风险

4

42 第十节 周大生(中国驰名商标)

446

一、企业概况

446

二、2014年经营状况

449

三、2014-2018年盈利能力分析

4

51四、2014-2018年投资风险

4

52 第四部分投资策略与风险预警

第十三章 钻戒行业投资策略分析

457

第一节 行业发展特征

457

一、行业的周期性

457

二、行业的区域性

459

三、行业的上下游

460

四、行业经营模式

462

第二节 行业投资形势分析

466

一、行业发展格局

466

二、行业进入壁垒

469

三、行业SWOT分析

47

1四、行业五力模型分析

472

第三节 钻戒行业投资效益分析

47

5一、2014年钻戒行业投资状况

47

5二、2014年钻戒行业投资效益

476

三、2014-2018年钻戒行业投资方向

478

四、2014-2018年钻戒行业投资建议

48

1 第四节 钻戒行业投资策略研究

48

4一、2013年钻戒行业投资策略

48

4二、2014年钻戒行业投资策略

486

三、2014-2018年钻戒行业投资策略

489

四、2014-2018年钻戒细分行业投资策略

491 第十四章 钻戒行业投资风险预警

494

第一节 影响钻戒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494

一、2014年影响钻戒行业运行的有利因素

49

4二、2014年影响钻戒行业运行的稳定因素

497

三、2014年影响钻戒行业运行的不利因素

499

四、2014年我国钻戒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500

五、2014年我国钻戒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50

2 第二节 钻戒行业投资风险预警

506

一、2014-2018年钻戒行业市场风险预测

506

二、2014-2018年钻戒行业政策风险预测

509

三、2014-2018年钻戒行业经营风险预测

51

1四、2014-2018年钻戒行业技术风险预测

51

2五、2014-2018年钻戒行业竞争风险预测

51

4六、2014-2018年钻戒行业其他风险预测

517

第五部分发展趋势与规划建议

第十五章 钻戒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522

第一节 2014-2018年中国钻戒市场趋势分析

52

2一、2014年我国钻戒市场趋势总结

522

二、2014-2018年我国钻戒发展趋势分析

52

5第二节 2014-2018年钻戒发展趋势分析

528

一、2014-2018年钻戒技术趋势分析

528

二、2014-2018年钻戒价格趋势分析

530

第三节 2014-2018年中国钻戒行业供需预测

53

4一、2014-2018年中国钻戒供给预测

53

4二、2014-2018年中国钻戒需求预测

537

三、2014-2018年中国钻戒价格预测

539

第四节 2014-2018年钻戒行业规划建议

541一、2014-2018年钻戒行业整体规划

541二、2014-2018年钻戒行业发展预测

543三、2014-2018年钻戒行业规划建议

54

4第十六章 钻戒企业管理策略建议

548

第一节 市场策略分析

548

一、钻戒价格策略分析

548

二、钻戒渠道策略分析

550

第二节 销售策略分析

554

一、媒介选择策略分析

5

54二、产品定位策略分析

557

三、企业宣传策略分析

559

第三节 提高钻戒企业竞争力的策略

561

一、提高中国钻戒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56

1二、钻戒企业提升竞争力的主要方向

563

三、影响钻戒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及提升途径

四、提高钻戒企业竞争力的策略

566

第四节 对我国钻戒品牌的战略思考

570

一、钻戒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

570

二、钻戒企业品牌的现状分析

57

3三、我国钻戒企业的品牌战略

57

5四、钻戒品牌战略管理的策略

576

图表目录(部分)

图表:钻戒产业链分析

图表:钻戒行业生命周期

图表:2014年中国钻戒行业市场规模

图表:2014年全球钻戒产业市场规模

图表:2014年钻戒重要数据指标比较

图表:2014年中国钻戒行业销售情况分析

图表:2014年中国钻戒行业利润情况分析

图表:2014年中国钻戒行业资产情况分析

图表:2014年中国钻戒竞争力分析

56

4图表:2014-2018年中国钻戒市场价格走势预测 图表:2014-2018年中国钻戒发展前景预测 图表:2014年钻戒行业销售成本分析 图表:2014年钻戒行业销售费用分析 图表:2014年钻戒行业管理费用分析 图表:2014年钻戒行业财务费用分析 图表:2014年钻戒行业销售及利润分析 图表:2014年钻戒行业销售毛利率分析 图表:2014年钻戒行业销售利润率分析

图表:2014年钻戒行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分析 图表:2014年钻戒行业总资产利润率分析 图表:2014年钻戒行业资产分析 图表:2014年钻戒行业负债分析

图表:2014年钻戒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图表:2014年我国钻戒进口数据 图表:2014年我国钻戒出口数据

图表:2014年中国钻戒行业国有企业工业数据 图表:2014年中国钻戒行业集体企业工业数据

图表:2014年中国钻戒行业股份合作制企业工业数据 图表:2014年中国钻戒行业股份制企业工业数据 图表:2014年中国钻戒行业私营企业工业数据

图表:2014年中国钻戒行业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工业数据 图表:2014年中国钻戒行业其他类型企业工业数据

图表:2014年中国不同所有制钻戒企业累计工业总产值对比 图表:2014年中国不同所有制钻戒企业累计产品销售收入对比 图表:2014年中国不同所有制钻戒企业累计资产总计对比 图表:2014年中国不同所有制钻戒企业累计利润总额对比

图表:2014年中国不同所有制钻戒企业累计工业总产值增长对比 图表:2014年中国不同所有制钻戒企业累计产品销售收入增长对比 图表:2014年中国不同所有制钻戒企业累计利润总额增长对比 图表:2014年中国不同所有制钻戒企业产销率对比

图表:2014年中国不同所有制钻戒企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对比 图表:2014年中国不同所有制钻戒企业人均销售率对比 图表:2014年中国不同所有制钻戒企业亏损面对比

图表:2014年中国不同所有制钻戒企业销售利润率对比 图表:2014年中国不同所有制钻戒企业资金利税率对比 图表:2014年钻戒产量北京市统计 图表:2014年钻戒产量天津市统计 图表:2014年钻戒产量河北省统计 图表:2014年钻戒产量内蒙古统计 图表:2014年钻戒产量辽宁省统计 图表:2014年钻戒产量吉林省统计 图表:2014年钻戒产量黑龙江统计 图表:2014年钻戒产量上海市统计

图表:2014年钻戒产量江苏省统计 图表:2014年钻戒产量浙江省统计 图表:2014年钻戒产量安徽省统计 图表:2014年钻戒产量福建省统计 图表:2014年钻戒产量江西省统计 图表:2014年钻戒产量山东省统计 图表:2014年钻戒产量河南省统计 图表:2014年钻戒产量湖北省统计 图表:2014年钻戒产量湖南省统计 图表:2014年钻戒产量广东省统计 图表:2014年钻戒产量广西区统计 图表:2014年钻戒产量海南省统计 图表:2014年钻戒产量四川省统计 图表:2014年钻戒产量云南省统计 图表:2014年钻戒产量陕西省统计 图表:2014年钻戒产量甘肃省统计 图表:2014年钻戒产量青海省统计 图表:2014年钻戒产量宁夏区统计 图表:2014年钻戒产量新疆区统计

图表:2012-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2012-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图表:2012-2014年国家外汇储备

图表:2012-2014年税收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2012-2014年粮食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2012-2014年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2012-2014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2012-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2012-2014年建筑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2012-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2012-2014年分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2012-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

图表:2012-2014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图表:2012-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2012-2014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2014年主要商品出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

666 图表:2014年主要商品进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

669 图表:2014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2012-2014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2012-2014年分行业外商直接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2012-2014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2012-2014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2012-2014年电话用户数

图表:2012-2014年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2012-2014年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2012-2014年各类教育招生人数 图表:2012-2014年人口数及其构成

图表:2012-2014年农村居民村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2012-2014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2014年工业生产主要指标

图表:2012-2014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图表:2012-2014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第5篇:2014-2019年中国酒精行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深度调查研究报告

2014-2019年中国酒精行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深度调查研究报告报告链接:

正文目录 第一章 酒精概述1.1 乙醇的相关概述1.1.1 乙醇的概念1.1.2 乙醇的理化性质1.1.3 乙醇的危险性

第二章

第三章

1.2 酒精的主要产品1.2.1 食用酒精1.2.2 燃料酒精1.2.3 医用酒精1.2.4 工业酒精 1.3 酒精的原料1.3.1 玉米1.3.2 薯类1.3.3 甘蔗1.3.4 小麦 国际酒精行业发展分析 2.1 国际酒精行业发展概况2.1.1 世界酒精制造业总体情况2.1.2 2010-2014年世界酒精产量走势2.1.3 酒精制造业区域发展分析 2.2 美国2.2.1 美国酒精的生产与消费2.2.2 2014年美国酒精产量创历史最高纪录2.2.3 2014年美国取消酒精进口关税 2.3 巴西2.3.1 巴西酒精产业发展概况2.3.2 巴西酒精业对外贸易分析2.3.3 甘蔗种植拉动巴西乙醇产业 2.4 其他国家2.4.1 2030年日本乙醇年产量有望升至600万立方米2.4.2 泰国以甘蔗增产推动酒精产业发展2.4.3 哥伦比亚酒精制造业发展迅猛2.4.4 墨西哥大量种植甘蔗用于酒精生产 中国酒精行业发展分析 3.1 中国酒精行业发展概况3.1.1 中国酒精制造业发展回顾3.1.2 2010-2014年中国酒精生产状况3.1.3 2014年中国酒精行业发展特点3.1.4 2014年中国酒精行业发展特征3.1.5 2014年中国酒精产业政策解读 3.2 中国酒精主要消费市场

3.2.1 酿酒业

3.2.2 对外贸易

3.2.3 生物能源

3.2.4 化工及医药行业

3.3 2010-2014年全国及主要省发酵酒精产量分析

3.3.1 2014年全国及主要省发酵酒精产量分析

3.4 中国浓度≥80%的未改性乙醇;改性乙醇等酒精进出口数据分析

3.4.1 2001-2014年中国浓度≥80%的未改性乙醇;改性乙醇等酒精进出口总体数据

3.4.2 2010-2014年中国浓度≥80%的未改性乙醇;改性乙醇等酒精主要省市进口数据

3.4.3 2010-2014年中国浓度≥80%的未改性乙醇;改性乙醇等酒精主要国家出口数据

3.5 中国酒精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5.1 中国酒精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3.5.2 国内酒精行业面临整合

3.5.3 酒精企业的原料风险

3.5.4 废液治理制约薯类酒精行业发展

第四章 中国酒精制造行业相关经济数据分析

4.1 2010-2014年中国酒精制造业总体数据分析

4.1.1 2014年中国酒精制造业全部企业数据分析

4.2 2010-2014年中国酒精制造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

4.2.1 2014年中国酒精制造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

4.3 2010-2014年中国酒精制造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

4.3.1 2014年中国酒精制造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

第五章 中国酒精区域市场分析

5.1 东北地区

5.1.1 2010-2014年东北三省酒精产量分析

5.1.2 东北粮仓成燃料乙醇重要产区

5.1.3 黑龙江向酒精强省迈进

5.1.4 吉林省大力发展玉米酒精加工

5.1.5 辽宁制定《甜高粱转化燃料乙醇产业化发展规划》

5.2 华中地区

5.2.1 2010-2014年华中地区酒精产量分析

5.2.2 江苏大力发展甘薯制燃料乙醇产业

5.2.3 安徽积极推进秸秆制乙醇

5.2.4 河南发展生物乙醇燃料"非粮"之路

5.2.5 山东发展甜高粱乙醇

5.3 华南地区

5.3.1 2010-2014年云南广西两省酒精产量比较分析

5.3.2 广西打造中国最大非粮生物质能源基地

5.3.3 广西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策略

5.3.4 云南木薯酒精生产概况

5.3.5 云南燃料乙醇产业趁势崛起

6.1 国际燃料乙醇行业发展分析6.1.1 世界燃料乙醇行业概况6.1.2 世界燃料乙醇发展面临双重挑战6.1.3 美国燃料乙醇行业6.1.4 巴西燃料乙醇行业 6.2 中国燃料乙醇行业发展分析6.2.1 中国燃料乙醇行业发展概况6.2.2 中国燃料乙醇发展的多角度分析

第七章

6.2.3 中国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特征6.2.4 中国对燃料乙醇发展的政策支持 6.3 燃料乙醇原料非粮化6.3.1 中国停建粮食燃料乙醇项目6.3.2 中国非粮燃料乙醇收购制度有望实施6.3.3 木薯是取代粮食生产酒精的理想替代物 6.4 中国燃料乙醇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6.4.1 中国发展燃料乙醇面临的主要问题?6.4.2 粮食安全成燃料乙醇发展瓶颈6.4.3 技术及成本因素制约燃料乙醇的发展6.4.4 中国燃料乙醇行业发展策略 酒精饮料 7.1 中国酒精饮料行业发展概况7.1.1 2014年酒精饮料发展分析7.1.2 2013年中国酒精饮料行业的发展7.1.3 2014年中国酒精饮料行业的发展7.1.4 2010-2014年中国酒精饮料行业利润分析7.2 白酒行业发展分析7.2.1 白酒产品基本情况7.2.2 中国白酒行业的发展概况7.2.3 2010-2014年白酒产量及价格分析7.2.4 白酒行业消费特征分析7.2.5 中国白酒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7.3 啤酒行业发展分析7.3.1 中国啤酒行业发展概况7.3.2 2014年中国啤酒行业的发展7.3.3 中国啤酒行业已进入全面整合阶段7.3.4 国内啤酒行业竞争格局7.3.5 中国啤酒行业的未来走势 7.4 葡萄酒行业发展分析7.4.1 中国葡萄酒行业发展概况7.4.2 2014年中国葡萄酒行业的发展7.4.3 中国葡萄酒竞争力分析7.4.4 中国葡萄酒行业发展趋势 7.5 酒精饮料主要产品比较分析7.5.1 消费特征分析

第八章中国酒精制造业原料市场分析 8.1 玉米8.1.1 酒精工业对世界玉米市场行情的影响8.1.2 2014年中国玉米市场概况8.1.3 2014年国内玉米市场走势分析8.1.4 中国玉米深加工业发展概况8.1.5 中国玉米酒精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8.2 木薯

第九章

第十章

8.2.1 以木薯为原料生产酒精的优势8.2.2 木薯产业发展概况8.2.3 国内木薯进口量分析8.2.4 中国木薯酒精产业前景及趋势 8.3 糖蜜8.3.1 糖蜜酒精发酵的特点8.3.2 中国糖蜜酒精的市场影响力减弱8.3.3 甜菜乙醇有望实现规模化发展 8.4 纤维素8.4.1 纤维素乙醇的研究与应用概况8.4.2 纤维素乙醇不可盲目追求产业化8.4.3 影响纤维乙醇产业化的主要因素 中国酒精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 9.1 中国酒精行业发展趋势分析9.1.1 中国酒精行业的发展趋势9.1.2 中国酒精发酵工艺的发展方向9.1.3 中国燃料乙醇行业发展思路?9.1.4 中国木薯酒精产业发展方向及目标 9.2 中国酒精行业前景展望9.2.1 2010-2014年中国酒精制造业预测分析9.2.2 中国燃料乙醇非粮原料的发展前景9.2.3 中国纤维素乙醇有望在2014年实现产业化 中国酒精行业重要企业 10.1 南阳天冠集团有限公司10.1.1 公司简介10.1.2 2014年南阳天冠集团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0.2 焦作市河阳酒精实业有限公司10.2.1 公司简介10.2.2 2014年焦作市河阳酒精实业有限公司经营状况10.3 四川山山药业集团有限公司10.3.1 公司简介10.3.2 2014年四川山山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0.4 黑龙江华润酒精有限公司10.4.1 公司简介10.4.2 2014年黑龙江华润酒精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0.5 龙口市振龙酒精有限公司

10.5.2 2014年龙口市振龙酒精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0.6 宁津县又一春酿酒厂10.6.1 公司简介10.6.2 2014年宁津县又一春酿酒厂经营状况 10.7 梅河口市阜康酒精有限公司10.7.1 公司简介10.7.2 2014年梅河口市阜康酒精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0.8 天津市冠达实业总公司10.8.1 公司简介10.8.2 2014年天津市冠达实业总公司经营状况 10.9 吉林省新天龙酒业有限公司10.9.1 公司简介10.9.2 2014年吉林省新天龙酒业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0.10 吉安生化乾安酒精有限责任公司10.10.1 公司简介10.10.2 2014年吉安生化乾安酒精有限责任公司经营状况 10.11 松原吉安生化有限公司10.11.1 公司简介10.11.2 2014年松原吉安生化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0.12 江苏花厅酒业有限公司10.12.1 公司简介10.12.2 2014年江苏花厅酒业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0.13 内蒙古利牛生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10.13.1 公司简介10.13.2 2014年内蒙古利牛生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经营状况 10.14 泰兴市金江化学工业有限公司10.14.1 公司简介10.14.2 2014年泰兴市金江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0.15 天津挂月集团有限公司10.15.1 公司简介10.15.2 2014年天津挂月集团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0.16 资中县银山鸿展工业有限责任公司10.16.1 公司简介10.16.2 2014年资中县银山鸿展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经营状况 10.17 丰原宿州生物有限公司10.17.1 公司简介10.17.2 2014年丰原宿州生物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0.18 广西新天德能源有限公司10.18.1 公司简介10.18.2 2014年广西新天德能源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0.19 辉县市百泉春酒业有限公司10.19.1 公司简介10.19.2 2014年辉县市百泉春酒业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0.20 孟州市华兴有限责任公司

10.20.1 公司简介

10.20.2 2014年孟州市华兴有限责任公司经营状况

第十一章 2014-2020年中国酒精发展趋势分析

11.1 2014-2020年中国酒精产业前景展望

11.1.1 2014年中国酒精发展形势分析

11.1.2 发展酒精产业的机遇及趋势

11.1.3 未来10年中国酒精产业发展规划

11.1.4 2014-2020年中国酒精产量预测

11.2 2014-2020年酒精产业发展趋势探讨

11.2.1 2014-2020年酒精产业前景展望

11.2.2 2014-2020年酒精产业发展目标

第十二章专家观点与研究结论

12.1报告主要研究结论

12.2博研咨询行业专家建议

更多图表:见报告正文

详细图表略…….如需了解欢迎来电索要。

本报告实时免费更新数据(季度更新)根据客户要求选择目标企业及调查内容。

附录

附录一:酒精国家标准

附录二:食用酒精国家标准

附录三:工业酒精国家标准

附录四:食用酒精产品生产许可证换(发)证实施细则

附录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强生物燃料乙醇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

第6篇:2014-2018年中国餐桌行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深度调查研究报告

- 1 -

2014-2018年中国餐桌行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深度调查研究报告

【企业网址】(点击看正文)

正文目录

第一章中国餐桌行业竞争背景分析1

第一节政策背景1

一、宏观政策背景1

二、财政货币政策背景3

三、产业政策背景4

四、政策变更对餐桌行业影响分析6

第二节经济背景10

一、经济发展状况10

二、收入增长情况13

三、固定资产投资15

四、存贷款利率变化16

五、人民币汇率变化18

六、殴债危机对餐桌行业影响分析21

第三节社会背景24

一、人口社会背景24

二、社会年龄结构26

三、社会学历结构29

四、收入差距结构31

五、其他社会因素32

六、社会背景对餐桌行业影响分析34

第四节技术背景38

一、技术研发现状38

二、新技术应用41

三、技术发展趋势43

四、技术创新对餐桌行业影响分析44

第二章中国餐桌行业市场现状分析48

第一节市场发展阶段48

第二节市场竞争结构49

第三节市场供需格局50

一、2010-2014年中国餐桌行业的供给分析50

二、2010-2014年中国餐桌行业的需求分析53

三、2010-2014年中国餐桌行业的供需平衡分析

第四节市场发展趋势57

第五节未来市场预测58

一、2014-2018年中国餐桌行业的供给预测58

二、2014-2018年中国餐桌行业的需求预测61

第三章餐桌行业的进出口分析65 55

一、进口格局6

5二、出口格局67 第二节2010-2014年中国餐桌行业的进出口数据统计69

一、进口数据69

二、出口数据71 第三节进出口因素分析7

3一、殴债危机特别是后危机时代主要影响因素7

3二、人民币升值对进出口影响分析7

5三、行业高端产品进出口市场分析76

四、营销模式对产品进出口影响分析78第四节2014-2018年中国餐桌行业的进口预测82第五节2014-2018年中国餐桌行业的出口预测83 第四章2010-2014年中国餐桌行业重点数据解析85第一节餐桌行业规模情况分析8

5一、行业单位规模情况分析8

5二、行业人员规模状况分析87

三、行业资产规模状况分析88

四、行业市场规模状况分析90 第二节餐桌行业综合能力分析及预测9

4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与预测9

4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与预测97

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与预测99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与预测100 第五章餐桌行业的区域格局分析104第一节华北104第二节东北105第三节华东106第四节华中107第五节华南108第六节西南109第七节西北110 第六章餐桌行业市场竞争分析112第一节行业竞争结构11

2一、现有企业间竞争11

2二、潜在进入者分析11

4三、替代品威胁分析117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119

五、客户议价能力120 第二节中国餐桌行业国际竞争力比较12

3一、生产要素12

3二、需求条件12

4三、支援与相关产业126

五、 政府的作用131第三节行业集中度分析133第四节行业竞争趋势134第五节行业竞争策略135 第七章餐桌行业重点企业分析137第一节餐桌重点企业一137

一、企业概况137

二、运营现状139

三、SWOT分析140

四、发展策略1

42五、前景预测145 第二节餐桌重点企业二148

一、企业概况148

二、运营现状150

三、SWOT分析1

53四、发展策略15

5五、前景预测156 第三节餐桌重点企业三159

一、企业概况159

二、运营现状160

三、SWOT分析16

2四、发展策略16

5五、 前景预测167 第四节餐桌重点企业四169

一、企业概况169

二、运营现状17

1三、SWOT分析17

2四、发展策略17

4五、 前景预测177 第五节餐桌重点企业五180

一、企业概况180

二、运营现状18

2三、SWOT分析18

5四、发展策略187

五、前景预测188 第八章餐桌行业的投资分析192第一节投资环境192第二节投资机遇193第三节投资风险19

4一、市场竞争风险19

4二、原材料压力风险分析197

三、技术风险分析199

五、外资进入现状及对未来市场的威胁202第四节投资前景206 第九章餐桌行业品牌经营分析及策略208第一节餐桌行业市场品牌SWOT分析208

一、优势分析208

二、劣势分析210

三、机会分析21

3四、威胁分析215 第二节餐桌行业的品牌风险分析217

一、品牌定位风险217

二、品牌竞争风险219

三、品牌文化风险220

四、品牌信任风险22

2五、品牌资源风险22

5六、品牌同质风险227 第三节餐桌行业市场品牌建设及策略建议229

一、品牌推广策略建议229

二、品牌内涵策略建议

三、品牌文化策略建议

四、品牌外延策略建议

五、品牌风险规避建议231 232 234 237 第十章餐桌行业前景分析及对策241第一节行业发展前景分析2

41一、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分析2

41二、行业市场蕴藏的商机分析2

43三、行业整体规划解读244第二节行业发展对策247

一、把握国家投资的契机247

二、竞争性战略联盟的实施248

三、市场的重点客户战略实施250 第十一章专家观点与研究结论255第一节报告主要研究结论255第二节博研咨询行业专家建议256

更多图表:见报告正文

详细图表略…….如需了解欢迎来电索要。

本报告实时免费更新数据(季度更新)根据客户要求选择目标企业及调查内容。

第7篇:医美行业深度报告

1 目录 1、中国医美市场保持高速增长,正规医美机构逐渐回归 .............3 1.1、颜值经济兴起,中国医美市场加速发展 ...............................3 1.2、正规医美机构市场份额有待回归 ...........................................8 1.3、民营医美机构成为供给主力军 .............................................13 2、对比成熟市场:中国医美处于成长初期,机构盈利空间有望逐渐打开 ...........................................................................................15 2.1、对比美韩:中国医美行业供给亟待增长 .............................15 2.2、对比香港:营销费用控制是医美机构盈利的关键 ............18 3、中国医美市场万亿空间可期 .................................................23 3.1、中国医美人均消费额及人口渗透率增长空间至少 4 倍以23 3.2、预测中国医美市场规模未来 3 年超过 3600 亿元,远期可接近 2 万亿元 ................................................................................24 4、首次覆盖,给予医美行业“推荐”评级 ................................28 5、重点关注个股 ......................................................................28

2 6、风险提示 .............................................................................29

3 1、中国医美市场保持高速增长,正规医美机构逐渐回归

1.1、颜值经济兴起,中国医美市场加速发展

1.1.1、中国医美市场规模保持高增速 医疗美容是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的形态进行修复与再塑,其衍生于临床医学,但区别于临床医学,医美是以审美而非治疗为目的,消费属性超过诊疗属性。

现代医美的需求来源于经济水平提升带来的“颜值精神”追求,与颜值挂钩的事物都会得到追捧。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叠加近年来 “网红效应”等因素影响,人们为颜值付费的能力和意愿均不断增强,医美行业需求快速发展。2012-2019 年,中国医美市场保持高速增长,医美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速达到 28.97%,2012-2018 年每年增速均超过 25%。2019 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达到 1769 亿元,同比增速仍达到 22.2%。

从需求人群看,中国医美需求以 20-25 岁的女性为主力。据新氧大数据统计,2018 年所统计中国整形人群中,女性占比 89%,男性占

4 比 11%。女性消费者中,其中以 20-25 岁消费者占比最高,2019 年达 38.57%。95 后成为互联网医美消费者主力军。

从求美动因看,需求者对医美的追求主要是自我欣赏与认可。根据新氧大数据,2018 年医美需求产生的内部成因包括追求完美外形、希望通过外形改善提升自信等自我审美认可占比达到 61%,较 2017 年提高 6 个百分点。

5 我们通过对各年龄段与人口比例进行测算,2018 年中国医美消费者总量约 1873 万人,进而估算中国医美实际消费者人均消费金额为7700 元,医美产品消费力显示较强水平。

近年来,中国逐渐成为全球医美消费重要市场。中国医美市场成熟较晚,萌芽始于受一战时期开启现代整形手术影响的 1929 年,但整体市场的起步期于 1997 年才出现,当年首个民营医疗机构开始布局整形美容市场。2001 年中国加入 WTO,经济社会开始大规模受到国际贸易与国际文化交流影响,医美行业开始步入快速发展期。

6 2013-2017 年,受互联网传播与颜值经济影响,中国医疗美容市场步入高速成长期,大众对美的追求不断多元化和个性化,对医美的接受程度也不断提升,新氧、更美、悦美等互联网医美平台崛起,大量民营医美机构不断涌现。

1.1.2、非手术类医美项目份额较大 医美项目类型包括手术类和非手术类,手术类常见项目包括眼睑整形术、隆鼻、牙齿拔除矫正等;非手术类主要是通过注射、激光及其他基于能量的皮肤治疗,常见项目包括玻尿酸注射、光子嫩肤及激光脱毛等。手术类整形项目一般具有价格较高、创伤较大、恢复周期长、风险较高、效果明显且具永久性等特点,适合需要进行大幅调整的消费者。非手术类项目具备单次价格较低、风险相对较小、创伤小、恢复期短及可多次进行医美调整需求的特征,但不具备永久性疗效,例如玻尿酸、肉毒杆菌素注射等维持时间有限,消费者在间隔一段时间之后需再次消费以维持效果。因此,非手术类医美项目具备较高复购率,适合医美风险承受力较低、追求方便快捷、调整幅度小或需求变化频繁的消费者。

7 近年来非手术类项目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非手术类医美项目市场份额超过手术类,且规模占比逐渐提升。2018 年,非手术类医美项目市场规模达到 500 亿元,占比 41.08%,且存在进一步提升趋势,非手术类医美项目及其美容材料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8

1.2、正规医美机构市场份额有待回归

医美行业产业链庞大,从产业链各环节参与者类型看,总体呈现“枣核状”结构。上游主要包括药品、器械生产供应厂商及代理经销商,中游为医疗美容机构,包括公立医院整形美容科、大型连锁医院、中小型民营整形医院、小型私人诊所等多种类型,构成较为庞大且分散,下游终端市场主要为医美消费者,上游及下游参与者类型相对集中。

“黑医美”盛行,合法医美机构严重供不应求。根据艾瑞咨询《2020

9 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 2019 年中国具备医疗美容资质的机构约 1.3 万家,其中医院类医美机构占比为 29.1%,门诊部类医美机构占比为 32.9%,诊所类医美机构占比为 38%。2011-2019 年,正规医美机构数量年复合增速为 12.69%,呈现一定的快速增长,但与医美市场规模 2012-2019 年高达 28.97%的年复合增长率相比,医美机构增速不及同期医美整体市场需求规模的 1/2,远无法匹配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正规机构提供的医美“席位”大额短缺,为“黑医美”留下生存缺口。

据艾瑞咨询统计,目前国内非法经营的医美机构数量超过 8 万家,合法医美机构仅占行业机构总数的 14%。新氧大数据显示,2017 年中国医美正规市场规模占比仅约 35%。“黑医美”的存在源于合法医美市场供不应求的矛盾,主因是庞大的医美需求与正规机构及医生培养与数量增长的不匹配,合法医美机构对医生、药品及器械、操作规范等要求程度高且严格,成立与审批需要花费较长时间与较高成本,带来供给严重不足,导致需求等待时间较长、难以及时满足,部分需求转向响应更快、成本更低的“黑医美”。

10 短期来看,非正规医美机构占据的大部分现有市场份额有待转移至正规医美机构。长期来看,非正规医美机构将被持续取缔,正规医美机构将突出重围,未来市场增长空间可期。

随着行业监管的不断加严及第三方平台的兴起,医疗美容行业加速出清,正规医美机构有望加速出圈。自 2016 年开始,国务院办公厅、卫计委、中国整形美容行业协会等主管机构相继发布《医疗美容机构评价标准实施细则(2017 版)》《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医疗美容机构评价工作管理办法》等多项政策,明确医疗机构、医美医师及医美项目实施准入要求管理,引导消费者识别合法正规机构,防范不合规医美机构野蛮生长。北京、上海等医美市场较为发达地区,也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明确严厉打击医疗美容违法行为,加强对对药品、器械生产经营以及医疗美容广告的监督,从根本上肃清市场、引导消费。逐渐兴起的互联网医美平台,也通过平台机构审核、消费者评价等方式侧面填补监管空白,行业信息透明度增强,助力优质的正规医美机构树立品牌。

11 受上述行业外力影响,监管部门对“黑医美”的打击力度将不断增强,其占据的大部分现有市场份额有望持续转移至正规医美机构。不合规的企业将被加速出清,市场份额将逐步向正规机构集中。

根据企查查与天眼查数据,2018 年医美相关企业新注册量上升至近十年的增速顶峰,当年新增注册企业量接近 5000 家。随着监管持续趋严,行业进入整合与调整阶段,2019 年新增企业注册量出现拐点,当年新增企业数 4482 家,同比下滑约 10%,医美机构行业调整初现。医美行业准入和经营门槛的提高为后续良性发展提供保障。

12 2015 年我国前 10 家医美机构市场份额仅约占 1%,2018 年前五大民营医美机构(美莱、艺星、爱思特、伊美尔、鹏爱)的市占率提升至 7.4%。行业整合并购逐渐加快,未来医美机构赛道有望跑出超大型行业龙头。

2015 年以来,全国整容医美执业医生数量增长迅速,据 2018 年卫健委统计年鉴显示,我国整形医院与美容医院医生约 7419 位(包括整形外科、皮肤科、中医科、口腔科部分医生),2015-2018 年整

13 形美容医院执业医生年复合增长率为 25.76%,正规执业医生的数量增长及队伍建设正在逐渐靠拢下游需求增速,合格医生供给与消费者需求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助力合法机构进一步收回“黑医美”的大量市场份额。

1.3、民营医美机构成为供给主力军

医疗美容机构按照医院性质分为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其中公立医院包括公立医院的整形美容科和整形专科医院,民营机构包括大型连锁整容医院、中小型医美机构及私人诊所。对于技术实力雄厚的公立医院而言,目前的整形美容科主要是以整复为主、美容为辅,服务对象大多数为因先天因素或疾病、外伤、烧烫伤等外在因素导致身体有明显缺陷或功能障碍的“病人”,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的消费型医美项目仅顺带经营,可选项目较少且基本没有营销推广,品牌效应与服务质量相对民营医院基础较为薄弱,市场份额占比较低。

14 民营整形医院由于其盈利性质,对品牌力、获客力、服务力的要求均高于非盈利公立医院,市场化定价模式也催生较高的价格水平,进一步提升“三力”水平。因此,民营整形医院在市场中发展迅猛,品牌知名度和认可度迅速培育并提升,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公立医疗机构,中国医美市场已形成以民营机构为主导的行业格局,其中大型连锁机构以服务质量佳、医疗技术水平高、营销力度大而被消费者熟知,成为发展速度最快的机构类型。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2018 年民营机构收入规模占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总收入规模的 81.5%,近十年医美整形相关企业注册量逐年攀升,平均每年新增量约 2500 家,其中 2018 年新增企业同比增速高达 29.6%。

15

2、对比成熟市场:中国医美处于成长初期,机构盈利空间有望逐渐打开

2.1、对比美韩:中国医美行业供给亟待增长

医疗美容与经济发达程度高度相关,美国和韩国医美行业发展成熟。美国是全球医美市场率先超千亿(人民币)规模的国家,2016 年其医美市场规模已达 1020 亿元(折合人民币)。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经济开始持续繁荣周期,医美伴随进入高速成长期,同时期美国整形外科协会 ASAPS 成立,医美市场走向规范化发展。1992 年,医美级肉毒素诞生,美国进入微整形、轻医美时代,随后激光脱毛、玻尿酸等两项具划时代意义的微整技术相继问世,美国医美行业进入爆发阶段。

2004-2011 年,美国医美行业也经历了监管不足、“黑医美”频发的行业竞争混乱期和行业调整期,医美市场规模有大幅下滑。随着以 Realself 为首的美国医美第三方平台出现,行业信息透明度增加,医美市场增速得以逐渐恢复。目前,美国已成为全球医美法律最规范、整形项目最丰富、发展最为成熟的国家。

16 在韩国,医疗美容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2018 年韩国医美行业市场规模达到 83.6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567 亿元)。韩国医美行业萌芽于朝鲜战争期间,起步较美国晚,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亚洲四小龙”的经济与居民消费力快速提升,韩国医美行业迎来快速发展。

在“输出型”经济战略定位下,2000 年前后韩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和资金投入支持医美行业进一步繁荣。2009 年,韩国医疗观光合法化,2015 年,韩国政府再次重金支持医美行业发展,计划到 2020 吸引 100 万外国医疗游客来韩国进行医美消费,医美经济输出战略愈发明显。政策全面支持和政府大力推广,是韩国成为全球医美渗透率最高国家的核心驱动力。

17 对比美国与韩国,中国医美市场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成长初期阶段。21 世纪初期,伴随着美容理念的逐步觉醒、肉毒素及玻尿酸等美韩先进医美技术和微整形项目开始传入中国,国内医美行业得以起步发展。2013 年开始步入成长期,距今也仅 7 年左右的时间,国内医美正在逐步成长为朝阳行业。

从经济发展进程看,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起进入高速发展的 40 年,改革开放至 2011 年,中国 GDP 年均增速保持在 10%以上,2007 年更是达到 14.23%的历史高点,多年经济增长积累的居民消费水平

18 有待释放。我国医美行业成长于 2013 年,正享受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红利带来的居民消费水平积累和提升。我国拥有高达 14 亿的人口规模,是美国的 4 倍、韩国的 27 倍,庞大的人口基数也为中国医美市场提供坚实的消费基础。

从供给端看,我国每十万人口拥有的医美机构及整形外科医生数量与成熟国家相差甚远。根据清科研究数据,韩国整形医院共 2500 多所,各类医疗美容机构 10000 多家,测算每十万人口至少拥有 23.9 家医美机构。而中国每十万人口拥有医美机构数量(包括非正规机构)仅为 6.6 家,拥有国内正规医美机构仅 0.9 家,机构资源供给紧张。从 2017 年的数据看,中国每十万人口仅拥有 0.3 名整形外科医生,而美国拥有 2.1 名医生,韩国则拥有高达 9.3 名医生。

2.2、对比香港:营销费用控制是医美机构盈利的关键

医疗美容机构收入主要来源于两部分,一是服务过程中或后续维护保养时销售的药品收入,二是设备使用、手术实施、专家咨询等带来的服务收入。高毛利是医美机构的普遍特征。2019 年,大陆地

19 区 六 家 典 型 医 美 上 市 机 构 平 均 毛 利 率 高 达 51.19% 。

但对比香港医美机构,国内医美机构仍处于品牌建立和培育的市场分散竞争激烈期,各类医美机构还处于只能通过大力营销争相提高知名度的阶段。香港地区医美机构目前已形成医思医疗集团和必瘦站两大巨头竞争的市场格局,连锁化经营模式使得其规模优势明显、品牌效应显著、获客成本较低,在平均毛利率(毛利率计算统一口径:均为营业收入扣除存货耗材成本、医生雇员等直接人力成本)与大陆地区医美机构相当的背景下,整体营销费用占比较低,净利率水平显著高于大陆地区医美机构。

2015-2019 年两家香港医美机构的平均销售费用占比为 9.48%,而大陆地区 11 家医美机构的平均销售费用占比高达 34.86%,是香港地区医美机构销售费用占比的接近 4 倍,导致 2018-2019 年大陆地区医美机构净利率出现亏损且亏损面出现扩大,再次从侧面印证我国医美行业正处于异常激烈的竞争阶段。

20 占比偏高的营销费用为国内医美机构盈利能力提升提供充足空间,假设国内医美机构营销费用能够降至香港医美机构 2015-2019 年平均水平,按照 2019 年国内医美市场规模与香港医美机构平均净利率计算,国内医美机构利润空间有望达到 360 亿元。因此,通过规模化经营或借助互联网医美平台新渠道等方式扩大市场占有率、拓展低成本营销渠道、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将成为国内医美机构提高盈利能力的关键。

美国、韩国、香港的机构成功发展经验显示,大型连锁或大型中心医院是民营医美机构突出重围的一种重要发展模式。在行业信息透明度不足,消费者建立品牌意识的阶段,医美机构以连锁化形式规模扩张,可在提升品牌认知度的同时通过规模效应摊薄获客成本,保证盈利能力,我们认为,此时大型连锁化运营的医美机构叠

21 加产品技术保障、服务质量高等优势更容易突出重围。

与此同时,精品型医美机构的生存也在互联网医美平台和审美需求多元化的助力下得到更多发展空间。精品型中小医美机构可以其细分领域精细化、差异化技术优势、医生口碑、高效率及服务质量领先,但一般营销费用有限,互联网医美平台的出现为精品型医美机构提供性价比较高的新型营销渠道。具备好口碑的精品型机构在具备用户分享功能的互联网医美平台也更容易产生流量聚集甚至打造出特别项目爆款,通过互联网放大获得高度曝光机会。此外,自 2016 年开始,国人特别是医美意识更加成熟前卫的 95 后消费者审美需求开始趋向多元化,不再追求模板化的“明星脸”“、“锥子脸”,而是追求符合个人脸部特色的美貌,对精品型医美机构“非流水线化”打造技术,以及更具差异化、精细化及订制化特征的需求逐步广泛,精品型医美机构在细分领域市场具备深度耕耘的空间。

互联网第三方医美平台在医美机构盈利能力发展中的重要推动作用

22 不容忽视。互联网医美平台如新氧、更美等具备行业重度垂直、医美用户高度聚集、平台活跃度高的特点,在医美机构精准营销、缩短高频链接客户的周期和距离、大幅降低获客成本方面具备显著优势。

新氧《白皮书》显示,2018 年医美机构在新氧平台的获客成本低于每人 400 元,而通过百度竞价、线下广告等其他传统获客渠道实际获客成本一般在 5000-7000 元/人,医美机构在医美 O2O 营销渠道相对传统营销渠道的营销成本可大幅降低 90%。互联网第三方平台将成为医美机构降低营销费用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成为医美机构盈利提升的重要途径。

根据德勤数据,近三年头部医美机构营销渠道比例发生巨大变化,2019 年线下营销费用占比明显下滑,线上营销费用占比增加 5.4 个百分点,其投放平台呈现多样化,其中百度引擎依赖大幅下降 10.2 个百分点,医美平台投放大幅增加 15.6 个百分点,与百度引擎平台占比接近平分秋色,互联网医美平台营销渠道为医美机构降低综合营销费用带来大幅助力。

23 3、中国医美市场万亿空间可期

3.1、中国医美人均消费额及人口渗透率增长空间至少 4 倍以 上通过中国医美市场规模总额除以中国人口总额估算,2014-2019 年,中国全国人均医美开支从 35 元增至 126 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 29%,其中 2018 年正规医美市场、全部医美市场全国人均消费额分别为 41 元、104 元,与美国正规医美市场全国人均消费166 元、韩国医美全国人均消费1110 元相比,具备至少4 倍正规市场、10 倍整体市场消费提升发展空间。

中国医美每千人诊疗次数渗透率相对美韩具备 4 倍以上增长空间。

24 根据新氧《2019 医美行业白皮书》,2018 年中国的医美疗程消费量已跃居全球第一,超过美国等医美大国,但从每千人诊疗次数来看,中国的疗程消费量上升空间依然巨大。2018 年中国每千人诊疗次数为 14.8 次,美国为 51.9 次,韩国为 86.2 次,渗透率相对美国和韩国分别拥有接近 4 倍和 6 倍的增长空间。其中,在 18-40 岁女性中,中国医美用户渗透率为 7.4%,韩国为 42%,中国适龄女性市场有将近 6 倍的增长空间。

3.2、预测中国医美市场规模未来 3 年超过 3600 亿元,远期可接近 2 万亿元

医疗美容属于可选消费,可支配收入增长是医疗美容市场增长的基础驱动力。中国经济处于较为平稳上升的阶段,2014-2019 年,中国城镇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复合增长率均高达 9%,人均消费支出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 8.5%、14.76%。消费升级不断,为国民医美消费能力提供坚实保障。

25 年轻群体以及医美渗透率的提高是医美市场的关键驱动力。随着消费升级进入 4.0 时代,医美消费波及的年龄范围不断扩大,新生代年轻消费者的医美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在新氧医美平台,2019 年 25 岁以下消费群体占比 54.10%,95 后以及 00 后新生代医美消费者受益于随着互联网医美平台新渠道的崛起而涌现,与 80 后消费者共同构成了互联网医美消费的主力军。2018 年中国医美渗透率居首位的是 20-25 岁年龄层的消费者,其医美渗透率为 7.18%,其次 26-30 岁年龄层的市场渗透率为 4.45%,经测算年轻群体消费者约占人口总数的 1%。

从人口渗透率看,医美在中国的人口渗透率低于 2%,数据上看仍属于小众消费,存在大量潜在消费者。根据新氧大数据,2018 年,中

26 国对医美持正面态度的人群占比达 66%,其中 37%可接受微整,24%持欣赏态度,近 5%的人接受手术类项目调整,医美消费的认知接受度正在逐步提升。随着非手术类轻医美技术和互联网医美平台的逐步成熟,安全便捷、价格透明等因素也将有效提高消费者的医美信心,医美服务有望逐步渗透大众生活和基础消费。

从地区渗透率看,经济发达地区医美消费能力较强,消费渗透率更高,医美机构发展也更为迅速、规模更大。目前,中国医美机构主要分布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包括北上广深、成都、南京、杭州、重庆等地。2018 年新氧医美用户在一线城市 18-40 岁的消费者中渗透率为 21.16%,随着合法医美机构的不断整合扩张,叠加成熟消费观念,一线城市医美消费渗透率存在进一步增长可能。而非一线城市人口占比约 95%,其渗透率在 18-40 岁群体中均不到 9%,相较一线城市拥有较大提升空间。同时中国 2.8%的城市占据了 53.7%的医美医生资源,非一线城市乃至三、四线城市下沉市场布局空间巨大。

27 根据 Frost & Sullivan 数据,2017 年中国医美疗程消费量为 1629 万次,同比增长 26.4%。2018 年中国每千人诊疗次数为 14.8 次,以 13.95 亿人口规模估算,全国诊疗次数共 2065 万次,同比 2017 年增长 26.8%。2019 年以整体市场规模 1769 亿估算,中国医美疗程消费量约为 2450 万次, 2016-2019 年中国医美疗程总次数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23.87%。

我们根据单次医美诊疗疗程价格与中国预估诊疗次数估算未来 3 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经测算,2018 年单次疗程价格约为 7012 元。基于 2016-2019 年中国医美总疗程消费次数年复合增长率 23.87%,单次诊疗费用增速以过去五年医疗保健及服务行业平均 CPI 增速 2.99%为基准,预计 2022 年中国医美行业规模将超过 3600 亿元。

我们按照前述全国整体人均医美消费提升至现有 10 倍水平(即

28 2019 年 126 元的 10 倍,1260 元/人,10 倍为按照 2018 年数据为基数测算中韩两国整体人均医美消费差距),以全国人口(基数 14 亿人)0.2%的年自然增长率测算,远期看中国医美市场经过未来20 年的远期发展,整体规模有望增长至接近 2 万亿元。

4、首次覆盖,给予医美行业“推荐”评级

“颜值经济”催生大规模医美需求,中国医美市场加速发展,对比美国、韩国、香港等成熟市场,中国医美行业正处于成长初期,整体呈现“供不应求”态势。在政策监管不断趋严、医疗安全意识不断提升、互联网第三方平台介入的背景下,消费者对医美品牌认知度将不断提升,“黑医美”生存空间将被不断压缩,正规医美机构有望实现突围。通过大型机构不断趋向规模化、连锁化经营模式,以及精品型机构不断专业化、定制化,医美机构盈利能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从医美需求人口渗透率及人均消费额提升的趋势看,中国医美行业长期万亿市场可期,我们看好医美行业在中国的朝阳发展前景,并看好正规医美机构在行业发展中可享受到的大量红利。首次覆盖,给予医美行业“推荐”评级。

5、重点关注个股

朗姿股份(002612.SZ):医美业务已成为公司业绩最为稳健、成长性最高的板块,疫情期间加强线上渠道营销并稳步扩张,预计将投入 0.36 亿元用于医美旗舰店建设,未来业务竞争力或将进一步提升。

香港医思医疗集团(02138.HK):集团医美及健康管理核心业务突出,客户粘性强,2017 年以来陆续收购大陆地区医美相关机构,

29 未来将继续加快在中国内地业务的扩张,预期中国内地的业绩将继续以可观的幅度增长。

华韩整形(430335.OC):旗下医美机构运营优良,拥有中国医疗美容机构评价等级 5A 级医院,加大力度多渠道拓展客户,营收规模持续增长,营销费用有望降低,整体经营持续向好。

利美康(832533.OC):贵州省内唯一的一家民营三级专科医院,以牙科、整形科为主,2020 年上半年转型以全员营销、全员管理新模式,多渠道把控营销费用。

荣恩集团(835387.OC):旗下主要拥有六家全资子公司从事医疗美容整形服务,以美容整形外科项目为主。

6、风险提示

1)居民可支配收入及可选消费意愿不及预期; 2)重大医疗事故风险; 3)医美技术与社会审美观发展不相匹配风险。

第8篇:我国信托行业深度专题研究

我国信托行业深度专题研究(附68家信托公司最全信息汇总)

信托公司虽然号称金融业的四大支柱之一,但在我国金融业中地位曾经是那么不显眼,当年信托规模超过保险业还引起市场一片惊呼。从发展过程来看,它曾经历六次大整顿,现在可能正面临第七次整顿,信托乱象伴随着金融乱象,信托公司的发展历程中也印着金融业的发展痕迹,繁华抑或是遗梦。

一、信托的基本内涵及发展历程

(一)基本内涵

信托行业和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并称为中国的四大金融行业,也是经营范围最广的一个领域,我们目前所熟知的受益权、收益权等等均来源于信托行业。信托最早起源于英国,但美国开办了世界上第一家信托投资公司(最初由保险公司经营,农民放款信托投资公司,1822年)。发展模式上看,英美国家的信托主要以私人财产传承和税收规划、公益信托、财富管理(包括私人银行和家族信托等)、资产证券化(天然的SPV载体)等四个业务为主(即个人事务和证券投资信托)。日本的信托模式主要以资金信托为主,业务范围上和银行相互补充,经营长期融资业务。 谈到信托主要涉及三个概念,即信托、信托公司、信托业务。

1、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简而言之即为“受人之托、代人理财”。定义来源于《信托法》。

2、信托公司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修订稿)》设立的主要经营信托业务的金融机构。

3、信托业务是指信托公司以营业和收取报酬为目的,以受托人身份承诺信托和处理信托事务的经营行为。定义来源于《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修订稿)》。

信托的投资起点均是100万,但单笔委托金额在300万元以上的自然人投资者和合格的机构投资者数量则不受限制,其中我们常常听到的信托受益权为等额份额的信托单位。

(二)信托业的发展历程:近40年经历六次整顿

1、我国信托业始于上海(1921年成立中国通商信托公司),在1949-1978年期间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而没有发展信托业务。1979年国内恢复信托业务,同年10月我国第一家信托机构成立(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之后信托公司纷纷设立,在1988年达到最高峰时甚至有1000多家。不过在21世纪之前,由于我国一直没有一部统一的信托法(2001年才发布),导致我国信托业的发展一直比较紊乱,2001年之前信托业经历五次大整顿,2001-2007年是规范调整的阶段,2007年之后银信合作不断深化让信托业迈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2、我国的信托业在早期发展阶段,定位较为不清晰,基本上是变相从事银行信贷业务,罕有真正从事信托业务的信托公司。可以说进入21世纪以来,信托业的每一次快速发展都离不开和银行的合作,包括资本市场的配资、房地产与政信合作业务、理财合作业务、利用信托优势帮助银行规避监管等等,这期间,银行与信托相互鼓励与打气,不断进行金融创新,在助力银行发展的同时,也迎来了信托业的发展机遇,信托业规模也得以大幅增长,银信合作成为金融业中最为耀眼的创新业务。2012年,券商、基金、保险等领域纷纷依照信托业的模式,放开监管,中国所谓的大资管元年正是从2012年开始,银行与非银机构的合作造就了近5年的影子银行疯狂发展。 具体来看,2003年银监会接手信托公司的监管权后,重塑监管架构。2007年银监会发布新两规(和《信托法》并称为“一法两规”),使信托公司的业务发展逐步迈入正轨,之后适逢2006-2007年的大牛市、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及2008-2009年的4万亿元刺激计划,银信合作得到空间发展,这期间由于银行信贷规模受到管控、表外业务需求急速增长的情况下,配资业务(两轮大牛市)、政信等基建业务和房地产业务(源于信贷规模管控等)、理财资金通过信托发放贷款等通道业务开始大幅发展。当然,业务在不断发展的同时,风险也隐患也明显增加。2010年以来银监会开始出台相关政策进行约束,但信托公司天然的业务优势总能为其打开新一轮的业务发展空间。当然这一银监体系内部的合作模式使得证监会和保监会艳羡不已,2012年之后证监会体系下的机构也复制信托的业务模式得以快速发展,保监会也出台相关政策放开保险资管业务。在2012-2017年的这五年时间,大资管业务为主的影子银行业务催生了各种业务类型,也导致金融强监管和去杠杆进程在2017年正式开始。

3、进入2017年以来,信托业正面临日益严厉的监管,金融监管一统是大趋势,回归本源正成为各信托机构的努力方向。

二、信托公司的监管架构、业务范围及规模演变

(一)信托业的监管架构:一体三翼

目前信托业的监管架构包括中国银保监会信托部、中国信托业协会、中国信托登记公司和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

1、2015年3月,中国银监会内部监管架构变革,正式成立信托监督管理部(之前由非银部管理),信托被独立出来进行监管,第一任主帅为邓智毅(据悉将出任东方资产总裁,湖北银监局局长赖秀福将接棒)。

2、中国信托业协会成立于2005年5月,是信托业的自律组织,于2015年推出《信托公司行业评级指引(试行)》,简称“短剑”体系(CRIS)(包括资本实力指标、风险管理能力指标、增值能力指标和社会责任指标四个方面。该评级体系与银监会的《信托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类监管指引(2014年8月修订)》相互弥补。

3、中国信托登记公司(简称中信登)于2016年12月26日正式揭牌成立,其中中债登持股51%,中信信托、重庆信托、中融信托、建信信托、上海信托、民生信托、中航信托、平安信托等8家信托公司分别持股3.33%,中国信托业协会和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分别持股0.33%和2%。中信登的业务范围包括:信托产品、受益权信息及其变动情况登记,信托受益权账户设立和管理,信托产品发行、交易、清算、结算、估值、信息披露、查询、咨询和培训等服务以及部分监管职能。

4、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于2014年12月12日成立,保障基金主要由信托业市场参与者共同筹集,用于化解和处置信托业风险的行业互助资金。

(二)信托业的业务范围:几乎无所不包

信托业可能是业务范围最广的一类金融行业,几乎无所不能,具体包括信托贷款、投行业务、证券业务、基金业务、租赁业务、保管业务等等。具体来看:

1、包括资金信托、财产(权)信托、公益信托、慈善信托等四大信托业务,其中财产(权)信托又包括动产信托、不动产信托、有价证券信托及其它等。

2、可以发起设立基金公司从事投资基金业务。

3、可以从事重组、并购、项目融资、公司理财、财务顾问、证券承销等投行业务。

4、可以办理居间、咨询、资信调查、保管及保管箱、对外担保、外汇信托业务。

5、信托公司管理运用或处分信托财产时,可以依照信托文件的约定,采取投资、出售、存放同业、买入返售、租赁、贷款等方式进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信托公司不得以卖出回购方式管理运用信托财产。

6、可以根据市场需要,按照信托目的、信托财产的种类或者对信托财产管理方式的不同设置信托业务品种。

但是对于信托公司的固有业务,则有一些限制,信托公司固有投资业务限定为金融类公司股权投资、金融产品投资和自用固定资产投资。此外,《信托公司管理办法》规定信托公司不得开展除同业拆入业务以外的其他负债业务,且同业拆入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20%。且对外担保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50%。

三、信托业的规模演变:快速扩张的15年几乎一路高歌

信托行业的资产分为固有资产(表内)和信托资产(表外)两类,这里面讨论得主要是信托资产,而事实上从信托的法律属性上来看,表外业务是信托行业的天然业务,反倒是表内业务显得较为另类,这一点刚好和银行业相反。

(一)2002年底我国信托资产余额仅为7000亿元,2012年大资管元年规模突破5万亿元(2008年金融危机时尚不足1.5万亿元),10年时间增长了6倍左右。

(二)2012年之后,我国信托业开始快速发展,2017年底信托资产余额达到26.25万亿元,大资管的最初五年,信托资产实现超过5倍的增长,这两次增长均利益于信托与银行的深度合作。

(三)在金融监管加强的2017年,信托业仍然一枝独秀保持快速增长,特别是在其它通道(如基金子公司、券商资管等)规模明显压缩的情况下,信托资产余额全年反而大幅增长了6万亿元,规模从20.22万亿元大幅增长至26.25万亿元。

(四)进入2018年,监管重点由银行转移至信托,并且开始查缺补漏,信托业业务面临萎缩,一季度规模下降0.64万亿元,这是15年以来的第二次下降(上次为2015年3季度下降0.25万亿元),不得不引起警惕。

(五)在2013年三季度至2016年一季度期间,信托资产增速保持长达三年的趋势下降,这一时间主要是由于大资管时代,各类监管机构纷纷放松所辖行业(如证券、保险、基金等),使得竞争变得尤为激励。

可以看出,实际上从2010年开始信托资产的增长便相对比较稳定,这同样是利益于银信合作,2008年的4万亿元刺激计划以及信贷规模管控为银信合作提供了天然的土壤,只赚取通道费的信托省时省力,在这期间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四、信托产品的结构演变:偏离主业越来越远的水中映月

银监会在2016年曾试图将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两个角度混合,把信托分为八大类(债权信托、股权信托、标准化产品信托、同业信托、财产信托、资产证券化信托、公益信托和事务信托),但后来出于各种原因,而不了了之,分类方式是否有变化尚不确定。现在我们仍然从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两个角度进行拆分研究。

(一)信托资金来源结构:单一资金、集合资金和财产权信托的来来往往

1、从资金来源看,信托可以分为资金信托和财产信托,而资金信托(就是把货币资金直接给信托公司)又可以根据委托人数量进一步划分为单一资金信托(只有1个委托人)和集合资金信托(超过1个委托人)。其中,集合信托期限不得少于1年,且信息需要公开,风险相对较小。而财产信托是指将非货币形式的财产、财产权等委托给信托公司管理(包括房产、股权、债权、名画、古董等等)。

2、集合信托一般投资于监管部门批准发行或上市的金融品种,且委托人多为自然人、信托公司在资金运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在股权投资和证券投资的集合信托产品中经常借助于分级,是最正常的信托产品,就像是买一个理财产品。

3、单一信托由于信息无须公开、私密性较好、资金运用和来源几乎均较单

一、委托人在资金运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等特点,通道业务类较多。

4、从构成来看,单一资金信托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其占比最高在2008年底曾达到83.27%,之后趋势性下降到目前仍然高达45.54%。我们看到集合资金信托占比已升至近40%%,管理财产信托占比也已升至15%以上。

5、本质上看,现在集合信托、财产权信托很多情况下也是为了规避监管,如地方政府如果需要融资,出于监管需要无法从银行获得,便会找到信托公司,发一个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募集资金。对于财产权信托同样如此,即商业银行将贷款类资产或其收益权直接转让给信托公司,由信托公司发行财产权计划进行接盘等等。

(二)信托资金运用结构:事务管理类信托一骑绝尘、投资类信托步履蹒跚 从信托资金运用来看,可以分为三大类(即融资类、投资类和事务管理类)。

1、融资类信托是指在信托资金与借款人之间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信托,即像贷款类资产一样,有固定的收益来源、有明确的抵押担保等,具体包括贷款类信托、债权投资信托、融资租赁信托等等。而与此相对应得是投资类信托,即在信托资金与借款人之间形成股权关系的信托,收益来源不固定,风险相对来说较小,具体包括证券投资信托、股权投资信托、权益投资信托等等。

2、事务管理类信托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可以简单理解为除融资类信托和投资类信托之外,既不负债募集资金、也不负责寻找资产,只是负责监管、结算、托管、清算、通道等事务性工作,这里面通道业务的性质更多一点,即为规避投资范围、杠杆约束等监管要求的通道类业务,没起到什么作用,也是今年监管的重点督察对象。

3、可以看出,从2012年开始,事务管理类信托占比便开始大幅攀升,从2012年的12%左右已经升至2017年底的59.62%,5年的时间提升了47个百分点以上。

4、相较之下,融资类信托则从2008年60%以上大幅降至目前的15%附近,投资类信托则有起伏,目前也仅略超过20%。

5、不过,今年一季度,事务管理类信托占比略有下降,已由59.62%降至59.12%,下降0.5个百分点,监管效应已经在发挥作用。

五、信托行业面临的风险和一些常见业务

监管部门在2017年重点整治了银行业,今年的重点已经明确是信托业,去年再次疯狂一年的信托业在今年一季度已现疲弱的迹象。这里主要考虑信托行业所开展的那些以规避监管为目的的业务。

(一)信托行业面临的三大风险

从整个信托行业来看,主要面临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交叉性风险三个方面,并且主要集中在融资类信托、证券投资信托等斋,这里面最大问题是规避监管要求的信托业务,面临的潜在风险较高,直接表现为资金池业务、出表业务、规避投资业务等等。

(二)信托公司的几种典型风险业务

1、通过TOT模式来做资金池

一层信托有时没办法达到监管的要求(如期限完全匹配等),因此TOT(Trust of Trust)是一种可行的方式,即通过滚动发行的多期限开放式信托产品向投资者募集资金,通过第二层信托产品投资于非标资产,即母基金和子基金的形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达到规避监管、藏匿风险的目的,当然这种模式如果穿透的话仍然存在期限错配的问题,流动性风险不能忽视。

2、通过北金所、银登等交易平台变相开展“非标转标”类资金池业务

这类模式是信托公司首先委托第三方去投资一个资管计划(底层资产为非标等),再设立一个信托资金池,第三方将上述资管计划受益权在交易平台(如北金所、银登等)挂牌,信托公司通过信托资金池去摘牌,以此达到规避投资的目的。从表面上看,信托资金池投资的是标准化份额资产,但究期本质还是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完成对接,一是没有流动性,二是价值不公允,三是底层资产不清晰等等,也属于资金池业务,存在流动性风险。

3、帮助银行在体外设立资金池(即名义代销)

这种模式下,银行代销不同期次、滚动发行的信托产品,并负责这些信托产品的统一管理,信托公司在这里仅起到提供资金归集和发放产品的作用,是一个事务管理型信托,但存在责任划分不清的问题。

4、通过财产信托的形式帮助银行信贷资产出表

这里面其实蕴含着两种模式,第一种是商业银行将不良资产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代持,并承诺到期回购,资产管理公司将代持的不良资产委托给成立的财产权信托,形成信托收益权,由商业银行负责不良资产的处置清收工作等,并承诺回购信托收益权。其本质上是一种代持行为(即假出表、为了规避监管)。

第二种模式是商业银行直接将信贷资产(收益权)委托给财产权信托,并通过挂牌、证券化等形式由理财产品或第三方机构对接摘牌,达到非标转标和信贷资产出表的目的。 这两种模式存在的统一问题是隐性担保以及信托公司面临合规风险。

5、以资金信托方式为银行代持他行资产提供通道便利

这种械下,由于商业银行1受困于监管指标及合规等影响,无法做项目,便将该项目推荐给商业银行2代持,通过资管产品和信托产品两层来做,同时商业银行1与信托公司成立了一个资金信托产品来对接,并对该项目提供保函和承诺回购信托受益权。表面上看是由商业银行2来代持,但实际上是信托代持,信托公司同样面临风险。

六、我国信托公司现状分析

(一)68家信托公司基本情况汇总

1、目前国内只有68家信托公司,这68家信托公司可以进一步划分为16家央企控股,13家金融机构控股(包括金控集团、ABC和银行),29家地方控股、10家民营企业控股。可以说,68家信托公司各有不同,主要因为其股东背景和作业风格不同。

2、68家信托公司有11家位于北京、7家位于上海、4家位于杭州,其余如成都、合肥、南昌、南京、深圳、乌鲁木齐、武汉、西安、郑州、重庆等10个城市分别有2家信托公司。

3、目前监管机构已经允许外资机构参股国内信托公司(可以突破20%的比例限制),现阶段国内共有8家信托公司有外资背景,分别为紫金信托(三井住友信托银行,19.99%)、国通信托(东亚银行,19.99%)、中航信托(华侨银行,19.99%)、中粮信托(蒙特利尔银行,19.99%)、百瑞信托(摩根大通,19.99%)、北京国际信托(威益投资,15.30%)、兴业国际银行信托(澳大利亚国民银行,8.42%)和新华信托(巴克莱银行,5.57%)。

4、目68家信托公司中有3家完成了正式上市进程(安信信托和陕国投信托于1994年在A股上市、山东信托于2017年在港股上市),一再被拖慢了发展进程,信托业在最早也一直被视为金融业的异类(有点像今天的P2P),虽然本不应该如此。同时,还有其它3家信托完成了曲线上市(通过借壳),如江苏信托借壳ST舜船曲线上市(2016年12月1日)、昆仑信托借壳ST济柴曲线上市(2016年12月15日)、五矿信托借壳ST金瑞曲线上市(2016年12月16日)。此外,由于信托业的经营范围非常广,某种程度上和证监会的管辖机构具有非常大的业务交叉性,因此上市并不容易,其理由便是主营业务不清晰,所以才有了上述3家信托公司的借壳上市。

(二)51家信托公司2018年以来的产品发行情况

我们搜集了51家信托公司2018年以来发行的产品数据汇总如下,可以看出每家信托公司几乎都有自己的特点,风格差异较大,有的信托公司执着于做通道,信托产品类型全部为其它类(事务管理型)。有的信托公司沉迷于融资类业务,贷款和债权类信托占比较高。也有的信托公司在股权类信托方面造诣较高,如华能信托等。整体上看,做主动管理类的信托公司仍然较小,这里面的中航信托、云南信托、四川信托、国投泰康信托、金谷信托、西藏信托发行了较多的证券投资类信托。

七、一些思考

(一)信托业一直被认为是金融业的四大支柱之一,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来看,基于信托架构的法律关系优势,信托行业几乎均拥有比较广泛的牌照资格,这是其它四大行业所无法比拟的。

(二)然而,这一优势信托业并没有好好利用,乱象一再丛生,2000年之前的五次整顿,2000年之后的两次整顿(包括本次),金融乱象在信托行业中可谓是体现得最为明显。

(三)信托公司可以发起设立基金、做投行业务、做银行业务等,然而由于通道的便利、赚钱的容易、风险较低等,信托公司沉迷于融资类业务和通道类业务,这虽然有中国经济大环境的使然,但信托公司置自身主业于不顾,拿来主义的作风一次双一次地将自己置身于危险的境地,从这个角度看,2000年以后和2000年以前似乎并没有太大差异。

(四)信托的主业应集中于做高端财富管理、家族信托、慈善信托、资产证券化,信托的风险隔离载体是天然的SPV,是最适合做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目前来看信托公司的资产证券化业务似乎仍处于低级阶段,它面临诸多同业的竞争,如基金子公司、券商资管等等。

(五)财产权信托目前在信托业中的发展仍然不够,信托公司的财产信托似乎总是局限于贷款等债权类资产,这实际上是变相的银行的业务,发展在房产、股权等为主的财产信托是当务之急。

(六)我国的阳光私募最初就是基于信托,证券投资类信托目前在一些信托公司也开展得如火如荼,而目前的68家信托公司相较于之前的数百家,具有更高的牌照资源价值,应好好发挥利用信托公司在股权类和权益类领域的先天优势。

(七)关于资管新规的影响,目前市场上的解读仍然比较宏观,严格来讲,信托产品多以私募为主,其适用的内容仍然需要相关细则进一步明确,如果按照资管新规的要求来一一对应难免不合理,有失偏驳,包括通道业务、打破刚性兑付、禁止多层嵌套、禁止期限错配等等。

第9篇:稻米加工行业深度分析

2013-2017年中国稻米加工行业深度分

析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

《2013-2017年中国稻米加工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共十一章,包含2012-2013年中外稻米加工产业对比分析,2012-2013年中国稻谷加工优势企业竞争力对比分析,2013-2017年中国稻谷加工发展策略及投资建议等内容。

经合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2012-2021农业展望报告》显示:2011年全球稻米产量为479667.07千吨。亚洲是全球最主要的水稻产区,中国和印度是全球水稻产量最大的两个国家。2012年中国稻米产量达到20429万吨。 据统计:目前我国稻米加工企业产能接近3亿吨,而实际加工量不足一亿吨,仅占生产能力的30%左右。我国稻米加工产能过剩,多、小、乱的现象继续存在,严重地破坏了市场秩序,加剧了“稻强米弱”现象。

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稻米加工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共十一章。首先介绍了全球稻米生产状况,接着分析了中国稻米加工行业发展环境,然后对中国稻米加工行业市场运行态势进行了重点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稻米加工行业面临的机遇及发展前景。您若想对中国稻米加工行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该行业,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咨询:400-600-8596 010-60343812

报告目录:

第一章 2012-2013年全球稻米生产状况分析

第一节2012-2013年全球稻米生产概况

一、全球稻谷的生产与分布

二、全球稻米消费及地区差异

三、稻米的国际贸易及前景

第二节 2012-2013年中国稻米市场运行分析

一、中国稻米生产概况

二、中国稻谷生产的发展态势

第三节 2013-2017年中国稻米生产趋势预测分析

第二章 2012-2013年中外稻米加工产业对比分析

第一节 中国稻米加工业与全球发达国家的差距

一、思想观念的差距

二、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的差距

三、机械装备的差距

四、产品质量标准的差距

五、深加工与资源综合利用上的差距

第二节 中国稻米应对策略分析

一、加速组建稻米加工产业集团

二、大力开发米制方便和休闲食品

三、积极发展稻米深加工产业

四、加强联合做大稻米加工机械产业

第三章 2012-2013年中国稻谷加工产业运行环境分析

第一节 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GDP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二、固定资产投资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三、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分析

第二节 中国稻谷加工产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全球主要国家稻米政策分析

二、今年稻米政策市特征更明显

三、稻谷加工政策分析

第三节2012-2013年中国稻谷加工产业社会环境分析

第四章2012-2013年中国稻谷加工产业运行形势分析

第一节2012-2013年中国稻谷加工行业分析

一、京粮旗下最大的稻谷加工物流基地投产运营

二、稻谷加工产业结构亟待转变

三、“十二五”期间稻谷加工业的发展重点

第二节2012-2013年中国稻谷加工市场困境成因及对策剖析

一、稻米价格引发稻谷加工市场困境

二、稻谷产能与加工能力扩张矛盾引发市场困境

三、扭转稻谷加工行业市场困境的建议

第三节2012-2013年中国稻谷加工工艺介绍及发展重点

一、稻谷加工的工艺流程

二、稻谷加工中的灭菌方法

三、稻谷加工技术设备发展的重点

第五章2008-2012年中国谷物磨制行业数据监测分析

第一节 2008-2012年中国谷物磨制行业规模分析

一、企业数量增长分析

二、从业人数增长分析

三、资产规模增长分析

第二节 2012年中国谷物磨制行业结构分析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1、不同类型分析

2、不同所有制分析

二、销售收入结构分析

1、不同类型分析

2、不同所有制分析

第三节 2008-2012年中国谷物磨制行业产值分析

一、产成品增长分析

二、工业销售产值分析

三、出口交货值分析

第四节 2008-2012年中国谷物磨制行业成本费用分析

一、销售成本统计

二、费用统计

第五节 2008-2012年中国谷物磨制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一、主要盈利指标分析

二、主要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第六章2008-2012年中国大米产量数据统计分析

第一节 2008-2011年中国大米产量数据分析

一、2008-2011年大米产量数据分析

二、2008-2011年大米重点省市数据分析

第二节 2012年中国大米产量数据分析

一、2012年全国大米产量数据分析

二、2012年大米重点省市数据分析

第三节 2012年中国大米产量增长性分析

一、产量增长

二、集中度变化

第七章 2012-2013年中国稻谷加工产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第一节2012-2013年中国谷物磨制业竞争现状分析

一、谷物磨制业竞争力分析

二、谷物磨制业销售收入集中度分析

三、谷物磨制业重点企业竞争分析

第二节 2012-2013年中国稻谷加工重点企业动态分析

一、友谊:30万吨稻谷加工项目开工

二、沈阳市辽宁中稻公司稻谷加工“零剩余”

三、FTA 分析法在大米加工企业的实践

第三节2012-2013年中国稻谷加工产业提升竞争力策略分析

第八章2012-2013年中国稻谷加工优势企业竞争力对比分析

第一节 辽中县裕来精米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第二节 沈阳创兴米业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第三节 江西省樟树市粮油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第四节 利津县鑫汇粮油加工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第五节 钟祥市阳春白雪面粉厂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第六节 开原市顺辉粮食加工厂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第七节 宿迁市顺天源粮贸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第八节 永州市亮达米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第九节 泸州市纳溪区裕鑫贸易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第十节 泸州市纳溪龙玉粮油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第九章 2013-2017年中国稻谷加工产业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第一节2013-2017年中国稻谷加工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一、中国稻谷加工技术展望分析

二、稻谷加工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三、稻谷加工市场竞争格局预测分析

第二节2013-2017年中国稻谷加工产业市场预测分析

一、大米产量预测分析

二、稻谷加工市场供给预测分析

三、稻谷加工市场需求预测分析

第三节 2013-2017年中国稻谷加工产业市场盈利预测分析

第十章 2013-2017年中国稻谷加工产业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

第一节 2013-2017年中国稻谷加工产业投资环境分析

第二节 2013-2017年中国稻谷加工产业投资机会分析

一、稻谷加工行业投资吸引力分析

二、稻谷加工区域投资优势分析

第三节 2013-2017年中国稻谷加工产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市场竞争风险分析

二、政策性风险分析

三、进入退出风险

第十一章 2013-2017年中国稻谷加工发展策略及投资建议

第一节 稻谷加工发展策略分析

一、坚持产品创新的领先战略

二、坚持品牌建设的引导战略

三、坚持工艺技术创新的支持战略

四、坚持市场营销创新的决胜战略

五、坚持企业管理创新的保证战略

第二节 稻谷加工市场的重点客户战略实施

一、稻谷加工实施重点客户战略的必要性

二、合理确立重点客户

三、对重点客户的营销策略

四、强化重点客户的管理

五、稻谷加工实施重点客户战略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第三节 专家投资建议

一、重点投资区域建议

二、重点投资产品建议

图表目录:(部分)

图表: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速度

图表:全国粮食产量及其增速

图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月度同比)(%)

图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月度同比)(%)

图表: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图表:广义货币(M2)增长速度(%)

图表: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情况

图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情况(%)

图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速度(%)

图表: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速度

图表:人口及其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

图表: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速(%)

图表:2012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

图表:2013年中国GDP增长预测

图表:国内外知名机构对2013年中国GDP增速预测

图表:2008-2012年中国谷物磨制行业企业数量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8-2012年中国谷物磨制行业从业人数增长分析

图表:2008-2012年中国谷物磨制行业资产规模增长分析

图表:2012年1-12月中国谷物磨制行业不同类型企业数量分析 图表:2012年1-12月中国谷物磨制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量分析 图表:2012年1-12月中国谷物磨制行业不同类型企业销售收入分析 图表:2012年1-12月中国谷物磨制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销售收入分析 图表:2008-2012年中国谷物磨制行业产成品增长分析

图表:2008-2012年中国谷物磨制行业工业销售产值分析

图表:2008-2012年中国谷物磨制行业出口交货值分析

图表:2008-2012年中国谷物磨制行业销售成本分析

图表:2008-2012年中国谷物磨制行业销售费用分析

图表:2008-2012年中国谷物磨制行业资产收益率分析

图表:2008-2012年中国谷物磨制行业销售利润率分析

上一篇:销售解决问题的学习下一篇:县餐饮业发展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