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机制创新

2022-03-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体制机制创新

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摘 要]制约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完全破除。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方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重要部署。

[关键词]十八届三中全会;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首次提出“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当前,制约文化体制机制的障碍尚未完全破除。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重要部署,即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当前文化体制机制问题分析

十六大正式开启了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我国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还不高,文化建设的布局和结构不尽合理,制约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完全破除。”分析来看,我国现阶段文化体制机制问题概括为四个方面:

1.新旧文化体制错位纠结

文化体制改革以来,我国文化体制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是,旧体制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在一定时间内,政事一体化的体制设计仍然存在,“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也很难打破,运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机制仍会时常发生,传统市场体系的分散、封闭、垄断、无序很难一时改变。总之,旧有体制不可能一下消解,仍然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甚至阻碍新的文化体制的建立。

新的文化体制的建立需要伴随旧有文化体制的消解,逐渐建立起来。当前,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不健全,文化资源市场配置机制不健全,文化发展政策保障机制不健全,统一、开发、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总之。新旧文化体制的错位纠结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存在。

2.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仍混淆不清

人类生存,一方面需要基本文化需要,这就需要发展文化事业;另一方面需要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这就需要发展文化产业。但是,长期以来,文化仅仅被看作是经济和政治的附属品,等同于社会意识形态。这就导致国家对文化发展不够重视,长期投入不足。同时,作为意识形态,统的过严过死。在这一背景下,应该由政府投入的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明显不足,应该由市场发展的文化产业受到严重束缚。

文化体制改革最首要也是最为关键的,就是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分离。十六届四中全会文化体制改革的最大亮点,就是提出推动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分离。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些症结很难突破,文化体制改革也势必很难彻底推进。文化事业和产业仍存在混为一体的体制模式,一些本该走向市场的经营性的文化单位,仍然很难脱下事业单位的帽子。同时,戏曲、歌舞等传统艺术,也确实面临改制艰难的问题,一旦走向市场,就可能面临倒闭。因此,文化事业和产业混淆不清的体制性问题很难马上破解。

3.引领文化经济效益的机制不健全

文化有两种属性,一个是意识形态属性,另一个是商品属性。传统体制之下,我们过于注重文化的意识形态作用,只是将其作为进行思想巩固的一个工具,而忽视了文化的商品属性,导致了文化产业的不发达。

文化体制改革以来,我们又过度的彰显了文化的商品属性。当人们过度追逐文化的商品价值,就容易忽略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一个最为严重的后果就是社会风气的不良,一些低俗、恶搞的文化产品充斥社会空间,出现文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严重偏失和失调。发挥文化的商品属性,需要完备的政策导向加以引导,而我国现阶段,引领文化经济效益的机制尚不健全。诸如文化市场的准入和退出机制,文化经济政策的完善等等。这就导致了社会中出现,过度追求文化经济效益,而忽视其社会效益的现象。

4.国内国外两个文化市场体系不健全

长期以来,我国在文化贸易中存在严重顺差。国内文化输出远远低于国外文化的输入。出现两个市场的落差和失调根源于文化体制上的问题。一方面,由于长期受传统体制的束缚,国内文化市场很不发达。另一方,在国内外市场贸易方面,存在体制壁垒。诸如税收、政策等体系的不健全,严重束缚了文化走出去的步伐。

二、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要部署

作为深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会议,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深入推进进行了重要部署,即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完善文化管理体制

完善文化管理体制,主要是建立健全政府宏观文化管理体制。政府实现宏观文化管理,要求政府转变职能,由传统的办文化,转变到管理、服务的职能上来,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科技等手段提高管理效能。《决定》提出了建立健全政府宏观文化管理体制的举措。

首先,理顺关系。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由办文化转向管文化,进一步理顺党政部门与文化企事业单位关系。

其次,明确职责。政府由办文化到管文化,转变到宏观调控的职责上来,其管理、服务的职能越来越明确。《决定》指出,要建立党委和政府监管国有文化资产的管理机构;实行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统一。

第三,健全体制机制。实现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需要体制机制的完善作为保障。《决定》一大亮点是健全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的体制机制。健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健全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机制、推动新闻发布制度化等等。

2.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是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和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文化生产力,关键要看是否建立起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决定》对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进行了明确部署。

首先,完善文化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是构建现代化文化市场体系的前提。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促进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流动。

其次,形成多元产业格局。要发展多种所有制形态的文化体制。继续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要推动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在坚持出版权、播出权特许经营前提下,要允许制作和出版、制作和播出分开。

第三,建立多层次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完善文化经济政策,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源相结合。同时,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规,加强版权保护。

第四,健全文化产品评价体系,改革评奖制度。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和评奖制度,是文化市场发展的导向机制。我国文化市场,一方面受经济思维的导向,另一方面文化市场的法律体系、版权保护都还不健全,使得文化市场收益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一度创作人员往往收益很少。二度创作人员成为最大收益者。在这一体制之下,我国文化市场创新力明显不足,新的作品、好的作品,尤其是精品非常缺乏。解放文化生产力,要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文化产品评价体系,改革评奖制度。

3.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由政府举办的、非赢利的、传播先进文化和保障大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各种文化机构和服务的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体现出均等性、基本性、公益性和便利性。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质量的关键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行机制。《决定》对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进行了系统部署。

首先,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协调机制。按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要求,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其次,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公共文化机构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如何,要以群众满意为评价标准。长期以来,公共文化服务缺少评价和监督体系,其服务水平、服务质量难以提升。通过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提高公益性文化机构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第三,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一个重要方面是激活公共文化部门的活力。传统体制之下,公共文化服务部门,冠之以事业单位的帽子,抱着铁饭碗,人浮于事,服务水平较差,公益性的社会服务职能发挥不够。提升公共文化部门服务水平和质量,需要通过绩效考核进行引导,对具备产业化的公益性文化机构,进行市场化经营管理。《决定》强调:推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组建理事会,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管理。

第四,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长期以来,在体制上的障碍是,文化事业是国家的事情,由国家进行财政包干。但国家的财力是有限的,很难完全满足公众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需求。文化体制改革,对公益性文化单位,引进竞争机制,是一个必然的途径。这就需要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

4.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决定》指出,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同时,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首先,理顺内宣外宣体制,支持重点媒体国际发展。宣传媒体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载体,要推动国内媒体海外发展。要大力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支持文化企业到境外开拓市场。鼓励社会组织、中资机构等参与孔子学院和海外文化中心建设,承担人文交流项目。

其次,吸纳经营管理经验,借鉴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文化走出去的同时,还要引进来。我国进行文化体制改革,意味着文化事业单位的人员身份,职能职责都要发生转变,集中表现在由领导职务职能转变到管理服务职能上来。与此相对的是,所需的文化管理经验、人才、技术相对缺乏,这就需要学习和借鉴文化发达国家的经验。通过引进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人才、技术、经营管理经验,进一步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

作者简介:曹学娜(1978-),女,河北曲阳人,黑龙江省委党校哲学部教师,研究方向为传统文化、网络文化及干部伦理。

作者:曹学娜

第2篇: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摘 要]人才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目前辽宁人才发展体制存在的问题有对存量人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外来人才的政策设计缺乏吸引力、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失衡等。因此,要大力提升辽宁对人才工作的重视程度,妥善处理政府和市场在人才管理上的相互关系,建立符合价值规律的人才评价机制,同时要做到既重视专才,又重视通才。

[关键词]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

2015年12月30日,为解决经济新常态下东北地区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按照《意见》要求,新一轮东北振兴主要从四个方面着力:一是着力完善体制机制,二是着力推进结构调整,三是着力鼓励创新创业,四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由此可见,人才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人才工作应是贯彻《意见》精神,实现东北再次振兴的重中之重。目前辽宁人才工作成效显著,但仍面临着诸如人才“东南飞”等问题,这些问题束缚了辽宁老工业基地再次振兴的步伐。本文深入分析问题,提出创新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辽宁人才发展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规模存在结构失衡与数量流失共存现象

目前,辽宁人才质量和人才结构竞争力,在全国排名分别是第5位(北京、上海、广州、天津、辽宁)和第6位(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新疆、辽宁),但是,在人才数量方面,辽宁却排名第11位,不及广东的2/5,江苏的1/2。2014年7月,辽宁省就业和人才服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辽宁省高级人才总量偏低,需求缺口大,在受调查单位高级人才占职工总数的3.5%,高级人才需求与高级人才存量比为1.8?押1,高端人才缺口较大。

辽宁经济增速缓慢,民企发育不足,小微企业、创新创业企业总量较少,不利于吸纳政府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各类人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人才不断外流。课题组调研发现,抚顺每年考出大学生均在1万人左右,每年档案记录回来的毕业生仅为5000人左右,实际真正能够在抚顺工作的不足2000人;本溪每年回市的毕业生人数仅为考出人数的46%,而且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几乎没有回本溪工作的。

(二)科研成果“留失”尴尬局面未能杜绝

辽宁科技人才存量丰富,但是科技成果的转化和落地成绩却并不乐观,虽然拥有丰厚的教育优势、科技优势,甚至是人才优势,但是这些优势却没有完全转化为区域发展的经济优势。辽宁是科技教育大省,现有高等院校116所(含民办高校)、科研单位167家,两院院士53人(全国排名第5位,仅次于北京、上海、江苏和湖北)、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000多人,无论是专家人数,还是科研成果及专利申请量,在全国都名列前茅。然而,这些“科技国家队”虽然人数众多,但其科研成果在当地并没有得到充分释放。以大连市为例,石油化工产业是大连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理应在大连石化经济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然而,调研发现,近5年该所在全国共实现技术转移转化合同872项,合同额9.1亿元,但在辽宁转移转化数只占10.78%,合同额则仅占4%,这不能不引人深思。

(三)人才管理机制与服务理念滞后

辽宁人才市场化程度不高,政府干预较多。目前各市人才工作中,政府组织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既负责“搭台”,又要当“导演”。而作为人才需求的主体,企业却缺乏主动性,形同“配角”。课题组走访企业调研发现,多数企业对于面向市场的人才猎取计划知之甚少,部分甚至对组织部门提供的人才服务平台都缺乏了解。另外,辽宁现有人才中介机构少,服务功能较差,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和人才的双方需要。除沈阳外,其他各市人才中介服务的市场调节机制尚未形成。在课题调研座谈中,很多人感叹:“唯楚有才,楚才他用”。辽宁各地普遍重视对域外人才的引进,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引进指导意见和实施意见,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于“本土”人才,尤其是处于成长期,或者上升期但尚未获得“院士”、“学者”头衔的科研、技术人才的发现和激励,导致很多专业技术人员“飞”赴东南沿海,大展拳脚,典型的“招来女婿气走儿”。

(四)政策环境有完善的空间

人才成长需要环境。据《2014年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得分和排名情况》报告显示,辽宁省人力资源竞争力全国排名第11位,其资源竞争力全国排名第7位,但环境竞争力排名第21位,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排名第14位,落后于山西、内蒙、黑龙江等省份。

近年来,辽宁从上到下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政策,如沈阳市提出了“一个意见、一个体系、一个试验”三结合的人才政策创新发展思路,并实施了《沈阳市“凤来雁归”工程实施方案》《盛京人才计划》等人才政策。但是从辽宁省范围看,从中长期时段看,现有人才政策仍有完善空间,人才政策应该以人才的本质需求为导向,为人才营造施展才华抱负的稳定环境,以人为本,普惠各级各类人才,并且保证政策的一致性、连续性和合法性。

事实上,我国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在人才政策方面比较注重通过一些基础性、普惠性的政策来吸引“北雁南飞”,如“户籍优先、公寓先行、专利保护、风险投资、税收优惠、子女上学、家属随迁”等,而非单一凭借高薪吸引人才。辽宁在高层次人才,如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等高端人才的引进中对于上述政策落实较好,但是对于其他层次的人才如何真正做好“筑巢引凤”工作,还需要组织、人社、科技等部门认真思考。

二、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建议

(一)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

1.完善人才管理政策和运行机制。相关部门要以战略的高度筹划人才管理、人才政策的创新,杜绝“行政化”、“官本位”倾向,形成人才按照市场机制自由流动、人才与用人单位自由对接、政府构建环境吸引人才和促进人才良性流动的人才管理体制。应加强人才工作的系统性,促进人才政策与产业政策等相结合,增强纵向和横向层面工作的系统性,使我省人才部门发挥出更大的协同效应,为实现人才强省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2.激活人才存量,服务本土发展。目前,为实现辽宁全面振兴,多方吸引高层次人才,引进高新技术企业、高端研发机构等固然重要,但是,对于海外或外地的人才要适当引进,而不是过度依赖。与此同时,要激活本地人才存量和科技资源,调动既有的创新要素,增强本土创新活力。

3.培养“双创”人才,聚集智力财富。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探索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途径,形成社会与学校共同培养人才、企业和研究机构参与办学的模式,促进课堂与社会的有机结合,实现书本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辩证统一,最终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此同时,要引入风险投资,推动辽宁创新创业人才的孵化。尽管当前国家和辽宁已经出台一系列鼓励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但由于行业领域等限制,在经营领域、融资渠道和税收优惠等关键问题上,这些政策的落实情况并不理想。因此,应当引入风险投资,对于创新创业人才实现意识培养、技能训练、团队孵化、市场对接、转售上市等方面全程孵化。

(二)创新人才引进机制

辽宁已有不少地区实现以企业为主体引才、用才的典型。但是,仍有很多地区吸引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的措施,依旧是以政府为主体来推进企业实施,还没有达到运用市场供求机制来吸引、配置人才的常态。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人才聚集的机制应该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完善以市场为主导的人才引进机制。

1.实现并完善市场配置人才机制。一是人才的流动并非都源于对物质、薪酬的追求,更多的人才看重的是自身价值的实现和个人职业生涯的攀升。因此,政府应注重对社会价值取向的引导,无论政策制定还是执行,都应把重视、保护人才的个人价值作为首要任务。二是要为各类、各行业、各层次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和平台,人尽其才,不能仅对少数地区、少数人才实施特殊的政策或措施,要形成一个促进人才发展的普遍机制、平等原则。三是要形成以市场为主体配置人才的长效机制,不能因短期的政治上或者策略上的需要,而采取“昙花一现”的政策,要形成基于市场竞争的、持久性的人才需求机制。

2.找准政府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定位。在人才引进过程中,政府应承担政策的制定者、企业和人才对接的支持者、协调者和监督者的职责。政府应主导制定地区引才政策,为人才发展提供资金、项目和平台,协调统筹各方工作,督促、落实、监督和考核。政府的主要职责是为人才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交流平台,通过各种渠道将人才信息、企业需求公开发布,打破双方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障碍,通过政策倾斜引导和调动各单位引才吸智的热情和力度,从而发挥政府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间接干预”作用,实现人才流动的“市场调控”。

(三)创新人才激励机制

1.建立鼓励人才创新的分配制度。课题组调研发现,沈阳市特变电工公司实施的人才激励措施之一,是实现“成果私有化、科研公司化”,即员工对其科技创新成果拥有产权,享有科技成果转化的价值,改变以往企业职工创新科技成果为企业所有的惯例。这一做法大大激发了员工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人才成长。因此,应推动建立符合价值规律的人才机制,鼓励科技创新,激发员工创新热情。用人单位可以在国家相关规定允许范围内,通过知识产权入股等方式实施股权激励、分红激励,从而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就地转化。

2.实施“双创”人才扶持政策。鼓励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并在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支持。对于在全国或者全省各种高层次优秀人才评选活动中脱颖而出的各类人才,适当增加科研经费资助或提高工资待遇。对于那些能够引领辽宁省新兴产业发展、带动区域性产业结构调整或产生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创业团队,给予创业资金扶持。

3.以项目为平台激励人才创新。引才的目的是留才、用才,而留才的基础除了物质条件,更重要的在于为人才的发展提供依托平台。这一平台首先要更多地关注级别较高的研发项目,如省部级以上,国家级的重大或重点课题及项目。要以“产业+人才+项目”的模式来实现以人才集聚带动产业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以人才服务产业发展,依托重点产业、项目促进人才集聚和创新,形成良性循环,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四)创新人才保障机制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

1.完善人才发展的文化和社会环境。应加强软环境治理,营造各类人才自由发挥潜力、不断创新的文化环境,形成尊重人才、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2.构筑和完善人才服务体系。为了减少人才“留失”的尴尬,相关部门应把重点放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科技与企业对接的任务上来,在加大财政科研投入,以及实施税收优惠等相关创新扶持政策的同时,推动科技服务中介的发展,为科技成果顺利转化提供桥梁和纽带。同时,也应发挥中介机构在人才评价方面的作用,减少人才认定中的政府倾向,逐步将行业协会、专业学会等纳入到人才管理和评价体系之中。

3.维护用人单位与人才的合法权益。应完善各类人才的社会保障,尤其要加强非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的社会保障。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高层次人才知识产权的生成与保护提供良好法制环境,依法保障和促进人才更好地实现个体发展和服务社会。

4.重视职业经理人队伍的培养。当前,辽宁省企业家面临着诸多困惑,特别是在家族企业中,家庭式的管理体制制约了企业的创新和发展。而职业经理人则可以从企业管理、企业成长和发展的需求出发,以规范化的企业运营机制,在明晰权责的前提下,科学管理,从而有效推动技术创新,提高经营绩效。因此,职业经理人队伍的建设与培育对于实现人才与企业的双赢,建设“创新乐园”、“创业乐土”,有着重要意义。从政府层面,应主要做好政策激励与立法约束。一是完善公司制法人治理结构,鼓励自由竞争,反对行业垄断,确立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二是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包括“诚信记录”等内容的中小企业职业经理人数据库,供中小企业甄选匹配人才。三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和猎头公司的作用,促进职业经理人顺畅流动。目前我省的高级职业中介机构在沈阳、大连发展较快,但是在其他地区尚未成长起来,因此,各地政府应重视培养扶持一些优质的猎头公司,为职业经理人与企业牵线搭桥,实现人才供与需的对接。四是构建更加趋于合理的、针对职业从业人员的保险体系,缩小职业经理人与公职人员离岗后待遇差距。

(五)创新人才流动机制

一是消除人才流动壁垒,打破人才流动的身份、地区和行业等限制,畅通全社会人才自由流动的渠道。二是建设辽宁省人才资源网络平台,打破地区封闭的现状,最终依托网络技术,努力建成全国人才信息的资源库和人才交流的“大市场”,破解人才配置的信息不对称难题。三是继续为人才的“柔性流动”创新用人机制,建立人才支援服务基层的交流机制,推动“双千计划”常态化,鼓励和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才,与企业技术人才角色互换,加强科研人员与企业技术人员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提高科研人员实践经验,增强企业技术人员的知识底蕴,从而让科技更好地服务社会,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

责任编辑 宫秀芬

作者:霍红梅 张颖

第3篇:以体制机制创新驱动科技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制约因素。体制机制创新是我国科技创新的关键,推动体制机制创新要从健全人才制度、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创新金融财政制度、加强政府创新等方面入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称“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这表明,党和政府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要推动经济走上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轨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创新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科技水平较低、科研实力不强、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关键技术自给率低、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等。重要原因在于体制机制存在障碍。众所周知,企业是科技创新主体。但是,在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科技创新的动力不强;外资企业对母公司技术依赖较强,难以成为科技创新主体;民营企业还没有进入大规模科技创新阶段。长期以来,我国科研力量主要集中在大学和科研机构,大学和科研机构主要依赖财政投入,注重于理论研究,忙于申请课题与发表论文,与经济现实的结合度不够,科研成果产业化机制不顺。因此,体制机制创新是我国科技创新的关键。

健全人才制度,支撑科技创新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加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健全人才制度,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建设人才强国;要改进人才管理方式,落实国家重大人才政策,抓好重大人才工程,推动人才事业全面发展;要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领军人才、紧缺人才、实用型专业人才和创新型团队,使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大量涌现;要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造就有利于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还要在人才的培养、凝聚、使用、保护方面下大力气。第一,培养创新人才。人才不是天生的,要在才能创造期之前经历才能萌发期和才能培养期。因此,要注重人才在进入创造期之前的培养,抓好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这两个关键环节。第二,用好创新人才。创新型人才具有独立自主的特点,有创新型思维方式,这就要求平等待人,尊重人才;创新型人才看重事业,愿意为事业献身,这就要求为人才搭好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舞台,靠事业留人;创新型人才注重用人者的真诚,这就要求真诚地对待人才,靠感情留人;创新型人才自尊心强,希望得到与自己的贡献相匹配的物质生活,这就要求根据合理的分配原则,给予相应的报酬,靠待遇留人。第三,保护创新人才。要根据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的实际情况,促进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保护人才的政策和措施。要鼓励创业者,建立和完善优胜劣汰的工作机制,营造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要健全创新人才制度,切实做到对创新人才政治上关心、事业上支持、生活上照顾、物质上优待,使创新人才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保障科技创新

“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知识产权制度是开发和利用知识资源的基本制度。我国要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应用和保护,要进一步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创新活力。要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为核心,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促进知识产权产业化,努力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第一,要推动知识产权创造。强化企业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把创造知识产权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目标,把获取知识产权优势作为开拓市场、提升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努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创造一批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二,要促进知识产权运用。有效促进知识产权转移应用、专利技术产业化、企业商标应用和知识产权综合运用。第三,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依法惩治和遏制知识产权违法犯罪及侵权行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监督,建立知识产权预警与维权援助机制。第四,加强知识产权宏观管理和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第五,要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提高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发展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推进知识产权市场建设。

构建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创新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我国必须把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作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必须着力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增强科研院所和高校创新动力,鼓励大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推动建立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参与的创新战略联盟,发挥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推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

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我国要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构建多层次的创新合作机制,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和共享,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第一,构建立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一体化创新平台,促进科研人员的合理流动与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大学和科研机构主要从事基础与应用研究,企业主要从事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产品的开发。要将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转化成为市场需要的产品,需要经过一系列的中间环节。只有通过整合科技创新平台,我国的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才能以市场为导向,才能缩短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的时间,才能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例如,在上海市的积极支持下,上海交通大学以制度创新为抓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国家电网、上海电气、新奥集团、华锐风电等单位战略合作,实现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的科学有效整合,与闵行区共同成立上海紫竹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旨在加强前瞻性技术研发,引领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事实证明,发明创造需要法律支撑,因此,科技创新离不开法律保障,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马德秀教授提交的制定《产学研合作促进法》议案,是我国第一份制定关于产学研立法的建议,受到了广泛热议和高度评价。第二,深化技术开发类院所企业化转制改革,完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形成开放合作的研究开发体系。第三,完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竞争机制,坚持国家科技计划对全社会开放,支持和鼓励国内有条件的各类机构平等参与承担国家重大计划和项目,为全社会积极创新创造良好条件。第四,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科技评审评估和成果评价奖励等制度。

创新金融财政制度,扶持科技创新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强化支持企业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财税金融政策。一项创新真正能变成技术,变成产品,变成生产力,取得效益,离不开金融和财政制度的支持。国际“创新型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技术革命与金融创新是社会财富创造的两翼。从近40年的统计数据看,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巨大差距,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对经济体财富增长贡献的差距。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型安排,是由科学和技术创新活动提供金融资源的政府、企业、市场、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主体及其在科技创新融资过程中的行为活动共同组成的一个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国要加快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培育和发展创业风险投资。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制定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等优惠政策。例如,美国联邦政府税收优惠不针对特定产业,税收激励主要就表现在鼓励研发,研究开发费用直接作为成本列支,而不作为资本性支出。企业在创新方面投入有多大,往往要看是否有完善的激励制度。

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革和完善金融财政制度,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财政体系,以满足科技创新的需要。第一,健全支持科技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主板和中小企业创业板上市;大力推进中小企业板制度创新,缩短公开上市辅导期,简化核准程序,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进程。第二,加强金融机构对科技创新的支持。金融机构要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的规模化融资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引进技术消化吸收项目、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等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给予重点支持。第三,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体系。在政府利用基金、贴息、担保等方式,引导各类商业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的同时,还要改善对中小企业创新的金融服务,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事业,支持开展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保险服务,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的外汇管理政策。第四,完善有助于科技创新的税收制度。在税收激励措施中,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投入的所得税前抵扣力度,完善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促进转制科研机构发展的税收政策。

加强政府创新,引领体制机制创新

关于经济增长的定义较多,但笔者认为,迄今为止,美国经济学家S·库茨涅茨给出的经济增长定义最为完美。在他看来,“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的制度和意识形态调整的基础上”。该定义有三层含义:其一,经济增长集中表现在经济实力的增长上,表现为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即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加;其二,科技进步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其三,制度与意识形态的调整是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可见,体制机制创新驱动科技创新与进步,进而推进国民经济创新发展。政府是体制机制的供给者和体制机制创新的主要推动者,体制机制创新离不开政府创新。

加强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国家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明确国际科技创新和我国科技创新的现状与趋势;二是确立国家科技创新的战略与目标;三是设计实现科技战略目标的体制机制、步骤、政策和措施。

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和用人制度改革。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终因素是人。美国之所以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关键在于它构建了一套有助于教育发展、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机制体制。因此,政府要围绕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强自身创新,牢固树立教育和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把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靠教育来提高全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要积极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统筹推进各类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努力为科技人才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环境。

创新政府考核制度。由于我国政绩考核体系中凸显“唯GDP论”,以超额完成GDP增长目标作为政绩标准,从而促使地方政府走了一条“GDP-地方财政-政绩”的路径,使经济增长速度一直居高不下,造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效果不显著,科技创新乏力。“十五”计划将经济增长速度目标设定为7%,旨在把经济增长速度降下来,但实际增长是9.5%。“十一五”规划将经济增长速度目标设定为7.5%,但每年经济增长计划目标都是8%左右,而实际增长是年均11.2%。由于长期实行粗放型经济增长,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已面临严峻的挑战和压力。因此,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革完善政府考核制度,将教育发展和科技创新纳入考核内容,引领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建立政府多部门联合制定科技创新政策的机制。政府多部门承担或涉及科技创新工作,为了提高科技政策的科学性、一致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政府要建立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从财税、金融、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经济政策和科技政策的相互协调,形成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入实施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工程,大力推进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加强科技工作的统筹协调,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综合集成和高效利用。

构建企业创新服务体系。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指出:“科学重在发现,技术重在发明,只有科学知识和技术发明被企业家转化为商业活动时,才称之为创新。”可见,科研技术只有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才能形成创新,才能造福于人。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以技术进步求发展的机制尚未形成,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不够紧密。由此导致我国产业、企业和产品在国际分工中长期处于中低端,只能依靠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和资源的大量投入赚取加工生产环节的微薄利润。因此,政府必须围绕企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在高等教育、科技、经济政策和法律等方面加快改革创新,推进企业科技进步,做强做大,提升国际竞争力。

培养创新文化。创新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国民财富,是国家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的关键要素。教育、科技、宣传文化、财政和金融等部门要加强流程再造,联合社会各阶层,将创新文化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培育全社会热爱创新、勇于创新、尊重创新、保护创新、共同创新的创新文化体系,为我国科技创新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导)

作者:朱启贵

第4篇:创新体制机制 营造发展环境

[摘要]如果不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就可能错失泰州市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大机遇。为此,笔者对泰州市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相关调研思考。通过调研,笔者总结了泰州市区现代服务业遭遇的发展瓶颈以及面临的潜在阻力,为此,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创新,破除制约服务业发展的各种障碍,进一步理顺和完善有利于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 发展瓶颈 阻力 创新 体制

当前,人类社会逐步进入后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随着物质产品的短缺基本消除,经济增长必然更多地依靠服务业带动,这是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同时,先进地区的发展表明,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之间,服务业将进入高速增长期。2009年,泰州市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市区人均GDP突破7000美元①,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向后期发展阶段。如果不能充分认识泰州发展的阶段性,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就可能错失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大机遇。为此,笔者对泰州市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相关调研思考。

一、泰州市区现代服务业遭遇的发展瓶颈

1.市区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地区发展明显不平衡

泰州建市以来,市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一直低于全市水平3-4个百分点,2005年仅为27.0%,比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低4.1个百分点;2006年,泰州市区服务业占市区经济总量的比重只有28%,低于所属县级市靖江的36.8%、姜堰的32.4%、泰兴和兴化的31.8%;2007年市区服务业创历史新高,实现增加值96.1亿元,占市区经济总量的比重上升到29.8%,但在沿江地区仍处于倒数,也低于泰州县、市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

泰州及周边城市市区服务业发展状况比较(2000年~2006年)

2.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偏低,服务业内部结构尚需优化

从服务业内部结构看,泰州传统服务业仍占主导地位。近几年,批发零售贸易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在40%左右,明显偏高;而金融保险及房地产业占服务业的比重略超20%,明显偏低,尤其是金融业的增加值仅占GDP的2%,远远低于苏州的6%和南通的4%。服务业整体发展稳中求进,服务业结构基本稳定,但服务业内部各产业的具体发展情况存在着差异,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发展较快。

3.经济效益不够理想,与传统服务业相比仍有差距

从主营业务收入来看,2006年泰州现代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为115.72亿元,是传统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的42.8%,同传统服务业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其中金融业为52.90亿元,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为16.88亿元,房地产业为32.50亿元。从利润总额来看,现代服务业赢利能力也不强。2006年现代服务业共实现利润总额3.39亿元,只及传统服务业利润总额的一半,前三位依次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分别实现利润总额为2.06亿元、2.01亿元、1.03亿元。

二、市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潜在阻力

与泰州市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要求相比,在思想认识、体制机制、区域竞争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潜在的阻力。

1.思想认识方面的误区

对发展现代服务业缺乏危机、竞争意识,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短视行为,造成了泰州服务业发展理念、规划、思路的相对滞后,现代服务业成为市区经济发展中的一条“短腿”,带来了服务业发展的无序与分散,产业布局和产业配套不协调,产业链条短,集聚度不高,难以形成发展的规模、合力和效益,也难以改变服务业粗放增长的方式,导致高端服务业发展乏力,现代服务业人才留不住。

2.体制机制方面的制约

现代服务业牵涉面广,由于没有综合牵头部门和具体工作班子,造成泰州市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缺乏高效的组织保证,也直接导致了城乡发展不平衡。海陵作为泰州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充分,整体处于较低层次,一些行业的服务品种少,服务质量较差,无法覆盖所有的社会群体。从全市情况来看,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往往低于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扶持政策,而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机制有待进一步改善,其发展所需的法治、市场等环境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3.区域竞争方面的挑战

一是苏南板块遥遥领先。地处苏南的南京、镇江与苏锡常等苏南5市从“劳力经济”向“智力经济”转变,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办公室”转变,从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转变,涌现出一批“服务外包”、“总部经济”、“流量经济”、“城市功能要素经济”等新兴现代商务业态,制造业高端化、服务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进程明显加快。二是苏中板块竞相发展。扬州市维扬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生机勃勃,由双桥商务港、国际汽车城等4个市级集聚区和市文化创意产业园构筑的维扬现代服务业发展载体,为经济转型提供了新引擎。南通市今后3年将重点打造海洋工程和船舶装备等六个千亿级板块,服务业比重达到40%以上,建成长三角百亿经济中心、中国沿海主要港口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苏北板块后来居上。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连云港成为重要的战略支点城市,随着开发力度的进一步加大,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枢纽港初显风采,临港产业异军突起。

三、创新体制机制,营造发展环境

面对泰州市区现代服务业遭遇的发展瓶颈以及存在的潜在阻力,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创新,破除制约服务业发展的各种障碍,进一步理顺和完善有利于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

1.继续深化改革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按照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方向,进一步深化服务业改革,努力促进泰州市区现代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简化行政审批,放宽准入条件,进一步取消对现代服务业投资项目的行政审批,打破市场壁垒,实现要素自由流动,逐步形成公开透明、管理规范和全行业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加快电信、电力、市政、金融等垄断行业管理体制改革,鼓励非公有经济以参股、控股、收购、租赁等形式在更广领域参与服务业发展。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公开、企事公开、营利性机构与非营利性机构分开的原则,加快推进适宜产业化经营领域的产业化进程。

2.加大政策扶持

在落实好国家和江苏各项政策的基础上,对现有优惠政策加以修订完善,并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好的做法,制定出台一系列价格管制、产权变更等诸多方面的扶持政策,尤其是对服务业企业在用地、用水、用电等方面,按照竞争原则和鼓励发展的方向,逐步实行与工业企业同等待遇。坚持以政府投入为导向、社会投入为主体,金融信贷为支撑,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加快构建一批具有较强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的综合性、专业性、项目性的市、区级融资平台。组建中小服务业企业担保机构、风险投资机构,加强市、区两级政策性担保公司建设,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着力解决中小服务业企业“融资难”问题,进一步优化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3.强化服务管理

建立市区现代服务业工作推进机构,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和领导小组常设机构,调整相关部门工作职能,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理顺市区商业中心管理体制,实行属地管理,统一征收税费,按照比例分成。加强行业主管部门、统计部门的协调,逐步建立服务业部门统计制度、现代服务业统计制度、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调查制度,不断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强化重点服务行业运行状况跟踪监测;改进市区三产统计办法,实行在地统计,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强化地市级对所属市的考核,强化节能降耗、污染减排等约束性指标,真正用绿色经济发展指标体系指导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重点考核评价各市、部门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和工作业绩,努力实现中心城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作者:许倬恺

第5篇:高职院校体制机制创新项目探索

摘要:就已完成的国家高职示范(骨干)项目来说,体制机制项目中理事会制度建设是第二批新增内容,也是公办高职院校开启现代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先导探索与尝试。本文对江苏省8所国家高职骨干校进行综合考察,探析了理事会制度实践方面取得的成绩与存在问题等,为更多公办高职院校推行理事会且常态化运行等提供参考,旨在促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走上产教深度融合的育人之路。

关键词:理事会 骨干高职 江苏实践

2015年底,国家骨干高职校项目验收圆满结项了,总结固化高职校体制机制中,力求通过探索理事会制度密切校企合作增强内涵建设的经验依然任重道远。笔者以中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南京科技职业学院、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等江苏8所骨干高职校的材料为分析依据,初步总结骨干高职校探索政府、社会、行业等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理事会建设实践过程及经验成果,寻求解决当下高职产教深度融合瓶颈问题办法,实现示范与引领作用的发挥。

一、骨干高职院校体制机制项目理事会制度建设的设计理念

1.校企合作背景下国家及政府对理事会制度的设计理念

高职教育办学实践和研究皆表明:单一依靠高职院校自身办学的体制机制是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市场及国家需要的关键问题所在,因此,我国首先在政府层面积极主导高职院校进行校企合作共育人才的体制机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第一次提出了高职院校要探索建立理事会或董事会的要求。其后,《教育规划纲要》第四十条进一步规定了高职院校通过探索建立理事会或董事会,实现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长效机制的要求。2014年9月1日,教育部出台施行《普通高等学校理事会规程(试行)》(以下简称《规程》),为高职院校全面推行理事会制度详细的参考样本,体现了政策设计的理念。

2.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对体制机制项目中理事会建设的设计图景

真正为高职院校探索理事会实践进行设计规划的是国家骨干高职校建设项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中明确要求立项建设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强调体制机制创新中探索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方共建高职院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制度,最终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全面提升服务国家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就江苏而言,申报并被批准建设8所骨干高职校在其《申报书》及《建设方案》中列出了作为体制机制最重要项目——理事会建设详细内容,《规程》核心内容在其中皆可见,说明理事会建设项目设计图景是全面周到的,也为骨干院校创新实践提供了建设指南。

二、江苏省8所高职院校理事会建设实践探索与成效

尽管江苏省8所高职校在数量上只占本省公办高职校总数10%(公办高职院校65所,总体89所),但由于政府及院校共同努力并重视建设过程,终以优良成绩通过验收。

1.理事會建设项目的探索创新实践

(1)理事会的设立与运行。江苏省8所骨干高职校在3年建设期间各显神通,利用中央、省级财政、企业及校友等捐赠资金,提供了从60万元到136万元不等的资金支持,确保了理事会由筹建到运行所需资金。各院校依据设定方案与自身特点及所处行业,都在不同时间成立了名称不同的理事会,但冠名突出了“校企”“合作”字样,标明了设立理事会的核心任务(见下表)。

理事会建设都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先期调研筹备,设立理事会秘书处,多是利用原校企合作办公室等机构人员,详细拟定了理事会章程草案,遴选了理事会成员等成立准备工作,同时继续做好校企合作指导工作。第二阶段召开理事会成立大会,通过理事会章程、设立理事会长等组织架构等,并逐渐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及保障机制,按照理事会章程规定,专门委员会等工作机构运行,具体指导二级院系及重点专业的校企合作育人事宜。第三个阶段是各校每年适当时间召开了理事会大会或年会,总结校企合作成效,布置校企合作任务,审议增补理事会成员单位,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力求专业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诸多方面重大突破,将校企合作贯穿于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2)理事会的运行模式。江苏省8所高职院校理事会设置了各自的组织架构图,并在实践中行成了二层、三层及四层运行模式。这是理事会项目中最具创新的部分,体现了建设院校对理事会价值的最大追求。

采取二层运行模式的有: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合作理事会下设秘书处与专业共建共管委员会二级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着力提高专门人才质量、优化合作育人环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理事会下设专业建设、教学指导等6个专项委员会与环境艺术等6个校企合作中心的两层长效运行机制。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下设区域合作委员会和专门委员会开展工作,前者负责校内外办学资源的统筹和协调,后者负责校内办学活动的指导与协调,共同提供内外部支持实施校企合作办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采取三层运行模式的有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理事会秘书处下设人才培养合作、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服务和科技合作等4个工作委员会,与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等6个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联盟理事会下设秘书处及6个专门工作委员,实施在二级学院(系)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三层面管理,健全工作管理制度,建立考核制度,完善运行机制。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理事会下设秘书处(与学院校企合作办公室合署办公)指导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等工作机构,专门工作委员会全程参与并指导二级教学院系的运行体制机制。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下设常务理事会和秘书处,具体指导发展咨询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等机构,拓展校企合作领域运行机制。

采取四层运行模式的有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示范区理事会构建由常务理事会下设秘书处与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组织、指导、协调项目建设办公室、资产管理办公室及5个专业理事会的工作,通过专业理事会指导院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等这样四级层面运行模式。

2.骨干高职校理事会建设取得的成效

8所院校在理事会建设实践中没有当成一个孤立单元,而是将其贯穿到整个体制机制创新项目全过程,具体落实到重点专业建设中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等内容,凸显了理事会在体制机制创新项目中发挥的成效作用。

(1)高职理事会营造了共赢的开放办学外部环境。8所骨干高职院校以前进行校企合作,多是由校企合作办公室牵头相关企业进行,而理事会则将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多方联系到一起,在理事会章程协约下建立合作共赢关系,为开放办学营造了整合资源的外部环境。理事会搭建形式多样互动交流平台,起到了沟通与社会联系的桥梁作用,促使地方政府出台了与之配套的校企合作政策,促使行业参与学校专业建设,提升了产教融合的契合度。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在合作办学联盟理事会指导下形成了“一体两翼三园”运行机制,校企合作由“订单班”到校内“爱迪尔珠宝实训店”“苏宁易购校园店”,再扩展到“首屏学院”“九如城学院”等校外基地,走出一条初级校企合作过渡到高级校企联合办学的创新之路。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合作理事会事会通过运作达到了“园校企”三方集结联动,借力化工职教集团、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多渠道、多途径整合资源,实现了三方合作共赢局面,推动校企合作纵深发展。

(2)理事会在实现在专业教学的基础上通过校企合作共育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通过理事会与企业行业建设校企教学中心,校企共建“双主体学院”“内园外站”“校中厂”“厂中校”“双岗双职”等多种方式,搭建校企一体化平台,形成了“贴近产业、服务区域、协调发展”办学格局,进行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提高学生对专业与企业接轨学习的积极性。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在合作办学理事会指导下,着力调整优化专业设置与定位,以拓展校企合作深度和广度、增强办学活力为目标,重点共建食品科技园和实习宾馆2个“教学工厂”建设新模式,优化专业格局,形成“多元融合,学做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升了专业内涵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推动政校企共建推进“一园八站”建设,培养工学结合人才模式,发挥人才共育、人员互聘、多元投入、实训基地共建和技术服务协作五大机制效用。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建立“南信科技园”服务企业和支持教学机制,探索了校企“互利共生”合作主体模式,形成一批运行良好、效益明显和辐射带动作用的示范点,共育专业技术人才。

3.公办高职校理事会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升了在行业企业的影响力

高职院校通过理事会在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中设立“教师工作站”“大师工作室”等,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条件与机会,也为企业技术人员任职教学提供了可能,使得培育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双师型”教师数量与质量迅速提交,满足了利益相关者的实际需要。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理事会推进“四位一体、四方互动、四联四定”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开发“教师发展中心”信息平台系统校企共享,与企业共建“大师工作室”等,大大提升了“双师型”教师育人能力。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采取“校企互动,双向交流”手段,“双师素质”提升较快,打造了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总体而言,江苏省8所高职院校理事会使得校企合作达到了“相生相伴”效果。正如高职教育专家马树超所评价,这批院校理事会成效“不仅仅使学校办学业绩得到明显提升,更重要的是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上取得了成功突破,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保障。”

三、公办高职院校理事会建设还需突破问题探析

第一,高职院校对理事会的认识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理事会专题网站原本是校企合作办学集成化应用平台,可有效促进理事会成员之间等交流与沟通的。建设期间为同行提供借鉴学习的江苏现代农业校企(园区)合作联盟理事会网站,现也改版不见了。目前仅有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联盟理事会网站在运行,各校可采取理事会与校企合作办公室等共设网站的办法予以解决。

第二,高职院校突破长期存在独立办学惯性制约,吸引行业、企业等利益相关者真正参与的办法是探索混合所有制的双冠名学院。这方面在国家政策层面已经获得支持,就看高职校如何创新突破了。由理事会推动按照市场规则切实推进多方实质性参与招生、培养及就业的全过程,整合资金、设备、人员等办学资源等持续性投入,真正实现产教融合深度育人。

四、对后示范时代公办高职院校理事会建设的理性思考

第一,高职院校面临着由校企合作理事会向单位法人理事会转型升级发展机遇与现实要求。事实上,在国家推进骨干高职探索理事会制度后,《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1)5号]等相关文件,要求列入公益二类高职院校探索建立理事会等形式的治理结构,提高運行效率。可以说,国家骨干高职校及省高职院校示范进行理事会实践探索,也是高职教育顺应宏观环境变化,创新治理制度模式的先导示范探索。

第二,江苏公办高职院校都在已经审核公布的大学章程里设定了理事会名称、作用、职责、代表组成等内容,为贯彻落实《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任务及“十三五”规划,积极探索内部治理制度路径提供了法律保障,期望高职院校能够从完善大学治理结构,提升治理能力的高度予以实践,发挥高职教育为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的作用。

作者:阚国坤

第6篇:创新体制机制 规范业务流程

搞好企业招投标工作,是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的内在要求,也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避免腐败问题发生的有效手段。

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反腐倡廉工作显得迫切而重要。特别是在招投标方面,个别领导干部违反招标管理规定,违规插手和干预招投标;一些单位组织的招标活动不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致使招标结果有失公平公正;一些供应商通过围标串标、弄虚作假以求中标,严重损害了企业和其他投标人的合法利益;少数评标专家不能客观公正地进行评审,而是有意偏袒特定关系人。这些行为导致一些招投标流于形式,不仅影响质量和效益,而且诱发了一些违法违纪行为。针对上述问题,近年来,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创新体制机制,规范业务流程,努力建立健全招投标领域防腐体系,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健全组织,完善体制,建立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招投标工作机制

一是成立了招标管理委员会,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和总经理任主任。结合企业产业发展,招标管理委员会设尼龙化工、医疗物业、采掘设备、一通三防、焦化化工及环保、基建施工、洗选及物流、安全救护等十个专业组,由集团分管各产业或业务副总经理任组长,从专业技术上对所需采购物资设备进行把关。设招标管理办公室,集团总部及各业务板块相关部门为办公室成员单位,负责日常招标管理工作。二是成立了独立法人的社会中介机构,受委托负责集团的各类招标实施工作。三是成立由集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为主任、集团监察审计、经济运行监管、法律事务为主体的招标监督办公室,负责对集团招投标工作的监督。通过设立招标管理办公室、招标监督办,成立中平招标公司,从而形成了招标工作管理、操作、监督“三分立”的相互制衡机制。同时,在河南省、平顶山广泛联系,聘请拥有具备高级职称的矿山设备、机电设备、计算机系统、医疗设备及器械、化验设备、工程等专家869人,成立评标专家库。并建立评标专家抽取系统,可以满足异地抽取、随机抽取评标专家需要,有效避免了人为因素影响招标不公的问题。

二、健全制度、规范流程,堵塞招标工作漏洞

为加强招投标管理,先后制定下发了《招标采购管理暂行规定》、《招标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关于转发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活动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招标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明确了招标工作的责任主体、招标范围、工作程序、供应商管理、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办法等问题,为招标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了制度保证。

在招标工作流程上,按照“选型论证与技术审核归口负责,招标公司与采购部门分离运作,监察和招标办全程监督,权责明确、监督制衡”的原则,由集团及所属业务主管部门和使用单位,负责申报物资设备采购计划,组织选型论证与技术审核。生产物资必须在论证后提前一个月报送招标管理办公室,经业务主管部门审核后,由各专业组长审批,转入河南中平招标有限公司。中平招标公司负责按招标法有关规定,依法进行发标、开标、评标活动。招标工作中具体做到推荐、评标、定标“三分离”,即:每个参与招标的人员原则上不能在一次招标中同时参与两项工作,强化职能制约。国债、国补专项资金计划,由河南中平招标有限公司按国家规定,委托具备等级要求的招标公司依法组织招标。集团物资管理部门负责按中标结果与客户签定商务合同。集团招标监督办公室建立“招标监督管理台帐”,使用“招标监督报告”,对招标公司的招标活动做了前期报备、过程监督、后期管理的全过程监督。监督工作重点是把好“三关”,一是把好管理制度关,严格按照招标管理规定开展招标工作;二是把好流程关,严格按照招标流程,做好开标、评标、定标工作;三是把好过程监督关,没有监督人到场,不得擅自开标和评标。如果发现违规行为,及时终止或纠正招标活动,并对招标公司给予1000-10000元处罚。对基层单位未按照集团规定招标采购的,按违规采购金额的0.5-1%对有关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处罚。

三、分类实施,提高效率,保证企业发展、安全生产之需

招投标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通过公开、公平、公正招标,使市场成为科学配置资源的有效途径。但在实际工作中,既要严格按照招投标管理的规定进行,又不能影响企业发展、安全生产。根据种类不同,将物资设备采购分为三个层面进行。一是大宗物资采购方面,为确保集团安全生产物资的质量可靠、价格最优,集团与名牌大型企业强强联合,与国内知名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近年来先后与武钢集团、宝钢集团、中石油、青岛橡六集团等国内大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确保集团所需要如钢铁、油料等大宗物资质量最优、价格合理、安全可靠。二是矿用设备采购方面,建立了重点供应商制度,保证设备质量和安全生产急需,缩短采购时间。如采购采煤机等大型设备,与张家口煤机厂、西北煤机厂、郑州煤机厂建立重点供应关系,进行邀请式招标采购。三是其它通用类物资设备方面,一律实行公开招标采购。凡是单台设备价值在30万元以上或同类设备年累计采购100万元以上的,由集团统一组织招标采购。单台设备价值在30万元以下或同类设备年累计采购100万元以下的,由下属单位按照集团规定自行组织公开招标采购。

注重源头控制。建立完善供应商库,建立机电设备、综采综掘、通风安全、洗选设备、地质测量、电力设备、化工医药、办公机具及监控系统、仪器仪表、保险、工程等方面的供应商档案1000余家,实行准入制度和动态管理,优化了供应商结构。如将原来的综采、开掘、机电运输、通风设备76家供应商,从产品质量、供应保障、价格、配件供应、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考评后,优化到73家。将日用材料类的532家供应商,根据企业规模、技术、质量、价格、服务、信誉等要素,择优优化到298家,取消了234家。同时,重视招投标信息化建设。建立网站(www.hnzpzb.com)及内部办公系统,对外可通过因特网迅速连通各招标网站,及时发布招标公告,查询网上招标信息,同时与客户建立起适时、密切的联系,从而更加高效地服务于客户。对内可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传送及时流畅,做到了高效快捷。

四、强化监督,严肃纪律,及时纠正和查处各类违规问题

为加强对招标工作的监督,集团纪委设立了举报电话,认真接待来信来访,及时纠正和查处不合规招标行为。2009年8月,针对神马实业低旦丝项目投标不足三家的情况,我们按招标法执行了公示延期。2010年6月,对河南泰富科技质疑平禹煤电医疗设备采购的生化分析仪个别参数不符合要求的问题,进行了审核,对不符合技术参数的第一中标人及时进行了纠正。2007年6月,集团下属十矿通过招标,购置一台进口T2型经纬仪,供货商在送货时,以旧充新,提供了一台旧设备。集团纪委对此及时进行了查处。该矿地测队队长杨前因收受供应商好处,给企业造成损失,被行政记过,罚款3000元;设备中心副主任张晓末按规定严把验收关被行政警告,罚款1000元。对出现的问题,坚持举一反三,加强教育,使招标单位、招标公司、投标单位都从中吸取教训,按章办事,超前防范,尽可能避免问题发生。

(作者单位:中国平煤神马集团)

作者:徐建明

第7篇:体制机制创新

荣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

管理创新工作情况

荣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政务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管理创新工作精神,以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通过加强组织和行政效能建设,推进机制创新,激发工作活力,围绕创新社会服务模式,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促进政务服务工作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加强领导,制定方案

政务中心按照县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定期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管理创新工作,成立了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中心书记张伯君同志担任,全面负责管理创新工作;副组长由中心副主任朱亚夫担任,分管该工作,具体抓落实;成员:许清华、严棣枢、虞俊华,负责管理创新工作的实施落实,办公室具体承办。结合政务服务工作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筹集落实了相关工作经费。

二、抓好结合,突出重点

政务中心作为窗口单位,紧紧围绕“依法、高效、廉洁、便民”的服务理念,将管理创新与政务服务有机结合,突出重点进行体制机制创新。

(一)在考核激励上创新

公平公正的考核机制是肯定职工成绩,奖勤罚懒,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一是每年修订考核方案,使之更加合理。中心考核方案条理清楚,涵盖全面,规定明确,

1 量化准确,操作性强的特点;二是考核公平透明,可信度高。政务中心通过楼层互评、楼层推荐、考勤公示、考核小组评议等方式得出窗口及工作人员考核分值,评出每月红旗窗口、优质服务窗口、优质服务明星;三是考核结果运用有力。月度考核得分将作为年度考核评优、窗口及个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四是设立示范岗,建立向先进看齐的机制。政务中心设立了党员示范岗、巾帼示范岗、普通话示范岗等19个示范岗,达到了学先进赶先进的目的。

(二)在“两集中两到位”上创新

政务中心按照省、市、县的统一安排,加大了“两集中、两到位”的工作力度,对全县所有入驻窗口单位的审批和服务事项进行多次清理,特别是机构改革和“三定”方案调整后,政务中心再次对“两集中两到位”情况进行了清理,调整了窗口布局,加强了与县级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实现了国税、地税、新合、医保、工商、惠民帮扶等的整体入驻。目前入驻窗口、工作人员、办理事项均居全市区县首位。

(三)在标准化建设上创新

政务中心制定了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及村社区代办点标准化建设实施意见,详细规定了场地、设施、进驻事项、人员配备、软件名目、完成时限,在全市率先采用统一大厅布局设计、统一标识标牌尺寸式样、统一施工指导验收、统一补助标准的“四统一”方式推进,率先在全市完成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目前全县27个乡镇、345个行政村均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代办点),实现了县、乡镇、村(社区)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全覆盖。

(四)在电子政务大厅建设上创新

在电子政务大厅建设中,政务中心按照省市的要求,创新工作思路,建立符合中心实际的新机制,收到显著成效。政务中心一边报批设备采购计划,一边进行工作人员培训;一边进行设备安装调试,一边进行行政审批(许可)事项相关信息录入。政务中心比规定时间提前2个月,于2011年11月初率先在全市开通运行电子政务大厅,实现网上审批。

(五)在审批流程上创新

政务中心代拟了重大项目并联审批及绿色通道实施意见,牵头对重大项目进入绿色通道,实施并联审批,精简了审批程序,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限。大佛景区建设、“两所一庭”建设等均是受益项目。

三、成效显著,受到表彰

政务中心通过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严格落实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责任追究、一次告等运行制度,统一服务标准,规范服务行为,完善大厅接待,优化全程代办、延时办理、预约办理、特别通道、上门办理,网上办理等服务,收到显著成效。入驻部门达43个,办理事项383项,窗口工作人员137人,月均办件量12余万件,现场办结率、群众满意率100%。2011年在市政务服务中心组织的政务服务工作考核中我中心名列全市第一,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评为标准化建设先进单位。

四、存在不足,亟待解决

县政务中心在运行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足,阻碍了政务服务的发展,亟待从体制机制

3 上进行解决。

一是由于职能职责所限,对窗口工作人员的管理乏力。中心只有管理、协调、监督职能,没有人事权、财务权,就连年终考核,部分单位及窗口工作人员都不理解支持。

二是部分单位窗口工作人员更换频繁,没有按照至少2年才能更换的要求调整工作人员,致使个别工作人员摸索业务时间长,业务不熟练,影响办事效率。

三是部分单位未按照业务精、年纪轻、电脑熟的标准,选派工作人员进驻政务服务中心,致使窗口工作人员整体年龄偏大,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五、迎接挑战,早作谋划

1、深入学习文建明工作法,在管理的精、深方面狠下功夫,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2、加强学习培训,强化队伍建设。政务中心要继续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传达市县管理创新文件和会议精神,践行“依法、高效、廉洁、便民”的服务理念,提高管理干部和窗口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做到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

3、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牢固树立服务理念,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努力探索实施并联审批和“绿色通道”审批的新方法、新途径,为招商引资提供良好的政务服务环境,为我县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

二〇一二年三月八日

第8篇:体制机制创新

大力度削减行政审批项目,下决心清理调整行政事业性收费,2008年,市权范围内仅保留行政审批项目11个、核准事项49个、告知承诺事项10个,保留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162个。积极创新土地利用方式,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促进城乡土地资源的科学配置和节约集约利用,努力破解用地难题。全市共新增挂钩周转土地11861亩,占全省的1/4以上。全力深化金融改革,市区信用联社组建为民丰农村合作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宿迁市分行及3家县支行挂牌营业,沭阳县成立了全省首家村镇银行。4家小额贷款公司开业运营、3家获批筹建。全市注册资金亿元以上的担保机构达到3家。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49.7亿元、比年初增长26%,贷款余额323.6亿元、增长28.2%,其中工业贷款余额61.4亿元、增长51.1%。农业政策性保险为农户减少损失1862万元。改革招投标管理体制,建立统一规范的招标投标交易平台,工程开标、评标资金平均节约10.5%,政府集中采购资金平均节约16%。乡镇机构改革全面完成。在全省率先实行农民工工资支付专用账户制度,从源头上解决农民工工资支付难题。不断完善民主决策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注重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作用,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主动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民生议题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企业和基层干群代表参加,并通过《网上宿迁》进行网络视频直播,促进了政务公开,提高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建立市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增强依法行政能力。

上一篇:维生素b2下一篇:天然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