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案必修四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案不仅是实施教学流程的起点,而且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蓝本”。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语文教案必修四》,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高中语文教案必修四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教学实践探究

摘要:高一年级是初中升入高中的初始年级,学生在各方面学习都需要教师进行指导。高中语文难度加大,学生在学习中面临诸多困难,尤其是在古代汉语方面的文言文学习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时代差异性入手消除学生对文本的距离感,以教材为基础对学生进行文言文知识扩展,还要注重文言文的翻译练习,通过多种方法对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水平进行提高训练。本文对搞高一年级的文言文教学具有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实践探究

结束了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学生们在高中的文言文教育呈现出了更进一层的深度。学生刚升入高中,对高中学习模式尚不熟悉,面对难度加深的学习内容难免会出现各种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意初高中文言文教学的不同,帮助学生们做好初高中的过渡工作,使学生掌握高中阶段的学习方法,顺利完成初中生向高中生的转变。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谈谈高一年级文言文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文言文教学要注重时代差异

在初中学习阶段,文言文教学文本还是比较简单的选段或是篇章,并没有涉及文言文教学的专业性太多的部分。在高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则不一样,文章长度有所增加,文章难度也有了提高,在涉及历史年代方面出现了更多字词晦涩难懂的作品,学生对这类作品一时难以适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时代差异性入手,向学生介绍作品背景以及文本中涉及古今词义变化和古今异义的词汇变化,变化较大的语音变化直接教给学生正确读法,不适宜讲解语音在历史发展中的详细变化。语法具有一定稳定性,注意讲解与现在出入较大的语法现象。

例如,在《烛之武退秦师》课文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介绍时代背景以及具体事件的背景,向学生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生态。帮助学生树立对课文的初步认识,使学生对历史环境有大致掌握,对课文中人物形象的理解更加细致。学习烛之武临危受命,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讲解过程中注意讲解通假字、词类活用、偏义复词以及特殊句式等古代汉语特有的文言现象。注重时代差异性的文言文教学使学生对教学文本理解更准确深入。

二、文言文教学要注重文本扩展

在高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不能够满足于教材所提供的内容。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知识扩展教学,对学生进行提高训练。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更是需要进行知识的多方面积累。在文言文教学中,利用节选的片段,回归被选取著作本身。既有利于学生对教材文本的把握,还有利于学生在知识扩展中得到更多的古代文化常识、文言文知识以及文言文阅读训练。在考试中面对陌生的文言文选段能够增加更多的信心。这种方法需要教师在高中的起始阶段就教给学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例如,在进行《鸿门宴》学习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推荐《史记·项羽本纪》全篇文章。在《荆轲刺秦王》的学习过程中推荐学生阅读《战国策》相关内容。学生在阅读《史记项羽本纪》过程中,对古代的战争场面以及军功制度有一定了解,增加古代文化知识储备。通过对《史记》和《战国策》等长篇文言文的阅读,对文言文的结构有更多的认识,掌握更多的文言文词汇语法知识。阅读课外文言文增加学生文言文知识储备,在考试中拥有更好的得分率。

三、文言文教学要注重翻译练习

在初中学习阶段,文言文的翻译还停留在比较简单的层面,学生掌握难度不大。但是,在学生升入高中阶段后整体学习难度呈现提高状态。学生在考试中面临的文言文翻译难度也随之提升。因此,在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文言文翻译练习。尤其注意对学生进行文言文句式结构和特殊语法现象的反复练习,增加学生翻译的准确度。教学中注重翻译练习能够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准确把握。

例如,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足够多的文言文翻译方法与技巧。一方面,教师要教给学生辨别古今词义异同的方法、结合上下文准确理解人物语言感情色彩的方法以及足够多偏义复词的用法。另一方面,教师要帮助学生对接触到的文言文知识进行总结,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的文言文翻译素材库。学生可以通过积累考试素材,在擴展阅读中总结知识等途径对素材库进行丰富,提高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的准确度和对文意的准确把握,尽量使翻译与原文更加契合。注重文言文翻译练习使学生对文言文文本理解更准确,学到更多的文学与文化知识。

综上所述,在高中一年级的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正确方法的传授。教师要为学生消除文言文学习中的时代距离,通过扩展文言文阅读材料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通过注重翻译练习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言文材料的把握准确度。通过上述文言文教学的练习,能够有效减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阻碍。提高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把握程度,提升学生文言文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隋雪. 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有效性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8.

[2]李梦雪.高一学段文言文翻译教学研究——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J].亚太教育,2016(23).

作者:郑利梅

第2篇: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概览、特色及思考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北京、上海、天津、山东、辽宁、海南等6省份2019年秋季开始使用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核通过的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以下称“统编高中《语文》”)。此后“统编高中《语文》”将陆续在全国使用。

下面谈谈笔者阅读“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的感受和体会,以抛砖引玉,求教于方家。

一、教材概览

通读“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之后,我们可以看到,这册教科书在“立德树人”这个根本教育任务的统领下,以“人文主题、学习任务群”为显性线索设置安排了8个单元的学习任务。

其中,第一、二、三、六和七这五个单元是以课文为核心构建的“读写单元”。“读写单元”包括导语、选文、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等基本栏目。

每个单元的“导语”语言优美,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地指向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突出了单元人文主题,明确了单元学习目标,概括了单元核心学习任务,提供了单元知识学习策略和方法。

“选文”部分,全册教科书共选入32篇(首)课文。其中教读课文18篇(首),自读课文14篇(首)。每个单元的课文都安排有教读和自读两种课文。

每个单元的选文或三课,或四课,数量不等。每课有的由一篇(首)文章(或诗词)组成,有的由两篇(首)文章(或诗词)组成,有的则由三篇(首)文章(或诗词)组成,篇(首)数不等。

“学习提示”都设置于课文后,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示课文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提供课文阅读方法和策略。

“单元学习任务”实行结构化设计,引导学生开展各种体验性和探究性实践活动,综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五单元是《乡土中国》的“整本书阅读”单元,第四和八单元分别是“家乡文化生活”和“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这两个“学习活动”单元。

这册教科书将写作活动任务融入单元学习任务中,读写结合,发挥课文的范文作用,读什么写什么,解决了读写分离的问题。

这些单元以一体化设计的学习任务为核心,带动整本书的阅读或实践活动的开展。

除此之外,这册教科书还在书尾安排了《静女》(《诗经·邶风》)、《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和《鹊桥仙(仙云弄巧)》(秦观)等四首“古诗词诵读”。

为帮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的大致面貌,现将其主要内容梳理列表如下:

二、教材特色

查阅《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49-50页)“(三)教材编写建议”相关内容,获得如下表述:

1.教材编写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贯彻国家课程改革的精神,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2.教材编写要高度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体现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和尊重,有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爱国感情和文化自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审视“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的概貌,我们可以说,这本教科书始终贯彻落实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要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突出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努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为根本依据,注重发挥语文课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功能,强化了高中语文学科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遵循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培养高中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着力于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增强其民族自尊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具体说来,这册教科书具有以下特色:

一是教科书注意统筹安排选文内容,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

这册教科书重视中华文化的共同记忆,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任务落到实处,全书共选入古代诗文18 篇(首),占全部课文数(36篇/首)的 50%。其中古诗词13首,古文5篇。

选文注重题材和体裁的多样性,无论是教读课文《芣苢》(《诗经·周南》)、《短歌行》(曹操)、《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登高》(杜甫)、《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苏辙)、《劝学》(荀子)、《赤壁赋》(苏轼),还是自读课文《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琵琶行并序》(白居易)、《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师说》(韩愈)、《登泰山记》(姚鼐),抑或是古诗词诵读课文《诗经·静女》、《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鹊桥仙(纤云弄巧)》等作品,都体现了题材和体裁的多样性特点,从古风、民歌、绝句、律诗,到词曲、散文,都有呈现。

这册教科书加强和突出对学生的革命文化的教育,选取了多篇反映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作品,赞颂革命英雄人物事迹,凸显革命理论文章的指导价值,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的情感。选文体裁丰富,形式多样,既有革命领袖毛泽东的词作《沁园春·长沙》、政论文《反对党八股》《调查的技术》,又有大文豪鲁迅的杂文《拿来主义》,还有现代作家茹志鹃的著名小说《百合花》等。

这册教科书不仅历史底蕴深厚,文化厚重,同时还富有浓厚的时代色彩,注重选取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作品,加强了对学生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这些选文中有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展现祖国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的作品,如当代作家铁凝的小说《哦,香雪》。

特别是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以“劳动光荣”为主题专设一个单元,选取了讴歌我国现当代劳动人民、时代楷模,赞颂自力更生、执着探索、忘我奉献、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宝贵精神的文章,如沈英甲的《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林为民的《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叶雨婷的《“探界者”钟扬》、李斌的《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等等。这些选文是对当代学生的思想品质教育的鲜活教材。这类课文的学习,对当代高中学生了解和继承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优良传统,树立劳动光荣、劳动伟大、劳动崇高、劳动美丽的观念以及激发学生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等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这册教科书,立足民族,放眼世界,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让国外优秀文化进入中国高中语文学习课堂:例如这册教科书选入了外国文学文化经典作品、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致云雀》以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德国作家诗人黑塞的随笔《读书:目的和前提》等。教科书对外国文学文化经典作品的选取,做到了文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这对高中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判断事物,发展批判性思维,增强文化理解能力,提升文化鉴别力都益处多多。

这册教科书的课文,无论是甄选标准,还是选文结构,都值得一说。在甄选标准上,导向正确,文质兼美,深浅适宜,雅俗具备,经典性和时代性有机融合,积极弘扬正能量。在选文结构上,这册教科书注意统筹安排各类选文,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处处体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内容,这对帮助当代高中学生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作用很大。

二是教科書注意创新体例设计,以“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双线组织单元,安排学习内容。

这册教科书以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文化自信”“责任担当”为核心,按照“整体规划,有机渗透,自然融合”的基本思路,细化出“青春激扬”“劳动光荣”“生命的诗意”“我们的家园”“乡土的中国”“学习之道”“自然情怀”“语言家园”等8个人文主题,作为单元组合和内容选择的一条重要线索,发挥语文教材铸魂培元的作用。

以课程标准规定的12个学习任务群作为另一条线索,在这册教科书中安排了“文学阅读与写作(一)(二)(三)”“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一)”“当代文化参与”“整本书阅读(一)”“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一)”“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一)”等8个单元的学习任务,落实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各项培养要求。

正如上面所述,这册教科书以“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双线组织单元,选文丰富厚重,具有经典性、时代性、代表性,古今中外比例合理,突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造性地设计了学习任务群,实现了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的有机统一。

三是教科书注重强化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这册教科书围绕培养高中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以深度阅读、读写结合为指向,灵活安排和设计“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学习实践活动。改变了过去常见的以单向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思路,注意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注意合理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促进高中语文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这册教科书与以往的教科书相比,有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既没有像传统教科书那样设置课后“思考与练习”之类作业,也没有像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那样设置课后“研讨与练习”之类作业。但是每一课都安排了简短的学习提示,主要是设定学习情境,激发阅读兴趣,提示学习重难点,提供阅读方法和策略。这样安排,笔者揣测,这是留给学生更大的创造时空,让学生有较多的时间在教科书的引领下按照自己的阅读兴趣爱好和语文水平和能力去多读书、多思考、多写作。

每个单元后面则安排有单元学习任务。这单元学习任务实行结构化设计,一般设计3—4个活动。其中一个活动是凸显单元人文主题的,另外两个活动略有分工,从不同层面引领学生去思考、探究和交流,引导学生开展各种体验性和探究性实践活动,综合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这册教科书将写作任务融入单元学习任务中,在每个单元后安排了一个活动指向写作。这样读写结合,可以充分发挥课文的示范作用,读什么,写什么,有利于解决读写分离的问题。笔者预测,这样安排,对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是很有效果的。

使用惯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的中学语文教师,面临“统编高中《语文》”的全新面貌,该怎么办?笔者认为:

首先,加强学习,提高理论修养,更新思想观念。学习学什么?一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法律和法规,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教育的重要论述。二要认真学习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普通高中语文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三要认真学习有关专家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普通高中语文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性著作和文章,要全面准确把握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理念、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结构与内容等,更新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掌握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四要认真学习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特别是实用性很强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播放使用技术。五要认真学习教科书本身,掌握教科书的内容。此外,要注意学习各地先进教师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新时代新形势下,我们语文教师必须用新思想新观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用新理念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实践。

其次,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面对厚重的教科书,如果我们不转变自己的身份角色,还是充当过去那种知识传授者的角色,那么势必不能适应新教科书教学的需要。所以,首先,我们要从过去的知识的传授者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角色。随着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语文学科知识不断增加且发展极快,语文课堂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和来源。因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的教学重心不再是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设法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进而引导和帮助学生自己去发现、获取、组织和管理知识。

此外,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转变语文学习的思想观念,改变学习方法。着眼于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语文学习兴趣的提高,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做到情感、能力、审美情趣同步发展。要让学生认识到进学校是来读书的,让学生真正体悟到读书的好处和益处,使读书返璞归真,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做到以读为本,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进而读与写相结合,用“以读为主、自悟自得、读法渗透”为特色的现代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新模式去取代过去那种以“内容分析、烦琐提问、写法分析”为特征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旧模式。同时要使学生认识到不能把发展自己的阅读能力的希望全部寄托在语文课堂上,更不能把阅读视线只聚焦于课本里的几篇选文上,而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语文资源,放大阅读范围,读一切可以读的有益的书,可以读书报杂志、可以读“电子书”(电脑、网络、光盘),还可以读“无字书”(自然万物、人情世故等),在广阔的空间里学习阅读、积累感悟、提高能力。因为语文天生与生活同在,语文天生与时代有缘,语文的外延与生活外延相等。语文学习无处不课堂。

[作者通联:安徽歙县第二中学]

作者:程鸣

第3篇: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问题探讨”研究

摘 要:问题探讨作为人类社会活动行为由来已久,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关系到“怎么教”与“怎么学”的问题,问题探讨成功与否甚而影响到教学目标的达成,苏教版语文课程教材在有些篇章后面设置了“问题探讨”栏目,为重新审视课文提供了路径,当前对它的系统研究甚少,语文课程教学的实践操作中问题探讨也至关重要。本研究拟在分析该栏目的设计思路、使用价值、实施情况、实践效能、优化发展等,以期更好地解读编者的编排企图与其实践操作的价值。

关键词: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 问题探讨

一、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问题探讨”的内涵

(一)问题探讨的内涵

“问题”一词,现代汉语词典对其有四种解释,与问题探讨相关的有三点: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关键、重要之点。“问题是我们的朋友,因为我们只有深入到问题之中,才能够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法。问题是通向更加深入的变革和达到更为满意的途径。”(迈克尔·富兰语)。通过问题,可以启迪学生思考,引导教师的教学目标策略方向,它本身亦是传授知识、训练能力、研读范文的路径,为课文阅读完毕后重新审视课文提供了风向标。通过探讨,解决了问题,师生完成了课文再梳理与疑难点的解释与理解,也提供了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途径,这些问题自然是关键点或重要之点,需要学生解答,矛盾、疑难之处则需师生共同合作探讨。

探讨既是一种心理过程,也是实践过程,它反映了学生看待问题时的个性心理特质,掺杂了学生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认知事物,评价事物的心理活动过程,它关系到个体的记忆内容、思维品质。作为实践过程,它既具有合作性质,也具有个体独立操作实践性质,前提是个体的思维成果付诸实践,外化为一种行为结果,由概念→判断→推理→决策,最终要由决策结果与方案的生成,然后在合作讨论的过程中被他者所接收。因而是一种隐蔽性与表现性相结合的活动。

(二)苏教版高中语文问题探讨的内涵

问题探讨以语言或文字为载体,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人类咿呀学语时最简单的探索讨论,但在我国语文教材上作为一个栏目出现,最早可追溯到叶圣陶和夏丏尊编著、1935年“开明”出版的《国文百八课》的四项之一“习问”(其余三项乃“文话”“文选”“文法或修辞”)。

丁帆和杨九俊主编的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将“问题探讨”与“文本研习”“活动体验”三个栏目并列,追加在文本后面,成了除“积累与应用”之外新的教学呈现方式之一。从学生“学什么”来说,问题意识至关重要,它指向问题行为,并最终催生问题策略,引导问题解决。从教师“教什么”来说,启疑才能解惑,指导学生探讨比直接告诉他们答案更重要“开而弗达”。同样,教师需要有疑问才能指导学生去解决问题,而学生需要探讨才能形成对策。学生与教师,问题与探讨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学生是问题探讨的主体,教师是主导,问题是关键,探讨是手段,解决是最终目的,只有达到中国传统的阴阳相调才能和谐共生。

二、问题探讨的设计思路

(一)问题探讨的编排布局

如表格所示,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有六个专题专门设置有“问题探讨”栏目,可见编者对此种学习方式的看重。问题探讨一般由三个问题构成,多则四个,以板块为单位设置题目,如必修三“文明的对话”,该专题设置有两个板块,“审视传统”和“认识和沟通”。“审视传统”设有《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文章一篇,该板块的问题探讨栏目围绕这一篇文章展开,“认识和沟通”设有《东方和西方的科学》《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两篇,该板块问题探讨围绕这两篇文章展开,其中的问题有针对单篇的,也有将两篇对比结合探究的。

(二)问题探讨的主要特征

(1)目的性

语文教材的问题探讨之所以放在课文的后面,而不是像生物或其他课程一样放在导入前面,是因为它们的目的不一样,语文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熟读课文,了解课文之后带着问题回到课文,重新审视课文。这三个问题一般都指向课文主旨的表达,是理解课文中心思想的核心所在,因此目的性很强。

(2)明确性

问题探讨中问题意识明确,所设置的几个关键问题条理清晰,层次清楚,难度或平行或逐层推进,步步启迪,一环接一环将学生带到思想境界的最高层,可谓“春风化雨”,编者的问题设置不模棱两可,而是十分清楚,用词用语如“有什么样的关系?”“怎样论述彼此的差异?”“怎样总结出形成差异的原因的?”,问题指向明确。

(3)启发性

问题探讨注重学生探讨该问题,注重学生主体的参与,对待学生要“道而弗议”“强而弗牵”,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及个性特点,问题由易到难,逐层推进,符合不同层级学生的智力需求,并且由提示阶段过渡到问题阶段,如必修三“文明的对话”专题,“认识和沟通”板块,问题四,在提出“说说作者是怎样通过比较将道理阐述清楚的”之前仔细说明了什么是比较,比较的作用,这样可给一头雾水的同学在思维上提供一个跳板或缓冲带,问题问得颇具启发性或者说艺术性。

(4)量力性

问题探讨的题目内容中规中矩,无超出学生智力的超难问题,总体上考虑了学生的可接受性。题目探讨方式有个人独立思考的,也有讨论的,甚而小组交流的,点线面结合具有丰富性特征。如必修五“直面人生”专题,“人生选择”板块,问题一,先翻译一段,“根据司马迁和屈原的人生选择,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易操作。问题二和问题三涉及到“两者的人生选择为何不同”与“人物内心复杂心情”就偏难,但适合高智商、高情商的学生。各个层次的孩子都有游刃有余的问题环节。

(5)实践性

问题探讨既可以是隐蔽的个人内心活动,也可以以外在性的讨论形式展开,集众多智慧火花于一处。编者多次使用“讨论”“小组交流”等词汇,意在强调本活动的操作实践性。有的问题“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将问题与个人过往活动经历相结合,不再是机械学习或接受性学习,而是自主性学习和有意义的学习。

(6)联系性

问题探讨紧扣文本,如“从文中”“类似的词”“这三篇文章”“结合本专题文章”等,问题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围绕课文、问之有据、问之有度。

三、问题探讨的使用价值

(一)激发动机,迁移发散

该栏目贴近学生实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个体有主动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带来的积极情感的倾向,这种动机为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尽快尽好地解决某一难题提供了推动力。若没有问题设置,学生脑中形成不了相关的问题意识,没有克服障碍的动机,便不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产生良好的学习心理趋向。问题分为记忆性问题,理解性问题,应用性问题多种,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二)温故知新,耳目一新

依托问题探讨,提供温故机会,有助于学生重审课文,在学习上进行旧的总结与新的生成。既能温习旧有的知识,又能在新的理解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个性特征,独到见解,触摸思想的火花。

(三)自主学习,生态课堂

问题探讨对于具有学习主动性的学生来说,无疑于一把预习的金钥匙,靠它打开思路,支持学习系统。同时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指导下,教师改变角色扮演,由知识的灌输者成为问题的引导者,组织课堂展开有效讨论,改变课堂的生态格局,塑造一个积极开放、合作探究的生态课堂。

四、问题探讨的实施情况

本研究采取从互联网收集资料的方式,随机抽取了12节苏教版高中必修语文课程的教学实录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收束时长,学生是否参与,教师是否使用问题探讨进行统计,结果发现,收束时长最长为5分12秒,最短为3秒,由于高中阶段教学内容多、任务重、时间紧,许多课堂缺失收束部分的精彩呈现,没有重视最后的问题探讨,美国卡罗尔的时间管理概念认为:“时间是影响学校教学成败的中心变量。”[1]收束部分与问题结合的时间有待规范。

在这12节课中,涉及到问题探讨这一栏目的仅有两节,而学生参与该栏目的只有一节,归咎其原因:

1.教师不重视

对于编者的设计意图,教师自身没有明确,在没有仔细考虑该栏目的价值,重视该栏目的意义的情况下,忽略了问题探讨。第二,教师已经找到了好的替代方案,在教学中或多或少地提到问题探讨的有关内容,并且在课堂中已经解决了,并非要放在教学最后为宜。但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如讲解时间过长,完全忽视了学生的自为探讨,主体地位或讲解过于简单,未能深入透辟地解决问题。

2.学生不参与

学生本身的积极性不够,没有加入到课堂探讨或小组交流中来,即使课堂热热闹闹的,但讨论的根本就不是相关问题,而是闲话碎语,编者的意图仍未达成。

即使该栏目实施,实践效能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3.教师的提问艺术性不够,未能引起学生有效思考。

虽然问题探讨设计有现成的问题,但实际操作起来,教师不能全盘照搬,一字不漏地照着读,否则未能超出学生的学习预见,不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效思考,深化学习。

4.在进行分组协作讨论时,学生的协作能力和自我管理经验不足。

教师在设计该步骤时在带领学生讨论探究时的技能有待提高。

5.未能多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师一言堂,未能设置一个更为宽松和全面的评价机制。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孩子在不同领域有各自擅长之处,教师不能盖棺定论,而要激发他们的特长,有的孩子发散思维好,就让他们回答想象力丰富的问题,有的学生聚合思维好,就让他们回答逻辑缜密的总结性问题。

五、问题探讨的优化发展

1.制定目标,积极参与

针对教师不重视问题探讨栏目的情况,要制定目标,从根本上利用好该栏目,不负编者的编写意图,让师生积极参与,积极利用。

2.认真备课,艺术提问

布鲁姆感知有六个水平,分别是认知、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创意,教师要在前五个感知水平的基础上,达到艺术提问,有创意地利用好问题探讨,在提问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波澜、有起伏,营造好问题氛围,认真备课,才会有出彩的教学机制。

3.支持动机,自我评价

“由于各个教学模式有着不同的理论依据和教学价值追求,有着不同的操作程序和策略方法,因而评价的方法和标准也不一样,每种教学模式都有适合自己特点的评价方法和标准”[2]奥苏泊尔将学习按两个维度分为接收学习和发现学习;另一个维度是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考虑到现行评价标准与机制的不完善,以老师的评价为主,成了一言堂,可以让学生自主参与到问题探讨的评价中来,自我评价和其他同学评价相结合,支持他们的学习动机,鼓励发现学习和自我学习,让他们在问题探讨的自我评价中形成有意义学习。

4.合理分配,安排得宜

在问题探讨环节,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分配比例合理,知识能力问题与情感态度问题分配比例合理,师生共同活动与学生独立活动分配比例合理,课内作业与课外作业分配比例合理,重点与非重点所占时间分配合理。

5.删繁就简,去粗取精

教师在使用教科书问题探讨栏目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当提供一些补充材料,如实例性材料、对比性材料、佐证性材料、拓展性材料等。遇到基础较差,接受有困难的情况,也可做一些删减和变通。这当然是建立在教师了解学生,“特别要了解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3]的基础上。

结语:苏教版必修高中语文问题探讨栏目对于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总之,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而要创新开放,去粗取精,利用教学机智适时做一些变通,艺术提问,引导学生利用好问题探讨,不负编者意图。

注释:

[1]Carroll J.B. A Model of School Learning Teachers College Record,1963,P723-733.

[2]薛晓阳,蔡澄,马兰芳主编:《教育原理与策略》,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04页。

[3]顾黄初主编:《语文教材的编制与使用》,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29页。

(陈静 江苏扬州 扬州大学文学院 225002)

作者:陈静

第4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

第一单元

窦娥冤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

2、通过窦娥冤这一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3、从文学鉴赏的角度理解关汉卿设计三桩誓愿应验的用意。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介绍关汉卿: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元代人说他:“生而凋搅,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籍风流,为一时之冠。”他曾在散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说自己精音律,会吟诗,能吹萧弹琴,歌唱舞蹈,也会下棋射猎,多才多艺。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15部。《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2、 关于元杂剧:

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 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

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此外,还有孛(bó)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

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元杂剧的唱词按一定宫凋写成。共分五个宫(五个全音阶):正宫、中吕宫、南昌宫、仙吕宫、黄钟宫,分别个当于现在的C、D、E、G、A五个乐调(谱号);曲牌,相当于现在的调号和板号(如二黄散板、西皮快板等),也即简谱中的曲谱和节拍。元杂剧中一折限于一调一韵。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科范或叫“科”“介”,是关于动作、表情或其他方面的舞台提示,如“笑科”“见科”“把盏科”“做掩泪科”“内作起风科”等。

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正说明这一点。 此外,每本杂剧结尾处有两句或四句诗句,用以概括全剧思想,提出本剧剧名。例如,“秉鉴持衡廉访法,感天动地窦娥冤”。末句是戏的全名,“窦娥冤”则是简名。

二、研读课文

1、 在课文中共出现多少曲牌?都属什么宫调? 明确:共出现10个曲牌,都属于正宫调。

2、根据10个曲牌和故事情节,把课文分成若干层次。

明确:10个曲牌有3个层次。使剧情有张有弛,有烘托、有渲染,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第一层是[端正好][滚绣球]两个曲牌,大意是窦娥指斥天地鬼神。 第二层是[倘秀才]至[鲍老儿]四个曲牌,大意是窦娥告别婆婆。 第三层是[耍孩儿]至[煞尾]四个曲牌。大意是窦娥发下三大誓愿。 分析第一层: 齐读第一层两支曲子。

提问:窦娥为什么要指斥天地鬼神?

明确:窦娥诉说自己莫名其妙犯法受刑,冤屈之大可“动地惊天”。又因为窦娥的冲突对象隐于幕后,而天地鬼神便成了她的指斥对象。由于内心的悲愤难以控制,便构成了对天地的怨恨与控诉。天地,在古代人的意识里,是被看作能够主宰世间万物包括人的命运的最神圣的东西。是不容侵犯的。但由于窦娥的冤情深重,而天地面对人间的邪恶残暴竟无动于衷,所以窦娥唱出“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的唱词时,便自然得到了人们的共鸣。

[滚绣球] 明确:作为封建社会中的一普通女子,窦娥对神明的天地本应深信不移,可是残酷的社会现实使她对天地鬼神由信赖而怀疑,由怀疑又转为愤怒的控诉:“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这样,窦娥通过自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含冤难辩的悲惨经历,认识到了善良的人的贫穷命短,罪恶的人富贵延寿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她的觉醒意识和强烈的反抗精神。

作为封建社会一个弱女子的窦娥,认识了封建社会的罪恶又能怎么样?她除了对天地日月鬼神进行愤怒的控诉以外,只能是“落得两泪涟涟”。

分析第二层

提问:从“左侧右偏”“前合后偃”两句可见窦娥在赴刑场途中所受的苦难,可她为什么还要提出坚决走后街,舍近而求远呢?

明确:因为窦娥的婆婆住在前街,怕婆婆看见自己受刑而伤心。这充分显示了她淳朴善良的美好心灵,展示了她性格中温顺善良的一面。

然而,她的婆婆还是迎面赶来了。关汉卿驾驭语言的能力是惊人的,窦娥对婆婆的一段说白,出自这个封建社会小媳妇的口里是那样的贴切,表现得是那么自然、生动。在戏剧冲突的程度上,由急转缓,由怯转伤,抒情气氛加浓,窦娥的性格更加完美。可见窦娥对婆婆的孝顺,但像这样一个完美的善良的妇女,竟然惨遭如此的冤屈,被诬陷为杀人凶手,足见当时的统治是何等的腐败,社会是何等的黑暗。这不仅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还为悲剧的产生蓄足了势,起到了深刻批判封建社会的作用。

阅读[快活三][鲍老儿]。

提问:这两支曲子是窦娥临刑前对蔡婆婆提出的希望和要求,在表现主题方面起什么作用呢? 明确:使人们对窦娥的悲惨遭遇更加同情。她劝婆婆不要过分悲伤,再一次表明了她善良、美好的心灵。这样的好人蒙冤而死,自然使人们对不公正的社会产生愤恨之情,戏剧的审美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

分析第三层

分析窦娥临刑时发出的三桩誓愿,说明她所希望的是什么。 明确:第一个誓愿是血溅白练:她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第二个誓愿是六月飞雪:她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天得到反应;第三个誓愿是亢旱三年;她不仅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申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

她的三桩誓愿与第一层对天地的指责是什么关系呢?是否矛盾呢?

明确:窦娥对天地鬼神的严厉指斥和要感动天地,显然是矛盾的。可见,窦娥诉冤过程中对天的怀疑和依赖是始终交织在一起的。这正反映了作家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一方面,他通过窦娥指天斥地从根本上批判封建统治阶级,表达自己变革现实的愿望。另一方面,又不能从根本上提出救民于水火的办法,只能靠天地动容来昭雪窦娥的冤案。

窦娥的三桩誓愿明明是幻想,却偏偏写成现实,明明是不合理的偏偏写成合理的,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这说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除了乞求天地鬼神申诉冤屈以外,没有别的办法,作者采用这种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一是表明社会的腐败黑暗,二是刻画窦娥强烈的反抗精神,三是表达人民要惩治邪恶的愿望。

“煞”就是结尾的曲牌,为什么关汉卿要把“煞”分成[二煞][一煞][煞尾]三个曲牌呢?

明确:说明蓄积在窦娥胸中的怒火再也无法控制,犹如地下岩浆,冲向决口。也说明剧作家意犹未尽,他要把窦娥的无辜受害,要把人们对窦娥的同情,要把人们对统治者的愤恨表现得痛痛快快,淋漓尽致。于是在结尾处一波三折,把高潮推向顶峰。

《窦娥冤》中有两句唱词,两个牌文本不同,试分析其优劣。

《古名家杂剧》本:地也,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也,我今日负屈衔冤哀告天。 《元曲选》本: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第一句唱词用的是陈述语气,不如那质问语气强烈;第二句《古》本为哀告祈求,而《元》本则是对天的指责和否定。比较而言,《元》本突出了窦娥不屈服于恶势力的反抗精神,使人物形象显得更加高大,也使作品的主题得到了丰富和深化。 【补充材料】

“苌弘化碧”“六月飞雪”“东海孝妇”典故的出处:

1、“苌弘化碧”出自《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沉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

2、“六月飞雪”出自《太平御览》:邹衍事燕惠王尽忠,左右谮之王,王系之狱。仰天哭,夏五月为之下霜。

3、“东海孝妇”出自《汉书·于定国传》: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姑欲嫁之,终不肯。姑谓邻人曰:“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姑自经死。姑女告吏:“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验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上府,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狱,哭于府上,因辞疾去。太守竟论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

东海孝妇逆来顺受缺少反抗精神。 十大古典喜剧:

关汉卿《救风尘》、王实甫《西厢记》、白朴《墙头马上》、康进之《李逵负荆》、郑廷玉《看钱奴》、施君美《连闺记》、康海《中山狼》、吴炳《绿牡丹》、高濂《玉簪记》、李渔《风筝误》

十大古典悲剧:

马致远《汉宫秋》、纪君祥《赵氏孤儿》、高则诚《琵琶记》、冯梦龙《精忠旗》、孟称舜《娇红记》、李 玉《精忠谱》、洪 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方成培《雷峰塔》

雷雨

【教学目的】

1.体会剧本中连续紧凑的戏剧冲突和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2.理解剧中所揭示的阶级矛盾的深刻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周朴园的性格特点和话剧的特点。

2.难点: 通过剧情对资产阶级虚伪、自私、冷酷、残忍的阶级本质的 揭露。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词语补释: *拜望:原是敬辞,指探望。文中含讽刺的意味。 *涔涔:形容汗水不断地下流。P92注① *谛听:仔细地听。谛:仔细。 *恩怨:恩惠和仇恨。文中偏指仇恨。 *见地:见解。

*交涉:跟对方商量解决有关的问题。文中含有办成事情的意思。 *惊愕:吃惊而发愣。

*昧心:违背良心。昧:mèi昏,糊涂,不明白。 *弥补:把不够的部分补足。

*伺候:在人身边供使唤,照料饮食起居。

*无赖:①刁钻泼辣,不讲道理;②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贤慧:指妇女心地善良,对人和蔼。也作“贤惠”。 *郁热:闷热。郁: 积聚而不得发泄。 *怨愤:怨恨愤怒。 作者简介: 曹禺,原名万家宝,1910年生,湖北潜江人。他从小爱好戏剧,1929年进南开大学,后来又转清华大学外语系,毕业后进清华研究院,专攻欧美戏剧文学,并从文学中汲取营养。1933年,在即将结束大学生活时,完成处女作《雷雨》。经巴金、靳以的推荐,这个剧本在1934年出版的《文学季刊》上发表。作者自己说: “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朽,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曹禺选集后记》)继《雷雨》之后,又写出了《日出》《北京人》《原野》《蜕变》等剧本。《雷雨》《日出》成就最高,是他的代表作。在这两个剧本中,作者以卓越的艺术才能深刻地描绘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图景,对于走向没落和死亡的阶级给予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剧作震动了当时的戏剧界。1942年,曹禺把巴金的《家》改编成话剧,解放后,写了《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

《雷雨》简介: 《雷雨》以现实与往事相间的手法,写了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这个家庭的主人,某煤矿公司董事长周朴园在三十年前,还是个地主大少爷的时候,曾引诱女仆梅妈的女儿侍萍,生了两个孩子。后来,他为了娶一位“有钱有门弟的阔小姐”,强迫侍萍把大儿子周萍留下,把刚生下三天的第二个孩子(鲁大海)带走,遗弃了母子俩。周朴园又娶了繁漪。并生了个儿子周冲。侍萍被逼得走投无路,冒着大风雪去跳河。她被救后,为了孩子,又嫁了两次,与后来的丈夫鲁贵生了个女儿四凤。不料鲁贵与四凤无意中又当了周家的仆人,儿子鲁大海当了周家的煤矿工人。于是以周家为中心发生了各种巧合的违反伦常的性爱关系,展开了错综复杂的矛盾: 继母繁漪与周萍私通,同父异母的兄妹周萍与四凤相爱,周冲也在追求四凤,而周朴园与鲁大海父子相互为敌,周萍与鲁大海兄弟之间亦互相仇视。这个悲剧的内幕是侍萍因繁漪通知她领回四凤而来到周家才被揭露的。这些矛盾酝酿、激发,终于在一个“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燥”的下午趋向高潮,又经过一番复杂的矛盾冲突,周萍和四凤终于知道他们原来是同母兄妹。于是一场悲剧发生了,四凤触电而死,繁漪的儿子周冲为救四凤不幸送命,周萍也开枪自杀了……这个罪恶的大家庭终于归于毁灭。 《雷雨》标题的意义: 《雷雨》这个剧名,既指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高潮和结局又发生在雷雨之夜;又指剧中人物雷雨般的性格,象征渴求自由,冲决封建罗网的迫切心情。同时,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这就深刻地反映了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的现实。

《雷雨》人物关系表:

节选部分结构: 节选自第二幕,主要写周朴园与鲁家母子的对话,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 三十年后周朴园和侍萍再次相见。

第一层:侍萍以叙述别人故事的口吻,揭露周朴园的罪恶,诉说自己的遭遇。──写他们过去的矛盾 第二层:通过周朴园态度的变化,暴露他的伪善面目,表现侍萍这个劳动妇女的阶级本色。──写他们现在的矛盾

第二部分: 周朴园与鲁大海父子、侍萍与周萍母子见面。 通过周朴园和鲁大海的激烈冲突,揭露周朴园压榨工人的罪行,反映工人阶级的反抗斗争。 分段依据: 第一部分从家庭生活方面来揭露周朴园;第二部分从社会生活方面来揭露周朴园。 为了使周鲁两家三十年的新仇旧恨集中在一幕戏中得到反映,作者灵活地运用了“回顾”的方法,把历史和现实,过去和现在紧紧联系起来了,用以刻画人物性格,推动剧情发展。

第二课时

人物形象分析: 1.周朴园

从他们的意外遭遇,这一场谈话来看周朴园的性格特征: 对话由口音讲到无锡,讲到三十年以前,归结到在无锡发生的“一件很出名的事情”。这时,侍萍知道眼前的这位老爷就是周朴园,周朴园却不知道眼前这个下人就是侍萍。“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他把被自己凌辱过的使女说成是“小姐”,为的是美化自己,按照剥削阶级的意识,少爷与下人有这种关系是可耻的,要门当户对,要维持面子,自然就把侍萍说成是“小姐”。然而侍萍却说: “可是她不是小组,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她平静地、原原本本地说出了事实。这话犹如利刃,触及了周朴园对侍萍始乱终弃的丑恶行径,他“汗涔涔地”,显出一副狼狈像。这时,周朴园想知道侍萍的究竟,便用“亲戚”来遮掩,并说要给她修坟,以此作为打听的理由,同时在别人面前表示自己的“仁慈”和乐于行善的“美德”。当他知道在自己的意念中已经死去的侍萍还活着,而且她的孩子也活着时,便神经质地惊愕起来,说“什么? ”时而“忽然起立”紧张地问“你是谁? ”表现出他极度的惶恐和不安。当他明白眼前站着的就是三十年前被他遗弃的侍萍时,他“忽然严厉地”问道: “你来干什么? ”立刻就显出了他的狰狞的面目。因为他认为侍萍的出现,会对他的名誉和地位构成威胁。这句话撕去了刚才用来伪装“善人”的面纱,露出了他凶恶的本相。接着又凭他三十多年从尔虞我诈的争夺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提出质问: “谁指使你来的? ”他对侍萍软硬兼施,先是反脸不认人,说什么“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为了怕家人知道,他竟提出不许侍萍“哭哭啼啼”,接着想哄骗侍萍忘记“从前的旧恩怨”,叫她“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企图掩盖自己的罪恶。他花言巧语,要侍萍“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想以他过去那廉价的感情打动侍萍,拉拢侍萍。他担心侍萍告诉鲁贵,揭穿他的老底,他还担心侍萍利用鲁大海、鲁贵和四凤的关系对他进行敲榨,他终于使出用金钱收卖的手段: “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 ”在他看来,金钱能化却侍萍的愤恨,金钱能赎回他的罪恶,金钱能使受害者微笑,金钱能使造孽者心安,金钱能永远消除这件事对他的威胁。这些集中暴露了他的世界观,反映出他的了老奸巨滑和阴险。为确保自己的名誉地位不受威胁,他不许侍萍同自己的亲生骨肉相认,并勒令“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还以五千元支票进行收买,以策万全。

以上通过周朴园对侍萍的态度,深刻地揭露他虚伪、自私、冷酷、残忍的本性,说明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伪君子。

这些性格特点,在鲁大海同周朴园的面对面的斗争中进一步地揭露出来。周朴园使用了卑鄙的手段,一方面血腥镇压工人,一方面瓦解工人的团结,并且开除了工人罢工的领头人鲁大海。鲁大海在愤怒斥责周朴园时,揭露他血淋淋的发家史,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时,故意让江堤出险,淹死两千三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性命他扣三百块。还揭露他血腥镇压煤矿工人罢工,“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工人”,他双手沾满了工人群众的血,他“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马克思语)所以周朴园是一个坏到了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的人。

鲁侍萍与周朴园的对话,从私生活的领域揭露了周朴园的反动阶级本性。 鲁大海与周朴园的对话,从社会生活的领域揭露了周朴园的反动阶级的本性。

从连续紧凑的戏剧冲突可见: 周朴园对侍萍先是爱,后是赶,赶走之后又怀念,他怀念的侍萍活脱脱地站在他面前时,他竟是那样的凶狠,对此应如何理解? 傅立叶说: “侮辱女性既是文明的本质特征,也是野蛮的本质特征,区别只在于,野蛮以简单的形式所犯下的罪恶,文明却赋之以复杂的、暖昧的、两面性的伪善的存在形式。”“这一个”周朴园正是富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伪善的存在”。他那矛盾的行为,以其性格的复杂性、多面性,显示出他作为董事长的“这一个”周朴园的基本定性──真诚的伪善,伪善的真诚。

2.侍萍 侍萍是一个受侮辱,被损害的女子,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正直、善良、刚毅、倔强。 她自己被遗弃以及三十年挣扎的痛苦经历中,认清了周朴园的真面目。她虽然不懂得自己的悲惨命运是阶级压迫造成的,但已意识到她同周朴园之间事实上存在着阶级的壁垒。她知道自己的亲生儿子周萍是不会认她这个生母了,也断言自己的儿子,被周朴园称为“我自己的骨肉”的鲁大海是不会认那个董事长做父亲的。她对过去的事,有的“是恨,是悔”。她对周朴园不抱幻想,痛惜自己的女儿又走上了自己的老路,来伺侯周朴园的少爷。她把这归之于“不公平的命”,但最后又发誓“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到你”,表现了对自己的命运的抗争,对不公平的社会的控诉,从自己痛苦的经历和现实的磨练中坚强起来了,表现了她的自尊与刚强。(分析侍萍不要钱的情节) 由于反动统治的毒害,在侍萍身上还存有封建伦理观念和宿命论的思想,因而认识不到自己的不幸是那个腐朽的社会制度造成的,却把原因归结为“报应”和“命运”,对周朴园,她不去公开揭露,反而在他表示“忏悔”时心软了,这些都说明了 旧社会不仅摧残了劳动人民的躯体,而且毒害了他们的灵魂,从另一方面暴露了旧社会的黑暗。

3.鲁大海

鲁大海与周朴园,从血缘上看,他们是父子;从阶级关系上看,他们是你死我活的仇敌。在同周朴园的斗争中表现出他是一个觉醒了的工人,代表广大工人群众面对面地同周朴园谈判,斗争。他义正辞严地拆穿周朴园软硬兼施镇压工人的罢工的阴谋,揭露他制造事故淹死两千三百个小工以发横财的罪恶。他坚定、勇敢、无私、求实。他对资本家有着清醒、透彻的认识,资本家的威胁、讹诈、利诱等卑鄙手段在他面前无所施其计。他义无反顾地在反抗斗争的道路上走下去。( 反抗精神、坚强不屈的性格)斗争中显出经验的不足、鲁莽等弱点。

第三课时

小结:

一、结构紧凑集中: 作者灵活运用“回顾”和“穿插”的表现手法,推动剧情的发展。在侍萍同周朴园相认的过程中,通过侍萍“回顾”过去的遭遇,巧妙地交代了三十年前的事。这样,既揭露了周朴园罪恶的历史,又用过去的矛盾推动了现在的矛盾,进而暴露了周朴园伪君子的丑恶面目。又如在侍萍和周萍母子相见的的情节中,穿插了周朴园和鲁大海父子之间的冲突,使父子、母子、兄弟都在一个特定环境中相遇,从而反映了劳资之间的阶级对立,使剧作产生了深广的社会意义。三人对话,各依自己的性格发展,构成紧凑的戏剧冲突。

二、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集中: (三一律,戏剧创作的特点) 因为剧本的演出,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要求故事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尽可能集中。

周朴园在家策划破坏工人罢工;鲁侍萍不愿女儿帮人,前来寻找在周家作使女的四凤;鲁大海代表工作来找董事长谈判。这样,就使得三个人物在一个夏天的午饭后,在周公馆客厅里相遇了。通过鲁家母子的控诉,把周朴园三十多年来在家庭和社会上的罪恶活动揭露出来。其中侍萍被周家赶出,含恨投河及母亲被气死等情节,因受舞台演出的限制,都是由人物对话表现出来的。

三、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雷雨》中,人物的语言不仅符合人物的身分,而且随着剧情的发展和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作者在用词和语气的处理上,也都相应有所变化。

剧中人因出身、地位、经历、个性不同,所以他们的说话口气,措词风格也不同。 周朴园盛气凌人,侍萍抑郁平缓,鲁大海直截了当。

人物语言还和他们所处的时代的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相适应。这在周朴园的企图用金钱来平息侍萍的对话中表现得非常突出: “痛痛快快地,你要多少钱吧”“一切路费、用费都归我负担”,不仅表现出资本家的本性,也把他急于赶走侍萍,使自己的罪恶不致败露的心理状态刻画得活灵活现。侍萍悲愤地说: “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充分表现了她的悲愤和仇恨及发自内心对周朴园的轻蔑和愤恨,也表现了侍萍的刚毅与倔强。侍萍看到周萍打鲁大海后那几句话欲言又止、随口又改的话,把她当时痛苦、愤恨、失望的心情充分表现出来了。因而使人物形象更真实、鲜明。

四、舞台说明的作用: 1.周家客厅的布景设计: 既看出是个阔绰豪华的资本家家庭,又有浓重的封建色彩。一个立柜和上面触目的大照片,既透露出故事发生的根由,又为剧情发展提供了条件。这旧家俱、这照片,在剧情发展的几个关键处都发挥了作用。

2.人物的服装: 鲁侍萍上场,她的“衣服朴素,洁净”“头上包着一条白毛巾”,衣着反映她的性格,白毛巾裹头是劳动妇女的习惯,又反映她的身分。

3.人物动作: (鲁侍萍)“很自然地走到窗前,关上窗户,慢慢走向大门”,这是人物动作的说明,“很自然地”暗示她曾在这屋里生活过,有关窗的习惯。“慢慢地”暗示她心情痛苦,有矛盾。她的动作,自然地使周朴园回想起三十年前的梅姑娘,推动剧情发展。

4.表情: (周朴园)“汗涔涔地”显出一副狼狈相;(周朴园)“惊愕”表现出他极度的恐惧和不安。 5.人物的上下场: 作者总是在剧情发展的最需要的时候让人物登场,让人物下场,又是为剧情下一步发展创造条件。上下场都是为戏剧的冲突和发展服务的。

鲁大海上场,舞台说明是“外面争吵声,大海的声音: ‘让开,我要进去。’”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个说明暗示了鲁大海作为一个工人代表的坚定、勇敢的性格,而安排他在周朴园与鲁侍萍对话之后登场,便使戏剧冲突进一步发展,引向高潮。大海的下场是在冲突达到高潮后,鲁侍萍哭起来说: “大海,我们走吧! ”的时候,被仆人们拥下的。

作业: [思考和练习]第二题

周记《虚伪、自私、冷酷、残忍的周朴园》

要求: 根据《雷雨》中的情节,改写成记叙文,围绕周朴园的有关的事实叙述,其中最足以体现周朴园的个性化的语言可引用。

长亭送别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的主旨。 2.理解本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3.理解本文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融古代诗词和民间口语为一体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主旨和情景交融的特点。 【教学难点】情景交融的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解读赏析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前一课我们学习了关汉卿的《窦娥冤》,了解了元杂剧中的一个个性鲜明、敢于反抗的妇女窦娥的光辉形象,今天我们将学习了解元杂剧中另一个勇于反抗现实的妇女崔莺莺的形象。

二.介绍王实甫和他的作品:

王实甫(约1260-1336),名德信,字实甫,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他的创作活动时期约在元成宗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据贾仲明《凌波仙》吊词介绍,王实甫在当时即享有盛名,常与演员、歌伎往来。所作杂剧十四种,仅存《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四丞相高会丽春堂》《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三种及《韩彩云丝竹芙蓉亭》《苏小卿月夜贩茶船》各一折。剧作大都以青年女性反抗封建礼教为题材,塑造了崔莺莺、红娘、刘月娥等不同妇女的典型形象。他的作品戏剧性强,曲词优美,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西厢记》和《西厢记诸宫调》相比,在思想上更趋深刻。它正面提出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张,具有更鲜明的反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题。

首先,《西厢记》歌颂了以爱情为基础的结合,否定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作为相国小姐的崔莺莺和书剑飘零的书生相爱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以门第、财产和权势为条件的择偶标准的违忤。崔莺莺和张生始终追求真挚的感情。他们最初是彼此对才貌的倾心,经过联吟、寺警、听琴、赖婚、逼试等一系列事件,他们的感情内容也随之更加丰富,这里占主导的正是一种真挚的心灵上的相契合的感情。

其次,崔莺莺和张生实际上已把爱情置于功名利禄之上。张生为崔莺莺而“滞留蒲东”,不去赶考;为了爱情,他几次险些丢了性命,直至被迫进京应试,得中之后,他也还是“梦魂儿不离了蒲东路”。崔莺莺在长亭送别时叮嘱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她并不看重功名,认为“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即使张生高中的消息传来,她也不以为喜而反添症候。《西厢记》虽然也是以功成名就和有情人终成眷属作为团圆结局,但全剧贯穿了重爱情、轻功名的思想,显示出王实甫思想的进步性。

三.预习检测: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

A.谂知(nian)暮霭(ai)胸臆(yi)B.泠泠(leng)相偎(wei)栖迟(qi) c.赓续(geng)玉醅(pei)揾做(wen)D.萧瑟(se)憔悴(cui)顷刻(qing) 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D) A.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 B.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

c.到京师休辱末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 D.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E.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

3.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

A.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端饭的盘子)虽然是厮守得一时半刻(相守) B.虽然眼底人千里(眼前)趁路程节饮食(赶)

C.也合着俺夫妻们共桌而食(和着)寻思起就里(内中的实际情况) D.一递一气长吁气(交替)再休似此处栖迟(留恋) 四.理清剧情结构:

第一部分(“夫人、长老上”——“素与我恓恓惶惶的寄”):赶赴长亭。表现崔莺莺为离别而愁苦怨恨的心境。

第二部分(“做到见夫人科”——“专听春雷第一声”):长亭饯别。主要刻画崔莺莺、张生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态、心理,突出崔莺莺珍重爱情而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第三部分(“[四边静]霎时间杯盘狼藉”——“小生又生此念”):临别叮嘱。主要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关心和担心。

第四部分(“[一煞]青山隔送行”——结尾):夫妻分别。描写崔莺莺目送张生依依难舍的情景和离别后的痛苦。

五.理解第一部分:

1.[端正好]一曲是化用谁的诗词?你能背诵原作吗? 提示:范仲淹《苏幕遮》一词——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2.[端正好]一曲所写的环境起何作用? 提示:前四句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崔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的心情;后二句自问自答,采用夸张手法表现了崔莺莺因张生即将远离而无限感伤的心境。

3.[滚绣球]中哪些词极力体现出主人公难分难舍的心情?

明确:每一句都有:迟、疾、难系、挂、迍迍、快快、早、松、减等。

4.[叨叨令]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几个叠词?这种手法和这些叠词的运用有何艺术效果? 提示:排比手法;五个叠词;排比和叠词的运用造成了音节和声韵的回环流转,产生了“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六.朗读第一部分,体会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七.布置作业:

1.尝试改写第一部分的三首曲子,写成现代诗歌。(任选一首) 2.背诵这三首曲子。

第二课时

一.交流上一节课布置的改写诗歌,做出适当的评价。集体背诵三首曲子。 二.分析第二部分:

1.从夫人的说话来看,她是怎样一个人? 提示:贪图富贵权势的势利的贵族。

2.[脱布衫]中也有环境描写,这里有何作用? 提示:渲染张生内心因离别而产生的惆怅凄凉之情。

3.“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一句采用了什么手法?与哪一诗句所表情意手法相同?

提示:夸张手法,意思是说因为离愁别恨而消瘦了;与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同。

4.“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表现了崔莺莺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珍惜爱情,轻视功名利禄。

5.[满庭芳]中用了几个典故?其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运用孟光献饭的典故,是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体贴之心;运用“望夫石”的典故是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爱之深切。

6.“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一句化用的是谁的诗句? 提示:范仲淹《苏幕遮》——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7.“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这个典故出于何处?用此典故表明了怎样的意思? 提示:语出苏轼《满庭芳》词。表明了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痛恨态度。 三.分析第三部分:

1.夫妻赠诗表现了二人怎样的心情?

提示:崔莺莺告诫张生切勿忘记她;张生则发誓永无别恋。这充分展示了二人深厚的情谊。 2.怎样理解[耍孩儿]中的典故?

提示:“红泪”借王嘉《拾遗记》的典故,司马青衫借白居易《琵琶行》的典故,表现主人公因离别而生的伤心之情。“伯劳飞去燕西归”则用牛郎织女的典故表现两人缠绵难舍的心情。

3.[五煞]表明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

提示:对张生的生活的关心,千叮万嘱,真情自现。 4.[二煞]中所用是几个典故?这些典故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三个典故,见课本。其作用是表明崔莺莺对张生的担心。 四.分析第四部分:

1.[一煞]中再写环境,其作用是否与先前所写相同? 提示:稍有不同,这里是表现崔莺莺目送张生远去时那种凄怆悲苦的眷恋之情。以所见之物,写内心深藏之情。

2.[收尾]中写‘残照’其含义是什么? 提示:以“残照”表现内心的怅惘失意之情。 五.体会《西厢记》的语言特色:

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展现人物内心的情感,增强感染力;二是融古代诗词与民间口语为一体,使语言既清丽华美,又生动活泼。

(自由朗读全文,再次体会语言特点。) 六.讨论: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抓要点:歌颂真诚的爱情,表现反封建、轻名利的思想。 七.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四题。 2.完成[同步训练]。

哈姆莱特

【教学目的】

1、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作品;理解本剧的主题。

2、了解哈姆莱特的矛盾性格。

3、理解本剧充溢的人文主义理想及强烈的反封建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把握哈姆莱特复杂的人物性格;品味诗一般优美的语言。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人文主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最初形式。它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

一生共写有37部戏剧,154首14行诗,两首长诗和许多其他诗歌。主要代表作有早期的历史剧、喜剧———《亨利四世》、《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中期的悲剧———《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和《麦克白》等;后期的传奇剧———《暴风雨》等。

二、莎士比亚创作《哈姆莱特》的社会背景: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生活在欧洲历史上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交替时代。哈姆莱特是丹麦古代的王子。莎士比亚故意以超越时代的误差将哈姆莱特搬到伊丽莎白统治未年的英国现实中来。此时的英国,社会矛盾激化,宫廷生活挥霍浪费,社会**不堪,王室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莎士比亚借哈姆莱特之口,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平,充分表现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

三、悲剧的情节:这是一部五幕剧。

第一幕:老王鬼魂显现,告知哈姆莱特自己是被克罗迪斯害死的,这是复仇的缘起。第二幕,国王克罗迪斯心怀鬼胎,派原为哈姆莱特之友的罗森格兰兹等人对他展开试探。第三幕:克罗迪斯进一步利用哈姆莱特的恋人奥菲利娅对哈姆莱特试探的同时,哈姆莱特佯装疯癫,通过俳pái优所演的戏证实了克罗迪斯的恶行,并为复仇误杀了正在偷听的弄臣波格涅斯。第四幕:克罗迪斯为除后患,迫哈姆莱特去英国,欲借英王之手将他杀死,反被哈姆莱特抓住机会,假英王之手杀死了派去监视他的朝臣,返回丹麦。第五幕:奥菲利娅忧伤而死,其兄雷欧提斯与哈姆莱特比剑。哈姆莱特在王后误服毒酒而死、雷欧提斯当众揭露国王害人阴谋后,将国王杀死,自己也中剑而亡。

四、听录音或分角色朗读课文,掌握字词基础,整体感知。

1、注音积累:吮舐(shǔnshì) 砧(zhēn)石 傀儡(kuǐlěi) 同衾(qīn) 觊觎(jìyú) 蜥蜴(xīyì)

2、词语积累: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受之泰然:心安理得地接受。伶人:旧时指戏曲演员。傀儡:比喻受人操纵的人。觊jì觎:希望得到不应得到的东西。

3、理结构。

(一)戏前安排。由开始至“开场词”之前

(二)这是写哈姆莱特精心设计“戏中戏”的准备工作。

(三)戏中。由“开场词”至“伶后 上天保佑我俩永无灾悔!”这是“戏中戏”的上演。

(四)戏后。由“哈姆莱特 母亲,您觉得这出戏怎样”至文末。这是看戏后各方面的心理反应与心理冲突。

五、作业。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细读课文,说说你心目中的哈姆莱特。

第5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全套教案

窦娥冤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

2、通过窦娥冤这一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3、从文学鉴赏的角度理解关汉卿设计三桩誓愿应验的用意。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介绍关汉卿: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元代人说他:“生而凋搅,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籍风流,为一时之冠。”他曾在散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说自己精音律,会吟诗,能吹萧弹琴,歌唱舞蹈,也会下棋射猎,多才多艺。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15部。《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2、 关于元杂剧:

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

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

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此外,还有孛(bó)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

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元杂剧的唱词按一定宫凋写成。共分五个宫(五个全音阶):正宫、中吕宫、南昌宫、仙吕宫、黄钟宫,分别个当于现在的C、D、E、G、A五个乐调(谱号);曲牌,相当于现在的调号和板号(如二黄散板、西皮快板等),也即简谱中的曲谱和节拍。元杂剧中一折限于一调一韵。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科范或叫“科”“介”,是关于动作、表情或其他方面的舞台提示,如“笑科”“见科”“把盏科”“做掩泪科”“内作起风科”等。 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正说明这一点。

此外,每本杂剧结尾处有两句或四句诗句,用以概括全剧思想,提出本剧剧名。例如,“秉鉴持衡廉访法,感天动地窦娥冤”。末句是戏的全名,“窦娥冤”则是简名。

二、研读课文

1、 在课文中共出现多少曲牌?都属什么宫调? 明确:共出现10个曲牌,都属于正宫调。

2、根据10个曲牌和故事情节,把课文分成若干层次。

明确:10个曲牌有3个层次。使剧情有张有弛,有烘托、有渲染,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第一层是[端正好][滚绣球]两个曲牌,大意是窦娥指斥天地鬼神。 第二层是[倘秀才]至[鲍老儿]四个曲牌,大意是窦娥告别婆婆。 第三层是[耍孩儿]至[煞尾]四个曲牌。大意是窦娥发下三大誓愿。 分析第一层:

齐读第一层两支曲子。

提问:窦娥为什么要指斥天地鬼神?

明确:窦娥诉说自己莫名其妙犯法受刑,冤屈之大可“动地惊天”。又因为窦娥的冲突对象隐于幕后,而天地鬼神便成了她的指斥对象。由于内心的悲愤难以控制,便构成了对天地的怨恨与控诉。天地,在古代人的意识里,是被看作能够主宰世间万物包括人的命运的最神圣的东西。是不容侵犯的。但由于窦娥的冤情深重,而天地面对人间的邪恶残暴竟无动于衷,所以窦娥唱出“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的唱词时,便自然得到了人们的共鸣。

[滚绣球] 明确:作为封建社会中的一普通女子,窦娥对神明的天地本应深信不移,可是残酷的社会现实使她对天地鬼神由信赖而怀疑,由怀疑又转为愤怒的控诉:“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这样,窦娥通过自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含冤难辩的悲惨经历,认识到了善良的人的贫穷命短,罪恶的人富贵延寿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她的觉醒意识和强烈的反抗精神。

作为封建社会一个弱女子的窦娥,认识了封建社会的罪恶又能怎么样?她除了对天地日月鬼神进行愤怒的控诉以外,只能是“落得两泪涟涟”。

分析第二层

提问:从“左侧右偏”“前合后偃”两句可见窦娥在赴刑场途中所受的苦难,可她为什么还要提出坚决走后街,舍近而求远呢?

明确:因为窦娥的婆婆住在前街,怕婆婆看见自己受刑而伤心。这充分显示了她淳朴善良的美好心灵,展示了她性格中温顺善良的一面。

然而,她的婆婆还是迎面赶来了。关汉卿驾驭语言的能力是惊人的,窦娥对婆婆的一段说白,出自这个封建社会小媳妇的口里是那样的贴切,表现得是那么自然、生动。在戏剧冲突的程度上,由急转缓,由怯转伤,抒情气氛加浓,窦娥的性格更加完美。可见窦娥对婆婆的孝顺,但像这样一个完美的善良的妇女,竟然惨遭如此的冤屈,被诬陷为杀人凶手,足见当时的统治是何等的腐败,社会是何等的黑暗。这不仅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还为悲剧的产生蓄足了势,起到了深刻批判封建社会的作用。

阅读[快活三][鲍老儿]。

提问:这两支曲子是窦娥临刑前对蔡婆婆提出的希望和要求,在表现主题方面起什么作用呢? 明确:使人们对窦娥的悲惨遭遇更加同情。她劝婆婆不要过分悲伤,再一次表明了她善良、美好的心灵。这样的好人蒙冤而死,自然使人们对不公正的社会产生愤恨之情,戏剧的审美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

分析第三层

分析窦娥临刑时发出的三桩誓愿,说明她所希望的是什么。 明确:第一个誓愿是血溅白练:她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第二个誓愿是六月飞雪:她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天得到反应;第三个誓愿是亢旱三年;她不仅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申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

她的三桩誓愿与第一层对天地的指责是什么关系呢?是否矛盾呢?

明确:窦娥对天地鬼神的严厉指斥和要感动天地,显然是矛盾的。可见,窦娥诉冤过程中对天的怀疑和依赖是始终交织在一起的。这正反映了作家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一方面,他通过窦娥指天斥地从根本上批判封建统治阶级,表达自己变革现实的愿望。另一方面,又不能从根本上提出救民于水火的办法,只能靠天地动容来昭雪窦娥的冤案。

窦娥的三桩誓愿明明是幻想,却偏偏写成现实,明明是不合理的偏偏写成合理的,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这说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除了乞求天地鬼神申诉冤屈以外,没有别的办法,作者采用这种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一是表明社会的腐败黑暗,二是刻画窦娥强烈的反抗精神,三是表达人民要惩治邪恶的愿望。

“煞”就是结尾的曲牌,为什么关汉卿要把“煞”分成[二煞][一煞][煞尾]三个曲牌呢?

明确:说明蓄积在窦娥胸中的怒火再也无法控制,犹如地下岩浆,冲向决口。也说明剧作家意犹未尽,他要把窦娥的无辜受害,要把人们对窦娥的同情,要把人们对统治者的愤恨表现得痛痛快快,淋漓尽致。于是在结尾处一波三折,把高潮推向顶峰。

《窦娥冤》中有两句唱词,两个牌文本不同,试分析其优劣。

《古名家杂剧》本:地也,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也,我今日负屈衔冤哀告天。

《元曲选》本: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第一句唱词用的是陈述语气,不如那质问语气强烈;第二句《古》本为哀告祈求,而《元》本则是对天的指责和否定。比较而言,《元》本突出了窦娥不屈服于恶势力的反抗精神,使人物形象显得更加高大,也使作品的主题得到了丰富和深化。

【补充材料】

“苌弘化碧”“六月飞雪”“东海孝妇”典故的出处:

1、“苌弘化碧”出自《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沉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

2、“六月飞雪”出自《太平御览》:邹衍事燕惠王尽忠,左右谮之王,王系之狱。仰天哭,夏五月为之下霜。

3、“东海孝妇”出自《汉书·于定国传》: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姑欲嫁之,终不肯。姑谓邻人曰:“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姑自经死。姑女告吏:“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验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上府,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狱,哭于府上,因辞疾去。太守竟论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

东海孝妇逆来顺受缺少反抗精神。

十大古典喜剧: 关汉卿《救风尘》、王实甫《西厢记》、白朴《墙头马上》、康进之《李逵负荆》、郑廷玉《看钱奴》、施君美《连闺记》、康海《中山狼》、吴炳《绿牡丹》、高濂《玉簪记》、李渔《风筝误》

十大古典悲剧:

马致远《汉宫秋》、纪君祥《赵氏孤儿》、高则诚《琵琶记》、冯梦龙《精忠旗》、孟称舜《娇红记》、李 玉《精忠谱》、洪 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方成培《雷峰塔》

雷雨

【教学目的】

1.体会剧本中连续紧凑的戏剧冲突和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2.理解剧中所揭示的阶级矛盾的深刻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周朴园的性格特点和话剧的特点。

2.难点: 通过剧情对资产阶级虚伪、自私、冷酷、残忍的阶级本质的 揭露。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词语补释: *拜望:原是敬辞,指探望。文中含讽刺的意味。 *涔涔:形容汗水不断地下流。P92注① *谛听:仔细地听。谛:仔细。

*恩怨:恩惠和仇恨。文中偏指仇恨。 *见地:见解。

*交涉:跟对方商量解决有关的问题。文中含有办成事情的意思。 *惊愕:吃惊而发愣。

*昧心:违背良心。昧:mâi昏,糊涂,不明白。 *弥补:把不够的部分补足。

*伺候:在人身边供使唤,照料饮食起居。

*无赖:①刁钻泼辣,不讲道理;②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贤慧:指妇女心地善良,对人和蔼。也作“贤惠”。 *郁热:闷热。郁: 积聚而不得发泄。 *怨愤:怨恨愤怒。

作者简介: 曹禺,原名万家宝,1910年生,湖北潜江人。他从小爱好戏剧,1929年进南开大学,后来又转清华大学外语系,毕业后进清华研究院,专攻欧美戏剧文学,并从文学中汲取营养。1933年,在即将结束大学生活时,完成处女作《雷雨》。经巴金、靳以的推荐,这个剧本在1934年出版的《文学季刊》上发表。作者自己说: “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朽,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曹禺选集后记》)继《雷雨》之后,又写出了《日出》《北京人》《原野》《蜕变》等剧本。《雷雨》《日出》成就最高,是他的代表作。在这两个剧本中,作者以卓越的艺术才能深刻地描绘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图景,对于走向没落和死亡的阶级给予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剧作震动了当时的戏剧界。1942年,曹禺把巴金的《家》改编成话剧,解放后,写了《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

《雷雨》简介: 《雷雨》以现实与往事相间的手法,写了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这个家庭的主人,某煤矿公司董事长周朴园在三十年前,还是个地主大少爷的时候,曾引诱女仆梅妈的女儿侍萍,生了两个孩子。后来,他为了娶一位“有钱有门弟的阔小姐”,强迫侍萍把大儿子周萍留下,把刚生下三天的第二个孩子(鲁大海)带走,遗弃了母子俩。周朴园又娶了繁漪。并生了个儿子周冲。侍萍被逼得走投无路,冒着大风雪去跳河。她被救后,为了孩子,又嫁了两次,与后来的丈夫鲁贵生了个女儿四凤。不料鲁贵与四凤无意中又当了周家的仆人,儿子鲁大海当了周家的煤矿工人。于是以周家为中心发生了各种巧合的违反伦常的性爱关系,展开了错综复杂的矛盾: 继母繁漪与周萍私通,同父异母的兄妹周萍与四凤相爱,周冲也在追求四凤,而周朴园与鲁大海父子相互为敌,周萍与鲁大海兄弟之间亦互相仇视。这个悲剧的内幕是侍萍因繁漪通知她领回四凤而来到周家才被揭露的。这些矛盾酝酿、激发,终于在一个“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燥”的下午趋向高潮,又经过一番复杂的矛盾冲突,周萍和四凤终于知道他们原来是同母兄妹。于是一场悲剧发生了,四凤触电而死,繁漪的儿子周冲为救四凤不幸送命,周萍也开枪自杀了„„这个罪恶的大家庭终于归于毁灭。

《雷雨》标题的意义: 《雷雨》这个剧名,既指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高潮和结局又发生在雷雨之夜;又指剧中人物雷雨般的性格,象征渴求自由,冲决封建罗网的迫切心情。同时,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这就深刻地反映了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的现实。

节选部分结构: 节选自第二幕,主要写周朴园与鲁家母子的对话,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 三十年后周朴园和侍萍再次相见。

第一层:侍萍以叙述别人故事的口吻,揭露周朴园的罪恶,诉说自己的遭遇。──写他们过去的矛盾

第二层:通过周朴园态度的变化,暴露他的伪善面目,表现侍萍这个劳动妇女的阶级本色。──写他们现在的矛盾

第二部分: 周朴园与鲁大海父子、侍萍与周萍母子见面。

通过周朴园和鲁大海的激烈冲突,揭露周朴园压榨工人的罪行,反映工人阶级的反抗斗争。

分段依据: 第一部分从家庭生活方面来揭露周朴园;第二部分从社会生活方面来揭露周朴园。

为了使周鲁两家三十年的新仇旧恨集中在一幕戏中得到反映,作者灵活地运用了“回顾”的方法,把历史和现实,过去和现在紧紧联系起来了,用以刻画人物性格,推动剧情发展。

第二课时

人物形象分析: 1.周朴园

从他们的意外遭遇,这一场谈话来看周朴园的性格特征: 对话由口音讲到无锡,讲到三十年以前,归结到在无锡发生的“一件很出名的事情”。这时,侍萍知道眼前的这位老爷就是周朴园,周朴园却不知道眼前这个下人就是侍萍。“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他把被自己凌辱过的使女说成是“小姐”,为的是美化自己,按照剥削阶级的意识,少爷与下人有这种关系是可耻的,要门当户对,要维持面子,自然就把侍萍说成是“小姐”。然而侍萍却说: “可是她不是小组,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她平静地、原原本本地说出了事实。这话犹如利刃,触及了周朴园对侍萍始乱终弃的丑恶行径,他“汗涔涔地”,显出一副狼狈像。这时,周朴园想知道侍萍的究竟,便用“亲戚”来遮掩,并说要给她修坟,以此作为打听的理由,同时在别人面前表示自己的“仁慈”和乐于行善的“美德”。当他知道在自己的意念中已经死去的侍萍还活着,而且她的孩子也活着时,便神经质地惊愕起来,说“什么? ”时而“忽然起立”紧张地问“你是谁? ”表现出他极度的惶恐和不安。当他明白眼前站着的就是三十年前被他遗弃的侍萍时,他“忽然严厉地”问道: “你来干什么? ”立刻就显出了他的狰狞的面目。因为他认为侍萍的出现,会对他的名誉和地位构成威胁。这句话撕去了刚才用来伪装“善人”的面纱,露出了他凶恶的本相。接着又凭他三十多年从尔虞我诈的争夺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提出质问: “谁指使你来的? ”他对侍萍软硬兼施,先是反脸不认人,说什么“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为了怕家人知道,他竟提出不许侍萍“哭哭啼啼”,接着想哄骗侍萍忘记“从前的旧恩怨”,叫她“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企图掩盖自己的罪恶。他花言巧语,要侍萍“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想以他过去那廉价的感情打动侍萍,拉拢侍萍。他担心侍萍告诉鲁贵,揭穿他的老底,他还担心侍萍利用鲁大海、鲁贵和四凤的关系对他进行敲榨,他终于使出用金钱收卖的手段: “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 ”在他看来,金钱能化却侍萍的愤恨,金钱能赎回他的罪恶,金钱能使受害者微笑,金钱能使造孽者心安,金钱能永远消除这件事对他的威胁。这些集中暴露了他的世界观,反映出他的了老奸巨滑和阴险。为确保自己的名誉地位不受威胁,他不许侍萍同自己的亲生骨肉相认,并勒令“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还以五千元支票进行收买,以策万全。

以上通过周朴园对侍萍的态度,深刻地揭露他虚伪、自私、冷酷、残忍的本性,说明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伪君子。

这些性格特点,在鲁大海同周朴园的面对面的斗争中进一步地揭露出来。周朴园使用了卑鄙的手段,一方面血腥镇压工人,一方面瓦解工人的团结,并且开除了工人罢工的领头人鲁大海。鲁大海在愤怒斥责周朴园时,揭露他血淋淋的发家史,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时,故意让江堤出险,淹死两千三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性命他扣三百块。还揭露他血腥镇压煤矿工人罢工,“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工人”,他双手沾满了工人群众的血,他“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马克思语)所以周朴园是一个坏到了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的人。

鲁侍萍与周朴园的对话,从私生活的领域揭露了周朴园的反动阶级本性。

鲁大海与周朴园的对话,从社会生活的领域揭露了周朴园的反动阶级的本性。 从连续紧凑的戏剧冲突可见: 周朴园对侍萍先是爱,后是赶,赶走之后又怀念,他怀念的侍萍活脱脱地站在他面前时,他竟是那样的凶狠,对此应如何理解? 傅立叶说: “侮辱女性既是文明的本质特征,也是野蛮的本质特征,区别只在于,野蛮以简单的形式所犯下的罪恶,文明却赋之以复杂的、暖昧的、两面性的伪善的存在形式。”“这一个”周朴园正是富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伪善的存在”。他那矛盾的行为,以其性格的复杂性、多面性,显示出他作为董事长的“这一个”周朴园的基本定性──真诚的伪善,伪善的真诚。

2.侍萍

侍萍是一个受侮辱,被损害的女子,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正直、善良、刚毅、倔强。

她自己被遗弃以及三十年挣扎的痛苦经历中,认清了周朴园的真面目。她虽然不懂得自己的悲惨命运是阶级压迫造成的,但已意识到她同周朴园之间事实上存在着阶级的壁垒。她知道自己的亲生儿子周萍是不会认她这个生母了,也断言自己的儿子,被周朴园称为“我自己的骨肉”的鲁大海是不会认那个董事长做父亲的。她对过去的事,有的“是恨,是悔”。她对周朴园不抱幻想,痛惜自己的女儿又走上了自己的老路,来伺侯周朴园的少爷。她把这归之于“不公平的命”,但最后又发誓“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到你”,表现了对自己的命运的抗争,对不公平的社会的控诉,从自己痛苦的经历和现实的磨练中坚强起来了,表现了她的自尊与刚强。(分析侍萍不要钱的情节) 由于反动统治的毒害,在侍萍身上还存有封建伦理观念和宿命论的思想,因而认识不到自己的不幸是那个腐朽的社会制度造成的,却把原因归结为“报应”和“命运”,对周朴园,她不去公开揭露,反而在他表示“忏悔”时心软了,这些都说明了 旧社会不仅摧残了劳动人民的躯体,而且毒害了他们的灵魂,从另一方面暴露了旧社会的黑暗。

3.鲁大海

鲁大海与周朴园,从血缘上看,他们是父子;从阶级关系上看,他们是你死我活的仇敌。在同周朴园的斗争中表现出他是一个觉醒了的工人,代表广大工人群众面对面地同周朴园谈判,斗争。他义正辞严地拆穿周朴园软硬兼施镇压工人的罢工的阴谋,揭露他制造事故淹死两千三百个小工以发横财的罪恶。他坚定、勇敢、无私、求实。他对资本家有着清醒、透彻的认识,资本家的威胁、讹诈、利诱等卑鄙手段在他面前无所施其计。他义无反顾地在反抗斗争的道路上走下去。( 反抗精神、坚强不屈的性格)斗争中显出经验的不足、鲁莽等弱点。

第三课时

小结:

一、结构紧凑集中: 作者灵活运用“回顾”和“穿插”的表现手法,推动剧情的发展。在侍萍同周朴园相认的过程中,通过侍萍“回顾”过去的遭遇,巧妙地交代了三十年前的事。这样,既揭露了周朴园罪恶的历史,又用过去的矛盾推动了现在的矛盾,进而暴露了周朴园伪君子的丑恶面目。又如在侍萍和周萍母子相见的的情节中,穿插了周朴园和鲁大海父子之间的冲突,使父子、母子、兄弟都在一个特定环境中相遇,从而反映了劳资之间的阶级对立,使剧作产生了深广的社会意义。三人对话,各依自己的性格发展,构成紧凑的戏剧冲突。

二、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集中: (三一律,戏剧创作的特点) 因为剧本的演出,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要求故事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尽可能集中。 周朴园在家策划破坏工人罢工;鲁侍萍不愿女儿帮人,前来寻找在周家作使女的四凤;鲁大海代表工作来找董事长谈判。这样,就使得三个人物在一个夏天的午饭后,在周公馆客厅里相遇了。通过鲁家母子的控诉,把周朴园三十多年来在家庭和社会上的罪恶活动揭露出来。其中侍萍被周家赶出,含恨投河及母亲被气死等情节,因受舞台演出的限制,都是由人物对话表现出来的。

三、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雷雨》中,人物的语言不仅符合人物的身分,而且随着剧情的发展和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作者在用词和语气的处理上,也都相应有所变化。

剧中人因出身、地位、经历、个性不同,所以他们的说话口气,措词风格也不同。 周朴园盛气凌人,侍萍抑郁平缓,鲁大海直截了当。

人物语言还和他们所处的时代的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相适应。这在周朴园的企图用金钱来平息侍萍的对话中表现得非常突出: “痛痛快快地,你要多少钱吧”“一切路费、用费都归我负担”,不仅表现出资本家的本性,也把他急于赶走侍萍,使自己的罪恶不致败露的心理状态刻画得活灵活现。侍萍悲愤地说: “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充分表现了她的悲愤和仇恨及发自内心对周朴园的轻蔑和愤恨,也表现了侍萍的刚毅与倔强。侍萍看到周萍打鲁大海后那几句话欲言又止、随口又改的话,把她当时痛苦、愤恨、失望的心情充分表现出来了。因而使人物形象更真实、鲜明。

四、舞台说明的作用: 1.周家客厅的布景设计: 既看出是个阔绰豪华的资本家家庭,又有浓重的封建色彩。一个立柜和上面触目的大照片,既透露出故事发生的根由,又为剧情发展提供了条件。这旧家俱、这照片,在剧情发展的几个关键处都发挥了作用。

2.人物的服装: 鲁侍萍上场,她的“衣服朴素,洁净”“头上包着一条白毛巾”,衣着反映她的性格,白毛巾裹头是劳动妇女的习惯,又反映她的身分。

3.人物动作: (鲁侍萍)“很自然地走到窗前,关上窗户,慢慢走向大门”,这是人物动作的说明,“很自然地”暗示她曾在这屋里生活过,有关窗的习惯。“慢慢地”暗示她心情痛苦,有矛盾。她的动作,自然地使周朴园回想起三十年前的梅姑娘,推动剧情发展。

4.表情: (周朴园)“汗涔涔地”显出一副狼狈相;(周朴园)“惊愕”表现出他极度的恐惧和不安。

5.人物的上下场: 作者总是在剧情发展的最需要的时候让人物登场,让人物下场,又是为剧情下一步发展创造条件。上下场都是为戏剧的冲突和发展服务的。

鲁大海上场,舞台说明是“外面争吵声,大海的声音: ‘让开,我要进去。’”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个说明暗示了鲁大海作为一个工人代表的坚定、勇敢的性格,而安排他在周朴园与鲁侍萍对话之后登场,便使戏剧冲突进一步发展,引向高潮。大海的下场是在冲突达到高潮后,鲁侍萍哭起来说: “大海,我们走吧! ”的时候,被仆人们拥下的。

作业: [思考和练习]第二题

周记《虚伪、自私、冷酷、残忍的周朴园》

要求: 根据《雷雨》中的情节,改写成记叙文,围绕周朴园的有关的事实叙述,其中最足以体现周朴园的个性化的语言可引用。

长亭送别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的主旨。

2.理解本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3.理解本文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融古代诗词和民间口语为一体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主旨和情景交融的特点。 【教学难点】情景交融的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解读赏析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前一课我们学习了关汉卿的《窦娥冤》,了解了元杂剧中的一个个性鲜明、敢于反抗的妇女窦娥的光辉形象,今天我们将学习了解元杂剧中另一个勇于反抗现实的妇女崔莺莺的形象。

二.介绍王实甫和他的作品:

王实甫(约1260-1336),名德信,字实甫,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他的创作活动时期约在元成宗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据贾仲明《凌波仙》吊词介绍,王实甫在当时即享有盛名,常与演员、歌伎往来。所作杂剧十四种,仅存《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四丞相高会丽春堂》《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三种及《韩彩云丝竹芙蓉亭》《苏小卿月夜贩茶船》各一折。剧作大都以青年女性反抗封建礼教为题材,塑造了崔莺莺、红娘、刘月娥等不同妇女的典型形象。他的作品戏剧性强,曲词优美,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西厢记》和《西厢记诸宫调》相比,在思想上更趋深刻。它正面提出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张,具有更鲜明的反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题。

首先,《西厢记》歌颂了以爱情为基础的结合,否定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作为相国小姐的崔莺莺和书剑飘零的书生相爱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以门第、财产和权势为条件的择偶标准的违忤。崔莺莺和张生始终追求真挚的感情。他们最初是彼此对才貌的倾心,经过联吟、寺警、听琴、赖婚、逼试等一系列事件,他们的感情内容也随之更加丰富,这里占主导的正是一种真挚的心灵上的相契合的感情。

其次,崔莺莺和张生实际上已把爱情置于功名利禄之上。张生为崔莺莺而“滞留蒲东”,不去赶考;为了爱情,他几次险些丢了性命,直至被迫进京应试,得中之后,他也还是“梦魂儿不离了蒲东路”。崔莺莺在长亭送别时叮嘱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她并不看重功名,认为“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即使张生高中的消息传来,她也不以为喜而反添症候。《西厢记》虽然也是以功成名就和有情人终成眷属作为团圆结局,但全剧贯穿了重爱情、轻功名的思想,显示出王实甫思想的进步性。

三.预习检测: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

A.谂知(nian)暮霭(ai)胸臆(yi)B.泠泠(leng)相偎(wei)栖迟(qi) c.赓续(geng)玉醅(pei)揾做(wen)D.萧瑟(se)憔悴(cui)顷刻(qing) 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D) A.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 B.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

c.到京师休辱末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 D.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E.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

3.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

A.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端饭的盘子)虽然是厮守得一时半刻(相守) B.虽然眼底人千里(眼前)趁路程节饮食(赶)

C.也合着俺夫妻们共桌而食(和着)寻思起就里(内中的实际情况) D.一递一气长吁气(交替)再休似此处栖迟(留恋) 四.理清剧情结构:

第一部分(“夫人、长老上”——“素与我恓恓惶惶的寄”):赶赴长亭。表现崔莺莺为离别而愁苦怨恨的心境。

第二部分(“做到见夫人科”——“专听春雷第一声”):长亭饯别。主要刻画崔莺莺、张生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态、心理,突出崔莺莺珍重爱情而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第三部分(“[四边静]霎时间杯盘狼藉”——“小生又生此念”):临别叮嘱。主要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关心和担心。

第四部分(“[一煞]青山隔送行”——结尾):夫妻分别。描写崔莺莺目送张生依依难舍的情景和离别后的痛苦。

五.理解第一部分: 1.[端正好]一曲是化用谁的诗词?你能背诵原作吗?

提示:范仲淹《苏幕遮》一词——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2.[端正好]一曲所写的环境起何作用?

提示:前四句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崔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的心情;后二句自问自答,采用夸张手法表现了崔莺莺因张生即将远离而无限感伤的心境。

3.[滚绣球]中哪些词极力体现出主人公难分难舍的心情?

明确:每一句都有:迟、疾、难系、挂、迍迍、快快、早、松、减等。

4.[叨叨令]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几个叠词?这种手法和这些叠词的运用有何艺术效果?

提示:排比手法;五个叠词;排比和叠词的运用造成了音节和声韵的回环流转,产生了“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六.朗读第一部分,体会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七.布置作业:

1.尝试改写第一部分的三首曲子,写成现代诗歌。(任选一首) 2.背诵这三首曲子。

第二课时

一.交流上一节课布置的改写诗歌,做出适当的评价。集体背诵三首曲子。 二.分析第二部分:

1.从夫人的说话来看,她是怎样一个人?

提示:贪图富贵权势的势利的贵族。

2.[脱布衫]中也有环境描写,这里有何作用?

提示:渲染张生内心因离别而产生的惆怅凄凉之情。

3.“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一句采用了什么手法?与哪一诗句所表情意手法相同?

提示:夸张手法,意思是说因为离愁别恨而消瘦了;与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同。

4.“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表现了崔莺莺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珍惜爱情,轻视功名利禄。

5.[满庭芳]中用了几个典故?其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运用孟光献饭的典故,是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体贴之心;运用“望夫石”的典故是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爱之深切。

6.“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一句化用的是谁的诗句?

提示:范仲淹《苏幕遮》——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7.“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这个典故出于何处?用此典故表明了怎样的意思? 提示:语出苏轼《满庭芳》词。表明了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痛恨态度。 三.分析第三部分:

1.夫妻赠诗表现了二人怎样的心情?

提示:崔莺莺告诫张生切勿忘记她;张生则发誓永无别恋。这充分展示了二人深厚的情谊。

2.怎样理解[耍孩儿]中的典故? 提示:“红泪”借王嘉《拾遗记》的典故,司马青衫借白居易《琵琶行》的典故,表现主人公因离别而生的伤心之情。“伯劳飞去燕西归”则用牛郎织女的典故表现两人缠绵难舍的心情。

3.[五煞]表明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

提示:对张生的生活的关心,千叮万嘱,真情自现。

4.[二煞]中所用是几个典故?这些典故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三个典故,见课本。其作用是表明崔莺莺对张生的担心。 四.分析第四部分:

1.[一煞]中再写环境,其作用是否与先前所写相同?

提示:稍有不同,这里是表现崔莺莺目送张生远去时那种凄怆悲苦的眷恋之情。以所见之物,写内心深藏之情。

2.[收尾]中写‘残照’其含义是什么? 提示:以“残照”表现内心的怅惘失意之情。 五.体会《西厢记》的语言特色:

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展现人物内心的情感,增强感染力;二是融古代诗词与民间口语为一体,使语言既清丽华美,又生动活泼。

(自由朗读全文,再次体会语言特点。) 六.讨论: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抓要点:歌颂真诚的爱情,表现反封建、轻名利的思想。 七.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四题。 2.完成[同步训练]。

哈姆莱特

【教学目的】

1、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作品;理解本剧的主题。

2、了解哈姆莱特的矛盾性格。

3、理解本剧充溢的人文主义理想及强烈的反封建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把握哈姆莱特复杂的人物性格;品味诗一般优美的语言。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人文主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最初形式。它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

一生共写有37部戏剧,154首14行诗,两首长诗和许多其他诗歌。主要代表作有早期的历史剧、喜剧———《亨利四世》、《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中期的悲剧———《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和《麦克白》等;后期的传奇剧———《暴风雨》等。

二、莎士比亚创作《哈姆莱特》的社会背景: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生活在欧洲历史上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交替时代。哈姆莱特是丹麦古代的王子。莎士比亚故意以超越时代的误差将哈姆莱特搬到伊丽莎白统治未年的英国现实中来。此时的英国,社会矛盾激化,宫廷生活挥霍浪费,社会**不堪,王室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莎士比亚借哈姆莱特之口,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平,充分表现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

三、悲剧的情节:这是一部五幕剧。

第一幕:老王鬼魂显现,告知哈姆莱特自己是被克罗迪斯害死的,这是复仇的缘起。第二幕,国王克罗迪斯心怀鬼胎,派原为哈姆莱特之友的罗森格兰兹等人对他展开试探。第三幕:克罗迪斯进一步利用哈姆莱特的恋人奥菲利娅对哈姆莱特试探的同时,哈姆莱特佯装疯癫,通过俳pái优所演的戏证实了克罗迪斯的恶行,并为复仇误杀了正在偷听的弄臣波格涅斯。第四幕:克罗迪斯为除后患,迫哈姆莱特去英国,欲借英王之手将他杀死,反被哈姆莱特抓住机会,假英王之手杀死了派去监视他的朝臣,返回丹麦。第五幕:奥菲利娅忧伤而死,其兄雷欧提斯与哈姆莱特比剑。哈姆莱特在王后误服毒酒而死、雷欧提斯当众揭露国王害人阴谋后,将国王杀死,自己也中剑而亡。

四、听录音或分角色朗读课文,掌握字词基础,整体感知。

1、注音积累:吮舐(shǔnshì) 砧(zhēn)石 傀儡(kuǐlěi) 同衾(qīn) 觊觎(jìyú) 蜥蜴(xīyì)

2、词语积累: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受之泰然:心安理得地接受。伶人:旧时指戏曲演员。傀儡:比喻受人操纵的人。觊jì觎:希望得到不应得到的东西。

3、理结构。

(一)戏前安排。由开始至“开场词”之前

(二)这是写哈姆莱特精心设计“戏中戏”的准备工作。

(三)戏中。由“开场词”至“伶后 上天保佑我俩永无灾悔!”这是“戏中戏”的上演。

(四)戏后。由“哈姆莱特 母亲,您觉得这出戏怎样”至文末。这是看戏后各方面的心理反应与心理冲突。

五、作业。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细读课文,说说你心目中的哈姆莱特。

柳永词两首 雨霖铃

导入新课:

学生唱李煜词《虞美人》(以唱代背检查上节课内容),带出热烈的课堂气氛。 解读作者,明确目标(均用投影展示):

(1)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柳永的资料,教师略加补充。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第一步:美美地听——感受词的语言美。

播放Flash课件,学生听情感真挚的配乐朗读。 (1)第一次听:进行语感熏陶,注意节奏。

(2)第二次听:感受词的意境,注意情感的运用。 第二步:美美地读——语感训练。

(1)第一次读:再播放Flash课件,学生小声仿读。

(2)第二次读:教师范读一小节,作节奏指导,学生自主朗读训练。

(3)第三次读:抽检学生朗读情况,来个小比赛,看谁朗读得最好。(先抽两个学生分别朗读上片和下片,由同学评价,若认为自己朗读得更好的,可以向他们挑战)

第三步:美美地品——把握意象,品味意境,掌握技巧。 1.老师作诗词鉴赏技法指导 (1)由意象品味意境。 (2)语言:理解有感情色彩的词句、有象征意义的词、用典等。

(3)写作技巧:把握写作技巧。 2.小组讨论

(1)找意象,说作用。(幻灯片上逐一展示有关意象的词及其表达的感情) 明确:

意象:寒蝉长亭骤雨兰舟烟波暮霭楚天晚 杨柳岸晓风残月

作用:渲染惆怅伤感之情

(2)找出体现作者情感的词语,说表达的情感。 明确:无绪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难分难舍) 良辰好景虚设更与何人说(惨不成欢)

(3)写作技巧的探讨:请同学们回顾诗词常见的表达技巧,说说本词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补充相关的写作技巧: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以乐写哀,以哀写乐)。

3.个人体悟

请闭目凝神,通过意象想象离别场面,品味词中美的意境,然后说说你感受到的意境。(学生各抒己见,同学们评点谁的感悟最好)

4.小组交流讨论

鉴赏词中美的词句,说说你认为写得最美、感受最深的词句美在哪里?

(学生开始堂上发言,其他同学评点,教师点评穿插其间)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赏析发言,要准备足够的应对材料,以便生动自如地应答学生的发言。如: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美在捕捉到有特征的秋景来渲染气氛,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美在用白描的手法,极为传神地写出了千言万语又无言以对,泪眼相看,难分难舍,情意绵绵的眷恋之情。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美在展现了一个别后的暗淡景象,衬托出旅人前途的渺茫,情人相见之无期,充满无边无际的离愁之恨。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美在将杨柳、风、残月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为一幅画,使离人勾起对往事的回忆,深感眼前的孤单,并渴望团聚,言尽而意无穷。又让这幅画出现在“酒醒”之后,让离人产生了浓烈的“举杯消愁愁更愁”之感,昨日离别情景历历在目,眼前凄清景象,前路“千里烟波”却还须前行,离心爱的人更远,真是“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而“晓风残月”写出别后心境的凄凉冷落,“杨柳”则更添愁思。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美在写出诗人别后的孤寂,艺术地把离别之情推向高潮。

5.评选佳句

对比同学们谈的美句,结合刚才的评价,你认为哪一句是最美、最传神的千古名句。 明确: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注意不可一锤定音,允许百家争鸣) 6.交流学习体会,学生小结 7.课外延展,能力迁移 运用本节学到的知识鉴赏张先的《江南柳》,并与本课学的《雨霖铃》相比较,说说它们的异同。

江南柳 张先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明确:

同:都写别情,都描写了别时的典型环境。 都写了别后,都是情景相生。

异:柳词想象别后远行的情景,虚实相生。 张词着重写送行者别后情景,而未写别时情事。 8.课外练笔

用形象化的语言描写你所经历的一段愁或喜。

要求:①体裁不限,也可填词作诗。②要写真情实感,不得无病呻吟。 第四步:美美地唱——感受美妙的韵律。

(1)播放Flash课件,欣赏美妙的旋律和极富悲情的演唱,品鉴柳词美妙的意境。 (2)再播放Flash课件2次,同学们伴着音乐学唱。

(3)再播放Flash课件(去掉图像和原唱),让学生在音乐声中以唱的形式背诵课文。

望海潮

教学目标:

1.了解词的知识。

2.反复诵读,流畅背诵,感知次词的声韵之美。 3.学习铺陈手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词的有关知识

(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得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

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2)关于词牌和标题:此的标题是次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次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3)词的分类

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二.导入

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

三.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三变”“柳七”“柳屯田”。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且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

鹤冲天 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依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四 .朗读本诗

教师范读 学生齐读 学生自由朗读 五.试着背诵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学生试着背诵 二.学生齐读 三.解题

望海潮,词牌名,柳永开创的。 四.具体分析词

(一)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东南形胜”,是从地理条件、自然条件着笔写的。杭州地处东南,地理位置很重要,风景很优美,故曰:“形胜”。“三吴都会”,是从社会条件着笔写的。它是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那里人众荟萃,财货聚集,故曰:“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一句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因为杭州具有这些特殊条件,所以“自古繁华”。下面就对“形胜”、“都会”和“自古繁华”进行铺叙。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是对“三吴都会”的展开描写。“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是对“东南形胜”的展开描写。这里选择了钱塘江岸和江潮两种景物来写。“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是对“钱塘自古繁华”的展开描写。描写了两个方面:一是商业贸易情况——“市列珠玑”,只用市场上的珍宝,代表了商业的丰富、商业的繁荣;二是衣着情况——“户盈罗绮”,家家披罗着锦。“竞豪奢”,又总括杭州的种种繁华景象。

(二)下片:写杭州人民和平安静的生活景象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写杭州西湖的湖山之美。这既是进一步描写“东南形胜”,同时又是杭州人游乐的背景。西湖是美的,苏轼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也是写了山河水量个方面。“重湖”,写湖本身,西湖有里湖和外湖;“叠巘”,写湖岸,山峰重叠。西湖水碧山青,秀美异常,所以说“清嘉”。“三秋桂子”照应“叠巘”二字,写山中桂花。“十里荷花”照应“重湖”写水里荷花。红花绿叶,莲子清香,也是很能体现西湖特点的景物。南宋杨万里说:“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三秋”,从时间着眼;“十里”,从空间着眼。桂在秋季开花,莲在夏季开花,写出了西湖不同季节的美景。

西湖不论任何季节、任何时间都是美的,所以就有游人去游玩。接下来就写到“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羌管弄晴”写的是白天人们悠扬的笛声,“菱歌泛夜”写的是人们晚上快乐欢快的歌声,“嬉嬉钓叟莲娃”时对前面两句的总括,所以这一句写的是杭州人民的游乐。“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写的是杭州官员的游乐,分两方面写的,一是“乘醉听萧鼓”宴酣之乐,二是“吟赏烟”山水之乐。“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是对官员的祝愿。 五.艺术特色

本文是慢词,所以在艺术手法上与小令有所不同。本词重在用铺叙的手法,例如“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前面一句是总说,这几句是对前面的分述;又如“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六.背诵本词。

苏轼词两首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继续感受、品赏词的意境、词的情韵。 2.了解不同时期词作者的创作风格。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初步了解豪放派的艺术特点。

2.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

三、德育渗透目标

体会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旷达豪放的意境,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净化自己的情怀,树立爱国、报国的宏大志向。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初步了解豪放派的艺术特点,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是本课书的重点和难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初步了解豪放派的艺术特点。

2.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词到苏轼,是一大转变。他以洒脱旷达之气入词,词体也由形式的解放进而为内容的革新,形成了豪放词派,对南宋爱国词人的影响尤其显著,留下了更为丰富多彩的词篇。

(板书课题)

2.写作背景

苏轼出狱后被派往黄州,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其实要受地方官员的监督管制,形同囚犯。为了排遣内心郁闷,他在住地临皋东面的山坡上盖了房子,取名“雪堂”,自号东坡居士。每天早饭后他就到那里去读书,跟朋友们谈论,或浏览风景。有时也到稍远的地方走走,到过赤鼻矶(当地人误以此为“赤壁”)、岐亭等地。

苏轼游赤鼻矶,据前后《赤壁赋》所记,共有两次,都在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这一年里。这首词大概是这期间写的。当时他已45岁,所以词中有“早生华发”一语。

3.关于《念奴矫·赤壁怀古》

《念奴娇》是一首怀古词,主要是通过对古迹的描写和对古人、古事的记叙,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这首词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作者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到黄州时期。黄州附近有个“赤鼻矶”,相传即三国时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作者在词中写的就是游览这个“赤壁”的所见、所想,借咏史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豪杰的缅怀和对功业早就的周瑜的仰慕之情,又联系到自己的现实处境,遂产生了年岁将老,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这首词写古迹、记古人、古事只是一种艺术手段,以古比今,言志抒情才是核心目的。 作者早年颇有远大的政治报负,但是在党争激烈的环境中屡遭贬斥。来黄州之前,因写诗讽刺新法曾经下狱,险遭杀身之祸。但是他毕竟是个旷达的人,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首词就是他复杂心情的集中反映,词中抒写的是郁积在他心中的块垒,然而格调是豪壮的,跟失意文人的同主题作品显然不同。

这首词的豪壮情调首先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一开篇就显示了词人的旷达视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而且将自古以来和这里有关的许多英雄人物都概括进来了,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缅怀之情。于是词人开始寻找英雄的足迹:“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周郎是词人心中景仰的英雄,但是这里并不展开写,而是转而勾画古战场的险要形势:“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慨叹,将江山之胜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这样的景物描写,读罢使人止不住内心情感的激荡,颇有“天风海雨逼人”之感。

词中的豪壮情调还表现在对周瑜形象的塑造上。词的上片将周郎和赤壁并提,已经肯定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决定作用,到下片再着力写周瑜的才干和功勋,英雄形象就格外鲜明了。“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指挥赤壁之战时正是青春年少、春风得意之时,“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赤壁之战对于吴军来说,是一场以弱抗强的战争,而作为吴军统率的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的畏怯,反而从容娴雅,沉着应战,谈笑间,巧用火攻烧掉了敌人的战船。这种指挥若定的风度令词人满怀崇敬。

江山依旧,人事全非,多情自扰,徒增白发。于是引发了“人生如梦”的感叹,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寄托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的一种出世与人世的精神矛盾,而苏轼是其中最达观洒脱的一个。所以在他的词中虽然也常有消极苍凉的思绪;但是终究掩盖不了其豪放旷达的精神。

4.关于《定风波》

《定风波》也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期的作品,记叙的只是出游时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但从中表述了作者洒脱、放达的人生态度,更寄寓了他对自己所遭受的政治打击的愤懑和故作旷达之情。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教师范背《念奴娇 赤壁怀古》。学生划出节拍,按范背提示标出韵脚,然后诵读。 韵脚:物、壁、雪、杰、发、灭、发、月。 2.思考、讨论:谈谈词人在赤壁所见所想。

【明确】上片写所见之景,为英雄人物出场铺垫。起笔开阔,大江汹涌奔腾,使人想见锦绣山河中产生的千古风流人物。“故垒”两句点出赤壁所在,点出所想之人:周郎。“乱石”三句转为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宵,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把读者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江山如画”一句是在这雄伟画卷中自然而然得出结论,“一时多少豪杰”又转到写人。

下片将上片提及的周郎作了扩展。美景美女衬英雄,更见周瑜潇洒英姿,“羽扇”三句写周瑜战场上的从容儒雅,词人渴望自己能像公瑾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建功立业,也表明他渴望萎靡难振的宋朝有如此英雄来扭转乾坤。“多情”后四句,是词人由他人想及自己。人生几何,何苦烦忧,还是放眼大江,举酒赏月吧!一位旷达明理、善于自解自嘲的词人形象跃然纸上。昂奋豪情与感慨超旷的思绪浑然为一。

3.【提问】《念奴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怎样的?

【明确】以景衬人,以他人衬自己,是这首词中的两层衬托。词的主旨也在衬托中得以强调。 4.【提问】《念奴娇》的上片说:“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为什么特别提出“人道是”三个字?

【明确】赤壁之战的战场到底在什么地方,一直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据考证,有人认为在现在湖北武昌的赤矶山,或湖北赤壁。而苏轼写这首词时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他所游的地方在湖北黄冈的赤鼻矶。用“人道是”这三个字,表示作者对于黄州“赤鼻矶”就是三国周瑜破曹处的说法是有怀疑的,是说人们传说是如此,而自己并不坚信。

5.【提问】“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几句的主语是谁?

【明确】对这几句的理解历来众说纷纭,有些人认为主语是周瑜,因为它是承接上文的,是词人想像周瑜心恋故地,神游古战场,与词人相遇,笑话他功业未成而华发早生。大多数人认为主语是苏轼。是苏轼自己神游故国,自己笑自己自作多情,使得华发早生。细究词意,我们还是认为第二种理解更为确切。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

6.【提问】如何理解《定风波》所抒发的感情?

【明确】野外出游,忽然遇雨,一般人都会慌张避雨,而词人却用平静的口气劝导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在风雨中漫步徐行,吟诗长啸,的确是一种不为环境所左右的自得境界。手持竹杖,脚踏草鞋,远比官服车骑来得轻捷、自在,已是“竹杖芒鞋”的装束,谁还会害怕失去什么?“一蓑烟雨任平生”,此时在词人眼中呈现的,已经不是自然界的这场短暂变故,而是人生旅途中的大风雨。这一句,充满艺术的张力,一下拓宽了全词的境界。苏轼一生坎坷,屡经政治风雨洗礼,但是这也磨练了他的顽强意志,面对风雨,不惊恐,不逃避,不哀伤,泰然处之,潇洒从容,这才是苏轼最具魅力的人格光辉。 词的下片写雨过天晴后的心理感受。刚才还是风雨大作,转瞬间,“山头斜照却相迎”,人生的晴雨一如自然界的变化,反复无常,如何面对这样的现实呢?词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当他回首走过的风雨历程时,竟达到了一种宠辱偕忘、超乎物外的旷达人生境界。

7.【提问】对《定风波》中“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应如何理解? 【明确】这两句是说,虽然遇到突如其来的风雨,而自己却像平时披着蓑衣在雨中行走一样坦然,一样毫无畏惧。在作者眼中,风雨交加也好,晴天丽日也好,都是没有什么差别的。结合作者当时的政治处境来看,他显然是用来比喻自己的生活遭遇和人生态度。

总结、扩展

句不离篇,并非一枝独秀;篇不离句,篇因句而生辉。 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两首词,进一步体味词中意蕴。 2.完成“研讨与练习”

一、

二、三。 附:板书设计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所见:大江 淘浪 风流人物 乱石 惊涛 多少豪杰

所思:周郎(雄姿英发) 自己(早生华发)

辛弃疾词两首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和内容。

2、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习词的艺术手法。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欣赏、感悟诗词语言的能力。

2、体会景色和典故中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3、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三、思想教育目标

根据本诗借景抒情,善用典故的特点,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愤心情。

四、根据诗歌学习的要求、诗歌的体裁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水平,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立为: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韵味。

2、明确诗中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诗人悲苦心情。

3、通过比较,加深对诗词艺术特色的理解。 【教学难点】

1、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

2、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 【教学方法】

倾情诵读 —— 整体感知,体会情感 —— 感受形象,咀嚼涵咏 —品味语言的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黑板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名诗对接

师:有些诗句,人们也许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以下的名诗对接。

青山遮不住,毕竟动流去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师:你们能说出以上诗句是出自谁的笔下吗?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辛弃疾的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在接触作品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作者的有关情况。

二、作者简介,知人论世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他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也天生一副英雄相貌。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因此,他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奋斗。自符离之战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纳贡求合。身为“归正人”的辛弃疾,因受到歧视而不被重用。所以,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苏辛”。

师:谁愿意为大家朗读大屏幕上这段关于辛弃疾的介绍呢?

三、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要求学生正确注音)

师:那么,你们想不想听听老师为大家准备的示范朗读呢?

2、听读 (要求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师:你们认为读得怎么样?那就请一位同学也饱含激情地朗读这首词。哪位同学愿意来尝试一下呢?

3、抽读 (要求学生充满感情的朗读) 师:你读得真好!读出了千里清秋的辽远空阔,读出了落日楼头的孤寂悲凉,也读出了栏杆拍遍的苦闷悲愤。我们为你精彩的朗读而喝彩!

4、译读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词意思)

师:出色的朗读往往是建立在正确的理解的基础上的。下面就请大家结合课下注释,边读边理解词的内容。并把你不理解的句子划出来,可以和你旁边的同学讨论解决,也可以和我一起探讨。

5、质疑 (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四、体会感情,感受形象,

师:读过辛弃疾的这首词,相信大家一定读懂了一些东西,那么能不能告诉老师你读过之后的感受呢?

(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师:是的,我和同学们一样,读完这首词心里涌动着太多的感动和感慨。让我们一起深入词人内心最深处,去触摸他的情感脉搏吧。

一)分析词的上片

师:我们先来看词的上片。上片中词人用了我们常见的表现手法,你们发现了吗? —— 借景抒情

1、那么词中哪些句子是景色描写,他们分别描写了什么景色? —— 江月、山景、落日、断鸿、游子

2、师: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色描写又牵动了词人怎样的心绪呢?

教师提示:请大家抓住关键词

(学生讨论完成)

——( 1 )词人由水写到山,有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词人在赏心亭上看到的江景,水天一色的辽远和如簪似髻的山影便牵动了他久蓄的愁苦。写得气象阔大,笔力遒劲。

(2)人心中有愁有恨,所见之远山也似乎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那么诗人愁恨为何,又因何而至?

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壮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也限于国力。以上种种,是恨之深者,愁之大者。诗人借远山之献供,尽情抒发内心担负。

(3)“落日”本是自然景物,辛弃疾用“落日”而字,含有比喻南宋国势衰颓的意思,亦表达了作者的愁苦心情。

“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情。

师:是呀,愁苦万种,万种愁苦都映衬在落日余晖的夕照里,应合着离群孤雁的哀鸣,使得飘无定所的辛弃疾,此刻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凄清和冷寂。

3、其中的“游子”指谁呢?这又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

—— 指自己。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治集团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内心酸楚可想而知了„ „

4、词人除了写景,还写到了自己的行为,你能找出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吗?那么它们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呢?请大家谈谈你们的理解。

(学生讨论完成)

—— (1)看、拍、会、登

(2)“吴钩”本是战场上杀敌的锐利武器,但现在却闲置身旁,无处用武,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以物比人,这怎能不引起辛弃疾的感慨呢? “栏杆拍遍”是表示胸中那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的意思,用在这里,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

“无人会、登临意”感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己。他太希望有人来帮助他解除心头的郁结,然而又有谁能来给与他慰藉呢?

5、全体女生朗读 师:女生读的如此有气势,男同学想不想和她们比比?那就请男同学激情饱满的朗读下片。

二)分析词的下片 1、全体男生朗读

师: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的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那么词人写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

张翰 —— 乐于归隐 许汜 ——谋取私利 刘备 —— 雄才大略

桓温 —— 叹时光流逝

2、师:词人对这些人和各持什么态度? 张翰 —— 乐于归隐 _____(正)

许汜 —— 谋取私利 刘备 —— 雄才大略 ______(反)

桓温 —— 叹时光流逝

3、请大家思考作者写这些人物以及有关的事有什么用意吗? ( 1分钟后),大家不妨和你周围的同学讨论一下。

—— 心志的表白并不能解脱心灵的寂寞,相反,倒增加了一份的凄苦。于是他想到了古人,并借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1) 用“尽西风,季鹰归未?” 这里,辛弃疾是借张翰来自比,不过却是反用其意。既表明自己很难忘怀时事、弃官还乡。还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并抒发了对金人、南宋朝廷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乡思”与前面的“游子”呼应,是“落日”、“断鸿”背景里“游子”的真情流露。

(2)“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刘郎在这里泛指有大志的人,这个典故用在这里是说他既不学为吃鲈鱼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怕应羞见”中的“怕应”二字是词人为许汜设想,表示怀疑:你这样的小人,有何颜面去见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表达了对英雄的追慕,折射出了辛弃疾的雄心壮志。

(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中流年,即年光如流;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指辛弃疾对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的忧惧。

4、这种借古人来表达自己情感的写法我们称之为什么呢? —— 用典

师:就本词来看,词人用典意在对比,前两个是反例,后两个是正例,正反对比表达了词人的荣辱观、价值观。可见,辛弃疾可谓是用典高手。

6、你如何理解词的最后一句呢?

—— 这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时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的悲叹。亦与上片的“无人会、登临意”相呼应。 师:英雄无泪,只因未到伤心处,辛弃疾却黯然流泪,那是因为他的心在滴血呀! 教师小结:真是“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呀!我真的很佩服同学们的理解,很多话是老师想说的,你们都说到了。

五、咀嚼涵咏,品味语言

师:真正震撼人心的作品往往是情感与语言的完美结合,这首《水龙吟》也不例外,相信词中的许多句子都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现在请大家合上课本,试着回忆一下,哪些句子让你一见倾心?并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玩味着句句言近意远的诗句,一位雄才大略,襟怀磊落,忧国伤时的诗人,仿佛就浮现在我们的眼前。是啊,锦绣河山必然哺育无数英雄,又何止辛弃疾一人呢?《念奴娇•赤壁怀古》就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抱负远大,识度明达的苏轼。下面请同学们就两首词在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方面的相同点做一个简单概括。

六、对比鉴赏,拓展延伸

比较《水龙吟》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两首词在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方面的相同点。

情感: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表现手法:运用了借景抒情和用典。 意境:空旷辽远。 语言:大气豪放。

师:其实这些特点也恰恰是豪放词的特点,于高远中寄豪情,永远是一种美的享受。

七、师生再次跟读这首词。

师:美的艺术我们该反复欣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在诗情画意中再次倾听辛弃疾最真实的心跳。

八、小结

这首词立意辽远、意境开阔,它仿佛令我们拔地凌空、极目游骋。仰则天高,俯则水远。天高水远,无边无垠。像这样的壮观景象,一般的凡夫俗子难得有心领略,而鹪鹩偃鼠之辈则消受不起。在这里我们感谢辛弃疾,感谢他为我们带来了这么丰富的精神食粮;感谢他让我们感受到了浓厚的爱国情结。

九、课后作业

师:法国著名学者帕斯卡说过:“人类所有的才能之中与神最相近的就是想象力”,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与神靠得近一点呢?那就请大家完成下列作业:

结合自己的领悟,展开想象,把这首词改为散文。要求想象丰富、合理,内容与诗歌一致,语言流畅,三百字左右。

九、板书:

上片:江月 山景落日 断鸿 动作:看、拍、会、登 下片:张翰 —— 乐于归隐 许汜 ——谋取私利 运用典故 刘备 —— 雄才大略 桓温 —— 叹时光流逝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教学要点】

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教学内容】

一、课前导入

1、 继承苏武把词的豪放风格加以发扬光大,使它蔚然成为一大宗派,主要应归功于辛弃疾。辛弃疾的词, " 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这种豪迈风格的形成,首先决定于他的作品有深厚的爱国热情和广阔的社会内容。

2 .指导预习,初读课文,疏通文字。

3 .补充注音:谢? 4 .补充注释:

风流:这里指英雄遗风,即英雄人物在历史舞台上所创伟绩带来的意义上的影响,所谓流风余韵。

气吞万里:豪气简直能吞没万里江山,形容气概非凡。 草草:本来是杂乱不齐的样子,这里引申作草率马虎。 北顾:回头向北望。

可堪:哪堪,怎堪,也就是怎能忍受的意思。 5 .思考问题:

( 1 )找出韵脚,并在朗读中体会。 左、住、虎、顾、路、鼓、否。厌声韵。

( 2 )这首词用了哪些典故,有什么含义? 6 .作者与写作背景:

辛弃疾在词人中,算是个英雄。 1161 年,金国大举南犯, 21 岁的辛弃疾率群众 2000 多人在家乡起义,加入以耿京为首的农民抗金义军,担任 " 掌书记 " 职务。在起义军的几个月里,他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定,干了两件轰动一时的事。一件是,一个叫义端的和尚叛变投敌,辛弃疾亲往追捕,亲手斩了这个叛徒;另一件是,亲率 50 骑兵,直闭驻有 5 万大军的金营,活捉了杀害耿京、瓦解起义军的叛徒、内好张安国渡过淮水,到达建康(南京)。辛弃疾到了南方,耿京的起义军已经失败,他便留在南京。从此以后,他继续坚持主战,用他饱含爱国主义激情的词和文章,宣传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全国的主张。但是,以赵构为首的赵家王朝偏安江南,在临安过着游宴玩乐歌舞升平的生活,对金屈辱求和。他们对起义军也一直害怕。辛弃疾渡江之后,首先被解除了武装,后来才被派往江阴作签判,帮助地方官处理政务。辛弃疾被迫退隐江西上饶,空怀一腔忠贞热情,却报国无门。辛弃疾许多词就反映了这种悲愤。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怀古词,是突出的一首。宋宁宗喜泰三年( 1203 ),辛弃疾 64 岁退居江西乡!司已有十多年,被执掌大权的韩伉胄所起用。当时蒙古已崛起,金则日益衰败,并起了内乱。韩要立一场伐金大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第二年( 1204)任他作镇江知府,镇江那时正处于抗战前线。辛初到镇江,积极为北伐作准备,可他的意见不能被韩?胄一伙采纳,并给他一个降官的处分,后来又把他调离镇江。辛弃疾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这就是辛弃疾写这首词的背景。

7 .听课文录音带或者教师范读,疏通文字。

8 .讲读课文。

( 1 )阅读上片。让同学分出层次,教师讲析。

①分两层。 " 千古江山„„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是第一层,写向四周远眺大好河山,缅怀曾经在京口建都的孙权。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皇帝,他在南京建立吴都,并且能够打垮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辛弃疾以 " 英雄 " 一词赞颂他,表示自己对他的敬仰和向往,只是像孙仲谋那样的英雄人物,再无处可寻了。 " 舞谢歌台 " 一句,承接上文,即便是英雄事业的流风余韵,也已经没有了。这两句表达了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也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 ② " 斜阳草树„„气吞万里如虎 "是第二层,写俯瞰京口街市,缅怀曾经在那里居住的刘裕。刘裕出身贫寒,曾经生活在荒僻小街巷,却讨伐桓直,平定叛乱。 " 想当年 " 三句颂扬刘裕率领兵强马壮的北伐军驰骋中原,气吞胡虏。刘裕先灭山东的后燕,后灭陕西的后秦,光复洛阳、长安、煊赫一时。辛弃疾远在乾道元年( 1165 年)呈给宋孝宗的《美芹十论》里,明白指出出兵北伐,应取道山东 -- 因为山东之民劲勇,敌守备简略。 " 不得山东,则河北不可取,不得河北,则中原不可复。 " 在当时韩佳胄急于北伐的现实中,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绩,还有如果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采用的意思。

③同学朗读上片。总结:这一段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

( 2 )阅读下片,分析层次。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用典的作用。

①第一层: " 元嘉草草 " 句。 " 元嘉 "是南朝宋文帝年号。宋文帝刘义隆是刘裕的儿子。他不能继承父业,好大喜功,听信王玄漠北伐之策,打没有准备的仗,结果一败涂地,北魏军队一直追到长江边,声称要渡江,都城震恐。封狼居肯是用汉朝霍去病战胜匈奴,封狼居前山,举行祭天大礼的故事。宋文帝听了王玄漠的大话,对臣下说: " 闻王玄漠陈说,使人有封狼居前意。 "" 仓皇北顾 " ,是看到北方追来的敌人而张皇失色的意思,宋文帝战败时有 " 北顾涕交流 " 的诗句。

②凡诗文运用典故都有用意,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目的是什么? 借鉴历史,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

③第二层。 " 四十三年,„„一片神鸦社鼓! " 是第二层。追忆自己当年南归途经扬州所见惨象,描述瓜步山周围人们生活的情景。 " 四十三年 " 三句,说辛弃疾在京口北固亭北望中原,记得四十三年前自己正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后来渡淮南归,原想凭藉国力,恢复中原,没有想到南宋朝廷昏联无能,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如今自己已成老年,壮志依然难酬,追思往事,不胜身世之感!

" 佛狸洞下 " 三句,从上文缅怀往事回到眼前现实。 " 佛狸调 " 是北魏太武帝拓跋案追击王玄漠的军队时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造的行宫。当地老百姓年年在佛狸词下迎神赛会,很是热闹。

④作者写佛狸调一幕景象,表达什么心情?

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民俗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宝臣民。表示对南宋政府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⑤最后三句是第三层。抒发未能施展才能的感慨。廉颇是战国时赵国名将。因被人陷害,跑到魏国去。后来秦国攻打赵国,赵王派使者去探望他,看他还能不能替赵国出力。廉颇本来也很想被赵王召见,效命疆场,击破强秦,使赵国能强盛起来。他在赵国使者面前," 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 " 但结果赵使还报赵王说: " 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 "(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赵玉以为他老了,便不再起用。以廉颇事做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明确。 以廉颇自比,表示虽老却不忘为国效力,收复中原的耿耿忠心,可是朝廷一味屈膝媚和,极好当道,多用少年轻进之士,又有谁会想到自己呢。一腔悲愤溢于言表。

总结下片。用刘帝、佛狸调、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效祖国一片忠心,并表示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激愤。

9 .指导朗读,体会作者感情。

10 .这首词的写作特点是运用典故,有人说辛弃疾的词有 " 掉书袋 " 的毛病。你认为如何? 这首词用典多不能说是毛病。它所用的除了末了廉颇一事之外,都是有关镇江的史实,眼前风光,是 " 京口怀古 " 这个题目应有的内容,和一般辞章家用典故不同;况且他用这些典故,都和这词的思想感情紧密联系。就艺术手法论,环绕作品的思想内容而使用许多典故,以加强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这正是这首词的长处。

11 .总结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这首词借 " 怀古 " 赞扬孙权、刘裕的抗敌业绩,批评南宋当政者仓碎北伐的冒险行动,表达自己的积极抗金,恢复中原统一国家的热切愿望。运用典故,十分恰当,是它的一大艺术特色。

[ 附录 ]

(一)重点内容图示。 1 .《念奴娇·赤壁怀古》 上阔:写景,赞叹山河美 │

(过渡句)

下阔:写人,怀古发感慨

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上阔:盛赞历史上多位英雄人物 │

(大量用典借古讽今) 下阔:力表自己抗金的态度

(二)作者介绍。

苏轼( 036 ~ 1101 )字子瞻,四川眉山人。 1056年(仁宗嘉?元年)与父苏洵、弟苏辙进京,次年与苏辙同科进士及第,父子三人文名大震,号称 " 三苏 " 。同年,因母丧返川。 1060年,苏轼再入京,次年,任凤翔府签判。 1065 年(英宗治平二年),还朝,值史馆,次年,苏为卒,扶丧回川。 1069年(神宗熙宁二年),苏轼又返朝。历任官职,直至 1072 年,才通判杭州。 1075 年起,历知密州、徐州、湖州。 1079年(神宗元丰二年),突遭逮捕,审讯,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在黄州,他经营东坡,务农,号东坡居士。 苏轼本来一帆风顺,为什么会遇到坎坷呢?

当时朝廷政局多变。王安石两相两罢,有一些乘时而起的小人,得了权势。在新政首领王安石等人或隐或罢之际,如果苏较得到朝廷重用,岂不是于他们不利?于是,那些曾经依附过王安石的小人,从苏轼知湖州的谢表中嗅出了苏轼对皇帝不忠的味道来。御史李定等人,更在谢表之外,搜罗苏轼的诗作,加以" 分析",罗织罪名,构成文字狱"乌台诗案 " 。因为苏武谢表中有 " 知其愚不识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其中 " 新进 "二字,正好触犯了李、舒辈的忌讳。苏轼的诗作中,反映民间疾苦,他写过旧妇则,反映过变法中确实存在的问题,表示对新政的不满。因为说了真话,让李、舒辈抓到了把柄,苏轮自被逮讯到结案,历时五个月,不论在朝在野,政见同与不同,营救者络绎不绝(包括章爆、王安石等),最后,神它才决定不杀苏武,而以贬满了事。

总之,苏武贬黄州,是因为遭人暗算,不知不觉转入政治斗争漩涡,而不是什么因写诗攻击新法。他这次受打击,心情是复杂的,所以游赤壁时写了这首词,抒发自己的抱负。 辛弃疾( 1140 ~ 1207 )字幼安,号稼轩,济南人。少年时聚众二千参加农民领袖耿京的起义抗金军,失败后,南归。历任湖北、湖南、江西安抚使(掌管一路军政民政的长官),在政治军事上都能采取积极的措施,以利国便民。朝廷当权者疑忌他,落职后长期没有得到任用,从 43 岁起,闲居江西信州(今上饶市),达二十余年(在这时期只一度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到了晚年,朝廷又起用他,做过浙东安抚使和镇江知府。在镇江任内,他特别重视抗金的准备工作。可是朝廷对他不重视,不能久于其位。终于怀着恢复中原的宏愿,抑郁以殁,他是南宋最杰出的爱国词人。著有《稼轩词》(一名《稼轩长短句》),总计 600 多首,辛词题材广阔,内容丰富,意境深远,风格以豪放悲壮为主。他的爱国词作情辞慷慨,爱憎分明,艺术感染力很强。他还以多彩的画笔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描绘农村风光,赞美壮丽山河,进一步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推动了南宋前期词风的变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关于赫壁怀古》中 " 人生如梦 " 所反映的思想情绪。

《宋词赏析》中认为,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入世与出世的思想矛盾,是无可奈何心情下的故作达观,其情绪不免趋于消极。他是见江山依旧而人事已非,沦落无聊而徒伤老大,于是引发 " 人生如梦 " 的感慨,从而借酒浇愁。张志岳则在《文艺百家》( 1979 年第 1 期)中撰文认为,这句话不能作单纯消极的理解,而是作者面对现实,表现得比较平静和旷达。从作者遭遇看,写这首词时他已被贬多年,而他对王安石的新法在实践过程中有了新的认识,对宋神宗,则似有知遇之感。因此,他的词并不针对什么具体的境遇,而是用 " 人生如梦 " 来概括二十多年的仕途,虽有感慨,更有不作具体计较的旷达态度,这态度又促使他能够借酚月来感发 " 江月是能了解我的 " 那种坚持理想的精神。

(四)有关常识。

有关词的知识:词,诗歌的一种,起源于南北朝,成于唐,盛于宋。词有很多别称,如 " 长短句 " 、" 诗余 " 、" 曲 " 、 " 曲子词 " 、 " 曲词 " 、 " 乐府 " 、 " 乐章 " 、 " 歌词 " 等。词按字数的多少分类可分为 小令( 58 字以内)、中调( 59 字至 90 字)和长调( 91 字以上)三大类。按词的段落的多少分类又分成几种:全词只有一段的叫 " 单词 " ,二段的叫 " 双调 " ,三段的叫 " 三叠 " ,四段的叫 " 四叠 " 。词的段落叫 " 阕 " 或 " 片 " ,从上片到下片讲究衔接贯穿,意思前后相承,叫 " 过片 " 。下片的首句句式不同的叫 " 换头 " 或 " 过变 " 。依照已有的词调写的叫 " 填词 " 或 " 依声填词 " ,自己谱曲自己写词的叫 " 自度曲 " ,《扬州慢》属后一类。词常见有 " 令 " 、 " 引 " 、 " 近 " 、 " 慢 " 的分别, " 令 " 即小令, " 引 " 是正歌之前引歌, " 近 " 又称 " 近拍 " ,相当于 " 引 " , " 慢 " 是慢曲子的省称,指节拍较慢,声调延长。慢词的字数较令、引、近的词字数要多些。宋代词风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主要词人有柳永、周邦彦、李清照、姜夔等,他们认为 " 词为艳科 " 、 " 诗庄而词媚 " ,多写情愁别绪、个人遭遇,特别讲究音律格律,风格清丽婉媚。豪放派以苏、辛为代表,主张 " 以诗为词 " 、 " 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 ,不肯损害意思以迁就音律, " 故为豪放不羁之语 " ,格调高昂、取材广泛。

李清照词两首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

2.鉴赏李清照作品的婉约派风格。

二、能力培养目标

1.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2.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三、德育渗透目标

在词的艺术境界中陶冶美好的感情。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2.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5?),宋代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京东路提点刑狱。出自韩琦门下,又曾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学识渊博,尤用意于经学,在齐、鲁一带颇负盛名。后因列于元祐党籍而被罢官。平生著述较多,现仅存《洛阳名园记》一卷。母王氏,是状元王拱辰孙女(《宋史·李格非传》),一说为汉国公王准孙女(庄绰《鸡肋编》),也知书善文。

李清照的文集在当时就曾刻印行世。《直斋书录解题》载《漱玉集》1卷,“别本”分5卷。黄异《花庵词选》称有《漱玉词》3卷。《宋史·艺文志》载有《易安居士文集》7卷、《易安词》6卷。都久已不传。现存的诗文及词集是后人所辑。四印斋本有《漱玉词》1卷,李文椅编的《漱玉集》5卷,辑录的作品最多。但其中所收词多有赝品。近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中的《漱玉词》收有60首。今人孔凡礼《全宋词补遗》中有新发现的李清照词。王仲闻有《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排印本。

2.李清照和“闺怨词” 唐宋词的创作有一个传统的题材,就是写闺怨,“闺怨词”是专门用来表现妇女的生活和情感的。但其作者基本上都是男性,他们写的词被称为“代言体”,也就是代替妇女说话。男性代替妇女来表情达意,总归是隔着一层。李清照是词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的“闺怨词”是写自己的真实生活和内心世界,是说自己要说的话。所以,她的出现使词坛放射出了一道新奇的光芒。读李清照词的着眼点首先应放在这一点上。

3.写作背景 李清照的创作生活始于北宋末,终于南宋初。她既享受过安逸、宁静的生活,也遭遇了国破、家亡、夫死、形单影孤的灾难与不幸。这里所选的两首词分别为李清照前后两个时期的作品,它们反映着李清照不同时期的生活与心态,呈现出不同的韵味、格调。

4.关于《醉花阴》

《醉花阴》写于前期。丈夫游宦在外,李清照形单影只,居室寂静,再不闻评诗论文、查书赌茶、鉴赏碑刻的欢声笑语。漫长的白日里,作者百无聊赖地独坐在金兽炉旁,看着那袅袅烟雾。季节正值重阳,气候已开始变凉,尤其到了夜里,纱橱中、玉枕上,难以成眠,更觉得冷气袭人!词的上片,作者从“永昼”的无聊和“半夜”的寒冷方面写自己的孤单寂寞,来含蓄地抒发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她极力渲染白天、黑夜的时间都是那样难以打发,以委婉地表达自己对丈夫思念之殷切。下片继续着对时间的交代:写“永昼”“半夜”之外的“黄昏后”。作者为了排遣自己的相思之苦和打发自己的空虚生活,乃携酒去东篱观赏菊花。但其结果却是酒不能解愁,看到在西风中摇曳的黄花,酷似自己因相思而消瘦的身影,就更增加了内心的愁苦!这首词的总体风格是委婉、含蓄的,作者并不直接说出自己对丈夫的思念,而是巧妙地抓住了长日、半夜、黄昏几个时间的推移,来写自己留在家中生活的空虚、无聊,以表达自己对丈夫那种夜以继日的相思之情。

5.关于《声声慢》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这时她不但连续经历了国家败亡,远离故乡,丧失丈夫的灾祸,并且,在南方到处辗转逃亡避难中,她丢失了珍爱的文物、古籍,还遭到了政治上的诬陷。她晚年的处境极其凄惨,心境极其恶劣。她用这一曲抒情长调,艺术地表现了自己晚年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词的开头用七组叠字构成了三句话。“寻寻觅觅”表达的是作者经历过许多突发事件的刺激之后,所产生的一种精神恍惚、因若有所失而到处寻觅的状态。“冷冷清清”四字描写了她寄身异地、无人为伴、很少交往的孤独寂寞的处境。“凄凄惨惨戚戚”则总括地说明了自己命运的凄惨和心情的悲痛。这十四个字使李清照在词史上赢得了极高的声誉,人们称赞她连用十四个叠字是“造句新警”,是“创意出奇”,是“超然笔墨蹊径之外”。这十四个字为全词奠定了基调,以下作者便一层层地展示出她生活的凄惨和心情的哀痛。天气忽暖忽寒,几杯淡酒哪里能抵挡住冷风的袭击,更不能消除心中的忧愁。正在她凄苦无奈时,又看到了空中飞过的大雁,它们是来自北方的旧时相识。作者想到大雁能够按时南来北往,而自己却飘流困顿,寄寓异乡,这正是引起她伤心的原因。词的上片从秋天里气候多变,酒难御寒和北雁南飞等几个角度,写自己滞留南方的孤独生活和悲苦心情。这也可以说是对开头几句的阐释和补充。在词的下片又进一步推进,更具体地写自己的处境和心情。黄花满地,当初盛开时可以插在头上,而如今花已枯萎,再也无人摘取。这是明写花,而暗喻岁月流逝,人已衰老、憔悴!最后,又从时间和天气上来写:白日漫长,她独自一人要苦熬苦等才能到天黑,但是到了黄昏时候,又有秋雨点滴作响,这种景象,这时的情绪,哪里是一个简单的“愁”字所能概括得尽的!全词展现出的是作者那种失落、孤单、凄凉、悲哀的心灵世界。在了解作者生活遭遇的基础上来读这首词时,使人不能不对她产生深深的理解与同情。这也正是李清照这首抒情词动人的力量之所在。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提问】李清照一生的创作受到了哪些社会变迁、个人遭际的影响?

【明确】李清照生于北宋,父亲李格非兼通文史,母亲王氏也能文。李清照在这种家庭环境的熏陶下,自幼便具有很好的文化修养,早有文名。十九岁结婚,丈夫赵明诚当时在太学作学生。他们婚后的生活相当美满,二人志趣相投,能在一起读书,品诗论文,收集和鉴赏古籍、器物和金石刻等。赵明诚很晚才出仕,到过莱州、淄州等地任职,李清照便常常以诗词排遣寂寞,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建炎元年(1127)赵明诚南下奔母丧。恰在这时,战乱爆发,金人攻破洛阳,徽、钦二宗被掳,高宗即位,后又南下避难,建立了南宋小朝廷。因赵明诚在江宁任知府,李清照于是载书十五车过淮渡江奔往建康。不久,他们藏于家乡十余间屋中的书籍、金石、器物全被焚毁。两年后,李清照46岁时,赵明诚竟不幸病死。从此她开始了国破、家亡、夫死的悲惨生活旅程。她先是追随流亡朝廷到过温州、越州等地逃亡避难,最后又寓居于杭州。这期间,她随身携带的她所珍爱的古铜器、书籍等也相继遗失或被盗。她孤苦伶仃地度过了悲惨的晚年,于绍兴21年(1151)在临安去世。-本课所选的两首词,就分别展现了她前、后两个时期不同的生活内容和心灵世界。我们从中可以领会到时代社会的变化、个人的际遇对于作家创作的有力影响。

2.【提问】《醉花阴》反映的是早年丈夫赵明诚游宦在外,作者一个人留在家中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感受。对于这样的“闺怨”题材,应当怎样评价呢?

【明确】作者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妇女,能够坦率地表达出自己对于丈夫深深的思恋之情,描写了闺中生活的孤独寂寞,这在当时乃是一种很大胆的行为。所以,有人批评说:李清照作词是“无顾忌”地“肆意落笔”。其实,感情的充沛、真挚,敢于正面地展露自己的行为和内心世界,正是她创作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正是她的词最值得珍视的地方。

3.【提问】古人常常爱用花比喻人之美貌,如“芙蓉如面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红”等,而李清照却说“人比黄花瘦”,这样的比喻有什么丰富的内涵?

【明确】黄色的菊花不止外形上雅淡、清秀,与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而且在菊花品格的传统象征意义上,也酷似作者清高、淡泊的精神,这样的比喻正比较恰切地反映了当时作者由于离开丈夫而孤独、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 4.【提问】《声声慢》中“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一句,表现的是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正在酒后感到寒气袭人之时,最让她伤心的是又见到了飞过的鸿雁,而这南来的大雁,却是当年在北方的旧相识!作者这时是感叹:大雁可以南来北往,而自己却滞留在南方不能北归!它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和一种沦落异地的流浪之感。

布置作业

1.反复背诵这两首词,体悟词中意境。 2.完成“研讨与练习”

一、二。

拿来主义

【教学目的】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教学设计】

一、课文前半部分是难点,着重使学生认识“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重点放在课文后半部分,让学生理解比喻论证和讽刺语句的含义,明确什么是“拿来主义”。

二、课文内容丰富,含义深刻,教学时注意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讨论,重要语段加强朗读训练,以加深对文章主要观点和语言特点的理解。

【教学时数】 两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而来,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才是正确的呢?学习鲁迅先生的杂文《拿来主义》,从中可以受到启发,得到教益。

二、指导预习。

读“预习提示”。“提示”有两段,第1段写什么?学生回答后要求思考:鲁迅先生在提出“拿来主义”之前,为什么先批“送去主义”?由此理出文章结构层次,归纳每部分的大意。第2段写什么?学生回答后,要求阅读课文时勾画出犀利、幽默的词语和比喻论证的语段,并体会其含义。

三、研习新课。

1.分析写作思路和课文结构层次。

提问: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课文前半部分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

讨论、明确: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但它是针对历史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近代的“闭关主义”必然导致“现在”的“送去主义”。“送去主义”是一种有往无来的卖国行径,必然导致国势日弱,被动挨打,从长远看,将造成亡国灭种。因此,采取与“送去主义”针锋相对的“拿来主义”就刻不容缓。“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破”正是为了“立”,“破”得彻底,“立”得才牢靠。这个问题弄明白了,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层次就基本上清楚了。

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4段):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 第

1、2段是揭露批判国民党政府在文化上奉行“送去主义”的媚外求荣和欺世惑众的可耻行为。 第

3、4段是揭露“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危害。

第二部分(第59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基本观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第5段正面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

第6段揭示“送去主义”的危害和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

第7段揭示“拿来主义”的含义就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第8段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第9段从正面具体而形象地阐明“拿来主义”的原则和方法。

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

2.研习第一部分:弄清“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体会幽默、讽刺的语言在批判错误观点时的表现力。

(1)提问:第1段“别的且不说罢”一句有什么作用?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来揭露国民党政府实行“送去主义”的媚外丑态的?

讨论,明确:这一句把所要揭露、论述的范围加以严格的限制,只讲文化上的事。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那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魔爪已经伸到了东北、华北,国民党政府推行卖国主义政策,变本加厉地出卖国家的领土、资源和主权,确实“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因此,用“别的且不说罢”的句子,不仅使论述的范围明确,而且增强了揭露的深刻性。

作者举了三个“送”的事例:“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不知后事如何”,即有去无回,这是媚外的可耻行径;还有几位“大师”们捧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捧”何其郑重、恭敬,媚态可掬,几张画“一路的挂”,何其卖力,何其寒伧可笑,“发扬国光”,反语,讽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用这种方式来显示一点进步,多么可怜,暗示“学艺”上的东西已经相当贫乏。作者讽刺批判的锋芒不是对着几位艺术家,而是指向卖国媚外的反动当局及其御用文人,字里行间充满着憎恶和鄙视。

(2)提问:一味奉行“送去主义”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及危害?

讨论,明确:作者以尼采自诩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作类比,“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不是“丰富”,还要“大度”,“只是送出去”,同样是愚蠢可笑的。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几百年之后呢”?我们的子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磕头”、“讨”和“残羹冷炙”、“奖赏”等词语,形象、深刻地写出了“送”的结果是我们的子孙后代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3)提问:“抛来”和“抛给”有何区别?

讨论,明确:抛来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者无代价地送人或施舍,一般不怀有什么不良的动机或目的。

抛给指有目的的、带恶意的输出。

(4)小结:作者把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放在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中加以考察,文章一开始便从“闭关主义”说起,进而揭露国民党政府在“学艺”上实行“送去主义”的种种媚外求荣,欺世惑众的事实,揭示“送去主义”必然使中国人民更加陷入被侵略,受奴役的悲惨境地。因此,“送去”之外,还得“拿来”。

3.布置作业。

(1)给加黑的字注音并解释:礼尚往来 自诩 残羹冷炙 冠冕 (2)完成课文后“思考和练习”四。 (3)预习课文后半部分,学习比喻论证的方法和理解一系列比喻的含义。

第二教时

一、检查复习。

给加黑字注音并解释:礼尚(shàng;崇尚、重视。) 自诩(xǔ;夸耀,说大话。) 残羹(gēng;有浓汁的食品。)冷炙(zhì;烤肉。) 冠冕(miǎn;古代帝王戴的帽子,引申为体面。)

二、研习新课。

1.研读第二部分:理解“拿来主义”的主张,领会运用形象的比喻阐明抽象的深刻的道理的写作方法。

指名朗读第

5、

6、7段,注意对吝(lìn)啬(sâ)、髓(suǐ)、蹩(biã)正音。

(1)提问:第5段中哪些词语含有讽刺意味?第6段的“送来”与“拿来”有何区别?第7段的“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怎么理解?

讨论,明确:“摩登”是针对上文“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而言的,把卖国媚外的行径说成“时髦”,一味地“送去”说成“赶时髦”,其讽刺意味是很浓烈的。“吝啬”是针对上文“丰富”、“大度”而言的,两者鲜明对照,对“送去主义”者进行讽刺鞭挞。

“送来”是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的经济、军事、文化侵略、掠夺,是“抛给”的同义语;“拿来”是根据需要自己拿,二者本质不同,内容迥异。

运用脑髓指用脑筋独立思考,有主见;放出眼光指要看得清,有辨别力;自己来拿指要有选择,自己拿。

(2)提问:第8段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哪几种错误态度?第9段阐述了“拿来主义”者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运用比喻论证说明有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

怕:徘徊不敢走进门(逃避主义)孱头

怒: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虚无主义)昏蛋。

羡慕:欣欣然接受一切(投降主义)废物。 以上三种人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都是错误的。

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首先是“占有”,然后是“挑选”。“占有”是前提,不“占有”就无从“挑选”;“挑选”是关键,不“挑选”,“占有”就毫无意义。

“挑选”的具体做法: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使用,吃掉)。 鸦片比喻有益也有害的一类事物(存放,供治病)。

烟枪、烟灯比喻有害的可作反面教材的一类事物(送一点进博物馆,毁掉)。 姨太太比喻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淫靡的东西(走散)。

文中运用“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等当时人们所熟悉的事物作比方,使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个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道理浅显化,将怎样“挑选”说得具体形象又清楚透彻。尤其是对“孱头”、“昏蛋”、“废物”、“姨太太”等形象的勾勒,寓意丰富,耐人寻味。

2.研读第三部分:要求学生朗读文章最后部分,简要说出每句话的内容。

第1句话:结论是我们要拿来。第2句话:拿来主义的具体做法。第3句话:拿来主义的结果。第4句话:拿来主义者应具备的条件。第5句话:从反面指出拿来主义的意义。 提问:这一段共5句话,如果这5句话是5个问题的答案,那么应该是哪5个问题(“思考和练习”二)?

明确:①究竟应该怎样对待文化遗产?②对文化遗产应该怎样区别对待?③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有什么积极意义?④要处理好文化遗产我们必须具备哪些条件?⑤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迫切性何在?

3.总结全文,加深理解。

(1)提取要点,归纳中心:本文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指出了正确的继承和借鉴乃是建设民族新文化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鲁迅对文化遗产的见解,跟毛泽东同志“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的意见是一致的。时至今日,这篇文章仍然放射着思想光辉,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2)由学生讨论,归纳写作特点。①先破后立,破立结合;②运用贴切的比喻阐明抽象、深奥的道理;③语言犀利、幽默。每一条要求能举出实例,并结合自己的感悟作简要分析。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一、教 材

1、新教材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

高中语文新大纲中明确规定,高中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提出了“以阅读教学为龙头带动整个语文教育是一个标本兼治的通途”,以多种渠道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以阅读带动听说写能力的全面提高。

2、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是从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弗罗姆《爱的艺术》中节选出来的,《爱的艺术》这本书阐释了爱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一个能力的问题,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心学到手的一门艺术。在这篇文章中,他从儿童成长的过程的角度阐述了父母之爱与孩童情感与心智成熟的关系,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爱作为一种改变社会的力量的心理基础。

全文10个小节,阐述了一个婴儿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人”其心理结构逐步变化的过程,并在最后指出,真正成熟的人应该能够综合母爱与父爱,唯其如此,才能够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健康而成熟的灵魂。

3、学生情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高一年级学生,多数对随笔`杂文有一定了解,但由于我们的学生认识问题肤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阅读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培养形成之中。鉴于此种情况,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对文章的分析能力。

4、教学目标

依据学生学习特点、教材特色以及大纲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初步了解弗罗姆关于健康而成熟的灵魂的观点,激发培养健康而成熟的心灵的激情。

5、教学重点、难点:

(1)用信息整合的方法加深对于文章的理解。

(2)本文有些语句很难,影响对段以及文章的理解,所以理解难句很重要。

二、教学方法: 采用:激趣——感知——品读、赏析——讨论——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课前让学生收集资料。倡导教师必要的牵引到放手,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适时的启发点拨,使整个教学导之有序,从而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三、学习方法: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为此,我设计如下学习方法:朗读法、讨论法、质疑法等指导学生如何阅读一些有深度的文章,如何理解文章中的难句,体会文中深刻的道理。

四、教学设计:

拟定一课时。

这个设计主要是按照课本单元训练的要求来实施,在学生一般的阅读经验中往往对于一些说理成分较大的文章缺乏兴趣,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种畏惧之心,关键问题就是对于文章结构和思路的理解不够,无法体会发现文章条理与思路的快乐。其实理趣,也是一种趣味,甚至其发现的快乐更甚于其他文体,因此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着重在这个问题上下功夫。

1.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个题目我想大家并不陌生,从小就在父母的爱中长大,随着你的成长父母也开始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爱。大家现在回忆一下你对这种爱有哪些体会?

以往我们的感受都是很具体和感性的,而我们今天就站在理性的高度来重新审视这份爱。这篇文章是从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弗罗姆《爱的艺术》中节选出来的,在学新课文以前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爱的艺术》这本书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它阐释了爱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一个能力的问题,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心学到手的一门艺术。

如何来理解以上观点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选文的解析来体会其中的涵义。

2.感知课文:

学生在笔记本上整理三项内容

一、母爱的优点与缺点

二、父爱的优点与缺点

三、人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情感变化特征表

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自己的整理内容尽可能完备。

二、仔细比较:为什么文章题目不是“父母对于孩子的爱”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研读文章的内容,并为他们营造一个解决问题的情境)

三、讨论:母爱和父爱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四、如何解决父爱与母爱中的不足?

五、面对父爱与母爱各自的特点,谈一谈你希望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六、弗洛姆认为怎样的状态才算拥有成熟的健康的灵魂?

七、文中谈到两种爱的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和“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和“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着两种原则区别在哪里,如何理解?

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

【背景材料】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一、语言和说话

每个正常的人都会说话,这就像每个人都用两条腿走路一样,极其平常。正因为它太平常了,一般人才不去想它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情。其实,平常的事情往往隐含着极不平常的奥妙。谁能够看到并且揭示这个奥妙,谁就能够推动科学的发展。牛顿看到成熟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研究它的原因,发现了万有引力的秘密,开创了物理学的一个新时代。瓦特从水开时蒸汽顶起壶盖的现象中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马克思从人们每天都在进行的亿万次的商品交换中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指明了广阔的道路。语言中也隐藏着很深奥的秘密。人类有语言,会说话,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它是把人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的一个重要的标志。自古以来,历代都有人探索语言中的奥妙,取得了不少成果。不过,由于语言这种现象牵涉的方面多,本身太复杂,至今还只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我们可以从人们最平常的说话谈起。

人们都会说话。话是一句一句说的。话的长短差别很大。短可以只有一个词,长可以长到无止境。例如,在一定的环境中,“看”就可以是一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但这种现象不典型。说话通常是把几个词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起来,造出一句句的话。这种话的长度在理论上说是无限的。例如:

看。 看书。

看一本书。

看一本有趣的书。

看昨天买来的一本有趣的书。

看图书馆昨天买来的一本有趣的书。

李晓明看图书馆昨天买来的一本有趣的书。

李晓明喜欢看图书馆昨天买来的一本有趣的书。 „„

不论多么长的句子,我们都可以加上一些成分,使它更长。当然,实际说话的时候,句子是不会太长的。因为太长了,说话的人(或听话的人)说(或听)到后来会忘记前面说过(或听过)的内容。

句子的长度可以无限,单从这点来看,一种语言的句子的数目就可以是无限的,何况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说话的需要自由地造出各种各样的句子,说出各种各样的话来。所以,一种语言的句子是无限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几百万册藏书所包含的句子,也只是可能说出的句子的一小部分。实际上,说话就是创造新句子。这是语言的基本事实。这一点对于语言理论的研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句子的数目无限,每句话又可以拉得很长,那么人们是怎么学会说话的呢?如果我们从人们说出来的话中抽出一些样品来研究,就不难发现,无限的句子中包含着有限的东西:不同的句子中所包含的词是有限的。每一个词像机器的零件一样可以卸下来装上去,反复使用,因而同一个词可以和不同的词组合,构成不同的句子。更重要的是,组织这些材料的规则是极其有限的。比方说:

我看书

他写字 你读报 妹妹绣花 哥哥抽烟 客人喝茶 叔叔开拖拉机

„„

这些都是由不同的词组合起来构成的不同的句子,但使用的却是同样的规则。上面的事实告诉我们:无限的句子中包含着有限的词和为数不多的规则,学话就是掌握这套材料和规则。人们可以根据交流思想的需要自由讲话,但是不能杜撰词语,违反规则,所以在自由中又有不自由,说话只能在这种有限和无限、自由和不自由的矛盾中进行。

所以,每个人说话是自由的,想什么时候说就什么时候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但说话时选择什么材料,遵循什么规则是不自由的,必须服从社会的习惯。说出来的一句一句的话和说话时所用的词与规则是两回事。语言是说话和表达思想的工具,而说出来的话则是人们运用这种工具表达思想所产生的结果。语言好比打字机的字盘,说出来的话好比是打出来的文章。一盘铅字可以打出彼此毫不相干的种种文章来,而字盘里的铅字却有一定的数目,排列也有一定的规矩。这个比喻可以帮助我们大致理解语言和说话之间的关系。

一个人从小学会一种语言,可以说是使用这种语言的权威,最有能耐的语言学家要研究这种语言,也得拜他为师。尽管这样,他对自己的语言究竟是什么样子,有哪些规则,却往往茫然,说不清楚。语言研究的任务就是要把说话中反复使用的材料和规则找出来,把那隐藏在无数话语中的见首不见尾的语言找出来,使它的整体和每一片鳞甲都清清楚楚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这当然是非常复杂细致的任务。

二、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

会不会说话是人类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非洲有一个民族把新生的婴儿叫做kuntu(物),到孩子学会说话才叫做muntu(人),这一现象鲜明地反映出这种认识。

说话的目的是表达思想,进行交际;说话时所用的语言是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即一般所说的部落、部族和民族。每一个社会都有它自己的经济基础和与这种基础相适应的政治制度。所以每一个社会都必须有自己的语言,因为,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得靠语言来维持。有了语言,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才能共同生产、共同生活、共同斗争,协调在同自然力的斗争中、在生产物质资料的斗争中的共同行动。没有语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解体。

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不论王公贵族,学术泰斗,还是奴隶百姓,瘪三小偷,都得遵守社会的语言习惯,谁都不能垄断。不管阶级、集团之间的斗争多么尖锐,斗争的双方都得使用互相懂得的语言。但是,另一方面,语言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普通老百姓说话时用词造句的习惯和风格与学术泰斗肯定有差异,但都不能偏离统一的语言规则。比方说,相声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的语言表达不同于其他的文艺作品,也不同于我们平常的说话,更不同于科学论文的语言,它通俗、生动、含蓄、夸张,但其中所用的每一个词、每一条规则又都是我们平常说话的时候经常运用的,所以人们一听就懂,不会因语言表达上的差异而影响相互的交际和理解。语言正是在各种变异中表现出自己的性质。

三、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不但是人类交际的工具,而且是各种交际工具中最重要的一种。

除了语言之外,人们还使用其他的交际工具: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等。文字记录语言,打破了语言交际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中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就是教学生识字、阅读、写作。但是,文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不能和语言相比。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没有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文字产生以前,语言早已存在,估计有几十万年。今天世界上没有文字的语言比有文字的语言多得多。文字产生以后要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它始终从属于语言,是一种辅助的交际工具。旗语、电报代码等交际工具,大多是在语言和文字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更加后起的交际工具,离开语言与文字,它们就不能独立存在。这些交际工具都有特殊的服务领域,使用的范围相当狭窄,而语言的服务领域非常广阔,包括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所以旗语等等是只适用于某些特殊领域的辅助性的交际工具。

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时候,不但动嘴,而且脸部的表情、手的动作、乃至整个躯体的姿态等非语言的东西也都会参加进来。这就是说,交际的时候除了运用语言工具以外,还可以运用一些非语言的交际工具。这一点,在以往的研究中往往被忽视了。其实,我们平常说话,不可能毫无表情或动作。孩子学话也需要依靠大量的非语言手段的帮助。可以说,语言的交际处于身势等各种伴随动作的包围之中。有些时候,离开这些特定的伴随动作,语言的交际还可能发生故障。《红楼梦》第四十四回有这样一段描写:贾琏、凤姐听说鲍二媳妇上吊自杀,她娘家的人要打官司,“都吃了一惊”。可是凤姐“忙收了怯色,反喝道:‘死了罢了!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从说的话看,气壮如牛,从实际的神态看,却是“吃了一惊”,“忙收了怯色”。林之孝家的后进来,没有看到这种神态,也就听不懂凤姐的下面一段话:“我没一个钱。——有钱也不给他!只管叫他告去。也不许劝他,也不用镇唬他,只管叫他告!——他告不成,我还问他个‘以尸诈讹’呢!”多厉害的言辞!实际的含义却是想吓唬吓唬人家,给点钱,早一点了结,以免把事情闹大。林之孝家的没有联系凤姐当时的一些特定的神态,不知就里,因而感到为难,等到贾琏和她使眼色,才明白过来。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例子是不少的。有些反面话只有联系神态、身势等伴随动作才能听出真意。在这种情况下,身势、神态等伴随动作往往更接近事情的核心。所以,伴随动作在交际中也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补充语言的不足。

在一定的条件下,身势等伴随动作还可以脱离语言而独立完成一些交际任务。例如,鼓掌欢迎,举手为礼,挥手送别,伸舌表示惊讶,这些都是常用的身势。用手指刮着脸皮羞人,是汉族人特有的动作;西方人摊手耸肩,表示不知道,据说源于法国。我们平常说的“察颜观色”“眉目传情”等等,都是不用语言的一些特定的交际方式。在这些情况下,如果用语言来表达,甚至还显得有点笨拙。

不同民族的语言是不同的,说话时身势等伴随动作,各民族也有自己的特点。打招呼是一种日常的交际行为,除了用语言之外,还运用一些其他的方式。比方中国人过去是打拱作揖,欧美人用握手、接吻、拥抱等方式,库泊爱斯基摩人用一个拳头连打对方的脑袋,拉丁美洲有些地方的人以拍背为礼,波利尼西亚有些地方的人则是拥抱和互相擦背。点头表示同意,摇头表示不同意,也不是各个民族都这样。我国境内的佤族人就用摇头表示同意。塞孟(Se—mang)人头往前冲表示同意。奥维崩达(Ovibunda)人伸出食指在脸前晃动表示不同意。招呼人过来一般是手指向里摆动,可是在各个民族中间也有两种方式,有的民族是手掌朝下,有的民族是手掌朝上。

交谈时双方的空间距离也有一定讲究。和朋友谈话、和陌生人谈话、和异性谈话、招呼长者和上级,都需要有一个合适的距离。如果上级故意“缩减”与下级人员通常谈话时的距离,那是表示对下级的关切。说话的时候需要一面想,一面说,为了控制说话的主动权,免得被别人插人、打断,人们可以使用“唔”“啊”之类的音节,表示“话还没有说完,你别着急”之类的意思。空白也表示意思,在说唱艺术中,什么时候停顿,停多久,都有讲究,以便使交际更有成效。这就是说,空间和时间的因素也在交际中得到了适当的运用。 所以,各种伴随动作也是交际的工具。它们一般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即使像“察颜观色”这一类特定的交际方式,也必须有语言的交际为基础,预先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方才能领会。 总之,在上述的种种交际工具当中,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 的交际工具;

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之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示范教案】

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进入语言知识世界,引起学生对这个世界的兴趣。 2.注意说明文文体的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体会文章条理清楚、语言简明、通俗易懂的特点。

2.针对这篇文章有争议的问题,引导学生有组织地探究,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语言世界,培养热爱语言的感情,积极参与建设这个语言世界。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体会文章条理清楚、语言简明、通俗易懂的特点,针对这篇文章有争议的问题,引导学生有组织地探究,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有高度发达的语言是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的根本标志之一,而书面语的发展历程则标志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

(板书)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

二、明确目标

1.体会文章条理清楚、语言简明、通俗易懂的特点。

2.针对这篇文章有争议的问题,引导学生有组织地探究,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整体感知

1.“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的基本理解。

所谓“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即人类的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人类使用语言的方式,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调整和丰富的。

2.本文的主要内容。

全文主旨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语言也不断发展,文字、传声技术和计算机提高了语言的传播功能,国家共同语和国际共同语扩大了语言的流通范围,人类的语言生活还在更快地前进,中国的语言文字必须跟上时代的前进步伐。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提问】文章的基本思路是怎样的?

【明确】文章开头的前言,先说语言的起源、功能以及重要性。接着提示下文所要说明的内容。

接下来文章分为五个部分说明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第一部分是“文字的发明”。说明农业化的后一阶段五千年发明了文字,先是西亚的钉头字和北非的圣书字,后是我国的甲骨文,同时地中海东岸诞生了纯表音的字母,以后成为全世界的各种字母文字。最后说明文字的作用。

第二部分是“国家共同语的形成”。说明工业化社会需要形成民族共同语。共同语要有统一的语音标准。民族共同语的形成时间,西欧在三百年前;日本在一百年前;在我国,从五四开始要求汉字的读音统一。我国1918年公布“注音字母”,1928年公布“国语罗马字”,1958年公布“汉语拼音方案”,都促进了国家共同语的形成。

第三部分是“传声技术的发明”。从电话和留声机的发明开始,人类进入传声技术时代。以后传声技术不断发展,使语言的声音不断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声技术促进了共同语的普及,还促进了文体的口语化。听不懂的文言要改成听得懂的白话。

第四部分是“语文技术的信息化”。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强烈冲击了人类的语言生活。计算机的语词处理智能化使语言生活发生多方面的革命。文书工作、图书馆、翻译、教学方法都革命了。人类历史进入了信息化时代。

第五部分是“国际共同语和国际互联网”。英语经过300年历史“滚雪球”发展,尤其是“二战”后由于客观需要而迅速传播,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国际共同语。国际共同语和国际互联网配合,主宰当代人类的语言生活。

文章最后说明人类语言生活的发展节奏越来越快,中国的语言和文字要紧跟历史步伐,不断前进。 2.【提问】文章中说,传声技术促进了“文体的口语化”,“时代跟文言文告别了”。怎样看待这个观点?

文体要口语化,书面语与口语要一致,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提出的主张。老一辈教育家,比如叶圣陶先生、张志公先生等,一向持有这个主张。他们认为,书面语念起来,要听众听得懂、听得清楚,才算是合格的书面语。在传声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周有光先生重申这个主张是有道理的。不过,对这个主张一向有争论。有人认为,书面语就是要与口语不一样,书面语自有它本身的特点。有的人还认为,文言文有它的优点,不能一棍子打死,可以适当应用。不能说这些意见没有一定道理,不过在今天的情况下,文体的口语化是必然趋势。而在一定范围内,有些文体、有些书面语可以不口语化,它们只供读、不供听,当然可以保留它们的书面语的长处。

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

一、二。

短文三篇

《热爱生命》是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1906年创作的著名短篇小说。这部小说以雄健粗犷的笔触,记述了一个悲壮的故事,生动地展示出人性的伟大和坚强。小说把人物置于近乎残忍的恶劣环境之中,让主人公在与寒冷、饥饿、伤病和野兽的抗争中,在生与死的抉择中,充分展现出人性深处闪光的东西,生动逼真地描写出了生命的坚韧与顽强,奏响了生命的赞歌,有着撼人心魄的力量。

故事情节的传奇性与具体细节的逼真性的高度统一,是这篇小说的最大特色。教读课文,要引导学生了解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体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及其寄予着的作者独特的人生理想和美学追求。在写法上,引导学生了解小说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在阅渎中,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意识追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踉跄、窒息、辗转、吹毛求疵、奄奄一息”等词语。 2.了解杰克·伦敦的人生及创作经历。 3.把握小说富有传奇色彩的情节结构。 能力目标

1.体会小说细腻的心理描写和逼真的细节描写。 2.领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及其象征意味。 德育目标

体会小说主人公坚韧顽强、不畏艰险的性格特征,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理念。

【教学重点】

诵读,领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体会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体会小说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杰克·伦敦“善于刻画毅力坚强的人们”(高尔基语),描写细致是课文的突出特点。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体会主人公的心路历程。

2.研讨探究法 在主人公身上寄寓着作者的人格理想和美学追求,引导学生研讨探究,理解小说的象征意味,激发积极有为的人生理想。

3.引申比较法 引导学生将课文与七年级下册中的《伟大的悲剧》(茨威格)、《荒岛余生》(笛福)进行联系引申,在对照中更为深刻地体会主人公的拼搏精神。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诵读,感知情节结构,梳理主人公的心路历程。研读探究,理解作品的象征意味。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多媒体演播美国西部风情及淘金图片) 同学们,说起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我们自然会想到他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和拼搏中蕴蓄生命的北方小说。北极地带严寒自然情境中毅力坚强的人们,传递着的是撼人心魄的力量。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热爱生命》,去了解一个美国西部淘金者绝境求生的艰难历程。(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投影:

杰克·伦敦简介

杰克·伦敦(1876~1916)美国小说家,生于加利福尼亚旧金山一个破产农民家庭。他从幼年起就不得不出卖体力养活自己。他当过牧童、报童、童工、工人、水手。他还参加过1893年大恐慌中失业大军组成的抗议队伍,以流浪罪被捕入狱,罚做苦工几个月。 出狱后,他一边拼命干活,一边刻苦学习,广泛涉猎达尔文、斯宾塞、尼采和马克思等人的著作。他曾考进加利福尼亚大学,一年后辍学。后来受了阿拉斯加淘金热的影响,加入了淘金者的行列,却因病空手而归,但带回了北方故事的丰富素材。从此,他埋头写作,成为“出卖脑力劳动”的职业作家。

杰克·伦敦从1900年起连续发表了许多短篇小说,通称为“北方故事”,是他的成名之作。描写英国伦敦贫民窟和工人的悲惨生活《深渊中的人们》(1903)、自传体小说《马丁·伊登》(1909)、政治幻想小说《铁蹄》(1908)等许多中长篇小说和散文集,深刻地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和罪恶,有力地控诉资产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公开号召用阶级斗争和武装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杰克·伦敦在不长的十几年创作生涯中共写了19部长篇小说,150多篇中短篇小说和大量文学报告集、散文集和论文。其中比较优秀的还有《荒野的呼唤》(1903)、《白牙》(1906)、《天大亮》(1910)、《月谷》(1913)、《墨西哥人》(1913),和受到列宁赞赏的《热爱生命》(1906)。但是到了晚期,他逐渐脱离社会斗争,为了迎合出版商的需要和满足个人的物质享受也写了不少粗制滥造的作品。1916年杰克·伦敦和他的代表作中的主人公马丁·伊登一样,在精神极度空虚和悲观失望中自杀身亡。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默读全文,初步感知小说情节结构,疏解下列字词。 投影: 嶝岩(chán):高而险的山岩。 踉跄(liàng qiàng):走路不稳。

辗转(zhǎn zhuǎn):①(身体)翻来覆去。②经过许多人的手或经过许多地方。 奄奄一息:形容气息微弱。

吹毛求疵(cī):故意挑毛病,找差错。疵,缺点、毛病。 骸骨(hái) 鲦鱼(tiáo) 窒息(zhì)

教师提示小说情节:

《热爱生命》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美国西部的淘金者在返回的途中被朋友抛弃了,他独自跋涉在广袤的荒原上。冬天逼近了,寒风夹着雪花向他袭来,他已经没有一点食物了,而且他的腿受了伤,鞋子破了,脚在流血。他只能歪歪斜斜地蹒跚在布满沼泽、丘陵、小溪的荒原上,非常艰难地前行着。就在他的身体非常虚弱的时候,他遇到了一匹病狼。他发现这匹病狼跟在他的身后。舔着他的血迹尾随着他。就这样,两个濒临死亡的生灵拖着垂死的躯壳在荒原上互相猎取对方。为了活着回去、为了战胜这匹令他作呕的病狼.最终在人与狼的战斗中人获得了胜利,他咬死了狼,喝了狼的血。最终他获救了,使生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2.学生自由诵读全文,思考:

小说的主人公在茫茫荒原上面临着哪些生死考验?他为什么能超越极限、战胜病狼而顽强地生存下来? 学生筛选、概括,教师点拨:

主人公所面临的生死考验有饥饿、恶劣的天气(“接下来是几天可怕的雨雪”)、个人体力的极度虚弱、伤病以及野兽的威胁(“这地方的狼很多”)等。他之所以能战胜这些并顽强地生存下来,是因为他坚韧顽强,不畏艰难险阻。他虽然身体衰弱无比。并且时常处于昏迷之中,却有着惊人的意志力。在这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至死搏斗中,人的伟大与坚强也最鲜明地体现了出来。作品所要弘扬的正是这样—种硬汉精神。

3.学生重点研渎小说最为精彩的场面也是高潮部分:人和狼最后的格斗。体会主人公坚毅顽强、勇敢拼搏的生命意志。

探究:小说的象征意味非常浓厚,这是西方许多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清揣摩文中显著的象征物“狼”的隐喻。

学生合作探讨,教师明确:

杰克·伦敦“为生存而拼搏”并获得成功,他喜欢用”狼”自比,小说中的场景构设无疑是他对社会进化论思想的体现。艰难爬行的主人公和一直尾随其后的饥饿不堪、奄奄一息的狼所面临的选择是简单而清晰的:要么战胜对方生存下去,要么被对方战胜,沦为牺牲品。主人公以他坚毅勇敢的性格和顽强不屈的生命意志,在同狼的最后搏斗中取胜,成为真正的“强者”。小说启示人们,生命是神奇而宝贵的,只有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才能让生命光芒四射。

文中的“狼”可以看作险恶的自然环境与自然力量的一种隐喻。 4.学生联系《伟大的悲剧》(茨威格)中探险家斯科特归途覆没和《荒岛余生》(笛福)中鲁滨孙荒岛求生的经历,深入领会小说的深刻意蕴。

四、研读,体验延伸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

这篇小说在艺术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故事情节的传奇性与具体细节的逼真性的高度统一,可以说是这篇小说的最大特色。一方面,这篇小说的整个故事情节都带有传奇色彩。作者将主人公安置到一个困苦险恶到极点的生存环境中,让其经受着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考验;另一方面,这又是一篇极为逼真的小说,我们在紧张曲折的故事情节中很难找到人为编造的痕迹,作者准确地摹拟了主人公在特定境遇中的心理感受与意识活动.非常逼真地展示了一个疲惫、衰弱的人在荒原上的艰难求生过程,其“真实性”可谓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2.请学生绘声绘色地讲出在其他书刊或电影、电视中看到过的类似的人或动物求生的故事,如沙漠、地震、海滩等。

教师出示小短文《面对逆境》,请学生感悟生活哲理。

面对逆境 林景云

两年前看到一篇动物哲理短文让我记忆深刻。故事是这样的:一只山羊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井很深,山羊竭尽全力也无法脱离困境,它不停地呼救却无济于事。几天过去了,山羊已经精疲力尽,只能闭着双眼等待厄运降临。忽然,一阵嘈杂的声音传来,一群人带着铁制工具来到井边,山羊顿时看到一线生的希望,用仅有的一丝微弱叫声以示求救,可是来不及了,井外铲土的声音淹没了一切,土掉在山羊身上时,它只能无助地哀鸣,不一会儿土堆埋没半个身体,山羊忽然不作声了。它用劲抖落背上的灰土,奋力将四蹄抽了出来,接着每落下一把土,山羊都把它结结实实地踩在脚下。枯井里的土越填越高,山羊离井口越来越近,它抖擞精神跳出“死亡陷阱”,从容地走向大自然。

山羊在濒临绝境中。凭着自己的力量与机智摆脱了死神,的确令人叹服。无论是人或动物。一种与生俱来的求生欲望在危急时刻就会焕发巨大原始潜能,创造生命的奇迹,所谓“急中生智”“绝处逢生”,这是逆境中求得生存的本能。逆境可以磨炼人的意志,激发人的聪明才智与内在潜力。身处逆境可以更懂得成功的艰辛,更经得起失败的磨砺,他们将压力变为动力,在不懈的奋斗中创造人生价值,在辛勤的耕耘中获得丰收的硕果。

3.学生有感情诵读全文,体验反思生命价值。

投影小说开篇诗作:

就是生命中唯一的财富, 活过并经历痛苦;

能做到这一点也就不错 即使输掉了最后的赌注。

五、课堂练习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石缝间的生命(节选) 林 希

①石缝间那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②是那不定的风把那无人采撷的种子撒落到海角天涯。当它们不能再找到泥土。便杷最后一线生的希望寄托在这一线石缝里。尽管它们也能从阳光里分享到温暖,从雨水里得到湿润,而惟有那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土壤却要自己去寻找。它们面对着的现实该是多么严峻。

③于是,大自然出现了惊人的奇迹,不毛的石缝间丛生出倔强的生命。 ④或者就只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春绿秋黄。岁岁枯荣。它们只有三两片长长的细瘦的薄叶,那细微的叶脉,告知你生存该是多么艰难;更有的。它们就在一簇一簇瘦叶下自己生长出根须,只为了少向母体吮吸一点乳汁,便自去寻找那不易被觉察到的石缝。这就是生命,如果这是一种本能,那么它正说明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地不可扼制。

⑤或者就是一团一团小小的山花,大多又都是那苦苦的蒲公英。它们不似田野上的同宗长得那样茁壮,它们的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它们的叶因枯萎而失却光泽。它们已经不能再去为人们作佐餐的鲜嫩的野菜,却默默地为攀登山路的人准备了一个可靠的抓手。生命就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一切适者就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搏。

⑥如果石缝间只有这些小花小草。也许还只能引起人们的哀怜,而最为令人赞叹的。就在那石岩的缝隙里,还生长着参天的松柏,雄伟苍劲,巍峨挺拔。它们耸立在悬崖断壁上,耸立在高山峻岭的峰巅,只有那盘结在石崖上的树根无声地向你诉说,它们的生长是一次多么艰难的拼搏。

⑦如果一切的生命都不屑于去石缝间寻求立足的天地,那么,世界上就会有一大片一大片的地方成为永远的死寂。

⑧愿一切生命不因飘落在石缝间而凄凄艾艾。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求最艰苦的环境,生命是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锤炼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⑨石缝间顽强的生命,既是生物学的又是哲学的更是美学的,它向你揭示出笑的、壮丽的心灵世界。

⑩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是具有如此震撼人们心灵的情感力量。它使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变得神奇辉煌。

1.“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地不可扼制。”对这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生命的尊贵、辉煌壮丽。在于野草青青、绿遍山山岭岭,使大自然充满生机,显得辉煌壮丽。

B.在于环境无论怎样艰难,都顽强不屈地生长。

C.是相对于无生命的岩石而言。生命是有机体。岩石扼制不了生命,生命却征服了岩石。

D.在于落在石缝间也能生长,倘在肥沃的大地上,就更加旺盛繁茂,辉煌壮丽。 2.“生命就是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生命就是拼搏”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3.松柏的形象包含着什么样的情和理? 4.“愿一切生命不致因飘落在石缝间而凄凄艾艾”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5.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求最艰苦的环境,“寻求最艰苦的环境”应如何理解? 6.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向你揭示出怎样一个美的、壮丽的心灵世界? 7.从野草到山花到松柏的结构安排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

1.B 2.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对适者强者而言,生命就是拼搏,而弱者因为不知拼搏就会被淘汰。

3.山石间的松柏是毅力和意志最完美的象征,是一切生命的榜样。在任何困厄的境遇中,只要顽强不屈地拼搏,足可以创造出神奇辉煌的业绩的,作者刻画松柏的形象抒发了崇敬、赞叹之情。 4.如果命运把你安排在非常艰苦的环境里,也不必悲观消沉,而要乐观顽强,奋力拼搏。

5.最艰苦的环境最能锤炼人,它能使自己的智慧能力得到提高,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6.无论环境怎样困厄也无所畏惧。要永远蓬勃向上,面对人生。

7.层层深入地把石缝间生命的奇迹一步步推向新的境界,深化了主题。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只要心中生命的意念还在,只要不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再困窘的环境也能重生。这就是课文告诉我们的一个简单而实用的道理。为了让生命有意义、有价值,让我们热爱生命吧!让我们的生命放射出耀眼的光辉,让我们为自己拥有坚强而美丽的生命而自豪。

廉颇蔺相如列传

【教学目的】

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

2.领会史传作品在选材、布局和揭示人物性格方面的特点。

3.认识廉颇蔺相如的思想品格;培养学生先国后私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学生严于律己,有错就改。

【教学重难点】

1.归纳文中重点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学习辨析词义,判断文言特殊语法现象、特殊句式的方法。

2.欣赏文中个性化的对话描写。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归纳法。

3.对比阅读法。

4.“引导—探究”学习法。 【媒体设计】

1.课文录音。

2.投影:用于展示课文结构、词义辨析、语法现象归纳等。 3.powerpoint:用于本文和《荆轲刺秦王》的对比阅读。 4.影片:用于播放根据课文改编的故事片。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他是一位史学巨子,又是一位文学奇才。只因仗义直言,却身受酷刑。在肉体与精神的双重巨创之下,他发愤著书,写出了千古不朽的史家绝唱——他就是我国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司马迁。他呕心沥血的创作结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上一节课学习了他颇具文采的书信《报任安书》之后,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更能体现他史家风范的传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解说:从介绍司马迁及其著作切入,旨在加深学生对这一重要文学常识的印象。)

二、解题

1.文体简介:传记,是记录某人生平事迹的文字。《史记》中的12本纪、30世家、70列传都属于传记文。 2.时代背景:廉颇、蔺相如生活在战国后期的赵国,在当时“七雄”并峙的形势下,各诸侯国都想以武力统一中国。因此,各国之间经常发生军事斗争和外交斗争。赵惠文王时代,秦强而赵弱,两国时战时和,本文就反映了这个时期秦赵争斗的一个侧面。

(解说:了解文体,便于掌握文体特点;了解时代背景,有助于加深对廉颇、蔺相如性格品质的认识。)

三、熟悉课文,归纳知识点 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读。找出生字难字和难断之句,并自己动手解决。 (2)播放录音,正音正字。

(3)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和思想情感,并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句。 (解说:此步骤反复诵读,旨在让学生自己发现难点、找出问题,为自主性学习打下基础。) 2.查阅讨论,归纳重难点。

(1)学生自己动手查阅工具书,并互相讨论,解决疑难问题。 (2)教师出示投影,归纳重难点。 A.通假字

①可与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②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手托。 ③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

④如有司案图。“案”通“按”,察看。

⑤设九宾礼于廷。“宾”通“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⑥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⑦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⑧请奉盆缶。“奉”通“捧”,托、举。 B.一词多义

①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使

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 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引

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 ②左右欲引相如去(拉)

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这里引申为调转) 徒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

②而蔺相如使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 幸 ①大王亦幸赦臣(幸好,侥幸) ②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以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

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 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为) C.古今异义(在此只列出古义) ①拜为上卿(授予官职)

②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忧虑,担心) ③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④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离开)(近亲及姻亲) ⑤请指示王(指给„„看)

⑥于是相如前进缶(上前进献)

⑦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扬言,到处说) ⑧布衣之交(平民) D.词类活用

a.名词作动词:

①舍相如广成传舍(安置住宿) ②左右欲刃相如(用刀杀)

③乃使从者衣褐(穿) b.名词作状语:

①而相如庭斥之(通“廷”,在朝廷上) 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从小路) c.使动用法:

①完璧归赵(使„„完整) ②秦王恐其破璧(使„„破碎) ③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④毕礼而归之(使„„回去) d.意动用法:

①且庸人尚羞之(以„„为羞耻)

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以„„为先;以„„为后) e.形容词作动词:

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尊重)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待) E.特殊句式

a.判断句: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③我为赵将

b.被动句:

①而君幸于赵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c.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何以知之

②定语后置:求人可使报秦者 ③介宾短语后置:拜送书于廷

(解说: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教师纠正错误,强调重点,帮助学生牢固掌握这些基础知识。)

第二课时

一、研习课文

1.请学生复述故事情节,讨论归纳人物思想性格。 2.分析文章选材特点。

(1)文章写的是合传。两个人物一生事迹很多,在纷繁庞杂的素材中,作者是如何选择材料的?

明确:作者紧紧围绕主旨,从廉蔺二人一生纷繁的材料中,从不同的侧面选取了既分别突出两人功绩又与两人相互关联的三件事。这三件事既有独立性,又有连贯性,情节相当完整,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最具代表性。前两件反映秦赵两国之间的矛盾,后一件反映国内矛盾,人物性格就在矛盾的发展中得以体现。选材是相当典型的。

(2)作者对于已选材料又是怎样精当剪裁,使得文章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的?

明确:作者根据主旨的需要,对于已选材料,分别采取了明写、暗写、详写、略写的方法。明写者详,暗写者略。

表现在人物描写上,作者以蔺相如为主,详写、明写;以廉颇为辅,略写、暗写。但文中都能做到各尽其妙,使廉、蔺二人的性格同样鲜明、突出。“完璧归赵”完全写蔺相如,主要表现他“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胸怀和智勇双全的品质。“渑池相会”详写蔺相如,主要表现他的机智果敢;略写廉颇,表现他参与决策,勇而有谋,以军事力量支持蔺相如外交斗争的爱国行动。“将相交欢”合写两人,还是以蔺相如为主,通过蔺相如的先国后私,廉颇的勇于改过,把两人的思想统一到爱国这一基本点和共同点上。

在事件经过的叙述上也有详略之分。如“完璧归赵”部分,对秦决策写得详,入秦经过写得略;对秦斗争写得详,斗争结果写得略。

3.分析文章塑造人物的手段。 (1)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明确:以蔺相如为例,作者运用了多种文学手段刻画人物形象。

①侧面描写。如缪贤推荐蔺相如,从他的推荐中,可见蔺相如的胆识与智谋。

②正面描写。如直接描写蔺相如的语言、行动、表情和神态。在正面描写时,有时集中笔力写一个人;有时同时写两个人,通过对照,表现蔺相如;有时用环境气氛烘托,如蔺相如献璧时,秦王“传以示美人及其左右,左右皆呼万岁”,显示了秦廷的威严气氛,烘托出蔺相如不为威势所慑的机智勇敢的性格。

③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以“完璧归赵”为例,出使秦国之前,摆在赵国面前的是“予璧”和“勿予”的矛盾。在赵国君臣一筹莫展、久计不决的情况下,蔺相如一番诚恳有礼的分析点醒了赵王,表现了蔺相如处事果断机智的性格特征。出使秦国后,强秦和弱赵之间“夺璧”和“保璧”,“杀蔺”和“保蔺”的矛盾更加尖锐突出。在秦廷之上,蔺相如审时度势,巧设妙计保住和氏璧。并能慷慨陈词,怒斥秦国君臣不守信用。在这场斗智斗勇的较量中,蔺相如最终以他有礼有节,机智勇敢的个性魅力征服了秦王。在这一个又一个以弱对强、困难重重、险象环生的矛盾冲突中,蔺相如机智勇敢的个性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解说:这一步骤教师只以举例的方式加以分析,帮助学生掌握刻画人物的多种手段和方法,其余两个故事的分析由学生完成。)

(2)个性化的对话描写。

在三个事件的描述中,大段对话占了很大篇幅,有的情节干脆由对话来表达,许多对话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和性格,使我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先说蔺相如,他在秦廷上的慷慨陈词,有时语气平和,谦恭有礼,使对方放松警惕;有时直言斥责,有理有据,雄辩折人;有时坚决表态,分析利害,暗示对方;有时怒不可遏,咄咄逼人。总之,词锋犀利,刚柔兼施,而又轻重恰当,充分表现了他是一个热爱祖国、不畏强暴、有智有勇,长于辞令的外交家。再说廉颇,在将相交欢事件中,他先前说的这一番话,表现了他的自高自大和心胸狭窄,非常符合武将廉颇的性格特点,后来写他知过改过,负荆请罪时说:“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语言不多,坦诚直率,可敬可爱。

(解说:对话描写的分析,宜以学生为主,教师必要时适当点拨。)

二、难点探究

1.有人说,第2段“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一句可删。理由有二:①删去此段则第1段和第3段衔接自然;②此句与第4段开头“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重复。你认为可删吗?理由是什么?

2.文章用大量篇幅写蔺相如却简写廉颇,这种布局合理吗?请阐明理由。 3.本文第12段已将“完璧归赵”叙述完整,可后面又加上“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不予秦璧”两句话,是否累赘?为什么?

4.叙史贵简。文中“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改成“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勇而有谋,宜可使。’”文中“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臣等不肖,请辞去。’”改成:“于是舍人相与谏相如,欲辞去。”何如?请阐明理由。

(解说:这些题目均为开放性题目,答案只要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

三、对比阅读

1.用powerpoint出示《刺客列传》中的《荆轲刺秦王》选段,学生自行阅读。

2.分析:蔺相如和荆轲同是门客,同是面对暴虐的秦王,同是处理非常事件,为什么一个成功一个失败呢?你从中能得到哪些启示?请写一篇800字左右的短文。

(解说:对比阅读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阅读方法,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激发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阅读消化可在课上完成,分析写文章可放在课下完成。)

四、播放影片

播放根据课文改编的故事片,加深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苏武传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2、借助工具书读懂文章内容;了解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

3、学习苏武坚贞不屈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积累文中的实词、虚词和句式。 在对比中分析苏武的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预习准备:

1、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文章背景

2、预习课文,大致疏通文意

二、课堂教学:

1、学生简介背景:

教师掌握:汉武帝开始对匈奴进行长期的讨伐战争,其中取得了三次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时间为公元前127年、前121年、前119年。匈奴的威势大大削弱之后,表示愿意与汉讲和,但双方矛盾还是根深蒂固。所以,到公元前100年,苏武出使匈奴时,却被扣留,并迫使他投降。《苏武传》集中叙写了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期间的事迹,热烈颂扬了他在敌人面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饥寒压不倒,私情无所动的浩然正气,充分肯定了他坚毅忠贞,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

2、作者介绍:

班固(32——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人。东汉著名的史学家。《后汉书·班固传》称他“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其父班彪曾续司马迁《史记》作《史记后传》,未成而故。班固立志继承父业,在《后传》基础上,进一步广搜材料,编写《汉书》。后因有人向汉明帝诬告他篡改国史,被捕入狱。其弟班超上书解释,始得获释,被命为兰台令史,经过二十多年努力,写成了《汉书》。汉和帝永元初年,班固随窦宪出征匈奴,不久窦宪因谋反案被诛,班固也受牵连被捕,死于狱中。《汉书》中的八“表”与“天文志”是由其妹班昭和同郡人马续续成的。

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体例模仿《史记》,但略有变更。全书有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起自汉高祖,止于王莽,记西汉一代二百三十年间史实。《汉书》评价历史人物往往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作为标准,如对陈涉、项羽加以贬抑,即是显例。历来《汉书》与《史记》并称,史学家刘知几说《汉书》“言皆精炼,事甚该密”(《史通·六家》),则是其特色。

3、生读课文,标注重点实词虚词。

4、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自己不懂的内容。

5、合作讨论

班固是怎样用对照、映衬的手法塑造主人公形象的? 在出使匈奴之初,与副使张胜的对照。 在威逼利诱之时,与叛徒卫律的对照。 在以情相劝之时,与降将李陵的对照。

6、以班级为单位,交流补充。

四、布置作业:赏析《苏武传》中的人物形象。

张衡传

【教学目标】

1. 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 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1. 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 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3. 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难点】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程序与教学内容】

一、导入 从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和郭沫若在张衡基碑上的题词说起。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候风地动仪的模型。早在 1800 年前,张衡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候风地动仪。这个仪器早已毁于西晋战乱之中,现在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是现代科学家王振铎等人根据《张衡传》中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说明用木料制成的。 1959 年党和政府重修张衡墓时,郭沫若在墓碑上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上亦罕见。”

二、解题

“传”:传记 . 记述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传记要突出传主的特点。 比较“传”的不同含义: 《张衡传》 《左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诗集传》 (传记) (传记)

张衡,作为一个伟大的学者,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突出的。他在政治、文学与自然学诸方面都有重大的贡献。他在书法、绘画上也有成就。他尤其注重实验科学的研究和发明创造,其发明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人第一次制出地震仪要早 1700 多年。他的这一伟大成就,至今为世界所公认。课文节选自《后汉书 张衡传》。

《后汉书》作者范晔,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人,历史学家。博涉经史,善属文,能隶书,晓音律。始为尚书吏部郎,后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 删众家汉书,成一家之作。累迁太子左卫将军,意志不满,与鲁国孔熙选谋逆,伏诛。 初中课文《乐羊子妻》变节选自《后汉书》。

三、导读全篇,掌握内容、结构、写法

1. 逐段阅读

课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介绍传主的生平事迹。全文包括五个自然段,各段内容各有侧重。

(1) 写张衡的文学才能、廉虚高洁的品格,以及他既关心国家而不慕荣利的性格。

①姓氏,医藉贯。按传记惯例,开篇即用判断句式介绍人物的姓氏、藉贯。 ②博通经典,才学非凡。用“遂”连续上下句道出其中原因。 游三辅、观太学 通五经、贯六艺 因── ── ── ── ──→果

③谦虚、踏实 治学精神。这是他取得伟大成就的思想基础。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虽然 然而 (转折复句)

④不慕荣利的高贵品格。先概述,然后列举具体事实,表现其志在集中精神力从事科学研究。

从容淡静、不交俗人 举孝廉不行、辟公府不就 (概括叙述) (列举事例) ⑤关心国事,文学才华杰出。

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关心国事) 精思博会(文才出众)

⑥小结:才能奇特,品质高尚。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累如不应

(侧写其才之奇) (正写其品之高)

此段有概括,有实例,叙事简明而不空泛。

(2) 写张衡擅长于器械制造,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术学,取得突出的科技成就。 他应如入仕途,为的是有方便条件从事科学研究。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遂乃研核阴阳„” 文中两个“善”和“尤致思”表现其特长。

(3) 写张衡不慕官场名利。简要叙述官职变迁情况。 “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徒。” (4) 着重介绍张衡制作的候风地动仪。 ①制作时间和仪器名称。

②仪器的材料、大小、形状、雕饰。从外形介绍入手,给人总体印象。 ③仪器的机关构造。说明内部主要部件和外面八龙的作用。 ④觉知地震的道理,从内外结合上说明动仪的作用。

⑤仪器的效果:灵验如神,用实验证明地动仪的灵验和准确。由“怪”到“服”,形象地反映出人们对这新仪器的认识过程。

⑥仪器正式投入使用。

此段像一篇小型的说明文,从制作时间、名称、外形、内部构造、功能、效果和应用等方面,对候风地动仪作了介绍,说明详而不杂,有条不紊,形象具体,以致可以根据这个说明来复制候风地动仪。

(5) 写张衡在政治上的作为。

①政治才能。交代河间地区的险恶环境,用以反衬其才干。

②政绩卓著。写其勇毅、干练、处理缜密、果断、治理河间卓有成效,声名显赫,征拜尚书。

③逝世时间。

语言极其简练。“治威严,整法度”,高度概括。“上下肃然”,形象地表现其治理河间取得的成效。

2. 分析结构。

采用明段意分段法:先逐段概括段意,然后用合并同类项法把相关联紧缩密的自然段合在一起。

全文五个自然段中,

二、

三、四自然段讲的都是张衡取得的科学成就,自然应合为一大段。这样,就理清了文章的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1) 写张衡的品格和文才①

(2) 写张衡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的成就 ( ②③④ ) (3) 写张衡的政治才干 ( ⑤ )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又可分为两层:一是仕途情况,以及制作浑天仪和著《灵宪》、《算图论》的情况;一是专门介绍候风地支仪。显然,后者又是第二部分的重点。 作者这样处理文章的详略安排。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张衡一生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成就,而他在科技方面的才能和创造发明最为突出,理应成为本文记叙的重点。

四、小结

1. 了解全文的内容和结构,掌握明段意分段法。 2. 了解文章的详略安排。

五、作业

李贺小传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注意小传的写作特色,如小传的“小”以及是怎样小中见大的。

第6篇: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全套教案

2009-2010年下学期

高一2

28、2312班 朱茁萱

窦娥冤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

2.结合“单元知识和训练”,掌握研究性阅读的特点,学会研究性阅读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通过窦娥冤这一历史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

2.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3.介绍元杂剧的体制。 教学时数: 3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介绍关汉卿:

2.介绍元杂剧:

指导阅读

1.阅读“自读提示”中与本折有关的情节。

2.阅读课文。

3.提问式阐述:文学史上公认课文所选部分是全剧的高潮。但在前两折里,已经把窦娥受害的故事情节交待得清楚明白。窦娥与张驴儿的冲突,窦娥在公堂上的斗争,都已在前两折里表现出来,那么高潮为什么出现在第三折里?

通过阅读课文,我们发现;第三折里仅有窦娥指天发誓,刑场受戮,故事情节简单,而构成窦娥矛盾冲突的对立面,如社会恶势力的代表张驴儿、元代残酷统治的典型官府都隐藏在幕后,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更没有高潮,可见,全剧高潮出在第三折里是与戏剧本身的特点分不开的。

4.提问:在课文中共出现多少曲牌?都属什么宫调?

明确:共出现10个曲牌,都属于正宫调。

5.提问:根据10个曲牌和故事情节,把课文分成若干层次。(按“思考和练习”一的要求)

明确:10个曲牌有3个层次。使剧情有张有弛,有烘托、有渲染,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6.分析第1层。齐读第1层两支曲子。

7.提问:窦娥为什么要指斥天地鬼神?

明确:窦娥诉说自己莫名其妙犯法受刑,冤屈之大可“动地惊天”。又因为窦娥的冲突对象隐于幕后,而天地鬼神便成了她的指斥对象。由于内心的悲愤难以控制,便构成了对天地的怨恨与控诉。

布置作业

1.默写[滚绣球]曲牌,整理“思考和练习”五。

2.结合“思考和练习”三,研究阅读第

2、3两个层次。

3.熟悉剧本的三个组成部分。

必修四

1 2009-2010年下学期

高一2

28、2312班 朱茁萱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阅读分析第2层内容,归纳窦娥的性格特点。

2.体会第3层中作者采用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及在当时的作用。 教学内容和步骤 复习检查

1.学生背诵[滚绣球]。

2.复述剧本的三个组成部分。 研究阅读

1.提问:从“左侧右偏”“前合后偃”两句可见窦娥在赴刑场途中所受的苦难,可她为什么还要提出坚决走后街,舍近而求远呢?

明确:因为窦娥的婆婆住在前街,怕婆婆看见自己受刑而伤心。这充分显示了她淳朴善良的美好心灵,展示了她性格中温顺善良的一面。

2.然而,她的婆婆还是迎面赶来了,请看她与婆婆的一段对白,并试作分析。

(原文略)

3.提问:通过人物对白,试分析关汉卿的语言艺术和戏剧效果。

4.阅读[快活三][鲍老儿]。

5.提问:这两支曲子是窦娥临刑前对蔡婆婆提出的希望和要求,在表现主题方面起什么作用呢?

明确:使人们对窦娥的悲惨遭遇更加同情。她劝婆婆不要过分悲伤,再一次表明了她善良、美好的心灵。这样的好人蒙冤而死,自然使人们对不公正的社会产生愤恨之情,戏剧的审美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

已阅读第3层。分析窦娥临刑时发出的三桩誓愿,说明她所希望的是什么。

明确:第一个誓愿是血溅白练:她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第二个誓愿是六月飞雪:她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天得到反应;第三个誓愿是亢旱三年;她不仅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申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

6.她的三桩誓愿与第1层对天地的指责是什么关系呢?是否矛盾呢?

明确:窦娥对天地鬼神的严厉指斥和要感动天地,显然是矛盾的。可见,窦娥诉冤过程中对天的怀疑和依赖是始终交织在一起的。这正反映了作家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一方面,他通过窦娥指天斥地从根本上批判封建统治阶级,表达自己变革现实的愿望。另一方面,又不能从根本上提出救民于水火的办法,只能靠天地动容来昭雪窦娥的冤案。 归纳主题

第三课时

探究活动

把《窦娥冤》(第三折)改写成话剧

课堂讨论:怎样把《窦娥冤》改写成话剧?

①讨论:舞台布景

参考:a.时间:三伏的某一天,即立秋后的某一天(三伏,在《窦娥冤》中指末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的午时。b.地点:楚州山阳市曹(元代没有楚州,关汉卿是借用元代以前的地名,楚州在唐宋时期为今江苏淮安。市曹:市中通衙,(元史.刑法二):“„„而后斩于市曹。”),十字街中树一杆八尺长的旗枪,以显示威严;街的两旁挤满看众,四周排列着刀斧手。

②讨论:剧情改写

必修四

2 2009-2010年下学期

高一2

28、2312班 朱茁萱

参考:a.对《窦娥冤》的剧情进行较大的整事。第三折的剧情宜集中于刑场上,对窦娥赴刑场路上的情节只能改成在刑场上通过人物对白或独白表现出来。b.要把窦娥的唱词改成对白或独白。c.要把元代白话改成现代白话。

③引导学生将两种剧种进行比较

参考:话剧比杂剧情节要集中些,结构要坚凑些,而元杂剧由于有大量的唱词,抒情意味比话剧强烈些。

雷雨

【教学目的】

1.体会剧本中连续紧凑的戏剧冲突和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2.理解剧中所揭示的阶级矛盾的深刻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周朴园的性格特点和话剧的特点。

2.难点: 通过剧情对资产阶级虚伪、自私、冷酷、残忍的阶级本质的 揭露。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词语补释: 作者简介: 曹禺,《雷雨》简介: 《雷雨》标题的意义: 《雷雨》这个剧名,既指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高潮和结局又发生在雷雨之夜;又指剧中人物雷雨般的性格,象征渴求自由,冲决封建罗网的迫切心情。同时,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这就深刻地反映了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的现实。 《雷雨》人物关系: 节选部分结构: 节选自第二幕,主要写周朴园与鲁家母子的对话,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 三十年后周朴园和侍萍再次相见。

第一层:侍萍以叙述别人故事的口吻,揭露周朴园的罪恶,诉说自己的遭遇。──写他们过去的矛盾

第二层:通过周朴园态度的变化,暴露他的伪善面目,表现侍萍这个劳动妇女的阶级本色。──写他们现在的矛盾

第二部分: 周朴园与鲁大海父子、侍萍与周萍母子见面。

通过周朴园和鲁大海的激烈冲突,揭露周朴园压榨工人的罪行,反映工人阶级的反抗斗争。 分段依据: 第一部分从家庭生活方面来揭露周朴园;第二部分从社会生活方面来揭露周朴园。

为了使周鲁两家三十年的新仇旧恨集中在一幕戏中得到反映,作者灵活地运用了“回顾”的方法,把历史和现实,过去和现在紧紧联系起来了,用以刻画人物性格,推动剧情发展。

第二课时

人物形象分析: 1.周朴园

从他们的意外遭遇,这一场谈话来看周朴园的性格特征: 通过周朴园对侍萍的态度,深刻地揭露他虚伪、自私、冷酷、残忍的本性,说明他是一个地必修四

3 2009-2010年下学期

高一2

28、2312班 朱茁萱

地道道的伪君子。

这些性格特点,在鲁大海同周朴园的面对面的斗争中进一步地揭露出来。鲁侍萍与周朴园的对话,从私生活的领域揭露了周朴园的反动阶级本性。鲁大海与周朴园的对话,从社会生活的领域揭露了周朴园的反动阶级的本性。 2.侍萍

侍萍是一个受侮辱,被损害的女子,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正直、善良、刚毅、倔强。 3.鲁大海

是一个觉醒了的工人,义无反顾地在反抗斗争的道路上走下去。( 反抗精神、坚强不屈的性格)斗争中显出经验的不足、鲁莽等弱点。

第三课时

小结:

一、结构紧凑集中: 作者灵活运用“回顾”和“穿插”的表现手法,推动剧情的发展。在侍萍同周朴园相认的过程中,通过侍萍“回顾”过去的遭遇,巧妙地交代了三十年前的事。这样,既揭露了周朴园罪恶的历史,又用过去的矛盾推动了现在的矛盾,进而暴露了周朴园伪君子的丑恶面目。又如在侍萍和周萍母子相见的的情节中,穿插了周朴园和鲁大海父子之间的冲突,使父子、母子、兄弟都在一个特定环境中相遇,从而反映了劳资之间的阶级对立,使剧作产生了深广的社会意义。三人对话,各依自己的性格发展,构成紧凑的戏剧冲突。

二、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集中: (三一律,戏剧创作的特点) 因为剧本的演出,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要求故事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尽可能集中。 周朴园在家策划破坏工人罢工;鲁侍萍不愿女儿帮人,前来寻找在周家作使女的四凤;鲁大海代表工作来找董事长谈判。这样,就使得三个人物在一个夏天的午饭后,在周公馆客厅里相遇了。通过鲁家母子的控诉,把周朴园三十多年来在家庭和社会上的罪恶活动揭露出来。其中侍萍被周家赶出,含恨投河及母亲被气死等情节,因受舞台演出的限制,都是由人物对话表现出来的。

三、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雷雨》中,人物的语言不仅符合人物的身分,而且随着剧情的发展和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作者在用词和语气的处理上,也都相应有所变化。

剧中人因出身、地位、经历、个性不同,所以他们的说话口气,措词风格也不同。 周朴园盛气凌人,侍萍抑郁平缓,鲁大海直截了当。

四、舞台说明的作用: 1.周家客厅的布景设计: 2.人物的服装: 3.人物动作: 4.表情: 5.人物的上下场: 作业: [思考和练习]第二题

周记《虚伪、自私、冷酷、残忍的周朴园》

要求: 根据《雷雨》中的情节,改写成记叙文,围绕周朴园的有关的事实叙述,其中最足以体现周朴园的个性化的语言可引用。

必修四

4 2009-2010年下学期

高一2

28、2312班 朱茁萱

《长亭送别》

[学习目的]

1.理解课文的主旨。

2.理解本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3.理解本文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融古代诗词和民间口语为一体的语言特色。 [学习过程]

一、 回答元曲的文学常识.

二、 作家以及写作背景.

三、课文导学:

1、正音

筵席(

) 松了金钏(

) 面靥(

) 衰草凄迷(

) 栖息(

) 劳燕分飞(

) 余荫(

) 蜗角虚名(

)

2、释义

劳燕分飞:古乐府<<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后世多指夫妻别离 蜗角虚名 蝇头微利:形容微不足道的虚名小利

举案齐眉:后汉梁鸿的妻子孟光给丈夫上饭时,总是把端饭的盘子高举至眉前以示恭敬,后形容夫妻相敬

3、长亭意象,长亭是古代设在大道旁边为送别饯行而用的亭子,古语有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的说法,所以叫十里长亭.<<长亭送别>>即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场面,因此,“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①、杨柳。

4、同学们熟读课文.

四、分析课文

1、[端正好]一曲,因景生情,写凄凉的暮秋景象引出莺莺的离愁别恨。这首曲子化用了范仲淹的《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依据苏幕遮回答问题: ①、本首词作者运用的抒情方式是(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②、上阙作者的观察景物的视角是(

)(

),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手法? ③、怎样理解“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2、结构层次:

本折戏共几个人物,刻画了几个场面。 人物角色:夫人,长老(即下文的洁),旦,末,红娘

3、由四个紧密衔接的场面组成:

①赴亭惜别(送别途中)——表现莺莺为离别而愁苦怨恨之情。 ②长亭饯别——刻画莺莺、张生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③残照离别(临别叮嘱)——表现莺莺对张生的关心和担心。

④离别愁思(目送行人)——描写莺莺目送张生依依难舍的情景和离别后的痛苦。

四个场面,共十九支曲文,将艺术触角伸展到人物的心灵深处,集中刻画的是莺莺送行时的细致复杂的心境意绪。

4、理清剧情结构:

必修四

5 2009-2010年下学期

高一2

28、2312班 朱茁萱

第一部分(“夫人、长老上”——“素与我恓恓惶惶的寄”):赶赴长亭。表现崔莺莺为离别而愁苦怨恨的心境。

第二部分(“做到见夫人科”——“专听春雷第一声”):长亭饯别。主要刻画崔莺莺、张生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态、心理,突出崔莺莺珍重爱情而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第三部分(“[四边静]霎时间杯盘狼藉”——“小生又生此念”):临别叮嘱。主要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关心和担心。

第四部分(“[一煞]青山隔送行”——结尾):夫妻分别。描写崔莺莺目送张生依依难舍的情景和离别后的痛苦。

5、依据课文回答问题

①、[滚绣球]中哪些词极力体现出主人公难分难舍的心情?

每一句都有:迟、疾、难系、挂、迍迍、快快、早、松、减等。

②、[叨叨令]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几个叠词?这种手法和这些叠词的运用有何艺术效果?

排比手法;五个叠词;排比和叠词的运用造成了音节和声韵的回环流转,产生了“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③、【端正好】: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什么特征?艺术效果如何?你认为“晓来谁染霜林醉”这一句中哪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 ④、【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此曲描写了怎样 一幅画面?曲中作者是如何创造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的?

这一曲以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一幅深秋郊外黄昏的画面,和【端正好】中的清晨景象相比,氛围更加萧瑟凄凉。这支曲子以景衬情,化情入景,情景交融,生动展现了莺莺离愁渐远渐无穷的心境 ⑤、《长亭送别》最后一句“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李后主《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江城子》中“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作比较分析。 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物象,饶有新意,各具特色。李煜将愁变成了水,秦观又将愁变成随水而流的东西,李清照又将愁搬上了船,王实甫则把愁装在了车上。都很自然贴切,不着痕迹,且意境完整。

⑥、从夫人的说话来看,她是怎样一个人? 贪图富贵权势的势利的贵族。

⑦、脱布衫]中也有环境描写,这里有何作用?

渲染张生内心因离别而产生的惆怅凄凉之情。

⑧、“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一句采用了什么手法?与哪一诗句所表情意手法相同?

夸张手法,意思是说因为离愁别恨而消瘦了;与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同。

⑨、“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表现了崔莺莺怎样的思想感情?

珍惜爱情,轻视功名利禄。

(10)[满庭芳]中用了几个典故?其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运用孟光献饭的典故,是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体贴之心;运用“望夫石”的典故是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爱之深切。

(11)“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一句化用的是谁的诗句?

范仲淹《苏幕遮》——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必修四

6 2009-2010年下学期

高一2

28、2312班 朱茁萱

(12)“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这个典故出于何处?用此典故表明了怎样的意思?

语出苏轼《满庭芳》词。表明了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痛恨态度。

(13)怎样理解[耍孩儿]中的典故?

“红泪”借王嘉《拾遗记》的典故,司马青衫借白居易《琵琶行》的典故,表现主人公因离别而生的伤心之情。“伯劳飞去燕西归”则用牛郎织女的典故表现两人缠绵难舍的心情。

(14)[二煞]中所用是几个典故?这些典故的作用是什么?

三个典故,见课本。其作用是表明崔莺莺对张生的担心。

6、赏析第一部分的曲词:

[滚绣球]一曲,由情及景,用途中的景物为线索来抒发离别的怨恨。

这段曲词和前面的[端正好]相比,在情景上的铺设是不相同的。[端正好]主要是采用因景生情的手法,用凄凉的暮秋景象来引出莺莺的离愁别恨。[滚绣球]则是比较多的采用了由情及景的手法,柳丝系马、疏林挂斜晖、马慢走车快行、松了金钏减了玉肌等等描写,无不都是由莺莺对张生的依恋惜别之情引发出来的。

7、思考:长亭送别,突出了莺莺的什么思想?体现在哪里? ①刻画莺莺、张生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酒席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啼。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却原来此别离情更增十倍;若不是酒席间子母每当回避,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将来的酒共食,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

突出了莺莺珍重爱情而轻视功名的思想——“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本段中莺莺的感情——恨

8、思考:临别叮咛,突出了莺莺的什么思想感情?体现在哪里? ①对张生的关心——[五煞] ②对张生的担心——[二煞] 本段中莺莺的感情——怕

9、[一煞]一曲,以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一幅深秋郊外黄昏的画面。[一煞]与[端正好]两相辉映,并与[滚绣球]曲中“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互相照应;[收尾]以“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再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境;此外,本折中还有其他几处的景物点染。这就自始至终、相当完美地描写了送别的场景和环境,使全折具有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本段中莺莺的感情——念

五、如何理解莺莺这一人物形象?

莺莺是一名敢于追求婚姻自主和幸福爱情生活的多情钟情的女子。本折一方面描写了莺莺依依不舍的痛苦之情,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莺莺重情轻利的思想。她为离别而悲啼愁苦,痛极之际,竟埋怨张生忘旧情而轻远别。这种埋怨正是爱极痛极的一种变态心理,是一种深情的痴语。莺莺既倾诉着内心的万种离愁、无限幽思。又流露出怕被遗弃的痛苦心理。此时此刻,莺莺该有多少肺腑之言要说,然而她对“怜取眼前人”的临别赠言,其实正是她内心隐忧的曲折吐露,也是当时社会中司空见惯的身荣弃妻的悲剧在莺莺心灵上的阴影的反映。在莺莺看来,状元及第并不值得羡慕,最重要的是夫妻并蒂相守。而事实上张生应试是被逼的,他们的分离乃是封建势力的压迫所致。因此莺莺发出了对封建势力的怨恨。莺莺还进一步把怨愤指向那可恶的名利思想。“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世俗的名利观念造成了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而莺莺却对这种虚名微利表示了极大的蔑视与痛恨,这就把莺莺的思想感情由一般的离别之苦,推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必修四

7 2009-2010年下学期

高一2

28、2312班 朱茁萱

文学家、诗人郭沫若曾经说过:文艺母亲的女孩儿里,“要以《西厢》最完美,最绝世了。《西厢》是超过时空的艺术品,有永恒而且普遍的生命。”王实甫就活在他的《西厢》里。

六、体会《西厢记》的语言特色:

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展现人物内心的情感,增强感染力;二是融古代诗词与民间口语为一体,使语言既清丽华美,又生动活泼。

七、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歌颂真诚的爱情,表现反封建、轻名利的思想。

哈姆莱特

【教学目的】

1、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作品;理解本剧的主题。

2、了解哈姆莱特的矛盾性格。

3、理解本剧充溢的人文主义理想及强烈的反封建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把握哈姆莱特复杂的人物性格;品味诗一般优美的语言。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二、莎士比亚创作《哈姆莱特》的社会背景:

三、悲剧的情节:这是一部五幕剧。

四、听录音或分角色朗读课文,掌握字词基础,整体感知。

1、注音积累:吮舐(shǔnshì) 砧(zhēn)石 傀儡(kuǐlěi) 同衾(qīn) 觊觎(jìyú) 蜥蜴(xīyì)

2、词语积累: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受之泰然:心安理得地接受。伶人:旧时指戏曲演员。傀儡:比喻受人操纵的人。觊jì觎:希望得到不应得到的东西。

3、理结构。

(一)戏前安排。由开始至“开场词”之前

(二)这是写哈姆莱特精心设计“戏中戏”的准备工作。

(三)戏中。由“开场词”至“伶后 上天保佑我俩永无灾悔!”这是“戏中戏”的上演。

(四)戏后。由“哈姆莱特 母亲,您觉得这出戏怎样”至文末。这是看戏后各方面的心理反应与心理冲突。

五、作业。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细读课文,说说你心目中的哈姆莱特。

柳永词两首

雨霖铃

导入新课:

学生唱李煜词《虞美人》(以唱代背检查上节课内容),带出热烈的课堂气氛。 解读作者,明确目标(均用投影展示):

(1)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柳永的资料,教师略加补充。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第一步:美美地听——感受词的语言美。

播放Flash课件,学生听情感真挚的配乐朗读。

必修四

8 2009-2010年下学期

高一2

28、2312班 朱茁萱

(1)第一次听:进行语感熏陶,注意节奏。

(2)第二次听:感受词的意境,注意情感的运用。 第二步:美美地读——语感训练。

(1)第一次读:再播放Flash课件,学生小声仿读。

(2)第二次读:教师范读一小节,作节奏指导,学生自主朗读训练。 (3)第三次读:抽检学生朗读情况,来个小比赛,看谁朗读得最好。(先抽两个学生分别朗读上片和下片,由同学评价,若认为自己朗读得更好的,可以向他们挑战) 第三步:美美地品——把握意象,品味意境,掌握技巧。 1.老师作诗词鉴赏技法指导 (1)由意象品味意境。

(2)语言:理解有感情色彩的词句、有象征意义的词、用典等。 (3)写作技巧:把握写作技巧。 2.小组讨论

(1)找意象,说作用。(幻灯片上逐一展示有关意象的词及其表达的感情) 明确:

意象:寒蝉长亭骤雨兰舟烟波暮霭楚天晚 杨柳岸晓风残月

作用:渲染惆怅伤感之情

(2)找出体现作者情感的词语,说表达的情感。 明确:无绪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难分难舍) 良辰好景虚设更与何人说(惨不成欢)

(3)写作技巧的探讨:请同学们回顾诗词常见的表达技巧,说说本词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补充相关的写作技巧: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以乐写哀,以哀写乐)。 3.个人体悟

请闭目凝神,通过意象想象离别场面,品味词中美的意境,然后说说你感受到的意境。(学生各抒己见,同学们评点谁的感悟最好) 4.小组交流讨论

鉴赏词中美的词句,说说你认为写得最美、感受最深的词句美在哪里? (学生开始堂上发言,其他同学评点,教师点评穿插其间)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赏析发言,要准备足够的应对材料,以便生动自如地应答学生的发言。如: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美在捕捉到有特征的秋景来渲染气氛,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美在用白描的手法,极为传神地写出了千言万语又无言以对,泪眼相看,难分难舍,情意绵绵的眷恋之情。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美在展现了一个别后的暗淡景象,衬托出旅人前途的渺茫,情人相见之无期,充满无边无际的离愁之恨。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美在将杨柳、风、残月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为一幅画,使离人勾起对往事的回忆,深感眼前的孤单,并渴望团聚,言尽而意无穷。又让这幅画出现在“酒醒”之后,让离人产生了浓烈的“举杯消愁愁更愁”之感,昨日离别情景历历在目,眼前凄清景象,前路“千里烟波”却还须前行,离心爱的人更远,真是“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而“晓风残月”写出别后心境的凄凉冷落,“杨柳”则更添愁思。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美在写出诗人别后的孤寂,必修四

9 2009-2010年下学期

高一2

28、2312班 朱茁萱

艺术地把离别之情推向高潮。 5.评选佳句

对比同学们谈的美句,结合刚才的评价,你认为哪一句是最美、最传神的千古名句。 明确: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注意不可一锤定音,允许百家争鸣) 6.交流学习体会,学生小结 7.课外延展,能力迁移

第四步:美美地唱——感受美妙的韵律。

(1)播放Flash课件,欣赏美妙的旋律和极富悲情的演唱,品鉴柳词美妙的意境。 (2)再播放Flash课件2次,同学们伴着音乐学唱。

(3)再播放Flash课件(去掉图像和原唱),让学生在音乐声中以唱的形式背诵课文。望海潮

教学目标:

1.了解词的知识。

2.反复诵读,流畅背诵,感知次词的声韵之美。 3.学习铺陈手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词的有关知识

(1)词的起源:(2)关于词牌和标题:(3)词的分类 二.导入 三.作者简介 鹤冲天 柳永 四 .朗读本诗

教师范读 学生齐读 学生自由朗读 五.试着背诵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学生试着背诵 二.学生齐读 三.解题

望海潮,词牌名,柳永开创的。 四.具体分析词

(一)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二)下片:写杭州人民和平安静的生活景象 五.艺术特色 铺叙的手法,。 六.背诵本词。

苏轼词两首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继续感受、品赏词的意境、词的情韵。 2.了解不同时期词作者的创作风格。

必修四

2009-2010年下学期

高一2

28、2312班 朱茁萱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初步了解豪放派的艺术特点。

2.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

三、德育渗透目标

体会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旷达豪放的意境,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净化自己的情怀,树立爱国、报国的宏大志向。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初步了解豪放派的艺术特点,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是本课书的重点和难点。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初步了解豪放派的艺术特点。

2.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词到苏轼,是一大转变。他以洒脱旷达之气入词,词体也由形式的解放进而为内容的革新,形成了豪放词派,对南宋爱国词人的影响尤其显著,留下了更为丰富多彩的词篇。 (板书课题) 2.写作背景

3.关于《念奴矫·赤壁怀古》 4.关于《定风波》

《定风波》也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期的作品,记叙的只是出游时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但从中表述了作者洒脱、放达的人生态度,更寄寓了他对自己所遭受的政治打击的愤懑和故作旷达之情。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教师范背《念奴娇 赤壁怀古》。学生划出节拍,按范背提示标出韵脚,然后诵读。 韵脚:物、壁、雪、杰、发、灭、发、月。 2.思考、讨论:谈谈词人在赤壁所见所想。

【明确】上片写所见之景,为英雄人物出场铺垫。起笔开阔,大江汹涌奔腾,使人想见锦绣山河中产生的千古风流人物。“故垒”两句点出赤壁所在,点出所想之人:周郎。“乱石”三句转为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宵,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把读者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江山如画”一句是在这雄伟画卷中自然而然得出结论,“一时多少豪杰”又转到写人。

下片将上片提及的周郎作了扩展。美景美女衬英雄,更见周瑜潇洒英姿,“羽扇”三句写周瑜战场上的从容儒雅,词人渴望自己能像公瑾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建功立业,也表明他渴望萎靡难振的宋朝有如此英雄来扭转乾坤。“多情”后四句,是词人由他人想及自己。人生几何,何苦烦忧,还是放眼大江,举酒赏月吧!一位旷达明理、善于自解自嘲的词人形象跃然纸上。昂奋豪情与感慨超旷的思绪浑然为一。 3.【提问】《念奴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怎样的? 【明确】以景衬人,以他人衬自己,是这首词中的两层衬托。词的主旨也在衬托中得以强调。 4.【提问】《念奴娇》的上片说:“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为什么特别提出“人道是”三个字?

必修四

11 2009-2010年下学期

高一2

28、2312班 朱茁萱

【明确】赤壁之战的战场到底在什么地方,一直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据考证,有人认为在现在湖北武昌的赤矶山,或湖北赤壁。而苏轼写这首词时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他所游的地方在湖北黄冈的赤鼻矶。用“人道是”这三个字,表示作者对于黄州“赤鼻矶”就是三国周瑜破曹处的说法是有怀疑的,是说人们传说是如此,而自己并不坚信。 5.【提问】“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几句的主语是谁?

【明确】对这几句的理解历来众说纷纭,有些人认为主语是周瑜,因为它是承接上文的,是词人想像周瑜心恋故地,神游古战场,与词人相遇,笑话他功业未成而华发早生。大多数人认为主语是苏轼。是苏轼自己神游故国,自己笑自己自作多情,使得华发早生。细究词意,我们还是认为第二种理解更为确切。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 6.【提问】如何理解《定风波》所抒发的感情?

【明确】野外出游,忽然遇雨,一般人都会慌张避雨,而词人却用平静的口气劝导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在风雨中漫步徐行,吟诗长啸,的确是一种不为环境所左右的自得境界。手持竹杖,脚踏草鞋,远比官服车骑来得轻捷、自在,已是“竹杖芒鞋”的装束,谁还会害怕失去什么?“一蓑烟雨任平生”,此时在词人眼中呈现的,已经不是自然界的这场短暂变故,而是人生旅途中的大风雨。这一句,充满艺术的张力,一下拓宽了全词的境界。苏轼一生坎坷,屡经政治风雨洗礼,但是这也磨练了他的顽强意志,面对风雨,不惊恐,不逃避,不哀伤,泰然处之,潇洒从容,这才是苏轼最具魅力的人格光辉。

词的下片写雨过天晴后的心理感受。刚才还是风雨大作,转瞬间,“山头斜照却相迎”,人生的晴雨一如自然界的变化,反复无常,如何面对这样的现实呢?词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当他回首走过的风雨历程时,竟达到了一种宠辱偕忘、超乎物外的旷达人生境界。 7.【提问】对《定风波》中“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应如何理解?

【明确】这两句是说,虽然遇到突如其来的风雨,而自己却像平时披着蓑衣在雨中行走一样坦然,一样毫无畏惧。在作者眼中,风雨交加也好,晴天丽日也好,都是没有什么差别的。结合作者当时的政治处境来看,他显然是用来比喻自己的生活遭遇和人生态度。 总结、扩展

句不离篇,并非一枝独秀;篇不离句,篇因句而生辉。 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两首词,进一步体味词中意蕴。 2.完成“研讨与练习”

一、

二、三。 附:板书设计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所见:大江 淘浪 风流人物 乱石 惊涛 多少豪杰

所思:周郎(雄姿英发) 自己(早生华发)

辛弃疾词两首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和内容。

2、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习词的艺术手法。

必修四

12 2009-2010年下学期

高一2

28、2312班 朱茁萱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欣赏、感悟诗词语言的能力。

2、体会景色和典故中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3、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三、思想教育目标

根据本诗借景抒情,善用典故的特点,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愤心情。

四、根据诗歌学习的要求、诗歌的体裁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水平,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立为: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韵味。

2、明确诗中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诗人悲苦心情。

3、通过比较,加深对诗词艺术特色的理解。 【教学难点】

1、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

2、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 【教学方法】

倾情诵读 —— 整体感知,体会情感 —— 感受形象,咀嚼涵咏 —品味语言的方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黑板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名诗对接

师:有些诗句,人们也许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以下的名诗对接。 青山遮不住,毕竟动流去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师:你们能说出以上诗句是出自谁的笔下吗?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辛弃疾的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在接触作品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作者的有关情况。

二、作者简介,知人论世

三、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要求学生正确注音)

2、听读 (要求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3、抽读 (要求学生充满感情的朗读)

4、译读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词意思)

5、质疑 (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四、体会感情,感受形象,

师:是的,我和同学们一样,读完这首词心里涌动着太多的感动和感慨。让我们一起深入词人内心最深处,去触摸他的情感脉搏吧。 一)分析词的上片

师:我们先来看词的上片。上片中词人用了我们常见的表现手法,你们发现了吗? —— 借景抒情

1、那么词中哪些句子是景色描写,他们分别描写了什么景色?

必修四

13 2009-2010年下学期

高一2

28、2312班 朱茁萱

—— 江月、山景、落日、断鸿、游子

2、师: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色描写又牵动了词人怎样的心绪呢? 教师提示:请大家抓住关键词

(学生讨论完成) 二)分析词的下片 1、全体男生朗读

八、小结

九、课后作业

九、板书:

上片:江月 山景落日 断鸿 动作:看、拍、会、登

下片:张翰 —— 乐于归隐 许汜 ——谋取私利 运用典故 刘备 —— 雄才大略 桓温 —— 叹时光流逝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教学要点】

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教学内容】

一、课前导入

1、把词的豪放风格加以发扬光大,使它蔚然成为一大宗派,主要应归功于辛弃疾。辛弃疾的词, " 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这种豪迈风格的形成,首先决定于他的作品有深厚的爱国热情和广阔的社会内容。 2 .指导预习,初读课文,疏通文字。 3 .补充注音、 4 .补充注释: 5 .思考问题:

( 1 )找出韵脚,并在朗读中体会。 左、住、虎、顾、路、鼓、否。厌声韵。 ( 2 )这首词用了哪些典故,有什么含义? 6 .作者与写作背景:

7 .听课文录音带或者教师范读,疏通文字。 8 .讲读课文。

( 1 )阅读上片。让同学分出层次,教师讲析。

( 2 )阅读下片,分析层次。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用典的作用。 9 .指导朗读,体会作者感情。

10 .这首词的写作特点是运用典故,有人说辛弃疾的词有 " 掉书袋 " 的毛病。你认为如何?

这首词用典多不能说是毛病。它所用的除了末了廉颇一事之外,都是有关镇江的史实,眼前风光,是 " 京口怀古 " 这个题目应有的内容,和一般辞章家用典故不同;况且他用这些典故,都和这词的思想感情紧密联系。就艺术手法论,环绕作品的思想内容而使用许多典故,以加强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这正是这首词的长处。 11 .总结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这首词借 " 怀古 " 赞扬孙权、刘裕的抗敌业绩,批评南宋当政者仓碎北伐的冒险行动,表必修四

14 2009-2010年下学期

高一2

28、2312班 朱茁萱

达自己的积极抗金,恢复中原统一国家的热切愿望。运用典故,十分恰当,是它的一大艺术特色。

李清照词两首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 2.鉴赏李清照作品的婉约派风格。

二、能力培养目标

1.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2.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三、德育渗透目标

在词的艺术境界中陶冶美好的感情。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2.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2.李清照和“闺怨词” 3.写作背景

4.关于《醉花阴》 5.关于《声声慢》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提问】李清照一生的创作受到了哪些社会变迁、个人遭际的影响? 2.【提问】《醉花阴》反映的是早年丈夫赵明诚游宦在外,作者一个人留在家中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感受。对于这样的“闺怨”题材,应当怎样评价呢?

【明确】作者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妇女,能够坦率地表达出自己对于丈夫深深的思恋之情,描写了闺中生活的孤独寂寞,这在当时乃是一种很大胆的行为。所以,有人批评说:李清照作词是“无顾忌”地“肆意落笔”。其实,感情的充沛、真挚,敢于正面地展露自己的行为和内心世界,正是她创作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正是她的词最值得珍视的地方。 3.【提问】古人常常爱用花比喻人之美貌,如“芙蓉如面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红”等,而李清照却说“人比黄花瘦”,这样的比喻有什么丰富的内涵?

【明确】黄色的菊花不止外形上雅淡、清秀,与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而且在菊花品格的传统象征意义上,也酷似作者清高、淡泊的精神,这样的比喻正比较恰切地反映了当时作者由于离开丈夫而孤独、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 布置作业

1.反复背诵这两首词,体悟词中意境。 2.完成“研讨与练习”

一、二。

必修四

15 2009-2010年下学期

高一2

28、2312班 朱茁萱

拿来主义

【教学目的】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教学设计】

一、课文前半部分是难点,着重使学生认识“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重点放在课文后半部分,让学生理解比喻论证和讽刺语句的含义,明确什么是“拿来主义”。

二、课文内容丰富,含义深刻,教学时注意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讨论,重要语段加强朗读训练,以加深对文章主要观点和语言特点的理解。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而来,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才是正确的呢?学习鲁迅先生的杂文《拿来主义》,从中可以受到启发,得到教益。

二、指导预习。

读“预习提示”。“提示”有两段,第1段写什么?学生回答后要求思考:鲁迅先生在提出“拿来主义”之前,为什么先批“送去主义”?由此理出文章结构层次,归纳每部分的大意。第2段写什么?学生回答后,要求阅读课文时勾画出犀利、幽默的词语和比喻论证的语段,并体会其含义。

三、研习新课。

1.分析写作思路和课文结构层次。

提问: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课文前半部分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 讨论、明确: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但它是针对历史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近代的“闭关主义”必然导致“现在”的“送去主义”。“送去主义”是一种有往无来的卖国行径,必然导致国势日弱,被动挨打,从长远看,将造成亡国灭种。因此,采取与“送去主义”针锋相对的“拿来主义”就刻不容缓。“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破”正是为了“立”,“破”得彻底,“立”得才牢靠。这个问题弄明白了,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层次就基本上清楚了。 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4段):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

第1、2段是揭露批判国民党政府在文化上奉行“送去主义”的媚外求荣和欺世惑众的可耻行为。

第3、4段是揭露“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危害。 第二部分(第59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基本观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第5段正面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

第6段揭示“送去主义”的危害和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

第7段揭示“拿来主义”的含义就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第8段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第9段从正面具体而形象地阐明“拿来主义”的原则和方法。 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必修四

16 2009-2010年下学期

高一2

28、2312班 朱茁萱

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

2.研习第一部分:弄清“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体会幽默、讽刺的语言在批判错误观点时的表现力。

(1)提问:第1段“别的且不说罢”一句有什么作用?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来揭露国民党政府实行“送去主义”的媚外丑态的?

讨论,明确:这一句把所要揭露、论述的范围加以严格的限制,只讲文化上的事。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那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魔爪已经伸到了东北、华北,国民党政府推行卖国主义政策,变本加厉地出卖国家的领土、资源和主权,确实“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因此,用“别的且不说罢”的句子,不仅使论述的范围明确,而且增强了揭露的深刻性。 作者举了三个“送”的事例:“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不知后事如何”,即有去无回,这是媚外的可耻行径;还有几位“大师”们捧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捧”何其郑重、恭敬,媚态可掬,几张画“一路的挂”,何其卖力,何其寒伧可笑,“发扬国光”,反语,讽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用这种方式来显示一点进步,多么可怜,暗示“学艺”上的东西已经相当贫乏。作者讽刺批判的锋芒不是对着几位艺术家,而是指向卖国媚外的反动当局及其御用文人,字里行间充满着憎恶和鄙视。

(2)提问:一味奉行“送去主义”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及危害?

讨论,明确:作者以尼采自诩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作类比,“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不是“丰富”,还要“大度”,“只是送出去”,同样是愚蠢可笑的。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几百年之后呢”?我们的子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磕头”、“讨”和“残羹冷炙”、“奖赏”等词语,形象、深刻地写出了“送”的结果是我们的子孙后代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3)提问:“抛来”和“抛给”有何区别?

讨论,明确:抛来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者无代价地送人或施舍,一般不怀有什么不良的动机或目的。

抛给指有目的的、带恶意的输出。

(4)小结:作者把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放在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中加以考察,文章一开始便从“闭关主义”说起,进而揭露国民党政府在“学艺”上实行“送去主义”的种种媚外求荣,欺世惑众的事实,揭示“送去主义”必然使中国人民更加陷入被侵略,受奴役的悲惨境地。因此,“送去”之外,还得“拿来”。 3.布置作业。

(1)给加黑的字注音并解释:礼尚往来 自诩 残羹冷炙 冠冕 (2)完成课文后“思考和练习”四。

(3)预习课文后半部分,学习比喻论证的方法和理解一系列比喻的含义。

第二教时

一、检查复习。

给加黑字注音并解释

二、研习新课。

1.研读第二部分:理解“拿来主义”的主张,领会运用形象的比喻阐明抽象的深刻的道理的写作方法。

指名朗读第

5、

6、7段,注意对吝(lìn)啬(sè)、髓(suǐ)、蹩(bié)正音。 (1)提问:第5段中哪些词语含有讽刺意味?第6段的“送来”与“拿来”有何区别?第7段必修四

17 2009-2010年下学期

高一2

28、2312班 朱茁萱

的“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怎么理解?

讨论,明确:“摩登”是针对上文“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而言的,把卖国媚外的行径说成“时髦”,一味地“送去”说成“赶时髦”,其讽刺意味是很浓烈的。“吝啬”是针对上文“丰富”、“大度”而言的,两者鲜明对照,对“送去主义”者进行讽刺鞭挞。

“送来”是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的经济、军事、文化侵略、掠夺,是“抛给”的同义语;“拿来”是根据需要自己拿,二者本质不同,内容迥异。

运用脑髓指用脑筋独立思考,有主见;放出眼光指要看得清,有辨别力;自己来拿指要有选择,自己拿。

(2)提问:第8段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哪几种错误态度?第9段阐述了“拿来主义”者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运用比喻论证说明有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 怕:徘徊不敢走进门(逃避主义)孱头

怒: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虚无主义)昏蛋。 羡慕:欣欣然接受一切(投降主义)废物。 以上三种人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都是错误的。 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首先是“占有”,然后是“挑选”。“占有”是前提,不“占有”就无从“挑选”;“挑选”是关键,不“挑选”,“占有”就毫无意义。 “挑选”的具体做法: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使用,吃掉)。 鸦片比喻有益也有害的一类事物(存放,供治病)。

烟枪、烟灯比喻有害的可作反面教材的一类事物(送一点进博物馆,毁掉)。 姨太太比喻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淫靡的东西(走散)。

文中运用“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等当时人们所熟悉的事物作比方,使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个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道理浅显化,将怎样“挑选”说得具体形象又清楚透彻。尤其是对“孱头”、“昏蛋”、“废物”、“姨太太”等形象的勾勒,寓意丰富,耐人寻味。 2.研读第三部分:要求学生朗读文章最后部分,简要说出每句话的内容。

第1句话:结论是我们要拿来。第2句话:拿来主义的具体做法。第3句话:拿来主义的结果。第4句话:拿来主义者应具备的条件。第5句话:从反面指出拿来主义的意义。

提问:这一段共5句话,如果这5句话是5个问题的答案,那么应该是哪5个问题(“思考和练习”二)? 明确:①究竟应该怎样对待文化遗产?②对文化遗产应该怎样区别对待?③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有什么积极意义?④要处理好文化遗产我们必须具备哪些条件?⑤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迫切性何在?

3.总结全文,加深理解。

(1)提取要点,归纳中心:本文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指出了正确的继承和借鉴乃是建设民族新文化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鲁迅对文化遗产的见解,跟毛泽东同志“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的意见是一致的。时至今日,这篇文章仍然放射着思想光辉,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一、教 材

1、新教材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

必修四

18 2009-2010年下学期

高一2

28、2312班 朱茁萱

高中语文新大纲中明确规定,高中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提出了“以阅读教学为龙头带动整个语文教育是一个标本兼治的通途”,以多种渠道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以阅读带动听说写能力的全面提高。

2、教材分析

3、学生情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高一年级学生,多数对随笔`杂文有一定了解,但由于我们的学生认识问题肤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阅读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培养形成之中。鉴于此种情况,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对文章的分析能力。

4、教学目标

依据学生学习特点、教材特色以及大纲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初步了解弗罗姆关于健康而成熟的灵魂的观点,激发培养健康而成熟的心灵的激情。

5、教学重点、难点:

(1)用信息整合的方法加深对于文章的理解。

(2)本文有些语句很难,影响对段以及文章的理解,所以理解难句很重要。

二、教学方法:

采用:激趣——感知——品读、赏析——讨论——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课前让学生收集资料。倡导教师必要的牵引到放手,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适时的启发点拨,使整个教学导之有序,从而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三、学习方法: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为此,我设计如下学习方法:朗读法、讨论法、质疑法等指导学生如何阅读一些有深度的文章,如何理解文章中的难句,体会文中深刻的道理。

四、教学设计: 1. 导入新课: 2.感知课文:

学生在笔记本上整理三项内容

一、母爱的优点与缺点

二、父爱的优点与缺点

三、人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情感变化特征表

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自己的整理内容尽可能完备。

二、仔细比较:为什么文章题目不是“父母对于孩子的爱”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研读文章的内容,并为他们营造一个解决问题的情境)

三、讨论:母爱和父爱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四、如何解决父爱与母爱中的不足?

五、面对父爱与母爱各自的特点,谈一谈你希望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六、弗洛姆认为怎样的状态才算拥有成熟的健康的灵魂?

七、文中谈到两种爱的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和“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和“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着两种原则区别在哪里,如何理解?

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进入语言知识世界,引起学生对这个世界的兴趣。

必修四

19 2009-2010年下学期

高一2

28、2312班 朱茁萱

2.注意说明文文体的特点。

1.体会文章条理清楚、语言简明、通俗易懂的特点。

2.针对这篇文章有争议的问题,引导学生有组织地探究,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有高度发达的语言是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的根本标志之一,而书面语的发展历程则标志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

(板书)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

二、明确目标

1.体会文章条理清楚、语言简明、通俗易懂的特点。

2.针对这篇文章有争议的问题,引导学生有组织地探究,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整体感知

1.“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的基本理解。

所谓“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即人类的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人类使用语言的方式,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调整和丰富的。 2.本文的主要内容。

全文主旨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语言也不断发展,文字、传声技术和计算机提高了语言的传播功能,国家共同语和国际共同语扩大了语言的流通范围,人类的语言生活还在更快地前进,中国的语言文字必须跟上时代的前进步伐。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提问】文章的基本思路是怎样的?

【明确】文章开头的前言,先说语言的起源、功能以及重要性。接着提示下文所要说明的内容。

接下来文章分为五个部分说明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第一部分是“文字的发明”。说明农业化的后一阶段五千年发明了文字,先是西亚的钉头字和北非的圣书字,后是我国的甲骨文,同时地中海东岸诞生了纯表音的字母,以后成为全世界的各种字母文字。最后说明文字的作用。 第二部分是“国家共同语的形成”。说明工业化社会需要形成民族共同语。共同语要有统一的语音标准。民族共同语的形成时间,西欧在三百年前;日本在一百年前;在我国,从五四开始要求汉字的读音统一。我国1918年公布“注音字母”,1928年公布“国语罗马字”,1958年公布“汉语拼音方案”,都促进了国家共同语的形成。

第三部分是“传声技术的发明”。从电话和留声机的发明开始,人类进入传声技术时代。以后传声技术不断发展,使语言的声音不断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声技术促进了共同语的普及,还促进了文体的口语化。听不懂的文言要改成听得懂的白话。

第四部分是“语文技术的信息化”。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强烈冲击了人类的语言生活。计算机的语词处理智能化使语言生活发生多方面的革命。文书工作、图书馆、翻译、教学方法都革命了。人类历史进入了信息化时代。

第五部分是“国际共同语和国际互联网”。英语经过300年历史“滚雪球”发展,尤其是“二战”后由于客观需要而迅速传播,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国际共同语。国际共同语和国际互联网配合,主宰当代人类的语言生活。

文章最后说明人类语言生活的发展节奏越来越快,中国的语言和文字要紧跟历史步伐,不断前进。

必修四

20 2009-2010年下学期

高一2

28、2312班 朱茁萱

2.【提问】文章中说,传声技术促进了“文体的口语化”,“时代跟文言文告别了”。怎样看待这个观点?

文体要口语化,书面语与口语要一致,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提出的主张。老一辈教育家,比如叶圣陶先生、张志公先生等,一向持有这个主张。他们认为,书面语念起来,要听众听得懂、听得清楚,才算是合格的书面语。在传声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周有光先生重申这个主张是有道理的。不过,对这个主张一向有争论。有人认为,书面语就是要与口语不一样,书面语自有它本身的特点。有的人还认为,文言文有它的优点,不能一棍子打死,可以适当应用。不能说这些意见没有一定道理,不过在今天的情况下,文体的口语化是必然趋势。而在一定范围内,有些文体、有些书面语可以不口语化,它们只供读、不供听,当然可以保留它们的书面语的长处。 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

一、二。

短文三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踉跄、窒息、辗转、吹毛求疵、奄奄一息”等词语。 2.了解杰克·伦敦的人生及创作经历。 3.把握小说富有传奇色彩的情节结构。

1.体会小说细腻的心理描写和逼真的细节描写。 2.领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及其象征意味。 【教学重点】

诵读,领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体会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体会小说的象征意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诵读,感知情节结构,梳理主人公的心路历程。研读探究,理解作品的象征意味。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多媒体演播美国西部风情及淘金图片) 同学们,说起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我们自然会想到他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和拼搏中蕴蓄生命的北方小说。北极地带严寒自然情境中毅力坚强的人们,传递着的是撼人心魄的力量。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热爱生命》,去了解一个美国西部淘金者绝境求生的艰难历程。(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投影: 杰克·伦敦简介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默读全文,初步感知小说情节结构,疏解下列字词。 投影: 嶝岩(chán):高而险的山岩。 踉跄(liàng qiàng):走路不稳。

辗转(zhǎn zhuǎn):①(身体)翻来覆去。②经过许多人的手或经过许多地方。

必修四

21 2009-2010年下学期

高一2

28、2312班 朱茁萱

奄奄一息:形容气息微弱。

吹毛求疵(cī):故意挑毛病,找差错。疵,缺点、毛病。 骸骨(hái) 鲦鱼(tiáo) 窒息(zhì) 教师提示小说情节:

2.学生自由诵读全文,思考:

小说的主人公在茫茫荒原上面临着哪些生死考验?他为什么能超越极限、战胜病狼而顽强地生存下来? 3.学生重点研渎小说最为精彩的场面也是高潮部分:人和狼最后的格斗。体会主人公坚毅顽强、勇敢拼搏的生命意志。

探究:小说的象征意味非常浓厚,这是西方许多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清揣摩文中显著的象征物“狼”的隐喻。

学生合作探讨,教师明确:

杰克·伦敦“为生存而拼搏”并获得成功,他喜欢用”狼”自比,小说中的场景构设无疑是他对社会进化论思想的体现。艰难爬行的主人公和一直尾随其后的饥饿不堪、奄奄一息的狼所面临的选择是简单而清晰的:要么战胜对方生存下去,要么被对方战胜,沦为牺牲品。主人公以他坚毅勇敢的性格和顽强不屈的生命意志,在同狼的最后搏斗中取胜,成为真正的“强者”。小说启示人们,生命是神奇而宝贵的,只有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才能让生命光芒四射。

文中的“狼”可以看作险恶的自然环境与自然力量的一种隐喻。

廉颇蔺相如列传

【教学目的】

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 2.领会史传作品在选材、布局和揭示人物性格方面的特点。

3.认识廉颇蔺相如的思想品格;培养学生先国后私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学生严于律己,有错就改。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解说:从介绍司马迁及其著作切入,旨在加深学生对这一重要文学常识的印象。)

二、解题

1.文体简介: 2.时代背景:

三、熟悉课文,归纳知识点 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读。找出生字难字和难断之句,并自己动手解决。 (2)播放录音,正音正字。

(3)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和思想情感,并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句。

(解说:此步骤反复诵读,旨在让学生自己发现难点、找出问题,为自主性学习打下基础。) 2.查阅讨论,归纳重难点。

(1)学生自己动手查阅工具书,并互相讨论,解决疑难问题。 (2)教师出示投影,归纳重难点字词。 (解说: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教师纠正错误,强调重点,帮助学生牢固掌握这些基础知识。)

第二课时

必修四

22 2009-2010年下学期

高一2

28、2312班 朱茁萱

一、研习课文

1.请学生复述故事情节,讨论归纳人物思想性格。 2.分析文章选材特点。

(1)文章写的是合传。两个人物一生事迹很多,在纷繁庞杂的素材中,作者是如何选择材料的?

(2)作者对于已选材料又是怎样精当剪裁,使得文章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的?

明确:作者根据主旨的需要,对于已选材料,分别采取了明写、暗写、详写、略写的方法。明写者详,暗写者略。

3.分析文章塑造人物的手段。 (1)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明确:以蔺相如为例,作者运用了多种文学手段刻画人物形象。

①侧面描写。如缪贤推荐蔺相如,从他的推荐中,可见蔺相如的胆识与智谋。 ②正面描写。如直接描写蔺相如的语言、行动、表情和神态。③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解说:这一步骤教师只以举例的方式加以分析,帮助学生掌握刻画人物的多种手段和方法,其余两个故事的分析由学生完成。) (2)个性化的对话描写。

(解说:对话描写的分析,宜以学生为主,教师必要时适当点拨。)

苏武传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2、借助工具书读懂文章内容;了解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

3、学习苏武坚贞不屈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积累文中的实词、虚词和句式。 在对比中分析苏武的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预习准备:

1、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文章背景

2、预习课文,大致疏通文意

二、课堂教学:

1、学生简介背景:

2、作者介绍: 班固 、《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3、生读课文,标注重点实词虚词。

4、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自己不懂的内容。

5、合作讨论

班固是怎样用对照、映衬的手法塑造主人公形象的? 在出使匈奴之初,与副使张胜的对照。 在威逼利诱之时,与叛徒卫律的对照。 在以情相劝之时,与降将李陵的对照。

6、以班级为单位,交流补充。

四、布置作业:赏析《苏武传》中的人物形象。

必修四

23 2009-2010年下学期

高一2

28、2312班 朱茁萱

张衡传

【教学目标】

1. 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 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1. 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 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3. 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难点】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程序与教学内容】

一、导入

从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和郭沫若在张衡基碑上的题词说起。 “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上亦罕见。”

二、解题

“传”:传记 . 记述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传记要突出传主的特点。 比较“传”的不同含义: 《张衡传》 《左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诗集传》

三、导读全篇,掌握内容、结构、写法 1. 逐段阅读

课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介绍传主的生平事迹。全文包括五个自然段,各段内容各有侧重。 (1) 写张衡的文学才能、廉虚高洁的品格,以及他既关心国家而不慕荣利的性格。 (2) 写张衡擅长于器械制造,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术学,取得突出的科技成就。 (3) 写张衡不慕官场名利。简要叙述官职变迁情况。 (4) 着重介绍张衡制作的候风地动仪。 (5) 写张衡在政治上的作为。 2. 分析结构。

采用明段意分段法:先逐段概括段意,然后用合并同类项法把相关联紧缩密的自然段合在一起。全文五个自然段中,

二、

三、四自然段讲的都是张衡取得的科学成就,自然应合为一大段。这样,就理清了文章的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1) 写张衡的品格和文才①

(2) 写张衡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的成就 ( ②③④ ) (3) 写张衡的政治才干 ( ⑤ )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又可分为两层:一是仕途情况,以及制作浑天仪和著《灵宪》、《算图论》的情况;一是专门介绍候风地支仪。显然,后者又是第二部分的重点。

作者这样处理文章的详略安排。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张衡一生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成就,而他在科技方面的才能和创造发明最为突出,理应成为本文记叙的重点。

四、小结

1. 了解全文的内容和结构,掌握明段意分段法。 2. 了解文章的详略安排。

必修四

24 2009-2010年下学期

高一2

28、2312班 朱茁萱

李贺小传

【教学目标】

1.注意小传的写作特色,如小传的“小”以及是怎样小中见大的。 2.了解课文中古汉语现象,准确把握古汉语常识。

1.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把握和比较阅读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看看在写法上各自有什么不同。

2.一词多义的准确知识运用。

【教学设计】

一、引导学生借助注释,阅读课文,弄清课文大意。

二、帮助学生领会课文的意思,不必在生僻词语上花费太多的时间。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注意小传的写作特色,如小传的“小”以及是怎样小中见大的。

2.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把握和比较阅读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看看在写法上各自有什么不同。

3.一词多义的准确知识运用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2.本文所体现的“小传”的特点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的过程。 1.【提问】本文在构思和布局上有什么特点? 2.【提问】怎样认识小传这种文体?

【明确】小传是传记文的一种体式,是指简略地记载人物的生平或轶事的篇幅短小的传记,有别于正史的长篇大传。小传都是专为一人所作,可采集多人小传总为一书,如明代江盈科所著的《明十六种小传》。

小传通常有篇幅短小、语言精炼、不详述人物生平而只撷取轶事片段等特点。 3.【提问】李贺诗歌创作的过程和方法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是否适用于我们今天的写作? 【明确】贺诗歌创作特点一是“为情造文”,不以程限为意,反对得题为诗、思量牵合者;二是善于及时捕捉灵感,“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与刘勰《文心雕龙·养气》篇所提出的“意得则舒怀以命笔”的捕捉灵感的方法是一致的;三是坚持适时整理;四是为文用心,能苦吟,文中太夫人所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始已尔”之语与段首写李贺“能苦吟疾书”相对应。

《做点辩证分析》

学习目标:

1、 借他山石,学点辩证分析

2、 切磋琢磨,做点辩证分析

3、 点石成玉,用点辩证分析 学习过程:

(一)他山之石·辩证分析

1、“哭婆婆”的故事

必修四

25 2009-2010年下学期

高一2

28、2312班 朱茁萱

大女儿嫁给了卖鞋的,小女儿嫁给了卖伞思考:你能使“哭婆婆”变成“笑婆婆”吗?

2、公孙仪不受鱼

公孙仪做鲁国的宰相并且特别喜欢吃鱼,全国都的人都争相买鱼来献给他,公孙仪先生却不接受。他弟弟问他说:“您喜欢吃鱼而不接受别人的鱼,这是为什么?” 思考:如果你是公孙仪,你会如何回答? 辩证分析就是

(二)切磋琢磨·辩证立论

3、阅读寓言诗《鸟的评说》,换一种眼光来写《鸟的评说》。 .4、阅读下文,分析本文立论是否辩证。 丢得好

5、对“近墨者黑”这一观点做点辩证分析。

6、根据下面的材料,以“扫一屋与扫天下”为题,谈谈自己的立论。 (三)点石成玉·写作训练

7、从以下历史人物或文学人物中,任选一个,对其进行辩证评价。 项羽

曹操

猪八戒

王熙凤

李逵

确立自信 学习反驳

写作目标

1、了解驳论文的基本特点,学习反驳的方法和驳论文的写法。

2、在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时,学会恰当、有理、有力的反驳。

写法指导

一、反驳型议论文的基本特征

二、反驳型议论文的写作方法

反驳型议论文的写作,大体要掌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确立攻击目标

(二)抓住敌论要害

(三)讲究反驳方法

1、反驳论点。

反驳论点还可以运用反证法和归谬法。

2、反驳论据。

3、反驳论证。

三、请从下列两个话题中任选一个,写一篇反驳的文章

《解读时间—横向展开议论》

一、 目标概说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① 通过指导,使学生明确议论文结构的横向模式。

② 通过讲解,使学生明确议论文结构的横向模式的基本特点;训练写作的技能,并尝试运用所学方法。

③ 培养学生对议论文写作中思维品质的认识,提高其认真组织文章的学习品质,养成作文前编写议论文提纲的习惯。

2、 教学重点

议论文结构的横向模式的基本特点。

必修四

26 2009-2010年下学期

高一2

28、2312班 朱茁萱

3、 教学难点

① 如何灵活运用横向模式展开议论。

② 对学生进行横向发散性思维训练。

二、 教学创意

三、 实施过程

(一)激情导入

导语:大家好!请同学们看大屏幕――陡峭的山峰拔地而起,直刺青天,美!连绵的山岭横亘千里,气势磅礴,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汝若问我意如何,横看成岭气更雄!”山有横之美,文章也有横之美,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欣赏议论文中“横”的魅力。

(二)了解议论文常见结构

“横看成岭侧成峰”,我们来看看议论文结构中的“横”和“侧”。

明确:

一、横向并列结构

二、纵向递进结构

三、正反对比结构

板书上述三条。

(三)读美文,初步体会“横”的魅力

引导:我们先来赏析一篇使用横向并列结构写出的高考优秀作文。

(四)找论点,初步接触横式结构

(五)了解横向并列结构的基本特征

引导:由此文,我们可以了解横向并列结构的基本特征。

明确:“总(引论)——分(本论)——总(结论)”

① 引论与结论前后呼应并紧扣标题。

② 本论是议论文的主体,议论文的结构布局主要是本论部分的结构安排。横向结构本论部分由几个分论点组成,呈并列式布局,从几个层面展开论述。

(六)提炼分论点的方法(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动笔)

① 学习因果分析法

“因果分析法”。这里的“因”是指分论点,“果”是指中心论点。就是在确立了中心论点(果)后,再来分析达成这个结果的原因。

板书:因果分析法。

② 学习概念分析法

引导:我们来看一道作文题。

“这山望着那山高”是指某些人永远不知足,得到了还指望另外更好的,永远没有满足的一天。请以《“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显然,此文的中心论点是提倡“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精神,那么,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呢?请大家依此思路用横向结构列出分论点。

学生活动:写《“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分论点。

明确:分论点——(并列)

①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

②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③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

④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小结:《“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一文所使用的提炼分论点的方法叫“概念分析法”。这里的“概念”指的是文章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语句,对这些语句加以分析,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有助于我们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从“是什么”的角度阐释内涵,提炼分论点

板书:概念分析法。

必修四

27 2009-2010年下学期

高一2

28、2312班 朱茁萱

③学习条件分析法

引导:我们再来看一道作文题。

做人和处事,如果凡事追求圆满,事事工于算计,互不相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紧张,就会裂变。留一道缝隙,给自己,给他人,给社会留一个可供吻合的人际空间。以“留一道缝隙”为话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材料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应该留一道缝隙,那么,应该怎么去留缝隙呢?请同学们依此思路用横向结构写出作文的提纲。

学生活动:写作文提纲。

明确:《给生活留一道缝隙》

总——给生活留一道缝隙 。

分——(并列)

①给自己留一道缝隙,轻松快乐的生活。

②给理想留一道缝隙,坦然面对失去。

③给子女留一条缝隙,使自己和孩子获取快乐。

④给他人留一道缝隙,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总——给生活留一道缝隙 。

小结:我们在这里所使用的提炼分论点的方法叫“条件分析法”。这里的中心论点是指结果,而分论点是指满足结果的“条件”。此种类型主要从“怎么办”的角度来设立分论点。

板书:条件分析法。

(七)横向结构的优点

引导:我们一起领略了横向结构的魅力,大家说说,在议论文的写作中,适时恰当地采用横向结构,有哪些好处呢?

学生活动:探讨横向结构的优点。

明确:首先,能使文章思路清晰,条理分明。议论文重在阐明道理,而要说明某个问题,如能分成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往往可以使议论显得有条不紊,多而不乱。

其次,从议论的力度和效果来看,采用横向结构往往能使议论气韵酣畅,有如重浪排阔,给读者造成强烈印象,从而增强了议论的说服力。

再次,议论时恰当合理地采用横向结构,能显示出作者在特定的思维范围内的不同指向的深度开掘,体现出作者思维的深刻程度。

可以说,横向结构是应试作文写作中快速成文的有效方法之一。

(八)以时间话题为文,运用横向结构

过渡:我们已经理解了议论文横向结构的特点及优点,这时,我们来开动脑筋,挑战自我,用横向结构写一篇议论文。写什么呢?就用我们最熟悉的“时间”为话题吧。

引导:请同学们说说,你们知道哪些关于时间的名言,读过哪些关于时间的名篇。

明确:孔子说:“逝者如斯夫。”鲁迅说:“无端地浪费别人的时间就是谋财害命,无端地浪费自己的时间就等于慢性自杀。”朱自清曾用《匆匆》来表达他对霎时间的感受,李大钊用《今》告诫人们要把握现在,高尔基借《时钟》的“嘀嗒”之声揭示生命的历程,刘墉则在《创造超越的人生》中阐释“瞬间”和“永恒”的辩证关系。

实战训练:下面有二道关于时间的作文题,大家任选一题,采用我们学的横向结构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1、根据下面的材料,以“时间”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有段时间,下地狱的人锐减,阎罗王便紧急召集群鬼,商讨如何诱人下地狱。群鬼各抒己见。

牛头提议说:“我告诉人类:丢弃良心吧,因为人世间根本就没有天堂!”阎王考虑了一会儿,摇摇头。

必修四

28 2009-2010年下学期

高一2

28、2312班 朱茁萱

马面提议说:“我告诉人类:为所欲为吧,因为人世间根本就没有地狱!”阎王想了想,还是摇摇头。

过了一会儿,旁边一个小鬼说:“我去对人类说:还有明天呢!”阎王终于点了头。

2、请看这幅照片。你看到了什么?把它和时间联系起来,你能得到什么启示?请提出论点,写一篇议论文。

(学生讨论后,教师可提示:黑色部分二个头象征“过去”、“未来”,白色部分象征“现在”。)

附:教师板书设计

横看成岭气更雄

——解读时间 学习横向展开议论

议论文常见结构

一、横向并列结构

二、纵向递进结构

三、正反对比结构

横向结构提炼分论点的方法

因果分析法

概念分析法

条件分析法

发现幸福 学习纵向展开议论

写作目标

1、了解议论文结构的纵向模式。

2、进行纵向层进式思维训练,学会灵活运用纵向模式展开议论。

3、通过写作,认识幸福是什么,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幸福。

写法指导

一.议论文纵向层进式结构的基本特征

层进式结构即文章各层次之间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这是议论文经常使用的一种结构方式。

二、纵向层进式结构的三种基本格式与运用举例

(一)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层次间可用诸如“不仅„„而且„„”“„„况且”等关联词语过渡,同时又以此反映层次间递进的关系。例如:

严于解剖自己

1、要不断进步,必须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2、论述如何才能“解剖”好自己。

①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前提。不了解“病”在哪里,就无从下刀。)

②光有自知之明还不够,还要勇于自我批评。(这是解剖好自己的途径。要敢于下刀,不然,就无从去“病”。)

③自我批评的勇气来源于对真理的追求和崇高的信念。(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关键。不掌握开刀的规律,刀就开不好,也就难以真正去“病”。)

(二)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围绕中心论点回答三个问题:①是什么,②为什么,③怎么办。例如:

专心致志

方能成功

必修四

29 2009-2010年下学期

高一2

28、2312班 朱茁萱

(三)针对某些不好的现象,分析其危害,挖掘其产生根源,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摆现象 ——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的格式。例如:

三、请以“幸福”话题为文,运用纵向并列结构

“幸福”与生活息息相关,与情感心心相印,与成长环环相扣。这是一个具有良好思想导向、易于动笔写作的好题目。要写出好的作文,须得从以下方面着力:

一、拟题:围绕一个中心。话题作文选材、立意范围非常宽泛,在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容易出现宽泛无度、偏离话题的情况,有的同学甚至从拟题开始就偏离了话题。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就要从拟题开始:紧紧围绕话题这个中心,拟出切合话题的标题。直接以话题作为文章的标题固然不错,但是范围太广,容易出现题大文小和重复泛滥的问题。简便易行的方法就是,以话题中心词为主,在其前后添加若干词语,组成一个短语作为标题。比如,“幸福家庭”、“五彩的幸福”、“幸福在哪里”、“创造幸福”、“幸福的回声”、“我奋斗,我幸福”,等等。由于标题的指向性非常清楚,比较容易打开思路,扣题作文。

二、切入:兼顾两个角度。每个话题,都好似钱币,都有正反两个方面。比如,“幸福”是正面,“不幸”就是它的反面。从这两个角度切入,都是切题——通过展示不幸者的经历,议论不幸产生的原因,提出帮助不幸者战胜不幸的建议,从而到达呼唤幸福、共同幸福、创造幸福的目的,不就是对话题的演绎与表现么?从一定的角度讲,反面切入也是一种创新出奇的方法。

三、立意:思考三个问题。文章立意,应该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问题。围绕话题,抛开 “是什么”的话题,思维直奔“为什么这被视作一种幸福”、“怎么样提高我们的幸福指数”等问题,层层深入,立意能以深见长。另外,抛开单方面、直线型的立意方式,找出“幸福与创新”、“幸福与奉献”等关系发表高见,也能别具一格。

必修四 30

第7篇:高中语文必修四文学常识 窦娥冤

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居“元曲四大家”之首。著有《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单刀会》等。语言本色,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元杂剧的形式

(一)折、楔子和本

杂剧剧本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一本戏由男角主唱的叫末本戏,女角主唱的叫旦本戏。

折,是剧本情节的一个自然段落,又是剧曲音乐的一个单元,每折由一个有严格程式的套数构成。 楔子,相当于引子或序幕。也有一些放在折与折之间,过渡或联络,与过场戏相类。

(二)角色行当

元杂剧的角色有旦、末、净、杂四类。旦是女角,末是男角,正末为男主角,外末(正末之外的男角)、冲末(开场之末)等为男配角;净类似京剧的花脸,一般为性格刚猛的人物(可扮男,也可扮女),也包括丑角的反派人物。元杂剧中原没有“丑”的行当,明刊版本中的丑是明人参照南戏增改的。杂是上述三类不能包括的杂角,例如,卜儿(老年妇女)、徕儿(小男孩)、孤(官员)、洁(和尚)、驾(皇帝)、邦老(强盗)等。

(三)曲词

曲词是杂剧的歌唱部分。

(四)宾白

元杂剧中的道白,称为“宾白”。

(五)科范

科范就是做与打的做工表演。 2雷雨

曹禺:原名万家宝,著名剧作家,著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等。 3哈姆莱特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诗人。著有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等,四大悲剧《哈姆莱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白》,早期创作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历史剧《理查三世》《亨利四世》等。 4柳永词两首

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世称柳七,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婉约派创新者。他的词集名叫《乐章集》,流传下来的有二百多首。“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宋翔凤《乐府余论》:“柳词曲折委婉,而中具浑沦之气,虽多俚语,而高处足冠群流。” 5苏轼词两首

苏轼:字子赡,号东坡居士,与其文苏洵、苏辙、今称“三苏”,诗歌与黄庭坚齐名,合称“苏黄”。词上,扩大词的表现范围,开宋代豪放词先河,词风与辛弃疾相近,合称“苏辛”。苏轼的散文也非常出色,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6辛弃疾词两首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最伟大爱国词人与苏轼同为豪放派代表,词集《稼轩长短句》。 7李清照词两首

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北宋末、南宋初期女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著有《漱玉词》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一生经历可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作前后两个时期。 8拿来主义 略

9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埃里希·弗罗姆是著名的德国(后来加入美国籍)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亦被认为是新弗洛伊德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有《爱的艺术》等,论述最多的也是人的存在、人的本性、人的爱、人的异化、人的解放问题。 10热爱生命

蒙田(1533—1592),法国文艺复兴后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帕斯卡尔(Blaise Pascal,1623—1662)是十七世纪最卓越的数理科学家之一,他对于近代初期的理论科学和实验科学两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他的以《真空论》为代表的一系列科学著作,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并充满战斗风格,三个多世纪以来已成为科学史上和思想史上的光辉典籍。 11廉颇蔺相如列传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继父职,任太史令,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和文献。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史记》。《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共526500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鸿门宴》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12 苏武传。略 13 张衡传。略

第8篇: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四作文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四)写作素材汇编与点拨:第四专题 走进语言现场

76、〔美〕帕特里克?亨利《不自由,毋宁死》

(1)写作素材:沉湎于希望的幻觉是人的天性。我们有闭目不愿正视痛苦现实的倾向,有倾听女海妖的惑人歌声的倾向,克那是能将人化为禽兽的惑人的歌声。 (帕特里克?亨利)

角度点拨:正视现实——我们必须走的路

(2)写作素材:在这场战斗争中,我不知道别人会如何行事,至于我,不自由,毋宁死!

(帕特里克?亨利)

角度点拨:自由是人类精神追求的至高境界

77、〔法〕顾拜旦《奥林匹克精神》

写作素材:奥林匹克精神是“更高、更、快更强,公平、公正、公开”。

角度点拨:①向上的精神是不灭的火炬;②平等是人类共同的追求

78、方宏进《作为偶像》

写作素材:杨利伟在完成“飞天”壮举之后,觉得航天是一种精神,而他所做的这件事非常有意义。

角度点拨:①人生需要追求一定的价值意义;②有了精神的鼓舞,才有成功的可能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四)写作素材汇编与点拨:第三专题 笔落惊风雨

69、杜甫《登高》

写作素材: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角度点拨:①以情观物,物皆著我色;②大自然常的轮回与人生的过往何其相似;③困顿降临,我们应当豁达地面对

70、白居易《琵琶行》

(1)写作素材: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白居易)

角度点拨:①青春不可虚掷,人生应当自重;②人情冷漠是社会的悲剧

(2)写作素材: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

角度点拨:①心灵因为境遇相同而相通;②人生何处无知己

71、李商隐《锦瑟》

作素材: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

角度点拨:①发自肺腑的情感常常稍纵即逝;②情感的脉搏由自己把握

72、李煜《虞美人》

写作素材: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角度点拨:①自古便有兴亡更替;②种因得果,早知现在,何必当初;③人总有自己最合适得位置;④一味的愁怨无法改变败落得结局;⑤记忆因为刻骨而铭心

73、柳永《雨霖铃》

写作素材: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角度点拨:①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②没有知音的日子,即使有良辰美景,也是 1

寂寞的;③狂醉不是正视潦倒生活的最佳方式;④志存高远天地宽

74、王勃《滕王阁序并诗》

(1)写作素材:唐摭言?卷五》说:“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巡让宾,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报云„落霞与孤鹜齐飞,长天共秋水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角度点拨:①当仁不让方能秀出于林;②成才要趁早;③“胸有”方能“成竹”;④看人要看全貌,看事要看全局;⑤大肚能容可容之事

(2)写作素材:

A、(徐孺下陈蕃之榻)据《后汉书?徐稚传》,东汉名士一代儒宗陈蕃为豫章太守,不接宾客,惟隐士徐稚来访时,才设一睡榻,徐稚去后又悬置起来。

B、(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

角度点拨:①知音难觅;②人生得一知己足以;③礼贤下士才能人尽其才

(3)写作素材:(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西汉梁孝王刘武,为保卫汉室江山立下了大功。平息了七王之乱后,建了一座很大的梁园(即睢园)。梁王经常在这里狞猎、宴饮大会宾朋,天下的文人雅士如枚乘、严忌、司马相如等云集梁园,成了梁孝王的座上宾。彭泽指陶渊明,他曾做过彭泽令,喜欢饮酒,所以说“彭泽之樽”。 角度点拨:①先有功业后有家业;②与人同乐胜过独自快乐

(4)写作素材:(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谢灵运对曹植的才华非常崇拜,曾说过一句比较狂的话:“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角度点拨:心灵不会因为时空的变幻而疏远(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未必在同时)

(5)写作素材:(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世说新语?夙惠》: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角度点拨:理想和现实存在一定的距离

(6)写作素材:(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庄子?逍遥游》:“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溟),南冥者,天池也。”《山海经?神异经》:“昆仑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员周如削,铜柱下有屋,壁方百丈。” 角度点拨:宇宙浩瀚,人生渺小

(7)写作素材:

A、(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记载,贾谊贬谪长沙四年后,汉帝曾召他回长安,在宣室中问以鬼神之事。而大多数人怀念朝廷却不得召见,效忠皇帝却不得见用。

B、(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冯唐身历文、景、武帝三朝,一直只做到郎官,至武帝

时,有人举荐了他,可是他己九十多岁,不能再做官了;李广英勇善战,才略过人,一生与匈奴打了大大小小70多仗,威名远扬,匈奴望风而逃,称之为“飞将军”。然而李广没有能够裂土封侯,引来史家一片惋惜,民间无数惆怅。

C、(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贾谊18岁就以文才著称,20岁被汉文帝召为博士,汉文帝对贾谊的才能颇为赏识,拟任贾谊为公卿。然而,朝中的那些公卿王侯对贾生并不宽容,在文帝面前毁谤贾谊“专欲擅权,纷乱诸事”,文帝只得把他贬为长沙王太傅。后转任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堕马而死,他自恨失职,一年后也忧郁而死,年仅33岁。

D、(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汉章帝时,梁鸿因去看望好友高恢,经过京城,作了一首《五噫歌》大意是:登上高高的北芒山,俯览脚下的帝京城,宫室是多么地崔嵬,老百姓的辛勤劳苦,却远远地没有尽头。章帝知晓后勃然大怒,下令搜捕梁鸿。梁鸿改名换姓,携妻儿逃到了渤海边上居住。

E、(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孟尝以廉洁奉公著称,为民兴利除弊,百姓称为神明。但由于志趣高尚,洁身自好,长期不得升迁,后来隐居耕田。桓帝时,虽有人多次举荐他,但终不见用。年七十,死于家。

角度点拨:①自古有才之人常不得志;②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③对待人才要宽容一些;④敢于说真话是有才能的人不得志的重要原因

(8)写作素材:(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晋书?吴隐之传》记载,吴隐之上任途中,经过一处泉水,名叫贪泉,据说喝了这水人就变得贪心。他不信,就取水喝了,而且写了一首诗,大意说不存贪心的人喝了这水不会变贪。他到任后,非常廉洁;《庄子?外物篇》中说,庄周向监河侯借粮食,监河侯答应等封邑地方的赋税征收到手后借给他一大笔钱。庄周听了生气说,车辙中的鲋鱼需要的是斗升之水,如果拖延时间去取西江之水,就等于将鲋鱼置于枯鱼之肆。

角度点拨:①心性是为人的根本;②救人之急在乎实际行动

(9)写作素材:(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开始有损失,后来终于得到胜利;年轻时荒废了,年纪大后努力还不迟。

角度点拨:①烈士暮年当壮心不已;②心存大志亦可大器晚成

(10)写作素材:(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晋书?阮籍传》: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借此宣泄对现实不满的苦闷心情。

角度点拨:①不甘沉沦,力求振作自强才是大丈夫;②哭泣不是走出困境的最佳途径

(11)写作素材:(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班超最初在官府中从事抄写工作,他从军以后,受到大将军窦固的赏识。公元94年,在窦固的推荐下,班超出使西域,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使西域全境统一于东汉。班超因功被封为定远侯;宋书 ?宗悫传》:“宗悫,字元干,南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 悫年少时,炳问其志,答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角度点拨:①人生的选择丰富多彩;②有志方能有所为

(12)写作素材:(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列女传》记载,孟子三岁丧父,小的时候非常顽皮淘气,为教育他,母亲花费了很多心思。据说其母为教育儿子而三迁择邻。第一次他家住在坟墓附近,孟子小时候专门学埋死人,哭死人,孟母觉

得这不是我的孩子所住的地方,就搬到城里去了,谁知这是一个农贸市场附近,孟子又和小伙伴玩起做买卖的游戏,孟母认为这样不利于孩子专心读书,再次搬家,搬到一所学校附近。

角度点拨:环境与人的发展

(13)写作素材:(他日趋庭,叨陪鲤对)《论语?季氏》:“(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说话没有依据)。‟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立身没有准则)。‟鲤退而学礼。”

角度点拨:①人生要有自己的经典;②读书可以成就一个人;③人要有主动接受教育和虚心听取建议的习惯

(14)写作素材:(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一次武帝读到《子虚赋》,连连称赞,说:“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掌管天子猎犬的官员杨得意告诉武帝这篇赋是司马相如写的,于是武帝就召见相如。相如把自己的《大人赋》上奏武帝,“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

角度点拨:①机遇可遇而不可求;②打铁还要自身硬;③呼唤伯乐

75、欧阳修《秋声赋》

写作素材: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欧阳修)

角度点拨:人的精力有限,不可为外物所累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四)写作素材汇编与点拨:第二专题 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

66、曹禺《雷雨》(节选)

(1)写作素材:三十年后侍萍意外地遇到当年抛弃自己的周朴园。对侍萍的突然到来,周朴园始而骇,中而疑,继而“喜”,而后……

角度点拨:①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②异化的爱情缺乏真淳与温暖;③伪善的人性常曝光于瞬间

(2)写作素材:当周朴园质问侍萍是谁指示她来时,侍萍满含悲愤地说:“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角度点拨:看不到事情的本质,往往无法认识到戕害自己的凶手究竟是谁

(3)写作素材:三十年来侍萍忍辱负重,带着孩子四处求生,改嫁、劳作填满了她生活的边边角角。三十年如一日,贫困成为她最忠实的伴侣。面对周朴园开出的支票,侍萍没有接纳,而是满含悲愤地撕掉。

角度点拨:①“忍”字已经深深地烙中国百姓的心灵深处;②屈辱无法用金钱衡量

67、〔法〕雨果《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写作素材:

A、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而心如蛇蝎,唆使不明真相的伽西莫多拦路劫持爱斯梅拉达;伽西莫多外形丑怪而心地善良,事情败露,副主教让伽西莫多承担罪名;伽西莫多受刑,他却漠不关心。

B、爱斯梅拉达被伽西莫多拦路劫持,却不计前仇,在众人疯狂羞辱伽西莫多的情况下,她却给伽西莫多喂水喝

角度点拨:①美与外表无关;②善良和邪恶,崇高和卑下是人性高下的分水岭;③真、善、美有其特别的真谛;④人性因为宽容而伟岸

68、《辛德勒名单》(节选)

写作素材:辛德勒原是纳粹分子,他利用与冲锋队头目的关系大发战争横财。在被占领的波兰,辛德勒在他创办的搪瓷厂雇用犹太人作为廉价的劳工。1943年,目睹克拉科夫犹太人遭受血腥屠杀,辛德勒良心发现,便设法尽其所能保护犹太人。战争结束时,获救的1000多名犹太人把一份自发签名的证词交给他,以证明他并非战犯,并打制了一枚金戒指送给他,戒指上镌刻着一句犹太人的名言:“救人一命等于救全人类。”

角度点拨:①人性可以复苏;②苦海无涯,回头是岸;③人生的最大价值不是拥有了多少金钱,而在于做了多少有利于他人的事;④付出终有回报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四)写作素材汇编与点拨:第一专题 我有一个梦想

61、《季氏将伐颛臾》(出自《论语》)

(1)写作素材: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角度点拨:①守土有责;②在其位,谋其职

(2)写作素材: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角度点拨:①公平、公正方能立国;②安定、团结才有国家的兴旺发达

62、《寡人之于国也》(出自《孟子》)

写作素材: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角度点拨:①遵循规律——我们别无选择;②舍弃是为了更好地拥有

63、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写作素材: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洲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使人感觉到。 (恩格斯)

角度点拨:英名因为伟业而永恒

(2)写作素材:

A、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马克思);资产者——无论保守派和极端民主派——都争先恐后地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抹去,只是在万分必要时才给予答复。

B、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角度点拨:①真理常在炼狱中诞生;②拥有豁达的心态才能轻松应对各种磨难;③人生的价值因服务于世界上大多数的人而伟大

64、孙文《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写作素材:辛亥三月十九日革命党人围攻两广督署,革命党七十二名精英慷慨就义,损失可谓惨重。但此次战斗唤醒了国人的斗争意识,让国人从沉默中苏醒起来,睁开双眼开始呐喊。

角度点拨:①战斗是打破黑暗的最佳途径;②生命的价值因为坚毅不屈而显得壮烈

而崇高;③时代需要呐喊者的声音

65、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写作素材:林肯签署了《解放黑人努力宣言》,标志着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已经过去。但是,时至今日,黑人还没有真正获得自由。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黑人仍然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 角度点拨:人权平等不能只是一个诺言

第9篇: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实验高中 郭彦丽

一、本单元地位分析

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单元为议论文,体现了以文体为线索编排教材的特点。了解和把握议论文文体的特点,训练阅读议论文的能力,应该是这一单元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首要任务。

二、本单元教学构想

基于以上的分析,本单元教学安排从有关议论文体的介绍为起点,以教材课文剖析作为阅读探究的主体,以训练学生议论文写作作为能力目标。

三,本单元教学目标安排

1.议论文的基本知识

①议论文的内涵和特征

②议论文的要素

③议论文的结构

④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2.议论文阅读指要

①分析议论文的标题类型:(论题型 论点型 阐释型 比喻型 关系型 选择型)②把握议论文的论点:论点是作者在文章中表现的观点和主张,是统率全文的纲。只有抓住这个纲,才能确切理解文章各个部分的内在联系和各种表达方法的运用,才能准确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