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整理汇报

2022-11-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我们的工作中,无论是与上级进行沟通,还是与上游客户进行交流,汇报是必不可少的。汇报是否能简明扼要的抓住重点,关系到工作效率,也关系到个人晋升以及与客户合作的成败。那么,你懂得如何写好一个汇报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档案整理汇报》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1篇:档案整理汇报

会计档案的整理研究

摘 要:作为会计核算产物的会计档案,是对经济业务进行体现、记录的关键证据和史料。有别于其他的档案,会计档案具备自身的特点,其直接影响会计档案的整理模式。以分析会计档案特性为基础,结合不同经济单位业务特征,给出几种会计档案的整理方法。要使这个庞大的信息系统很好地为现代化经济管理和经济建设服务,必须按其形成规律进行系统、科学的整理。

关键词:会计档案;特性;分类;排列;组卷;编目

会计档案指的是会计核算的专门材料,如财务报告、会计账簿、会计凭证等,其体现与记录了企业的经济业务证据与史料[1]。其涵盖两个方面的意义:作为会计核算产物的会计档案,只是指会计活动过程中核算信息资料的形成,也就是所谓的财务报告、会计账簿、会计凭证;会计档案是非常关键的史料与证据,作为一种原始的记录,其通过大量的信息数据记录了企业的经济活动,有着非常强的凭证性,属于企业经济业务活动开展的根据。会计档案工作基于经济工作的要求而产生和发展的,各行政和企事业单位在其特定的经济活动中不断地产生和形成大量的会计资料。这就需要我们筛选会计资料,以及进行整理立卷与统一保存,这就导致会计档案整理事项的形成。凡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或直接指导和反映财务会计工作、反映财产增减变化和财务收支的会计资料,都属于整理范围。

一、会计档案的特点

作为一种直接凭证与原始凭证的会计档案,其实时、真实地记事,有些情况不需要通过其他的一些资料就可以对问题进行直接的表达。与其他档案相比,会计档案的特性主要表现为外在形式多样、档案类别稳定、形成范围广泛和档案内容严密等。

(一)外在形式多样

会计专业的性质决定了会计档案形成的多样化。会计的账簿,有订本式账、活页式账、卡片式账之分。财务报告由于有文字、表格、数据而出现了A3或A4的纸张规格以计算机打印报表等。电算化会计档案涵盖计算机、光盘、磁性介质、硬盘等打印出的书面的会计数据[2]。会计档案外形多样的特性,要求我们在会计档案的整理方面,要从实际出发,不能照搬照抄整理其他门类档案的方法[3]。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会计档案工作在一些单位,还是一个薄弱环节,有些单位对会计档案的整理不重视,保管不善,管理不严,致使会计档案受潮、霉烂、鼠咬、虫蛀、丢失(磁性介质损坏)等现象比较严重。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提高对会计档案的认识,加强领导,加强整理,妥善保管。

(二)档案种类稳定化

会计系统涵盖行政事業会计、银行会计、农业会计、工业会计、商业会计等等,有着比较多的种类,涉及到非生产与生产流通的一系列领域。虽然会计档案具备比较多的类别与内容,可是会计账簿、会计凭证、会计报告是其基本的组成部分以及会计核算的材料跟会计工作过程和会计核算手段具备统一性的材料成分。同会计档案一样,会计软件程序与会计核算软件的所有数据资料的保存期限截止到停止使用这种软件或者是存在大变故后的五年[4]。此成分的共性与稳定性是跟其他档案种类不相同的一个显著标志,也属于其他档案种类难以比较的,其方便分类与整理,且有助于统一和规范地进行操作,以及制定管理制度[3]。

(三)形成的范围非常普遍

一是社会的各个行业都牵涉到会计档案;二是跟其他种类的档案数量进行比较,会计档案的实体数量也比较多。特别是在税务、金融、企业、财政、商业等领域,会计档案不但体现了这一系列单位的经济活动,而且具备非常大的数量。其显著的特点是形成与应用会计档案的普遍性。为此,我们要采取科学方法和手段,把会计档案整理好,利用好[3]。

(四)档案的内容非常严密

立足于会计档案的程序与内容而言,其首先具备会计凭证,再结合会计凭证填制会计账簿,最后再结合会计账簿对财务报告进行编制。在财务收支与经济活动的体现上,一个程序接着一个程序,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性。对于一项财务收支或者是经济活动,由形成经济业务至结束经济业务而言,都是不间断地进行记录,且正确地计算与分析各种数字。在此过程中,会计账簿、会计凭证密切联系会计报告。

二、会计档案的整理

会计档案的整理指的是结合相应的程序以及方法,组合要求条理化与零散的涵盖会计电算化输出的会计核算资料,借助排列、分类、组卷等,从而成为一个系统的过程。会计档案数量多、来源广、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其整理模式多有区别。要使这个庞大的信息系统很好地为现代化经济管理和经济建设服务,必须按其形成规律系统、科学地进行整理[3]。

会计在其各个工作环节中所形成的会计文件,都有其各自的特点。按其各工作环节的特点,分门别类地组卷,具有会计档案整理的科学性,而且便于档案部门管理以及会计和其他利用者利用会计档案[5]。会计档案是会计在进行经济管理和经济建设活动中产生的。而会计工作的五个组成部分是会计设置、会计分析、会计核算、会计预测、会计检查。因此,对于会计档案整理工作来讲,即根据会计工作的一般程序,实现整理分类的科学性[5]。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是由财务会计部门进行会计档案的组卷,而由档案部门进行其他的一些整理工作。

(一)会计档案类别的划分

会计部门在经济建设以及经济管理过程中形成了很多会计档案,会计档案划分类别的方式等要根据本单位会计档案的实际情况,科学地进行选择。分类方法一经确定,就长期固定使用一种方法,以保持其一贯性,为会计档案的保管和利用提供方便。较为通用的会计档案划分种类的方式是:(1)会计年度分类法。会计档案划分类别是根据会计的年度时间。(2)会计形式分类法。会计档案划分类比是根据会计档案的形式,如会计核算资料、会计账簿、会计凭证、财务报告等。(3)会计类型分类法。划分会计档案的类别根据会计的种类进行,像是根据单位预算会计、经费会计、税收会计等。(4)会计机构分类法。会计档案划分类别根据会计核算组织机构。(5)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分类法。划分会计档案种类根据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在操作实践中,常常是将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类方法结合使用。

(二)会计档案的排列

会计档案的排列是否实用与科学,直接影响到会计档案的应用与保管,必须认真做好该项工作,充分发挥会计档案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会计年度— 形式(账簿、凭证、财务报告)—保管期限。这一方式首先根据会计年度分开一个企业产生的会计档案,再通过凭证、账簿、财务报告的形式分开排列一个会计年度,最后根据要求的保管年限(三年、五年、十年、十五年、永久)[1]来排列顺序。这种划分种类的方法方便查找并且简单,其在一种会计类型的单位预算会计或者是会计档案数量较少的中小企业适宜应用。

2.形式—会计年度— 保管期限。这种方式首先根据报表、账簿、凭证、其他等形式分开会计档案,再在每一种形式的会计档案当中根据会计年度加以排列。最后,结合保管的期限在每一个会计年度当中根据顺序进行排列。这种划分类别的方式确保了会计档案种类的不间断性,方便根据种类鉴定销毁和查找。然而,一系列的类别当中会排列相同年度的会计档案,查找不方便根据年度进行。因为在每一年各种类型的会计档案案卷是顺延编号,为此,编号排列至999的时候务必重新由1开始,以及预留足够的空位,其在会计数量比较多的大中型企业适宜应用。

3.会计年度—保管期限—组织机构。这种方式首先根据年度分开一个企业生长的会计档案,再在一个会计年度当中,根据企业的会计核算机构划分财务处与预算处。最后,根据保管期限各自排列每一个机构当中的凭证、账簿、财务报告、其他形式。这种划分类别的方式方便查找,可以体现企业内部机构中会计檔案的完整性,其在属于组织机构的专业主管企业、预算会计企业、财政主管机关适宜应用。

4.会计年度—会计类型—形式—保管期限。这种方式首先根据会计年度分开一个企业生成的会计答案,再根据经费会计、税收会计、税收计划等种类排列一个会计年度的档案。最后,根据保管期限和凭证、账簿、报表、其他形式各自排列每一个种类当中的会计档案。这种划分类别的方式可以对各个种类的会计活动的特点进行体现,其在具备一定会计种类的企业或者是税务单位适宜应用。

(三)会计档案的组卷

会计档案的组卷,是指会计档案管理部门将每一类别的会计核算材料,按照时间顺序或者是生成的会计年度,根据价值的不同与数量的多少,组合成一系列的保管单位。

1.会计凭证的组卷。会计凭证应当根据月使组卷分开,且截割每月有多少凭证,组合而成数卷或者是一卷。在相同的案卷当中不可以组合各个月形成的凭证。组卷的顺序是:检查(原始凭证的真假、记帐凭证编号的次序,是否存在单独抽出的凭证)—破损修补—装订(或者是生成其他载体的介质形式)—包角盖骑缝章—凭证封面的填制(企业的名称、凭证的编号、起止时间、会计主管、经办人、起止页数与号码)—装盒(一盒一卷)。

2.会计账簿的组卷。对于会计账簿的组卷,应当区别会计年度与生成账簿的特点,对类别不同的账簿各自进行组卷。需要规范和完整地填制一系列账户目录、账簿首页的启用表,以及需要相关人员的签章;需要确保订本式账簿的原样,不可以拆空白页,然而需要将一斜线画在记录账页最后一行,且将空白账页与使用账页的数目写在卷末备考表写。将案卷号内容、保管期限、年度的章盖在账页封面;将标准封面应用于卡片式账簿或者是活页式账簿,将编页码与空页抽出;对于跨年应用的固定资产账,划归为最后一年组卷,且将?菖?菖年至?菖?菖年标注在封面。

3.财务报告的组卷。财务报告组卷根据保管期限和会计年度进行组卷。财务报表组卷应当重视下面的环节:分开年报、季报、月报;分开下属单位报表与本单位报表;分开不同保管期限和年度的报表。跟文书档案相似,整理财务报表要求编页码、写备考表、抄写卷内目录、填制案卷标题。

4.其他材料的组卷。作为两种异样会计核算材料的银行对账单和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根据保管期限和内容加以组卷。根据保管期限对一系列的文字材料分开组卷,然而在装盒的时候能够同盒装放报表相应保管期限的案卷。并且,其装订与报表相同。

(四)会计档案编目

会计档案在分类排列、装订(电算化会计档案形成相关介质载体)和编号,固定好位置之后再对案卷目录进行登记,此之所谓会计档案编目。会计档案目录的编制通常由会计部门执行。编制目录方法,通常是根据分类依年代先后按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分别编制目录。保管期限不同的案卷,一般应分别编制案卷目录,特别是对于永久保管的会计档案,需要对案卷目录进行单独的编制[5]。会计档案案卷目录的项目是:备注、保管期限、起止年月日、原始证号、案卷号、存放位置、页数、案卷标题、顺序号等。其格式可依据各单位具体要求设计而定。案卷目录一般分核算单位按会计档案类别分别汇总。

三、结语

笔者认为,以上对会计档案整理模式的研究,无论是从其模式本身来看,还是可操作方法的给出,都说明了以形式为会计电算化核算信息系统的情况下,怎样有效地整理打印出的纸质会计档案为主体的会计档案。会计档案是会计工作中的关键史料,属于国家档案的一个主要部分,也属于各个企业的一个重要档案。会计档案整理事项的强化是注重会计基础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对企业经济管理事项进行考核的一个关键方面,因而具备非常大的意义。各单位必须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的规定,切实做好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财会[1998]32号)[S].1998.

[2] 财政部.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财会[1994]27号)[S]1994.

[3] 姜之茂.档案人员岗位培训教程[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6.

[4] 财政部.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财会[1996]17号)[S].1996.

[5] 邓绍兴,陈智为.档案管理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刘兆峰]

作者:赵驿梅 侯刚

第2篇:扶贫档案整理方法刍议

扶贫档案是指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形成的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电子数据等各种形式和載体的历史记录。笔者以河南省濮阳县为例,依据两年的扶贫工作实践,结合扶贫档案资料产生的来源、种类、特点等特征,对县、乡、村三级的扶贫档案的分类、归档范围、整理方法、保管期限等略作论述。

1 扶贫档案的种类划分

在整个精准扶贫工作运行中,从中央到村,都会产生很多档案资料,本文对中央、省、市级扶贫档案不作论述,仅对县、乡、村三级在扶贫工作中产生的各种门类、各种载体的档案资料进行调研与解析。

1.1 产生扶贫档案资料的主体。以河南省濮阳县为例,为做好扶贫工作,该县成立有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属于领导机构,精准扶贫工作指挥部,成员单位有十多个,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扶贫办,属于日常办事机构,工作中的文件来源多数是扶贫办或各个成员单位部门,但基本上都是以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或精准扶贫工作指挥部的名义下发的。由此可见,就县级来看,产生扶贫档案材料的主体是:精准扶贫工作指挥部下属的县扶贫办及各个成员单位。乡(镇)政府亦设有乡(镇)扶贫攻坚指挥部,负责全乡(镇)的扶贫攻坚工作,在整个扶贫攻坚工作中,也会产生各种门类和不同载体的扶贫档案。村级也设有扶贫攻坚指挥部,在整个扶贫攻坚工作中,同样也会产生各种门类和不同载体的扶贫档案。因此说,精准扶贫档案在县级(含县级)以下可以分县、乡、村三级整理、分别保管。

1.2 扶贫档案资料的种类。在整个扶贫工作中,既有国家、省、市下发的文件材料,也有县、乡、村三级产生的文件材料;既有扶贫工作计划、方案、总结等,也有各种扶贫统计报表;既有扶贫资金使用方面的文件材料,也有扶贫项目开发、建设等方面的文件材料;既有纸质载体的档案材料,也有声像、电子等特殊载体的档案材料;既有综合性档案材料,也有特指性文件(主要是针对贫困户或者贫困户个人的文件材料)材料。从不同载体的角度来划分,可分为纸质类档案和特殊载体类档案。在纸质档案材料中,按照档案材料形成的性质来划分,可以再划分出项目类和会计档案类,其余的各种档案材料,再划分为综合管理类和一户一档类。由此可见,县级扶贫档案的种类可以分为综合管理类、项目类、会计档案类和特殊载体类四个类别;乡级扶贫档案的种类可以分为综合管理类、项目类、会计档案类和特殊载体类四个类别;村级扶贫档案种类可分为综合管理类、项目类、特殊载体类和一户一档类四个类别。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乡级扶贫档案中,完全可以把村级扶贫档案的一户一档类,作为备份保存在乡级扶贫档案中,也就是说,乡级扶贫档案可以是四类,也可以是五类。

2 扶贫档案的收集范围

2.1 综合管理类扶贫档案的收集范围。

2.1.1 县、乡两级的扶贫档案材料收集范围。大致可分为以下十个方面:①上级部门制定的扶贫政策性文件材料;②上级领导到本级检查、视察精准扶贫工作形成的文件材料;③本级成立扶贫工作领导机构及其责任分工的文件材料;④本级精准扶贫工作中召开的各种会议性材料,包括领导小组会、党组会、办公会、联席会等各种会议产生的纪要、记录、请示、批复、通知、名单、日程、报告、讲话、总结、决议、决定、典型材料、代表发言材料、交流材料、简报等;⑤本级精准扶贫工作中产生的业务性文件材料,包括政策性和业务性的计划、总结、实施方案、统计、意见等文件材料以及向上级部门的请示和上级的批复等;⑥表彰类文件材料;⑦扶贫资金、资产管理等文件材料,包括资金使用、资金落实等方面的文件材料;⑧本级精准扶贫培训方面的材料;⑨督导、督查方面形成的材料;⑩下级报送的各种文件材料。

2.1.2 村级扶贫档案材料收集范围。大致可分为以下六个方面:①上级部门制定的扶贫政策性文件材料;②上级领导到本级检查、视察精准扶贫工作形成的文件材料;③本村脱贫攻坚工作中召开的各种会议性材料;④本村在精准识别当中产生的各种文件材料;⑤本村在精准帮扶当中产生的各种文件材料,包括帮扶工作计划、规划、总结、各种统计报表等;⑥本村在精准脱贫当中产生的各种文件材料。

2.2 特殊载体类扶贫档案的收集范围。分以下四个方面:①上级领导到本地检查、指导扶贫工作的录音、录像、照片、电子数据等材料;②本级在扶贫工作中产生的录音、录像、照片、电子数据等材料;③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形成的实物档案;④扶贫工作网络管理系统数据库数据文件、元数据。

2.3 项目类扶贫档案的收集范围。大致可分以下七个方面:①项目的立项、请示、批复、实施方案等文件材料;②项目可行性报告等文件材料;③项目实施合同、协议等文件材料;④招投标形成的文件材料及签订的合同、保密责任书、廉政责任书、保密承诺书等;⑤项目设计、施工、监理和设备仪器等方面的文件材料;⑥项目竣工验收等文件材料;⑦项目资金分配方案、计划的批复等方面的文件材料。

2.4 一户一档类档案的收集范围。大致可分为以下十个方面:①贫困户申请书;②对贫困户家庭的信息采集方面的各种材料,包括贫困户家庭成员的户口本、身份证、残疾证、银行卡(银行存款单)等复印件,信息采集表、明白卡等;③在识别过程中形成的纸张或其他载体的照片;④在识别过程中形成的其他有关档案材料;⑤在帮扶过程中,针对贫困户形成的帮扶计划、方案、总结以及帮扶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统计报表;⑥在帮扶过程中,针对贫困户形成的各种统计报表;⑦在帮扶过程中形成的纸张或其他载体的照片;⑧在帮扶过程中形成的其他档案材料;⑨在脱贫过程中形成的小组申请、核算表等材料;⑩在脱贫过程中形成的其他材料。

3 扶贫档案的整理

3.1 综合管理类档案的整理方法。综合管理类档案的整理可以参照归档文件整理的方法整理,整理标准按照《文书档案案卷格式》(GB/T9705-2008)和《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22-2000)实施细则(试行)》(豫档发【2001】9号)规范整理。属类别设类、保管期限划分、文件的排列、装订等问题本文不予议论。

3.2 项目类档案的整理方法。项目类档案的整理可以参照科学技术档案整理的方法整理。具体整理标准按照《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11822-2008)规范整理,其分类方案的设置、保管期限的划分、卷内文件的排列等问题,本文亦不再赘述。

3.3 会计档案类的整理方法。会计档案类的整理参照国家财政部、国家档案局第79号令《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整理。

3.4 一户一档类档案的整理方法。可以按以下两种方法整理:一是采用软卷皮装订,以档案盒为保管单位,可一盒多卷,也可一盒一卷;二是以档案袋为保管单位,散装在档案袋内,一户一袋一个档案号。两种整理方法都需要有案卷封面、卷内文件目录、备考表(软卷皮封面格式见表1;卷内文件目录见表2;备考表见表3;案卷目录格式见表4)。卷内文件排列,可以采用两种排列方法:一是按照卷内文件产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二是把一户一档的所有档案资料分为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脱贫三个属类别,再在三个属类别内按照文件资料产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编写页码采用在有效文字页面正面的右上角,反面的左上角编写,采用碳素墨水笔书写。如果按照案卷整理的话,去掉金属物,采用“三孔一线”的装订方法在案卷的左侧装订。排卷是一个行政村一个大流水号,其顺序按扶贫工作中的习惯排列顺序。

表1软卷皮封面格式

参考文献:

国家档案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的“档发【2016】13号”文件(国家档案局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

(作者单位:濮阳县档案局 来稿日期:2017-04-15)

作者:王富忠

第3篇:卫生行政许可档案的整理

卫生行政许可档案,是卫生行政机关依照法定职能和受理程序,针对特定对象依法制作的、具有法律意义的法律文书的组合。

一、卫生行政许可档案的组成

卫生行政许可档案由四部分组成:档案盒、卷内目录、卫生行政许可资料、卷内备考表。

1、档案盒的填写:

档案盒的盒脊要填写案卷级档号和编号(此为档案形成时,自然形成的编号一般与许可证号相对应)。档案盒的封面应填写:许可证号、许可内容、申请企业的名称(一般都应填写带有地域名的生产企业的名称。例:平泉县道虎沟乡上福泰纺织品有限公司)、地址以及联系电话。

2、卷内目录

卷内目录是卫生行政许可档案案卷材料的索引,相当于一本书中书的目录。卫生行政许可档案根据内部资料的不同分类,分为不同的件,每一件都有自己的顺序号、卷内题名、页号和页数。将这些内容录入档案管理软件。卷内目录在录入完成后,直接打印出来,放在案卷的最前面。

3、卫生行政许可资料

(1)行政许可档案卷内资料的排列顺序:

卫生行政许可中每一类都有需要申请人提交的材料目录,行政许可档案中申请人提交的材料部分,按目录上的排列顺序进行排列。卫生行政许可部门的申批资料的排列顺序为:行政许可文书送达回证、卫生行政许可审批表、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卫生行政许可证。

(2)卫生行政许可资料页码的打印。

卫生行政许可资料的页码正面应打在右上角,背面应打在左上角。卫生行政许可档案有专门的档案装具,用钢钉从后往前打两个孔,将资料插在钢钉上,这样的装订方式使变更、换证等延续资料放在最上面更方便装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采用从后往前打页码的方式,这样新增加的资料放在案卷的最上面,但页码是在最后的,这样使档案的条理清楚,简化了整理过程,增加了整理效率。

4、卷内备考表

卷内备考表置于案卷的最后。应填写立卷人、检查人、整理日期、归档日期以及在组卷和案卷提供使用过程中需要说明的问题。

二、卫生行政许可档案的分类

根据许可事项不同,卫生行政许可档案大体分为十类:保健食品类、化妆品类、食品添加剂类、涉水产品类、消毒产品类、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类、放射诊疗类、建设项目审核类、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类、职业病诊断机构类。

三、卫生行政许可档案档号的设置

将所有业务档案的代码设为Y,设行政许可档案在所有业务档案中的排位是b,卫生行政许可档案的代码则为Yb

卫生行政许可档案又分为十小类,每一小类用一个顺序号表示,后面是年度,然后是案卷号,每一小类每年大流水排列。

以2014年每一类的第一卷为例,其档号的设置如下:

保健食品类Yb-01-2014-001

化妆品类Yb-02-2014-001

食品添加剂类Yb-03-2014-001

涉水产品类Yb-04-2014-001

消毒产品类Yb-05-2014-001

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类Yb-06-2014-001

放射诊疗类Yb-07-2014-001

建设项目审核类Yb-08-2014-001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类Yb-09-2014-001

职业病诊断机构类Yb-10-2014-001

假设保健食品类许可档案2014年共有15卷,其案卷级档号便为Yb-01-2014-001至Yb-01-2014-015

由于行政许可档案种类多、数量多,行政许可档案大多由不同的档案管理员每人分管其中的几类。按上述方法设置档号,在档案录入的时候不会发生录入交叉,产生混乱。每一个档号与每一本档案相对应,顺序流畅,条理清晰方便归档与查阅。

四、行政许可档案案卷录入界面的设置

1、卫生许可证号:输入核准的卫生许可证号

卫生许可证号输入时要将前面的年度、横杠以及后面的流水号全部输入,不要漏项,这样在档案查找时,能按年度或者流水号分别查找。

2、题名

在题名项输入企业名称。企业名称输入时,要尽量将企业名称输全,不能人为简化,以免给档案查询带来困难。有些中途更名的企业,更换题名后需将原名称保留在题名项内,可将原名用括号括在后面,以避免因为题名不对难以查找的情况发生。

3、保管期限

目前,关于卫生行政许可档案的保管期限,并没有相关规定。根据行政许可档案的性质、特点、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档案保管的其它规定综合评定,我们将卫生行政许可档案的保管期限定为30年。

4、案卷分类

这个需要两次选择,第一次从所有的业务档案类别中选出卫生行政许可类,这样案卷级档号就自动对应到Yb这一层。第二次从卫生行政许可类的十个类别中选出正在录入的类别,这样档号就对应到Yb-0n这一层。

归档年度:为档案本身产生的年度。

5、归档日期

《档案管理办法》规定每年三、四月份进行上一年度档案资料的整理。六月底之前向档案室归档。所以归档日期应在每年的六月底之前。归档日期中的年度应为归档年度中年度的下一年。例:2012年形成的档案其“归档年度”应为2012年,而归档日期中的年度应为2013年。

另归档日期应用八位阿拉伯数字表示。例:如果归档日期是2013年5月20日则录入的归档日期应为20130520。

6、案卷号

为卫生行政许可档案中每一小类档案的每一年度的流水号

例:行政许可档案中的涉水产品2014年度的第5卷。其案卷号就为005

7、案卷级档号

当在输入界面选择完分类一、分类二。录入归档年度和案卷号之后,案卷级档号会自动生成。例:行政许可档案中的涉水产品2014年度的第5卷。其案卷级档号为:Yb-04-2014-005

(作者单位: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综合监督执法局)

作者:张冬夏

第4篇:档案整理加工

档案馆管理的档案有哪些种类 这些种类是怎么划分的类别编号方法 数字化方法

1、 文书档案

通知、纪要、红头文件、公文

办公室、计划处、合同处、党群部、其他

1-1997Y1-31-2003Y1-1-18

扫描、著录

2、 科技档案

基建、设备、工程设计、招投标合同、专项、竣工资料、监理资料、

3、 人事档案

扫描著录

4、 实物档案

单位获得的奖牌、奖杯、证书

照相、著录

5、 照片档案

单位的一些活动照片,存放在光盘里的照片

大说明,小说明

6、 音像档案

大说明,小说明

7、 编研档案

单位的档案馆或者单位自己的一些编研资料

文件汇编、文摘汇编、参考资料、史志

著录

8、 会计档案

9、 其他

保管期限:

Y 永久(凡是正式行文有公章的),C 30年(一般金额的请示、有阶段性、有时间限制的决定或汇报资料), D 10年(时限非常短的不重要的一些资料),L 临时,Q 其他

文书档案整理注意顺序

关于请示批复的:手稿、请示、批复,排列顺序是阅办单、批复、请示、手稿

关于讲话、报告:重要领导讲话、能查到重要人的归档,搞不清楚谁写的,谁说的可以不归档

关于转发收文的:最大权利的通知放在最上面,从大到小按级放

第5篇:档案收集整理制度

档案收集整理与管理制度

一、文书档案的收集整理与管理

1、坚持做到文件材料统收、统管。凡本机关所有收文必须交办公室拆封、登记,经有关领导批阅后,及时送有关部门或人员办理,办好后负责收回归档。

2、本机关制发文件禁用圆珠笔、红墨水、铅笔或蓝复写纸等不利于档案材料长期保存的书写材料,并做到发文拟稿必须送有关领导核稿、签发。再交办公室统一编号、登记、封发,然后将底稿和两份正文归档。

3、加强清退文件的管理。凡上三级文件不得遗失。本机关所有文件材料坚持每季度清退一次,年终彻底清理,并做到办理完毕的文件材料随时归档整理。

4、按照本级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表对收集的文件材料进行鉴定,凡属本机关归档范围的文件材料,必须齐全完整,任何人不得据为已有。

5、机关档案人员,应在次年五月底前,将平时整理的档案材料编目装盒。

6、按时向市档案局报送档案统计年报表及相关资料。

7、借阅文书档案按照借阅制度执行,档案人员要做好借阅登记和利用档案典型事例的记载。

二、会计档案的收集整理与管理

1、会计档案的收集范围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材料。具体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

1 汇总凭证;总账、明细帐、日记账、银行存款帐、现金日记账;年报、季报、月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保管清册、销毁清册。

2、按照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本单位每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应当由财务会计部按照归档要求,负责整理立卷,装订成册,编制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3、凭证每月包角装订成册,帐薄、报表和其他会计核算材料年终整理。每个保管单位(册、卷)封面各项均应填写清楚,移交前编好案卷号,归档号,填写好案卷目录等。

4、会计档案的整理要达到分类清楚,装订结实美观,编目系统正确,封面书写清楚整齐,便于查找和利用。

5、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终了后,由财务会计部保管一年,期满后,由会计部编制移交清册,移交综合档案室保管。出纳人员不得兼管会计档案。

移交综合档案室的会计档案,原则上应当保持原卷的封装。个别需要拆封重新整理的,综合档案室应当会同会计部和经办人员共同拆封整理,以分清责任。

6、凡是采用电子计算机做帐的,除将数据刻录光盘保存外,还必须保存打印出的纸质会计档案。

7、坚持借阅登记,严守档案机密,本部门职工因工作需要查阅会计档案,应进行登记,经批准后方可利用。外单位前来借阅会计档案,须持单位介绍信,经分管领导批准后方能查阅。

8、会计档案管理人员调动工作时,必须办理好交接手续,方能离职。

三、基建档案的收集整理与管理

1、基建档案有关文件材料的收集由主管基建的工作人员负责。收集范围包括:立项计划、预决算材料、材质检验报告、隐蔽工程材料、竣工资料和图纸、表册等。

2、基建项目完成后,由负责人将材料清理核对清楚,按照《科技档案案卷构成一般标准要求》进行立卷整理。整理要达到项目区分清楚,整理规范标准,编目系统正确。

3、在项目竣工完成后两个月内,将整理规范的基建档案移交综合档案室保存,交接双方按照科技档案目录清点,办理交接手续。

4、本单位职工借阅基建档案,要进行登记;外单位借阅基建档案需经过分管领导同意方可借阅复印。

四、声像档案的收集整理与管理

1、收集范围:本单位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照片、录音带、录像带。

2、收集方法:由本单位人员拍摄和录制的,由负责拍摄和录制的人员收集;聘请外单位人员拍摄和录制的,由综合办公室主任负责收集。

3、对收集的声像档案年底按照有关规范标准要求进行整理编目,对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不仅要保存冲洗的照片,还应将其刻录成光盘保存。

4、凡刻录成盘的数码照片,每五年翻刻一次,录音带

3 和录像带每年要按规定倒带。

5、录音带、录像带和光盘要存放在防磁柜里。

五、电子档案的收集整理与管理

1、收集的范围:本单位在职能活动,行政管理以及业务管理活动中通过特定的编辑软件生成的各种文本文件;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等技术形成的单独承担文件职责的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数据文件、图形文件;采用数字设备采集制作的图像文件;使用视频捕获设备录入或使用动画软件生成的影像文件;用音频设备录入的声音文件;软件开发活动中形成的程序文件;支持文件顺利读取的软硬件和相关数据。

2、收集的方法:由负责计算机管理的人员平常注意积累电子文件材料,每年12月31日前,将应该归档保存的电子档案收集齐全。

3、电子档案的整理:由综合档案室档案员负责将已收集齐全的电子档案分类整理,编目造册。

4、电子档案应存放在防磁柜里保存,并按规定提供借阅和利用。光盘每五年翻刻一次。

六、实物档案的收集整理与管理

1、收集的范围:凡是本单位获得或者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奖状、奖牌、奖杯、证书、奖旗、印章等实物,都属于收集范围。

2、收集的方法:由办公室负责对获奖的实物进行收集登记。

3、整理的方法:全部实物采取以实物形式结合实物形成的时间进行排列,并从第1件开始编流水号,然后登记造册。

4、年底由档案员对收集的实物按规定进行整理、编目。

5、实物档案的借阅利用按照规定执行,档案员做好登记和利用效果记录。

档案保管制度

一、本机关各类档案必须实行集中统一保管,任何部门或人员不得拒绝向档案部门或档案人员移交档案。

二、各类档案应按要求存放入柜,不得随处乱放,以免失密。档案保管应做到“八无”、“八防”,对破损褪变档案应及时修复或复制。

三、档案室的门、柜要牢固、加锁;窗户要密闭,挂厚窗帘,设置钢筋或金属网。

四、根据保管档案的需要,档案室应配备温湿度计、灭火器、电风扇、除湿机等设施设备及杀虫药物。

五、定期检查档案保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认真填写档案检查记录。

六、档案室应经常保持清洁卫生,整洁干燥。

6 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

一、机关档案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贯彻《档案法》和《机关档案工作条例》、《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及党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政策、法规。

二、负责制定本单位档案工作计划、规划和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办法。

三、认真按照《机关档案工作条例》和《机关档案工作业务规范》做好本机关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利用和编研等工作,并按要求及时移交应进馆的档案。

四、负责对本机关所属单位档案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五、遵纪守法和恪守业务道德,保守党和国家的机密,维护档案的完整和安全。

六、主动向专业主管机关或档案管理部门反映情况,接受监督指导并举报违法案件。

七、凡本单位档案工作人员,在档案工作中成绩显著的给予表扬或奖励;因玩忽职守造成档案材料损失的,视其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6篇:草补档案整理

凤庆县草原生态保护及改革档案整理操作

规程

根据凤庆县草原建设领导组的安排,结合草原生态保护及改革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图、表、声像、电子文件的实际,对我县草原生态保护及改革档案整理的操作规程作如下统一:

一、全宗设置及档案归属:

1、凤庆县草原生态保护及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单独设立全宗。(全宗号:209号)

2、凤庆县草原生态保护及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最后形成的档案整理成两套,全宗名称均为“凤庆县草原生态保护及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括号内填写本乡镇简称,如(诗礼)或(郭大寨)。原件为第一套,整理合格后移交县档案馆,复印件为第二套,待“草原生态保护及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撤销后移交给凤庆县农业局(供该单位平时工作查考、利用)。

3、乡(镇)不单设全宗,使用本乡镇全宗,全称为:凤庆县 党委政府,空格内统一加盖本乡镇名称,如郭大寨乡或鲁史镇。该部分档案为第三套,乡镇列为草原承包专业档案自行管理,不向县档案馆移交(供乡镇工作查考、利用)。

4、村委会的草原生态保护及改革档案用文书档案传统整理方法进行整理,归村级档案“农经统计类”。

5、在全宗号一栏中各乡镇填写的分全宗号由县档案局统一划定:诗礼乡209-

1、新华乡209-

2、鲁史镇209-

3、大寺乡209-

4、小湾镇

1 209-

5、腰街乡209-

6、洛党镇209-

7、凤山镇209-

8、勐佑镇209-

9、三岔河镇209-

10、雪山镇209-

11、郭大寨乡209-

12、营盘镇209-13。(以上分全宗号仅用于移交县农业局的两套,乡镇留存的一套使用乡镇全宗号)。注:在录入中各乡镇录入分全宗号的后节作为乡镇代号。

二、档案的整理:

(一)、各乡镇的草原承包档案分为三个类:综合类、纠纷调处类、草原承包类。

综合类内容包括:草原承包工作的方针、政策,草原承包实施方案的请示、批复、情况报告、汇报,召开会议文件材料、领导讲话、会议记录,村组干部会、村民大会、村民代表会、会议签到册、工作简报、纪律要求、工作总结、验收材料、有关公示表、表决册等。

纠纷调处类内容包括:调处申请、登记,调处记录、处理结果。 草原承包类内容包括:牧户(联户)基本情况表、组宗地勘查表、组宗地示意图、草原承包登记公示表(组宗地)、草原承包登记公示表(户宗地)、草原现状登记表(组宗地)、草原现状登记表(户宗地)、草原权属争议登记表、草原证发放登记表、县区(乡镇、村委会、村民小组)汇总表、宗地信息表、承包合同、草原承包申请表、草原户宗地勘查表。

排列时:按习惯性地域顺序排列。 草原承包类组卷方法:

1、以村为件:

(1)、《草原现状登记表(组宗地)》、《草原现状登记表(户宗地)》

2 (表2-

1、2-2)合订为一件,排序第1;

(2)、《草原权属争议登记表》(表5)单独为一件,排序第2;

(3)、《草原证发放登记表》(表8)单独为一件,排序第。

2、以组为件:

(4)、《牧户(联户)基本情况表》(表1)单独为一件,排序第4;

(5)、《组宗地勘查表》(表3)、《组宗地示意图》合订为一件,同一宗组宗地的勘查表与该宗地的示意图需对应,即勘查表在前、示意图附后,排序第5;

(6)、《草原承包登记公示表(组宗地)》、草原承包登记公示表(户宗地)》,(表6-

1、6-2)合订为一件,排序第6;

3、以户为件:

(7)、涉及到户的所有表册、材料以户为单位合订为一件,以《凤庆县草原承包合同书》为第一页,其它表册、材料为附件,以《 草原承包申请表》(表7-

1、表7-2)、《草原户宗地勘查表》(表4)为序,排序第8;

按登记表册的农户顺序在本乡内第一个村的以村为件排完后再在本村内排第一个村民小组的以组为件然后按农户合同书编号顺序排列以户为件。

第一个小组排完后接第二个小组的以组为件、接第二个小组的第一户农户的草原承包材料。第一个村完成接第二个村,以此类推。要求村与村、小组与小组、户与户之间所形成的材料不得交叉。每个乡(镇)统一一个流水号排完。《 县区(乡镇、村委会、村民小组)

3 汇总表》、《宗地信息表》、(表

10、表9)表10在前、表9附后合订为一件排在每个乡(镇)的最后一件。

(二)、整理中的保管期限鉴定:

1、综合类保管期限定为永久、30年、10年

永久:乡镇对各村(组)工作实施方案请示的批复;涉及草原转让、管护等形成的协议书及相关材料;开展草原承包的工作报告、方案、总结、会议记录等。

30年:此次草原承包的方针、政策、法律依据性文件材料。重要业务问题的请示与批复。

10年:成立领导组、召开村民大会、村民代表会的会议签到册、会议通知、送达回执、一般性工作情况汇报、阶段性工作总结、工作简报、纪律要求等。

2、纠纷调处类、草原承包类的保管期限统一为永久。

(三)、归档文件目录的填写要求:

草原承包档案统一以“新规则整理”,按新规则整理要求结合前面的整理组卷方法进行整理。归档文件目录统一使用档案部门指定的管理系统完成各乡镇档案目录的录入工作,并按统一的目录报表式样打印,一律不用手抄写,移交档案的同时移交机读目录。

(四)、档案盒卷脊的号码编写要求:

第一项全宗号。三种填法:一是要向县农业局和档案馆移交的两套档案填写县档案局统一划定的分全宗号。如:诗礼乡填写209-1(统一用号码章印)。二是乡(镇)自己保留的一套全宗号使用本乡

4 (镇)的全宗号(不列为移交)。三是村级自留的填写乡(镇)统一划定的分全宗号。

第二项。统一用号码章印写(四位阿拉伯数字2011)。

第三项保管期限。(永久、30年、10年)统一用号码章印写。

第四项类别。用统一刻好的三个类别章印写。

第五项起止件号。用号码章印写。

第六项盒号。每个乡(镇)一个流水号,用铅笔编写好。

三、电子档案的要求:

草原承包工作中形成的电子文件、目录、数据等电子档案,待工作结束后,统一由凤庆县草原生态保护及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刻盘保存磁光载体,随档案原件、机读目录一起移交县档案馆一份。

四、备考表的填写:

立卷人:谁组卷填写谁。

检查人:由负责检查工作的人员填写。检查人的职责是看卷内文件材料是否齐全完整。

归档时间:填写录入的当天。

凤庆县草原生态保护及改革领导组办公室

凤庆县档案局

2011年9月7日

第7篇:底档案整理明细

(九)公共卫生工作考核细则 (上半年1000分)

一、卫生工作管理(100分)

1、建立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一名分管领导负责卫生工作的日常管理(查看分管领导任命的红头文件)。(20分)

2、将卫生工作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工作目标,有卫生工作年度计划;召开1次党政领导联席会议,专题讨论研究卫生工作进展情况(查看会议记录)。(20分)

3、加强辖区内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管理,制定适合本辖区系统的公共卫生管理措施或办法(包括防疫、妇幼、社区卫生等)。(20分)

4、确定一名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卫生工作,明确职责,做好日常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各社区居委会明确一名公共卫生联络员,负责公共卫生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公共卫生联络员例会制度(查看会议签到册),每季度召开1次会议(查看会议记录)。(20分)

5、组织卫生工作人员按时参加卫生部门举办的艾滋病防治、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工作各类会议和培训(查看会议记录和培训相关资料)。(20分)

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200分)

1、对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落实公共卫生各项工作任务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每季度要对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督导检查1次;社区居委会每季度对辖区社区卫生服务站督导检查1次(查 看督查记录)。主要督查工作人员落实岗位制、服务态度、卫生状况和十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情况等。(60分)

2、协调辖区内各方力量,支持和帮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如:用水、用电、供暖、垃圾处理、路面硬化和业务用房等,有处理结果和记录。(此项分值征求辖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意见后打分)。(60分)

3、全力配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同时入户宣传社区卫生服务政策,提高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知晓率(此项分值征求辖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意见后打分)。(40分)

4、社区居委会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每月进行大型(至少30人以上)的居民健康教育讲座或其他大型活动时,要负责进行辖区居民的召集和动员(此项分值征求辖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意见后打分)。(40分)

三、妇幼卫生工作(200分)

1、成立由分管卫生工作领导任组长,社区服务中心主任任副组长,妇幼专干、儿保医生、妇保医生和卫生专干为成员的妇幼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以政府红头文件为主;成立由分管卫生工作领导任组长,社区服务中心主任任副组长,妇幼专干、儿保医生、妇保医生和合作区、街道卫生专干为成员的项目工作(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贴项目、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领导小组(以政府红头文件为主);妇幼卫生年度目标明确,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妇幼卫生工作目标责任书。(20分)

2、将妇幼卫生工作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工作目标,有妇幼卫生工作年度计划,召开1次党政领导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系会议,专题讨论研究本辖区妇幼卫生工作进展情况。分管妇幼工作领导每季度召开1次由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妇幼专干及社区服务站负责人参加的妇幼例会,及时进行工作安排并整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有会议纪要)。(10分)

3、组织、协调辖区内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其他社会力量,加强对本辖区孕产妇及7岁以下儿童的保健管理,使辖区内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45/10万;婴儿死亡率在20‰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在22‰以下;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孕产妇住院分娩率98%以上。(70分)

4、每季度督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妇幼保健工作情况,并有督导记录。检查内容包括:孕产妇、儿童保健工作完成情况,社区卫生中心人员配备和开展工作情况(是否有专职妇幼专干、儿保医生和妇保医生),是否有固定业务用房和基本工作设备配备情况;社区服务中心对社区服务站进行督导及业务指导情况等。(40分)

5、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教育工作进度表,每季度至少组织1次由辖区孕产妇、儿童及儿童家长参加的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知识及叶酸增补防治缺陷、住院分娩补贴项目、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相关政策等大型宣传活动。(40分)

6、成立由分管卫生工作领导任组长,社区服务中心主任任副组长,妇幼专干、妇产科医生、儿科医生为成员的高危孕产妇

绿色通道领导小组,有产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产科急救小组,以政府红头文件为主;帮助解决高危孕产妇的住院和经济问题,并有工作记录。(10分)

7、健全妇幼卫生工作组织管理档案、督导检查档案和健康教育工作档案。(10分)

四、传染病防治及免疫规划工作(150分)

1、成立由分管卫生工作领导任组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任副组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疫专干和卫生专干为成员的传染病防治及免疫规划工作领导小组(以政府红头文件为准)。专职的卫生专干任职时间不少于1年(10分)。

2、将传染病防治及免疫规划工作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工作目标,有传染病防治及免疫规划工作年度计划;召开1次党政领导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席会议,专题讨论研究本辖区传染病防治及免疫规划工作进展情况。要有详细的会议记录、签到单(20分)

3、负责本辖区各类强化免疫的摸底调查、组织、管理工作,将本辖区所有目标儿童通知到卫生部门指定的接种点接种,每轮强化免疫接种率要达到上级制定的标准。每下降1个百分点扣5分,扣完为止。(50分)

4、配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常规免疫接种工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提供接种场所,对接种意识较低,防疫员屡次通知仍不来接种疫苗的由包街包巷干部负责通知居民在指定的接种日到接种点接种,全面提高接种率。常规免疫接种率以

最近市卫生局考核接种率调查结果为准。常规免疫疫苗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麻腮风疫苗、流脑疫苗、甲肝疫苗等疫苗,以上疫苗单苗接种率达到95%(流脑、甲肝疫苗达到90%),每降低5%扣0.5分,扣完为止。(30分)

5、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传染病人进行监测、疫情调查和隔离,及时报告及协助规范处置本辖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迟报、漏报、瞒报此项分值不得分。(10分)

6、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本辖区常驻人口和流动人口信息,包括总户数、总人口数、0-7岁分年龄段儿童数、8-15岁儿童数,15-39岁及39岁以上人数。每月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本月新出生儿童详细信息。(10分)

7、疟疾防治工作应纳入传染病防治工作内容,利用全国疟疾宣传日及平时传染病防治宣传等提高辖区群众疟疾防治知识。要有计划、宣传及图片资料(10分)

8、协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群众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知识和预防接种)宣传,提供宣传场所,提高群众的防病知识知晓率。(10分)

五、结核病防治工作(100分)

(一)组织管理(20分) 有主要领导负责的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和具体的工作人员,制定年度结核病防治工作计划,至少召开一次结核病防治工作会议。

(二)具体职责(80分)

1、至少组织1次以上自查辖区内可疑肺结核症状或疑似肺结核病人的转诊、追踪工作,落实结核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到疾控部门接受检查、辖区内领导参与中断治疗结核病人的访视记录。有自查督导报告,及整改措施。(30分)

2、负责组织、协调、动员本辖区内艾滋病毒感染者/艾滋病人(HIV/AIDS)至少接受1次结核病的筛查,有筛查记录。 (10分)

3、各种宣传资料留存齐全,利用基层妇联、计生协会、个体医协会等社团、协会,至少组织包括“3.24世界结核病防治日”在内2次以上针对辖区不同目标人群(流动人口、外来务工人员、学生)开展有关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的宣传活动,有“3.24世界结核病防治日”专项宣传活动计划、活动痕迹资料及活动总结;利用“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包街包巷干部入户宣传党和政府对结核病防治的免费政策,年终抽查辖区居民结核病防治基本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30分)

4、每季度负责收集辖区项目内结核病人的信息,对其中纳入民政部们救济条件的、医疗救助的结核病患者信息资料上报民政部门。(10分)

六、地方病(碘缺乏病、包虫病)防治工作(50分)

1、组织机构:成立地方病(碘缺乏病、包虫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地方病(碘缺乏病、包虫病)防治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落实;合作区、街道有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地方病防治工作,

与各居委会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有分管领导组织召开的地方病(碘缺乏病、包虫病)防治工作会议,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全年不少于2次),查会议记录。每项2.5分,缺一项扣2.5分。(10分)

2、健康教育及培训:碘缺乏病、包虫病宣传及培训资料齐全;地病办统一按排(妇联、民宗部门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各项活动有计划、安排、有小结,资料完整;有5.15“防治碘缺乏病日”专项宣传计划、活动痕迹资料及活动总结;日常开展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资料(入户宣传、红色播放点播放人次、巴扎宣传、广播宣传等);参加上级及本级培训有登记和培训记录;以上每项2.5分,缺一项扣2.5分;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居民知晓率达95%,包虫病防治知识村干部知晓率达75%(2.5分),抽查每低5%扣1分,扣完为止。(15分)

3、疾病监测:有本年度《伊宁市碘盐监测方案》、市疾控中心年度碘盐监测结果报告;有本辖区碘盐销售网点基本情况(数量、地址);碘盐食用率抽查资料;以上缺一项扣1分;合格碘盐食用率达到95%以上(5分), 组织辖区居民100%完成包虫病筛查工作(6分),未达到的按每减少1%扣1分,扣完为止。(15分)

4、督导检查:有上级每季度一次督导检查的督导卡及问题整改措施;对辖区居委会每季度开展一次督导自查并有督导卡及整改情况。每项2.5分,缺一项扣2.5分。(5分)

5、档案资料:所有开展的地方病(碘缺乏病、包虫病)防

治工作及活动要有图片资料,图片要有小标题标注(活动内容、时间);无条件的黑白打印也可。资料不规范每缺一项扣1.25分。(5分)

七、艾滋病防治工作(200分) 按照《伊宁市2012年艾滋病防治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奶牛场、合作区、街道、各乡镇场)》进行考核。 (下半年1000分)

一、卫生工作管理(100分)

1、有卫生工作年度总结;召开1次党政领导联席会议,专题讨论研究卫生工作进展情况(查看会议记录)。(20分)

2、加强辖区内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管理,制定适合本辖区系统的公共卫生管理措施或办法(包括防疫、妇幼、社区卫生等)。(30分)

3、做好日常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建立公共卫生联络员例会制度(查看会议签到册),每季度召开1次会议(查看会议记录)。(30分)

4、组织卫生工作人员按时参加卫生部门举办的艾滋病防治、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工作各类会议和培训(查看会议记录和培训相关资料)。(20分)

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200分)

1、对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落实公共卫生各项工作任务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每季度要对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督导检查1次;社区居委会每季度对辖区社区卫生服务站督导检查1次(查 看督查记录)。主要督查工作人员落实岗位制、服务态度、卫生状况和十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情况等。(60分)

2、协调辖区内各方力量,支持和帮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如:用水、用电、供暖、垃圾处理、路面硬化和业务用房等,有处理结果和记录。(此项分值征求辖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意见后打分)。(60分)

3、全力配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同时入户宣传社区卫生服务政策,提高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知晓率(此项分值征求辖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意见后打分)。(40分)

4、社区居委会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每月进行大型(至少30人以上)的居民健康教育讲座或其他大型活动时,要负责进行辖区居民的召集和动员(此项分值征求辖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意见后打分)。(40分)

三、妇幼卫生工作(200分)

1、有妇幼卫生工作年度总结,召开1次党政领导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系会议,专题讨论研究本辖区妇幼卫生工作进展情况。分管妇幼工作领导每季度召开1次由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妇幼专干及社区服务站负责人参加的妇幼例会,及时进行工作安排并整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有会议纪要)。(30分)

2、组织、协调辖区内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其他社会力量,加强对本辖区孕产妇及7岁以下儿童的保健管理,使辖区内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45/10万;婴儿死亡率在20‰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在22‰以下;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孕产妇住院分娩

率98%以上。(70分)

3、每季度督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妇幼保健工作情况,并有督导记录。检查内容包括:孕产妇、儿童保健工作完成情况,社区卫生中心人员配备和开展工作情况(是否有专职妇幼专干、儿保医生和妇保医生),是否有固定业务用房和基本工作设备配备情况;社区服务中心对社区服务站进行督导及业务指导情况等。(40分)

4、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教育工作进度表,每季度至少组织1次由辖区孕产妇、儿童及儿童家长参加的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知识及叶酸增补防治缺陷、住院分娩补贴项目、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相关政策等大型宣传活动。(40分)

5、帮助解决高危孕产妇的住院和经济问题,并有工作记录。(10分)

6、健全妇幼卫生工作组织管理档案、督导检查档案和健康教育工作档案。(10分)

四、传染病防治及免疫规划工作(150分)

1、有传染病防治及免疫规划工作年度总结;召开1次党政领导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席会议,专题讨论研究本辖区传染病防治及免疫规划工作进展情况。要有详细的会议记录、签到单。(30分)

2、负责本辖区各类强化免疫的摸底调查、组织、管理工作,将本辖区所有目标儿童通知到卫生部门指定的接种点接种,每轮强化免疫接种率要达到上级制定的标准。每下降1个百分点扣5

分,扣完为止。(50分)

3、配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常规免疫接种工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提供接种场所,对接种意识较低,防疫员屡次通知仍不来接种疫苗的由包街包巷干部负责通知居民在指定的接种日到接种点接种,全面提高接种率。常规免疫接种率以最近市卫生局考核接种率调查结果为准。常规免疫疫苗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麻腮风疫苗、流脑疫苗、甲肝疫苗等疫苗,以上疫苗单苗接种率达到95%(流脑、甲肝疫苗达到90%),每降低5%扣0.5分,扣完为止。(30分)

4、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传染病人进行监测、疫情调查和隔离,及时报告及协助规范处置本辖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迟报、漏报、瞒报此项分值不得分。(10分)

5、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本辖区常驻人口和流动人口信息,包括总户数、总人口数、0-7岁分年龄段儿童数、8-15岁儿童数,15-39岁及39岁以上人数。每月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本月新出生儿童详细信息。(10分)

6、疟疾防治工作应纳入传染病防治工作内容,利用平时传染病防治宣传等提高辖区群众疟疾防治知识。要有计划、总结、宣传及图片资料(10分)

7、协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群众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知识和预防接种)宣传,提供宣传场所,提高群众的防病知识知晓率。(10分)

五、结核病防治工作(100分)

(一)组织管理(20分) 要有结核病防治工作总结,至少召开一次结核病防治工作会议。

(二)具体职责(80分)

1、至少组织1次以上自查辖区内可疑肺结核症状或疑似肺结核病人的转诊、追踪工作,落实结核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到疾控部门接受检查、辖区内领导参与中断治疗结核病人的访视记录。有自查督导报告,及整改措施。(30分)

2、负责组织、协调、动员本辖区内艾滋病毒感染者/艾滋病人(HIV/AIDS)至少接受1次结核病的筛查,有筛查记录。 (10分)

3、各种宣传资料留存齐全,利用基层妇联、计生协会、个体医协会等社团、协会,至少组织2次以上针对辖区不同目标人群(流动人口、外来务工人员、学生)开展有关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的宣传活动;利用“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包街包巷干部入户宣传党和政府对结核病防治的免费政策,年终抽查辖区居民结核病防治基本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30分)

4、每季度负责收集辖区项目内结核病人的信息,对其中纳入民政部们救济条件的、医疗救助的结核病患者信息资料上报民政部门。(10分)

六、地方病(碘缺乏病、包虫病)防治工作(50分)

1、组织机构:有地方病(碘缺乏病、包虫病)防治年度工

作总结;有分管领导组织召开的地方病(碘缺乏病、包虫病)防治工作会议,安排部署相关工作(不少于1次),查会议记录。缺一项扣2.5分。(10分)

2、健康教育及培训:碘缺乏病、包虫病宣传及培训资料齐全;地病办统一按排(妇联、民宗部门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各项活动有计划、安排、有小结,资料完整;日常开展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资料(入户宣传、红色播放点播放人次、巴扎宣传、广播宣传等);参加上级及本级培训有登记和培训记录;以上每项2.5分,缺一项扣2.5分;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居民知晓率达95%,包虫病防治知识村干部知晓率达75%(2.5分),抽查每低5%扣1分,扣完为止。(15分)

3、疾病监测:有本年度《伊宁市碘盐监测方案》、市疾控中心年度碘盐监测结果报告;有本辖区碘盐销售网点基本情况(数量、地址);碘盐食用率抽查资料;以上缺一项扣1分;合格碘盐食用率达到95%以上(5分), 组织辖区居民100%完成包虫病筛查工作(6分),未达到的按每减少1%扣1分,扣完为止。(15分)

4、督导检查:有上级每季度一次督导检查的督导卡及问题整改措施;对辖区居委会每季度开展一次督导自查并有督导卡及整改情况。每项2.5分,缺一项扣2.5分。(5分)

5、档案资料:所有开展的地方病(碘缺乏病、包虫病)防治工作及活动要有图片资料,图片要有小标题标注(活动内容、时间);无条件的黑白打印也可。资料不规范每缺一项扣1.25分。

(5分)

七、艾滋病防治工作(200分) 按照《伊宁市2012年艾滋病防治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奶牛场、合作区、街道、各乡镇场)》进行考核。

第8篇:档案整理方法步骤

干部人事档案整理的方法步骤

整理的第一个环节是鉴别,也是对准备归档的材料进行审查,甄别材料的真伪,判定材料的保存价值,确定其是否属于归档范围,是否符合归档要求。鉴别工作的内容包括归档材料是否办理完毕,是否对象明确、齐全完整、文字清楚、内容真实、填写规范、手续完备;对经过鉴别不符合归档要求的材料,要区别不同情况,采取转出、退回、留存、销毁等不同方式进行处理。除了鉴别以外,一般来讲,整理工作包括分类、排序、编目、技术加工、装订五个步骤: 第一步。分类 按照《干部档案工作条例》规定,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应根据其内容特征分为十大类。

第一类:履历材料。 包括以反映干部本人自然情况、经历、家庭和社会关系等基本情况为主要内容的材料。主要有:1988年、1999年两版履历表,参加工作后填写,填写1999版可以填当前时间,填写要规范,前后一致,培训两个月以上的填写,需在四类中有材料。还要有属于履历性质的登记表,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委员(候补委员)简历,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委员简历归此类。

第二类:自传材料。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材料。 自传材料包括自传和属于自传性质的材料。自传材料的归类,应该以内容和用途为依据,不能单纯按名称归类。一些以自传为主的履历或简历表也应该归在第二类。 第二类中新增加了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材料。

第三类:考察、考核、鉴定材料;审计材料。 包括干部人事管理工作中,组织、人事部门通过各种途径,对干部德能勤绩廉进行调查、评价的材料。具体有:定期考核材料,考核登记表,每年需归档,援青、援藏、援疆、挂职锻炼等考核材料;工作调动、转业、学校、党校学习纯属鉴定不带成绩的各类鉴定(带成绩的归在第4类中);调任时审计材料(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后备干部登记表。

第四类:学历学位材料。职业(任职)资格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材料;反映科研学术水平的材料;培训材料。 包括记载和反映干部学习、技能、科研水平的各种材料。需要注意的是过去学生登记表归第一类,学习(培训)鉴定表、学习(培训)考核表归第三类,此次统一调整到第四类。其中:

1、学历学位材料:高中毕业登记表;中专毕业生登记表;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党校、军队院校报考登记表,入学考试各科成绩表,研究生推荐免试登记表,专家推荐表、毕业生登记表,授予学位的材料,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党校学历证明。归二级分类的1类中。

2、职业(任职)资格材料:职业资格考试合格人员登记表或职业(任职)资格证书复印件;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等材料。 评(聘)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材料: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申(呈)报表,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审批表等材料。归二级分类2类中。

3、反映个人科研学术水平的材料:青海省存在此类情况的较少,主要是科研单位和院校,归二级分类3类中。

4、培训材料:为其两个月以上的学员培训(学习、进修)登记表、考核登记表、结业登记表等材料(培训学习时间明确为两个月以上)归二级分类4类中。

第五类:政审材料。更改或认定姓名、民族、籍贯、国籍、出生日期、入党入团时间、参加工作时间等材料。 包括干部审查和干部基本情况更改形成的材料。注意,过去更改或认定姓名的材料是归在第一类的,此次调整到第五类。档案审核工作中形成的“三龄一历”(年龄、党龄、工龄和学历学位)认定材料也归在第五类。这里重点讲一下关于确认出生日期和参加工作时间如何确认。档案材料中出生日期更改的情况主要有:虚、实岁换算造成出生年份不一致;阴阳历换算误差造成出生月份或出生年份不一致;出生日期填写中的笔误;个人早期为满足入学、参军或参加工作所必须的年龄条件而有意将出生日期提前或拖后填写。中组部、人事部、公安部关于干部出生日期问题的文件有两个:一个是现行的文件,即《关于认真做好干部出生日期管理工作的通知》(组通字[2006]41号)。文件规定,“从2006年10月起,不再办理审批干部本人要求确定或更改出生日期的事项;对个别干部的出生日期,档案记载与户籍登记不一致的,应当以干部档案和户籍档案中最先记载的出生日期为依据。”中组部2007年1月印发《关于做好公务员登记中干部档案相关工作的通知》(组通字[2007]4号)规定,“对个别干部的出生日期、参加工作时间等信息,档案记载前后不一致的,应当以干部档案和户籍档案中最先记载的出生日期为依据。”干部档案中,最先记载干部出生日期的材料一般为入团志愿书,或者高中毕业生登记表、入伍登记表、招工登记表等。第二个文件是1990年印发的《关于办理干部退(离)休手续时认定出生日期问题的通知》(组通字[1990]24号)。在2006年10月以前,已经按照这个文件更改了出生日期的,档案中必须有个人申请、所在单位党委(党组)或组织人事部门的调查报告、证明材料(原户籍内册、登记卡片、出生证等的复印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上级党委(党组)或组织人事部门的批复。 干部档案中记载干部参加工作时间的早期材料一般为:录(聘)用审批(备案)表、应征入伍登记表、招工审批表、职工登记表、毕业生转正定级审批表等,以及招生(入伍、招工)政审材料、知青上山下乡登记表证明等。 确认干部参加工作时间的政策性文件包括:《中共中央组织部、劳动人事部关于确定建国前干部参加革命工作时间的规定》(中组发[1982]11号)、《国家教委、人事部、劳动部关于博士生和在职人员考取硕士生学习期间工龄计算问题的通知》(教高[1990]001号)、《人事部关于“文革”前赴苏联、东欧留学的本科生学习期间工龄计算的问题的通知》(人薪发[1992]11号)、《人事部、劳动部关于一九六六至一九六九届大中专毕业生参加工作时间和工龄计算问题的通知》(人薪发[1994]43号)、《劳动人事部关于解决原下乡知识青年插队期间工龄计算问题的通知》(劳人培[1985]23号)等等。

第六类:党、团组织建设工作中形成的材料。包括干部参加党、团组织的有关材料。

第七类:表彰奖励材料。 包括对干部给予奖励或表彰的材料。注意,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材料,此次统一规定作为奖励材料,归第七类。

第八类:涉法违纪材料。

第九类:招录、聘用材料;任免、调动、授衔、军人转业(复员)安置、退(离)休材料;辞职、辞退、罢免材料;工资、待遇材料;出国(境)材料;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代表会议,民主党派代表会议形成的材料。 包括干部职务变化、工资待遇、出国(境)等材料,以及各种代表会议代表登记表等材料。注意,《公务员登记表》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表》统一规定归在第九类。本条增加了对外国永久居留证、港澳永久居民身份证复印件的归档要求,删除了因公出国(境)人员备案表。 这里的工资、待遇类材料应有:93年10月执行的工改表;95年10月正常晋档工资审批表;97年7月调整工资标准审批表;97年10月工资正常晋档审批表;98年元月正常晋级审批表(五年考核称职);99年7月调整工资标准审批表;99年10月正常晋档审批表;2001年元月调整工资标准审批表;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审批表;2001年10月调标审批表和正常晋档审批表;2003年元月正常晋级工资审批表(五年考核称职);2003年7月调标审批表和正常晋档审批表;2004年10月学历浮动工资审批表;2005年10月正常晋档审批表;2006年7月工资改革审批表、工作津贴和生活补贴审批表、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审批表。2006年至今正常晋级和调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审批表。职务变动调整工资,要在职务变动工资审批表标表明工资文号,属于公务员的要有公务员定级表(97年或98年);退休的要有退休住房补贴表、高原补贴表这两张表。 任免:要求有副科级以上任免表及形成的考察材料及现实表现;按规定逐项如实、准确填写。要注明任免职务的批准机关、时间和文号,并加盖组织印章。2008年3月以后从其他单位调入机关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的干部,须有《公务员调任审批(备案)表》。

第十类:健康检查和处理工伤事故材料;治丧材料;干部人事档案报送、审核工作材料;其他材料。

包括录用体检表,反映严重慢性病、身体残疾的体检表;工伤致残诊断书,确定致残等级的有关材料;生平,非正常死亡调查报告等。省管干部档案报送单,干部档案有关情况说明等材料也归入此类。

这里需要重点说明两个问题:

一是第四类、第九类材料的二级分类问题。 第四类、第九类材料需要采用二级分类法,按照内容的不同再分别分为四小类,具体来说: 根据中组部1991年印发的《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第九类材料可以再分为:1.工资材料; 2.任免材料;3.出国(境)材料; 4.参加会议的代表登记表等其它材料。 此外,第四类材料可以再分为: 1.学历学位材料;2.职业(任职)资格和评(聘)转业技术职务(职称)材料;3.反映科研学术水平的材料;4.培训材料等。 第四类、第九类材料必须按新的分类标准进行二级分类。 二是内容交叉材料的分类问题。 部分档案材料,特别是一些制式表格,存在内容交叉的情况,可以根据材料的主要内容或用途来确定类别:

1、以自传为主的履历或简历表归第二类;

2、学生登记表、学习(培训)鉴定表、学习(培训)考核表归第四类;

3、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材料归第七类;

4、干部任免审批表及其相应的考察材料或表现材料归第九类;

5、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委员简历,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委员简历放一类。

第二步,排序 排序是指将每一类别的材料按其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或材料内容的内在联系排列顺序,并通过编写类号、顺序号和页码固定下来。排序的具体方法有两种: 1.按材料形成的时间排序

适用于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第

一、

二、

三、

四、

七、

九、十类材料。注意,第四类、第九类材料排序时,是在采用二级分类后的各小类中分别按时间排序。

2.按材料的内容以及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排序

适用于第

五、

六、八类材料。其中,第五类、第八类材料的排列顺序一般为:上级批复,结论或处分决定,本人对结论或处分决定的意见,调查报告,证明材料,本人检讨或交待材料等。第六类材料,入团志愿书应排在入团的其他材料之前;入党志愿书应排在入党的其他材料之前,党员登记表等可按时间先后依次排序。 每个类别中的档案材料排序后,要用铅笔在每份材料首页的右上角编上类号和顺序号,并在其右下角逐页编写页码。页码的编写方法为,凡有图文的页面,每面作为一页;有封面的材料从封面开始编写;空白纸和托裱用的衬纸不计页数;复印件和原件应视为一份材料,统一编写页数。

第三步,编目 修订后的目录与旧目录的不同:一是把“类号”改成了“序号”;二是把“材料制成时间”改成了“材料形成时间”;三是删除了“份数”栏。

编目的具体要求: 1.档案材料应按照排列顺序,逐份逐项进行编目,做到目录清楚,填写准确。书写目录要工整、准确、清楚、美观,使用规范的书写材料,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荧光笔、水彩笔、红墨水、纯蓝墨水和复写纸书写。档案目录不能粘贴涂改。 2.每类目录应首先注明材料类号和类别名称。 3.“类号”下再依次填写排列序号。规范的序号栏填写方法应该是:材料类号用汉字的“一”至“十”,二级类号用

(一)至

(四),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 4.“材料名称”根据材料题目填写。一般来说,没有标题或标题不规范的,应另拟标题。材料的题目过长,可适当简化。凡原材料题目不符合实际内容的,须另行拟定题目。拟定或简化题目,必须确切反映材料的主要内容或性质特点。 5.“材料形成时间”填写材料落款时间。有多个时间的材料,一般以最后的时间为准,也就是以文件办理完毕、正式生效的时间为准。时间填写要尽量详细、规范,有具体年月日的,必须填写齐全,如1985年9月1日,不能填为85年9月,或者1985年等。 6.“页数”材料的页数。按照编好的页数如实填写。 7.“备注”填写需要说明的情况。归档材料因为内容相关合并为一份材料的,要在备注栏中进行简要说明,如附有考察材料的干部任免审批表;复印件等情况也应注明。 8.书写目录时,每类目录之后,须留出适量的空格,供补充档案材料时使用。特别是第

三、

四、九类等,由于后续的材料比较多,为了留出足够的空格,不要在同一页中再填写其它类别材料的条目。

第四步,技术加工 1.对纸张破损或字迹材料不符合要求的档案材料,应采用复印、扫描、拍摄等方法进行复制。复制应保持材料原貌,不能任意扩大或缩小,不能对原件内容进行修改。复制后的材料应清晰,所用材料要符合档案保护要求,经久耐用。复制件应附在原件后,与原件作为一件。 2.幅面过大的档案材料应进行折叠或剪裁。折叠后的档案材料要保持平整,文字、照片不得损坏,便于展开阅读。剪裁时不得损坏档案材料上的文字、印章、图形等内容。 3.幅面过小的材料应进行托裱,装订边过窄或装订线内有文字的材料应加边。 4.档案材料上的订书钉、曲别针、大头针等金属装订物应当拆除。 5.为方便档案利用和后续材料补充,每份档案材料在整理时必须保证各自独立,禁止将多份材料以缝纫、被糊等形式粘连在一起。

第五步,装订。装订好的档案,档案目录臵于卷首,卷内材料排列顺序与目录相符。档案材料应左边、下边对齐,在左侧打孔装订,做到结实、齐整、美观,不掉页、不倒页、不压字、不损坏文件,方便阅读。如果左侧的空白不够,要托裱出装订边,不能压字。注意,装订时只要求档案材料左边、下边对齐,卷内有不同幅面的材料,右边、上边不能对齐是正常的,不需要刻意追求“四边齐”。干部人事档案如果太厚,应该分成两卷装订;分卷装订时,必须保证同一类材料分放在同一卷中。干部档案卷夹材质应符合档案保护要求。卷夹背脊应附标签,用于书写干部的姓名、籍贯、档案编号等。书写姓名不得使用同音字或不规范的简化字。

第9篇:档案局年度档案整理工作总结

今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在省、市档案局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解放思想,努力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汇报如下:

一、今年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1、学习情况:

我局按照县委及省市局的安排,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及习近平、李克强等七常委调研讲话和朱志伟先进事迹等,认真开展“改作风、抓落实、促发展”主题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调研活动。通过学习,切实增强了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围绕发展、立足本职创先争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增强了干部队伍的宗旨意识、发展意识和服务意识,促进了领导班子务实高效、清正廉洁、创新发展的工作能力,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基础。

2、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认真开展“归档月”活动。我局及时印发了“二0一二年度文件立卷归档工作安排意见”,安排业务指导人员深入各单位及时督促指导,全面完成了县级部门立卷归档工作任务,归档单位85个,归档率98%以上。

(2)、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按照市局对新农村建设档案示范镇、社区、村创建活动的意见,我局确定了示范点,并按照《XX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XX市行政村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参考表》的规定,整理了各类档案资料,建立了社区中心、姜家村档案室。

(3)、民生档案工作。我局业务指导人员正在对县民政局保存的婚姻登记档案进行指导整理,整理完成后准备全部接收进馆。社保档案正在积极指导整理中。

(4)、档案业务培训工作。3月18日,我局在局会议室召开了全县档案管理人员和我局全体同志参加的档案工作暨业务培训会。会议主要传达了市档案工作会精神,回顾总结2012年工作,并对今年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最后,对乡镇档案材料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及新农村建设档案等业务知识进行了培训,培训人员80多人。

(5)、档案目标管理认证工作。我局组织业务指导人员积极协助县农行、电力公司整理各类档案资料2405卷(盒),并建立健全了档案管理制度。县农行、电力公司综合档案室分别于6月14日、9月29日通过验收考评,认证为省aa级综合档案室。

(6)、档案信息化工作。按照市局信息化工作要求及我局制定的目标任务,我局对档案录入人员定时限、定任务,严格考核,对馆存档案文件级条目进行了录入,目前,共录入条目10020条。并及时对永寿档案信息网站内容进行更新,提高了社会档案知晓率。

(7)、档案年检工作。10月10日-14日,我局由分管领导带队,分两组对县级单位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了年检。年检工作主要对受检单位上年度文件归档情况、档案安全管理情况进行了检查。受检单位30个。 (8)、档案提供利用工作。在档案利用工作中,我局要求管理人员文明服务、热情接待,积极提供利用,全年接待利用者212人次,提供案卷资料2370卷(盒)、册。为我县经济建设、修志、政策落实、机关查考、调解纠纷、核实工龄、工作调动、办理统筹等方面提供了大量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在积极提供利用的同时,我局注意收集利用落实情况,汇编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实例4篇,扩大了档案效益的宣传。 (9)、档案馆基础业务建设。我馆编制了接收档案实施细则,制定有档案接收计划和接收名册,今年接收了总工会、组织部、工商联、永太镇、档案局等14个单位的档案,共459卷盒。接收的所有档案资料全宗区分清楚、分类科学、目录编制规范,并对各种检索工具和专题目录进行了续编。

(10)、完成了精品档案、组织史和年鉴资料的收集整理、报送工作。 (11)、包村抓点工作。在民情大走访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调研活动中,我局分别由局长孙玮才、副局长杨曼莉同志带队,深入甘井镇郭家村、南邵村,采取设立意见箱、入户发放征询意见表、召开“两委会”班子座谈会、村民代表座谈会等形式,深入农户,面对面交谈,集中了解群众及村上当前最紧迫、最需要、最期盼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广泛征求社情民意,提高大走访和调研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我局给南邵村、郭家村各送去2000元,用于帮助村民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和秋粮抢种。

在核桃建园工作中,我局经常深入包抓的甘井镇南邵村,积极协助解决建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完成了核桃建园任务200亩,并对我局核桃基地进行了补植、浇水、除草等冬季管护。

二、明年工作要点

明年,我局档案工作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迎难而上、奋发图强、艰苦创业、开拓前进,努力开创档案工作的新篇章。具体抓好以下工作:

1、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认识三中全会精神的重大意义,自觉用三中全会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加强文件归档整理工作。继续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8号令,加强指导与监督管理,确保所有应归档文件资料及时归档,并编目准确、整理规范、调阅方便。

3、继续抓好档案接收进馆工作。按照国家档案局9号令和《档案法》的规定,依法做好档案移交进馆工作,确保应进馆档案的安全及有效提供利用。

4、进一步加强档案信息化工作。加大档案录入进度,完成馆存档案案卷级条目的录入,继续录入文件级条目,全年录入不少于1万条;及时更新“永寿档案信息网”站内容,全年不少于50条,扩大档案宣传,提高档案知晓率。

5、开展档案年检工作。就各单位档案资料归档及保管情况进行年检,受检率不低于县级单位总数的50%,确保档案安全。

6、认真抓好档案提供利用工作。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编制检索工具和编研资料,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满足每一位利用者的需要,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搞好服务。

7、加强档案认证工作,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8、继续抓好包村抓点各项工作及核桃基地建设。

9、完XX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它工作

上一篇:社区调查提纲下一篇:做一个好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