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

2022-10-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

201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预计达到834万人, 比2018年再增加14万人。创下历史新高, 就业形势更加严峻。面对空前的就业压力, 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便尤为重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指为适应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 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人格的高素质复合型新人才。它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开拓性工作能力, 使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上得到更深层次的指导和锻炼。关于创新创业, 我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把就业与创业相结合, 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 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为此, 我国各高校都在开展并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然而,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它需要系统的课程、专业的师资队伍、健全的实践平台。而这些是传统的理论课堂式教学所不能满足的, 它需要国家、政府、社会、学校等多方面的共同的通力合作。在现行的高等教育机制下,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者、组织者、实施者,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

(一)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与坚持不足

首先, 由于当前应试教育模式的弊端, 学生一直忙于应付考试, 学生的个性和独立性思维以及观察力被抹杀, 而变成了一个个缺乏个性的“统一产品”。这对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极为不利。

其次, 在中国家庭中, 孩子多被教导做一个“听话”的好孩子, 不允许节外生枝, 有新奇的想法。这也导致孩子的灵活思维和求知欲被抹杀, 不利于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

再次, 大多数学生很难对于创新创业保持兴趣, 将兴趣真正付诸行动的也少之又少。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 难免会遇到困难, 大多数学生往往缺乏毅力和吃苦耐劳攻克难关的决心, 因此在实际的创新创业过程中往往半途而废。

(二) 创新创业师资缺乏

创新创业教育与传统的课程教学不同, 它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比较强的课程, 因此要求高校有一批素质高、实践水平高的的教育工作者。而目前, 一方面高校的薪资很难吸引到具有成功创新创业经验的人才来教课, 另一方面, 短时间内系统地将缺乏理论和实践的辅导员培养起来担任课程的教育者, 难度较大。

(三) 缺乏完备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目前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较为单一, 大多为“挑战杯”等科技竞赛活动, 而且创新创业课程多以选修课或者讲座的形式开展, 内容又缺乏实际生动活泼的有针对性的创业案例和创业教材, 没有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中。这些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帮扶力度都十分有限。

三、辅导员如何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一) 辅导员要有创新创业意识, 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里指出,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 要努力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这也明确了辅导员的职责包括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学风建设、党团建设、网络思政建设等。虽然创新创业教育并没有包括其中, 但在“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 在一年比一年艰难的就业形势下, 辅导员要转变就业指导观念, 认真思考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角色, 加强创新创业意识。并且整合各项资源, 找准自身定位, 理顺关系, 科学指导创新创业工作。

与此同时, 当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面对挫折时, 要及时给予团体辅导和个别指导, 开展心理讲座, 传授一些舒缓压力的方法, 帮助学生找到问题所在, 树立信心, 直面挫折, 解决问题。

(二) 辅导员要加强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 并发挥好专业课老师的作用

首先, 辅导员要提高理论知识储备, 学习创新创业相关知识, 勤于总结, 研究创新创业的推行方式。

其次, 针对创新创业这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 辅导员要利用寒暑假的时间, 经常性地走访企业, 通过对人力资源的了解, 认识到企业所需要的人才素质, 增进竞争意识。并且, 在走访过程中, 了解企业的生产运营、市场策划与营销, 积累实践经验, 从而能从容应对创新创业这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最后, 要发挥好专业课老师的作用。这就要求辅导员一方面做好专业课老师和同学们之间沟通的纽带作用, 及时将同学们的想法和需求反映给专业课老师, 另一方面也配合辅助好专业课老师的工作, 为参加创新创业相关比赛的同学配备指导老师。为学生在选题和创意上把关, 答疑解惑。

(三) 辅导员要针对大学生的四年学习生涯开展创新创业指导活动

首先, 根据我们国家提出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方式, 要求我们要将创新创业指导活动贯穿大学四年。对于新入校的大一新生来说, 及时进行榜样教育, 使之耳濡目染产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对于大二的学生来说, 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等创新创业大赛, 培养初步的能力。对于大三的学生来说, 开办讲座、创新创业沙龙、鼓励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等, 能够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对于大四的学生来说, 主要进行创新创业的就业指导。组建导师团, 进行团体辅导与个体辅导相结合, 及时跟进学生的进展并给予关怀, 及时反馈信息改进工作方法。

其次, 留下创业成功的学生的联系方式, 建立后续联系机制, 邀请他们回母校做讲座, 答疑解惑, 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更好地激励学生们创新创业的热情。同时, 讲解创业过程, 让学生们明白创新创业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而是有很多的困难。讲解应对方式, 使得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四) 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并鼓励、辅助学生参与

首先, 引导学生创建创新创业团队。在平时的生活中, 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 对于创新创业活动兴趣较大的经常参与活动的同学多加留意和引导, 因材施教, 创建创新创业团队。并在其中发挥党员班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注重高年级的有经验的学生对低年级学生的带动作用, 形成“以老带新”长效机制。

其次, 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参与学校组织的“挑战杯”、学科相关的创新创业竞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参与专业课老师的课题与项目,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 并积极投入。从而能够在接下来的就业和创业中有所帮助。

最后, 支持学生的创新创业行动。一方面, 辅导员要熟悉国家对于创新创业的利好政策, 并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及时传达给学生。另一方面, 对于在创新创业活动中获奖以及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取得成功的同学要大力表扬, 树立榜样, 为同学们树立信心, 增强示范力量, 从而带动更多的同学参与创新创业活动。

四、小结

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动力。作为最有朝气和创新意识的一代, 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高低不仅与自身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潜质息息相关, 也对国家、社会的技术创新、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为此出台了多项利好政策, 高校也在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作为辅导员要帮助大学生们, 迎面困难、抓住机遇、接受挑战、积极进取, 努力开创大学生创新创业新局面, 切实提高大学生人才培养质量。

摘要:近来, 大学生创业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积极开展并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亦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详细介绍了高校创新创业的背景、当前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 以及作为辅导员如何结合自身优势和整合各项资源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辅导员

参考文献

[1] 李忠新, 王明磊.辅导员在大学生创业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角色定位[J].考试周刊, 2014 (61) :151.

[2] 教办[2010] 3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EB/OL].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3615511.htm., 2011-03-14.

[3] 郭立场.辅导员视角: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路径[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2008, 21 (4) :79-81.

[4] 袁素文, 袁素红.辅导员在加强班级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1 (3) :90-92.

上一篇:微媒体在高职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与创新策略探究下一篇:从立法角度,浅谈对军婚保护特殊条款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