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设施

2022-03-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健身设施

论居住区健身设施设计与环境的融合

摘要:当前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养身和运动,健身设施也开始在住宅区普及并得到广泛使用。而本文重点研究的是住宅区的健身设施设计如何与环境融合。对此设计的研究,具有社会价值,更重要的是它与我们的居住环境紧密联系,需要我们探索一条既适合全民健身又对住宅区环境起促进作用的新方案。健身设施建设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且有很大的设计市场,目前,设计行业开始掀起一番热潮,十分重视健身设施在居住区的发展。

关键词:居住区 健身设施 环境

文献标识码:A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全民健身逐渐成为社会主流,于是,健身设施慢慢在居民住宅区中普及。据民意调查,当前健身设施在住宅小区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没能与居民环境相融合是—项难题。

纵观中外,我对住宅区健身设施的了解基本源于对环境设计专业的研究,我想通过本文来表达我对健身设施设计与环境的融合的想法,以此来为我国的住宅区健身设施及环境设计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一 住宅区健身设施与环境的融合

信息化的到来推动了时代的发展,同时也改变了人民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对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追求,对自身的健康也更加重视,因而在健身方面花费的时间也相应增多。健身需要一定的健身设施作为辅助工具,室内健身受家庭居住空间的局限,让很多人对户外运动情有独钟,于是,室外健身设施与环境的融合成了大多数居民关注的焦点。

1 健身设施因地制宜与环境融合

健身设施作为居住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允无论是增强人民体质,还是美化居住环境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设计应考虑因地制宜发展。

(1)地域特色与健身设施的融合

中华民族地大物博,地域特色各有千秋,健身设施作为居住区建设的一部分,即可以看作是居住区的一个缩影,代表着居住区的形象。在设计之初,要充分做好关于住宅区的地域性差异的调查,充分考虑地域因素的影响,分析不同地域的居民的生活习惯和爱好。健身设施作为一种地域特色的载体,它有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的功能。如苏州地域特色影响着当地健身设施的设计。

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旅游风景城市,它集“园林之都”、“丝绸之府”、“工艺之市”等称号于一身,苏州城的居住建筑主要表现为青砖、粉墙、黛瓦、立贴式砖木架构楼房。苏州居住区(如图1)以建筑恢弘、梁架规整、用料讲究、装饰洗练、雕刻精致等而闻名江南。它的住宅区的整体规划无一不在彰显古典园林的特点,更讲究造型的艺术化与多样性。为了凸显苏州古城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住宅区的健身设施不得不遵循其地域特色而发展。因此,健身设施也需在必要的地方施有粉黛,使之与环境相融合。

再如上海、广州、深圳等经济型大都市和北京、南京、西安等文化型城市,它们的健身设施设计都应与地域环境相协调,在满足功能的同时,要处处体现地域特色,让人们时常受到地域文化的熏陶。

(2)人文因素与健身设施的融合

健身设施设计受人文因素的影响较大,为融入环境,健身设施设计在设计师中不胫而走。

居住区健身设施顾名思义是为居民服务的,故而在设计过程中对人文因素的考虑是必不可少的,健身设施设计应该从研究人的需求开始。住宅区健身设施除了为居民的健康生活服务外,还具有实用和观赏的双重功能,既方便了居民使用叉美化了居住环境。人是居住区环境的主体,住宅区健身设施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在使用人群中老年人、儿童、青壮年、残疾人的健身需要各不相同,设计者必须对不同人群的活动特性进行充分调查,并在设施的实用性上给予健身人群充分满足。然后.要求设计师拥有一定的美学知识和审美眼光,通过调动造型、色彩、材料、工艺、装饰、图案等审美因素,进行构思设计、优化方案,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等都在不断变化,人们在渴望现代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渴望着精神文明的滋养,健身设施设计以人文为主不仅给居住区居民带来了健康,而且也满足了居住区环境建设需求。

2 健身设施体现人的生活习惯与环境的融合

居住区是人居环境最直接的空间,居住区建设速度随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加快,人们对健身设施的需求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伴随着居民生活习性的差异,不同人群选择的健身方式存在差异,使用的健身设施也不—样。

(1)健身设施设计因年龄差异而各具特色

老年人是一组相对特殊的群体,他们对户外环境要求不仅仅是需要环境优美,更是需要精神层面的享受,如热闹的、有生活气息的氛围,并能直接得到许多社会信息的、便于交流和聚会的场所(如图2)。对此健身区成了老年人的聚集地之一,很多老年人在锻炼的时候会在一起闲聊。

青壮年对健身的喜好不是很大,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环境比较紧崩,所以很少有人愿意去健身,一般在需要放松的时候,他们才会去健身房打球、游泳,他们运动的目的大多偏向于锻炼身材。年轻人喜欢动态的健身设施,如:跑步机(住宅区环境中的、不带电的跑步机)、坐蹲训练器、椭圆机等。还有些十分爱好运动的青少年,通常喜欢定期组织一次篮球赛,可以考虑在居住区有限的空间内建一个小型篮球场,这也可以成为居住区健身设施建设中的一部分。

儿童健身设施偏向于游戏性设施,居住区通常需要配置一些游戏设施来满足儿童的需求。在我国,居住区户外儿童设施区域很匮乏,却是居住区使用频率最高的场地。儿童游乐区的设计可以结合居住区公共绿地建设,在色彩、功能、创意上有所突破,这些设施的设置可以根据儿童的年龄而有所变化,在有限的空间内满足更多儿童的需求。儿童游乐设施也是居住区环境设计的重点。

现今社会,年轻人都忙于工作,带小孩的任务自然就落到了老年人身上,我们可以考虑将老年人健身设施与儿童游乐设施结合一起,既满足儿童,又方便老人,岂不美哉。

(2)健身设施设计因文化差异而表现不一

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精神追求不同,所需的健身设施也不同。

据了解,文化水平高的人,思想境界较高,为了体现自身的文化修养,他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相对较高,他们不满足于基本的生活环境,而追求有思想、有涵养的居住空间,他们的住宅小区中不乏有竹梅兰菊等点缀物。他们不仅对文化十分的重视,更对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十分关注,因此,文人也警觉到住宅区健身设施建设的重要性。他们所需要的健身设施并不是普通住宅区的简单设施,而是既有利于他们强健体魄有助于修养身心的高级健身设施。

本身不具有很高文化修养的人,他们的思想觉悟比较低,生活过于安于现状,觉得只要身体健康、一身平安就好,因此,他们对自己的居住空间所需的健身设施没有过多要求。当然,在碌碌无为的生活中能够得到一些健康之外的优美的居住环境就再好不过了。

(3)健身设施设计因收入差异而干变万化

我国居民的经济条件参差不齐,贫富差距跨度较大,经济条件好的人对自己的居住环境十分讲究,他们崇尚高端的、有质感的居住空间。为了符合高级的居住环境,健身设施建设也相当的高档。高级住宅区除了拥有与一般住宅区一样的健身设施外,还建有高档健身中心、小区游泳池等公共健身设施(如图3)。

经济条件较差的居民,能有健身设施及以满足,对其他的要求几乎不在意,更不必说对高档健身设施的期许。

二 居住区健身设施在环境中的表现

健身设施的色彩、材质、功能等因素要充分考虑到人居环境的影响,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各个住宅区特色的健身设施,才能体现出健身设施的合理性、亲近感来满足广大健身群众。

1 健身设施的色彩在环境中的表现

居住区健身设施是居住景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除了表现其本身的功能外,还要体现其装饰性和意象性。健身设施的视觉意象,直接影响着住宅区整体空间的规划品质,这些设施虽然体积小、数量有限,却与居住区的环境景观密不可分,并忠实地反映了居民的生活水平。

为了使住宅区的健身设施与环境充分结合,通常情况下,应该保持环境本来的整体色彩,可以在其固有的色彩上适当的加以改变。居住环境离不开花、草、树木等植物,健身设施处于其中,可以适当采用一些代表草木的主调色和代表花蝶的其他色点缀,表现大自然的固有色,以区分建筑单调的色彩。常用的样本有绿地、蔷薇、花架、蜂蝶等,这些色彩在健身设施中的应用宛如环境真实的呈现,使人仿佛置身于天然的环境中。

健身设施的整体色彩不宜过分浓烈,以免对视觉造成过大的冲击,使人感到不快。建议健身设施周围的植物,不论灌木还是乔木尽量以常绿植物为主,以免引起四季经常更换健身设施色彩的不便。

2 健身设施的材质在环境中的表现

大多数住宅区健身设施以金属为主要材料,且几乎所有的设施都干篇一律,在材料上没有什么突破和创新。金属在设计中代表着单调与冷漠,没有人情味儿,且金属材料最大的弊端就是经历风吹雨打之后容易被腐蚀,有的金属材质甚至有放射性物质,对人的身体伤害很大,同时也破坏了植被的生长。所以在设施材质的选择上可以采用新型材料,如碳纤维、合成材料等,这些材料不仅强度大且美观实用。还可以结合当地特有材料,如竹子、石头、木材等,这些也是极佳的选择。

在健身设施设计中,要充分发挥设计师的个人才智,尽其全力寻求自然材料,新材质,并推陈出新设计出引领时代潮流的新材质设计风格。

3 健身设施的功能在环境中的表现

以往的健身设施功能基本是简单的、理性的、风格单一的,过于冷漠。当代的健身设施应该把功能的多样性融入环境中,使居民人感受到设计是为他们服务的。特别强调为了减少土地的浪费,当代的健身设施应该集健身、休闲于一体,同时兼顾多种社会人群的使用,这要求设计师时刻关注居住区老年人的需要、儿童的需求、残疾人的方便使用等。设计师必须熟练掌握人机工程学,将它运用于实践,以此表现健身设施功能主义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让人感到方便、安全、舒适。除此,还要注重健身设施形式与功能的统一,重点突出健身设施功能高度的实用性。

在健身设施的设计和发展中,应该恰如其分地考虑到美观大方、坚固耐用、功能良好,并与居住环境和谐相处,融于一体。

三 以居住区健身设施与环境融合为先导满足人的需求

1 体现人情味

“人情味”这一概念,受到了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设计理念的影响,现代的设计过于冷漠,没有人情味,所以,当代健身设施一定要注重人性化设计。

紧跟改革的步伐,健身设施的需求是现在和未来人居环境中必不可少的形式之一。所以,赋予它人情味是设计的最终目的,这样健身设施就不再是冰冷的器件,它会给人亲切感,成为大家健身的好帮手。尤其现在已经步入冬季,很多人想健身,却对健身设施近而远之,如若我们做到给健身设施赋予人的气息,注入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温情脉脉的情调,将它拟人化、生动化、合理化,让它与人互动,给人以爱与关怀,由内而外感染住宅区居民,让他们感到健身设施带来的温暖。

2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居住区健身设施设计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设计时将住宅区的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协调,将先进的生态技术运用到健身设施建设中去,多利用自然资源,尽可能的做到节约能源、资源,使居住环境无公害、无污染,使住宅区居民住得安心,使用放心。

新一代设计师们任重道远,不仅要将所学所思更多更好地融入设计,还必须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得当,并有责任把居民引进一个简洁、含蓄、充满个性化的人居环境,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让居民真正感受到人与自然“真”、“善”、“美”、“和谐”的统一。

作者:李文琴

第2篇:江苏省农村居民健身设施建设与长效管理机制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在经济建设方面要落到实处,更要体现在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尤其是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质量方面,而大众体育建设在当代已经成为一种可量化的民生工程,用于支持农村大众体育建设的健身设施的管理也就成为这项民生工程最基本的保障。本文选定苏州、泰州、徐州作为基本样本进行深入调研,旨在通过对省内苏南、苏中、苏北农村居民健身设施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其长效管理机制的可行性。

关键词:江苏农村;健身设施;长效管理

一、“三农”背景下农村居民健身设施建设的意义

作为锻炼身体、开展竞技体育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社会交往的载体,体育设施已经成为专业体育和大众体育运动的主要物质保障。体育设施配备的数量和质量管理,一定程度上标志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它关系到某一区域群众体育活动的普及程度和竞技水平的高低,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层次,更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进程。对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国来说,广大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因而农村体育的发展程度就直接决定了广大农村居民的身心健康,自然也就关系到劳动力资源的质量问题。自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之后,国务院将每年的8月8日定为“全民健身日”,从2009年开始正式实行。2008年8月30日,国务院第77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全民健身条例》,本条例从2009年10月1日起已经开始施行。而我国基于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村社会文明程度不高,自然也给农村居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带来了一系列的制约因素,如经费、场地、健身设施的短缺等。进而也衍生了一系列有碍广大农村居民体育运动建设方面的因素,如农村体育人口少,参与程度低;体育职能部门力量不强;农村体育健身指导员匮乏等等。针对这些现状,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村体育事业,把农村体育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小康建设内容之中。

二、江苏省部分农村居民健身设施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现状分析

1.健身设施数量少。这一点在我国大部分农村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作为我国经济领跑员的江苏省部分农村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江苏省体育会议的报告数据显示,全省截至2011年全省有2.5万个农村建设了居民体育健身工程,仅占全省农村比例的50%,完成比例不高,而且农村居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仅达到14.3%。五年来全省大部分农村体育建设虽已相对提高,但仍远远低于全国1.03m2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

2.场地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根据农村居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总原则,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应减少资金的投入以获得最大效益。在苏南、苏中室外场地常用塑胶、丙烯酸或者混凝土,但是苏北农村居民体育篮球场地可以是混凝土材料或者沥青材料,但由于资金不到位,很多村篮球场地做成了砖砌结构或者土质场地,不能达到篮球运动的场地要求。

3.器材单一、利用率低。农村居民体育健身工程配备的器材大多安装在村委会或学校,除安装在学校的器材学生经常使用外,村里组织篮球、乒乓球比赛活动都比较少,因此安装在村或其他地方的器材利用率普遍较低。部分村委会经常锁着门,喜欢打球健身的人们无法使用。而且农村大多为留守儿童、老人和妇女,篮球和乒乓球健身技能难以掌握,使得人们对健身兴趣不高。部分农村居民体育健身工程安装在了学校内,但这些篮球架子乒乓球台子没有对村民开放,只是供学生日常使用,影响其使用面。

4.农村健身工程整体落实不到位。省内部分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底子薄、欠账多,体育资源严重不足,特别是体育资金缺乏制约了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在“十一五”期间国家体育总局、省体育局都予以一定数量的农村居民体育健身工程指标,但终因为多面的方原因,始终没有落实到位,使得整个农村居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面一再缩小。

5. 南北发展不平衡,发达地区设施建设很先进,欠发达地区比较落后。昆山每个乡镇近年来就投资的金额就达1.5亿元人民币左右建设体育馆、体育场、游泳池。苏北地区一个地级市一年的投资都无法达到这个水平,甚至无法完成省体育局下达的建设任务。体育行政设置上苏南、苏中、苏北也呈现也不平衡的态势,苏南设置是体育局,苏北设置是体育、文化和广播电视局,专业体育人员配置严重缺编。一个县级体育、文化、广播电视局只有三个人负责当地体育工作,要管理几十万甚至一百万人口的体育工作,其难度可想而知。

(二)问题分析

建设资金、基层体育组织等是影响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主要因素, 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中存在资金短缺、缺少规划、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体育设施人为破坏较严重、维修滞后等问题。

1.设施管理不到位。很多诸如篮球架、乒乓球台等健身设施由于受赠单位管理不到位,维修滞后,很多地方已经损坏,影响了人们健身时的心情,降低了器材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人们健身的积极性。

2.现有的健身器材不适合农村现有人群的健身需求。目前有些乡镇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人员较多,留守人员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他们是社会关注的弱势群体,他们的身体健康是家庭幸福、社会稳定的基础。而目前农村安装的篮球架、乒乓球台这类健身器材的运动所需技术性强,不容易掌握,很难提高这些人群的健身积极性,也就不能凸显全民健身的意义和功能。

3.资金困难,农村公共体育设施投入严重不足。很多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财政支持力度不够,造成工程实施过程中有一定的困难。一是目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欠账多,城乡差距大,与发达区域相比差距也较大。二是体育运动场地建设质量无法保障,农民健身这项民生工程也就无法落实到位。

4.基层体育组织不到位。基层体育组织不到位,体育活动质量不高、缺乏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的管理,一些安装健身工程的村虽然已经具备了一般的硬件,但体育健身氛围并不那么浓厚,缺乏必要的体育活动的指导。基层体育组织不到位是目前全省部分农村地区开展农村居民体育健身活动的瓶颈,基层体育组织的严重缺失,极大地影响了农村居民健身活动的组织开展。

三、江苏省部分农村居民健身设施与长效管理机制路径分析

(一)加强农村体育设施的升级与改善服务

江苏省已经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要求,提前完成了农村体育场地建设,但目前的体育场地建设因面广量多,还存在一些问题,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应该是逐步完善与升级农村体育场地。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改善农村体育场地,加大投入,建设小型多样、方便农民就近参加健身活动的体育场地设施,并加大配备适合当地农民健身需求的体育健身器材,以满足农民群众的健身需要。从目前农村体育工程建设的总体上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还稍稍滞后于健身设施工程的硬件发展的速度。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健身路径工程的场地、设施作用,积极对农村群众进行科学的健身指导,必须要建立起一支掌握健身路径器材功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尤其是能够服务于农村体育健身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同时在全省整体规划上要以农村健身设施建设和管理为主,不断赋予农村居民体育工程新内涵,加大农村健身路径工程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形成各区域的不同特点,才能够把健身设施建设工程进一步做大做强。

(二)发展农村经济以支持资金的大力投入

制约江苏省农村居民体育设施建设和管理的主要因素是资金短缺问题,因此就要从源头入手,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农村社会的经济实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人的基本物质生活资料无法保证的条件下,就不可能产生更为高级的心理需求。改变江苏省部分农村健身工程的现状,促进农村体育的普及和发展,经济是关键。农村基层政府在党中央“三农”政策的正确指引下,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带领广大农民迅速致富。农民致富,农村经济社会普遍繁荣,农村才有雄厚的财政实力来大力支持农村体育工程,从源头上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公共财政的积累,就能为农民体育的开展提供物质保障。场地、设施的缺乏是导致农民较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之一。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力量要整合协作,拓宽筹资渠道,积极进行社会融资,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增加资金投入,多建设一些简便、实用性强的公共健身场所和健身设施,同时结合各地的实际条件,添置必要的体育健身器材,逐步改善部分农村地区健身设施严重缺乏的现状。同时倡导社会开办多种所有制的经营性体育场所,包括兴办营利性和非营性体育场所,并对投资发展农村农民健身场所的非公有制企业提供优惠政策。

(三)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农民群众的体育意识

提高体育设施管理长效机制的一个较为人性化的做法就是提高使用者的长期稳定的体育意识。只有广大农村居民健身意识增强并形成为一种长期的习惯,才能提高整个农村社会对健身设施管理的水平。农民长期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生活价值模式或心理定势,相当一部分人错误地认为“体力劳动者不需要体育锻炼”,农民群众对体育健身的认识还存在较大的偏差。因此,增强农民体育意识是当前农村体育工作的很重要的一部分,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手段去改变广大农民群众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增强体育锻炼意识。因此相关职能部门要借助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体育锻炼的益处和相关知识,有条件的地方可定期举行知识讲座,传授一些简单、方便、经济的锻炼方法,提高农民对健身活动的认识水平,培养参与健身活动的热情,从而形成良好的体育健身氛围,使广大农民自觉地参与到健身运动中来。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体育政策、体育活动、健康常识,大力营造广大农民群众关心体育、热爱体育的良好氛围。并结合各种各样的农村群众体育活动,增进人们的体育知识,提高大家的体育意识。通过开展体育培训和体质检测活动,使大家进一步了解体育锻炼与人体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形成“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每天锻炼一小时、快乐工作五十年、健康生活一辈子”的新意识。同时还可以通过电视新闻广告、农民集会(赶集)、中小学生参与等方式,向农民宣传全民健身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全民健身在小康社会中的地位和国家对农村和农民体育的政策、法规等,通过发放体育锻炼实用指导手册,拍摄相关的体育教育片等进行全方位立体式体育宣传。

(四)提高农村基层政府体育建设的意识和能力

农村基层政府是优化管理并强化农村健身设施建设长效机制的主体,因此就要强化基层政府职能,因时因地制宜,广泛开展体育活动,进一步加强农村居民健身设施的宏观及细节管理。由于农村客观上存在场地设施少、体育器材缺、没有专业的体育指导人员等实际困难,所以农民的体育锻炼参与性不高,因此农村基层政府应建立健全农村体育管理机制,加大宣传全民健身的社会经济效应,培训专业的农民体育指导员,各地区可以利用地方独特的文化习惯和民间风俗,开展丰富多样的群众活动,利用节假日(或农闲)定期组织开展一些与农民生产生活相关的、具有传统特色的体育活动,从而激发农村广大群众的健身积极性。

基层干部是农村体育建设尤其是物质设施建设的带头人和组织者,他们的工作态度决定农村体育工作尤其是健身设施长效管理的成败。基于当前农村干部对农村群众体育的重视是相当的不足,为了保证农民体育健身活动的正常开展,基层乡镇和行政村应当成立领导机构和工作小组,并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定期进行检查考核,并将农村居民健身设施建设与管理纳入考核指标体系之中。乡镇要有领导干部分管体育工作,村委会也要有村干部专人负责本村的体育工作。并要定期地组织农村体育干部培训工作,不仅要让这些基层干部知道农村体育工作的重要性,更要让他们知道如何来管好农村体育工作。

(五)通过专项人才引导积极开展农村大众健身活动

农村体育事业需要专项人才引领,同时更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大众健身活动,这样才能使促进体育设施建设管理的长效性。因此要适时的引进和培养专门的体育人才,尤其是管理人才,如聘请专业的健身教练,或者引进体育院校的毕业生到农村进行专门的体育健身服务,为广大农民提供健身的信息咨询,以及专业的指导,确保全民健身活动在农村健康、科学、持续的发展。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应坚持因地制宜,灵活多样,与当地的生产劳动、民间生活相结合。在开发与组织农村群体活动时,一方面要考虑到农村体育活动项目具有民俗性,各地要加强分类指导,与当地的民间传统节日相结合,选择适合当地农村特点、参与率较高,易于组织,农民喜闻乐见的项目;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农村体育活动场地的天然性,天然的活动场地与城市相比大有优势,可在田间地头、自家宅院和街道路边随处就地开展农村群体活动;另外,根据农村的农作特点,农闲季节是开展农村群众体育的主要时间,其中春节、庙会等传统节日也是开展农村体育群体活动的好时机。

参考文献:

[1]朱家新,农村体育发展条件调查[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7):21—23.

[2]卢兆振 杨洪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农村体育若干问题的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5):15—17.

[3]于向.新农村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6):745—747.

[4]卢兆振,杨洪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农村体育若干问题的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5):22—23.

作者:丁道旭

第3篇:社交因素对老年人户外健身设施设计的影响

摘要:探索适用于老年人的户外健身设施的设计原则。表述社交活动对于老年人的意义,结合老年人社交活动的特点以及健身设施固有的使用原则,探索户外健身设施新的发展方向。总结出适用于老年人的户外健身设施的新设计原则。遵循新原则的户外健身设施能够提供更优质的使用体验。

关键词:社交 老年人 健身设施

引言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现状的一个重要表现,随着经济发展,为老年人提供一个美满幸福的晚年生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是更高层次的需求。而社交因素对老年人的积极影响,不仅仅体现在生理方面,同时也体现在心理方面。健身活动是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如何依托这个平台扩大社交因素对老年人的积极影响,给老年人提高优质的生活体验,是值得我们仔细思考、探索的。

一、社交对于老年人的意义

人类是社会性生物,人和人的生存以及发展都离不开这个社会。一个人想获得关怀、成就感等社会性需求,那么社交是必经之路。

罗伯特.哈威格斯提出的活动理论中指出,无论一个人处以何种状态,处在社会生活最底层的任务必然是社会活动,人漫长的一生中可能扮演着许多不同的角色,但是从整体的角度来看,个体所扮演的角色数量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中,并不会有太明显的区别,对于老年人而言,在失去了一些社会角色以后,仍能保持一个相对活跃的社会活动状态,那老年人的幸福感也会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范围划定已经摆脱了传统的“无病”的范围,增添了社会健康的内容,而在新的范围中,“幸福”被重点突出,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在人的健康状态中,幸福是处在金字塔顶端的状态,在这种幸福包括者身体、情感、智力和社会的健康等五种要素。由于人存在着个体差异行,所处的环境也不尽相同,所以幸福很难有一个定义,但是公认的是,幸福更多是主观的感受,这种感受是根据自身的标准(包括身体状态、生活状态等)对生活的评价,评价的结果简单的体现就是满意或者不满意,对生活的总体满意度或者具体生活领域的满意度高的人往往对生活评价也高。自我认知越清晰的人,对生活的满意度也是很高的,而自我认知是需要在社交活动中不断地完善、实现的。

社交活动对老年人的帮助不仅仅是自我感知层次上的,同时也会反映在生理层次上,研究表明,缺乏设计活动的老年人罹患阿尔茨海默症的概率会更高一些,是因为社交活动多的老年人同样获得了更多的认知储备,而认知储备的增加会降低阿尔茨海默症的患病率,大脑功能的锻炼有助于维持大脑活动。

二、老年人社交现状

(一)不同居住情况的老年人社交情况

1.居住在单位小区的老年人的社交情况:居住在单位小区的老年人一般社交情况良好,因为居住在自己身边的人大多数在人生阶段中有过接触,因此经常有一些结伴而行的日常活动,譬如一起去超市、健身等活动,同时,小区内的集体氛围也比较良好,因为曾经同处一个单位,就存在了许多共同话题的可能性,即便是陌生人,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以及警惕心都会降低许多,因此,新的社交关系建立的难易度也降低了许多。此类社区一般因为建立时间较为久远,所以现存的公共设施基本上较为陈旧,而且社区不能够为老年人提供足够的帮助。

2.居住在新建小区的老年人的社交情况:居住在新建小区的老年人社交状况一般,首先此类小区人口年龄分布比较均匀,老年人人口数量并不会很多,其次,因为不同的生活背景、教育背景等因素,使这些老年人找到共同话题的可能性降低,增加了社交的难度,同时即便社区中存在一个热闹的老年人团体,圈子外的老年人也很难融入其中,但相对而言,此类社区环境良好,设施比较健全。

3.异地养老的老年人的社交情况:此类老年人更确切的描述应该是“因为第三代儿童无人照看,所以搬迁到子女所在城市生活的老年人”。此类老年人的社交情况整体上是最差的,首先,这是一个全新的、陌生的环境,老年人想融入这个环境就存在一定的障碍,更不必说融入到一些小集体当中了,其次,当子女上班、适龄儿童上学,家中就只剩下老年人了(这种情况下的老年人一般是一人来到子女的城市,配偶留在家中),延长了老年人的孤独时间。

(二)整体概述:老年人在社交网络缺失的情况下是有很强的社交愿望的,希望能够填补自己空缺的社交圈子,但是与较强愿望所抵触的就是并不是很强的社交主动性。

虽然现在互联网飞速发展,但是老年人对互联网使用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已有的社交圈子。退休老年人的生活圈子以小区为主要范围,时间长,活动频率高,如何在社区中创建更多的机会,让老年人相互接触,开展社交活动,是亟需解决的问题。由于现代人的生活规律导致了社区生活模式较为封闭,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可能性降低,但是人作为社会性生物,交流是必需品。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在生理机制上开始走下坡路,也引发了心理层次的变化。生理上的衰退以及心理情感的變化交织在一起,互相影响,表现为“孤独感和失落感”,生活圈子缩小,相应的社交圈也缩小了,这种心理又加速了身体机能和心理衰老的过程。

三、户外健身活动对社交的影响

体育社会学最早在19世纪由英国著名学者H·斯宾塞提出。在这门理论中指出,体育活动是促进现代社会文明发展,拉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良好媒介。人与人的交往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在特定的情景中建立一种联系,其后是在这种联系下开始沟通。而户外健身活动使老年人具备了这种特定背景下的联系,相对于借助于通讯工具的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交往方式,户外加深活动具备的一个优势体现在空间距离方面,空间距离于人与人的人际交往的产生是成正相关的,即空间距离越近,人际交往的产生就越容易,同时过程也会相对顺利。

户外健身活动会往往是人们以一种特定的方式组合起来进行的若干种行为,行为过程中需要老年人的配合与协助,而这些都是拉近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契机,以内能够协调人际关系,通过合适的组织形式,改善老年人的社交现状。

四、社区健身设施的发展现状以及老年人的健身情况

(一)老年人对健身活动的积极性:居家养老是基于我国国情的一种以社区为依托的养老模式,同时也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养老模式,社区内的公共健身设施在的区域因其开放性、聚集性以及健身性,成为老年人户外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虽然目前大多数的社区健身设施并不是针对对老年^设计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老年人是社区健身设施的主要使用者。

近年以来,全民健身热情高涨,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也不例外,2017年全国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人次达到6820万,约占当年是老年人口总数的30%以上。以上海市为例,高昌英的《上海市老年^体育健身现状调查分析》显示,上海市男性老年人和女性老年人每周参与3次以上健身活动的比例为54.62%和62.18%,男性老年人健身活动时长在30分钟~60分钟的占比达到45.09%,女性老年人健身时长在60分钟以上的占比达到50%。老年人在参与户外健身活动的这一段时间内存在着和其他参与者产生交流的机会,但是机会的多少以及机会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的特点。

社会老年人的健身方式不断多样化,包括且不限于散步、器材健身、竞赛运动、广场舞、太极拳/剑等活动,同时,老年人健身方式也呈现系统化、团体化、专业化的趋势,以广场舞为例,许多老年人自发地组织成为团体,有统一的着装,还会聘请专业人士进行培训,这代表着中国老年人对健身生活的一个更高品质的追求。

对老年人参与社交活动的时间长度产生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老年人的身体素质,因此户外健身活动也间接促进了老年人的社交活动,其次,居室到活动空间的距离也是一个影响因素,距离越小,对老年人社交活动的正影响力越大,从这一个方面看社区内的户外健身器材具有明显的优势性。

(二)国内外社区健身器材发展现状:与之相对的是国内社区户外健身实施较为落后的现状,目前的社区健身设施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设施更新换代缓慢,从现有的图书资料中我们不难看出现今的社区健身设施与若干年前的健身设施并无太大的区别。工业设计的目的就是满足人的需求,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群众的需求必然也是在发展、变化的。2.设施老旧,存在安全隐患,大多数的社区健身设施是在社区建成之初就配备的,但是后期缺乏相应的管理以及维护,在人为以及天然因素的影响下,设备难免老化。3.形式单一,现有的社区健身设施更多的是作为单体存在,没有设施之间的联动性,同时作为一个整体,放在具体的环境之中显得格格不入。

户外健身设施因其功能性和开放性,吸引了许多老年人的参与,成为老年人的一个日常活动的重要平台,如何依托这个平台,增加老年人的社交活动,将是一个新的发展思路。世界范围内一些地区和国家的老龄化出现得较早,发展得较为成熟,以丹麦为例,丹麦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量的24.5%,在全世界范围内排名第十七位。在丹麦出现一种新型的户外健身设施系统,在一个区域中包合多种器械,器械包含了不同的难易程度,适合不同身体条件的人群使用(不仅仅局限于老年人群体),降低了活动参与的门槛,同时激发了老年人的探索欲望以及活动积极性,吸引更多老年人参与多活动之中,增加了社交的机会。

五、基于社交因素的户外健身设施设计原则

(一)相似性:人际交往中的相似性定律明确指出,每个人都倾向于和自己契合度高的人交往,这种相似性包括了人的信仰、兴趣、爱好等因素,每一种相似性都会产生一种吸引力。促进老年人的社交,首先就是唤起老年人参与社交的意愿,而户外健身设施具备了第一个也是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老年人对健康渴望的相似性,在此基础上,赋予户外健身器材更多具备老年人相似性特点的因素,能够引起老年人的兴趣,刺激他们参与的热情。

(二)以社交网络为中心:作为老年人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户外健身器材,应以维持、增强老年人的社交网络为中心,加强参与过程中的开放性,以此增加老年人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提高老年人的参与感。除此之外,加强老年人的社交不仅仅是强调老人之间的社交往来,最终目的应该是加强老年人与不同的年龄段的人的社交关系,尤其是与年轻人的社交关系,在与年轻人的社交互动过程中,老年人因其人生阅历和经验,往往能获得尊重,同时能提高老年人的自我认知,进而提高生活满意度。

(三)系统性:系统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户外健身设施作为一个要素,与使用者以及环境组成一个大的系统,要做到与环境保持一致性,譬如在西部地区和沿海地区,因其地貌特征和空气原因,在防腐蚀性和色彩等方面就要区分对待。

第二个方面,户外健身设施自身要保持系统性,首先在功能上不仅仅局限于体能活动,也可以增加部分有益于智力活动的功能,除此之外,户外健身设施在功能上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器材与器材之间有衔接性,它承载的不仅仅是简单的产品功能,同时是有利于老年人社交活动的新方式。

(四)多種互动可能性:社区内的户外建设设施因其自身的开放性决定了参与的多样性以及人群多样化的两个特点,在这个生活场景中包合了多种的互动可能性。多种互动形式的体验能够达到身心脑力锻炼体验相结合的效果,提升了锻炼的成果和效率,同时也增强了社交活动。我国老年人常见的娱乐活动包括棋牌类游戏广场舞等,具有陶冶性情、增进交流、锻炼思维的益处,借鉴其中的互动方式,为发展针对老年人的户外健身设施提供新的思路。

总结

户外健身设施的设计研究,目的不仅仅是让老年人获得一个健康的生理状态,更是希望以户外健身设施为平台,从老年人行为需求探索出发,重心在于满足老年人的社交需求,日本著名设计师喜多俊之曾经说过“以舞台剧来说,有后台作为舞台上演出的支援,同样的,住宅中也有着‘舞台’和‘后台’”。针对于老年人的户外健身设施也应该具备着“舞台”和“后台”,基础的健身功能是“舞台”,为老年人带来的社交上的拓展是“后台”,两者结合起来,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作者:李浩 朱立珊

第4篇:苏州全民健身体育场地与设施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摘 要:苏州为江苏省首批体育强市,其文化水平比较发达,地理位置特殊,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比较高。最新数据显示,苏州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02平米,这与苏州全民健身点体育场地器材的需求还相差甚远,当下体育场地与设施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和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以苏州全民健身体育场地与设施的使用与管理现状为研究对象,对苏州市14个全民健身体育场地场馆与设施地点的218 名锻炼者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场地设施的数量和种类缺乏,损坏严重,卫生状况是令人堪忧。部分学校已经实施对社会开放,但仍然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多数使用者没有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7成的使用者对全民健身工程场地安放健身设施的类型不满意;有接近2成的使用者对全民健身工程(点)的健身设施质量不满意;有 1成的使用者不同程度的认为健身设施不實用。为此,本文针对全民健身工程场地、场馆及设施使用、管理和协调发展等三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全民健身;体育场地;场馆;配套设施;

一、研究背景

2008年,苏州为江苏省首批“体育强市”。根据第5次全国场地普查苏州市普查的结果,目前苏州市共有各类体育场地5549个,占地面积1246多万平方米,苏州市总人口是578万,苏州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是2.16平方米,每万人拥有的场地数是9.6个。但和国外比较来看,人均场地占有面积差距甚远。2012年最新数据,苏州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02平米,这与苏州全民健身点体育场地器材的需求还相差甚远,当下体育场地与设施还存在很多的问题。1早在1990年,意大利、芬兰、德国和瑞士每10万人平均拥有场地为212个、457个、248个和220个,日本为260个,1994年韩国为10062个。苏州作为文化水平比较发达的城市,特殊的地理位置,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比较高,通过对苏州市体育场地与设施点的实地调查,发现苏州市区管理场地设施的资金存在严重缺乏,健身设施的损坏严重,卫生状况令人堪忧,公益性全民健身工程点的数量少,场地设施的数量和种类单一。仅依靠现有的一些社区、社会健身场馆等体育设施数量远远不够,不能达到全民健身的要求。需要管理者或执行者拓宽思路,充分利用各方面的体育资源,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场地设施的协调发展。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基本情况:根据苏州市 2004 年体育场地普查结果可知,苏州市共有各类体育场地场馆5872 个,人均占有体育场地面积 2.04 平方米。但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美国的人均体育场地占有面积已达到 14 平方米,德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 4.3 平方米。同发达国家相比,目前苏州市人均全民健身体育场地面积还存在很大差距。

从 1998 年到 2010 年底,苏州市区共建全民健身工程设施 658 处,拥有各类健身设施 5984 件,每个全民健身工程(点)的面积不少于 400 平方米,每个健身工程(点)有 8-10 个种类的健身设施,投入资金 3 万左右。近四年间,苏州市体育局先后对苏州市区的 68 个全民健身工程(点)的健身设施进行了报废更新,还有一些损坏的健身设施需要进行维护。

1、场地、场馆及设施的种类及数量:体育场地场馆主要包括:田径场、网球场(馆)、篮球场(馆)、足球场、高尔夫球场、健身房、瑜伽馆、舞蹈馆、台球馆、游泳馆、羽毛球场(馆)、乒乓球馆、保龄球馆、、武术场馆等。苏州市体育局为全民健身工程点采购的健身设施种类超过了 13 个,如扭腰器、肩关节训练器、太空漫步器、健骑器、双人大转轮、双人腰背按摩器、太极推手器、自重式座蹬训练器等等。这些不同类型的健身设施,使用的方法不一样,练习的部位也不一样,健身的效果也不同。

根据苏州市 2004 年体育场地普查结果可知,苏州市共有各类体育场地场馆5872 个,人均占有体育场地面积 2.04 平方米。从 2003 年至 2012年,苏州市区建有全民健身工程(点)场地设施 658 处,并拥有各类健身器材 5984件。

2、场地、场馆及设施的损坏情况:苏州市的全民健身工程体育场地与设施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健身设施的损坏,有的是人为损坏,有的是自然使用损坏,还有的是管理不到位造成的损坏。在苏州全民健身工程点损坏的健身设施中,有 43%的健身设施损坏严重,还有 57%的健身设施损坏不严重。在与使用者的访谈中知道,有些损坏严重的健身设施,开始只是轻微的磨损,但由于缺乏对这些健身设施的维护,久而久之,原本磨损不严重的健身设施也变得越来越严重,直到最后几乎无法使用。

健身设施经过使用必然会磨损,但健身设施磨损并不要紧,最为重要的是对这些磨损设施需要及时的维修和保养,只有这样,这些磨损的健身设施才能延长安全使用寿命,使用者可以继续使用。

(二)使用现状分析

1、使用者锻炼方式的选择:全民健身路径在配建时,明确要求注明每个器械名称和简单的锻炼方法或文字或图形,健身路径生产厂商在生产健身路径的同时配套生产了有关的器械指导告示牌。其实在实地调查中我们也看到,只有 12.3%的练习者承认自己是根据指导牌中的指导进行练习;28.4%的练习者模仿别人练习,别人怎么做,他就怎么做;53.6%的练习者根据自己对器械的主观理解来练习;只有 5.7%的练习者有专门指导。可见,苏州市参加锻炼的部分人群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这样的后果是很多练习者往往错误地使用器械,这不仅不能充分发挥器械的功能,还易对器械造成损害,缩短器械的使用寿命。

同时我们也发现在全民健身点上,只有个别点的活动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指导,其它大部分地方没有发现社会体育指导员从事指导工作,这也对锻炼者如何科学锻炼产生了影响。因此,配备各种社会体育指导员对全民健身路径的锻炼人群进行科学指导,应是解决苏州居民在全民健身中科学锻炼的当务之急。

2、使用场地设施的时间:不同的使用者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而选择不同的健身时间。调查数据显示:健身者参与健身活动主要集中在早晨和下午。早晨、下午和晚上的健身人数分别是 68 人、71 人和 46 人,分别达到了抽查人数的 34%、35.5%、23%,说明人们选择健身的时间相对比较集中,选择健身的时间越来越科学,早晨体力充沛,空气清新,下午和晚上进行健身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睡眠。使用者利用场地设施健身时间相对比较集中,是使用者需要指导的最佳时间,也是场地设施最需巡查维护的时间。

(三)使用场地、场馆及设施的方法

1、锻炼者使用场地、场馆及设施情况分析:调查得知,34%的使用者会使用场地设施进行健身,原因是使用者本身有体育方面的知识,根据场地健身设施上的使用说明书学会的。但仍有66%的使用者不会使用场地设施,看到别人怎么使用就学着怎么使用,原因可能是使用者不认识文字,看不懂使用说明书等等。因为多数使用者不会使用场地、场馆设施或没有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练习,很容易发生健身伤害事故。使用者不会使用健身设施很正常,在碰到不会使用的健身设施时,不能盲目的使用,一定要向会使用的人学习或者请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指导,在掌握使用方法之后,再使用这些健身设施。

2、指导使用场地设施情况分析:调查中知道,有56%的全民健身工程场地场馆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对使用者的锻炼进行指导,还有44%的全民健身工程场地场馆的使用者没有得到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正确指导。说明社会体育指导员对指导使用者使用场地设施的服务意识不强或者是管理者对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认识到社会体育指导员对使用者健身的重要性。因此,使用者在不会使用健身设施时,要主动积极的向社会体育指导员咨询,掌握一些常见健身设施的使用方法,并能够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下使用健身设施,进行科学的健身,达到自己健身的目的。同时社会体育指导员要将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主动積极的传授给使用者,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自身的作用。2

3、场地设施的使用与不同群体之间的要求:实地调查中得知,全民健身工程地点的少年儿童健身设施种类和数量很少,由于缺乏儿童健身设施,一些少年儿童就到成人的健身设施上进行健身,出现了少年儿童抢占成人健身设施健身,由于成人的健身设施不适合少年儿童健身,从而导致时常会发生少年儿童的伤害事故。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是少年儿童在校时间锻炼的主要场所,学校的体育设施主要是针对少年儿童设置的。为了解决健身设施类型和数量的不足,特别是少年儿童的健身设施,因而要加强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社会的开放,缓解全民健身工程场地设施的缺乏。3到 2010年底,苏州市区共有 71 所学校对社会开放。学校体育资源适时的对外开放,提高学校体育资源的利用率,需要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等单位共同制定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使用的管理制度。对于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的学校,为了维护和管理学校的体育资源,确保学校体育资源的安全,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可以根据物价部门的核定,向进校使用体育场地设施的使用者收取一定的费用。4

4、对场地设施的使用的满意度情况分析:相关数据显示:有69%的使用者对全民健身工程场地安放健身设施的类型不满意。78%的使用者对全民健身工程场地安放健身设施的数量不满意。有 18.5%的使用者对全民健身工程(点)的健身设施质量不满意。有 10%的使用者不同程度的认为健身设施不实用。

在类型上,说明了使用者的健身内容广泛,需要多种健身设施,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健身设施的类型少或已有的健身设施类型不符合使用者的需要。在数量上,说明苏州市区的全民健身工程地点健身设施的数量偏少,也说明了使用者的数量远超过健身设施的数量。在质量上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使用者不会使用健身设施并造成了人为的损坏健身设施,也有可能是健身设施的本身有质量问题,还有可能是健身设施的使用频率过高,超负荷运动,加速了健身设施的自然磨损。

在实用性方面,可能是健身设施的种类少,也有可能是使用者的健身内容广泛所导致的状况。

三、结论

苏州全民健身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其中扭腰器、太空慢步机、健骑器、大转轮等设施相对较多,而攀网、肋木等健身设施较少。全民健身工程场地设施的使用者只有1/3,且数量和种类缺乏,适合少年儿童健身设施更少,健身设施的损坏严重,卫生状况更是令人堪忧。部分学校已经实施对社会开放,但仍然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5

使用健身设施的锻炼者时间选择主要集中在早晨,下午和晚上健身,其对操作简单,技术要求不高的健身设施使用频数高。多数使用者没有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只是进行盲目的健身,造成健身伤害事故时有发生。

有7成的使用者对全民健身工程场地安放健身设施的类型不满意;有接近2成的使用者对全民健身工程(点)的健身设施质量不满意;有 1成的使用者不同程度的认为健身设施不实用。管理者应把保证使用者的健身安全放在第一位,确保每位使用者的健身需求。

四、发展对策

(一)针对使用方面的建议:经常组织使用者听有关健身方面的知识讲座,请健身方面的专家到健身现象为使用者传授健身运动知识,丰富使用者的健身知识,同时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让使用者科学的使用健身设施,减少人为损坏。增加操作简单,技术要求不高的健身设施数量并提高维护力度。增加多数使用者喜爱的健身器材数量和种类,使用者主动向别人请教,学习健身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避免健身事故的发生。

(二)针对管理方面的建议:管理机构之间对全民健身工程场地设施的规划和布局进行协商,使场地设施的规划和布局科学合理。全民健身工程场地设施的管理主要依靠器材巡查管理自愿者和专业维修人员,增加器材巡查管理自愿者和专业维修人员的数量,同时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的服务意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和支持全民健身工程管理工作,建立维修基金,列入每年专项财政预算,同时简化财政审批手续,对损坏的健身设施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新。加大对器材巡查管理志愿者、专业维修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维修水平。在分配工作时,按“靠近”的原则进行分配,加大对周边全民健身工程(点)的巡查频率,对所有健身设施进行巡查、维护。要不定期的对健身场地进行清扫,定期对健身设施进行消毒。

(三)针对场地、场馆及设施之间协调发展方面的建议:上级部门和街道、社区等拨出更多的资金及人力物力来扩充体育场地、场馆及设施的建设,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在建设的同时更多的考虑使用者的感受,将苏州的整体发展融入其中,综合考虑交通,人口,经济,环境等因素提出合理的规划,促进其协调发展。管理者组织使用者积极主动学习健身方面的文化知识,提高理解器材使用说明书的能力,能够按照说明书进行正确的操作健身设施;管理者要招聘更多的器材巡查管理自愿者和专业维修人员。志愿者要积极的参与培训,争取成为器材巡查管理自愿者或专业维修人员,认真做好志愿服务工作;使用者可以适当捐赠钱物,增加场地设施的数量和种类,并主动的保持场地设施的卫生、及时清理场地器材的垃圾。

参考文献:

[1]曹晨曦,曹琼瑜.苏州市城区全民健身路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4):325-330

[2]吴云红.浅谈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全民健身发展中的作用[J].科学咨询(科技· 管理),2011,(4)

[3]丁云云.苏州市城区中小学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现状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9

[4]2010度苏州各市(县)、区群体工作情况统计表

[5]何欣.公共健身设施维护考验管理水平[N].苏州日报,2010-9-7

[6]戴杰.苏州市中小学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的可行性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3

[7]朱琳.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化法理思考[J].体育与科学,2011,(5):35-39

[8]肖林鹏,袁玉涛等.我国群众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现状及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4)

[9]张建业,王艳红.对我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现状的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

[10]胡微,超慧.全民健身路径管理问题研究[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6,(2)

[11]苏华.我国社区体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05,(12)

[12]刘雪姣,侯斌,黃亚莉.全民健身体育场地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体育文化导刊,2012,5

作者:颜廷锴

第5篇:狠抓基础设施建设 开创全民健身新局

——2011年奉节县全民健身活动工作总结

201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体育局的精心指导下,奉节县体育事业局紧紧围绕“健康重庆”建设主题,切实贯彻落实《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狠抓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全民健身体系构建,统筹协调,精心组织,群众性健身活动开展有声有色,成绩显著。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保障措施得力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群众体育工作。鉴于体育工作的重要性,在县级机关改革中,依然独立设置体育事业局,负责全县体育组织协调工作。县政府每年召开两次政府办公会(或常委会议,专题研究群众性体育工作)。2011年奉节县第七届运动会召开之际,县政府更是先后三次召开部门及乡镇协调会,确保运动会圆满举行。2010年12月启动体育馆和游泳池建设,首期投资6000万元,现正紧张施工,预计将于2012年投入使用。投资8000万元修建的凤凰山登山梯道,一期工程已经竣工投入使用,二期工程现已进入招投标程序,预计今年11月中旬开工。多方筹措经费,大力改善乡镇健身环境,近几年累计投入300万元,目前全县30个乡镇、40个行政村已经拥有了规范的健身场地,配置了乒乓球台、篮球架、门球场、健身路径工程等健身设施及器材。

二、组织机构健全,健身网络协调发展

健身运动是民生工程、德政工程,也是幸福工程。为了促进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县体育事业局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和县政府

的大力支持,精心策划组织,多方协调统筹,研究细化落实各项方案措施,切实做到了年初有计划、活动有方案、保障有预案、落实有措施,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逐步形成了“精心策划定方案,统筹协调促落实”的常态化工作机制,确保活动开展有条不紊、遍地开花、稳步推进,为全县群众健身运动的广泛、深入开展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

县体育事业局还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积极组织、精心指导,全县现已建立体育协会21个,发展会员万余人;尤其是老年体协、自行车协会、登山协会、舞蹈协会等协会,组织活动规模化,锻炼竞赛日常化,在推动全民健身热潮的形式中发挥了积极带头作用。全年累计培训国家

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期,共计112名;创建国家级青少年俱乐部2个。以协会和部门为载体,全民健身竞赛活动有声有色,广泛开展。

我们还及时协调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及乡镇、社区,为广场健身队的培育组织、业余体校建设、以及地方性趣味运动项目的开发设计提供支持,切实做到健身运动组织的全方位、全覆盖。

三、品牌联赛渐成常态,健身赛事异彩纷呈

经过近几年持续不断的努力,县内篮球、乒乓球、羽毛球、中国象棋四大联赛初具规模,部门联办活动精彩无限,重大赛事活动持续举办,全县群众性体育运动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我健康,我快乐”的健身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我县经常坚持体育锻炼的有48.18万人,占45.45%。(其中城市12.3万人,占城市人口的82.2%,农村35.88万人,占农村人口的39.4%。)

2011年,我县群众性健身活动呈现五大亮点:一是成功举办

奉节县第七届运动会,本届运动会比赛项目、参赛代表团、运动员人数均创历史新高,吸引了县内外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县广播电视台进行了持续一个多月的深度报道,全程录制开幕式实况并多次播放,反响强烈;二是在城区10个社区创新开展以社区、楼院为主的全民健身居民运动会;三是进一步巩固和组织了“四大联赛”,即现已形成颇具影响力的篮球、乒乓球、中国象棋、羽毛球四大联赛制;四是以青少年体育为重点,大力实施“个十百千万”素质教育工程,中国教育报进行了专题报道,该工程并在全市教育系统进行推广;五是以协会和部门为载体,广泛开展全民健身竞赛活动。

全年以我局为主累计开展以“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为主题的县级大型体育活动36次;与全县129个部门和单位联合组织实施了“健康奉节”建设为主题的体育竞赛活动。2011年“体彩杯”男子篮球联赛,吸纳参赛队伍14支;奉节县“阳北煤矿杯”中国象棋联赛,共有10支参赛队;乒乓球联赛,参赛队伍达到23支。基本做到了“天天有赛事,周周有看点,月月有主题,年年有亮点”。健身运动正深刻影响并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附:2011年奉节县群众性健身活动概揽(其中

11、12月的活动安排均已正式启动)

1. 1月1日,由奉节县体育局主办,县老体协承办的2011年“社保杯”庆元旦广场舞展示活动在地王广场隆重举行。

2、1月15日,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奉节县委员会主办,县体育局承办的2011年县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森林杯”政协委员趣味体育活动在乔木广场隆重举行。

3. 2月3日-7日,由奉节县委宣传部主办,奉节县体育事业局、奉节县象棋协会承办的2011年“体彩杯”象棋迎春擂台赛在帝王广场隆重举行。

2月4日-8日,“体彩杯”迎新春篮球友谊赛在乔木广场举办。 4. 3月1日-6月30日,由县体育事业局主办,县乒乓球协会承办的奉节县2011年乒乓球联赛在诗城乒乓球俱乐部举行。

5. 3月26日,由奉节县体育事业局主办,奉节县自行车协会承办的2011年“健康奉节〃体彩添彩”自行车比赛顺利举行。

6. 3月26日,由奉节县体育事业局、奉节县阳北煤矿公司主

办,奉节县象棋协会承办的2011年“阳北煤矿杯”中国象棋联赛在地王广场顺利开赛。赛程为3月26日至6月30日,比赛地点在地王广场。

7. 3月28日,由奉节县体育事业局、白帝城风景区管委会主办的2011年鱼腹社区“六城同创”居民趣味体育活动在三国苑广场顺利举行。

8. 4月29日,奉节县体育事业局、永安镇人民政府承办的2011年竹枝社区“六城同创”居民趣味体育活动在竹枝社区隆重举行。

9. 4月16日-17日,“健康校园杯”中学生田径运动会暨跳

绳活动在夔门高级中学举行。

10. 5月7日,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市委宣传部、市体育局、奉节县人民政府承办,市社体中心、市登山协会、县委宣传部、县体育事业局协办的重庆市2011年“红五月”百万市民登山大联动——奉节县登山分会场活动在凤凰山登山步道隆重举行。

11. 5月6日-8日,为了推进我县“六城同创”活动的深入开展,由奉节县教育委员会、奉节县体育事业局主办,奉师附小、辽宁小学承办的“健康奉节”小学生篮球乒乓球比赛在奉师附小、辽宁小学、乔木广场举行。

12. 5月12日,由奉节县卫生局主办,奉节县体育事业局协办的奉节县卫生系统2011年职工运动会在乔木广场隆重举行。

13. 5月26日,为了推进“六城同创”活动的深入开展,由奉节县体育事业局、永安镇人民政府、奉节县老年人体育协会主办,奉节县老年体育辅导站、永安镇老年人体育协会承办的2011

年奉节县健身腰鼓比赛在县人民广场隆重举行。

14.5月26日,为了推进“六城同创”活动的深入开展,由奉节县交通委员会主办,奉节县体育事业局协办的2011年奉节县交通系统第二届运动会开幕式在帝王广场隆重举行。

15. 6月3日-9月28日,由奉节县体育局主办,县羽毛球协会承办的2011年奉节县羽毛球联赛在实验中学成功举行。

16. 6月26日,由县政府办公室主办,县体育局、永安镇承办的奉节县步云社区居民趣味运动会在步云社区隆重举行。

17. 6月18日-6月30日,由县政府主办,县体育局、县教委、县总工会和县文广新局共同承办的奉节县第七届运动会在永安镇隆重举行。

18. 6月30日-7月1日, 由奉节县教育委员会、县体育事

业局、共青团奉节县委主办,县人民医院、县象棋协会承办的奉节县第四届“天使杯”中小学生象棋赛在青少年宫成功举行。

19.7月12日,由县委办公室主办,县体育局、永安镇承办的奉节县朝阳社区居民趣味运动会在朝阳社区隆重举行。

20.7月28日,由奉节县体育事业局主办,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奉节分公司承办的2011年第二届“动感地带”三人制篮球比赛在乔木广场隆重开幕。

21. 8月3日,由县委宣传部主办,县体育局、永安镇承办的奉节县新竹社区居民趣味运动会在新竹社区隆重举行。

22. 8月6日,由奉节县体育事业局、县围棋协会主办,瓯能集团承办的2011年第一届“瓯能杯”围棋团体对抗赛在天鹅湖宾馆会议室隆重举行。

23. 8月13日,由县国土房管局主办,县体育局协办的国土房管系统职工运动会在兴隆镇繁荣中学隆重举行。

24.8月15日,由县政法委主办,县体育局、永安镇承办的奉节县明良社区居民趣味运动会在明良社区隆重举行。

25.9月1日-2012年1月,由奉节县体育局主办,县篮球协会承办的奉节县“体彩杯”男子篮球联赛在乔木广场隆重举行。

26.9月25日,由奉节县老年人体育协会主办的奉节县九九体育节登山比赛在凤凰山健身步道隆重举行。

27.9月28日,由县政协办公室主办,县体育局、永安镇承办,中医院、明月社区协办的奉节县明月社区“六城同创”居民趣味运动会在凤凰山健身步道隆重举行。

28.10月15—16日,由重庆市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奉节县体育局、县林业局主办,县中国象棋协会承办的奉节县第二届“森林奉节杯”中国象棋邀请赛在地王广场和青少年宫隆重举行。

29.10月17日,由县委组织部主办,县体育局、永安镇承办的奉节县香山社区居民趣味运动会在香山广场隆重举行。

30.10月,由奉节县教育委员会、县体育事业局、共青团奉节县委主办,县围棋协会承办的奉节县第四届中小学生围棋赛在青少年宫成功举行。

31.10月15日,由奉节县教育委员会、县体育事业局、共青团奉节县委主办,县武术协会承办的奉节县中小学生武术比赛在青少年宫成功举行。

32. 11月10日-13日,由县教育委员会、县体育事业局主办的奉节县2011年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在吐祥小学举行。

33. 11月15日,由县人大办公室主办,县体育局、永安镇承办的奉节县茶店社区居民趣味运动会在茶店社区举行。

34. 11月24日-27日,由县教育委员会、县体育事业局主办的奉节县2011年中学生篮球、乒乓球运动会在实验中学举行。

35.12月5日,由县统战部主办,县体育局、永安镇承办的奉节县康宁社区居民趣味运动会在康宁社区举行。

36. 12月,由奉节县老年人体育协会主办的奉节县九九体育节老年体育汇演在地王广场举行。

奉节县体育事业局

二○一一年十月十五日

第6篇: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工程实施办法

为加速我省城乡基层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推进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省政府决定实施云南省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工程,从2010年到“十二五”期间,加大力度建设县(区、市)、乡(镇)、村级全民健身设施,使我省全民健身设施条件得到改善。为加强资金管理,完善使用机制,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总体原则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加强设施建设、拓展服务领域、完善管理机制相衔接,政府主导实施、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根据需要和可能,加快推进全省城乡基层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以当地政府投入为主,省级适当补助,逐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全民健身需求,促进基本公共体育设施享有均等化。

(二)坚持规划先行,突出重点的原则,在科学制定规划基础上,对设施的数量、规模、布局等进行统筹规划和合理配置,围绕重点区域、重点项目、择优扶持,确保能够基本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

(三)省级补助资金集中用于体育设施项目建设,坚持“集中使用、突出重点、奖补结合”的原则。对建设积极性高、建设质量好,按时完成建设任务,依托健身设施积极开展全民健

1 身活动,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的地区将加大资金和项目的支持力度。优先安排场、馆两项都同时建的县(区、市)。

(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建设内容和标准以基本配置为基本要求,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当地传统文化和老年人等人群健身需求,可增加投入提高场地设施的标准和增加种类。

(五)量力而行、注重实效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严禁盲目攀比和铺张浪费。前期设施建设要与后期管理相结合,提高场地设施使用效益。县级体育场、馆可一次规划,逐步建设。

(六)整合资源、有效利用原则。要与当地社区、学校、综合文化站(点)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相结合,整合资源,有效利用体育公共设施,提高投资的社会效益。

二、项目建设内容和标准

(一)县级体育场馆

1.体育场:基本配置包括标准跑道、标准足球场和田赛场地、适量的观众看台及附属配套用房。

2.体育馆:要具备多种功能,能开展群众参与度高的多项体育运动,同时可进行文艺演出、大型集会等文化活动。

(二)乡镇体育设施

基本配置为一个带看台的灯光篮球场。鼓励有条件的乡镇结合灯光球场建设户外体育健身广场,以及其他体育场地设施。

(三)行政村和社区体育设施

2 1.行政村:基本配置为1个标准篮球场、2张乒乓球台的场地设施。

2.社区:基本配置为一个建有室外健身设施(全民健身路径器材或带围网非标准球场)的多功能健身点;也可是一个配备健身器材设施的体育活动室。

(四)自然村体育设施

基本配置为1个标准篮球场、2张乒乓球台的场地设施。

三、实施范围和对象

实施对象是尚未建有达到上述相应标准设施的县(区、市)、乡镇、行政村和社区,以及25个边境县和迪庆藏族自治州的30户以上自然村。已经达到标准的不在实施范围内。

四、资助标准

(一)县级体育场馆补助

原则上每年安排3000万元,根据项目实施县申报项目的投资规模,按照项目投资规模给予100万元至300万元不等的补助。

(二)乡镇体育场地设施

每年安排1000万元,安排100个乡镇,每个补助10万元场地设施经费,不足部分地方补足。

(三)行政村和社区体育场地设施

每年安排3000万元,安排1000个行政村和社区,每个3万元场地设施经费,不足部分地方补足。

(四)自然村体育场地设施

每年安排3000万元,安排25个边境县中的1000个行政村,每个3万元场地设施经费,不足部分地方补足。

五、项目申报和实施

(一)申报程序

1.申报乡镇、行政村(社区)和30户以上自然村级项目,县级体育、财政部门按照实施对象和原则对所辖乡镇、行政村(社区)、自然村项目进行遴选后上报州市体育、财政部门;州市体育、财政部门按照轻重缓急,排列项目次序,编制项目申请计划,统一将项目申报材料上报省体育局、财政厅。

2.申报县级体育场馆项目,由各州市体育、财政部门对项目进行遴选,按照轻重缓急排列项目次序,编制项目申请计划上报省体育局、省财政厅。

3.直管试点县可直接将项目申请报告报省体育局、省财政厅。

4、省体育局、省财政厅组织专家对各地上报的项目进行论证、评选后,根据评选结果下达项目及资金。

(二)申报材料包括以下内容: 1.项目申请报告。

2.申报项目实施方案(达到项目设计深度;项目按照使用年限不低于5年的标准设计;实施方案须附项目概算书、项目申请报告和项目现状图片资料;县级体育场馆还须附土地使用

4 证、发改委的立项批复、规划许可证等有效证明)。

3.项目建议方案表(见附表)。 4.地方配套资金文件。 5.其他要求报送的相关材料。

(三)名额分配及申报时限要求

各级全民健身设施项目申报时间为每年6月底前。省体育局、省财政厅根据各地建设积极性、上年项目建设质量和申报项目确定分配名额,于当年11月底前确定下一年的实施项目。

六、监督及管理

(一)加强领导,协调配合

各级体育、财政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密切协作,共同配合,积极指导和组织辖区的实施工作,要建立相应的工作例会、督导检查、进展通报、协调联动等工作机制,确保责任、措施、经费落实到位。县级以下项目原则上在一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凡不能在规定时限内完工的,须逐级上报。县级体育场馆原则上在两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不得超过3年。

(二)合理预算,加强监管

县级和乡镇级项目的设计方案和资金预算,要量力而行,注重实效,保证资金到位,不留缺口;工程要严格执行招投标、监理、验收、审计等制度。行政村(社区)和自然村级项目,鼓励当地村(居)民自愿投工投料参与建设,但严禁摊派;鼓

5 励使用本地建筑材料和人工,降低工程成本。要严格施工管理,切实把好质量关,杜绝“豆腐渣”工程。各级体育、财政部门要主动协调审计、监察等部门和单位,参与监管和支持项目建设。

(三) 资金拨付和管理

1.省级补助资金根据每年确定的各级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的项目及分配资金, 县级项目补助资金由省财政逐级拨至项目实施单位;县级以下项目由州市体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补助资金统一由省级财政部门拨至州市财政专户。

2.省级补助资金要全部用于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管理等费用不得从补助资金中开支。为确保工作顺利开展,相关州市要安排必要的项目实施管理费用,用于必要的业务开支。

3.各级体育和财政部门要加强对资金使用和项目建设的监管,定期对工程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坚决杜绝截留、挤占、挪用资金的现象发生。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除收回资金,还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4.项目竣工后,由州市体育和财政部门组织检查验收,并于每年9月30日前向省体育局、省财政厅提交项目实施情况报告、验收报告、审计报告。省体育局、省财政厅将组织督导组,采取抽查或委托评审等方式对资金使用情况、成效进行检查和考评,检查和考评结果将作为以后分配项目和资金的主要参考因素,并在全省体育局长会议上作通报。

(四)所有体育基础设施项目均要在项目明显位置注明:“体育彩票公益金资助”字样。

(五)各地要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尽快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报省体育局、省财政厅备案。

第7篇:健身房健身计划

1:心肺功能训练计划:(心肺功能的提高对增肌很有利)

每周2-3次,每次30-60分种 心率控制在(220-你的年龄)x80%左右

2:力量训练计划参考

A.慢跑热身10分钟

B.伸展目标肌肉(采用静态拉伸)

第一天腿部腹部训练:腿部训练有利于全身肌长

坐姿腿举 4组x10-12次

史密斯深蹲 4组x10-12次

腿弯举 4组x10-12次

悬垂举腿 4组x15-20次

仰卧起坐 4组x15-20次

斜板仰卧起坐 4组x15-20次

仰卧转体起坐 4组x15-20次 (练习腹斜肌动作)

健身球卷腹 4组x15-20次

举腿卷腹 4组x15-20次

反向卷腹 4组x15-20次

传统卷腹 4组x15-20次

第三天胸肩部训练:

平卧杠铃推举 4组x10-12次

平卧哑铃推举 4组x10-12次

上斜哑铃推举 4组x10-12次

上斜哑铃飞鸟 4组x10-12次

坐姿哑铃飞鸟 4组x10-12次

坐姿哑铃推举 4组x10-12次

立姿哑铃飞鸟 4组x10-12次

立姿哑铃侧平举 4组x10-12次

第五天背部训练:

哑铃单臂划船 4组x10-12次

哑铃屈腿硬拉 4组x10-12次

罗马椅挺身:4组x10-12次

T型杆划船 4组x10-12次

宽握引体向上 4组x10-12次

屈腿硬拉 4组x10-10次

颈前下拉 4组x10-12次

第七天二头和三头训练:

哑铃双臂上举 4组x10-12次 哑铃单臂弯举 4组x10-12次坐姿哑铃交替弯举 4组x10-12次 单臂哑铃颈后臂屈伸 4组x10-12次E-Z杠杠铃弯举 4组x10-12次绳索下压 4组x10-12次

第8篇:健身房销售部岗位职责概述-健身人物视界频道-健身114健身网文库

会籍销售经理岗位职责

1.拟定并实施年、季、月度销售计划;

2.制订并实施销售队伍培训计划;

3.销售工作流程的制定和实施;

4.围绕销售计划实施潜在会员的开发计划;

5.指定并实施客户调查与访问计划;

6.围绕相关计划制定和实施区域推广、品牌宣传、促销、客户开发

7.保证完成分配的计划任务;

8.监督会籍顾问每日的工作进度;做好每日的业绩日报工作;

9.做好监督员工考勤的工作

10.作为主管应身体力行,在完成自身业绩的基础上,为会籍顾问排忧解难。

会籍顾问岗位职责

1.

注重形象,微笑着用亲切礼貌的语言向来访者、预约客户和会员带来的客人等潜在客户进行问候并自我介绍,并带领他们进行参观;

2.接听咨询电话,根据潜在客户的有关资料,通过电话安排预约;3.

接待来俱乐部参观的客人,严格遵照参观流程,详细耐心地介绍俱乐部的各项服务设施及项目,努力吸收会员拓展市场;

4.认真填写、上报各种工作表格,为管理层制定各项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并保管指定的销售工作记录;

5.

主动将俱乐部组织的各类活动信息通知会员。帮助会员开始健身活动,帮助他们溶入俱乐部的环境中,并提供跟踪服务。

6.定期参加销售部工作会议及专业培训课程。

7.严格保守客户机密,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

8.维护和稳定客户,保持与客户的沟通,寻找潜在客户,进行服务介绍;

9. 协助办理会员会员卡的请假、转让、挂失等手续;

10.配合俱乐部外销,参加外销布展和宣传销售活动;

11.协助客人办理入会的相关手续;

12.在中心制定的工作进程内完成工作,并努力达到销售目标。

上一篇:金融资产证券化下一篇:咖啡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