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的识字教学

2022-08-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农村小学的识字教学

探析农村小学三年级的识字教学

◆摘 要:我国小学初中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改革是我国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基础组成部分,对促进低年级的小学生养成语文识字良好习惯逐渐养成和语文学习识字能力不断提升发展具有重要关键作用。在我国小学课程语文高中低年级教学识字课程教学中,教师主要认为教学识字目的之一是为了主动教育小学生正确识字,通过一些识字教学方法可以鼓励或主动引导小学生认真学习优秀文字,提高广大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识字积极性與学习主动性。新型的课程教学理念下,教师运用原有课程教学方法已经难以达到新型课程化的教学管理目标,需要从课程教学发展规律、教学方法与课程教学管理技巧等多个方面着手进行新型课程教学模式的新探索。

◆关键词:农村小学;三年级;识字教学

兴趣老师是最好的教学老师,教师在新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创设智力识字活动情境,激趣乐教教学;充分利用多种多样激趣教学形式,拓宽广大学生的智力识字学习渠道,使广大学生乐趣地学;多自己动手而少实践,变枯燥被动的识字学习为主动式的学习,激趣乐教教学;不断探索不同的教学法,关键点就是逐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逐步提高培养广大学生独立的智力识字学习能力,激趣乐教教学。

一、开展游戏,激发识字兴趣

在识字游戏中通过开展识字教学学生识字等的教学活动,可以充分地有效调动小学生学就是学的思维,提高他们的教育学习工作效率。尤其对于一些低年级的初中学生,强行要求让他们继续进行初中识字语文教学,反而在社会对其起到了相反作用,让这些学生逐渐失去语文识字的学习效率,而这对他们以后继续学习初中语文也是极为不利的。农村识字教学条件虽然相对落后,但农村教师仍然要更加善于充分利用游戏等农村趣味元素,让农村识字教学活动变得更为生动活泼,从而能够让更多学生对农村识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小学识字课的教学中,教师通常可以通过组织每个学生一起进行"翻牌游戏",利用一些生字卡形式来帮助学习一些生字和单词。生字拼音卡上会自动印上每个生字的正确读音,学生首先要通过结合生字读音将其生字读出,才能将手中的一张牌全部打出,最先将这张牌全部生字打出的那个学生即为比赛冠军,教师对其学生进行用于精神和身体物质的部分奖励。

二、教学应遵循合理的规律

教师在组织开展初中低年级小学语文基本识字学习教学的活动时候,应当严格遵循基本汉字教学活动规律逐步展开教学活动,促使小学生们根据课本相关教学线索逐步完成有关汉字的认识理解,并以此规律为教学基础逐步进行汉字记忆。通常而言,汉字拼音知识的基础教学研究重点主要可以包括汉文字音、字义以及拼音字形,这其中,字形不仅可以用来算作它也是最为重要的知识突破口。在实际教学的关键时候,引导小学生们准确校准英文读音,并逐步深入了解其内在文化含义。只有将这三个层方面面的内容全部有机会地结合在一起,学生们以后才能马上算是在真正的意义上安全完成了汉字基础学习。

三、优化评价方式,建立识字信心

农村的小学生最殷切的学习需求就是被教师肯定,这些农村学生往往受很多社会客观因素的直接影响,往往身体表现流露出自卑和不自信的心理情绪,而要是我想真正让这些学生彻底地热爱上学会识字,教师必须一定要首先让他们彻底建立起对识字的一种信心,给予他们一种精神力量,促使他们产生学习的积极欲望。评价教学是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引导手段,其教学具有不可忽视的激烈引导功能,但很多人的时候,教师容易因而忽视教学评价的引导作用,或者认为评价过于夸張敷衍,这都难以实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不仅需要对旧的评价方法语言和新的评价方法形式都必须进行不断优化,在评价语言上,要经常熟练使用“你真棒”“最近进步很大”等具有激励性的评价语句;在评价方法上,教师除了自身对每个学生进行评价外,还要通过鼓励引导学生们自主点评、互评,从而丰富学生评价的教学内涵,完善新的评价方法结构。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逐步逐渐建立学习识字的一种信心,感受体会到学习识字的一种乐趣。

四、培养学习积累习惯

如何有效的实施使师生学习活动成果能够得到有效巩固呢这是学校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关键之一,这只有通过日常的知识积累学习才能真正做到这一点。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也就需要按照正确的学生书写思维方式,以身作则地来培养引导学生良好的书写思维习惯。识字课的教学过程作为我国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每个学生在日后的初中学习工作生活十分重要的一节,起到非常重要的知识基础教育作用。同时,识字学习教学的成功与否,关系于看到一个学生识字是否真正能成功地掌握继续日后的识字学习实践活动,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它也需要识字教师不断帮助促使学生正确掌握具有足够的学生识字的力量。

五、结论

总之,汉字是多么奥妙无穷的,教师一定要在丰富多彩的学生识字读写方法上多大胆思考,多大胆探索,在课堂教学中才能让广大学生充分体会感受并得到自主学习书写汉字的一种乐趣,使其逐渐成长养成学生自主学习识字的良好习惯.进而不断提高学生识字读写能力。最佳的形状识字发育年龄:研究人员发现的小孩子一般从三岁左右开始,形状知觉的成长发展速度是最快的。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各种文字也是一种文字图形,所以有人说我们现代人的文字也是一种文字图形,只不过他指的是一种特殊的文字图形而已。正因如此,孩子在这个关键时间段进行学习拼音识字的教育效果一定是最好的。

参考文献

[1]甘义勤.农村小学中年级识字教学评价策略[J].新课程(上),2018(02):18.

[2]王亚君.激发兴趣 快乐学习——浅谈农村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J].新课程导学,2017(31):26+41.

[3]郭建芳.农村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的几点做法[J].黑河教育,2013(10):2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南宁市武鸣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微型课题)《农村小学小班额识字教学的实践探究》(2020009)的研究成果。

作者:潘春尧

第2篇:农村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途径

摘 要: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既面临困难又充满快乐,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采取灵活多样、有趣的识字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会极大地提高识质量。既感到轻松,又学以致用。

关键词:语文;识字教学;背诵法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又是教学的重点。识字是阅读的根基,同样也是一年级语文的教学难点。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一年级识字量和过去相比明显增多,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一类字要会写,农村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多采用书写识记,教学方式单调,学生靠死记硬背的方法识记汉字,尤其针对小学生天真活泼,思维非常活跃的年龄特征,我们应该利用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积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涵的创新因素,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达到识字目的。除此之外,还要通过语言文字积累训练,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那么怎样才能让农村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更有效呢?

一、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引导主动识字

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唤起识字的兴趣,对识字教学有很大的影响。因而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创设丰富的识字情境,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乐于学习汉字,并在丰富多彩的识字活动中,提高识字效率。同时,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能对识记有兴趣能主动学习,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在实践中,我也时常鼓励学生在心里默念:“我一定会记住这组生字。”对于简单的字让学生拿手指在眼前画一画加强记忆,我还时常结合所教的生字,给孩子们说一说关于这个生字的一些故事或者笑话,有自编的,有流传很广的。学生在捧腹大笑的过程中,知道了这些字的写法,以及字与字之间的区别。

二、巧用字谜、儿歌、加减法识记汉字

一年级学生刚入学,有些连学校环境、学校管理还不适应,又要学这么多字词,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所以,结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为学生创造一个快乐的学习情境很关键,在识字教学中巧用编字谜、儿歌、加减法识字,可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编字谜让小朋友去猜,去读,会极大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而且记忆深刻。编儿歌内容简单,有点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饶有趣味,为低龄儿童喜闻乐见,易学易见,妙趣横生。加减法识字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强化记忆。例如“门+口=?”(问),“早+草头=?”(草),“坐-土=?”(从),以此为例,让学生照样子编题来考老师,在课堂上开展竞赛,帮助学生记牢字形。又如,教学“怕”字时,可用以下几种方法:加一加:“忄”+“白”;换一换:把“拍”字的“扌”换成“忄”;把“伯”字的“イ”换成“忄”;通过加减法还可以对一些外形相似、形旁不同的字进行有效的识记。如,对一些“姐妹字”“娃、哇、蛙、洼”“请、情、青、清、晴、蜻”等,通过加减法拆换偏旁,分类识记。

三、用背诵法,提高语言文字的识记效率

学习语文的基本形式是记忆,记住生字的写法,记住生词的用法,记住经典段落的写法。在这个过程中记忆就成为一种必要的手段了。利用记忆背诵的方法对语文知识进行强化记忆,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尽量做到精讲多练,挤出时间指导学生背诵。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记忆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的记忆活动,比如,开展每日一颂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将适合小学生朗诵和记忆的素材搜集起来,每天一篇让学生诵读后背诵下来,强化学生的积累,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写作都有极大的益处。通过背诵来帮助识记汉字。

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把记忆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来进行。尤其是针对低年级学生记忆能力强的特点,要强化记忆的手段,将学过的字词牢记,并能熟练应用。自主有效地识字,提高识字量。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让学生不觉得学汉字枯燥无味,让他们快快乐乐地学习,把祖国的语言文字学好。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下学习生字词,在具体的语境中感受生字词,从而实现灵活应用的目标。

参考文献:

黄小梅.对识字教学的几点反思[J]考试周刊,2009(6).

作者:王会英

第3篇:农村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在“双减”下的教法探讨

摘要: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道关口,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占据教学时间的一项内容,再加上农村一二年级孩子学习能力和习惯层次差异,这就让本有难度的汉字识字教学困难重重,出现参差不齐的学习效果。而现在的“双减”背景下,规范了一二年级不能布置书写家庭作业,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方法上探讨双减下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双减;口诀式灵活运用

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在“双减”前的学校常规课堂中因频繁被老师通过简单的反复抄写生字来耗费孩子大量的时间达到机械记忆,有的甚至要求家长监督孩子抄写,严重侵占了孩子及家长的休息时间,孩子的学习效果与家长的严厉监督关联起来,而孩子学习目标的完成是学校学科教师的主体责任。学校教育教学是落实孩童学习目标任务的主要场所,实施“双减”后的学校教育必须严格落实中小学学生的“五项管理”,严格控制学生家庭作业的时间和方法。各地都明确规定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不能布置手写家庭作业。但一年级语文上册要求会写的字100个,认识的字300个,下册会写字200个,识字400个;二年级上册会写250个,识字450个;二年级下册会写250个,识字450个。可以说小学语文的低段要解决汉字识字和写字难关。在当前农村孩子没有任何启蒙教育的情况下是很难的教学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探索适合“双减”要求下的新方法。我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自己的策略。

一、日常教学中,重视每课汉字教学的字音总结,引导孩子用口诀式方法归类巩固

在一年级的教学中,我们常发现有这样的现象:有一部分孩子在汉字认读方面按课本的顺序呈现所教生字能读,但是打乱顺序或者过两天就有较多的不认识了,如果补救不及时就完全跟不上班级进程。而在习题中也是对汉字声母的平、翘舌以及边、鼻音完全混乱。这就是我们熟悉的假相识字记忆。真相是孩子因为课本中的字都有注音,在单课的教学中,孩子瞬时记忆好,靠初次记忆都会读,但没有注重强化巩固,学多了似乎就混了,出现慢腾腾的猜读和乱读,习题练习自然不佳。我的教学中要求孩子做到字音的声韵、韵母常规口诀式归类。在教学之中,根据孩子们声母的边、鼻音混淆及平、翘舌不分,韵母的in、 ing 和 en、 eng 不清及易混的情况,在教学中我会多次强化,更注意生字教学后提示孩子们用口诀归类巩固记忆。当我们带领孩子学完声母后,很多孩子对b p q d这几个声母在实际音节运用中混淆不清,乱读乱写。我对孩子们采用了情景中的汉字口诀辅助:我是乡村小能手,山坡播种忙。流水小桥旁,得建小洋房,气球挂门旁。我把p(坡)b(播)d(得)q(气)汇成儿歌式巩固口诀:

P: 山坡山坡有高度,p的半圆在上靠右边;

b: 播种播种要落地,b半圆在下靠右边;

d:得(搭)建得建从地起,d的半圆在下靠左边;

q:气球气球高处挂,q的半圆在上靠左边。

孩子们对口诀熟记后,当带半圆声母出现,就会注意观察其位置,熟练的运用。在一年级《江南》生字教学后,我会引导孩子区别并记住声母n和l的字音口诀:《江南》交到9个汉字好朋友,声母n、l我分清,南的声母n n n,鼻音n n n,莲的声母l l l,边音l l l。我们只有让孩子在初学时把每个汉字读音牢牢地印刻下来,达到持久的记忆。

二、运用口诀式记忆方法融合孩子生活景象,充实媒体景观认知

我们现在所教的孩子虽然生活在农村,但孩子们的生活方式已经脱离乡村的生活实际内容,他们都是电子产品忠实的厚爱者,电视、手机是休闲的主要方式,很少接触农村农事生活,对农村作品题材的物件已经陌生了。小学语文一、二年级很多日积月累的诗是乡村题材,但孩子们依然没有在生活中见到过类似景象。教材语文园地里有很多日积月累是古诗,孩子们在认读、记忆上差异大;规范书写难度分层也大,如果教师不加以训练,孩子就会出现较大的积累差距:有的孩子很难背诵,拖延很长时间,甚至就永远完不成。我在上《江雪》前利用早读引入孩子们见过的雨天放牛景象,用诗句式的语言写上情景前奏:家乡远山放牛郎,滂沱大雨走小道,披蓑戴笠往家赶,孤孤单单秋风凉。唤起孩子对即将学的诗中“千山”和“万径”的苍茫辽远景象,认识了“蓑衣”和“斗笠”,为孩子感受下文“孤舟”的“孤”与“独钓”的“独”,还让孩子编了编难字“蓑”和“笠”口诀,解决了识字问题(蓑的上面草头表植物,下面衣字拆开是保护,口添长横躲中间)。日积月累《江雪》教授时,不可能按照精讲课去展开教学,但又不能让孩子死记硬背不理解的句子。只要我们课件出示柳宗元的《江雪》,诗句中的难字早被孩子们拿下,而连绵茫茫雪山和空寂的江面孤舟就会让孩子感到诗人无比的孤单,在此点入诗人此时正被贬官流放,孩子们领会诗意,达到较快的记忆。

三、强调汉字识字的单元筛查,对错字加强字形构成的口诀记忆,提高效率

小学一、二年级的识字教学反馈方式是单元过关训练,筛出孩子们需要巩固的字词。“双减”前的大多做法是叫孩子回家抄写两遍后再过关。双减后是统一的学校监管,我的做法是对筛出的字当面引导孩子从汉字构成结合意义联想,及时弥补遗忘。在一年级单元过关时,我筛出一个孩子的“碧”和“海”没过关,我的做法是先讲一个故事:海边风景礁石多,碧蓝的天空每天吸引着观天看海的游客。王大娘、白大娘坐在石头上;海边风景美,每天见大娘。顺势引出记忆口诀:“碧”是王白坐石上,“海”的右边就是“每”。

时代总是在进步,我们牢记“教育发展与国家发展的现实需求结合,把人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的理念教學,

在“双减”的政策下,我们只有规范、科学的执教,引导孩子及家长认识到“健康第一”的科学观念,杜绝无效的浪费时间,将小学语文任务中的识字教学方法进行创造性的运用与发展,适应所教孩子的基础水平和认知能力,让孩子们轻松愉快地学习汉字,达到人人所愿的“减负不减质”的教学效果。

四、收集儿歌融入课堂,有效整合拼音教学课堂,激发孩童记忆

根据儿歌能有利于激发孩童的语记忆规律,我把儿歌收集制作成临时的课件放到拼音教学中,使孩子们的口齿得到锻炼,引导孩子正确发音,还让孩子们在字正腔圆的诵读中享受到了文字的艺术感染力,让拼音教学更加明显有效。在孩子们初次接触拼音教学时,我先选好的教材课件,编好上口的儿歌口诀,教学生看着每个拼音,让孩子们说说儿歌,就轻松记住了拼音字母,如:圆脸胖姑娘,辫子往右扎,嘴巴张大ɑ ɑ ɑ ;公鸡早起打鸣噘嘴o o o ;白鹅水中倒影 e e e ,直直木条带点 i i i ; 小龟侧看外壳弯弯u u u,右边露了小尾巴……慢慢地让,孩子们看着图画,也试着让孩子编编简单的儿歌记忆方法。通过图片启发、观察拼音字母,孩子们对儿歌辅助拼音字母教学有了自己的收获:水中弯腰小鱼吹泡 ü ü ü ,一个门洞 n n n ,两个门洞m m m 。广播广播插天线, b像6字竖写直 ;骑上马儿d d d ,脚板儿半圆左下边等 。又如:在整体认读音节集中巩固时,我选取了这样一首儿歌教给学生,辅助孩子有效记忆:“ 整体认读音,第一排,平、翘舌zh ch sh r z c s 带上韵母 i ,翘舌开头平舌后,整体认读不分离;第二排,大Y跑来三次做统领,小u聪明不跟他,每组带出三小弟。第一组Yi Wu Yu;第二组Ye Yue Yuan;第三组Yin Yun Ying。

五、摸清儿童实际学习行为,灵活运用现代技术渗透课堂教学

在设计拼音课堂教学时,我常常与孩子的实际学习行为联系起来。农村一年级的孩子完全没有学习的启蒙,很多孩子都是处于玩乐状态,在课件教学时要观察孩子的学习行为表现,及时引导孩子参与课堂学习,杜绝“盲眼”跟读。如在初学单韵母 ɑ o e时,不仅让孩子读课件上的字母,还要读教本上的,更要变换它们的位置读,否则,有些孩子靠听觉记住读音,而并没有掌握这三个拼音字母。在教学活动中,让孩子们说说所学的字母的典型特征:ɑ字带个小尾巴;o字圆圆小圆圈;e字一横画圆不能连……真正掌握拼音字母的读和写。孩子的实际学习行为是有效学习的关键。当我们通过播放有声的儿歌辅助教学,孩子们会更加专注,将看似单调的拼音字母动态教学,孩子们接受起来更容易。

汉语拼音教学是学习语文的基础,是语文入门学习的难关,很多老师都想避开一年级的教学。传统拼音教学是采用的口授方式教孩子读写,让老师很累,而孩子们又觉得枯燥无味,极易混淆不清,很难准确掌握。只有优化汉语拼音教学,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传统教学手段,激活孩子的实际学习行为,发挥孩子的多元能动因素,将语言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交融,才能使孩子们的在启蒙的拼音教学中享受读书的快乐。能让孩子们快樂准确地学习好语拼音,为语文识汉字教学打下牢固语言基础,需要现代技术与传统口授灵活结合,让孩子们体验到灵动的拼音教学,快乐学习,准确掌握。

作者:王英

第4篇:浅谈农村中小学识字教学的探索

语文:

农村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

桃江县三堂街镇赤塘完小 钟霞红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识字是学生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基础,识字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到学生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水平,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教材要求认字400多个,写100个,多认少写,认写分离,因此,在识字过程中,适当渗透一些识字知识和识字方法,做好检评工作,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一、把握识字要求,激发学生兴趣

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阅读的基础,更是学生以后写作的基础,低年级学生识字,传统要求四会;即会读,会写,会义,会用。这种方法导致学生越来越怕上语文课,老师越教越辛苦,因而收效甚微,很多老师认为教材识字量大,对低年级来说任务太重,特别是留守儿童,其实,一年级的记忆力特别好,随年龄的增长,记忆力反而越来越减退,他们喜欢模仿,好表现,所以,我就采用以下方法;

1、多认少写

人教版低年级语文实验教材倡导的是“多认少写,及早阅读”的识字教学新理念,低年级的识字任务分三部分;

A结合汉语拼音识字,要求认70个。 B归类识字,要求认105个。 C随文识字,要求认225个

我就采取情境中识字,低年级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在识字教学中运用形象直观的手段,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情景中识字,例如《草原的早晨》向孩子们展示了早晨的美景,《四季》向孩子们介绍了春夏秋冬,四

1 季的各种景物,但是,草原对孩子们来说,很陌生,我就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孩子们欣赏草原早晨的美景,四季相对熟悉,我就借助教学画图进行教学,认识这些字。

2、认写分离

就是分开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要求不同,要区别对待,易认的字不一定易写,难写的字不一定难认。新《课标》新教材对识字明确提出“会认”和“会写”两种要求,多人少些,加强写字,降低难度,尽早尽快尽可能的多认字,以便及早获得阅读能力,教学中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认写不同步

如《识字2》要写的三个字,“木”“禾”是本课的要学的字,“十”是已学的,所以要求学生多些。

(2)突出共性,让学生感知

如课文2要求学生书写“七”“儿”“无”“九”四个字,它们的共同之处是“竖弯钩”,“横折弯钩”

(3)体现弹性。

练字贵在精,而不在多,不必对每个学生都提出写字要求,自己觉得写得好的可以少写几个,以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

(4)在游戏中识字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特别是低年级好奇心很强,缺乏主动性和抑制力,有意注意的时间不长,很难集中精力,可以多设计一些学生喜欢的游戏,使学生在玩中学,玩中思,达到识字的目的。

二、结合识字语境,让孩子们在生活中识字

现在很多老师按照汉字的构字规律来分类,让学生识字课单调,乏味的学习活动容易产生疲劳,并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因此,依据学生年龄特征,使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做到字不离掉,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1、从形、音、义的结合上识字

识字的目的是为了正确的听说读写运用,为此,学生不仅要识别形音义三个要素,本身还要做到“口诵其字、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义”俗话说,生活处处皆语文,低年级在农村学习,农村的花草树木,瓜果蔬菜和家禽牲畜都是孩子们学习汉字的资源,如“桃花梨花”“狗尾巴草”“蒲公英”等植物,“黄瓜、冬瓜、南瓜、豆角”等蔬菜,使之在生活中识字,不易忘记。

如:小鸟的鸟共几笔,河水的水最后一笔是什么?(形) 如:给语句填空( )边( )边(形) 如:十——上 上——下 大——无(义)

2、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如:以“商场”一词为例,去商场的路上有什么(广告牌来识字)商品包装,饮料的外包装等都可以认识很多字。农村孩子对商场概念不是很清楚,通过“商场真大,东西真多”这样一个语言环境,他们基本了解商场的意思了。

3、在朗读中识字

(1)学生对语文课本上喜闻乐见,每篇课文都有拼音和儿童歌,在教学中顺应儿童的心理和学习需要,让学生在学拼音的同时,认读图中的生字,读儿歌,认生字,识生字,学习时利用《自读课本》识字,在学生认识了一定数量的字以后,然后读一读课文。

(2)读课外书识字

近半个多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相当一部分的字,因此,我要求班里的每一个学生自带一本有拼音的课外读物,空余时间让学生读课外书,并相互交换阅读,巩固拼音,学习汉字。

三、及时复习,温故而知新

及时清除,认识到孩子的遗忘规律,及组织孩子们的复习巩固,把孩 3 子们课内,课外认识的字做成卡片,打乱顺序,逐个辨认,进行巩固,及时通知家长,家校联系,回家对孩子们的识字量进行检查,督促,到了二年级孩子们就能看没有拼音的书。

四、结合课文内容积累相关词语

例如《小小竹排画中游》出现的不是课文里的词语,“江南鱼米香,小小竹排画中游”引出“鱼米之乡”“风景如画”,又如《影子》,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影子常常跟着我,它是我的好朋友。通过这两句话的学习理解,引出“形影不离”,这样既促进了课文的理解又随意中积累了词语。

识字能力的培养和教学任重而道远,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尤其困难,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要以人为本,在教学过程中腰不断反思,总结,提升,学无止境,要去寻找更好,更适合留守儿童的方法,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他们更好的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打下扎实的语言文字基础。

参考文献:徐黎《浅谈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

《树人教育网》

《新课标下农村小学一年级趣味识字教学》

第5篇:农村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多元化的研究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多元化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认识文字,是儿童从运用口头言语过渡到书面言语的基本环节,同时也是儿童接触以文字符号为载体的文本世界的开始,对于其语文综合素养的建构具有奠基性的作用。识字是学生再学习的基础,是最基本的工具。不识字就谈不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因此,识字教学不仅成为整个语文教育的基础,也是启蒙教育的必要手段。美国教育家加涅认为,学习有外部和内部两大类条件:外部条件主要是输入刺激的结构和形式,包括刺激物的安排和时机的选择;内部条件即学习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准备或有关心理的顺利展开,包括诸如注意、动机以及激活同个人目前学习活动有关的知识和能力等,在内外条件都起作用的情况下,学习才是有效的。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思想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使识字教学方法的多元化成为可能。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关键。学生除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外,还必须掌握‚活‛的识记方法,为今后的自学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人教版标准实验教材的低年级语文每课大约都要认十多个生字。学生对识字有着很大的热情和新鲜感,可每次进行检查时都发现他(她)们并没有很牢固地掌握这些汉字,很多学生即使能读准字音,也不一定能正确地运用。较大的识字量给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也影响新课的教学。认写分开、多认少写、识字量大是新教材的主要特征。识字量的增加,大大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怎样高质量的完成识字任务呢?本课题旨在将各种适合学生的识字方法和能调动学生兴趣的识字方法进行探讨研究并引入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中,辅助教师课堂教学,帮助学生记准音、认清形,解决识字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利用当今信息技术成就与最新语文教学理论成果,研究识字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二、理论依据

(1)汉字结构理论依据:

①要拾回开启汉字教学便捷之门的钥匙,寻找汉字的科学方法,我们必须对汉字的结构特点有充分的认识,《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根据古籍字典整改并保留了210多个偏旁部首,这二百多个偏旁部首除去一些笔画和无意义的符号外,还有一百多个偏旁部首,有人曾按照古代哲学中天地人合的思想,根据它们的自然属性分为天文、人文、地文三大类(《汉字文化》,1999年第一期季素彩著《现代汉字部首与古代哲学思想》),这为我们识字教学提供了非常便捷的途径,它帮助我们对各类性质的偏旁部首所表示的汉字认识更加透彻。如人文类中的‚页‛字偏旁与人的脸形很有联系,因此,‚须、颅、颊、颔、项、顾、顶、须‛都是‚页‛字旁。在‚氵‛的偏旁里,大概有四百多字,可归类为水的静态形式:清、洁、澄、洌、浊、浑、沌、污,水的动态形式:涨、流、淌、溢、漏、滤、注、泻,水的其他形式等。

②汉字的形义音兼备。从古人的‚六书说‛,我们知道中国汉字来源于象形字,然后发展到会意字,最后升华为形声字,一个汉字都具备一定的形体、读音和意义,并且大多能通过字的形提供音和义两方面的信息,了解这一点,对于深刻理解字的结构,准确地掌握汉字的字义,将是事半功倍。 (2)《语文课程标准》依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第一学段(

一、二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这800—1000个汉字的书写任务,如果不讲究写字方法,必然会增加学生的负担,直接影响学生识字、阅读等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要利用教材的优势尽可能挖掘孩子的最大潜能,让写字变得轻松愉悦,从而为识字、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此,写字指导的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郭沫若先生说得好:‚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庄、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在重视汉字书写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教给学生最科学、最易学、最有趣的方法,使学生在繁忙的各科文化知识学习中,提高对学习书法(或写字)的兴趣,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儿童心理学依据:

教育心理学家洛克说:‚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变成一种游戏似的。针对儿童心理特点,好玩、爱动、表现欲强、好奇心重等特点,在教学汉字时,带着学生进行智力游戏,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会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才会敏捷,当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时,接受的知识才能真正消化吸收。 (4)语文学习的规律:

长期以来,尤其是农村学校,还有为数不少教师仍然实施的是‚先识字,后读书‛,造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塌腰‛现象,造成中年级语文学习的天然陡坡,因为识字没有载体,中年级识字‚同伴干扰‛现象严重,音、形、义不能联系,同音字互替现象比比皆是,语文学习的规律表明:

①认写结合:从儿童生理、心理发展来看,早期发展听、说、读、写能力是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把生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认识、理解和运用,在识字中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这种识字教学是有效的。

②三步走: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初读课文侧重字音,再读课文侧重字义,总结课文侧重字形,要用多种方法识字形,最终养成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和愿望。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操作过程与模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对枯燥的识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识字量明显增加。

2.通过课题研究,探索有效的识字方法与途径并使学生掌握多种行之有效的识字方法,解决识字教学中常见的多音字、形近字混淆等问题,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自身教学艺术和教学素养,使教师具有组织者的智慧,能成为学生心声的倾听者和对话者,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4.通过识字多元化的课题研究,提高农村学生(1—2学段)的识字量和阅读量,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为新课程在农村的顺利实施提供必要的条件。

(二)研究内容

在每次的听课活动中,我发现周围大多数语文教师的教学还是缺乏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教师缺乏的是对学生多种识字方法的渗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识字的方法很单一,除了书中要求写的字以外,很少认识其他字,识字量少,阅读量更少,学生在识字活动中还是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1997年惠农区所用‚注?提实验教材‛,识字量大而且大量的同音字让学生无法区分,学生错别字满天飞。由于低年级学生词汇量少,认知能力还达不到理解词语的程度,很多字只要音相同就搬来运用。如:应该写成因该、已经写成以经,再一次写成在一次。这些现象老师苦恼过、困惑过、迷茫过,可是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解决,只能是向学生一次次唠叨改改改,而学生呢?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因此,我把探究适合学生的多种识字方法和农村本地资源相结合作为选题,把采取怎样的识字方法和识字途径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作为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1.探索农村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多种方法与途径,并把这些方法融入课堂教学中,找准最佳教学切入点,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2.探讨总结多种适合学生识字的方法并把这些方法运用到学习中,帮助学生记准音、认清形、提高识字能力及课堂识字效率。

3.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利用农村现有资源帮助学生识字学习,解决在识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研究对象与步骤

(一)研究对象

在我校

一、

二、三年级学生中进行,其他兄弟学校为平行实验班、成果对比班。

(二)研究步骤 时 间 任 务 成果形式 05.9-06.7 发现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现象 完成研究报告 06.9-07.7 积累收集多种识字方法和教学案例便于教师学习,教师尝试运用收集到的方法 教学设计、成功案例 07.9-07.12 教师将多种方法进行对比实践总结出适合学生的识字方法与途径

论文、学生识字剪报 08.2-08.3 总结提炼课题成果;准备撰写结题报告 老师、学生成果集 08.3 撰写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

五、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方法

以行动研究法、个案法、调查法、比较分析法为主,并综合运用其它研究方法。

(二)研究过程

本课题从2005年9月—2007年12月止,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时间为2005年9月—2006年5月。任务是广泛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信息及成果,确立课题实验的理论依据,分析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预期效益,组织研究队伍进行研究前的培训工作,同时对家长、教师、学生进行调查,从中了解到:

1.教师在教学中有想激发学生识字兴趣的意识,部分教师能在教学中引入一些趣味性的识字方法,能将课内识字延伸至课外,识字不仅仅局限于教室、书本教材,延伸至街头、家庭、课外书等。大部分教师对于本课题的研究持赞成、支持的态度,认为在本校开展识字多元化的研究可行,但也认为会影响正常教学,会给教师、学生增加负担,会引起家长的不满。

2.家长认为让孩子读课本以为的书会影响学生成绩,有些家长干脆认为能把书本上的字认会已经不错了。多数家长由于农活繁忙不愿多花时间用在孩子身上,个别家长虽然能辅导孩子把作业完成,至于其它如从课外或生活中帮孩子认字教孩子认字等,他们根本不认为这也是作业,有50%的家长已认识到让孩子多看课外书对学写作文、增长见识有很大的帮助,但还要视自己的农活多少来衡量。目前只有30%以上的家长为孩子购买了课外读物,帮助学生完成作业的家长不是很多。农村家长对孩子的重视程度还很差,一方面是文化程度和自身素质低的原因,另一方面就是他们平时忙于农活,顾及不到。

3.调查学生的问卷中了解到,有95%以上的学生愿意参加实践研究,喜欢看课外书,希望老师讲课有趣味。 结合了解到的情况和本校学生少,没有平行班的现状,原打算在第一学段进行实验研究。但每个班的语文教师只能单枪匹马,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通过座谈研讨,制定出第二学段的研究课题是:‚多元化的识字方法要与趣味化、生活化的识字方法相结合,并向各段实验教师提出明确要求: (1)教师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罗列出收集到的一些识字方法,做好各种识字方法利弊的记录。

(2)把研究活动融入到教学的一切活动当中。对第二学段的学生提出办手抄报、做剪报等,低年级可以读课外故事书、练习说话,在家里帮家长读读报纸。

(3)经常性地写一些教学后记、教学反思、案例分析等,以便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要搞好农村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验研究,首先要转变教育观点。在教学中要克服多年来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没有激情、没有创造、没有灵性、没有活力的模式化、机械化的教学,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造作用。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打破课本、课堂的束缚,让学习内容回归生活世界;打破课堂上教师填鸭式的教学,学生只是机械往进灌的单一学习方法,注重学生学习智慧的启发,打破僵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生活中认会字。 第二阶段(深入研究实施阶段):时间为2006年9月至2007年7月。任务是各实验教师按计划进行研究,教师在教学中先尝试运用一些识字方法,帮助学生记准音、认清形,探索不同识字方法的利弊,找准识字方法的最佳切入点,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并做好案例反思。总结出多种有效的识字方法与途径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总结出课堂识字高效率的基本规律,整理典型的案例。

由于我校地处农村,学生少,教育资源不特别广泛,但是我们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所以在研究过程中,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加强指导,做好示范,提高认识,消除顾虑

将研究内容及形式确定好以后,我们的实验就正式开始了,起初大家还有些担心,手脚总放不开,怕研究各种识字方法费时、费力会影响教学进度,影响考试成绩。因此在四月份课题组进行了一次研讨课,课题负责人常晓琴老师在二年级进行识字研讨课。课堂上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识字卡片、编字谜、编顺口溜等方式识字,学‚闷‛字时,学生说:把心关在门里面,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当然很闷了。在学‚哭‛字时,一个学生说:哭的时候张大嘴巴下面就是大,上面两个小‘口’是流泪的眼睛,下面的一点就是眼泪,学生不但学得轻松而且有效,解放了老师的嘴。在教‚事‛字时,教师先让学生回忆学过的‚串‛字,一根草绳,穿两个铜板,再和‚事‛字联想到一块,一个人‚事‛很多,为了一次办完这些事,就得把这些事串起来一起办,学生由串想到事,笔画较多的‚事‛很容易记住了。教学中教师只是把学生识字的方法和教师提供的识字方法加以总结归类,并指导学生哪种类型的字可用这种方法记忆。本来是两课时的识字任务仅用了一节课就完成,并没有老师实验之前的怕费时的后顾之忧发生。五月份课题组成员王月芳老师又在本班一年级上了一节研讨课,一年级的孩子识字量非常少,识字的途径更别提了,这节课老师本着从趣味化、生活化的识字宗旨入手,找准了识字的切入点。家用电器学生都不陌生甚至有些学生还会认识一些家电的 ‚姓名‛,鉴于此教师用图画卡片为学生建构了一些家电的新的意义。如: 电冰箱——是一个大箱子里面装上水插上点后就被冻成冰了,学生从浅意识明白了冰箱的简单含义,进而会认‚冰箱‛两个字,电视——是一个插上电以后就可以让人看见人、事、物、花草等各种东西的物体,学生知道了电视的‚视‛右面是个‚见‛字,左边好像一个人的‚礻‛字旁。这种方法很快就被学生接受并举一反三,电灯的‚灯‛右面是个‚丁‛好像一座小房子,‚左边的火‛好比亮光,屋子有了亮光就是‚灯‛。十月份在实验教师中举办了一次‚新颖与死板的识字方法之对比‛调查研讨,通过实践对比,实验教师们一致认为还是识字多元化更能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学生更有创造力,识字效率更高一些。在研讨中教师也认识到趣味化、生活化的多种识字方法不但不影响正常的语文教学,反而让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更轻松。

2.将课内识字向课外延伸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与21世纪的新课程新理念的目标不谋而合:即培养创造世界、创造未来的儿童。‚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他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必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要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我们要求教师必须改变过去那种让学生反复抄写,一个生字写四遍甚至六遍,大量练习的做法。将学生最终从识字的低效,无趣中解放出来。那么怎样把多种识字方法灌输给学生,既能让学生在今后的识字过程中学会识字,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学得轻松有趣,逐渐扩大识字量和阅读量呢?好在实践是检验的最好方法,课题组教师将这些方法和本地农村实际情况相结合灵活变通。

(1)在传授知识上相互渗透。在实验中我们围绕一个知识点,将课本识字向课外延伸,加强基础识字方法的渗透,加强学生基本方法技能的教学。如一位教师在教学 ‚蜻蜓、蝴蝶、蚂蚁、蚯蚓、蜘蛛、蝌蚪‛这些字词时,笔者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共同点后总结说明:带有虫子旁的字一般都属于昆虫类。这种归类识字法是根据字词本身的意义决定的。如人的身体结构的词语‚脸、胳膊、四肢等‛都带有‚月‛字旁,表示树木的词语‚柳树、桃树、杨树等‛,举一反三学生明白了这种归类识字法的特点,在今后的学习中就会熟练运用。这种方法有效的培养了低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2)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相结合。在实验过程中,努力把语文课堂教学与学生实践活动两类教学方法融会贯通,在语文课堂中适当引进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如:加减笔画识字法,旧字加偏旁识字法,给字换偏旁识字法,通过教给学生‚加一加‛、‚换一换‛、‚比一比‛、‚猜一猜‛、‚减一减‛等方法,学生认识了很多书本中还没出现的生字。如形声字‚丁‛字加偏旁后有‚顶、订、盯、钉、叮等‛,学生已经会认‚顶‛,顶是形声字加偏旁,读音相近,正好教师又教给了学生利用形声字记忆汉字的方法,学生想到了订、盯、钉、叮这几个字可能也读丁的音。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其养成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反复实践建构初步的识字教学模式。

(一)课前,指导学生养成预习生字的良好习惯。学习新课前,告诉学生课文中所有的字都是大家的好朋友。要认识新的朋友,第一步是干什么?先知道它的名字(音),第二步干什么?认清它的摸样(形),第三步干什么?知道它的特征及用途(义)。课前,要求学生把生字在书中划出来,然后读一读,读准它的名字。还要注意它的邻居是谁,它还能和谁交朋友。久而久之,学生便能养成预习生字的良好习惯。

(二)课上,教给识字方法。在课堂上,教学识字的办法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识中有读,读中记忆。 1.突出重点,避免平均用力。一篇课文中的生字,有的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学,对学生易错的字,要先强调,给学生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对形近字、音近字等特别容易出错的字,要用彩笔标出,引起学生注意。例如:《司马光》中的‚候‛字,教师书写的时候就把候字中间的‚|‛用醒目的红笔标出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2.比较联系,避免孤立识字。在比较中识字,在联系中区别。如学习‚目‛字,可以与日字相比较;讲‚请‛字时,要和‚清、请、晴、睛‛这一组字相比较、区别,一定要让学生比较出它的偏旁及表示的意思,避免混淆.3.理序分类,避免按部就班。教师在教学中,并不一定要按照生字在课文中先后出现的顺序来进行识字,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分类。可把上下结构、左右结构或半包围结构的字归为一类,这样,学生学得方便,记得简单,又符合按偏旁记忆的规律。 4.开展趣味识字,避免枯燥记忆。汉字的特点是音、形、义结合紧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联系实际,进行趣味识字。如学习‚目‛字,可让学生摸摸眼睛,□表示眼眶,二字表示眼睛,所以‘有两道横。‚雨‛中的‚一‛表示天,再看‚П‛,它多么象房子呀,天上下雨,小雨点在屋檐上‚吧嗒吧嗒‛往下滴。 5.拆字合字,在动动想想中识字。 教学时,先把这些字按‚部件‛构造分成两部分或三部分,制成卡片(等学生了解这种做法后,再让学生自己制),让学生拼拼,看看谁与谁是好朋友,它们合起来的名字叫什么?这样,学生手拿卡片,一边找,一边想,一边记。又动手,又动脑,学习合体字的效率就大大提高。

6、朗读中识字。 第一步,初读课文时,找出生字词及其所在的句子中的读音。 第三步,在课文要结束之前,必须再次进行巩固复习。

(三)课后,利用纠错登记簿,进行加深记忆。学生学过的生字,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或遗忘,或出错。针对这种现象,为教师设计出《纠错登记簿》,教师及时记录反馈。格式如下: 写错的字 改正 出错原因 出错人数统计

3.在日常教学中实践、探讨、总结识字方法。

搞课题研究是为了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今天的研究是为了明天的教学少走弯路,教学研究是个漫长的过程,总结一点是一点。一些年轻教师通过上网获取方法然后在实践中权衡哪种识字方法更适合学生,通过实践检验总结出方法。一些年纪稍大的教师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方法。总结到了一些有实用价值的识字方法:活动中巩固识字,加深记忆。活动方式有

(一)猜谜语。例如:什么圆圆象火球?(日)什么弯弯象小船?(月)什么清清哗哗流?(水),编得好的同学可获得‚谜语大王‛的称号。

(二)摘果子. 教师在黑板上画上一棵大树(可长期使用),用彩纸剪出各种水果的形状写上要学习或已经学过的生字,每四人小组选一位代表上台到果树下摘果子,摘好后认读,哪一组摘得多认得对哪一组胜利。胜利的一组奖励多玩十分钟。

(三)添笔画游戏. 给汉字加一笔或减一笔,都会出现不同的字。搞好这个游戏,能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例如:‚日‛加一笔可以变成几个字?(日、旦、白、旧、等)。(四)拓宽空间,生活中识字用字。汉字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让学生养成留意周围事物、学习生字的好习惯,对生字的认识大有帮助。在家中,看电视、读报纸;在路上,看标语、读店牌。老师在布臵作业时,还可以让学生回家多读书,多看报,不仅会念,还要会说。平时让学生人手一本‚小记者本‛,每天把在电视中,或书报中看到的生字词记录下来,养成积累字词的好习惯 4.把开展课题研究与语文教研工作融为一体

作为本课题的负责人,在学校我又担任语文教研组长,因此,搞课题研究更直接,更有效。每学期一开学,我组织大家召开座谈会,商讨本学期应该搞哪些活动,怎样搞,由谁承担,预测一下活动效果,大家各抒已见。一年多来,我们以开展讲座,举办展览,上研讨课,示范课,观看录像,交流实验体会等形式,从中发现问题,我们集中探讨,共商对策。 第三阶段(全面总结和提炼阶段):时间为2007年9月--2008年3月。进一步归纳和提升几年来的研究成果,将总结提炼出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进行反复验证和完善,撰写研究报告,做好课题结题准备。

六、研究成果

1.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了

在两年的研究中,通过无数次学习交流、观摩、研讨,反反复复的实践,引导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充分理解学生,充分信任学生,牢固树立教改意识,时刻关注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状态,与学生多沟通、交流,教师在教学中多能从学生和本地实际出发,有效地开发创造出适合学生学习的识字方法,提倡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让语文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各位实验教师也不再认为农村无法搞课题,无法进行课改。在成功与失败中,教师的传统观念与新理念不断碰撞,新理念得到内化逐渐成为教师行动的指南。

2.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升了

‚教无定法‛,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更没有现成的、固定的模式,教师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设计最佳教学方案实施教学,主动反思教学行为,不断地总结经验,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尤其是在教学中能将识字生活化、趣味化。在惠农区举办的语文优质课竞赛中有一名教师获三等奖。两篇拼音识字教学论文分获国家三等奖,自治区一等奖。有一名教师被确立为市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3.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辅导意识增强了

孩子的教育是学校、老师、家长三结合促成的教育。为了让家长了解当前的教育改革形势,了解‚多认少写、提前读写‛的识字新理念,我们利用农闲召开了家长座谈会,请家长听课、观看成果展,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有了明显的转变,好些家长把目光更多的投向了自己的孩子,主动给孩子购书,帮孩子制作卡片,对孩子不认识的字也能采用一些生活化的方法引导识字了,而且部分家长与学校配合默契,主动到校询问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向学校老师请教教育方法,为下一代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学生的识字能力提高了,识字效率提高了

经过一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凭借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在教‚会写‛的生字时,具体指导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边指导,边示范,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渗透一些识字知识和方法,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在教‚会认‛的汉字时,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采用认卡片,看图片,做游戏,猜谜语,念儿歌等多种渠道,让学生与生字‚多次见面‛,为生字创设多个不同语境,帮助学生在不同语境中去认记生字,让学生乐认乐记,想认想记,会认会记。课后及时复习巩固,较好地完成识字任务。绝大部分学生能独立识字,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技能,独立地阅读课外读物,能写简短的日记,能看图写话。 5.总结出了一些具有时效性的识字方法

(1)趣味识字: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识字本身是枯燥的,如果让学生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频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要通过多种途径营造识字与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①游戏识字法

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在识字教学中,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摘果子‛、‚风车转‛……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②谜语识字法

猜谜语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根据这一特点,可以将生字编成谜语,帮助学生在猜谜语中识字。如‚两人在土堆上——坐‛,‚一口咬掉牛尾巴——告‛,‚又到村里——树。 ③编顺口溜记忆法

在集中归类识字中,单纯的结构分析孩子们很难接受,为了激发孩子识字兴趣、降低识字难度,我们自编了一些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帮助孩子识记。如学生难辨‚峰、锋、蜂‛,可这样编:山高路远登高峰,金属磨练才锋利,蜂虫酿蜜采蜜糖。通过形象易记的顺口溜,孩子们很自然地就区分了峰、锋、蜂。 ④儿歌识字法

朗朗上口、生动有趣的儿歌,对低段的孩子有着无穷的魅力。如教学 ‚青‛,青字加偏旁的生字很多有‚清、请、情、精、睛、 晴等‛,有些学生就无法区分了,为此我这样编儿歌:有米人精神,有言要说请,有水水清清,有日天气晴,有目眼睛亮,有心心情爽,有人很倩丽,让学生比较朗读记忆。再通过练习:今天天气( )朗,我们来到小河边。小河里的水真( )啊 !小丽说:‚吃些食物我们才有( )神去游泳,小红跑到草丛里捉青蛙,我连忙说:‚老师说过我们不能做残害小动物的事( )。这样,学生不仅记住了‚青‛这个字,还渗透学习了‚睛、情、精、晴‛等,妙趣横生。既让学生感受到了识字的乐趣,又激发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⑤形象记忆法

识记生字的过程很枯燥,如果采用比较形象的描述,直观的演示或联系生活实际的话就比较好理解了。有这样一个例子对我启发很深:一位先生教‚纸‛字后,很多学生会多加一点,并且屡教不改,于是有一天,那位先生带来一张白纸,用饱蘸墨汁的毛笔在上面狠狠点了一下,纸上马上出现了一片污迹。先生说:‚现在这张纸已有了‘污点’,是废纸一张,没用了。‛随手一团,扔进了废纸篓。从那以后,学生没犯过此类错误。

这个例子其实就是在学生头脑中树立形象加深学生记忆的有力证明。形象记忆的方法就是给学生一个感性的记忆,学生有了感性的认识后会在大脑中留下鲜活的印象。例如色彩形象,用不同颜色对学生建构生字的形象。课堂上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汉字的不同点,通过鲜明的对比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汉字‚睬、踩‛时,将两个字的偏旁‚目、足‛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便强化学生对汉字‚睬、踩‛的记忆。如‚休‛字,用图画为学生建构形象。一个人累了,他靠在树上休息。左边是人,右边是木。所以‚人‛和‚木‛合起来是‚休息‛的‚休‛字。 ⑥表演动作识字法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肢体动作演示字的形义联系。在所学生字中,有一部分是动词。学动词时可以想一想动作,再做一做动作。如:‚看‚字,把手放在眼睛(目)上,像孙悟空一样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如:学习‚伸‛字,人伸出手臂,右面的‚申‛相当人的身体,中间的‚︳‛相当人的手臂,这样不但让学生记清了字形,而且弄懂了字义,学起来不费力气,学生还很踊跃。 (2)在情境中识字 情境识字教学模式是在情境教学的基础上产生与发展的。情境教学形式在我国和西方的教育史上均有记述。情境识字教学模式是指在识字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识字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和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产生识字愿望,从而帮助学生认识汉字字型、读准字音、了解字义,掌握识字方法,使学生在思想高度集中、精神完全放松的情况下进行识字,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形成识字能力,最终达到提高课堂识字效率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笋芽儿》一课,此时正是春天,万物复苏,草木生长,风吹柳树嫩叶长,小草探头芽儿绿,美丽的大自然一直是学生的乐园。我设计了这样的情景:同学们,生活当中的春天是最美的,老师领着你们到大自然里去看看春天随即拿出画好的春景图(图的内容是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画的)。在学生读文后初步识字。教师拿出识字卡片:笋芽儿、呼唤、轰隆隆、顶不动、石头挤到一边……

当学生认完这些词语后,把上面几个词语卡片发给学生,让学生把卡片贴到图上恰当的位臵,学生在贴图的过程中,在熟悉的大自然画面中,既巩固了识字又感悟了词语意思。这样教识字,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不是把识字当作任务,而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3)在生活中识字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同时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的资源和实践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在教学中,我们努力引导学生养成在生活中注意识字的意识和习惯,提高教材中生字的复现频率,从而做到巩固生字,如找找广告牌、包装纸上有哪些刚学会的字?动画片中经常出现的人物对话、电视中哪些字是认识的?在上学、放学路上,看到的招牌、店名等,哪些字自己学过的?鼓励学生阅读各种各样的课外读物,如童话、寓言、故事、古诗、儿歌等,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自己认识的汉字,感受成功的喜悦,并在阅读中感受到汉字的丰富内涵。 (4)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识字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受一个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文字。如‚口、耳、目、日、月、火‛这一组象形字,采用由实物图到象形字,再到现代汉字简化字,用逐渐演变的动画形式出现,富有动感,生动有趣的画面使学生产生神秘感,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

七、问题讨论与建议

(一)师资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

1.教师的教育观念。由于长期受只教课本思想的禁锢,教学评价制度和主管单位的影响,部分教师还停留在大量的、重复的机械练习中,不能放开手脚搞研究。 2.教师的知识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开展多元化的识字方法研究只埋头课本研究好比闭门造车。‚多元化‛既强调多也强调适合学生,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较强的实践总结能力和教育机智能力,因此,要求教师不断‚充电‛,提高自己综合素质。

(二)学校和老师要予以支持和鼓励

课题研究就是谁负责课题就是谁个人的事,与其他老师和领导无关,往往是课题负责人单打独斗跳独角舞,一些教师对课题研究没有兴趣,只对分数‚感冒‛,认为研究课题耽误时间,不研究课题也能提高成绩。因此,对实验老师只能采用被动方法促使参与。

(三)社会对教育的关注不够

农村相对城市来说文化氛围较淡,农民的文化素养较低,教育孩子辅导孩子的意识很淡。认为能混个初中毕业就回来种田,能考上高中就上考不上出去赶紧挣钱。总之,在农村学校搞课题研究,期望家长辅助课题顺利完成的确很难。

主要参考文献

①《汉字文化》1999年第一期季素彩著《现代汉字部首与古代哲学思想》。

②《文字学》中汉字的结构(下)‚三书说‛与‚新六书‛理论。

③《语文课程标准》。

④《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

⑤《小学语文教学》。 ⑥《建构主义学说》

第6篇:农村小学识字教学之拙见

我以为要学好祖国的文化得先从认字开始,你得多认识几个方块字儿,才能更好地运用语言文字。识字不是简单地认识,识字教学也不是简单地老师教学生认字。识字教学是一项工程,是学生学好祖国文化的奠基工程。十几年来,我也一直这么坚持着,尽管我绝大多数时间都在从事高段语文教学,还是把学生的识字写字放到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困难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在低段识字教学中没能很好地学习和掌握生字,在高段的段、篇学习和写作中自然错误连篇,错字、别字花样百出。

新课标实施以来,由于学生识字量的大幅增加,多数老师都教得烦、教得苦、教得累,特别是在我们教学条件落后的农村小学,由此老师们报怨了:现在的学生真的是太笨了„„可又有多少老师查找过自身原因呢?就我们现在农村小学的识字教学来看,大致有这么几种现象:一是重字音认读,轻形义整合;二是重单个识字,轻相互联系;三是重机械识记,轻兴趣激发;四是重识字教学,轻写字教学。面对这样的现象我们又有几个老师重视了,部分老师还固执地以为识字教学不就是教学生认字嘛,再加上少数老师本身语文素养不够,极个别老师自己都认错字,学生又怎能掌握得好呢?

其实,在识字教学这一课题,我们许多老师的观点很有见地,做法也很有示范性,在此,我就不敢高谈阔论了,概括地谈谈我个人对识字教学的看法,不做深入地论述。

一、拓宽识字教学的视野

教师不能仅在课堂上进行识字教学,在模块二中我曾谈到“语文即生活”,反之亦然,生活中处处是语文,处处可以学习汉字,我们不能局限于教室里,我们要把识字教学拓展到生活中去,也能激起学生对识字的欲望。

二、把握汉字构字规律,注重汉字音形义的整合

我听过很多老师的识字教学课,不同程度地都表现出偏重的现象,要么重拼音教学,要么重字形分析,要么重字义理解,很少能将三者进行有效地整合,从汉字的构字规律入手,读准字音,记住字形,了解字义,三者缺一不可。如汪峰老师的讲座谈形声字占90%,形声字是由表意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组合而成。形声字在汉语中占的比重很大。教师可以依据声旁对形声字进行归类。如先教“同”,在添加形旁教“铜、筒、桐”,这样就事半功倍,形成记忆树状结构,不宜遗忘。这里就得要求老师不断地学习普通话了,把字音读准,你准了学生才能准。虽说像“云南马普”这们的地方普通话也能帮助学生学习,我们也有“川普”,但那毕竟离我们的国语还有一段距离,我们还是应尽量提高自己的水平,以便更好地进行识字教学。

三、不要割裂汉字,要强调汉字之间相互的联系

就拿上面这个例了来说,教“同”字联系到“铜、筒、桐”,它们之间拼音是有联系的。再如“休”字,“木”字加“人”字,表示一个人累了,靠在树旁休息;“囚”字,高高大大四堵墙,一个囚犯坐中央。这种方法对于教形近字有很大帮助,学生学起来也轻松,记忆更容易。

四、遵循儿童认知规律,激发识字兴趣

儿童识字是从感知字形到分析字形再到记忆字形的过程,心理学的研究早已证明,6岁左右是儿童书面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所以,我们要抓住低年段的大好时机,由易到难,把识字教学作为重点,打好孩子们的语言基础。但学生识字久了,就容易厌倦,从而降低学习效率,这时老师就要费神了,不妨把传统的教学方法搬出来,什么识字卡片、猜字谜、编儿歌„„只要能有效激发学生识字兴趣的方法手段,都可用上,你的课堂就会变得易学易记,妙趣横生。

五、明确目标,读写结合

我们教学生识字,最终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会读、会写、会用。学生到了高年段之所以错字别字特别多,就是因为在识字环节对学生的书写指导不够,特别是在今天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电脑键盘几乎取代我们的钢笔,以致书写能力的缺失。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除了加强对汉字的认识,还应该重视对汉字的书写指导,在写字的过程中,注重汉字的结构,不同结构的字在田字格里应该怎样安排,写出来的字才美观,这是师生在合作学习过程应该探究的让学生在写字的过程中感受汉字的美,从而加深对汉字的认识理解,甚至触类旁通。

教无定法,识字教学的方法很多,只要我们敢于探索、敢于创新,结合学生实际,一定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林辉老师贴子中谈到识字教学给我们语文老师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任重道远,但只要我们有不懈努力的开拓精神,识字教学不再是烦、难、累。

第7篇:“农村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1、教育发展的需要

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的精神,我们必须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其总目标是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新体系,它必然是课程功能、课程理念、课程架构以及课程实施与评价的大变革;更新观念、调整角色、提高整体素质,正成为教师教育最紧迫的任务。就每一位教师而言,新课程总是通过具体学科的教学而走向学生的,怎样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与改革目标融入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和学科教学行为,怎样使“课程文件”的种种规范与成果成为“学校文化”和教师操作的指南,这是当前广大教育工作者期待解决的问题。而语文学科中“识字写字能力的培养”则是学生刚进入基础教育阶段就要面临的第一项课程目标,如何在识字教学中落实新课程的目标,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是我们低年级语文教师首先要思考的且具有战略意义的一个问题。

2、课程改革的需要

汉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载体,掌握汉字是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国家督学柳斌指出:“真正要把小学抓好,还要从识字教学抓起。” 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教学要体现“认写分开、多识少写”的原则。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崔峦在《课程改革中识字与写字问题解答》也强调:“认写分开,及早阅读”。他说: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到读写特别是阅读开始的早晚和阅读能力的强弱。21世纪是信息社会,一个人获取信息的快慢多寡,与个人、与社会至关重要。获取信息最主要的途径是阅读。用汉字阅读必须识字。整个小学阶段要求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而第一学段(

一、二年级)要求认识1600—1800个常用字,会写其中800--1000个。识字,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个既重要又艰巨的任务。说它重要,是因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学习各种知识的必由之路,不掌握识字这把钥匙,就无法打开科学文化知识宝库的大门。说它艰巨,是因为中国汉字的数量太多,而且字形复杂,难记难写;字音字义又变化多端,实在是比较难掌握。因此,识字是小学生学习的一个难关,但又是每个学生必须闯过、闯好的难关。

3、解决识字教学中凸现出的问题的需要

在新教材试行的第一个教学年头,教师们在识字教学中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1)识字伊始,知识迁移困难。学生还在学拼音时,一边就要学习汉字,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孩子,认识汉字的经验几乎为零,对于汉字字形的识记特别吃力。在黑板上认识了,放到卡片上不一定认识;在课文中认识了,写在本子上不一定认识;黑色字体认识了,换成红色字体不一定认识;有的甚至把生字条里的生字都背熟了,可一打乱顺序还是认不得。(2)生字“回生”现象严重。今天认识了,有的明天就忘记了;前面认识了,过一段时间又忘了;加上识字量的增多,甚至还出现了张冠李戴的现象。(3)传统的 “告诉-接受-记忆-复现”式的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毫无生趣,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感受,扼杀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学生学习起来枯燥无味,因此识字效率低下。(4)如果大部分时间拿来搞识字,别的内容如何来优化?识字量是唯一目标吗?如不是,还要兼顾什么?

4、我校教育实际的需要

我校地处农村,生源几乎是农村孩子。一是家长素质偏低,没有时间、精力和能力来过多地关注孩子的识字情况,二是学生接触的信息量少,阅读面窄,课内识字得不到巩固,课外识字又得不到拓展。增加识字量,实现提前阅读,这对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有利的,而增加识字量无疑是对我们农村的孩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我们农村低年级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使得我们从事低段教学的老师在识字教学上要大做文章,既要实干,又要巧干。

小学阶段的孩子,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又处于观察的敏感期。只有从真正意义上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唤起他们自觉主动的识字意识和愿望,才能使识字教学切实有效地达到目的。如果刚入学就让学生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掌握多种识字方法,并在识字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组合、优化甚至创新,形成一定的自主识字能力,应该是走出困境的一个好办法。为此,我们提出了“培养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研究”这一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识字能力的养成对于小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其一,从根本上改变小学语文识字效率低下和识字水平低劣的局面,更好地完成新课程的识字目标,实现提前阅读。其二,自主识字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更多地从学生将来的工作、学习、生活这个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设计学生识字的形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精神,树立自信心,张扬个性,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其三,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体会汉字的博大精深,喜欢阅读,热爱汉字,热爱生活。有鉴于此,本课题组想着重通过“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研究”,紧紧围绕课堂识字教学,穿插和融合生活中的识字资源进行识字,探讨一些小学生识字的行为及其策略,以便学生逐渐积累、体验,形成一定的自主识字能力。

三、研究的依据

1、国家政策法规的依据

江泽民总书记《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的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的潜能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阶段目标里也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理论依据 (1)、语言心理学

“人生识字聪明始”,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

(2)、教育学依据

著名语言学家S.P.Gorde指出:“我们实际上不能教会学生一门语言,我们只能为他们创设一个适合于语言学习的环境。”教学不只是教师讲,学生听,更重要的是教师通过自己的引导、启发,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语言环境中,运用探究的技法自己获取知识,形成探究能力。我国古代教育家孟子认为,学习应该自主探求,通过自主探求获取的知识,记得牢固,理解深刻,运用起来左右逢源,得心应手,灵活自如。

学习建构说:学生的能力、知识是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形成的。它有两个基本观点构成:一是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与从环境中接受的感觉信息相互作用,主动选择信息和注意信息;二是人们在建构事物意义时,总是与以前的经验相结合。

主体教育论:主体教育论强调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只有激发作为内因的学习主体的自我意识、学习动机和主体活动,外部因素才起作用。

识字教学的评价建议也明确指出:“要着眼于学生的识字方法,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激发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语文教学目标从双基到综合的转变,识字教学过程从只重结果到全过程的关注,促进了识字教学评价的改变。识字教学评价不能只追求识字的数量和结果,我们更要关注学生识字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新理念的指引下,成功的识字教学评价,不是斤斤计较一时的识字量,而是关注学生是否在识字的过程中享受识字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

四、课题界说:

“农村小学”:是指学校地理位置位于农村,生源几乎是农家子女的小学。他们存在着以下特点: 1.由于交通和信息的闭塞,孩子们的识字渠道单一,缺少识字经验,课外阅读量严重不足。

2.学生家长自身文化素质偏低,对教育重视不够,不能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识字指导,不能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识字阅读环境。

“低年级学生”:是指年龄在6-8岁的小学

一、二年级学生。 “自主识字”:是指学生在识字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识字目标、制定识字计划、作好具体的识字准备,在识字活动中能够对识字进展、识字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识字活动后能够对识字效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它表现在: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识”;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识”;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识”;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识”。

“自主识字能力”:就是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积极地通过一系列的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检查和自我补救等学习活动来实现识字目标。包括独立的拼读能力、识记能力、书写能力、运用能力和拓展识字的能力。

该课题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教给学生识字基本知识,优化识字学习方法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为目标,探讨适合学生识字的最佳方法,着重于识字的学法指导。 在进行课题研究时,要密切联系生活,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基础,在识字过程中引导学生将汉字的音、形、义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以各自独有的生活经验识记汉字。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已学汉字、主动认识新字,巩固已认识的字并扩大识字量,为提前读写奠定好基础。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1.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识字兴趣浓厚,养成自主识字习惯,提高自主识字能力。

2.掌握多样化的识字方法,灵活记忆字音、字形、字义。 3.拓宽识字途径,增加识字量。实验学生到二年级实验结束时,具有相当的自主识字能力,平均识字达2000个以上。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下要保底”――是指研究班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识字量1600-1800个。

“上不封顶”――是指60%同学识2000个以上,40%同学识2400个以上,多识不限。

4.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实现提前阅读,达到20万字的阅读量。

5.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汉字、文化的思想感情,发展人文素养,开发智力,提高多方面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自主识字教学的原则

识字教学中教师应一改过去传授和训导者的角色,努力创设一种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关注教学过程的改变,以达成活动教学目标,为此,自主识字必须遵循以下教学指导原则:

1、实践性原则

当今识字教学中产生的大量问题是与传统教学的言传口授的教学方式密切相关的,这种教学侧重单纯的知识教学,忽视学生的实践性活动,不注重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得学生的发展存在偏差。效率也大打折扣,要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必须增加学生亲身活动的机会,注重主体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积累,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用手、用眼、用口、用脑,在活动中启动多种感官去获得直接经验,增加感性认识。

2、自主性原则

使全体学生都成为活动的主体,这是衡量识字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志。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尊重他们的独立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尊重和保证活动的独立性和差异性,让学生自主地、独立地识字和发展,真正使学生成为自己学习和识字的主人。教学中不能强迫和压抑学生,或简单地将生字教给他们,以致使学生对新字缺乏兴趣。应让学生在识字中始终保持主动参与、积极探究。重视学生识字兴趣的培养。

3、开放性原则

识字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开放的过程,这主要体现在教学的环境和氛围的创设上,一是开放人文环境,要求营造出民主的,为学生所接纳的、无畏胁的,利于创造性、主体性发挥的师生氛围,以激发学生参与认字的积极性;二是开放的时空环境,表现在时间上不限制在课堂上和在校学习时间,空间上注重教室内外环境的灵活安排与组合,同时将课堂引向社会和大自然,利用更为广泛的教育资源,为学生识字提供丰富的素材,深切的生活感悟,高昂的运用欲望。

七、研究内容

1、探索一套适合我们农村小学的低年级课堂识字教学模式。

2、为了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我们将从“培养识字兴趣”“掌握多样化的识字方法”“拓展识字途径”“促进识字评价”“有效识字巩固”等五个方面进行专题策略研究。

八、研究的措施

1、创设游戏情境,激发识字兴趣

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只有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玩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根据课文特点,把识字任务制定成不同的游戏方案,激起学生的识字热情。在编谜中教师巧妙地渗透了识字方法,学生那种愉悦的识字情感体验得到了强化。反馈结果也表明,生字学得非常扎实。还可以根据每课生字的特点,把儿歌、表演、画图等多种游戏形式引进课堂,让学生喜欢识字。

2、根据汉字构字特点,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识字方法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无论是象形、指事,还是会意、形声,都有其自身的构字规律。尽管我们鼓励学生个性化地识字、创造性地识字,但如果忽视了识字教学的灵魂,任由学生怎么识记都行,那么要想学生的识字能力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就难了。因此,应重视在课堂上深入浅出地渗透一些汉字学知识,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准确地理解掌握汉字的形、义,还能让学生充分领略我国汉字文化所蕴含的无限风光。

据统计,形声字在汉字中占了90%左右,识字教学若能让学生掌握形声规律,学生便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在学习一个形声字的过程中,学生或模糊或清晰地感受到了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再在教材随后的编排体系中出现的让学生体会形旁与声旁的关系时,学生进一步感受了形声字的构字方法,提高了识字效率。

会意字往往是合并几个意义上有联系的字,显示出新组成的字的意义。在教学时,我们启发学生通过对各部件的综合考察,“会”其合并这“意”。如“笔”教学时,出示一支毛笔,让学生说说毛笔的组成,再观察“笔”的字形,学生很快就明白了。这种会意字的教学,不仅让学生领会了字义,见形知义,更领会了我们祖国文字的巧妙创意。 象形字起源于图画,我们可通过看图,认识事物的特点,再让学生看古代的象形字,然后再看现在的楷体字。将字图对照,让学生感受汉字的演变,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观察能力和想像能力。

3、拓展识字的途径和环境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有多大。我们的识字也要树立“大语文”观,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的语文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阅读、识字。我们主要利用这三种识字环境:

(1)在家庭环境中识字。孩子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度过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在农村,家长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我们利用家长会和平时让学生传带的“给家长的话”,向家长作好宣传工作,争取家长的配合。如:孩子喜欢看电视,对电视中常出现的字,家长能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认一认,经常问一问,考一考;对孩子喜欢的画报、图书、卡片进行亲子阅读„„总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机教孩子识字

(2)在社会环境中识字。引导学生在上学途中认厂牌名,还有各个村的村牌名、河上的桥名、公路边的公交车牌,大街上的广告牌等,再凭借教材有意识地引导,促成学生在社会生活环境中识字的习惯。

(3)在学校环境中识字。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校园里扑面而来的校名、校风、小学生守则、班级名、同学名、课程表、黑板报、名人名言、等文化设施和竞赛园地,都是学生丰富的识字素材。教师应做个有心人,经常引导学生认认这些字,学生就会由无意识到有意识地把熟悉环境与识字认字结合起来。

4、以积极有效的识字评价为手段,巩固识字效果

积极有效的识字评价,既能帮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识字情况,又能促进学生的识字水平。在教学中,我们将从多维角度出发,建立了一套多元化的识字目标评价体系,从评价的角度来促进对汉字的巩固。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展示识字能力

为学生的识字能力提供一个可以展示的平台,让学生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他们会对识字更感兴趣,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识字活动中去。如举行朗读比赛、讲故事比赛、查字典比赛、课外识字展示等活动,不但学生喜欢,更能以此推动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发展。

九、研究方法:

1、文献法:以《语文新课标》科学认读理论为指导,广泛吸纳国内外汉字教育理论和实践成果,结合本地区、本校的实际开展课题研究,在确定课题、分析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时使用此方法。

2、行动研究法: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边实践、边总结,不断摸索出经验和规律的东西。

3、观察法:在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中,根据对学生个体的观察和整个班级水平的观察,及时调整研究的方案与措施,以便增强操作性。

4、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纪录。对课题研究作总结、验证、提炼,概括有关教学现象,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

十、研究条件

1、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勇于探索和发现,并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利于自主学习方式的形成。

2、实验班老师科研意识强,乐于学习,能较好地把握新课标理念,敢于创新,有热情,有能力,有精力投身到课题研究之中。

3、学校领导重视,大力支持科研工作,使课题研究所需人力、财力有保障。

十一、课题研究的步骤

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2006年6月——2009年6月)

(一)准备阶段(200

6、6——200

7、3)

制订课题方案;组建课题组;进行课题立项申报;进行课题论证;。

(二)实验研究阶段(200

7、3——200

9、3)

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研究措施,观察实验效果,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再进行实验处理,收集资料,作好过程记载。

(三)结题阶段(200

9、3——200

9、6)

整理研究资料,撰写实验报告,聘请专家对研究进行鉴定,结题。 该课题经过三年的研究预计形成以下成果:

(1)识字研究报告集;(调查报告、实验方案、研究报告) (2)识字研究成果集;(经验论文集、教案设计集、教学案例集) (3)课堂教学实录光碟

(4)研究过程中积累的各类教师、学生活动纸质资料

第8篇:谈谈小学识字教学的目标

谈谈小学识字教学的目标·要点·策略

一、小学识字教学的目标

一是培养“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二是要“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三是“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1、目标的关系分析

以上三项目标紧密关联,形成较强独立识字的能力是上述目标的核心;兴趣、习惯是形成独立识字能力的内在的驱动力;“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000 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是落实核心目标的保证。

2、独立识字能力的界定

2011 版《语文课程标准》认定,所谓的独立识字能力,就是“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查检字词的能力。”

二、实现核心目标的要点

落实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的具体情况分析。

1、读准字音的教学 A、关注读准字音的途经

读准字音的途经有两条:一是口授身传方式的认读传承;二是借助注音的方式认读字音。上述二者相辅相成。 B、读准字音的突破

读准字音的关键是六种“误读”的突破 一是受形声字声旁影响的误读。 二是形近字的误读。 三是多音多义字的误读。 四是音同(近)形异字的误读。 五是受方言影响而形成的误读。 六是常用词语中习惯性误读。

2、认清字形的教学

认清字形的教学包括了笔画规则、字形结构。笔画规则包括了笔画、笔数、笔顺、笔位;字形结构就是指汉字的结构形式。有独体与合体两种。独体字是由基本笔画组成的。合体字是由部首加独体字组成的,分为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左右结构、左中右结够;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品字形结构几种。 认清字形出错的原因

从客观整体上看,汉字的音形脱节,不能见形直接读出字音,是认清字形外在的客观原因;

从主观感知能力看,一是入学以后的儿童缺乏认清字形的经验,缺失旧有经验的支持;二是因为儿童识记汉字一般先知觉整体的轮廓,再细辨个别笔画。需反复认读,才能快速扫视、精准认读。

3、理解字义的教学

有人说,汉字之优秀,全在于“形音义”的三位一体的规则和特征。甚至有人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只要具备“三”的规则和“三”的特征就可能是最理想、最优秀的事物。因此,认识汉字的教学要从“三维入手” ,力求“ 口诵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义 ”(鲁迅语)。这就是说,字义教学应从音、形、义入手。训诂学中有声训、形训、义训就是这个道理。

A、用近义字去理解另一个字

通俗的说,这种方法就是“依词解词”,就是将意思相近的字(词)进行训释另一个字义。如古人所说的 “弄,玩也;适、之、嫁、徂、逝,往也”,就是典型的被称为“义训” 的实例。现在教学中,“注释”或“换词”就是此方法的运用。在使用语文工具书中,大量地运用了“义训”的原理。

B、依据字形探求字义 因为汉字是表意文字,所以某些文字的形体,特别是较古的字形,往往能反映出造字之初所代表的词义。也就是说,某些字形直观地反映了它所记录的本义。

现在,据字形探求字义的运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根据汉字造字法编写了识字课文;二是将 “字理识字法”的原则和做法用于实际的教学之中。

a、运用造字法的原理因形求义

汉字的造字法通常称之为“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其实,其中的“转注” 属于“用字法”,而“假借” 则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所以,名副其实的造字法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

以上所说的象形字是以较为抽象的图画去表达字义;而指事、会意、形声字都是运用构字的部件通过不同形式的组合,用字形一一对应标示不同汉字的字义。

附:运用造字原理因形求义的课文范例 其一 从象形求字义

部编一上《识字》第四课要认识的 8 个生字:日 月 水 火 山 石 田 禾,就以“象形”图画展示所要认识汉字的字形,以及对应标明的字义。 其二 从会意求字义

部编一上的《识字》第 9课是以儿歌的方式说明了男 尖 尘 从 众 林 森 8个会意字的构成,并说明上述 8个字是以部件组合的方式来表达字义。 其三 从形声求字义

文字学上认定,形声字是复合成体,其中的一部分表示事物的类别,另一部分标示事物的读音。不管是“类别”还是“读音” 它们都指向了“事物”,因此有人说,形声字都是用“形” 和“声”来标示意思的。如 “炮”、“泡”字是声符与形符共同表义的。 b、运用“字理识字法”因形求义的范例

如“菜园里”一语。“菜”字可分成艹 + 采的组成;想一想,带草字头的字是什么类别的植物?——苗、荷、花、草、蓝等;再来看 “园”字,不就是囗 +元,全包围结构的字吗?请你想一想,这一方框像不像围在菜园四周的栅栏,那么种菜的地方叫什么——菜园。以此类推,种花的地方叫花园,种果树的地方叫果园;养动物的地方做然就叫动物园。

C、依据字音探究字义

声训之说就是根据字的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另一个汉字的字义。如《释名》就有“盲,茫也,茫茫无所见也”之说。通俗点说,音近义不远。再如汉语中的双声,比如颠 d 顶d,声母相同,字义相同。叠韵,如天an和 颠an 。韵母相同,字义也是相近的。音转相近,如赫与吓声音相近相转,均有恐吓之义。特别是现在开展的古诗文吟诵活动,就是运用汉字的声韵表情达意功能的发挥。

三、识字教学策略的建议

依照部编语文教科书关于识字教学部分的编写思路,下面以一上关于识字的教学实例,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项教学建议

关于 “先识字后拼音”的认识与实施

“先识部分汉字再学习拼音” 的编排思路和体制拥有五点优势: 一是通过口传身授的方式,开启了口头语音传承认读汉字的渠道; 二是能点燃了小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欲望,拓展了识字的空间; 三是让小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先入为主地吸纳了蕴含汉字其间的文化营养;

四是暗示了汉语拼音的位置、结构与功能。

五是调整了教学顺序,缓冲了学习的坡度,保护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据以上分析,拼音前识字应注意三点:

第一、准确、依次把握教学要求----认识本课生字、初步了解字义,关注汉字的书写起步。

第二、有意识培养小学生在生活、学习之中,主动识字的意识和做法 第

三、处理好拼音前后识字教学策略的变化——先以教师示范为主,逐渐变成借助拼音的认读为主。 第二项教学建议

集中识字与课文识字的认识与实施

部编一上的识字教材分为三大板块:一是集中识字(整单元的识字课文);二是课文识字(随着课文阅读识字);三是“语文园地”中的识字部分。不同的板块,编排意图不同,学习任务不尽相同。 三大板块围绕天地人主题,推广行之有效的识字方法,拓展识字的空间,着力培养识字的能力。这里重点说说集中识字与课文识字这两个板块。

第一、集中识字的教学建议

本册集中识字的课文以两个单元分别置于汉语拼音的前后。按形式和内容可分成四种类型。 第一类是创编韵语的识字课文; 第二类是运用字理的识字课文; 第三类是蒙学节选的识字课文; 第四类是古代诗词的识字课文。 类型之一:创编韵语的识字教学

这类课文包括《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大小多少》《小书包》《升国旗》五篇。 教学重点的关注

重点应关注识字目标的达成与韵文内容了解此二者的顺序、轻重。比如《天地人》一课,就要处理好识字目标的达成与了解“天地人”每个字内涵的程度与关系。 类型之二:运用字理的识字教学

这一类课文包括了《口耳目》《日月水火》《日月明》三课。 所谓字理,就是根据汉字的音形义的逻辑关系和造字背景发掘出来的识字方法。其中的《口耳目》《日月水火》是据“象形”原理编写的;而《日月明》是据“会意”原理编写的。学习这两类课文应注意两点:一要了解汉字表意的由来及适度运用字理去理解字义;二是要体会汉字表意的思维方式。

比如《日月水火》的教学,一是要认识“日月水火山石田禾”8个汉字,而且要让学生明白上述汉字是根据 “象形者,画成其物” 而创造出来的。再就是要明白事物形象和表达概念的联系,认识具象事物与抽象文字联系,即形象思维的建立是中华民族认识领域的一次大的飞跃。 再比如《日月明》的教学,一是要把握本课的明、男、尖、林、森、众几个字的读音及构字的形式与道理;二是了解这几个字是运用组合思维构字的过程与结果。

组合是一种创新。课文“日月明,田力男,小大尖,二人从,三人众,双木林,三木森”是说上面这几个字字形的构成。而后面的“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是形成字义的演绎过程。 类型之三:蒙学节选的识字课文

这类课文是从传统蒙学识字教材中节选而来的。如《对韵歌》 一课就是从《笠翁对韵》中节选而来的。其教学目标有二,一是要把握本课的生字;二是要感受“对韵”的基本特征——字数相同,韵脚相谐、词性相当、意思相对。 类型之四:古代诗词的识字课文

这类课文是以古代诗词作为识字的载体。如《画》一课就是唐代的大诗人王维所做的一首五言绝句。入选教材的主要目的有两点:一是要作为认识10个生字的平台,特别是认识反义字(词)的构成;二是通过诵读,领略这首诗描绘的可见而不可得的美景。 第

二、课文识字的教学建议

分散于“阅读课文”之中的识字是面广量大的识字,这类课文置于汉语拼音之后而开始,所以这类识字教学应关注以下几点:

1、关于字音教学的问题

首先是继续拓展运用口语传承的渠道和空间;其次是遵循“温故而知新”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拐棍”作用,加速自我把控字音能力的提升;

2、关于认清字形的教学

认清字形的教学最关紧要的是认清汉字的形体构成,涉及笔画、偏旁、部首、字根的概念及运用。

笔画是汉字最小的构成单位;按《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说法,汉字的基本笔画包括“横、竖、撇、点、折”五种;

偏旁是从造字构形的角度定义的。习惯上有“左偏右旁”的说法。现在不再区分左右,一律称为"偏旁"。

部首是从应用功能的角度定义的。是编写工具书时把含有相同表意成分的字排列在一起“分别部居”而立的。每“部”的第一个字就叫“部首”。可见,部首一定是一个字的偏旁,但是,一个字的偏旁不一定都是部首。

字根是从汉字最小的离散结构单位,着眼分析汉字形体得出的结果。比如“韶”的字根就分为“立、曰、刀、口”。现代分析汉字的结构常用“笔画--笔画组合--字根--汉字”的流程。

根据上述情况来看,认清字形的教学应以笔画与偏旁部首为重点: A、汉字笔画的教学

汉字笔画教学的重点有三:一是识记笔画的形状、名称、写法;二是弄清笔画、笔数、笔顺、笔位;三是明确笔画的搭配、排列、组合成字的“间架结构”。以上三条既是认清字形的必须,也是写好汉字的必须。

B、偏旁部首的教学

偏旁部首是构字的重要部件(包括造字功能的偏旁和用字功能的部首),所以抓好这部分的教学事半功倍:

偏旁部首这一构字部件往往拥有认识一个、带动一群的功能。以“青、清、请、情、晴、睛”这组字为例,认识了“青”字就能带出认识与“青”关联的、一串字的音、形、义。

掌握了偏旁部首能加速形声字的认读与记忆,汉字之中,形声字占汉字的百分之八十五以上,掌握了这一构字部件与规律,对常用形声字的识记和记忆可大大加速。比如下面的“洼、蛙、哇、挂、娃”一组字,掌握了构成每个汉字的形符和声符及儿歌:“小泥坑浅水‘洼’;有昆虫跳青‘蛙’;张开口叫‘哇哇’;伸出手把它‘挂’;女孩出来是个‘娃’”就能解决这一组形声字的认读和记忆的问题。

3、关于理清字义的教学

理清字义的情况复杂多变,但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看,理解字(词)义的要求无非两条:一是“是什么”?二是“如何用”? 所谓“是什么”,就是指要弄明白汉字的本义。而要弄清汉字的本义,重要的是要弄清楚汉字字义的由来;上面所说的声训、形训、义训就是传统的理清字义的方法。这里不再赘述了。

所谓“如何用”,即运用汉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参与表达。“如何用”的原则就是经常强调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如何用”的教学应关注以下四点:

一是要将“用字”和学词、学句的教学紧密结合;努力促进以“识”促“读”、以“读”固“识”良性循环的形成。

二是要十分关注一个字(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字(词)意思的引申。 字义的引申非常复杂,重要的引申途径有二:一是要看字(词)义从概括事物特性的引申。如“素”字,本指“未着色”,而现在也指“白的”“空”“朴素”之意;这就是从“素”的本义概括颜色的特性引申而来的。二是用比喻将字义引申。如“鼓”是一种形圆而中空的乐器,后比喻为凸出高起的动词。此类很多,不能尽举。

三是要利用插图、幻灯、简笔画等直观手段,帮助小学生理解、运用字义能力的提升;

四是要通过对汉字(词)的运用,在语言表达的实施中,体会如何运用字义参与表达。

第9篇: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若干思考

摘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识字是学生从运用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桥梁,所以识字教学的质量关系到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在识字教学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我们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方法组织教学,改变单调乏味的教学,提高学生对识字的兴趣,掌握一定的识字技巧,喜欢并主动去识字。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汉字

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载体,是人类文学史上最悠久,充满生机的,既形象美丽又蕴含智慧的文字,汉字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使汉字充满了灵气。汉字是语言,思维发展的基础和工具,它与人的精神发展密切相关,它不仅能记录广阔无边的事物,也能细腻地表达丰富微妙的心灵,还能通过由其组成的视觉语言,激发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性情。

自从有了汉字,就有了识字教学,而且历来被认为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汉字教育的开端,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也是整个小学教学的前提。识字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不仅直接关系到普通教育的水平也影响到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试想如果识字教学这一奠基石没有打好,那以后的教学如何进行,知识和文化怎么传承,紧紧抓住低年级这一识字教学的关键时期,突出识字教学重点。

现阶段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不容乐观,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针对识字的现状结合实际教学,我们要从自身抓起,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充实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素养。

一、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识字是教学的起点,也是启蒙教育的开端。识字能力是学习的基础,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在这样的前提下识字教学难免让人头疼,在当前的识字课堂,我们会发现一些值得关注和改进的地方。

(一)机械的识字

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巩固识字的方法是规定学生机械反复的读写,他们认为这种重复的抄写,重复的记忆,学生就会记住所学的生字。诚然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及时记住所学的生字,可那只是暂时的记忆,时间长了就会忘。反复的读写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学生可以不停的读,看似认真有效,可是一检查问题就会显露 ,学生根本记不住自己所读写的要记得的东西,这种机械的读写不但会使学生对识字兴趣降低,而且对以后的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学生没有自主识字记字的愿望,一切都在“麻木”的学习,失去了学习本身的意义。

(二)学生被动识字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可是如果学生们一味的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主动学习能力较弱,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教,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基本上完全遵从于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没有积极学习的情绪和态度,而许多语文老师对于识字教学认识不够充分,存在一些问题,识字教学成了小学阶段一块费时费力地教学任务。

(三)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的欠缺

在教学中,学生独立识字的方法不多,能力不强,识字的方法不够多样,学生思维只局限在几种简单的识字方法,学生学习生字的方法比较单一。老师着重生字的抄写和默写,把默写生字作为最后的评判标准,这种方法不利于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我们一般可以采用朗读,组词,造句,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运用学过的字词进行巩固。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读写能力。在学生初步掌握字的音、形、义的基础上,必须要写,才能牢固掌握字形,不仅要求学生写得对,还要写的工整。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即与阅读相结合,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将学到的识字的习惯带到课外,不仅培养了识字的能力而且还增加了阅读量,这样学生的识字能力才能提高。

(四)追求字形,忽略汉字规律

汉字是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的文字,是迄今为止独一无二的仍在使用的表意文字,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博大精深。汉字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法,字理识字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忽视汉字的构字规律,单纯在字形的识别上进行随意解剖,想象,把汉字当成一种符号来识别,这使学生记住的汉字仅仅是字形,而且回生率较高。在课堂上老师的识字教学没有运用汉字自身特有的规律来理解识记,而是大部分都是从汉字的表面上“挖掘”,注重了简单的趣味性,只在字形上下功夫,这样会使学生不是从字的本意上去学习去记住汉字,真正的掌握了解汉字。这种方法不可行,也不科学,违背了教学的原则。

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问题的归因

(一)不当的教育导向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中我们也可以这样说,识字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几个汉字,更重要的是在识字教学的同时教给学生的方法,不断提高他们识字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地去获取和运用汉字的规律性知识。这时老师的教学指导起着不可或缺的的作用,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老师们总会有很多的埋怨:识字量太大了,学生边学边忘,他们只想到了外界的因素,却没有从自身找原因,老师们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因形害义,因字的字形去曲解字的意思,这使学生不能理解掌握汉字;重音轻义,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着重教字的拼音,花大量的课时教,却对字的意思一带而过;汉字的音形义三者是一个整体,要学习汉字,必须建立在其三者的基础上,也就是使字形、字 音、字义在学生的头脑形成牢固的联系。

(二)教师专业素养的缺失

识字教学的另一个问题是文字学理论的缺失,识字教学的对象是汉字,要进行识字教学,首先应对汉字的本身特点和规律有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可是对汉字研究较为深入的一般都是文学家,他们对于汉字有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可是非常了解汉字的人却没有从事汉字教学,而从事识字教学的教师又通常缺乏基本的文学理论和知识素养,难以将文字的特点和规律说清楚,老师都缺乏这种知识学生又怎么能理解和掌握呢。

教师文学理论的缺失似乎并不是什么特别的事了,一直以来在我们的教师中都存在。教师在课堂上为了实现趣味性教学,让学生主动识字,随意的理解,让汉字教学没有从汉字的“根本”去挖掘,缺乏内涵。汉字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的特征,每一个汉字,都有自己独特的构型,有其自身的特征,其实汉字本身的构性及其规律特点已经能够为识字教学提供条件,只是由于大部分教师不具备相应的文字学知识,不能从汉字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出发,挖掘其中的奥秘,在识字教学中就是一个汉字的认识、掌握都需要老师的知识底蕴和教学方法技巧。

都说“教师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得有一桶水,甚至是源源不断的源头水。”所以作为人民教师,要掌握更多更新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

(三)汉字的地位

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更是中华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载体,是人类文学历史上最悠久充满生机的,既形象又蕴含智慧的文字,如此种种,汉字具有重要的地位。可是当汉字本身在汉语中进一步的符号化,抽象化,当代汉语研究的西化倾向以及汉字的电脑输入法的出现对汉字本身的“打击”很大,大多数人不再用笔写汉字,而是用键盘代替了笔,这样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好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性,殊不知,汉字离开了“写”汉语失去了内在的规律,导致汉语的残缺。信息时代下和多元文化的交融,汉字的地位下降,人们对于汉字的研究也趋于平淡,大多数人不在热衷于汉字的研究,这种现象对于识字教学领域是多大的损失,对于中华的文化都是一种极大的危害。

三、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灵活运用各种识字教学法

识字教学是小学阶段最基本而又重要的任务,小学阶段的识字量也是最大的,怎样才能将这枯燥的字让小学生们认得清,记得牢,能够正确的运用呢?为了能够高效识字,让学生愉快识字,使识字课堂充满快乐的氛围,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学习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我们可以试以下方法:

1.在游戏中识字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游戏中识字不失于一种好方法,通过游戏活动,进行趣味性识字更能激发他们识字的欲望与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游戏活动中快乐识字。最常见的是猜字谜法,例如:“一个日本人,拿了一把刀,杀了一口人,滴了四滴血”是一个“照”;“一口咬掉牛尾巴”,是一个“告”字;“木目下加心”是一个“想”字;“值钱不值钱,全在这两点”是一个“金”字,这些字谜都是我们喜闻乐见的,在猜字谜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记住了汉字的字形,理解了字义,还把汉字记得更牢了,这不仅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还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游戏”中,避免了汉字的枯燥记忆,使学生产生浓厚的识字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爱玩好动的特点。尊重他们的天性,才能在教学中收到理想的效果。

2. 在生活中识字

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是生活,都说“生活处处皆语文”一切知识都源于生活。让我们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让生活成为我们的识字大课堂,走出课堂,贴近生活实际学习,我们会发现学习可以不那么单

一、枯燥,在生活中我们有很多识字的途径。如各种商标,广告牌,车站牌等识字。在路上散步或者外出旅游看见各种商标语都可以问在身边的人,这是什么字啊,叫什么等等,养成处处学习的好习惯,这样不知不觉中我们就可以熟悉很多字。超市一个学习的好地方,当然前提不是买吃的,超市里的商品琳琅满目,我们可以识字的面就更广泛了,超市识字,一个不错的方法,这样不仅以前认识的汉字得到了巩固,没有认识的得到了新的认识,一举两得。例如:今天老师教了“虾”我们就可以看见咪咪虾条,“饼”可以看见饼干等等,超市里有各种蔬菜,生活用品,我们不仅可以认识汉字,而且还认识了实物,这样更加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与记忆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在生活中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的效率更高而且学以致用,何乐而不为呢?

3. 分散识字法

“分散识字”也叫“随文识字”,是强调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把生字词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分散识字教学法注重生字字义的情景创设,提倡在词中、句子中、课文情境中进行生字教学,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章。先让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然后在课文中随文识字,使生字新词的出现和讲解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使生字字义在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中凸显出来。分散识字教学法也符合小学生思维从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规律,有助于小学生的记忆 。

分散识字有利于对汉字的巩固,因为识字建立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生读课文,看课文读物,在接触生字的同时,一些学过的汉字反复出现从而也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既认识了生字,又巩固了生词,在不知不觉中汉字就牢记心中了。分散识字寓于识字阅读中,通过阅读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分散识字做到了识字与语言环境的有机统一,在语言环境中,每一个字都被赋予了情感色彩,都有自己的意义,学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会加深对这些字的认识,从而降低识字的难度,而且通过广泛的阅读还增加了识字量。

(二)正确认识汉字的文化价值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文字更是中华文化的体现,每个汉字都有独特的价值,正确认识汉字的文化价值,汉字作为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汉字之所以能够历经沧桑犹葆青春主要在于它有独特的造字特点,汉字不仅具有交际功能也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正确认识汉字的文化价值。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汉字书写变得越来越便捷,也带来了一个严重的后果,很多字我们能认识,但是让我们写却有点困难,提笔忘字这种现象好像我们并不陌生。这其实就是对汉字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现在又很多的节目都是关于书写汉字的如“汉字听写大会”,这其实是一种开始发现汉字的重要性,重视汉字的表现。在教学的同时我们应该传播汉字的文化精髓,汉字的文化价值,它的历史,它的演变过程,一次次的变革里面包含着多少的文化意蕴,让小学生从小就对汉字有的大概的认识和了解,知其中的重要性。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汉字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

(三)汉字自身规律和学生发展特点相结合

学习汉字是一个枯燥的过程,识字教学困扰着许多的语文教师,汉字发展至今已经有四五千年历史,经过多次的演变,有其特殊的特点,这要求我们适当学习一些文字学的知识,正确理解字义,把握住汉字本身的特点,进行教学事半功倍。识字是儿童从口头语言运用过渡到书面语言运用的起步阶段,我们往往都忽略了它与儿童认识的发展密切相关,第一学段的小学生形象思维比较发达,抽象能力不足,他们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识字教学就要结合学生发展的特点来教学,让她们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识字,对识字产生兴趣,喜欢识字,体现识字的趣味性。

(四)利用现在教育技术识字

21世纪,我们已经进入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面对新的时代,教师的教学工具也应该与时俱进。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普及,学校越来越重视和运用现代技术来辅助教学,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使学习选择的自由度大大提高。

都说“学之者不如知之者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正也许就是信息技术的优势之一。对于新事物,小学生都对其充满了好奇心。根据小学生发展的特点,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不集中都是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恰好利用信息技术的特别之处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信息技术的识字课件有色彩鲜明,生动有趣的动画形象,他能把汉字的演变过程简洁明了的展示在学生眼前,深深吸引住孩子。例如学习休息的“休”,首先出现动画人行走到一棵树旁,觉得累了,就靠在树上休息一会,然后人和树变形成“休”字,旁边出现“休息”这个词。学生通过看动画再加上老师在一旁的讲解,这动画一定会留在脑海里,从形象转化为抽象。这样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并且有吸引力,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运用信息技术除了可以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而且还有很多的学习汉字简便的地方,汉字有很多都是象形字,表意字,形声字,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提供各种丰富逼真的图像、动画来帮助我们理解,相信生动有趣的画面一定会让学生喜欢,实物和汉字的结合可以对识字有更深的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进一步优化了识字课程,提高了识字效率。

参考文献:

[1] 周家钤.小学低年级学生轻松识字教学谈[J]新课程,2008,(02) [2] 马秋芬.小学低年级“游戏识字”教学的尝试[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05) [3] 刘慧华 浅议语文识字教学[J]成才之路,2008,(06) [4] 黄小梅 对识字教学的几点反思[J].考试周刊,2009,(05) [5] 杨自敏.低段识字教学的方法和策略[J]小学语文教学,2005,(12) [6] 杨爱佳.谈如何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2008,(03) [7] 何雨倩.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现状及策略研究[J].华章,2012,(01) [8]]金万俊.浅谈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策略[J].新课程学习:下,2012(04). [9] 苏志霞.趣味识字教学[J],教学与管理,2005,(03) [10] 程明安.浅论汉字的文化阐释[J]湖北社会科学,2006(06) [11] 王贵元.文字与文化[M]北京.中国人名大学出版社2005 [12].张坤民.改造识字教学模式的思考[J].天津:语文建设,1996,(03) [13].吴迪梅.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性[J].小学教学参考.2009,(05)

字数:约5000字

上一篇:监理人员职责及分工下一篇:管道施工方案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