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优秀部门

2022-09-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商务部优秀部门

地方志机构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部门作用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情操、价值观念、审美品格、艺术情趣、辩证思维和科学智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最深厚的文化軟实力,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丰厚滋养,为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筑牢坚实根基,也对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地方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文明、发掘历史智慧的重要载体,有着“存史、育人、资政”的重要功能。地方志编修是中华文明独有的文化基因和“独门绝学”。《地方志工作条例》《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法规及规范性文件,都明确指出地方志机构承担着志鉴编修和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等职能职责,以及在保存历史、记录当代、传承文明、发展文化、激发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推动海内外文化交流合作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价值,充分肯定了地方志机构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和智力支持的职能部门。

一、地方志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和独特功能

(一)地方志具有“一方之全史”的宝库功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面体现者。地方志作为“一方之全史”,与国史、族谱共同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基石,是前人实践活动和智慧经验的结晶,是一方土地上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其内容横陈百科、纵贯千年,包括中华核心价值理念、中华传统道德理念、中华人文精神等内涵,亦包括中医中药、诗词歌赋、传统节日、民风民俗、传统工艺、汉字汉语、诸子百家、中华武术等传统文化内容,涉及地方历史、文化、民族、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其作用正如清代方志学家章学诚所言,可“补史之缺,参史之错,详史之略,续史之无”,具有历史延续性、内容广博性、材料真实性特点,富藏着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聚宝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内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集中的体现。

(二)地方志具有“保存信史”的志库功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记录者。地方志是“官书”,因其“秉笔直书”“述而不论”“存真求实”的原则精神而具有真实可靠的特性,成为一方土地上最广泛、最真实、最权威的“信史”,可还原历史之本真,让阅读者“不下堂而知王土,不出户而观万邦”(宋学者乐史语)。正如清代学者章平事所言:“夫志,犹史也,与其泛而美观,毋宁核而传信。”地方志“保存信史”的志库功能,体现其资料价值和佐证价值,如关于领土边界争议、人物出生地确认、重大人物事件真相、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等,均可以地方志记载为有力证明,也有助于激发人们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坚定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

(三)地方志具有“教化育人”的知库功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弘扬者。“育人”是地方志三大功能之一,是为民修志的初心使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和人才对于安邦定国重要性在地方志中的重要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在新旧方志中都有体现,志书入选人物的道德标准、优秀品格及其优良的家风家训等,均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和精神内核。从地方志书中挖掘总结的中华优秀文化基因而形成的众多地情书籍、文章,是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渠道,可教育引导人们丰富历史知识、记住乡音乡愁、产生价值认同、提升文化素养,不断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自豪感、责任感,可帮助我们实现“以志化人、以文育人、以德服人”目的,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也是坚定中华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是地方志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中的历史担当。

(四)地方志具有“资政辅治”的智库功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集中者。古有“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之说,地方志自诞生之初,便因其资料的详实、客观,为地方治理提供经验和智慧。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地方志,善于从中了解地方文化、寻找历史智慧。毛泽东主席参加成都会议期间,调阅了大量地方志。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曾说过:要马上了解一个地方的重要情况,就要了解它的历史。了解历史的可靠的方法就是看志,这是我的一个习惯。过去,我无论走到哪里,第一件事就是要看地方志,这样做,可以较快地了解到一个地方的山川地貌、乡情民俗、名流商贾、桑麻农事,可以从中把握很多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只有加深对历史的掌握和理解,才能“以古为鉴,鉴古知今”,不重复历史上的错误,才能使人们从一种混沌状态,转为一种清楚明白的状态;才能知道过去人类社会种种事件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①只有通过阅读志书,才能了解一个地方的过去和现在,才能用贯通古今的思维指导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如西汉韩婴所言“夫明镜所以照形,往古所以知今”。地方志中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信息优势,作为资政理政的重要借鉴,纵观古今的地方志,可以告诉人们历史智慧,鉴往知来。历朝历代治国理政的方法,古往今来人类应对地震、疫情等各种自然灾害的经验,都在地方志中有记载。执政者可在地方志中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五)地方志具有“交流互鉴”的鉴库功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者。中国地方志在世界文化领域中独树一帜,独具魅力。它具有历史贯通性、民族区域性、客观权威性、法律证据性、资政辅治性特点,有着丰富独特的内涵和价值,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在国际上交流互鉴的标志性文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国际舞台的重要代表。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当今世界各国联系日益紧密,人类成为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华民族集体记忆和个人记忆的“精神宝库”,地方志和其中蕴藏的家谱、族谱等方志文化,是中华文化在对外交流中接受度更高更广、更具魅力的文明形式和精神力量,是讲好中国故事、推广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文化凝聚力、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重要载体和手段,已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增强中华文化话语权和影响力的重要表达方式。

二、地方志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成功实践

地方志“存史、育人、资政”的三大功能,都在记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道德精神、人文精神。进入新时代,随着文化自信的提出,地方志机构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牢固树立服务中心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三个服务”)理念,努力推进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探索中取得可喜成效,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部门的功能日益彰显。

(一)地方志传承发展中华核心思想理念。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对中华文化核心理念这样阐述:“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这些核心思想理念,在历代地方志书中都有大量记载。

传承发展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思想。地方志的纂修不仅将中华文化的每次革新记录在册,同时自身也随着时代变迁,其修志观念、志书形式、内容记载重点都会有所变化。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与主导下,全国各地开始大规模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站在人民立场上,创新编纂体例和形式,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志书的主体,突出人民创造一方历史的丰功伟绩。随着时代变迁,地方志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变化,从一本志书走向“十业并举”,并在不断创新中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四川省地方志办近年来坚持编纂与宣传并举,以编纂质量提升和传统文化宣传弘扬为重点积极推进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两微八号一网一台一刊一店一馆”新媒体宣传平台,取得较好成绩:2021年10月29日,《四川日报》发布《四川省社会科学评奖委员会关于四川省第十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的公告》,四川省地方志办牵头编纂的《大熊猫图志》《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八卷)、会同有关部门编纂的《四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事记》《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四川大事记》4部地方志书,被评为二等奖。4部书籍获得二等奖,在四川地方志历史上是第一次;“方志四川”官方电台获评全国2019年度政务音频账号前30名,音频节目《舌尖上的四川》被评为全国政务专辑人气类前10名,“方志四川”澎湃号获评2020年度“澎湃新闻·文旅传播奖”第三名和2021年度“优秀澎湃政务号”,“方志四川”川观号获评2020年度优质政务类川观号。此外,现地方志机构还创新开发影像志、各类方志电台及音频节目等,以声波和光影形式将中华优秀文化发展传播传承下去。

传承发展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思想。近代著名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史学家梁启超说:“夫方志之著述,非如哲學家文学家之可以闭户瞑目骋其理志而遂有创获也,其最主要之工作,在调查事实,收集资料。”地方志横陈百科,涵盖一地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要编好一部志书,不仅要掌握大量历史文献,还要做大量实地调查,真正脚踏实地地做研究。每一代方志人为全面掌握一地之地情,往往要深入穷乡僻壤,考察山川、寻访古迹、了解风俗。实事求是是每一位优秀史官的信仰和职业底线,志源自史,我国古代方志学的集大成者章学诚明确提出“志乃信史”,以史家标准规范方志人。历代方志人也一直以实事求是作为遵循的法度。进入社会主义新方志阶段,新地方志指导思想之一毛泽东思想,其精髓之一就是实事求是。1998年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颁发的《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和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又从法的角度明确了实事求是对于地方志的重要意义。可以说,实事求是是地方志的灵魂,历代方志人也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代代传承着“实事求是”这一思想。

传承发展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思想。尽管历代方志存在多载官僚士绅而少见一般民众的弊病,然而相对于其他史料,方志仍更具有“社会性”“平民性”。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顾颉刚认为:“以前的史料,不是供王公大人的采览,便是备文人学士的讽咏,是片面的,是散漫的,而不是系统的;是文学的,是艺术的,而不是科学的……我们现在寻材料,要转向社会方面去了……那只有叩地方志之门了。”到社会主义新方志,彻底改变旧志中只见王侯将相、世家豪门而不见平民百姓的记录方式,人民真正成为方志记述主体。今天,党中央引领亿万人民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基础上,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地方志部门编纂志鉴,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投身脱贫攻坚伟大实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的伟大壮举真实记录下来,进一步传承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思想。目前,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正在牵头组织实施《中国全面小康志》《中国扶贫志》,很多省市积极筹划编修专志,四川省已编纂出版《新时代脱贫攻坚在四川》大型画册,四川宜宾市、雅安市、阿坝州、阆中市,陕西安康市,云南楚雄州双柏县,河南三门峡市等地都在着手编纂《脱贫攻坚志》,忠实记录这一伟大实践,传承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思想。

传承发展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地方志向来重视自然的重要性,一直贯彻“天人一体”的哲学思维、系统观念、整体思想,重视对一地自然资源的记述。我国最初的方志就建立起一种记载当地自然环境的良好传统,如现存最早的方志之一《越绝书》,对吴越自然环境记载甚是详尽。又如常璩《华阳国志》,谈及《华阳国志》以前的巴蜀方志时说:“地理志颇言山水。”历代方志人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并将这种关注投射在地方志中。在中国古代地方志中,从通志到府志再到县志,都专门设计记载自然的篇目,如星野、疆域、山川、物产、灾异等。此外,还有很多专门记载自然环境的志书,如山志、水志、湖志、塘志等。新中国成立后的两轮志书,依旧承袭对自然环境的重视,并在体例上创新,除自然环境篇集中记述外,农业篇、畜牧业篇、林业篇、水利篇、环境保护篇等均有涉及,甚至在经济管理篇中也会加入资源节约、环境治理,在城乡建设篇中加入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的专门记述。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全国各地在编纂志鉴中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记述更加浓墨重彩,很多年鉴专门增设“生态文明”部分,也有些地方专门出版一些关注生态文明的专志。如2018年1月出版的《四川省志·大熊猫志》,是中国首部以大熊猫为主要记述对象的志书。该部志书全面展现大熊猫生活史、研究史、保护史、发展史、文化史,既记录动物与自然、动物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也记录人类与动物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思想的生动传承。此外,四川省地方志办会同省林草局编著出版的《大熊猫图志》、省林草局组织编纂的《川金丝猴志》等,也都是对“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这一思想的继承和积极回应。

(二)地方志传承发展中华传统道德理念。《意见》对中华传统道德理念这样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地方志传承发展中华传统道德理念,就是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

在传承发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及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方面,历代方志人一直薪火相传。方志人常说“盛世修志”,因为在国家昌盛稳定时,编修方志总结历史、传承文化,推动社会进步,成为中华民族传递正能量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当国家民族遇到危难时,地方志也会担起知鉴职责,维护国家利益。方志学家诸葛计曾撰写长文《地方志与爱国主义》,详细论证地方志在传承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上所作的实践。直至今日,地方志依旧高举着爱国主义旗帜,传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和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如中指办牵头组织编纂的《中国抗日战争志》,四川省编纂出版《四川抗日战争志》《四川抗战历史文献》以及围绕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加强红军长征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而编纂的《四川方志中的红军长征记忆》,河南省编纂的《河南抗日战争志》,山东省编纂的《沂蒙精神志》《山东抗日根据地志》《山东解放区志》等,都是对这一精神的传承。目前,上海、四川、江苏等省(区、市)组织编纂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纪实类书籍,真实记录中国抗疫斗争的伟大实践、巨大成就、宝贵经验,充分展现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弘扬中华儿女的责任担当、爱国情怀与人间大爱精神。

在传承发展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方面,方志人更是责无旁贷。方志理论学家寿鹏飞在论及地方志功用时,说方志可以“正人心、敦风尚、明正谊”。地方志在教化人心、敦厚风尚等方面,一直起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历代方志学者都十分重视人物志“励俗维风”的作用,收录许多立德、立言、立功之历史人物;人物志一向占比较大,长期以来有“古来志书半人物”之说。方志中收录的人物主要有出于本地的显贵,如忠臣、显宦、达官、名流等,通过对他们的记载荣耀乡里又激励后人;本地考取功名的人,鼓励人们勤奋用功读书,兴向学好学之风;本地的义士、孝子、烈女等,弘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虽然旧志的出发点在于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其人物选取以封建道德观念为标准,但其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仍起到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新方志人物志所选取的人物,以其是否推动历史发展,是否对国家、社会、人民有重要贡献为标准,更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以《四川省志·人物志(1986—2005)》为例,该志选取人物的标准是“凡是对四川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艺术、体育、军事等发展具有较大贡献和重大影响的人物,以对社会贡献及影响大小作为入志依据,不以职位高低为唯一标准”,强调收录对国家、社会和人民有突出贡献的人物,注重对有杰出贡献的普通人民群众的收录。通过对这些榜样的树立,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推动力量。除人物志外,很多志书在编纂中也着力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如2018年出版发行的《安康家园志(2008—2018)》,全面记载汶川特大地震后全国最大集中安置地震孤儿基地安康家园的建立和十年来的发展历程,详细记述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孤儿救助模式和712名灾区孩子的成长经历,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生动展现了安康家园凝聚的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爱,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崇德向善的传统美德。

(三)地方志传承发展中华人文精神。《意见》对中华人文精神的阐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是中国人民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滋养了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人文学术、科学技术,至今仍然具有深刻影响。”历代地方志记述着一个地方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会详细记录正史或其他史籍很少提及或根本不记载的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等。通过方志的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前人的生活方式,全面观察过去的人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基本层面。

中华传统文化历来强调风俗对于国家兴衰、社会治乱的重要性,认为“天下之治乱,系乎民俗者”“为政之要,辨风正俗,最其上也”。地方志一直以来就很重视对风俗的记录,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开我国风俗专志先例,隋唐方志明令规定在综合志书中必须列有风俗,此为后世方志所沿袭。现存方志中,几乎都有关于“风俗”“礼俗”“风习”的名目,方志不仅将风俗记录下来,也为风俗的传承提供系统、详实、可靠的依据。方志记录风俗的同时,也对社会风俗的善恶、优劣、良陋进行评价,以影响民众在风俗生活中的行为倾向,引导社会风俗向善、向美。四川省在新中国成立后两轮地方志编纂中,在民俗文化的记述上做了很多积极的实践,如编纂《川菜志》《川酒志》《方言志》《川剧志》等,将社会主义新风俗风尚载入志书,传承中华文化中的“淳”“厚”“朴”“美”“醇”等良好风俗。同时,风俗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承載着人们的乡愁,地方志对风俗文化的记载,能引导人们更加热爱家乡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和独特历史。

艺文志是地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正史《艺文志》发展而来。最早将“艺文”载入方志,始于北朝宋孝王的《关东风俗传》,开地方志记载艺文先河。此后,历代方志学者在编纂地方志时,都十分重视艺文志的编修。我国古代典籍流失严重,南宋郑樵曾惋叹“自汉以来,书籍至于今日,百不存一二”。而方志的记载,使得很多珍贵的文献资源得以保存。如今,学者搜集整理地方文献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利用地方志的艺文志。

地方志不仅通过艺文志保存了珍贵的文学艺术、人文艺术,还以其丰富的史料价值为当代地方文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进一步传承文学艺术。以四川乐山市为例,乐山市在地方文化建设中重视读志用志,系统详实的地方志为当地文学创作提供丰富素材,论证了“志书是文学艺术创作用之不竭的源泉”:文学创作方面,长篇小说《峨眉剑雄》许多内容取材乐山市域地方志资料,把峨眉山、乐山大佛、罗城古镇、杪椤沟、青神中岩寺等景区、景点的人文风光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在雕刻艺术创作方面,乐山雕刻艺术人员从《女神》诗集里,选用“凤凰涅槃”为题雕塑了郭沫若大型雕像,又从陆游的事迹诗文中雕刻了左手执宝剑、右手握书册文武双全的陆游石刻像及其他名人雕像群。

地方志还为人文学科的建立奠定了深厚基础,如我国的历史地理学学科,传统历史地理学就是建立在历代地方志基础上。历史地理学家顾颉刚创立的禹贡学会,便是以我国最早的方志《禹贡》命名。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发端,也是中国近代在内忧外患交相压迫的政治与社会环境下,存量丰厚的地方志为学者研究疆域变迁史、边陲民族史、民族演进史等提供权威而详实的记录。

此外,地方志也为其他学科的建设提供宝贵的研究资料。北京大学陶希圣侧重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他曾强调“方志是研究一地的历史的最方便的书”。鞠远清也充分肯定方志的史料价值:“有许多经济史料,在他处很不易于找到,而在方志书中,可以找到。”

地方志中关于科学技术的记载以农业和水利最为丰富。几乎所有志书都将水利列为重要内容,详细记述本地江河湖泊的利弊、井渠陂塘堰闸的分布和历代的治水措施。许多地方志详细记述农作物的品种、耕作制度、耕作技术,有的附有农具及其使用方法。

地方志中还保留了许多民间创造发明的史料。如四川方志记载,明万历年间,合江人曹震在陕北创制“代漕陆舟”行驶在榆林沙漠地带,效率远远高过畜力。又如100年前,美国农林科学家施永格曾利用福建、广东的地方志研究柑橘生长规律并取得丰硕成果。再如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根据地方志记载的植物分布及花开花落时间变化,研究中国历代气候变化规律,其著作《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将5000年的气候变化分为4个时期,其中之一就称为“方志时期”。

(四)地方志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国地方志机构积极与时代同步,围绕充分发挥地方志“存史、育人、资政”三大功能,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如建设方志馆、史志“七进”、地方志信息化建设、期刊宣传等,地方志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呈现出各种创新形态,取得较好成效。

服务中心大局显担当。现代经济的转型升级对地方文化事业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地方志机构主动以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为己任,为地方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如在改革开放40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全国地方志机构编纂了一大批总结历史经验、传承优秀文化的精品好书;近几年实施的中国名镇志、中国名村志、中国名山志、中国名酒志等中国名志工程,讲好中国故事、服务重大战略,在助力产业发展、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开放合作等国家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四川省地方志办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从历史智慧中寻找治国理政经验,组织撰写资政报告,多篇《资政参阅》报告得到省委领导肯定性批示;每周汇编发布《四川要闻》,及时记录和服务党委政府工作;主动向统战、外事、招商等涉外部门赠送《大熊猫图志》《三星堆图志》等志书,向省直部门及市(州)、县(市、区)党委、政府、图书馆赠送《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四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事记》《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四川大事记》等志书,会同省文化和旅游厅在省、市、县三级图书馆设立地方志阅览室(或地方志专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献“志力”。地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引领与支撑,地方志工作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深入挖掘地方人文、历史资源,有针对性地提供人文、生态、社会等丰富的地情信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如2019年,上海市与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成立长三角地方志合作联盟,共同签署《共同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地方志合作备忘录》,三省一市地方志机构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开展合作开发资源、共享方志成果、协同传播文化、加强学术交流工作,共商共谋地方志区域合作,为长三角发展贡献“志力”。再如2020年,四川省和重庆市地方志机构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签署《深化川渝地方志工作合作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协议》,加强成渝地区共同文化基因的挖掘、共同人文精神的提煉、共同文化认同的塑造,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四川省地方志办制发《关于地方志服务乡村振兴的意见》《贯彻落实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施方案》《关于做好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相关资料收集保护与综合利用工作的通知》;组织编纂《四川省乡镇简志》,支持镇情馆、村史馆等文化建设,服务乡村振兴和中华文化的传承传播。

服务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有作为。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普遍提高,对文化有了更高需求,尤其是随着国人越来越坚定的文化自信,对中华传统文化日益关注,就更需地方志部门积极进行自我革新,做好教化育人工作。如中指办策划拍摄中国影像方志,在央视播出,全方位宣传县情与地方文化,扩大了县域影响和地方志影响。福建组织方志之夜大型文艺晚会,上海开展“江南与上海”主旨演讲,江西开展弘扬江西地域文化活动,云南组织拍摄《美哉云南》《美丽云南》(第二季)省情系列微视频及云南历史名人动漫在云南电视台和百度等网站及各新媒体平台播出、推出“一部手机读云南”平台,海南、陕西拍摄方志视频上传干部在线学习网和“学习强国”。四川改版推出“四川省情网”,实现从方志业务网到省情信息网的转型,并积极推进志书年鉴期刊数字化上网;改版《巴蜀史志》期刊,实施扩容提质,推出“纪念大熊猫科学发现150周年”专刊、“四川历史名人”专刊、“聚焦三星堆”专刊等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制作精美的专刊、特刊,深受社会各方喜爱与好评;建成“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形成传统文化、巴蜀文化立体传播格局;开发利用四川省志《川菜志》《川酒志》制作的音频节目《舌尖上的四川》,获得2019年喜马拉雅政务系统巅峰榜前10位,开发利用四川省志《大熊猫志》《方言志》制作的音频节目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传播了四川特色文化。截至2021年6月30日,四川省建成24个市、县方志馆,建成8个乡(镇、街道)地情馆和197个村(社区)史馆;建成四川省方志馆川大分馆、重庆大学分馆等6个高校分馆,开全国校地共建方志馆先河(其中,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西华师大分馆为川渝共建,开省际共建方志馆先河);成都市在全市建设社区微方志馆。这些都是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贡献地方志的“育人”知库力量。

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潜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地方志要主动作为、站位更高、格局更大。近年,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组织开展方志文化“走出去”活动,2019年在湖南举办“走向世界的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推动方志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凝聚力、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组团出访埃及、日本、美国、希腊等国家,以座谈交流、举办讲座、主旨演讲等方式,积极传播中华文化,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的影响。上海、福建、广西等省级地方志机构,加大海外方志文化宣传与内容合作,收集历史资料,开展学术交流,合编《妈祖文化志》等,扩大中国地方志在境外传播和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

志书年鉴、地情书籍在重大节庆活动和对外开放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中指办推动《大熊猫图志》等地方志书参与“一带一路”书香工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明,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一些地方编纂出版双语版年鉴,服务对外开放、国际合作与文化交流。《乌镇志》中英文版亮相世界互联网大会,作为礼物赠送与会嘉宾,开志书助力国家重大国际会议先例。成都市地方志办与新华网等签署方志文化海外传播合作协议,推动优秀方志文化国际传播,助力成都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巴蜀史志》《成都精览》等书刊走向国(境)外,《大熊猫图志》被法国国家历史自然博物馆收藏。如今的中国地方志以更加自信、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与海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志鉴收藏机构及有关组织和个人的交流合作越来越多。共享海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整合资源、汇聚力量,“走出去”的地方志正在为保存共同的人类记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

三、地方志履行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能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客观上,地方党政部门对地方志工作重要性、艰巨性及地方志质量的认识不到位。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和部门在思想上对地方志机构的职能作用认识不够,对地方志工作重视不够,严重影响工作开展。两轮修志工作的实践表明,认识不到位是制约地方志发展的重要问题。有的地方全力以赴抓经济发展,领导事务缠身,工作很忙,无暇顾及地方志工作;有的认为地方志工作是软任务,无关紧要、无关大局,可管可不管,出不了大问题;有的认为修志工作是地方志部门的事情,不是本部门(单位)的工作。有的地方、有的领导虽支持修志工作,但认为地方志工作就是“一本书主义”,修好志书年鉴就是完成了使命;对地方志机构的职能认识局限于志鉴编纂业务的旧有思维定势,在组织开展地方历史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时,常常忽视地方志部门。有的视地方志工作为一般地方文化工作,认为地方志编纂没什么难的,设立地方志机构没有必要,等到修志任务来了,找几个“文化人”,列一笔经费,花两三年时间,很轻松就能完成。有的地方考虑要换届,希望在任期内见书,由于时间要求紧,急于出书,校对不认真、不严谨,导致志书质量不高①。志书出版周期较长,许多地方在领导变动后,随意将志书下限往后延长,甚至延长到印书时。这容易出现延伸下限考虑不周全而出现内容缺项,给志书质量造成严重影响②。也有的志书随意突破下限,搞越界而书。

(二)“三个服务”不到位。主观上,地方志机构本身对“存史、育人、资政”功能认识不深、作用发挥不够,“闭门修志”“一本书主义”观念还未根本摒弃。对如何适应新时代地方志高质量发展需要,对地方志如何服务中心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当代价值认识不足,工作跟进不够,作用发挥不好。一是地方志机构主动服务不够,资政研究有待加强,围绕中心大局服务思考不多,行动更少,资政辅治职能作用基本没发挥或发挥不好。二是地方志服务中心工作最主要的方式还是著书资政,把编好的志书、年鉴、地情书籍送到各级领导案头。三是在服务社会和面向群众时,还是坐等对方上门咨询,服务时能拿出手的地方志产品也主要是志书和年鉴,缺少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大众化需求的文化产品。而志书、年鉴发行量有限,导致权威资料利用率不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低下。四是地方志机构服务能力不足,方志馆、地情网站、新媒体建设滞后。据中指办统计,截至2020年,全国仅建成各级方志馆658家,体现出方志馆建设发展水平不平衡不充分。在已建成的方志馆中,也存在馆藏资源缺乏、展示水平有待提升等不足。部分方志馆利用率不高,社会影响力有限。到2020年底,全國建成地情网站360个,其中,省级32个、市级168个、县级160个;建成数字方志馆(数据库)116个,其中,省级37个、市级44个、县级35个;建成新媒体535个,其中,省级44个、市级170个、县级321个③。在已建成的地情网站和新媒体中,许多存在信息更新不及时、内容很少、访问量很小、影响力弱等问题。

(三)人才、经费缺乏。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国32个省级地方志机构,平均每个机构有在编人员55人;全国地级地方志机构348个,县级地方志机构2673个,平均每个机构有在编人员8人。因实行参公管理,不再评聘专业技术职称,全国地方志系统共有3053个机构,专业技术人员2477名,平均每个机构1名①。同时,地方志书编修、综合年鉴编纂、地方史编研、地方志资料年报、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地方志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地情调研等履职尽责工作,都需经费支持才能开展。但往往只有基本支出(主要是人头经费)和志鉴编纂经费能得到保障,开发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的经费难以保障。由于人才财力原因,越是经济欠发达、地方文化重视度不高的地方,地方志工作越是保障程度差。地方志机构的人才现状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实职能需要远远不适应。长期以来,地方志机构的“存史、育人、资政”功能发挥往往只保障了基本“存史”的人力财力需要,而“育人”“资政”两大功能却慢慢淡化、弱化,地方志机构实际发挥的职能作用与它应有的地位作用远远不相匹配。

(四)宣传弘扬不到位。多年来,地方志工作者闭门修志,忽视宣传,地方志工作在社会上还不为大众所知。一些地方和单位对地方志工作的性质根本不了解,甚至有人认为地方志机构没有什么事情可干,对地方志工作支持有限。很多市民都不知道有地方志办这个专门机构,不懂得利用志鉴可以更详细、更有效了解当地的历史和现状,更谈不上读志用志。笔者前不久做了一项公众调查,结果显示90%的人不知道什么是地方志,地方志有什么利用价值就更说不清楚。地方志信息工作跟不上时代和社会发展,市、县级地方志信息工作通常局限于编辑修志简报,向上级地方志机构偶尔报送一些修志信息。当前新媒体时代,网站、微信、微博、移动网络、移动电视、抖音、快手、电子报、手机报等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而许多地方志成果还仅局限于纸媒方式,传播面窄、影响力弱,方志成果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工作严重滞后。主要是“修志为用”的理念树得不牢,局限于地方志编修,没有把地方文化、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作为主要职能,主动担当作为意识欠缺。

(五)开放条件受局限。目前,方志文化在“走出去”和“引进来”上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各级地方志机构画地为牢、各自为战,缺乏对外交往和交流,只跟承编单位有业务上的联系,信息闭塞,处在被人遗忘的角落。2019年,中国方志网刊载的外事交流只有“上海市地方志代表团访欧交流”“越南河内国家大学副总校长一行到访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等11条。一些省份的地方志机构多年未有因公出国(境)情况,地方志人员的视野和眼界不够,地方文化对外的交流传播较少。从国内看,围绕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的一些地方志文献收集、整理、编纂、研究未能开展。如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均应开展跨省地方志交流合作,加强相关地方志文献收集、整理、研究,并可以编纂志书、年鉴,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布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从面向国外看,地方志文献中蕴含着大量与“一带一路”建设相关的史料,对其进行收集、整理、编纂、研究,可为“一带一路”建设发挥独特作用。当然,志鉴编纂中涉及政治、外交等重大问题,须高度重视,把好政治关,杜绝出现差错。

(六)地方志立法滞后。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属行政法规,缺乏较高的法律效力和必要的法律责任。地方志工作中涉及对地方志资料所有人持有资料的征用,应当制定法律进行规定。《条例》只适用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除此之外的其他志书、年鉴、地方史书等没有纳入,如全国总志、专业志、部门志、乡镇村志、专业年鉴、部门年鉴、乡镇年鉴等。《条例》的重点仍是推进志鉴编纂工作,“两本书主义”比较明显,是“依法修志”,而不是“依法治志”。在国家层面,缺乏对地方志工作强有力的领导机构,而《条例》的主体未包含中央人民政府。国家层面的地方志机构还不到位,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仅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代管的厅级事业单位。《条例》规定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地方志工作机构的5项职能中,除“组织、指导、督促和检查地方志工作”外,其余4项均为具体业务工作,如制订方案、组织编纂、搜集资料、开发资源等,其中最核心的“组织编纂”已在第一项职能和《条例》第八条中明确规定。机构职能中的业务工作冲淡了最重要的“组织、指导、督促和检查地方志工作”的行政职能,导致地方志机构被看作是“编地方志的”,而不是“管地方志的”。机构改革后,一些地方的地方志机构行政职能被划转或削弱,行政职能的淡化、弱化,极不利于地方志书“官修官责”的职能履行。

此外,《条例》未明确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的地方志工作职责。《条例》还缺乏强制约束力,只有3个条款规定法律责任,主要还是用以约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地方志工作机构的行为。除不能擅自编纂地方志外,未规范与约束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以及个人不支持修志或故意提供虚假资料应追究的法律责任。《条例》对开发利用未作具体规定,虽规定“可以通过建设资料库、网站……”却并未刚性要求,方志馆、地情网站、地方志数字化信息化、新媒体建设等没有成为地方志机构的法定职责,具体做与不做由各地自行决定。因此,能将信息化经费纳入预算的地方志机构为数不多;方志馆建设方面,也只有40%的地级、16%的县级地方志机构付诸实施,基本取决于地方党政领导的认识水平和支持程度,而没有从法治角度给予明确规范。

四、地方志创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动力与路径

2014年4月19日,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地方志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地方志是传承中华文明、发掘历史智慧的重要载体,存史、育人、资政,做好编修工作十分重要。”同时,寄语全体地方志工作者“修志问道,以启未来”。这要求我们不断创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和路径,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服务中心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作出新的贡献。

(一)创新方志思想理念。思想理念决定方志事业的方向与出路。新时代地方志不再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而是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重要内容,尤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地方党政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高度重视修史修志”批示精神,加深对地方志工作和地方志机构的认识,牢固树立地方志机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部门的理念,明确地方志机构“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的职能定位,强化而不是弱化行政职能。各级政府要在人员编制、志鉴期刊编纂、地方文化挖掘弘扬上给予经费保障,在方志馆建设、新媒体建设等方面提供必要支持条件。在城乡建设中加强歷史文化保护传承、乡村文化振兴、组织宣传弘扬地方文化等工作,并将地方志机构纳入其中,发挥其独特作用。地方志机构自身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摒弃僵化的观念、守旧的做法,树立新时代方志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新思想新理念。在谋划发展地方志工作时,站位要高,格局要大,时代意识要强。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找准定位、担当有为、履职到位。要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在“存史、育人、资政”各方面发挥出独特作用,体现当代价值。要强化“修志为用”理念,从海量的地方志书中挖掘历史智慧和中华文明基因,发挥经世致用、鉴往知来作用,为地方党政提供历史借鉴和决策参考。

(二)创新方志内容形式。内容质量是方志事业的生命力。地方志机构要在育人、资政以及构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进一步挖掘潜力、拓展功能。要适应新时代对地方志工作的新要求,不断创新方志内容和形式,真正从“十业”并举的层面全方位推进地方志工作,进一步增强地方志文化育人资政、服务社会的功能。

方志内容上,除规划志书和常态综合年鉴的编纂外,重点优化方志成果内容,要用手中的笔真实记录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编纂好中国扶贫志、中国全面小康志、中国抗疫志、中国边疆志等志书。鼓励编纂地域特色志书,留住历史根脉,弘扬地方文化,服务开放合作、文旅发展。编纂好乡镇(街道)、村(社区)志,服务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

服务形式上,通过编写资政报告、研究项目课题、编写干部读本、制作音视频节目、推动方志成果数字化等多种形式,提升方志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助力公共文化服务。建好方志馆、村镇史馆,弘扬良好家风家训,让人民群众记得住乡愁。

工作方法上,鼓励地方志机构相互学习借鉴,推广先进做法,不断提升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水平。完善地方志机构间交流志书、年鉴、地情书籍制度,相互交流地方文化成果,不断丰富地方志宝库资源。

服务方向上,紧扣“三个服务”开展志鉴编纂,加强地区间交流合作,编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年鉴》《长三角年鉴》《粤港澳大湾区年鉴》等,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体现地方志的时代担当和当代价值。

(三)创新方志队伍建设。人才队伍是方志事业的發展根基。方志文化的传承发展需要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有生力量,方志文化的创新发展更需要一支活力十足的文化新人队伍。《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指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重视人才选拔、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地方志编修、研究工作队伍”。各级地方志机构要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公开招聘、借调并举等用人制度和准入机制,探索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档案机构等合作建立方志文化及学术研究和培训基地,整合社会资源和力量,建立行业专家、方志专家、文化专家等专家库。同时,要强化对年轻人才的培养,给他们创造更多学习、锻炼和实践的机会,并创造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成长氛围,不断提升方志队伍的能力和水平。造就一批有德、有才、有识且具有方志文化自信的执着坚守者,切实担当起修志问道的历史使命,为方志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队伍保障。

(四)创新方志传播途径。传播形式决定方志文化的影响力。要解决传统方志文化“纸阅”传播范围窄、效率低,难以充分发挥方志成果有效作用的问题,必须紧扣“传播”这一文化本质,引入现代表达形式,拓宽交流利用传播路径,适应大数据时代和信息社会环境下民众多样化、现代化的读志用志需求。

树立融媒体思维,加快方志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地方志”的平台优势和传播优势,以数字方志馆、地情资源网、电子书等方式,为公众通过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平台等各种新媒体渠道获取地情信息提供方便快捷服务,形成立体化、全方位的方志文化传播载体。

适应新时代大众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的新变化,大力拓展数字、多媒体等出版形式。制作音频方志、影像方志、在线VR方志馆等,通过构建多元载体,实行立体传播矩阵,使地方志这一优秀传统文化更具时代性和吸引力,以生动、新颖、直观、便捷的方式推向社会,走入“寻常百姓家”,让大众易参与、好分享、得实惠,推进地方志的传播和普及,提高方志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加强方志文化对外宣传。加强方志成果、地方文化的海外推介,鼓励方志产品和方志人才的交流互鉴。建议四川、重庆双方在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中,加大对巴蜀文化的研究阐释,联袂向外推送巴蜀文化、大熊猫文化,推动方志文化“走出去”向海外传播,增强成渝地区的文化吸引力和感染力。

(五)创新依法治志保障。法规制度是方志事业的重要保障。不断推进依法治志,用法治手段解决史志工作面临的各种问题,是实现地方志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创新依法治志保障着手,及时修订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并推动《史志法》或《地方志法》立法工作,把法规上升到法律,有效规范与约束社会组织与公民修志、用志行为,明确赋予地方志机构依法行政的职能和手段,解决地方志工作重视与否往往取决于领导个人的文化素质与认识水平的困境,依法修志未纳入依法行政范畴,地方志机构无法履行法规赋予的职责,地方志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地方志编纂任务一再拖延等问题。在地方志立法时,从国家层面入手,从上到下理顺解决全国地方志机构体制不顺、机构五花八门的突出问题,明确地方志机构作为负责政府官修志书的工作部门,以及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部门的职能定位,履行主管本行政区域地方志工作及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有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地方志机构在历史记录与文化传承中独特而不可替代的职能作用,从有利于全面履行法规赋予的职责、有利于地方志工作高质量发展和地方志事业可持续发展出发,将地方志机构列入行政类,让地方志机构理直气壮、大胆地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更好地发挥在著录历史、传承文明、弘扬文化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课题组组长:

陈建春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

课题组成员:

赵行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

刘刚自贡市地方志办公室

邓开明泸州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郭徽绵阳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葛丽平中共成都市双流区委史志办公室

朱丹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朱艳林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4年10月13日)。

①《习近平找我了解厦门地方史》,微信公众号“学习小组”“海外网”,2014年11月6日。

①《习近平找我了解厦门地方史》,微信公众号“学习小组”“海外网”,2014年11月6日。

②张启华:《关于第二轮修志已出版志书的质量问题简析》,《黑龙江史志》,2015年第16期。

③《全国地方志系统信息化建设情况统计表(2020年度)》,中国方志网。

①《全国地方志系统工作机构情况统计表(2020年度)》《全国地方志系统工作人员情况统计表(2020年度)》,中国方志网。

作者:《地方志机构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部门作用研究》课题组

第2篇:商务部等19部门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见》

8月21日,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交通运输部、农业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监总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国家邮政局、国务院扶贫办、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残联19部门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见》。

《意见》指出,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农村商业模式不断创新,服务内容不断丰富,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不断扩大。但总体上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市场主体发育不健全、物流配送等基础设施滞后、发展环境不完善和人才缺乏等问题。

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创新商业模式、完善农村现代市场体系的必然选择,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业结构的重要抓手,是增加农民收入、释放农村消费潜力的重要举措,是统筹城乡发展、改善民生的客观要求,对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1号)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国发﹝2015﹞24号)的要求,为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要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政策环境,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创新农村商业模式,培育和壮大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发展线上线下融合、覆盖全程、综合配套、安全高效、便捷实惠的现代农村商品流通和服务网络。

(二)基本原则

1.市场为主、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政策、强化服务、搭建平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依法维护经营者、消费者合法权益。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

2.统筹规划、创新发展。将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纳入区域发展战略和新型城镇化规划,作为农村发展的重要引擎和产业支撑,促进城乡互补、协调发展。以商业模式创新推动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改造传统商业的业务流程,提升农村流通现代化水平,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3.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文环境和自然资源等基础条件,认真研究分析,着眼长远,理性推进。注重发挥基层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县而异,探索适合本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路径和模式。

4.以点带面、重点突破。先行先试、集中力量解决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务求实效,对老少边穷地区要重点扶持、优先试点;总结先行地区经验,不断提升示范效应,形成推广机制。

(三)发展目标

争取到2020年,在全国培育一批具有典型带动作用的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电子商务在降低农村流通成本、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率和农民收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增加农村就业、带动扶贫开发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农村流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二、提升农村电子商务应用水平

(四)建设新型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

适应农村产业组织变化趋势,充分利用“万村千乡”、信息进村入户、交通、邮政、供销合作社和商贸企业等现有农村渠道资源,与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优势互补,加强服务资源整合。推动传统生产、经营主体转型升级,创新商业模式,促进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的优化重组,增强产、供、销协同能力,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支持电子商务企业渠道下沉。加强县级电子商务运营中心、乡镇商贸中心和配送中心建设,鼓励“万村千乡”等企业向村级店提供B2B网上商品批发和配送服务。鼓励将具备条件的村级农家店、供销合作社基层网点、农村邮政局所、村邮站、快递网点、信息进村入户村级信息服务站等改造为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加强与农村基层综合公共服务平台的共享共用,推动建立覆盖县、乡、村的电子商务运营网络。

(五)加快推进农村产品电子商务

以农产品、农村制品等为重点,通过加强对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应用,提升商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培育农村产品品牌,提高商品化率和电子商务交易比例,带动农民增收。与农村和农民特点相结合,研究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个性化、体验式的农村电子商务。指导和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供销合作社、扶贫龙头企业、涉农残疾人扶贫基地等,对接电商平台,重点推动电商平台开设农业电商专区、降低平台使用费用和提供互联网金融服务等,实现“三品一标”“名特优新”“一村一品”农产品上网销售。鼓励有条件的农产品批发和零售市场进行网上分销,构建与实体市场互为支撑的电子商务平台,对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农产品探索开展网上批发交易。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城市邮政局所、快递网点和社区直接对接,开展生鲜农产品“基地+社区直供”电子商务业务。从大型生产基地和批发商等团体用户入手,发挥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优势,在农产品主产区和主销区之间探索形成线上线下高效衔接的农产品交易模式。

(六)鼓励发展农业生产资料电子商务

组织相关企业、合作社,依托电商平台和“万村千乡”农资店、供销合作社农资连锁店、农村邮政局所、村邮站、乡村快递网点、信息进村入户村级信息服务站等,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服务,并开展化肥、种子、农药等生产资料电子商务,推动放心农资进农家,为农民提供优质、实惠、可追溯的农业生产资料。发挥农资企业和研究机构的技术优势,将农资研发、生产、销售与指导农业生产相结合,通过网络、手机等提供及时、专业、贴心的农业专家服务,与电子商务紧密结合,加强使用技术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宣传、应用和推广农业最新科研成果。

(七)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

按照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逐步增加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功能,实现一网多用,缩小城乡居民在商品和服务消费上的差距。鼓励与服务业企业、金融机构等加强合作,提高大数据分析能力,在不断完善农民网络购物功能的基础上,逐步叠加手机充值、票务代购、水电气费缴纳、农产品网络销售、小额取现、信用贷款、家电维修、养老、医疗、土地流转等功能,进一步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服务水平。与城市社区电子商务系统有机结合,实现城乡互补和融合发展。

(八)提高电子商务扶贫开发水平

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原则,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把电子商务纳入扶贫开发工作体系。积极推进电商扶贫工程,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村,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鼓励引导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和搬迁人口发展电子商务。提升贫困地区交通物流、网络通讯等发展水平,增强贫困地区利用电商创业、就业能力,推动贫困地区特色农副产品、旅游产品销售,增加贫困户收入。鼓励引导电商企业开辟贫困老区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与合作社、种养大户建立直采直供关系。到2020年,对有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电商扶贫全覆盖。

三、培育多元化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

(九)鼓励各类资本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邮政、快递等各类社会资本加强合作,实现优势资源的对接与整合,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加快实施“快递下乡”工程,支持快递企业“向下”“向西”发展。支持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创新和拓展涉农电商业务。引导涉农信息发布平台向在线交易和电商平台转型,提升服务功能。

(十)积极培育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企业

引导电子商务服务企业拓展农村业务,支持组建区域性农村电子商务协会等行业组织,成立专业服务机构等。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咨询、人员培训、技术支持、网店建设、品牌培育、品质控制、营销推广、物流解决、代理运营等专业化服务,引导市场主体规范有序发展,培育一批扎根农村的电子商务服务企业。

(十一)鼓励农民依托电子商务进行创业

实施农村青年电商培育工程和巾帼电商创业行动。以返乡高校毕业生、返乡青年、大学生村官、农村青年、巾帼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等为重点,培养一批农村电子商务带头人和实用型人才,切实发挥他们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指导具有特色商品生产基础的乡村开展电子商务,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引导农民立足农村、对接城市,探索农村创业新模式。各类农村电子商务运营网点要积极吸收农村妇女、残疾人士等就业。

四、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

(十二)加强农村宽带、公路等设施建设

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宽带普及,推进“宽带中国”建设,促进宽带网络提速降费,积极推动4G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以建制村通硬化路为重点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推动有条件的地区实施公交化改造。

(十三)提高农村物流配送能力

加强交通运输、商贸流通、农业、供销、邮政各部门和单位及电商、快递企业等相关农村物流服务网络和设施的共享衔接,发挥好邮政点多面广和普遍服务的优势,逐步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节点基础设施网络,鼓励多站合一、资源共享,共同推动农村物流体系建设,打通农村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推动第三方配送、共同配送在农村的发展,建立完善农村公共仓储配送体系,重点支持老少边穷地区物流设施建设。

五、创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有利环境

(十四)搭建多层次发展平台

鼓励电商基础较好的地方积极协调落实项目用地、利用闲置厂房等建设农村特色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园区或综合运营服务中心,发挥孵化功能,为当地网商、创业青年和妇女等提供低成本的办公用房、网络通信、培训、摄影、仓储配送等公共服务,促进网商在农村的集聚发展。支持地方依托第三方综合电商平台,开设地方特色馆,搭建区域性电商服务平台。促进线下产业发展平台和线上电商交易平台的结合,推动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研究建立适合农村情况的电子商务标准、统计制度等。发挥各类农业信息资源优势,逐步覆盖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和消费全程,提高市场信息传导效应,引导农民开展订单生产。

(十五)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通过拓宽社会融资渠道设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基金。鼓励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助农取款服务点相互依托建设,实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提高利用效率。提高农村电商的大数据分析能力,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研发适合农村特点、满足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需求的网上支付、手机支付、供应链贷款等金融产品,加强有关风险控制,保障客户信息安全和资金安全。加大对电商创业农民的授信和贷款支持。充分利用各地设计开发的“青”字号专属金融产品,或依托金融机构现有产品,设计“青”字号电商创业金融服务项目,支持农村青年创业。协调各类农业信贷担保机构,简化农村网商小额短期贷款办理手续,对信誉良好、符合政策条件的农村网商,可按规定享受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政策。

(十六)加强培训和人才培养

依托现有培训项目和资源,支持电子商务企业、各类培训机构、协会对机关、企业、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等,进行电子商务政策、理论、运营、操作等方面培训。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建立专业的电商人才培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努力培养一批既懂理论、又懂业务、会经营网店、能带头致富的复合型人才。引导具有实践经验的电商从业者返乡创业,鼓励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到农村发展。进一步降低农村电商人才就业保障等方面的门槛。

(十七)规范市场秩序

加强网络市场监管,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和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守法诚信经营。督促第三方交易平台加强内部管理,规范主体准入,遏制“刷信用”等欺诈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营造良好创业营商环境。推进农村电子商务诚信建设。加强农产品标准化、检验检测、安全监控、分级包装、冷链仓储、加工配送、追溯体系等技术、设施的研究、应用和建设,提高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等环节的质量管控水平,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

(十八)开展示范和宣传推广

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认真总结示范地区经验做法,梳理典型案例,对开展电商创业的农村青年、农村妇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商业模式等进行总结推广。加大宣传力度,推动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加强地区间沟通与交流,促进合作共赢发展。

电子商务进农村是三农工作的新领域。各地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打破传统观念和模式,大胆探索创新,加强组织领导,加强部门沟通协调,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提升政府服务意识和水平,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促进农村现代市场体系建立完善,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第3篇:电子商务部部门工作职责

1. 维护和保障网络设备和各应用平台的正常运行。维护公司各网络设备,建立网络使用和管理制度,并贯彻执行。不定期对公司电脑进行检查是否正常工作。电脑维护、确保公司网络通信畅通,了解公司网络布局、内外网连接情况,监控内部网络运行情况,制定各个IT设备管理办法。网络系统维护,网络用户权限设置与功能分配等。

2. 处理公司各种电脑、网络和系统故障。服务器的安全运行和数据备份,计算机系统防病毒管理,各种软件的用户密码及权限管理。对于公司网络和系统出现异常,及时发现处理,并记录。

3. 负责公司网站的相关工作。保障公司网站信息平台正常运行,保管好公司网站后台密码,严禁外泄。在公司网站上发布各类信息,按要求及时更新公司网站内容。

4. 负责公司门店网络监控相关工作。

5. 负责公司淘宝商城相关工作。A、负责商城的功能策划、在线宣传推广、活动策划和日常运营。B、制定商城年度、季度、月底运营策略计划和执行。C、掌握和分析各种类型的客户需求和客户回馈,研究分析客户的需求,开展商城的优化调整。D、负责商城货品的内容编辑和新品录入,完成促销页面的更新和货品的更换。E、及时处理商城订单并安排发货,查看订单处理情况并及时跟进。核实订单信息是否正确,订单支付是否异常。F、及时处理客户投诉、解答客户疑问,建立完善的客户投诉处理流程。

6. 执行公司保密制度,严守公司商业机密;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工作水平,主动学习新技术,了解行业内动态;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完成领导临时安排的其他事务。

第4篇:财务部部门总结

回顾财务部门这一年的阶段工作,再和规范化的财务相比

第一, 财务工作距财务管理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财务工作更多的还是会计工作,仅仅

停留在事中记账,时候算帐,对事务发展的预见性不够,不能将工作做在前面,往往是碰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能做到防范于未燃,作为财务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参与不够主动,不能深入经营活动的特性,所以这方面的工作距领导的要求还相差太远。

第二, 会计工作中仍有许多待改进之处,去年公司财务部下发了《财务管理制度》以及组

织我们学习了一些小问题的执行上不够坚决,在对一些已形成习惯做法的问题处理上,改变起来还有一定困难,

第三, 管理工作表面化,有很多的日常管理工作的还不够细致,深化,停留在表面,没有

起到真正的管理作用,对照制度的要求,还存在问题,如何将管理工作做细做深,应是今后工作中的又一重点

第四, 缺乏沟通,对相关信息掌握不到位,对本部门以外的信息应及时了解,到办事时都

不知道找谁,对领导的工作思路及财务工作的要求还不能完全掌握,以至于 很被动

1. 鉴于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计划在2011年的工作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积极

参与企业经营活动中发生与计划数较大差异时,及时与领导沟通,分析查找原因,根据差异及其产生原因采取行动或纠正偏差,力求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按照财政部<会计工作基础规范>和<大华集团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做好日常会计核算工作.只有按照<工作规范>,做好日常会计核算工作,做好财务工作分析的基础工作,才能为领导提供真实有效的,具有参考价值的财务分析,也争取财务工作与公司管理工作共同标准化靠拢.

2. 财务部及时核实各项收款状况,做到准确无误,按照公司规章制度的要求,对内容真实,手

续完备的报销款按计划尽快报销中,员工借款无论金额多少都按工作要求,资金预算办理借款,督促借款人及时报销,以保证财务的及时性,保证银行税务方面的信息,对种资料分类备份归档.

3. 做深,做细日常财务管理工作,在接下来的一年,让财务管理工作更上一个台阶,起到真正

的控制,管理作用.

4. 加强内,外部的沟通,搜集有关信息,在新的一年中,对内需要财务和部门之间经常进行沟

通,形成一种联合效应,掌握每一项目的进展,最新的信息.对外加强与地方财税部门之间的联系,及时掌握有关政策信息,既依法纳税又合理避税,为企业合法经营做好参谋.另外,也经常组织一些内部的学习交流,让他们认为必须按制度进行管理,否则,仅仅财务上对他们进行要求执行起来太难.

最后,在今后的工作中,希望领导能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财务工作,我也会在工作中尽其所能,不遗余力地作好财务工作.

第5篇:财务部部门职能

财务部职能

一、遵守和执行国家财经法规政策以及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对公司的经营活动提供服务保障,并进行财务监督。

二、负责拟订和完善公司财务会计核算、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三、根据公司的年度工作计划,负责拟订并落实部门工作计划。

四、负责编制和执行公司年度、季度和月度资金计划,拟订资金筹措和使用方案。

五、负责公司会计核算的组织工作。

六、参与成本预测和控制,定期组织公司经济活动分析,为公司决策提供依据。

七、负责公司税收筹划,及时准确地申报和缴纳各种税费。

八、参与公司合同的签订,并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监督。

九、负责协调与财税、审计、工商和金融等相关部门的关系,并办理相关业务。

十、按照集团的要求,定期报送公司的相关财务资料。 十

一、负责公司建设项目的统计工作。

十二、根据公司其它部门要求,协助和配合各部门的工作。 十

三、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6篇:财务部部门职责

1、负责公司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审计监察、存货控制等全面管理工作。

2、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和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工作,完成公司财务计划;利用财务核算与会计管理原理为公司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协助总经理制定公司战略,并主持公司财务战略规划的制定。

3、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和工作流程,拟定与完善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编制与修订部门职责和岗位说明书,对部门的业务流程和表单设计进行梳理与规范。

4、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和资金需求,制定公司资金运营计划,监督资金管理报告和预、决算;对公司投资活动所需要的资金筹措方式进行成本计算;筹集公司运营所需资金,保证公司战略发展的资金需求,审批公司重大资金流向; 主持对重大投资项目和经营活动的风险评估、指导、跟踪和财务风险控制。

5、参与公司投资、融资重要经营活动,对投融资方案进行审核监督。

6、对公司对外投资、产权转让、资产重组、工程项目建设、贷款、抵押担保、资金调度、重大经济合同签订等涉及财务收支的重要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从其合法性、真实性、效益性方面进行审查,为公司管理层科学决策,提供政策依据和有关财务数据。

7、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和企业发展情况,筹划公司的涉税事项并协调公司同银行、工商、税务等政府部门的关系,维护公司利益。

会计岗位职责

1、认真执行国家财经法规,遵守本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 2.遵守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坚持实事求是、廉洁奉公的工作原则。

3、负责监督公司资产管理、往来管理以及费用开支管理。根据公司经营计划的要求汇总编制各部门费用预算;组织实施财务预算的编制、呈报及执行。

4、根据公司财务制度规定审核各项费用的原始凭证。负责录入与本岗位有关的会计凭证。按规定的会计制度及要求,选择正确的会计科目,及时录入凭证,发现差错及时按会计制度更正。

5、掌握成本开支范围和成本费用标准,按照要求正确归集和分摊各部门的费用支出,正确处理各项经济业务。根据公司生产经营情况准确核算各项成本费用。

6、审核会计凭证、上报的各种会计统计报表及纳税申报表,承办有关工商、税务、贷款方面的具体事项。

7、根据各类账簿提供的各类数据编制收入成本费用类会计报表。

8、按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定期装订会计凭证、账簿。

9、协调部门内部及部门之间的员工关系,对下属员工进行业务指导。

10、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事项。

出纳岗位职责

1. 认真执行国家财经法规、现金管理制度,遵守本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 2. 3.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现金管理制度的规定,支出报销、借款时,要对原始单据进行审核,符合报销程序和管理制度、金额准确后才能付款。不见会计、总经理的签字,出纳不得付款。无论经理是否签字同意,借款要本着前账不清,后账不借的原则。

4.负责每天办理各项经营收入的收款工作,每日逐笔核对收入款的到账情况,直接收到的现金销售款,要在第一时间存入公司指定账户,不得挪用公款和私自外借,收到支票需及时填写支票进帐单并送银行,不可延期送票。

5. 负责每日清点库存现金,核对现金日记账,保证账实相符,保证现金安全。如出现现金长短款要及时查明原因,不得私下取走或补足,如有短缺要负责赔偿。要保守保险柜密码的秘密,保管好钥匙,不得任意转交他人。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防范措施,严格执行安全制度,认真管好现金、各种印章、空白支票、空白收据及其他证券。

6.每日根据凭证逐笔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账簿一律采用订本式,做到记账准确、整洁、日清月结。不得随意更换、涂改账簿。

7. 及时编制公司资金日报表、月报表并报总经理,每月5日之前收取上月末对帐单,核对并编制调节表,交会计审核。

8.服从领导安排,及时配合会计做好其他日常工作。

财务总监岗位职责:

1、组织领导公司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审计监察、存货控制等全面管理工作。

2、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和企业的实际情况主持公司财务战略的制定、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工作,完成公司财务计划;利用财务核算与会计管理原理为公司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协助总经理制定公司战略,并主持公司财务战略规划的制定。

3、组织制定与完善公司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明确相关表单。

4、参与公司投资、融资、重要经营活动,合同等方面的决策和方案制定等工作。 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和资金需求,制定公司资金运营计划,监督资金管理报告和预、决算;对公司投资活动所需要的资金筹措方式进行成本计算;筹集公司运营所需资金,保证公司战略发展的资金需求,审批公司重大资金流向;主持对重大投资项目和经营活动的风险评估、指导、跟踪和财务风险控制。

5、参与公司对外投资、产权转让、资产重组、工程项目建设、贷款、抵押担保、资金调度、重大经济合同签订等涉及财务收支的重要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从其合法性、真实性、效益性方面进行审查,协助管理层做好决策分析。

6、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和公司发展情况,筹划公司的涉税事项并协调公司同银行、工商、税务等政府部门的关系,维护公司利益。

第7篇:财务部部门职责

财务部

1总则

财务部基本任务是:做好各项财务收支的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工作;参与经营分析、投资、决策等管理工作;有效利用公司的各项资产,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2.财务部职能和职责

2.1财务部门职能:在公司总经理的领导下,依据国家有关财税方面的法律法规和集团财务管理制度,履行财务制度体系建设、全面预算管理、会计核算管理、资金管理、应收账款控制、资产管理、统计管理、税务管理和票务管理等财务工作职能,为实现公司的业务战略目标和年度经营计划提供强有力的财务保障。 2.2财务部门职责:

2.2.1严格执行公司各项财务管理制度。

2.2.2制定具体的会计核算标准、核算规范制度。 2.2.3开展决算、清算、汇算等会计核算工作。

2.2.4组织编制、审核各类财务报表、附注及财务分析报告,编制、审核公司的会计凭证。

2.2.5牵头组织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审核各项超预算项目与预算外项目合规性、合理性。

2.2.6组织编制年度资金需求计划,拟定年度融资计划及财务费用预算表。 2.2.7建立和维护融资渠道,选择融资方式并制定公司融资方案,降低融资成本。 2.2.8调度公司经营资金,制定和审批年度、月度运营资金使用计划。

2.2.9汇总、编制公司资金收支计划,合理调配资金,定期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反馈。编制应收账款明细,督促各项资金的回收。

2.2.10参与建立客户信用体系建设。根据客户的信用等级,按合同条款及客户赊销信用政策,审核、控制经营部的发货。

2.2.11制定存货、固定资产等资产盘点计划,并组织开展年度盘点工作。 2.2.12跟踪在建工程完工进度,及时对竣工工程进行核对并完成相应的固定资产结转。

2.2.13审核存货收发业务单据、报表。审核存货及资产报废。 2.2.14协助外部审计部门、税务部门完成固定资产盘点工作。

2.2.15组织公司税务筹划、税务申报与缴纳工作。配合完成税务局对公司的税务检查。

2.2.16结合公司的实际需要,购买各种支票、收据、有价证券等相关单据。 2.2.17建立、完善部门各类管理规章制度、流程,并严格执行。做好财税方面有关证照的年检,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和部门建设。

2.2.18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和协助有关部门完成与本部门相关的职能工作。

3.成本会计工作职责

3.1监督各仓库保管员及时完成出入库记帐工作,定期收集各仓库出入库单据和结算表。

3.2原辅材料、低值易耗品或其他物料的出库核算,编制相应的凭证,审核生产物料领用情况。

3.3核对财务库存数据,针对财务与各仓库数有差异的要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意见。

3.4按规定的成本核算方法进行制造费用分摊及结转生产成本。 3.5按规定进行产品制造成本和产品销售成本的核算与结转。

3.6监督各仓库的保管工作,定期进行抽查或盘点,对差异事项及时提出处理意见。

3.7编制成本核算报表,进行生产成本分析,寻找生产成本节约空间;为管理层提出改进建议。

3.8为规范生产成本核算流程,提供建议方法和解决方案。 3.9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4.出纳工作职责

4.1遵照财经法规有关现金管理和银行结算制度的规定办理日常报销工作:现金收付和银行结算业务。

4.2按财务制度规定掌握现金库存量,不以“白条抵库”抵充库存现金。

4.3及时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日记帐,随时掌握银行存款余额,不得签发空头支票。按规定进行现金盘点和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交财务管理副经理审核。 4.4保管库存现金和有价证券,严格执行保卫、保密纪律,确保库存安全和完整。 4.5保管有关印章、空白收据和支票。

4.6及时进行核对现金及银行存款明细账,确保月末现金和银行存款与科目余额相符,发现差错及时查清。

4.7在工作职责范围内,对不符合规定的单据,有权拒绝办理。 4.8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5.审计部门职责

5.1检查公司及子公司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并对其有效性、合理性、经济性进行评价。

5.2对公司及子公司的经济活动及相关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督,防错纠弊,为公司及子公司企业优化管理提出审计意见。 5.3对公司及公司的年度经营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确认。

5.4拟定审计档案管理制度,报审计委员会审核,经董事会审批后执行。 5.5向审计委员会提交审计工作计划和审计报告,按时完成审计工作任务。

第8篇:财务部部门职责

南京浦镇铁路铸造公司部门职责

财务部职责范围

一、领导关系

受公司总经理领导。业务上负责公司财务管理、价格管理、成本分析、经济合同管理工作。

二、职

1负责正确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政策、法规、公司章程和上级有关财务管理、会计、税收、价格和经济合同管理等方面的方针、政策、条例和规定。

2根据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精神,负责制定公司财务管理、会计工作、税收工作、价格管理、经济合同管理等方面政策、规定和实施细则。

3负责组织公司财务收支、利润、成本费用计划的编制、下达,并对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4负责公司财务成本核算的管理;负责公司税务登记、银行帐号,财务、合同印签的日常管理。负责对公司财务管理进行监督、检查、考核。

5负责组织公司经济核算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经济活动分析工作。 6负责公司资金的管理,协调融资渠道及融资工作,及时掌握有关资金使用情况,确保生产经营顺利进行。

7负责对公司所属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进行核算与管理。 8负责对公司成本费用、经营成果进行分析并及时向公司总经理汇报。负责对资金运作,财务状况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 核算结果进行监督、检查。

9负责组织公司员工的工资、奖励发放。负责公司医疗费的报销工作。 10负责做好财务、税收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工作,负责与之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并及时向公司总经理进行报告。

11负责向有关部门应缴纳的有关费用清算(社会保险、公积金等)。 12负责公司统计工作。指导各部门按《统计法》要求做好内部统计工作,审核业务部室对外报表的数据。会同归口部室对公司原始记录、

南京浦镇铁路铸造公司部门职责

凭证、报表进行管理、考核。

13负责做好会计凭证、帐本、报表等财务资料的整理、保存工作。负责公司财会、库房人员的工作交接工作。 14负责完成公司经理布置的临时工作。

三、责

1对正确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政策、法规、公司章程和上级有关财务管理、会计、税收、价格和经济合同管理等方面的方针、政策、条例和规定不及时负责。

2对公司财务管理、会计工作、税收工作、价格管理、经济合同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工作政策不完善或没有政策依据负责。 3对未完成部门分管的经济技术指标负责。

4对组织编制的公司财务收支、利润、成本费用计划的正确性、准确性负责。

5对有正常的用款计划,未能保证资金使用影响生产经营工作的开展负责。

6对未能及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做好经济活动分析负责。

7对财务管理、成本核算、资金使用等工作中出现的违反财经纪律、公司章程的行为未及时制止和向公司总经理汇报负责。对因管理、检查、监督不严出现重大经济问题负责。

8对未能及时组织公司员工工资、奖励的发放工作负责。

9对未能及时划转单位应缴纳的各项费用负责;对未按时向有关部门缴纳有关费用(社会保险、公积金除外)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负责。 10对公司产品的价格核定、产品调价、对外投标报价和经济合同的价格审定工作出现差错负责。

11对会计凭证、帐簿、报表等财务资料遗失或出现问题负责。对公司财会、库房人员的工作交接监督不力出现问题负责。 12对未能及时完成公司领导布置的临时工作负责。

四、职

1对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政策、法规和上级有关财务管理、会计、税

南京浦镇铁路铸造公司部门职责

收、价格和经济合同管理等方面的方针、政策、条例、公司章程和规定的部门或个人有权制止。

2对公司财务管理、会计工作、税收工作、价格管理、经济合同等方面的管理规定、制度有权进行补充和完善。

3有权要求公司内各部门提供财务方面的数据、资料、合同等依据。有权拒绝无计划、无合同和违反国家有关财务、税收和公司有关规定的开支。

4有权督促、检查公司内财务管理、税收工作、费用支出、资金运用、资产管理工作,对违反财经纪律的部门和个人有权制止,并提出考核意见。

5有权对公司内物资库存、现金保管和有关凭证帐册及物品出门证的使用进行检查、监督。

6有权组织召开公司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座谈会、调查咨询研讨会。对公司的经营战略、经营决策有权提出意见、建议。 7有权向公司各部门索取与产品核价有关的数据资料。

8有权对本部门、本系统业务人员的奖惩、聘用、考核提出意见、建议。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