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部门工作思路

2022-10-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企业发展部门工作思路

新时期地方气象部门防雷工作的重点及发展思路

摘 要 结合重庆市巴南区气象局开展防雷减灾管理工作现状,阐述了新时期地方气象部门防雷工作重点,并分析了当前地方防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防雷未来发展思路,以供有关部门参考借鉴。

关键词 新时期;地方气象部门;防雷;发展思路

雷电是发生在大气层中的一种放电现象,被“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严重威胁着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巴南区位于重庆市主城南部,地处东经106°26′2″~106°59′53″、北纬29°7′44″~29°45′43″,东西最宽处51 km,南北最长处71 km,幅员面积1 825 km2。巴南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春早秋迟,夏热冬暖,初夏有梅雨,盛夏多伏旱,秋季有绵雨,冬季多云雾,霜雪甚少,无霜期长,日照少,风力小,湿度大。近些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下,雷电等各类极端灾害性天气频繁发生,给当地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威胁。因此,气象部门为了有效减少雷电灾害给人们带来的各项损失,一直将防雷工作作为新时期的重要任务,而防雷监管、防雷科技服务等均属于防雷管理工作的关键部分,对于重庆市巴南区气象部门来说,应将基层防雷监管、防雷技术服务、防雷科普宣传等工作作为重点任务来抓,认真思考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理清防雷工作发展思路,推动新时期防雷工作的科学、有序发展,切实降低雷电灾害所造成的危害[1]。

1 新时期地方气象部门防雷工作重点

1.1 增强防雷技术服务意识

巴南区气象局要不断转变思想观念,将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强化防雷减灾管理的社会责任、社会宣传、社会服务,提升防雷技术服务水平,为社会公众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服务。气象部门防雷技术服务机构要加强指导以及协助农村、基层社区、易燃易爆、民用建筑、学校、工矿企业以及商业服务业等场所完善防雷基础设施建设,为落实防雷安全措施提供有效的技术服务。

1.2 强化防雷安全监管工作

1)巴南区气象局需要严格依据法律法规履行防雷监管职责,结合有关规定要求开展好由气象部门所负责的防雷装置设计审核以及竣工、验收的场所的行政审批许可工作,严格执行地方政府对雷电灾害防御职责的划分以及要求,把防雷安全划入当地安全目标考核体系中,确保地方防雷安全。2)要不断强化对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管理,按职责督促易燃易爆、矿山等建设工程和场所的设计、施工、监理、防雷装置检测单位以及业主单位落实防雷安全主体责任。3)要联合安监局、商务局、经信委、旅游局、公安分局等单位建立防雷安全管理沟通协调机制,加大防雷安全监管力度,各监管单位进一步完善防雷安全监管手段,不断提升防雷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能力。4)地方气象部门要重点做好易燃易爆、矿山、旅游景点等建设工程和场所的防雷安全监管工作,要坚持以检查为主、检测为辅的原则,对防雷安全违法行为需要做到及时查处与纠正,排除安全隐患,切实增强易燃易爆等建设工程防雷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1.3 加强防雷科普宣传

新时期,巴南区气象局要不断加强防雷科普宣传力度,广泛宣传防雷减灾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使社会公众能够全面了解防雷管理法律科普知识,进一步提升社会公众的防雷减灾意识。要凭借防雷减灾专项检查活动,紧抓典型案例,对一些气象行政执法案件进行通报及曝光,并对此大力宣传,提升社會影响力;还要做好雷电灾害调查,不断提升雷电灾害鉴定的技术水平以及应急反应能力[2]。

2 地方防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防雷减灾形势严峻

虽然重庆市巴南区的政府部门以及气象部门高度重视该地区的防雷安全管理工作,但区内的防雷减灾形势仍比较严峻,气象执法体系和执法队伍不健全导致有些法律法规以及有关的规范文件并未很好地落实,有些建设单位缺乏对防雷工作重要性的深入认识,仍心存侥幸。部分新建项目并没有将防雷工程设施列入项目设计和施工中,而且还有一些抵制防雷监管、检测或者是拒绝整改雷击隐患的严重问题,给工程项目留下严重的雷击安全隐患。

2.2 防雷技术人才欠缺

当前,地方气象部门的人才队伍管理体制普遍不够完善,高素质的技术性人才严重不足。特别是基层气象部门专业性的防雷技术人才稀缺,有些防雷人员身兼数职,职责权限分工不明确,防雷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由于防雷技术人才较少,防雷工作有时会存在走过场的情况。有些防雷工作人员因为缺少一定的防雷基础知识,对防雷技术缺乏了解,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防雷减灾的顺利开展,基层的防雷技术服务机构没有相应的设计以及施工资质,导致有些防雷工程项目依然存在违规行为,防雷工程设计不合格的现象时有发生。

3 新时期防雷工作发展思路

3.1 不断优化防雷行政审批程序

新时期,巴南区气象局应不断优化防雷行政审批程序,严格规定防雷工作程序,并严格依据防雷行政审批的实际需要,逐步适应行政审批的各个环节的规划以及设计。此外,气象部门应该联合建设、安监、发改、消防等相关部门的项目审批关口,和有关部门共同达成并联审批协议,依法做好对“油库、气库、弹药库、化学品仓库、烟花爆竹、石化等易燃易爆建设工程和场所,雷电易发区内的矿区、旅游景点或者投入使用的建(构)筑物、设施等需要单独安装雷电防护装置的场所,以及雷电风险高且没有防雷标准规范、需要进行特殊论证的大型项目、超高层建筑”的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等行政审批,严格把关,使相关规范要求尽可能发挥其有效作用,从行政审批入口做好防雷监管工作,切实提升防雷行政审批工作质量,不断降低事中事后防雷安全的监管压力。

3.2 积极执行联合防雷检查机制

气象部门应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依法履行部门职责权限,做好防雷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本地区、本部门的防雷执法队伍,通过与商委、建委、经信委、安监、公安、旅游等相关部门构建联合执法、随机抽查、情况通报以及防范处理风险等联动机制,共同组成防雷执法检查工作小组,采取明查暗访、突击检查、随机抽查,定期对辖区内易燃易爆场所开展防雷安全联合检查活动。对发现的防雷违法违规行为,要有效借助各相关部门的执法力量,严格加以查处,确保防雷法律法规的全面贯彻落实,进一步提升地方气象部门防雷行政执法水平,真正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于防雷管理工作的需要。

3.3 不断提升防雷科技支撑能力

结合新时期地方防雷工作的实际需求,巴南区气象局应强化技术研发,引进现代化先进的防雷技术设备,增强雷电防御技术能力。重点加强雷电监测预警技术、防雷装置设计评价、雷击风险评估、雷击事故分析等方面技术难题的研究,进一步完善防雷技术,提高雷电灾害防御服务的科技含量。此外,还要注重防雷技术人才培养以及引进,强化气象部门高层次雷电业务人才队伍加强建设,不断增强业务、科研以及服务方面的防雷技术人才队伍素质,为巴南区气象部门防雷管理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给予强有力的科技力量支撑。

参考文献:

[1] 杨足明,黎民魁,张威敏,等.咸宁防雷工作现状与未来业务发展思考[J].科技与生活,2010(14):214.

[2] 王建新.从基层微观层面对市、县级防雷技术服务工作未来发展思路的思考[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象灾害与社会和谐分会场论文集[C].2009.

(责任编辑:刘昀)

作者:陈懿初 江南

第2篇:探析保卫部门引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路

摘 要:像我们公司这类改制后的大型企业沿用了计划经济年代的管理机构,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共同推动着企业向前发展。笔者在我公司工作多年,对自身岗位职能和工作特性早已轻车熟路,但是在企业发展的全新历史时期,必须与时俱进,重新量化和认清部门的工作职能,以高标准、严要求为尺度,以崇高的奉献理念为己任去创造企业辉煌的明天。

关键词:大型企业;安全保卫部门;安全文化

一、前言

任何时候,大型能源企业的安全保卫工作都是重中之重,安全保卫部门的职责已经覆盖到了企业的任何角落,核心任务是要主导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笔者在我公司安全保卫部门就职多年,以我公司现实情况为例,分析和展望企业安全保卫部门与安全文化建设的关系。

二、保卫部门的工作职能与构建企业安全文化息息相关

保卫工作在企业生产中至关重要,保卫工作造就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大环境。保卫工作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保障,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领域,是一项很重要又比较容易忽视的工作。企业保卫工作是企业管理全过程中同步进行的子功能系统,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保卫工作的基础和背景,是理念和精神支柱。

1.强有力的保卫工作团队是实现企业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

保卫部门职工是企业安全文化的监督和推进者,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起着推动作用。企业保卫的主体是广大员工,教育是前提,制度是保障,防范是重点。企业保卫工作必须坚持党政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各负其责,以“预防为主,保证重点,清除隐患,保障安全”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企业保卫部门的职能作用和广大员工在企业保卫中的积极参与作用,实行群防群治。

2.保卫部门的工作指导思想

企业安全保卫部门首先要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制度行为文化。例如,企业可以以保卫部门为主成立《综治领导小组》,机构成员由一把手任组长,与各部门各个班组逐级签订综治责任书,进一步明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综治基础台帐,把社会治安考核工作纳入月考评内容,实现由领导、各部门、班组组成的三级综治网络小组,强化管理,提高综治工作的质量。还要建立完善一些相关管理制度,并层层贯彻落实。

在实现制度保证后,还应当长期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企业内部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努力构建企业干部职工共同的安全价值观。在企业安全管理中,人的安全意识、安全态度、安全行为决定了企业安全文化的水平和发展方向。在不同时期,要针对不同岗位,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的教育和培训,使员工从更深层次理解各自岗位安全的内涵。与此同时,要建立完善的监控系统。监控系统具有对所监控范围的恒定监视功能,发生案件时能及时报警,并能起到治安警戒作用。应将监控系统设置于大门、生产重点部位、案件多发部位,其主控室设在网络管理部门,实施昼夜值班监控。

三、搞好安全文化建设才能促进企业发展

在现代企业中,安全法规仅是安全的最低要求,而不是保证安全的充分条件,需要职工从心底认同而自觉遵守。安全文化建设是安全系统工程和现代安全管理的一种新思路,是促进企业达到本质化安全,从而实现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

1.安全文化建设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

在现代企业生产过程中,安全活动就是不断地辨识危险、评价危险和控制危险的活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企业生产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安全的需求不断提高,对危险的认识也不断加深。职工越来越意识到,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永存的,而事故是可以预防的。笔者认为,除了安全法规,安全文化的规范性、系统性及其具有的社会力量对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安全文化建设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稳定和谐企业的重要内容。

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生产中对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的补充,是从更深的层次影响人的观念、道德、态度、情感和品行等,提高人的安全素养,最终使人的自觉行为满足安全健康的要求。安全保卫部门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应该建立在良好的安全管理基础上,必须在确保基本的安全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得到落实的基础上做好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便于操作的措施,将安全文化融合于企业的各项工作中,才能真正创造一个增强职工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养,利于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良好氛围。这样也就提高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积极投身于安全文化建设中去,从而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达到了良性循环,长期有效的目的。

2.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和生产紧密结合,并体现在日常工作管理的各个方面。首先,落实遵章守纪是建设安全文化的基础。要根据生产实际适时调整规章制度,并严格监督执行。通过宣传、教育,特别是企业以往典型事故案例教育,条件允许时可让事故的当事人现身说法,使职工在心灵深处受到震憾,加深对遵章守纪重要性的认识。同时要抓好习惯性违章工作,要从制度上、职工心理等方面分析习惯性违章行为形成的原因,采取教育、奖惩、教化等办法进行治理,不能让习惯性违章成为一种风气。通过创建群体安全意识,结合适当的奖惩等手段,开展讨论交流等活动,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安全修养,增强安全意识,改正不良行为。

除了上述这些,企业安全保卫部门也可以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专项活动,调动企业广大干部职工参与的积极性,使安全文化真正融入到企业文化中来。例如,可以结合不同时期党和国家提出的安全教育重点,结合生产经营实际,组织开展富有特色的安全专项活动,既增强了职工的业务知识,提高了职工安全生产意识,营造了安全气氛,同时突出主题,重点解决实际问题,为进一步保证安全生产起到了促进作用,能够取得很好效果。不仅如此,企业安全保卫部门还要充分利用企业网站、电视、报纸、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内部资料等广大宣传载体,把宣传报道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作为重点内容,使其成为职工了解安全信息,掌握安全动态,学习安全知识的渠道,增强安全文化的辐射力、渗透力和凝聚力,形成安全生产工作中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

四、结论及建议

综上所述,安全文化是能源企业安全科学发展之本,更是实现安全生产和安全生存的基础和灵魂。作为安全保卫部门,理应积极建设企业安全文化,使企业安全系统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不断提高企业生产能力,提高企业效益,推动企业又好又快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罗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7.

[2]闻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之思考[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5(9):61-63.

[3]张仙保.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煤炭,2006(12):32.

作者:王艳

第3篇:创新党建工作思路  抓好企业发展要务

[关键词] 党建工作; 企业发展; 福建省; 烟草

[

近几年来,福建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党组十分重视党建工作的创新,注意探索新形势下加强企业党建工作的新思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紧密结合本地区和烟草行业的实际,把谋求增效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加强领导班子及管理人员队伍和员工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保证了员工队伍的稳定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在省直机关连续三届被评为创建“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同时,企业的党建工作创先活动,还全面推动了省烟草专卖局各项工作再上新水平,促进了行业生产经营的协调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和盈利能力的不断增强,实现了生产能力和产品结构的飞跃发展,企业综合经济指标连续保持在全国行业的前六位,达到了“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目的。

一、正确处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关系,不断探索党建工作的新思路

长期以来,局党组高度重视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正确处理生产经营与党建工作的关系,“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一直被作为企业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他们认识到党建工作和企业的经济发展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方面,经济工作是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另一方面,党建工作为经济工作提供强大的动力,促进经济工作健康发展。懂得这种辩证关系,才能真正认识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把握党建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几年来,局党组较好地贯彻了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推进了机关和企业党的建设。在党组织的活动内容和工作方式上,他们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确立了党建与生产经营相交融、同轨运行的思路,创造了许多新的活动形式,还在活动中融进了科技、管理等内容,不断把党建工作推向新的台阶。

二、强化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政治核心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

局党组领导认识到,在“转型期”的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能否经受住风险和困难的考验,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看国有企业党的组织是否坚强有力。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打牢基础,强基固本,把每个企业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把每名党员培育成为职工群众心目中的光辉旗帜,凝聚职工群众的力量,引导企业迎接各种挑战,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1.加强班子建设和人才培养,促进行业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局党组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规定和程序,选拔、调整和充实各级领导班子,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坚持领导班子成员理论学习制度,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创新发展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为企业发展立功、为员工服务尽责的意识,做到抓班子、带队伍;抓廉政、树形象;抓作风、带全局,工作思路和目标更加明确。坚持提拔重用党性强、作风正、有作为的年轻干部,把干部的精力引导到干一流工作、作突出贡献、为企业发展建功立业上来,调动了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尽职尽责、奉献岗位的积极性。通过竞聘、考核和民意测验等改革实践,一大批优秀管理人才被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领导班子职责明确,同心同德,协调一致,成为带领员工开拓创新的“火车头”和推动企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此外,还认真做好招聘大学毕业生工作,改善行业职工队伍整体素质。

2.加强理论学习,用理论武装头脑。在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中,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并把理论学习与公司的发展结合起来。从2001年起党组中心组学习成员由省局党组成员扩大到机关处室和有关专业公司、专业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每次中心组学习都能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行业经济工作进行学习,做到有计划、有考勤、有记录,每次都有专题重点发言。通过学习,党组学习中心组人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都有明显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有明显的好转。先后推出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方案、进一步完善统一批发价、全面访销、一库式大配送等事关行业发展的重大决策,这些改革设想许多是在中心组学习中酝酿、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逐步完善,一步步完成的。为促进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局党组统一制作了处以上干部读书笔记本,定期抽查并组织交流学习体会。处以上领导干部都能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认真撰写心得体会。

3.发扬党内民主,狠抓制度落实。为保证政令畅通,局党组严格落实议事规则和工作制度,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2002年初新班子调整后,局党组成员重新进行了工作分工,进一步健全了领导工作机制,强调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制。企业的“三重一大”问题都经班子集体研究,班子成员团结协作,按照先务虚,后务实的原则,坚持每周定期碰头,做到交流情况,统一思想。凡是重大问题,重要决策,均能做到先沟通后上会研究,沟通意见暂时出现认识不统一的,坚持不上会研究,避免了重大决策的失误,使民主决策更加科学化。

4.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完善责任制度。局党组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对班子成员提出带头学习和贯彻执行中央、省委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毫不放松地加强行业党风廉政建设,抓好“八个坚持、八个反对”要求的落实。纪检监察部门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把纪检监察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紧密结合,坚持开展经常性的党风党纪教育,突出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各级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落实,具体制定了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建立了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建立了干部谈话诫勉制度,制定了机关干部下基层廉洁自律规定等制度,有效地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近两年来,领导班子成员中没有发生违法违纪问题。局领导班子在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威信,得到大家的充分信任。

三、加强机关党建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

1.加强机关党组织建设,完善工作机制。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省委《实施办法》,局党组不断加强和改进机关和企业党的组织建设。建立了党组统一领导,党组书记负总责,其他成员共同管,分管领导具体抓,机关党委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党组把创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坚持每年至少两次专题听取机关党委关于党建工作的汇报,专题研究机关党建工作。党组书记能带头抓机关党的建设,经常过问、亲自指导,在机关党建工作中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有力地促进了机关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2.创造工作条件,发挥党委作用。为进一步发挥机关党组织在完成生产经营各项任务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参与行政重要会议和重大业务活动,并列席党组的有关会议。人事部门在机关干部考核任免中要认真听取机关党委的意见。机关党委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等都能得到充分的保证,能按照中央《条例》要求高标准配齐配强专职党务干部。每年党建活动经费列入行政预算,如不够使用,只要是党建工作需要,绝对给予保证。

3.发挥表率作用,促进党建工作。针对行业的特点,局机关每半年召开一次思想政治工作分析会,经常了解掌握局机关人员的思想状况。针对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实际,党组成员结合分管部门采取谈心、交心等方式,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年轻人的思想政治工作,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凝聚力、向心力增强,确保了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和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局领导班子成员能够带头参加机关党组织开展的各类政治理论学习、形势任务教育,同时他们工作再忙,都能够以普通的党员身份参加支部组织生活。由于领导以身作则,给支部带来生机和活力。

四、创新党组织的工作方法,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面临着改革和转型的重要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党建工作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形势,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才能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引导广大职工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局党组注意在企业党建工作中做到以人为本,紧密结合企业发展现状和干部职工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

1.认真贯彻条例,规范党建工作。严格履行中央《条例》规定的职责,围绕中心工作,具体制定年度党建工作意见,指导机关开展党建活动。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党组抓党建责任制、党委抓党建工作和支部工作等制度落实,突出把基层支部建设作为工作重点,机关党委经常组织派人到各支部,围绕建设“五个好”党支部的目标,对基层支部进行分类指导,针对存在的不同问题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及时帮助总结经验,并做好经验推广工作,机关支部建设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2.改进工作方法,推动群团工作。局机关党委在工作中注意发挥工、青、妇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每年定期召开一次群团组织联席会议,听取工作汇报,及时予以指导,积极支持群团组织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各具特色的工作和活动。工青妇组织机构健全、制度规范。在机关党委的带领下,工会、妇委会、团总支经常参加省直机关有关活动和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大大丰富了机关职工文化生活,为机关取得了荣誉,增添了机关活力。

3.围绕中心任务,开展广泛的思想政治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精神,加强了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结合时事特点,集中时间开展专题教育。其次,通过各种形式,加强正确的引导,宣传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政治气氛。第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做好细致的职工思想工作,进一步融洽了干群关系,弘扬了正气,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4.加强党务干部学习,提高干部素质。为提高党务干部素质,两年来机关党委共举办了4期党务干部业务培训班。由于注意党务干部政治业务学习、培训,定期组织工作研讨,党务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为机关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五、扎实开展创建活动,塑造行业形象

1.以创建为载体,促进机关建设。两年来,在开展创建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的同时,局党组还积极开展了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去年局机关经过统一组织考核验收“四优”文明处室,12个处室均获好的成绩,达到了“四优”文明处室标准。通过创建活动,增强职工的集体荣誉感和上进心,进一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同时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了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在机关形成积极向上、努力进取、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有力地促进了机关的全面建设。

2.增强服务意识,转变机关作风。按照行业服务理念和“规范、高效、廉洁、服务”的机关工作作风,党组成员以身作则,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以个人的人格魅力带动和影响机关干部转变作风。2002年春节后,党组成员按工作分工全部下到基层联系点,走访慰问零售户,召开零售户座谈会,了解第一线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机关9个处室分别与8个市局挂钩,建立联系点,定期下派机关干部(两年4批共70人下基层700天),调研、了解情况,发现问题,解决困难,沟通上下关系,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3.培育企业文化,塑造行业形象。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企业品牌靠文化来宣传,企业信誉靠文化来播扬,企业精神靠文化来培育,企业形象靠文化来塑造。因此,局党组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着力培育具有福建烟草特色的企业精神,以独具特色的文化底蕴为创新动力,打造充满激情、富有活力的福建烟草新形象,增强行业的感召力、向心力和凝聚力。

一是积极实践“至诚至信、全心全意——客户满意是我们永恒的追求”的行业服务理念。全省行业上下都要把行业服务理念从感性认识转变为理性认知,并最终落实到每一个工作岗位的具体行为实践上。局党组提出全行业职工都要根据工作实际,对服务理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归纳、总结和实践,积极开展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形成全行业讲诚信、讲服务、讲贡献的良好氛围。

二是努力塑造福建烟草企业形象。今年局党组提出,全行业各单位都要根据《福建烟草视觉识别体系执行手册》的要求,对单位名称、标志、办公和经营场所等进行统一规范设计、大力推广行业视觉识别系统,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行业形象。要通过职工行为规范、市场营销、文化娱乐和社会公益活动等,加强行业内外的宣传,并建立行业行为识别系统和理念识别系统。在此基础上,着力培育福建烟草特色的企业精神和价值观,增强行业的感召力、向心力和凝聚力,形成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敬业奉献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境界。

三要培育思考型职工、知识型领导、学习型组织。局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同时,制定培训计划,加强在职职工的继续教育,举办了行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班、县级公司领导班子工商管理培训班和机关商务英语提高班等。把学习制度和考核评价制度、工资奖金分配制度、人事组织制度有效结合起来,建立起科学的学习激励机制,形成了全员学习的良好气氛。

四是大力营造浓厚的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局机关设立了党员活动室、荣誉室、墙报专栏。不断完善职工工作生活环境,先后完成机关的娱乐室、网吧、阅览室、歌舞厅、篮球场、健身房、职工食堂的建设;还积极组织开展健康的文体活动,两年来先后组织了多场大型文体活动,2001年组织全省行业“金色阳光”文艺调演,2002年组织公民道德演讲会和全省行业篮球比赛、摄影书画展等活动,反响较大。2002年省局机关还组织了纪念“七·一”和“庆国庆、迎十六大”两场大型歌咏比赛,与福州市局、边防武警进行联欢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活,提高了文化生活质量。

六、抓好市场结构提升,促进行业全面发展

在抓好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局党组抓住“努力实现全省卷烟市场结构的跨越式提升,以结构提升拉动全省行业整体效益增长”的工作重点,深入实践服务理念,推动体制改革和各项整顿工作,提升专卖管理和卷烟销售网络功能,行业经济效益和增长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福建烟草各项工作有了新进展。

1.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实施品牌战略整合。根据行业发展实际,局党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制定了新的发展思想和目标,提出在2003年要把实现卷烟市场结构的跨越式提升作为工作重点,并把它作为检验行业各项工作的标准。市场结构跨越式提升,就是要通过统一行业思想认识,强化市场管理,提高服务水平,整合骨干品牌,从单纯为满足消费的访销转变为创造需求的营销,实现市场结构的明显提高。

品牌是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实施品牌战略整合是做大做强地产名优品牌的关键,是促进福建烟草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战略选择。为此,根据省烟草专卖局的要求,全省产销双方都按照《福建地产卷烟品牌整合方案》的要求,引导产品结构、市场结构的调整和提升。商业企业要积极为工业企业品牌整合服务,引导消费、创造需求、培育品牌。工业企业要围绕品牌战略性整合工作,充分发挥易地技改优势,提升工艺技术、管理和营销水平,全面推进企业技术创新。要建立开放式的品牌运作思想,形成研发、工艺、技术、生产、管理、营销、文化等要素的有效集合,使企业的各种资源集中在市场和打造优势品牌竞争力上。从今年上半年运行情况看,适应全省市场结构提升的要求,烟草的品牌整合工作初见成效,工业企业易地技改项目进展顺利,产销及各项工作运转良好,经济效益继续优质增长。

2.全面推行客户关系管理,提升卷烟销售网络运行质量。卷烟销售网络就是卷烟商业企业的品牌。卷烟销售网络在运行模式上的变化,要求我们在营销方式、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上必须不断调整、完善,把“客户满意”作为网建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努力实现从传统商业向现代流通的经营模式的转变。2003年初,全省烟草工作会议和全省网建工作会议明确了网建工作的重点,就是以“电话订货、电子结算、网上配货、现代物流”为手段,以客户关系管理为核心,全面提升福建烟草营销网络核心竞争力。在省烟草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各地按计划积极推进网建工作:一是全面实施客户关系管理,促进配送型网络向营销型网络转变。二是制定《福建省卷烟销售网络建设联动工作方案》,对全省16个重点分、县公司实施网建工作整体联动,促进全省网建整体上水平。三是积极推行电话订货和电子结算,全省目前已有17个单位推进了电话订货和电子结算工作。四是对全省物流体系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明确了建立以区域配送为中心,打破行政区划,根据经济流向确定的分级配送的全省物流网络的发展方向。五是加快卷烟零售连锁店建设步伐。在省公司的督促指导下,目前全省的128家零售连锁店,都严格按照全省卷烟标杆店VI形象策划要求,实行统一零售价、统一行为规范、统一运作标准,向社会展示烟草行业的良好形象和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企业文化。

3.发挥专卖专营优势,拓展市场空间。2003年以来,省烟草专卖局(公司)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各项专卖管理制度,制定了《福建省卷烟零售户诚信等级管理办法》、《福建省卷烟零售许可证管理办法》、《福建省烟草专卖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从制度上规范管理行为和执法行为。比较好地贯彻了《福建省烟草专卖管理办法》,行使了工商委托行政执法权,开展了清理取缔无证经营户专项工作。加强对酒楼、宾馆等高消费娱乐场所的专卖管理,为市场结构提升腾出市场空间;各地还开展了重点整治乱渠道进货卷烟专项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市场净化率。在卷烟打私打假工作方面,省烟草局继续加强与公安部门的联合打假长效协作机制,调动各方积极因素,运用各种手段,突出打击制假售假网络。

经过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福建省烟草行业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经济效益逐年稳步增长,2002年税利达到60.6亿元,比上年增长18%,综合经济指标保持在全国烟草行业第6位。今年上半年,全省烟草行业实现利税30.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3亿元,增长16.4%。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发展才是硬道理,正是由于我们围绕发展这一主题抓好党建工作,保证了领导班子的团结有力,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了企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达到了“抓好党建促发展”的良好效果。

作者:福建省烟草专卖局(公司)

第4篇:创新工作思路,推进企业发展

企业竞争的焦点已从物质资本与市场的竞争转向了企业创新能力的竞争,而企业创新能力的竞争最终体现在创新型人才的竞争。

企业要实现多元化发展,必须具备相应的管理人才、专业人才、创造型人才,对此,王会董事长早就明确了“科技兴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大力推进企业“人才战略”,把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型的员工融入到企业建设的全过程。

为加快员工成才,培养、造就一支高水平、富有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才队伍,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增强核心竞争力,多年来公司着眼未来,坚持“以人为本、以能为本”的管理精髓,精心培养中高层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为他们提供各种成才锻炼和发挥的机会,促使他们早日成为专业骨干。由于企业善于识才,敢于用才,诚心护才,一大批优秀的年轻员工已进入企业中高层管理岗位,成为职业经理、主任、工程师、建造师等等,处处无不体现房建集团重才、育才、用才的“人才战略”。

房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尽情挥洒、展示才华的大舞台,我们应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发挥每个人的特长,量才适用,结合工作实际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争做创新型员工,我们责无旁贷,要敢于超越自我。企业需要的创新是结合实际工作,具有前瞻性、可行性、效益性,以敏锐的市场嗅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深入实际工作的作风,创造性开展工作,这也是每个企业员工考虑的出发点。集团大力倡导以创新立业,为企业建功,来发掘每个员工的才能和潜力,因为只有不断创新的企业才会在危机面前知难不难,逆势而上,才会使人才常新,企业常兴。 作为房建人,我们不仅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树立创新意识,开拓自己的创新思维。房建集团的各项产业方兴未艾,蓬勃发展,在这样一个知识不断更新的信息时代,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继续发扬“团结、务实、开拓、创新”的企业精神,认真学习业务知识,不断增强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让不断学习、永远创新的机制根深蒂固地植入我们的企业,充分展现出企业的蓬勃与活力,为实现自身的真正价值,建设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相一致的企业文化,使各项管理、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为企业的长足发展做出贡献!

第5篇:转变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思路、推动企业发展

同煤集团为了深入贯彻中组部《关于加强对干部品德的考核意见》,在全集团公司范围内开展了“转作风、强素质、树形象”大讨论活动。作为同煤的二级企业,我们党政也在第一时间以同东煤董发[2012]1号和同东煤党发[2012]1号文件联合下发了活动通知。通过将近五个月的讨论活动,结合自己在工会部门的工作实际,我对活动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这次活动也对工会开展的“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有了一个助推作用,为我们工会全面完成2012年工会工作开创了新局面。

通过每次活动和讨论,对照自己这几年的工作,感觉到还有很大不足,深刻剖析和全面自查,有利于我们强化自身素质,更好地树立企业中层干部和工会工作者的良好形象,下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认识到“转作风、强素质、树形象”的必要性。

2012年是集团公司实现转型跨越关键的一年,也是我们东煤公司走出困境、起步腾飞关键的一年,大讨论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在全面提升我们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素质、作风建设和履职能力,努力打造一支“有道德、有素质、有作为”的领导干部队伍,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在“建设新同煤,打造新生活”的前进道路上奋勇前进。

很久以来,我们党员领导干部尽管在企业的发展中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但是他们个别人身上带出的那种官僚,不作为和“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习气,让很多人很伤心,特别是个别人在工作中只扮演“读报员、休闲员、跟踪员”的不良倾向,严重地败坏了我们的干部形象,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展开“转作风、强素质、树形象”大讨论活动。

二、认识到开展“转作风、强素质、树形象”大讨论的意义。

通过这次大讨论活动,能使我们深刻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一个企业来说,工会工作虽然是最基础的,但是最重要的,因为涉及到普通者老百姓的维权、扶贫和稳定,通过大讨论使我充分认识到集团公司工会“关爱员工、惠及民生”的根本宗旨。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造福员工”,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努力奉献,只有全体干部职工尽心努力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全面实现企业的转型跨越和起步腾飞。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这次大讨论成果和体会为出发点,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全方位拓宽工作途径,经常深入一线,与职工群众谈心、交友,以“五帮五得”为主要内容,在方方面面对员工群众服务,做好党政的有力助手,使工会在维权、维稳和扶贫工作中声音响亮、措施有力,真正成为干部群众的“职工之友”,把工会打造成员工的“职工之家”。

三、认识到“转作风、强素质、树形象”大讨论对自己素质和形象的要求。

作风就是态度,素质就是道德,形象就是涵养。通过学习和讨论,我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工作方面的能力、水平还有很大不足,知识还很欠缺,虽然在工作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和知识,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高速发展,明显感到力不从心。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更加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修养,让自己能够具有较强的政治远见性和敏锐性,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和社会歪风邪气的诱惑,培养自己对现在从事的工会工作的热爱和执着,培养自己在工会工作中勇于开拓、敢于进取、善于奉献、爱企敬业的良好品行,做好中层干部的表率,树立工会干部的良好形象。

同时,在工作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写作能力、处事方法和其他各方面才能,对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研究、深刻分析,切合实际地研究解决方法,为党政提供有力的帮助,在工作中不摆架子、不悠套子、不说空话,能办坚决要办,不合理坚决不办。

总之,通过“转作风、强素质、树形象”大讨论活动,使我对自己未来的工作充满信心,借助这个大讨论的机会,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自己,从素质、作风到品德修养,不折不扣的做好一个共产党员,企业中层干部应做的表率和垂范。工作中努力钻研业务知识和写作水平,以及各方面才能,不管将来从事何种工作,都认真干好本职工作,努力成为一个每个岗位都是行家里手的高素质人才。

第6篇:创新党建工作思路推动企业改革发展

---广州恒运集团公司党建工作综述

按:今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88周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特殊而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经过28年的艰苦奋战,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更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恒运集团的党组织在企业的创立及改革发展的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这个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我们系统地将恒运的党建工作及其比较有创意的工作进行一次回顾和总结,目的就是为了吸取经验,今后继续带领员工阔步前进。

20多年来,恒运的事业取得巨大进步。作为一家国有控股企业和开发区最早的一家上市公司,党组织在促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集团公司共有正式党员274名,预备党员11名,正式党员占职工总人数的33.25%,公司党委先后多次被评为广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近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黄中发书记为首的公司党委带领全体员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紧紧围绕“生产、建设、改革、发展”四大中心任务,将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建设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建立起了一整套科学有效的党建工作制度,极大地发挥了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政治核心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一、把企业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有效结合起来,从精神、文化上保障企业的持续、稳定、和谐发展。

1、把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实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精神内涵。目前,恒运已经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

的“三和”企业文化。公司党委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作用,把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融入企业文化之中,使其成为恒运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断影响着企业职工的思想和行为。在日常工作中,提倡“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在班子成员之间,领导与员工之间,各部门之间,员工之间努力营造一种“心齐、气顺、劲足、实干”的和谐工作环境,积极培育“和睦、和衷、和谐”的企业文化。

2、把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实践结合起来。

(1)抓思想教育,促观念进步。公司党委结合职工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集体活动,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同时,公司还积极开展诚信教育,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增强员工的诚信观念。公司先后多次获得广州市诚信建设示范单位,并连续十年被评为“重和同、守信用”单位。

(2)抓制度建设,促行为规范。 公司党委紧紧围绕思想政治工作要服务于企业的生产、建设、改革、发展这个大局,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企业的制度建设,公司的管理体制、运作方式和职工的行为规范准则等与时俱进,使企业管理水平日趋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3)抓以人为本,促企业和谐。 以人为本,凝聚人心,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深入人心。一是增强办事透明度,提高职工的知情权。凡涉及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及企业的重大决策事项和员工关心的事项,都按季度以厂务公开的方式向全体职工公布,同时针对职工关心的问题不定期开展民意调查等活动,以提高职工群众参与公司重大事项的积极性,增强员工的知情权。二是关心员工,切实解决职工的生活问题。逐步提高职工的福利,如实行企业年金制度,小至免费工作午餐、职工上下班交通车等问题,公司都认真对待,并进行了合理有

效的落实和安排。三是激励员工热情,为员工提供发展平台。

(4)抓重点环节,促企业发展。生产系统以“抓安全、促生产”为重点,开展了党员挂牌上岗的做法,增强了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建设系统以“抓安全、促进度”为重点,努力加快大型机组的建设进度,实现早日投产发电;营销系统以“抓指标、促电量”为重点,争取更多的发电指标;行政服务系统以“抓作风、促服务”为重点,开展转变作风,提高效率,提高文明办公水平的活动。

二、把党管干部的原则和企业的人才培养战略结合起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党管干部原则”,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根据党管干部的原则,公司党委采用党政联席会议的方式,集体讨论,集体决策,决定对公司各级干部的任免。公司在考核和任用干部时,充分体现“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原则,以及“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选人和用人观,大胆任用“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善共事、不出事、品行正”的干部和员工,做到知人善用,任人唯贤。目前,公司已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干部考核体系、培训体系,制订了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任职条件和考核标准、方法等,逐步做到干部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有效地把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与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建设结合起来,使企业焕发出了巨大的生机活力。

三、把科学发展观与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实行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公司党委认真学习、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涵,并把这种精神贯彻落实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建设发展的过程之中。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公司坚持“立足主业、择业发展”的新的发展战略,审时度势,主动出击,在择业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而又重大的步伐,成功受让了广州证券有限公司部分股权,成立了锦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目前,这两家

公司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同时,着重抓好环境保护、节能降耗和诚信建设三方面的工作。公司本着“发展绿色电力、造福子孙后代”的宗旨,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努力做好电厂的环保脱硫工作,真正实现发展绿色电力的目标。公司还大力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不断降低发电机组的煤耗,从而降低发电成本,增强机组的市场竞争力。在诚信建设方面,公司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公司被评为广州市诚信建设示范单位、连续十年“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并被多家银行评为AAA级信用的企业。

四、把党建工作与完善企业管理结合起来,突出“三抓”工作,实施“三保”工程,构筑“三有”机制,实现“三提高”的目标。

1、突出“三抓”工作。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组织建设是党建工作的三大关键环节,也是我们党能够克服一个个困难、不断走向胜利的三大法宝。(1)抓好思想建设。思想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需要与时俱进的工作。公司把党的崇高理想和宗旨、原则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扎根于广大党员干部的心中,使每一位党员干部坚定树立崇高的信仰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保持鲜明的立场和昂扬的斗志,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符合党章的要求,党的思想、精神成为党员干部的力量源泉。(2)抓好作风建设。良好的作风一旦形成,将使整个党员干部队伍和企业长期受益。公司以正确的思想为指导,将良好的作风变成党员干部一种实实在在的行为,在群众中起到很好的模范表率作用。

(3)抓好组织建设。公司在搞好组织建设中关键是抓好两点,就是组织既要大,也要强。公司严格按照标准,吸收更多的优秀人才到党组织中来,使党员更多地成为各个岗位、各项专业技术的骨干和带头人。同时通过一整套有效的程序、做法,考核、选拔和任用各层管理人员,使其更加合理,更有活力和战斗力。

2、实施“三保”工程。根据公司作为一个以发电为主业的生产性企业的实际,集团公司党委从宏观层面上提出了实施保稳定、保安全、保效益的“三保”工程。稳定是前提,安全是保障,效益是目标。稳定包括架构、制度、人员和经营等方面的稳定。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都离不开稳定这个大前提,我们在稳定中求发展,用发展来保稳定。安全是发电厂的生命线,我们制定了完整、严格的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和监督制度,对安全问题常抓不懈,无论在生产上,还是在工程建设施工上,都做好充分的安全预想,制定预案,防微杜渐,及时将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杜绝大事故、减少小故障的发生。近几年来,由于有了稳定这个前提和安全这个保障,恒运集团的经济效益得以逐年稳步提高。

3、构筑“三有”机制。“三有”机制是指有效的管理机制、有力的监督机制和有为的服务机制。(1)在新形势、新任务下,面对新问题、新情况,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制度,使制度更具活力和适应性,重点要在管好权力运用,管好钱、物和管好人方面建立起一套完整系统、实用有效的机制。(2)加强和完善监督机制,促使各级党员干部自觉接受党纪国法、制度以及群众的监督,构筑“阳光工程”,实现企业各项活动在透明和合法的环境下进行,促进企业经济行为的规范有序和健康发展。(3)服务是企业管理中“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我们大力培养和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抓素质、抓道德、抓作风,培养团结协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达到政令畅通、关系融洽、办事高效的目的,从而提高整个公司的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4、实现“三提高”目标。“三提高”的目标,即提高党委统揽全局的领导力,提高各级领导和部门的执行力,提高基层一线的战斗力。党组织是企业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企业能否成功,往往取决于有没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各个部门、各层管理人员是承上启下的制度、措施的贯彻者,

基层一线是各项工作具体的执行者,也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原动力。这三者之间既有各自的职能,又相辅相成,党组织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公司党委致力于提高党委统揽全局的领导力,关键在于提高党委班子成员的思想觉悟、理论素养、业务能力和决策水平,要求班子成员树立终生学习的精神,思想上与时俱进,知识上不断丰富、更新,以开阔的视野、敏锐的思维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和解决困难的能力,提高决策水平,引领企业健康、快速、稳定地发展。对中层干部,要求明确公司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思想统一,步调一致,认真、高效地贯彻执行党委的工作部署。对基层工作,则重在对各项具体工作的跟踪、落实和反馈,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质量。我们通过党组织这条主线,实现“三提高”的目标,将决策层、贯彻层和执行层各自的职能充分发挥出来,相互促进,形成合力,构建有强大执行力的系统,促进公司的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党委宣传部)

第7篇: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及步工作思路汇报

关于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及下步工作思路的汇报济宁市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05年5月20日 )各位领导,各位常委:根据市政协安排,现就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作如下汇报。

一、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近年来,全市各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着眼市场需求,立足本地优势,努力做好结合文章。特别是进入2003年后,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按照产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一步整合优势产业和产品资源,从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关于培育壮五大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并制定了与《意见》相配套的《任务目标分解落实方案》和《考核办法》,在全市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责任目标体系、组织领导体系、政策支撑体系、服务保障体系、督导推进和考核奖惩体系。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服务保障等一系列措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得到较快发展。目前,全市“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初步形成。一是培育发展了一批骨干龙头企业。为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不断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围绕主导产业和重点产品,从引导企业加快科技和管理体制创新、择优择强进行贷款贴息、鼓励龙头企业开展招商引资和产品推介、支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积极申报省和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等多方面采取措施,进行重点扶持,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特别是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发展到 647 家,比 2003 前增加 181 家,从业人员 10.2 万人,年销售收入 276.6 亿元,出口创汇 2.46 亿元,实现利税 20 亿元。其中年销售收入 500 万元规模以上龙头企业 298 家,比 2003 年前增加 110 家,年销售收入 192.7 亿元。在规模以上龙头企业中 5000 万元以上的 58 家,过亿元的 36 家;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50家,其中省级7家,国家级2家;农贸市场发展到582处,年经营额150亿元;带动和辐射种植基地320万亩,养殖基地4500万头只,带动农户76万户,全市已有40%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44%的农户纳入产业化经营。二是培植壮大了一批与龙头企业配套的主导产业和规模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围绕市场需求、立足资源优势,加快农产品种养产业的培植和生产基地的开发建设。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全市初步形成了以瓜菜、林果、畜禽、水产品、优质专用粮食、油料、甜叶菊、芦笋、中药材以及劳务经济等 10 大区域性主导产业格局。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纵深发展,主导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逐步发展,特别是以绿色无公害瓜菜、苗木花卉、奶牛、中药材等为主的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生产基地规模不断膨胀。种植业形成了以金乡为中心的100万亩大蒜基地,以鱼台为中心的30万亩圆葱基地,以泗水为中心的15万亩优质西瓜基地,以邹城为主的10万亩土豆、150万平方米食用菌种植基地,以任城喻屯、金乡胡集、嘉祥金屯为主的10万亩甜瓜基地,以任城为主的3万亩甜叶菊基地,以曲阜、泗水为中心的6万亩中药材和以微山为主的5万亩芦笋特色种植基地;养殖业建成了1300余处规模养殖小区,年出栏千头的肉牛基地达到33处、年出栏万只以上禽场562处,年出栏千头的养猪场345处,百亩以上的水产养殖基地539处;林果业建成了100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90万亩干鲜果品基地和23万亩苗木花卉基地;劳务产业形成了以泗水、梁山、汶上为主的30万人劳动力输出基地。三是扶持发展了一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围绕构筑农业产业经营的有效载体,大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把扶持发展以农业专业合作社、协会、研究会为主的各类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经营的重要举措。市政府专门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农村经济协会的意见》,明确了农村经济协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保障措施。全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呈加快发展趋势。目前,全市农村专业协会、研究会等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 2200 多个,其中管理比较规范、运作效果比较好的农村专业协会达到1010个。四是健全完善了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的利益联接机制。近年来,着眼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持续健康发展,积极探索完善农业产业化利益连接机制的有效途径。通过引导发展合同农业、订单农业、建立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建立风险金制度等多种形式,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各利益主体之间逐步形成 “ 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 的经营共同体。像兖州的绿源肉鸭公司、嘉隆公司,邹城的呱呱鸭公司,曲阜的圣地药业公司等龙头企业,大都采取了合同订单种养、种苗供给、技术指导、保护价收购等契约化合作,建立了与农户较为紧密型的利益连接关系。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和农业产业经营水平的提高,有力带动和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2676元增加到2004年的3648元,年均增加243元,增长8.1%。2004年比上年增长14.8%,其中直接来自五大产业的收入达到2264.9元,占62.1%;增加351.9元,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4.9%。回顾总结近年来全市农业龙头企

业的建设发展,我们深刻认识并体会到,加快龙头企业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中必须切实做到:一是必须坚持规划引导。制定符合本地发展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规划,参加国家产业政策导向,按照适应市场需求、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制定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目标,并通过配套完善的政策措施落实下去,这是龙头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前提。二是必须坚持加快科技和体制创新。引导组织龙头企业加快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和应用,并建立健全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后劲,这是龙头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动力。三是必须坚持政策扶持。农业是弱质产业,农产品加工增值率低、效益差,必须按照“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要求,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扶持特别是资金扶持和金融服务,这是龙头企业发展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四是必须坚持不断完善利益联接机制。为保证龙头企业获得充足和符合质量标准的批量原料,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和农户必须逐步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接机制,形成松散或紧密型经济利益共同体,这是龙头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先进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能力弱。2004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为298家,而我省的潍坊、烟台分别有1054家和874家;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仅36家,而潍坊、烟台过亿元的分别有109家、101家;带动各类生产基地320万亩,参与产业化经营农户76万户,而潍坊、烟台产业化生产基地分别达到953万亩、520万亩,参与产业化经营农户分别达到147万户、201万户。我市的农业龙头企业除了太阳纸业、绿源公司、菱花和雪花等企业规模较大之外,总体上看规模小,水平低,带动力差。象临沂的金罗、烟台的龙大、潍坊的得利斯、寿光蔬菜集团等规模大、实力雄厚、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很少。二是农业龙头企业产品链条短、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从横向看,企业产品研发能力低,新开发产品少,农产品专用程度和品质不能满足加工业发展的需求;从纵向看,绝大多数龙头企业缺少精深加工技术和设备,加工增值链条短,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低,应对国际市场的能力比较弱。在全市298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中粮棉油加工型企业132家,占43.6%,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禽、肉、渔、果、菜精深加工企业少,带动力不强。三是农业龙头企业档次低、水平差,市场竞争力弱。我市龙头企业的生产基地和产品生产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低,品牌和质量意识不强,企业产品注册商标和取得认证的产品为数不多,市场占有率低,竞争力不强。我市的龙头企业,虽然也有一些品牌,但知名度高的少。另外,在产品质量上也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出口。全市农产品出口创汇占全省农产品出口创汇额的比重多年来一直在1/42左右。而我省的潍坊和烟台分别达到8.7亿美元和11.5亿美元。全市298家龙头企业中达到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标准的仅9家,占全省188家的4.8%,而潍坊、烟台分别有30和29家;国家级的仅有菱花味精集团和兖州绿源公司2家,潍坊、烟台分别有6家、5家。四是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与农户关系不紧密。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和农民的关系松散,不同程度地存在产销脱节,没有真正结成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合同农业、订单农业、保护价收购仅在种植业、林果业和畜牧业少数产品中实行,且时常发生违约行为,在其它产业产品中刚开始破题,覆盖应用的范围和数量少。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持续健康发展和水平的提高。五是合作经济组织发育缓慢,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农村各类中介组织发展缓慢,目前加入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仅占全市农户总数的8%,而且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没有产权关系的松散型自我技术服务性团体;农产品行业协会较少,现有的行业协会大都带有一些行政色彩,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也制约了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的健全和完善。

三、下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思路和重点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都对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幅度地增加对龙头企业的投入。加快龙头企业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已成为新阶段、新时期实现农业现代化、国际化的客观要求和促进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措施。按照“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力度,强化工作措施,促进龙头企业快速健康发展。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着眼于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支持和保障,围绕“一个目标”、突出 “两个重点”、把握“三个结合”、加快“五个创新”、实现“六个突破”。一个目标”就是把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通过三年左右努力,力争实现农业龙头企业大发展、大突破、大提高,全市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400家以上,争取有更多的企业进入省级、国家级行列, 50% 以上的农产品实现加工增值,优质农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销售额有较大幅度增加,70%以上的农户纳入产业化经营,农民来自产业化经营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两个重点”就是突出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铺天盖地”扩总量,加快龙头企业发展;“顶天立地”上规模,加快龙头企业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主要靠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三个结合”一是宏观调控引导与微观放开搞活相结合,逐步建立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企业带动基地、基地连接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二是点上局部突破与面上整体推进相结合,抓好骨干龙头企业、出口创汇重点龙头企业和成长型新建龙头企业发展和

局部突破的同时,及时总结推广点上经验和模式,推动面上龙头企业的建设发展;三是长远规划与当前工作相结合,着眼长远搞好规划布局,立足当前抓好扶持政策措施落实。“五个创新”即围绕增强龙头企业规模、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加快扶持保障制度创新;围绕提升龙头企业产品质量、档次水平,加快科技创新;围绕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和产业化经营方式,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围绕增强市场开拓能力,加快营销方式创新;围绕完善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利益连接机制,加快合作经济组织创新。“六个突破”就是按照谋划长远、立足当前的要求,工作中努力实现“六个突破”:(一)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在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上实现突破。围绕不断增强龙头企业对生产基地和农户的带动能力,加快膨胀龙头企业的规模和实力。按照一手抓量的扩张,一手抓质的提高的要求,“铺天盖地”扩总量,加快龙头企业发展,“顶天立地”上规模,不断提升龙头企业档次水平,尽快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要通过扩大开放引进、抢抓项目新上、发展民营经济培植等多种形式发展一批“大高外”龙头项目;通过改制重组、高新技术嫁接改造壮大规模培强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对进入全国重点龙头企业行列的,有关部门和企业要做好工作,创造条件,争取上市,加快融资;对规模以上龙头企业,特别是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和出口创汇型企业,要加大帮扶力度,组织工作组,研究发展规划,落实帮扶措施,加强与国内跨国集团的联合与合作,迅速膨胀规模,打造一批能够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超大型骨干企业集团,力争今年全市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40家,省级龙头企业达到15家。对有发展潜力的成长型中小企业,要搞好引导和扶持,促其尽快上规模上水平。(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建立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的投资保障机制上实现突破。加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必须尽快构建起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支撑和投资保障机制。一是认真落实好中央和省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资金和优惠政策。二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切实增加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的投入。市财政将继续安排专项资金,选择扶持100家辐射带动能力强、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显著的重点龙头企业,特别是要对5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0家出口创汇重点企业给予重点扶持。根据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实际,择优选择一批重点龙头企业特别是5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进行扶持。各级要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性作用,通过贷款贴息、技改扶持、建立经营风险基金等多种方式对龙头企业进行扶持。逐步提高农业龙头企业基本建设投资在整个基本建设投资中的比重,特别要增加对骨干龙头企业的技改投放。财政支农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以及其它有关开发项目,实行捆绑使用,要重点支持龙头企业的基地建设、科研开发、质量标准、检测体系和信息网络建设。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支持龙头企业联合组建形式多样的农贷担保机构,加强对成长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扶持。三是尽快制定出台关于扶持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着重解决当前制约龙头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在用人、用水、用电、用地和融资、税费减免等方面制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让企业真正得到实惠。(三) 加快推行标准化生产,在基地建设上实现突破。农业龙头企业外联市场,内联基地和农户,是推行标准化生产的重点。要按照出口农产品国际标准和国内大城市准入的要求,抓紧建立健全标准化体系,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进一步加快市、县两级农产品检测监督体系建设,为提高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质量提供可靠保证。引导企业积极争取ISO9000以及国际相关组织的质量认证和安全卫生认证,千方百计获得国内各大城市“准入”许可,为产品进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奠定基础。引导群众逐步淘汰分散的种养模式,下大气力抓好标准化种养小区建设,把种养生产向小区集中,不断扩大标准化生产规模。(四) 完善利益联接机制,在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上实现突破。当前,龙头企业与农户间普遍缺乏长期稳定、密切相关的利益联结关系,导致企业生产加工没有稳固的原料来源,农户生产的农产品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而受损失。要引导龙头企业从企业长远战略出发,拿出资金、拿出人员,发展订单农业,建设合同基地,把企业的产品需求与农户的生产经营通过契约合同固定下来,与农户建立起紧密的利益关系;鼓励龙头企业采取建立风险基金、制定最低收购保护价、按农户出售产品的数量适当返还利润等多种方式,与农户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实现企业与农户的“双赢”。同时,要积极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农户与企业间的对接,组织农户按合同生产,并严格监督,有效规避市场经营风险和同行业恶性竞争。 (五) 加快科技创新,在提升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上实现突破。 加大龙头企业科技创新力度。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龙头企业要把科技创新放在重要位置,不断增加科技开发投入,提高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科技含量,努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高新技术的引进和开发,加速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推广运用,大力开发优质高效技术、农业节本增效技术,引进、开发一批市场潜力大、产品附加值高、特色明显的农产品。龙头企业要积极参与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建设,使企业成为农业先进科技的开发中心和推广基地,成为科技创新的有效载体和主体。要加强知识更新和技术培训,提高农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素质。要注重对基地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包括栽培模式、养殖模式,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等。要注重龙头企业职工的培训,造就一支熟悉现代企业生产技术的工人队伍。(六) 改革市场营销方式,在市场开拓上实现突破。当前市场约束已成为新阶段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我市农产品销售市场比较单一,绝大多数靠市内国内销售,国际市场份额很少。以农

第8篇: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及步工作思路汇报

各位领导,各位常委:

根据市政协安排,现就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作如下汇报。

一、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市各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着眼市场需求,立足本地优势,努力做好结合文章。特别是进入2003年后,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按照产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一步整合优势产业和产品资源,从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关于培育壮五大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并制定了与《意见》相配套的《任务目标分解落实方案》和《考核办法》,在全市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责任目标体系、组织领导体系、政策支撑体系、服务保障体系、督导推进和考核奖惩体系。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服务保障等一系列措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得到较快发展。目前,全市“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初步形成。

一是培育发展了一批骨干龙头企业。为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不断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围绕主导产业和重点产品,从引导企业加快科技和管理体制创新、择优择强进行贷款贴息、鼓励龙头企业开展招商引资和产品推介、支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积极申报省和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等多方面采取措施,进行重点扶持,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特别是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发展到647家,比2003前增加181家,从业人员10.2万人,年销售收入276.6亿元,出口创汇2.46亿元,实现利税20亿元。其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规模以上龙头企业298家,比2003年前增加110家,年销售收入192.7亿元。在规模以上龙头企业中5000万元以上的58家,过亿元的36家;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50家,其中省级7家,国家级2家;农贸市场发展到582处,年经营额150亿元;带动和辐射种植基地320万亩,养殖基地4500万头只,带动农户76万户,全市已有40%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44%的农户纳入产业化经营。

二是培植壮大了一批与龙头企业配套的主导产业和规模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围绕市场需求、立足资源优势,加快农产品种养产业的培植和生产基地的开发建设。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全市初步形成了以瓜菜、林果、畜禽、水产品、优质专用粮食、油料、甜叶菊、芦笋、中药材以及劳务经济等10大区域性主导产业格局。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纵深发展,主导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逐步发展,特别是以绿色无公害瓜菜、苗木花卉、奶牛、中药材等为主的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生产基地规模不断膨胀。种植业形成了以金乡为中心的100万亩大蒜基地,以鱼台为中心的30万亩圆葱基地,以泗水为中心的15万亩优质西瓜基地,以邹城为主的10万亩土豆、150万平方米食用菌种植基地,以任城喻屯、金乡胡集、嘉祥金屯为主的10万亩甜瓜基地,以任城为主的3万亩甜叶菊基地,以曲阜、泗水为中心的6万亩中药材和以微山为主的5万亩芦笋特色种植基地;养殖业建成了1300余处规模养殖小区,年出栏千头的肉牛基地达到33处、年出栏万只以上禽场562处,年出栏千头的养猪场345处,百亩以上的水产养殖基地539处;林果业建成了100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90万亩干鲜果品基地和23万亩苗木花卉基地;劳务产业形成了以泗水、梁山、汶上为主的30万人劳动力输出基地。

三是扶持发展了一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围绕构筑农业产业经营的有效载体,大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把扶持发展以农业专业合作社、协会、研究会为主的各类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经营的重要举措。市政府专门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农村经济协会的意见》,明确了农村经济协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保障措施。全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呈加快发展趋势。目前,全市农村专业协会、研究会等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2200多个,其中管理比较规范、运作效果比较好的农村专业协会达到1010个。

第9篇:电力企业的发展与思路

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和电力行业加强现代化管理的要求,为了尽快建立起符合本企业特点的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推动我公司科学管理水平的提高,更快与创建一流供电企业的目标接轨,现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和企业发展目标及发展战略,制定公司企业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企业自身为主题,科学管理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向导,优质服务为宗旨,以安全生产为基础,科技进步为支撑,把加强企业管理贯穿始终,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企业制度的科学管理体系,顺利实现从传统意义上的管理模式向适应社会发展规律的现代化管理模式的蜕变。

二、规划年限

本规划是从二0一二年到二0一五年,为三年短期规划。我们要以开拓创新的姿态,按照目标要求,在三年的时间内达到现代化管理标准,实现科学化管理,使企业迈上新的台阶。

三、组织保障

为了扎实推进我公司的现代化管理工作,有效的保证工作循序渐进的开展,为实现科学化管理提供有力的指导和监督,我们应成立以企业法人代表为现代化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成立,为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指挥保障。我们将全面落实企业管理计划,结合各部门分管的业务,实行目标分解管理,坚持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的分工管理责任制,管理成员要统一思想,明确职责,增强责任感,切实抓好企业现代化管理工作,通过现代化管理,实现我局最佳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四、总体目标

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科学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扩大信息服务范围,积极应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优化管理系统;积极推进管理创新、科技创新,促进市场营销、技术开发、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力争达到集团公司一流供电企业的目标。

五、具体目标任务

(一)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经营机制

1、转变观念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要转变观念,丢掉陈旧保守的传统思维模式,逐渐形成开拓创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竞争与发展的新思维。现阶段我们作为县级供电企业,思想上的保守落后是制约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我们要充分的认识到企业生存的根本是市场,客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电力行业做为技术密集型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更加要以市场为中心,抛弃陈旧的面对政府的“等、靠、要”的旧观念,树立自负盈亏、行业竞争、优胜劣汰的观念;战略致胜、追求卓越、开拓创新的观念;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实物形态与价值形态、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并重,争取最佳经济效益的观念;以人为本,诚实守信,依法经营的观念。

2、建立新机制

企业经营机制是经营观念、组织体制、规章制度和管理方式的总和。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就是使企业改变对政府的依赖,下决心自主自立、走向市场、自负盈亏、优胜劣汰。以市场为中心,制定经营发展战略,形成掌握市场信息及时准确、决策程序科学、追求效益、避免风险的机制;形成市场反应敏捷、营销策略灵活、客户服务周到的机制;形成根据市场竞争需要适时调整企业组织结构、资本结构,不断优化配置生产要素的机制;形成

既能调动经营者和职工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又要规范各自行为、依法从严治企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形成面向未来集约发展,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机制。

(二)建立科学的领导体制和组织制度

1、建立权责明确的领导体制

企业的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要通过建立权力机构、决策和管理机构、监督机构,形成权责明确、相互协调和制衡的关系,并通过企业的章程加以确立。实行局长负责制,建立层次明晰的领导责任体系,一层对一层负责,每一管理层次责权对称,集中决策和民主管理相结合。领导体制要精干、高效并具有权威。要从体制上和制度上保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高决策水平和效率,防止决策失误。

2、建立合理高效的组织机构。

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置是为了最有效地配置企业自身可以掌握的各类资源,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既要追求更高的效率和效能,以利于企业迅速发展,又要保证有效的激励和监督,避免效益流失,是企业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要合理设计管理层次,职能部门的设置,在横向,要机构简洁,职责明确;在纵向,为提高组织效率,管理层次应减到最少。各层次间的集权与分权程度,应服从于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监督体系的设置要做到企业内没有一个不受监督的组织,没有一个不受约束的管理者。企业组织形式必要时根据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进行调整和创新。合理的组织机构,还要有科学的规章、严密的程序作保障。形成顺畅的运行机制,发挥企业的整体功能。

(三)把战略管理放在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位置

1、提高经营决策能力,搞好经营发展战略。

要树立战略致胜的观念,在充分了解和研究市场形势、竞争对手、技术发展趋势和企业基础条件的前提下制订企业经营发展战略,要把更大的注意力放在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研究上,并对战略的制订、实施和调整实行全过程管理。企企业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模仿他人,保守经营,最多只能在有限的市场中争得一块份额,而一个创新的思路将可能把市场潜在的需求充分的挖掘出来,开辟出一个全新的天地。要制定市场营销、科技开发、机构调整、人才调整、人才开发等战略条件。实施品牌战略,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2、以严格的计划管理来保证经营发展战略的实现。

在企业内部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落实经营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要制定实施步骤和措施,加强对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和监督。提高在市场竞争中驾驭企业的能力。

(四)技术进步和管理进步结合,促进经营

1、以技术创新寻求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技术进步和管理进步的有效结合是实现企业集约经营的根本途径。把发展的着眼点放在科学管理与技术进步的有机结合上,形成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通过研制和必要的引进,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和拓宽服务领域,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2、加强技术进步的管理

要根据市场需求、国家产业政策、技术发展趋势和本企业的优势,以投入/产出效益为原则,通过科学论证,选好技改项目,加强技改工程的管理,确保技改项目收到预期效果。要培植自主的技术开发能力。引进与消化、吸收、创新结合,在通过引进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技术开发能力。要加强技术改造的市场研究,提

高成功率,提高技术改造的技术含量;要落实项目责任制,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严格控制投资预算,做到少投入、多产出、快产出。在引进技术装备的同时要引进管理技术,在进行工程设计的同时要进行管理设计,同步推进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3、壮大技术进步力量,改善技术进步环境。

企业的技术创新必须建立在自身技术开发力量的基础之上,没有自己的专有技术和独立的品牌就难于立足市场。

为此,要珍惜人才,改善管理,聚集资金。建立健全科技开发体系,大力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建立自己的技术中心。要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要加快培养科技人才,壮大科技开发队伍,充分发挥和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吸引广大科技人员投身于企业的发展。

(五)应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优化管理系统

开发计算机应用管理:计算机技术以及与之相关的通讯、媒体等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因此,我们不仅要完善我们的软硬件环境,还要将先进的网络技术应用到各项管理工作中。对于计算机应用方面来讲,在未来的几年中主要是调度自动化、营销自动化、会计电算化、库房管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完善。

(六)加强营销管理,积极开拓市场

1、把市场作为生产经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树立用户至上的市场营销观念,面向市场、适应市场、开拓市场、占领市场,企业的各项工作都应服从和服务于提高市场竞争力。

2、改进和强化营销管理。

要建立灵敏的信息网络,加强市场研究与预测。深入调查市场容量,分析市场动态,了解竞争对手,选准目标市场,搞好市场定位,制定切实可行的营销策略,采取合法促销手段引导消费、扩大市场。要全心全意替用户着想,加强营销网络的管理,建立稳定的客户网络,搞好售后服务。加强营销队伍建设,选派业务骨干上营销第一线,培养高级专业营销人才,强化对营销队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企业信誉。

(七)加强财务会计管理,大力降低成本

1、认真贯彻«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按照«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进行规范。依法建帐、严格核算,保证财务会计信息质量,通过分析财务报表,掌握经营脉膊,为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充分利用"两则"为企业经营和发展提供的空间,合理增提折旧,注意补充企业自有资金;发挥会计监督功能,维护国家、投资者、企业和职工的利益;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加强预算控制,落实财务目标和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加强企业财务监督管理,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2、加强资金管理,大力降低成本

加强资金的集中管理和调度,要树立资金使用成本的观念,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的运营率和获利水平;增强投资风险意识,没有把握盈利的项目绝不投资;增强偿债意识,注意资产负债结构,使资产负债率保持合理水平,提高企业信用。要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紧紧抓住降低成本这一关键环节,推动各项管理和技术进步。要以市场可以接受的价格确定目标成本,加强内部价格管理,加强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并将目标成本分解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严格考核,大力降低物质消耗和活劳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上一篇:反腐倡廉自查自纠报告下一篇:劳动用工管理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