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人才队伍建设

2022-09-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增强人才队伍建设

增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中主体性的模式探讨

[摘 要]企业之所以提出需增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主体性,意在于打破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所带来的职能局限性,以形成企业员工能力养成的自觉意识为目的,最终在内外因素的叠加效应下促进企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具体的实施策略包括:调整技术组织形态形成员工自我激励、人力资源管理助推员工职业发展规划、下沉人才队伍建设平台发挥班组职能、强调愿景实现职业与企业发展相统一。

[关键词]人才队伍;企业;主体性

[

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作为市场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需要抓住历史机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推手,走出一条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受到西方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影响,近年来在我国企业实践中较为重视资本要素投入,而对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着短视问题。不难理解,在新古典经济学长期生产函数Q=f(L,K)中,厂商可以同时调整劳动要素(L)和资本要素(K)来决定产量(Q),这就引致出根据要素比较来采取相互替代的命题。事实上,劳动要素所依附的劳动力始终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这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岗位协作效应中便可知晓。之所以提出,需增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主体性,意在于打破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所带来的职能局限性,以形成企业员工能力养成的自觉意识为目的,最终在内外因素的叠加效应下促进企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1 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对企业人才内涵的界定存在问题

不可否认,当前企业最为缺乏的资源便是人才资源,但对何为“人才”的内涵则存在着不同的解读。无论以何种解读来诠释人才的内涵,都或多或少会夹杂企业管理者的主观偏好,以及企业在发展中的功利性。从笔者调研反馈的信息中可知,不少企业管理者将技术性员工归为企业人才,这些企业大多属于高新技术行业。随着我国打造高端制造业,也促使部分企业将高级技师看作为人才。这种凸显功利性的人才内涵界定,将会制约企业人才队伍的整体建设质量。

1.2 对人才队伍的整体规划存在问题

需要在时空维度下来考察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活动,在时间维度下人才队伍建设需要以梯队性、连续性为重点,在空间维度上人才队伍建设则需要形成专业岗位分工。目前,部分企业因组织资源瓶颈而无法开展连续性的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部分企业也因短视而未能实施科学的梯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与此同时,受到企业管理者对人才内涵不同偏好的影响,专业岗位分工化的人才队伍建设仍未能成型。由此,这就反映出整体规划存在问题。

1.3 对人才队伍合力的实现存在问题

企业人才队伍建设需要与企业的主营业务发展要求相适应,并能通过发挥人才队伍的聚合力来推动企业的各项事业发展,近期则是促进企业的产能结构优化工作的开展。人才队伍聚合力的产生不仅依赖于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还依赖于处于各专业岗位员工之间分工协作的效率。事实表明,因岗位间的分工协作存在着交易成本,这便弱化了企业人才队伍合力的实现程度。

2 突出 “主体性”的时代价值

2.1 帮助企业实现人才资源的涌现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域下,针对企业员工的人性假设可定位为:社会实践中的人。人的存在性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得到把握,具体则指向了人所具备的劳动能力。“主体性”植根于劳动中的人体,在企业中则植根于处于不同岗位中的员工。员工的主体性不仅以自我意识反映出来,更是在自我意识引导下工作行为的体现。面对当前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功利心态,突出员工的主体性便能使他们成为自主完成岗位能力提升和再造的个体,并主动将自身职业发展预期与企业发展愿景相融合,帮助企业实现人才资源的涌现。

2.2 降低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成本

诸多企业在人才队伍建设中所存在的整体规划问题,原因之一还在于无法承受巨大的资源投入。建立在专业岗位分工协作形态下的整体人才队伍建设模式,将在较长时间内消耗企业的各种战略资源,且在较短时间内无法为企业带来满意的 “产出/投入”比值。通过突出企业员工的主体性,使他们在各自的专业岗位上获得“干中学”的人力资本提升效应,并在分工协作的集体力量中获得“知识外溢”效应,这些都将极大地降低企业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资源投入量。不难发现,这里的主体性应从员工的思想意识中得到体现。

2.3 以主体性促自觉性实现聚合力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对工场手工业中的分工协作效应进行了充分的阐述,从中可以知晓员工通过集聚在统一的场地中完成各项工序,无论是混成式分工还是有机分工,都将产生过去简单协作所无法获得的合力。当然,那时员工群体所形成的合力是在雇佣关系下产生的。然而,在我国国企中“雇佣关系”的解除进一步释放出了员工的主体性,并由主体性的释放而催生出劳动自觉性,便能为企业带来持续稳定的聚合力。

3 增强“主体性”的模式构建

3.1 调整技术组织形态形成员工自我激励

之所以提出调整技术组织形态,是笔者受到马克思在论述工场手工业协作所带来的正外部性的启发所致。马克思在论述中提到,工人集合在同一场所下工作能够相互激励,从而提高岗位生产效率。那么,结合当前信息化时代所追求的组织扁平化趋势,通过将工作任务模块化,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以项目组为单位的团队工作模式,必然会产生马克思所提及的激励效应。以项目为单位则可以在其中植入学习型文化、工匠精神,并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双重作用下来增强员工的主体性。

3.2 人力资源管理助推员工职业发展规划

为了使企业人才资源得到涌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要助推员工开展职业发展规划。在专业岗位分工基础上所开展的人才队伍建设,要求处于不同专业岗位中的员工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预期,并结合岗位职业发展特点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职业发展路径。同时,在聚焦青年员工成长的要求下,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着力帮助他们完成职业发展规划。这样一来,便能在明确青年员工职业努力方向的同时,实现人才队伍的梯度建设。

3.3 下沉人才队伍建设平台发挥班组职能

增强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主体性”,根本在于提升员工个体的主体意识,并在主体意识的驱动下自觉完成岗位能力再造和提高。为了实现这一点还需要下沉人才队伍建设平台,即充分发挥班组这一层级的职能。班组主要体现为一线生产领域的基本工作单位,面对当前诸多企业对高级技师人才的大量需求,以及对工匠精神的逐步推崇,在班组层级则需要落实传帮带机制,以发挥老师傅的工匠精神来感染青年员工,并在老中青三代员工的相互影响下使班组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3.4 强调愿景实现职业与企业发展相统一

增强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主体性”,还需要落脚于发挥员工群体智慧和能力以推动企业发展,所以还应强调企业愿景,使员工形成职业发展与企业发展相统一的思想。这里的主体性建构便可以从组织文化建设,以及企业仪式性活动的开展来实施。笔者建议,应打破企业管理者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功利心态,使企业全体员工深切感受到自我的存在价值,并能明白自身在企业人才聚合力形成中所起到的作用。

4 小 结

劳动要素所依附的劳动力始终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这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岗位协作效应中便可知晓。增强人才队伍建设中“主体性”的实施模式,可围绕着调整技术组织形态形成员工自我激励、人力资源管理助推员工职业发展规划、下沉人才队伍建设平台发挥班组职能、强调愿景實现职业与企业发展相统一四个方面来构建。

参考文献:

[1]吴奕梁.对国有建设施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经济管理(文摘版),2018(3).

[2]伍彬.以人为本不断加强装备保障企业人才队伍建设[J].社会科学(全文版),2018(2).

[3]王永丽.浅析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人才资源开发,2018(24).

[4]武鸿麟.着力加强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J].企业家信息,2018(4).

[5]张婷,杨灵.国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策略分析[J].中国市场,2017(34).

[6]闫丽丽.人才队伍建设及其对增强单位发展活力的作用探析[J].中国市场,2017(23).

作者:胡拓华

第2篇:人才管理应以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为核心

自主创新,人才为本。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人的素质高低,取决于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加强人才工作,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推动我国实现“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所在。我国应按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强化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为建设创新型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1、提高认识——构筑人才高地,推动自主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选择。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关口。中央提出,“十一五”期间,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作为关系全局的重大任务。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则是推进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只有加强人才管理体制创新,大幅度提高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战略高技术,才能突破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制约,逐步实现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型增长转向创新驱动型增长。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高层次人才及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仍然相当突出,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面对现代化建设的紧迫需求,我们必须把提升人才管理水平作为新时期的首要任务,为开放条件下的企业创新浪潮提供更加强劲的人才支撑和动力。

2、强化观念——强化人才安全的战略观念。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强国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人才,尤其是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的价值取向、思想动态、综合素质和控制能力等,直接影响国家、地区和组织的安全状况。在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一个国家的核心机密和核心技术人才流失甚至会意味着该国的安全将受到威胁;一个科研单位的核心技术人才流失则很可能意味着其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的中断;一个企业的核心人才流失往往意味着其客户的流失和核心竞争力的下降。相反谁拥有高素质人才,谁就能处于主动地位。当前,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企业相比,我国企业高层次人才不足以及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仍然相当突出。其中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人才流失比较严重。根据洛桑管理学院《2004国际竞争力报告》,2003年,中国的科技竞争力在51个国家中排名第32位,也就是说,中国科技竞争力在世界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同时,我国国际竞争力自1998—2001年连续下降时,正是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大幅增长时。2003年出国留学人数有所减少,当年国际竞争力的排位就明显上升。这从一个方面说明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与人才流失呈显性负相关。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对人才的争夺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迫切需要确立人才安全观念,构建人才安全管理体系。

目前我国人才“出不来、用不上、引不进、留不住”的情况还相当普遍。“出不来”,就是大量的科技人才局限在高校和科研院所里,“养在深闺人未识”,创新创业的愿望和能量因种种限制而不能充分释放。“用不上”,就是搞理论做学问的研究型人才多,应用型、创业型的实用人才少;拥有一流学术论文的专家多,拥有一流应用成果的少。“引不进”,就是不惜花大本钱引项目买设备,不愿用重金引人才借外脑。“留不住”,就是不少国内培养的人才,没有为我国所用,一些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骨干,在国内不能显山露水,结果走了“孔雀东南飞”的道路。这种现象贻误科技事业,消磨科技人员,散失科技资源,延缓创新创业。

3、突出主体——突出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和企业家的核心地位。自主创新能力不仅在于能产生科研成果,更重要的是成果转化、产业化应用和市场开拓。因此,企业应该、必须也最有条件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这就需要企业进一步发挥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不断提高自主创新的强度,为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扩大利润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后劲。具体地说:要积极鼓励企业建立技术创新机构,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核心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积极鼓励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研究开发机构,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基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对企业建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程中心、产学研基地给予相应资助;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开放式的重点实验室。

要进一步强化企业家在自主创新中的核心地位。技术发明是技术专家的事,作为技术发明产业化的创新则是企业家的事。企业家是创新活动的核心。要继续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切实维护企业家的各项合法权益,强化企业家作为自主创新活动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增强主体意识,从国家和自身长远发展的高度思考技术创新战略,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在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的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特别是大企业,要有开展自主创新的决心和信心,力争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努力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树立榜样、作出贡献。

4、创新机制——进一步完善创新型人才管理的体制机制。要以改革精神推进入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着力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没有创新人才,构建创新型城市只能是一句空话。我国要通过打造领军人才队伍、聚集海外人才以及创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一系列工程,努力为创新人才的成长与成功营造一方沃土。

目前,我国应进一步尽快从主要参与国内人才竞争变为积极参与国际人才竞争,从主要依靠企业参与人才竞争上升为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人才竞争,从使用性人才竞争上升为储备性人才竞争,使人才“配置—培训—使用—流动—保障”整个链条与国际接轨,通过系统的体制机制创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保障人才安全,切实促进自主创新。具体地说:一是依托项目聚集人才。依托项目聚集人才,有利于人才聚集和人才作用的发挥,同时,借用外来人才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新技术,也可以达到培养本地人才的作用。我们可以采取项目、资金、人才配套投入的方式,围绕项目的推广实施,宣传科学知识、培训科技人才、推广先进技术、转化科技成果,以项目育人才,以人才促发展。另外,对一些人才密集型的岗位,可以探索“技术、智力入股”、“合作设计”、“合作生产”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积极开展引智工作。二是柔性流动吸引人才。我国要力争在吸引高层次人才上实现新突破,就必须实行柔性流动吸引人才策略。应根据柔性流动的特征,加快改革相关制度,进一步拓展高层次人才引进通道,完善一站式的服务窗口,变人才所有权为使用权,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构建来去自由的流动体制。三是强化培训造就人才。实施人才培养工程,选派高、中级技术人员参加各类高研班,选派数千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出国出境学习培训。围绕创新体系建设和产业升级,通过多种形式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四是健全机制激励人才。应进一步加大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相结合的力度,鼓励企事业单位把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纳入高层次人才收入分配方案,对关键岗位的高层次人才,可实行股权期权制、薪酬特区、谈判工资制等。同时,注重深化人才开发中的产权改革,建立和完善人才产权个人所有和社会所用的制度性环境,鼓励创新人才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五是优惠政策留住人才。对于引进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涉及档案、工资、住房及亲属随迁、就业、子女入学、落户等事宜的,要从宽从优、特事特办,真正为创新人才创造一个和谐而富有激情的土壤,提供一个充分交流和发挥自我的空间,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制度留人。

5、优化环境——积极营造鼓励自主创新的浓厚氛围和良好环境。一方面要注意抓自主创新硬环境建设,优化人居环境,努力推动和促进国家依据WTO的规则,加强有关法制建设,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规来规范人才流动,为人才安全提供法规保障体系。另一方面,也要加强人才软环境建设,努力为人才提供全方位的配套服务,在全社会树立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大力宣传创新思想,增强全社会的创新意识,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人才集聚和鼓励人才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吸引创新精神的科技人员携带成果和智慧来创业,吸引和培育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企业家。

(作者单位: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黄素芳

第3篇:增强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摘要:职业教育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要素,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而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培养人才的质量高低。要提高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就需要在学生道德养成、专业技能提升、课程教材体系改革、双师型队伍建设、就业渠道拓展、校区合作等方面多下功夫,不断提高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关键词:职业教育 竞争力 技能型人才

提高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是适应市场经济办学体系进程中提出的实践性命题,也是职业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要解决的理论性问题。只有在职业教育办学中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品质,培养出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才算拥有了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

目前,截至到2014年河南省有中等职业学校885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151所,省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134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62所,省级品牌示范院校100所,特色院校200所。在这种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势下,作为河南省水利行业的中职院校,更应该立足水利大行业,面向市场需求,从学生道德养成、专业技能提升、课程教材体系改革、双师型队伍建设、就业渠道拓展、校区合作等方面入手,形成专业特色鲜明、品牌效应突出的办学品质,着力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才可以在职业教育大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加强道德养成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当前,中职学校生源差,有些中职学校陷入了“生源差→教育质量不高→毕业生就业难、出路难→生源更差”的怪圈。在这种形势下,加强学生道德养成教育,提升学生道德品质,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共十八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论述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为中职学校加强学生道德养成教育指明了方向,指出了道德养成教育的现实着力点。因此,作为水利行业的中职院校,要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抓手,大力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通过各种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文体活动,不断加强学生道德养成教育。

一是发挥思想政治课堂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对知识易于理解、乐于接受,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用健康向上的先进思想文化占领武装学生头脑。

二是运用征文、演讲、讲座、报告会和主题教育等多种活动载体,全方位、全方面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让学生守法规、懂礼仪、知感恩。

三是举办各种适合学生特点的文体活动,给学生展示自我、锻炼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完善学生性格,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阳光健康的学习生活心态。

四是通过制作展板、橱窗,悬挂宣传条幅、标语,张贴名人名言、诗文语句等形式,弘扬正能量,传播优秀传统民族文化,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加强实践性教学,提升学生专业技能

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这是职业教育培养人才一大特点,也是学生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一大要求。目前,国家在职业教育招生考试中推行“知识+技能”的考试评价办法,着力引导职业教育重视学生技能培养。因此,职业院校应采取多种举措,改变“重理论灌输,轻技能培养”教学模式,推行“职业岗位知识+专业技能模块”教学新模式,不断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

一是结合就业岗位需求,打造岗位技能模块群。在实践技能训练中,要首先弄清楚就业岗位需求的专业技能有哪些,结合学校专业实际,为学生量身打造岗位技能模块,进行强化训练,让学生一上岗就可以用得上。

二是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和仿真实训室,强化校内实训。学校要利用专项资金建设好校内实训基地和仿真实训室,为学生实训提供逼真的就业岗位工作环境,让学生在与现实对接的校内实训环境中掌握工作流程、工作规范和操作技能。

三是开展职业技能大赛,鼓励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职业院校每年都要定期举办校内职业技能大赛,并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全省或者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练、以赛促学”的良好模式。学校要利用集中实训、社团活动、职业技能大赛强化训练之际,对学生进行职业资格的培训,支持鼓励学生考证,保证学生“双证书”的获取,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职业技能和实操水平。

四是加强校外顶岗实习指导,适应职业技能应用要求。中职学校目前推行“一年学基础、一年学技能、一年顶岗实习”的三段式办学模式。顶岗实习也是锻炼、提升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较好过程。作为中职学校要指派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加强对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的指导,引导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学用结合,学以致用。通过学校教学——顶岗实习——再回校学习——再顶岗实习的多循环往复,让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快速成长起来,适应专业岗位工作环境。

三、改革课程教材体系,适应市场办学需求

职业学校课程教材体系要与就业岗位需求无缝对接,要适应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过去,我们习惯于将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三类。根据培养学生和就业岗位需求,应将课程分解为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实训课程三类,并赋予这三类课程以适当的定位,才能最大限度地协调学生和社会之间的联系。

一是对理论课程进行“削枝强干”。“削”应该从内容的深度入手、从缩减课时量切入;“强”应该从内容的宽度入笔,从实验课时量切入。要使学科教学内容“干净利落”——反映学科发展的全貌,又不“繁琐拖沓”——反映学科发展趋势。理论课程是为学生素质的发展奠定共同性基础的课程,是为了使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发展的依据。课程的内容着重通性、通则、通法,体现发展的基本要求。

二是对实验课程进行强化。实验课程是在理论课程共性要求的基础上,为满足学生不同方向与不同层次的发展需要以及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而分领域设置的一类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学生发展的途径,是对理论课程必要的拓展和提高。实验课程不是理论课程的“附庸”,是以学生能力发展的梯度为框架的课程体系,应该进一步强化。

三是对实训课程进行完善。实训类课程是在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的基础上,以实际产品为范例构建的“项目课程”,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适应企业生产发展的能力。实践类课程要进一步完善其实训内容、方式和设施,加强实训考核、评价和监管,推行讲练“一体化”,讲练一体,产练同步,教学及实训操作内容尽量达到与企业生产作业相接轨,让实训课程在培养学生技能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四是对教材进行顶层设计。当前,中职教材缺乏吸纳行业企业参与的顶层设计。内容滞后于生产一线,且偏深偏难。一些“校本教材”,实际是教材开发主体的下移,不仅不能保证教材与行业企业和生产一线的对接,而且造成了开发成本的加大和浪费。职业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以政府科研机构为主体,民办科研机构为辅助,学校、企业、行业紧密参与的职业教育科研体系,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教材的顶层设计。要吸纳行业、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组成高素质高水平的研究队伍,研究出台专业标准、人才培养方案,编辑符合生产一线需求的、中职学生能够学懂、中职教师能够熟练运用的理论、实训大纲、教材、教参和教辅资料,明确规定必修课、选修课、立德树人课的课时安排、教学要求,学校只需组织教师认真实施即可。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队伍

职业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培养“双师型队伍”更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关键核心因素。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培养“双师型队伍”,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和教学能力,是学生职业技能稳步提高的重要保证。

一是通过进修培训、到行业、企业实践锻炼、脱岗实训、基地集中培训、考取国家职业资格证等途径,加大对专业学术技术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迅速提升教师实践技能水平。

二是制定政策措施鼓励“双师型”教师培养。学校要制定“双师型”队伍建设实施意见,建立“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在职称评定、课时津贴等方面向“双师型”教师倾斜,鼓励引导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

三是引进和聘用企事业单位一线技术专家和技术能手充实到师资队伍中。选调一批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充实到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中来,有利于改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结构,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选调方式可采取调动、借用、校企合作、兼职等多种形式,政府可制定配套的政策给以鼓励与支持。

四是创造条件从国外引进一批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德国、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各有特色,教育思想先进,教育手段科学,人才培养各有所长。通过引进国外职业教育人才,可以把国外先进的职业技术教育思想、方法、手段和技术带到国内来,尽快实现我国职业教育的现代化与国际化。

五、拓展就业渠道,满足学生就业需求

职业教育在某种程度来说就是就业教育,帮助学生快速就业,在就业岗位上快速适应和成长,也是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一个关键因素。

一是建立完善的就业网络,是促进学生顺利就业的根本保证。职业教育学校要建立预测行业就业形势及时、就业信息发布快捷、掌握学生就业岗位全面准确、跟踪服务学生到位的毕业生就业网络。学生可以通过这个网络发布就业目标、选择岗位、寻求帮助、联系企业,学校可以通过这个网络详细了解学生就业情况。开发研制这样的就业网络,利用互联网平台优势,可以给学生提供快捷服务,也可以为学校调整专业、优化教学和为学生提供服务提供有效信息。

二是建立就业咨询师队伍,是帮助学生解决就业中遇到问题有效方式。职业学校要利用好专业教师优势,他们不仅有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也有业界较好的人脉关系,因此建立一支就业咨询师队伍,可以为学生解决就业中遇到的问题。学校要选聘好就业咨询师,可以通过组建就业群、公布联系方式等方法,做好就业咨询师与学生的沟通,让学生通过就业咨询师的专业服务,提高其就业技能。

三是进行订单式培养,是学生就业方式的有益探索。订单式培养一开始就培养目标明确,就业岗位明确,企业参与度高。学校只需要按照企业单位培养要求,做好学生技能型培养,促进培训内容和岗位需求高度匹配,达到企业员工上岗技能要求,学生就业出路就会顺畅。目前,职业学校以企业名字冠名的专业班级也越来越多,这也是职业教育在学生就业方面一种有益探索。

四是建立校企、校友联谊会,是促进学生就业的重要平台。职业学校要主动搭建校企、校友之间联谊平台,促进校企之间、校友之间的沟通交流。这种平台的建立,对于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安置好毕业生会提供很多便利。企业与学校建立了良好关系,就会增加对学校的信任,加大对学校的支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也能解决企业用工难题,形成校企之间的良好互动。学校许多优秀的毕业生通过联谊会的方式,加强与校方合作,也可以为学校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信息。

六、加强校企合作,促进校企高度融合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利用学校和企业的资源与环境,发挥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将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训有机结合,可以实现学生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要求之间“无缝”对接,实现学校与企业的互利双赢。这种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校企深度合作,更需要政府主导,才可以发挥其作用。

一是政府应当制定激励政策,以资金为杠杆,出台校企合作的奖励政策。一方面对职业院校与产业集聚区或入驻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并取得良好经济、社会效益,要给予奖励补助资金,鼓励校企之间开展专业共建、课程共担、教材共编、师资共训、人才共育。一方面企业接收教师、学生实习或为学校提供实训设备即应享受政府补贴、税收减免、授予荣誉等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和引导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河南省当前出台了《河南省校区合作奖励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也是引导职业院校加强与产业集聚区企业的合作,进一步促进校企高度融合一种很好举措。

二是探索和建立互利双赢的利益驱动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机制是推动校企合作发展的动力和维系校企合作良性运转的纽带。校企合作的利益主要体现在:学校能为企业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员工,为企业解决用工上的需求。企业能为学校顶岗实习学生提供实训条件,提供真实的生产教育环境,使学校了解和把握企业最新人才需求状况,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以实现学生职业能力与企为业岗位要求的“零距离”对接。

三是探索和建立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职业院校拟成立校企合作指导和管理机构,统一协调解决校企合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学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科研课题的研究,要吸收合作企业的领导及相关人员参与,增强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要求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激励考核制度以及相应的反馈体系,确保校企合作的有序推进。

四是要探索和建立校企合作、共建共享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可以从探讨运行机制市场化入手、根据生产流程和职业岗位要求,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原则,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根据“优势互补、产权明晰、利益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学校可引入企业具有生产功能的机械设备,将车间办在学校内,既为学生实训提供条件,又可以为企业加工部分产品,互利互惠,双方受益;此外,还可以探索学校投入部分资金到企业,将实习实基地建设在企业,既可以解决学生的顶岗实习,又能从企业利润中获取一定收益,达到互利双赢的目的。

作者:王辉

第4篇:不断增强科技人才队伍创新能力

上海科技

2006年2月15日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人才是科技发展的根本,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在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的进程中,市科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科技人才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坚持项目、人才、基地一体化建设,从而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上海科技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快速发展。

引领、引进、引智并举

以科技项目为载体,增强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

围绕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本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市科委通过“引领”、“引进”和“引智”的方式组织科研队伍,积极参与国家86

3、97

3、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本市重大科技项目攻关,使创新人才“冒得出、聚得拢、用得好”,在火热的科技实践中锤炼、提升创新能力。

通过实施崇明生态岛、光刻机、磁浮列车等一批重大科技项目,集聚优化上海的科技力量,“引领”多单位、多学科的科技人才开展集成创新、原始创新和引进消化吸引再创新工作。2005年3月26日,市科委召开崇明生态岛建设科技工作推进会,启动10个优先科研项目以及首期包括湿地科学与生态工程在内的六个实验室建设。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5所高校在崇明生态岛科技支撑建设项目的“引领”下,形成一支由多学科专家和科技人员组成的“联合舰队”,实验室资源共享,课题人员交叉融合,围绕一个共同目标在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方向上协同攻关,有效推进了崇明生态岛科技支撑建设。

通过争取和实施国家“863”、“973”重大专项,支持项目承担单位“引进”关键技术人才,尽快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实现研发能力的提升和跨越。2002年,通过“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与有关单位一起引进了一位在美国某著名汽车公司从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开发的博士,并以他为主引进了3名该领域的专家组成团队,联合开发关键部分电动控制系统。目前该团队发展到50人并组建了科技企业,在重大专项研发取得成功的基础上,进行产业化攻关,推动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

依托无线通信、人类基因、模式生物等一批重大科技项目,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流动方式创新“引智”工作,带动提高上海科技人才的整体素质。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聘请一位国家863主题专家、一位留学回国人员分别担任中心主任、常务副主任,承担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研发任务。一年来,在中心主任和常务副主任的率领下,该中心参与了超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国际标准化制定工作,已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了22篇技术草案;与诺基亚、爱立信等国际知名大公司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锻炼了一支能走向国际舞台的科研队伍,在这一国际前沿领域的研发工作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集成、聚焦、联动并行

以人才计划为抓手,创新科技人才的培养体系

市科委在布局科研项目的同时,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制定科技人才专项计划, 以多种方式构筑人才培养体系、加快科技创新人才的梯队建设和新兴产业紧缺人才的培养步伐。

以系统集成的方式探索建立科技人才选拔培养体系。陆续推出了以年轻科研人员为主的“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和“启明星跟踪培养计划”;以中青年科技人员为主的“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以吸引境内外优秀人才来沪开展科技合作,支持本市优秀科技人才参与国际合作交流为主的“白玉兰科技人才基金计划”;与市人事局共同推出以资助留学回国人员研发、创业等为主的浦江人才计划;纳入全市领军人才计划的科技领军人才计划;以企事业单位技术主管为主的职业技术管理人才培育计划;以企业高新技术人才为主的新兴产业紧缺人才培育计划等多项人才培养、资助、培训计划。据统计,启明星、优秀学科带头人、白玉兰基金、浦江计划等实施至今累计支持1600余名科技创新人才,培育职业技术管理人才、新兴产业紧缺人才两项计划累计培训9000余人。已初步形成层次分明、各有侧重、较为完整的科技人才培养体系。

以重点聚焦的方式持续支持优秀科技人才成长。对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优秀科技人才,在其成长的各个阶段通过“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启明星跟踪培养计划”、“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等和国家与上海的科研项目给予支持。在国家和本市人才计划、科研项目的多方支持下,一批科技英才脱颖而出,在推动科技发展的进程中自身也得到更大的发展。

以多方联动的方式加快培养企业科技人才。为了更好地选拔和培养企业科技人才,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2005年,市科委在原有人才计划的基础上,又重点推出了针对企业科技人才的优秀学科带头人B类计划、青年科技启明星B类计划和浦江人才B类计划。在B类人才计划的实施过程中,积极与区县科委、科技园区和企业联动,建立了共同选拔和培养上海企业科技人才的新机制。这不仅为选好民营企业科技人才,推进企业人才项目提供了保证,也有效带动了区县和园区的科技人才工作。为适应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在“科技创新登山行动计划”中专门设立了培育新兴产业紧缺人才、职业技术管理人才两项行动计划,相继推出了“集成电路设计”、“多媒体设计与应用能力”、“纳米科技与应用能力”、“软件质量”、“技术管理”等紧缺人才培训项目,采取“管住两头、放开中间”的办法,实行统一(准入)标准、统一大纲、社会办学和统一考试、统一授证,发动经评估具备办学条件的社会培训机构积极参与培训。一个市、区、园、企、社联动,多层次、多渠道合力推进科技人才培养工作的新机制和新格局已初步形成。

创新、创业、服务并重

以基地建设为支撑,拓展科技人才的发展舞台

科研基地是科技人才成长的摇篮和展示才华的舞台。市科委在加强基地建设的同时,十分注重科研基地与科技人才协同发展,初步形成了基地促进人才成长,人才带动基地发展的良好局面。

近年来,市科委引导和推动在沪的中科院、部属和市属高校、研究院所的科研力量,构建创新舞台,先后组建了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了人类基因、组织工程、磁浮交通、信息安全等独立科学研究机构,打破行业、部门、单位、地域的界限,集聚各方资源在有比较优势的新兴、交叉学科与技术领域进行科技创新,吸引了一批来自中科院、高校、部队研究所、企业、外省市乃至海外的优秀科技人才。他们在这些科研基地获得了发展的机遇和空间,在完成科研任务的过程中施展、提升了自身的才华,实现了科研成果与人才培养的“双丰收”。

按照集聚企业、集聚人才、集聚技术的目标,市科委 在巩固、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六园”、26个创业孵化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创业舞台,重点推进了张江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化基地、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上海产业化基地、上海中药创新园、国家863软件专业孵化器等创业基地建设,在强化项目、人才、基地一体化建设上取得新的进展。如,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上海产业化基地在基地建设、人才培养和知识产权等方面已形成良好的规模效应,基地企业从17家增加到145家, 设计人员从400人发展到近5000多人,研发能力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大大缩短。

为了落实科教兴市主战略,优化科技创新创业公共服务环境,促进各类创新要素的有效结合,市科委积极推动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由十个子系统构成的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其中三个子系统目前拥有的各类科技资源信息量已达6TB以上,聚集了本市科技文献类资源的60%,集中大型仪器设施近800余台套,可提供300多个专业数据分析软件和7个在线数据分析服务。据不完全统计,平台的访问量总计128.7万人次,累计对外服务量18.9万人次。还与长三角16个城市联合,进一步扩大平台容量,同时也为服务长三角提供了新的渠道。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建立,促进了各类科技资源的开放和共享,吸引了众多专业化机构的集聚,夯实了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科技人才“低成本、高起点、高效率”的研究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

“十一五”期间,市科委将按照市委、市府纵深推进科教兴市主战略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创新人才开发理念,进一步深化项目、人才、基地一体化建设,进一步调动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对科技人才开发的积极性,紧紧抓住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三个环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建设一支总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科技人才队伍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上海科技报 )

第5篇:我市实施人才强市发展战略,增强人才队伍活力

我市认真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基本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

一是坚持引进、培养和使用相结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到我市创业和工作,我市创新形式、打破传统观念,为使用人单位与人才实现需求“零对接”。我市通过各种形式吸引到的人才共691 人,其中高级人才217人;通过人才市场,推荐给本地企业的人才1200多人。加强各类人才培训。抓好茂名市第六批优秀专家和拔尖人才以及我市第四批优秀专家和拔尖人才的服务跟进工作,组织优秀专家和拔尖人才召开座谈会。

二是认真按照《我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简称《规划》)要求。制定《我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工作方案,对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作了规定和说明,申请了专项工作经费,《规划》的各项工作正在按照《方案》的规定有条不紊地推进。

三是切实加强和改进后备干部工作。完善后备干部选拔方式,新推荐充实了一批后备干部,建立健全镇级党政班子后备干部、市直机关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国民教育大学本科学历和国民教育大专学历等干部名册。同时明确培养目标,分类管理。分别梳理出可近、中、远期上岗的人选(按1:2:4的比例),根据他们的各自特点,按培养期限和培养目标进行分类管理。加强选调生及党外干部、妇女干部工作,我市现有各级选调生322

名,已进入镇级党政班子的选调生或任市直单位副科级以上干部职务有90多人,超过三分之二选调生走上中层以上领导岗位

第6篇:大力实施党员人才工程增强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后劲

大力实施党员人才工程增强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后劲浙江振兴阿祥集团是一家以亚麻纺织、铝型材、重型机械加工为主导产业的非公有制企业,系浙江省“五个一批”重点骨干企业、省首届诚信示范企业和省知名商号企业。企业现有总资产16亿元,年销售额120810万元,利税总额10533万元,员工2500余名,党员88名。

近年来,面对日益突出的人才荒,人才短缺现象,浙江振兴阿祥集团一直把人才战略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积极适应新形势,根据企业发展壮大的需要,紧紧抓住党员人才的培育、发展和作用发挥三个关键环节,以“党聚人才、党育人才、党荐人才”为基本推进模式,大力实施以“三培养两推荐”为主要内容的党员人才工程,努力打造一支企业精英部队,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智力保障。

1、突出“引”字优源头。围绕企业转型升级,科学制定企业“党员人才工程”规划,把培育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党员人才队伍摆上主要议事日程。建立党员人才库,全面掌握公司党员及人才队伍的现状,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加大外部引进力度,同等条件党员人才优先考虑、优先录用。加强内部发展力度,积极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展新党员,鼓励专业人才和先进一线员工入党,积极壮大企业党员人才队伍。三年来公司共引进管理人才和技术研发人才49名,其中高级职称的6名,并将其中12名优秀人才发展为党员。

2、突出“育”字抓培训。坚持理论学习、岗位培训、学历教育、技能提升四轮驱动,全面提升党员人才综合素质。每年确定不同主题,组织“业务骨干技术提升”、“中层干部管理能力提升”等集中教育活动,通过讲师授课、视频教学、团队竞赛、主题论坛等各种形式相结合,专门针对各层次干部员工的不同需求加强培训教育。迄今,共有300余名员工参加了培训。鼓励党员人才发挥个人技术技能优势,在生产一线岗位上提升能力、干事创业,将年轻大学毕业生放在重大工程建设一线挑大梁,逐渐培育企业发展骨干和后备人才。

3、突出“用”字搭平台。积极组织开展“三有三无”活动: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和党员身边无事故、党员身边无次品、党员身边无违章。使党员骨干在日常工作岗位上钻研业务、精通技能,发挥先锋模范和引领作用。深入推进党员承诺践诺活动,以“三亮”活动为抓手,统一制作“党员先锋岗”标牌,让党员亮出身份,亮出承诺,激发党员的光荣感、责任感。注重发挥党员骨干的作用,深入开展帮教结对活动,要求每名党员联系3名员工,每名业务骨干带一名普通员工,经过传帮带的有100多人成为业务尖子。建立了党员先锋绩效考核制度和“一员双责”制度,要求每一位党员每季度完成不少于一项创新破难工作,每项创新破难项目经企业中层评议,列入每一季度的党员绩效考核。

4、突出“留”字重激励。企业党组织建立了“两沟通、两征求”和“三必谈、三必访”制度,在抓好党员教育的同时,积极支持企业工会和团组织工作,为企业营造一种和谐稳定、积极向上的氛围。阿祥集团外来民工占总员工数的80%以上,企业党支部高度重视在外来员工中发展党员,让少数民族员工参加工会组织,把外来员工中的优秀人才选拔到各级技术、管理岗位上来。在生活上,不断改善员工生产生活条件,满足员工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提高员工的幸福指数。企业每年划拨一定金额的资金作为专项基金,通过物质激励和精神激

励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健全党员人才的奖励机制。截止目前,对有突出贡献的企业优秀党员人才,已奖励160多辆家庭汽车、60多套家庭住房。

通过大力实施党员人才工程,企业与员工实现了双赢:

1、壮大了党员人才队伍。企业现有在职党员88名,70%的党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党员整体学历、专业技能水平较高。其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数就有38人,75名是企业中层干部。

2、增强了党组织凝聚力。通过开展党员人才培养,广大员工积极向党员看齐,向党组织靠拢,在企业上下形成“创新、拼搏、责任”的共识,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明显增强。目前,企业入党积极分子有23名。

3、激发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绝大多数党员成为了生产经营技术骨干,活跃在企业的各个岗位,积极参与生产经营,解决企业管理和技术难题,在企业“过坎爬坡”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出谋献策。

4、助推了企业转型升级。通过实施党员人才工程,使党员真正成为推动企业健康和谐发展的主心骨,有效地把党建工作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实现了企业党建、企业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今年以来,技术小创新、小改革累计有31项,为企业节约成本200多万。

第7篇:增强党章意识,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保持党纯洁性和先进性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党章作为党的根本大法,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行为规范和总规矩,在对党员干部队伍的建设上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提出了总要求。因此,在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中,必须要求每个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章、崇敬党章,自觉增强党章意识,才能更好地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1 中国共产党党党章要求每个党员干部具有党章意识

首先,从党章的地位、内容和作用来看,要求每个党员干部必须崇敬党章,增强党章意识。从地位上看,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党内其他所有法规,都是党章的延伸或补充,都必须服从或从属于党章。从党章产生的程序看,只有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才能制定、颁布和修改党章。从内容上看,党章对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路线和纲领、党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是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的武器。从作用上看,一是调整党内关系,二是指导党的工作,三是严格党的纪律。

其次,从党章对党员干部的严格要求上看,要求每个党员干部必须崇敬党章,增强党章意识。从入口来看,只有承认并遵守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按期交纳党费,才能加入中国共产党;从党内组织生活看,要求党员自觉履行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对党忠诚,遵守党章,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从出口看,一是对不遵守党章、不履行党员义务的要劝其退党,对违反党章规定,情节严重的要开除出党。二是,在本职工作岗位上,要求党员干部既要深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党的政策的拥护者和执行者,又要掌握社会主义建设的本领,经得住各种风浪的考验,做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领航人。

正由于党章的崇高地位以及对每个党员干部的严格要求,所以党员干部必须认真学习党章,自觉遵守党章,严格执行党章。要对党章有敬畏之心、崇敬之心,形成党章意识,要把党章作为工作、生活、学习的指南。总书记强调指出:“在各级党组织的全部活动中,都要坚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

2 增强党章意识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增强党章意识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所谓党章意识,就是建立健全党内制度体系,要以党章为根本依据;判断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表现,要以党章为基本标准;解决党内矛盾,要以党章为根本规则。党章意识的内容有:理想信念意识、宗旨意识、组织意识、纪律意识、制度程序意识、权利义务意识等。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今天,经历了90多年的风雨历程,党章作为党内的根本法规,历来都要求每个党员敬畏党章,增强党章意识。党员干部只有增强党章意识,才能很好地团结在党的旗帜下自觉履行党员义务、遵守党的章程、严守党的纪律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如”七大"以后,党员干部自觉增强党章意识,自觉坚持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民主集中制,认真执行“三大作风”,在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规范自己的言行,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为顺利实现了民主革命全部任务,胜利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提供了坚强的保证。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入全新时期,十八大党章要求全体党员正视党面临的考验和风险,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坚持原则,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要求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章,服从党章,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就在更高层面上对党员干部增强党章意识提出了更高要求,就要把增强党章意识作为党员干部队伍的重要内容来抓,只有增强党章意识才能更好地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只有增强党章意识,才能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只有增强党章意识,才能使每个党员干部自觉执行党的宗旨;只有增强党章意识,才能使党员干部自觉地遵守规矩,履行义务;只有增强党章意识才能更好地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一)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必须使每个党员干部增强党章意识,自觉加强党性修养

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担负的历史任务以及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百年梦想,这些目标、任务与梦想既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场伟大运动,也是每个党员干部增强党章意识,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在实践中锻炼成长的平台。因此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就要让每个党员干部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自觉以党章为根据,以党章为作工标准,不断认识社会、认识自己,发现不足,培养革命的品质;就要在实践中按照党章要求,坚定理想信念,树清风立正气,在党的旗帜下顽强拼搏,努力开拓;就要按照党章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建设的本领,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五大发展理念添砖加瓦,做社会主义建设的领航人。

(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必须使每个党员干部增强党章意识,自觉履行党的宗旨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是既党的宗旨,更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标志。能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与成败。所谓全心全意:就是不能三心二意,不能心口是心非;就是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就是要克服自身不足,努力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因此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必须把履行党的宗旨作为重要内容来抓,必须通过培强党章意识,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关心群众疾苦,不与民争利、不损害群众利益,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亲近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密切联系群众,要把宗旨观念体现在党员干部的工作中,体现在每个党员干部是否增强党章意识的自觉行动上。只有增强党章意识,自觉履行党的宗旨,这样才能巩固党的根基,才能充分体现党的性质,才能加强党的建设。

(三)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必须使每个党员干部增强党意意识,自觉守纪律讲规矩

党章对党员干部在行为、言语、制度、纪律等方面作了严格规定,以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以有效的执行,保证政令在党内得以畅通,保证党的队伍永葆先进和纯洁。因此每个党员必须增强党章意识,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群众纪律、财经纪律、保密纪律,严格执行党内民主集中制。凡是党章规定不能做的,坚决不做。要对党章常怀敬畏之心。什么时候党章意识淡薄了,什么时候对党章没有了敬畏,就会背离党和人民,就会身陷深渊。徐才厚、令计划等落马高官莫不如此。因此,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必须使每个党员干部增强党章意识,按照党章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守纪律讲规矩,坚持原则,弘扬正气、抵制歪风邪气,才能便每个党员干部在各种糖衣炮弹面前、在各种风浪中经得住考验,做一个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党员干部队伍才健康发展。

第8篇:发挥工会组织作用增强队伍建设活力

2011年,市社会福利院工会在市民政局联合工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单位领导班子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执行《2011年市民政局直属机关党委工会联合会活动实施方案》的部署和要求,为丰富干部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激发全院干部职工的健身意识,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绩。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会活动顺利开展

为保证我院工会文体活动顺利开展,更好的丰富职工生活,我院成立了文体活动组委会,院长王冠华任组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王琍任组委会副主任,副院长张永常、戴炎生、梁志勇为成员,组委会下设筹备组、后勤组、诗词、书画、摄影组、气排球活动组、歌唱组、先进事迹报告组、拔河组、读书征文组、棋牌组等11个小组。

二、注重解决问题,切实做好服务群众工作

在今年工会工作中,院工会及时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听取职工意见,协助单位顺利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稳定了职工情绪,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工会还经常了解职工实际情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一年来,院工会主动为职工排忧解难,特别是对那些生病住院和生活处于困难的职工,工会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对因病住院的职工及重大疾病的职工家属,工会上门探望并送去慰问金。同时在精神上给予安慰。今年工会积极开展了帮扶活动,主动为贫困家庭、五保老人、贫困党员、贫困学生赠送生活用品及钱物,送去党的温暖和职工的爱心。

三、积极开展活动,全院形成健康向上氛围

3月初,我院正式启动读书报告会活动,要求职工每周学习时间不得少于4小时,全年累计不少于200小时,全年集中学习参与率不低于85%,科级以上干部全年阅读书籍文献的文字数量不少于100万字,全年读书笔记两篇以上,一般干部职工阅读书籍文献的文字数量不少于80万字,每篇读书笔记不少于1000字。3月至7月,为迎接建党90周年节日,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唱响爱市主旋律,构建和谐院落精神,我院开展了“传唱常德市城市形象歌曲”活动,活动分为四个阶段,7月1日,举行了“形象歌曲优秀歌手”歌唱比赛,最后评选出了优秀选手进行表彰和奖励。9月29日,我院参加了市直民政系统拔河比赛,取得第三名的成绩。10月17日,院组织退休职工到道教圣地五雷仙山开展登山活动。今年,我院工会还积极发动,安排职工外出学习,全年累计安排14人次到北京、长沙等地参加各类培训。根据市局机关党委和联合工会活动方案部署,院工会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气排球比赛获得市直民政系统第二名,还派队参加了市民政局的联合队伍,获得了全市第四名的好成绩。7月,工会精心组织参加了市民政系统庆祝建党90周年文艺汇演活动,在活动中院领导亲自领唱和扮演主角,全体演员热情高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此外,我院还积极开展了羽毛球、乒乓球、篮球、同心接力、排球等文体竞赛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通过这些活动,使干部职工紧张的工作压力得到了舒张,提高了综合素质,增强了单位内部凝聚力。

第9篇:加强财源建设 增强财政实力

□ 李育智

如何加强财源建设,壮大地方财政实力既是当前财政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今后财政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就鼎城区来讲,要实现财政“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的目标,就必须大力加强财源建设。

一、财政现状

近年来,全区上下大力发展经济,做大总量,提高质量,保证了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2004年,全区完成财政总收入48808万元,一般预算收入15020万元,同比增长4.56%。从收入结构来看,税收所占比重上升,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73.4%。从财源角度分析,呈现以下三个特征:

1、非公有制经济成为财源的“增长极”。近年来,我们对内盘活存量资产,对外积极招商引资,非公有制经济逐年发展壮大,为财政提供的税收比重越来越高,增速明显高于平均增幅。2004年,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区级税收6780万元,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45.14%,比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高近15个百分点。

2、工业财源的主导地位逐渐显现。近几年,三大产业提供的财源在整个财政收入中,呈现“三个三分之一”的均衡格局。2004年,在全区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推动下,工业企业提供税收所占比重有了很大提高,全区工业税收对财政的贡献率已超过40%。

3、重点企业对地方财政增收起支撑作用。中联集团所属武陵结构一厂、结构二厂、特力液压以及区电力公司等一批重点纳税企业是区本级财政的支柱。2004年全区入库税收过百万的企业13家,上缴税金达3809.6万元,占区本级财政收入的25.4%,尤其是财政收入的增量部分,绝大部分来源于这些企业。

二、财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质量不优。从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看,2004年,全国是19.27%,全市是15.6%,而我区仅为8.22%。这一差距反映了我区经济运行整体水平较低,质量不优。从税源结构上看,非税收入绝对数偏大,比重偏高。2004年,全区非税收入达1.3亿元,占总收入的26.6%。

2、投入产出效益不高。近5年内,全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幅12%以上,而全区一般财政收入前三年平均增幅为8%左右,去年只有4.56%。较高的投资增长与较低的财税增幅,体现投入产出效益不高,培植地方财源近期还未见到效果。在工业园区建设方面,近几年,桥南工业园和灌溪工业园基础设施累计投资上亿元,入园项目近百个,发展园区经济成为加速区域经济腾飞的主攻点。但目前工业园区对财政的贡献率偏低,特别是桥南工业园企业去年上缴税金仅400万元,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不到1%。

3、稳定性不强。近几年,比较稳定的税源主要集中在金融、保险、邮政、电信、移动、电力等服务性行业。工业方面税源稳定的大企业数量不多,目前只有中联集团所属企业以及辰州锑品、兴达纺织、东风纺织等少数重点企业税源相对稳定,但没有形成较为宽泛的企业群体,一旦这为数不多的企业受到市场影响,财税收入将出现严重滑坡。4、增长后劲不足。在农业产业上,农业税已全部取消,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尚未做大,且农业企业税率相对较低,很难形成财源“气候”。在工业产业上,招商引资项目和园区内企业尚处在建设期和投产初期,产生的税收相当部分要兑现优惠政策,区直企业改制还有一个调整、启动和发展的过程,即使产生税源,相当部分要用于支付转型期的稳定和安抚。在第三产业上,一直令我们自豪的桥南经济,由于受桥南市场“12.21”

火灾的影响,近两年将处于恢复性增长时期。

三、加强财源建设的几点建议

加强财源建设,做大财政“蛋糕”,关键要固本开源,在继续巩固现有财源的基础上,加大后续财源培植力度,增强财政增收的后劲。当前我区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财源建设也将出现快速增长的好势头。我们要紧紧把握当前的发展机遇,在以下六个方面求财源:

1、要在思路转变上求财源。一方面要强化工业财源的观念。欠发达地区财源建设的路径,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即农业财政、工业财政、后工业财政。三个阶段的依次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财源建设中带有规律性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区财政正处于农业财政向工业财政的转型过渡期,要快速完成这个过程,对于我区财源建设而言,必须强化工业财源第一位的观念,把主攻工业作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区工业已有一定的基础,机械制造、食品加工、轻工纺织、建筑建材等四大支柱产业初具雏形。只要以此为基础,形成地方工业特色,发展工业涵养财源的战略就有了充分的保证,工业财源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就会逐年提高,照目前的发展态势预测,五年内就可以达到60%以上。另一方面,要树立效益型财源观念,即在经济发展的质和量方面,要以效益为中心,兼顾速度。当前,我区在发展经济尤其是招商引资过程中,出现了重数量不重效益的现象,只要引得进来,什么优惠条件都给,且期限过长,尽管对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些企业对当地财政贡献不大。如果没有税收回报,花大力气引进的这些项目就达不到我们财源建设的目的,公共资源就没有得到合理配置。2、要在非均衡发展上求财源。著名经济学家艾伯特•赫希曼指出,非均衡发展是区域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奥秘所在。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后续税源培植上也不可能“齐步走”。一是要利用集聚效应建设财源。当前,我们要重点扶持“两园、两廊”的发展,真正把“两园两廊”建成鼎城的“板块财源”,使其GDP和财政收入占全区总量的比重均达到30%以上。二是要发展优势产业建设财源。要调整产业结构,资源配置优先向支柱产业倾斜,扬优成势,构建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支撑财源。工业上要按照规划确定的主攻方向,重点围绕四大支柱产业来配置资源;农业要重点围绕苗木花卉、无公害蔬菜、雷竹、桤木、珍珠养殖等特色产业来配置资源;第三产业要重点围绕交通运输、餐饮、批零贸易、邮电通信、房地产等产业配置资源。三是要重点培植骨干企业财源。要加大对武陵结构一厂、结构二厂、特力液压、辰州锑品等规模以上企业的扶持,加强跟踪服务,及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力争形成一批产值超亿元的企业群体。同时,要科学运作,争取第三制造公司和专用车辆厂落户鼎城,增加地方税收。

3、在市场运作上求财源。一是采取市场运作方式开发园区。在园区建设中,不仅要善于筑巢引凤,而且要敢于引凤筑巢,要实现园区开发和财源建设的“双赢”效果。二是采取市场运作的形式经营城市。加快城市建设是财源培植的重要途径,要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有计划地把城市土地作为最大的国有资产来经营,做活以地生财这篇文章。当前要以桥南市场重建为契机,引导和支持高档商住小区和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建设。要加大武陵镇基础建设投入,最大限度的实现土地资本增值。三是采取市场运作方式经营国有资产。对国有资产的处置,要通过竞价拍卖等方式,实现国有资产收益最大化,增加财政收入。4、在多元投入上求财源。一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要正确把握国家投资政策的调整,千方百计争取更多的项目投资,培植短平快税源。当前要重点抓好桥南市场的重建,以及桥南汽车总站

一、二期工程等一批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源建设具有全局性影响的项目建设,力争全区有更多的重点项目挤入国家和省计划盘子。二是积极开展招商引资。要抓住海外资本和沿海地区产业向内地梯度转移的机遇,充分发挥我区低成本优势,大力引进有效投资,发展开放型经济,培植长效财源。要善打政策“擦边球”,大力引进“三

来一补”企业,做大我区出口创汇“蛋糕”。三是积极启动民间资本。要通过壮大民营经济总量和规模,提高民营经济税收占财政收入的份额,优化财政收入结构。

5、要在机制创新上求财源。一要创新财政管理体制。要按照“比例共享,各有侧重”的收入划分原则,建立健全区、乡两级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对乡镇新上项目区级税收部分给其得大头的分成奖励,从而充分调动各乡镇、部门建设财源、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二要创新财源建设激励机制。要按照“谁发展、谁受益,发展快、多受益”和“下管一级、综合奖励”的原则,尽快建立增动力、强活力的奖励机制,变“要我增收”为“我要增收”。三要创新财源建设资金扶持机制。按照税收受益和分级负担的原则以及贡献与奖励挂钩的办法,建立纳税大户奖励专项资金,对财政贡献大的纳税户,可大幅度提高奖励标准,以促进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做大做强,增强发展后劲。

6、要在创优环境上求财源。一是创优税费环境。目前部分招商引资项目对财源建设的作用不明显的主要原因,就是优惠政策过多过滥,有些税收应收未收。今后,要严格兑现区委、区政府制定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统一政策标准。二是创优投资环境。启动民资创业增加财源,是当前我区经济发展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要给予本地资本和外来资本平等的待遇。民资创业活跃,财源建设必然兴旺。三是创优金融环境。中小企业贷款难是制约我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普遍性问题。解决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区委、区政府已经出台了鼓励银行支持本区经济发展的办法,我们要用活用足这一优惠政策,主动与银信部门联系,加强合作,争取商业银行对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支持和投入,以此支持企业的发展,壮大地方后续财源。同时,要积极引导筹建本区中小企业信贷担保公司,开辟新的融资渠道。

(作者系鼎城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

上一篇:车间生产守则下一篇:爱心义卖义演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