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校建设管理办公室,探索增强干部教育培训

2022-05-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党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校是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阵地、主渠道。近年来,重庆市荣昌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履行好党委建党校、管党校、办党校主体责任,创新思路和办法,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为推进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整合资源,市场思维建党校新形势对党校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为适应需要,有的地区不顾实际、不重统筹、不管规划,简单把党校“扩大建高、提档升级”,建成好看不实用的“豪华党校”。同时,把功能相近的党校与其他培训场地“分开单建”,导致政府重复投入、过度投入,增加财政压力,建成后的各类培训场地综合使用率较低,造成资源浪费严重。为此,重庆市荣昌区采取“党校+”的思路,统筹全区培训资源,通过市场化方式共建共享共用党校资源,有效解决新建党校经费不足、重复多建、使用率低等问题。

一是市场方式建。突出党校主体地位,利用国企平台,打造综合性培训中心。由区属国有公司投资3.6亿元,建成总占地面积72亩,总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同时拥有教学楼、学员公寓、学员食堂、学术报告厅、图书室、体育馆、射击厅等功能齐全、设备设施完善的荣昌区教育培训中心,为干部教育培训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和基础条件。二是统筹资源建。培训中心以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为核心功能,同时融合区广播电视大学、区教师进修校、区人武部、区公安局等四个部门的培训需求和资源,实行“分开办公、资源共享”,五个单位分别划定区域办公,教学楼、学员公寓、学员食堂、学术报告厅、图书室、体育馆、射击厅等公共资源统一管理、共建共用,可同步为2600人提供培训,最大限度节约政府资金投入,有效避免重复建设和资产闲置等问题。同时,采取“党校+”的运营模式,集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公安队伍拉练操练、民兵队伍素质训练、教师队伍进修学习、成人电大教育以及社会培训等多功能于一体,真正把党校办成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理论武装的主阵地、党性修养的大熔炉。三是保障“双赢”建。荣昌区委党校等五个单位每年根据主办、承接的各类培训班次,据实向国有公司支付场地租赁、后勤服务保障等费用,国有公司为五个单位提供日常教学中需要的物业管理、后勤保障、餐饮住宿等专业化服务,让党校教师从繁杂琐事中解放出来,全身心投入到教学、科研、决策咨询中,提高教育培训质量。

二、履好主责,严格制度管党校规范的管理制度是办好党校的前提。近年来,重庆市荣昌区积极健全和完善科学有效、务实管用的制度,坚持以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把校风建设和党性教育作为重点,做到严以治校、严以治教、严以治学,切实解决“党校谁来抓、纪律谁来管”的问题。

一是始终把党校工作纳入区委总部署。区委认真履行管好党校的主体责任,把党校工作纳入区委整体工作部署,严格按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及时落实领导管理体制改革,把党校工作纳入党建工作年度目标考核。区委常委会每年专题听取党校工作汇报并专题研究党校工作1次以上,区委党建领导小组每年定期、不定期召集相关部门研究解决党校发展中的问题,区委干教领导小组每年专题研究《全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计划》。要求党校要始终保持政治信仰和学术品德,始终把学好研好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心内容和首要任务,必须凸显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党章党规党纪的学习教育,坚决确保主业主课党的建设不偏向,具体要求不打折。二是始终把党性教育作为培训主任务。切实发挥党校党性锻炼的大熔炉作用,牢牢把握党性锻炼是党校教育的突出特点,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摆在最突出的位置,根据“主体班必学、专题班深学”的思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校教学的核心课程,组织开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品课程,鼓励教师按照“规定动作、自选动作、委托动作”备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与时俱进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发系列专题,年均开发新教学专题30个以上,新专题更新率20%以上。通过结构化研讨、党性分析、学员论坛、小组讨论、现场研学等学习形式,引导参训干部融会贯通学、持续深入学,系统掌握基本观点、深刻领会思想精髓,提高干部政治素养。三是始终把从严管理贯彻培训全过程。要求党校坚守办学领域安全,建立《意识形态工作应急处置机制》和场所管控信息员制度,强化对教学专题、教学内容、现场教学基地教材和教职工发表的理论文章、参加的理论研讨会等内容的审核把关,严管教学场所,坚持提前与外聘老师签订意识形态告知书。把坚持党校姓党严格落实到班级管理之中,制定《荣昌区严格干部教育培训学员管理十一条》,把党的政治纪律放在第一位,实现责任落实、学习表现、学习成效、结果运用闭环管理。在主体班中严格实行“无手机课堂”,并同步设立临时党支部和班委会,确保学员管理要求有人抓、无盲区。同时,切实加强国有公司服务人员纪律教育、保密教育等,确保工作严谨规范、安全优质高效。

三、解放思想,创新合作办党校针对干部教育培训存在供需“不对接”、方式“不对口”、内容“不解渴”,党员干部对培训要求越来越高、对师资水平越来越挑等现实状况,荣昌区委党校积极探索与全国知名高等院校、专业权威机构合作,共享优秀师资,共建培训基地,致力打造西部干部教育培训新高地。

一是聚智借力强师资。区委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每年带头走进党校讲课、作报告并与学员座谈,领导的示范作用,在全区干部中形成了重视党校、崇尚学习的鲜明导向。围绕“三大攻坚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时代非公党建发展、大数据智能化、现代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聚焦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新要求和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新任务,结合荣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灵活采取“专职+兼职”的方式,建立“党校教师+党政领导+领军人物+乡土人才+高校名师”的复合型师资库,库内教师包含中央党校、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专家教授45人。严抓党校教师党性修养、理论素养,以制度化安排党校教师到基层挂职“第一书记”,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急难险任务中锻炼,不断强化党校教师“连天线、接地气”的能力和作风。二是高端对接树品牌。秉承“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互相支持、共同发展”原则,入驻优势资源增强品牌建设。先后与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全国非公党建协会、乡村干部报社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落地区委党校共建西部高端会计人才、非公党建业务发展、乡村人才振兴“三大培训基地”,大力开展现代经济、财税金融、非公党建和基层干部等高端专业培训,进一步扩大培训覆盖范围,增强党校品牌影响力,着力建设辐射云、贵、川、渝四省市的区县级示范党校。三是棠城研学富内涵。挖掘特色、以点带面,构建打造立体、开放的“1+21”棠城研学体系,“1”即1个以警示教育为主题的喻茂坚廉政教育市级现场教学基地,“21”即21个功能各异、特色鲜明、实用管用的现场教学示范点,主题涵盖红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基层治理、乡村振兴、非公党建、科教人才等,对应编撰21个研学点教学课件、经典案例和规范流程,专兼职结合配强现场教学师资队伍,运用“情景教学”“体验教学”等模式,为开展现场教学培训提供坚实支撑和保障。

荣昌区委高度重视党校建设,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切实履行办党校、管党校、建党校主体责任,坚持整体谋划、全程指导、严格管理,以把荣昌区委党校建成川渝综合性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为目标,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增长极,切实增强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功能,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先行区建设和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撑和理论支撑,为基层党校在“十四五”新发展阶段开创新局面探索积累新经验。

上一篇: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田径教学探索下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