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校本教研实效精

2022-11-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增强校本教研实效精

增强校本教研的有效性

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重心下移到学校,以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和规律的探索,是保证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新策略。

正因如此,学校都将校本教研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但在具体实施中也存在很多误区,比如:问题分散、零星、肤浅;研讨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没有对问题进行充分的研讨;研究的结果没有运用到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研究成果被束之高阁;等等。

教师需求:校本教研的出发点 吕(韦华)

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因此,判断校本教研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看教师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了保障。而保证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主体地位的基础是:为满足教师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开展校本教研。笔者以宜昌市西陵区学校曾经做过的校本教研——“基于教学目标,研究语文课堂中的‘读’”为例,从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应用五个方面探讨校本教研的落实。

析问题——校本教研的方向盘。校本教研的第一步是明确研究什么,即确定教研内容。从哪个方向找问题,在哪个区域找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才是适合校本教研的?这就要“析问题”。所谓“析问题”,就是在尊重学科特点的前提下,将学科放在学校自身的资源和特色背景下,由学科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梳理当下本学科或自身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优势和不足,围绕发扬优势、克服不足提出多个具体问题,以教研组为单位整理共同的或倾向性问题作为校本教研的备选内容。

以西陵区某学校为例,教务部门检查教案时发现教师们每课的教学目标都差不多,每个人的教学目标也大同小异,教师自己也觉得比较空泛,但怎样才算将目标表达具体了,教师心中没底,而且,教案目标与教学活动安排常常是两张皮。与教师座谈得知,教师普遍感到教学中提问空洞,针对性不强,教学环节设计松散,有的活动虽热闹,但看不出到底想干什么等。

问题出在哪里,如何解决?语文教师们经过反思,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课堂教学目标意识缺乏。

明需要——校本教研的力量源。明需要,就是针对分析出的问题,由学科教师自己进行反思,弄明白当下自身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迫切需要掌握的技巧或提高的能力。

许多教师认为,语文课中的“读”是个短板,教师只要安排“读”就只会说“读出重音,读出感情,读出画面,读出形象”,自己都觉得不着边际。同时也指出,即使在优质课上,“读”的活动也是要求空洞,提问没有针对性,“读”与“教”脱节严重。于是再次有了共识,认为解决语文课中如何教“读”是自己最想解决的问题。

教学是基于标准的教学,而每一节课的教学又一定是基于目标的教学。这样,一个能激发大家参与热情的校本教研就诞生了:研究教学目标的制订与表达,研究语文课堂中“读”的特点和教法。但是,怎样做才能让每个教师有最大收益呢?

做专题——校本教研的发力点。专题都是直指问题要害,确定了专题就找到了校本教研的发力点。

将以上明确的教研内容与教师们的共同需要整合起来,一个贴近教师需求的校本教研专题诞生了:基于教学目标,研究语文课堂中的“读”。

但是,怎么做专题呢?

一线教师做教学专题研究一定得落在课堂教学上。最能影响教师的是课例,因此以解剖课例为抓手成了不二选择。第一步是分解语文课标中关于“读”的教学目标,再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情对目标进行课时化;第二步是依据确定的目标设计“读”的教学活动与环节,打造相对理想的“样本”课;第三步是给同学科教师共同的观课、议课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又会产生许多新的需要,如感觉到原有的知识不够用了,感觉到理论贫乏了,感觉到原有的部分经验不能解决现实问题了等等,于是读书、讲座等自然进入到教师们的专业生活中来了。

在每一个具体的步骤中又怎么做呢,我们的经验是将专题分解成各式各样的小问题,或是搜集教学中的小问题,注重从小问题的发现、整理、研讨、解决入手,引导教师们做行动研究。

在做专题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问题、做法、经验、创见……怎么让生成的东西有意义呢?

结实果——校本教研的长生果。结实果,就是将校本专题研究的成果做实在,让它看得见,摸得着,可重复,易借鉴。一是及时整理,强化每节课、每个活动的总结;二是以案例的形态将产生的成果固化。

经过一个学期的校本教研,“基于教学目标,研究语文课堂中的‘读’”专题结出了如下一些果实:目标意识清晰地深入到了教师头脑,基于学生的学进行课堂设计真正成为自觉遵循的常识;梳理出了初中学段语文课标中关于“读”的方法及要求,整理出了这些读法的特点及应用要点;每位语文教师分析了一个著名特级教师的教学实录,对其“读”的教学进行鉴赏,并写成交流文章;积累了学科教师们自己创造的一批体现“读”的教学课例,有些还公开发表了。教师普遍有了做教研的感觉,对教研有了亲切感,也知道怎么去做行动研究了,这是一个根本的改变。

成果完成了并不等于校本教研的结束,最后一个环节是成果的应用。应用之道就是进行分享。

勤分享——校本教研的理想国。分享能放大成果的意义,能有效丰富教师的经验,能迅速提升区域内学科教师的水平。

对校本教研阶段性成果的应用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贯穿在整个专题研究的过程之中。我们的做法是连点成线,连线成面,边实践、边总结、边推广。

勤分享,就是将校本教研的过程明确为做法分享、经验分享、失败分享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每取得一项成果,就组织召开区域性分享会,扩散成果的影响。分享会的一般流程是:说课——讲课(观课、议课)——经验介绍——主题报告。

语文这样做校本教研,其它学科也可以按照“析问题——明需要——做专题——结实果——勤分享”这个流程做校本教研,有意义的校本教研一定会让教师有兴趣,必然促进教师的成长。

(作者单位:宜昌市西陵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第2篇:增强校本教研实效,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2009-2教学工作总结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教导处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立足课堂教学、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校本研究实效性、提高专业化水平”的工作思路,发挥教研组的教育研究职能,加强课堂教学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工作成效

本学期在全体教师的努力下,我校捷报频传,屡获佳绩。学校获国家级团体奖项1项,师生共获奖262项,其中国家级奖31项,市级奖213项,区级奖16项,片级奖2项。

教师共上各级各类公开课12节,其中区级课4节,片级课1节,校级7节。承担市级研讨活动1次,区级活动5次,片级活动1次。

三、主要工作

(一)落实课程方案,推进素质教育

1、严格按照《上海市中小学课程计划》,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校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基础型、探究型课程。按照课程计划规定的科目、课时量编制学校课程表。规范开展教学活动,做到专课专用,保质保量上好每一节课,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教导处组织行政人员不定期不定时进行检查、反馈。

2、学校课程的开发着眼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着眼于促进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的提高,着眼于优化办学特色,提高办学品味,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本学期学校继续在各年级开设“双语教学”、“魅力扎染”、“经典诵读”等系列特色校本课程。

除上述特色课程外,学校还以走班制的学习形式,于每周四下午第一节课开设各类兴趣活动课,内容涉及体育类,科技类,艺术类,学科类,心理辅导等,给予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改理念。

(二)细化过程管理,迎接综合督导

本学期我校适逢区三年一次的教育教学综合督导,这既是一次全面检阅,也是一次专业指导。教导处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规范了教学五环节的管理。

1、抓牢课前

期初,教导处召开了教研组长会议,要求教研组长每月月底对组内教师进行备课检查,填写评价表,并及时进行反馈,督促整改。各教研组长按要求认真落实了每一次检查工作,做到检、记、评相结合。本学期教导处也对所有学科教师备课进行了一次普查,发现多数教师都能较好地体现二期课改的理念,体现三维,做到目标明确,条理清晰。对个别教师在备课中存在的问题,如:目标不够细化等予以指正,并要求其进行了认真修改。

2、抓好课中

为提高教师解读教材,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本学期我们邀请了多门学科的教研员来校为部分教师诊断课堂教学,所有行政也分工合作,进行听课指导,听课覆盖率达100%。在本次督导中,教研室共听课42节,涉及39位任课教师,覆盖率为70.9%。其中优课18节,占42.86%;良课24节,占57.14%。优良率100%。

3、抓实课后

除了狠抓备课、上课外,我们对于课后的作业、辅导及评价三环也是毫不放松,做到“精心布置+耐心辅导+用心激励”。

《学生作业日志和错题集》、《学有困难学生辅导记录本》、“喜报”记录下了老师的辛勤付出与学生进步的足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学期四年级语文组率先进行了作业改革,自编的开心作业得到了教研室和督导室专家的一致好评。

(三)加强质量监控,提升合格率

1、成立质量监控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校质量监控领导小组,实行分管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任课教师四级管理网络,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学校行政领导实行年段教学质量包干制:一年级周健秋;二年级章晓颖;三年级叶萍;四年级刘琴;五年级许竹筠,对每一次学科单元考试以上的所有成绩进行全面了解、综合分析,并提出可行性的对策与思路。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教学质量。

2、实施质量监控工作措施

为切实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迎接区五年级教学质量调研,在刘校长的全面负责下,教导处重点实施了教学质量的监督和检查工作,具体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年级组长协同教研组长制定了学困生辅导计划,确保辅导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2)根据学困生基础差的特点,各科教师精心设计相应的辅导内容,每次辅导有详细的辅导记录。

(3)教导处每周检查辅导内容,及时掌握各班辅导动态。

(4)召开五年级全体学生家长会及学困生家长会,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在全体五年级教师的努力下,部分学困生有了一定的进步。

(四)立足校本教研,促进专业成长

1、扎根新课程,以教研促教学

学校一贯重视学科教研组建设,在实实在在的教研组活动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教研组长组织学习

根据期初制定的教研组活动计划,扎实开展教研活动。本学期由教导处和各教研组长轮流负责大组教研组活动,从活动主题的确定、活动内容的选择到组织教师切实有效地进行学习研讨,各教研组长高度重视,认真准备,使活动有序、高效,教师们学有所得。

(2)教学专家亲临指导

本学期学校聘请了教研员严玮玮、张艳、戴春莉、颜黎华老师为相关学科教师作了专题讲座;教研室主任居丽华老师也应邀来校指导,她听了青年教师李绿萍执教的《分数》一课后,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点评,并对青年教师提出了殷切期望,同时,为全体数学老师作了题为《系统设计盘活知识,促进知识的有效构建》的讲座。

(3)兄弟学校互动交流

学校一直鼓励教师走出去,多看看,多听听,多学学,在互动学习中实现自我发展与提高。本学期,我们组织了信息与科技学科片级教研活动,宋玮静、江欢、张辉等教师参加了朱桥、南苑等学校组织的片级教研活动。

(4)组内教师实践研讨

在迎接综合督导的准备过程中,由教导处统筹安排,每位教师完成了一堂组内实践课的任务。老师们在接受组内教师提出的宝贵意见的同时,也为他人出谋划策,解决教学设计中的疑难问题,可谓互惠互利,各有所得。

2、实践新课程,聚焦课堂展风采

(1)教学评比

我们组织青年教师马骥、李绿萍、汪炯、王少平参加了2010年嘉定区中青年教师教学评选,王少平老师以优异的成绩在片评比中脱颖而出,进入区级终评。

四月,我校举行了第十八届青年教师教学评优活动(数学专场)。江欢、金燕青、张华萍等青年教师参加了此次比赛,江欢、马骥、金燕青以巧妙的设计、扎实的训练获得比赛优胜奖。

(2)教学展示

本学期王冬、张丹、张华萍三位青年教师分别在英语、数学学科区级教研活动中担任了执教任务。汪炯参加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以培养学生技术素养为主要目标的我国中小学技术教育体系建构研究》子课题《小学技术教育师资培训目标与策略的探究》开题会议,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在精心准备的过程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思想得到了更新,教学能力得到了锻炼,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他们充分展现了我校青年教师的活力与风采。

(五)组织多彩活动,挖掘学生潜能

1、第八届小学“希望杯”数学邀请赛复赛:林逾凡获四年级组二等奖;陆俊杰、赵梦旭、王海韬分获

四、五年级组三等奖。

2、全国创新作文复赛:赵凌云获三年级组一等奖;蒋诗玥、陆亦韬分获

四、五年级三等奖。

3、2010年上海市小学生优秀作文征文活动:方天翼、李倩获一等奖,徐嘉艺、凌心怡获二等奖,王婧、陈心瑜获三等奖。

4、上海市第四届新少年现场作文比赛:朱昊琦等5位同学获一等奖;陈明洁等11位同学获二等奖;蔡靖瑶等34位同学获三等奖;滕露丰等134位同学获优胜奖。

5、上海市第二届中小学生古典诗词创作比赛:唐珂、朱芸、詹永逸获三等奖。

6、第六届全国语文规范化知识大赛:刘雯菲获优胜奖。

(六)特殊教育

两次召开特教任课教师会议。督导前布置有关有关工作与注意事项,要求相关教师作好常规工作,认真准备一堂课。督导时,由马骥老师上的课得到了特教教研员陆秋风老师的高度评价,得了优。督导后,再次召开特教任课教师会议,反馈区督导情况以及布置关于6月份区特教论文评比的有关事情。最后,选送了宋玮静撰写的文章参加了区的评选。

同时,还接受了区康复中心指导老师的特教常规检查。马骥老师上的数学课和各项资料、常规工作得到了她们的肯定和好评。

5月10日到16日,是全国第二十个助残日,也是上海第十二个助残周。我与德育室合作,布置环境、广播宣传、摸底排查、帮困扶助,按照区有关精神,有效地做好这项工作,并填写好助残周活动反馈表,FTP上传,写了信息。一学期来,共发9条信息。

(七)语言文字工作

在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我校语言文字工作得顺利开展。学校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在课堂中推广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将口语交际课纳入兴趣组课程。组织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1、组织学生参加了“世博心语”的评比,做到认真参与,积极指导,有一位学生“世博心语”入选。

2、组织学生参加中华经典朗诵比赛。学校结合读书节,先在校级层面上每班选两名学生参加比赛,在此基础上,评选出8名学生参加区级比赛。

我校积极把语言文字工作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带头讲、学生主动学,把学生校建成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重要阵地。今后我校将继续加强学生校语言文字工作,让我校的语言文字更上一层楼。

第3篇:《创新校本研修形式提升校本教研实效》讲话稿

尊敬的领导、专家:大家好!

我是来自福鼎市第十七中学老师,我讲的题目是《创新校本研修形式 提升校本教研实效》我们认为:校本教研是学校自主发展的突破口;加强教研组建设,为教师成长开辟一片沃土,是校本教研的有力保障。课改以来,我校为了加强教研组工作的实效性,促进校本教研工作的深化和发展,我们积极开展了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以课题促教研,以教研促成绩,从而加大教研组建设力度。2007年春,受《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的启发,在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的指导下,我校开始策划校本研修项目—叫做“教师教研合作小组”,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这个项目实践和体会。

一、加强组织建设,创建学习型、研究型教研组(教师教研合作小组)

1所谓的“ 教师教研合作小组”主要是以教研组为单位,以组内有共同专业发展需要的教师在自愿的基础上组合在一起的教研团队,他们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共同努力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共同学习和实践教育教学的新思想,组织实施非常灵活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它是对教研组工作的一种补充,是对教师教研意识的一种唤醒和激活,教师参加这个项目没有门槛,只要愿意人人可以参加。我们这个项目构想后很快得到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领导、专家的肯定和大力支持。在“教师教研合作小组”项目启动仪式上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室龚涛声主任亲自到我们学校作动员报告。接着学院培训处主任特级教师缪剑锋老师带领专家组多次到学校指导工作并对全体老师做校本教研的全员培训。在专家引领下“教师教研合作小组”项目很快步入正轨。

2 那“教师教研合作小组”与传统的教研组相比有哪些特点?(1)从组织形式上看:传统教研组是由学校行政来划分,“教师教研合作小组”是在自愿的基础上自由组合的。(2)从工作目标指向看:传统教研组主要是落实教学常规,“教师教研合作小组” 主要是开展校本教研研究的。(3)从管理方式上看:传统教研组靠行政命令,工作主要看学校布置什么任务,“要我做” ,“教师教研合作小组” 的工作主要出自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我要做”。(4)从教师教研意识上看:传统教研组教师教研意识淡薄,有“惰性”,若有教研也表现为“各自为阵”, “教师教研合作小组”成员教研“积极”,有“团队精神”,表现出“同荣辱 共奋进”

3、因此我们在2007年6月我校开始组建“教师教研合作小组”项目的教研团队,我们分别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项目指导小组”,以教研骨干为成员的“核心教研小组”,以及各学科或跨学科“教师教研合作小组”,各教研小组设一名召集人。“教师教研合作小组”任务和要求: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定期每月一次听取实验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定期组织经验交流、个案分析,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每月至少一节实验观摩教学,建立实验教师个人档案,对他们的学识水平、创新意识、教研能力、探索精神等方面进行动态跟踪,对其在实验过程中的点滴体会、研究成果及时发现、及时推广,达到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提高的目的。

二、以校本教研为依托,创新教研组活动

下面我再介绍一下“教师教研合作小组”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1.聚焦课堂、关注课例,为教研组研究确立支点

“教师教研合作小组”研究主要对象还是关注课堂教学,进行课例研究。课例研究通常以一节课的全程或片段作为案例进行解剖分析,找到成功之处或是不足之处,或者 1

说是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特定教学问题的深刻反思及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的过程。基于问题解决的“课例研究” 是目前我校教研组合作研修的核心内容。

我校开展的“课例研究”基本方法:可以概括为“课前设计——观摩现场——互动评议——调整改进——再次实践——再次研讨”好的一个案例不是一两次就能成型的,而是需要多轮上课,循环反复,螺旋上升。

这种课例研究与传统的教研组公开课相比,针对性强,解决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做到因材施教,也提高了教师从课堂教学中自我反思发现问题的意识,发现问题后主动找校本教研小组成员商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变个体研究为团体研究。在集体研讨中取长补短,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骨干教师在传、帮、带中真正得到发挥,他们作用愈发凸显。

2、基于教研组合作下的小课题研究

经过几年的校本教研实践,部分教师产生了“教育科研太深奥”、“教育科研太费时”以及“教育科研不实用”的感觉,从而对教育科研敬而远之。 我们顶目指导小组对这个问题进深刻反思,认为当前我校迫切需要在教研组内开展“群众性” 的小课题研究,当然并非所有的教学问题都可以上升为研究课题,它应该是教师在短时期内在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有价值的问题或自我经验方可作为课题。比如有一次,一个语文老师在执教《孔乙己》一课,采用学生小组合作方法上课,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孔乙己的悲剧根源是什么?现实生活中是否还有孔乙己?学生4人一组七嘴八舌,但都只是说出了自己的答案,既没有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也没有讨论出个所以然来。合作小组深刻地感受到,小组里没有分工,就没有真正的合作,合作学习最突出的价值被抹杀了。在听课中,还发现其他老师组织的很多小组合作也大多停留在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上,而且较大部分流于形式。往往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刷”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4人小组里,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几分钟后,老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站起来发言的学生一张口就是:“我认为„„”“我觉得„„”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而不是“我们小组”。像这样的小组合作,没有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没有共同任务中的分工和个人责任,更没有对成员完成任务进行加工和评估。如何才能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呢?于是,合作小组就把“如何组织有效合作学习”当作一个课题来研究,象这样的课题我们学校很多,比如数学合作小组《初中数学变式训练与有效教学的研究 》, 英语合作小组《利用英语扑克牌进行口语训练》等等都是从课堂实际问题中提出的。我们就是通过这样把案例分析和小课题的研究做实做细,从而真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成效初现

通过几年的教研摸索我们也取得了一些成绩,2007年在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首期基地校教科研课题评选中,我校有6个学科课题分获教科研成果

一、二等奖,学校荣获教科研成果团体奖。2008年我校还被评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课题“国家《英语课程标准》阅读目标校本化实验”全国优秀实验学校称号。这样有参加“教师教研合作小组”的老师就教科研成果,教学能力得到很大提升,没参加的老师现在感到很紧张,纷纷要求参加进来,生怕落后,现在我校形成全员参与“教师教研合作小组”,形成“人人搞研究 组组有项目 科科有课题 年年有成果”良好局面。 部分“教师教研合作小组”领头羊因校本教研而脱颖而出,实现从“经验型”教师向“学习型”“研究型”教师转变,他们常被邀请送课下乡,或被邀请做教研报告。这张图片就是我校一位数学老师被福安二中邀请去做校本教研经验介绍。

最后讲一点体会:教师教研合作小组是一个实践共同体,教学水平的提高靠的是行动中的学习和反思:

 敏于细节:发现的眼睛

 勤于反思:思考的习惯

 勇于探究:自觉的行动

 善于积累:经常的梳理

 乐于交流:积极的对话

各位领导、专家,以上我简要介绍了我校近几年校本教研“教师教研合作小组”的实践和体会。但我校“教师教研合作小组”项目的开展也是刚刚起步,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很多做法还很不成熟,望各位专家领导批评指教,谢谢大家!

2009年11月9日

第4篇:提高校本教研实效促进师生生命成长

——2009学年第一学期英语学科研究计划

常 州 觅 渡 桥 小 学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学科发展规划为导向,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将生命·实践思想融入新基础学科研究之中。我校英语学科研究活动展开的基本立场:1.以“阅读教学”为抓手,培育出适合本校特色的教研组文化生态。 2. 逐步实现“新基础教育”英语教学的育人价值观.促进学生主动健康的成长。3. 由“成事”最终落实为“成人”。

二、研究基调

(一)人本化:研究安排从教师与学生的生命成长出发

1.价值观念的转变:从以往以“事”和“物”为核心的价值观念,逐步转变为以“人”和“生命成长”为核心的价值观念。以往的计划核心价值放在“做事”上,现在则以“成人”为核心,所有事情的完成最终的指向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实验教师和学生的生命成长。在成事中成人。因此,研究活动的策划不再局限于对事务性工作的设计,而是把重心放在对每一位教师的解读和发展空间的营造上,在促进教师发展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发展,有了教师的发展,才会有学生的真正发展。

2. 思维方式的转变:以往研究活动常常呈现出散点状态和表层状态,同时过分关注活动的外在效果。比如:读书活动的安排,往往只为读书而读书,书读完了任务就完成了。活动的设计、策划体现出一种点状、割裂的思维方式。现在的研究活动要以“新基础”理念为主线,所有的活动都是在整体背景下的活动,同时必然是关系性的。读书、研讨与课要建立内在的关系,彼此相融共生。另外要有过程性思维,读书和理论学习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持续性的,本学期的学习计划既是上学期学习的延续,也是下学期学习的铺垫。通过高频度的活动安排,使学习和研究意识、态度渗透于日常性教学生活的过程之中。

(二)专业化: 关注 “阅读教学”研究的同时,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阅读教学的研究需要教师具有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思维,对教师专业素养要求较高,研究该课型在提升学生素养的同时也能促进教师的迅速成长,使教师能最终成为新型教师。

三、研究任务与内容

1.新基础教育英语教学的独特育人价值观

现状: 实验班级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课堂的倾听习惯和倾听质量与以前

1相比有了一定改善,同时许多学生跳出过去的那种“听老师讲解→机械模仿→再听老师点评”框框,有意识的转变角色由忠实听众变为了主动参与者,与教师的互动由单向变为了双向,主动提问、主动补充老师的介绍、主动解答同学的疑问,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叶老师所提倡的“学生本身就是一种资源”的观点。但新基础教育英语教学的独特育人价值观在学生身上体现不足,在语言知识,学习能力,社会文化知识和英语学习品质这四个维度中,学生或多或少的都体现出了问题,甚至部分学有困难的学生没有任何的改变,在学习上出现了畏难情绪,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于学生的后续学习也造成了干扰。

解决策略: 叶澜老师说, “新基础教育”形成的教学共通价值观的核心理念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中课堂教学的价值观,需要从单一地传递教科研书上呈现的现成知识,转为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实现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

根据英语学科本身的育人角度以及我校学生英语学习上存在的问题,本学年我校英语教学育人观着重以下四个价值维度:

(1)语言知识:重视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发现知识规律的过程,注重主话题贯通课堂教学全过程,语言内容与语言形式在教学推进中的统一,实现英语教学过程的意义化与言语化的内在统一,遵循理解,记忆和运用语言规律的顺序,呈现多次,递进,螺旋式上升的教学过程,提倡发现式学习,在开放性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发现和掌握英语的语言规则,并能举一反三的在生活中运用。

(2)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内含学习策略的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发展和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能力。

(3)社会文化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通过渗透,构建英语学习环境,开展英语文化节等方式将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融合于教学之中,通过中外文化的对比,扩大学生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平等的文化意识。

(4)英语学习的品质:帮助学生形成学习的意志,毅力,兴趣,自信心,勇于实践和创造性学习的品质。

2.新基础教育小学各年级英语教学目标与要求梳理

现状: 我校学生于常州在英语学习上属于起步早,要求高,基本功较为扎实的类型,大部分学生在完成国家课程英语学习目标于要求上学有余力,现有的常州市英语考核目标已不能满足我校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要求,而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学习与发展的关键期,在此种情况下,我校亟需梳理出适合本校学生发展特色的英语教学目标与要求。

解决策略: 小学英语教学是整个英语学习的入门阶段,主要是掌握英语学习的一些基本元素,养成英语学习的良好能力,态度于兴趣.其教学目标是多元,综合,相互统一的。

(1)正确认识教学总目标与基本原则: 组织教师阅读“新基础教育”外语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英语)第四章 小学英语教学要求与英语学习特征,通过对该章节的认真学习,把握梳理教学目标与要求的原则。

(2)以年级为单位,实行备课组长负责制,梳理出适合本年级学生的英语教学目标与要求。由备课组长负责,组员按其所负责备课内容,结合学生与班级实际,梳理出单课知识点,最后年级组老师共同讨论,整合,梳理出本年级知识点。

(3)以教研组为单位,实行教研组长负责制,统整出全校各年级英语学习目标和要求。在各年级学习目标与要求初步建构的基础上,以教研组为单位,以小学英语教学总目标和基本原则为依托,参照国家课程对学生英语学习的目标与要求,根据我校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能力、态度与兴趣,统整出多元、综合、相互统一的教学目标与要求,使其初具雏形。

(4)寻求专家的引领,力求在专家的指导下,不断完善我校英语教学目标与要求,为学生的主动健康成长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石。

3.新基础教育小学英语课型的锁定与研究

现状:此前,我校普遍采用任务型教学,虽然体现了英语教学的活动化、生活化和情景化,但也产生了很多问题:如学生不会无障碍阅读,猜词能力欠缺,对语言缺乏整体把握能力,教学重心不清晰等。进入新基础后,虽然在课型上整体有了突破,低年级着重词汇教学,中年级着重对话教学,高年级注重阅读教学,但整体提高不快,效果不明显。通过反思,我们发现因低中高年段注重课型不一样,貌似是遵循了学生学习能力由词汇---对话---阅读的逐步递进,但由于教师的把握度与教师更替等原因,事实上造成了三种课型的互相割裂,而非互相补充。在此种教学的熏染下,学生大部分存在阅读能力缺失的问题。现以“阅读教学”为例具体阐述问题所在:

(1)重活动,阅读训练少。我校英语教学中尤以中低年级为甚,侧重听说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对词汇的认读和拼读,这导致了学生到了高年级接触一些篇幅较长的阅读材料时,一遇到新单词或新句式,便产生了畏惧感,觉得束手无策。另一方面,由于听说能力的游戏能较好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乐趣,而阅读方面的活动则相对较为沉闷,教师往往弃而不用,阅读训练的减少,更加快了学生阅读能力下滑的趋势。

(2)重视阅读结果,轻过程指导。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阅读教学的目的性不强,缺少针对性,更多注意的是阅读结果的正确性,而忽视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指导,导致学生在阅读式走过场,学生只注重阅读的结果而非过程,不理解阅读材料,不懂阅读方法的运用,没有阅读习惯的养成,进而使学生的阅读效率下降,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的发展。

(3)固守课本,缺少拓展。在经过数次与上海新基础实验学校的联系与学习,深刻的感受到我校教师在课本外阅读材料拓展能力的缺失。教师能力的缺失,必定导致学生能力的缺失。此外,

即使教师能够进行阅读材料的拓展,但毕竟是“照猫画虎”,学其形,而不能抓其魂,是阅读教学停留于浅层次,渐渐约束了学生的视野,制约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4)教学方法单一,把阅读教学当成一般的课文教学。我校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或过分注重词汇与语法的教学,偏离了阅读教学的本质,或把阅读教学理解为解释生词,对对答案。此两种形式非但不能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更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空话。

(5)英语阅读面窄,缺乏适宜材料。我校英语阅读材料还停留于现成购买材料,缺乏针对性和校本化特色。

解决策略: 英语阅读在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正确认识阅读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准确了解阅读的内在思想和方法,能使我们的阅读教学更加科学有效。

(1)在教学中,遵循 “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积极争取教师与上海等新基础学校联系的机会,多听多学习“阅读课型”, 加强对该课型的学习与研究力度,邀请实验先进学校教师以讲座,观摩教学等形式给予帮助,使教师能够通过学习与帮助,尽快把握“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切实提高教学素养,进而促成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2)根据低中高年段的学习特征,有的放矢,提升学生阅读素养。低年段是阅读能力的起始学段,教师力求要加强低年段学生认读能力的培养,设计新颖板书,辅助认读,结合新旧知识,反复认读,布置意义作业,巩固认读,在教学中重视单词发音等规律的渗透,帮助学生人单词,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有声朗读材料,与优秀英语网站,指导家长“陪同”朗读,固定朗读时间,形成朗读习惯。中年段为发展学段,则重点在于帮助并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逐步培养学生有阅读能力的归类与积累的意识。高年段是阅读能力发展的提高阶段,教师应该督促,培养每个学生 “阅读积累”的习惯,在教学中不轻易告诉学生答案,培养其猜测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可反复练习阅读策略,通过引导与练习,使学生熟悉阅读策略的运用,获得阅读策略的预期效果,培养信心和独立阅读的能力。

4.寻求小学英语教师在新基础教育中自主成长的路径

现状:通过长期扎实的校本教研活动,新基础的实验教师与非实验教师在理论水平,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新基础教育实验教师梯队已形成,并逐步辐射到非实验教师,但教师群体庞大,个体对新基础学习理解上的差异,理论知识欠扎实,部分教师外出学习机会较少,缺乏与先进新基础学校直面的机会,因此随着研究的深入发展,教师都有“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

解决策略: 英语教学改革由 “成事”最终落实为“成人”的基本任务是寻求一条当代英语教师在变革中自主成长的路径。

(1)加强学习,练好内功。以新基础理论学习、英语专业学习以及其它人文素养学习为主,

丰富精神内涵,转变教育观念。

组织教师开展“读书活动”,整个教研组共读一本书 << “新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指导改革纲要(英语)>>,根据本学期的研究任务,重点研读第四章—小学英语教学要求与英语学习的特征以及第四编,通过研读,充分了解学生英语学习的特征和各类课型的价值,特征,要求以及育人价值.研读过程分三个周期展开:第一周期——暑假,写一篇1000字以内读后感并上传校园网。第二周期——开学后第

一、二周,交流暑假读书心得,制订新学期个人读书计划。第三周期——第三周到学期末,根据读书计划展开读书行动。(提供新基础系列丛书菜单,分必读与选读,读书学习活动以个人自学→笔记摘录或网上发表心得→大组交流→期末小结方式展开。具体要求参照教研组“读书交流制度”)

(2)着眼课堂,扎实基本功。通过专题研究,切实提高教师教学设计、组织教学的能力,使我校的阅读教学研究更加科学有成效。

专题研究活动的具体内容:

三四年级——阅读教学研究重点是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五六年级——阅读教学研究重点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专题研究活动的方式:

定内容分组活动上研究课

(人人设计教学方案)(备课组内交流,形成小组教学预案)(听课者观察并记录“阅读策略”运用情况)

研讨、重建上重建课

(充分发表意见,形成重建预案。)(再次观察并记录“阅读策略”运用情况。)

(3)通过学习与实践提升教师反思总结的能力。

以专家引领式的总结与提升为起点,教师个体站在自己的角度进行总结,然后对话与交流,使自己的研究在不断的反思总结中富有灵性与个性,鼓励教师在遭遇否定自我,建构新我,再否定,重建新我„„的反思总结过程中,要有直面问题的勇气,要有转变自我观念和行为的力量。通过历练,使教师最终成为乐于自觉进行变革性研究的实践者,成为以自我更新为自主追求和享受快乐的人。通过历练,使教师一次次的蜕变,最终成长为真正的新型教师,收获喜悦,成功和幸福。

第5篇:立足校本教研,注重培训实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邓绍志

【摘要】校本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构建学习型学校的关键措施,我校围绕校本研究的激励机制、平台构建、方法探讨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实践,有效的促进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学校整体工作的推进。

【主题词】校本教学研究教师专业化成长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实施校本培训的目的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一所学校的成功,来自于教师的能力和他们的精神,而这种能力与精神并非全部来自职前培养,学校的现实环境才是培植、巩固和不断发展它们的重要场所。在这种背景下,重新发现教师,重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特征,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已成为教师教育实践的主流话题。在六年的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我校立足校本教研,注重培训实效,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我们的做法是营造学习氛围,构建学习平台,提供学习舞台。

一、运用激励机制,营造学习氛围

良好的校本教研学习氛围源于教师的交往与参与,运用激励机制,建立教师之间横向的交流与分享,才能形成共同提高的团队意识,才能激发教师主动学习的内在动机与愿望。我们运用目标激励、需要激励、榜样成果激励等外部诱因,致力于营造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学习氛围。

1.目标激励——引导每个教师充分理解并认同学校的发展目标,把学校愿景与个人愿景有机统一起来。我们围绕学校的整体目标,全面认真地分析各年级、科组、专业特点,归纳总结其普遍性,从上至下构成一个具有有机联系的目标体系,同时制定出有效的实施计划、信息反馈系统和检查评估制度,从德、能、勤、绩、责五个方面制定考核标准,实行量化积分考核。通过责任目标激励全体教师在校本教研中不断汲取新技术、新知识,在坚持不懈的学习中,创造自我,发展自我,促进专业化成长。

2.需要激励——我们将校本教研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结合起来,让学习成为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学习型组织的根本特点表现为实现全员学习和终身学习。而许多教师把学习看作工作之外的负担,将工与学割裂开来。学校的任务是引导教师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强化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主体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校本教研才有生命力,才有发展后劲。我们将中高级职称的条件细化成表格印发给教师,指导教师对照条件制订个人职称晋升计划,促进了学校愿景与个人愿景的完美结合。2003——2007年我校位教师申报中高级职称,40人晋升为中级职称,20人晋升为高级职称。2005年我们制定了《骨干教师评定管理条例》,随即进行了富有实效的骨干教师的评选、管理工作,培养了校、镇、区、市四梯队骨干教师38人,占总人数的34.5%。

3.成果激励——用校本教研中各方面的典型和教师的教科研成果激励教师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超越。我们制定了《华光中学教育教学奖励方案》,设立了贡献奖、教学成绩奖励、岗位奖、综合考核奖等项目。我们通过组织举办教学论坛,评选教科研优秀论文、优秀资源;通过优质课比赛,评选教学能手;通过教科研成果展,评选学者型教师;通过开

第1页

展责任目标考核,评选先进工作者„„运用激励机制,营造了浓烈的校本教研学习氛围,创设了“我在学,你在学,他在学”的良好环境。几年来,教师在学术报刊上发表论文、作品15篇,论文获省三等奖以上42篇(全国一等奖16篇),课例获区一等奖以上4个(其中全国一等奖2个),教学设计、课件获区一等奖以上27个。

二、构建学习平台,促进教师成长

构建三级学习平台,致力于改善教师的思维品质,发展共同愿景,是促进教师成长建设的重要举措。学校应把“学习化”作为校本教研教师管理的强化手段,引导教师实现由职业型向事业型、应试型向育人型、单一型向复合型、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唯有注重团队学习机制的建设,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组织。

第一,充分发挥学校教学处在校本教研中的导向作用。我们建立健全了校本教研领导机构,教学处负责履行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制订系列学习制度与考核评价制度,督促校本教研的具体实施。

第二,充分发挥学科教研组在校本教研中的主阵地作用。构建学科教研组学习平台,抓好学科教研组长队伍建设是关键。学科组长是校本教研的中坚力量,是教师学习最直接的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示范者。学科组长只有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把握学校的办学思想,才能带领教师创造性地学习和工作,才能真正落实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各项措施。我们的做法是制定责任目标、坚持培训制度、组织典型示范。制定责任目标即制订学科组长月工作、学期工作责任目标,以规范学科组长工作行为;坚持培训制度即一月组织一次教研学科组长培训,让学科组长做抓实校本教研的明白人;组织典型示范即坚持问题为本的校本教研方向,提供在问题中学习、在环境中解决问题、在问题中提炼问题的范例。从而更新全员观念,改善全员心智模式,净化全员精神世界,提升全员教科研品位。

第三,充分发挥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主体作用,我们着眼于解决教师的“三个格”——重视新老师“入格”培养,中青年教师“上格”提升,全体教师的“合格”保证,我们要求教师在校本教研中做到五个坚持——坚持师德规范的学习,明确师德规范,提高师德修养;坚持教育理论与教育改革方向的学习,积极参与教改科研;坚持教育教学实际案例的学习,真正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坚持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的学习,借石攻玉,形成教师个体的风格特长;坚持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学习,以学生为本,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保证措施是建立教师校本教研个人档案及考核评价制度。构建三级学习平台,铺设了校本教研的旅程——问题·设计·行动·反思,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抓实七个结合,为教师成长提供舞台

校本教师专业化成长强调教师专业化发展要以校为本,以校为中心,以校为基础,要在学校真实的情景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采取抓实七个结合的方式,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提供了条件和舞台。

培训与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校本教研是教改科研的集散地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主战场,是联系教育理念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引导教师结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有效地学习,学习与工作之间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才能在实质上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为此我们理顺了“根据工作需要开展校本教研,根据校本教研进程组织学习培训,根据教研成果评价学习效果”的工作思路。鼓励教师理论联系实际,大胆接受新理论,应用新技术,进行实验创新,出成果,出经验,出论文。近几年来,学校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推行了“交流式”的集体备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上学期期末,学校组织部分家

长、学生、教师就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情况做了深入的调研,发现学生中存在“完成作业就算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较为严重,在充分论证基础上,试行了“教学一体”的教学改革,创新备课模式。新的备课模式可概括为“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具体内容分为三部分:课前自主预习,课堂主动参与,课后自觉巩固。备课具体过程为:(1)、寒暑假备课。寒暑假各人了解学生,疏通教材,从纵横二方面把握知识体系;

(2)、主备教师备课。备课组长开学初确定主备教师和审核人;主备教师提前一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将“自主学习方案”草稿交备课组长审核;(3)、备课组备课。组长初审“自主学习方案”后至少提前二天将“自主学习方案”草稿发给全体组员:由备课组长召集组员集体审稿,提出修改意见;主备教师按集体审稿的意见将“自主学习方案”修改后交审核人审查,再由备课组长将审核后的“自主学习方案”交分管领导审定,制成正式文本;(4)课前备课。上课前一天将“自主学习方案”发至学生,任课教师对“自主学习方案”再行阅读理解和补充;即进行课前备课,使自主学习方案具有个性特色。(5)课后备课。第二天师生共用“自主学习方案”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自主学习方案”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中备课时小组交流。这是一个不断打磨,不断提升的过程,经验得以积累,教训和问题便成了复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则在“自主学习方案”相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学习心得等。从试行近一个学期的情况来看,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及提高教师整体水平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师德培训与业务培训相结合。学校不仅重视教师的业务培训学习,还特别注重加强师德培训教育。一是通过每月一次政治理论学习和教育理论学习,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师观;二是及时向教师传输社会变革和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让教师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自觉主动工作,讲奉献、比贡献的师德意识;三是开展专题师德师风教育活动,通过案例培训,让教师进一步明确师德规范,树立以学生为本,真心关爱学生的师德风尚。正是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师德培训活动,造就了华光中学师德高尚、师风优良的教师队伍,学校虽地处农村,虽然学校条件较差,待遇不高,但教师能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工作勤奋努力,开拓创新,一直以来,教师中无违法现象和不良言行。

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学习学习相结合。学校坚持定期校本培训学习和教研制度。通识性培训学习内容,由学校统一组织进行培训学习,如先后统一组织了三轮计算机技术应用培训(操作基础、课件制作、主页制作技术)、说课、案例教学,“自主学习方案”研究,怎样听评课,如何进行教学反思等培训学习。规定学科教研组每周半天的教研时间,集中研究实际问题,交流教学经验。根据学科专业需要和教师个人发展需要的培训学习由教研组分散组织和教师个人自学,学校加强督导与考评。这样把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结合起来,互为补充,既有学校统一要求,又有各教研组和教师自我需求,有效推动了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校内培训与校外访问相结合。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为教师提供多渠道的对外交流学习的平台,让教师及时了解“外面的世界”,把握最新的教育信息。几年来,学校先后组织教师到省外学习达61人(次)。为让教师接受新课改信息,我们在我市课改前的2001年就组织了全体科组长和骨干教师到深圳南山中学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实地学习;为构建我校自主学习课堂模式,200

5、2006年先后两次派行政、科组长、骨干教师共21人到江苏梅岭中学、洋思中学、东庐中学考察学习。学校聘请省、市、区有关专家、学者到校为教师举行培训讲座达15次。

交流提高与督察考评相结合。学校结合说课、案例教学、自主学习课堂结构模式研究等教研活动,以组为单位,开展研究课交流,每周一节主题研究课。教研组组织教学设计、听评课、教学反思与教学再设计等活动,为教师提供相互交流、学习和研究的平台。同时,每

学期都认真贯彻学校、级组、备课组、个人四级课堂教学调查,及时反馈意见,重点抓好备课组和个人的教学调查工作。每学期进行的教学处、级组、科组三级课堂教学抽查都在100节以上,课后听课负责人与每位教师就其课堂教学交流、研究,和上课教师一起感受上课的“乐趣”,共同探讨遇到的困难。改变了过去视导单一的评价功能。“抽查听课”活动结束后,召开教师大会进行研讨性总结。

示范引路与教学评优相结合。学校充分发挥各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示范指导作用,一是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结对指导青年教师,学校对指导工作进行考核,作为发放津贴的依据之一,二是按照教研活动的整体进程安排,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均承担有相应的教研任务,每学期必上一次示范课。同时,为了激励教师培训学习和教研工作,学校每学期均要举行课堂教学评优大赛,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综合评价,促进了一批教师的成长。

常规培训学习和课题研究相结合。学校要提升办学层次,必须重视科研工作。几年来,我们本着“科研要解决实际问题,科研要提升学校定位”的思想,加大了课题研究管理的力度,从课题的立项到具体的研究过程都有专人跟踪,激发了教师科研热情,增强了教师科研意识,学校课题研究从无到有,从低级别高层次,从走过场到注重实效,始终呈现一种不断提升的态势。现经审批立项的校级课题有20多项,区市级课题6项,省级课题2项。其中中学教育学会十五规课题“优质语文教学研究”通过了总课题组的结题验收,并被为课题研究的一等奖。

着眼义教特色,抓实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探索,我们才刚刚起步,许多新的课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坚信,在校本教研这片沃土上,勤耕不辍,定会硕果满枝。

第6篇:小学英语教研组校本教研实施方案(精)

小学英语教研组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贵溪六中:余婷

一、指导思想:

1、以课改为中心,以素质教育为指导,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突出工作重点,兼顾其他方 面。 我们的教研工作要积极发挥教学研究、 教学指导和服务于教学的职能。 我们工作的主题 是发展; 工作的灵魂是创新; 工作的重点是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 质教育,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生存发展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2、搞好研究,组织好教师认真搞好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工作。

3、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努力以教学的信息化带动英语教学的现代化。充分发 挥教学信息的优势,大力优化教学过程。

4、深化目标教学和小学课改的研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 的主阵地。只有优化教学过程,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才能真正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二、中心工作:

1、深入学习《英语课程标准》 ,搞好课改,积极研究新课程深层次的问题,为探索新形式下 的课堂教学模式做出积极的努力。

2、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全体教师的业务水平。

3、认真进行教材分析、教学模式探讨及教法、学法的研究工作。

4、组织教师搞好教学手段现代化的研究与推广。

三、组内情况分析: 本教研组共有英语教师六人, 全部为专职英语教师, 教研组要求教师特别是专职英语教 师积极上进,每位英语教师订阅一份英语教学杂志或报刊,如:《中小学外语

教学与研究》 、 《英语辅导报 -小学教师版》 、 《英语周报 -小学教师版》等,平时相互探讨、学习先进的教学 方法,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同时要求各位英语教师平时多说英语,强化自己的语音语调。

四、具体内容: (一 、 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全体教师业务水平, 要求教师做到四多三研二写一学。

1、四多即多听课文录音、多看教学参考书、多向有经验的英语教师请教、多写教学摘记因 本教研组兼职教师较多, 有的教师本身素质也不高, 因此要求教师多模仿课文录音带的读音; 多看教学参考书,细心体会揣摩教参编写意图,结合自己的体会, 写出详细的教案;利用空 课的时间向有经验的英语教师请教,或请他们来听课;课后把上课的心得体会随时记下来, 全面分析,然后纠正教学中的不足。

2、三研即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生

研究教材就是要通览全册教材, 对各单元、 各课的课时分配做到心中有数, 同时根据本单元 /本课所要求的教学内容,研究教学方法。对学生也应注意各种方式。

3、二写即写经验总结、写教学反思

要求教师随时对自己的教学效果写反思, 教学完几个单元后, 要求教师有意识、 有目的地总 结自己的心得体会,进行经验总结。

4、一学即学习《英语课程标准》

每位英语教师都要树立教育科研意识, 从理论上更新自己, 积极转变已有理念, 接受新理念, 就必须认真学习《英语课程标准》 ,以课改指导思想和基本理念指导教学实践。

(二改变教学观念、树立新型的课堂教学观、努力提高学科的整体教学质量。

1、改变教学观念,以教研促教学,大力推行新的教学思想,有计划地推出一些教学研讨课。

2、树立新型的课堂教学观,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为学生留有语 言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英语语言的能力。 为此, 我们将尽力做 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方面下功夫。

3、努力提高学科的整体教学质量,加强集体备课,优化教案,精心设计,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不断鼓励学生参加语言活动, 帮助他 们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使他们乐学、想学、爱学英语;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更 加注重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

(三加强信息培训,学会制作课件

学校已经让多媒体、 校园网络进教室, 要求英语教师尽快掌握现代教学手段学会做简单的课 件,以此创造新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进程。

五、具体措施: (一开展“六个一”活动

1、基本做到每课有一次教学反思。

2、每周向教研组提供一个本人遇到的值得探讨的问题,由教研组在每双周的业务活动时探 讨,组长做好记录。

3、新教师上一节校级或以上研讨课。

4、每位英语教师每学期完成一篇有价值的教学论文或经验总结。

5、每学期写十页心得体会或教学摘记。

6、制作一只课件,更好地体现教材。 (二结合校教导处工作计划,开展两项评比

学校每学期将组织一次论文和案例评比活动, 教研组要求每位英语教师积极参评, 让英语教 师形成多思、多想、多写的良好习惯。

(三加强集体研讨

1、对于新教师的研讨课,要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力量,组织教师听课、评课,让上课者有所 进步,听课者有所启发。

2、教研活动后,多交流,进行案例的分析、实践的反思。

3、形成“集体备课,资源共享,教后反思”的教研风气。 (四师徒结对,加强听课力度,促进青年教师茁壮成长

1、师徒结对,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日常教学指导,让其迅速成长起来。

2、 组内教师互帮互助, 相互听课一学年 10节以上。 每学年组织一次镇中心专职英语教师到 完小听课或送教,促进完小的英语教学。

六、本学期的重点工作:

1、 组织好教师认真搞好 345优质高效魅力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工作, 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 将课改落实到实处。

2、学习幻灯片制作,丰富英语课堂教学。

3、推出两节研讨课,让全体英语教师共同探讨“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新的教育理念 与教学模式,发挥学生自主、合作地学习” 。

第7篇:山脚小学2013-2014学第一学期校本教研工作总结(精)

八步街道山脚小学 2013-2014学第一学期 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一转眼,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即将结束,回顾本学期的教研工作,既是开拓创新的一学期, 又是深化研究的一学期。经过一学期的时间,我校教师积极参加理论学习、集体备课、同课 异构式上课、评课、总结反思等系列活动,圆满地按《八步教育管理中心 2013-2014学 第一学期校本教研工作计划》完成了教研活动的规定内容,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总结如 下 :

一、建立校本教研制度

为了进一步促进新课程的实施,充分发挥教学研究工作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提高全校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和能力,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规范我校校 本教研的实施与发展,本学期,我校制订《泥凼小学校本教研制度》 ,使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 有了制度保障。

二、校本教研的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本学期,我校校本教研工作的思路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一个关键,突出一个重点, 强化一个观念” 。即紧紧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个中心;抓住教研活动这个关键;突出新课程改 革这个重点;强化课题研究这个观念。创造性地开展教研工作,以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为我 校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做出贡献。

(一一个中心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更是教师的工作生命。本学期,我们要求全校教师树立科学的质 量观,坚持以人为本的质量观,坚持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质量观,努力做 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得歧视任何一个学生,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2、加强质量管理。本学期,我们组织了一至六年级的期中测试和期末

模拟测试。每次测 试后,要求各教师根据测试结果认真进行测试质量分析,找出不足和差距,及时调整自己的 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并研究改进的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二一个关键 --扎实开展教研活动。

1、扎实校本培训,以教师自身不断发展,促进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本学期,我们组织老师进行了《师德师风专项学习》 、 《新知识》 、 《新理论》 、 《新方法》 《新理念》等共 50学时的集中培训,并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了《语文新课程标准》和《数 学新课程标准》集中培训。语文、数学两个教研组每月都进行了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并进行

了全校性的优质课评比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教研活动,不断优化了教学环节,增强了教师们 的教学专业素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

2、继续开展“教学反思”活动。

要求教师以探究和解决课堂教学行为为基点,主动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自我反思。本 学期,我们要求每位教师每上完一节课后均要及时写下教学反思,并且要求每位教师每月写 一个教学案例一篇教学反思上交教研组,让老师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总结,不断形成学 科教学研究经验与成果,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3、请进来,走出去,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本学期,我们和兴义市桔山镇普子小学、兴义市马岭镇中心小学、兴义市泥凼镇球安堵 德希望小学等三所学校进行了校际间的交流,通过交流,使我校的教师增长了见识,看到了 自身和缺点和不足、学到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通过交 流活动,大大提高我校全体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水平。

4、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提高课堂实效性的课堂达标活动。

每人上一节公开课是一项面向全体教师的教学研究活动,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由教研 组长负责。本学期每位教师在组内上一节公开课,每节课都要经历说课、听

课、评课交流、 反思的过程。每听一节课,都要求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进行评课,并认真撰写评课稿,上 课教师根据授课情况写好教学反思, 以便在评课时和其他教师交流。 通过校内公开课活动动, 教师们互相取长补短,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切实得到提高。

(三一个重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1、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努力创建生命化、健康化的课堂教学。

本学期,我校要求教师课前认真备课,研究教材、教法,抓住重点,充分做好各项准备 工作;课堂上课精心组织,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引导,夯实基础,积极培养、提高学生的学 习能力;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体现作业的层次性、梯度性。

2、切实开展好“培优辅差”工作,使学生们共同进步

开学初,我们要求各科任教师根据所任来班组的实际情况, “培优辅差”工作计划,按照 计划辅导后进生,培养优等生,并定期做好抽测,及时把握学情,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 效果。

(四一个观念 --强化课题研究的重要性

加强教科研工作,强化课题研究的重要性。本学期,我校继续课题研究《当前家庭教育 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对调查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对所做出的结论进行修正性研 究,推广兴义市教育局子课题的科研成果,整理总结家长学校教育经验,形成长效机制,撰

写结题报告,结题。通过课题研究活动,极大地调动了教师们的课程研究和创造热情,让他 们感受到平凡的岗位蕴含着丰富的艺术与智慧,最直接、最有力地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三、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打算

不足:教研日程安排不尽科学,出现了前松所紧的现象,即开学初觉得时间很多,快到 学期结束时又发现还有很多工作没完成,因此时间安排很紧凑。今后的打算:一

如既往地开 展好校本教研工作,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在原有的基础上力求创新、务实,使我校的 校本教研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八步街道山脚小学教务处 2014年 1月 12日 八步街道山脚小学 2013-2014学第一学期 校 本 教 研 工 作 总 结

2014年 1月 12日

上一篇:秋季少先队活动计划下一篇:渣土运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