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数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正确处理好教与学、讲与练、进与退、思考与练习等几个关系,这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大有裨益的。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处理好这几种关系呢?

1教与学的关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就是创设一种宽松的教和学的环境,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起学生对所要学习和研究问题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实践证明,只有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才能使他们愿意学,自觉地学,主动地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体现数学课的特点,密切联系实际提出问题。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教得好,学生才能学得进。例如:在教学“三角形”这个内容时可提出下列切合实际的几个问题:(1)河流的彼岸有一大型建筑物,你能在河的这一岸测算出这一建筑物的高度吗?(2)如果河的对岸地面上有M、N两点,你能在河的这一岸测算出M、N两点间的距离吗?由于这些问题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关系紧密,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他们会迫不及待地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时如果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预习或自学,他们就会积极认真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接着讲授,学生就更容易理解,对所学的知识把握就更加牢固。

2讲与练的关系

课堂教学中要妥善处理好“精讲”与“多练”的关系。教师的“讲”必须要精要。 “精”的含义主要有四点 :一是讲解的内容要精确;二是讲授的时间要精减;三是讲课的语言要精练;四是讲授的重点和难点要精当。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和教学内容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授课的主要任务应重点放在揭露矛盾,启发诱导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做“引路人”,在弯路、关键口指一指 ,点一点 , 对于浅显易懂的内容可简单讲甚至不讲,以节省时间,引导学生进行巩固性练习例如:讲解“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这一节时,可让学生求方程1x2-5x+6=026x2-5x+1=0的根 ;再让他们计算出每个方程两根之和和两根之积,然后提出问题:方程的两根之和和两根之积与方程的系数有什么关系? 这样让学生通过观察,启发他们的思维兴趣。通过讨论思考,在他们思想上有点印象的基础上让他们算出方程ax2+bx+c=0(a≠0)的二根x1和x2并计算x1+x2,x1·x2的值。根据计算结果,让他们自己总结出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为了加强记忆,再让他们讨论用语言怎样确切叙述这一规律。

学生的“练”应该是巧练。巧是指数量适当,方法得当。不能过多或过少。练习的题目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多样性和层次性;练习的形式多样、新颖,既活跃学生的思维,又能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识。

3进与退的关系

教学和打仗一样,也要讲究策略,有进有退。教学中的“退是指发璞归真,把教学重点放到“双基”上来;进是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有的数学老师会认为“进”总是好的,而且“进”的越快越好。但这样的快速推进会引起一系列的失调,会导致中等生和后进生“吃不了”,从而失去学习信心,降低教学效果。而退则是为了更好地进。

就一堂课来说,紧紧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恰如其分地由旧知识导入新知识,讲完一个新概念或例题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理解、消化,围绕新概念,做足够的练习等。这都是课堂教学中的“退”。讲完一个单元或一章后,上好习题课或复习总结课,对新授课来说是“退”,这也是为了学生在学新知识时接受的更好,也为以后的“进”排除“障碍”。例如:讲完“四边形”后,因这一单元概念定义多,定理多,判定有好多相似之处,这样必须引导学生“退”回来,回顾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地复习总结,横串基本知识,纵串知识应用,找出规律,使学生对知识牢固掌握,为下一章的学习奠定基础。

“进”又“进”到哪里 ? 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切不可冒进。在“进”的过程中应注意因材施教,对基础好的同学组织他们成立课外数学研究小组, 让他们在解题过程中进一步求活、求变、求快,使他们成为学习数学的骨干力量,同时组织他们帮助基础差的同学。对于中等生和后进生应着重从兴趣入手,引导学生先“学进去”,然后采用慢节奏、小台阶的训练方法,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4思考与练习的关系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多思考、勤思考、善思考,对某一概念某一问题能够提出更多的为什么,鼓励学生善于多角度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有些学生在学习上表现的很“老实”,总是教师讲什么问题,他们就听什么问题,就死记硬背什么问题,不敢跳出教师所讲的圈子外。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课堂上要常提出一些问题来启发、疏导学生思考。例如:讲同底数幂的除法时向学生提出:在am÷an=am-n中为什么a≠0,m>n; 再如讲一元二次方程时向学生提出:在ax2+bx+c=0中为什么规定a≠0等问题 ,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也有助于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学生做的题,关键在于精选。选题类型要广一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数量一定掌握恰当。强逼学生做大量的书面作业,认为水多泡倒墙的观念是不可取的。对典型题目提倡多种方法来解决,对学生所做的作业要认真讲评。讲评中不只单纯对标准答案,而应向学生介绍解题中不同的思路和技巧,对解题中出现的错误引导他们分析错误原因,引以为戒。

摘要: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讲与练的关系、进与退的关系和思考与练习的关系。

关键词:数学教学,几个关系

上一篇: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下一篇:高校校规法律正当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