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渗透德育教育——教育案例分析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德育教学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占首要地位,这是无可非议的,但在大多数老师中则认为德育教育只是在思想品德课、语文课的教学中才能进行,寓德于教。或在班队课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才是天经地义的。数学是自然科学,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一加一等于二,有什么德育可教呢?我认为此言差矣。赫尔巴特曾经说过:“我想不到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德育教学如细雨,润物无声,各科教学是沙土,无时无处不渗透着细雨之水;学生似小草,吮吸着沙土里的水份。因此,数学教学中也可以无时无刻都渗透着德育教育。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就是将德育本身的因素与数学学科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

案例一:[杨辉你真了不起]

一位教师在教探索规律时,课后有一个知识,了解里边提到的杨辉三角,了解到杨辉在提出杨辉三角的时候比西方的帕斯卡三角早300多年,这位教师认为此时应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于是在介绍了杨辉三角的相关历史材料的基础上,这样提问:“大家想对数学家杨辉说些什么呢?”

生1:我想说:杨辉你真伟大!我们应该向你学习。

生2:杨辉有勤奋严谨的钻研精神,杨辉我佩服你。

生3:……

学生本以为至此就结束了,谁知这位教师继续借题发挥:“那么,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做呢?”

孩子们很聪明,在教师的“指引鼓励”下,个个说出一番“豪言壮志”。不过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也就这样过去了。

案例二:[分苹果]

一位年轻教师在教授三年级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一个大苹果,在母亲节的时候,你准备怎样分这个苹果呢?”

生1:“母亲节到了,我准备把这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给妈妈留一半,我留一半。”“你为什么这样分呢?”教师问。生1:“我一半,妈妈一半,一样多,这样谁也不吃亏。”教师未作任何评价。生2:“母亲节到了,我把苹果平均分成10份,我给妈妈6份,我留4份。”“你为什么这样分呢?”教师微笑地问。生2:“妈妈平时要上班还要照顾我,她太辛苦了,应该多给她一些。”“你真是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教师热情地表扬了她。

这时,生3举手回答:“我把这个苹果全都给妈妈吃。”这位教师一愣,连忙微笑地问:“你为什么这样做呢?”“我一点儿都不喜欢吃苹果,所以我都给妈妈吃。”此时,这位教师脸上的微笑霎时凝固起来,吃惊地说:“你怎么把不喜欢吃的东西送给妈妈,你的思想有问题呀!”

案例三:[老师你错了]

一位小学数学教师在上公开课的时候,在黑板上讲解例题的时候在黑板上这样一个算式:“学校共有6300本课外书,三年级有7个班,平均每个班分几本书?”

6300÷7=90(本)

当时老师并没有注意到自己出错了。

刚好写完的时候台下就有学生大声的叫喊:“老师,老师,你写错了,不应该是90,应该是900!”

这位教师并没有像有的老师那样说“我是故意写错的,看同学们是不是上课的时候专心听讲了”来掩饰自己的错误。

而是不慌不忙的把刚才那位叫喊的同学叫起来,说:“同学们,我提议给这位同学热烈的掌声,老师写错了,他能够大胆的给老师指出错误,你真了不起,老师是写错了,老师马上改正。”那位同学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案例1中,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难道非得让孩子们说出来吗?令人质疑的是这位教师上的究竟是数学课呢?还是思想品德教育课?那种在教学环节上追求简单的“嵌入”式或“贴标签”式的教学方式;那种牵强附会地把思想教育硬“扯”到教学内容中去的方法,我认为都是不可取的。那样只会助长了学生说空话,说违心话的坏习惯,最终使得数学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落得两败俱伤的境地。我认为数学教学最重要的是对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在培养学生认真严肃、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思维的良好的习惯。

案例2中,学生把自己不喜欢吃的苹果给妈妈,难道思想就有问题了吗?换一个角度来说,我们更应该看到这个孩子身上有着诚实的品质。孩子是敢于说真话的,而我们成人往往缺乏这种勇气。相反,成人可能会用虚伪、虚情假意来掩饰自己。不仅如此,有时为了“思想教育”的需要,我们还在教育着我们的孩子学会说假话,鼓励他们说假话。他们慢慢知道了:说真话有时不合时宜,会受到训斥,而随声附和老师的意思还会受到老师的表扬。多么可怕的教育!没有真诚的教育怎能培养出健康人的品格。

综观前两个案例,与案例3中的教师进行对比,不难看出最后这位教师做得恰到好处。使得思想教育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做到顺其自然,不做作,不把品德教育强塞给学生,注意适时适度,学生乐于接受,达到了既教书又育人的良好效果!

所以德育并不只是品德课和语文课的专利,我们数学课也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和空间巧妙的将德育渗透到里边。真正体现德育无处不在。

摘要:<正>德育教学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占首要地位,这是无可非议的,但在大多数老师中则认为德育教育只是在思想品德课、语文课的教学中才能进行,寓德于教。或在班队课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才是天经地义的。数学是自然科学,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一加一等于二,有什么德育可教呢?我认为此言差矣。赫尔巴特曾经说过:“我想不到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德育教学如细雨,润物无声,各科教学是沙土,无时无处不渗

上一篇:浅议污水处理厂必须走清洁化生产道路下一篇: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提高学生自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