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德育教育渗透初探

2022-09-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育家赫尔巴德曾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只是没有目的的手段,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失去了手段和目的”。随着新课程理念的进一步深入,学科教学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理念已被广大教师接受。笔者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深刻地认识到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又是不可缺少的。小学数学大纲明确指出:“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智力要得到发展,能力也要得到提高,重要的是要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那么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重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把学生的道德行为的教育渗透到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因此数学教学也应该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中。下面就自己在数学课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略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1 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渗透德育教育

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素材,教师应善于充分挖掘,不要认为小学数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不是算式就是文字叙述,在教学中没机会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其实在教材中,德育素材很多,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隐藏的德育要素,把德育教育无形地渗透到对知识的传授中去。例如我在教学大数的读法时,举出我国幅员面积以及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一些数据让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地大物薄、人口众多的国家,要想使祖国繁荣富强,不成为东亚病夫,就需要科学,从而激励学生要努力学习。在教学时、分、秒时就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使他们懂得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道理,从而激励他们珍爱生命、珍惜时间。教学圆时,介绍圆周率是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计算到小数点后6位的科学家,使学生懂得我国不但历史悠久,我国人民也富有聪明才智。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他们明白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如不努力学习,会愧对古人,激励他们为祖国的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教学四则运算时,讲了数学家陈景润攻克哥德巴赫猜想夺取数学桂冠,赢得全国人民的骄傲。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教学中还有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很多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2 联系生活实际,渗透德育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能抽象地讲一点道理,空洞的激励、鼓动,这是达不到效果的。我们知道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生活是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起点。对小学生而言,最为有效的教育途径就是从他们身边的生活实际出发,获得最直接的品德教育。例如:在教学“统计”时,我让学生阅读一则资料“做贺卡”,如果做2000张贺卡要消耗1棵3米高的树,据调查北京市每年圣诞节至春节期间邮寄贺卡量达3000多万张,相当于砍伐10年生树木1万多棵。如果回收1吨废纸,可以少砍17棵大树,生产800千克好纸,减少三分之二的水污染,节省一半以上的造纸能源。从而教育学生节约用纸、拯救树木,保护自己生存的环境。教学“年、月、日”时,则注意引导学生在日历上找出重大纪念日,如“三八节”“五一节”“国庆节”等以增加学生的社会常识。在解决问题教学中,我所选用的题材尽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在教育学生节约用水时,我就叫学生计算一个滴水的水龙头半小时要滴水1.8千克,你知道每分钟要浪费多少水吗?从而教育学生水资源的宝贵,我们要养成用水后随手关水龙头的好习惯。如节约粮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数学问题,帮助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珍爱粮食的高尚情操,并且做事养成高效快捷的好习惯,为他们将来成为具有优良道德品质和高度责任感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可使学生在解题中潜移默化受到教育。

3 在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不仅要寓德育渗透于教学过程中,还应鼓励和指导学生通过课外活动、课外阅读、上网查阅资料、社会调查等途径搜集资料,从中受到教育。例如,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可以让学生回家调查自己家一天、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所有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进行教育,这样学生在学知识的过程中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另外还可以开展如知识竞赛,讲故事等。如讲一讲数学家的故事,通过介绍我国古今数学家在推动数学发展领域中作出的杰出贡献,激发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基础。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探讨。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并且时刻注重学生良好学习方法和行为习惯的培育。同时教师要注重师德修养,为人师表,用自己的职业形象和语言去影响和教育学生,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这样能使学生受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小学数学大纲明确指出:“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智力要得到发展,能力也要得到提高,重要的是要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本文主要讨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教育。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渗透,渗透

上一篇:中国企业绩效管理分析下一篇:改革高职空乘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必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