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思政建设

2022-12-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语文课程思政建设

中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策略探究

【摘要】课程思政是新时期党和国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中学语文课程肩负了人才培养的重任,应全面认识课程思政的价值理念,融入语文教学实践中,提高德育成效。在中学语文课程的思政建设过程中,教师应当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转变传统育人观念,创新教学方式,提升自身思政育人能力。为学生教授语文专业知识的同时,融入思政教育元素,以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

【关键词】课程思政;中学语文;策略

基金项目:塔里木大学思政课程示范项目(2201029090);塔里木大学三全育人特色团队建设项目《胡杨精神视域下的中文系专业课程育人体系研究》(28000111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除思想政治课程外,“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道德素养,把思政教育元素融入语文课程中,不仅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提升语文课程育人质量的重要方式。中学时期是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形成的关键阶段,语文课程通过培养学生文学鉴赏、沟通交流、写作等能力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与道德情操。中学语文教学融入思政教育,首先要从中学语文学科特点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探索思政元素,更新传统语文教学方式,提升教师思政育人能力,从而使得中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卓有成效。

一、深入挖掘课本思政元素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在完成知识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在中学语文的教材中,很多课文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内容,教师在让学生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积极探索其中的思政教育元素,不断健全和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

(一)依据单元主题,梳理思政内容

语文部编版教材的编排特点为思政内容的梳理提供了便捷,每个单元都设有一个人文主题,主要包括人生、社会与自然三个方面。人生类文章可以带领学生领悟人生哲理,学会修身正己,为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为“杰出人物”,有“两弹元勋”邓稼先、“爱国学者”闻一多、“文学家”鲁迅等,带领学生学习这些各领域杰出人物精神品质,可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榜样,激发他们对人生理想的追求。社会类文章中可以学习到孝亲敬老、无私奉献、遵规守纪以及为人处世。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主题是“社会生活”,通过文言文的学习来领悟古人对生活的哲思,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其中对学习生活的感悟和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主题类文章中可以引导学生学会保护环境、关爱动物以及探索精神。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主题是“人与动物”,在学习《猫》《鸟》和《狼》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人和动物相处的情形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善待自然万物的思想意识。语文老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需要认真梳理各个单元主题以及具体课文内容,深入探索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立德树人”为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建构出全面的思政教育体系。

(二)依据课程类型,设计思政元素

阅读与欣赏类,教师可以在教材文章中探索关于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艰苦奋斗精神等思政教育内容,将其作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教学目标融入语文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表达与交流类,可以将思政内容设置为主题,例如教师设定“诚实守信”为主题,引导学生在互相交流沟通中加深对“诚信”道德情感认知,在写作中抒发“诚信”高尚的情操,让学生在提升口语交际与写作能力的同时增强思政素养。综合实践活动类,可从教材中选取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活动主题,设定具体实践活动方式,融入具有情感价值的思政元素。例如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可以通过制作公益海报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学会体谅关爱父母,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

二、更新传统课程教学模式

中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教师转变只注重专业知识与能力传授的传统教学观念,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目标纳入具体教学活动中,更新育人理念。语文教师应当积极转变“应试”教育模式,积极探索合理高效的课堂教学,运用理论加实践的教学模式,拓展教学路径,提升中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育人成效。

(一)理论加实践教学模式

课程思政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正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引导,传统填鸭式和灌输式教学方式是不可取的。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进行参与体验才能产生深层感悟,真正使学生领悟到课程所传递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现阶段,许多老师在进行中学语文課程思政建设时,只关注具体教育方法转变,忽略了学生亲身实践的重要性。语文教师需要拓展教学空间,设定具体思政教育内容,为学生搭建起课程实践平台,积极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例如,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是“家国情怀”,学生品味了祖国的语言文化、乡土风情与大好河山,在本单元学习完成后,可以举办爱国主义精神为主题的情景剧表演活动,抒发爱国热情的诗歌朗诵会,发扬无私奉献精神的演讲比赛等,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和体验中,将相关道德认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2]。

(二)拓展课堂教学路径

学生在学校语文课堂中的学习时间是极其有限的,要想提升育人效果,教师必须积极拓展语文课程思政教学路径。可以结合具体思政教育的目标,为学生推荐相关的书籍进行课外拓展阅读,既提升了学生的阅读量与阅读水平,同时又深化学生对于某一思想道德品质的理解,树立起正确的人生导向。正所谓生活处处皆语文,社会生活也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可以让同学们学习到在课本、课堂和学校中接触不到的东西,教师要积极将社会生活融入课堂教学中去,为学生创造与社会生活相互融通的课堂情境。

三、提升教师政治素养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起主导作用,其自身素质的高低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 只有具备高水平的教师水准,才能产生高效率的教学效果[3]。中学语文教师的政治素养和德育能力直接决定了其课程思政建设水平,高素养的老师会将思政元素巧妙融入课堂教学中,“润物细无声”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一)加强理论学习

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引导者,不能可以当一个“对很少的东西知道很多、对很多东西知道很少”的“专家”,扎实的政治素养和崇高的思想道德品质同等重要。拥有高政治道德水平的教师, 才能甘于奉献,以高度教学热情投身于教育事业,真正热爱学生,为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带来正确的引领。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不断的政治理论学习,逐步提升自身政治思想觉悟,以高尚师德言传身教来感染学生,真正做到立德树人。

(二)提高德育意识

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学习成绩成了评定学生水平的唯一标准,这种“唯分数论”使许多学生缺乏认同和自信,没有尊严,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性格与发展,违背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目标。作为新时代教师,更应该转变“应试教育”模式,提高道德教育意识,以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为导向,教好书,育好人。要让教学和育人“同步走”,不能先教书后育人,更不能只教书而把育人育德看作是“专人专课”之事,要自觉树立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意识,更好地发挥德育元素挖掘的主动性、创造性[4]。

(三)增强育德能力

中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不仅需要教师具备专业的政治理论知识和素养,育人能力同样重要。让语文课程的专业知识与道德品质教育协调发展,学生在学习语文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这对中学语文教师的育人能力有了更高需求。例如,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及时关注到每位学生的思想认知变化,加强正面引导,为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营造轻松活跃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深入探索课文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巧妙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将爱国精神、制度优势、优秀传统文化等融入各个教学环节中,增强思政教育的感染力,以实现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引领。

四、结语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党和国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中学语文课程是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学科教学时,要注重将语文要素与思政要素有机统一起来,实现“立德树人”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中学语文教师肩负人才培养的重任,要不负时代所赋予的光荣使命,时刻树立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全面完成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有道德、有学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1).

[2]汪瑞林.中小學“课程思政”的功能及其实现方式[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11):77-83.

[3]段鸣骅.大学语文课程结合思政教育之教学策略探究[J].语文建设,2015,(09):21-22.

[4]许家烨.论课程思政实施中德育元素的挖掘[J].思想理论教育,2021,(01):70-74.

作者简介:

王玮,通讯作者,女,山东临沂人,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作者:程靖涵 王玮

第2篇:中职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及方法探索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各级院校都在积极推进教学模式改革,以期促进课堂教学质量与课程体系的提升与完善。新课标细化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设置了具有职教特色的学业质量标准,为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工作指明了方向。当前,中职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传统教学模式遗留下的弊端亟待解决,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了现阶段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中职语文思政建设的现状,并据此针对性地提出了中职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方法,以期为各中职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程思政;现状;方法论

近年来的教育改革使得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中职学校的育人目标也逐渐向培养全面发展的的高素质劳动者与技术型人才靠拢,在实际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专业技能以及思想观念的提升优化。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高尚情操以及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具有鲜明的育人特征。当前中职语文教学模式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为使语文教育体系更具时代性、思想性与指导性,教师应以学科融合课程思政建设为切入点探索出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新方法,提升学生的思想和道德水平。

一、现阶段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过于重视理论灌输,教学形式单一

当前,仍有部分中职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与教育改革步伐,在课堂中继续采用单一的讲授法为学生讲解知识,讲解的内容也流于表面,通常只对文章的字词、语法、主题作简要分析,没有深入文章的精神情感世界。且过于看重理论知识的灌输,使得语文课堂枯燥乏味,长此以往学生容易滋生排斥语文学习的情绪。中职学生的教学培育是面向学生今后职业需求的,教师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观念不仅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无法适配今后的岗位需求。

2.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学习动力不足

“开放办学,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有效反映了中职院校招生门槛低、教学针对性强的特点,而持续的扩大招生也会导致总体生源质量水平下降的问题出现。学生在择校时经过层层筛选,一些入学成绩处于低层次的学生才会选择中职院校就读,整体学生的文化基础都较为薄弱。在日常学习中则呈现出自我要求低、自制力不足、不重视学习以及缺乏明确的未来规划等特征,不能满足学科学习的基本要求,这也是当前众多一线中职教师头疼的问题。

二、中职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

1.学科内容与思政知识融合程度不足

经研究调查后发现,学科内容与思政知识融合程度不足是当前中职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问题,这主要受语文教材内容设置的限制,教材在编写时并未意识到学科将与课程思政结合,这使得教师较难发掘课本知识中可与课程思政结合的教学点,进而使得教学活动与现阶段的教学改革任务要求不符,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中职语文教师思政教育能力不足也是两者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部分语文教师并未与思政教师进行深入的交流学习,导致自身思政教育内容了解不充分,不仅没有发挥思政教育资源对学科建设的价值,也拖慢了语文教学改革工作的进度。

2.教学模式缺乏新意

大多数教师虽已意识到课程思政资源引入对学科建设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也尝试在课堂中开展思政教育,却苦于没有找到灵活高效的教学模式。实际课堂中,语文教师在融合思政内容时往往是以分析、讲解的形式,学生普遍兴趣度不高,鲜少与教师互动,导致学科知识以及思政知识都学习不充分,不能达到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道德修养以及爱国精神的目的。教师应注重提升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及灵活性,以激发学生兴趣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前提,进一步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使每个学生的个人能力与思想得到针对性的提升。

三、中职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方法

1.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教育能力

长期以来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都没有得到学校的重点关注,这使得部分任课教师对待课程思政的实施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在实际教学中抱持着敷衍的态度。学校应以实际行动引导教师树立将课程思政融入学科教学的意识,并不断提高其课程思政教育能力。例如,可定期组织中职语文教师进行教学水平以及思政教育方面的培训,展示一些卓有成效的案例,为各教师的教学实践工作提供可靠的參考,也加强教师学科融合课程思政建设的信心,使其更加积极地在课程中挖掘可与思政理论结合的知识点,优化教学质量。

2.结合教材内容促进学科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充分融合

语文学科本身就具有促进学生思想文化修养提升的功能,将其与思政教育理论结合能进一步优化教学质量,以明确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规划推动学科朝着新课标制定的标准靠拢,使中职语文教学更为科学化、系统化。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可促进学生思政素养培养的知识点,日常化课程思政教育。例如,教师在讲授《兰亭集序》一课时,除了要带领着学生感受汉字之美,加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也要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启发学生对生命生活保持向往与热情。又如,在教学《国殇》时,教师可由作者对为国捐躯的楚国将士的礼赞转向爱国精神与英雄主义情怀的讲解,结合近代史实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

3.采用灵活趣味的教学模式

中职学生普遍对于学习的重视程度不足、缺乏学习动力,在课堂中的参与积极性本就不高,教师应优先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其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再进行系统的学科融合思政理论教学。教学模式若要兼备灵活性与趣味性则需要教师全面了解班级学生的学科学情以及性格偏好,以此为依据设计教学活动。现今的学生成长于互联网时代,是各类社交媒体的主要用户群体之一,教师可借助学生常用的QQ、微信等加强与其的沟通交流,以亲和平等的态度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从而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征,以此展开针对性的教学工作。分层化、针对化的教学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既能实现每个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进步,也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被教师关注、重视的,在学习中更有成就感与动力。此外,信息技术手段也能为打造趣味课堂提供有效助力,例如笔者就带领学生在课堂中观看热门电影《战狼》,以学生喜爱的形式与内容引导其产生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怀,以英雄事迹培育其坚毅果敢的性格品质。

4.结合实践活动提高教学有效性

中职语文课程的学习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大量的概念知识学习难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疲惫,教师应适当增加一些实践活动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通过亲身感受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从中得到感悟与启示。例如,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文艺作品的鉴赏大赛,在艺术的熏陶下陶冶自身情操并感受名人大家的精神情感世界。竞赛的形式能有效激发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深入了解文艺作品时学生也能感悟到作者蕴含其中的理想抱负或人生态度,对今后的学习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当前的中职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师过于重视理论灌输,教学形式单一;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而中职语文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也受学科内容与思政知识融合程度不足、教学模式缺乏新意等因素制约进度较缓,可参考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教育能力、结合教材内容促进学科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充分融合、采用灵活趣味的教学模式、结合实践活动提高教学有效性等方法推进中职语文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韩利.浅谈中职语文与专业课的深度融合[J].现代职业教育,2020(46):78-79.

[2]王洁欢,刘莎.5分钟小挑战游戏提高中职生学习语文积极性的实践分析[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0(05):141-143.

作者:李宏志

第3篇: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有效路径探索

摘要:高职大学语文课程融入思政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当前高职大学语文实施课程思政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高职大学语文实施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路径

从提升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出发,在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具有极强的现实紧迫性。同时,这也是落实党中央“立德树人”育人要求的必然选择。然而与此相反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当前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并不乐观,存在诸多问题。大力实施课程思政,促进高职学生成长成才,是当前切实提升新时代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迫切需要,也是高职大学语文教师的责任之所在。因此,积极探索高职大学语文实施课程思政的有效策略,是当前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与其他课程相比,高职大学语文具备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优势。大学语文课程本身就蕴含着藏着极其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学生可以受到优秀民族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高职大学语文与思政课程具有文化共通性。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更能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政治素质产生深刻的影响。具体来说,大学语文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对学生成长成才具有两大方面的突出作用:

(一)拓宽思政教育渠道。当前,党中央要求高职教育必须落实“树德立人”的根本宗旨,也就是说大学语文改变以往的各自为政的理念,必须做到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要千方百计提升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与此相悖,长期以来,有种种原因,高职大学语文远离思政教育,语文教师只管语文教学。在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大学语也需积极改革现有教育教学模式,积极探索高职大学语文融入思政教育的有效对策。

(二)增强高职学生的文化自信。近几年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出现了各种现象和思潮,这其中难免存在很多不良倾向。由于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自身思想认识能力不足等种种原因,部分高职学生容易受到西方多元文化侵蚀。为了消除以上种种因素对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的消极影响,加大对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成了必然。在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中大力融入思政教育,对高职学生进行有效思想道德引领,提升他们的政治素养,让高职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与辉煌,使之产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抵御西方文化侵蚀。

二、当前高职大学语文实施课程思政存在的突出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高职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影响到他们是否能成长成才,对其今后的职业发展和人生之路都具有深远的影响。然而,当前大学语文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有:(一)很多语文教师尚未树立强烈的课程思政意识。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在很多语文教师看来,语文课程只管语文教学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只是思政教师的事情,与自己无关。这种思想倾向直接导致了高职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严重脱离思政教育目标,使得高职大学语文和思政课程形成了“两张皮”现象,大大阻碍了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不利于他们今后的发展。(二)部分语文教师具备了一定的课程思政意识,但又不清楚该怎么实施课程思政,要么在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强行灌输思政教育,要么缺乏有效课程思政策略,导致高职大学语文实施课程思政的效果不好。(三)部分语文教师自身教育教学水平有待提高,体现在有的语文教师自身专业素养不够高,有的缺乏有效的教育教学技巧,有的未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有的未能掌握良好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滞后,枯燥乏味,难以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自然也严重阻碍了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育人功能,不利于高职学生思想正素质的提升。

三、高职大学语文实施课程思政的有效对策

(一)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课程思政,要求语文教师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牢固树立课程思政意识。高职院校应通过培训、会议等方式,引导全体语文教师树立强烈的课程思政意识。要让语文教师深刻认识到语文课程不仅要涵盖语文教学内容,也要融入思政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不只是思政教师的事情,也是语文教师肩负的责任之一。只有树立强烈的课程思政意识,才能保证高职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命中思政教育目标,使得高职大学语文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杜绝高职大学语文与思政课程出现“两张皮”现象。大学语文课程必须追求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高职院校应要求所有语文教师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语文教育教学的教育教学、教师自身成长等方方面面。想要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更好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大学语文教学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要把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教育融入到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去,极力拓宽高职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熏陶的空间。二是要通过教育宣传、学习交流、教学比赛、学术研讨等方式,引导广大语文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让他们积极互动地去探索大学语文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措施,积极推动大学语文實施课程思政迈上新台阶。

(二)积极提升语文教师的思政教育教学能力。要通过培训、监督考核等方式,让语文教师掌握较好的思政教育教学技能,把握思政教育规律,要让每一个语文教师都清楚该怎么实施课程思政,掌握实施课程思政的有效策略,提高大学语文的思政教育实效性。语文教师应以《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大力培养高职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鼓励他们创新,扩大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阅读量,大力倡导使用普通话,注意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方式提升学校率,在这一系列教育教学过程中,都要有意识地渗透对思想品德的引导,大力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优选教育内容,要选择那些能够更要契合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的语文教学点,教学管理要以落实思想教育目标为导向,密切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重视他们情感变化,选择适当契机渗透思政教育。

(三)语文教师与思政教师要加强沟通交流,有意识、有计划地提升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比如,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与思政教师的更加密切教学交流、互相听课、彼此评课、以及集体备课等方式,让语文教师逐步掌握更好的思政教育方法。通过与思政教师的相互交流,语文教师可以学习到把握思政教育切入点的技巧和方法,通过提升思想理论水平,语文教师可以更加有效地实施课程思政,由此便可提升高职大学语文开展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效果。

(四)打造一支具备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素养的高素质的大学语文教师队伍。当前,由于多种原因,不少大学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尚有待提升。特别是在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大环境下,部分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这其中既涉及到多方面能力与素质。这包括语文专业素养提高、教学技巧优化、思政教育素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策略与掌握先进信息技掌握等方面。

参考文献

[1]何晓丽.高职大学语文实施课程思政教育的探析[J].知识库.2021,(06): 87-88.

[2]韩艳玲.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优势、困境及对策[J].潍坊学院学报.2021,21(01):90-91.

[3]谢悦辰.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改革路径思考与实践[J].品位经典.2021.(01).77-78.

[4]杨琴.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J].科技资讯.2021.19(03):67-68.

本文系2020年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程思政专项《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02094S)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苏和丽,女,1982生,四川隆昌人,重庆旅游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

作者:苏和丽

第4篇:【课程思政①】高 燕: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学科为引领,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和其他各学科协同一致、合力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使学校各方力量、各种资源、各类课程都能发挥育人功能,实现“协同效应”。“课程思政”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教学和研究全过程,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从战略高度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促使各专业的教育教学,都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探索实践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途径。目前高校在“课程思政”的改革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形成了代表性的课程,但在整体设计、路径与载体、效果评价、保障机制等方面的规范建设和制度支撑相对薄弱,导致教学改革动力不足,教师教学效果良莠不齐,学生对课程的认同度和获得感不均。本文通过分析“课程思政”面临的关键问题,介绍成功经验和做法,探寻课程建设的基本规律和解决路径,对于全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具有现实意义。 “课程思政”面临的关键问题 “课程思政”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就是“无源之水”,缺少了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就是“无本之木”,忽视了课程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问题。 1.管理理念:完善教学设计和整体规划 在领导机制方面,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对思政课的管理理念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要素。高校领导要立足学校在本省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为引领,上讲台,讲大课,传大势,让马克思主义在专业学科中“发声”、教材中“现形”、论坛上“亮剑”。在教学管理方面,高校对于课程培养方案、教材选定、政治标准等关键教学环节的管理是建设好“课程思政”的重要手段。教学主体方面,高校马克主义学院在“课程思政”的建设中要发挥应有的协同引领作用,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协同创新机制,形成科学化、标准化、精细化的建设管理办法,实现“课程思政”教育过程的科学化、规范化建设。 2.改革措施: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载体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高校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中心环节和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在学科建设方面,高校要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理论研究,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提供学理支撑。在教学载体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其他人文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之间的教学与科研双向融合和共建机制需要不断创新,尤其针对人文社科类的专业教师,要在将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方面开展日常教学训练和教学思考,使其能够精准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回应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的现实需求。 3.教学方法:提升专业化队伍和教学能力 教师是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决定性要素。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急需培养高水平的思政教师队伍。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师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对“课程思政”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待发力。在教学能力方面,要针对专业课教师开展富有针对性、示范性的“课程思政”教学指导,形成常态化的集体备课制度、教学激励制度,并将教材话语转变为教学话语,提升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教学方法上,不同专业背景下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不够完善,部分高校教师在讲授政治学、法学、新闻学、经济学等专业课程时忽视了要增强学生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对于教师如何在专业课中发挥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还需必要的教学督导。 4.体制机制:构建多学科的教学合作和激励制度 在教学中形成有效互补的合作机制,构建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多学科间的合作机制是“课程思政”常态化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教学平台建设上,其他专业和高校职能部门对“课程思政”缺少主动融合意识,制约了工作合力的真正形成,需要形成针对思政课教师和其他专业课教师的信息沟通渠道、教学交流机制和智库共享资源。在教学团队建设上,为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建立共建、共享、共惠的教学平台,联合高校教务处、团委、学工部等职能部门开展多领域、多维度的“课程思政”建设,迅速形成“课程思政”改革的内生动力。 “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实践经验 为解决上述问题,突破思政教育的瓶颈,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近年来,我国各高校在“课程思政”核心理念的指引下,积极构建全员、全课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在“课程思政”改革的实践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明确主体责任,发挥引领协同作用建立教学团队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要将“立德树人”作为高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明确“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主体责任,做好课程的整体规划。上海按照“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部门协同配合、以行政渠道为主组织落实”的思路,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所有高校都成立了“课程思政”改革领导小组,所有高校党委书记均亲自担任组长,并设立专门办公室推进落实。武汉大学成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学校教务处、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积极配合学工、研工和学校德育中心,有效发挥行政职能,将“课程思政”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予以推进,校、院两级分管思政和教学工作的条线紧密结合,学校各部门整合资源,为“课程思政”工作的实施、研究和创新提供技术支撑。 2.把脉学生需求,找准学术突破口创新教学载体 通过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协同、科研协同,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协同创新的同频共振。武汉大学面向大学新生的专业基础课“测绘学概论”是一门讲授测绘专业技术的专业知识课,教师由宁津生等多名测绘学界的知名教授和两院院士构成,课堂上每人主讲一个章节,每周一次课,教授们生动演绎的爱国思政课,用无形的价值观教育与有形的专业知识深度融合,使“院士课”成为思政教育的鲜活载体,让一代代大学新生入脑入心。复旦大学开展“中国系列”选修课程,从选题入手,发挥学校办学优势,既紧扣时代发展又回应学生关切,既具备深厚学术积淀又有效激发学生求知需求,在师资上聚集业内领军型顶尖师资团队,开展专题式教学,在方法上注重开拓创新,融合了课堂主讲、现场回答、网上互动、课堂反馈等教学方式,巧妙地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要义于多样化课堂教学之中,在引人入胜、潜移默化中实现了教育目标。上海中医药大学“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医学生的基础课,通过30分钟的“解剖第一课”诠释遗体捐献的意义,增加了对遗体捐献者感恩的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医学责任意识的审视,因而也被学生称为“人生大课”。 3.完善评价标准,建立教学效果为导向的激励机制 努力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思政课的牵引和带动作用,引导教师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创新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等主题开展课题研究。建立对课堂效果“双评估”的体系标准,增强对课堂育人效果的评价比重。广东省高校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模式中,将学生的思政课成绩和学习表现纳入学生入党推优的考核标准,进行教学效果师生双向打分制度,除了课堂满意度之外,还要考察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以及学生思想意识过程中的知识内化和价值认同。湖北省高校加强教师思想教育和管理服务,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施细则,严格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度,进一步完善教师评聘考核机制。南方医科大学在职称评聘、教师资格认定等工作中完善了学校职称评聘制度和标准,实行岗位动态管理。复旦大学以高校教师教学激励计划为抓手,落实育人价值导向,针对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和任课教师的育德实效开展绩效评价,据此作为是否继续给予支持及支持额度的重要依据,为促进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提供了重要途径。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学校的专业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最大限度发挥课堂主渠道功能,扭转专业课程重教学、轻育人的情况。 4.打通专业壁垒,优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教学资源 实现“课程思政”教学与育人功能的统一,其关键在于领导的意识、教学激励制度、协同作战的工作机制。上海中医药大学充分利用三学期制的优势,每年设置10周的实践环节开展“服务性学习”,当学生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社区、服务病患时,自然而然地提升了使命感和责任感,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标。华中农业大学在学生培养方面,引导学生深入农村、服务农民,献身农业。广西中医药大学每年组织青年专家博士带领学生到农村最艰苦的地方进行义诊,让青年志愿者深入基层、深入社区、深入工地,引导师生在思想政治觉悟方面内化于行。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30所高校已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统筹做好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各高校普遍把思想政治表现作为首要标准,严格教师准入制度。武汉大学提供50万元经费资助了5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项目,集结60多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推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在线课程,为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提供示范。 “课程思政”改革的路径思考 从“课程思政”改革实践的经验出发,可以看到,建立“课程思政”长效运行机制和协同创新机制,并及时总结经验使之深化、优化、固化下来,是确保“课程思政”取得实效的关键。今后一段时期,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应重点在强化价值引领、推动理论建设、促进机制体制创新、形成协同育人机制等方面持续推进,真正构建“大思政”的新格局。 1.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引领,借助多学科方法共谋划 在高校的“课程思政”改革中,一是要明确学校党委在改革中的主体责任。高校党委在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进行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时,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二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支撑。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遇到的或与教学相关的理论问题作为科研重点,及时加以研究解决,并把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为教学内容,实现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育教学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三是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示范和辐射作用,借助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专业理论和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大问题,构建学科交叉研究平台和对话平台,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实问题,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成果,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协同创新大格局。 2.解决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辩证关系 一是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地位,让思政课上出“学术味”。思政课的教学中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背景,切实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科学问题,也要解决“为谁主张”“为谁服务”的价值追问。在课堂教学中要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把最新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让思政课走进学科前沿,更有学术味,更有穿透力。课堂中教师要以问题为导向,要用活的案例、活的方法,回应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现实困惑,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二是突出专业课程教学的育人导向,使专业课上出“思政味”。高校应立足实际情况,发挥专业课程本身的特色,提炼爱国情怀、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精神等要素,转化成核心价值观教育具体而生动的载体。学校要在专业课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融入到教学要求,根据学生专业学习的阶梯式成长特征,以及学生遇到社会问题的复杂度,系统设计德育递进教学路径,并固化于教学大纲中,推进思政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全覆盖。在课程的教授过程中,注意“入深入细、落小落全、做好做实”,注重课堂形式的多样性和话语传播的有效性,避免附加式、标签式的生硬说教,要深入分析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心理特征、成长规律和价值取向,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悉心点亮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专注度,引发学生的知识共鸣、情感共鸣、价值共鸣。 3.完善哲学社会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 学术评价体系是学者开展教学和科研的“指挥棒”。高校要改革用自然科学的标准衡量评价哲学社会科学,以西方的学术评价体系来评价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现有评价机制。要转变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体系,侧重教学的过程评估,要将评价体系的重心落在“立德树人”的总任务上,以学生成长和发展为标准,完善教师职称聘任的评价体系,要将文章数、项目量、批示级、人才衔等科研考核指标,转向以教学质量为重心,学生成长发展为标尺的评价指标体系,形成教书育人与实践育人相统一,让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对于教师为学生做心理咨询、参与学生竞赛辅导、积极投身教学竞赛等育人实践成果纳入到教学评价考核体系中给予应有的认可,鼓舞广大高校教师将工作的精力和热情投身于教学全过程。同时,严格“课程思政”教师的选聘以及教学培训制度,强化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领,突出综合素养课程的育人价值。制订专业课程育人教学规范和评价标准,编制课程教学指南,推广试点经验,努力彰显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育人价值。 4.创新合作机制,拓展教学资源,构建协同育人新机制 一是打造教学实践平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堂与生活相结合,把教学实践打造成为德育融合的重要阵地。通过协同创新中心、智库团队等科研合作机制,推动原先以学院、学科、课题组为主的科研模式,向跨学科、跨专业、校内协同创新的模式转变。二是关注师资发展。通过“学习、对话、实践与反思”的培训模式,从素质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视角,将育人要求和价值观教育内容融入专业教师的话语体系,强化专业课教师作为学生专业能力和价值观引领者的影响力。三是加强协同育人。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统领,整合其他哲学社会学科和学校宣传部、教务处、学工处、团委等职能部门,探索“课程思政”一体化管理路径,将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辅导员及社会资源打造成“育人共同体”,实现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职能互补、优势叠加,做到教育与教学的有机统一。

第5篇:**学校思政课程课建设情况报告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落实我市中小学思政课建设,推动学校办好思政课、教师教好思政课、学生学好思政课,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形成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情况报告。

一、思政课建设机制

我校思政课程,由学校党支部直接领导,杨关欣校长把握学校思政课的教育工作的方向和工作目标,具体落实到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全过程中,监督学校思政课教学情况。由学校教务处和学校思政课教师具体负责实施思政课教学工作。学校领导和教务处坚持深入到班级思政课课堂,加强与任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及时了解教师课堂教学情况。

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狠抓思想政治工作。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相关文件,领会其精神;对思政课教师的授课内容、授课计划和教学实践各环节严格把关;重视师德建设,利用政治学习,积极开展师德规范的学习交流活动;保证正确的教育方向在思政课教育教学内容、主体、目的、方法中的切实实施。

学校现有思政课教师19名,负责学校1至9年级的思政课教学工作。专任教师4人,其中高级教师一名,中级教师三名。兼职教师共有15名,其中初级教师4名,中级教师7名,高级教师3名。学校积极组织思政课教师研讨教研、学习,积极选派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教师培训活动。

为配合思政课教学工作,学校贯彻落实上级精神,组织班主任教师和其它学科教师,积极开展学科德育渗透,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养成教育成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三、思政课教育教学

根据学科设置标准,学校开设了1至9年级均开设了《道德与法制》课。1至6年级每班每周均开设了2节课程,7至9年级每班每周开设3节课程。在思政课教材选用上,学校严格统一使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部编教材。

为加强学校思政课学科建设,每学期开学前,学校教导处组织思政课教师做好备课工作,认真研讨教材,加强对教学大纲的掌握,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讨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交流教学经验。

通过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把课本理论知识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采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促进了思政课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进。

四、思政课建设保障

学校加大软硬件投入,学校为思政课等科任教师办公室配备了联网的电脑,以保证思政课教育教学及办公需要。

学校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严格按照“课程设置标准”,开齐学科,保证学校思政课的正常开设,保证专任教师任教思政课的建设思路。

五、思政课与实践相结合

1.学校依托各种“活动日”、“活动月”,结合思政课、班队会等,开展一系列以思想品德教育等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2.开展思想品德专题教育周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个体到集体,从外表到心理,形成爱祖国、爱人民,积极健康向上的品质。

3.充分利用升旗仪式、板报、手抄报等形式,积极开展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养成教育等德育活动,使我校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形成健康、文明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促进校园和谐。

第6篇:“课程思政”建设须打破三个误区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要求,许多高校启动“课程思政”建设。但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课程思政”建设泛化,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结合机械化,建设的课程标签化等现象。为此,我们必须打破思想藩篱,走出实践误区,回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初心和使命,解答新时代的新命题。

要打破“课程思政”是“思政课程”同义转换的误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效的系统性延展。“思政课程”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内容和主要目标的课程,在高校直观表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思政”则是挖掘各门课程中所蕴含的潜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课程本身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全部课程人才培养任务的正本清源,是对各门课程立德树人效能的不断发掘。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解决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的问题。

“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调动任课教师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自觉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及目标中,让学生在各类课程的学习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认同、理论认同、制度认同、文化认同。

要打破“课程思政”是思政元素简单嵌入各门课程的误区,实现思

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的有机融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将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进行必要的结合。这种结合不是嵌入式结合,而是要在“大思政”的育人格局下,使其发挥“1+1>2”的整体效用。这是一种生态重构,是一种精细的浸润式的隐性教育而不是粗放的漫灌式的显性教育。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坚持以专业课程为载体,不能将专业课上成思想政治理论课,也不能让课程仅仅停留在知识传递的层面,要努力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

在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要对所授内容深入分析,提炼出本学科、本专业、本课程的科学精神、价值取向以及伦理规范,将课程的思想性和价值性表现出来,让学生在各类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实现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要打破“课程思政”是对各门课程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功能消解的误区,实现全部课程的价值彰显。“课程思政”要将被“遗忘”和被忽略的育人向度从每一门课程中发掘出来,这不是对各门课程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功能的消解,而是对其价值的进一步彰显。在当前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陷入两个误区:一是把立德理解为机械的道德输出和简单的价值传递,认为接受“思政课程”的理论教育就是完成了立德的任务;二是片面追求学科知识的所谓“客观、中立与价值无涉” ,认为学科课程应该坚持“绝对的客观” ,而不去发掘学科知识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实际上,每一门学科的发展都反映着勇于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每一个科学发现都反映着敢于质疑权威的创新精神,每一项技术发明都反

映着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责任意识。

广大教师要积极主动挖掘各门课程中所蕴含的价值与精神元素,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隐性地传授给学生。教师要立足课程自身的特点,把深藏于知识表层符号、内在结构之下的人文精神与价值意义发掘出来,在对知识的解释中、对世界的描述中,将内含的精神和价值外化为教学实践,内化为学生的精神涵养和价值追求。

第7篇:思政部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教师手册

一、 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及其设置意义

二、 部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的性质、学分、课时和开设时间

三、 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的管理模式

四、 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指导教师的职责

五、 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各门课程课堂理论教学关系

六、 思政课实践教学主题或项目的选定

每门课按专题或模块提交实践教学主题或项目

七、 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形式和种类

按照上述实践教学的主题或项目(包含必选项目和自选项目)通过演讲 调查 主题参观 自愿者 主题辩论赛、经典诵读体会、征文比赛、影视观赏等等形式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分成大类:如调研类、观读类、竞赛类、打工或勤工助学类、三下乡或志愿者活动类等等

八、 思政部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涉及的主要知识门类

九、 教师对学生实践教学的过程指导

十、 教师思政课实践教学课时计算

指导每类活动大致可报课时量

附:教师实践教学活动计划书、登记表等等

思政部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学生手册

一、学生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总体要求

二、学生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组织形式

个人

小组(人数)、班级

三、学生参与各种形式实践教学活动的要求

1、观读体会类活动要求

2、社会调研及论文的写作要求

3、

4、

四、学生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和考核标准

1、 社会实践报告和社会实践论文的评价标准

附:各种学生需填的表

如: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申请登记表 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情况记录表 社会调研报告或论文的开题报告表

第8篇:《思政实践专周》课程要求

一、课程概况

本课程是全校本科各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普通高等学校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必修课。

本课程任务是:通过实践教学,学生进一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问题;了解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国史、国情,学生进一步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掌握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历程及其内在基本规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明辨是非与把握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勇于实践的能力,组织与沟通的能力,正确价值评价的能力,为将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政治素养基础。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 1.经典文献选读

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具体内容,学生选读马列主义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献1篇,了解它的写作背景,掌握它的基本内容,运用自身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对它进行分析,深刻理解它的要旨,领会它的时代意义与影响。撰写1000-2000字的读书笔记。

2.纪录纪实赏析

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实际,学生精选1部反映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历程的文献纪录片或纪实片,了解它揭示的时代环境,掌握它突出的主题,运用相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剖析,深刻理解它阐释的社会发展规律。撰写1000-2000字的学习观后感。

3.实地考察感悟

联系班级团日活动主题,学生选择重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处进行实地学习考察,了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基本情况,掌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主要内容,深刻理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现实启迪意义。撰写1000-2000字的参观体验感悟。

4.讨论交流评比

学生将实践中最深刻的认识与体会汇集成发言讲稿,有鲜明的主题,明确的观点,比较充分有力的论证。学生以6-8人组成一讨论小组,在小组内展开讨论与交流,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评价原理,对小组成员的发言从内容、表现形式、参与状况等方面进行评价。撰写本人1500字的发言讲稿,以及每个小组成员40 -100字的简短评语。

5.专周作业提交

学生四个阶段的作业,统一采用信签纸手写完成,时间为校历第18周周三。

另:经典文献选读, 纪录纪实赏析,建议采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资源共享课程平台提供的资料。 进入平台的方法:

“重庆科技学院”首页()→点击“信息门户” →输入用户名、密码,登录→“服务通道”板块点击“教务在线” →点击右下部“访问旧版” →点击“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平台”→点击展开“所有院系” →点击“法政与经贸学院” →点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进入→(1)实践教学→音影赏析、文献选读;(2)拓展资源→文献资料、影视资料

第9篇:思政《基础》精品课程整体设计研究

【摘 要】高校《基础》精品课程的设计和建设,对培养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凸显实践性和开放性的“基础”精品课设计,形成实践育人的课程教学体系。其目的是为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法制观的实效性教学服务。

【关键词】精品课程 整体设计 实践育人

前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①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法制观教育的主课场。探索具有高职特色思政《基础》课的实效性教学,寻求实践育人的新思路,构筑实践平台,融入于“开放性”教育思路,颠覆性的教学变革是精品课程整体设计与建设的初终。

一、《基础》精品课程设计的定位与理念

(一)设计定位

1.课程的性质。《基础》课程教育内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主要进行思想道德法制观教育,提高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素质能力,解决高职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课程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以培养适合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②。《基础》课程必须围绕根本任务,突显教育的职业性,职业的道德性和职业发展的导向性,重视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质的培养,塑造符合时代特征精神的“职业人”形象,实现会就业、能创业的合格职业人的目标。

(二)设计理念

1.“三向均衡合一”的课程教学理念

教学模式――三位一体:运行课堂互动教育――校园体验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的教学模式,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一致。

培养核心――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职业人生的核心基础。运行《基础》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职业诚实和职业奉献精神,解决未来在成长成才过程中的职业道德操守问题。

教育导向――就业创业:以就业为导向、开拓创业操守的准坐标,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促进社会协调全面发展。

2.“五元方略”的课程教育思路

教育导向性。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针,把开展正确的思想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建立在人才培养的导向之中。

培养职业性。在满足职业岗位技能素养的同时,培育职业道德素养。让学生在职业岗位上会做人、会共事,成为有道德的人。

方式主体性。突破传统教学模式,通过课堂鲜活、校园多姿、社会多态的文化释放,把学习主动、自主探索融为一体。

途径实践性。通过学生的社会调研、网络体察、热点透视、革命传统教育、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结合,深化知识的理性认识。

适应开放性。通过课程网站资源,开展多空间的师生互动交流,展望共同人生的精彩世界;让学生进入全新的科技领域空间。

二、《基础》精品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与教学途径

(一)教学内容革新

1、“一核多维”课程体系教学。“一核多维”是指以《基础》课程内容为核心,以“职业发展指导”“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文综合素质教育”为课程延伸体系,构筑校园体验、社会实践教学平台的课程教学体系。

2、课程体系项目化教学。将《基础》课内容研究分解为:“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的二篇,并拆分为“思想观、道德观、法制观”三模块,设定为八个专题教学。实行核心课的思想观部分与“心理健康教育”“人文综合素质教育”项目对接,道德法制观部分与“职业发展指导”“安全教育”项目对接形成多元情境空间的体验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

(二)、创新教学途径

1. 构建“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为“基础”课适应时代性、开放性、实效性的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直接服务于职业素质的形成,构建“课堂――校园――社会”动态趋进式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

2.创立“三?i推进”教学方法。本课程在借鉴吸取国际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四步循环教学法的基础上②,构建“知理――体验――评价”三?i推进教学法,以适应动态趋进式的教学模式。

3.开创学生团队学习模式。职业人的核心是职业素养能力,其素养能力离不开团队的辅佐。建立每个自然班8-12人的学习团队。每队设召集人、策划人和主发言人等,课程实践以团队为基本单元组合进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4.实行量化与非量化的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由原来一卷定成绩的终局评价机制,创新考核评价体系。突出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平时考核加大平时成绩比例(占60%),对习作论文、课堂出勤、团队活动、实践表现、服务影响等五部分成绩构成。实行逐项量化计分和非量化相结合。

三. 教学手段革新

1、教师队伍及教学团队建设。本课程要建设不少于12人的教学队伍,形成“一核多维”课程教学团队。教学团队是一支结构优化、专兼合理、教研并重相谐调,高职特色鲜明的师资队伍。

2、教学手段要素改革。在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网络教育手段的基础上,改革教学资源、优化教学内容,开展集体备课等,弥补教材和黑板的感性缺陷,突出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的实际,增强大学生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发?]教学信息、知识博览、安全沟通、权益维护、心理咨询、法律服务、就业设计、创业构思等即时性效果。

3、教学实践模式运行。充分挖掘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区域性的红色资源、司法资源等教育基地,开发现代公司企业、农业场所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整合校园文化资源实践平台,建立多种学生社团,组织校际合作、科技交流、校友联谊等教育自主活动,形成生动活泼、空间多维、?r活有益的多功能的实践育人活动。

四、实践平台建设的设计

1、校内实践平台建设的设计。设计校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讲坛报告厅、多媒体教学中心、多媒体教室、就业指导中心、学生辩坛中心、爱?胫饕褰逃?广场、国防?事教育训练基地、心理咨询中心、安全教育中心、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心协”网站等育人基地。

2、校外实践平台建设的设计。开发红色革命资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立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法律援助中心为法制教育基地,建立社区、公司、敬老院等志愿服务基地,建立暑期“三下乡”活动机制,建立与企业集团共建的创业孵化基地,建立现代农村、农业的“示范生态园”基地。

【参考文献】

[1]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教育部.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征求意见稿[Z].2010-9-13

作者简介:范立仁,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精品课设计与建设研究。

上一篇: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制度下一篇:班组企业文化建设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