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问题与改革实践

2022-11-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建筑材料》课程既是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 又是一门应用技术课。它是研究工程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技术性能、适用条件、试验方法和质量检验等方面的学科。通过本课程的教学, 不仅要使学生有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 还要体现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中能够正确评定材料性能、合理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的应用能力。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等实用性人才”为主要目标, 如何使《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更好的衔接, 对于促进高职院校《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改革, 提高高职教育的整体质量, 具有深远意义。

1《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问题

1.1 教学内容繁多, 实践课时偏少

本课程所涉及的教学内容知识面广, 包含的建筑材料种类繁多, 各类材料又有各自的特点, 相互之间逻辑性不强[1]。内容中多是各类建筑材料的性能规范、技术要求, 工程实践案例少, 学生难以建立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相结合。课程中实践课时主要是建筑材料试验。由于本课程一般在低年级开设, 学生对建筑工程专业没有深入的了解, 加之实践课时所占比例较小, 学生做试验只是为了完成试验报告, 致使学生遇到实际工程问题时无法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 也就不能有效地实现本课程教学目标。

1.2 教学方法单一, 师资水平偏低

本课程现行教学方法多是以老师为中心的“满堂灌方式”, 老师照本宣科, 学生记笔记, 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2]。为了应付考试, 学生只有被动地对课堂知识死记硬背, 难以有更深入地创造性思考。这样的教学方法势必抹杀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师资水平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多高职院校中, 刚毕业的年轻老师所占比例很大, 年轻教师因缺乏实际工程经验, 在教学过程中无法运用工程实例来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导致课堂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应用脱节。

1.3 考核方式过于守旧

大多高职院校把本课程作为建筑工程专业的考试课, 采用传统的百分制考试命题方式, 强调理论知识的考核, 而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评定。试题答案的唯一性与片面性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学生创造性的开发与发展。

2《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改革途径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的专门人才为目标, 因此, 本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迫在眉睫。首先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应随着我国就业情况与市场岗位需求相应地拓宽和更新[3], 及时了解各种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与研究, 扩大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知识范围, 了解更多建筑材料的新信息, 为以后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 本课程教学内容应紧密联系工程实际, 有针对性的来教授建筑材料的特性、使用方法以及该材料在实际工程使用中出现的问题等, 这样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 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其次, 随着教学条件的发展,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演示教学法、启发式、讨论式、开放式试验教学法、案例教学法[4]等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机的结合来进行教学, 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第三, 考核方式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以能力考核为主, 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来命题[5], 提高学生在分析问题时灵活应变能力、判断能力的发挥。

3《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就是要做到教、学、做的有机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 引导学生参加企业生产实际, 才能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以达到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6]。实训是高职院校学生面向社会、面向建筑工程岗位, 学用结合的重要环节, 是增强学生建筑工程专业技术感性知识, 掌握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技能和操作技能的重要教学内容, 是培养实用性人才、专业岗位技能训练, 满足建设工程实际工作需要极其重要的一课。基于我院学生基础知识薄弱, 动手能力强的特点, 作者把《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搬进了实训基地, 对本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

本次教学改革对象为2008级建筑工程技术班, 共24人, 分成6组, 每组4人, 分别在拉萨市环保局建筑工地中参加钢筋绑扎、钢筋弯曲、模板加工安装、滚筒式搅拌机操作等实训课题 (表1) 。每组学生每隔三天轮流从事相应的岗位, 以保证每位学生都能熟悉每个工序。

当天实训结束, 每位同学需撰写好实训报告, 并在班级以演讲、讨论的方式交流当天学习心得体会。为了解学生技能实训的效果, 作者对学生进行了技能实训学习问卷调查, 全体学生都认真参与, 为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指导和建议, 问卷结果详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 通过让学生深入到工程实践中去巩固和充实课堂理论知识, 将所学的知识与建设工程实际岗位的施工操作有机结合, 掌握典型建设工程项目主要工作岗位的技能, 不仅丰富了课堂中所学理论知识,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专业素质, 全面提升职业技能。

4 结语

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改革发展, 开展《建筑材料》课程教学, 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改革与探索, 是培养实用性、技能型人才所必需的。作者结合学生学习的特点和当地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利用理论教学和实训相结合的方法对《建筑材料》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初探,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以后高职院校《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改革深入提供经验参考, 使《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摘要:根据高职院校《建筑材料》课程存在的教学问题, 本文提出了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途径, 并运用理论和实训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改革初探, 有效地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建筑材料,教学问题,改革实践

参考文献

[1] 张黎.高职院校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2] 王刚.建筑材料课教学新方法探讨[J].成都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5.

[3] 李瑞璟, 何锦云.建筑材料的教学与改革[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03.

[4] 朱劲松.关于高职建筑材料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山西建筑, 2008.

[5] 尹健, 李益进.建筑材料教学改革实践[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6] 刘梦溪.高职建筑材料课程工学结合教学探索与实践[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上一篇:优快钻井技术的特点及趋势下一篇: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