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2022-09-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与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 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 强调五个统筹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是现阶段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一要坚持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二要以人为本,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要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这是由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和本质规定所决定的。

一、加快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也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物质基础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就是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主题, 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社会的发展首先决定于经济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必定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繁荣和兴旺, 是需要经济基础来支撑的。只有经济的充分发展, 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只有经济的充分发展, 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从而实现我们党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从根本上说也决定于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在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中, 要防止因为强调各方面的全面发展而忽视经济效益在整个后勤实体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我们必须在坚持以提高经济实力为重点的基础上, 来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发展, 促进后勤实体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从目前情况看, 尽管通过几年来的改革和发展, 高校后勤实体的经济实力保持了快速增长, 但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现有的经济发展能力和水平, 与高校整体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 与后勤员工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还不相适应, 后勤实体内部的很多不和谐因素, 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与发展还不充分有联系。因此, 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 要始终坚持把发展放在首位, 发展是高校实体的第一要务。只有经济实力增强了,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才能有充分的物质保障。

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规定。也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内在要求

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群众的需要出发,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规定。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也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中, 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牢周树立坚定不移的服务思想和师生观念, 坚持为教学、科研和师生服务的方向, 在思想深处真正确立“师生至上, 服务第一”的思想, 把“让教工满意, 让学生高兴”作为后勤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急师生所急, 办师生所需, 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

坚持以人为本, 就要不断满足后勤员工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特别是要切实维护和保证后勤员工的切身利益, 鼓励员工依法经营, 真诚服务, 真心奉献。坚持以人为本, 就要为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 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 特别是要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嗣, 激发企业和员工的创造活力, 推动后勤实体不断进步。坚持以人为本, 就要规范管理, 切实保障员工的权利, 使员工当家有权, 做主有位。

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主线。也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核心内涵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是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是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全面是指空间各个方面都要发展, 协调是指内部各个方面的关系彼此要相互适应, 相互促进, 可持续是指时间的延续, 强调发展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

只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才能在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条件下, 逐步理顺高校后勤各个方面的关系, 促进高校后勤实体发展更加健康有序, 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内部管理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和创新, 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持续巩固, 构建和谐后勤实体能力不断增强。只有在高校后勤实体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 才能实现和谐兴企、和谐创业、和谐安企, 才能为高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坚宴的后勤保障, 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的后勤服务。

摘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重要举措, 是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探讨制约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因素, 分析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应坚持的原则, 指出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加强创新建设, 推动改革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使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果。

关键词:科学发展,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参考文献

[1] 陈培金.新形势下高校后勤企业发展之路初探[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9.21

[2] 关德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十年再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 2009.11

上一篇:九龙坡区:推广先进实用农业技术力促农民增收乡村振兴下一篇:提高氢氧化铝原料转化率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