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发展论文

2022-05-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高校就业指导人员职业发展问题关系到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当前高校就业指导人员职业发展困境包括外职业生涯和内职业生涯两大类,其根源在于就业工作职能转型不到位、学科建设缓慢以及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等。突破高校就业指导人员职业发展困境,需要在就业工作转型、建立职业发展长效机制、学科建设和个人规划等层面进行努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发展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发展论文 篇1: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

[摘要]文章分析了用科学发展观引领新时期高等教育工作,提出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统筹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正确把握教育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努力推进高等教育的多样化,促进高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高等教育 改革发展

[作者简介]张诚(1953- ),男,山东邹平人,山东交通学院副院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与管理。(山东 济南 250023)

[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也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战略地位。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意味着高等教育服务对象的变化,高等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发展模式乃至整个发展观都要主动调整,而这必将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产生重大的影响,科学发展观对于指导高校的工作具有重大的、根本性的意义。用科学发展观引领新时期高等教育工作,要求我们在思想观念上不断有新的解放,在战略决策上不断有新的发展,在工作举措上不断有新的创造,着眼于新的实践,按照教育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根本要求,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坚持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是实现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核心。以人为本是教育的本质,是现代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特征和价值所在,是高等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以人为本,就是突出人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这既是高等教育工作的中心,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

1.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育人为本就是要以培养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成人成才,一切都着眼于调动和依靠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围绕育人目标,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所在。各项教育工作都要始终围绕育人这个中心,教师要热爱学生、无私奉献,学校党政部门要增强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意识,教育行政部门要增强为学校、为基层服务的意识。

2.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办学要以教师为主体。教育质量的高低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成败,从根本上讲,都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人才是第一资源,这个论断在教育系统内体现得最为明显、最为彻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集聚一批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一项根本性任务。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要以提高教师素质为中心,高度重视加强师德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依靠改革调动教师的内在积极性,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不断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明确教师的主体地位,完善用人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不断推进学术自由,鼓励学术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改革和完善教师教育体系,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要在高校内率先营造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用人环境,采取超常规措施培养高层次人才。

二、坚持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必须统筹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

教育的科学发展,必须是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辩证统一的发展,但这四者的统一是有条件的。规模的扩大不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同时要与结构的调整相结合,结构调整的目的在于提高学校办学的质量,上述三者又要服从于效益的需要,向规模、质量、结构要效益,从而实现高校的协调发展。

1.规模适度,与办学需要和条件相吻合。确定一所学校的办学规模,可以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两个方面加以考察。从必要性角度来看,就是以国家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来衡量;从可行性角度来看,就是以学校的承受程度来衡量。简言之,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资源的效益,而又不降低办学质量的办学规模就是适度的规模。

2.质量一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是立校之本,办校之基,强校之源。一流的办学水平是每个高校的必然追求,但质量标准却不能强求统一,这里所谓的“一流”是就各自所属的领域而言,追求统一的质量标准既无可能,也不必要,更是对有关高校乃至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的巨大损害。

3.结构合理,各个领域协调发展。学科结构,包括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关系,应用学科与基础学科的关系。我们要协调发展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应用学科与基础学科,要像重视自然科学那样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像重视应用学科那样重视基础学科。层次结构,即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的关系。目前,我国的部分高校中存在着重研究生教育轻本科教育的现象。我们应当看到,本科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没有强大的本科教育做支撑,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无异于空中楼阁,我们没有理由忽视本科教育。

4.效益优先,争取投入产出比最大化。这里的效益主要指社会效益,这是大学效益的个性。高校在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同时,必然也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凸显出来,但这还是改变不了大学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的特征,大学的主要使命是传播知识、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因此,绝不能以纯粹的经济学眼光来衡量大学的效益。

三、坚持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必须努力推进高等教育的多样化

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这是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社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结构,需要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人才。特别是我们国家,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和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复杂、多样。因此,高校要坚持“主动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大力调整完善学科结构与布局,提高学科建设整体水平”的指导思想,确立“优化结构,强化特色,突出重点,加强基础,鼓励交叉”的学科建设方针和“分层次建设,按类型管理,有计划推进,跨越式发展”的学科建设基本思路,明确制定中长期学科建设规划。坚持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本科教育,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积极发展继续教育的原则,逐步完善高等教育的总体层次结构,努力推进高等教育的多样化。

四、坚持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把握教育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高等学校必须要牢牢把握这一历史赋予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是宝贵的发展资源,好机遇胜过成堆的计划。机遇是客观的,抓住机遇是主观的,抓住一次机遇,就会赢得一次跨越,错过一次机遇,就会失去一个时代。我们的高等教育面临三大机遇:市场机遇是最重要的机遇,加入WTO是最难得的机遇,21世纪知识经济是最有希望的机遇。对于改革发展决策,特别是机遇性决策、超前性决策,一定要不争论,看准就大胆干,在实践中逐步统一认识。发展重在抓住机遇,改革也需要抓住机遇。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而且机遇往往是潜在的,挑战却是现实的。只要应对得当,就能在挑战中抓住机遇,使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反之就会错失良机,落后于时代,甚至会成为历史的罪人。

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要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作用,高校的广大党员干部就必须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教书育人工作的全过程,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一方面,要把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对主观世界的改造上;另一方面,要联系本校的实际情况,联系国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来思考、解决现实问题,如扩招后如何确保教育质量、如何提高学生就业率、如何加强学科建设等,从而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高校要敢于实践、勇于改革、善于结合本校的实际,创造性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总之,只有切实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真正内涵和精髓并把它运用于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中,才能有效地推进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才能及时跟进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步伐,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杨德广.用科学发展观引领我国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地发展[J].现代大学教育,2005(5).

[2]雷立成,郭军.科学发展观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健康发展之路[J].教育与职业,2007(5).

作者:张 诚

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发展论文 篇2:

高校就业指导人员职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摘要]高校就业指导人员职业发展问题关系到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当前高校就业指导人员职业发展困境包括外职业生涯和内职业生涯两大类,其根源在于就业工作职能转型不到位、学科建设缓慢以及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等。突破高校就业指导人员职业发展困境,需要在就业工作转型、建立职业发展长效机制、学科建设和个人规划等层面进行努力。

[关键词]高校 就业指导人员 职业发展 困境 对策

[作者简介]陈德明(1969- ),男,广东湛江人,深圳大学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研室常务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生涯辅导。(广东 深圳 518060)张氢(1969- ),女,河北衡水人,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指导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指导。(广东 深圳 518029)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9年度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职业发展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09CY037)

转型期的高校就业工作要在保证较高就业率的基础上,稳步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这就需要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加入到就业指导人员的队伍中来。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关心和解决就业指导人员职业发展中的问题,保证队伍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是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一、高校就业指导人员职业发展的现实困境

当前高校就业指导人员面临的职业发展困境,从性质上可分为外职业生涯发展困境和内职业生涯发展困境两大类。

1.外职业生涯的发展困境。所谓“外职业生涯”,是指从事某种职业时的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单位、工作内容、工作职务与职称、工资待遇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外职业生涯的发展困境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就业率压力大,事务性工作繁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示要将大学生就业工作摆在首位,这对高校就业指导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其工作压力。二是缺乏专业化的职业晋升通道,在职称评定、课题申报、论文发表上出现被边缘化的倾向。在目前的高校管理体制中,就业指导人员属于行政编制,尽管负责讲授就业指导课程,但其工作的专业性仍未得到承认。与辅导员相比,辅导员在职业生涯发展上可以走“双职业”通道,既可以是管理人员也可以是教师,而专职就业指导人员只能是管理人员。在科研课题申报上,就业指导课题附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系列或高等教育系列,还没有单列的省部级及以上的就业指导课题;而课题评审也很少有来自就业指导领域的专家参与;在学术刊物方面,专门针对普通高校的就业指导类杂志寥寥无几,目前尚无就业指导类的CSSCI源刊。

2.内职业生涯的发展困境。所谓“内职业生涯”,是指从事某种职业时的知识、观念、经验、能力、心理素质、内心感受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内职业生涯的发展困境也包括两方面:一是缺乏职场经验和对企业用人的深入了解,就业指导人员研究能力、教学能力和咨询能力严重不足。由于我国没有开设就业指导专业,目前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大多是行政人员和政工干部,他们中的许多人对学校以外的行业、职场知之甚少。而就业指导工作除了事务性工作外,还需要开展就业指导研究、讲授就业指导课程、进行一对一的职业咨询以及解读职业测评报告等,专业知识技能缺乏和职场经验不足导致他们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力不从心。二是对就业指导岗位的自我认同不足,容易滋生职业倦怠感。相当一部分就业指导人员只是将就业指导岗作为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阶段或者跳板,尽管也有人认识到了就业指导的重要作用和发展前途,但缺乏专业系列职业发展通路的现实极大地削弱了他们的工作热情。

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导致高校就业指导人员流失严重,影响了就业指导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以广东省为例,据调查,从2005年底到2007年底,该省高校630多名学校分管领导、校级就业指导机构负责人和专职工作人员中,有210多人已调离岗位,离岗率占1/3,在离岗人员中,除了晋升和轮岗的外,更多的是由于事务性工作繁杂、发展通路不畅而主动或被迫离岗的。

二、高校就业指导人员职业发展困境的原因

高校就业指导人员职业发展困境的形成,既有源于体制沿袭和认识局限的外在因素,也存在着就业指导学科发展缓慢、从业人员能力不足的自身原因。

1.就业指导研究功能的不足导致专业化的社会认同不高。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生涯教育”(Career Education)的推广标志着在世界范围内就业指导从关注静态的一次性就业安置模式向关注人的生涯发展的生涯辅导模式转型。当然,这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准入门槛和专业性要求,促进了国外就业指导从业人员的职业化进程。尽管我国近年也引进和推广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期实现就业工作的专业化转型,但现实压力以及固有的行政体制使得高校就业工作仍然无法摆脱帕森斯的就业安置模式。研究功能原本是高校就业指导最重要和本质的功能。无论是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还是对学校招生、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方法的创新,甚至是对学校人才培养方向和模式的设计,都需要就业指导研究作支撑。“研究”是高校就业指导的依据,也是其走向科学化的重要前提。但是,在我国就业指导的发展历史中,研究功能一直未能引起重视。目前,我国就业指导理论的主体仍未实现本土化。研究功能的缺失强化了社会对就业工作行政化的错误认知,认为这项工作谁都可以做。

2.多学科交叉背景下的就业指导学科发展方向模糊。国外,就业指导偏重于心理学范畴,学科属性清晰。在我国,现阶段的就业指导是多学科交叉的产物,涵盖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学科知识,而这些学科也从各自的视角来研究就业指导。例如,心理学侧重研究职业测评、职业咨询等;人力资源管理学侧重研究基于组织的职业生涯管理;教育学侧重研究就业指导课程设置与教学等;思想政治教育学侧重研究就业观、职业价值观等。虽然多学科交叉有利于使就业指导成为一门生命力强的边缘学科,但却难以将它建成一个独立的学科。这种模糊的学科属性,不仅影响到就业指导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而且对其发展定位、职业通道选择造成了困扰。

3.从业人员的能力有待提高,其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存在局限性。在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就业指导人员通常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咨询学等硕士学位,担任顾问、导师的则需要具有博士学位。美国、加拿大还有就业指导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对咨询辅导能力的要求较高。美国生涯发展学会(NCDA)1988年把一般咨询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个别和团体评量能力、管理和行政能力、执行能力、咨询能力作为就业指导从业人员的六大基本能力。而我国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多是从政工、行政等岗位转来的,在专业知识和能力方面有较大差距,当他们遇到转岗或者晋升机会时,就会放弃就业工作岗位。

三、高校就业指导人员职业发展的对策

高校就业指导人员职业发展关系到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应引起各级领导的足够重视。推进高校就业指导人员职业化建设,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加快就业工作的专业化转型。就业指导的非专业化的工作内容决定了对就业指导的非专业化的社会认知。因此,就业指导人员要想取得专业身份,就要从事专业性工作,这要求高校重新定位就业指导工作,将工作重心从关注毕业生就业率转变为关注毕业生就业质量,从注重就业管理和服务转变为注重研究、教学、咨询职能。同时,要将就业工作放在学校的招生、培养环节的发展链上统筹思考。所谓“有为才能有位”,就业工作转型必然能催生学生专业化辅导需求,增强就业指导专业化的社会认同,促使就业指导人员尽快实现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2.建立队伍职业发展的长效机制。美国学者赛克斯认为,“专业化依赖于两大策略:筛选和吸引”,前者是指运用专业资格筛选候选人,留优驱劣;后者是指“运用报酬和激励手段吸引并留住工作者”。要实现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必须在任职资格、职称评定、培训交流、考核奖励等方面建立相应制度。第一,按照就业工作职能和岗位要求进行岗位设置和实行分类管理。建议由政府牵头,教育主管部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沟通,统筹规划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技术发展序列。根据高校就业工作集研究、教育、指导、咨询、管理、服务等职能为一体的特点,就业指导岗位也可按双职业发展通道来进行设置。其中,专职从事就业指导教学、研究、咨询的就业指导人员属于教师岗位,在职称评定、岗位聘任、待遇等方面与专业教师享受同样的政策,在可纳入思想政治教育或高等教育等学科体系进行管理;对于主要从事就业方面的事务性工作、基本不参与就业指导教学的专职人员,可根据任职年限和工作表现,确定相应级别的行政待遇。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可属于管理岗位,也可属于教师岗位。第二,实行任职资格和持证上岗制度,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与就业指导岗位相对应的国家职业资格,或者参加教育主管部门统一举办的业务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第三,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创新和突破,体现多劳多得、优质优酬。对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做出创造性、基础性贡献的从业人员,要给予奖励。强化分配的激励功能,发挥分配制度的杠杆作用。

3.推进就业指导学科理论建设。加快就业指导学科建设不仅对队伍建设意义重大,同时也是提高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教学教育改革的需要。教育部全国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张凤友2008年在报告中提出,希望经过两年左右的筹备,成立全国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并培育一批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学科点,争取成为重点学科。当前,教育主管部门应尽快牵头建立就业指导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吸收在就业指导方面有较高造诣的一线专家加入;组织开展高水平的就业指导教学研讨活动,树立就业指导课教学的学校典型和教师典型,推广就业指导课教学的理论和方法;扶持、委托有条件的高校设立就业指导专业,培养就业指导或职业咨询的高学历人才;鼓励开展就业指导学术理论研究,特别是要对就业指导学科化的基本问题进行探讨;在借鉴我国优秀传统职业文化以及西方就业指导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就业指导学科体系;此外,要积极培养就业指导课青年教师,为他们在课题申报、论文发表等方面创造有利条件。

4.协助从业人员完善自身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是助人自助的事业,就业指导人员应做好榜样,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与工作岗位要求做好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首先,就业指导人员要明确自己是走专业化发展路线还是走行政化发展路线,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并付诸实践。其次,要坚持终身学习,加强与同行间的交流,努力提高专业化水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通过对话和各自阐述自己的理由进行争论,这是21世纪教育需要的一种手段。”最后,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在就业指导事业上努力做出一番成绩,在帮助学生实现就业和职业发展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向丹阳.广东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思路探索[J].广东教育:职教,2009(1).

[2]吴晓义.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高校职业指导的创新[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7(9).

[3]顾娟.高校就业指导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5).

[4]陈德明.论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师专业化支撑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3).

[5]蔡婧,邓宏宝.高校职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发展策略研究[J].文教资料,2008(29).

作者:陈德明 张氢

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发展论文 篇3:

黄炎培“大职业教育主义”视阈下的职业指导体系建构

摘 要 黄炎培先生的“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内涵丰富。受杜威实用主义的影响,黄炎培把“大职业教育主义”作为职业教育的政策和指导职业教育发展的纲领。我国职业指导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初步建立时期(1919-1948)、停顿时期(1949-1979)、发展时期(1979-至今)。黄炎培认为,职业指导的意义就是要使个人的特性符合职业的需求;同时,坚持社会化、人本化、全程化的职业指导,能够创新职业指导模式,有助于“大职业教育主义”视阈下的职业指导体系建构。

关键词 黄炎培;大职业教育主义;职业指导

一、黄炎培“大职业教育主义”的缘起及内涵

黄炎培受杜威实用主义的影响,把“大职业教育主义”作为职业教育政策发展的纲领,根据黄炎培先生长期的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可以发现他一直践行着“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但越到后期这一思想就变得更加深刻和生动。

黄炎培一生一直从事职业教育工作,在反思旧教育与汲取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的过程中,在长期的职业教育实践中,他形成了自己的职业教育思想。1911年,黄炎培出任江苏省教育司司长时,发现学用脱节是当时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虽然实业教育经过洋务教育和维新教育的相继推进得到了一定发展,但是因为实业教育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其发展仍远逊于普通教育,严重影响了当时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当时大批普通学校忽视学生的技能与实际能力训练,导致“毕业即失业”现象严重,严重影响了当时的经济发展。

1913年,黄炎培在《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一文中对中国教育问题作了全盘考察。他认为,当时的学校教育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忽视实业与技能的训练,因此他希望实施教育者“须随时随地致意实用主义之研究”,加强学校教育与个人生活和社会需要之间的联系,形成了早期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虽然黄炎培提倡的实用主义教育改良了教育严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并未触及教育与经济社会生活脱节的问题。

1914年,黄炎培在安徽和浙江等地考察后进一步认识到,教育与职业的分离、学校与社会的脱节是弊病的根源,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实用主义教育很难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加强教育与职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与沟通。后来,黄炎培在谈到这一转变时曾说过,“我之从事于职业教育之提倡,乃是根据个人的人生观,从教育实际经验发生一种觉悟,因此,在18年以前,纠合许多同志从事于职业教育之研究与提倡”[1]。受国外先进职业教育思想的影响,联系国内教育与社会脱离的实际,使他深信“方今最重要、最困难之问题,莫生计若,而求根本上解决此问题,舍沟通教育与职业,无所为计”[2]。他抓住“生计”二字,提出了一种教育与职业融通的教育形式——职业教育。

在黃炎培的倡导和推动下,我国职业教育有了较大发展。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走向衰败,职业岗位需求减少,使职业教育办学陷入困境。与此同时,以职业为贱、以职业为苦的思想一直被受教育者所接受。因此,黄炎培认为,由于中国的职业教育与社会沟通较少,当经济不景气时,职业教育不可避免地跌人低谷。实用主义教育的失败和职业教育又遭遇挫折对黄炎培有了很大启示,也就萌生了大职业教育主义的念头。

1925年12月13日,黄炎培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反省我国近代以来职业教育的成功与失败后,突破了之前就教育论教育的局限,在他所写的《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征求同志意见》一文中,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的理论。同时黄炎培经过多年实践后认为,“从职业学校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从教育界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从农、工、商职业界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3]。黄炎培认为,鉴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它不应该仅局限于学校,而是应该动员一切社会力量来共同推进其进步与发展,并且还要和行业保持密切联系。职业教育怎样才能真正发展?黄炎培认为:“积极说来,办职业学校的,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沟通和联络;提倡职业教育的,同时须分一部分精神,参加全社会的运动。”[4]这就是被称为“大职业教育主义”理论。同时黄炎培主张的“大职业教育”的目的还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为改良教育之准备,二是替学生谋服务社会之准备,三是替中国和世界谋增加生产之准备[5]。

黄炎培的“大职业教育主义”理论拓展了职业教育的范围,使其成为一种面向社会的教育、全方位的教育和具有强大辐射力的教育,较为准确掌握了职业教育社会化的本质属性。该理论构建了职业熏陶-职业指导-职业教育-职业补习和再补习的体系,并贯穿于人的全部教育过程,使社会的每一个方面和个人的每一人生阶段都能够接受到职业教育。“大职业教育主义”的提出,包含了黄炎培对职业教育目的、体系、培养和社会化等问题的探索,并对职业教育赋予了新的内涵,超越了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这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具有重要的启迪。

二、职业指导的涵义及发展

职业指导的概念由美国教授弗兰克·帕森斯(Frank Parson)在1908年首次提出。黄炎培早在1915年就指出,“我们的职业教育社,自从成立以后,一般普通社会里的人,都希望我们介绍职业。我们岂有不愿意的么?只是办不了这件事。我们的意思,终想根本解决问题,所以打算从职业指导下手”[6]。1946年,黄炎培提出了职业指导的描述性含义:职业指导就是按着人的天性,给受教育者以职业的准备,使其了解自我、了解职业、获得职业,从而达到为个人谋生,为社会服务的目的[7]。黄炎培曾经指出:“所谓的职业指导,是就职业教育以前,就职业以前,须给他们指导,使不致走错门径。”[8]同时,黄炎培还认为,必须重视职业指导,并且要在职业教育之前开始。他在邹韬奋编译的《职业智能测验法》序言中写道:“职业指导为施行职业教育之前一步工夫。”[9]中国职业指导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一)初步建立时期(1919-1948年)

我国最早提倡职业指导的教育家是黄炎培,以及他们创办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其重要贡献就是对职业指导的理论研究与宣传。1919年10月,该社《教育与职业》杂志刊出“职业指导专号”,对国外的职业指导理论和经验进行了大量介绍,他们还根据当时的经济社会状况,从国外职业指导的经验和理论着手,对中国是否有必要开展职业指导进行了探索,从而开始了中国的职业指导理论研究,许多关于职业指导的文章在以后几十年里被陆续发表,并通过大量的研究与实验后获得了众多理论与经验,从而陆续出版了一系列职业指导专书,提出了至今仍有价值的、系统的、精辟的中国职业指导理论观点[10]。在上述理论的推动下,我国第一个直接为社会服务的组织——上海职业指导所在1927年成立。

(二)停顿时期(1949-1979年)

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由于当时的中国实施计划经济体制,并且当时的教育和劳动人事制度都实行“统包分配”政策,不需要进行职业指导,因此,其整体的理论研究处于停顿状态。

(三)发展时期(1979年至今)

1979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以后,职业指导理论研究逐渐被大家所重视,并逐步发展起来,当时的理论观点主要有以下四点:实现劳动者与职业的优化结合是当前职业指导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同时社会生产力也需要提高;职业指导不仅是安置学生毕业时的工作,而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作为整个教育体制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组成部分;职业指导最好能够将职业和人进行优化结合,发挥每一个人的特长,并还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逐步科学化和规范化职业指导手段。

当前,职业指导理论在中国已经有了巨大进步和发展,职业指导研究者正在进一步分析总结职业指导理论,但距离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指导理论体系还存在巨大差距。

三、职业指导的意义

基于心理学的人职匹配理论认为,如果个人的特性能够很好地匹配职业的需求,就有利于激发个体的潜能,提高个人的工作效率,从而达到个体成才和职业发展的双赢目标。黄炎培认为,职业指导的目的就是要使个人的特性符合职业的需求,实现“事事得人,人人得事”的目标,进而实现人尽其才的目的,因此,职业指导对个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科学的职业指导是人力资源强国的需要

截至2015年末,中国人口总数约14.0599亿,每年大约新增650万人就业,这给整个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就业压力,社会要加强和重视职业指导工作,这样能够有效控制人才在就业岗位上无序流动,使个体能够合理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个人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和身体状态等方面,在社会上能够准确定位,实现个人最大程度上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匹配,尽可能避免“抢业”“盲目择业”“高违约率”“高就业成本”等现象发生,从而也能够有效克服企业“有人没事做、有事没人做”的错位,最终达到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因此,开展科学的职业指导,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对教育结构进行系统优化,有利于促使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從而使中国逐步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二)职业指导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高职院校在进行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时,就应当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前提,注重批判性思维、创业意识和竞争意识的培养,应该以人的发展为主要目标,注重培养学生选择和规划自己事业的能力,以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潜能。教育不应只为经济结构提供人才,不只是作为一种经济工具,而应该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黄炎培认为,“苟个人生活之力不具,而尚与言精神事业乎?”他强调,职业教育应该为个人生计着想。个人作为社会的基础,要想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个人需要必须与社会需要和谐统一。职业教育所要造就的是“良善的公民”,不是“器械教育”,同样也不是“改良的艺徒”。由此可以看出,黄炎培所倡导的职业指导就是以人为本,职业指导能够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职业指导是职业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

黄炎培在 1917 年和1934年分别指出职业教育有四个目的:首要目的是“谋个性之发展”,而“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却是其终极目的;二是为个人谋生之预备;三是为世界及国家增进生产能力之预备;四是为个人服务社会之预备[11]。黄炎培同时还认为,为了实现职业教育的四个目标,职业指导必不可少。通过职业指导,学生们能够了解每一种职业的优缺点,进而选择适当的职业,在经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后,使其个性和特长得到较好发展,从而实现职业教育“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最终目的。

四、基于“大职业教育主义”的职业指导体系建构

“大职业教育主义”基本理论,主要目的是突破就职业教育论职业教育的狭隘思想,使职业教育贯穿于人的整个教育过程。因此,“大职业教育主义”能够为高职院校职业指导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 坚持“社会化”的职业指导

“办职业学校的,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的沟通和联络”,“职业学校的基础,是完全筑于社会的需要之上”[12],这是大家所熟知的黄炎培“大职业教育主义”的理论核心。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它与一般教育联系密切;同时,它比一般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更为密切”[13]。因此,黄炎培非常赞成教育与职业应该相互沟通,学校和社会之间的沟通,办职业教育的原则就是能够完全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为了使职业教育社会化,必须坚持“大职业教育主义”的思想理论,坚持“社会化”的职业指导,创新职业指导模式,具体实施途径有以下方面:

1. 企业顾问和人员参与职业指导体系构建

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项目,能够把校企合作中企业的专业人员补充进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中,形成一支经验丰富的职业指导师资队伍,从而构建较为科学的职业指导体系。职业院校可以邀请企业案例的主角作为学校嘉宾,根据自身的工作经历,分享个人职业经验,使同学们对以后所从事的工作岗位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企业人员参与职业指导后,高校专任教师的职业指导就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同时,职业指导课程也要先和企业沟通交流,让企业家参与到职业指导课程建设中来,使职业指导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较好地符合市场的要求,使企业挑选到符合自己需要的人才。

2. 善用企业资源,完善职业指导体系

2015年,国家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因此,高校要利用校企合作企业中比较成熟的资源,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技能培训,使学生们了解创业的环境、基本素质和未来前景等。创新创业教育作为职业指导体系中很重要的一环,是职业教育的延伸,除了学校要积极参与外,更重要的是让社会也介入其中,共同打造较为有效的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体系。高校利用校企合作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除了发展企业的理论知识外,最重要的是在企业的帮助下,学生可以建立一个创新创业培训的模拟平台,学生可以在平台中自主进行创新创业实践,以创新创业来促进就业,从而完善高校的职业指导体系。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职业指导

黄炎培认为,实施职业指导的客观依据应该是依据人的个性差异。“人各有特别之才能,本之天赋,苟一一用之于适当之途,与因学之不当、用非其长,或竟学成不用而一一废弃之,两者之一出一入,其影响于国家、社会前途,其复可以数量计?所谓人才经济问题,吾知诸君固不得不认为重要。”[14]从黄炎培的话中可以看出,学以致用和学非所长给社会带来的效益大为不同,由此可以看出,要避免“所学非所用”必须要依靠职业指导。同时,黄炎培还强调:“教育专重个人而忽略社会,与仅顾社会而忘却个人,是一样错误”,“一个社会人人有职业,有与其个性相适合之职业,则人人得事,事事得人,社会无有不发达者。要做到人人得事,事事得人,办理职业教育者,必须注意于个性之发展”[15]。由此可以看出,黄炎培并不是孤立地、片面地强调人的个性发展,而是将职业教育的目的和个性发展联系在一起,从以人为本的高度来解释职业教育的功能。为实现个性能够和职业发展相匹配,用什么方法试验出与他最相当的职业呢?黄炎培认为,这就需要求助于心理测试,从而职业指导也就需要职业心理测验。“测验或查询个人职业性能,俾择适宜于己、有益于群之职业。”[16]因此,经过心理测验后的职业指導很容易让人们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优势也会得到较大发展,最终会实现个性和职业的互助成长。

黄炎培一贯主张尊重学生的个性,注意发展学生的天赋能力,这也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基本特点,黄炎培从东西方教育的差异上发现,国内的教育对于学生的个性有着很大的压抑。黄炎培认为,这样的传统教育非常不适合职业教育的后续发展,故他把“谋个性之发展”作为职业教育的首要目的,并将“职业教育”界定为“用教育方法,使人人依其个性,获得生活的供给,发展其能力,同时尽其对群之服务”[17]。但是,很多人并不了解自己的个性,对职业状况有大概的了解,哪些职业适合自己,而职业指导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选择与其个性相适合的职业。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高校职业指导的对象是“人”,因而对高校来说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为体现出职业院校学生的特色,充分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就要实施“以人为本”的职业指导,从而提升他们的就业创业竞争能力,最终能够达到黄炎培先生所提出的“人人得事,事事得人,社会无有不发达者”的理想境界和“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最终目的。现如今,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除了适应平民化的要求外,还要求学生适应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因此,高等职业院校要通过职业指导搭建好一个良好的平台,让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和走向自立。为了培养出有个性的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把受教育者作为具有独立人格和完整精神的真正的人来对待。高等职业院校要“使人人依其个性,获得生活的供给和乐趣”[18],在提高他们谋生本领的同时,为了实现他们以后的全面发展,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职业指导,要全面指导和个别指导相结合,比如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性别和性格等不同,有针对性的开设职业指导课程等。

(三)坚持“全程化”的职业指导

黄炎培认为,职业指导不能够单纯地在某一个阶段进行,而应扩展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因此,黄炎培在文章中写到:“不要说师范教育、医学教育等等都是广义的职业教育,就是大学、中学、小学和职业教育何尝没有一部分关系?”[19]可以看出,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应当贯穿于整个职业生涯之中,比如职业陶冶可以在小学阶段开展,职业指导可以在初中阶段实行,职业分科或专门学校可以在高中阶段设立,职业补习可以在就业后完成。他要建立的是职业陶冶——职业指导——职业训练——职业补习、再补习这样一个职业教育系统,这个职业指导体系不仅仅是职业教育系统的初创,也对后面发展的终身教育系统有很大的启发[20]。

同时,黄炎培还认为要有一个科学态度的职业指导,他从四个方面归纳了职业指导的方法:一是通过调查众多职业和职业学校的基本情况,使学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能够有据可依;二是通过心理测验来了解不同个人的职业性能,从而使学生们能够选择适宜于自己、有益于社会的职业;三是通过调查学校招生和就业岗位情况,以达到供求平衡;四是通过出版、演讲和其他方法,公开发表调查研究结果,使社会和学校能够了解专业指导的重要性。当今社会,虽然职业指导的做法有所变化,但采取的方法主要是四种比较常见的方式,如职业咨询、职业培训、就业信息网和开展职业指导课等[21]。职业指导体系的构建是一项非常重要且系统的工程,从个人的教育经历及以后的发展来看,大家比较认可的职业指导主要包含七个阶段:第一是职业陶冶阶段,第二是职业选择阶段,第三是职业准备阶段,第四为安置就业阶段,第五为职业适应阶段,第六为职业发展及挑战阶段,第七为职业离休阶段[22]。因此,高职院校加强职业指导对个人职业生涯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要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应该贯穿于学生在校和毕业后的全过程,故高职院校应按照大学三年的不同阶段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性的职业指导,并为此构建一个完善的职业指导体系。

总而言之,要想解决如今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人才问题,确立正确的职业教育人才观,就必须遵循黄炎培先生的“以人为本”“社会化”“全程化”的职业教育理念,有效构建职业指导体系,在高职院校开展全程化职业指导,关注高职院校学生一生的职业发展,而不是协助学生落实一时岗位,最终为提高高职院校的就业发挥积极作用。

参 考 文 献

[1]常虹.大职业教育视野下的校园文化建设[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

[2][3]林苏.黄炎培大职业教育主义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85-89.

[4]潘永辉.人文教育应该创造高境界[J].文教资料,2008(36):75-77.

[5]许宪国.黄炎培“大职业教育”思想探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58-60.

[6]田正平,李笑贤.黄炎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7]黄炎培.中华职业教育社创设比乐中学意旨书.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教育文集(第四卷)[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110.

[8]黄炎培:为中华职业教育社年会敬告四川各界[C]//田正平,李笑贤:黄炎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杜,1993:311.

[9]邹韬奋.职业智能测验法[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

[10]刘碧辉.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体系建构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

[11][12]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教育文集(第二卷)[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431-433,363,47,488,432,107,446,450-451.

[13]游涛.课程建设:高职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5(1):8-10.

[14]李宜嵘.家庭因素与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相关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0.

[15]林苏.大职业教育视角下的高职人才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6(12):93-94.

[16]梁卿.论黄炎培的职业指导思想——基于“人与职业”关系的角度[J].職业技术教育,2010(1):76-79.

[17]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教育文集(第三卷)[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123,263,381,263,216.

[18]彭干梓,卢璐,夏金星,等.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核心价值体系析评[J].职业技术教育,2009(4):79-83.

[19]董仁忠.“大职教观”视野中的职业教育制度变革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20]郭霞.浅析黄炎培“大职业主义思想”[J].考试周刊,2015(60):144-144.

[21]王俊明.论黄炎培的职业教育目的之形成[J].职业技术教育,2010(4):82-85.

[22]逯长春.我国职业指导发展趋势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0(6):87-88.

作者:洪波

上一篇:科学精神内涵及意义探究论文下一篇:计算机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