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相关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教育教学相关论文(精选5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将人的创造欲望作为创新教育的基础,启发人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并积极地将其落实。创新教育是现阶段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我们需要把这些教育目的引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所以这是所有教师需要解决的首要也是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

第一篇:教育教学相关论文

幼师钢琴教育教学相关问题研究

【摘 要】素质教育推动了幼儿钢琴教学的发展,对于幼儿钢琴教师的需求不断提高。但是目前幼师钢琴教育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限制了钢琴幼师的培养。本文就对我国当前幼师钢琴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具体且深入的分析,以期能够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进而推动我国钢琴教育事业的进一步改革发展。

【关键词】学生教育;钢琴教育;教育问题

师范教育一向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背景下,家长及教師更加注重对于幼儿能力的培养,钢琴作为一项能够培养幼儿多方面能力及素养的学科,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关注和认可,对于钢琴幼师的素质、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加快钢琴幼师的培养,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学生钢琴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整体水平有待提升

随着学生数量的快速增长,对于钢琴教师的数量也提出了更大的需求。但是一名合格的钢琴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而且还需要拥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以这个标准来看,我国的专业钢琴教师相对不足,难以满足如此大量的需求。这也就导致部分专业能力较弱的人员,也趁机加入到钢琴教师的队伍当中,造成了教师水平良莠不齐的局面[1]。这种情况的负面影响也是较大的,不仅可能会使教学质量降低,甚至可能因此抑制学生对于钢琴的学习兴趣,如果无法培育出优秀的钢琴幼师,对于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2.钢琴教学材料不规范

由于钢琴乐器及该学科起源与西方,其中包含了丰富的西方文化内涵,我国近年来虽然也出现了郎朗、李云迪等国际知名的钢琴大师,但是仍缺少具有我国文化特色的钢琴作品。因此,在幼师钢琴教学中选用的仍是西方传统钢琴教材,过于强调技术性,难以激发我国学生对于钢琴的学习热情。另外,传统形式的钢琴虽然富有深刻的文化魅力,但是对于专业能力尚不完备的师范生而言,熟悉并掌握钢琴演奏技巧仍存在一定难度,可能会打消其积极性。

3.教学方法相对陈旧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逐渐处于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而当前我国学生钢琴教学方法主要有“示范法”、“联想法”和“回课法”等,虽然教学方法比较多样,而且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存在诸多不足,限制了學生主观能动意识的发挥。如果钢琴教学方法不能够进行与时俱进的创新,将很难激发学生对于钢琴学习的兴趣。当前我国的学生钢琴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相对陈旧且固化,即使偶尔出现教学方法的创新,也多是为了应对教学公开课而进行的采取的形式化对策,难以体现钢琴教学方法改革的实效性[2]。

二、应对学生钢琴教学问题的有效对策

1.加强钢琴教师团队建设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阶段的引路人,其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甚至对于学生能力的成长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为加强学生钢琴教师的团队建设,应当加强对于钢琴教师的考核力度,对其专业能力及教学能力提出明确的标准,使专业能力较弱的教师能够提起危机意识,进而加快自身能力的提升。学校也应当加大力度,邀请钢琴教学专家,对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另外,钢琴教师之间还应当进行密切交流,向同事分享教学经验,促进教师团队整体水平的提升。

2.改进钢琴教学材料

信息时代的发展带动了技术的创新,钢琴产品也实现了技术升级,数码钢琴逐渐受到了更多的关注。相比较于传统钢琴,数码钢琴在设计中融入了更多现代化技术,体现出更多的优势,不仅使用方便,而且音色多样,成本较低,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适合学生使用。将数码钢琴应用于学生钢琴教学中,学生可以自主的选择钢琴曲目进行倾听并演奏,自动录音功能有助于对学习效果加以检查,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成长,推动教学效果的改善[3]。

3.创新学生钢琴教学方法

在这个万众创新的时代,幼师钢琴教育工作中的教学方法也应当进行有效的创新。对于传统的教育方法,应当予以借鉴性的保留,如联想法能够激发学生想象力,回课法能够巩固学生基础等。在创新教学方法中,应当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意识的发挥,以及先进信息技术的结合。如“悬念法”能够快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而“互动法”能够赋予学生更多的表现空间,使其能够具备更强的临场应变能力,在幼儿教学中能够灵活应对。另外,通过竞赛的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当中,并通过良性竞争的方式,使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相互学习、不断改进,进而促进自身钢琴学习水平的提升。

三、结语

本文主要围绕幼师钢琴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本研究认为,其主要问题表现在教师整体水平有待提升、教学材料缺乏系统规范、教学方法陈旧等方面,因此,本研究提出加强教师团队建设、规范钢琴教学材料及创新教学方法三方面建议。以期通过此次研究,能够对我国的幼师钢琴教育事业提供可借鉴性建议,进而加强其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聂萌慧.宜春市学生钢琴教育现状分析与研究[J].黄河之声,2016,07(14):29-30.

[2]段晓霞.关于做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改革的分析[J].学周刊,2015,07(29):222.

[3]魏萌.钢琴即兴伴奏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以洛阳师范学院为例[J].科技展望,2017,27(29):144+157.

作者:孙菲

第二篇:高职教育相关词汇探究

摘要:鉴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正确理解和深入研究高职教育相关词汇的内容与含义,准确定位我国高职教育,彰显我国高职教育的特色,将有助于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有序建设。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词汇;探究

我国高等职业(下简称为高职)教育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30年的发展历程,基本形成了初中后五年制和高中后(含职高、技校和中专后)三年制两种稳定的类型。自《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出台、2006年教育部实施百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以来,我国的高职院校建设如火如荼、迅猛发展,极大地提升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高职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我国各级职教工作者积极投入、苦心钻研、勇敢探索,努力寻找一个适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同时,与高职教育相关的一些新的观念、新的词汇也随之产生,即使是传统的词汇也增加了新的含义。这里,笔者仅就几个常见的词汇进行探究。

一、教育与教学

1.教育。教育是人类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1]教育是教育者代表一定社会(或阶级)对受教育者实施的教育行为。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广义的教育指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教育的类型有正规教育、成人教育、技术教育、特殊教育、终身教育等。

2.教学。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务的基本途径。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阶级)所需要的人。简单来说,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作为学生来讲,知识是重要的;作为教师来讲,比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一个完整而复杂的系统,它涵盖了教学模式、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技能以及教学环境等诸多内容。

3.教学与教育的关系。教学与教育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除教学之外还包括其他活动。

二、教育目标与教学目标

1.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指所培养的人才应达到的标准,即所培养人才的方向和规格。这个目标可高可低按需而定。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在各行各业基层直接参与组织、实施、保障生产(流通或服务等),为社会直接提供物质产品或各种服务,并“承担具有高度技术性和负责性工作”(引自《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技术人员或经营管理人员。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教学目标是指与教学或训练有关的,而并非与教育有关的目标,也称行为目标。教学目标必须以教学大纲所限定的范围和各科教材内容所应达到的深度为依据。对落实教学大纲、制订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方向、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等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3.教学目标与教育目标的关系。教育目标的内涵要大于教学目标,但是就某一个具体的教学活动来看,其教学目标几乎可以等同于该教学活动的教育目标。

三、教育目的与教学目的

1.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教育目的是根据一定的政治、经济、生产、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的,它反映了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据。

2.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是教学过程结束时所要达到的结果或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

3.教学目的与教育目的的关系。教育目的与教学目的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育目的是国家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反映社会成员在教育上总的需要。教学目的是教学领域里为实现教育目的而提出的要求,反映的是教学主体的需要。教育目的引导着教学目的,教学目的必然受制于教育目的。通常,教育目的要转化为教学目的,使社会需要具体化为教学主体的需要。

4.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的关系。二者的相同点在于对教学所起的作用相同。无论教学目的还是教学目标,都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对落实课程标准、制订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方向、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等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二者的不同点在于:①教学目的是对教师要教什么的说明,着眼于教师的教;教学目标则着眼学生学习的结果,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描述,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结果的一种规定,是学生必须达到的要求,它不仅对教师实用,对学生也是必要的、适用的。②对教学目的的描述一般采用“了解、领会、体会”等描述心理过程的内隐体验动词或“掌握、应用”等词语,因而比较抽象、笼统、模糊;而教学目标的描述则多采用“说出、归纳、说明”等表述特定动作的外显行为动词,表义具体,深广度明确,具有可操作性。③教学目的只对教师的教有直接的指向作用,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而教学目标同时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均有直接的指向作用,能使教和学目标一致,既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和学两方面的积极性较好地统一起来。④教学目的往往是孤立的、单一的结构,缺乏明确的层次与序列,因而课堂教学的深度与广度的确定,只能取决于教师本人的业务素质,带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而教学目标则将较为复杂的学习行为分解为从简单到复杂的、序列分明的几个部分,它不但规定了教学活动应达到的最终结果,而且提出了达到这一最终结果的一般教学活动的程序。

四、教育模式与教学模式

1.教育模式。教育模式是教育领域用得比较广泛的一个术语。教育模式是人们在充分尊重教育规律的前提下,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而产生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教育方法、方式、策略、理念于一体的实践模式。现代教育模式有很多种类,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种模式,而职业教育模式也并不能简单的就是一种单一的或者统一的模式。按照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2007年2月25日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的说法,“根据国际上的研究和中国的实践,职业教育的体制和模式至少有三种”。

2.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可以定义为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巩固新知识、布置作业五个环节。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老师讲,学生听,学生不可能成为学习的主人,也就难以培养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一般采用创设现实的、有趣的、有思考性的问题情境,然后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主动获取知识,最后拓展应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意识,在参加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去感受和体验,体现“以人为本”。高职教育有许多新的教学模式,如理论与实际一体化教学模式,产、学、研教学模式,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等等。

3.教学模式与教育模式的关系。教育模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教育框架,范围大,指导性强。教学模式是针对一种教育模式或者一门课程教学模式。一种教育模式或一门课程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如对于我国职业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可以采用理论与实际一体化,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等等。

五、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

1.普通高等教育。普通教育的任务通常由实施普通教育的学校(称为普教性学校)承担,普通教育学校分为普通基础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均实行全日制教学。[2]职业教育包括普通中等专业教育、职业高中教育、技工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也属于普通高等教育)。

2.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与“职业教育”两个概念的复合。[3]复合的结果导致三种理解:第一种将它归入“高等教育”范畴,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中具有较强职业性和应用性的一种特定的教育;第二种认为它只是“职业教育”范畴中处于高层次的那一部分,并不属于高等教育,从而将“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视为两个并列的、互不交迭的教育范畴;第三种则把它泛化地理解为,凡是培养处于较高层次的职业技术人才(不管其属何种系列)的教育都属于高等职业教育,如把培养技术工人系列人才中的高级技工教育也看作是高等职业教育,从而将“高等”与“高级”等同起来。

3.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关系。我国的传统教育体制,高等职业教育隶属于普通高等教育,但目前一般仅限于专科学历层次。而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又存在着区别。[4]区别之一是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不同:普通高等教育强调培养目标上的学术定向性,主要培养理论型、学术型、研究型、工程型人才;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则具有鲜明的职业定向性,以培养应用性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区别之二是人才培养模式有着显著的区别:普通高等教育主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强调学科的重要性,注重理论基础的广博性和专业理论的系统性、精深性,专业设置体现学科性,课程内容注重理论性,教学过程突出研究性。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理论教学与实际训练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随着我国决策层与操作层对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认识的改善,这一问题在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与内涵之后将会得到解决。我国职业教育分级制试点工作2010年已经在部分高职院校展开。

六、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条件

1.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法与学法的统一。职业教育院校常用的教学法有:讲授教学法、播放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等。

2.教学手段。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经历了口头语言、文字和书籍、印刷教材、电子视听设备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等五个阶段。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指各种电化教育器材和教材,作为直观教具应用于各学科教学领域。高职教育除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外,还有一个突出的特色,就是把企业、公司使用的先进设备仪器以及管理引入学校、搬进课堂,实现学校与社会的零距离接触。

3.教学条件。教学条件是采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基础,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之一。教学条件包括软件教学条件(如师资队伍、课程建设等)和硬件教学条件(如多媒体教室、教学设备的配置、教学资源等)。

高职教育的教学条件除上述外,还必须有实习实训基地,包括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甚至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

4.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条件的关系。传统的讲授教学法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也要有一部教科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几幅挂图等。这里的教师、教室、教科书、粉笔、黑板、挂图等,就是教学条件。显而易见,教学方法的实施、教学手段的选择都是以教学条件作为基础。如果没有紧跟社会实际的实习实训场所,就难以培养出我国社会急需的、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

2010年9月13日,教育部在浙江杭州召开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5]教育部副部长陈希出席会议并讲话。陈希指出,今后十年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着力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可见,我国的高职教育方兴未艾。统计数据表明,无论是高职院校数量、在校生人数,还是就业形势,高职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正确理解和深入研究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培养方案、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技能以及教学环境等内容与含义,准确定位我国高职教育,彰显我国高职教育的特色,才能使我国高职教育沿着健康的轨道勇往直前。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名片.教育[DB/OL].http://www.baidu.com/s?wd=%BD%CC%D3%FD&search-radio=on&ie=gbk.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3]沈勤.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念界说[J].上海职教,1993,(12).

[4]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校园信息网[EB/OL].http://college.shghxyedu.net/Dept/ArticleShow.asp?ArticleID=122.

[5]倪光绪.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召开[EB/OL].http://edu.people.com.cn/GB/12714355.html.

作者:李德俊

第三篇: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相关研究

将人的创造欲望作为创新教育的基础,启发人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并积极地将其落实。创新教育是现阶段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我们需要把这些教育目的引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所以这是所有教师需要解决的首要也是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本文简要研究关于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相关内容,并且根据小学四年级下册朱自清的一篇文章《荷塘月色》的教学为例,深入研究小学语文创新教育是怎样贯彻落实创新教育的精神的。

一、创造活跃的气氛,增强创新意识

首先,构建师生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为教学创造了愉悦的氛围,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让兴趣变为学生的动力,成为最好的教师。实际教学中,教师跟小学生和平共处,鼓励小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氛围里,把小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将教师变为其中最普通的一名成员,激励小学生们有自身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能够正确认识到和评价到自身与别人观点和行为的不同之处。这种情况在小学生中普遍常见,主要表现为小学生具有极强的钻研精神,对事情具有好奇心,敢于质问教师所讲的内容。然而受到年龄和心智的影响,在某些方面上,一件简单的事情也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上课不认真听讲,对教师讲授的内容不感兴趣、唱反调,影响课堂教学。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教学主干进行把握,坚持科学合理的教学思维,不要因学生思维影响导致教学混乱,同时在坚持自我的同时需尊重小学生的个人兴趣和取向,不可因个人想法强迫学生改变兴趣和取向,导致教学氛围变得独裁、霸道,学生思维得到发散,创新意识得不到培养。其次,利用多媒体教学等科学手段,将教学情景进行创新。小学生要想具备创新精神,培养他们具备良好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要,保护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要利用各种科学的教学手段,让小学生处于一个他们所习惯的生活的课文情境中,将小学生引入其中,使小学生能够感受到课文的情景,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需要发挥自己的智慧与力量,改变小学教育受基础设施的影响,合理地利用所有的简单设施,实现现代教育的手段。比如说,一个奇特的形状,一块很简单的黑板,一个自制的礼物等。

例如,在学习《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先在网上下载相关的图片、视频和音频,在课堂中为学生进行播放,利用色彩和声音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对月光下荷塘显现的美景进行欣赏,进而使学生了解作者写作背后想要表达的内容和含义,并还可对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景色鉴赏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

二、运用灵活的教学技巧,引导小学生具备创新思维理念

当表达和理解一些问题的时候,学生要具备自身的独特性和主动性,运用自身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和自己独特的见解去理解和表达问题。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要思维开阔,勇于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式,学会举一反三,以此类推解决类似的问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激发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的优势,根据课文中环环相扣的语句进行展开思维和想象,进而进一步的为创新思维进行加强练习。第一,拓展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多方面多角度的解答和思考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开放式思维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设置多向性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思维方向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使其思维创造性和多向性得到激发和培养。除此之外,教师与学生分析教材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而不是一味追求标准答案,使得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并引导其综合多向分析结果得出最好的解决方案,使其思维得到充分发散,更好地培养开放式思维。第二,赞赏小学生的怀疑能力,增强多向思维的能力。对于任何事物都采取怀疑的态度才会是创新的开始,小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都是从有疑到无疑,无疑到有疑的过程。在普遍的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问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一切事物都怀有着好奇的心理,儿童期间的问题多数带有古怪,然而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想要了解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少,甚至于会到了没有疑问的地步,这是由于传统教学中的教师对于这类小学生的疑问会采取不理睬的态度或者去制止这种问题,导致小学生最后没有任何疑问。因此在现代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对小学生的想法进行尊重,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和引导学生质疑,运用科学合理的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思考,不断培养和提升其创新思维能力。但是在课堂问题设置中需要注意的是提问的时机和密度,并且必须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思考,保障提问的有效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加强微课的应用,强化语文教育的创新

(一)课前自主学习环节整合学习资源

从目前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分析发现,课堂教学的内容较多,在教学活动展开前教师必须备课,才能确保教学活动顺利展开。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课前预习的质量和效率,教师课前应强化对教材的梳理和研究,科学合理整合教学重难点,并可应用微课,通过将微课教学资源链接与学生进行分享,让学生在课前应用微课资源进行预习,更好地帮助其对教材内容进行初步了解,在上课过程中更好地掌握教师讲解的重难点。除此之外,教师在对微课教学资源进行制作的时候,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经验,资源中的案例不仅需要紧扣教学重难点,还需重视案例的深度和广度,确保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视野得到开阔。同时在微课教学资源中教师必须明确指出教学目标和任务,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可以对每个知识点良好掌握,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实现对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例如在《荷塘月色》这一课教学中,在准备课前预习的微课资源时,教师必须将教学重难点内容融合进去,并可准备其他的朱自清散文或与本文相似的散文介绍视频,使学生对散文学习的视野不仅限于课文,拓展到其他类型和别的作者散文,使学生学习深度和广度得到拓展。

(二)课中互动学习环节强化师生合作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验,小学语文课堂也如此。微课除了可丰富教学资源之外,其还可帮助教师将学生学习情况的检验效率进行提升,并可实现检验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有效沟通交流,使师生双方的互动交流得到增强,更好地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结合微课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验,可更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早对问题进行分析、整合和改善,并可通过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教学的趣味性得到提升,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对教材重难点知识掌握程度得到提升。除此之外,结合微课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可更好地帮助教师总结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督促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更好消化知识点,拓展其对知识点掌握的深度和广度。例如在《荷塘月色》的微课设计中,教师可适当地穿插问题,确保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与学生展开充分沟通。如在文章朗讀结束后,可提出问题:“文章可依据什么分为几个部分?”“文中有跟多作者直抒胸臆的句子,请同学们在文中画出,并分析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那些思想情感?”通过提出这些问题不仅可更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还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文章情感基调。

(三)课后巩固复习环节强化学习效果

课后通过复习可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增强,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结合微课指导学生展开课后巩固复习,让其充分利用微课资源,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效果。对此,教师需从下列三个方面展开教学工作:

1.选题设计。微课资源丰富且精简,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使用的灵活性较高,为了更好地体现微课资源的价值,教师在制作教学课件时,可对选题设计工作进行改进优化,确保微课资源与教材完美融合,使得教学活动可顺利开展。例如在《荷塘月色》这一课教学中,教师可准备相应的微课视频教学资源,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借助微课资源对散文的分类和题材进行回顾性分析,帮助学生对不同类型散文的表达方式和感情基调进行掌握,提升其对散文的认识度同时丰富学生文学方面的情感。此外,通过在前面的教学基础上,还可引导学生运用微课资源对本课重点内容进行研究分析,并让其将课文与相同类型的散文进行比较分析,或让学生将课文与作者——朱自清不同散文进行对比,使学生更好对文章情感进行了解,对朱自清散文写作风格进行感受、领悟和掌握,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对文章脉络进行梳理,帮助其巩固和深化对文章知识点的理解及掌握程度。而若想展开上述教学活动,达到教师预设的教学目的,教师就必须对课题选题设计进行改进优化,充分利用微课的优势,将该散文写作重点、写作风格以及文章内容进行科学整合,使其可在短小精悍的微课资源中全面展示出来。同时通过结合选题对教学方式进行选择,使教学方式与教材目的相符度提升,从而使短小精悍微课资源的作用和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帮助学生对课文进行了解。

2.准备素材。教学素材在教学中十分重要,特别是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方面,起到画龙点睛的妙处。因此在对微课课件进行设计的时候,教师尽可能选择PPT演示形式,并适当穿插一些微课视频,为了吸引学生,可配上情感饱满的音频和可爱的字母,使学生更投入视频中。同时教师导入课程必须快速切入知识点讲解,结合微课精简的特点,从而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教学素材选择的时候必须遵循其指向性、引导性和推理性原则,而在结合微课进行设计的时候必须遵循合理性和清晰性原则,并且在微课可见中穿插综合知识点和知识点回顾,不断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印象,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教材,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3.教学点评。适当的教学点评可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应用微课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对学生的适时教学点评。为了教学点评工作可顺利展开,在微课制作的过程中,教师也可采纳学生的意见,在班级内设计教学意见箱或教学意见收集员,教师结合学生的反馈进行微课制作,使微课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点评环节的展开可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更好强化师生间的交流沟通。因此在微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和指出,与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对课堂中所讲解的知识点进行巩固。除此之外,通过教学点评,教师还可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结合点评反馈信息对教学方案进行适当调整,不断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且可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借助微课资源和教师的引导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更好地吸收教材知识点。例如,在《荷塘月色》这一课教学中,教师在播放完微课视频后,可让学生对视频中提到的写作手法进行点评,对学生想法进行掌握,更好针对性提升学生对微课教学的兴趣。

4.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指的是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再思考和再认识,从而对教学中问题和优点进行总结,不断吸取教学教训,提升教学经验,从而使教学水平得到提升。教学反思是教师对个人业务水平进行提升的有效手段,其在教学实践中作用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

在应用微课展开教学实践的时候,教师应在每次课堂后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学生学习上的问题进行分析,基于问题分析结果对微课设计进行修改和调整,特别是学生较难掌握的知识点,教师可将其划分为多个微课视频进行讲解,通过细化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些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对这些重难点的掌握程度得到提升,加深知识印象,同时还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除此之外,当发现学生利用微课资源进行课后巩固复习时未能解决相应问题,教师则需要反思微课中存在的不足,对微课资源进行改进优化,更好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或是将学生未能解决的问题进行收集,并制作一个新的微课视频,让学生通过再阅览进行学习,帮助其更好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消化和吸收,提升其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和掌握程度。

四、结语

小学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具备独立性的创新意识,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引,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慎重解答小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和质疑,不否定小学生的想法,培养小學生创新性和发散性的思维方式,提高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功底,并且具备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性格魅力,这就是小学语文教育的根本意义。

(责任编辑 林 娟)

作者:皮天福

第四篇:高校插图设计教学的相关研究

摘 要:插图是一种十分常用的信息记录方式。区别于抽象的文字,它可以更加形象、直观地记录和展示信息,同时,区别于当前其他的多媒体材料,插图具有使用要求简单、占用资源更少等优势,同时插图也更广泛地应用于平面设计方面,多年来一直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虽然插图设计应用广泛,高校对于插图设计方面的人才培养却一直表现得不尽如人意,致使这一方面的人才需求得不到满足,如何改良高校插图设计教学便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设计教学;插图;教育改革;现代;艺术教学

要对高校插图设计教学进行改革,首先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插图设计教育的重大意义,提高学生和教育人员的重视程度,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其次,要分析现有的插图设计教学工作,了解现有条件下我们在高校插图设计教学中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分析得出对于现阶段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保证高校插图设计教学问题得到解决。

1 高校插图设计教学的重大意义

插图是人类利用图像,通过视觉进行传达信息的一种表达方式。在多媒体技术还未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时,插图通常被应用在报纸、杂志之类的平面媒体上。通过插图将原本抽象的文字形象化、具体化,更直观地表述将要表达的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艺术水平的提高,在应用越来越多的多媒体技术的同时,插图也以新的方式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插图在具有宣传作用的同时,在艺术性方面得到了提升,兼具了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多重价值属性。

2 高校插图设计教学的现状分析

高校的插图设计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师资力量不足,现有教师专业水平有限

由于教授插图设计的教师普遍比较年轻,教学经验相对不足,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没有办法给予准确的解答,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因为缺乏创新经验,直接对学生的创造力带来了一定的限制。

2.2 学生素质偏低,加大了教学工作负担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老师的水平是一方面,学生的学习更重要。学生的素质偏低,主要表现在学习意识不强、抗挫折和批评的心理素质差、缺乏自律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

2.3 教学模式陈旧刻板

在目前的插图设计教学中还是老旧的“教师念‘经文’、学生听‘天书’、教师示范、学生临摹,教师评、学生改”的模式。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学生完全只是个配角。只是单纯地学、临摹,完全没有自己创新和自由发挥的空间,这不但与素质教育的宗旨不符,更无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无法锻炼出学生真正使用的能力。

2.4 学生作业形式单一

单一的课堂使学生的课后作业形式比较单一。教材的作用本该是引导学生思维,但实际上教材却成了作业的框架,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缺乏学习的独立性和本应有的发散性思维。

2.5 缺乏完善的课程建设体系

我国的高等院校目前还没有设立独立的学科插图设计教学,大多依附于绘画专业。相关的插图基础、数码插图等也多为选修辅助课程,这种情况对整个插图设计教学很不利。同时因对插图设计教学缺乏重视,致使各方面的资源都比较缺乏,所以不论在师资力量、理论和实践等方面都受到了一定的局限。

3 高校插图设计教学的改革措施

目前对于插图设计方面的人才需求量十分巨大。所以高等学校插图教学工作就显得越来越有价值。所以解决高校插图设计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

要解决目前在高校插图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丰富教学师资力量,提高从业教师素质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来说,教师队伍的建设十分重要,所以自古就有“名师出高徒”的说法。丰富师资力量,首先需要学校的配合。从相关科目中抽调课堂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授课,从而提升课堂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加强授课教师专业知识培训。正所谓学无止境,作为传道授业的教师更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充实自己,以便于更好地解决学生们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不断地钻研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在课堂上更好地为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2 根据学生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做到因材施教

孔子说过“有教无类”。由于高校扩招,学生素质良莠不齐的情况在所难免。所以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应该根据经验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待不同的学生,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3.3 更新教学理念

如今越来越多的宣传方式被应到了实际中。所以更多样化的艺术制作手段也被应用在了插图设计中,这种方式兼顾了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插画的内容也变得更加复杂、多样、富有内涵。所以插图设计的教学理念也应顺应这种要求。在学校教学过程中要顺应这种理念和社会需求,有方向性地培养学生,满足社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

3.4 创新教学模式,丰富课堂讨论和作业类型

改变教学模式,首先要学生把基础知识系统化。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和引导,让学生们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再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让学生们灵活地将知识转化成实际的工作能力。其中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两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对这两个环节的把握,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掌握好重点、巩固知识点,还可以调动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要重视实习,让学生充分了解所学知识的社会需求点在哪里,通过实习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更科学、更实际的锻炼。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社会进行社会调查,让学生了解市场需求、行业特点等,通过对所得数据的分析,将得到的数据应用在自己的设计中。同时,教师通过对同学的设计加以点评和修正,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提升能力的同时,加深对社会的认识,有更明确的社会认知。

3.5 建立更加完善的课程体系

如今越来越多的多媒体资源被应用在了生活中,而这些资源与插图设计专业都有一定的内在关系。但是由于有独特的历史和应用领域,插图设计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立的知识体系,所以插图设计应该是一门新的课程,以便于更好地钻研和学习这一门技术。

完善课程体系,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是教师方面,应该组成一个独立的科研队伍,研究与插画相关的历史、发展和应用作为授课的理论指导。其次是学生方面,学生可以利用在校时间,组成专业社团并且定期开展活动,以便对于研究、探讨和交流学到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插图设计是一门重要、实用的科学。做好这一门学科的研究工作,对培养这一方面的专业人才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谦.谈高校艺术教学中开设插图设计课程的重要性[J].艺术科技,2015(02):247.

[2] 肖柏琳.现代插图设计课程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27):60-61.

[3] 李琛.插图设计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J].新校园(阅读),2015(07):125.

作者:张磊

第五篇:通识教育与相关教育的辨析

[摘 要]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内对通识教育及相关教育的概念认识与关系问题,还存在一些混淆、模糊甚至错误的理解。这些混乱的、错误的认识和理解造成了通识教育实践上的障碍。因此,有必要理清与通识教育密切相关的教育概念,并对其关系问题进行辨析,为通识教育的实践提供认识基础。

[关键词]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人文教育;科学教育;素质教育

[

在对通识教育历史与内涵进行梳理时我们发现,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内对通识教育及相关教育的概念认识与关系问题,还存在一些混淆、模糊甚至错误的理解,造成通识教育实践上的障碍。本文对与通识教育密切相关的教育概念进行了梳理,对其关系问题进行辨析,为通识教育的实践提供认识基础。

一、通识教育的内涵

通识教育是一个内涵丰富、复杂而深刻的概念。作者在《大学通识教育内涵的层次建构》一文中从历史发展的视角,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通识教育已经从一种大学理念转变为一种大学人才培养模式。该文还提供了一个通识教育的框架认识和不同层次的理解。最后将其归结为基于两个角度的理解[1]:

从理念上看,通识教育以“育人”为出发点,强调大学价值教育的功能,继承古典教育教化育人之道,给学生提供某些价值、态度、知识与技能,使他们认同、选择、内化成为个人的一部分,促进学生的心智与心灵的成长,使之成为“学识”与“品德”兼有的年轻人,为其全面与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从实践上看,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要从人才培养的理念、目标、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的途径建立这种人才培养的体系,从制度、组织、师资、管理、评价等方面提供有效的保障,是面向全体学生提供一種共同的、综合的教育基础。

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

探讨二者关系是高等教育领域内一个重要的话题,形成三种观点和结果:(1)将二者看作是高等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认为通识教育是一种非专业性的教育。这种观点导致二者独立开来,在实践中体现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分阶段实施。一般做法是大学1~2年级以通识教育为主,3~4年级以专业教育为主。(2)通识教育是为纠正过分狭窄的专业教育,是专业教育的一种补充与纠正。这种观点导致通识教育的弱化,将其仅仅看作是多开设几门通识课程即公共选修课,在教学上没有过高的要求。(3)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上位概念,是专业教育的重要基础,专业教育是建立在人文、自然和社会学科的广泛认识和深厚的通识基础之上的。

从上可以看出,对二者关系的认识必然会影响通识教育实践,故有必要理清二者关系。首先,要清楚什么是专业教育。高校的专业是根据社会职业分工、学科分类、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状况,以及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划分的学业门类。因此,高校的专业并不完全属于某一级学科,而是处在学科体系与社会职业需求的交叉点上,是按照社会对不同领域和岗位的专业人才的需要来设置的,属社会分工和学业类别。弄清高校专业的含义,就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高校的专业教育。专业教育一是指专门知识体系(specialized knowledge)的教育,称作“学科专业教育”;二是指为培养某些专业性的职业人才(professional或professional vocation)而进行的教育,称作“职业专业教育”。因此,专业教育既涵盖学科专业教育,又涵盖职业专业教育,它们共同组成了高校的专业教育。因为专业会随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变动,当社会需要培养不同领域的专门人才时,专业就组织相关的学科来满足人才的知识结构。

过去人们更多的是将高校的专业教育理解为专门知识体系的教育,随着学科与专业的进一步分化,导致专业教育出现教育片面与狭隘。通识教育是在片面实施专业教育以及教育功利化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目的不仅是克服专业教育带来的弊端,更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与人的发展需求,是对高等教育进行的反思与重构。因此,二者不是矛盾对立的,也不是高等教育的两个独立组成部分,而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是互补、交叉与相互渗透的。尽管高等教育专业化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特征,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重要的内容。然而,专业教育需要建立在对人文、自然和社会全面了解的基础之上,形成比较宽厚、扎实的专业基础。大学培养的人才在具备专业素养的同时,也需要具有全面发展的素质与广阔的视野,需要一种融会贯通的思想和能力,能够在不同学科或专业、民族和文化等领域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职业适应能力,也具有完善的人格。显然,这是专业教育所不能完全达到的。因此,通识教育成为培养这种专业人才的重要基础,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理念与模式。

三、通识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

通识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十分密切。通识教育在继承古典人文教育传统的同时,也逐渐将科学教育融入其中。当今,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相比占据了上风,功利主义盛行,人文教育出现缺失现象。通识教育重新强调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主张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与相容。因此,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成为通识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

人文教育是用人类长期积累的优秀文化成果陶冶人与教育人,从而教人学会做人、做事,最终目的是使人能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整体素质。人文教育具有以下重要特征[2]:以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为目的;强调古典人文学科的价值;提出并实践了德智体美和谐教育发展的课程体系;提倡使用适合人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坚信通过教育可以重塑个人、改造社会和自然,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反对忽略人的发展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反对人沦为其他功利主义工具的倾向;强调教育在发展人的精神世界中的价值。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通识教育强化人文教育的特征,人文教育在通识教育中占重要地位。首先要传播人文知识,开设人文知识学科课程;其次要重视对人文知识的理解与通融,强调人文知识对人的教育作用,将人文知识中所体现的价值即人文精神内化于学生。因此大学通识教育中人文教育不仅仅是人文学科知识的教育,也不仅仅是开设几门人文学科的课程,而是以课程、校园文化、各种文化交流学习活动等为载体,培养学生对文学、历史、文化、伦理、哲学、宗教和艺术等人文学科知识的理解,提高其人文素养,传承人文精神。

与人文教育相对应的是科学教育,人文主义曾经一度排斥科学主义,反对科学主义的功利化倾向与工具性。然而,现今社会的发展已经离不开科学教育,高等教育不可能没有科学教育,科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范畴。科学教育首先传授具体的科学知识和方法,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和掌握必要的科学方法。其次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的传授是科学教育的实体,科学精神的培养是科学教育的灵魂。”[3]科学教育中仍然包含人文价值,这种人文价值主要体现在科学精神与科学文化中。因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不是对立的关系,已经走向融合。并且,如果科学教育中没有人文理念的约束,教育就会背离根本使命。

通识教育重视蕴含于二者中的知识、文化与价值,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共同构成通识教育的重要范畴。人文教育传递为人之理,将人类的历史经验转化为人存在的自觉,掌握人类的智慧,感悟人类丰富的情感,感受人与社会、自然共同存在的价值;科学教育让人领悟客观世界的复杂深邃、无穷无尽,丰富和完善人的精神世界。

四、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

二者关系问题是高等教育领域内争论的一个焦点,目前形成了三种相异的观点:(1)通识教育是位于素质教育之上的概念[4]。其认为通识教育不仅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素质教育更多强调教育的具体内容和实施形式。提高大学生素质是通识教育的目标之一。(2)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相比更全面,具有更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更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如“在高等学校本专科教育的整体层面上,无论是在教育理念、模式和内容上,‘通识教育’的名称都是不适合的。而文化素质教育统贯本科教育的全过程”[5];“从素质教育的实施范围与内涵来看,通识教育仅是促进素质教育有效实施的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6];“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清晰表明: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比通识教育的更全面、更丰富、更深刻,作用更巨大,影响更深远”[7]。这种观点不否认二者的相通性,认为通识教育从理念、模式和内容上对素质教育都具有借鉴意义,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途径。(3)二者不是谁包含谁的关系,属于不同的范畴,存在相通之处。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观或者教育思想,通识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实践模式,主张将素质教育渗透在通识教育之中。

二者究竟是什么关系,有什么差别和联系,如何在大学教育中定位?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必须清楚素质教育产生的背景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从产生的背景看,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明显不同。面对世界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国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素质教育成为首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任务,高校必须承担这一重要的历史使命。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1998),明确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并明确人文素质教育是其重点。显然,素质教育是作为教育战略思想而提出的,是一种教育的思想和理念,更转变为一种教育实践,被看作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本土化的创新”[8]。

通识教育有其历史的渊源,是对古典传统教育的继承和发展,肯定传统教育的精髓,又在不断地适应发展变化的社会,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对大学教育的本质与使命进行深刻的反思与总结,成为一种优秀的大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经历长期历史的检验与筛选。因此,不要因为重视我国高等教育的本土化创新和其他原因而忽略对通识教育的提倡,否认其价值。

首先,从内涵上看,素质教育的范畴显然超过通识教育的范畴,素质教育不仅包含德、智、体、美及心理健康的教育,也体现在专业教育和學校教育的方方面面。而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范畴,更重视大学教育的基础性、交融性和理解性,重视人格的完善即成人的教育。因此,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相比较更具宏观性,而通识教育更具微观性。

其次,二者作为教育思想和理念有许多相通之处。素质教育的落脚点是人,通识教育以培养有教养的人为目的,因此二者都比较重视人的发展,重视人文教育。知识、能力和素质是素质教育的三个要素[9],知识是指广泛的人文、艺术、自然科学的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能力是素质的外在表现,既包含较强的分析、归纳、观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又包含社会交往、共事、合作、交流等“做人”的能力。素质是更深层次的东西,是知识与能力内化后的稳定的品质。素质教育强调的三要素与通识教育的目的、内容是相通的,通识教育通过知识的广博性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有效思考、清晰沟通与交流、能做适切的判断和辨识普遍性价值的认知能力,其内容涵盖了人文、社会与自然学科领域,其特点是融会贯通,强调古与今、文与理、中与外的通融之理。因此,二者都比较重视知识的综合性、知识的内涵及其价值。

第三,从实践层面上看,与通识教育相比素质教育实施范围过于宽泛,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这种宽泛性也给素质教育实践带来了困难,如何将素质教育落在实处,真正达到教育目的?文辅相谈到素质教育实践问题时,认为素质教育的重心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的掌握和基本道德品质的养成”[10]。潘懋元认为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而不是一套具体的教育方案,凡是符合这种思想观念的做法就是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无定法。还认为“素质教育强调专业课程是培养素质的基本途径之一,但在实践方面还缺乏切实可行的有效模式”[11]。其实,通识教育的理念、实践模式及其经验给予素质教育很多的启迪,在探索素质教育的实践中,一些高校就开展了通识教育的实践探索。因此,通识教育可以成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也是素质教育最重要和最主要的途径。

五、结语

尽管目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在理念和实践层面均存在问题,我们也不能否认通识教育的价值与作用。本文认为,在高等教育领域内,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不是矛盾对立的范畴,二者应该相互协作和影响,共同促进大学生发展,提升教育质量。但是,通识教育不完全由素质教育来统领,这是因为素质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是“素质”,“素质”不是大学教育的全部内容和最终追求的目的;大学还为人类提供和创造思想、文化、生活理念、对社会理解的方式及对社会问题的思考等。通识教育的目的也不仅仅是提高学生思想、文化和道德素质,它在继承中不断创新,促使我们对大学教育本身进行反思:大学的本质是什么?应该追寻什么样的大学理念?如何让大学教育适应急剧变化与发展的社会?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一一去研究和探讨。

[ 参 考 文 献 ]

[1] 刘菊青.大学通识教育内涵的层次建构[J].中国成人教育2016(5):27-30.

[2] 叶澜主编.中国教师新百科(中学教育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2:8.

[3] 张金福著.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6.

[4] 陈向明.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3):64-68.

[5] 王义遒.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关系再认识[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7(3):14-21.

[6] 宋哓平,梅红.Liberal Education、General Education以及素质教育——当今美国大学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创新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1):30-34.

[7][8] 杨叔子,余东升.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之比较[J].高等教育研究,2007(6):1-7.

[9] 袁振国主编,周远清著.中国当代教育家文存(周远清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0] 文辅相.对素质教育实践中的几个问题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02(3):3-6.

[11] 潘懋元,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J].煤炭高等教育,2002(1):1-5.

[责任编辑:刘凤华]

作者:刘菊青

上一篇:金融投资论文下一篇:金融学本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