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教育相关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跟教育相关论文(精选5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跟贝利学预测贝利又在预测巴西夺冠了,尽管巴西国民怒不可遏,但贝利的苦心还是可以理解。他并不是意图诅咒桑巴军团,而是想借小罗们如日中天的竞技状态洗刷自己“乌鸦嘴”的恶名。

第一篇:跟教育相关论文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跟岗实习管理探讨

【摘 要】本文针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跟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制定跟岗实习任务书、安排实习指导教师加强实习管理、为学生开展岗前培训、签订跟岗实习相关协议等跟岗实习管理策略。

【关键词】中职 学前教育专业 跟岗实习 管理

2019 年,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中指出:“跟岗实习是指不具有独立操作能力、不能完全适应实习岗位要求的学生,由职业学校组织到实习单位的相应岗位,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部分参与实际辅助工作的活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跟岗实习,即为增强学生对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适应性,让学生在跟岗实习时积极投入实际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工作中,通过认真观摩示范课、组织律动操、开展游戏、协助各类活动节目排练,以说、唱、弹、跳、画等多种形式与孩子们交流;查找自己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的不足,明确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教育理论知识;深入了解幼兒园教育教学工作特点,感受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之间的距离。在学生离开学校深入实际岗位实习时,学生的管理工作尤为突出和重要。为了规范学生跟岗实习,保障跟岗实习效果,学校可从制定跟岗实习任务书、安排实习指导教师、开展岗前培训等方面加强学生的跟岗实习管理。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跟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幼儿园的回访和跟踪及实习学生的反馈,笔者发现,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跟岗实习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

第一,管理难度大。由于跟岗实习学生的人数较多,一个幼儿园所能接收的实习生人数有限,因此需要将学生分配到多个幼儿园,而实习幼儿园之间往往距离较远,跟岗实习教师一天往往只能回访三个幼儿园,导致学校在实地实时管理上有一定的困难。而部分幼儿园在自身管理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对学生跟岗实习进行严格管理,导致学生的实习管理不能与学校同步。

第二,实习压力比较大。有的幼儿园混淆了跟岗实习与顶岗实习,常常按照毕业顶岗实习的标准进行跟岗实习工作安排,导致学生在实习初期就形成较大的压力,没有自信继续进行实习。实际上,跟岗实习学生一般只学习一个学期,其所达到的知识和技能不能按照毕业顶岗实习标准衡量。与此相反,有的幼儿园则过于低估跟岗实习学生的能力,在跟岗实习中只给学生安排保育员的工作,主要负责幼儿生活保育方面的引导,不愿给予实习学生参与主班副班教师教学活动组织管理的机会,使得学生未能获得保育和教育技能方面的共同进步,引起学生对自身发展空间的质疑,以至影响跟岗实习稳定率。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跟岗实习管理策略

(一)制定跟岗实习任务书。实习前期,在专业教师实地考察选取合适实习单位的基础上,学校系部应组织学前教育教研组教师和实习单位负责人,共同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情,从实习目的、实习班级及学生人数、实习时间、主要实习内容、实习地点、实习指导教师、跟岗实习成绩评定、实习要求等方面制定实习任务书。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到幼儿园进行跟岗实习,其教学主体、教学形式和教学环境都发生了变化,更多的是需要学生将学校的理论基础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以适应专业岗位的工作内容,提升自我职业能力。由此,学校在制定跟岗实习任务书时,应明确规定不允许学生自行选择实习单位,而学校应遵循专业对口的原则考察确定实习单位,学生需要服从学校关于实习单位的安排,并且按时完成专业任务要求,取得跟岗实习课程的学分。

(二)安排实习指导教师加强实习管理。考虑到中职学生的年龄较小,为了更好地了解实习进度,确保学生人身财产安全以及实习顺利进行,学校应安排好实习指导教师,以跟岗实习指导教师为主、实习班级班主任为辅的模式进行实习管理。

1.跟岗实习指导教师的实习管理。跟岗实习前期,学校应进一步细化跟岗实习工作,完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跟岗实习的工作细则,组建跟岗实习指导教师团队,将该团队教师与学生同步安排到跟岗实习单位,以跟岗实习工作流程为导向,从实习生、学校管理、幼儿园协助三方面入手,定期与学生、实习单位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实习进展情况,加强指导,解决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规范实习工作的任务与目标、过程实施监督与管理、实习成绩考核与评定等工作。

2.实习班级班主任的实习管理。在一个班集体中,班主任是和学生交流沟通最多的教师,较为了解班级每名学生的情况,也与学生的家长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实习班级班主任对实习的顺利开展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习前期,班主任需要从自身开始重视跟岗实习,主动了解本次跟岗实习的任务安排,帮助班级学生做好跟岗实习的心理准备,积极与家长联系告知学校跟岗实习安排的计划和要求,确保家长对本次实习的支持和配合。

在实习期间,班主任不能与班级学生断开联系,应按照日常在学校时的要求进行适当的班级管理,如安排每周一次的线上班会课,通过班会的组织,积极了解学生的实习进度,稳定学生的情绪,为学生下一步回校学习做好管理计划。同时,还要根据跟岗实习指导教师反馈的学生实习近况,与家长及时沟通,处理好各种突发紧急状况,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在实习后期,组织学生开展经验交流总结会,帮助学生通过实习总结明确自己回校后的学习方向。

(三)为学生开展岗前培训。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本身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抗挫折能力较弱、吃苦耐劳精神不足等特点,在将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转化到应用与实践中的问题上也面临困难。面对学生这一学情,在跟岗实习准备初期,可由各班班主任和跟岗实习指导教师为跟岗实习学生开展专门的培训,从解读跟岗实习的任务书,明确实习的内容和任务,讲解幼儿教师礼仪、幼儿健康、心理、安全教育等相关知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训。

首先,跟岗实习指导教师需要特别分析强调管理细则及岗位、个人的实习安全问题,要求实习生按学校规定的时间统一到达实习园所,不经同意,实习期间不得擅自离开实习岗位;因故不能参加实习或需要请假的学生,必须事先向实习指导教师、实习园所请假,经实习指导教师、实习园所主管领导双方批准后才能另做实习请假安排。

其次,为保证跟岗实习顺利进行,制定实习考核标准,并在岗前培训会上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确考核要求和标准,要求学生实操时必须按实习大纲的要求完成实习的全部内容,完成实习的任务并提交相应的实习报告、实习日志记录、实习教案等材料,跟岗实习指导教师、单位指导教师、班主任则按照实习情况完成实习成绩的评定。

最后,教师可在岗前培训中向学生推荐幼儿教育相关网站及公众号,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提前了解幼儿园工作,帮助学生转换自身角色,做好跟岗实习的心理准备。幼儿园的工作并不轻松,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实习前应对此有所认识,在个人管理上应积极配合学校和实习幼儿园的要求,配合学校和幼儿园的管理,调整个人心态,服从工作安排,培养吃苦耐劳、细致耐心的精神。在培训中,应让学生明白,在实习中要主动观摩幼儿园主班教师及其他教师授课,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教学设计思路;尝试组织幼儿园教育活动,学会撰写或设计教学方案,并请教主班教师,在充分听取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修改直至合格;做好课件、教具等相关准备工作,听取主班教师的意见与建议并不断改进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发挥跟岗实习的作用,积累幼儿园工作经验,提高自身职业素养。

(四)签订跟岗实习相关协议。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跟岗实习的时间为一个学期,实习时间相对较长。为保障实习双方的利益,规范实习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双方的责任、义务和目的,学校在实习前应签订实习和就业基地校企合作协议书、实习三方协议书等协议,以确保实习顺利进行。

从近年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改革发展中可以发现,跟岗实习的教学活动安排是该专业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在管理得当、稳定有效的跟岗实习中,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不但能尝试独立组织安排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也能独立制订幼儿一日活动计划和学期教育计划,能有效地把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从而提高自身独立从事幼儿园保教工作的能力,进一步掌握幼儿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方法,为以后从事幼教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做好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跟岗实习管理工作,保证学生跟岗实习的顺利进行,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南姣鹏.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科教文汇,2015(4).

[2]鄧春蕾,赵 洁,廖 菁.中职学生跟岗实习管理实践[J].科学与财富,2018(30).

[3]刘 宇.中职学校跟岗实习中的安全问题与管理要点研究与实践——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中国培训,2017(12).

【基金项目】“中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探索与实践——以广西纺织工业学校管理工程系为例”(GXZZJG2018B033)。

(责编 王悦之)

作者:黄丽群

第二篇:教育慢下来 灵魂跟上去

摘要 在地理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有其必要性、迫切性和优势。地理课堂应该从唤醒生命意识、提升生存技能、润泽生命价值三个方面开展生命教育。

关键词 灵魂 生命教育 初中地理

一、问题的提出

湖南弑师案震惊全国,为什么一个周围人眼中的“好学生”却残忍地将水果刀对准了对自己关爱有加的班主任?这个不幸的事件说明了应试教育背景下教育本质被异化,即学校、家庭、社会对生命教育研究和实践的欠缺以及学生生命意识的薄弱。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提到:“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关注学生成长、润泽灵魂是当前教育亟需关注的问题。地理学科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方面以及形成正确的人口观、环境观、资源观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地理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感悟生命意义、实现生命价值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二、生命教育的内涵

有灵魂的教育以培养人格健全、和谐发展的人为目标,是“使儿童带着整个的身体和心智来到学校,又带着更圆满发展的心智和更健康的身体离开学校”,是在发展学生智力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品质、性格和道德修养。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最早提出了“生命教育”的理念,认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社会关怀的一种事业。因此生命教育应该关注生命成长,润泽灵魂,培养人格健全、和谐发展的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地理课堂实施生命教育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1.生命教育是教育本质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教育功利化导致人们只看重分数,以分数来评论学生的好差,以至于漠视学生的生命体验和感受,忽视了生命教育,即教师眼里除了分数还是分数。这样一种忽视生命个体的教育没有给予生命个体极大限度的尊重。就终极目标而言,当代教育应在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基础上,调动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其内在潜力,淋漓尽致地发挥其个性,不断提升其价值与地位,最终形成敢于尝试、敢于拼搏、敢于创新的活生生的个体。

2.生命教育符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初中是学生发展的快速时期。这时候的学生是矛盾的集合体,表现为生理功能进入早期成人化,自我意识向独立成熟方面发展,在心理上表现出成熟和幼稚共存、独立性和依赖性共存、自尊心增强、片面性和表面性共存的特点。这一时期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教育必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育内容与方式应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学校、家庭和社会必须把握好规律,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生命教育。同时让学生认识到任何生命都是需要尊重的,而且尊重是相互的。一旦不尊重生命个体,就得不到生命个体的尊重。弑师案以及案后学生的“淡定”“漠不关心”的状态,跟我们日常教育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生命教育不仅要教会青少年珍爱生命,更要启发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不仅要告诉青少年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帮助青少年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不仅要惠泽人类社会,还应该让青少年与具有生命的其他物种和谐地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生命教育不仅是关心今日生命之享用,还应该关怀明日生命之发展。

3.生命教育顺应课程改革的潮流。

自2002年开始新课程改革以来,教育从过去的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转变,教师需要做的不是过多讲述有关知识,而是更多引领学生去体验、感悟自己的生命经历及经验。罗杰斯认为,教育就是一种整体人的学习,这种学习是在认知上、情感上和需要上的一种统一性质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绪生活,还要关注学生的人格养成和道德生活。“生长和教育完全是一体的,伴随着学科知识的学习,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修养,越来越有责任感。”所以,课程改革需要生命教育理论做支撑,教育需要回归生命。

4.生命教育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

湖南弑师案值得教师反思的是:教育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教育功能,教育的目的到底是获得分数还是引导个体生命的成长?答案是:学生不是教师或者学校获取名利的工具,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不仅要育人,更重要的是要关注生命成长。现行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挥散不去应试教育的阴影。在初中教学中仍然偏重智育、考试科目、分数,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生在沉重的书包、繁重的作业、繁杂的考试、过高的期望重压下,心理承受力低下,难以应付挫折,陷入较严重的心理不平衡状态中。长此下去,有些学生就会无所事事,虚度年华,有的则会自暴自弃、轻生,甚至产生仇恨的心理。生命教育的开展,可以营造良好的学生成长氛围,有利于教师、家长和青少年的沟通,促进师生关系、亲子关系的和谐。

四、地理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的优势

1.地理教材为生命教育提供丰富素材。

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栏目主要有“阅读材料”“活动”,其中阅读部分是对正文内容的有益补充,具有选择性和层次性,体现了教材的弹性;“活动”往往针对一个地理现象、事实或原理,引导学生探究,主要有资料分析、动手、辩论等活动形式。在地理教材的各类专栏中蕴含丰富的生命教育材料,对学生珍爱生命、敬畏生命、思考生命的价值有很重要的启示意义,对于培养学生情感,塑造学生心灵,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例如,在七年级《地理》上册“人口与人种”这节阅读栏目中探讨人种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除了让学生了解炎热与寒冷的环境对人种肤色、发色、鼻子形状的影响外,还教会学生无论什么肤色的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学会尊重他人。进而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对待成绩不好的学生或者身體有缺陷的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用“有色眼镜”来看待他们,更不能用语言暴力去攻击他们,让学生学会珍惜他人生命,唤醒生命意识。

2.地理教师为生命教育提供保障。

一方面,地理教师的专业知识有助于开展生命教育。地理教师不仅拥有扎实的地理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比其他教师有着更强烈的环境观、人口观、资源观和人地观。这些观念是开展生命教育的基础,能在不知不觉中滋养学生的心灵,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例如在教授“板块运动”时,教师可以结合汶川地震,展示一系列救援图片,在学生感受到地震给人们造成的巨大危害时,紧接着展示出“‘地震无情,人间有爱’之全国对汶川地区的关注和支持”,让学生体会到在灾难面前生命的脆弱与真情的伟大。最后,教师模拟地震发生的情境,让学生掌握地震逃生技能,强化防灾、抗灾意识,同时播放视频,让学生感悟生命,珍惜生命。教师通过真实案例的解说并结合地理知识内容开展教学,很好地将生命教育寓于教学之中,促进了学生捕捉新知识的能力的发展。

另一方面,地理教师的野外实习经历有助于开展生命教育。地理教师在大学期间都有野外实习的经历,在实习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会学习野外定向、野外给养、野外避险等生存知识和技能,这为在地理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提供了直接经验,这是其他学科教师所不具备的。例如,课堂上讲解滑坡泥石流时,教师结合自己实习时的所见所闻,分享自己的实习经历,引导学生分析滑坡发生的自然条件和人为条件,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情况下易发生滑坡以及滑坡发生时应该如何选择逃生路线、运用逃生技巧。

五、地理课堂开展生命教育的策略

初中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地理教师应充分挖掘这些素材来开展生命教育。

1.注重生命意识的唤醒。

生命意识的唤醒是指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认识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了解生命的起源和诞生,意识到生命的存在,认识生命的来之不易和成长的艰辛。生命意识主要包括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和保护生命。在地理教学中唤醒生命意识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法和体验感受法。

研究性学习法,侧重强调在地理教学中,要突出学生主体性,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能为学生营造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氛围,让学生养成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实现生命成长。例如,在讲到水资源时,学生通过每年我国水资源浪费和水污染的状况,知道我国水资源浪费与污染的严重性。通过问卷调查,学生深切了解家庭用水状况以及农业用水情况,了解水资源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知道水资源对人类非常重要,进而唤醒学生珍惜水资源、珍爱生命、保护生命的意识。

体验感受法,主张教师要充分利用地理教材中生命教育的素材,让学生参与到与生命有关的体验感受中,强调在地理学习之余,用眼去观察,用耳朵去倾听,用嘴巴去表达,用双手去体验,在身体与外界接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用心去感受周围环境中每一种生物都是有生命的个体,强调自我认知过程,强调对生命的尊重。例如,在讲到三江源大量的野生动物被杀戮时,教师播放纪录片《可可西里》,让学生感受藏羚羊被大量猎杀并换位思考:假如自己是三江源地区的藏羚羊,谈谈对人类大肆屠杀自己同伴的看法,并将想法写出来,同伴之间进行交流。这样以动物的视角体验生命无高低贵贱之分,动物也有自然界赋予的生存权,延伸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应该做到自尊与尊重他人,唤醒尊重生命的意识。

2.促进生存技能的提高。

强化生存技能即通过知识和实践的学习提高一个人有效处理生活中的各种挑战的能力,以及个人在与他人、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的适应和积极的行为能力。生命教育中的生存技能主要包括挫折应对能力和逃生技能。初中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随着生理机能的成熟以及独立意识的逐步形成,这一时期学生表现出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自制性与冲动性并存,对挫折或逆境缺乏必要的忍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若没有得到及时指导,往往会做出不理性的行为。地理教学中可以渗透关于如何处理挫折的教育,比如在讲非洲的粮食、人口、环境问题时,可以让学生了解非洲南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现状,了解面对如此落后的状况,非洲人仍然通过各种方式发展本民族的状况。因此,教师可以渗透这样的观念:有的学生可能成绩不太好或者学习负担过重,不要自暴自弃,眼前的困难或者挫折不是什么大事,保持好的心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更重要的。

逃生技能的强化可通过课内专题教育的形式开展。地理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与生存技能相关的主题知识,积极探索课堂内外主题教育的形式,如黑板报、演讲、模拟演练等,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逃生技能。比如,模拟地震、火灾、滑坡、泥石流等场景,教会学生必要的逃生技能。

3.实现生命价值的润泽。

实现生命价值即通过教育来实现生命个体的存在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生态发展的意义。让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准确定位并找到生存的价值。地理教学中生命价值的实现可以运用课堂渗透和榜样示范两种对策。

课堂渗透侧重通过地理课堂的知识教学,将知识与学生生命意识联系起来,将较为抽象的生命价值观融入其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例如,在讲到我国农业时,季风气候对农作物而言能实现雨热同期,但季风的不稳定也是导致旱涝频发的“罪魁祸首”。那么从这个案例可以推出:在人的生命成长的过程中,既有顺境,也有逆境,我们应当正确看待,找到自我的闪光点,最终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

榜样示范在教学中经常运用,主张通过身边好人好事,引导学生吸取正能量,改善自身的行为,为社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实现社会价值。例如,在讲到日本捕鲸业时,可宣传绿色和平组织为保护鲸鱼所做的努力,让学生明白这是无私奉献的大爱,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在于让自己和他人活得更美好;在讲到巴西热带雨林气候时,可适当渗透热带雨林里疟疾严重,来自世界各地的无国界医生为了改善当地的医疗环境和医疗技术,放弃了优厚的待遇,冒着危险去帮助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当地人,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教师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最大限度地关注生命个体的成长。当前的教育应该回归教育本质,而回归教育本质应指向生命教育,關注生命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徐山中学)

作者:尚姗姗

第三篇:跟贝利学预测 等

跟贝利学预测

贝利又在预测巴西夺冠了,尽管巴西国民怒不可遏,但贝利的苦心还是可以理解。他并不是意图诅咒桑巴军团,而是想借小罗们如日中天的竞技状态洗刷自己“乌鸦嘴”的恶名。其实,每次预测都错误难道就不是一种天才?

如果贝利不踢足球,完全可以胜任行情分析家的角色,毕竟他所做出的预测基本忠实于对基本面的理性判断。导致贝利沦落为“乌鸦嘴”的唯一遗憾在于:贝利没有学过“有效市场理论”。根据法玛论述,有效市场的现实价格(翻译成足球语言可以理解为竞技状态)中已经包含了所有已知的历史信息。这意味着如果缺少更多的新鲜理由支持现实高价的维持和继续上升,那么预期市场反向回调将是合情合理的。

贝利对世界杯的预测失败(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看成一种成功)给国际金融市场提供了有趣但不失深度的启示:在市场高价(或低价)引人瞩目之时,对未来走势的预测应该充分考虑到现期价格是否已经完全消耗了前期利好(或不利)因素,如果是,那么市场逆转的理性预期将在“自我实现”中引导价格的反向回归。

实际上,贝利的预测智慧给我们理解近期国际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5月第2周,国际商品市场骤然井喷,期金、期铜、期油都以连续破纪录的方式疯狂飙升;但短短几天之后,国际商品市场在第3周又突然回冷,金融衍生商品价格用争相跳水的惊人表现挑逗着市场神经;紧接着进入第4周之后,期价又开始以止跌回升的温柔姿态撩拨市场心绪。

这种短期内冰火两重天的市场波动正是预期急速变化的直观反应。期价在第2周冲破历史记录基本上已经耗尽了当时的全部有利动因:美元的持续贬值,需求的短期膨胀,以及美联储第16次加息后流露出的踌躇不定。在这种“高处不胜寒”的脆弱之中,市场基本形成了回调预期,此时一个现实的负面新闻就能引发“预期实现”的市场转向。而恰好在这个微妙时刻,美元汇率突然出现了小幅反弹,而美联储在4月通货膨胀数据放出之后也暂时坚定了6月加息的决心。这种限制期价走高的现实因素很快引爆市场,在“羊群效应”的作用下,期价开始了第3周的疯狂崩溃。但当市场在价格大幅下跌过程中基本完成了风险释放之时,预期由于不利因素的耗尽而再次悄然逆转。

总之,有效市场中的价格短期变化与预期的瞬息万变息息相关,而预期变化的重要考量在于现实价格对利好(或不利)因素的反应程度,对此了然于胸才能避免聪明贝利的“预测”尴尬。

(上海/程实)

反垄断与反反垄断

近来网上较为热门的话题之一是关于中国的银行卡。

号称是遵循“国际惯例”的中国银行业,在即将欢度“6·1”儿童节的祥和气氛中,中国银联宣布:“跨行查询收费”,国内跨行查询每笔手续费0.3元。

如此霸王条款,在铁路、邮政、水电、电信和航空等服务性垄断领域广泛存在,人们甚至有些“习以为常”了。

“银行卡事件”事隔一周, 2006年6月8日,媒体低调地传播一条信息: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草案)》。

也许,比百姓更关心反垄断法出台的应该是中外企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打破了垄断,中外企业、百姓肯定受益。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都快30年了,市场经济概念提出也已经有20多年了,但凡有些经济常识的人都知道何谓垄断以及垄断对经济的阻碍作用。反垄断当然好,只是有矛就有盾,有反垄断必然会有反反垄断。

中国就反垄断立法已经讨论了20多年。有资料显示,反垄断法的酝酿过程可上溯至1987年8月,当时的国务院法制局成立了反垄断法起草小组。第二年,该小组提出了《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暂行条例草案》。以后,尽管反垄断法的制定,不断被列入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但1993年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后至今,《反垄断法》一直处在草案阶段。直到今年年初,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2006年立法计划时,才明确表态将其推到今年6月初审。

反垄断法的目的从经济上来说,是为了禁止强势者以任何手段封闭市场,从而达到充分竞争。市场开放了,无论经济主体还是消费者都能受益。反垄断是反对一切损害竞争的行为,因此国际上一直将反垄断法视为市场经济的宪章。早在100多年前,美国就颁布了《谢尔曼法》,主张自由竞争将产生最经济的资源配置、最低的价格、最高的质量和最大的物质进步。继美国之后,日本、德国及欧盟都出台了反垄断法规。

反垄断法难产近20多年,其反反垄断的原因大家心知肚明。转型期中,垄断行业作为既得利益者占有市场资源,以低成本获得高回报,当然不会轻易放弃垄断地位。同时围绕哪个机构有权执行反垄断法也一直争论不休。另外,草案中还有一条备受争议的条款:中央政府有权推翻地方政府关于垄断行为的判定。

《反垄断法》(草案)必然带有过渡性法律色彩,试图达到全面反垄断的目的也太理想化了。但不管怎样,出台了总比不出台的好。

(北京/武秋风)

堤外涨价堤内补?

体现全球主要商品交易价格的路透商品指数在2005年1月3日为1571.30点,2006年1月3日达到1794.66点,到5月中旬,进一步升至2042点。铂、铜、原油、铝等原材料价格不断攀高,而且上涨势头丝毫没有扭转的迹象。原材料价格的节节高涨,将对我国外贸健康发展产生一定影响:一方面,初级产品的国际买卖将会越发有利于卖方市场,我国较容易陷入“一买就涨,一卖就跌”的尴尬境地;另一方面,国际初级产品的持续牛市,还会吸引国际游资不断炒作初级产品市场价格,改变“商品价格由供求决定”的价格形成机制。

价格是一切商品得以在市场上顺利成交的基础信号,它也将最终决定市场交易参与者的利润水平。目前,原材料涨价问题,又一次牵动了各类市场参与者的神经,关键性原材料涨价产生的“蝴蝶效应”,已在各个产业链的中下游环节掀起阵阵风暴。只有成功地将增加的成本转移到顾客身上,企业才能保持盈利的潜力,才具有更吸引人的投资价值。有些个别的企业在这种环境下甚至能够使收益增加。经济学家把这称之为企业的议价能力,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具有这种能力。除了少数有优势的行业以外,大多数企业都是自己在承受着原材料涨价的压力,生产者价格指数的上升远比消费者价格指数要快。

这一轮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原材料价格上涨,首先是一种市场行为,但同时也是一次规模巨大的利益再分配。以2005年为例,我国仅进口原油和铁矿砂两种商品,因价格上涨因素,就比2003年分别多花外汇217.3亿美元和93.5亿美元,2000多亿元人民币的利益只是因为价格上涨而拱手让给国外供货商。

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的节节上涨,主要受以下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国际炒家;二是美元贬值;三是国际需求增长。“中国需求因素”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其对国际原材料市场的影响有限,更多是一种炒作。也正因此中国在这些方面的原材料进口陷入了“一买就涨”的怪圈,一些国内企业也相应地成为了国际投机基金的掠夺对象,中航油、中储棉、铁矿石涨价、国储铜等一连串危机事件相继上演。

原材料价格上涨昭示着新一轮的经济扩张已经到来。

(广州/钟雁明)

警惕废塑料卡成环保新杀手

随着通讯技术发展以及商业领域付款方式的信用化,塑料卡的应用空间越来越广泛。塑料电话卡、手机卡、上网卡、银行卡,以及门票卡、购物卡、会员卡等已成為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寻常之物。这些塑料卡给公众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同时随着大量废卡的闲弃,也给人们的生存环境带来了污染压力。据不完全统计,除极少部分塑料卡被人收藏外,全国每年有上亿张塑料卡作为废物被随意丢弃。由于这些卡基本都以塑料做基片,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难以在自然界自行降解,其对环境的危害作用,几乎和废旧电池相“媲美”。有的卡还兼有磁粉和化学物质,可能对环境产生更大的危害。而目前还没有机构对塑料卡进行专门分类处理,与此同时,我国每年还要从国外进口大量废塑料以弥补原料需求缺口。

因此,如果能够对废塑料卡进行回收再用,使其变废为宝,将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个人认为应采取源头和回收一起抓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国家相关部门应考虑推广可降解材料代替传统塑料,这样既符合绿色环保要求,又可节省运营商的成本,对于用户和环境来说则更安全。其次,有关部门应尽快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回收机制,塑料企业也应该积极跟进,相互配合。例如,在人流相对集中的地方,如学校、电信、商场等地设立回收点,定期回收或者有偿回收;通过减免部分制卡工本费鼓励办卡时以旧换新;此外,国家对于回收再用的企业可考虑给予优惠政策,低息贷款或利用财税杠杆大力扶持。第三,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广泛组织宣传教育,让公众意识到塑料卡随意丢弃的危害性,养成良好的回收习惯。

(蘇州/葛志玉)

“开放台胞参考”好

2006年4月15日,国台办主任陈云林在首届两岸经贸论坛闭幕式上,授权宣布和通报了祖国大陆方面将进一步采取的“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惠及台湾同胞的15项政策措施”。其中包括“海关总署决定开放台湾同胞参加报关员考试,成绩合格者即可在全国范围内申请报关员注册,办理报关业务”。

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加入WTO及行政许可法实施以后,进出口贸易经营权大幅下放,报关行业蓬勃发展,对报关员的需求相对增加,报关员的职位行情自然水涨船高。为了提高准入门槛,强化报关人员的整体素质,我国从1997年开始实施全国统一的报关员资格考试。值得注意的是,一直以来,海关对报关员考试的参考资格有一个严格的限制,即只能是祖国大陆地区居民,这使得许多有志于从事报关行业的台胞得不到应有的认可,也给不少外资企业尤其是台资企业在物流、关务等重要职位的人员选择和使用上受到了制约。此次引入台胞加入到报关员队伍中来,对海关而言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举措。

其实,早在2005年11月30日,海关总署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报关员资格考试及资格证书管理办法》第十条已经规定台湾居民可以凭有效证件参加考试。同时,已经公布并从2006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报关员执业管理办法》第十一条也规定,通过报关员资格考试的台湾居民、香港和澳门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提交《台港澳人员就业证》复印件即可申请报关员注册。这两个《办法》恰到好处地为“开放台胞参考”这一政策措施打下了伏笔。

从目前来看,台湾同胞通过资格考试,而直接从事报关员行业的人数估计不多,此项措施的实施不会对现有的报关行业整体造成大的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大陆地区的报关员唯有不断提高技能,内外兼修,才能和台胞一起比翼双飞,共同翱翔。

(苏州/祁冠)

第四篇:企业“走出去” 党建“跟上去”

[摘 要]上海18家在深企业的党组织联合建立了上海在深企业党建联席会议,通过组织共建、党员联管、活动互助等方式,整合利用上海在深单位党建资源,探索了“在外”基层党建的创新之路。

企业党建;党建联席会议

[关键词]

[

目前上海在深圳规模以上企业就有400多家,既有国有企业,又有私营企业,也有转制后的股份制企业;涉及建筑、金融、科技、运输、印刷、证券、航空、制造、地产、餐饮、设计等多种行业。为了充分发挥“走出去”企业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上海18家在深企业的党组织联合建立了上海在深企业党建联席会议,通过组织共建、党员联管、活动互助等方式,整合利用上海在深单位党建资源,探索了“在外”基层党建的创新之路。

一、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是在外企业党建工作的实践总结

长期以来,上海在深单位党组织在上海、深圳两地上级党组织的关心指导下,不断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积极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效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也为上海在深企业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以驻深办事处为依托,充分发挥上海市驻深单位党委的核心作用。上海市驻深单位党委成立于1994年,目前下属5个党支部,43名党员。多来年,上海市驻深单位党委在深圳市直机关工委和上海市合作交流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扎实做好各项党建工作,积极推进党务公开,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优秀党员。为了能更好地发挥资源整合和协调组织的作用,深圳在深单位党建联席会议以上海驻深圳办事处为依托开展工作,由驻深单位党委牵头开展各项活动,并经民主协商同意,党建联席会议主席由驻深单位党委书记担任,联席会议的日常办公地点设在驻深办事处,联络员工作组组长由办公室主任兼任,比较扎实地奠定了党建联席会议开展工作的组织基础。

(二)以深圳市上海商会成员为主要对象,充分发挥上海在深骨干企业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据对深圳市上海商会(原为深圳市上海经济交流协会)会员单位的调查摸底统计,上海在深单位共有党委4个,党总支2个,所属党支部66个,正式党员679名,预备党员26名。

在开展党建联建活动中,以商会的一些骨干单位和优势企业为主导,推进在深单位基层党建工作的协调发展。如上海银行深圳分行自2009年5月份开业以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抓管理、拓市场,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分行各级党组织、广大共产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路子,全行上下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实现了抓党建、促经济、谋发展的目标,为全行稳健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和政治领导。又如,上海市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是最早贯彻上海建工集团“走出去”战略的排头兵和先锋队,在深圳经过30余年的发展壮大,现已成为拥有多项国内领先的施工技术,享有较高声誉的专业总承包建筑分公司,成长为一个优秀坚韧的战斗团队。进驻深圳时,党支部和分公司同时建立,党建和企建同步发展,为确保分公司各项任务目标的顺利完成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深圳商会成员单位中,像这样的骨干企业还有很多,它们党的组织健全,开展党的活动正规经常,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在党建联建活动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以党建联席会议为平台,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和资源整合作用。上海在深单位党建联席会议通过加强和完善协调互助机制和党建资源整合机制,加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与驻外党建互联互补互动,推进上海在深单位党组织的联动协调;协调上海在深单位遇到困难的解决渠道,协助解决好上海在深单位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联席会议制定了全体会议制度、专题会议制度、联络员会议制度、信息交流制度和实行充分酝酿、民主协商、重大问题民主表决相结合的议事规则,保证了党建联建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发展。在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期间,以党建联席会议为平台,先后组织了主题座谈、宣传展板、党建讲座、特色服务、文体比赛等活动,得到了在深单位广大党员和青年员工的欢迎,达到了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主要作用。

二、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是在外企业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客观需要

驻外单位党建工作具有“属条”和“属地”相结合的特点。在深圳30多年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上海在深单位的情况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许多国有和民营企业逐步去“上海”本色而本土化;转制后的国有或股份制企业也逐步去“国有”性质而呈多样化;越来越多的深圳当地或外省市的员工进入上海在深单位,“属地化”的趋势日益凸显;加上党员来源构成的多样性、管理层变动的常态化、党建工作服从企业生存而“边缘化”等等,造成上海在深企业党建工作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和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在深企业党组织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既是“在外”基层党组织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也是远离上级主管单位而分散在外的党组织互帮互助优势互补的创新实践。上海在深单位党建联席会议成立两年来,有效解决了在党建工作中存在着的“四不四少”问题:

(一)有效解决了党组织“沟通交流平台不多、交流甚少”的问题。上海在深单位党组织要有效开展工作,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上海市委、广东省委及深圳市委的各项方针政策。但由于远离上级主管和派出单位的领导,其学习教育的组织和党内文件、学习资料的获取相对滞后或稀少,各在深单位党组织之间多数缺乏信息互通、工作联动和经验交流。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后,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联席会议积极争取上海和深圳主管单位党组织的领导,并充分发挥联席会议成员中一些骨干企业组织健全、活动正规、资源丰富的优势,为“驻外”的基层党组织搭建了一个提供近距离的党建工作指导和服务的交流平台。

作者:上海市人民政府驻深圳办事处

第五篇: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跟岗实习的现状及对策

摘 要: 跟岗实习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化发展的关键一步。不仅影响着一批受过系统教育的“准老师”能否顺利实现角色转变,缩短适应期,而且对其专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作为我国幼儿教师的主要来源,该群体在实习阶段存在对实习目的不明确、实习呈闭环模式、实习组织实施随意性、实习跟踪指导不够、实习评价不规范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职学前教育 跟岗实习 对策

近年来,早期教育越来越成为家家户户口中的高频词汇。究其原因,不管是幼儿教育是否要纳入义务教育阶段的大讨论,还是家长早教意识的超前化,都表明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再加上二胎政策的放开,社会对幼儿教师质和量都有更高的要求。跟岗实习作为“准幼儿教师”顺利过渡成为合格教师的关键环节,是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关口。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实习作为职前教育的实践阶段,实习效果影响着未来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意义重大。

本文调查对象为学前教育专业大二教育实习学生共862人,发放学生问卷862份,收回862份,有效问卷837份;发放幼儿园教师问卷30份,收回30份,有效问卷20份;开展学生座谈会23次,访谈10次。

一、教育实习现状

作为一名教育实习指导教师,我历时三個月深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践一线,以第一视角审视反思学前教育专业跟岗实习中的问题。

(一)跟岗实习目的不明确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实习”做出的定义是把学到的理论知识拿到实际工作中应用和检验,锻炼工作能力。教育实习,尤其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实习的目的可做一种解释,即把学到的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拿到幼儿园实际教育活动中去应用、检验,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能力。通过访谈几位学生;“你知道实习的问题是什么吗?”A学生说:“实习就是去体验当幼儿教师的感觉。”B学生说:“实习给我们创造了机会,可以与幼儿近距离接触,然后把我们学到的东西交给他们。”C同学认为:“实习锻炼我们的能力。”可见,学生在实习前对实习的目的有不清晰、不明确,存在把实习目标简单化的倾向。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在实习方案上实际有明确的实习目的:“加强学生专业学习和岗位体验,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通过现场见习、辅助带班老师教学活动教育教学活动,是学生验证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认识幼儿园的工作环境,体验幼教工作状态,进一步明确专业学习的方向,提高专业学习的积极性。”由此可见,教育实习的目标不明确反映的不是政策或者学院文件上的不明确,而是学生对实习的认识不够,对实习的目的缺乏了解。

(二)跟岗实习呈闭环模式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一集中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跟岗实习时间安排在大二上学期,实习后回到学校进一步明确专业学习的方向,查缺补漏。从时间的节点上讲,时间比较固定;从时间的长度来说,时间为3个月左右。但对于每个学生而言,实习的时间只有4天。从设计思路上看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一种理论—实践—理论开放性的循环模式,但存在理论学习时间长,实践应用时间短,实习时间不灵活等现象,导致学生知行割裂。本文认为在学生短暂实习后,只进行理论学习,没有及时跟进反思实习中的问题,更没有让他们重新回归幼儿园解决问题,这种实习模式实际上是闭环模式,是不灵活的,是存在知行合一断层的。

(三)跟岗实习存在随意性

跟岗实习的顺利组织与实施,需要多主体的共同参与、协同合作,但在实习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

学院层面。学院为保障学生实习的顺利进行,在政策上给予了明确的指导意见和实施细则。但在实施过程中缺乏持续关注与指导,没有形成跟岗实习全程跟踪式指导机制,在幼儿园与学生之间需求互相满足、发展上缺乏引导、协调和帮扶,桥梁作用不明显。

幼儿园层面。存在对实习学生的定位不准确,以“填空”方式安排实习工作等问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分配到幼儿园后,会根据幼儿园的实际需要分配到小小班、小班、中班、大班,学生由各年级主任分别带到各个班中。每个班安排一般两三名学生,由一名主班老师负责带。但在调查中问及幼儿园分配的标准是什么?一名年级主任说:“主要看哪个班缺老师,有些班老师怀孕请假了,就需要多派几名学生去。”通过后续跟踪观察和学生反映,他们在幼儿园主要的工作是打扫卫生。这不得不让我们考虑,幼儿园有没有正确定位实习学生,明确实习的目的和意义,承担起幼儿园一方的责任?实习班级分配是固定的,没有小班—中班—大班之间的轮换,导致学生实习获得经验片面化,只了解一个年龄段的幼儿,对其他年龄段的幼儿了解不够。

实习指导教师方面。68%的学生认为指导教师对他们的实习指导不够;18%的学生表示实习期间任务安排是由班长传达老师的安排,跟老师交流的时间少。这说明学生很需要实习指导教师对他们关注和指导。通过对近几年实习指导教师队伍的年龄、教龄、是否经过实习前培训、是否具有一线经验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年龄趋向年轻化,教龄一般1—3年,存在幼儿园实践经验不足,没有受过实习前培训,专业性比较单一,这表明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培养还没有得到重视。通过与5名指导教师访谈,“实习指导老师的责任是什么?”5名教师认为:“就是管好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及他们的安全。”对于“帮助学生解决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只有1名教师提及。对于“帮助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成就感”“促使学生养成实践反思的习惯”,实习老师都认为非常重要,但是在实习过程中疏忽了。

(四)跟岗实习评价不规范

调查发现,对学生的跟岗实习评价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缺少过程性评价。评价的依据主要是学生实习结束后的跟岗实习报告,教师根据跟岗实习报告情况打分。这种不规范评价方式忽视了对实习过程中的评价,不仅不能对学生的实习作出正确评价,反而极大影响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及重视程度。关于跟岗实习是否有学分,C学生说:“如果有学分我就去实习,如果没有那我就不去了。”这种“唯分”实习效果如何呢?

二、跟岗实习的对策建议

(一)重视跟岗实习前准备

“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谋划准确周到而后行动,知道目的地才能够有所收获。实习质量与实习前的准备有直接关系,决定跟岗实习能否顺利进行。

物质准备。实习学生的衣食住行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包括交通、实习基地、幼儿园、学生自身及实习平台搭建及运行。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上的需求不是精神满足的必要条件,但是自我提升发展的保障。实习基地学生食宿及幼儿园实习安排,学生生活用品、基本药品的准备,微信群、QQ群、手机号码、蘑菇丁等实习交流指导平台的搭建必须提前准备。

精神准备。精神准备是对应物质准备来讲,包括实习总计划、实习基地规章、幼儿园规则制度,指导教师心理准备,实习学生心理准备等。通过召开实习动员会、班会等方式让教师及学生充分了解实习的目的、任务;对指导教师进行短期培训,明确指导教师的职责,提高教师的指导能力;邀请一线幼儿园教师来院交流,形成院、园交流零障碍的常态化模式,分享幼儿园实践经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以问题为导向,参与实习实践活动。

(二)探索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

集中实习可以让一大批学生在同一时间内实习,使学院课程进度保持一致,实习效率很高,也好管理。但实习效果不佳,一些学生并不适合这种集体性的实习方式。

分散实习。顾名思义实习是分散的,具有灵活性。这种实习模式具有即时性、灵活性,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需要。由于学生可以根据课程需要灵活实习,实习效果是比较好的。

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可以使课堂与幼儿园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实现课堂知识和幼儿园经验融合。以学生的需要为导向,可以解决实习时间短,达到轮换不同年级积累经验,活学活用所学知识的目的。刘超极将研究关注点放在弥散性教育实习模式上,认为弥散性实习模式不仅在实习内容上具有全面性,而且在实习时间的安排上十分灵活,该模式有利于将学生应具备的多项教育教学能力分解为若干实习项目分散安排于各个学期,在该模式下学生在实习时间和实习基地的选择上拥有一定的自主性。莫国炜等人通过对我国不同教育实习模式进行比较与评价,提出在继承传统实习模式优点的基础上,应灵活运用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两种实习模式。要想实现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存在一些阻力,需要积极探索。如潍坊工程职业学院正通过建立附属幼儿园、进一步扩大合作幼儿园的数量,为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模式的实现做准备。

(三)落实多主体责任,構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跟岗实习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验证所学知识,积累工作经验,形成认同感、成就感职业精神的关键环节。实习过程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对幼儿教师角色的定位。这一过程中,学校、幼儿园、指导教师、学生都必须从思想上重视起来,严格落实责任。首先加强校园合作。校园合作为学生顺利实习搭建了桥梁,应回归合作主体,以学生为中心,避免“单方向发展”(即学校希望学生能到幼儿园获得实践经验,忽视了返校后学生的实践反思;幼儿园只是通过实习学生解决自身师资不足的压力),加强资源共享,学院优秀教师去幼儿园讲授理论知识,聘请优秀幼儿园教师做特聘教师,加强学术交流。其次,提高指导教师的能力。学院要高度重视对指导教师的培训,明确挑选指导教师的标准,明确指导教师的职责。指导教师除关注学生日常生活外,更应该注重学生实习过程中的实践反思能力的培养及对职业精神的理解。最后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价主体应该是多元的,学校、幼儿园、指导教师、学生本人都应该参与到实习评价当中。通过他评和自评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正确评价学生;评价以总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为主,为我们构建全程化、层级化、协同化、多元化的教育实习模式提供了保障,也为我们以后进一步做好实习工作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王保军.“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实习管理与实践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1):216-217.

[2]刘超级.弥散性教育实习模式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7.

[3]莫国炜,庞锦英,张丽霞.师范院校不同教育实习模式的比较与评价[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8(03):128-131.

作者:付军明

上一篇:国际论文下一篇:公路工程估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