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传染病制度

2022-11-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制度的使用越来越多。制度一经制定颁布,就对某一岗位或从事某一工作的人员起到约束作用,这是他们行动的标准和依据。那么你真的知道如何制定制度吗?以下是小编收藏的《学校传染病制度》,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1篇:学校传染病制度

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效预防及应对

【摘要】学校作为众多教职员工、学生长期聚集的场所,出现传染病类公共卫生事件的几率往往比较高,而要想尽可能降低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几率及负面影响,则需要做好预防性的学校卫生工作,并在事件发生后及时作出正确应对。基于此,本文从传染病预防的角度出发,为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效预防提出了一些建议,同时围绕此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的具体应对展开了探讨,希望能够为有关学校的卫生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传染病;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一、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效预防策略

(一)加强卫生健康教育

传染病作为由病原体进入人体繁殖或产生毒素所导致的一类疾病,虽然具有着很强的传染性,但只要通过提高自身免疫力、个人卫生清洁等措施来做好个人防控,就能够有效降低传染病的发生几率。因此对于学校来说,要想实现对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与效预防,首先还需加强卫生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校师生的传染病预防意识,并为其个人防控提供科学指导。例如在课程安排上,应将卫生健康教育纳入到教学计划中来,每学期安排一定课时的卫生健康教育课程,对规律作息、坚持锻炼、个人卫生习惯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展开详细讲解,同时结合相关案例,对传染病预防的重要性做出强调,使学生及教职员工将日常生活中自觉采取各种传染病预防措施,避免传染病在校园内传播。在学校传染病流行发生的高峰时期(每年3-6月),还可以针对流行性腮腺炎、流感、麻疹等常见传染病组织卫生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引导学生展开针对性的传染病预防。而在校园活动方面,为激发学生对卫生健康教育的兴趣,提升学校卫生健康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学校还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组织“班级卫生评比”、“卫生健康知识大赛”等类型的活动,以帮助学生及教职员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会将卫生健康知识应用于实际。另外,对于自理能力相对较差的中小学生,学校还要通过家长会、告家长书等方式,面向学生家长展开卫生健康教育,使家长能够配合学校进行传染病防范,规范孩子在放学后的各种生活行为。

(二)重视食品安全管控

从传染途径上来看,由于痢疾、伤寒等传染病主要都是依靠食物进行传播,因此在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对于食品安全的严格管控同样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在校外食品安全性难以保证的情况下,学校食堂应充分尊重学生饮食习惯、喜好,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尽可能避免学生在校外用餐,以免因食品安全、餐具卫生等问题而使学生染上传染病,即便需要在校外用餐,也要尽量选择卫生许可证件齐全的餐饮服务场所。其次,学校必须要加强对食堂卫生条件、食品安全及饮用水卫生的管理,其中食堂不仅要保证卫生许可证件的齐全,同时还需在食材采购、食品加工、食品储藏等环节展开多次食品安全检验,并将餐具消毒、食堂日常清洁等方面的制度规定明确下来,落实专人、专锁、专保管责任制,保证食堂卫生条件及食品安全均能够符合规定。而饮用水则需要对相关基础设施进行修建或改造,同时根据学校学生、教职员工的生活饮用水来源,建立相应的饮用水检测机制,定期对各类生活饮用水展开全面检测,确保生活饮用水能够符合国家标准。最后,还要加强对食堂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保证每一位食堂工作人员均为持证上岗(具有健康证及相关培训证件),同时定期组织食堂工作人員进行体检,如发现有工作人员患有病毒性肝炎、伤寒、活动性肺结核等疾病(或为病毒携带者),则要及时将其调离工作岗位。

(三)保障校园环境卫生

为避免各种病菌或寄生虫在校园内传播,学校必须要做好对校园环境卫生的保障,定期组织学生、教职员工在校园内进行清洁活动,将教室、教学楼大厅、卫生间、教师办公室等各处区域打扫干净,并开展相应的消毒工作,以杀死可能存留的各种病菌。同时,为限制昆虫、动物传播这一传染病传播途径,学校则要定期组织力量来开展除鼠、杀虫等工作,尽量将校园内的各类病媒昆虫、动物消灭干净,以免病菌、寄生虫以昆虫为媒介在校园内大范围传播。另外,学校还要提高对厕所卫生管理及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的重视,保证粪便、垃圾、污水的无害化处理,避免其污染校园环境,并将垃圾站设置在远离教学楼、操场等区域的位置。

(四)建立传染病报告机制

在学校教职员工、学生人数众多的情况下,要想避免每一位学生、教职员工染上传染病,显然是并不现实的,对于学校来说,只要能够避免传染病大范围传播开来,那么即便少数学生、教职员工患上了传染病,也同样不会导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此在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工作中,学校除了要加强对学生、教职员工个体的传染病防控,同时还必须要建立完善的传染病报告机制,以便于及早发现学生、教职员工的患病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彻底切断传染源,避免传染病的进一步传播。例如在日常工作中,应建立晨检及缺课原因调查制度,由班主任教师及时与学生家长展开沟通,了解学生身体状况活动缺课的具体原因,如获知学生患有传染病,则应及时上报并通知家长带领子女前往正规医院检查、治疗,同时禁止学生在传染期内到校上课,学生康复归校使还要查验医院康复证明。如为教职员工患上传染病,同样应要求其立即上报,并在患病期间停止到校工作。而当学校短期内多人患上同一转染病时,则要及时向当地疾控机构报告(不同类型传染病的上报要求不同),以便于在疾控机构的专业指导下开展疾病全体诊断、患病人员隔离等工作。

二、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具体应对措施

(一)患病人员筛查与隔离

在学校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应严格执行政府部门的安排,对传染病疫情加以控制。如政府部门确认学校需进行全员筛查,则应组织全校学生、教职员工接受检查,并汇报自身近期行程等信息,以便于准确发现患有传染病的人员,及时切断传染源,避免传染病疫情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在卫生防疫部门、医疗保健机构发现传染病确诊人员后,必须要对其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阻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必要时还要找出确诊人员的密切接触者并对其进行隔离。即便无需对确诊人员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也要熟悉各种传染病的患病临床表现,密切关注学生、教职员工的身体健康状况,一旦发现疑似患有传染病的人员,同样要及时上报并对其进行检测。

(二)校园内部消毒清洁

在学校内部人员确诊传染病后,除了要安排其进行隔离治疗,同时还要对传染病人的活动环境展开全面的消毒处理,阻断传染病的进一步传播,必要时还需要在全校范围开展的消毒工作。同时,在其他人员可继续上课、工作的情况下,应加强卫生管理,做好教室、办公室的通风换气工作,并由学生、教职员工每天按时对教室、办公室进行消毒,对于发病较严重的班级,还要用漂白粉液喷洒、过氧乙酸熏蒸等进行多重消毒,确定传染病疫情完全消除后,方可结束日常消毒工作。

(三)及时调整教学方式

针对学校内部出现的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根据传染病种类及有关确诊者的活动范围,应由当地疾控机构准确预估校内传染病疫情的影响范围、严重程度,并对学校教学方式做出相应调整。例如在校内人员确诊人数过多或传染病的传染性较强、确诊人员活动范围较广的情况下,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停课,并在停课申请获得批准后及时对有关班级实行停课,各办公室教职员工也同样需要暂时居家隔离。停课期间教师可通过线上教学的方式开展教学,并与学生家长间进行沟通,请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这样既可以避免教师、学生集中处于同一教室上课,同时也能够降低对教学工作及学生学习的影响。另外,无论是部分班级停课、部分教职员工停工,还是全校集体停课,学校都需要充尊重学生、教职员工知情权,及时公布有关传染病疫情及其防治的相关信息,并从传染病及时发现、科学诊治的角度出发,对学生、教职员工进行正向引导,以免其出现不必要的恐慌心理及紧张情绪。

结束语:总而言之,重大传染病疫情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其在学校的发生几率虽然相对较高,对学校学生、教职员工身体健康的影响也比较大,但只要能够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将卫生健康教育、食品安全及饮用水卫生管控、校园环境卫生保障、传染病报告等方面的有效预防策略严格落实到位,并在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出现后,做好患病人员筛查、患病人员隔离、校园内部消毒清洁、教学方式调整等应对工作,就必然能够使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几率、负面影响大大降低。

參考文献:

[1]徐杰,刘钰.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策略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14):21.

[2]张以祥,赵梅玲,赵晓明等.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2018年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20,36(3):251-253.

[3]何荣玲.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原因及特点研究[J].心理医生,2018,24(7):36-38.

[4]屈清泉.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及消毒控制[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7):313.

作者简介:李谦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

作者:李谦

第2篇: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普通高等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指南》

近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通告,发布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普通高等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指南》(编号WS/T642-2019)。该标准自2019年7月1日起施行。该标准规定了普通高等学校法定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范围、预防、控制和保障等要求,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其他可能导致群体流行或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可参照执行该标准。该标准的发布为今后切实做好高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维护高校师生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和依据。

该标准要求高校应定期对学生、教职员工进行传染病预防控制知识、技能的健康教育。新生入学后1个月内健康教育培训应不少于1学时;在校期间应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每学年不少于1学时。

该标准要求高校建立体检制度和师生健康档案,做好学生预防接种管理。对出现的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例,高校应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在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做好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工作。

该标准要求高校应按照现行相关国标的规定为学生提供饮食饮水安全、环境卫生安全。传染病流行季节应加强教室、图书馆等人群聚集场所的通风换气和校园公共设施及公用器具的保洁和消毒工作。

该标准要求高校要做好制度、人员、技术等相关方面的保障。高校应建立校领导负责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体系和工作制度;应在卫生部门的技术指导下,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应急预案和相关制度。高校应有专门负责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医疗保健机构和卫生技术人员,并定期参加上级主管部门及相關业务部门组织的传染病预防控制业务培训。高校应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及相关业务部门组织开展的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监督检查和业务技术指导等。

(来源:教育部)

第3篇:基层医院新聘医护人员对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知晓状况的调查分析

为早期发现和早期给予传染疾病的控制,我国一直实行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制度,此方法可控制疾病、切断疫情,其是医院工作的主要预防方法[1]。过往我国在应对禽流感、非典等疾病时都通过此项方法进行控制和预防,证明此方法的有效性。2009-2011年笔者所在医院,对此项工作进行分析和调查,并和其他医生和护理人员进行沟通,对此工作中的漏报等原因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办法以解决这一问题,改善现今的情况,让此工作可以得到顺利的开展,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 艳 李义红 龚光梅

第4篇:学校传染病报告制度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规定、为了学生、教职工身体健康的正常教学秩序、特定如下制度。

一、 认真学习和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明确传染病在我国青少年中发病率高,必须加强预防的要求。同时师生必须记住传染病分甲乙丙三大类共39种。

甲例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乙例传染病26种:非典、水痘、甲流、病毒性肝炎、伤寒、艾滋病、乙脑等;

丙例传染病11种:流行性感冒、风疹、手足口病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等。

二、防治管理组织和任务:

1.组织领导:成立学校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苗云花

组员:孙秀运、各班班主任

2.工作任务

把住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做到五早:早期预防管理、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治疗。 严格疫情报告:

(1)发现甲例传染病乙例传染病中的非典肺炎、人禽流感、肺炭疽、甲型H1N1流感以及疑似病人、2小时内报当

地防疫部门。

(2)发现乙类和丙类传染病和疑似病人24小时内上报当地卫生防疫部门。

3.具体措施:

(1)充分利用学校的电视、板报、图片等进行传染病知识宣传。

(2)严格执行学生用品、餐具、水果、环境、卫生间等消毒制度。

(3)建立学生因病缺课登记卡,随时掌握学生情况。 (4)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卡和登记记录。

(5)坚持晨、午检制度。

(6)新生入学 索取医院体检健康证明。

新市小学

学校传染病管理制度

学校人群聚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传染病的易发场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现将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有关要求规定如下:

一、落实组织领导,强化单位及一把手责任制 1.健全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学校主要领导负总责,确保认识到位、职责到位。

2.建立“群防群控、盖边沉底”的工作网络,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参与学校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积极性。

二、落实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1.充分利用班会、板报、校园网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和社会公共卫生的责任感。

2.教育学生做到“四勤”、“四不”、“一报告”。即:勤洗手脸、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不随地吐痰、不喝酒抽烟、不共用毛巾、不要过度紧张和疲劳;发现传染病可疑者立即报告。

3.学校应根据传染病流行季节的特点,集中开展卫生宣传教育。

三、落实学校卫生制度,依法治校常抓不懈 1.学校要健全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2.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和疫情管理制度。

四、落实“四早”措施,确保疫情预防和控制无漏洞、无死角。

1.早发现。坚持晨检制度并保持经常化,对可疑者应做进一步检查、确认。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学校应以班级单位,发现有传染病早期症状者,督促其立即到医院就诊。

2.早隔离。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可疑病例的早期症状者,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确保其他学生不与之接触。

3.早报告。在确认疫情的第一时间内报当地疾病控制中心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并按照当地疾病控制中心的要求做好疫情的登记、分析和整理工作。对报告的疑似病例被确诊或排除,要向上级机关发出更正报告。

4.早治疗。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可疑病例的早期症状者,应根据不同类型传染病,及时将病人送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或在家隔离治疗,同时在当地疾病控制中心的指导下,对病人所在场所进行终末消毒。

五、落实经费保障,改善学校卫生条件

1.保持教室、食堂通风良好;食堂建筑、设备及环境要求应符合《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厕所应有冲洗和洗手设施;要为学生提供符合标准的饮用水;有与学校规模相适应的设备、设施完善的校卫生室。

2.保证疫情发生时有足够的消毒、防护用品以及应急

工作所需的经费。

六、落实应急预案,确保突发事件处置有序高效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对疫情发生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疫情,要有人指挥,有人值班,有隔离、消毒、防护、救护等具体措施和物质保证,确保在第一时间内控制疫情的发展。确保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七、落实学校卫生机构,加强日常管理

1.严格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规定。各级各类学校要按规定设立卫生室或卫生科。卫生室应当设专兼职保健医生,具体负责师生的卫生保健工作。

2.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教育部《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工作规程》,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成立区域性的中小学生卫生保健机构。

八、落实督查、检查,严格责任追究

1.学校领导要熟悉学校卫生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经常了解学校师生对学校卫生工作管理方面的意见,经常查看学生教室、食堂、宿舍等人员集中场所的卫生状况,经常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和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并将其工作实绩纳入考核与奖惩中。

2.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到位、责任不到位的情况要予以通报,并责令整改。因工作不力造成

后果的,要视情节轻重追究有关人员和领导的责任,情节特别严重的,要依法追究相应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为了切实保障学校师生的身体健康、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传染病的科学管理,特制定学校传染病管理制度。

一、疫情报告制度:发现传染病疫情,特别是学生群体性发病等情况, 学校应指派校医对疫情进行初步核实,确认后由专人按要求及时上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落实“四早”(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措施,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

二、晨检制度: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加强晨检工作。对患传染病的学生,班主任老师应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隔离治疗,对已经发生传染病的其他学生要在卫生部门指导下进行预防性服药 。

消毒制度:认真做好教室、学生公寓消毒工作对发生传染病的班级和公寓要重点消毒。勤洗晒衣被并用紫外线消毒和含氯消毒液喷洒、擦拭消毒。

第5篇: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六枝特区第五中学

创卫

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资料

六枝特区第五中学关工委 六枝特区第五中学政教处

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相关工作制度。

一、校医为学校的疫情报告人员,负责本校常见病的诊治,就诊的病人必须登记在登记簿上,传染病还要登记在传染病登记本上,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在规定时限内报告当地疾控机构。

二、在校所有教职工、学生都是义务疫情报告员,发现的传染病疫情及突发事件要报告学校的专兼职疫情报告人员。

三、执行晨检制度,每日早晨上班前对每位教职员工、学生进行相关健康状况及卫生状况检查,并留有详细记录。

四、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每位教职员工、学生发现传染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时,均有权利和义务向在校疫情报告人员报告,疫情报告人员向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五、协助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对传染病人及疑似传染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六、加强健康教育,定期开设健康教育课。

传染病疫情防控安全预案

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认真学习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必须人人重视,加强预防。

二、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37种。要了解主要以及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甲类:鼠疫、霍乱

乙类:非典、艾滋病、病毒性肝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狂犬病、乙脑、细菌性痢疾、肺结核、流脑、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等。

丙类: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

三、防治管理组织和任务

1、组织领导:分管副校长为组织领导,政教处配合、校卫生室负责具体工作。

2、工作任务

(1) 严把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2) 做到五早: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治疗。

四、严格疫情报告:

1、发现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应当立即报告校卫生室或卫生主管人员,由校卫生室或卫生主管人员统计后报告校领导,最后经确认和领导审批后由学校报告员上级教育主管单位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2、发现丙类传染病应及时报告校卫生室,由校卫生室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3、报告顺序:学生→班主任→校卫生室→校领导→特区教育和疾控中心。

五、凡患有传染病的学生经隔离治愈后,必须有医院证明方可上课,教职工亦同。

六枝特区第五中学

2015年3月

第6篇:学校传染病相关制度12

学校传染病报告制度

1、学校建立校长负责制,成立预防传染病应急处理小组。

2、学校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及岗位制度。

3、一旦发生传染病事件,及时向校领导汇报,召集传染病应急小组成员,做好专册登记,统计人数。(患者名单、发病日期、班级分布、主要症状、目前状况、接触史等)

4、加强晨检,发现可疑病人或传染病疫情及时报告区教育局、区疾控中心

5、加强健康教育,对班主任进行医学培训,密切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向保健教师反映,避免造成传染病进一步的蔓延。

6、学校卫生室按规定定期消毒。

7、应急小组成员、志愿者及时配合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1

学校传染病报告登记制度

学校传染病防制工作在疾病控制体系中是相当重要的一环,学生是防病工作的重点人群。传染病防制工作关键在于早发现,把好发现关是控制传染病的首要任务。学校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建立相应的传染病报告登记制度,在职责范围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

1、应安排专人负责传染病的报告和登记。由卫生老师负责。报告人应尽职敬业,发现传染病疫情应当及时向区疾病控制中心报告,不得隐瞒、谎报、缓报。

2、报告人应按照传染病报告时限规定进行传染病的报告及登记,甲类2小时内,乙类6小时内,丙类12小时内。

3、 报告人要保证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以及登记的完整性。登记内容一般如下:姓名、年龄、性别、班级、病名、联系电话、地址等。

4、校方应定期或不定期对学校的传染病报告登记情况进行自查、督查,并备有考查记录。

2

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管理制度

根据自治区教委有关文件精神,为确保我校传染病防控管理工作扎实有效,特制定本制度。

一、成立学校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人员必须在思想上对传染病防控工作高度重视。

组 长:秦建慧

副组长:李继亮 成 员:(各班班主任)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二、学校结合本校的实际制订《传染病防控工作预案》,并启动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和防控工作预案。

三 、严格执行学校门卫管理制度。坚持凭教师证或学生证出入校门和做好来访登记工作,凡患传染病或疑似者,一律禁止进入校园。

四、严格做好因病缺课登记工作。坚持晨检、午检制度,并做好晨检、午检记录。一旦发现发热等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学校,与此同时要跟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在第一时间送学生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学生治疗阶段,不得到校,必须痊愈后持县级以上医院的康复证明才能返校就学。学生治疗期间,班主任必须每天跟踪疗情,详细掌握学生的治疗进展并记录在晨检记录本上。

五、做好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健康教育课、班会、国旗下讲话等,对师生加强传染病知识和日常保健意识的宣传教育。做好对班主任、其他任课教师的传染病防控工作的业务培训。

六、做好消毒和开窗通风工作。

3

学校保证各个教室、功能室、办公室等相对独立、采光通风良好,完善洗手区的建设,同时为每个班配发体温表、口罩、药品及消毒用具和用品,设置专人每天做好消毒和开窗通风工作。

七、按照要求,上报疫情

一旦出现疫情,要及时了解基本情况并迅速报告。班级必须在发现疫情的第一时间上报学校,学校相关负责人向当地卫生院、县教育局、县疾控中心汇报,同时通过疫情预警系统进行网络报告,积极配合县疾控中心做好疫情处理与控制工作。对瞒报、迟报、漏报疫情,并产生不良后果的要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4

学校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一、为加强学校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学校应成立传染病防治领导组织,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网络,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二、学校老师、学生均为义务报告人,发现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应在规定时限内,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责任疫情报告人应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传染病防治知识,熟练掌握常见传染病诊断、报告、隔离消毒及疫情处理程序,切实增强传染病防治能力。

三、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于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对其它乙类传染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于6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对丙类传染病和其它传染病,应当在1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四、传染病暴发、流行时,责任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中心校和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疫情。

五、学校要进一步落实“晨检、午检”制度,对请假、缺课的学生要询问原因,注意追踪,确保对传染病疫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六、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发现未依照国家免疫规划受种的儿童,应当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接种单位报告并配合做好补种工作。

5

七、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卫生防病知识宣传教育工作,采取开设健康教育课、设立宣传栏、举办黑板报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卫生部门要经常深入学校进行防病知识宣传,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八、学校要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教室、宿舍要经常通风,设置防蚊灭蝇设施。学生要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九、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对那些玩忽职守,导致传染病疫情扩散流行的单位和个人,将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

6

学校疫情管理制度

为加强学校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学校应成立传染病防治领导组织,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网络,固定专(兼)职疫情管理人员、消毒人员,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学校坚持晨检制度,每天早7:20上早自习时前10分钟由班主任负责检查班内学生身体状况及教室环境卫生、学生个人卫生。

1、班主任发现各类传染病疑似病人,不得让其与其他人接触。

2、向卫生室老师汇报,卫生室老师诊断为疑似病人后及时向传染病工作领导小组汇报。

3、立即送至应急隔离室。

4、通知学生家长,送疑似病人到指定医院就诊。同时电话追踪医院诊断结果。

5、校医主管领导,超过3人要上报区卫生防疫站、教委。

6、对疑似症状者去过的地方进行消毒。

7、加强宣传教育,安定人心,稳定学校秩序。

8 、如发生传染病除隔离病人外,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病人到过的地方进行消毒。

9、坚持开窗通风制度,每天派专人负责教室的开窗。

10、坚持定期消毒制度,由后勤负责对各教室、专用教室的消毒。

11是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着或疑似病人在治愈或排除前一律停课,不得来校。学生因传染病休学者痊愈后要出示医院证明并经学校同意方可回校学习。

7

学校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要求,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我校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一、加强疫情管理工作

1、成立以秦建慧校长为组长的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

2、指定李继亮老师为我校传染病报告人;

3、各班班主任发现有传染病及疑似传染病要及时上报学校;

4、建立疫情管理工作档案,配备传染病登记本,详细记录传染病发生、处理情况和疫情报告情况;

二、传染病疫情报告

1、疫情报告人负责收集、整理、分析各班因病缺课学生情况;

2、在学校中发现《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1例及以上,乙类及丙类传染病应按各有关规定及时向疾控中心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上报。

3、报告内容包括:学校名称、班级、学生姓名、病名、发病时间、隔离治疗情况、就诊医院及报告时间;

4、及时做好病人周边同学的预防保健及消毒隔离工作。

8

学校传染病报告制度

1. 学校建立校长负责制,成立预防传染病应急处理小组。 2. 学校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及岗位制度。 3. 一旦发生传染病事件,及时向校领导汇报,召集传染病应急小组成员,做好专册登记,统计人数。(患者名单、发病日期、班级分布、主要症状、目前状况、接触史等)

4.加强晨检,发现可疑病人或传染病疫情及时报告区教育局、区疾控中心

5.加强健康教育,对班主任进行医学培训,密切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向保健教师反映,避免造成传染病进一步的蔓延。

6.学校按规定对教室及厕所定期进行消毒。

7.应急小组成员、志愿者及时配合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9

学生因病缺勤汇总报告制度

1、班主任老师,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及因病缺勤等情况时,应及时报告给张东领老师(学校疫情报告人)。

2、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及时进行排查,并将排查情况记录在学生因病缺勤、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患病及病因排查结果登记日志上。

3、学生每天的晨检必须由班主任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班主任应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

4、在同一班级,一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10

学校卫生制度

为保证师生的身心健康,预防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制定学校卫生制度。

一、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行为习惯

1、要保持正常合理的生活规律,劳逸结合,积极锻炼,保证充分休息,吃好三餐,特别要吃好早、午餐,增强身体抵抗力。

2、讲究个人卫生,早晚刷牙,勤换衣物,勤洗手、洗澡,勤理发,勤剪甲。这里特别强调指甲是藏污纳垢的好地方,长指甲还是一把利器,一不小心就会伤了别人,今年已发生多起指甲伤人事件,提醒各位同学回去后检查自己的指甲剪好了没有,各班主任做好检查督促工作。

3、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物,不吸烟,不喝酒,不用公共毛巾,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但我发现还有个别同学很不讲卫生,垃圾随地扔,把教室门前的迎春花圃当垃圾桶,牛奶、豆浆或饮料喝不完就一路走一路倒,甚至从一楼一直滴到

五、六楼,这是很缺德的。我们应该倡导“人人讲卫生,检起地上每一张纸”。

4、坚持自带饮水杯,常饮水,坚持做好课间操和眼保健操,上好体锻课。

5、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拒绝毒品。

6、做好室内外卫生,保证教室、宿舍的空气流通。体质较弱者最好接种疫苗,预防感染性疾病。

二、学生如有发现下列症状应立即报告老师,并及时就诊。

1、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咽痛、咳嗽、咳脓痰、痰中带血等症状,应及时报告,并采取必要的简要隔离措施,如向学校要

11

求提供一个口罩。

2、出现腹痛、腹泻、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

3、手脚、头皮、躯干出现水疱或疹子,皮肤搔痒;

4、眼睛红肿、流泪、怕光、分泌物增多;

5、曾被犬、猫及其他动物舔、咬伤,对声、光、风等敏感,出现“恐水怕风”现象;

6、其他自己感觉明显异常或身体不适。

三、出现疫情及时报告

1、学生在校内感到不适,应及时向班主任报告,听从学校安排,不能隐瞒病情。

2、学生在家中患病,应及时就诊,学生家长应将学生病情通知老师。

3、老师发现学生有传染病疫情或请假人数突然增多,及时报告校医,配合学校做好预防传染病的工作。

12

学校晨检制度

为增强学校疾病预防与控制力度,提高师生防病能力,保障师生身体健康,防止传染病的发生,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学校晨检制度。

1、在传染病流行时期,实行每日晨检,有情况者由班主任报告卫生室并报校领导,并按照传染病应急预案处理。

2、正常情况下班主任要做好以下工作。

(1)负责对学生因病缺勤情况进行追查和报告。

(2)发现学生身体不适,有发热症状(38度以上),要立即报告,班内人患有同样病状者,马上报告并通知其家长送医院就诊。

(3)学生患水痘、麻疹、风疹、腮腺炎等传染病必须回家隔离治疗,不得带病上课,直至病情痊愈方可来校上课。

(4)学生患有气管炎、胃肠炎等常见病、慢性病在发病时期,以学生身体健康为主,应劝其回家休息治疗,坚决不带病上课,以免贻误病情。

(5)每日询问和观察是否有学生生病,初步问明病状,并根据情况妥善安排好回政教处休息或送其就医,同时及时向学校医务室报告情况。

13

学校疫情报告流程图

14

学校幼儿园传染病预防管理制度

传染病是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生物病原体,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粘膜等不同途径侵入人体后引起发病。因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就会造成流行,做好管理不仅对保证学生身体健康、促进生长发育、完成学习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控制社会上传染病流行的重要环节。学校领导重视传染病防治工作,建立预防保健协调组织,明确校长为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第一责任人,确定专人负责预防保健工作并有疫情报告人,具体防治制度如下:

一.积极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卫生健康教育,积极配合社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除老鼠和蚊、蝇以及其他传播传染病动物对人体的危害。

二.有计划地改造学校公共卫生设施,加强饮用水卫生的管理。

三.建立健全全学校传染病监控与疫情报告制度,做到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制定晨检制度,做好晨检查, 班主任根据学生的缺课情况,发现有疑似传染病及时报告给学校卫生室,学校疫情报告人逐级做好疫情报告并做好登记工作。疫情报告顺序为:学生、班主任、学校卫生室、学校领导、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教育局、县卫生局。

四.对发生疫情的班级做到及时消毒、及时隔离,定期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包括桌椅、板凳、门窗、把手)浸泡等。保持室内环境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做到湿式清扫。

五.学生患传染病愈后,须持医院出具的复课证明及有关化验单,经学校确认后方可复课。

15

六.进一步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宣传窗、健康教育课、班会、板报、广播等途经,经常性地对学生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预防传染病的相应知识和要求,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发现学生健康状况有异常时,应及时带学生就诊,养成勤洗手、不面对他人咳嗽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七.根据季节积极配合防疫部门做好学生预防接种工作,以控制疫苗相关疾病在学校的流行。当有疫情发生时,易感人群、密切接触者可在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开展应急接种。

16

新生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疫苗流通及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认真执行接种证查验制度,规范幼儿园、学校内预防接种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一、查验接种证工作程序

1、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应纳入报名程序,新学生办理入学手续时,应要求其家长或监护人必须出示《接种证》。

2、幼儿园、学校班主任负责查对学生各疫苗免疫剂次和标准免疫程序,检查学生是否完成规定剂次的疫苗接种,并对学生的预防接种情况记录在花名册上,《接种证》交还儿童家长保存。

3、当发现无接种证的儿童时,应告知家长到儿童原来接受预防接种的预防接种门诊去补办接种证。暂时难以补办接种证的,可由原来接受预防接种的预防接种门诊出具证明。

4、对必须接种而尚未接种的学生要求及时进行补种。幼儿园、学校应主动与当地预防接种门诊取得联系。当地预防接种门诊的医生应尽快到幼儿园、学校对登记记录进行核对,(预防接种门诊医生确定接种时间,学校负责通知家长去进行接种。学校把补种情况记录在登记表上)。

5、幼儿园、学校对学生查验接种证登记和疫苗查漏补种的资料存档,以备疾控部门和教育部门的检查。

二、查验原则

国家规定在16岁内应完成接种的疫苗共11种(包括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其中卡介苗接种1针,乙肝疫苗3针,脊髓灰质炎糖丸4次,幼儿园百白破4针,学校百白破4针、白破1针,麻疹疫苗2针,A群流脑2针,幼儿园A+C流脑1针、学校2针。

17

三、疫苗补种原则

1、凡儿童入托、入学时预防接种证上登记的接种信息符合以上标准则不用补种,如未达到上述标准则补足以上要求的针(剂)次;

2、未接种卡介苗,只对3岁及以下且PPD试验阴性的儿童补种,4岁及以上儿童不予补种;

3、6岁以上儿童(含6岁)不补种百白破疫苗只补种白破疫苗;

4、凡含麻疹成分疫苗不满2剂、甲肝疫苗不满1剂的儿童均需免费补种1剂麻腮风和1剂甲肝疫苗。

四、补种疫苗优先顺序

1、入托儿童:脊灰疫苗、麻风腮疫苗、A群流脑疫苗(或A+C群流脑疫苗)、甲肝疫苗、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卡介苗。

2、小学入学或转学学生:麻风腮疫苗、A+C群流脑疫苗、甲肝疫苗,乙肝疫苗、脊灰疫苗,白破疫苗。

五、入托、入学儿童疫苗查漏补种实行知情同意、免费接种的原则,所需疫苗和注射器由自治区疾控中心负责提供,预防注射补助从当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中支付。

第7篇:学校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

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为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疫情报告规定,特制定我校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如下:

1、我校由信有芝老师具体负责传染病疫情登记和报告。

2、传染病疫情报告员要极积参加市卫生部门的培训。

3、传染病报告员有权对学校班级和个人进行传染病预防、治疗实施监督,定期检查,有权对违犯《传染病防治法》的行为提出处罚建议。

4、传染病报告员应有传染病登记本,做好登记项目齐全、材料完整。

5、学校要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发现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要认真填写传染病报告单,并及时上报。

6、传染病报告员必须按照法定时间进行传染病报告,不得迟报、漏报、瞒报或慌报疫情。

7、传染病报告要加强责任心,对玩忽职守、瞒报或谎报,不按时报等造成传染病传播或流行的,要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

娄家店学校

2015年3月

第8篇: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要求,为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及正常的教学秩序,做好学生传染病和突发卫生事件的上报工作,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教职员工要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必须人人重视,加强预防。各班在特殊季节每天要进行晨检、定期巡查。班主任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对因病缺勤的学生,班主任要追查病因并进行登记。

二、学校发现疫情要在24小时内上报。

1、37种法定传染病

(1)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2)。

(2)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25)。

(3)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11)。 (4) 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

2、其他传染病

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和其他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3、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等重点监测疾病。

4、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1 当学校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三、防治管理组织和任务

学校建立校长负责制,成立预防传染病应急处理小组。

1、组织领导:校长为组织领导,保健老师和班主任负责具体工作。

2、工作任务

(1) 严把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2) 做到五早: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治疗。

四、严格疫情报告:

1、报告方式

当出现符合本工作规范规定的报告情况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方便的通讯方式电话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农村学校向乡镇卫生院防保组)报告,同时,向属地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电话:2318592 彭家坪卫生院防保组电话:13919775453

2、 一旦发生传染病事件,疫情报告人及时向校领导汇报,召集传染病应急小组成员,做好专册登记,统计人数(患者名单、发病日期、班级分布、主要症状、目前状况、接触史等)。

报告顺序:班主任(半小时内)→ 校医务室(保健教师)1小时内→疫情报告人排查(2小时内)→分管校领导(1小时内)→校领导(1小时内)→疫情报告人(半小时内)→当地疾控中心和教育行政部门。

3、重大疫情由疫情报告人于两小时内上报疾控中心、教育、卫生行政部门。

五、凡患有传染病的师生经隔离治愈后,必须有医院证明方可上课。

任家庄小学

2015年3月3

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第9篇:学校传染病管理制度

1. 学校应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成立学校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计划和方案,落实校长负责制及各部门相应职责,规范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确保传染病防治措施在校内实施。

2. 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

规定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程序,保证传染病发病信息获取渠道通畅、及时。

学校卫生老师承担疫情责任报告人,主要负责学校传染病疫情收集、核实、登记、报告和分析工作。

学校发生的各类传染病应及时填写《徐汇区学校传染病报告卡》,在法定传染病报告时限内上报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建立学校传染病登记专册,做好传染病病例的登记工作。 ⑤

学校发生师生集聚性发热或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按照《徐汇区学校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传染病)应急处理规范》要求落实相应的措施。

禁止瞒报、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 3. 加强学生健康情况检查工作

开展每日学生晨检工作,掌握学生传染病发病信息,及时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建立晨检工作登记专册,做好每日晨检记录并执行相关工作制度。 ② 每周一次由卫生老师对全校师生健康、传染病发病及出勤情况进行巡查,并做好定期巡查记录。

4. 落实消毒隔离措施

① 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应采取及时、有效的隔离措施,并严格掌握患病返校学生传染病的隔离期限,同时对密切接触者加强医学观察和必要的干预措施,严格控制传染病在校内传播。

② 按照“徐汇区学校消毒隔离制度”要求,健全和执行学校消毒管理制度,实施预防性消毒和传染病终末消毒工作。

5. 利用学校教育网络对师生开展健康教育,普及传染病预防知识。

6. 严格学生预防接种凭证入学制度,积极实施国家免疫规划要求,保证学生完成各类疫苗预防接种,提高学生免疫水平。

学校传染病管理制度

学校人群聚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传染病的易发场所。青少年由于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是多种传染病的好发年龄,一旦发生,极易传播和流行,并可扩大到家庭和社会。必须高度戒备地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现将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有关要求规定如下:

一、落实组织领导,强化单位及一把手责任制

1、健全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学校主要领导负总责,确保认识到位、职责到位、经费到位、检查到位、奖惩到位。

2、建立“群防群控、盖边沉底”的工作网络,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参与学校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积极性。

二、落实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1、充分利用板报、校报、校园网、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和社会公共卫生的责任感。

2、教育学生做到“四勤”、“四不”、“一报告”。即:勤洗手脸、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不随地吐痰、不喝酒抽烟、不共用毛巾、不要过度紧张和疲劳;发现传染病可疑者立即报告。

3、各级各类学校应根据传染病流行季节的特点,每年至少集中开展两次以预防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卫生宣传教育。中小学校还应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告家长书等形式,宣传传染病预防知识,以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三、落实学校卫生制度,依法治校常抓不懈

1、各级各类学校要健全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学生晨检及定期体检制度;重要场所定期消毒制度;课堂、宿舍、公共场所卫生清扫制度;个人卫生清洁制度;食品卫生安全制度;体育活动卫生制度;学生健康管理制度。

2、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和疫情管理台帐制度。

四、落实“四早”措施,确保疫情预防和控制无漏洞、无死角

1、早发现。中小学、幼儿园要坚持晨检制度并保持经常化。晨检应在校医的统一组织和指导下,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特别是请病假的学生应及时查明病因。在传染病流行季节,还可增加午检。对可疑者应由校医做进一步检查、确认。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学校应以年级、班级或宿舍为单位,采取相应的排查措施,发现有传染病早期症状者,督促其立即到医院就诊。

2、早隔离。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可疑病例的早期症状者,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确保其他学生不与之接触。根据传染病类型和传染性强弱,必要时对与病人接触的人员进行相应隔离。

3、早报告。学校的校医或校医院有关科室的医师为传染病疫情报告责任人。在确认疫情的第一时间内报当地疾病控制中心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并按照当地疾病控制中心的要求做好疫情的登记、分析和整理工作。对报告的疑似病例被确诊或排除,要向上级机关发出更正报告。发生大面积疫情时必须按省卫生厅、省教育厅的要求实行“零报告”和日报告制度。对不报、瞒报、漏报者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4、早治疗。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可疑病例的早期症状者,应根据不同类型传染病,及时将病人送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或在家隔离治疗,同时在当地疾病控制中心的指导下,对病人所在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发生大面积疫情时,可对与病人接触的其他人员进行预防性投药,对所在场所定期消毒。

五、落实经费保障,改善学校卫生条件

1、学校卫生条件好坏,直接影响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教学用房、宿舍、餐厅要通风良好;食堂建筑、设备及环境要求应符合《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厕所应有冲洗和洗手设施;要为学生提供符合标准的饮用水;有与学校规模相适应的设备、设施完善的校卫生室。

2、保证疫情发生时有足够的消毒、防护用品以及应急工作所需的经费。

六、落实应急预案,确保突发事件处置有序高效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对疫情发生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疫情,要有人指挥,有人值班,有隔离、消毒、防护、救护等具体措施和物质保证,确保在第一时间内控制疫情的发展。确保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七、落实学校卫生机构,加强日常管理

1、严格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规定。各级各类学校要按规定设立卫生室或卫生科。卫生室应当设专兼职保健医生,具体负责师生的卫生保健工作。

2、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教育部《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工作规程》,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成立区域性的中小学生卫生保健机构。

八、落实督查、检查,严格责任追究

1、学校领导要熟悉学校卫生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经常了解学校师生对学校卫生工作管理方面的意见,经常查看学生教室、食堂、宿舍等人员集中场所的卫生状况,经常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和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并将其工作实绩纳入考核与奖惩中。

2、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到位、责任不到位的情况要予以通报,并责令整改。因工作不力造成后果的,要视情节轻重追究有关人员和领导的责任,情节特别严重的,要依法追究相应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上一篇:如何提高学习历史兴趣下一篇:演讲稿有关祖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