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学后感想

2022-05-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普通心理学学后感想

心理学 心得 感想 学后感

心理学的收获

此次心理学的学习, 对于我来说是第一次较为系统的接触和学习心理学。坦率的说,虽然在平时,接触过心理学的丁点知识,但是对于系统心理学的了解很少,而且片面的认为心理学对于自己没有太大的意义,虽然它是一热门的学科,也很少花时间去看这方面的书,即便是某些时候自己心理可能存在问题,也不相信心理学家和心理医生能解决问题。可是通过心理学的学习,特别是聆听老师系统的讲课,不仅感到耳目一新,而且确实颇有收获。时至今日,我偶尔还会暗自庆幸自己当初幸亏选修了这门课程,它对我们身心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心理学是探究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纪律的科学,学习心理学,对于维护我们自身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管别人怎么样,反正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学过心理学之后,我的很多方面都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还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并且,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培养大学生的个性心理,使大学生拥有善于独立思考,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

首先,学习心理学之后,我逐步了解了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健康状态,同时也学会了更加关注周围的人。以前有一点什么事都以自我为中心,我会因为同学间处事不快而大动干戈,甚至会厌烦电话中父亲的谆谆告诫,母亲喋喋不休的关切话语。总是觉得受委屈的老是自己却很少有从别人立场考虑问题。学过心理学之后,我觉得以前的自己真的很幼稚,很不懂事。现在,我开始学着多多关注

他人,多为别人着想。也尝试着多用公正公平的心态去考虑问题,而我也逐渐发觉,自己与同学亲人相处的更融洽,周围的环境也更和谐了!心理学,使我变得成熟很多。

其次,学习心理学之后,我也逐渐克服了自卑心理。这之前,我这个人吧,性格比较内向,说好听点是很腼腆;说难听点那就是很自卑,很懦弱!我很怕参加集体活动,很怕成为众人的焦点。总是逃避自我,不愿意接受自我!而现在我意识到,正如老师所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我开始慢慢的正确评价自我、接受自我,开始变得自信和积极起来!我想这对我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更好地适应周围环境和促使自己性格健康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心理学,使我不再自卑!

再次,学习心理学之后,我掌握了如何正确对待周围的朋友,但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自我调整,失意的时候,悲伤的时候,我会不经意地想起在课堂上老师所讲的内容,使我明白只要我们放开胸襟,包容这个世界,我们会生活的很超然,成功也会不求而遇的。其实人生当中失败的经验,要比成功的经验来得更宝贵,因为从中可以吸取更多的教训,无论是用于今后的学习和工作,还是其它方面,都是大有裨益的。同时,不要认为别人的生活都是一帆风顺而自己处处不如意,就产生种种对现实的不满意。任何成绩或者成就,都是通过不懈努力换来的。生活,本来就是十分艰辛,不可能十全十美的。作为大学生,应当有这样的信念,要把困境、逆境当作对自己的磨练,要用好的心态去面对。

另外,通过心理学的学习,我还学到了诸如人际交往、求职择业等方面应该注意的细节和问题,使我获益匪浅。我想这能很好的帮助我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

方面的困惑,提高我的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心理学,是我视野更加开阔。

总之,心理学与我的生活有着越来越密切的关系,它帮助我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我想在我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所学到的心理学知识能为我的生活排忧解难,增添很多乐趣!

通过心理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更加了解到,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大学的日子,有走进第三个年头了,也许日子应该倒着来算了,就剩下那么不到一年了。四年后,大家总会深思,这四年,我做了些什么,学到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如今的我,一直在努力,努力让自己没有后悔的机会,在这花开的季节,绽放属于我的精彩。因为不想后悔,所以我试图改变,试图成长,试图放飞这段应该飞扬的华年。

我们大学生更要多学习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做到心理健康,因为争取身健康是关系到成才有否的头等大事。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生理素质相结合,加之其他积极因素的相互作用,我们大学生的成才才有了可靠地内在条件。

虽然这个学期的心理学课程已经结束了,他能给我的也很有限,但是更多的东西值得我自己去领悟,去体会。对这次的学习,我受益非浅,他给我的生活带了很多改变。在此,我要真诚的感谢陪我走过这一学期的心理学,更要感谢我们的心理学老师的精彩讲授,教会了我们很多很多……

第2篇:心理学心得感想学后感

心理学的收获

心理学是探究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纪律的科学,学习心理学,对于维护我们自身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管别人怎么样,反正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学过心理学之后,我的很多方面都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还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并且,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培养大学生的个性心理,使大学生拥有善于独立思考,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

首先,学习心理学之后,我逐步了解了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健康状态,同时也学会了更加关注周围的人。以前有一点什么事都以自我为中心,我会因为同学间处事不快而大动干戈,甚至会厌烦电话中父亲的谆谆告诫,母亲喋喋不休的关切话语。总是觉得受委屈的老是自己却很少有从别人立场考虑问题。学过心理学之后,我觉得以前的自己真的很幼稚,很不懂事。现在,我开始学着多多关注他人,多为别人着想。也尝试着多用公正公平的心态去考虑问题,而我也逐渐发觉,自己与同学亲人相处的更融洽,周围的环境也更和谐了!心理学,使我变得成熟很多。

其次,学习心理学之后,我也逐渐克服了自卑心理。这之前,我这个人吧,性格比较内向,说好听点是很腼腆;说难听点那就是很自卑,很懦弱!我很怕参加集体活动,很怕成为众人的焦点。总是逃避自我,不愿意接受自我!而现在我意识到,正如老师所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

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我开始慢慢的正确评价自我、接受自我,开始变得自信和积极起来!我想这对我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更好地适应周围环境和促使自己性格健康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心理学,使我不再自卑!

再次,学习心理学之后,我掌握了如何正确对待周围的朋友,但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自我调整,失意的时候,悲伤的时候,我会不经意地想起在课堂上老师所讲的内容,使我明白只要我们放开胸襟,包容这个世界,我们会生活的很超然,成功也会不求而遇的。其实人生当中失败的经验,要比成功的经验来得更宝贵,因为从中可以吸取更多的教训,无论是用于今后的学习和工作,还是其它方面,都是大有裨益的。同时,不要认为别人的生活都是一帆风顺而自己处处不如意,就产生种种对现实的不满意。任何成绩或者成就,都是通过不懈努力换来的。生活,本来就是十分艰辛,不可能十全十美的。作为大学生,应当有这样的信念,要把困境、逆境当作对自己的磨练,要用好的心态去面对。

另外,通过心理学的学习,我还学到了诸如人际交往、求职择业等方面应该注意的细节和问题,使我获益匪浅。我想这能很好的帮助我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我的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心理学,是我视野更加开阔。

总之,心理学与我的生活有着越来越密切的关系,它帮助我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我想在我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所学到的心理学知识能为我的生活排忧解难,增添很多乐趣!

通过心理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更加了解到,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大

学的日子,有走进第三个年头了,也许日子应该倒着来算了,就剩下那么不到一年了。四年后,大家总会深思,这四年,我做了些什么,学到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如今的我,一直在努力,努力让自己没有后悔的机会,在这花开的季节,绽放属于我的精彩。因为不想后悔,所以我试图改变,试图成长,试图放飞这段应该飞扬的华年。

我们大学生更要多学习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做到心理健康,因为争取身健康是关系到成才有否的头等大事。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生理素质相结合,加之其他积极因素的相互作用,我们大学生的成才才有了可靠地内在条件。

第3篇:学后感想

2015年12月,我有幸参加了商丘市教育局组织的骨干班主任培训,通过这次培训我收获很多。从专家老师的讲座中,我深感教师这个职业是无比的光荣神圣与任重而道远。现将自己参加这次培训以后的一些个人的想法——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总结一下:

一、作为班主任要经常学习

做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必须努力去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一是向书本去学、向网络等媒体去学,学习新的教育思想、现代教育理论、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二是向同行学习,要经常向管理有方、管理有成效的优秀班主任学习;三是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学习,及时总结经验。

二、时刻爱学生

爱是教育永恒的主旋律。作为班主任更要爱学生,对于每一个学生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来关爱。要用真诚的爱去感化学生,触动他们的心灵。在学生偶尔犯错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三、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对全班所有学生都要一视同仁,公平对待,不能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对于有生理或心理残疾的学生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与关爱。

四、用高尚的人格去影响学生,树立自已的威信

老师的言行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是班级工作的主要操作者,在班集体建设中起着主导、决定作用。如果我们能以自己的人格品质吸引学生,令学生钦佩,那么,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已经向成功迈进了一大步。比如:学生退步了,送上一句鼓励的话;学生学习遇到困难,就给予耐心的帮助与辅导;对缺少家庭温暖的学生,给他送去体贴的关怀……这些看来都是小事,但我认为教师的人格魅力就是体现在这些小事上。

五、组建好班委会。

要做一个轻松的班主任,必须培养一批管理能力强,在班上有影响力、凝聚力、还有责任心的班干部。这样的班干部培养起来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有了这样的班干部,我们以后的工作就容易多了。

六、做好家校联系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校的联系,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经常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关心和教育儿童。

总之,这次培训让我受益非浅,使看到了自己的差距,让我找到了更好的班主任工作策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做一名更加优秀的班主任。

第4篇:全科医学学后感想

全科医学概论后感

我是一名药学的学生,所以一点都没有上过医学课程。当初选择全科医学概论这门选修课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只是在学分多的基础上稍微有点兴趣,想有点知识以后有点小病可以自己看。但是当我去听周教授的第一堂课的时候我发现全科医学是那么的博大精深。在我的脑海里,只有专科才是好的,全科是最不好的,什么病都看。但是上了课之后,我的观念发生了转变。原来全科医学是那么的重要。

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是一个临床二级学科;其范围涵盖了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类疾病。其主旨是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综合性、负责式照顾,并将个体与群体健康融为一体。而全科医生是接受过全科医学专门训练的新型医生,是执行全科医疗的卫生服务提供者,是为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的、一体化的医疗保健服务,进行生命、健康与疾病全方位负责式管理的医生。

专科医疗和全科医疗负责健康与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专科医疗负责疾病形成以后一段时期的诊治,其宗旨是根据科学对人体生命与疾病本质的深入研究来认识与对抗疾病。当遇到现代医学无法解释或解决的问题时,专科医疗就不得不宣布放弃其对病人的责任。在这种意义上,专科医生类似于“医学科学家”,即充分体现了医学的科学性方面。由于专科医疗强调根除或治愈疾病,所以我们有时称之为治愈医学

全科医疗负责健康时期、疾病早期乃至经专科诊疗后无法治愈的各种病患的长期照顾,其宗旨关注的中心是人而不是病,无论其服务对象有无疾病或病患,全科医疗都要为其提供令人满意的照顾,也即它对自己的“当事人”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全科医师类似于“医学服务者”与“管理者”,其工作遵循“照顾”的模式,其责任既涉及医学科学,又延及与这种服务相关的各个专业领域(包括医学以外的行为科学、社会学、人类学、伦理学、文学、艺术学等),其最高价值既有科学性,又顾及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即充分体现了医学的艺术性方面。此外,随着社会进步和民众健康需求的增加,基层医疗的公平性、经济性与可及性日益显现,于是关于经济学的考虑也成为全科医疗中重要的价值之一;这更体现了医学的公益性。

专科医疗处于卫生服务的金客塔的上部,其所处理的多为生物医学上的重病,往往需要动用昂贵的医疗资源,以解决少数人的疑难问题。其方式为各个不同专科的高新技术。全科医疗处于卫生服务的金字塔底层,处理的多为常见健康问题,其利用最多的是社区和家庭的卫生资源,以低廉的成体维护大多数民众的健康,并干预各种无法被专科医疗治愈的慢性疾患及其导致的功能性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涉及服务对象的生活方式、社会角色和健康信念。 课虽然结束了,但是我全科医学路还是会继续走下去····

3032010048 羊永平

第5篇:学年结束学后感想

每个专题一开始就提出了数个“核心问题”,它们实际上是围绕每个主案例的主题提出的,是引导读者围绕主题在教育基本层面上定向思考的风向标。“48份目标的故事”讲述学年开始之际,班主任让学生自定目标的故事,提出了“自定目标对学生自律行为产生什么样的作用?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制定目标?如何监控学生实施目标?”等问题。“自由找座位”讲述班主任在尝试各种编排座位的方法中,面临的矛盾与尴尬。提出了“编排座位在班主任工作中有多重要?应当如何保证教师和学生在编排座位中的作用?编排座位是否有可以遵循的几条原则?”等问题。“一波三折的小柜面”是发生在布置教室中的故事,主人翁因他人的热情帮助反而受到伤害,从而引发关于“如何帮助自信心差的学生?班主任如何把布置教室的过程成为育人的过程,成为班级文化的构建过程?”等问题。“选班委的风波”叙述的是选班委会过程中出现的作弊和拉票现象,而班主任在维护公正性和保护学生自尊性的冲突之间面临着决策两难问题,提出了“如何对待作弊和拉票现象?师生在实施民主教育、体验公平公正的民主实践过程中,师生需要掌握哪些必要的技能?”等问题。“李老师和班规的故事”通过探讨在班规建设中学生的软抵抗、以及在班规实施中学生拒绝承诺的故事,提出了“班规究竟谁说了算,班规到底是管谁的,班规怎样才能真正发挥作用?”的问题。“用书信和家长会搭建连心桥”讲述班主任通过沟通家长、激励家长等措施,有效地促进了班级多数学生的进步,但依然不得不面对一些“刀枪不入”的学生。提出了“班主任在家校联系中,如何处理面上的工作和个别工作的关系?如何深化家校联系?”的问题。“评教给我上了一课”讲述了班主任在学生评教过程中,给科任老师评低分,引起科任老师的不满,班主任被置于矛盾的焦点之中,提出了“班主任应当如何协调科任教师与学生之间,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之间的关系?如何认识评价的真正意义?”等问题。“学年结束时的一幕”讲述班主任在做完学年末总结后,无论是受到批评的同学,还是受到表扬的同学,都表示不满。班主任对此感到困惑。引发的问题是:“班主任在总结工作中,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开展表扬与批评?”“总结究竟是为了什么?”

主案例都隐含着或引发着问题。但这些问题的体现方式不尽相同:第一类情况:如“选班委的风波”、“自由找座位”中问题围绕班主任的决策是否恰当提出的,它引导人们多视角审视与探讨班主任所作的决策;第二类情况:班主任解决问题的同时,又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生成一种开放性的问题,如“48份目标的故事”、“李老师和班规的故事”、“用书信和家长会搭建连心桥”,它引导人们对于开放性问题开展多方位的复杂性思考;第三类问题,如“学年结束时的一幕”直接提出了班主任面临的困惑和尴尬,引发大家对问题产生原因的追溯和探究。

第6篇:《灾后生辅导》学后感想

汶川大地震以后,许多学生失去了父母,那种打击是最大的,在心理上也留下了害怕的阴影,作为班主任我认为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对那些孩子进行心理援助。

学了这个专题后,对我的启发很大,《过去,我们不再提》这个案例中老师的做法很好。理性上,我也同意刚才李老师说的,不要让灾后生在班集体中感到特殊。但是感性上,我觉得应该给予他极大的关注,关注他的心里活动的走向。班主任不要主动揭他的伤疤,不要给他的伤口撒盐,但是要特别留意孩子是否需要倾诉。灾后生从灾区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失去了父母了,又没有亲戚朋友了,在这儿唯一可信赖的人就是班主任。所以班主任应该扮演多重角色,在他生活上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就是妈妈。当他内心感到痛苦的时候,班主任角色又是朋友,要耐心的倾听,安慰。

另外,班主任在心理援助中应特别注重他的情感需求。在灾后生的心理重建过程中,可能不仅仅需要我们班主任老师,还需要周围的同学的共同构成一个支持系统。这个案例中,老师特别好的利用了同学。那么我们班主任老师,怎么样才能把这个系统弄得更好呢?

我觉得借助同学的力量,这是很好的一种方式。孩子刚到一个新环境,他肯定很恐惧,也很孤独。尤其是灾后生经历过这样的大灾难,心里平复需要很漫长的过程。如果我遇到这样的学生,会有意无意地给他多安排一些参与班级活动的机会。目的就是让他和同学尽快熟悉起来。逐渐消除他的这种心理,觉得这个地方还是有人愿意跟我说话,有人可以陪着我聊天。同时我还会跟他安排一些工作,让他承担起对班级的责任。你到这个班集体,你就是班集体的一员,培养这种责

任感,对他以后的心理重建也是有一定帮助的。同时,在集体活动时。我会多表扬他一些,夸他的优点。目的就是让他有一种自信,让他感觉到我是一个有用的人,还可以帮助别人,甚至是为班集体做贡献。

第三,《过去,我们不再提》这个案例中,我觉得这个班主任老师并没有直接接触这个学生,对这个学生的了解是不全面、不深刻的。我认为,班主任应该首当其冲,成为灾后生的朋友。时常和他聊一聊,不仅使他感受到老师对他关爱,也能并根据他的实际情况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支持。来到一个新的环境,认识的第一个朋友就是班主任老师,对远离父母的灾后生会是一个很大的心理支持。

当然,灾后生是新出现的概念,班主任遇到这种情况并不多。但是因为突发事件、偶发事件使学生造成心理创伤,这样的事情还是会经常遇到。如何来做这类学生的工作呢?有几个原则需要我们把握。

1.是关爱。要爱他们,要同情他们。案例里面讲同情是伤害,我觉得不一定合适。应该在关爱的前提下不回避矛盾,了解他们究竟遇到什么事情,是怎么想的。这个老师刻意回避,包着、裹着,结果只能使学生积累了矛盾,积累了痛苦。而且有可能越积越深,由小变大,从而对他的性格都产生负面影响。当然在了解情况时我们态度要亲切,让他们感到温暖,让他们感受到关心,不产生陌生感和失落感。同时,在生活上和学习上,尽量为他们安排得周到一些。因为他们毕竟是到一个陌生环境,对什么都不熟悉。应该尽可能为他们提供便利,使他尽快适应这里的生活。

2.整体教育影响的原则。灾后生的教育,只靠班主任的力量是不能承担的,需要来自社会、学校、家庭、亲朋、同学等各个方面来共同努力。班主任在这的

主要责任就是营造集体教育的环境,包括心理环境、人际环境、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等等。依靠集体的影响力给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支持。

3.稀释和淡化苦痛的原则。就是要给学生倾诉和宣泄的机会。不说,不提,不碰是很难让他把心中积累的东西发泄出来的。另外,我们还可以在班集体活动中,在学校活动中,给他们一个新的兴奋点,一个新的兴趣点。让他在和同学、老师、亲朋的交往中,转移注意力,淡化个人不幸,不让他总在痛苦中徘徊。

4.在生活过程里面,不管是在学校生活,还是在课余生活,要鼓励他们有所作为,不能等着别人去救援。要引导他们认识到不幸也可以是人生的财富。既然遇到了,就要尽量把坏事变成好事。在向他们提出要求时不能因为他们受了灾了,就放松要求,降低要求。但是可以在过程中,多给一些鼓励和支持。

案例中班主任他是关心这个学生的,也想把这个学生教育好的,用心良苦。但是他用回避矛盾的做法来对待这个学生,我觉得还是失欠妥的。过去的要提,现在的要关心,将来的要负责任,这样才真正体现了对灾后生的教育。

总之,用臂膀挡风雨,用真情暖心灵。让灾后生我们的护航下,渐渐恢复往日的活力。

上一篇: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下一篇:产品销售活动策划方案